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1:17:11

点击下载

作者:侯宇亮,种方,王帆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衣食住行故事

衣食住行故事试读:

前言

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孕育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诉说着千姿百态的故事。这其中,最生动具体又最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便是反映古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故事。

你想知道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他们穿什么材料制作的衣服?穿衣服有什么讲究?谁教会了人们种五谷?汉朝的王爷和家常的豆腐有什么关系?紫禁城的“秘密”是什么?古人出行时如何收拾行装?这些问题,《衣食住行故事》一书都将为你一一解答。衣食住行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生活的基本面貌,更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本书编者选取了古代衣食住行生活方面极具代表性的故事,正文内容以趣味故事和文化知识相结合,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衣”之部分在讲解古代服饰礼仪、服饰文化的同时,穿插历史故事,让读者轻松了解历史文化知识而不觉乏味。“食”之部分以各种食材食具、各地小吃美食的传说故事为主,讲述动人故事之余,又带出饮食文化。“住”之部分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古人的家居图,更带领读者由北方宫廷游到南方园林、福建土楼,并乐乎其中。“行”之部分介绍了古代的代步工具、道路情况等基本知识,还有名人的出行故事引领读者追寻历史足迹。

正文之外,各篇还附有“博闻馆”一则,有的以趣味故事补充正文,有的以相关知识链接拓展正文,以求开阔读者视野,增长读者见闻。并且每篇之中,编者都选配了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带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五千年的历史,发生了太多与衣食住行有关的故事。限于篇幅,本书仅向读者展现了中华古代衣食住行风貌的一隅。希望读者阅读本书之后,对古代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今后的生活细微处,发现传统,传承文化。黄道婆衣被天下今天我们能穿上鲜亮舒适的棉布衣服,要归功于一个人,她就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后世人们又称她作“黄母”或“黄婆”。

黄道婆出身于南宋松江府乌泥泾(jīnɡ)镇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松江就是今天的上海。当时正值宋元交替,战乱四起,天灾不断,百姓深受其苦。十几岁的黄道婆为生活所迫,被卖到一户有钱人家做了童养媳。不幸的是她的公婆非常刻薄,不仅让黄道婆整日纺织劳作,还时常毒打她。终于有一天,黄道婆再也无法忍受婆家的虐待,决心逃走。她趁夜一口气逃到黄浦江边,躲进了一艘正要起航南行的商船,随船到了“天涯海角”崖州(今海南岛)。崖州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勤劳善良的黎族人民,逃难到此的黄道婆向当地一户人家诉说了自己的经历,他们非常同情她,就好心地收留了黄道婆。黄道婆与黎族人民同吃同住,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生活,融为当地的一分子。当时的崖州广种棉花,棉纺织技术在全国首屈一指,黎族姑娘们个个都是纺织好手,她们织出来的棉布质地紧密,色彩鲜艳,穿在身上既舒适又美观,而且棉布厚实柔软,经久耐用,在当地被广泛使用。黄道婆从小在织布机旁长大,熟知纺织的技艺。她的家乡松江一带也种棉花,可是由于家乡的棉纺织技术十分落后,棉布并没有在松江一带流行,昂贵的丝织品普通百姓又穿不起,所以多数人还是穿着粗糙的麻布衣黄母祠坐落于上海市植物园内。“衣被天下”几个字为著名历史服。黄道婆在崖州看到这样精湛的棉纺学家周谷城所题。技术和精美的棉布制品,不由得心驰神往,心想:如果能将这技术带回家乡该多好啊!于是她开始用心地向黎族姐妹学习棉纺织技术,研究纺棉工具,了解并熟悉织棉布的工序,黄道婆还在实践中融合家乡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崖州的一位纺织能手。

光阴荏苒(rěn rǎn),黄道婆已在崖州生活了近三十年,这时元朝已统一天下,百姓生活较战时安定了许多,习得一身精湛纺织技术的黄道婆,觉得是时候重返故乡了。她告别了情如亲人的黎族同胞,踏上归程。回到乌泥泾镇后,黄道婆请来工匠,仿黎族的棉纺工具制作了轧棉机、弹棉工具和纺车,然后开始教人使用这些工具制棉纺布,大大提高了家乡的棉纺效率。她还将黎族“错纱配色”的织造技术传授给乡民,使得松江地区也能织出花样繁复的棉布来。一时间,棉纺织品成了松江的畅销货,百姓的衣、被、床单都用它,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物美价廉的日用品。随后,松江棉布远销各地,在全国打响了名号,得到“衣被天下”的美称,松江府很快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黄道婆去世后,松江百姓为感念她的恩德,建了黄母祠纪念她。在上海,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博闻馆】怎么识别纯棉制品棉织品比麻织品、丝织品有着许多长处,它柔软舒适,冬天穿贴身保暖,夏天穿透气吸汗,所以不仅宋元之后百姓喜欢穿棉布衣服,到了今天,纯棉衣服仍是人们衣橱里的必备品。那么买衣服时,我们怎样识别衣服的布料是不是纯棉的呢?首先可以摸一摸,纯棉的衣服手感会比较柔软厚实。当我们试穿时,纯棉的衣服感觉比较凉爽,不闷热。我们还可以抽取一小段衣线燃烧,如果是纯棉,烧过的衣线就可以捻碎成黑色的灰烬。这些方法你记住了吗?“衣”“裳”不同《诗

经》里有这样一句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chánɡ)”,描述的是天还没亮时,一个人就被他的上司急急召去工作,他慌忙起身,衣服都穿颠倒了,本该穿在上身的衣服穿到了下身,本该穿在下身的又穿到了上身。咦?我们仔细一想,衣服裤子怎么会穿得上下颠倒呢?原来古人的“衣裳(chánɡ)”和我们现在说的“衣裳(shɑnɡ)”不太一样。

在古时候,“上衣下裳(chánɡ)”是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穿着形式。古人把穿在上身的衣服统称为“衣”,把穿在下身的衣服叫做“裳”。裳是什么样的呢?它很像我们现在穿的裙子,一开始是用几块布拼合而成的,围在下身,腰上系一条带子固定,两侧还会留一条缝隙,方便走路。后来把缝也合上,就成了我们现在的裙子。其实很早以前,古人是不穿长外裤的,当时无论男女都穿这种“裙子”,就是“裳”。所以“颠倒衣裳”并不是穿错衣服和裤子,而是上衣和裙子。

那么古人是不是一直都不穿裤子呢?当然不是。在我们国家,裤子最初的样子是两只套在小腿上的布套,古时候人们称作“胫(jìng)衣”,“胫”就是指小腿,后来也把“胫衣”称作“袴(kù)”,有时又写成“绔(kù)”。这种“裤子”穿在裳的里面,是贴身的衣服,起保暖的作用,相当于我们现在穿的内衣裤。因为“胫衣”不是穿在外面让人看的正式服饰,所以普通百姓很少穿着,就算要穿,也不会用太好的布料缝制,只会用些做衣裳剩的边角碎料简单缝制。而一些不务正业、讲求奢侈生活的富贵人家,则喜欢用特别细腻、优质的丝绸来做胫衣,人们就用“纨绔子弟”来形容他们的下一代,“纨绔”就是用细绢布做的胫衣。

后来,汉人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穿着的影响,出现了连裤腿的裤子,样子已经和我们今天穿的裤子很像了。裤裆是缝合起来的,裤管从腰到腿,有长有短,其中有一种叫做“犊鼻裈(kūn)”的裤子,很像今天的大裤衩。当然,这种裤子仍然是贴身穿的内衣,如果谁穿着“犊鼻裈”在外面到处走,会被看作窘困、不文雅的表现,不是一件体面的事。西汉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相恋,因遭家人反对,双双私奔。卓文君在家过着衣食无忧的富家小姐生活,出外就失去了家里的依靠,不得不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于是她和司马相如开了一个小酒馆。他们换去华丽的衣服,文君荆钗布裙,当垆卖酒,相如则穿着大裤衩“犊鼻裈”,在酒馆中洗刷酒具。一次文君的父亲经过酒馆,看见女儿生活得如此窘困,女婿更穿着裤衩在外干活,实在不成体统。为了顾及自家的面子,文君的父亲不得不接受这段婚姻,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原地区的汉人开始穿长外裤,也是受到北方胡人的影响,但裤子仍然不是日常家居的外穿服饰,而只在战场上穿,因为这样方便行军打仗。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交替频繁,时常爆发战争。东晋末年,刘裕起兵讨伐篡夺皇位的桓玄,他攻克都城南京后,急需找一个在军中负责文书工作和帮他出谋划策的副手,即军中主簿。当时有人向他推荐曾经做过琅琊(lánɡ yá)府主簿的刘穆之。刘裕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头,就派穿“衣裳”的唐俑(陕西历史博人快马加鞭去找他前来任职。此时的刘物馆藏)穆之正赋闲在家,整日无所事事。这天早晨,他刚起床穿好衣裳,就听到外面人声嘈杂,于是出门张望,正好遇到刘裕派来的信使。信使说明来意,刘穆之思索了一番,立即回到屋里,将布裳剪破,裁成裤子,然后跟随信使去见刘裕。最终刘穆之做了刘裕军中的主簿,同他一起打天下,成了南朝宋的开国功臣。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了一个成语“坏裳为袴”,用它来指代“从军”,可见古时裤子可以说是军装的标志,“裳”才是日常穿着的服饰。“上衣下裳”不仅是古人的日常衣着形式,也是他们出席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服形式。《周易》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这种以中原汉人为主的穿衣形式在古时就成了一种文明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举行会盟,大家约定停战讲和,或联合对抗别国。众多会盟之中,以两国交好为目的的会盟,被称为“衣裳之会”,就是说这样的会盟并不会引发战争,两国以礼相待,不动刀戈,是文明之举。【博闻馆】著名的“衣裳之会”——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春秋时期最盛大的一次诸侯会盟,这次会盟是由齐桓公发起的。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即位成为新一任周天子。他能成功登上天子之位,多亏齐桓公的鼎力支持。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感激,周襄王即位之后,立即派人赏赐给齐桓公祭祀用的肉、珍贵的弓箭和马车,这是当时的最高奖赏。齐桓公也为了表示对周王室的尊敬,利用这个机会召集各国诸侯在葵丘会盟,并招待周天子来使。他们在这次会盟中商定了和平发展的盟约,让各国百姓在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免受战乱之苦,得以休养生息。葵丘会盟后,齐桓公成了春秋首霸。皇帝都穿黄袍吗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皇帝都穿着黄色的龙袍,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只有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可以使用,这种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现象,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吗?

在古代,人们对服饰的颜色的确非常讲究,华夏民族以服饰颜色区分尊卑贵贱的规定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有了正色、间色之分,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正色之外的颜色为间色。正色被人们认为是比较高贵、庄重的颜色,而正色之中又以黑、黄、赤最尊贵,因为古人认为天玄地黄,玄就是黑色,黑和黄是天地的颜色,赤是太阳的颜色,所以最尊。古礼要求,有身份的贵族们都要穿正色的衣服,而且越是正式的场合,穿着要求越严格。周天子出席祭祀天地等重大仪式时穿的礼服——冕(miǎn)服,必须是黑色的上衣,黄色或赤色的下裳。之后直到明代,皇帝们出席重大典礼的正式着装都是这种冕服。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对着装的要求渐渐放宽了,天子或国君的日常衣服虽以正色为主,但各国国君也会有自己偏好的间色服饰,而且国君的喜好还会成为一国的流行。《韩非子》一书中有个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齐国都效法国君,风行穿紫衣,以至于那时的齐国,紫色的布供不应求,五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布。因为紫色不是正色,孔子还以“恶(wù)紫夺朱”(指厌恶以邪代正)批评过当时崇尚紫色服饰的现象。

秦始皇做了皇帝后,崇尚穿黑色的衣服,因为他受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的影响,认为周属于火德,秦属于水德,秦能取代周统一天下,是因为水能克火。在五种正色之中,黑色对应了五行的水,所以秦朝以黑色为尊。汉初皇帝沿袭了秦的习惯,以黑色衣服为常服,又因为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时,有“赤帝子斩白帝子”的神话传说,所以汉代也崇尚赤色衣服。晋代的皇帝也喜欢穿红袍。严文俊绘《赵匡胤黄袍加身》

皇帝以黄袍为常服是从隋代开始流行的,不过隋代还没有明令禁止他人穿黄色衣服。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间,为了显示黄色的尊贵地位,开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黄色衣服,黄袍成了皇帝的专用。不仅如此,唐代还严格规定了官员的衣服颜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因此,朱、紫长期成为显贵的服色。我们形容一个人非常受重视、受欢迎,用“红得发紫”“大红大紫”这些词,就由此而来。如果一家人有许多做官的,人们还会用“满门朱紫”来形容。此外,唐代还规定了士兵的服装是黑色,这是延续了三国的习俗,南京的“乌衣巷”就因三国时吴国士兵曾在此地驻扎而得名,“乌衣”说明当时的士兵都穿黑色制服。对于“乌衣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唐代刘禹锡有同名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之后,宋元明清的皇帝,常服虽有红色,但都以黄袍为尊,禁止民间使用了。【博闻馆】清八旗的颜色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独创的一种“军政合一”的管理形式。八旗分别用了八种颜色做代表,黄、白、红、蓝四个纯色为正,后来又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色。八旗的颜色有什么含义呢?在女真部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靠天靠地,有水有日,就能发迹。”八旗的颜色中,黄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天,白色代表水,红色代表太阳,而以黄色为最尊应该是受汉文化的影响,满族本来有尚白的习俗,所以白色次之。因此八旗中,就以正黄、镶黄、正白为上三旗,地位最高。丢官为什么说丢了乌纱帽帽子是古代服饰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在古时候统称为“冠(ɡuān)”,又叫做“头衣”,意思就是说这是头部的衣服。古时“冠”的作用和我们现在的帽子可不太一样,它并不是用来遮阳的,而是用来束发的,并且冠还是古人的身份象征。

古时候,男孩子们长到二十岁,都要举行一个戴冠的仪式,就是把头发用冠固定起来,表示他们已经成年,要像大人一样做事,行为举止要遵守相应的礼仪,不再是小孩子了。这个仪式叫做“冠(ɡuàn)礼”,是咱们中国传统的男子成人礼。不过,由于那个时候贵贱等级分明,所以只有贵族男子成年才可以戴冠,而且是必须戴,平民百姓则只能用一块方巾来固定头发。

古时候,不仅平民不能戴冠,还有三类人也是不戴冠的,一是小孩儿,二是犯了罪的人,三是不遵循中原汉族礼仪的少数民族。因此,戴冠在古时候就成了达官贵人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做官的人跻身达官贵人之列,自然也是要戴冠的,所以古人也常用“冠”来指代官帽,进而指代官位。汉宣帝时,有两个山东琅琊人,一个叫王吉,一个叫贡禹,他们是好朋友,都在朝中谋了一官半职,可是并不受上司赏识,传统戏曲中的方翅乌纱帽仕途不顺,贡禹还因小事被免职。到了汉元帝时,王吉被朝廷召去担任谏议大夫一职,贡禹得知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觉得自己也有机会再次做官了。于是他取出多年未戴的官帽,弹去上面布满的灰尘,将官帽整理好备用。没过多久,贡禹果然再次入朝为官,和王吉成了同僚。这就是“弹冠相庆”的故事,我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互相庆贺做官,现在多用作贬义,“冠”是官帽,引申出做官的意思。

当一个人辞官不做时,我们可以说他“挂冠归去”,“挂冠”即表示弃掉自己的官帽。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了汉朝的王位,建立了新朝。他的儿子王宇不认同父亲的所作所为,常劝谏王莽,王莽一时愤怒,就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当时逄(páng)萌在朝为官,他见到王莽如此残暴不仁的行为,觉得他一定不是一位好君主,于是逄萌取下自己的官帽,挂在城门上,以示不再在王莽朝中做官,带着家眷逃到辽东去了。不久,王莽的新朝果然灭亡了。

官帽之中,我们最耳熟的是乌纱帽。这种帽子在东晋时出现,用黑纱做成,帽边突出了两只“耳朵”。不过,乌纱帽在最初出现时只是寻常男子的便帽,并非官员专用,直到明代朱元璋时期,才规定了官员必须戴乌纱帽。所以明代之后,乌纱帽真正与“官”结缘,戴上乌纱帽就是做官的意思,于是也就有了“丢乌纱帽”即是“丢官”的说法。【博闻馆】瓜皮帽的由来许多小朋友过年时都会穿上一身喜庆的长袍马褂,再戴一顶瓜皮帽,乍看这行头,人们大多认为那是清代的装束。其实,这头顶的瓜皮帽据说是由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发明的。朱元璋推翻元朝,登上皇位做了皇帝后,不仅规定了官员必须带乌纱帽,还亲自设计了两种新帽子,下令推广全国。一种叫做“四方平定巾”,是用黑纱做成方桶模样的帽子。另一种叫做“六合巾”,是用六片半球形的黑色绸布缝合而成的小帽。这两种帽子取了“平定四方”“六合统一”的意思,寓意明朝的统一安定。后来这两种帽子在明朝流行起来,“四方巾”主要是读书人戴,而“六合巾”则多在市井商贾(ɡǔ)中流行。由于“六合巾”形似西瓜皮,民间的百姓就给它取了个俗名“瓜皮帽”。向胡人学来的军装——胡服骑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争夺霸主之位,征伐战争不断,大国衰弱被瓜分,小国或不思进取的弱国被强国吞并。公元前403年,雄霸一时的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成了三个新兴的诸侯国。

当时赵国占据的领土靠北,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东面与中山、齐国相接壤,南面与魏、韩、卫三国交界,北面则与东胡、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部落相接。在日益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赵国不但时常同邻国发生冲突,与北方胡人部落也是摩擦不断。赵武灵王赵雍即位时,赵国国力已经衰弱,常打败仗,就连邻国中山这样的小国也依仗齐国的强兵,常在边境侵扰,令赵国城池鄗(Hào)城差点失守。赵武灵王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君主,也十分有作为。他不甘心国家这样衰落下去,想尽办法进行改革,富国强兵,欲报侵犯之仇,将中山、北方胡人的领地都划入赵国疆域。

赵武灵王首先做的就是强兵。在和胡人的交战中,赵武灵王注意到了胡人在军事方面的长处——他们特别善于骑马作战,最特别的就是胡人的服饰,与中原汉民族的服饰有很大差异。胡人都身穿紧袖短衣,长裤革靴,行动特别灵活,上马下马方便自如,奔跑起来也十分迅速。赵武灵王见此情形,若有所思:赵国军队少骑兵,多步兵,武器比胡人精良,战斗力却不如胡人,问题大概就出在这衣服上。中原地区的人们都是衣着宽袍大袖的衣裳,再穿上笨重的甲胄,行动、骑马都不方便。一次征战之后,赵武灵王登上黄华山,对相国肥义感慨地说:“我赵国要成为一方霸主,就得让士兵穿胡服、习骑射,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可是“穿胡服、习骑射”的政令刚一提出,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首当其冲的就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公子成说:“我们怎么能像胡人一样穿衣服,改变传统的习惯呢?这是大逆不道。”在当时中原贵族的观念里,上衣下裳的服饰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礼仪,自古以来是中原文明的标志,胡人没有受中原文明教化,被他们看作“异类”,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北魏胡服骑向胡人学习是自甘堕落的表现。赵武灵马吹角俑”,从图中可以看出胡王听到这种言论,即刻驳斥贵族们拘泥服的一些特点。旧俗,不思进取。他认为法令制度的实施都应该适合时宜,与时俱进,这样才有利于国家昌盛。于是,赵武灵王抱着强盛赵国的决心,力排众议,毅然颁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他带头穿胡服会见群臣,以胡服装备武装士兵,着重训练骑兵。胡服成了赵军的正规军装,不久还在整个赵国流行起来。

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几年后,赵国的国力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不但打败了东边的中山国,还夺取了林胡、楼烦等地,向北方拓展了上千里的疆域,使得赵国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博闻馆】汉人生活中的“胡风”胡人南下与中原汉人交流融合,除了服饰之外,他们还给汉人生活的各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中原地区的人最早是席地而坐的,就是跪坐在席子上,没有凳子、椅子,这样坐会压着脚,并不舒服。后来,胡人制作的折叠小凳——“胡床”传入了中原,汉人发现坐在这种东西上,双脚可以垂地,非常舒服,于是坐“胡床”在中原流行起来。因为向胡人学习,汉人开始使用高足家具,所以到了今天,我们都是坐在凳子上而不用席地而坐了。不仅胡人的器具在中原流行,他们的舞蹈、乐曲、乐器也给汉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流行的胡旋舞、乐器琵琶,都是由西域传入的。唐代诗人元稹(zhěn)形容唐代是“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见唐代“胡风”之盛行。在食物方面更少不了胡人的影响,现在许多常见的食物,如胡萝卜、葡萄、胡豆等,以前中原地区是没有的,都是由胡地传入的。我们吃的核桃又叫做“胡桃”,因为它也是胡人带来的。长袍马褂——异服变国服古时朝代更替,新政权有“改正朔”“异服色”“别衣服”的改革传统,正所谓“新朝新气象”,即要确立新的纪年称呼——年号,确立皇室驾车马匹的正统颜色,确立衣服着装的正式款式,以此显示新政权的权威。其中,年号的变更是人们最习以为常的,每个朝代都将皇帝即位的第一年作为新纪年的开始年,我们称作“某某元年”。而着装的改变则会对人们生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汉族统治的朝代,衣着款式变化不大,基本都是宽袍大袖、上衣下裳,到了清代,衣服的款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清代是满族统治的天下。满族生活在北方,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穿的衣服与中原汉族有很大不同。长袍马褂就是满族服装的最大特点。满族的衣服不是“上衣下裳”两件的形式,而是一件长袍,紧口小袖,内穿紧口的长裤,外罩一件坎肩儿,即马褂,立领系盘扣,有时袍上还系一条腰带。这样的穿法,既是为了保暖,也是为了方便骑射。清兵入关取代了明朝的统治后,自然希望推行自己的文化,树立统治权威。于是,清朝政府颁布了“剃发易服”的命令,强制汉人改穿长袍马褂。经过二百多年的满汉融合,到了清末,留着长辫、穿着长袍、套着马褂的形象,已成为了中国人的特色。不过,清朝统治者强令推行的“剃发易服”命令,只是就男子而言,实行“男从女不从”,就是说汉族女子仍保留汉人的装束,不用也不允许穿旗装、梳旗头,这实际上是古时男女不平等的表现。正因如此,民国初年,由于人们接“八”字立领、笔挺庄重的中山装受了新的思想,开始追求男女平等,妇女们刻意效仿男子穿长袍。但是,满族的长袍过于宽松、繁复,在西方审美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注重女子服装的曲线美。于是,保持长袍样子而又剪裁合身、简便优雅的旗袍,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由长袍变来的旗袍,成了民国妇女最流行的服装,更因它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成了此后中国服装的代表。

民国女子穿旗袍,男子的服饰是否也有所改变呢?民国时,国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渐渐深入,西服革履也流行起来。人们都觉得,长袍马褂穿着不如西装精神,而且清朝已经灭亡,也该“改朔易服”了。不过西装也是“舶来品”,有没有真正属于国人自己的衣服款式呢?此时,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山装”诞生了。据说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命人改良军服和西式学生装而来的,作为民国官员的正式制服,后来在全国流行。它是什么样的呢?上衣“八字”形封闭的高领,正面上下左右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用西式扣子;下身是西裤。它既保留了西装的笔挺、精神,又具有当时中式服装高领、庄重的特色。中山装作为新时代的国服,衣服的款式蕴藏着不少寓意:上衣四个口袋分别表示礼、义、廉、耻,是传统的道德标准;衣服正中的五颗钮扣,寓意民国是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方式治国;袖口处的三颗钮扣则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代表。【博闻馆】清朝特有的“黄马褂”我们用穿着“黄马褂”形容有特权或特殊荣誉的人。看到“马褂”这个词,就知道它和清朝有关,因为衣服外穿马褂是满族特有的服装形式。黄马褂最初其实是清代的一种特殊官服,一般是在皇帝身边供职的人才能穿,比如皇帝的近身侍卫。后来,皇帝会对狩猎时表现突出或对国家有特殊功勋的人赏赐穿黄马褂,黄马褂就渐渐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这种赏赐在清朝初期并不常见,晚清时候才多起来。清末著名的徽商胡雪岩就曾因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为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被慈禧太后赐穿黄马褂,后来更官封极品,成为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古代童装是小号的成人装吗古代的小朋友穿什么样的衣服?是穿着缩小版的大人服装吗?在古时候,人们呱呱落地时,被裹在襁褓之中小心呵护。等到自己会爬会走的时候,就会穿上家中长辈亲手缝制的衣服,这些衣服和大人穿的衣服可不大一样。

炎炎夏日,小孩儿只要系上一个小肚兜,套一条开裆裤或裤衩,就可以到外面去玩耍。肚兜是一块围着胸腹的布,贴身穿,起保暖避寒的作用,肚兜上常会绣上老虎、蟾蜍、蝎子等物。有时他们也会穿绣着这些动物的坎肩,很像我们现在穿的小背心。肚兜和裤衩是古代成年人的内衣,大人是不会直接穿着出门的,而这却是小朋友夏日最流行的童装,夏天这样穿非常凉爽。到了冬天,小朋友就会换上短袄、棉裤,有的人家还会给小孩儿做虎纹披风。因为古代的小孩儿不戴冠,所以在冬天,他们会戴上各种动物样式的帽子,虎头帽是最受欢迎的。当然脚下也少不了穿双虎头鞋。

在民间,小朋友穿虎头鞋很常见,而关于虎头鞋,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从前,黄河岸边有一个靠摆渡为生的船夫,他为人老实憨厚,又乐于助人,来渡河的人不论贫富,他都会把客人安全送过河。有一天,河上刮起了大风,暴雨就要来临。船夫见没有人渡河,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家避雨。正收拾间,船夫忽然听到有人吆喝:“船家,能渡我过河吗?”他扭头一看,一位背着包袱的老婆婆正沿着河岸蹒跚走来。船夫二话没说,忙将老婆婆扶上船,平平稳稳地把老婆婆渡到了对岸。这位老婆婆很感激船夫,对他说:“小伙子,你真是个好心人。我老婆子身上没有钱,只有一张画,就送给你算是船资吧。记住回家一定要贴在墙上啊!”说完就走了。船夫回到家,看了看画,上面画了一个美貌的姑娘在绣虎头鞋。他觉得这画挺好看,就依老婆婆之言,把画贴在了墙上。

从那以后,船夫每天收船回家,都会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收拾干净屋子,做好饭菜在等他。这个姑娘是谁呢?原来就是那天渡河的老婆婆。她本是“画中仙”,如今从那幅画里走出来向船夫报恩。后来,船夫和仙女结成了夫妻,不久就生了一个胖小子,取名虎子,仙女还亲手为虎子做了一双虎头鞋,一家人过着开心和乐的日子。

几年之后,船夫的奇遇在乡里传开了。县官听说这件事,想霸占仙女为妻。仙女为了避开县官的纠缠,躲回了画里,不再出来。县官一怒之下,就派人把画抢走,收在自己的府中。虎子回家后,找不到妈妈,向船夫哭闹。船夫斗不过县官,没有办法救出妻子,只好哄虎子说:“你穿上妈妈做的虎头鞋,妈妈就会回来。”虎子信以为真,急忙找出虎头鞋穿。谁知这一穿,虎头鞋好像活了一样,带着虎子就跑。船夫看到这情景,吓了一跳,急忙追去,一直追到县官府衙门口。守门的家丁看见两人,正要阻拦,竟被虎子左一脚,右一脚,踢倒在地。虎头鞋带着虎子和船夫,直闯县官卧室,一见县官,虎头鞋上的老虎竟然跑了下来,一口咬住县官,把他拖到山里去了。仙女见丈夫和儿子来救她,又从画里走了出来,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后来,人们都觉得虎头鞋是个好东西,能消灾去难保平安,于是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穿起了虎头鞋。其实,人们在小朋友的衣服鞋帽上绣这些猛兽、五毒(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作装饰,都是希望能保佑小朋友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成长。因为在古时候,百姓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小朋友抵抗疾病、自然灾害的可爱的虎头鞋能力比较低,非常容易生病,很多幼儿甚至不能长大就死去了。当时的人们误认为这是“妖魔作祟”导致的,所以希望借助老虎之类猛兽的神威,或者毒物的“以毒攻毒”,来为家里的小孩儿镇妖祈福、消灾祛病。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老虎被看作是“百兽之长”,能吞食妖魔鬼怪,威力最强,所以老虎就成了民间儿童服饰最常见的装饰。尤其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鞋。因为人们认为端午是毒虫、妖邪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镇妖”最好不过了。

这样的童装,古代的小朋友长到六七岁就不再穿了,而是换上缩小版的成人装,他们要开始进入学堂学习,适应进入社会的礼仪了。【博闻馆】百家衣和长命锁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人们都有为满月的婴孩穿“百家衣”、挂长命锁的传统习俗。什么是百家衣呢?这是婴孩的母亲在孩子出世后,向亲朋好友、乡邻乡里搜集许多碎布块,一块一块,亲手拼缝而成的衣服。“百家衣”最初是指乞丐穿的衣服,为什么要给婴孩穿集百家之布缝制的衣服呢?这有一个讲究,民间认为,一个人要健康成长,一生平安长寿,必须在小的时候就开始经历“磨难”,而穿贫贱的乞丐衣服则是“磨难”的代表,而且“百家衣”是集百家的破布制成,小朋友穿上以后可以承托百家的福气。除了穿衣之外,人们还要给满月的婴孩在胸前挂一块长命锁。长命锁可以用金、银、铜、玉等材料做成,锁的一面刻“长命百岁”等吉祥的话语,另一面则刻老虎、麒麟等吉祥动物。人们认为锁能将侵害孩子的妖魔锁住,从而保佑孩子平安长寿。这些衣服、饰品的“镇妖”功能自然都是人们虚构的,可是其中却满含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从“踏破铁鞋”说起——鞋的故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现在我们常用来形容急需寻找一件东西,花了很大力气都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寻找时究竟费了多大力气呢?诗中形容为穿的铁鞋都磨破了还没找到。咦?鞋怎么是铁制的呢?硬邦邦,穿在脚上多不舒服呀。“铁鞋”究竟是诗人夸张的形容,还是古时真有其事呢?

查阅古代的文献,我们发现,“铁鞋”经常出现在一些神话传说中。传说黄河仙子曹仙媪有一次带着小女儿和一条狗到了山西大宁县,在黄河边一棵大柳树下休息,准备渡河。曹仙媪左手提着一双铁鞋,右手握着一支铁杖。铁鞋跟已穿破,铁杖也磨得光滑如玉,可见鞋、杖的主人不凡。这时,一个船家摇着船经过,曹仙媪见了招手说道:“船家,可以载我们老小渡河吗?”船家看这一老一小的穿戴,只觉简陋,身边还带着一条狗,渡船十分不便,而且心想他们未必付得起船资。于是船家开口推辞:“涨水啦,渡不了人了,你们想其他办法渡河吧。”曹仙媪似乎看出了船家的心思,微微一笑,带着小女儿和狗,踏水凌波而去。见此情景,船家顿时傻了眼,才知这是仙人下凡,急忙向曹仙媪渡河的方向拜去。那么,“铁鞋”真的只是传说中的事物,现实中没有人穿过吗?

其实传说源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穿过铁制的鞋。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征战频繁。匈奴人刘曜(yào)建立了新的政权前赵,羯族人石勒从中分裂,建立后赵,并攻打刘曜。石勒在攻城的战斗中,让士兵们穿上了带铁钉的铁制鞋,这样可以方便将士们攻城行军。可见“铁鞋”是确有其事的,不过它应当多用于战斗,平时人们很少穿着。古时人们常穿的鞋一般用皮革、麻草、布帛制成。其中最实惠、最普遍的当属草鞋。因为草鞋的材料最易得,制作也极其简单,即使是非常贫困的人,一般也有能力拥有一双草鞋,正因如此,草鞋还有一个有趣的别名叫“不借”,意思是说人人都有,不需向他人借用。除草鞋之外,人们常穿的是麻、葛等材料做的单底的鞋,在宋代之前,人们把这种单鞋称作“屦(jù)”或“履(lǚ)”。宋朝之后,人们才用“鞋”字作为鞋类的通称。

草鞋相当于我们现在穿的凉鞋,屦、履的样式同我们现在穿的单鞋差别不大,而我们现在穿的靴子,也是古已有之。靴子最初不是汉民族的鞋子样式,是北方少数民族常穿的一种鞋,一般用皮革制成,有高筒套住小腿。这种新疆吐鲁番阿斯它那古墓出土的鞋不仅有利于腿部的保暖,而且非常便一双麻鞋,用粗麻绳编织成厚底,细麻绳编织鞋面。鞋面结构于骑马,适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疏朗,中间编织成镂空状,与现和习惯。战国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代的凉鞋相似。后,中原汉族地区开始流行穿靴子,这种风气到了唐代最盛。诗仙李白就有一个与靴子有关的故事流传在民间。李白是一个蔑视权贵、恃才傲物的文人,因诗才了得被唐玄宗召入宫中做翰林,专为皇帝写诗。有一次,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园赏花,兴致正浓,想召李白来写诗赞美贵妃。李白喝得醉醺醺的,应召而来,一气呵成写了三首《清平调》。玄宗看了十分喜欢,又赐李白饮酒。李白借醉,想要乘机奚落有权有势的大太监高力士,就向玄宗请求,要高力士为自己脱靴换鞋。玄宗一时高兴,应允了他。后来人们便常用“力士脱靴”的典故来赞扬不畏权贵的不羁文人。到了明清两代,靴子不再是普通人家的穿戴,而成了官员和有社会地位的人的身份象征。官员上朝和出席正式场合时,必须穿靴子,“朝靴”这时便成了专属官员的名词。

古时还有一种木底的鞋是现在不常见的,叫做“屐(jī)”。屐由鞋面、系带和木齿组成,木齿装在鞋面底部,一前一后,系带则用来固定鞋和脚。这种鞋在南北朝的士人当中十分流行,因为当时的文人爱出门旅行,而木屐则非常适宜出行。东晋一位有名的文学家谢灵运还对这种木屐进行了改良,发明了一种活齿的木屐在登山时穿用,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这样登起山来十分省力,这双最早的登山鞋因其发明人而被后人命名为“谢公屐”,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唐代之后,木屐旅行的功用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被人们当作专门的雨鞋使用。【博闻馆】满族女子的高底鞋清代的贵族妇女喜欢穿一种造型独特的高底鞋,就好像现代人喜欢穿高跟鞋一样,穿上之后身材拔高,迈着小步娉婷袅娜,更显女子的妩媚。不过,满族贵妇的高底鞋不同于现在的高跟鞋,高跟鞋是在鞋后跟处加高,而满族的高底鞋则是在鞋底中心加高。满族人有“削木为履”的习俗,所以高底鞋的鞋底多用木制,通常会做成两种形状:其中一种上面宽,中间稍细,下端呈方形,看上去像一个花盆,称作“花盆底”;另一种上面窄,下面宽,形似马蹄,称作“马蹄底”。这种鞋底一般有5到10厘米高,整个木跟还要用白细布包裹,涂上白粉,再镶上漂亮的珠宝作装饰,看上去十分美观。而且木制的鞋底极为坚固结实,通常鞋面穿破了,鞋底还完好无损。这时妇女们就会把鞋底再嵌到新的鞋面上,做成一双新的高底鞋。穿袜子的讲究你知道古人穿袜子有什么讲究吗?这还得从古人的坐姿说起。在古代,椅子还没有成为流行的坐具时,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的。怎么个坐法呢?在正式的场合,人们必须采用跪的姿势来坐,即双腿跪在席子上,然后将臀部放在两个脚后跟上坐下。如果将腿盘起来坐,或是伸直两腿像簸箕一样的坐法,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这个特别的坐姿是坐在自己的脚上,所以古人进屋前都要把鞋脱掉,放在屋外,这样才方便起坐。古人不仅进屋要脱鞋,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坐上席子之前,还必须把袜子也脱掉。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侯有一次与群臣宴饮,一位名叫褚(chǔ)师声子的大夫也出席了宴会。当褚师声子入座时,他没有脱掉袜子就踩上了坐席。卫侯看见这个情形,十分生气,他黑着脸质问褚师声子:“你为什么不脱袜子?”褚师声子急忙站起来向卫侯行礼,拱手解释说:“请您见谅。臣的脚有疾病,如果脱掉袜子,恐怕您见到要呕吐不止,这是对您更大的不尊敬,所以我不敢脱袜。”可是卫侯并不接受褚师声子的解释,他还是十分恼怒褚师声子没有脱袜的行为,并要砍掉他的脚以示惩罚,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作罢,但卫侯还是下令削去了褚师声子的封邑,降了他的官职。为什么卫侯会如此生气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认为光脚才是对他人的尊敬。尤其是臣子面见君主时,必须脱掉袜子然后才能登席入座,否则就是对国君的不敬。

可见,最初古人并不把袜子作为必须的穿戴。他们穿袜,主要是为了保暖,所以一般只在冬天穿,夏天通常是光脚的。因为主要是保暖用,所以一开始袜子大都是用皮革缝制的,样子特别简单,像两个套在脚上的布袋,而且并不合脚,套好后还需要用带子系住来固定它。后来,贵族们才渐渐开始用缣(jiān)帛等较好的布料来做袜子。

三国的大才子曹植在《洛神赋》里描写洛神轻盈的步伐时写道:“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罗袜就是用丝织品做的袜子。宋代文豪苏东坡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文与可,他特别擅长画竹子,不时有人慕名前来请他画竹。文与可起初并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袜子觉得自己是多么有名的画家,所以无论谁来,他都乐意作画送人。可是后来,要画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拿着白绢布,在文与可家门口争先恐后地请他画竹,他们互相推踩,弄得庭院十分混乱。文与可见到这情形如何不恼,他无奈之下,索性将画画用的白绢扔到地上,笑骂着说:“我用这些布做袜子吧!”后来,人们就用“袜材”来戏称画画用的绢布。

其实,用这些上好的布料作为袜材,普通百姓是办不到的。袜子既然不是必须的穿戴,百姓们或者根本不穿袜子,或者用麻布做袜。所以在古代,“布袜”就成了平民的象征之一。“诗圣”杜甫曾写过两句诗:“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青鞋布袜代表了平民百姓的穿着,这句诗是说杜甫希望离开黑暗的官场生活,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过隐居的生活。【博闻馆】圣诞节的袜子圣诞节前夕,西方的小朋友临睡前都会将一双红色的长筒袜挂在壁炉边,第二天起来,就能收到圣诞老人从烟囱送下来的礼物。这个风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很久以前,欧洲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了,剩下他独自抚养三个女儿。贵族平时乐善好施,又要养育三个女儿,没有时间经营事业,因此耗尽了家里的积蓄,后来他们不得不从豪华的别墅搬到简陋的农舍里生活,而贵族的女儿们也必须亲自做家务,煮饭、缝纫、打扫。生活虽然清苦,可女儿们并没有埋怨父亲,她们都非常懂事,十分孝顺父亲。几年之后,女儿们陆续到了出嫁的年龄。可这位父亲却并不开心,因为他实在没有办法筹到钱给女儿们买嫁妆。三个女儿看出了父亲的忧心,都安慰父亲,说可以自己挣钱筹办,并且婚后也要让父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圣诞老人了解到这家人的情况,想要帮助他们。到了这年的圣诞前夕,女儿们和往常一样做好家务,并为第二天的圣诞节作准备。她们洗好衣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前烘干,收拾好一切,就去睡觉了。到了深夜,圣诞老人来到他们家门口,见一家人已经熟睡,就从包袱里掏出三包金子,想要悄悄给他们。可是放在哪儿呢?圣诞老人看见了壁炉前的袜子,于是决定将金子从烟囱里扔下去,让它正好掉到长筒袜里。第二天一早,三个女儿醒来后,发现她们的长筒袜里竟然装满了金子,足够她们用作嫁妆了。辛劳的父亲终于亲眼看到他的女儿们结婚,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后来,圣诞前夜挂长筒袜收礼物的习俗,就在许多西方国家流行起来。神农教会我们种庄稼——五谷由来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创造出了人类在陆地上繁衍生息。当时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他们住在山洞里,以捕猎野兽、采食野果为生。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学会用火,捕来的野兽都生着吃,有个词语叫“茹毛饮血”,就是形容这种情形的。我们都知道,捕捉野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很危险,人们只吃生肉和野果,营养也是不够的,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些“野生的食物”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渐渐吃不饱了,怎么办呢?这时另一位大神看到了人间的困境,决定来帮助人类,他就是神农。

传说神农长得很奇怪,牛头人身。他来到人间,走遍田野山间,尝遍各种花草果实,想寻找一种可以让人们自己生产的食物,来代替野兽野果,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一天,神农走过一片草地,天空中忽然纷纷落下许多小谷粒,他抬头一望,一只披着红色羽毛的小鸟正从头顶飞过,嘴里还衔着一株五彩九穗的禾苗,小谷粒就是从这禾苗上掉下来的。神农灵机一动,拾起这些谷粒埋到土里,不时地给它们浇水,过了一段时间,这些谷粒竟长成了一片谷苗,结出好多谷子。神农把谷子捏在手里一搓,又放在嘴里尝了尝,感觉味道不错,吃了还有饱腹感。他想,这些谷子可以年年种植,源源不断地长出新的谷子,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当作新的食物呢?于是神农从这些谷子中筛选出了五种,教给人们如何种植。不仅如此,神农还制作了方便人们耕种的农具——耒耜(lěi sì),教人们犁地除草。从此,五谷在大地上播种开来,成为我们的食物之本。五谷杂粮你都认识吗?

神农选出来的五谷具体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还当作粮食吃吗?这五谷分别是黍(shǔ)、稷(jì)、麦、菽(shū)、麻。黍去了皮之后,形状像小米,也是金黄色的,所以叫做黄米,这种米像糯米一样有粘性,是古人的主要粮食之一,现在我们因为它不好消化,已经不做主食吃了。稷就是今天的小米,是古代最重要的粮食,古人用“社稷”代表国家,将稷视作谷神,有专门的祭祀活动,可见稷在五谷中地位之高。麦有大麦小麦之分,是我们如今还常吃的粮食,很有营养哦。菽这个名称我们现在很少用了,它原来是指大豆,后来成了豆类的总称,豆子我们现在当然吃啦。最后一个麻,我们现在已经不做粮食了,它的籽——麻籽可以充饥,可以榨油,在古代,贫苦的农民常用它来填饱肚子。

五谷的广泛种植帮人们解决了吃饭的大问题,神农“制耒耜,种五谷”的传说就流传了下来,三国时曹植写过著名的《神农赞》,赞扬神农“造为耒耜,导民播谷”的功绩,而在今天河南周口淮阳县还有个五谷台,传说就是神农教民稼穑(sè)、播种五谷的地方。【博闻馆】“农师”后稷周的祖先后稷,是五帝时期有名的“农师”。后稷原名叫弃,因为他的母亲姜原曾经三次抛弃了他。那时的人们认为他的出生是不吉利的,让姜原遗弃这个孩子。人们先后将他遗弃在小巷、树林和结了冰的河渠上,但都发生了奇异的事情:他都活了下来。于是人们觉得这个孩子有神庇佑,决定好好养大他,并给他取了名字叫弃。弃果然异于常人,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耕种五谷,而且种出来的谷子都特别好。等他长大成人,更是在农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周民,让他们都能种出优质的五谷粮食。当时尧听说了弃的本事,就让他做天下的“农师”,教百姓耕种之法,后来弃就有了“后稷”的称号。古人的油盐酱醋——五味调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很讲究吃的,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烹调各种美食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不过,吃重在“味”,要做出美味的吃食,光有食材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油、盐、酱、醋等不同的调味品来调味,否则再好的东西,我们吃起来也只会觉得淡而寡味,所以调味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要调的味有哪些呢?怎么调呢?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总结出了甘、酸、辛、苦、咸这基本的五味,也就是甜、酸、辣、苦、咸。而且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他们发现和创制了丰富多彩、名目繁多的调味品。不过,老祖宗调这五味,和我们现在所用丰富的味道全靠它们的调料不全一样。在古时候,只有咸味和现在一样,是用盐调出来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制盐的方法。甘味和甜味差不多,但是古时候没有白砂糖,而是将梅或者麦芽糖放入菜肴中调出甘甜味。传说杜康造酒时发明了醋,古人除了用醋调酸味外,还常用带酸味的酱调味,这种酱叫做“醯(xī)”。辛味就是辣味,不过古人不用辣椒来调辣味,因为辣椒是明代才传入我国的。在明代以前,人们使用姜、蒜、花椒等带有刺激性味道的调料来调出辛辣味。除了这些基本的调味品,古人还喜欢用自制的酱料调味,最常用的是肉酱,被统称为“醢(hǎi)”。

据说在北京的景山上,供奉着专门掌管食物五味的“五味神”。清朝乾隆时期,人们依着景山起伏的山势,在五个小山峰上分别修建了五座亭子,取名为“万春亭”“周赏亭”“富览亭”“观妙亭”和“辑芳亭”。当时每座亭子里各供奉了一尊铜佛,被称作“五方神”,又叫“五位神”。“五位”“五味”同音,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然更关心吃的问题,认为这五尊佛是掌管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神灵,久而久之,民间就传为“五味神”了。

古人非常重视五味的调和,常常用烹调来比喻治国之道,老子就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味要达到怎样的境界呢?《吕氏春秋》这本书曾提到,调和味道要“甘而不哝(nónɡ),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齁(hōu)”,意思就是说五味都不能太淡或太浓,要把握度量,适中最好,这样才能烹制出美味可口的佳肴。【博闻馆】闹市五味神老北京有“闹市五味神”的说法,是指过去只要在热闹的市集上,必然有五家能散发出特殊香味的店铺。第一个就是散发着茶叶清香的茶叶铺,北京人爱坐茶馆爱喝茶,自然也少不了卖茶的地方。第二个是有浓郁酒香的酒馆,老北京人干活儿累了,总会寻着酒香,去酒馆里喝上二两二锅头解解乏。第三个是药材铺,过去的药铺为了方便顾客,会替病人把药煎好,煎药时药香随着热气而出,整条大街都能闻到。第四个是香油作坊,以前北京百姓做饭,没有味精这类调味品,用的是香油,香油作坊卖的香油是用芝麻现磨的,磨芝麻浓浓的香味就四溢在整个店铺中。第五个店铺是卖高香蜡烛的香蜡铺,这样的铺子在以前还卖女孩子化妆用的脂粉、梳头油等东西,所以常常是还没迈进香蜡铺,你就能闻到那奇异的香味了。“闹市五味神”真是这些店铺的无形广告。从“蛮头”到“馒头”古时候,馒头一开始被叫做“蛮头”,意思是蛮人之头。听上去似乎很可怕,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怎么会是人的头呢?《三国演义》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吗?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曾经率军南征,“七擒七纵”降服了当时西南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蛮头”的称呼,就和三国这段故事有关。

诸葛亮为了扩充蜀国的势力,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中站稳脚跟,率领大军向南征战不时骚扰蜀国的西南少数民族。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次擒获又七次放回了对方的首领孟获,孟获输得心服口服,决定与蜀国建立良好关系。所以这次蜀军大胜,于是班师回朝。这一天,当诸葛亮大军行到泸水的时候,忽然天空阴云密布,刮起狂风,掀起巨浪,使得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一向精通天文历法,对天气变化非常了解,但这次奇怪的变化使他也摸不着头脑,眼看大军难以过江,诸葛亮十分着急。

这时,降将孟获求见诸葛亮。他对这一带非常了解,知道这怪天气的原因。他对诸葛亮说:“泸水中有一个泸水神,它经常在江中兴风作浪,弄得舟船难以渡江。所以这里有一个风俗,行人想要渡江,必须先祭祀泸水神,这样泸雪白香软的馒头水才会风平浪静,让人航行。”“那怎么祭祀呢?”诸葛亮马上问道。孟获说:“需要向江中扔下一只白羊、一头黑牛和49颗人头。”诸葛亮一听,沉吟道:“49颗人头?如今我军战胜而归,国家四方安定,怎么能无故杀人祭神呢?这样做一定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如何是好呢?”诸葛亮转念一想,不如用一种物品代替人头。他命将士们杀牛宰羊,剁好肉馅儿,让军队里的伙夫做好49个面团,然后将肉馅儿包进面团里,再把面团捏成人头形,画上眼、耳、口、鼻,之后放入蒸笼蒸熟,49个人头型面团就做好了。诸葛亮就用这些东西代替人头祭祀泸水神,他亲自将祭品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后一个个丢进泸水里,最终大军全都安全地渡过了泸水。

因为这种面团是用来代替人头的,所以大家把它叫做“蛮头”,可是这样听上去实在有点吓人,人们就把“蛮”改成了“馒”。从此,诸葛亮发明馒头的故事就被人传开了。【博闻馆】馒头和包子的渊源诸葛亮做“馒头”的方法,实际上是我们今天做包子的方法。馒头这种食物其实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有了,只是名字不叫“馒头”而已,而且一开始的馒头都是有馅儿的。到了清代,满族人把馒头叫做“饽(bō)饽”,后来又叫做“饽子”,音一谐就成了“包子”。于是在北方,人们渐渐习惯把带馅儿的馒头叫做“包子”,不带馅儿的才叫“馒头”。这个叫法后来在全国通行开来,如今各地都有了不同做法的包子,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四川的韩包子、广东的叉烧包、上海的灌汤包等,真是品种众多、滋味美妙呀。面条成长史在我们国家的传统里,过生日不是吃蛋糕,而是吃寿面。这个习俗从何而来?相传,吃寿面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到了晚年,十分崇信鬼神方术,他炼仙丹,铸承露盘,命人出海找寻长生之药,种种作为都是希望能长生不老。一次汉武帝过寿辰,宫中举行寿宴,武帝又在席上与大臣们聊起长寿的问题来。一位在场的术士说:“从人的面相上,就能看出人寿命的长短。”这吊起了武帝的胃口,他马上追问:“如何看法?”术士说:“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站在一旁的东方朔听到这样的无稽之谈,哈哈大笑。武帝知道他向来戏谑无礼,也不以为意,随口问道:“东方先生为何发笑呀?”东方朔忍俊回答说:“陛下,臣是笑彭祖呢!如果说人中越长,人的寿命就越长,那活到800岁的彭祖脸该有多长啊!”众人听了都捧腹大笑。那位术士被东方朔这么一说,一时语塞,尴尬得不知如何回答。这时,正巧御厨端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术士灵机一动,立刻端过汤面圆场说:“彭祖的脸大概是很长的,如何长法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脸即是面,今日是陛下的寿辰,这碗长长的面条可表长寿之意。陛下吃过这‘长寿面’后,不仅不用担心面(脸)长,而且还会万寿无疆的。”汉武帝一听,十分受用,接过面条说:“以后寿辰,朕都要吃‘长寿面’!”

我们祖先吃面的历史十分悠久,青海省曾出土过一碗四千年前的面条,可见,早在四千年前,人们就开始食用面食了。不过,到了汉代的时候,还没有出现“面条”的称呼,当时的人们把面食通通都叫做“饼”,用火烧来吃的叫做“烧饼”,用水煮来吃的叫做“煮饼”或“汤饼”,蒸着吃的叫做“蒸饼”。面条在汉代属于“煮饼”一类,而从名称和一些书籍的记载来看,那时人们常吃的煮饼并不是细长条状的。

那么,汉代的“煮饼”是什么样的?它实际上更像今天的面片汤。做法是将面团搓成手指长,然后用水浸,下锅时再用手捻薄,煮熟即可,这很像山西“揪片”的做法。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煮“饼”不仅用手捻,还用刀削、刀切,做成细条形,这时也把煮的面食叫做“水引”或“不托”,“不托”就是指不再用手托着面来揪片。唐代的时候,面食的做法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出现长条的面,而且有了后世挂面的雏形——须面。当时人们为了保存和方便随时食用面条,会将切好的面条挂起来晾干,等要吃的时候取一把来煮就行了。唐代的人在夏天还喜欢吃一种凉面,就是将面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一下再吃,他们把这种吃面法叫做“冷淘”,口感很独特。“面条”这个名字的出现,大约是在宋代的时候。那时,制作面条的花样已经不胜枚举了,有擀、削、切、扯、拉等等。而且面条也越做越长,越做越细了,所以才有了“面条”的称呼。宋朝之后,人们将和面的技术进一步发展,用盐水按一定比例和面,再揉入一点香油醒发,之后将面拉得又细又长,这就是如今拉面的做法。

现在,面条不仅做法多样,在各地的吃法也很丰富,如老北京的炸酱面、陕西出名的岐山臊子面、山西的刀削面、兰州的清汤拉面、湖北的热干面、上海的阳春面、四川的担担面、广东的云吞面……真是从北至南,都可以吃到美味无比的面条。【博闻馆】“阳春面”名称的由来旧时的上海,常有贩夫走卒挑着担子卖一种名不见经传的面——清汤光面。面的做法十分简单,就是用清水煮面条,没有任何配料,放一点儿葱花调味而已,卖价便宜,是当地普通百姓和过路旅人歇脚时常吃的小吃。这平平无奇的面条,就是后来最有上海味道的小吃之一“阳春面”。这个名字从何而来呢?据说在上海民间,人们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于是“十”和“阳春”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关联,而旧时的清汤光面卖十文钱一碗,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阳春面”。又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生意人忌讳原名里的“清”和“光”,觉得这名字寓意做生意会输清光,不讨彩。看着黄白的面条上点缀着几朵葱花,有人想到了“阳精细入味的阳春面,到上海一定要记得品尝!春白雪”的意境,于是就把清汤光面改名叫做“阳春面”。现在的阳春面虽然仍是没有配料的清汤面,但已不再用清水煮,而是改用专门熬制的高汤,汤用土鸡配上金华火腿、竹笋、姜葱等料,熬制二十多个小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清汤光面就这样变成了美味的上海小吃——阳春面。茶余话茶一段休闲的时间,我们常用“茶余饭后”来形容,可见在咱们中国,喝茶和吃饭一样平常。茶作为一种饮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春秋之时已有“采茶”的记载,当时喝茶已在民间流行。两汉之后,饮茶之风大盛。到了魏晋,茶由民间传入宫廷,而唐代更盛,常有“茶会”“茶宴”举行。两宋时期,饮茶的习俗已遍及天下。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发源地。究竟是谁最先发现了这种神奇的叶子呢?唐代“茶圣”陆羽在他写的《茶经》里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在尝百草时偶然发现了一种嫩叶,用它煮汤,能生津提神,于是神农将这种嫩叶采回去教人们识别、种植和饮用,并将它命名为“茶叶”。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与茶有关的最出名的真实人物,还是“茶圣”陆羽。

陆羽是唐代一位出名的烹茶高手,他一生嗜茶如命,精于茶道,穷毕生精力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后世尊为“茶圣”。相传陆羽是个孤儿,他小的时候被一位高僧智积禅师收养。陆羽从小就表现出烹茶、品茶的天赋,而智积也是个爱茶之人,陆羽每天为师父煮茶,师父也习惯了喝陆羽煮的茶,称赞“其色清朗,其味隽永”,之后就不再喝别人煮的茶了,因为觉得别人煮的味道总是比不上陆羽煮得清醇。后来陆羽离开智积,四处游历,不能再为师父煮茶,智积禅师就索性将茶戒了,不再饮茶。一次,代宗皇帝召智积禅师入宫讲禅,并让宫中烹茶好手为智积烹茶。智积礼貌地呷了一口,就不再饮用。于是代宗暗中唤来陆羽烹茶,再请智积品鉴。智积一看茶色,一闻茶香,就觉熟悉,一饮之下,脱口而出:“这好像是羽儿所煮。”皇上一听,十分惊奇,便请陆羽出来相见。师徒一见,真是百感交集。陆羽烹茶的故事于是为后世传为佳话。一套可冲泡出清香茶水的茶具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茶叶由中国传到了世界各地,还衍生出许多种类,如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等等。我们最熟悉的、经常喝的一般是绿茶和红茶,那么你知道如何区分绿茶和红茶吗?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看茶色了,绿茶的茶汤呈绿色,红茶的茶汤呈红色。不过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是在制法上,绿茶是将采来的新鲜嫩叶晾晒后,入锅高温炒制而成的,不需要经过发酵,保持了茶叶的本色,如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茶。红茶刚好相反,是一种完全发酵的茶,最有名的是祁门红茶。所以传说中神农发现的茶叶,应是最早的绿茶。【博闻馆】茶叶出洋茶叶同瓷器、丝绸一样,是中国的形象代表,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备受青睐。茶叶最早出洋,是由留学唐朝的日本僧人带到日本去的,在当时日本贵族阶层中掀起了“饮茶风”。之后,日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茶道。17世纪左右,茶叶随着世界贸易传至欧洲各国,进而传到美洲大陆。最初,欧洲人模仿中国与日本的品茶方式,后来,他们开始制定适合自己的品茶礼仪,也渐渐形成了西方的饮茶习俗。如在英国,饮茶成了固定的生活方式,英国人形成了每天至少安排八次喝茶时间的特殊文化,而现在广为人知的就是“英式下午茶”,午后三点钟,一份点心,配上一杯香茶,真是惬意的时刻。杜康造酒相传,我们国家的酿酒之术始于杜康。杜康是何许人?古书中有记载:杜康,又称作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任君主。他的父亲名叫相,在杜康还没有出生时,他父亲的王位就被人篡夺了,他父亲也被迫害致死。杜康的母亲不得已逃回娘家有仍氏部落避难,并在那儿生下了遗腹子杜康。

杜康长大后,在外公家做了牧正,总管有仍氏的畜牧业。他每天都要去看看部落里饲养的家禽,放一放羊群,早出晚归,午饭都得在外面吃。于是母亲就用竹筒装上米饭,让他带着当午餐。有一天,杜康外出放羊,正吃午饭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急着赶羊归圈,顺手将竹筒连着没吃完的米饭一起放在了一棵桑树洞里。几天过后,天终于放晴,杜康想起了那支竹筒,就去寻回它。当他找到竹筒时,惊奇地发现,里面的剩饭虽然变了味,但产生的汁水竟有一股芳香味!杜康下意识地尝了尝,汁水甘美异常,这可引起了他的兴趣,回家后反复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用粮食自然发酵的酿酒原理,并有意识地仿制这新发现的饮品。

后来,杜康到了有虞(yú)氏的部落,在那儿做了庖(páo)正,就是部落的总厨。他在烹调之余,不断地找人试验他的新饮品,对酿制方法不停地加以改进。经过他的摸索,一套成熟完整的酿酒工艺逐渐在他脑海里成形。由于这个新饮品的制作不是即成的,需要存放一段时间,杜康就把它叫做“久”,后来人们才造了“酒”这个字来指代它。

杜康在有虞氏部落立业不久,害死他父亲的人就打听到了他的消息。这些人害怕他回来为父报仇,便派人来追杀杜康。杜康无奈,只好带着全家逃亡,最后来到河南伊水左岸的一个小村庄,全家人便在此定居下来。这个小村庄有一口古泉,叫上皇古泉,泉水清洌,十分甘甜。杜康闲来无事,就用这泉水酿起酒来,味道竟比用一般的水酿制得香甜。于是杜康就在这小村子建了个酒窖,并将酿酒之法传授给当地人。当地梁启德绘《酒神杜康》人发现这东西不仅甘甜可口,喝过之后还特别解乏,都非常喜欢。很快,酒这种饮品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造酒的“杜康”则成了酒的代名词。【博闻馆】为什么古人能千杯不醉古代不论文人或是侠士,似乎都特别能喝酒,常有千杯不醉的好酒量。据说周文王饮酒,喝一千杯都不醉;李白嗜酒如命,“斗酒诗百篇”,越喝就越能写出好诗,哪里像会喝醉?《水浒传》里的武松,上景阳冈打虎之前,更是豪饮了十八大碗酒,全无醉意,更添豪气。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代的酒不同于现在的白酒。古人酿制的酒都是果酒和米酒,是用果实或粮食蒸煮发酵而成的,酒的度数都比较低,多喝并不容易醉。而现代制酒,用了蒸馏的技术将酒精提纯,白酒的度数就特别高,这样的酒不用千杯,几杯就能醉人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