13-18岁 女孩叛逆怎么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7:39:12

点击下载

作者:岳贤伦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3-18岁 女孩叛逆怎么办

13-18岁 女孩叛逆怎么办试读:

前言

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被心理学家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进入青春期,男孩女孩都会出现生理上的变化,而女孩较之男孩生理变化似乎更加明显,像胸部隆起、盆腔变大、月经来潮等。

身体上发生的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面对身体的急剧变化,青春期女孩的内心会产生成人感和羞怯感。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女孩的心底会时时泛起难以为父母所知的微澜……这一时期父母也不难发现,女孩会明显地表露出独立的愿望,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代沟的存在,她们在很多问题上和父母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处理事情方面也会有不同于父母的方式,就连审美角度也会和父母有所差异。但父母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青春期女孩的独立愿望实际上是既渴望独立,又不希望完全脱离对父母依赖的一种矛盾心理,这时候的她们最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青春期的到来,也给女孩带来了复杂的情感变化。有专家把青春期称为孩子情感的“狂风暴雨期”,在这一时期,女孩会表现出矛盾、纠结的情感现象。青春期女孩最明显的情感变化就是情绪容易高涨或低落,情感容易冲动。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女孩在精神上容易处于兴奋状态,再加上她们的心智不成熟,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比较自如地调节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所以她们有时候会表现得很冲动,情绪上反复无常。总之,这一时期的女孩最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理解,如果这一时期女孩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不被家长关注和理解,她们就会变得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

当然,青春期女孩和青春期男孩一样,也会出现很多叛逆行为。女孩的叛逆行为源于她的叛逆心理,这种叛逆心理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它和生理变化、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有关。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女孩就会表现出与正常思维方式相悖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如喜欢标新立异,以和长辈对着干为乐趣,并觉得这样做很有成就感;不服父母、师长的管教,不认可长辈的权威;在受到别人批评时感觉很没有面子,非常难以接受,容易为小事而记仇;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要想办法得到;越是被学校明令禁止的行为,越喜欢去尝试,等等。其实,她们是想通过叛逆行为享受“长大了”的虚荣体验,任何外界的一点影响或者干扰都可能燃起她们心中叛逆的火焰。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孩子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叛逆行为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家长常常对此感觉手足无措,其实如果能够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掌握青春叛逆期女孩的教育方法,因地制宜地引导她,就能使她顺利度过这一人生转折期。

本书分别从理解、尊重、信任、倾听、引导、换位思考、包容、忍耐和关爱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以期为家长提供科学、合理、全面、深入的女孩青春期问题解决方案。编著者2012年5月第一章青春叛逆期,女孩最需要理解青春发育期,理解女孩的身心变化⊙ 家有叛逆期女孩

青春期是女孩的花季,也是女孩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女孩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由内而外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在这一时期,女孩的身体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胸部开始隆起、盆腔开始变大……

身体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女孩,独立意识开始萌发,心底会时时泛起不为父母所知的微澜……有专家将这种尚且懵懂的要求独立、渴望长大的心理形象地喻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变化与其性意识的成熟也是密不可分的,面对身体的急剧变化,她们的内心会产生成人感和羞怯感。如果这一时期女孩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不被家长理解和关注,相对于男孩而言她们会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

张女士一直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小蓉,但是小蓉最近的表现却让她无比伤心和失望。通过和老师通话,张女士得知正在读初一的小蓉由于没有在班级竞选中获胜,不能如愿当上班长,竟然出现了不按时交作业、上课故意做小动作,甚至偶尔逃课的现象。

事后,张女士翻看了小蓉的日记,在日记本里她竟然发现了一个男孩写给小蓉的情书。然而,当她“拷问”小蓉为什么逃课、不交作业以及背着妈妈早恋时,一向乖巧的小蓉却出乎意料地以一种不屑的态度对妈妈说:“我长大了,我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好的,不用你管。”当妈妈问她是不是因为没有竞选上班长,心里不痛快时,她不屑一顾地说:“当班长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稀罕呢!”

一向乖巧的女儿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张女士意识到女儿已经进入了青春叛逆期。对此,她虽然很着急,一时却束手无策:“女儿一向乖巧听话,现在一跟她谈话,她就反驳你,她怎么变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可能很多父母都有过类似的感受,为了孩子青春期的问题而感到头疼。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不学好”,而是她们在青春期的特殊心理变化。针对这种情况,父母绝不能做旁观者,任孩子自然发展,而应当给她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她完成这一时期的完美蜕变。

当然,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以及照顾老人等诸多方面原因,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管教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尤其是女孩,如果父母对她们的关注和理解不够,她们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情绪就会越积越多,最终有可能会以某种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严重影响她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父母的爱和理解是抚慰女孩青春期“伤痛”的一剂良药。

关注和理解青春期女孩,我们给家长如下建议:叛逆期女孩怎么教

建议一:随时随地良性沟通,及时了解女孩内心世界

青春期女孩的内心是充满矛盾的:既不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又渴望着独立,时而希望走向成熟,时而又表现出幼稚。每个女孩都有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个历程既有涓涓细流,又有急风骤雨。身为父母,应在百忙之中抽时间静下心来反思:与我血脉相连的女儿的心我真的懂吗?她真的想要什么我能够理解吗?她愿意我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吗?整天嘴边挂着“宝贝女儿”的父母们,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认真作答,那么不管父母对女儿的爱有多深,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距离。长此以往,孩子的心就会离父母越来越远,亲子之间的隔阂也会越来越深。更严重的是,当“宝贝女儿”出现什么问题时,父母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尽管俞女士平时工作很忙,但她在与女儿的沟通方面却做得很周到、很知心。她同女儿的沟通是随时随地的,也是坦诚的。很多父母或忙于事业,或觉得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不愿经常与孩子沟通,但俞女士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好。

女儿的内心有了困惑提出一点问题,俞女士从不以工作忙为理由置之不理,她会询问、体察女儿内心的纠结所在,耐心地倾听女儿的感受,帮助女儿解决问题,建立积极心态。即便女儿没有表露出心事的时候,俞女士也会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与女儿沟通,有时候在女儿课间休息时她也会与女儿通个电话。

俞女士认为,女儿在青春期的复杂心理变化,父母不一定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的体谅,也不一定能够给女儿提供有力的帮助,但起码应当与她多一些良性沟通,这对女儿保持良好心态具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但这里的沟通一定是“良性”的。尽管怀抱着一颗三春晖的爱女之心,但是表达时一定要含蓄、委婉、有耐心,要切实站在孩子的角度,贴近她们的心灵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否则,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可能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建议二:尽量避免和女孩发生冲突,以朋友姿态与她相处

青春期的女孩最爱做“梦”,美丽而不切实际的幻想仿佛是青春期的孪生姐妹,让女孩为之欣喜、神往。但这种追求青春梦幻的心理也最容易使女孩误入歧途,当女孩有错误的想法或做法时,父母应注意不要和女孩发生冲突,因为冲突只能将女孩内心的冲动和叛逆激发出来。父母应当认识到这是青春期少女的正常心理表现,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理智和冷静,越是在女孩心理状态不稳定或者方向走偏的时候,越应该以朋友的姿态帮助和引导她。

孙先生的女儿卿然14岁了,青春期的来临让她变得浮躁起来,喜欢穿破洞仔裤,喜欢非主流的打扮,喜欢踮着脚走路,喜欢帅气的男明星……相比之下,对学习却不那么用心。对于卿然的这些表现,孙先生心中不悦,但他却努力地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对女儿发出来。他认识到这是女儿青春期特有的心理表现,虽然很让人看不惯,但也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对她适当引导就可以了,用不着跟她较劲或发火。

在卿然刚刚懂事的时候,孙先生就以一种朋友的姿态跟女儿相处,引导女儿成长,而且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女儿进入了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了,孙先生认为自己更应当以一个大朋友的姿态和女儿相处,引导女儿健康成长。在与女儿的相处中,孙先生始终坚持的一点就是避免和女儿发生正面冲突。发现女儿有错误的想法时,孙先生就委婉指出并教女儿正确的方法;发现女儿的心理浮躁时,孙先生并不直接挑明,而是举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告诫女儿做事要一步步来。

这种处理方式让女儿感受到了平等、温和和尊重,父女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和谐。

青春期女孩爱打扮、追逐时尚,甚至搞些非主流的时尚元素,都是很正常的,这符合她们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但她们这些所作所为并不见得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甚至有些做法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加以规范和引导,当然,父母首先应该做到理解,不要单纯地从是非角度出发去责备女孩,甚至和她发生正面冲突,这不仅会刺激她的叛逆心理,还会对她的心理造成一定伤害。像例子中的孙先生那样与孩子平等相处,用一些更温和的方法来教育女儿,效果会更好。

建议三:坦然面对性教育,帮助女孩保持心理健康

女孩在青春期刚刚到来的时候,心底会产生一种羞怯感,尤其是面对异性,会有既好奇又想避开的矛盾心理,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接下来女孩会像男孩一样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冲动。这种好奇和冲动是青春期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正常表现,对此父母应以自然、坦然的态度及时对女孩进行性教育,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女孩误入歧途,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女孩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

商女士的女儿读初一了,细心的商女士发现女儿比小学时候有了明显的心理变化。

一天晚上,商女士和女儿一起看电视剧,当剧中出现一对情侣亲热的画面时,商女士发现女儿表情紧张,有些不自然,还羞怯地低下了头。临睡前,商女士特意走进女儿的房间里,问她学校有没有教过生理课,女儿说还没有,生理课是初二的课程。商女士又问女儿看电视时是不是对电视剧中的某些画面特别敏感,女儿点点头。商女士于是坐在女儿的床边,趁机和她谈起了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商女士告诉女儿,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冲动和倾慕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中学时代的孩子是不适合搞对象、谈恋爱的,青春期少女即使学习了生理课之后,也应该对性保持一种保守的朦胧感,用理智去克服自己的冲动。对性的幻想、害羞或慌张,都是正常的表现,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只要不做出格的事儿就可以了。

商女士把这一切都说开之后,她发现女儿的表情明显放松了,显然她之前的心情是纠结而迷茫的,经过商女士的一番开导和教育,女儿的这个小心结就释然了。

性教育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尽管如此,也不能一味地回避,有专家称性教育越早,对孩子越好。我们提倡在女孩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后,及时对她进行性心理教育,并时刻关注她的心理卫生。当然,在对女孩进行性心理教育时,父母的态度要坦然。情绪多变期,理解女孩的情感变化⊙ 家有叛逆期女孩

青春期的到来,给女孩带来了复杂的情感变化。有专家把青春期称为孩子情感的狂风暴雨期,在这一时期女孩会表现出矛盾、纠结的情感现象。

王女士最近很烦恼,她不知道自己13岁的女儿最近是怎么了,情绪上有些反复无常,刚才还跟自己有说有笑的,不知为何事,说不高兴突然就不高兴了。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扭头就朝自己房间里走去,把自己关在屋里,敲门也不开。

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过一两次了,王女士总认为是自己对女儿说错了什么话,她一直对此很纳闷。

青春期女孩最明显的情感变化就是情绪容易高涨或低落,情感容易冲动。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女孩在精神上容易处于兴奋状态,再加上她们的心智不成熟,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调节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所以她们有时候会表现得很冲动,情绪上反复无常。虽然此时女孩的情绪容易不稳定,但她们的情感体验却相对稳定,即有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情感体验中的特点,虽然有很大的冲动因素也会溶于其中,但这些情感体验经历可以帮助孩子在情感上走向成熟。

此外,青春期女孩的情感变化还体现在从外显性向内隐性过渡。较之幼儿阶段,青春期女孩已经开始尝试着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很多时候她们给家长的印象是情感外露、情绪起伏较大,但其实她们已经在体验情感从外露向隐蔽的过渡。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青春期女孩随着情绪体验的转变和加深,潜在的社会情感会被激发出来,并快速确立和发展,比如道德感、美感、社会责任感、友情以及责任心,会处于不断增强的过程中。

在这一阶段,父母应当如何与女孩相处呢?叛逆期女孩怎么教

建议一:原谅和包容女孩的“神经过敏”

女孩处在青春期和父母处在更年期一样,都存在着神经过敏的情况,这种神经过敏是心理上的正常现象,但与儿童时期比较,女孩此时的神经过敏很容易遭到父母的责备,女孩本身已经背负了成长的压力,再加上父母施加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她们叛逆。神经过敏是女孩青春期的常见现象,父母应给予理解、原谅和包容。

小薇上中学了,一下子变得怪怪的,看电视节目,略有打动人的地方便很容易掉下眼泪;前几天邻居家养的鸽子死了一只,她竟然也会莫名地悲伤起来。父母看到后很是无奈,女儿为什么变得这么脆弱?

他们怀疑小薇可能是由于处在青春期情绪有些不稳定,过几天就好了,但后来他们发现,小薇在遇到情感问题时同样表现出异常地神经过敏,这让他们感到多少有些难以适应和接受。后来,父母专门查阅了有关青春期女孩情感变化的书籍和资料,了解到青春期女孩在情感方面会有和生理、心理相呼应的变化,神经过敏也属于正常现象,于是他们决定更多地去包容小薇,尽可能地减少对小薇情感上的刺激。

一次,小薇翻开尘封的相册,看到去世的奶奶的面容时,忍不住号啕大哭了起来,平时母亲一向教导小薇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哭泣,这会给别人留下缺乏涵养的不良印象,但这次妈妈没有批评小薇,而是让她尽情地哭完,把悲痛发泄出来,然后和小薇静静地谈心。一次,爸爸出差了十几天,回来时小薇一开门看到爸爸,眼泪便掉了下了,接着又开心地笑了,爸爸没有责怪小薇情感不成熟,而是拍拍小薇的肩膀对她说,“爸爸好累,帮爸爸沏一杯热茶好么?”听到这话,小薇很高兴地为爸爸沏茶去了。

神经过敏是情感多变的一种表现,并不是父母眼中所谓的“无理取闹”,关注女孩青春期的情感变化,必须要给她更多的包容。例子中小薇父母的做法有效地稳定了女儿情绪,非常值得各位家长借鉴。

建议二:清除女孩内心的“危险因素”

即使是性格温和、不偏激的女孩,在青春期的“坎儿”上,面临难以解决的情感问题时,也有可能“暴发”,这是情感在内心不断堆积最终被诱发的结果,为此家长一定要及早挖掘出潜藏在女孩内心的“危险因素”。

13岁的小敏正在读初二,她最近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后来妈妈被班主任叫到学校谈话。回家后,妈妈批评了小敏两句,没想到小敏竟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起初妈妈以为这是女儿和自己“闹情绪”,但她发现女儿越哭越伤心,还用指甲在作业本上留下了一道道抓痕。

妈妈被女儿突如其来的行为糊涂了,女儿这是怎么了?她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就一边安慰着女儿,一边试探着让女儿说出心里的想法。几分钟后,女儿停止了抽泣,她说因为妈妈不让她养宠物,两周前她买了一只可爱的荷兰猪寄养在好朋友家,每天放学她都绕道到朋友家去看看荷兰猪,并送去一些小猪爱吃的食物。娇小可爱的荷兰猪让她非常兴奋,那几天她每次放学后心情都很愉快,她想等荷兰猪长到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带回家放到阁楼里养着。可是前两天荷兰猪却意外地被一只野猫给咬死了,等她赶到的时候,死去的荷兰猪已经被朋友的爸爸处理掉了,现场只剩下一小片鲜红的血迹。

她回到家,觉得心都碎了,也不敢对妈妈提起。一只小小的荷兰猪,竟让她十分内疚和痛苦,以至于听课时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完女儿的叙述,妈妈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她感觉自己之前没注意到女儿的情绪波动,愧对女儿,连忙安慰女儿。

青春期的女孩,会有很多情感方面的“小秘密”,她们不愿意向父母提起。但是,如果这些长期带有负面情绪的“小秘密”在她们心里积压下来,最终会导致情感的暴发。因此,父母应当细致地观察青春期的女儿,关注她们的情感变化,及时了解她们的心理变化,帮助她们把那些“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建议三:分担女孩的情感体验

在家长看来,青春期的女孩应该以学习为重,心无杂念,但事实上在她们的内心里却有着丰富奇妙的或者坎坷多变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可能被她们悄悄地藏在心底,也可能被她们写进日记,正是这些她们在内心里非常看重的东西,却很容易被父母忽视。

您知道吗?女孩其实希望有人知道她的这些情感体验,尤其是希望父母了解她,这样她在青春期就不会感到孤独了。

13岁的嘉怡正读初二,一次放学后,她看到同班一个女孩在黑乎乎的楼梯拐角喝着什么,走近一看,发现是一罐果汁啤。那位同学脸上还挂着泪痕,看到嘉怡走过来,她情绪很低落地说:“我没事,你回家吧。”嘉怡听到这话,也没再说什么,就离开了。

回到家后,嘉怡的脑海里总也抹不去在楼梯拐角看到的那一幕:平时看上去很听话的女同学,居然躲在角落里“借酒浇愁”。想着想着,嘉怡又想到了自己的家庭,那次爸爸妈妈吵架,妈妈一气之下还说出要跟爸爸离婚的话……想着爸爸妈妈的事,再想想刚才看到的女同学,嘉怡十分伤感,她真想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正在这时,妈妈递过来一杯热水,看到嘉怡眼圈红了,便细致地问起缘由。嘉怡把她的内心感受告诉了妈妈,妈妈心疼地摸了摸嘉怡的脸蛋儿说:“原来我女儿的情感这么脆弱,都是那天爸爸妈妈不对,忽视了你的感受,以后爸爸妈妈一定不再当着你的面吵架了。”听到妈妈宽心的话,嘉怡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妈妈一边为她擦眼泪,一边又开导她说:“妈妈的青春期也是这样过来的,当年也很容易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伤感,妈妈知道你现在的情感状态是非常复杂的,爸爸妈妈那天吵架并不是不爱你,只不过有时候大人也会情绪冲动而已,妈妈当时说的那些都是气话,你不要往心里去,爸爸妈妈以后会注意的,原谅妈妈好吗?”嘉怡听到妈妈的这一番话,心里好受了许多,她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由于心理不成熟,青春期女孩很容易情感纠结,这时候父母应该试着分担女孩的情感体验,争取第一时间帮助女孩消除孤单无助的感觉。这样女孩才更容易振作起来,摆脱情感的困扰。青春叛逆期,理解女孩的逆反行为⊙ 家有叛逆期女孩

很多女孩的青春期都是带有叛逆色彩的,她们希望标新立异,以和长辈对着干为乐趣,并觉得这样很有成就感,她们想通过叛逆行为享受“长大了”的虚荣体验;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她们也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有着一种在叛逆行为中寻求价值的错觉。

叛逆行为源于叛逆心理,诱发叛逆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这和生理因素有关,和家庭环境有关,也可能和个人经历有关。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任何一点外界的影响或者干扰都可能燃起她们心中叛逆的火焰。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女孩就会表现出与正常思维方式相悖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如不服父母、师长的管教,不认可长辈的权威;在受到别人批评时感觉很没有面子,并非常难以接受,容易为小事而记仇;喜欢冒险,喜欢标新立异,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扬;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要想办法得到,越是被学校明令禁止的行为,越喜欢去尝试,等等。

高懿小时候很乖很听话,但到了青春期却不知不觉地叛逆起来。起初,高懿的叛逆体现在对老师和家长的反对情绪中,比如老师今天在课堂上说了什么样的话,高懿回到家后就会对爸爸妈妈提起,并鸡蛋里挑骨头似地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总要给老师的言论下一个“站不住脚”的结论才肯罢休。

在家里,每逢受到爸爸妈妈的批评,高懿便会耿耿于怀,觉得自己被爸爸妈妈“冤枉”了,并较劲般地不愿在爸爸妈妈面前做出改正。学习上,高懿既有强项又有弱科,但他却表现出一副对弱科不在乎、不重视的姿态,并在所擅长的科目学习上表现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态度。爸爸妈妈从小疼爱女儿,对女儿的这种态度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青春叛逆期的女孩就是这么的让父母头疼,但不管问题看起来有多麻烦、多复杂,最终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女孩的叛逆心理在作怪。女孩的叛逆心理需要通过父母的教育、教导来化解,父母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帮助女孩减少叛逆的行为。

理解女孩、帮女孩改掉减少叛逆行为,我们给父母如下建议:叛逆期女孩怎么教

建议一:用爱化解女孩叛逆的心

父母的爱是女孩成长最基本的“营养”,有的父母在孩子出现叛逆行为后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斥责甚至打骂,在孩子不服从的情况下,更是用强行命令的方式来压制孩子的叛逆行为。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奏效的,但这只不过是短暂的假象,孩子叛逆的内心并没有丝毫的改变。孩子其实知道父母是爱她们的,而且叛逆的孩子似乎很会利用这一点,她们会在经历了痛苦的内心挣扎后,选择以更严重的反叛行为“报复”家长。

既然聪明的女孩会利用父母爱她的心来实施自己的叛逆行为,那么父母为何不能用爱来化解女孩那颗叛逆的心呢?

另外,叛逆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其中包含的创新、冒险精神是值得提倡的,家长对此不能一概否定。

小琳买了很多本娱乐杂志,堆起来厚厚的一大摞,妈妈看到后很生气,真想把这些闲书给她没收掉,但想想女儿平时“脾气很大”,便没有立刻采取行动。

中午,女儿在卧室里午休,妈妈轻轻地推开门,看到女儿没有盖被子,就走上前替她把被子盖好,还为她沏了一杯热果汁。女儿醒了,妈妈还守在她的面前,她问妈妈为什么没有去上班,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今天是周六,你刚睡醒就忘了吗?呵呵。以后不要粗心大意不盖被子了,着凉了妈妈多心疼啊。你睡觉的时候眼睛跟小时候一样,仔细看上去眼皮并没有完全闭合,还调皮地留着一条小缝。”女儿被妈妈给逗笑了。妈妈掀开被子,摸着女儿的脚丫说:“你小的时候很懂事的,我也忘记你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跟妈妈对着干了。青春期嘛,妈妈理解你,可是这样对你是不利的,你买那么厚的娱乐杂志看,要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对学习一点用处也没有。妈妈真心地为你着急,可是又不敢直接说出来,怕你生气了跟妈妈闹,我想,你长这么大了,也该懂事了,我的女儿什么时候能让妈妈省点心呢?”望着妈妈恳切的目光,小琳不自觉地流下了愧疚的眼泪,她站起身把杂志整理好放到了书柜的最下层。

从那以后,小琳很少看那些闲书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中。

爱可以维护女孩的尊严,爱可以化解女孩的叛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家长都是爱女孩的,但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同样需要掌握分寸。用爱维护女孩叛逆的心,不仅需要日常的体贴和疼爱,更需要用爱的雨露滋润女孩的心。

建议二:一个巴掌拍不响,假装不理不接招

孩子的叛逆情绪爆发时,是失去理智的,所以父母不需要去接孩子的“招”,那样等于先给女孩的行为来了个有效的回应,女孩的叛逆情绪就会来得更加猛烈,不管结果怎样,即使女孩会低头认错,但她内心的叛逆劲头已被父母激发出来,甚至为下一次的叛逆埋下伏笔。对此,如果父母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女孩则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不靠谱的,进而她们会不自觉地反省,从而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行为。

小丽看到街上少年染着金发的样子,感觉很酷,回家就对爸爸说自己也想把头发染成金色,爸爸感觉到女儿不仅仅是在追逐时尚潮流,可能潜意识里也有叛逆的心理,于是他并没有说“不行”或者“没门儿”,而是看了看女儿说:“自己的风格自己看着决定嘛,爸爸觉得你这样就挺漂亮的,染金发的话,学校允许吗?”小丽本以为爸爸会大力反对,先前准备的一大堆和爸爸对抗的言辞居然一句也没用上,爸爸的一番话反倒让她感觉不好意思了。她怯怯地问爸爸:“爸爸您觉得染金发酷吗?您觉得我的发质更适合染金色还是棕色呢?”爸爸温和地看着她,但没有吱声。小丽接着神秘地对爸爸讲:“爸爸,其实染金发不过是我一个疯狂的想法而已,学校是不允许的。”爸爸听了忍不住笑了,他明白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叛逆但还是一身的孩子气,不接招的方法不但避免了父女间的“冲突”,而且化解了女儿的叛逆心理。

其实小丽并非一定要去把头发染成金色,她恰恰是想利用家长反对的时机将自己的叛逆情绪发泄出来。当女孩在家长面前表现出了叛逆的想法和行为时,家长完全可以采取不接招的办法,或者故意不理睬,以避免助长其叛逆情绪。

建议三:肯定女孩的价值,帮助其重塑是非观念

由于各种原因,叛逆期的女孩在价值观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有时候,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令她们专门否定对的,赞扬错的,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认识和反省。所以这时候父母不要急于当面否定她,应当把女孩的情况放在叛逆期这一特殊时期来看待,通过经常性的正面的肯定,给女孩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而帮助女孩改掉叛逆行为。

14岁的苏萌同其他青春期的女孩一样,也开始有些叛逆。

一天,班上一个同学为了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老师顶撞了起来,尽管这位同学被老师批评缺乏礼貌,但苏萌回到家后却仍然向妈妈表达了她对那位同学的“崇拜”,并说自己也希望成为那样的有主见的人。

妈妈听了灵机一动,对苏萌说:“其实你很有主见,比如你很明白你崇拜什么样的人,而且你能从同学的缺点中看到同学的优点!”

苏萌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当晚她提前一个小时完成了作业,还非常自觉地写了几篇小楷。

妈妈开心地鼓励了苏萌,并对苏萌说:“今天做得很好,我说过你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坚持下去,我的女儿会一天比一天更优秀。其实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需要事事做到标新立异,那样就会与你良好的出发点背道而驰;而且就算是标新立异也一定要做到有礼貌,今天同学顶撞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有自己的主见或个性非常好,但不要因为失掉礼貌而被‘扣分’。能够欣赏别人身上的亮点,说明你也渴望变得更优秀,但是前提必须是要明辨是非,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苏萌似乎明白了妈妈的意思,有些愧疚地说:“妈妈,那您是希望我学习同学有主见的优点,摒弃她没礼貌的缺点吗?”

妈妈兴奋地拍着女儿的肩膀说:“我女儿悟性挺高啊,终于明白妈妈的意思了,你以后会变得越来越优秀的。”

把事情往正确的方向推进,就应当使用正确的方法。上进心是每个人都有的,青春期的女孩也不例外,只不过她们的上进心往往会通过一些较为叛逆的形式表现出来,苏萌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所以,针对青春期孩子的这一特点,家长应当先肯定女孩的优点,看到她自身的价值,然后再帮助她建立是非观念,这样就容易得多。心理断乳期,理解女孩的独立意愿⊙ 家有叛逆期女孩

青春期是女孩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女孩到了青春期,父母不难发现,她们会明显地表露出独立的愿望,但父母应该注意到的是,青春期女孩的独立愿望实际上是既渴望独立,又不希望完全脱离对父母的依赖的,实际上这种独立的愿望本身就充满矛盾和挣扎。

青春期的女孩,潜意识里非常渴望独立。由于时代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女孩对很多问题会有和父母不同的看法,在处理事情方面也会有不同于父母的方式,就连审美角度也会和父母有差异,这些看法和想法很容易在女孩内心形成独立的愿望。所以说,女孩青春期的独立愿望,是非常需要父母用心去理解的。

可可进入了青春期,经常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独立的愿望。对于爸爸妈妈的要求,她虽然会听从,但也会加进很多自己的意愿和看法。

爸爸买回来一只宠物狗,把它放在一个角落里,用一个方形的大盒子给宠物狗做“床”,但是狗狗很小,可可怕它晚上冷,就偷偷给它买了一个小狗窝。早上起来,可可发现狗狗果然睡得很香。爸爸后来发现了这件事情,并没有责怪可可,还夸可可做事细心。

爸爸妈妈要带可可一起去看外婆,可可向妈妈建议了很多可以带的礼物,但都被妈妈否定了,妈妈的意思是带一些大人们很看重的营养品。对此,可可的心情有点沮丧,但是没有关系,她早就把自己想给外婆带的礼物准备好了,并且偷偷地放在了衣服兜里。等到了外婆家,趁妈妈去厨房做饭的机会,可可掏出了自己精心为外婆挑选的一对银耳环,这副耳环样式典雅大方,她想外婆一定很喜欢,这可是她省了一个礼拜的零用钱给外婆买的。果然,外婆很开心地收下了可可的礼物,并一直夸赞可可心细、孝顺。听到外婆的夸赞,可可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妈妈知道后,责怪可可为什么没有跟妈妈说,可可回答说:“妈妈,我很希望能够独立地去做好一件事情,为什么在做之前一定要跟您说呢?我怕您会不让我做的。”妈妈听了可可的话,认为她说得有道理,此后在很多事情上都放手让可可独立去做了。

女孩的疑问是发自内心的,她真心地希望自己能独立地去把事情做好,包括其间融入自己的想法、看法或者说是创意。独立的愿望也是女孩青春期的一个“标签”,父母要做的,首先是理解。

为了更好地去理解女孩青春期的独立愿望,我们给父母如下建议:叛逆期女孩怎么教

建议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适当满足女孩的愿望

理解女孩的独立愿望并不难,当女孩有渴望独立的表现时,父母先不要急于给予评价和否定,而是应该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很多时候女孩看似心血来潮的愿望实际上由来已久,如果父母单纯地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对女孩尚存幼稚的举动轻率地给出这样那样的否定评价,就会大大挫伤女孩的信心,压抑她成长的动力。

小颖到了青春期,只要是她自己的事情,她就不想再让父母插手,希望自己能够完全做主。好在爸爸妈妈在教育方式上比较民主,懂得站在女儿的角度看问题,并且会适当地满足女儿独立的愿望,所以一家人的关系很融洽。

比如,妈妈刚刚辛辛苦苦帮小颖整理好房间,小颖却要按照自己的愿望重新摆放、整理。对此,妈妈并不会生气,而是认为小颖长大了,有自己的审美偏好了,就索性让小颖自己去布置自己的房间了。又如,爸爸给小颖买了舒适的转椅,小颖却颇有想法地要坐硬邦邦的椅子,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对此爸爸并没有责怪小颖。因为爸爸知道自己认为舒适的,小颖未必喜欢,再说了青春期的女儿懂得爱美了,要保持身材,站在女儿的角度想,他很容易理解这些想法。

其实,简单地换位思考一下,所谓的矛盾就解决了,女孩的独立愿望是可以在融洽的气氛当中由家长来帮助实现的。家长不要只看到女孩稚嫩的、不成熟的一面,还要看到她独立的、成长的一面。适当地满足女孩独立的愿望,会提高女孩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帮助女孩快速地成长。

建议二:多倾听,少说教,帮助女孩尽快独立

当女孩有了独立的愿望时,父母应更多地去观察女孩的行为,倾听女孩的心声。在父母的倾听中女孩会认为自己是被尊重的,当她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后,便会回过头来理智地再去审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但实际上很多父母会采取令女孩不易接受甚至反感的说教方式,这种方式跟女孩独立的愿望恰好是相悖的。所以,多倾听,少说教,也是在帮助女孩尽快独立。

妙晴上初一了,妈妈发现妙晴虽然很乖,但是在一些小事情上却表现出了独立的愿望,对此,妈妈更多地采取倾听、开导的方式来教育女儿,从来没有强行要求过女儿应该怎么样。

有时候,妙晴会对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妈妈就会静静地听女儿说完,然后帮助她分析其中的道理;有时候,妙晴会对爸爸妈妈的安排略有微词,妈妈也会引导她把心中的不满说出来,然后客观、理性地说出安排的合理性,以争取妙晴的理解。

按照这样的方式,妈妈发现,妙晴渐渐地能够独立做事了,而且做得还不错。

尊重对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来说很重要,而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更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心声,而说教做的往往只是表面功夫,很难深入到女孩的内心。

独立的愿望代表着女孩独立意识的增强,父母应通过有效的倾听,更多地去了解女孩的独立意识,以便于给予女孩更有效的指导。

建议三:放下架子,做女孩成长的“军师”

面对女孩迫切渴望独立的愿望,很多父母会表现出不屑的态度,甚至依仗长辈的权威去压制孩子,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女孩有独立愿望,说明她非常渴望长大,父母要做女孩成长的“导师”,要站在女孩的背后给她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而不是拿家长的架子来压制她。

张先生平时就非常尊重女儿的想法,女儿进入了青春期,有了一些独立的愿望,张先生并没有压制女儿,而是为女儿感到高兴。当女儿表露出独立的愿望时,张先生首先会试着尽量满足女儿的愿望,让她自己去实践,只是在必要时给予指导。

女儿读初中后个头长了不少,想换一张更大的床,还向张先生提出希望她能够亲自去购买和挑选新床。张先生考虑到女儿平时只是自己买些学习用品和衣物,还没有自己去买过大件商品的经验,感觉有点不靠谱,但这是孩子的独立愿望,所以他并没有嘲笑和阻拦女儿,而是满怀信任地答应了女儿。接下来,张先生像“秘书”一样帮助女儿从网上找她喜欢的床的样式,然后跟随女儿到附近的家具卖场去挑选。经过一番“考察”,他们最后根据品牌、款式、价格和运输方式,准备了三套购买方案。再经过一番对比之后,张先生帮女儿确定了最终的款式,并交了订金。第二天卖场方面就把漂亮的新床送到了他们家。张先生的女儿非常高兴,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当然,她也十分庆幸有这么一位开明、体贴的好爸爸。

青春期有叛逆心理的女孩,对于父母的权威难免会多一份抵抗之心。所以,当女孩在争取自己的独立愿望时,家长不要动不动就以各种理由打压她,因为这样做很容易激起她的叛逆之心;相反,退一步做女孩的“导师”,帮助她出谋划策,让她去实现自己的独立愿望,她会对你感激不尽。第二章相对于男孩,女孩更需要被尊重女孩都爱美,允许她适度打扮⊙ 家有叛逆期女孩

如果说男孩天生是淘气的,那女孩无疑天生是爱美的。即使父母不教,女孩也会自己学着打扮自己;可女儿如果打扮得过了头,或者花费在穿衣打扮上的时间过多,父母看到了就难免心生埋怨,斥责几句,一方面怕女儿因沉迷于打扮分散了精力而耽误了学习,另一方面对小孩子喜爱打扮的行为多少有点看不过去。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父母,学习固然是孩子的本分,但是女孩对于美的追求和对打扮的注重是与生俱来的,像猫咪每天都要洗脸的习惯一样,所以,父母应该允许女孩适度地打扮。

菲菲是个爱美的女孩子,每天变着花样地梳辫子,校服上别着可爱的小胸针,就连包书的书皮上都画着她自己设计的漂亮图案……

菲菲爱美除了天性以外,与妈妈的培养不无关系。小时候,菲菲还不会自己梳辫子的时候,都是妈妈亲自动手,帮菲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所以,菲菲跟妈妈的关系也是最亲密的。随着菲菲一天天长大,她显得比同龄人更加爱漂亮、爱打扮自己。

与妈妈的教育方式相比,爸爸的教育方式却是大不相同。菲菲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几名,爸爸对她的期望值很高。一看到菲菲花费时间打扮自己,爸爸就忍不住声色俱厉地给菲菲敲响警钟。每当这时,胆小听话的菲菲只能听从爸爸的“强硬”政策,但那只是表面顺从,在菲菲的内心里,一直都是爱美的。

跟爸爸说不通,菲菲就找到妈妈倾诉,说着说着,菲菲竟然掉下了委屈的眼泪。妈妈微微笑着,抚摸着女儿的头说:“乖女儿,爸爸是怕你过度打扮耽误了学业,是为你着想,你要理解爸爸,女孩子爱打扮,这并没有错,爸爸是不想让你过分分散精力以至于影响学习。”听了妈妈劝解后,菲菲心中豁然开朗,她的心结被妈妈用温暖的言语化解了,那一刻她感觉到自己可以用更积极的态度去感染爸爸。

上述例子可见爱美的确是女孩的天性。她们喜欢整洁,喜欢打扮,喜欢和美好有关的一切事物。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在女孩的世界里不可或缺,它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甚至是一个个小细节上。女孩打扮自己,首先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肯定和认可。案例中,父亲望女成凤,但态度方面过于呆板、苛刻,很可能会刺激到女孩敏感的心;母亲的做法却很明智,她用耐心的劝解和温和的态度呵护了女儿的爱美之心,也提醒了女儿爱美要适度。

女孩都是爱打扮的,不允许女孩打扮本质上等于剥夺了女孩的快乐,极易导致其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萌生叛逆心理,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女孩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父母应正视女孩爱打扮这一天性,针对具体情况,允许其适度打扮。如果父母一味限制女孩打扮,就会遭到她的强烈反对,甚至导致她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所以,父母既要允许女孩适度打扮,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如果您家里有个爱打扮的小公主,我们给出的建议如下:叛逆期女孩怎么教

建议一:爱打扮并非“臭美”,尊重女孩的爱美需求和习惯

其实爱打扮这一现象不光出现在女孩身上,很多男孩也喜欢打扮自己。从深层意义上来讲,这是由人的爱美的天性决定的。当然,无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他们打扮的风格应该与他们的性格特征分不开,它从侧面反映了男孩或女孩潜意识里对自身性别的认同。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都会更加注重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他们大多会以此来赢得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尤其是女孩在这方面的心理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爱打扮并非“臭美”,只要女孩的打扮风格符合其性别特征,父母就要给予认同和尊重,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其适度打扮。

建议二:爱美是成长的表现,给女孩爱美的空间

研究发现,孩子在14个月左右,就会对着装有感觉;三四岁大小的孩子,就会“臭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到了青春期,女孩对美的追求更加明显,比如她们喜欢照镜子,喜欢化妆,有自己偏好的衣服颜色,对自己的发型有了具体的要求,等等。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孩子在渐渐长大,另一方面说明孩子对美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

针对这些情况,父母应当充分尊重女孩的爱美之心,并适度给女孩提供爱美的空间。

小曼是一位初二女孩,相貌平平,沉默寡言,属于那种你不跟她说话,她基本上不主动和你说话的孩子。但是看起来有点孤僻的小曼很喜欢打扮自己,或许她试图以此引起更多的同学关注自己吧。可是妈妈认为她学习成绩不好,每天上学前还要站在镜子前精心打扮一番,太浪费时间了,于是时常为此责备她。小曼性格内向,面对妈妈的指责只能忍气吞声,甚至有时会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默默地流泪。

因为害怕妈妈再责备自己,小曼此后一直留着锅盖头般的短发,不再精心打扮自己,班里哪位女孩穿了件漂亮的衣服她也不再关注了,哪位女孩剪了个好看的发型她也不再羡慕人家了。对此,妈妈似乎认为自己的“教导”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可是,后来妈妈发现小曼变得越来越缺乏自信了,她甚至认为穿公主裙和戴精致发夹都是漂亮女孩的专利……直到这时妈妈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通过与女儿倾心交谈,妈妈才真正了解了女儿的想法。

自此,她不再限制女儿打扮了,甚至还主动为女儿穿什么衣服出谋划策,渐渐地,女儿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相信,每位女孩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充满自信、充满朝气的。因此,当女孩表现得爱打扮时,父母不要盲目干涉、指责,而应当给孩子留出爱美的空间,留出自我欣赏的空间,允许她适度打扮,这样有利于她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

建议三:避免女孩陷入思维偏执,通过其他方式增强女孩的信心

女孩对自己的外貌是十分看重的,尤其是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当身边有人评价女孩的外貌时,她会非常在意,甚至容易陷入思维的偏执。

有的女孩由于长相不是十分漂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别人对她的外貌评价不够积极的话,她就会变得非常自卑,甚至于后来做什么事情都不够自信。这在心理学上属于思维偏执,即过分地关注外貌条件,把外貌条件作为评价自己的核心标准,以至于忽视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优势。其实,外貌不十分出色的女孩,可能很有才华,或者有其他方面的优点。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就要注意纠正女孩的偏执心理和不良心态,挖掘她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只有让女孩摆脱了思维的偏执,认识到了自身其他方面的优点,她才能真正地树立起自信,找到生活的快乐。

总之,爱美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您的女孩是否懂得美。美不是堆砌,美不是炫耀,美不是攀比。美,应该是自然的、变化的、真实的。父母大可对女孩的一颗水晶般的爱美之心,加以教育和熏陶,让她既爱美又懂得审美,培养其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才可以让自己的女孩真正成为一个美丽的“公主”。正确看待女孩的化妆行为⊙ 家有叛逆期女孩

女孩都是爱美的,很多青春期女孩喜欢化妆,大多是为了向别人展现自己美的一面。当然,女孩对于化妆的喜爱和追求,有的出于爱美,有的出于好奇,有的是受妈妈或亲戚朋友的影响。就算是从来都不化妆的女孩,从电视或者杂志上看到让人惊艳的少女美丽妆容时,也会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像封面女孩一样,青春、美丽而时尚。女孩喜欢化妆是正常的,但青春期的女孩应以学习为重,偶尔化化淡妆满足一下爱美之心即可,无须经常在校园里或其他公共场合以浓妆艳抹的形象示人,这不仅会给人以轻浮甚至早熟的不良印象,而且也不符合学校的着装规定。

青春期的女孩,虽然有潜在的叛逆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同龄的男孩更通情达理。所以,父母对女孩化妆的问题不要严厉地呵斥或绝对地禁止,而要理智、耐心地劝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妈妈经常化妆,鲁妮从小就学会了化妆。鲁妮升入初中后,13岁的她和其他女孩子一样体验着青春期的青涩。

一次午后,在上学的路上,鲁妮看到一位认识的奶奶,她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有60岁了,老太太衣着时尚,浓妆艳抹,虽然脸上有皱纹,但在妆容的映衬下,看起来足足年轻了20岁。这时候,一位母亲带着小男孩走过,小男孩指着老太太对他妈妈说:“妈妈,这是奶奶还是阿姨呀?”鲁妮听后禁不住笑了,心想,看来化妆确实可以让人看起来显得更年轻、更靓丽。

晚上回到家,鲁妮钻到妈妈的房间,好奇地把妈妈超大的化妆包“拿”到了自己房间,然后对着镜子化了近3个小时的妆。妈妈发现后问她为什么化妆,她找借口说是为了学校活动的彩排,妈妈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后来,鲁妮仿佛觉得自己长大的步伐在加快,竟然越来越迷恋化妆了。她用零用钱买了很多化妆品,虽然学校明令禁止女生化妆,但是每逢周五,鲁妮就会把化妆包带到学校,放学后等大家都回家了,她便在座位上化起妆来,然后带着美丽的“妆容”满意地走出校门。

一次,鲁妮去参加计算机比赛,临走前团支书正要收团员证,鲁妮为赶时间就让团支书自己在她书包里找。鲁妮走后,团支书从她的书包里翻到了粉底、腮红、睫毛膏、眼线液等一堆化妆品。

后来的一个周五,鲁妮正兴致勃勃地在座位上化妆,不想年级主任来各班巡查,鲁妮被年级组长逮了个正着,结果鲁妮被罚写检查、叫家长。事后,妈妈对女儿的表现很失望,也很气愤,她没收了鲁妮所有的化妆品,并严厉地批评了鲁妮,还警告上大学以前不允许她再化妆。

鲁妮伤心地哭了,女孩都是爱美的,化妆应该是小事,自己却因为爱美而受到了惩罚。她对妈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感:“明明是受妈妈的影响我才学会了化妆,到头来自己却遭到了妈妈的指责,难道妈妈就没有责任吗?这样的结果对我公平吗?”

案例中,鲁妮喜欢化妆并没有错,但她对于化妆的热爱显然有点过头了。学校的禁令她视若无睹,而且还偷偷地把化妆品带到学校,甚至利用放学时间在学校化妆,这些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不过,她的妈妈在处理这件事的方式上也有不妥,结果导致她产生叛逆情绪。

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女孩的化妆行为,我们给父母以下几条建议:叛逆期女孩怎么教

建议一:教育女孩爱美有度,以学习为主

女孩在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果过分爱美,迷恋化妆,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女孩良好审美观的培养,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对此掉以轻心。

李妙陪妈妈去逛街,走着走着,迎面来了一群打扮入时、浓妆艳抹的女孩。妈妈感叹道:“现在的女孩,打扮得越来越抢眼了!看她们的年龄都像是学生,怎么可以这样浓妆艳抹啊,再说了学校能允许吗?”

李妙回答说:“这些小姑娘不过十几岁,现在打扮成这样的女孩是越来越多了,我早就见怪不怪了。上次班主任开班会,强调女孩不能化妆上学,您瞧,过个礼拜六、礼拜天,她们就打扮得这么夸张上街,这跟学校的严厉禁止也有关系呀。书上说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学校越禁止的就越想去尝试。您看那些女孩,其实她们浓妆艳抹并不完全是给别人看的,她们只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时尚罢了。学习本就枯燥,生活又如此乏味,再加上成天到晚规规矩矩地没一点新鲜感,多没劲呀?所以呀,学校的管理已经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妈妈您就不要再对我定‘这个不能,那个不许’的规矩了,我们也有爱美的自由啊,您说是不是?”说完,李妙调皮地对妈妈吐了一下舌头。

妈妈看着女儿说:“妙妙,青春期是谁都会经历的阶段,我们也都经历过“臭美”的那个年龄,但是当时妈妈和爸爸明白自由是要有度的,没有度的自由就是放任,放任自己就可能耽误自己一生。你也许羡慕刚才那些浓妆艳抹的女孩,但是妈妈要告诉你,学生时期的美丽讲究清纯自然,浓妆艳抹应该是大学毕业工作了以后的事情。你现在刚读初中,天天化妆会严重耽误学习,而且也与你的身份不符。学校之所以限制,自有它的道理;就算学校不限制,初中生皮肤稚嫩,正在发育中,也是不适合化妆的。妈妈非常关注你的学习,但是还会专门留出时间来带你到街上散心,这就是在给你适度的自由。”

李妙听了,对妈妈说:“妈妈,您说的话我懂,您放心,我会专心把学习搞好,再追求适度的自由,我是您的女儿嘛,不乖怎么行呢。”李妙把妈妈逗笑了,而她对化妆也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很多女孩在青春期都会心潮澎湃地去追求自由,其实她们追求的不过是一种青春的感觉。父母有义务告诉女孩真正的自由是合理有度的,首先要让女孩正确认识什么是青春美,明白追求美要适度,然后再引导其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迷恋化妆。

建议二:避免女孩追求虚荣的美

青春期女孩的爱美之心容易受到自主意识和情绪冲动的影响,从而导致她们不切实际地追求美。女孩不爱美会显得不正常,但过分爱美就会导致虚荣。青春期女孩过分热衷于化妆就是虚荣的表现,父母应当及时帮助女孩纠正错误的观点。

艾丽从小就是个非常爱美的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她渐渐变得热衷于化妆、打扮,还买了一大堆化妆品,没事的时候就对着镜子化起妆来。业余时间,别的同学上网查阅学习资料,她却上网学习化妆知识。

对于女儿爱化妆的行为,爸爸很少批评和阻拦她,而且每当艾丽化了一个成功的、漂亮的妆容来向爸爸炫耀时,爸爸都会微笑着夸女儿几句。但妈妈却不这么做,她从中看出了女儿过强的虚荣之心,认为艾丽这样做是一种爱美过头的虚荣表现,于是决定找个机会帮助她纠正过来。

没过几天,家里阳台上有一盆杜鹃花开了,花朵那淡粉的颜色美丽又典雅,妈妈就借机指着杜鹃花对艾丽说道:“女儿呀,你看这花开得多招人喜欢啊!”女儿走过来,说:“是啊,很漂亮嘛!”妈妈又话里有话地说:“我猜呀,杜鹃也是懂得美的,要不怎么能生出这么淡雅、漂亮的花朵呢?要是它长得火红火红的,估计就没有这种淡雅的味道了。”聪明的艾丽听出了妈妈的弦外之音,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听出了您的意思,你就是不喜欢我化浓妆呗?其实也有人曾经给我指出过这个问题,现在看来我的确要收敛一下了,您都发话了,我能不改吗?”妈妈听后会心地笑了。

例子中艾丽的妈妈是富有智慧的,她在指出女儿不要过度化妆这个问题时,采用了一种温和而含蓄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维护了女儿的自尊,也便于让女儿接受,自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其他家长学习。

建议三:警惕女孩用化妆掩饰内心的不安

家长可曾注意到,有的女孩化妆不光是出于爱美的心理需求,从某种角度还可以理解为她们希望通过化妆和打扮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日本目白大学人类社会学系心理学教授涩谷昌三曾提到:如果一个人界限感薄弱的话,除了会感到与他人的不同外,还会难以把握和他人之间保持多远的距离。正是这种交往上的“瓶颈”,使这样的女孩内心感到不安,甚至对生活也难以把握。于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她们在青春期采取与大多数女孩所走的路线相悖的方式,比如通过刻意化妆或者穿着奇装异服以掩饰内心的恐惧。

小锦从进入了青春期后内心就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特别是上中学后性格内向的她无法适应新环境,一度表现得不爱与人交往。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锦和爱美的表姐学会了化妆,后来表姐还送给小锦一个漂亮的化妆盒,里面有各种日用化妆品。从那时开始,小锦就迷恋起了化妆,而且她发现在化完妆后,她对镜子里的自己有一种错觉,感觉那是一个新生的或者是另外的自己,与往常不同的妆容仿佛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屏障,让她的内心有了莫名的安全感。

后来,细心的妈妈发现了小锦内心隐藏的不安,意识到了女儿化妆只不过是一种表象,可能是女儿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她带着小锦去专业医生那里做了心理疏导。心理医生告诉小锦的妈妈:“青春期女孩的心理活动非常频繁,家长要做到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当她产生不良情绪变化时,还要及时帮助她纠正错误的看法和认识,以缓解她的心理压力。”

事后,妈妈发动爸爸一起鼓励和教育女儿,渐渐帮助小锦摆脱了内心的不安,让她恢复了正常心态。再后来,妈妈发现小锦不再痴迷化妆了,她由衷地为小锦感到高兴。

女孩的不安心理可能在青春期之前就出现过,然后在青春期的快速成长与变化中,以外在的形式显露出来,而青春期频繁地化妆很可能是其表现之一。对此,应引起父母足够重视,从探寻女孩的不安心理根源开始,深入了解她的内心感受,必要时带她做心理疏导,以便及时帮她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尊重她的朋友,等于尊重她⊙ 家有叛逆期女孩

朋友是人生当中的财富,友谊像淡淡的花香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男孩会和朋友一起打球,一起谈天说地,一起搞恶作剧;女孩则会和朋友说心里的悄悄话,分享自己的零食,一起逛街、嬉戏……毕业了,男孩与朋友分别时会道一声“哥们儿,珍重”,然后使劲儿把头一回,各奔东西;女孩与朋友临别之时,脸上流淌着惜别的泪水,拥抱着彼此,惆怅绵长地想着:“你走了,寂寞时我的悄悄话不知说给谁听了……”尤其是中学时代培养出来的友谊,是异常珍贵的,是社会上所谓的交情所不能比拟的。如果说男孩的朋友是相互帮扶的一座座山,女孩的朋友则是她们捧在手中悉数的珍珠,既那么亲近,又那么珍贵。

友谊无价,父母应尊重女孩交朋友的意愿,也应善待女孩的朋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