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4:00:18

点击下载

作者:郭在华 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试读:

前言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经受不同的自然灾害,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奋斗抗争的历史。自然灾害不仅破坏了人类的家园,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雷电灾害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之后的一大公害,近年来,雷电灾害总体呈增加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使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客观上增加了雷电出现的概率;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电子与电气系统,特别是微电子设备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雷电致灾的能量水平,增加了承灾体的数量;三是大量高耸建(构)筑物的出现,如高楼、铁塔、桥梁、输电线路等,增加了地面设备接闪的概率。在雷电灾害增加的同时,雷电致灾已由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人身伤亡、物理损坏发展到服务中断、设备损毁与经济损失。损害途径也由最初的直接雷击发展到从三维空间全方位侵入影响设备及造成人身安全。因此,对雷电灾害进行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主要研究雷电、雷电致灾环境、雷击承灾体与雷电灾害损失风险之间的关系。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计算雷电灾害损失率、雷电致灾概率、预计雷击次数来确定不同雷电灾害损失的风险,这是目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通用评估方法;二是通过建立雷电灾害的致灾模型,进行层次分析,得到评估对象的雷电灾害等级,该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雷电灾害风险。

本书主要内容来自已有标准与编者近年的科研实践,主要介绍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应用实例。引言部分介绍了我国雷电灾害的发生情况和我国雷电灾害的分布与统计数据。第1章主要介绍气象灾害风险,涵盖风险的基本概念、气象灾害影响评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概要内容。第2章、第3章是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应用,该部分基于IEC 62305-2评估体系,介绍了目前应用广泛的基于建筑物与服务设施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应用。第4章介绍了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数学方法。第5章介绍了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模型的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危险等级划分等。第6章介绍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软件设计及应用。第7章、第8章介绍了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具体应用案例。

作者

2019年3月引言

雷电是云和云之间或云和地之间发生的剧烈放电过程。在此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导致放电通道的气压增大,形成等离子通道,产生冲击波,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和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雷电因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员伤亡,损坏建(构)筑物、供配电系统、信息网络设备,引发森林火灾,以及仓储、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燃烧甚至爆炸,直接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雷电灾害已经被联合国十年减灾委员会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其造成的损害仅次于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在北半球,每年夏季为雷电高发期。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诸多自然灾害之中,雷电灾害与人类的活动、社会发展程度联系最为密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与电气设备应用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导致受到雷电破坏的概率增加,雷电产生的灾害明显上升。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发生频率增加,局地强对流天气就是其中之一。在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过程中,常常伴有闪电、大风、冰雹或强降水。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为雷电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孕育温床,雷电灾害的致灾环境得到加强。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摩天大楼、电视塔、通信铁塔、电力高压杆塔等高耸建(构)筑物大面积出现,承灾体数量增加,提高了自然接闪概率,致使直接雷击灾害频繁出现。三是电子与电气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雷电电磁脉冲致灾成为现实。这些系统自身对高电压与强电流的抗扰能力弱,易受到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的破坏与干扰,因此,雷电导致这些系统的损坏也是现代雷电灾害的突出表现。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从《气象灾害年鉴》的统计情况来看,2004年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导致2457人死亡,其中雷电灾害造成770人死亡,占气象灾害导致人员死亡总数的31%,仅次于暴雨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造成的1370人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近千人,财产损失达上百亿元。

根据多年来闪电定位网的闪电监测资料数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的云地闪的次数为1000万次以上,说明我国的雷电活动是很频繁的。

但我国的雷电活动具有时段性,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每年1—3月雷电活动一般,但会有几次较强的雷电活动,并伴随较恶劣的天气;每年4—9月为雷电活跃期,由于此时段正值春、夏季,强对流天气活跃,雷暴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因此,雷电活动频繁,其中6—9月为雷电活动高发期,各地都应加强防范;每年10月之后,各地雷电活动相对较弱。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由于各地区地势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雷电活动分布情况也不均匀。

我国雷电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是海南及云南南部,每年雷暴日在100天以上。广东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东部、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福建东部沿海地区为云地闪高密度区域。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部分区域为雷电高密度区域。此外,在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川西高原)雷电活动也极为频繁。目前的闪电定位系统由于受到高原地区高山与深谷等地形因素的影响,部分云地闪不易探测,但统计显示局地某年雷暴出现天气可超过100天。在我国西北地区(如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因气候原因,雷电日较少,但经常会出现较多的冰雹天气,其带来的闪电天气也不可轻视。

从全世界范围雷电发生的频率来看,据1995年9月至1996年8月的观测资料统计,每年全球约有 12 亿次云地闪,平均每个小时发生2000 次,而且约 75%的云地闪出现在30°N~30°S,对我国影响较为明显。就整个地球表面而言,每秒云地闪电就有30~100次。而在世界各地,有时候顷刻之间就有2000次左右的闪电,每次闪电释放出8约1.98×10J的能量,强大的雷电流通过泄流通道引发的电压降容易导致各种破坏性损害。

雷电的危害分为直接雷害和间接雷害。直接雷害主要是指雷电泄流通道因其强电流造成的人畜伤亡,以及因雷击引起的爆炸、着火等,此类灾害易导致人员伤亡。间接雷害是指雷电在向大地放电过程中,强电流脉冲引发的电磁效应、静电感应等形式引起的电磁辐射的危害。根据目前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的1997—2006年雷电灾情数据(见表1),可得出我国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及灾情特点(未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雷电灾情数据)。图1~图3给出了1997—2006年统计的雷电灾害概况。表1 1997—2006年我国雷电灾情概况图1 1997—2006年雷电灾害事故数和财产损失雷灾数统计图2 1997—2006年人员伤亡雷灾数和因雷灾导致人员伤亡数统计图3 1997—2006年因雷灾造成的损失统计

从表1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特征。(1)10年来雷电灾害统计数呈上升趋势。1997—2006年,雷电灾害上报数从556例增加到6265例。一方面,由于各地雷电灾害上报渠道的不同,以及早期雷电灾害调查统计工作才起步,可能有相当部分的雷电灾害没有及时上报;另一方面,随着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相关电子产品在全国各地的普遍使用,电子产品及仪器的精密程度不断提高,间接雷电灾害损坏电子设备事故数也在增加。(2)10年来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也在不断增加。1997—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人员伤亡雷灾数为4287例,造成人员死伤总数为 8808人,其中,死亡人数4488人,受伤人数4320人。2006年6月,全国就有82人因遭受雷击身亡。防雷意识差、农村防雷设施不健全是造成雷击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2004年6月26日,2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村前多人在一块约100m的闲宅基地上的5棵大树下避雨,不幸惨遭雷击,造成17人死亡、13人受伤。2006年6月24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天柱岗村,13名村民在凉亭下避雨时遭到雷击,导致2人死亡、6人重伤、3人轻伤。(3)10年来雷灾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不断增加。表 1给出的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的雷灾事故数每年都有几十例。随着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密仪器和设备的经济价值更高,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加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美元以上;1997—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6000多万元人民币上升到4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从千万元人民币上升到近亿元人民币。由于很多雷电灾害事故没有给出具体的经济损失,同时因雷击造成的通信、电力、信息网络、交通等中断带来的间接损失也没有计算,所以,雷电灾害的实际经济损失要远大于表1统计的数值。

雷暴是一种中、小尺度天气过程,伴随着强烈的雷电活动,雷暴天气的活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雷电的活动规律,气象观测站某一天听到雷声,则记录当地一个雷暴日。根据GB 50343-2012中3.1.2节的定义,地区雷暴日可以根据雷暴日依次递增分为少雷区(<25天)、多雷区(25~40天)、高雷区(40~90天)及强雷区(>90天)。根据全国(不含中国台湾地区)53 年平均雷暴日分布可以知道,我国云南南部为强雷区,平均年雷暴日超过100天;华南地区为高雷区,平均年雷暴日为80~120天;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雷暴日相对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一般可达50~80天,为多雷区;而少雷区在戈壁、沙漠地带或盆地,一般低于20天。

总闪电密度定义如下:每年每平方千米发生的总闪电次数。该值2能够较精确地反映全年雷电活动的多少,单位是 fl/(km·a)。观测2数据表明,中国陆地的闪电密度平均为4.2fl/(km·a),极大值为234.8fl/(km·a),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其次是广东省广州市,闪电密2度平均为30.4fl/(km·a)。

据统计,华南、云贵及川渝地区是中国闪电密度高值区(>15fl/2(km·a)),尤其是广东和海南;华北、江淮、江南、东北、内蒙古,2以及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是闪电密度次高值区(6~15fl/(km·2a));西北地区西部是闪电密度最低值区(<1fl/(km·a));西藏地2区则为闪电密度的次低值区(1~6fl/(km·a))。雷暴日分布图和卫星观测闪电密度分布图(图略)反映的我国雷暴活动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除了西藏地区。西藏地区总闪电密度不高但平均年雷暴日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高原地区的雷暴活动大多是时间较短的局地对流过程,被卫星观测到的概率较低。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雷电监测网统计,2007 年我国雷电密度分布图也清楚地显示了雷电发生的密度分布情2况,华南、华东部分地区闪电密度超过25fl/(km·a),西部大部分地2区基本未监测到雷电发生,区域闪电密度为0.5~5fl/(km·a)。

自然界中由雷电造成的损害可分为两类:直接雷击灾害和雷电感应灾害。

直接雷击灾害是指雷电直接击中人体、建(构)筑物、设备、树木或空旷地方等,并造成直接损害,是雷雨云对地强烈放电的现象。直接雷击的破坏作用在于其强大的电流和高电压,雷电击中人体、建(构)筑物、设备或树木时,强大的雷电流转变成热能,雷电流高温热能灼伤人体,引起建(构)筑物燃烧、设备部件损坏、树木燃烧等。直接雷击也会引起地电位上升而波及附近的电子设备,对设备产生反击而造成损害。例如,当10kA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入地时,假设接地电阻为1Ω,考虑到接地导体的感性负载,根据欧姆定律,当入地点处电压为10kV以上时,将足以使设备损坏。

雷电感应灾害与直接雷击灾害破坏的对象不同。直接雷击主要击坏放电通路上的建(构)筑物、输电线及人体等;雷电感应主要破坏电子设备,如电视、信息计算中心、监测系统等,轻则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重则造成整个通信中断、系统瘫痪。例如,2005年 7月2日15时左右,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一位农家妇女在瓦房内使用固定电话,突然被雷击中而身亡。据当地气象部门分析,当时该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强雷暴降水天气,而亚山镇正是强雷暴区。击中这位农家妇女的,正是固定电话线路引来的雷电侵入波造成的过电压。

以下是几个雷击灾害的实例。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中国石油总公司管道局山东省胜利输43油公司黄岛油库2.3×10m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库烧去,大火共燃烧了104小时,如图4所示。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原油在胶州湾海面形成了几条几十千米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了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这次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540万元人民币。经调查,起火原因是非金属油罐的固有缺陷,如油面暴露面积大、油气易泄漏、钢筋混凝土罐体对雷电效应屏蔽能力差、存在多处引发雷电火花隐患等,而造成黄岛油库此次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极有可能是非金属油罐遭受对地雷击,产生的感应火花引爆油气。

雷电也是造成航空、航天事故的重要因素。自从人类开展航天活动以来,已发生过多起雷击航天器的事故。据韩国媒体报道,2006年6月9日17时45分左右,韩国“亚洲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00多名乘客的空中客车321航班在韩国金浦机场准备降落时,在距离地面300m的地方突然遭到雷电。闪电击坏了飞机的天线罩,雷达系统随即失效,装有雷达的机头被打落,如图5所示。更糟糕的是冰雹击碎了驾驶舱的前窗,严重影响了机长的视线。事故发生后,飞机开始大幅度摇摆,机长向机场管制塔发出紧急着陆请求,因为挡风玻璃被击碎,机长及副驾驶的视线几乎完全模糊,但在机场管制塔的紧密配合下,两人开始尝试人工降落,第一次尝试着陆失败,两人再次拉升飞机,最终在18时14分安全降落,仅比预定着陆时间晚了15分钟。飞机上除一些乘客出现呕吐外,无人受伤。据机长事后介绍,冰雹击落了机鼻,击碎了驾驶舱前的挡风玻璃,他们不得不在几乎看不到前方的情况下人工着陆。图4 黄岛油库遭受雷击发生爆炸图5 韩国客机被雷电击坏的机头

2007年5月23日下午,一场大范围的雷暴天气袭击了开县。当日16时30分左右,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突然遭受雷击,正在上课的两个班级的51名学生被雷电击中,7人当场身亡,44人不同程度受伤。此次雷击事故中,死亡学生全部靠近窗户,身上都有大面积的灼烧伤痕。有的胸口、腿部有雷电灼伤痕迹,有的头发被烧焦。受伤学生有腿软、脚麻、胸闷、心跳过速等现象。

雷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国气象局召开紧急会议,派出工作队赶赴开县指导防雷减灾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也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县成立了“5·23雷击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重庆市气象局专家也赶赴现场勘测。事故主要原因已基本查明:兴业村小学是远离城镇的一个山区小学,校舍是由三座平房构成的“四合院”,房屋属于砖瓦结构,教室楼顶没有安装避雷设施,如图6所示。2007年5月23日16:00—16:30,义和镇兴业村小学教室多次遭受雷电闪击,并伴有球形雷的发生,当雷电直接击中教室金属窗时,由于该金属窗未做接地处理,雷电流无处泄放,靠近窗户的学生就成了雷电流泄放入地的通道,雷电流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导致学生出现伤亡。专家还发现,兴业村本来就处于雷电多发区,而兴业村小学位于一个山包上,位置突出,周围又有水田和水塘,教室前面还种了大树,种种因素都增加了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图6 兴业村小学遭受雷击

2011年11月5日11时20分左右,贵州省铜仁梵净山风景名胜区金顶发生雷击事件,造成正在景区的34名游客和工作人员受伤,其中19人重伤。据相关部门专家介绍,梵净山金顶一带海拔达2400多米,加上梵净山金顶山体孤立、高大,非常接近云层,如图7所示,一旦遇到强对流天气,梵净山金顶一带极易产生雷暴。根据贵州省防雷中心雷电监测网监测到的数据,2011年11月5日当天,梵净山共发生雷电闪击10次,最大闪电强度为259kA,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铜仁市冷暖气流交汇,导致梵净山局部产生强对流天气,发生罕见球状闪电,导致雷击事件发生。图7 梵净山风景名胜区遭受雷击

雷电灾害给社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如何面对气象灾害特别是雷电灾害风险,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本书将从气象灾害的风险防控开始引述,重点对雷电灾害的风险管理与评估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应用软件平台和个例分析来体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第1章 气象灾害风险1.1 风险基本概念1.1.1 风险的定义“风险”一词由来已久。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以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渔民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在出海捕捞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风险”一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这一概念已经超越了其初始含义,演变成“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并被赋予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甚至文化艺术领域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意义,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风险”一词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

风险可被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潜在损失的变化范围与幅度,其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可分为两个层次理解,一是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二是强调风险带来的损害。

一般情况下,用概率来衡量风险的不确定性,用风险程度来衡量风险带来的损害。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用R代表风险,风险R是不利事件的发生概率P和不利事件的损害程度C的函数:

风险的存在与客观环境、某一特定的时空条件、人们期望达到的目标有关。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风险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通常来说,风险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而出现的,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风险。1.1.2 风险的构成

风险由三部分构成,即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事故损失。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原因,是损失的媒介。

事故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或人员伤亡。

三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风险因素的存在引起或加大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事件损失,产生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这就是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如图1-1所示。

1.风险因素图1-1 风险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某一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使其损失程度扩大的因素或条件,是产生风险事故的潜在原因,是造成事故损失的内在和间接原因。例如,对于建筑物而言,风险因素就是建筑物所用的建材质量、建筑结构自身具备的稳定性、建筑物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等。

风险因素可以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两种。

有形风险因素是指实质风险因素,是某一事件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损失程度加重的因素,如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人们对有形风险因素,有的可以控制,有的却无能为力。

无形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或行为有关的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但是,对于有些风险,这种定义是不存在的。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如人的不轨企图。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如人的疏忽大意。这两类风险因素合并称为人为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的偶发事件,是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的事故原因。例如,雷击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因此,可以说风险事故是损失的媒介,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3.事故损失

事故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或人员伤亡。事故损失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但是人的生命除外,并且损失必须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才能称其为事故损失。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它满足经济价值减少这个条件,但由于它是有计划的、预期可知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因此不满足事故损失的所有条件,故不能称其为事故损失。事故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直接损失是指实质性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和人身伤害,是可以观察、计量和鉴定的,这类损失又称实质损失。间接损失是指由直接损失引起的其他损失,包括额外的经济损失、服务中断和文化遗产损失等。例如,某工厂由于机器损害而导致生产线的中断,其引起的直接损失是损坏机器的价值和生产产品的减少,而因未能按时交货而引起客户索赔,就是间接损失;或由于某次的设备故障导致电力、通信与信息系统的服务中断,影响了社会的生活与生产秩序,也属于间接损失。

从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之间的关系来看,风险因素只是风险事故产生并造成损失可能性或使之增加的条件,并不直接导致损失,而只有通过风险事故这个媒介才产生事故损失,也可以说风险因素是产生事故损失的内在条件,而风险事故是外在条件。1.2 气象灾害影响评估1.2.1 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概述

1.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分类

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是指在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指标基础上,通过建立适当的评估模型,对灾害性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正在造成或已经造成的人员伤害、服务中断及经济损失进行定量的评价与估算。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可以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期跟踪评估和灾后损失评估。

气象灾害灾前预评估是指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方法,定性或定量地预测某地区未来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及减灾的社会、经济效益。

气象灾害灾期跟踪评估是指气象灾害发生时对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快速给出准确的成灾地点、灾害强度或灾害特征等信息;二是对已造成的灾害损失进行快速评估;三是对正在发生的灾害未来将要扩大损失进行预评估。

气象灾害灾后损失评估是指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后,对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及社会服务中断等方面的评估。灾后损失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灾后现场评估,直接重大气象灾害损失估算;间接重大气象灾害损失估算;次生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评估;重大气象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影响程度评估。

根据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时间,把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分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损失评估两类。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气象灾害程度进行系统预测分析,如气象灾害对人员、社会服务和财产的影响程度,以及气象灾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定性分析和更加复杂的定量计算,是基于对单一事件或一系列可能事件的可能性评价来完成的。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是指对气象灾害已经造成的人员、经济和社会损失进行回顾性评价。

气象灾害灾前预评估就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灾后损失评估就是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气象灾害灾期跟踪评估则可以看成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损失评估两部分组成。

2.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的意义

在全球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比达70%以上,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现实的经济与社会意义。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可以为国家短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制订合理的减灾计划;可以评价在气象灾害易发区、脆弱区实施减灾政策的经济有效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气象灾害灾前预评估和气象灾害灾期跟踪评估,为救灾政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是决定救灾程度、编制灾后恢复建设总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险、企业等提供社会或个人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评估气象灾害的非经济后果,特别是环境后果的重要依据。

3.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在气象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气象灾害管理包括灾前防范、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重建。首先,气象灾害管理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其次,在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之前,根据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意见,提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政府制定气象灾害应对防范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在气象灾害发生过程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导致人员伤亡及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对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可以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响应措施提供最初的决策依据。在应急管理中必须关注间接经济损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经济损失正好是故障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输入变量。基于故障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结果,可以知道哪个部门的不正常运行对经济系统其他部门的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最大,以及受间接影响程度的排序情况。通过故障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为在应急响应决策中应该把抗灾资源重点放在哪个经济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社会风险是气象灾害的间接风险,其产生是一个动态累计过程,人员伤亡、政府应急响应水平、灾后社会秩序状况及经济系统连锁反应导致的居民生命线系统的破坏,都可能是社会风险产生的根源。另外,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社会风险都考虑在内的后果综合分析,可为政府抗灾救灾决策及合理调配抗灾资源等做进一步修正。1.2.2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1.气象灾害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概念应用于自然灾害研究中,指的是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生命财产破坏的可能。以往研究对灾害风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杜鹏等在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研究中,认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是由气象原因导致的农业的预期收获与实际收获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方差及概率密度的方法加以描述。也有人把灾害风险理解为事件发生状态超过(或小于)某一临界状态而形成灾害事件的可能性,常用超越概率来表示。从灾害发生的机理来定义灾害风险,灾害的发生是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把灾害风险定义为

灾害风险=危险性+脆弱性

其中,危险性是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其发生的概率;而脆弱性是承灾体的易损度。

气象灾害风险是指气象因素作为致灾因子可能造成的损失。由于灾害的连锁反应机制,气象灾害常常诱发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和灾害网。因此,气象灾害风险也具有连锁效应,形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链。

2.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发展

风险评估始于18世纪40年代,是在概率和数理统计等应用数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理论体系。1933 年,美国为了推进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开展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风险分析,研究了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开创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先例。风险评估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50年代伴随着核工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最初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比较重视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后来逐步与社会、经济特性结合起来,不断推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深入。

K.Aplan和Carrick(1981)认为,风险是一个三联体的完备集,风险管理中有三个经典问题需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奠定了定量风险分析的基础,分别是:(1)有什么危机?(2)危机发生的概率是多少?(3)危机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Haimes(1991)为了完成风险分析的基本任务,提出了另外三个经典问题,分别是:(1)风险管理能够做什么,选择哪个策略更有效?(2)根据成本、效益和风险的权衡,应该选择什么策略?(3)当前这种策略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区遭受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国内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较多。史培军提出了灾害系统论,认为孕灾环境(E)、致灾因子(H)、承灾体(S)复合组成了自然灾害系统(D)的结构体系(D),灾情是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S

广义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

式中, S——第i种灾害的可能性分布;i

P( S)——第i种致灾因子发生概率;ri

P (P(S))——P(S)的可能性分布;0riri

X——第i种灾害造成的损失;i

P(X)——第i种灾害的可能性分布。0i

狭义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

R=PC

也就是,一定发生概率的自然致灾因子与其所造成的后果的乘积。

大样本条件下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

式中,E(D)——灾害损失期望值;

P(d)——灾害损失(d)的概率分布;

P(D≥d)——灾害损失超越概率分布。

周寅康初步探讨了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步骤。①自然灾害研究,某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或重现期。②风险区确定,某区域内可能遭受自然灾害的连片范围,即最大强度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受灾范围。③风险区特性评价,包括风险区内主要建筑物、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固定设备和建筑物内部财产风险区的人口数量、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④风险区承受能力评估,包括:风险区内风险财产的抗灾性能,风险区灾前的预防措施,灾期的抗灾救灾能力,灾后的恢复能力,保险等。⑤可能损失评估,风险区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强度自然灾害给风险区造成的可能后果,即可能遭受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人员伤亡损失、间接损失。⑥风险等级划分,根据上述研究,计算风险区在一定强度自然灾害发生时可能遭受的实际损失,初步划分风险等级,而后根据风险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防灾抗灾措施、应急响应能力等修正并确定风险等级,绘制风险区自然灾害划分图。

黄崇福等利用模糊方法提出了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的两级模型,并对城市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随后提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由各灾种的专家提供给定区域内自然致灾因子发生时、空、强的可能性数值,由防灾减灾工程师依据致灾因子强度,提供人类社会系统各种破坏的可能性数值,由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依据破坏程度,推测各种损失的可能性数值,最后由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人员将三个环节的可能性数值组合起来,给出损失风险。

孙绍骋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应该将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与预期灾害损失评估相结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在致灾因子强度和频率估算、承灾体抗灾性能评价、价值估算基础上,划分风险等级,绘制风险分布图等。

3.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内容与过程

1)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考虑的因素(1)气象灾害是天、地、人综合作用的产物。马宗晋等于1991年提出的自然灾害系统包括气象、海洋、生物、地质、人类、地球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Mileti认为灾害系统是由地球物理系统 E(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类系统 H(人口、文化、技术、社会阶层、经济、政治)与结构系统C(建筑物、道路、桥梁、公共基础设施、房屋)共同组成的,灾情是灾害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王劲峰则将灾害系统划分为两部分:实体与过程。实体就是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过程是指自然过程、社会行为过程和成灾过程。史培军认为,灾害(D)是地球表层孕灾环境(E)、致灾因子(H)、承灾体(S)综合作用的产物。H是灾害产生的充分条件,S是放大或缩小灾害的必要条件,E是影响H和S的背景条件。任何一个特定地区的灾害,都是H、E综合作用的结果。

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之前,首先要明确气象灾害是天、地、人综合作用的产物,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仅要考虑致灾因子,也就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分析,而且要考虑孕灾环境,以及承灾体的易损性和价值分析。(2)气象灾害呈现多灾并发的特点。一次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通常包括多个致灾因子。例如,台风过程可能出现大风和暴雨两种致灾因子,低温引发寒潮、冰冻、雪灾等多种致灾因子。(3)常诱发次生灾害。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呈链式作用,如台风—暴雨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寒潮—大风灾害链、地震灾害链等。

由于气象灾害的连锁反应机制,形成灾害链和灾害网。同样,气象灾害风险也具有连锁效应,气象灾害导致的一系列灾害风险事件之间可以构成气象灾害风险链。因此,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必须考虑综合风险。我国2008年的南方严重冰灾,就是由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形成的灾害链导致了灾情的加剧。

2)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内容和步骤

基于气象灾害成灾的一般过程(见图1-2),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致灾因子风险分析。这个阶段包括两方面内容:①致灾因子分析(风险识别),确定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建立因果关系;②致灾因子危险度分析,确定致灾因子的发生概率,即确定相关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的某种气象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

在给定的区域,对特定的承灾体来说,当气象要素也就是致灾因子(如温、水、风等)超过或低于一定阈值时才能造成伤亡或者损坏。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包括暴雨、雷电、冰雹、大风、台风、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冰冻、暴雪等。每类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造成的风险后果不尽一致。例如,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造成房屋损坏、人员伤亡、农田淹没等灾害后果;雷电引发电子设备损坏、森林火灾、人员伤亡等;冰雹砸坏农作物、车辆、房屋,砸伤人畜等;大风吹毁房屋、户外广告牌、高速行驶的汽车、火车等。

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历史气象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相关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的某种气象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或重现期;另一种方法是依据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结果确定相关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的某种气象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

气象灾害致灾因子风险分析,也是狭义的灾害风险评估。此时是对致灾因子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即假定承载体的脆弱性与恢复力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不变的,仅评估不同水平致灾因子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失。通过气象灾害致灾因子风险分析,编制气象灾害分布图,绘制灾害“频率—强度分布曲线”“频率—强度累积曲线”“灾情分布曲线”与“致灾强度—灾情曲线”等。图1-2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本流程(2)抗灾能力分析,也称风险暴露分析,分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致灾因子的敏感程度。基于气象灾害影响的区域,以及该区域内的主要建筑、设施、财产、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对象的抗灾性能和易损程度,结合灾前预防预报措施、灾期抗灾救灾能力等因素建立承灾体易损矩阵。(3)灾害损失分析。灾害损失分析是以价值模型为分析基础的。价值模型是指确定风险区内不同承灾体的价值,以及价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灾区的价值模型,结合灾害模型及不同承灾体抗灾性能,可以估算灾害风险区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4)风险评估。根据气象灾害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抗灾能力分析、灾害损失分析等确定风险大小。(5)风险评价。风险评价与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区别。风险评估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风险评估主要由自然和技术方面的专家运用评估技术对风险引起物质方面的损害进行科学评估。风险评价则是在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考虑社会因素、风险感知因素等,评估灾害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风险评价是由社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识别和分析个人或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与某种风险相联系的问题的评价过程。例如,在英国财政部发布的一个有关风险管理的文件中,风险评价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直接输入公众感知数据和社会利害关系评估。(6)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根据气象灾害风险区风险损失的大小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图。

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最基本的方法是概率风险分析。随着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新技术(如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遥感、GIS等)的发展与应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不断改进,并由定性分析逐步走向定量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可以借鉴这些方法。下面汇总了可以用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1)概率分析法

主要根据历史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例如,在工程设计中,一般都需要考虑一些气象灾害的极值重现概率,并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2)数学模型法

利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如层次分析模型、灰色系统模型、概率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动力学模型等。

3)实验模拟法

在对气象灾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或者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气象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规律,深刻揭示气象灾害的形成机制,为气象灾害风险预测、评估提供依据。

4)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法

遥感技术可以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致灾因子、灾情等数据,利用各种载有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星载或机载平台对地球表面实时监测,结合遥感模型定量获得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所需的参数。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同时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库属性数据的信息系统,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动态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灾情等空间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则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手段。1.2.3 气象灾害损失评估

1.气象灾害损失内涵

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对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服务中断、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有效进行灾害救助、灾害补偿及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依据。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指标系统的建立是全面反映灾情、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御措施、评价减灾效益及进行减灾辅助决策的基础。

通常分析的自然灾害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非经济损失主要包括人员伤亡损失;经济损失则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统称为经济财产损失),以及灾害事件发生后的救灾投入和灾区生产力恢复期的减产损失,如图1-3所示。图1-3 自然灾害损失分类

一般情况下气象灾害损失至少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人员伤亡,主要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直接导致的人员伤亡数量,这也是气象灾害评估的重要指标。(2)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农作物、林木、渔业等直接损失,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学校等损毁,企业或单位的关键设备毁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损毁等。(3)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所造成的损失、就业收入损失、恢复生产所需的修复和重建成本等。(4)社会成本,主要指为保证灾民基本的生存需求(如吃、穿、住等)投入的成本,维持灾民社会秩序和人员转移投入的成本,仍然暴露在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人口数量等。

图1-4所示是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损失分析。

现代国民经济体系的各部门高度相互依赖,表现为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等,比如生产任何一种产品都要消耗原材料、燃料、动力,投入劳动力。所以,任何一个基础部门(如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出现不正常状态,都将通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迅速传播到其他经济部门,造成巨大的间接经济损失。2008 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巨大:输电线路倒塌,导致电力供应中断;由于经济系统各部门的采用电气或电子设备,电力是生产的基本动力,电力供应中断后,直接导致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产生经济损失。电力供应中断直接引起了商场停止经营、铁路交通瘫痪、城市供水困难、工厂停业、通信中断、污水处理设备无法运行等;同样,道路积雪结冰导致交通中断,进而导致现代物流中断,使得商品供应、工业原料供应、燃料供应等困难。另外,冰雪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风险成本:交通中断导致大量春运旅客滞留,为了保障滞留旅客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以及转移滞留旅客、维持滞留旅客的基本社会秩序,投入了大量社会成本。2008年冰雪灾害灾情如下: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118670km;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失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1516.5 亿元。可以看出,上述灾情统计是不全面的,因为仅包括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两项,而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成本。图1-4 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损失分析

2.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

气象灾害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社会成本四部分。

1)人员伤亡

在人员伤亡损失中,人员死亡仅仅是气象灾害损失统计指标中的一项。伤员的损失还涉及受伤者的医疗费、失去工作或生活自理能力或造成终生残疾人员的社会福利事业所支出的费用,以及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因气象灾害造成伤残后实际歇工而减少的收入等。

2)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农、林、牧、渔业方面的损失。(2)工商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以及工、商企业停工、停业而少创造的社会财富及减少的净产值。(3)基础设施损坏的损失,包括:交通运输线路损坏损失和中断运输造成的损失;供电、通信、输油(气)、输水设施、管线破坏损失和中断供电、供油(气)、供水、通信造成的损失;水利水电工程和城市各类市政设施破坏造成的损失。(4)城乡居民房屋、财产损失,以及文教、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5)其他直接经济损失等。

3)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由于气象灾害导致工商企业停产、农业减产、交通运输受阻或中断,致使其他地区有关工矿企业因原材料供应不足或中断而停工、停产,以及产品积压造成的经济损失;淹没区外工矿企业为解决原材料不足和产品外运采用其他途径而绕道运输所增加的费用等。(2)重建恢复期间农业、工商企业净产值减少和增加的运行费用,以及重建恢复期间用于减灾与恢复生产的各种费用支出等。

4)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主要包括:在抗灾救灾中抢运物资,灾民救助、转移、安置,救济灾区,开辟临时交通、通信、供电等的费用。

3.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1)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

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实物形态的财产、资产、资源等的损失,相对比较容易确定气象灾害评估的损失对象。因此,目前对不同气象灾害类型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基本一致,大致可划分为确定评估对象的类型、估计评估对象的实物损失数量、估计各类评估对象的单位价值或价格、计算各类评估对象的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总体经济损失等步骤。

国内研究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比较多。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一般过程包括如下两部分:(1)承灾体的灾前价值评估;(2)承灾体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率的确定。

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率是描述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指各类承灾体遭受洪涝灾害损失的价值量与灾前或正常年份各类承灾体原有价值量之比,简称洪灾损失率。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参数统计模型,即以淹没水深、淹没历时等洪涝灾害特征为自变量,以洪灾损失率为因变量,利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淹没水深(历时)与各类承灾体洪灾损失率的关系表、关系曲线或回归方程。按地区、财产类别,通过典型调查分析,建立不同水深条件下各承灾体的洪灾损失率,并定义直接经济损失为承灾体的价值乘以洪灾损失率。

2)气象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气象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没有直接经济损失评估那样明确,争议也比较多。气象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经验系数法、经济增长模型、投入—产出法等。(1)经验系数法。假定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例如,海因里希法是美国学者海因里希于1926年提出的,是适用于企业估算灾害事故损失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来估算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及总损失数额的理论方法。其基本内容是,把一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划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并对一些事故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为1:4,由此计算灾害事故总的经济损失。(2)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储存率、投资产出率之间的关系,将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与投资能力下降联系起来,从而计算投资能力下降造成的国民收入损失。这一损失实际上属于灾害的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张显东、沈荣芳以1991年为例(1991年经济增长率为9.28%,灾害损失为1180亿元),计算出灾害产生的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为334亿元,即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8%。(3)投入—产出法。该方法认为,自然灾害对一个经济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投入—产出的外生变量——最终产出或初始投入的变化所产生的冲击来模拟。如果这些冲击产生的直接影响等于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那么投入—产出模拟系统可以视为与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经济系统等效。那么,由这一模拟系统产生的间接影响也应视为自然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当利用投入—产出关系来分析灾害造成的损失时,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投入—产出表中如何理解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概念。

徐嵩龄等人认为,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广义上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社会经济关联型损失,指由灾害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直接破坏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网络而引发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其他破坏;第二类是产业关联型损失,指由一种灾害引起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水灾引发的地质灾害、旱灾引起的森林火灾或病虫害等;第三类是资源关联型损失,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损失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包括灾害中的自然资源破坏在可持续意义上对未来发展能力的影响。

黄渝祥等人也将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间接停减产损失,由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生产单位、行业和部门有着紧密的投入—产出连锁关系,一个企业的停减产会间接影响有投入—产出关系的其他企业的产出;第二类是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生产的停滞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势必造成材料和半成品的积压增加,这种积压的增加造成资金占用增加的机会损失;第三类是投资溢价损失,对多数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投资的资金相对不足,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单位资金比用于消费的资金更有价值,其超出的部分称为溢价。

3)气象灾害社会成本损失评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