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理――亲子教育手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6:59:19

点击下载

作者:复旦读墅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孩有理――亲子教育手记

小孩有理――亲子教育手记试读: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父亲的亲子教育手记,记录了孩子成长中的教育心得和体会。他充分尊重孩子,提倡放养式的教育,授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他的孩子也全面发展,并考入国外大学。

本书涉及了很多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出国、情商教育、青春期逆反期的孩子、圈养式和放养式的教育、培训班兴趣班问题……

你知道你的孩子适合出国吗?如何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吗?什么时候该立规矩,什么时候又该放手?孩子为什么会讨厌学习?孩子不该打骂,要表扬他?该送孩子去怎样的兴趣班?如何带孩子认识现实社会?……本书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启发。第一章 我们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1.引子

就在这一刻,就在这一秒,就在你翻书的这个瞬间:有3个孩子主动地或被动地来到英语培训班报名,大学图书馆里一个学生做完了今天第2套GRE试卷,地铁上拿着红宝书的孩子背完了他的第256个托福单词,那座高档写字楼的电梯里,吐着烟圈的老板在给他的儿子打电话:“你给我闭嘴,下半年就把你送出国,给我好好去国外呆着!”大街上,小区那个孩子在英国读书的阿姨,刚从上一户人家做完钟点工,路过街上一间服装店,看中的衣服够孩子在外两天的饭钱,犹豫了会转身便离开,继续去一下户人家,即使她已经三年没给自己添置新衣服了……

这是一秒钟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出国以及跟出国有关的种种故事,一个现在看来早已经不时髦却相当流行的词语。无论那些个欧洲梦、美国梦还是澳洲梦是由辛苦的汗水铺就,还是烧钱的钞票堆积,我们在机场把我们的孩子送上去往别国的飞机的时候,是否忘记了问自己一句:国外,是否每个孩子?或者,至少是--我的孩子是否适合出国?

由此,我们来到一个很多父母纠结过的场景:我们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我认为,在考虑金钱、学校、英语成绩之前,家长们应该好好地给自己的孩子作一个评估,这个评估并不困难,只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我的孩子是否具备在国外独立生活的能力?2.出国前的评估三部曲

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孩子是否能独立生活?换句话说,自己能否照顾自己?这些年,也有不少小留学生。虽然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地接受西方的教育,但是孩子年纪太小的话,连自己都没法照顾。遇到问题了不知道怎么解决,吃不惯西餐自己又不会做饭,生病了也不知道去哪看,甚至连一张回国的机票都不知道怎么订……这样出国,家长担心,孩子也折腾。

我们拿这一点评估女儿的时候,想到她在少年宫的十二年跳舞生涯让她有了不少出国的机会,虽然是短期的出国演出,不过,也算见过了一些世面。而且作为一个高中生,生活能自理,学习很自觉,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基本不需要操心,这一点,我们是放心的。

第二个,孩子的英语水平是否能保证他出国后能与他人进行基本的交流?以女儿为样本来分析看,她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坚持写英文日记,初中的时候还参加过科普英语竞赛,也当过英语课代表。和别的小孩一样,她也喜欢《哈利波特》和《指环王》,并且是直接看英文原版,爱美剧,追《THE BIG BANG》、《CSI》、《24小时》一样很入迷……记得那时候美国中学舞蹈团来她们学校交流,她认识了一群朋友,朋友们回国后她和朋友们在美国在线上聊天,因为当时她的词汇量也有限,她就一边开着金山词霸一边聊,什么单词不认识了立马查到,还现学现卖。这种方式对于学英语,效率非常高……从这些兴趣爱好上都看得出,她对英语很有兴趣,并且学得不错。所以准备出国考试SAT的时候,尽管比较匆忙和仓促,她也考了相当好的成绩,用那边项目负责老师的话说“以前只有母语是英语的国家的学生才能考出这样的成绩。”

第三个,孩子是否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对于陌生的环境,是否具有比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融入,并愉快地享受整个过程?

中国的孩子相对比较内敛被动,到了国外,融入新环境的能力就相对慢一些,不能很快融入国外的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社交都会有影响。但是,如果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障碍就会少很多。

女儿天性比较活动开朗,从小就很喜欢交朋友,在国内就有很多朋友,她自己也说:“每当我遇到与众不同的朋友时,总会眼前一亮,对自己说,哇,世界上还有这么特别的人哦,真高兴。”

去美国后,她一开始也很害怕被其他同学排斥在外,所以主动出击,她给自己取了一个英文名叫Charlotte,到了那边就主动地跟同桌和其他的同学介绍自己,说自己是从中国来的;跟每一位任课老师也都有交流;让喜欢她的同学 和老师自然靠近自己。这么一个外向的女孩子,颠覆了以往中国的交流生腼腆不爱说话的形象,让她在美国的这所中学受到了欢迎和好评。同学和朋友们惊讶于她流利的英语,超级棒的数学。她义务地担任班里的“学习顾问”,还积极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如模拟联合国、志愿者社、国际交流生社团、法语社等,把一年的交流时间过得有声有色。

当然最后一点,也不能忽略,就是出国,到底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一个意愿,还是不得已的选择,还是孩子主动要求并乐于付出辛苦奔向的生活?如果孩子自己主观上不想出去,那么即便是出去读书了,他潜意识里也会排斥这样的生活。而如果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如女儿所说:“我喜欢走自己选择的路,再路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个时候,即便在国外遇到多大的困难,孩子自己都会坚定不懈地走下去。3.高一短期出国交流初体验

女儿有出国的想法是在上高一后,当时她们学校和少年宫都有出国交流的项目。女儿初中直升中学后,我觉得需要鼓励鼓励她,就跟少年宫的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她参加一次少年宫的出访活动。

一开始是少年宫的一个意大利“国际青年交流营”,我觉得不错,但是后来说是以舞蹈团、礼仪团的团队形式出访,把名额占了,这个就作罢。不过那年国庆节,有一个到美国中学里交流考察的项目,问我们要不要去。我说这个挺好的,刚好让她去看看美国的高中,看看那边的教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于是高一的那个国庆节,女儿跟随小伙伴艺术团前往了美国,参与了一个为期10天的短期文化交流活动。去的是美国西海岸的两所中学,参观了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开阔优美的校园风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迪斯尼。

去到美国中学的时候,第一次介绍中国的学生是在一个大礼堂,需要孩子作自我介绍。她很大方地上台,除了自我介绍外,还唱了一首歌。后来去校长办公室,在一群孩子里,她主动提问,和校长交流。

那次出国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觉得她收获很多,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她在英语口语的交流上更有自信了;她的大方、自信的举止也让我们看到了她阳光的一面。再一个就是她和美国中学“亲密接触”后体会到美国开放和灵活的教育形式--回来后,女儿告诉我们:在美国的高中里,上课的时候只要你是用心听讲的,哪怕是坐着躺着,老师也不会管;有时候是圆桌小组讨论,学生要坐在地上讨论,也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可以吃东西,一般旁边会放有小点心,有点像咱们“茶歇”一样的,你要离开座位,到中间去吃点东西,也不要紧。当然,不要打扰到同学就是了。

女儿说这些的时候,就跟她一贯地说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书籍、电影的时候一样,很兴奋,很激动,并急急地要和我们分享她的发现。那样的生活无疑打动了她,并且,毫无疑问地让女儿萌芽了去美国读书的念头--而且,是直接去美国读高中。4.我们也曾不想让孩子出国

当时她们学校有一个交流项目叫“AFS”,全称是“American Field Service”(“美国战地服务组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个组织有点像红十字会一样的,当时参与战地救护。一战结束以后,一些人就在反思:为什么会爆发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冲突?除了一些利益之争以外,他们把那些流血冲突归结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还不够。于是,他们把那些战地救护车卖掉以后,又筹集了一些资金,设立了一个非盈利项目,致力于让各国的人相互之间交流。后来这个组织觉得最需要交流的是青少年,所以就提出让各国的学生到对方国家去学习,深入了解他国的文化,了解他国人民的所思所想。这个项目吸引了很多的志愿者加入,作为志愿者,需要做的就是:我愿意接受外国来的学生,住在我家,在当地的学校读书。这种类似AFS的项目有很多,刚好女儿学校当时有比她高一年级的学生交流回来,介绍了这个项目和一年交流生生活的收获。女儿回家后就很认真地和我们讲:我想去参加这个交流项目。

虽然在出国读书这个问题上,我们一直都是支持的态度。但是,高二就出去读书,我们和女儿还是产生了分歧。

我们主要考虑了几个问题:

一个是国内外的课程设置不一样,国内高三基本上是复习,一些集中学习的课程都在高二,如果是参加国内的高考,那么高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出国读高二,又要回来高考的的话,势必要重新读一年的高二。

第二个问题是,当时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给我们的建议是:参加交流的学生最好是学习中等偏上的,因为中国学生的数学、物理相对较好,正好出国一年可以提高一下英语水平。在国内就算是中等水平的学生去申请美国好的大学,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而像女儿这样能够保证升入北大、清华或者复旦这样的重点大学的,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第三个问题,当时我们的确还是有点不放心。我们最初的想法还是希望她在大陆读完高中,系统深入地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上大学的话,最好先去香港读。一是它是西方的教育体系,又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教育的水平也不错;至于出国,可以等到研究生的时候去美国。5.从反对到支持

我记得那天我和女儿一起参加了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办的项目说明会,我把我们的想法说给女儿听了,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担心。我说:“现在谁也不敢保证,你去了美国读高二后,你一定能申请到美国很优秀的大学。如果最后你只是申请到了一般的学校,那还不如在国内按照你本来的成绩考入国内一流的大学;你回来的话又不愿意重读一年,所以高二出去交流的风险很大,有可能最后面临一个最坏的结果。从爸爸妈妈的角度来说,必须替你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你也要想一想,万一两头都没赶上怎么办?那不是白白耽误了吗?”

女儿当时的情绪反应很激烈很伤心,她说如果爸爸不同意的话,我可能就没有出国读书的机会。然后她反问我:“为什么你总是考虑最坏的结果?你这么考虑说明你压根对我不信任。我如果出去了,我一定能够申请到美国优秀的大学,我有这个自信!”

女儿当时并不是说的气话,这是她一贯的个性--自信、乐观、对任何事情充满希望。我一看这样,就跟她说:“这样吧,你想想我的话,你也给爸爸两天时间考虑考虑。”

不过看得出当时女儿出去交流的愿望是很强烈的,她也不愿意这个事情节外生枝,想尽快能作个决定。她告诉我,正好她认识一个建平中学的学姐刚从国外交流了一年回来,和她一样也是从小跳舞的。她问我,要不要和这个姐姐见个面,了解一下那个姐姐的在国外读书的情况。我说好啊。

然后她就给那个女孩子打了一个电话,我们全家一起约她在港汇吃饭。小女孩的态度是坚决支持的。她告诉我们:“交流的这一年,我参加了不少活动,先是参加那个州的数学竞赛,凭借着中国学生的优势,拿了第一名;然后去参加中学生的学生领袖峰会,有赖斯那样的人给我们作演讲;还作为杰出学生去参观美国的国会山。至于英语方面的进步更是显而易见的。”说到我们关心的生活问题,女孩也告诉我们,交流期间在美国的接待家庭里生活,衣食住行方面家长不需要过分地担心的。“女儿要是出去的话,以她的能力是没问题的,肯定比我强。”

经过这番详细的了解之后,一方面我们消除了一些担忧,另一方面也觉得就让孩子出去闯一闯吧。然后就开始准备交流这个事。6.凌晨的越洋电话

出国也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即便是这样的一年的交流项目,除了自己申请之外,首先就得参加一个英语的水平考试SAT(相当于美国的高考)。所以高一那年的寒假,女儿就开始参加SAT培训。当时还是很需要参加这种应试的培训来很快地扩大英语的词汇量。而且那年5月份SAT考试在大陆还没有考点,要提早申请了然后五一节去香港考试。虽然一切准备比较匆忙,也辛苦,但是我们还是陪着女儿一起,走上了这条出国之路。

冲锋陷阵的当然是女儿。在高一年级那一年,孩子经历了考验:学校的功课要学好,外语培训和考试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舞蹈她也不愿意放弃,哪怕是暂时的放弃。在父母眼里,高一年纪的女儿,就像一名小战士,为了自己目标在拼搏;就像一个上足了劲的发条,一刻不停的在争分夺秒。在学校,她一丝不苟上好每一节课。往返学校或者少年宫的路上,她都在背单词、甚至写作业。舞蹈排练的间隙,又拿出了舞蹈班小朋友的“童子功”――趴在地板上写作业。每天晚上,女儿房间的灯光一定是最晚熄灭的,而每天早上,她几乎和早起的外婆一起起床。寒假里,她顶风冒雪,在冰天雪地里往返于培训学校――少年宫――家庭之间。这一年,学校的学习,她取得班级第一名,年级第二名,获得一等奖学金;SAT考试,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她,第一次考试就取得了1930分的好成绩。舞蹈班里,她成了坚持跳舞的为数不多的高中队员之一。

这一年,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女儿应对自如的外语水平,更看到了孩子的独立、自律和成熟。我们在心里相信和认可了孩子外出求学的学习能力,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

参加高中生的出国交流项目,除了自己申请之外,首先就得参加一个英语的水平考试。英语成绩达到项目要求的,再把学生的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发到项目组织方的网站,由志愿接待家庭选择愿意接待的学生,再由学生选择接待家庭所在地接受国际学生的学校。

英语水平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女儿确实显示了与众不同的实力――差2分达到满分。通过英语考试的学生材料发送到项目组织方网站的第二天凌晨,我被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叫醒:美国的项目负责人非常高兴的告诉我:“恭喜你。你女儿的SLEP考试(注:SLEP是中学英文程度测验(Secondary Level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的缩写。由托福考试的主办机构--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主持,SLEP在国内也被称为‘小托福’考试。此考试是为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际学生欲进入美国高中就读而设立的一个英文水平测试,旨在检测学生对英语的了解程度。)成绩非常优秀,一般英语国家的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成绩。所以,你女儿已经被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一个家庭接受。家庭条件很好,夫妻都是大学老师,家里还有一个8岁的男孩。而且当地接收国际学生的是一家私立的教会女子中学,获得过美国的‘蓝带奖’,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请尽快确认”。7.“我不想去女子教会学校。”

然而,没想到的是,女儿自己并不愿意去女子教会学校,就跟她当时不愿意去市三女中一样,她觉得在一个女孩子扎堆的地方,对她对于整体社会的了解、她自身的成长,或者对她全面的人际交往没有帮助。我们想想这的确有道理。加上我们一个美国的朋友(也是后来给女儿写推荐信的哈佛博士)当时也给了建议,他认为:如果你要让孩子能更多地了解美国人的真实生活,或者比较原汁原味的美国人,那就不要选择波特兰市的那个中产阶级的家庭,最好选择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所以这个家庭我们就放弃了。

这样一直等到了第二个家庭,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这个家庭的条件比较普通,夫妇两个都50多岁了,丈夫是做网上销售的,妻子是做护士的。一共有6个孩子,因为都已经到了18岁了,都不在家里住,有4个孩子不在西雅图,另外2个在西雅图但是自己出去租房子住。房子具体的资料比我们房产网上卖房子的都详细--三室一厅,两个卫生间,一个有淋浴一个没有。三间房子都不大。令我们惊讶的是,他们还收养了两个有先天性疾病的中国小孩,还准备来中国再收养两个男孩--就是说,夫妇二人要收养四个孩子,都是四五岁的。

这个家庭特殊的情况的确也让我们犹豫了一下,想想屋子里有四个小孩,总归有吵吵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女儿的学习?不过,既然想选择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我觉得就得让孩子接受并不完美的家庭环境条件,加上这个家庭一下子收养四个中国孩子,是的的确确有爱心的,所以最终,我们就决定了让女儿去这个家庭。

恰好,这个家庭的女主人黛比,那年7月要来大连办理收养认领手续,把收养的那两个中国男孩接回去。我就领着女儿去了一次大连。那次的见面还是很有感触的,黛比一句中文都不会说,而她收养的那两个孩子都是兔唇,刚刚做了手术,连中国话都说不清楚,更别说英文,就只能“嗡嗡喔喔”这样。我们见到黛比的时候,她已经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生活了一个星期了。

我们一起吃了饭,黛比给那两个小孩吃三明治,她先用刀叉一块一块地切好,然后示意孩子怎么用刀叉吃。小孩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哭,她也很有耐心地摸着孩子的头,拍拍他,抱抱他,最多是把手指放在嘴边,然后“嘘”,意思是不能大哭,这样不好。

她也很关心我们家的情况,大概她认为能送孩子出去读书的都是生意人,就问我是不是做生意的,我们家的具体的条件是个怎么样的。我也如实地告诉了她,她发现我们家的条件比她们家的条件还好。趁这个机会,我婉转地透露了我们的担心--三个房间,五个孩子,不知道将来这房间会怎么安排?不知道女儿能不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因为毕竟她要读书,回家后免不了地温书写作业的。黛比很爽快地跟我说,这个没问题的。这四个孩子中有个女孩很胆小,晚上不跟大人在一起就没法睡觉,她会让那个小女孩跟他们两口子住一间房间,另外三个孩子一个房间,女儿单独一个房间。

黛比是个细心的女主人,她还特地问了我,你女儿现在的房间是什么颜色的,我说是粉色。等女儿去了后发现,老两口特地把她的房间重新粉刷了一遍,刷上了粉红色。这个安排让我们挺感动的。8.捱过艰难适应期

女儿去了美国后,选了心理学、美国历史、法语,国内高中数学是不学微积分的,在那里她又学了微积分。学习也经历了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去的时候,她的英语口语没有问题,但是英语写作是薄弱项,这也是中国学生普遍的弱环节。然后历史课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这些预料中会出现的小难关一定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她也从没有跟我们抱怨功课难啊很难适应啊之类的话,依然用她很乐观很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所以,她从不能适应,到应对那些和国内完全不同风格的作业,到课堂上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没有障碍地理解和交流,都是她自己想办法搞定的。

一般她们下午没有太多的课,但是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的分量也特别大。她选修的心理学,在国内的高中课程包括之前的学习中,都没有接触过。这刚一接触,就要写超过6页的论文,一开始她忙活了好几个小时,才写了两页。这个时候,她也没在那干着急,想到了她家周围的图书馆,这是写论文必须要用到的一个大资源库。慢慢地到后来,她对她生活的周围最熟悉的就是家附近有几个图书馆,全部都是从网上搜到的,这些图书馆可以直接从网上借书的,一次可以借好几十本,没有数量上的限制。这样一来,她很好地利用了身边这些丰富的资源帮助自己学习、写论文,显示了她很强的适应能力。

顶过最初的小难关后,她自己就有动力,也有毅力了,心理上也不会那么脆弱,可以自己克服困难了。有了这么一个底气,能够自己处理棘手的问题,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是需要经历这么一个摸索的过程。慢慢地,孩子就可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了解了自己,才能去迎刃而解各种问题。

在美国,女儿又考了一次SAT,之前在国内考了1930分,那时候高一,词汇量上还达不到;这第二次,考了2140分。短短的时间里,有了进步,这就是看得见的收获。对于孩子本人来说,发现自己来了美国后英语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那么对于自己也会更有信心。

令我们感到很特别的是她学习的历史课,女儿去的时候刚好是奥巴马、麦凯恩竞选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来后,历史课上就给学生直播奥巴马当选总统的宣言,还有麦凯恩落选的讲话。这一点,我感觉是和国内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历史并不总是故纸堆里的冰冷的事件,当下的每一件事都会成为历史;历史也不仅仅是胜者才有资格书写,被胜者打败的那个人,也同样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一年下来后,我们发现她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他们从学习成绩到表现都是打分的,从1分到4分,女儿的成绩偏多的是4分,其余的都是3分,应该说,在学校的表现还是挺优秀的。9.“我不是娇小姐。”

女儿的接待家庭,一开始以为她是个“娇小姐”。因为一般中国出去读书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太多了,免不了有些孩子娇生惯养,贪玩不上劲。但是女儿到了那里之后,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学习,确实是非常的自觉;跟美国的“爸爸妈妈”和那些小孩子相处得也很愉快。有一次,女主人黛比去医院工作,男主人在家不巧生病了,实在没法起来照顾小孩,女儿见了,那天就没有在房间温书,而是坐在外面的客厅里,一边看书,一边照看那几个孩子。这样长时间的相处后,种种的生活细节和小事上,让接待家庭觉得女儿是个很善良的孩子,对她很信任,也很亲切。后来女儿去国外念书后,还经常会去看老两口和那几个孩子们。

按照当时出国交流的约定,如果女儿在美国要去外地的话,不仅需要得到国内父母的同意,也需要得到她在美国的监护家长的同意。一般的话,监护家长不大同意孩子到外地去,因为万一有什么事的话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但是,女儿的监护家长对她很放心,她要外出参加活动或者和同学聚会,都会得到同意。所以,那一年,女儿交了不少朋友。他们去同学家的农场玩,美国的孩子喜欢出去野营、宿营,晚上了他们就在农场宿营。西方的那些传统节日,像复活节、万圣节,她都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另外两个比较重要的活动,一个是参加了麦凯恩老家菲尼克斯的一个学生领袖峰会,另一个是去哈佛大学参加了一个拓展营。正因为监护家长对她很放心,她才能够拥有这些和同学一起聚会、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也因为此,她和那些同学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后来她回上海后,西雅图的同学们来上海玩,都来我们家住,一拨一拨的,看着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真是风华正茂,青春无敌,我们整个屋子里都是青春的气息。10.特别的汶川一周年

女儿去交流那年是2009年,到了5月份的时候,正好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我就跟她说,你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在汶川一周年的时候,应该有所表示。她就决定组织一次义卖。一开始就计划好了,她约了几个同学,每个人在家做一些食品带到学校去,到学校食堂义卖,然后把义卖的钱加上一起捐助的钱捐给汶川灾区。他们还弄了一些小卡片,热心人可以写上祝福的话,然后女儿回国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东西都带回来,送到灾区去。

活动发起的时候,最初就有一百多人要参加,包括一个国际同学俱乐部,她班上的同学,还有她接待家庭的妈妈黛比。说起这个接待家庭的妈妈,真的是非常善良的一个人,领养了四个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三个孩子是兔唇,一个有先天性疾病),他们家并不是有钱人,按理说,这种收养残疾儿童的事是有钱人才会做的慈善,但他们仍然坚持花很多很多钱,给这些领养来的孩子做手术,给他们最好的关爱。女儿自己也说,美国的“爸爸妈妈”让她学会了什么叫无私,什么叫爱。美国妈妈接待了女儿这个中国交流生后,五十多岁了还去参加了一个中文兴趣班学中文。听说了女儿要搞这么一个活动,她去中文兴趣班上也宣传了一番,兴趣班的老外们都积极响应。

刚开始这个活动学校都批准了,但是遇上了H1N1流感,学校规定了不允许外带食物进学校,这个义卖食品的募捐活动就被取消了。虽然如此,我觉得这件事情不管是对于女儿,还是当时的中国学生和老外们,都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11.家长为什么不可以聊QQ?

很多家长会觉得,把孩子送出国,自己这边的任务就完成了,孩子在国外的生活细枝末节自己没法掌握,孩子也未必件件事都和家长说,所谓天高皇帝远,电话的机会也有限,问多了孩子也觉得烦。

其实出国仅仅是孩子在国外生活的开始,这时万里征程才刚刚起步。孩子独自去面对和国内大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其中,懂事的孩子知道“报喜不报忧”,即便有事也会告诉家里“我挺好的,没事,别为我担心”,不懂事的孩子更是什么也不会讲,也许只会告诉家里,钱又不够用了。

我也见过一些孩子在国外读书的家长,不管家里是有钱还是没钱,似乎觉得我这边只要把后备资金准备好就行,孩子缺钱了就给他汇去,至于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却一无所知……所以,才会出现浦东机场刺杀母亲的那个孩子--只烧钱,没有起码的沟通,最后大洋大海的阻隔在起码的亲情面前树立了看不见的、但是难以打消的隔膜,一天一天最终伤害到了家长自己。

女儿出去后,跟家里的联系有几种渠道。第一个是每个月学校会给家长发一个学生在那里学习生活的阅读报告;第二个是这个交流项目在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代表,提交学生报告的也是由这个代表负责,家长如果有一些问题想了解或者什么事情,随时可以和这个代表联系。这个代表也相当于一个中间人,在提交阅读报告的时候,每个月都要到学生的家里征询家长意见,然后到学校征询老师的意见,这样一来,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沟通作用,家长在国内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学生在国外生活的具体情况,包括他的学习情况、在接待家庭生活的情况、在学校参加活动的情况;学校那边也会比较清楚地明白家长的一些看法和要求,及时跟进。第三个,就是女儿去了那之后,我会经常在MSN上面和她聊天,虽然关心的内容是普通的饮食起居方面的问题,但是有时候通过她的一个小签名的变化,或者她空间里博客的内容,都比直接的询问更有效地了解她真实的状态:今天开心还是不开心?功课难不难?又完成了一篇论文,还是结交了一位有趣的朋友……等等。我不是只看她的博客,我也在自己的空间写博客,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写一些鼓励她的故事和话,我知道,这些话,这些故事,孩子一定会看,也许适当的时候,会及时地给她增添一些信心。

因为博客是面对所有的人公开的,所以这样的交流并不是刻意的。孩子可以更立体、更全面地了解父母,父母也可以通过这个新式渠道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博客有一个好处就是你所加的好友,对方也能看到。她可以看到父母周围都是哪些朋友,我们也可以知道孩子在与哪些朋友交往。

博客,MSN,QQ……有人说新时代的聊天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是80后90后才热衷的玩意,但我却认为,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这些是非常好的沟通工具。现在的父母一个说没时间,一个说不习惯,说爸妈跟孩子加什么MSN啊?端着那个架子放不下,其实也就无形之中堵死了了解孩子的那个入口。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改变了,和孩子在网上聊QQ,和孩子一样玩开心网写微博等等,紧跟孩子不out,凭啥家长不能是潮爸潮妈呢?

女儿去了国外以后装了Skype,可以很便捷地进行视频通话。我也买了一个摄像头,在办公室有人问:“你怎么也买了个摄像头,要和谁聊天?”我就说要和女儿聊天,有的时候要在电脑上看到她。人家就觉得挺滑稽的,我就解释说增加一个要跟女儿交流的途径,他们知道以后说:“哟!你这个爸爸当得挺到位的。”

还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就是给女儿写信,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就写了一封信,她出国读书临走之时,我又给她写了一封信。时隔四年,我觉得这个阶段因为离得也近,孩子也确实长大了,感触会更多。因为我认为按照谁的游戏规则来办事并不重要,因为你的目的是沟通,是保持交流,是加深父母和儿女相互之间的了解。这样你才能够施加你的影响力。

面对女儿这样年龄的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你肯定不能像对待小孩那样,要求她喜怒哀乐成功失败兴奋沮丧都清楚明白地写在脸上给家长看。这个年纪的孩子早已经懂得自尊,会知道不想让父母操心担心,同时,她也需要一个自己的私密空间。我们要给孩子一点属于她自己的世界,然后,换一个视角,换一个入口,适当地远远地注视她,也许你会发现一个更丰富的孩子,一个更真实的孩子。12.“我不愿意参加中国的高考。”

高二的交流生活对于女儿来说,也许很短暂,但对于我们来讲,每一天都挺漫长,因为挂念女儿,毕竟一个还未到18岁的女孩子,一个人在大洋彼岸,真正有什么事情最亲的父母却不在身边。不过我们却相信,让女儿出去读高二这个选择,改变了她的高中生活,坚定了她出国读大学的决定,也最终改变了她人生的走向。

其实就在她参加交流生项目的时候,就非常干脆地表露过:“我要去做交流学生,我要去上美国的大学,我不愿意参加中国的高考。”之后,我们又谈到了这个问题,她说了她的想法:“第一点,我觉得高三这一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高一、高二学过的课程,在高三要重复几十次几百次,这样机械的重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人的思维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有多大的帮助;第二,既然爸爸妈妈也希望我以后出国念书,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去,更好地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文化,更早地融入那个环境和氛围中去;第三,爸爸妈妈以前也和我说过,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好,中国的高考是一个独木桥,过了桥进了大学门,就跟放羊一样。你们也读了中国的大学,有时候还跟我说大学四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为什么还要我考中国的大学呢?”她说这些的时候,基本上底气已经很足了,她的意思是,我已经有能力证明我能学得很好了,我有能力学好中国这些门的课了,我不是逃避,而是我要做更好的选择。

她的想法如此坚定,也打动了我们。孩子目标坚定,她一定会冲着这个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是奔着她想要的生活而去。好比一个信仰一般,纯粹,热情。恰似每个人年轻时候追逐过的各种各样的梦想,出国读书,就是女儿的梦想。当她真的在国外读书后,我回过头来想,是什么时候起,她把这个梦想悄悄地种下了?扎根在自己的心理,一点一点地去实现它,最终成全了她自己,也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巨大的、但是也并不意外的惊喜。13.梦想开始的地方

现在想来,让孩子出国读书并不是我们事先的一个规划,可能只是当初一个朦胧的想法,而在有意和无意间给孩子播下了一颗种子,出国求学的梦想慢慢在她的心中萌发,成为孩子的愿望,成为孩子主动的选择。

她小的时候,我们一帮“新上海人”――几个在上海的大学校友和其他朋友会经常家庭聚会,大人孩子们一起郊游、烧烤。巧的是,几位校友大多是“海归人士”,基本都在外企的大公司工作。有一次女儿回来就问我:“爸爸,为什么那几位叔叔都在外企工作,而你却没有呢?”我告诉她,叔叔们大学毕业后都继续到国外留学深造,还有在国外工作的经历。现在大的公司,包括我们国家到海外去,都需要既了解中国,也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人才。爸爸没有留学的经历,在这方面就缺乏竞争力。”她听了后,若有所思的样子。后来孩子又问我:“爸爸你当初为什么不去留学呢?”,我如实告诉孩子,“爸爸当初没有考虑的那么长远,没有做出国读书的准备,比如学好语言。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看到孩子很认真地在关注这件事情,我就鼓励她说:“你现在还小,如果有出国读书的愿望,就学好自己的功课,打好知识基础。长大了,爸爸妈妈支持你出国留学”。

所以我想,经常带着孩子接触和见识一些优秀的人,无形中会给她树立一个高的标准,并不是小孩子不懂大人的事就不该参与大人们的一些社交,相反,让孩子从小见识一些优秀的阶层、优秀的人,他们给予孩子的影响力有时候会更深切,对他们更有心灵上的触动。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回忆她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她去见识一些政界的高层,留给她的印象就是:他们都西装革履,抽着雪茄,很典型的英国绅士;常常见着这些人,也许无形中引导着她后来走上从政之路。徐志摩的父亲是个商人,为了培养儿子,不惜重金,放假就会带徐志摩见识一些有名望的人,和他们交流。当然徐志摩本身也很聪明,有天赋,加上名人的榜样作用,无疑对徐志摩的成才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见识优秀的人得有个前提,就是家长真正熟悉和了解这个人是一个名副其实优秀的人,他的言行举止、谈吐、学识是的确能够对孩子有所影响。14.我们这一代的“中国梦”

也许,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贡献,我们的父母大都身在千里之外的老家,那个年代,他们没能走得更远,但是尽力供我们读书,并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大,你要走出我们这座山,这个小镇,这个小城,去更好的地方读书和生活。所以,我们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从许昌来到上海这么一个国际化的又有着明显中国符号的大都市,给我们这个家庭贴上了一个中国符号;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又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很大,你要走出你现在的地方,走出我们国家,去外面看一看。女儿从小听着这样的话,也一步一步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未知和好奇,远涉重洋,去美国,去世界最高学府,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世界公民。

记得戴维在给他美国中学老师写信推荐女儿的时候说,我们送女儿去美国读书,或者女儿选择去美国读书,是一个现代中国大都市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的“中国梦”。当时觉得是他的一种“很新颖”的“美国味”的表述,是他看待中国现代社会和现代中国人的“美国视角”或者“西方印象”。现在看来言之有理。我们这一代描绘的“中国梦”,如同我们从上辈承继的梦想一样,靠努力和奋斗去达成,也会有新的梦想在女儿她们心中孕育,在她们的手中实现。这个过程会将持续,但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到达。是的,一切皆有可能;是的,我们能够做到!第二章 成长三部曲1.不是孩子适应家长,而是家长适应孩子

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一门功课,这门功课需要家长的全神贯注至少得延续到真正放手孩子之前,孩子从诞生之初开始,是一张白纸交到父母手中的,每个家长面对这张白纸,想好了,该怎么学习这门功课了吗?该怎么涂抹这幅画了吗?对于你的孩子,你有你的计划吗?

而且,面对着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客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理、心理、心智等各个方面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孩子不同的阶段,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不是让孩子去适应家长,而是家长去适应孩子,配合孩子的步伐。概括起来,孩子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幼儿阶段--小学三年级(0-10岁);少儿时期--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毕业前(10-15岁);青少年时期--高中阶段(15-18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教育方式我称之为“成长三部曲”,或者叫“成长三段论”。2.第一阶段:幼儿阶段--小学三年级(0-10岁)

在这个阶段,父母是教育(灌输)者,孩子是被教育(被灌输)者。家长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在品德培养、人格塑造、智力开发、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一阶段的要点是智力开发为重,品德教育为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那么,如何让一个不懂游戏规则的孩子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并遵守规则?对于幼年时期的儿童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复”,并且是长期的“重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我们知道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定律,小狗只要一摇铃就知道该吃饭了,那么孩子也要养成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什么时候该起床了,什么时候该吃饭了,什么时候该写作业了,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你要制定这么一个固定的游戏规则,所谓的立规矩,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需要重视的。而又由于孩子是最不懂得遵守规矩的,家家都有小顽童,就算是成年人养成固定的习惯也不容易,因为,就需要家长花费很多的时间、倾注很多的心血来帮助孩子完成“重复的事情”。

拿孩子上小学后为例,孩子入小学第一天起就意味着正式的漫长学习生活的开始,有的家长很头疼:孩子不好好做作业,一放学回来就看电视上网,放寒假放暑假更是不好好做作业,非要等到快开学的时候才大脚装小脚地赶工。好吧,有的孩子即便被逼坐在书桌前,可是明明一放学回来就坐那了,那点作业却要写到晚上十一点,是孩子拖拉还是孩子人在心不在呢?摒除那些真的是慢性子的孩子,家长是不是得思考下,有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比如孩子放学回来,你开着电视,电视正在放孩子最爱的动画片,那么他心思肯定飞到电视上去了。给孩子立规矩,不仅仅是要求他做什么,你也要给他创造一个身处规矩的环境中。

在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她妈妈虽然都比较忙,但是每天都会抽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她妈妈抽出的时间更多一些,每天女儿放学回来了,她妈妈就会问问她,今天在学校里都教了些什么,难不难,作业多不多之类的。然后就陪女儿坐在那,孩子写作业,她妈妈也会看一本书。她做作业有难题,妈妈都会让她先独立解决,不会介入。通过这样的每天的陪伴,让她知道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养成这样的习惯却不是容易的事,这的确需要家长天长日久的耐心陪伴和督促。

孩子写完作业后,也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把孩子晾在一边去做自己的事了,这个时候你可以陪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小男孩喜欢运动,家长可以陪他去打打球运动运动;小女孩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即便是吃完晚饭,和孩子一起去小区散步,家长也可以趁这个时间亲近孩子的世界,路边的植物,天上的星星,路过的小狗……每一个都是可以说故事、说知识的话题,重要的不是你给他说的是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培养孩子对某事某物的兴趣,让他在这样休息的时间得到放松,打开思路。

我们那个时候就发现女儿喜欢听故事,喜欢看书,所以每天都会给她一个自由阅读的时间,看看课外书、连环画等等,我和她妈妈也看自己的书,一家三口各自与书相伴,有时候也会相互分享看书发现的有趣内容,我们也会启发式、诱导式地问她:“这书里讲什么好玩的故事呢,和爸爸妈妈说说呢。”3.立规矩,知主次

经过了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孩子就知道了生活当中的学习、娱乐、休闲次序是什么,每个孩子都爱玩,但你要让你的孩子知道该什么时候玩。

当然,在给孩子订立规矩的时候,并不是非常严肃地让他知道生活中就只有学习,培养出来的孩子只知道钻书本,只知道学习。我们所希望的孩子是劳逸结合、全面发展的。所以每当双休日的时候,我们就会带孩子去公园玩。比方说,桃花开的时候,植物园有花卉节;动物园新来了熊猫、鸵鸟啊之类的,知道孩子肯定喜欢,就会带着孩子去看。女儿小时候,我们也带她去了不少地方,像淀山湖,无锡啊,杭州啊,溪口啊等等,周围的能去的地方都会带她去。在孩子爱动的年纪,让孩子多走动走动,也符合小孩子的一种天性,不当宅男宅女,也有助于培养他开阔的胸襟和开朗的性格。

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习惯化为了自觉的行动,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来说会是事半功倍的。就好比一棵小树苗一样,如果在幼苗阶段就长歪了,那么日后怎么补救都会够呛。这个时期,就算家长在忙,也要放一部分心思在孩子身上。4.第二阶段:少儿时期--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毕业前(10-15岁)

孩子进入少年时期后,在已经树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孩子基本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家庭教育的重点逐步转向引导孩子成长;要求孩子自觉遵守行为规范,适当给予自主权,循序渐进的给予适度的自由空间,目的在于引导孩子自立,培养孩子的自信。这个阶段重在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强调家长和孩子的互动。

经过了幼儿阶段的立规矩,到了孩子十几岁的时候,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一定的自觉性了。这个时候,游戏规则必须依然存在,但是不搞清规戒律。

女儿小学校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对她的要求是每天回来之前一定要把把作业写完,否则其它事情不能做。但慢慢到高年级后,她会参加课外活动,或者和同学有约定,或者她放学的时候恰好她喜欢的动画片正在播放,这个时候我们会给她一定的自主权。这是建立在我们信任孩子一定会把当天的作业完成基础上的,比如她看完二十分钟的动画片,就会自动拿起书包走进房间写作业,不用我们催,很自觉的。孩子已经明白了学习对她而言是最重要的任务,是一定要去完成了;而我们也明白,对于自觉的孩子,二十分钟的动画片看看也不会影响她的功课。家长与孩子之前的那个“契约”,变得比较有默契,悄悄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而不是幼儿阶段那种孩子处于一个“遵守规则”、“服从”、“听话”的地位。

女儿升预备班的时候,学校是要求住校的,而且学校对于学生的寄宿生活会有很多的规定和要求。比如几点钟起床,几点钟熄灯,几点钟去上晚自习,不许带手机和不许带MP3……

一开始,我们觉得孩子有一个集体生活的经历,接受统一管理,对提高她的自觉性是有帮助的,她也申请了住校。但后来她又跟我们说:她不想住校。至于为什么不想,她也一一跟我们列出原因,第一,她那个时候要去少年宫跳舞,来来去去的住校不是很方便;第二,她觉得她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空下来的时间她希望能自己支配做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学校却将这些时间规定得比较固定,有统一性的要求,什么时间必须做什么,她觉得这样的规定不适合自己;第三,她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这也是以前的一个习惯,因为她觉得音乐能帮助她抵消其他各种噪音,反而更能集中注意力。这样做作业比较愉快和放松,效率也高,但这事在学校是做不了的,因为学校不让带MP3。

我们听下来,觉得这些都是比较合理的理由,而且经过前期习惯的养成,她已经有了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比较高的学习效率。她的自律也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自律和他律一共是10分,这个时候相对来说,她的自律水平比较高,只要自律和他律加起来是10分,那么减少一点他律其实也无妨。与其让孩子束缚在另一个封闭的、压制她个性的规则里,倒不如让她解放出来,能够自由地支配她的时间,让天性在更自由的环境里得以发展,所以我们同意了她的要求--不过,有个交换条件,就是上学不能迟到。这些比较基本的学校规章制度,依然要去遵守。5.孩子升入初中后如何指导他的学习?

等到孩子上了中学后,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在第一个阶段,我们注意的是孩子习惯的养成,到了第二阶段,我们主要是给她学习方法上的一些指导。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我们是用半强迫的方法让她养成学习习惯的话,那么这个阶段就着重是学习经验的交流和指导。

一般孩子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功课门数的增加,对孩子前后知识的连贯性要求也更高了,对孩子学习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自己归纳的能力也更有要求。这个时候的知识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有了一些“绕弯弯”的逻辑。比如数学到了初中后,变成了代数和几何,我就会跟孩子讲,我自己初中的时候为了提高这两门的成绩,给自己提出了要求: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买了一本平面几何习题集和代数习题集,每天我都会要求自己坚持做完八道题。你每天比别的同学多完成八道题的话,也许考试的时候就可以多那么一两分。而且,八道题目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我还会跟她说,我初中的时候给自己做了一个错误归纳本,上面记录了我每次小考错误的题目,每个错题都用红笔加一个标注,告诉自己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我也说明了,爸爸给你建议也不是要求你每完全复制爸爸的学习方法,哪个适合你,或者你觉得哪个建议还不错,可以试试,那么可以去做。女儿也会采纳我的一些建议用在自己的学习上。

除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建议,在具体的功课上我们也会有一些指导。像女儿刚学习平面几何的时候,我也看了她的课本,看了那些基本的知识,回忆了我那个时候的学习,像对顶角,同位角啊,两个线段相等啊,有多少种证明的办法。而且我夸下海口告诉她平面几何不会的题目我全部可以做出来。她一开始觉得我都好多年不碰这个了,肯定有的东西都忘记了。但事实证明我的确能在有些题目上帮助她。

在这个阶段,我们偏重给她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不是说让孩子就要通过这样的方法去拿到一个规定的分数,我一是觉得,我告诉她一些我总结的学习经验,是希望帮她提高学习的能力,让她觉得“我不单单是跟着老师走的,我自己也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校里老师提倡的方法是相互促进的“;而是她这个阶段也正处在智力开发的时期,她会因此发现许多学习的乐趣。

像写作文这事,女儿那时也会有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我就会跟她聊,不会直接说“那你就写这个吧”或者“可以写写某某事啊”,而是闲聊一些生活小事,在这个过程里,引导她发现可以写进作文的“生活闪光点”,让她意识到写作文就是自己情感的主动表达。这样不知不觉中让她对于某些困惑豁然开朗。

孩子升入初中后,小考就多了起来,我让女儿一定要重视每一次的小考。因为每一次的小考试都是考察学生某一个阶段学习的情况,是对前期学习比较及时的反馈。因此每一次小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会很快地找到根源在哪,好进行相关的补救,避免问题积少成多,到了后来无从入手。另外,重视了每一次小考后,每次都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对于孩子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会打好良好的基础,也会增加孩子的信心。随着学习难度和程度的提高、广度的拓展、深度的延伸,孩子就可以从容应对。6.游戏规则还在,不搞清规戒律

包括在她的课外阅读上,除了我们推荐给她的书目,也给她自己选择图书的自主权。一般我们会给她一些推荐的书目,认为适合她在初中阶段阅读的书,比如一些名著。但是小孩也有自己的一些兴趣所在,比如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看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啊,小鬼鲁智深啊,看郑渊洁、韩寒、郭敬明啊等等,我们也从来不会说“你该看什么书不该看什么书”,只要是她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我们都很支持。她上小学那时,还没流行网上购书,我们就经常陪她去书城买书。一是帮她挑一些我们推荐的书,二是她想看的书我们也买,给她一些自由的空间。孩子就不会觉得所有的阅读都是父母强加给我的,而是认为“父母给我买书,是因为我喜欢看书”,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回想起第二阶段,我们给孩子制定游戏规则,但是从不搞清规戒律,我们很少对孩子说“不”,很少会对孩子说:“不许你放学以后和其他同学出去玩,不许你作业不写完就看课外书!”我也清楚地记得,我们和孩子之间有过一次对话,她跟我们说:“我不希望家长管我这么多。”那我就跟她说:“爸爸妈妈可以不每件事都管你,不过咱们俩可以达成一个协议。爸爸把对你的总体要求告诉你:就是你对学习有自己的责任心,学习的任务优先完成,但怎么排序,你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个你可以自己调整,我们不干涉。不过不可以拖延任务,也不可以在标准上打折扣。你能这样,爸爸妈妈就赋予你一定的自由度,如果我们发现你能把自主权运用得很好,掌握得自如,那么爸爸妈妈就可以给你更大的自由。”基于她之前很多好的习惯已经养成,她已经明白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可以糊弄的,哪些事情是一定要认真对待的。所以,从自觉到自主到自由,到最后反而养成了孩子的自信,最终到达一个自立阶段,她反而会对自己有所要求,而不再是家长对她下达要求。所以,自觉、自主、自由、自信、自立这十个字,成为了女儿小学到中学阶段的关键词,也是我们和她之前关于成长的一个共同的约定。7.第三阶段:青少年时期--高中阶段(15-18岁)

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的要点是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家长要放低身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兴趣爱好,平等的交流和学习,寻找共同的话题,保持顺畅的沟通,因势利导,共同进步。这个阶段强调家长主动的调整和调试,了解、学习、包容年轻一代的孩子新知识、新观念,伴随孩子共同成长。

进入这一阶段后,我们不再制定各种游戏规则,转而开始按照孩子的游戏规则出牌。这个角色转变是很关键,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的家长对这一点的认识是有误区的,在家长权威上还存在着惯性,认为:我就是比孩子高明啊,自然我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为什么要按照孩子的来呢?这样岂不是乱了套?《师说》上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也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孩子15岁以后,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心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水平,知识的积累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他掌握的一些学习知识或者某些实用的技能,其实已经超越了父母。所以在某些方面,父母也许的确已经不比孩子高明,事实上,父母也不必每个方面都比孩子高明。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孩子学外语起步很早,在学语言上,较早的起步掌握起来更为容易。所以有的父母的英语肯定就不如孩子,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应该是令家长欣喜的一件事情。

从另一方面说,孩子并不是天然的服从者,并不是天生地就要按照父母规定的条条框框去走路,当自我意识充分成熟后,他会有很多独立的想法,如果父母这个时候仍要按照家长的意志去设计他,那么所谓的代沟、矛盾就产生了。比方说,某小孩爱看漫画,画漫画也画得特别漂亮,将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插画师、动漫动画设计师,甚至漫画家。家长看见孩子有空就在那画画,也不复习功课,房间里的漫画书成堆,就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怎么能考上大学,怎么能考上某热门专业……孩子其实没有做错什么啊,他在干一件他热爱的事情,只是家长认为孩子把本该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花在画画上,就认定孩子没出息,这样比较武断的判断,也许就此扼杀了一个天才漫画家。孩子委屈,家长不理解,矛盾越积越深,就好比经济学上的博弈论,走向最差的一个结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