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诗词歌赋谜联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20:56:29

点击下载

作者:罗兴洪、赵霞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药诗词歌赋谜联集

中医药诗词歌赋谜联集试读:

前言

中医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科学”,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学问”。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民主”的“德先生”一起被称为“赛先生”。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在中国广泛运用。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在于科学有完整的理论,并能重复,而伪科学是不能重复的。中医是历代中医名家通过对疾病的观察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而形成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寒热虚实、四气五味、经络脉象、辨证施治、君臣佐使、气血精液、望闻问切、理法方药”等完整的中医药理论,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无数的中医师,对患者救死扶伤,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能重复的科学。

但仍然有一些不明事理之人,认为中医看病不能重复,是靠经验而不是科学在看病;中医常常治不好病人;中医理论看不懂,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实际上,中医看病是完全能重复的;西医医生看病,虽然都是学的相同的知识,但有经验的肯定比没有经验的好;西医院不也经常发生治不好患者天天有人病死之事?人之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而且虽然同为科学理论,但不同的人掌握,其结果肯定也不一样。至于一些人说中医理论看不懂,解释不清楚,但事实是认真学中医理论的,看中医理论一目了然,而要想用西医理论解释中医,就像用基督教的理论去解释佛教,自然解释不清楚。学文学的,可能也看不懂数学,学园林绿化的也许也看不明白航天科学,学造船也不一定能理解基因工程,学物理的,想来也不太明白西医……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些人看不明白,就说数学、航天、西医不是科学吧?

中医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优秀灿烂的文化。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也是中医药文化史。“文化”一词,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解释为:“藉文化以教,弗改加诛。”晋束广微的《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元王逢诗中也有“文化有余戎事略”的诗句。这里的“文化”实际上是指和武事相对的文治、教化,即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

在中医群星璀璨的医家群体中,汇聚了儒、释、道、吏等各方面的人才,构成了传统中医学丰富的文化根基和学术渊源的文化景观。他们有的先儒后医,有的弃儒为医,有的本身就是经纶满腹的儒医;还有的虽入仕为官吏,却热衷于济世救民的中医药学。还有的医家学医的初衷,是自己的家人得病后,诸医方药治疗无效,遂发奋学医,以救亲人之疾;或自己患病在身,久病成良医。

因此,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医经、医论、本草、医方、医案、医话”等,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名医类案》等医学典籍,真可谓是汗牛充栋。

除了这些典籍专著之外,还产生了许多“诗、词、歌、赋、曲、对联、谜语”等。这些诗词歌赋联,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还能起到坚持真理、宣传正气、惩恶扬善的作用,如“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是讽刺袁世凯玩弄权术、镇压革命、阴谋复辟之事;“五品天青服,六味地黄丸”是讽刺那些不学无术、不为民办事的昏官、庸官。而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表明了民族医药企业制药的良心,“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道出了老中医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品德,“华佗再世”、“杏林春暖”则是赞扬中医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品德。这些中医药文化影响并激励了无数代中医工作者,不断提高医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解除患者疾苦,为华夏民族繁衍生息和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真可谓是:

虽然历史上许多与中医药有关的仁人志士,写了很多与中医有关的传说、典故、对联、诗、词、歌、赋、曲、书信、谜语等,然而这些优秀的文化分散在各处,没有人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纳、整理。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文化,受中医文化的影响,更好的造福于人类社会,我用了五年多的时间进行了收集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真是“一书藏天下本草,双手写杏林春秋”。希望能让读者更加喜爱中医、相信中医、使用中医、并继承和发扬中医。

继承、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让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是我的夙愿。近几年,我逐步将我所学、所用、所研究的有关中医药文化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分类成册,出版发行,本书就是其中之一。我希望读者阅读此书后,能够更加相信中医药,热爱中医药并使用中医药,让中医药为我们的健康服务。然而受知识面和写作水平所限,其中难免有失偏颇之处,还望行家斧正和读者海涵。三乐堂堂主兴洪2013年秋于南京仙林目录

版权页

主编简介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医的传说典故

一、中医雅称

二、中医的典故

三、中医基本常识

四、中医传说

五、古代名医拜师趣闻

六、古代女性医学家典故集锦

第二章 中药对联

第一节 中药对联故事

一、文人情趣对联故事

二、中医师徒对联故事

三、历史名人对联故事

四、讽刺中药对联故事

五、门店对联

第二节 中药对联集

一、中药名对联集

二、中药对联口诀

第三章 中药的诗词

第一节 中药的诗

一、咏中药的诗

二、镶嵌中药成诗

三、中药谜语诗

四、中药情诗

五、四季中药诗

第二节 中药的词赋记

一、中药的词

二、中医药的颂赋

第四章 中药的传记戏曲

第一节 中药的传记

一、《天南星游记》

二、中药祭文一则

三、独具匠心的战争志

四、桑寄生传

第二节 中药戏曲

一、川剧《请医》片段

二、京剧《请医》片段

三、汤显祖和《牡丹亭》

四、《草木传》片段——蒲松龄

五、《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

六、《桂枝儿》

七、《幽闺记》中药名写庸医

八、快板《中药店》

第五章 中药谜语

一、药谜故事

二、药 谜

第六章 中药信

一、夫妻间情书

二、朋友之间的书信

第七章 中医药的其他文化

一、中药分类总结

二、中药的经验总结

三、中医药歌诀

附录 中医药名言锦句

一、中医名医名言

二、中医名句名言

三、用药经典

第一章 中医的传说典故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留传下了许多雅称、佳话、典故。这些带有时代印记和传奇色彩的文化,历代各类典籍均有记载,千百年来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直到目前还有许多与中医学有关的成语仍在使用。一、中医雅称

1.岐黄之术

黄帝,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姓姬,号轩辕氏。岐伯,是传说中的古代著名医家,黄帝的臣子。相传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被后世医家称为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岐黄也被视为医家鼻祖。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医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多引用《黄帝内经》。岐伯

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

2.誉满杏林

提起“杏林”,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医生,联想到中医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直到如今有些医生在救死扶伤之后还会收到患者送来的“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虎守杏林”等锦旗。杏林一词已经成为中医家的专用名词,被用来赞美像董奉那样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医德的高尚,医家也常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典出三国时的神医董奉。董奉(约公元169年~280年),字君异,东吴侯官(今福建长乐)人。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诰封为“太乙真人”,号“碧虚上监”。宋宣和二年(1120年)诰封为升元真人。

董奉少时在家乡为吏,后在交州施医济世。据晋·葛洪《神仙传》讲,三国时候,吴国地方有个刺史,中毒得病,请了董奉去治疗。可董奉赶到时,病人已经死去三天了。董奉是一个实在的人,就是人死了,也要诊一诊,瞧两瞧。当他诊了死人的脉后,脸上突然现出喜容:“这人脉搏还在跳,还有救!”他忙从药囊中取出三粒丸药塞进死人的嘴里,用温水灌服,并用手在其胸腹部推拿。过一会儿,死者四肢慢慢舒展,脸上显现血色,继续用药后不几天,渐渐恢复了健康。他因此名噪当世,被尊为医仙,与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

在董奉传奇般的一生中,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是他在庐山悬壶济世的一段佳话。在《神仙传》第十二卷中记载了董奉治病救人的这样一个故事:虎守杏林塑像

董奉居山不种田,白日为人治病,不索取诊金。如遇危重病人,治愈后,让患家栽五棵杏树;看好轻病,只需栽一棵杏树。由于他医术超群,每天门庭若市,前来求治的人很多,几年之后,杏树郁然成林,达十万株之多,引来山中百禽群兽玩耍游戏。杏子熟了,他在林中盖了个草仓,告示人们说:“欲买杏者,无须奉告,只需将一升谷子留下,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就行了。”董奉将杏子换来的粮食,赈济贫困人和旅途盘缠不足的求医人。这样,他的杏林帮助赈救了无数生命。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汪受传教授也拿出自己全国优秀教师奖金,在仙林新校区内种植了一片杏林。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

董奉这种高尚品德,人人有口皆碑。从此“杏林”二字便成了称赞医生美德时的专用词。我们可以从古代诗词中信手拈来有关“杏林”的词句:

李白的“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送二季之江东》)。王维的“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杜甫的“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大觉高僧兰若<和尚去冬往湖南>》)。李端的“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漱泉春谷冷,捣药夜窗深。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云阳观寄袁稠》)。翁方钢的“岩幽虎心善,远吹来杏林。但坐掏石泉,溪回鸣玉琴。”(《隘口》)。

3.青囊医术

青囊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又衍义为医术。其实,青囊原为古代医学家藏放书籍的布袋,以便于携带而远游。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的诗,其中“肘后检青囊”的青囊就讲的是医书,但根据诗义,也可以说医术。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据传,“青囊”典故和华佗的故事有关。华佗“精于方药,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一生不求名利,不慕富贵,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和实践上。他还不断总结自己行医用药的丰富经验,写成了医学著作。华佗生前行医游走各地,为了携带方便,把自己的医学著作和生平所著的诊籍——医案,都装入青色的布袋即青囊之中,可惜那些珍贵的医籍未能得以流传。刮骨疗伤

关羽的胳膊中了毒箭,伤势很重。华佗因为平时就仰慕关羽的义名,听说了这件事,就从江东驾小船来为关公治病。华佗诊视之后说:“这是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毒药,已经渗透到骨里了;如果不早治,这条胳膊就废了。”关公说:“用什么药物来治?”华佗说:“我自有治法,只是担心您恐惧罢了。”关公笑着说:“我视死如归,怕什么?”华佗说:“在寂静处树立一根标柱,上面钉着一个大环,请您将胳膊放到环中,用绳子系起来,再用被子把头蒙起来。我用尖刀割开皮肉,一直割到骨头,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上,用线缝口,这样就没事了。只是担心你会害怕。”关公没有惧色,坦然笑道:“这样容易,不用柱环。”让人设酒席招待华佗,关公饮了几杯酒,一边与马良下棋,一边伸出胳膊让华佗动手术。华佗拿着一把尖刀,让小校捧着大盆在下面接血。华佗割开皮肉,骨头上已经变青了;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一小会儿,血流满盆。华佗刮尽箭毒,敷上药,用线缝好。关公大笑,站起来对众将说:“胳膊伸舒自如,一点都不痛了。先生真是世间神医啊!”华佗说:“我行医一生,没见过你这样的勇武将军。您真是天神下界啊!”就这样,关公的胳膊保住了。

曹操害了头痛病,请了不少医生医治都不见效,有人推荐了华佗。华佗诊断之后,说:“大王头脑疼痛,是因患了风病。病根在脑袋中,风涎出不来,服汤药没用。我有个治疗的方法: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能除掉病根。”曹操大怒道:“你这不是要杀我吗!”华佗曰:“大王应该听说过我为关公治胳膊的事吧,他的胳膊中了毒箭,我为他刮骨疗毒,关公一点也不害怕;你这病与关公比不算大,为什么这么多疑呢?”曹操说:“胳膊痛可以刮,脑袋怎么能砍开?你一定与关公有私情,现在想趁这个机会来报复我吧!”便呼左右把华佗关到狱中。

监狱中有个狱卒,姓吴,人们称他为“吴押狱”。他敬重华佗的为人,每天拿酒食给华佗吃。华佗非常感激,告诉他说:“我快死了,遗憾的是我的医术还没有传到世上,而我的两个儿子都不能继承学医。现在你的深情厚意,无可报答;我写一封书信,你可派人送到我家,取来装在“青囊”之中的医书赠给你,这样你就可以继承我的医术了。”吴押狱非常高兴地说:“我如果得了这本书,就不干这个差使了,去医治天下病人,使先生的医术、医德继续流传。”华佗当即写了书信交给吴押狱。吴押狱到了金城,拿到了装在“青囊”中的医书,回到狱中,华佗检看后就把书赠给了吴押狱。吴押狱拿回家藏起来。不久之后,华佗死在了狱中。

吴押狱买棺葬了华佗,辞了差役回家,想拿出装在“青囊”中的医书学习,却见他的妻子正在那里焚烧那本医书。吴押狱大吃一惊,连忙抢夺过来,可是全书大部分已被烧毁,只抢得最后一两页。吴押狱非常生气,怒骂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说:“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的医术,又能怎样?最后还是会像华先生一样死在大牢之中,要它又有何用!”吴押狱唯有连连叹气。因此华佗的医书没有流传下来,后世所传的一些阉鸡、猪的小医术,正是烧剩下的一两页中所记载的。因华佗的医术典籍都装于青囊之中,所以,后世就将青囊指代医术典籍。华佗像

4.悬壶济世

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但是,提到“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句俗语,你就会知道这葫芦肯定与药有关。葫芦,古代称作“壶”,俗称葫芦瓜。

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载: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有一天,一个神奇的老人来到这里,他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的中药店,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里面盛了药丸,专治这种瘟疫。这位“壶翁”身怀绝技,乐善好施,凡是有人来求医,老人就从药葫芦里倒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就这样,喝了这位“壶翁”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

当时有汝南人费长房,见众人散后此老翁便跳入壶中,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带了酒菜前去拜访,老翁便邀他同入壶中喝酒。费长房从此随其学道,壶翁尽授其“悬壶济世”之术。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因而后人们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一种代称,称卖药的、行医的为“悬壶”,一些开业医生也以葫芦为招牌,并美称医生职业为“悬壶济世”,开业则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行医者悬葫芦在诊室当作行医的标志,表示开业应诊之意,人们便将开业行医者通称为“悬壶济世”之人。悬壶济世图

在一些诗词小说文学作品中,也常提及,《诗·豳风·七月》中“八月断壶”,特指的就是盛药的葫芦,即“药葫芦”。古今许多神话故事,几乎涉及药的就有葫芦。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就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五回中说:“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老君)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小说中也说到这种葫芦的作用是盛放丹药。

5.中医郎中

人们习惯称中医师为郎中。其实,郎中原是秦代所设立的官名,并分文武郎中,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员,历朝均有沿用。串铃卖药图

称中医师为郎中是从宋朝以后开始的。当时,有位郎中官名叫陈亚,为人诙谐,又爱好文字游戏。他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如“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但看车前牛岭上,十家皮没五家皮”等,都巧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技巧将前胡、半夏、车前、五加皮等中药名糅入诗中,而不觉牵强附会。

有一年天旱,陈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甚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葫芦巴。”半夏、胡芦巴也是药名。蔡见他讽刺过分,便道:“陈亚有心终归恶。”陈亚应声道:“蔡君出口便成衰。”“便成衰”为中医学“泄泻”的别名。此事传到民间,陈亚名声大振,都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以后便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

依照我国古人的习惯,不论笔记或小说里,大夫和郎中也略有区别。一般设馆治病的医生,都称为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包医奇难杂证的医生,称为郎中,又叫走方郎中。所以后来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6.再世华佗

华佗是后汉著名医家,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施针用药简而有效。行医各地,声名颇著。华佗

华佗发明了麻醉药,名为麻沸汤,如果有人患了重病,让患者服下,病人像醉死一样,这时用尖刀剖开患处,再用药水清洗,病人感觉不到疼痛,然后用药线缝合切口,敷上药;一个月左右就痊愈了。有一个人,被犬咬了脚趾,接着长了两块肉,一个痛一个痒,都难以忍受。华佗说:“疼痛的里面有十个针,发痒的里面有两枚黑白棋子。”人们都不信。华佗用刀割开,果然如此。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则有他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

华佗,医术高明。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他。郡守让华佗为他诊治,华佗退了出来,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瘀血在他的腹中,应激怒他让他把瘀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传信斥责他。”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又有一位极漂亮的姑娘,已经过了结婚的年龄,可是仍没有嫁人,因为长期以来她的右膝长了个疮,不断往外流浓水。华佗看过后,她父亲问女儿的病情,华佗说:“派人骑马,牵着一条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回来后,趁狗身子正热时截下狗的右脚,戳在疮口上。”不一会儿,有一条红色的小蛇从疮口中出来,进到狗的脚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周泰与山贼搏斗,身中十二枪,生命垂危。孙策命人请来华佗为周泰治病,华佗说:“这很容易。”开出药方,一个月就痊愈了。一次出诊的途中,华佗碰到有人家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好像活人的血。凭着医生的本能,他断定病人尚未死亡,决定立即开棺救人。经过抢救,终于救活了棺材里尚未死亡的休克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

后来,华佗这一名字就成了医术高明的代名词。人们在赞扬某位医生医术高明时,就会称他为“再世华佗”。

7.手到病除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所谓切,就是伸手诊脉。医术高明的医生只要一出手,就能诊明病情,从而消除之。无名氏所写的《碧桃花》中有位太医,在替人诊病时说:“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你手到病除。”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六十五回中也写道:“百药不能得治,后请得建康府安道全,手到病除。”因此,手到病除便成了病人对医生的最高褒奖。

8.橘井泉香橘井泉香“橘井泉香”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就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现在的一些中药店,仍在明显处悬有“橘井泉香”匾额。据《辞海》“橘井”条释:相传汉代苏仙公得道仙去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一升,井檐边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第二年,果然发生疫病,远近皆求治,果然痊愈。后因以“井橘”为良药之典故。《药海拾奇》一书中也讲述了苏仙公成仙,其母以井水橘叶疗疫的故事,此后世人便以“橘井泉香”或“橘井流香”颂救人功绩,医者将其书之匾额以明其志。

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橘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春暖”、“悬壶济世”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9.苍生大医苍生大医

唐代药王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不但对医学有较深的研究,而且博涉经史百家学说,兼通佛典。他医德高尚,堪称医界的楷模。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他提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并被后世视为行医的道德标准。他主张:“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他身体力行、积德行善,被人们尊为“药王”。后人将医德高尚的医生均称为“苍生大医”。

10.良医三善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中说:“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

意思是说,良医处世,不傲慢于自己的名声,不计自己的利益,这反而树立了他的品德形象;能挽救生命,妙手回春,这就建立了他的功劳;阐发深奥的医学理论,著书立说,这就建立了他的言论思想。医生就应该在掌握医学这门手艺的同时具备上述三种善德,可见“医道”对于世间而言,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叶天士像二、中医的典故

1.药葫芦作为中药店标志的来历药葫芦

许多人不明白一些中药店门前都挂着一个药葫芦是何意思?其实这也有一段来历。《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坊》里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相传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有一天,一个神奇的老人来到长安,他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的中药店,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里面盛了药丸,专治这种瘟疫。凡是来求医者,老人就从药葫芦里摸出一粒药丸,让患者用温开水冲服,就这样,喝了他的药的人,一个一个都好了起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便在许多地方传开了,后来一些行医者就以药葫芦作为中药店的标志,这一习俗一直传了下来。

2.中药店称为“堂”的来历

凡是历史悠久的中药店都称作“堂”,比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宏济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等。“堂”出自名医张仲景。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其人医术高明,深受百姓好评。汉献帝建安中期,他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那里瘟疫流行,死人很多,他很痛心,工作之余,就在他的“公堂”接诊病人,自称“坐堂医生”。后人为了学习这位名医的高深品德,就沿用这个名称,一些行医者也把自己的中药店叫“某某堂”,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同仁堂

3.“药锅”称“急销”的来历

据《史记》载,汤液的始创者,是三千多年前商汤的宰相伊尹。伊尹原是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他聪慧灵敏、精明能干,还是位烹饪大师。根据烹调方法,他由此及彼,“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用当时的陶制盛具煎煮草药,第一次创制了汤液。

几千年来,煎药盛具也随着社会陶瓷业发展而发展,出现了体形各异、千姿百态的药锅、药罐、罐壶等煎药用具。

由于地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药具的使用和叫法也不尽相同。北方人习称药锅,南方人习称药罐,而在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人们则把药罐习称为“急销”。为什么把它叫成“急销”呢?还有一段传说。

那是在宋仁宗景佑年间,闽南和台湾一带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一片悲凉惨景。

这时有位名叫吴本的名医,带领徒弟采药治病,救活了许多人,被海峡两岸同胞尊称为救苦救难的“医灵真人”。当时患病的人太多,所用药具又太杂,质量低劣,规格不一,以致影响药效,有的竟产生毒副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吴本急忙赶往粤东地区,选择厂家,研制模型,统一规格和质量标准,烧制了一批批质量高、价格低的药罐投放市场,供老百姓急用。但当时老百姓闻药色变,忌讳“药罐”二字,临时又没有一个恰当的名字来代替。商人讲利润,急着要推销,眼下此物百姓正急着用,就急中生智,叫它“急销”,双方都图个吉利。

就这样,“急销”作为药罐的代名词,在台湾、闽南、粤东民间叫开了。药罐

4.为何将药渣倒在地上

一天,孙思邈吃过午饭,独自一人游至西关桥头,看见一位老者端着药砂锅往大门外倾倒药渣,孙思邈好奇地走上前去,问老者说:“老先生,您为什么将药渣倒在门口呀?”老者说:“我吃了十几付汤药了,浑身还是湿痛,四肢老是没力,总是治着不中,我也不吃药了,熬熬好了好,不好也该死了,所以把药给全倒掉。”孙思邈听后便慢慢地与老者聊起了家常,说了一会很投机,孙思邈就顺着话意问老者:“您是咋得的病?”老者说:“十天前下雨淋着,浑身困乏,发烧无力。”孙思邈说:“我也是医生,能否给您看看?”老者爽快地说;“中”。孙思邈就为他切脉,接着又蹲在地上拨开药渣,一样一样地察看,然后对老者说:“老先生的病没有好,是因为抓的药不行,我再给您重新开方,吃着中就算了,吃着不中您去山林街找我,我叫孙思邈。”老者按照孙思邈开的方,抓药煎服后,很快就痊愈了。逊思邈像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从禹州到河南各地,许多人家都把病人服剩下的中药渣倒在门口,盼着有高明的医生看到药渣后,开出好方,使病人早愈。这种习惯一直流传到现在。现在一些住在城市里的人,也会吃中药后把药渣倒在小区的路上。

但现在很多人对药渣倒在地上的典故不了解,以为将药渣倒在路中间,人来人往将药渣踩碎踢飞,病人的病就会好;有的地方以为把药渣倒在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让众人车压脚踩药渣子,这样病魔就找不到家,病人的病也就消除了。

5.狗皮膏药的由来

传说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有一家做膏药的王掌柜,乐善好施,不管贫富,只要生了疮,他就给人治,名声不错。一天,王掌柜带了一些膏药去赶庙会,半路碰上了一个瘸腿乞丐,浑身破烂,直冒臭气。乞丐见了王掌柜,伸开瘸腿,他腿上长了个小疔疮,请王掌柜给治治。王掌柜一看,取出一帖膏药贴在小疮上,说道:“明天准好”。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上了瘸腿乞丐,忙问:“好了吗?”乞丐说“不好,疼得更厉害了。”王掌柜揭开膏药一看,果然疮更大了,就说:“我给你换一帖药力大的,再不好,你到我家找我”,于是给乞丐又换了一帖。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王掌柜要出门,刚迈出大门,就见那个瘸腿乞丐在门边等着呢;没等王掌柜开口,瘸子就大骂起来:“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王掌柜揭开一看,不得了,腿疮变的碗口大了。王掌柜挺过意不去,说“我再给你配帖好膏药”,说着扶起乞丐走进家去。刚一进院,一条大黄狗扑了过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一看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一棍将狗打死。乞丐笑了:“今天有狗肉吃了”。铁拐李狗皮膏药

王掌柜跑到后院,找出几味名贵药材,给乞丐配好了一帖膏药。过来一看,乞丐正吃着烤狗肉,旁边摊着几块狗皮。乞丐接过配好的药,往腿上一按,又拿起一块狗皮,也捂到了上面。功夫不大,乞丐把狗皮膏一揭,碗口大的脓疮不见了,真是神奇。王掌柜接过狗皮膏,感慨万分。这时瘸腿乞丐忽然不见了,他这才明白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仙方。

6.古代郎中的标志

明清时代,在安徽安庆民间,游医郎中身背药篮,手摇虎撑走街串巷,行医兼采售中药。所谓“虎撑”,是指一种用铜或铁做成的环,是游医郎中行医的标志。说起这种“虎撑”,在安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三国名医董奉一天进深山采药时,刚到半山坡,忽见面前跪着一只斑斓猛虎,张开血盆大嘴,向董奉发出痛苦的呻吟,显得十分悲哀可怜。董奉定下心来,朝虎口望去,只见老虎的喉中卡了一根长骨,董奉知道老虎正向他求救,心想,取这根骨头很容易,但是用手将骨头取出时老虎会护痛,只要虎口一合,我的手不就完了吗?于是董奉慌忙下山,请一位铁匠打了一只铁环,用它撑住虎口,再用右手从铁环中伸进虎喉,把骨头取出来,老虎感激地向董奉叩头之后飞奔而去。此事传出后,游医郎中为显示自己也有名医董奉那样的医术,手里也都拿着这样的铁环,作为行医的标志,并取名为串铃。虎撑(又叫串铃)

游医们摇动虎撑时说来还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象征医术非常高明。但不管在什么位置,在经过药店门口时都不能摇动虎撑,因为药店里都供有药王的牌位,倘若摇动,便有欺师藐祖之嫌,药店的人可以上前没收游医的虎撑和药篮,同时还必须向药王的牌位进香赔礼。三、中医基本常识

1.“醫”字的本义

医最早的写法是“毉”,为合体会意字,由四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分拆之后,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匚”,表“按跷”,“按”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是我国古代一种属于物理性质的疗疾祛病的方法。这种疗法不借助于器械,而是直接通过手技来完成,既有治疗之功,又有保健之效。后来被称为按摩,现今又叫推拿。古代行医图“矢”,表“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说文解字》注:“砭,以石刺病也”,主要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消除病痛。砭石为我国最早的医疗工具,砭术曾被列为我国古代并存的砭、针、灸、药四大医术之首,也是后世刀针等医疗器械的前身。

右上角的“殳”(音shū)字,是甲骨文字形,表“针灸”,是我国古代治疗学的一大创举,它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由针法和灸法共同组成,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等优点。这项由我国独创发明的外治疗法,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而且还成功地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服务。如果我们看“又”的小篆体,就是一只小手,而且还是右手,可见古人发明文字的严谨。

下面是“巫”字,小篆体的写法像女巫两袖舞形。《说文》的解释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祝就是祝愿,祷告的意思。从这个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是从治疗疾病的手段来描述医的。用尖锐的金石按压、用东西捶打,用降神的形式祝愿祷告。这就是最原始的医的概念和作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字变化了,底下的“巫”换为了“酉”,变成了“醫”。“酉”,表“酒”,其在医疗上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更能“通血脉”、“行药势”,还可用作溶剂,故《汉书》称酒为“百药之长”。从最初的单纯用酒治病,发展到后来的制造药酒,足以证明酒在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酉”仍然是一种治疗手段,但是这个变迁说明已经把“巫”排除在外了。据考证,在周朝的时候,“巫”与“医”的职务已经分开设立了。

由上可知,四合“醫”中包含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其中所述及的形式多样的治疗手段,透射出我国古代医学科技丰硕成果的同时,还给人以十分形象、直观的感觉。

2.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君臣佐使”是中医的组方原则。这种组方原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内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医学典籍《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元代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申明:“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清代吴仪洛进一步解释说:“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症;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于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少,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

俗语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国难处二君。但医药王国里似乎没有独裁者,一个处方里的君药可由一味或两味组成,银翘散中银花、连翘同用为君,清热效果更强,它们真正平起平坐地一字并肩为王。

同一药物在不同处方里的角色转换,更值得我们深思。甘草,性甘平,生用泻火,熟用散寒,能表能里,可升可降,通十二经,解百药毒,《广群芳谱》把它列为“药谱”第一,有“国老”之称。它在炙甘草汤中为君,至补中益气汤便俯首称臣,到白虎汤则佐制石膏、知母之寒凉,而麻黄汤里它又变成了调和各方以求精诚团结的特使。真是一块好砖,哪里有用哪里搬,不讲报酬,不图名分,能上能下,知缓知急,无论哪个岗位,都能全心奉献,功成身退时,仅剩一把药渣而已!

3.中医药引子

提起药引子,老百姓都知道,生姜、大葱、大枣、红糖、蜂蜜等都是常用的药引子。药引子,顾名思义,就是将治病的药引到患病之处,使其发挥最大的药效,起到引药直达病所,增强药效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中药配伍“君臣佐使”中的“使药”。清代尤怡《医学读书记》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清代末年太康人龙子章在其所著《蠢子意》一书中写了一节文字,名为“大药引子甚是得力”,讲述了使用药引子的目的、方法。

治病引子最为先,引子便是先行官。

先锋如硬实,它自打敌前。

我尝治伤寒,大葱一把煮水煎。

我尝治吐衄,茅根一握煮水煎。

我尝治腹痛,黑豆一碗煮水煎。

我尝治尿血,蓟根一束煮水煎。

我尝治疮肿,忍冬一掏煮水煎。

我尝治风症,艾叶一团煮水煎。

我尝治眼红,薄荷一襟煮水煎。

我尝治滑泻,五倍一两煮水煎。

我尝治虚热,童便一罐煮水煎。

又尝姜汁一大盏,对药治顽痰。

又尝韭汁一大杯,入药治血鲜。

又尝酩馏一大壶,炒药治喉干。

又尝治半边,外用醋麸裹腿缠。

又尝治项强,外用热瓦枕藉眠。

又尝治瘰疬,外用神针把火燃。

诸如此类症,引子最为先。

好似乌骓马,全在霸王去著鞭。

又如青龙刀,全在关帝去传宣。

幸当用药时,不妨此笔添。

文中所说的药引,多是随手可以取来的,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食品,还有的是外用之物。

药引子多是随内服汤药使用的,但文中还将外用的“醋麸”、“热瓦”、“火针”等作为药引子使用。“童便”现在虽然不大常用,但健康卫生的童便在一些山区、农村,特别是台湾地区还在使用,它的清热凉血作用不庸否定。“酩馏”,即酩馏酒,就是黄酒,有活血通经、祛风散寒的作用,常作为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药引。“醋麸”,就是将麦麸用醋炒热,起到热敷温熨、散寒止痛的作用。“热瓦”,即将盖房用的瓦烧热,外用毛巾包裹,以待温热适度而枕之,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效果。火燃神针,即火针,是针灸的绝技,现在已很少人能掌握应用。

文中将药引子比作楚霸王骑得“乌骓马”、关羽使用的“青龙刀”,要用好这些“乌骓马”、“青龙刀”,关键在于医生的医术是否灵巧。药引子的选用,主要依据疾病的性质,另外与当地的饮食习性、用药习惯、风土人情等因素亦有关联。脉枕

药引子虽然是寻常之物,但它也有寒凉温热之性,所以在选用药引子的时候,首先要明了病情,然后才能针对性地选用药引子。

4.医德名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先秦·扁鹊《医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诚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贼。”“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古代医家图“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胆大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后晋·刘昫《旧唐书·孙思邈传》“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崇善,是药饵也。”——明·龚廷贤《鲁府禁方·卷四·医有百药》“医虽小道,实具甚深三昧。须收摄心体,涵咏性灵,动中习存,忙中习定。外则四体常和,内则元神常寂。然后望色闻声,问病切脉,自然得其精,而施治得宜也。”——明·王绍隆《医灯续焰·医范·袁氏医家十事》“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明·裴一中《言医序》“欲济世而习医则是,欲谋利而习医则非。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子孙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利心淡,仁心现;仁心现,斯畏心生。”——明·王肯堂《灵兰要览晓澜重定绪言》“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瑭《温病条辨·序》“顾医之难也,非读书识字则不能医,非格物穷理则不能医,非通权达变更不能医。”——清·唐容川《医学见能·原序》“医家有割股之心,安得有轻忽人命者哉?”——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藏真谛,则勿能究其奥。”——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季序》“以一药遍治众病之谓道,以众药合治一病之谓医。”——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

5.“儒医”是古代对中医最高评价

儒医始称于宋代。“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宋会要辑稿》)宋·洪迈《夷坚甲志·谢与权医》:“有蕲人谢与权,世为儒医。”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刘大成》:“文登生员刘大成以儒医耆德,为乡党所推,董修学宫。”邹韬奋《无所不专的专家》:“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之上却加一个‘儒’字,称为‘儒医’,儒者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医’。”

宋代儒士往往以不知医为羞,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藏方,如陆游的《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等都属此类。同时,客观上受宋代儒学“格物致知”学风的影响,不少宋儒也将研讨医学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如王安石即自称:“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谈,农夫女子无所不问。”又如北宋末年寇宗奭,宦游期间颇能留心医药,因发现当时本草著作不无脱误,于是深入实践,反复验证,搜访十余年,撰成《本草衍义》一书,太医学称此书“委是用心研究,意义可采”,对后世影响很大。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医著《格致余论》中论道:“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其也是弃儒从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后清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吴其浚宦游所到之处广收植物标本,绘制成图,编成《植物名实图考》,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区域性植物志,对植物分类学及本草学均有较大参考价值。广育堂

6.中国十大医学之祖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扁鹊鸟

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以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7.医生称谓

医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有时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称呼。

疾医:周代医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内科医生。

医师:首见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中。

太常:医官名,秦置奉常。公元2世纪中叶,汉景帝改称太常。至西汉时,设太常、少府官职,属于太常的为百官治病,属于少常的为宫廷治病。古代医家

医生:“医生”的称呼最早起源于唐代。《唐六典·十四》有:“医生四十人。”注:“后周医正有医生三百人,隋太医有医生一百二十八,皇朝置四十人。”这里的“医生”就是学医的生员。后来就演变成从事医疗工作的人的通称。如宋代范成大《书事》诗就有:“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到了近代,医生成了较文雅的称呼,农村则多叫郎中、大夫、先生等。

又一说,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唐代太医署中普设“医生”一职,位在医工之下,典药之上。后衍为对医家的统称。

郎中:郎中最早是官名,起源于战国时。宋代在医官中设有“郎”这一级,民间就开始称医生为郎中。如宋代洪迈《夷坚志·刘师道医》:“伸手求脉……妇在旁,忽鼓掌笑曰:刘郎中细审此病,不可医也。”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说药》有“杨郎中”、“徐郎中”。直到现在江西、湖南方言和吴方言中仍称中医医生为郎中。如《吴歌乙集》:“十字街口有高明郎中来一个,看好奴情郎,头上金钗拔一双。”《吴组缃小说散文集》:“请郎中开了许多药方,吃了并不见效。”“郎中”之称多见于南方,北方则多称“大夫”。

大夫:北方民间多叫医生为大(音:dɑi)夫,如民谚:“交了九月九,省了大夫的手。家家吃萝卜,病从何处有。”“大夫”以前是一种较高的官职,春秋时大夫有上、中、下之分,到了秦汉,又有谏议大夫,唐代有御史大夫。宋代在医官中设大夫、郎、医效、祗候等。这就是说“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一级,后来民间把医生通称为大夫了。不过,口语中说的“大夫”,在古代多指设馆医病的医生,近代多指正规医院的医生。至于草药店或走乡串镇的医生,南方多称郎中,北方多称先生。

医士:医士,今天已成为医药界的一种职称,在古代则是医生的别称。如元方回《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诗:“但苦老身多疾痛,时呼医士问方书。”

医师:医师,古代为掌医事的官员。《周礼·天官·医师》:“医师掌医之政令。”后多用作对医生的尊称。今天泛指在医疗单位负责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又是一种业务技术职称,如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等。

医工:古代对医生也称“医工”,语出《黄帝内经》。汉代设置医工长,主管宫廷医事。唐代医工职位在医师之下,医生之上。后来泛称医生为医工。

医匠:医生古时又称“医匠”。颜师古注:“医匠,疗病之工也。”

先生:“先生”本意为父兄。如《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谓父兄。”又指老师或年老有学问的人,或妇女称自己的丈夫。方言中出于敬重,常称医生为先生。如《简明吴语方言词典》“先生”条下举例说:“勿适意,请先生看过?”北方乡间亦把医生称为先生。

衙推:“衙推”原为唐代所设的官名,五代、宋时用来称操医卜星相之业的人。宋代又用于称市井医。如宋陆游《老学阉笔记》卷二“陈亚诗云:‘陈亚今年新及第,满城人贺李衙推。’李乃亚之舅,为医者也……北方人市医皆称衙推。”又称“牙槌”,似为衙推之讹。如元代古君宝《秋胡戏妻》:“怕不待要请太医看脉息,着甚么,做药钱调治,赤紧的当村里都是些打当的牙槌。”

杏林:医生还有个别号称杏林。传说三国时东吴有位名医叫董奉,医德很好。他为贫穷百姓治病不收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到山上栽上几棵杏树,不到几年,满山成了杏林。后来人称那些医术精、医德也高的医生为杏林。扁鹊三兄弟

儒医:旧时称原来业儒而习医的人叫“儒医”。古人认为,儒者不可不知医。俗谚说:“秀才习医,快刀杀鸡。”意思是秀才习医学得快、学得精。又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据考此称始于宋代。宋洪迈《夷坚甲志·谢与权医》:“有蕲人谢与权,世为儒医。”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文登生员刘大成以儒医耆德,为乡党所推。”

再如《山东中医药志》载:“明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出身于诗书门第,少有奇才,且负大志,初攻儒术,后因母病误治,遂弃儒学医。以医术精湛,治多奇验,而名闻乡邑。曾行医北京、江浙,颇负盛名。”虽然“不幸早亡”,仍有《伤寒说意》等八种医学著作留传于世。中医药界,像黄元御这样在科举或仕途上受挫后改攻医学而成名者不胜枚举。

官医:历史上虽无官医这种称呼,却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不少关心群众疾苦的知识分子,在居官时为群众诊治疾病,并成为一代名医。

最突出的要数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在任期间经常为群众看病,并写出了名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受到百姓的爱戴。中医学史上称之为“张长沙”,后人又称“医圣”。又如清代医学名著《奇效医述》,就是江西清江人聂尚恒任宁化县令时,治疗疑难重病的记录。再如清代江苏溧阳人陈公亮,精于医术,在任山东海阳知县期间,听说城内“百合堂”坐堂医生李渎亭医术高明,便与之结为挚友。之后,常乘公余之时至百合堂应诊,一时门庭若市,他还常常拿出钱来施舍药物,救济贫苦病人。在历史上做县令同时为百姓看病的人数不胜数。

御医、太医:古代为皇帝服务的医生的称呼。

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是“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时期对农村疾病防治工作人员的称呼。那时我国比较贫穷,农村人一般都没有鞋穿,“赤脚”也指不脱离农业劳动。这种人员一般经过短期培训后边劳动边行医,不拿工资,由生产队记工分作报酬,所在的机构称为大队卫生室,卫生室的收入归大队所有。扁鹊祠

乡村医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行政上由公社、大队改为乡(镇)村,村卫生室里的赤脚医生亦改称“乡村医生”。

其他还有,私人医生、保健医生、走方医生、草医、游医、坐堂医生、军医、队医、法医、神医、良医、高医、妙医、君子医、白衣天使、名医等称呼。

8.中医古籍世界第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