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叶氏丛刻医集二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7:58:33

点击下载

作者:(清)叶志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阳叶氏丛刻医集二种

汉阳叶氏丛刻医集二种试读:

校注说明

《汉阳叶氏丛刻医集二种》包括《

观身集

》与《颐身集》,由清代著名学者叶志诜编选。

叶志诜(1779—1863),字仲寅,号东卿,晚自号遂翁,湖北汉阳(今武汉)人,清代中晚期的知名学者。叶志诜出身中医世家,通晓医药,编选刊刻的《汉阳叶氏医类丛刻》计有七种,除了《观身集》与《颐身集》之外,还包括《神农本草经赞》《绛囊撮要》《信验方录》《五种经验方》与《咽喉脉证通论》,其中《神农本草经赞》系叶志诜原著,其余四种皆为叶志诜及其先祖搜集的方书。《观身集》与《颐身集》二书,均着眼于人身的角度,收录相应的文献。二书一则以“观”,所选文献皆为与经络、骨骼、穴位等人体生理有关的医学文献;一则以“颐”,所录皆为颐养身心的气功、导引等养生文献。

虽然二书并非叶志诜原创,只是经手编选,但事实证明,入选的这些医籍皆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不但在当时即引发关注,而且在后世屡被引用。特别是《颐身集》中所收各书,所记载的各种养生方法直到现在依然有很高的参考实践价值。此外,二书收录的文献时间跨度颇大,从金元时期到清代皆有,这不但体现了叶志诜精到的眼光,也展现了其广博的学识,其保存医药文献之功无需赘言。

一、版本概况

1.《观身集》的刊刻时间为咸丰三年(1853),由两广督署刊刻,此外无其他版本流传,故以其作为底本。该刻本为线装,11行20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双鱼尾,现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

2.《颐身集》最早由两广督署于咸丰二年(1852)刊刻,该刻本为线装,11行20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双鱼尾,现存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后光绪三年(1877)又有萧山华莲峰重刊本(简称“萧山华莲峰本”),该刻本现收藏于上海图书馆等地。此外,人民卫生出版社曾于1982年9月将《颐身集》与他书合集标点出版,但并未署叶志诜之名,也未提及与叶志诜的关系。本次整理系以刊刻最早的咸丰二年两广督署刻本为底本,以光绪三年萧山华莲峰重刊本为校本。

二、校注原则

1.根据现行标点符号的用法,并结合古籍整理标点的通例,对全书进行统一规范的标点。

2.对书中出现的冷僻费解或具有特定含义的字词、术语等,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注释。对于部分冷僻字予以注音。

3.全书中多次出现同一字词的用法意思相同,则遵照“注前不注后”的原则。

4.通假字均保留原字,并出校记。

5.原书中的古今字、异体字,在不影响文意表达的前提下,均径改为规范的简化字,不再另出校记。

6.校勘方法以对校法为主,并辅以他校法、理校法。底本与校本文字不一时,如底本优,则不予出校,如校本意胜,则保留底本,出校记说明。

7.书中所引各书文字,凡标明出处者皆进行他校。对于书中所引书籍进行他校时,均择优选取通行本作为校本。如引文文字、出处皆正确无误,则不出校记。如引文与原书有文字、出处不一等情况,则予出校记说明。

8.《观身集》《颐身集》原书每篇前皆有“汉阳叶氏校刊”字样,为避免繁冗,今一概删去。

9.《观身集》《颐身集》原书各有目录,且部分医籍前又有小目录,较为杂乱,本次整理将其酌情合并处理,为免重复,原有各目录均一并删去。

10.原书中有少量以列表形式排列的文字,但不适合现代排版,故此次整理中,去除表格,仅将文字予以保留,重新编排。观身集

全体百穴歌

[1]陈会[2]

手之太阴经属肺,尺泽肘中约纹是。[3]

列缺侧腕寸有半,经渠寸口陷脉记。

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4]

少商大指内侧寻,爪甲如韭此为的。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号商阳。

本节前取二间定,本节后勿三间忘。

歧骨陷中寻合谷,阳溪腕中上侧详。

三里曲池下三寸,曲池曲肘外辅当。[5][6]

肩髃肩端两骨觅,五分侠孔取迎香。

足阳明兮胃之经,头维本神寸五分。[7]

颊车耳下八分是,地仓侠吻四分临。

伏兔阴市上三寸,阴市膝上三寸针。

三里膝下三寸取,上廉里下三寸主。

下廉上廉下三寸,解溪腕上系鞋处。

冲阳陷谷上二寸,陷谷庭后二寸举。

内庭次指外间求,厉兑如韭足次指。

足之太阴经属脾,隐白大指内角宜。

大都节后白肉际,太白后一下一为。

公孙节后一寸得,商丘踝下前取之。[8]

内踝三寸阴交穴,阴陵膝内辅下施。

手少阴兮心之经,少海肘内节后明。

通里掌后才一寸,神门掌后锐骨精。[9]

手太阳兮小肠索,小指之端取少泽。

前谷外侧本节前,后溪节后仍外侧。

腕骨腕前起骨下,阳谷锐下腕中得。[10]

小海肘端去五分,听宫耳珠如菽侧。[11]

太阳膀胱何处看,睛明目眦内角畔。

攒竹两眉头陷中,络却后发四寸半。

肺俞三椎膈俞七,肝俞九椎之下按。[12]

肾俞十四椎下旁,膏肓四五三分算。[13][14]

委中膝腘约纹中,承山腨下分肉断。

昆仑踝下后五分,金门踝下陷中撰。

申脉踝下筋骨间,可容爪甲慎勿乱。

少阴肾兮安所觅,然谷踝前骨下识。

太溪内踝后五分,照海踝下四分的。

复溜内踝上二寸,向后五分太溪直。

手厥阴兮心包络,曲泽肘内横纹作。

间使掌后三寸求,内关二寸始无错。[15]

大陵掌后两筋间,中冲中指之端度。

手少阳兮三焦论,小次指间名液门。

中渚次指本节后,阳池表腕有穴存。

腕后二寸外关络,支沟腕后三寸闻。

天井肘上一寸许,角孙耳廓开口分。

丝竹眉后陷中按,耳门耳阙非虚文。

足少阳胆取听会,耳前陷中分明揣。[16][17]

日上入发际五分,临泣之穴于斯在。[18]

目窗泣上寸半存,风池发后际中论。

肩井骨前看寸半,带脉肋下寸八分。[19]

环跳髀枢寻宛宛,风市髀外两筋显。

阳陵膝下一寸求,阳辅踝上四寸远。

绝骨踝上三寸从,丘墟踝前有陷中。[20]

临泣侠溪后寸半,侠溪小次歧骨缝。

厥阴肝经果何处,大敦拇指有毛聚。

行间骨尖动脉中,太冲节后有脉据。

中封一寸内踝前,曲泉纹头两筋着。

章门脐上二寸量,横取六寸看两傍。

期门乳傍一寸半,直下寸半二肋详。[21]

督脉水沟鼻柱下,上星入发一寸者。

百会正在顶之巅,风府后发一寸把。

哑门后发际五分,大椎第一骨上存。

腰腧二十一椎下,请君仔细详经文。

任脉中行正居腹,关元脐下三寸录。

气海脐下一寸半,神阙脐中随所欲。[22]

水分脐上一寸求,中脘脐上四寸取。

膻中两乳中间索,承浆宛宛唇下搜。

[1]陈会:字善同,别号宏纲先生。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精于针灸,曾著《广爱书》十卷,后由其徒刘瑾补辑而成《神应经》一书。

[2]约纹:指前臂微屈时肘部的横纹。

[3]陷脉:即腕上一寸,桡动脉搏动处。陷,凹陷,当关部正中。

[4]爪甲如韭此为的:《神应经》中为“爪甲如韭此为美”,二者意皆可通。如韭,形容穴位与指甲间的宽度如韭叶。

[5]髃(yú鱼):肩头。《说文解字·骨部》:“髃,肩前也。”

[6]侠:通“夹”。《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7]吻:指口角。《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气血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

[8]辅:即辅骨,指夹膝两侧之骨。《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骸下为辅,辅上为腘。”

[9]阳:底本作“阴”,据文意及医理,当为“阳”。

[10]菽(shū叔):豆。这里指听宫穴与耳珠的距离如豆大小。

[11]眦(zì自):眼角。

[12]膏肓四五三分算:意为膏肓穴位于第四、第五椎骨之间,距离脊中约三分处。

[13]腘(guó国):膝盖后弯腿处,俗称“腿弯”。

[14]腨(shuàn涮):胫肉,俗谓“腿肚子”。

[15]度:成化本《神应经》作“变”。

[16]日:疑为“目”之讹。

[17]临泣:此指头临泣。

[18]寸半存:《神应经》中为“一寸存”。

[19]宛宛:本意为屈曲,引申为凹陷处。

[20]临泣:此指足临泣。

[21]水沟:人中穴的别称。

[22]取:《神应经》作“收”。[1][2]十二经脉络撮纪《铜人图》大略撮纪《铜人图》大略[3]沈绂

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幽门之间。下络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还,上行。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肺系于脊骨之第三椎[4]下。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臂之上截曰臑。行少阴、心主之前。逾心经脉而行其前。下肘中,手肘腕中。循臂内上骨下廉。手腕面曰臂内,手肘面背为臂外。臂有两骨,接大指者为上骨,接小指者为下骨。廉,边也。太阴脉循臂内之上骨下边而行也。后凡言内外上下者仿此。入寸口,寸口即关骨之间,寸、关、尺三部也。动见太渊,即寸口穴名,寸、关、尺三部动脉也。今人以候五脏脉者。上鱼,掌后接寸口处。循鱼际,手掌、手背分际之边上也。出大指之端。此正脉所止处。其支者,自关骨上分支,向掌后边。从腕后,手掌门曰腕。直出次指内廉,次指,食指也。内廉次指之近掌,近大指边也。出其端。接行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之脉,起于手大指次指之端。承太阴肺经脉。循指上廉,手指以近背为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大指、次指两支,至掌背两骨之间而合。动见合谷,手阳明经穴名,大肠脉动见于此。《内[5]经》云:以候膻中之气。上入两筋之中,合谷后有两青筋。循臂上廉,臂上骨之上边近后。入肘外廉,肘以上近前边。上臑外前廉,臑以向前面一边为前外。上肩出髃骨之前廉,髃,肩骨名。上出于柱骨之会上,柱旁天颈骨名。下入缺盆,肩之前下颈间,大骨横向上处,陷中曰“缺盆”。络肺,此正支自缺盆入腹内,之胸中而络肺也。大肠与肺相表里。下膈,属大肠。此正脉所归处。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自缺盆分支行于外者上颈,行颈之前。贯颊,入下齿中,左右两脉相交。还出挟口,出齿床,挟口角行上唇。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复交而又分行左右。上挟鼻孔。在鼻孔外旁沟间。接行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之脉,起于鼻,挟鼻孔两旁而起,承手阳明大肠经脉。交中,,额也。二支并行,挟附鼻梁而上眉心之左右,上行至额而左右相交。旁约太阳之脉,复左右分行,约束足膀胱脉,乃出行肌肉间而下也。下循鼻外,鼻外之两旁。入上齿中,左右两脉又交于上齿中。还出挟口,出齿床,挟口角行于下唇。环唇,又左右交。下交承浆,环唇而复交于承浆。承浆,穴名,当下唇下正中。上与人中穴[6]相对。却循颐后下廉,口旁曰颐,颐之下边,今俗所谓“下爬骨”也。出,出行于肌肉间。动见大迎,穴名。在下爬骨两旁,陷中如韭叶许阔。循颊车,分左右,循颊下骨边而行至颊车。颊车,穴名,又在大迎左右,乃下爬骨动处也。张口有陷。动见颊车,《内经》:以[7]候口齿。上耳前,过客主人,客主人,少阳经穴名,在耳目相去中间,今俗谓之“太阳筋”。循发际,两鬓之际。至额颅。额上发际头骨。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此分支自大迎穴分行,下颈至人迎。人迎,穴名,在结喉两旁。动见人迎。此非左寸关前之人迎也,此人迎亦可以诊胃气。循喉咙,入缺盆,此正支从此入腹中。下膈,属胃,此正脉所归属。络脾。胃与脾相表里。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此又自缺盆分支而外行于胸前者。下挟脐,行腹前,挟脐之左右。入气街中。穴名,在脐旁稍下。其支者,起于胃口,此又腹中分支者,自膈下胃上口分支下行也。下循腹里,附腹中里肉而行。下至气街中而合,复出腹外,与外支合。以下髀关,穴名,足腿之大骨转关处也。[8]抵伏兔,穴名,腿骨承髀关处。下膝膑中,膝盖骨曰膑。下循胫外廉,足筒骨曰胫。下,至足。动见阳跗,穴名,又名衡阳,在足跗上[9]五寸骨间。《内经》于此候脾胃之气。足跗,足背承胫处也。入中指内间。足之中指近次指处,此支终于此。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此又自冲阳下外边分支者。下入中指外间。足之中指近第四指处。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接行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大指内端近次指处,承接阳明胃经脉。循指内白肉际,过核骨后,指内白肉之际,大指白肉内边之近足掌处也。核骨,大指后节高骨。上内踝前廉,内踝,足之内边,足踵前承胫骨处高骨,俗谓之“脚苦肘”也。太阴行于此骨之前廉。[10]上踹内,踹,足肚筋也。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逾肝经脉而行,其前近胫骨处。上膝,行膝内旁。股内前廉,行股之内侧而近前。入腹,自前阴两旁,当股上屈处入腹,行于腹中。属脾,此正脉所归属。络胃,脾与胃相表里。上膈,挟咽,咽,食管也。连舌本,散舌下。入口散于口中舌下。正脉终于此。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自络胃而又分支上行。注心中。接行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之脉,起于心中,承足太阴脾经脉。出属心系,自心中而出在心上也,心系于脊骨之第五椎。下膈,循脊骨而下。络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自心系分支而上。系目系。从内自咽而上行。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此又别支,自心系而上[11]肺。下出液下,自肺而出,乃出腹,行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臑之下侧,近后处。行厥阴、心包之后,下肘内,手肘之内近下。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锐骨在小指侧之掌后,与关骨相对。动见神门。穴名,当锐骨前上,与太渊穴相对。《内经》:于此候心。入掌内后廉,近小指边为后侧。循小指之内,内,近指面,近无名指。出其端。接行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小指外端,承少阴心经脉。循手外侧,小指外边,近手背侧。上腕,手门。出踝中,手踝,即掌后锐骨也。此行锐骨之中。直上,循臂骨下廉,臂之下骨下边。出肘内侧两筋之间,肘下侧两筋间亦有两骨,太阳脉行其间。上循臑外后廉,臑后侧近下。出肩解,穴名。肩骨分解运动处。绕肩胛,交肩上,分绕肩胛而交肩上。入缺盆,自肩上向前而下入缺盆,乃行腹内。络心,小肠与心相表里。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此正脉所归处。其支者,自缺盆循颈上颊,自缺盆分支而行于外者,上颈,挟阳明而行,逾阳明上颊。至目锐眦,目外角。却向耳,动见听会。穴名,在耳门[12]小乳之前陷中。入耳中。《内经》以听会脉候耳目病。其支者,别[13]颊上,,颧骨近鼻处,此又自颊别行。抵鼻,至目内眦,目内角,此接行足太阳膀胱经。斜络于颧。此其余也。

足太阳膀胱经之脉,起于目内眦,承手太阳小肠经脉。上额,交巅。自额行头上,上头顶。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横络足阳明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直者,即上额交巅之脉,入顶中散络脑髓。还出别下项,行顶上者,别直行顶后,下项与络脑者会也。颈后曰项。循肩膊内,挟脊,自项下大椎,左右各分两行。内二行夹督脉而行,各去脊骨二寸。外二行,又夹内二行而行,左右各去内行二寸,去脊骨四寸,至脊骨尽处而会。抵腰中,内两行当脊骨十四椎间。入循膂,循脊骨。络肾,膀胱与肾相表里。属膀胱。正脉所归处。支者,从腰中下夹脊,此别于腰中,不入腹内者。贯臀,内外两行,皆会于尻骨左右,而后贯臀。入腘中。自臀行股后入腘中。腘中,膝后足腕中也。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髀,此即自大椎侧分行者。髀,臀腿间大骨也。挟脊内过髀枢,自髀上入挟脊而过髀枢。髀枢,穴名,股大骨转关处。循髀外,又出行髀外之左右。从后廉下合腘中,自髀上分行,又至此而与直行者会。以下贯腨内,行足肚里。出外踝之后,外踝,足外廉近踵承胫处高骨,俗亦名“足苦肘”也。循京骨,外踝骨前骨穴。至小指外侧。接行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承太阳膀胱经脉。斜趋足心,足掌心涌泉穴。出于然谷之下,穴名,在踵前内踝外。循内踝之后,内踝与外踝相对。别入跟中,跟中,脚后跟,即足踵也。动见太溪。[14]穴名,在内踝下少许陷中动脉。《内经》以此候肾病。自跟中上踹内,出腘内廉,腘之内侧。上股内后廉,当两腿之内挟前阴。贯脊,后行入腹内,贯脊。属肾,此正脉所归宿处。络膀胱。膀胱与肾相表里。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贯肝而上,又贯膈上。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正脉终于此。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胸中即膻中,包络即包裹于心上者。肾脉络心,注胸中,乃接行手厥阴心肺所居。而心包络经。

手厥阴心包络经之脉,起于胸中,承足少阴肾经脉。出属心包络,胸中上焦清气所升,心包膈腧血之大会。一气一血,彼此相滋于此。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无形,而心包经脉历络三焦,则《难经》言[15]“无形”者,非矣。盖三焦非有别腑,即六腑之水道相通,其交注之处,犹心包。非有别脏,即心之包络,辅心君而主五脏,通血脉也。故心包、三焦,相为表里。历络三焦,盖下膈络贲门,又下中焦,络幽门,又达下焦,络阑门也。其支者,循胸出胁,自心包分支,循胸膈间而出胁下。下腋三寸,以自胸膈间出,故在胁下三寸。上抵腋下,复上行至腋下。循臑内,行太阴、肺经。少阴心经。之间,入肘中,正当肘上。下臂,行两筋之间,肘下有两筋,中间有沟。入掌中,自太阴少阴之间,过手门,入掌中心。循中指,出其端。正脉所止。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无名指也。出其端。接行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承厥阴心包络经脉。上出两指之间,此在手背两指叉间。循手表腕,手表,即手背也。正行手背之中,直过腕后。出臂外两骨之间,臂后曰外。上贯肘,正贯肘骨。循臑外,亦以后为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逾胆经脉,而行其后。入缺盆,入行腹内。布膻中,上焦清气所布。散络心包,三焦、心包,一气一血,相表里。下膈,循属三焦。属贲门间气血得阳而升,故“上焦如雾”,以膻中之气言也。又下属幽门间,水谷得阳而化,[16]故“中焦如沥”,以脾胃所化言也。又下属阑门间,秽浊得阳而行,故“下焦如渎”,以小大肠膀胱所沁别言也。以火气之元言,则命门之火始于下焦,上达于心君,而光明乃无所不照。以水谷之滋言,则饮食所入,始于上焦,下达于膀胱、大肠,而水道乃无所不通。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自膻中而出行于外。上项,颈后曰项。此自缺盆出,稍向后而行于项侧。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颙。颧骨尽处。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有动脉,[17]此头上诸阳之会。《内经》:以候头角。前交颊,复交于自耳上角至颊之脉。至目锐眦。接行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之脉,起于目锐眦,承手少阳三焦经脉。上抵头角,行额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正行颈之两旁。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稍近背曰后。入缺盆。入行腹内。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不及目锐眦少许。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穴名,在颐下。合于手少阳,抵下加颊车,胃经动脉。下颈,此支自颊车而下。合缺盆,以下胸中,合前自耳后下之,脉为一也。贯膈,络肝,胆与肝相表里。属胆,正脉所归处。循胁里,出气街,穴名。在脐两旁。绕毛际,下前阴毛间。横入髀厌中。两股髀大骨所压之中。其直者,自缺盆下腋,此自缺盆分支,而行于外者。循胸,过季胁,胁骨尽处曰季胁,今所谓“血堂”之上。下合髀厌中,与行于内者合。以下循髀阳,髀骨之外,正当髀两旁。出膝外廉,自两腿而下行膝外之外侧。下外辅骨之前,辅骨,膝压下辅膝者。直下抵绝骨之端,胫骨尽处。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正行脚背上。入小指次指之间。正脉所终。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节岐骨内,出其端,大指之端。还贯爪甲,大指爪甲。出三毛。大指甲后节上有长毛数茎。自此接行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之脉,起于大指三毛之间,承足少阴胆经脉。上循足跗上廉,足跗上直骨高处。动见太冲。穴名,在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18]《内经》于此候肝脉。上行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髀太阴之后,向足肚边。上腘内廉,循股阴,腿内边也有动脉,但不便诊。入毛中,前阴毛中。过阴器,男宗筋,女廷孔。抵少腹,入内。挟胃,属肝,正脉所归。络胆,肝与胆相表里。上贯膈,贯膈而上。布胁肋,[19]布放于胸胁之肋骨。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颃,亦颈也。颡,额也。但此乃行于其内者。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此正脉所止。凡阴脉皆不上头,惟厥阴肝脉上达巅顶。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此从目系而分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此又自肝上分而别行者。自此接行手太阴肺经。

[1]撮纪:摘要记录。撮,摘录。

[2]铜人图:当指北宋医家王惟一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沈绂(fú福):生平事迹不详。

[4]臑(nào闹):上臂。

[5]以候膻中之气:语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6]颐(yí宜):指面颊、腮。

[7]以候口齿:语见《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地以候口齿之气。”

[8]膑(bìn鬓):指膑骨,即膝盖骨。

[9]候脾胃之气:语见《素问·三部九侯论》:“(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

[10]踹:通“腨”,《说文解字》:“腨,腓肠也。”

[11]液:通“腋”。

[12]候耳目病:语见《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以候耳目之气。”

[13](zhuō卓):指眼眶下面的骨。

[14]候肾病:语见《素问·三部九候论》:“(下部)地以候肾。”

[15]难经言无形:语见《难经·二十五难》:“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

[16]沥:当作“沤”。《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7]候头角:语见《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

[18]候肝脉:语见《素问·脉要精微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

[19]颃颡(hángsǎng航嗓):咽喉。《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气分之所泄也。”脉象统类[1]沈金鳌[2]

提纲要脉,不越浮、沉、迟、数、滑、涩六字,以足该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脏腑气血也。盖浮为阳为表;沉为阴为里;迟为在脏,为冷、为虚、为寒;数为在腑,为热、为燥、为实;滑为[3]血有余;涩为气独滞。能于是缕晰以求之,而疢疾莫能逃矣。

顾浮沉以举按轻重言,若洪、芤、弦、虚、濡、长、散,皆轻按而得之类,故统于浮;短、细、实、伏、牢、革、代,皆重手而得之类,故统于沉。迟数以息至多少言,若微、弱、缓、结,皆迟之类,故统于迟。紧、促、动,皆数之类,故统于数。至如滑虽似数,涩虽似迟,而其理自殊。缘迟数以呼吸察其至数,滑涩则以往来察其形状,且滑涩二脉,多主气血故也。故此二脉,虽无所统,亦平列于后,以为六纲云。

[1]沈金鳌(1717—1776):清代著名医家。字芊绿,号汲门、再平、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博闻强记,经史诗文、医卜星算皆有研究。于临证各科,均甚精通。勤于著述,撰有《脉象统类》《妇科玉尺》等,收入《沈氏尊生书》流传,颇有影响。

[2]该:概括,包括。

[3]疢(chèn趁):疾病。浮

浮以候表。其象轻手乃得,重手不见,动在肌肉以上。[1]

浮为风虚眩掉之候。阳脉浮,表热。阴脉浮,表虚。秋为正,肺脉宜,久病则忌。

左寸 伤风发热,头疼目眩,风痰。兼虚迟,心气不足、神不安。兼散,心耗虚烦。兼洪散,心热。

左关 腹胀。兼数,风热入肝经。兼促,怒气伤肝、心胸满逆。

左尺 膀胱风热,小便赤涩。兼芤,男子尿血、女子崩漏。兼迟,冷疝、脐下痛。

右寸 肺感风寒,咳喘、鼻寒、清涕、自汗、体倦。兼洪,肺热而咳。兼迟,肺寒喘咳。

右关 脾虚,中满不食。兼大涩,宿食。兼迟,脾胃虚。兼滑,痰饮。

右尺 风邪客下焦,大便秘。兼数,下焦风热、大便秘。兼虚,元气不足。浮而有力为洪

即大脉,又名钩脉。其象极大而数,按之满指,如群波之涌,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也。[2]

洪为经络大热、血气燔灼之候。夏为正,心脉宜。血久嗽忌。[3]

瘦多气者死。

凡脉洪则病进。

为表里皆热,为大小便秘,为烦,为口燥咽干。

左寸 心经热,目赤,口疮,头疼痛,心内烦。

左关 肝热,身痛,四肢浮热。

左尺 膀胱热,小便赤涩。

右寸 肺热,毛焦,唾黏,咽干。

右关 胃热,反胃,呕吐,口干。兼紧,胸中胀满。

右尺 腹满,大便难或下血。浮而无力为芤

其象浮大而软。按之中有两边无,中空两边实,指下成窟。诊在浮举、重按之间得之。

芤为失血之候。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足以载气,故虚而大,为芤之状。

火犯阳经,血上溢。火侵阴络,血下流。三部脉芤,久病生,卒病死。

左寸 心血妄行、吐衄。

左关 胁间血气动,腹中瘀血,吐血,目暗而常昏。

左尺 小便血,女子月事为病。

右寸 胸有积血,或衄或呕。

右关 肠痈瘀血,呕血不食。

右尺 大便血。

古人云:前大后细,脱血也。夫前大后细,非芤而何?浮而端直为弦

其象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新张弓弦之状

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滞之候。弦紧数劲为太过,弦紧而细为不及。弦而软病轻,弦而硬病重;轻虚以滑者平,实滑如循长竿者病。劲急如新张弓弦者死。春为正,肝脉宜。若肝木克土而至不食难治。

疟脉自弦。

凡脉弦,为痛,为疟,为疝,为饮,为冷痹,为劳倦,为拘急,为寒热,为血虚盗汗,为寒凝气结。兼数,劳疟。兼长,中有积滞。双弦,胁急痛。

左寸 头疼,心惕,劳伤,盗汗,乏力。

左关 胁肋痛,痃癖。兼小,寒冷癖。兼紧,瘀血、疝瘕。

左尺 小腹痛。兼滑,腰脚痛。

右寸 肺经受风寒,咳嗽,胸膈间有寒痰。

右关 脾胃伤冷、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又为饮。

右尺 脐下急痛不安,下焦停水。浮而迟大为虚

其象迟软散大,举按少力,豁豁然空,不能自固。

虚为气血俱虚之候,气血虚则脉虚,主多在内不足之症。久病脉虚,多不治。

凡脉虚,为伤暑,为虚烦,为自汗,为小儿惊风。[4]

寸 血不荣心,怔忡,恍惚,惊悸。

关 腹胀,食不易化。

尺 骨蒸,痿痹,精血亏损。浮而迟细为濡

即软脉。其象虚软无力,应手细散,如绵絮之在水中,轻手相得,重手按之,即随手而没。

濡为气血两虚之候,亦主脾湿。病后、产后可治,平人脉濡难治。

凡脉濡,为疲损,为自汗,为痹,为下冷,为无血少气。

左寸 心虚易惊,盗汗,短气。

左关 荣卫不和,精神离散,体虚懒少力。

左尺 男伤精,女脱血,小便数,自汗多。

右寸 烘热憎寒,气乏体虚。

右关 脾弱,食不化。胃虚,食不进。

右尺 下元冷惫,肠虚泄泻。浮而迢亘为长

其象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指下有余,过于本位。

长为气血皆有余之候,有三部之长,有一部之长。按之如牵绳,则病矣。长属肝,宜于春,诊无病肝脉自见。

凡脉长,为壮热,为癫痫,为阳毒内蕴,为三焦烦热,为阳明热甚。浮而虚大为散

其象有表无里,有阴无阳。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漫[5]无根柢,如涣散不收。

散为气血耗散、脏腑气绝之候。在病脉主虚阳不敛,又主心气不足,大抵非佳兆也。心浮大而散,肺短涩而散,犹为平脉。若病脉见代散,必死。产妇脉散,临盆之兆,如未到产期,必致堕胎。

寸 怔忡,雨汗。

关 溢饮,胻肿。

尺 肾绝。

[1]眩掉:犹眩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眩掉目瞑。”

[2]燔(fán凡):焚烧。

[3]瘦:《沈氏遵生书》本前有“形”字,疑脱。

[4]怔忡:心悸而惊恐不安

[5]根柢:草木的根,此喻根基。沉

沉以候里。其象轻手不见,重手乃得,按至肌肉以下,着于筋骨之间。

沉为阴逆阳虚之候,主阴经,主气,主水,主寒,主骨。太过,病在外;不及,病在内。冬为正,女寸、男尺俱宜。凡脉沉,为停饮,为癖瘕,为胁胀,为厥逆,为洞泄。兼细,少气。兼滑,宿食停滞。兼迟,痼冷内寒。兼伏,霍乱吐泻。兼数,内热甚。兼弦,心腹冷痛。

左寸 心内寒邪痛,胸中寒饮,胁痛。

左关 伏寒在经,两胁刺痛。兼弦,痃癖内痛。

左尺 肾脏寒,腰背冷痛,小便浊而频,男为精冷,女为血结。兼细,胫酸阴痒,溺有余沥。

右寸 肺冷,寒痰停蓄、虚喘少气。兼紧滑,咳嗽。兼细滑,骨蒸寒热、皮毛焦干。

右关 胃中寒积,中满吐酸。兼紧,悬饮。

右尺 病水,腰脚痛。兼细,下利、小便滑、脐下冷痛。沉而不及为短

其象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应手而回。

短为气不足以前导其血之候,俱主不及之病。短脉只见寸尺,若关部短,则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阴阳绝脉,必死。故关不诊短。短属肺,宜于秋。诊无病肺脉,其形自可见。

凡脉短,为三焦气壅,为宿食不消。兼浮,血涩。兼沉,痞块。兼滑数,酒伤肠胃。

寸 头痛。

尺 腹痛。沉而微软为细

其象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指下寻之,往来如蚕丝状。

细为血冷气虚不足以充之候,故主诸虚劳损,或湿侵腰肾,应病则顺,否则逆。吐衄得之生,春夏与少年不利,秋冬与老弱可治。忧劳过度者脉亦细。凡细脉,病俱在内、在下。

凡脉细,为元气不足,乏力,无精,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积,为痛。

寸 呕吐。

关 胃虚,腹胀。

尺 丹田冷,泄痢,遗精。沉而弦长为实

其象举按不绝,迢亘而长,不疾不徐,动而有力。

实为三焦气满之候,俱主有余之病。

凡脉实,为呕,为痛,为利,为气寒,为气聚,为食积,为伏阳在内。

左寸 心中积热,口舌疮、咽喉痛。兼大,头面热风、烦躁、体痛、面赤。

左关 腹胁痛满。兼浮大,肝盛,目暗、痛而赤色。

左尺 少腹痛,小便涩。兼滑,茎中痛、淋沥不止、溺赤色。兼大,膀胱热结,小便难。兼紧,腰脊疼痛。

右寸 胸中热,痰嗽,烦满。兼浮,肺热,咽燥而疼、喘嗽、气壅。

右关 伏阳蒸内,脾虚食少,胃气壅滞。兼浮,脾热,消中善饥、口干、劳倦。

右尺 脐下痛,便难或时下利。沉极几无为伏

其象极重按之,至于透筋着骨,指下始觉隐隐然

伏为阴阳潜伏,关格闭塞之候。关前得之为阳伏,关后得之为阴伏。脉伏者不可发汗。痛甚者脉必伏。

凡脉伏,为积聚,为瘕症,为霍乱,为水气,为食不消,为荣卫气闭而厥逆。

左寸 心气不足,神不守常,忧郁。

左关 血冷,腰脚痛,胁下寒气。

左尺 肾气精虚,瘕疝寒痛。

右寸 胸中冷滞,寒痰积冷。

右关 中脘积块作痛,脾胃间停滞痞积。

右尺 脐下冷痛,下焦虚寒或痛,腹中痛冷,少腹痛。沉而有力为牢

其象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少弦,按之动而不移,若牢固然。

牢为里实表虚、胸中气促、劳伤痿极之候。大抵牢脉近乎无胃气者,故为危殆之脉。如失血人宜沉细,若浮大而牢,必死,以虚病反见实脉也。

凡脉牢,为气居于表,为骨节疼痛

关 木乘土而心腹寒疼。

尺 癞疝,癓瘕。沉失常度为革

其象沉伏实大,如按鼓皮一般[1]

革为虚寒失血之候,其实即芤弦二脉相合之象。芤为虚,弦为寒,虚寒相搏,故主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产漏下,又为中风感湿之症。久病死,卒病生。脉来浑浊变革,急如涌泉,出而不反,病进而危,去如弦绝者死。沉而更代为代

其象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由是复止,寻之良久,乃复弦起而动。

代为脏气多衰、形容羸瘦、口不能言之候。若不病而羸瘦,脉代止,是一脏无气,他脏代之,必危。若因病而气血骤损,致元气卒不相续,或风家痛家,只为病脉。故伤寒亦有心悸而脉代者,复脉汤主之。腹心痛亦有结涩止代不匀者。久痛之脉,不可准也。妊娠脉代,必怀胎三月。代脉有生有死,非定为死脉,宜辨之。

凡脉代,为腹痛,为便脓血,为泄痢吐泻,为下元虚损。

[1]二脉相合:底本此四字重复,据文意及医理删。迟

迟以候脏。其象呼吸之间,脉仅三至,去来极慢。

迟为阴盛阳虚之候,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也。居寸为气不足,气寒则缩也;居尺为血不足,血寒则凝也。

凡脉迟,为寒,为虚。兼浮,表寒。兼沉,里寒。

左寸 心上寒,精气多惨。

左关 筋寒急,胁下痛,手足冷。

左尺 肾虚便溺,女人不月。

右寸 肺感寒,冷痰,气短。

右关 中焦寒,脾胃伤冷物,不食,食不化。兼沉,为积。

右尺 脏寒泄泻,小腹冷痛,腰脚重。迟而细软为微

其象极细而软,若有若无。多兼于迟,按之欲绝。

微为久虚血弱之候,又主阴寒,或伤寒蓄热在里,脉道不利。亦有微细濡弱,不可为寒者,当以标本别之。总之,气血微,脉即微。

凡脉微,为虚弱,为虚汗,为泄泻,为少气,为崩漏不止。兼浮,阳不足,必身恶寒冷。兼沉,阴不足,必脏寒下利。

左寸 心虚忧惕,荣血不足。

左关 胸满气乏,四肢恶寒,拘急。

左尺 男子伤精尿血,女子崩漏败血不止或赤白带下。

右寸 上焦寒,痞痛,冷痰凝结不化,中寒少气。[1]

右关 胃寒气服,食不能化,脾虚噫气,心腹冷痛。

右尺 脏寒泄泻,脐下冷痛。迟而无力为弱[2]

其象极软而沉细,怏怏不前,无息以动,按之如欲绝,略举手即无。

弱为阳陷入阴,精气不足之候,亦主筋。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为久病;阳浮阴弱,应为血虚筋急、恶寒发热之病。老得之顺,壮得之逆。

凡脉弱,为痼冷,为烘热,为泄精,为虚汗,为元气亏耗,为痿弱不前。

左寸 阳虚心悸,自汗。

左关 筋痿无力,女人主产后客风面肿。

左尺 小便频数,肾元虚,耳鸣或聋,骨肉间酸疼。

右寸 身冷多寒,胸中短气。[3]

右关 脾胃虚食,脾胃虚食不化。[4]

右尺 大便滑泄不禁。迟而有力为缓[5]

其象比浮而稍大,似迟而小疾,一息四至,来往纡缓,呼吸徐徐。

缓为气血向衰之候。若不沉不浮,从容和缓,乃脾家之正脉。四季亦为平脉,非时即病。和缓而匀,无浮沉、徐疾、微弱之偏,即为胃气脉。

凡脉缓,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疼。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兼浮,感风。兼沉,血气弱。

左寸 心气不足,怔忡健忘。亦主项背拘急而痛。

左关 风虚眩晕,腹胁气结。

左尺 肾元虚冷,小便频数,女人主月事过多。

右寸 肺气浮,言语短气。

右关 胃弱,气虚。兼浮,脾虚。

右尺 下寒脚弱,风气秘滞。兼浮,肠风泄泻。兼沉,小腹感冷。迟而时止而结

其象来时迟缓,时一止,复又来。

结为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之候,此为阴脉之极。按之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蔼蔼如张车盖曰阳结。又有如麻子动抽、旋引旋收、聚散不常之结。此三脉,名虽同而实则异。

凡脉结,为亡阳,为汗下,为疝瘕,为症结,为老痰滞结,为气血凝结,为七情郁结。内为积聚,外为痈肿。兼浮,寒邪滞结。兼沉,积气在内。又为气,为血,为痰,为饮,为食,盖先因气寒脉缓,五[6]者有一留滞其间,因而为结。故仲景谓:促结皆病脉。

[1]服:《沈氏遵生书》本为“胀”,当是。

[2]怏怏:闷闷不乐。这里形容脉象迟缓无力。

[3]脾胃虚食:据文意,当为衍文。

[4]大便滑泄不禁:《沈氏遵生书》本前有“下焦冷痛”四字。

[5]纡缓:迂回、缓慢。

[6]促结皆病脉:语本《伤寒杂病论·辨脉法》, 原文为“脉, 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数

数以候腑。其象一息六至,数数然来。

数为君相二火炎热之候,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小儿吉,肺病秋深皆忌。

寸 头疼,上热咽喉口舌疮,上血咳嗽。

关 胃火,脾热,口臭,烦满,呕逆;肝火,目赤。

尺  肾火炽,小便黄赤,大便秘涩。兼浮,表热。兼沉,里热。数而弦急为紧

其象来时劲急,按之长,左右弹指,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1]

紧为寒风搏击,伏于营卫之间之候。凡紧脉皆主寒与痛,内而腹,外而身,有痛必见紧象。亦有热痛者,必兼实数,热为寒束,故急数如此,但须有神气为妙。

凡脉紧,人迎伤寒,气口伤食。兼浮,伤寒而身痛。兼沉,腹中有寒,或为风痫。

左寸 头热目痛,项强。兼沉,心中气逆,或多寒冷。

左关 心腹满痛,腰痛,胁痛,筋急。紧甚,伤寒浑身痛。兼实,痃癖。

左尺 腰连脐下及脚痛,小便难。[2]

右寸 鼻塞,隔壅。兼沉滑,肺实咳嗽或多痰。

右关 吐逆,脾腹痛。紧太甚,腹胀伤食。[3]

右尺 下焦筑痛。数而时止为促

其象来时数,时一止,复又来,徐疾无一定之状。

促为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之候。怒气逆上,亦令脉促。此阳脉之极。

凡脉促为气痛,为狂闷,为毒疽,为瘀血发斑,为三焦郁火,为痰积咳嗽或喘逆。又为气,为血,为食,为痰,为饮,盖先因气热脉数,五者有一留滞其间,则因之而促。此促与结,非定为恶脉也,虽然,有加即死,能退则生。数见关中为动

其象数见关中,形圆如豆,无头无尾,厥厥动摇,寻之有,举之无,不往不来,不离其处。

动为阴阳相搏之候。关位前半属阳,后半属阴,阴与阳搏,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动脉即滑数二脉相兼为极甚者。故女人心脉动甚,妊子。

凡脉动,为痛,为惊,为泄利,为拘挛,为崩脱,为虚劳体痛。阳动,汗出;阴动,发热。

[1]击:《沈氏遵生书》本为“急”。

[2]隔:通“膈”。《管子·水地》:“五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隔。”

[3]筑:捣。《说文解字》:“筑,捣也。”滑

滑以候气。其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不进不退。

滑为血实气壅之候,血不胜于气也,主痰饮诸病。脉为血府,血盛则脉滑,惟肾宜之。女人脉滑断绝不匀,经闭之验。诸脉调,尺独滑,必有胎。上为吐逆,下为气结。滑数为热结。[1]

左寸 心独热。兼实大,心惊舌强。

左关 肝热,头目为患。

左尺 尿赤,茎中痛,小便淋漓。

右寸 痰饮,呕逆。兼实,肺热,毛发焦,膈壅,咽干,痰嗽,头目昏,涕唾稠黏。

右关 脾热,口臭,吐逆,宿食不化。兼实,胃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