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读懂孙子兵法(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7:17:06

点击下载

作者:郝雪 编撰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分钟读懂孙子兵法(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

三分钟读懂孙子兵法(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试读:

第一章 始计篇——先战先算,多算多胜

首篇孙武提出了“慎战论”,并以此作为研究兵法,实行战术的根本。从全局的角度提出了“五事七计”为考察胜负的条件,结合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分析对胜负的影响。“庙算”是本章的主要观点,由此引伸出用兵作战的要领——诡诈。“因利制权”、“兵者,诡道也”等都是“庙算”的主要内容。

兵者,国之大事

【原典】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注解】

①兵:本义为兵械。《说文》:“兵,械也。”后逐渐引申为兵土、军队、战争等。这里作战争解。

②国之大事:意为国家的重大事务。

③察:考察、研究。【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古语智慧】“慎战论”对现实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可谓知全局而预见需“未雨绸缪”。

开篇之辞,一针见血,意义深刻。“兵者,国之大事”——战争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思考。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古往今来,在政治上的策略也以“慎战论”为依据。国家之政事,关系着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国之大事则为:政治、政务。治理国家若是不重视政治、谋权,不理政务就会倒是社会震荡,民不聊生,严重者国家覆亡。

有语道:“商场如战场。”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竞争也愈演激烈,竞争也日益集团化,从这个角度理解,商场即为战场。企业竞争,企业要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定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式、管理手段慎重研究,错棋一着,最坏的结果便是全盘皆输。【智慧故事】

南唐后主李煜《孙子兵法》认为,战争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因为历代君主对于战争都是非常重视的,但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其中的一个反例。他最终导致的结果如何?自己被囚禁,自然国家也灭亡了。

五代,南唐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所以史称李后主。不得不说李煜是一个才子,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作为一国之主,更应该勤于政务,重视国防,重视国家人才的培养与任用,正好相反,他每日纵情诗酒,沉溺声色,每天只知道和皇后——小周后轻歌曼舞,琴棋书画。可能是天妒小周后的美貌,没多久她就因病去世了。本性难移的他在小周后去世不久,又迷上了小周后的亲妹妹,耗资逾万大办婚礼,然而当时的南唐早已因李煜疏于政务,不求发展而国库虚空,南唐逐步向亡国之路。

在南唐日渐衰落的时候,北宋王朝却日渐强大,此时便对南唐开始虎视眈眈,不久宋太祖一声令下,宋国大军开始向南唐进军。李煜政事不理,战争更是一窍不通,大敌当前,战争来临的时候,一筹莫展。思前想后,只能派自己的弟弟李从善作为使者去宋国做说客,说自己愿意做宋国的藩属。但谁知弟弟也庸碌之辈,最终被软禁都还不知道,天天自以为在宋国是受到厚待的宾客,居然乐不思蜀。李煜看到自己弟弟被人软禁,又面临着即将被攻打的危险,心里非常惆怅,只能登高北望,黯然泪下。但是,大敌将至,终归还是要面对的,一招不行只好硬着头皮应战,按理说此时南唐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如此也罢了,可恨的是李煜却信任谗佞,错杀忠良,他中了宋高祖的奸计,做了一个最坏的决定——不相信自己的将军林仁肇,将他冤杀了。

猛将死去,国库虚空,君主无能,宋太祖抓住时机,命颖州团练使曹翰领兵赴荆南,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率大军由长江顺流东下,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率军从汴京南下,合击金陵。大军压境,兵临城下,金陵城危在旦夕。李煜顶不住压力,便率朝臣出城请降了。最终落得国破家亡,被俘敌营,江山易主,他也只能叹息“流水落花春去也”。更令他气愤的是小周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宋太祖常常把她召进宫去,陪他饮酒作乐。李后主只能写诗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了。

五事七计,而索其情

【原典】

故经之以五事①,校之以七计②,而索其情③。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④者,令民于上⑤同意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⑦、寒暑、时制⑧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⑨、官道⑩、主用(11)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12),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13)?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注解】

①经之以五事:经,度量、衡量;五事,指下文的“道、天、地、将、法”。此句意谓要从五个方面分析、预测。

②校之以七计:校,衡量、比较。计,指筹划。

③而索其情:索,探索;情,情势,这里指敌我双方的实情,战争胜负的情势。

④道:本义为道路、途径,引申为政治主张。

⑤上:君主、国君。

⑥意:意愿,意志。

⑦阴阳:指昼夜、晴雨等不同的气象变化。

⑧时制:指春、夏、秋、冬四季时令的更替。

⑨曲制:有关军队的组织、编制、通讯联络等具体制度。

⑩官道:指各级将吏的管理制度。(11)主用:指各类军需物资的后勤保障制度。主,掌理、主管;用,物资费用。(12)闻:知道,了解。(13)主孰有道:指哪一方国君政治清明,拥有民众的支持。有道,政治。【译文】

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古语智慧】“五事七计”的意义在于深度发掘,因敌探之、谋之,而后胜之。

开篇孙武即提出“慎战论”,即对作战双方有深刻的认识,而认识则来源于对各方情况——“五事”之于我方的自我分析和审度,“七计”全局统筹观察。意义在于,基于预见胜利的基本条件而谋划,取长补短,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和提高,促使自己实力在敌人之上,使得战争能立于不败之地。若不经“五事七计”而谋之,过于仓促和鲁莽,战术准备上必然漏洞百出,速战则速败。“五事”中道为先,“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是决定战争是否胜利的首要条件。它明确了君将民在政治思想及观念领域统一之重要。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战争思想的体现,才能得民心,才能完美。

强国之所以称之为强国,是以为走在世界的前端。政治指引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因而意义重大。经济实力、政治势力、军事实力的发展,基于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而政治方针的制定则基于国内外各项条件。纵观全局,有针对性地对各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似孙武之“五事七计”,胜利便握在手中。

商业竞争,是产品、市场、效率的竞争,各项标准较之于竞争对手是否能立足于市场,或者称霸市场,在于对自我生产力、产品创新力、销售能力及对手的各项水平孰赢孰输。提高商业竞争力,需对自我和对手进行有效、深入的了解。这样的了解有助于企业获得提高劣势,发展优势,扩大优势力量战胜对手。对于企业来说,更深入的了解意味着手里是否掌握有制胜的王牌。【智慧故事】

解放战争之淮海战役《孙子兵法》认为战争开始之前,必须对敌我双方的各方面进行分析,进行研究比较,然后预测胜负。粟裕将军提出并实行的著名战役——淮海大战就验证了这一点。

1948年粟裕将军率军南进,目标便是阔别多年的齐鲁老家济南。当时济南有国民党坚固设防,可谓易守难攻。但是在粟裕将军指挥下,经过8天的浴血奋战后于1948年9月24日,全歼守敌14.4万人,攻下济南城。

当时,国民党“剿总”上将总司令刘峙统帅在徐州带着几十万大军竟是眼巴巴地看着济南城落入我党手中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去援救。这种情况使得粟裕将军认为国民党军队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因而卓有远见地认为:在长江以北全歼国民党军队主力远比让国民党军队撤至长江以南再行决战要好!经过周密的研究分析之后,粟裕立即致电毛泽东主席:“我们下一步行动,拟作以下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这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

收到粟裕的电报,毛泽东极为振奋。但是,光是听到振奋的消息是不够的,如此大战争毕竟关系重大,毛泽东展开地图分析一下我军情况和国民党的现状,他发现国民党军队的部署是以徐州为中心,沿津浦、陇海线部署了两条长蛇阵。看到这样的情况,特别兴奋,还随即说了一句笑话:蒋介石不愧是个基督徒,在徐州为自己摆了个十字架!

但是,唯一的不利状况便是,当时在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有60万人,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加在一起也不过40万人;另外军事装备和从后勤补给上来比较,国民党军队都占绝对优势。毛泽东再三权衡了利弊,以惊人的胆略回电粟裕:“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黄(百韬)兵团……”

经过对国民党的正确估计,作战中几个阶段的正确指挥作战配合,为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奠定了基础,周密的分析后,淮海大决战分三个阶段进行,于1948年11月6日正式展开。战争第一阶段,先拿悍将黄韬“蔡刀”,华东野战军于碾庄全歼黄百韬兵团12万人马;战争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在粟裕配合下,全歼黄维的12万钢铁大军于双堆集;战争的第三阶段,杜聿明的30余万国民党军队在陈官庄全军覆没。在精密的部署下,最终淮海战役以我军的全胜而结束,这个战绩令平津战场上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极为震惊。这场重要的战争结束之后的不久,北平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蒋介石赖以打内战的国民党军队主力也消耗殆尽,蒋介石本人也被迫宣布“下野”。

出其不意,因利制权

【原典】

将①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②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③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注解】

①将:作助动词,读jiāng,表示假设,意为假设,如果。

②用之:用,实行,即用兵。之,语助词,无义。

③乃:于是,就的意思。【译文】

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协助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古语智慧】

战前的充分准备是必须,根据自身具备的优势条件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充分在了解敌情,采取出其不意的战争策略,使得我方优势更加明显,还能“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地进行袭击,能在军事上和心理上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使敌人在慌乱之中做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以至酿成更大的恶果。这样的状况下,再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敌方出现的混乱状况制定相应的战斗策略,这样保持并发挥优势,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必然的。

政治活动中,特别是外交手段上,对于“优势”和“谋略”要有一个客观深刻的分析,外交活动对国家在国际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出色的外交在于“特别而稳当”,稳当又在于优势的大小和政治立场。因此需“因力制权”。

商业竞争中,优势意味着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很多时候当竞争对手有足够的时间做相应的应对措施时,优势相对而言就不那么明显。因此,商场中应该要懂得“因利制权”,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一个让竞争对手防不胜防的策略。“出其不意”意味着灵活多变,会使得优势扩大,“杀伤力”更强。一个出色的“点子”,一个爆发力十足的宣传,常常是制胜的关键。【智慧故事】

晋楚城濮之战《孙子兵法》认为,对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了解之后,最好进行谋划,调整战略达到出其不意,因敌制胜的目的。晋楚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出其不意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使得战争局势扭转。鉴于优劣的扭转,城濮之战以晋胜楚败告终,追其原因是晋军善谋,而使楚军陷于孤军作战的阵地,最终溃不成军。

春秋时期,地处江汉之间的楚国日益强盛,它控制了西南和东面的许多小国和部落。在楚文王时期,楚国开始北上向黄河流域发展,攻占了申(今河南南阳北)、息(今河南息县西南)、邓(今河南漯河市东南)等地,并使蔡国屈服。楚成王时期,齐国崛起,齐桓公称霸中原,楚国难以再向北扩张。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衰落,这时楚国乘势向黄河流域扩展,控制了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小国。公元前638年,楚军在泓水之战中打败了宋襄公,开始向中原发展,期望成就霸业。

正当楚国图谋中原称霸之时,晋国也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称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实施一些改革措施和外交活动,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楚国看到晋国发展如此迅猛,进而有了危机感,因而晋、楚关系日益紧张起来。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发生了争霸的第一次战役——城濮之战。战争之初,楚国的实力强于晋国,而且楚国有许多盟国,声势浩大。战争以楚国出兵攻打宋国,而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出兵反击而展开的。但形势并不容乐观,晋国并不靠近宋国,远道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这样的形势于晋十分不利。

晋国的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晋文公先攻曹、卫两国,那时楚国必定移兵相救,那样宋之围便可解除。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尽管如此,晋国感到真正的敌人是楚,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晋国按照大国的标准,扩充了军队,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军队的将领。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两国开始交战,但是楚国终归是大国,这样攻打使得晋文公感觉非常吃力,也没有胜利的把握。于是晋文公调整策略,来一招出其不意。晋文公建议宋国假意与晋国疏远,并送礼齐、秦以求们他们自己的盟友楚国撤军宋国;另一方面晋国则把曹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一部分。楚国同曹、卫本是结盟的,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看到如此情况,楚国拒绝了齐、秦的建议。这样就把齐、秦两国激怒了,使得他们将楚孤立。这正好中了秦文公的计谋,楚国从此势单力薄,孤军作战,使得战争形势急剧扭转最终落败。城濮之战中晋军的胜利,不胜在实力,而胜在谋略。

兵之为战,诡诈之术

【原典】

兵①者,诡道②也。故能而示③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④,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⑤,亲而离之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注解】

①兵:用兵打仗。

②诡道也:诡诈之术。诡,欺诈,诡诈。道,学说。

③示:装作。

④实而备之:实,实力雄厚,指实力雄厚之敌,备,防备。

⑤佚而劳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劳,作动词,使之疲劳。这句话的意思是敌人安逸就设法让他疲劳。

⑥亲而离之:亲,亲近;离,离间,分化。此句意为如果敌人内部团结,则设计离间、分化他们。【译文】

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古语智慧】“兵者,诡道也”,以此提出作战必须用诈的军事观点,体现了一种辩证思维的方式,也是贯穿《孙子兵法》的重要战略思想。历史证明:兵不厌诈,兵需用诈。意义在于,可以掩盖敌我双方的作战意图,想方设法利用计谋诱惑、欺骗敌人,从而取得战争优势,获得主动权,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使得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从道德方面将,这种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战争效果的追求,本身就是蕴含着人道精神的做法,是其道德立场的曲折体现。

现今商业的竞争就是利益的争夺,从商者运用的计谋是立足于利益,一切活动的进行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诡道”的运用对于企业而言是意味着消费者的产品印象、品牌效应、商业秘密获取等,而这一切导致的结果是品牌价值提高、市场占有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创新力”加强。最终的结果是赢得市场,踢走竞争对手。【智慧故事】

日军败战中途岛

战争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但是《孙子兵法》认为“兵者,诡道也”,战争中应该侧重谋略的应用。谋略能使得战争形势逆转,甚至可以“不战而胜”。著名的美日中途岛战役就是运用战争谋略的著名战役。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日本在这场战役结束之后,逐渐走向失败。

日本当时算是有必胜的把握的,为何会遭如此惨败呢?事件是这样发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日本海军企图在中途岛与美国海军展开决战,将美军逐出太平洋,并拟定了作战计划。但是,美军情报机关早已派遣间谍于日军中,截获并破译了日军的密码,有了密码,美国开始密锣紧鼓,针锋相对地制定了歼灭日本海军的行动计划。正当日、美海军都在进行战争部署时,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美国海军的行动计划,并把它当作独家新闻刊发在报纸上。

如此突然发生的情况使得双方都大吃一惊,随后,立即把这一情报报告给各自的首脑。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收到本国情报机关的情报之后也大吃一惊,如此严重的泄密,其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罗斯福在惊诧之后又立刻冷静下来,他认为:如果对这家报纸兴师问罪,必然会惊动日本人,日本人立刻就会取消中途岛的作战计划,更加严重的是,日本人会警觉起来,对他们自己的“密码”的可靠性发生怀疑,倘若日本人“更新”他们的“密码”,美国情报机关又只好从零开始……

如《孙子兵法》中“能而示之不能”的谋略,罗斯福采取的对策是听之任之,故装“不知”。如此一来,本来日军想从敌国首脑的反应看看美国是否真的得到情报密码的。此时罗斯福一装“糊涂”,日军首脑则真的“糊涂”起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是在讹诈,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破译日本的密码。因此,日军不但没有终止中途岛大战的计划,而且连密码也没有更换。

中途岛一战,日本海军撞入美军精心设下的陷阱中,损失惨重。中途岛大战后,日本海军永远地失去了它在海上的优势。罗斯福总统处变不惊,大智若愚,使美国海军从此掌握了海上作战的主动权。

俗语有云:“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正是罗斯福揣摩到日本首脑的心思,使用了谋略,险棋一着,扭转乾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未战而算,庙算者胜

【原典】

夫未战而庙算①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②。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③。【注解】

①庙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做“庙算”。

②得算多也:意为取得胜利的条件充分、众多。算,计数用的筹码。此处引申为取得胜利的条件。

③胜负见矣:见,同“现”,显现。言胜负结果显而易见。【译文】

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古语智慧】“庙算”是极富军事智慧的。高明的指挥官和战略家能“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因为庙算。庙算即是根绝具体的客观现实是定闲逛可行的、有效的战术,也成为“计”。“计”是决定胜负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而且“多算多胜,少算少胜”。战术准备充分必然会使得战争的损耗降低,如此说来,事先的“庙算”是必要的。否则,仓促应战,不明敌情只会造成失败。

大国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都需要“先算”而行的,必须对各项行为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能量储备,外汇储备,军队和军需储备,政治准备等,真所谓“动一发则触全身”,现在全球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出点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要受到影响,因国而异,影响大小不同。因此,政治上到对各个国家的具体状况做相应的了解,根据自己与其的相关联系,在做战略思考时做相应的调整。

企业竞争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造成企业的差距,因此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算”一番。俗语有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因为无准备之仗没有胜算的把握。事先不做好充分的分析和准备,若是竞争对手突然袭击,必然会使得手足无措,计划失误。因而,企业竞争更需要灵活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比如新产品研发,材料的适当存储,维持原优势产品的地位,等等。一方面争取主动位置,一方面做好防御姿态。【智慧故事】

刘邦未战先算取英布“算”可以理解为算计,或者是运筹帷幄。对于战争来说,“庙算”即为谋略。谋略的取胜就是战争局势转变的关键,汉高祖刘邦对谋略的应用堪称绝世。

汉高祖刘邦在平息了梁王彭越的叛乱和杀死韩信后不久,曾为汉朝天下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的淮南王英布兴兵反汉。刘邦向文武大臣询问对策,汝阳侯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薛公。

汉高祖问薛公:“英布曾是项羽手下大将,能征惯战,我想亲率大军去平叛,你看胜败会如何?”

薛公答道:“陛下必胜无疑。”

汉高祖道:“何以见得?”

薛公道:“英布兴兵反叛后,料到陛下肯定会去征讨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有三种情况可供他选择。”

汉高祖道:“先生请讲。”

薛公道:“第一种情况,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这样,陛下也奈何不了他,这是上策。”

汉高祖急忙问;“第二种情况会怎么样?”“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成皋,断绝入关之路。如果是这样,谁胜谁负,只有天知道。”薛公侃侃而谈,“这是第二种情况,乃为中策。”

汉高祖说:“先生既认为朕能获胜,英布自然不会用此二策,那么,下策该是怎样?”

薛公不慌不忙地说:“东取吴,西取下蔡,将重兵置于淮南。我料英布必用此策——陛下长驱直入,定能大获全胜。”

汉高祖脸色转晴,道:“先生如何知道英布必用此下策呢?”

薛公道:“英布本是骊山的一个刑徒,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但目光短浅,只知道为一时的利害谋划,所以我料到必出此下策!”

汉高祖连连赞道:“好!好!英布的为人朕也并非不知,先生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朕封你为千户侯!”“谢陛下。”薛公慌忙跪下,谢恩。

公元前196年10月,汉高祖刘邦亲率12万大军征讨英布。果然,英布在叛汉之后,首先出兵击败受封于吴地的荆王刘贾,又打败了楚王刘交,然后把军队布防在淮南一带。刘邦一生南征北战,也深谙用兵之道。双方的军队在蕲西(今安徽宿县境内)相遇后,汉高祖见英布的军队气势很盛,于是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待英布的军队疲惫之后,一举击溃英布。

第二章 作战篇——兵依于国,以速为贵

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谋取一定利益,通过战争巩固政权、扩充疆土、掠夺财物等。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国力的较量,长期作战必定损耗国力,导致国内虚空。分析战争的利弊后,孙武提出了“以战养战”、“因粮于敌”、“兵贵胜,不贵久”等作战思想。

甲兵之本,在于国力

【原典】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①,驰车②千驷,革车③千乘,带甲④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⑤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注解】

①法:法规,法则。

②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

③革车:用皮革缝制的篷车,是古代重型兵车,主要用于运载粮秣、军械等军需物资。

④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兵,此处泛指军队。

⑤内外:内,指后方;外,指军队所在地,即前方。【译文】

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古语智慧】

两军交锋,胜负是个未知数,因此对自己,对敌人战前都要“算”。战争耗资巨大,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都有相当的要求,这是战争的后方支持力量。三者对出师作战而言都是缺一不可的,是战争进行的基本条件。在这里,孙武也为反对“穷兵黩武”埋下伏笔。

对于一个企业的制胜之道,也是同样的道理,那就是要不断增强实力,以宏大的规模效应给以对手沉重的打击。但是任何企业参加市场竞争,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经费能否给与足够的支持。经费就是“甲兵之本”,它主宰着企业是否能继续进行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因而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因而若是企业要求得发展,赢得竞争力,首先要对于经费预算做好充分的准备。【智慧故事】

宋襄公草率迎敌一败涂地《孙子兵法》认为出师作战必须做好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的充足准备,并且要对战争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春秋时期,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遭遇失败之后马上向邻国搬救兵,请求楚国联合起来攻打宋襄公。楚国国君派能征善战的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兵,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宋国大司马公孙固深入分析双方客观条件之后,知道宋国远不是楚国的对手,劝宋襄公道:“楚国是大国,兵多将广,土地辽阔,我们一个小小的宋国哪里能与它相匹敌呢?还是跟楚国议和吧!”

宋襄公刚刚大败郑国,认为自己必胜无疑,于是生气地说:“楚军虽说兵力有余,但仁义不足;我们宋国兵力不足,但仁义有余,仁义之师是战无不胜的。大司马为什么要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公孙固还想再次劝解的,但宋襄公怒冲冲地不许他说话,“我意已决,不要说了!”于是宋襄公不顾公孙固的劝告,一意孤行领兵应战。另外还命人做了一面绣着“仁义”两个醒目大字的大旗,高高地竖了起来。

战斗开始,楚军士气极高,大声呐喊着强渡泓水,向宋军冲杀过来。此时,宋将司马子鱼看到楚军一半渡过河来,一半还在河中,觉得这是出兵灭掉楚军的最好时机,于是就劝宋襄公下令进攻,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宋襄公却骄傲地说:“我一向主张‘仁义’,敌人尚在渡河,我军趁别人之危而进攻,那便是不讲道德仁义,这可怎么行呢,等他们过完河我们再应战。”

楚军渡过河后也一直纳闷宋军为何还不进攻,于是从容布阵。司马子鱼又见有出战的时机,又劝宋襄公:“大王,楚军立阵未稳,我们赶快进攻,还有希望获胜,赶快下令吧!”宋襄公再次如前一样回答司马鱼,并且没有下令开始进攻仍然按兵不动。

楚军布好阵后,马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宋军杀来。如此的阵势把宋军都吓破了胆。所有士兵看此情形,不等短兵相接,一个个掉头就跑。楚军并没有顾及宋军之前对他们的“仁义”,继续乘势追杀,结果楚军不费多大的力气就取得了胜利。宋襄公本人在战斗中也被一箭射中大腿受了重伤。

惨败归国后,宋襄公还对司马子鱼说:“仁人君子作战,重在以德服人,敌人受了重伤,不应再去伤害他;看见头发花白的敌人,也不应抓他作俘虏。敌人还没有摆好阵,我们就击鼓进军,这不能算是堂堂正正的胜利。”司马子鱼长叹一口气,说:“我们宋国兵微将寡,国力兵力都不是楚国的对手,早前大司马公孙固就已经劝告你不要出战,因为我们不是楚国对手。可是大王您一意孤行,非要交战不可。这也就罢了,一旦交战,抓住时机进行进攻时非常必要的,可是您却一直以仁义之师作为挡箭牌,一次次错过进攻的大好时机,打仗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枪对枪、刀对刀,你不杀他,他就杀你,战场上哪有仁义可言呢?”司马鱼一番话后,令宋襄公无言以对。次年五月,宋襄公便因伤势过重,久治不愈而死。

速战速决,久战兵钝

【原典】

其用战也胜①,久则钝兵挫锐②,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③,则诸侯乘其弊而起④,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⑤,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⑥。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注解】

①其用战也胜:胜,取胜,这里作速胜解。意谓在战争耗费巨大的情况下用兵打仗,就要求做到速决速胜。

②久则钝兵挫锐:钝,疲惫、困乏的意思。挫,挫伤。锐,锐气。

③屈力殚货:殚,枯竭。货,财货,此处指经济。此言力量耗尽,经济枯竭。

④诸侯乘其弊而起:其它诸侯国便会利用这种危机前来进攻。弊,疲困,此处作危机解。

⑤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不巧。速,迅速取胜。巧,工巧,巧妙。此句言用兵打仗宁肯指挥笨拙而求速胜,而没见过力求指挥巧妙而使战争长期拖延的。

⑥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长期用兵而有利国家的情况,从未曾有过。【译文】

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古语智慧】

用兵作战很多时候是与时间在较量,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相应的战争就会加重国民生产的负担,长久在外作战必定会导致国库虚空,因此没有了后方支持力量的话,战争是很难再继续的,失败是必然的。士兵在外长期作战必定会劳累过度,且离家时间长了思乡情结严重,必然就无心迎战,这样同样会导致战争的失败。因此作战提倡速战速决,一方面可以减少财力的消耗,另一方面快速作战军队士气高昂,那么胜利的机会也会加大。孙武提出的“速战速决”,对用兵作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人说:“政治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行为。”的确没错,这是针对持之以恒的管理而言的,但是国家活动中时常有突发性的事件发生,因此,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下,也必须速战速决,以最快的时间争取到最好的结果。比如,在打击犯罪时,必须速战速决,绝不手软。长期的与罪犯纠缠,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罪犯更猖狂地作案,另外一方面,长期纠缠必定会使得执法机关疲惫不堪,长期的人力和资源的消耗也是一个浪费。

企业在商业竞争中同样以时间作为赢得先机的标准,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抢资源、抢市场、抢客户、抢利润,自我就有更大的冲击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快资金的周转;一方面,可以使得自身的策略隐藏得更好,不易被敌人发现;另一方面,造成更大的竞争力量,争取所有力气一起迸发,一举打下竞争对手。【智慧故事】“奉戴天子”之策《孙子兵法》认为,用兵作战多是在与时间较量,一是因为时间太长,会消耗更多的力量,实际上是削掉自己的实力;另一个方面,时机通常都是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把握扭转乾坤的机会。曹操和袁绍之争就是很好的例子。

汉朝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并起,谁都想趁机称帝,但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取而代之,因此奉戴天子以讨伐群雄尚不失为一个争霸天下的良策。谁先拥戴了天子,谁就会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当时董卓首先拥有了这个机会,但是终因能力不及而没有得天下。董卓之后,袁绍和曹操集团的谋士分别也向他们献计,建议他们行“奉戴天子”之计。

毕竟在天下大乱,奉戴天子还是有一定风险的,而且两集团相争,注定有输有赢。为了达到目的,集团内部谋士们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袁绍集团内部,双方辨得颇为激烈。在奉迎天子的问题上,几乎在荀彧等向曹操提出此建议的同时,袁绍的首席幕僚沮授也向他建议:“主公的世家好几代都荣任辅佐皇帝的宰相,忠义之名天下皆知。如今,皇上和朝廷被迫西迁长安,宗庙遭到破坏。而全国各地州郡,虽都以勤王之名起事,但实际只求扩张自我势力,根本没有人有保卫皇室、安定天下百姓之心。如今本州初定,我们已有了较稳定的力量,就应该奉迎皇帝到邺城安顿,一方面表示我们安定天下的志愿,一方面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堂堂正正的名义,来讨伐不守臣节的州郡,相信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我们的。”袁绍听后点头同意他的观点。

但是反对方审配及大将淳于琼同时提出意见:“汉王室衰颓已久,即使想帮他们重建也是很困难的。如今天下群雄割据,各拥庞大军团,有道是‘秦亡其鹿,先得者王’,现在应是大家再公平打天下的时候了。如果把皇帝请到邺城,任何行动理当请示,这样会严重损害军事行动的机密性和机动性,得不偿失。更何况皇帝身旁还有很多公卿大臣,过分尊重他们会使我们的权力变小;不尊重他们则会有违抗皇权的麻烦,实在值得考虑。”

沮授听后立刻反驳道:“奉迎皇帝,必得天下大义之名,这个利益对我们的发展比什么都重要。以时机而论,目前皇帝正愁没有去处,执行起来最轻松;如果不乘机行事,一定有不少人会抢着去做。通权变者从不放弃任何机会,能立大功者在于不延误时机,希望主公尽速考虑这件事。”

袁绍一向优柔寡断又怕麻烦,两者都是自己的忠臣,意见也都十分有道理。其实,听谁的意见都无关重要,他最大的愿望是巩固黄河以北政权而已。有了这个想法,袁绍一直左右摇摆,迟迟难以定决,最终,曹操抢占先机,挟持了汉献帝,而袁绍最终错失良机。

以战养战,胜敌益强

【原典】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①,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②,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③,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④。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⑤,百姓之费,十去其七⑥;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⑦,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⑧,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⑨,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⑩;取敌之利者,货也(11)。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12),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13),是谓胜敌而益强。【注解】

①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役,兵役。籍,本义为名册,此处用作动词,即登记、征集。再,二次。意即不二次从国内征集兵员;三,多次。载,运送。即不多次从本国运送军粮。

②运输:这里指长途运输。

③近于师者贵卖:近,临近。贵卖,指物价飞涨。意为临近军队驻扎点地区的物价会飞涨。

④急于丘役:急,在这里有加重之意。丘役,军赋,古代按丘为地方行政单位征集军赋,一丘为一百二十八家。

⑤中原内虚于家:中原,此处指国中。此句意为国内百姓之家因远道运输而变得贫困、空虚。

⑥十去其七:指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

⑦戟盾矛橹:戟,古代戈、矛功能合一的兵器。

⑧智将务食于敌:智将,明智的将领。务,务求,力图。意为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就食于敌国。

⑨杆,泛指马、牛等牲畜的饲料。石,古代的容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⑩杀敌者,怒也:怒,激励士气。言军队英勇杀敌,关键在于激励部队的士气。(11)取敌之利者,货也:利,财物。货,财货,此处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句意为若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财物,就要先依靠财货奖赏。(12)赏其先得者:奖赏县夺得战车的。(13)卒善而养之:卒,俘虏、降卒。言优待被俘的敌军士兵,使之为己所用。【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强大的方法。【古语智慧】

战争消耗巨大,必须从国内进行沉重的赋税以给与战争强大的支持,长期加重人民的负担,必然会使得百姓贫穷,民怨声声,更可怕的是财物枯竭——“军无粮食则亡”而“以战养战”的军事思想是人性化的体现之一,也是现在军事重视后勤思想的体现。在外作战,将令首先要做的最好是夺取敌人的粮草,这样一方面使得敌人物资短缺,还能使得我方的战粮得到补充,同时这样得到的粮食,比起在国内运输至边疆要少费力许多;另外一方面能消耗敌人的力量,使得“一箭双雕”。

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使得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同样也使得战斗力加强。“联盟”这个概念运用于国家管理中就好比“以战养战”,联盟国家之间必定也会有利益冲突,但是这并不妨碍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竞争,只要竞争力得以将强,自然就把别人比下去了。因此,“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思想同样适合政治层面。

现代商战中,“以战养战”表现为企业一下这些行为: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些行为措施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成本竞争优势,克服高运输成本和高库存成本,以最小的付出占取市场。“胜敌益强”的思想表现为取长补短,谋略表现为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这样市场的敏感度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就无严重影响了,是提高竞争力量的重要手段。【智慧故事】

夺粮“战”《孙子兵法》认为富有军事才干的将领不会多次从本国运送粮食辎重等作战物资,而是从敌国获取粮草。这样做,既可以节省从本国运输粮草所花费的巨额开支,又能够削弱敌国的物资保障,可取一举两得之功效。三国时期的袁绍便曾成功运用此道,不仅夺了对方的粮草,使得自身实力增强,削弱了敌方的物资保障,进而取了对方的城池。

袁绍与冀州牧韩馥曾共同讨伐董卓,自此成为了朋友。有一回袁绍正在河内屯兵待战,但是日见粮食已不多,很是犯愁。韩馥知道袁绍的难处,于是派兵给他送去了粮草,解决了袁绍的燃眉之急。袁绍因此觉得韩馥很够朋友,心底非常高兴。但是在他身旁的谋士逢纪却说:“大丈夫出兵打仗闯天下,等别人送粮食来算是什么?既然冀州是粮仓,为什么不去夺取呢?”听到这个建议,袁绍大为惊喜,连忙问:“你有什么妙计?”逢纪说:“公孙瓒假借讨董卓之名,引燕代之兵进入冀州境内,准备袭杀冀州牧韩馥。将军可派人送信与公孙瓒,约好与他共同打冀州,公孙瓒必然发兵。而韩馥属无谋之辈,他必然请将军去保卫冀州,冀州便唾手可得”。袁绍听了逢纪的计谋十分高兴,便给公孙瓒发了书信。公孙瓒见信,知道与袁绍共同攻打冀州,可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发兵。同时,袁绍又派说客去冀州。说客见到韩馥后说:“公孙瓒已是势不可当,袁绍也是一时之豪杰,如果二人联合攻城,恐怕此城难保。而袁绍是您的旧友,不如您把城让与袁绍,既保住了性命,又得了让贤之名。”韩馥素来胆小怕事,听到这个建议即时表示同意。于是,袁绍带兵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冀州的,但他逐渐任用自己的部下田丰、沮授、许攸、逢纪主管冀州之事,反客为主,尽夺韩馥之权。直到这时,韩馥才懊悔不及。袁绍夺粮一招可谓了得,等占据了冀州这个大粮仓之后,粮草军备等后勤物资有了保障,军事实力也大大加强了。

兵贵胜,不贵久

【原典】

故兵贵胜,不贵久①。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②。国家安危之主也③。【注解】

①贵:重在,贵在。

②生民之司命:生民,泛指一般民众。司命,星名,传说主宰生死,此处引申为命运的主宰。

③主:主宰。【译文】

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古语智慧】

战争宁可“拙胜”,不求“巧久”,战争的危害性使得必须与时间做一较量。时间是胜利的保证,曹刿论战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明锐气很重要,士兵战斗力缺乏就会不战而败,只有争取到时间才能保证士气一直高昂,后方物资资源足以保证军事开支,而两者都是作战的基本。另外,战况时瞬息万变的,此时的计谋也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起到有效的作用,错过时机便失去了夺取胜利的良机。因而战争必须“速战速决”,而不可久战。

时间无论是对于军事战争来说还是对于政治斗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斗争中,速战速决表现为,争取政治利益的时候抢先一步,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若是慢半拍,等别人抢在自己之前,那么要想再从别人手里夺过,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防守和巩固比进攻容易得多。“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运用于商战之中,表现于再做好战前的准备和谋略之后,要迅速出击,以快攻配合作战,否则就会功败垂成。商场信息瞬间变化,一方面战术谋略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最佳效果,而商场讲究先抢商机为赢;另外一方面,信息流动太快、太多,站多很容易被竞争对手看穿,那么事先的策略和谋划就会泡汤。【智慧故事】

速战速决,见机先取《孙子兵法》主张作战应该速战速决,而不是屯兵待机不战。兵战神速才能取胜的例子数不胜数,曹操破乌恒和晋秦麻隧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

官渡之战后,袁绍死去。袁绍的两个儿子都投奔了乌恒的单于,以待时机东山再起。曹操决定乘胜追击,杀掉单于蹋顿和二袁。于是公元207年亲自带兵远征乌桓。由于乌恒地远,军队阵势浩大,人马、战车、粮草数量巨大使得行军速度极慢。看到这种状况,曹操的谋士提出建议:“速战速决取胜,不能等到敌人都做好充分准备才到达,那时定会由于疲于行军而无法尽力作战,这样肯定是无法取胜的。”曹操听了建议后恍然大悟,于是改变作战策略,精选几千精兵火速赶到乌恒。突如其来的大兵使得蹋顿手足无措,于是立马召兵,誓在自家门口与曹操军队决一死战。

曹操见此阵势,也不敢放松,拼死战斗,以一敌十。但曹操战术得当,虽精兵死伤无数,但是蹋顿军队的将领死的死,伤的伤,数千兵马一时群龙无首,都慌忙逃脱。袁熙、袁尚听到蹋顿阵亡的消息,带领随从逃出乌桓,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不久便被公孙康设计杀死。曹操北部边疆从此安定了下来。

第三章 谋攻篇——用兵伐谋,上上之策

孙武在本章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用兵作战最佳的战果是不战而胜,依照“伐谋”、“伐交”、“伐兵”的顺序安排战术,使得花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利益。再次,分析国君和将领的作用,充分了解敌情,根据敌情做战术安排,以求“知己知彼,百胜不殆”。

不战而胜,善之善者

【原典】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注解】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完整。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者还包括外城及周围的地区。破,攻破,击破。此句言以实力为后盾,迫使敌方城邑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战争交锋,攻破敌方城邑则稍差一些。

②非善之善者也:善,是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为不是好中最好的。【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古语智慧】

战争的目的是使得国泰民安,或者以战争夺取财物以满足本国需要,又或者是利益的较量,由此得知战争的最终目的并非打仗。战争固然是国家力量的较量,必定会消耗大量的物资于生命,正因为战争对人力物力的依赖性太强,所以除了“速战速决”,“因粮于敌,以战养战”这些方法以最小的物资消耗而取得胜利外,还不费一兵一卒和丝毫的军需储备,因而战争的最好结果是“不战而胜”。这便是孙武认为的战胜敌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孙武“功利”之心避害趋利的体现。在此引出作战的重要思想——“伐谋”。

政治斗争中,虽没有刀光剑影,但是同样影响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政治活动中,通常是口舌之战,亦即伐谋中的政治外交政策,而后若是在无法通过协议解决才会导致战争的发生。因此为了避免战争的发生,政治斗争中更要注重伐谋。有时候,仅仅是简单的几句触到敌人痛楚的话,或者巧妙地绕开话题,使得自己避免陷进政治的漩涡,使得敌人退缩或者防御于无坚不摧的状态。

商业竞争中,“不战而胜”表现为“攻心计”。在企业自身实力强大的基础上,利用竞争对手的弱点,在未出击之前展现自己强大的优势,心理优势上让对手屈服,使得竞争对手自动退出竞争行列。此为商业“不战而胜”的“攻心计”。【智慧故事】

秦穆公两次灭郑不成

公元前630年,秦国和晋国联盟攻打他们的邻国——郑国,两国兵力强大,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兵临城下,郑国君主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进宫商量对策。出军应战肯定是不可行了,只能派使者去说服他们退兵。最后决定派富有外交经验的大臣烛之武出使。

烛之武了解到,秦晋两国虽然都已经打到城下,但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互不相干。经过一番思考后,烛之武决定在秦国下功夫。于是,烛之武连夜赶到秦军驻扎营地的城墙边,对着秦军营地嚎啕大哭。秦穆公和将领们都被哭声震动了,出门看看怎么回事。秦穆公问:“你连夜跑来秦营哭什么?”烛之武说:“我是伤感郑国即将灭亡,也为秦国担忧啊。”听到这话,秦穆公连问:“为何这样说呢?”烛之武回答说:“秦国和我国的国土并不相连,我们在东,你们在西。而我们之间还隔着晋国,这样遥远是很难将国土管理好的。而晋国就不一样,他们的国土和我们紧紧相连,郑国灭亡后就能扩大疆土,好好管理。秦晋本来实力相当,但是若是郑国灭亡后晋国就得以强大,相反秦国势力就要被削弱了。这样难以保证晋国不会去攻打秦国。如果秦国能和我们结盟就不一样了,我们待秦一定如贵宾一样,如此对于秦国而言也是有好处的。”听完烛之武一席话,分析得入情入理,利害分明,秦穆公如醍醐灌顶,心想:“既然灭郑对自己没什么好处,还是退兵吧。”

晋国看到秦国退兵后,顿觉孤掌难鸣,难以获胜。于是,也跟着退兵了。烛之武一席话让郑国不战而胜。

秦穆公回国后,思前想后觉得咽不下这口气,还是灭掉郑国为好。于是,于公元前627年不顾百里奚等大臣的劝阻,千里迢迢带兵出征郑国。秦军大将孟明视率领大部队悄悄潜入郑国地界。突然前面有人拦住了秦军的去路。原来是一位名叫弦高的商人,他十分爱国,看到国家大难临头,就不顾一切上前阻止。他略施计谋,谎称自己是郑国的使者,带着牛皮和肥牛犒劳秦军。实际上,弦高在拖延秦军的时间,从而帮助郑国争取备战的时机。弦高说:“我是郑国的使者,国军特地派我带上牛皮和肥牛来犒劳你们,你们远途到我国肯定十分劳累。我愿意为你们提供日常所需,晚上还能帮你们守夜,你们觉得怎么样。”弦高与孟明视一直周旋,而此时郑国已经做好准备了。

等孟明视发现郑国已经做好作战准备才顿觉醒悟,再三思考后觉得:“郑国已经做好准备,我们又是孤军作战,恐怕难以取胜。”于是,秦军打算取消灭郑计划。

秦国两次灭秦都没有成功,郑国也正是两次使用谋略使自己不战而胜。“伐谋”是两军对抗中代价最小、效益最佳的一种斗争手段,被《孙子兵法》奉为上策。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原典】

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③,具器械?④,三月而后成;距堙⑤,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⑥,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注解】

①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②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

③修橹韫:制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轮大车。修,制作、建造。橹,藤革等材制成的大盾牌。韫,攻城用的四轮大车,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纳兵士十余人。

④具器械:具,准备。意为准备攻城用的各种器械。

⑤距堙:距,通“具”,准备;堙,通“堙”,土山。为攻城做准备而堆积的土山。

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胜,克制、制服。忿,忿懑、恼怒。蚁附之,指驱使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译文】

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古语智慧】

孙武提出,战争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用兵谋略的较量,而谋略也是两军将领智谋的较量。聪明的一方常常是出奇制胜,击敌于瞬间,破敌势如破竹。伐兵是最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了最大程度的物资消耗。因而用兵作战应该首选伐谋,它花的力气和财力最少,兵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