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电视+互联网的跨界与转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8:08:23

点击下载

作者:张蓝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媒介融合——电视+互联网的跨界与转型

媒介融合——电视+互联网的跨界与转型试读:

前言

在这个媒介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时代,一面是传统电视的“中年危机”,另一面是网络视频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新技术裹挟着移动互联网、两微一端、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短视频等各类新兴名词,以变幻多端、目不暇接的全新姿态“入侵”大众生活,音视频、流媒体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传媒业发展趋势。从内容生态布局到全媒体技术矩阵打造,从平台再升级到商业模式再创新,从行业思维重塑到产业流程再造,传统媒体的生态圈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革。面对全新的行业形态,电视媒体再一次站在风口之上。

本书共分6章:第1章是对媒介融合的概括,解释了媒介融合的内涵,探索了媒介融合未来的发展道路;第2章全面分析了国内外传统电视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衰落的原因;第3章是网络视频行业的相关内容,辩证地阐述了网络自制综艺、网络自制剧、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第4章从电视内容、新技术应用、平台拓展和电视营销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传统电视转型升级的策略;第5章立足于国际视野,着重分析国外传统电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探索;第6章从互联网思维、新技术应用、内容创新、组织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传统电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融合转型策略。

搭乘着“互联网+”的快车,报业集团、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建立网站,互联网公司纷纷收购传统媒体,各种媒介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起。媒介融合的背后是大量人力与资金的投入和信息生产与加工流程的变革。那么,媒介机构为什么要走出曾经的“舒适区”,经历变革的阵痛,向媒介融合迈开步伐呢?本书将为你解答所有疑难。(1)探讨媒介融合的诱因。如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注意力的分散化,以及各项政策的推动,促使媒介融合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剖析媒介融合的痛点。这些年媒介融合的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但也暴露出媒介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和致命的痛点,本书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为未来电视媒介的融合发展提供前瞻性预防和约束引导。(3)提出媒介融合的措施。媒介融合是媒体组织的未来,本书对政策、技术、平台、内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为传统电视探索出一条创新务实的未来融合发展之路。

本书作为2017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北京市传统电视产业转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XCC009]的研究成果,依托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第一手行业资料,结合国内外的最新实践与研究成果,重点剖析了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的内容生产、流通与分发场景的变革,从具体案例出发,以小见大,以窥探“互联网+电视”浪潮中涌现出的可能性,对全国传统电视产业有借鉴意义。

在此特别感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文宏教授以及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的老师们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也要感谢我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葛欣怡、黄高原、蒋亚娟、黄彩云、邢幸子、刘杰的辛苦付出,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他们为本书的编校工作投入了很多心血。本书虽汇集了多人的智慧,但书中仍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作者2019年1月第1章 媒介转型新视角:媒介融合

1998年的某一天,你在熹微晨光中醒来,睡眼蒙胧中打开收音机,一边听新闻,一边洗漱。你想起昨晚电视上播放的天气预报说今天天气很好,于是开心地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出门上班。路过报刊亭时,你顺便买了一份《北京晨报》,这份7月创刊的报纸,是你每天捕捉国际、国内要闻的重要源头。骑车到单位,你向门卫大爷问好,大爷热情地告诉你:“今天有你的信。”你拆开承载着远方亲人思念的信件,感动不已。

时光飞逝,来到20年后的2018年。这天,你同样在熹微的晨光中醒来,睡眼蒙眬中问手机:“嘿Siri,今天的天气怎么样?”Siri回答:“今天北京市天气不错,最高气温26摄氏度,最低气温17摄氏度。”你高兴地穿上衣服,打开手机App一边听广播,一边洗漱,洗漱完毕,出门上班。地铁上,你刷了刷朋友圈,看到妈妈昨天发的和朋友爬山的照片,顺手点了个赞,留言夸她年轻,并且告诉她你想她了。坐在你左边的女士打开《人民日报》客户端看起了新闻,右边的男士拿出手机打开抖音看起了短视频,你也打开微信公众号开始“早读”,发现今天推送的文章里盘点了近10年停刊、休刊的报纸名单,根据文章作者的不完全统计,纸媒衰亡的哀钟鸣响了10年,10年间已有50多家报社宣布停刊、休刊。

这是2018年里极其平常的一天,这是媒介融合语境下极其普通的一天,各种形式的信息随处可得,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你已经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打开家里落满灰尘的收音机,甚至连电视机也很久没打开过。你不需要为了收看天气预报守候在电视机前,更不会去报刊亭买一份早报,你只需打开手机,便可获得想要的信息。你惊奇地发现,虽然传统媒体不断被唱衰,但你听的广播、看的视频、读的新闻中的大部分,都还来自于传统电台、电视台和报社。你已经很少接触电视机、电台和报纸了,可是为什么还能获取到来自它们的信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一个终端上接受不同形态的信息?人们都说这一切的变化是因为媒介融合,那么,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媒介融合”到底是什么呢?1.1 认识媒介融合1.1.1 媒介融合是什么1. 媒介融合是一种发展趋势

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群居的时代,自传播活动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的出现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每一场传播革命都对信息传播方式有极大的改变。

我们正经历着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带来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传播革命。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进行军事实验,建立了阿帕网(APPANET),这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这种去中心化分布式网络系统的建立,激发了人们对未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想象。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新媒体先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用三个交叉的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印刷出版业及广播电影工业,描述了三者技术边界趋于融合的过程,并指出三者交叉的地带将成为未来创新的方向与爆发点。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汇集到一起”。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也因此成为将“融合”概念从科学领域引入新闻传播的第一人。这位眼光长远的智者关于媒介融合结果的预见性判断,引发了学界和商界关于媒介融合的思考与探索。

紧接着,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其大作《自由的科技》中率先提出了“传播形态聚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代指传播形态聚合)本意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以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化为统领,第一个层次是要让传播内容数字化,第二个层次是促使传播内容及其用户联网。技术的更迭使信息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给受众,并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互动,完全改变了旧时代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从某种意义上看,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让媒介融合成为可能,但从本质上分析,媒介融合是一种发展趋势。2. 媒介融合是动态的

2004—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在美国进行富布莱特项目研究时,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正式引入中国,重点介绍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两个概念: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所谓融合媒介,即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介集中在一起,其本质是利益驱动下的竞争策略;而融合新闻,则是联动性的新闻报道,其本质是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此时,蔡雯教授重点关注了媒介融合的经济诱因及其引发的新闻业务变革,但其对媒介融合的认知还局限于“结果”层面,将媒介融合看作一种静态的状态。5年后,蔡雯教授在另一篇文章中,将媒介融合包括的核心内容归纳为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以及媒介终端的融合三类,并提出:“媒介融合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推动下,组成大媒体行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是多种媒介形式的简单相加和组合,而是一种媒介再造的过程,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终端和组织等方面的多维融合,二者相互补充、整合,创造出新的价值。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拥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创意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而传统媒体在承载价值形态和传播文化内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二者在融合过程中能够彼此注入新的元素,使旧媒体得以创新,新媒体得以升华。

除此之外,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形态的边界逐渐消融,多功能复合型媒介逐渐占据优势的过程和趋势。以前,受众通过阅读报刊、收听广播、观看电视等固定方式被动地接收信息,但当下,媒介融合让那些曾经归属于不同媒介的呈现方式、交互体验、传播渠道,正在趋向集中于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新平台生产出的内容正以可观、可听、可触、可读等多种方式的融合传播给受众,让受众能够随时随地、主动地获取信息。

从上述关于媒介融合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种种争鸣中我们发现,尽管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理解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达成一致的是,媒介融合是动态的,是一种媒介形态边界不断模糊的过程和趋势,它的基础是技术的发展,只要计算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可能导致媒介边界不断消融的技术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形态就将产生相应的变化,媒介融合并不存在一种终极的状态。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媒介融合注入了全新的动力。今天在我们看来堪称完美的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或许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全面,甚至或许有一天,“媒介融合”这个概念也会被新的如“智媒体”“云媒体”等概念所取代。新的可能性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对媒介融合的理解也需要不断地更新。1.1.2 媒介为何要融合

搭乘着“互联网+”的快车,报业集团、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建立网站,互联网公司纷纷收购传统媒体,各种媒介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起。媒介融合的背后,是大量人力与资金的投入和信息生产与加工流程的变革。为什么媒介机构要走出曾经的“舒适区”,经历变革的阵痛,向媒介融合迈开步伐?1. 行业竞争引发经济压力

媒介融合的诱因之一,是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引发的经济压力。这种行业竞争源于三个层面: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全球范围内传媒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媒产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断兼并重组,挤压行业内的竞争与生存空间。一方面,传统媒体效益下降;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新媒体之间也角逐激烈。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生产高质量的内容,拓宽用户接收信息的渠道,提高媒体内容的生产效率,成为传媒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2. 技术进步提供融合可能

伊契尔•索勒•普尔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当年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并购,业务整合失败,出了管理体制的问题,2000年初期美国经济慢性萧条,电子信息行业出现泡沫,因为当年的技术水平并不能支持两家公司实现完美融合的愿景。网络带宽、传输技术的限制,打破了当初两家公司希望将电视、计算机、杂志等全都融合起来的规划,刺破了让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内容的肥皂泡。合并后的两家公司,业务仍然处于分割状态,极少相互渗透。18年后,媒介融合能够走向繁荣,不同形态的内容能够在不同的终端传播,很大程度上受惠于网络带宽、传输技术的发展,以及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普及。

2017年,十九大召开之际,各媒体对十九大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其中不乏充分发挥媒介融合优势的案例。例如,人民网《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系列微视频(图1-1),将各族人民迎接十九大的内容用短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PC端页面上也放有二维码,方便用户扫码在移动端观看。倘若4G时代不曾到来,网络带宽传输速率低,智能手机不曾普及,我们该如何方便地观看并分享这一系列微视频呢?

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媒介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为未来的媒介发展带来全新的想象,并极有可能催生出全新的媒介形态。媒介融合是一个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可能性,也为融合内容的传播保驾护航。图1-1 人民网《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系列微视频3. 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和注意力分散呼唤变革

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使得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传统关系面临巨大改变,传播权力面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首先,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是海量且高质量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得以实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已经成为可能,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与世界相连。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曾经指出,传播具有监测环境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瞬息万变,人们对于传媒机构充分发挥“瞭望哨”功能赋予的期许越来越大,希望及时了解全面而广泛的信息,便于个人对社会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全球化带来的专业化分工,也使得从事不同工作的人需要的信息千差万别。面向大众的、传统的、相对单一的信息内容与分发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海量且高质量信息的需求。

其次,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是个性化的。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全球化,更是与全球化对应的个性化。从信息内容来说,基于互联网提供的平台,受众个人意识与生存状态觉醒,人们更加关注与自身相关的信息。都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人的兴趣与信息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千人有千面。在这个人人可以自行“抽取”信息的时代,无法满足受众需求,便只能失去受众。

最后,受众注意力的不断分散也促使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20世纪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媒体均分受众注意力的市场状态,在新时代,iPad、手机等移动终端快速吸引着年轻受众的注意力。当代的年轻受众更愿意用手机等便携设备,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博客等新媒体获取信息,而非通过传统媒体。究其原因,媒介生态的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受众的注意力分散化、碎片化,要在固定时间、地点才能获取信息的传统媒体自然难以受到青睐。因此,传统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媒介融合拓宽传播渠道,满足受众碎片化阅读的需要,重新聚合受众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媒介要想满足受众对信息海量、高质量、个人化的需求,以及实现受众注意力的聚合,仅靠一种类型的媒介远远不够。从信息生产角度看,生产海量、高质量的信息,必然需要生产效率的提高;从信息接收渠道看,用户更希望在同一终端接收不同的信息,也希望同一信息能在不同的终端上被接收。4. 各项政策推动媒介大融合

政策上的支持引导,是媒介融合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政策法案对于媒介融合的保驾护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从政策上给予媒介机构引导扶持,为媒介融合提供友好的发展环境;其二是知识产权法的完善,保障高质量内容的来源与生产动力,为媒介融合提供内容基础;其三是立法保障媒体数据与网络安全,消除公民隐私泄露等顾虑,为融合内容保障用户基础。

在引导支持媒介机构开展媒介融合实践层面,美国《1996年联邦通信法》减少了国家对电信市场的干预,打破电信业、传媒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壁垒,允许相互渗透,虽然未能完全放开电信市场,但限制力度的减小,也为市场竞争环境的营造与媒介融合提供了可能。在国内,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文简称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明确将“树立深度融合发展理念,加快融合型节目、制播、技术等体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种种国家层面引领的方向,为媒介机构的发展经营指出了大方向,引导着作为信息生产者的媒介机构主动向媒介融合迈开脚步。

内容始终是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Control+C”“Control+V”使得信息复制变得异常方便,媒介融合使得传播渠道异常通达。极低的复制成本,极快的传输速度,极广泛的传播渠道,极大地打击了创作者的热情。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内容生产者的创作热情,是媒介融合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问题。自从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颁布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保护了个人、集体的脑力劳动成果,为媒介融合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内容基础。

了解受众个人信息越多,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推送就越精准,受众也能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媒介融合的效果也越显著。但网络空间鱼龙混杂,谣言、欺诈、隐私泄露等问题危害着社会公共利益,前有百度云手机App自动上传用户手机照片激起群愤,后有Facebook隐私数据泄露事件引发热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们在这个“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对媒介产品的抵触心理越来越重。在保护用户隐私、建设互联网时代健康的媒介生态层面,2015年6月2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签署了《美国自由法案》,规定电信公司承担个人电话数据的保密义务。在国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2018年5月25日起,人类史上最严的隐私法——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全面执行,规定企业使用数据前必须让用户知情,并赋予了欧盟人民“被遗忘权”,即用户可以要求网站删除自己的相关数据。如此种种保障用户权利的法案,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用户在网络环境中隐私泄露的顾虑,保障了用户权益,也逐渐为构建媒体融合完整的媒介生态提供了配套的法规体系。1.1.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谁融合了谁

提及媒介融合,有人想到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技术,也有人想到互联网公司收购了传统媒体。那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到底是谁在推动这场融合?

一方面,激烈的行业竞争侵蚀着传统媒体的用户市场,不断发展的技术不仅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可能,而且培养了新的用户习惯,使得用户对内容、渠道与终端提出了向多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新要求,传统媒体不断探索着新的出路,主动拥抱新技术,推动媒介融合。在国外,前有21世纪之初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联姻轰动一时,后有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2011年确定了打造“数字英国”的战略,开始了转型之路。在国内,虽然学界对媒介融合概念引入较晚,但业界媒介融合的实践却基本与国外保持一致。从1997年报纸与网络的融合开始,到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界面新闻App的上线,2015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成立,再到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国家级电视媒体为覆盖更广泛的用户,建立了除电视频道之外的诸如央视新闻网等内容分发渠道,传统媒体纷纷带头投身于互联网融合的大潮,打造自己的融媒体平台,推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内容。2014年,主流媒体展开媒介融合的“顶层设计”后,媒介融合在2015年迎来了“元年”,之后便进入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期。

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也逐渐意识到媒介融合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方式,还有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始终是维持媒介对用户吸引力的关键。于是,互联网公司开始向传统媒体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共同探索媒介融合的发展道路。例如,以搜索、电商和社交起家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逐步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实现业务上的多轨并行、多轮驱动,收购传媒业,布局媒介生态,也是BAT战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以阿里巴巴为例,投资《商业评论》杂志、《北青社区报》、36氪、虎嗅网、第一财经、21世纪传媒,创办封面新闻、无界新闻后,又在2015年高调收购香港最大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力图全面渗透纸媒产业链。2014年,在上海电影节上,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语惊四座:“未来的电影公司的发展,就是满足BAT三家的需求,BAT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时隔四年,于冬在上海电影节的预言已经逐步变成现实,电影公司基本被互联网巨头收购、并购,同时还渗透着音乐、文学出版、在线视频等传媒产业链,互联网公司深入参与传媒内容的选择、制作与发行渠道建设,推动着传统广播、电视、报纸、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

正如前文所述,以行业竞争引发的经济压力为动因,以计算机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国家战略与政策为保障的媒介融合,带来的是整个媒介生态的变化。在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中,每个角色都在变化,都在发挥作用,没有谁是完全主动的,也没有谁是完全被动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恐怕难以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眼光区分。在媒介融合这条长路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就像两个从不同方向来的赶路人,目标一致、取长补短、相互搀扶、水乳相融、共同抵抗前进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当走过那段荆棘密布的漫长道路后,蓦然回首,到底谁是先“say hi”的那个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1.2 媒介融合是怎样进行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更快的速度催生了许多新的媒介形态,受众在演变,媒体环境也在改变,“报业寒冬说”曾风靡一时,媒介融合成为数字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对不确定未来的最佳途径和最炙手可热的战略,正如《纽约时报》的小苏兹伯格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体组织的“未来”,并将媒介融合的过程称为“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外媒介融合的现状正在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号:媒介融合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政策、技术、平台、内容、人力资源、服务和产业等方面全方位融合,在各种维度上迅速推进。1.2.1 国内外媒介融合的现状1. 国外媒介融合的现状

从实践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融合工作开展得较早,走得更远,媒介融合的基本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遗余力地专注于数字化转型,积极进行融媒体实践;美国之音已经建成一个融合多种媒体内容、跨平台渠道、高交互性的综合性多媒体传播网络;日本朝日新闻社成立了Media Lab,作为扩充业务线和进行媒体融合创新的尝试;韩国JTBC电视台也积极进行新媒体融合,根据用户习惯调整节目形态,生产用户喜爱的特色内容。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媒体仍能走在媒介融合的前列,得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独立经营的方针,从而拥有更多参与转型和推陈出新的活力与驱动力。尽管互联网来势汹汹,传统媒体依旧拥有较为专业的传播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及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等优势,这为主动迎接互联网浪潮、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全方位信息服务平台的传统媒体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转型环境。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例,BBC近年来一直侧重于对数字内容的新媒体渠道和终端的拓展,在电视、PC终端、移动终端均建立起新媒体业务,而且还与网络巨头频频合作,在Yahoo、YouTube等视频网站上开辟了自己的视频频道,以内容为维系点,拉伸其产业链条、跨越多平台,将原来单一的传播效果放大。除此之外,BBC依旧着力建构自身的数字平台,不断拓展反馈、分享的通道,在iPlayer上设置专门的反馈平台,开辟UGC通道,与受众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成功走在媒介融合的前列。

即使如此,转型之路依旧坎坷。首先,媒介形态的变化源于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市场需求等多因素的复杂作用,媒介融合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不容忽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曾被看作美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天作之合”。但由于当时政府规制对于媒体的制度性牵制和新媒体语法与语态变革的滞后等因素,造成其融合失败的结局。其次,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下,其原有的内在运行机制、经营模式和专业理念面临挑战,仍有待探索。以《纽约时报》为例,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曾一度面临广告收入下降、多次裁员、产品流产等挫折,其互联网产品NYT Now作为一款新闻App推出后因内容无异于纸媒而遇冷,NYT Opinion也经营惨淡而被迫关闭。目前,《纽约时报》把媒介融合的重点放在API与App的创新上,并从2011年开始逐步推广付费服务,让用户为优质内容付费,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且取得了访客量不降反升的良好反馈。

因此,媒介融合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不只是渠道的简单累积,而是媒介属性嬗变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国外媒介融合中的许多经验和教训都值得中国媒体参考和借鉴。2. 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

中国媒体面临互联网的冲击也相应地或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一些调整和改革。从目前来看,国内的媒介融合处于发展与深化阶段,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媒介融合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国内大部分媒体机构已经开通了自己的“三微一端”,试图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媒介融合。早在2014年,“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线,其核心理念是跨平台融合、全媒体集成,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全方位传播;还有湖南卫视对于旗下的新媒体先锋阵地——“芒果TV”的扶持和投入,作为地方电视台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代表,芒果TV融合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身,目前已经发展为集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增值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二是媒介融合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的发展,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出深刻阐述,各媒体单位结合资源优势和自身特色不断进行媒介融合的尝试,这其中不仅有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为代表的央视媒体成为“中央厨房”模式的领军者,还有一些地方媒体也在积极实践。2018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挂牌,标志着央视、央广和国际台三家媒体在人员、报道、制作等方面的融合进一步深入。三是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日益丰富。这不仅包括不同媒介组织的跨媒介融合,如电视与网络的融合、报纸与网络的融合,还有传媒业务与功能的融合,即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与产品延伸,在功能与业务层面,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借用,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但是,在媒介融合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如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媒介融合多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的初级形式的融合,如信息采集、制作,而更高级形式的产权融合较难推进;还有对于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的需求都很迫切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媒介融合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助力,媒介融合将朝更加多元化、深层次的方向发展。1.2.2 媒介融合到底“融”什么1. 政策融合

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媒介融合政策体系是新旧媒体在互相融通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政策融合指的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在对信息生产的监管中,需要政策与制度层面的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这些整合与协作发生于对既有政策的解读与修订、相关新媒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机构部门的配置与合作等。一方面,政策融合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制度环境的保证;另一方面,它也为既有资源的整合优化和监管效率提供了保障。1996年,美国电信传播法案实施后,开始对电讯和传统媒体统一立法管理,开放了对信息传媒业的传统管制,奠定了后来美国三网融合的制度基础,极大促进了传媒间的收购与合并,推动了媒介融合的进程。2006年,日本出台邮政改革方案,使得传媒业数字化、融合化方向不断明确,放松管制已经成为产业融合趋势下日本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明确要求各试点城市成立由广电总局、电信主管领导为核心的执行委员会,这标志着中国的三网融合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介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将有助于突破现有的体制壁垒,加速媒体融合的进程。还有中央提出的“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建成新型媒体集团”等,都为媒介融合的深度推进打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在我国深化经济改革、价值观念变革深层化、文化多元化、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的关键时期,可能出现对新旧媒体区别对待的政策偏好,在政策取向上更多地偏向于保护传统媒体的利益,这成为阻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一大因素。所以,整合媒体政策必须首先打破新旧媒体的制度歧视,既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传媒机制政策还应该在放松管制与加强管制之间平衡,确保其既能促进媒介融合发展,又能维护市场秩序。2. 技术融合

在数字、网络技术被广泛使用之前,媒介的融合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媒介融合始于技术创新和融合。新媒体将音频、视频、数据和语音通信服务融合,模糊了广播电视、互联网与电信业的界限,改变了音视频的传播模式以及视听文化消费习惯。当技术的壁垒与边界被逐步消解,构成媒介融合的重要动因便出现了。

在这个技术驱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已经成为媒介融合的重点。2018年2月,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与百度百家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宣布在内容分发、人工智能、探索等方面展开合作。还有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平台、大数据、移动客户端、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技术融合对于内容分发平台在国内外的推送能力、开展多终端用户收视行为分析等方面均有提升,同时还促进了节目形态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升级,为媒介融合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更广阔的空间。

然而,传统媒体不能自行掌握技术发展的趋势,缺乏传播技术的积累,成为媒介融合发展的软肋。因此,打造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多平台、多渠道分发的技术体系,将技术融合放到和内容融合一样的高度,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第一要素。3. 平台融合

互联网作为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行动路线与运作方式的平台,有开放、去中心化、多元和共享等突出优势,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只有嵌入互联网的体系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和影响力。平台融合指的是传统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进行平台建设,打造一个集信息生产、服务和多主体共赢的聚合型平台,以实现资源聚合、创造价值。一方面,平台融合能够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如“中央厨房”的构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矩阵,彰显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平台融合对于产业升级和业态改造也是有益的。例如,在国外,美国传媒公司掀起了对地方广播电台及电视台的收购热潮,这类平台结合对于广告市场的扩张、在广告市场中获得更大份额意义重大。在国内,浙江广电总局与腾讯音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广电总局领域的知名平台浙江卫视与在线音乐行业的“老大哥”腾讯音娱合作,被看作台网合作的拓展,双方围绕优质内容IP形成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构建更全面的媒体联动矩阵。

新旧媒体要想实现平台的对接,必须进行跨媒介、跨行业整合,即媒体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增值。传统媒体需要超越自身的“一亩三分地”,与其他媒介平台进行整合,并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互联网+广播”战略下成立了中国广播网;浙江广电总局成立新蓝网络有限公司,为搭建新媒体平台创造空间;还有杂志与视频结合,也是媒介跨界的一个例子。

当然,平台融合并不是平台的简单相“加”,关键在于“融”,即平台之间全方位、多领域的碰撞和推进。这其中可能涉及技术壁垒、管理理念、资金运营、人才转化、版权不清等问题和困境,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媒介融合的进程。同时,国内“三微一端”的平台建设多是“借船出海”,借助腾讯、新浪、搜狐等商业媒体平台传播,会在传播平台的持续性、安全性、公信力方面大打折扣。因此,平台之间的整合要强调平等、对话、互通、共赢,达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媒介形态。4. 内容融合

媒介融合不仅仅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传播技术的运用或“三微一端”平台的建构,还是媒体发挥内容生产的优势,加速重构媒体舆论生态格局的过程。媒介的核心是内容生产,随着用户可选择的媒体类型越来越多,内容比平台、渠道更重要和关键,因此内容融合成为媒介融合的核心。内容融合主要指的是不同媒介形式在内容的生产、传播、加工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时通过各种网络终端系统将自身内容相互融合,从而产生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的产品。一方面,整合后的媒介内容资源总量会增长,随之出现新的用户、新的传播渠道和新的传播形态等,将为媒体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服务将会成为所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中央厨房”、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出现也加剧了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

因此,媒体在内容融合的层面上应该找到有效的方法削减不利因素,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新的内容生产模式,创建既能体现原有媒介优势,又能适应新的媒介特征的产品体系,在资源共享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和更大的发展空间。5. 人力资源的融合

人是决定媒介融合走向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媒介融合是媒体人的观念、精神、知识、文化等各种要素融合的过程。无论是从西方国家媒介融合的实践经验看,还是就国内媒介融合的现实情况而言,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是媒介融合推进的必然选择。《纽约时报》在采编部门增设了负责数字新闻业务的副主编,将采编人员与技术人员进行深度“融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创新新闻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美联社建立了一个数据新闻和互动技术的跨界团队,为媒介融合注入了创造力。随着各家媒体对多元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许多高校的新闻院系都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这无疑将推动媒介融合向更深的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具有全媒体思维方式的媒体人作为媒体运行和成长的原动力,其决定性地位不可替代。6. 服务融合“互联网+”时代,已达成用户体验为王的共识。新旧媒体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的融合,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向用户提供多元、丰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媒介融合的立足点。服务融合使得媒介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给予受众更多的选择,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也使得新旧媒体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

媒介融合时代的服务融合还与信息传输渠道和接收终端有关。虽然载体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在未来,信息传输的统一渠道并不一定是现有的互联网。也就是说,伴随着市场产品的多样化,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然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使用户在任何方便的时候都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服务融合是媒介融合的“末端”或“终点”。7. 产业融合

媒介融合是跨越多个平台的信息流动,多种产业间的沟通与协作。伴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以及信息产业技术的进步,媒介融合最终走向的是真正的产业融合,即传媒机构会与电信运营商、IT业以及其他与信息生产相关的企业处于同一个链条上,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格局。媒介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内部资源很难获得高人一筹的竞争优势,媒介产业的融合必然是基于功能互补,在媒介产业链上与其他企业进行产业链合作,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可以是以不同媒介传播优势互补为目标,也可以是以不同媒介生产能力互补为目标,还可以是以资源互补为目标,最终达到产业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例如,传统媒体将自己不擅长的技术流程转移到专业的技术公司,技术公司不仅充当着后台技术的提供者,还可以成为前台的发行者;拥有品牌和内容优势的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构建的平台进行多种连接,提升自己的传播能力,产业融合提高了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

当然,传媒产业的融合不是一个迅速、简单的过程,这其中涉及硬件改造、人员培训、组织管理和产权改革等问题,对中国传媒市场体制、传媒产业制度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去调整和适应。这还意味着,传媒业受到的钳制力更多,利益的竞争者更多,不过,这是它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传媒业要做的是在新的产业链条上构建起完全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经营决策和发展产业。

显然,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方向是明确的:把握互联网思维,拥抱新技术、新媒体。因此,在全球化竞争态势下,我们应该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接受互联网的改造,打破瓶颈,建立知行并举的媒介融合科研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1.2.3 媒介融合的痛点

这些年媒介融合的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但也暴露出媒介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和致命的痛点。这些困难是媒介在融合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困难,削减不利因素,媒介的整合非但难以到位,还会与整合的初衷相悖。因此,找到问题的症结,从中总结教训显然更加紧迫。1. 传统媒体树立互联网思维极为艰难

当新媒体横扫一切的势头愈演愈烈,“转型”成了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关键词。迄今为止,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媒体的转型尽管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英国广播公司BBC近年来开拓了各种不同的新媒体平台等;《人民日报》努力构建融合发展媒体方阵。但无法否认的是,还有更多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效益日渐式微:2005年,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奈特•瑞德被麦克拉奇收购,这被视为美国传统报业运营模式的终结;在国内,《都市时报》《新闻晚报》等宣布停刊。传统媒体试图向新媒体转型已有多年历史,但为什么转型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很多,其根源还是思维问题。大多数传统媒体习惯把互联网仅看作是扩大影响力、延伸价值的工具,在内容产品本身的质量上下功夫,试图通过办网站、开微博、开微信公众号、入驻头条号等简单的方式扩大用户规模,而不是遵循互联网思维,即打破过去封闭的组织架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指导媒体自身的内容生产和模式运营,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盈利模式。也就是说,传统媒体仍然没有真正领悟互联网思维。

今天,互联网思维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自己的同类,而是商业网站以及新媒体。传统媒体曾经高举的“内容为王”这面大旗不再屹立不倒,过去大规模被动的受众变成拥有自主权的“用户”。因此,如果传统媒体还以过去的模式和思路经营,沿袭一成不变的传播范式、议程设置和话语体系等,将很难保持已有的市场份额和社会影响力,也无法助力媒介融合。2. 全能型人才供不应求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无论是多媒体,还是全媒体化生产,其复杂程度显然要超出任何单一媒体,对从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成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然选择。首先,全媒体的在岗人员既要熟练掌握各项媒体技术,灵活组合、使用多种媒体;还要以产品设计的视角对内容进行编辑和设计;既要具备创新思维,还要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目前,媒体行业对这种全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不断扩大,供需差距悬殊。

其次,在现阶段的媒体集团中,人才结构极不合理,具体表现在掌握全媒体思维的人才占比较低,大多数的媒介在岗人员仍不具备跨媒介的思维,或者说,其思维方式跟不上媒介融合所需的现实工作,这势必不利于推进媒介融合的相关工作;还有,伴随着近年来VR、人工智能在传媒领域的渗透,急需相关的技术人才进行指导,而现状是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缺乏高技能的应用人才。这些问题也与目前我国高校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媒介融合的前景接轨不够,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保守和单一有关。

除此之外,在多媒体集团中,掌握跨媒介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一方面,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中,还是在新兴媒体中,管理人员大多只具备单一媒体的管理能力,很少具备在各媒介交流、合作时统筹安排的能力,从而难以将各媒介更好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媒介融合过程中,这些人员由于缺乏全媒体的管理思维,故不能以媒介融合的角度看待客户、市场、盈利等方面的变化,在管理上做不到与时俱进,从而使集团的发展缺乏规划,影响媒介融合的进程。这些管理者既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思维,又要了解传统媒体发展的瓶颈,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他们是在媒介竞争的波涛中锻炼出来的,他们必须懂策划、懂管理、懂市场、懂媒体,对媒介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觉察力,这样,媒体才能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提供更贴近性的精细化信息服务。因此,媒体的在岗人员迅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3. 各传媒产业的利益难以协调

正如学者蔡雯所提到的,媒介融合是指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相互间的合作、并购和整合以及自身整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涉及媒介之间的体制、业务、文化、管理等体系的相融。目前,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了媒介之间的体制不相容、人员不适应等各种问题,最核心的是各传媒产业的利益难以协调。以电视和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明显下降、投资规模和受众规模发展滞缓,而网络广告收入规模扩张迅速,这导致媒体之间的利益差距过大、发展失衡。从长远看,它很有可能打击传统媒体的发展信心,同时,人才、资金、技术等更多力量向新媒体倾斜,一定程度上让媒介产品碎片化、娱乐化的倾向加剧,不利于媒介生态的健康发展和媒介融合,带来利益的多元化和冲突的加剧。这要求我们对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看作是包含了多种产业的利益主体进行研究,把对媒介融合的研究视角从单一的技术视角向更广阔的视角转化,这其中包括了经济、管理、文化等。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很多媒体想的是如何保持自身利益完整,获得更有利的地位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愿与他人协作共赢、利益分享,导致媒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之争增加,造成媒介融合进程缓慢。例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看似很完美,但最终仍以失败收场,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各方的利益难以协调。如果媒体都坚持自己固有的习惯和思路,把保证自身利益作为改革的前提,不懂得利益共享、风险均担,就会使媒介融合举步维艰。因此,只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者融合互动、扬长避短,为了共同体的利益而努力,才能实现互利共赢。例如,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平台,利用其移动、互动的特征打开年轻消费群体的市场。同理,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和品牌优势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媒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就是一个优势互补、融合共生的过程。4. 传统媒体的实质性收益有限

很多传统媒体的融合实践并没有坐享红利,其推出的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如何抵达用户,引发传播裂变,实现流量、受众认可度、品牌效应的三丰收,一直困扰着传统媒体人。从朋友圈流传的短视频、H5等可以看出,一些传统媒体将推出的新媒体产品成为自己炫耀媒介融合的新衣,这既透露出转型的艰难,也让人看出一些黑色幽默。按理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内容鱼龙混杂,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品牌变得越来越稀缺,越来越有价值,那为什么他们的新媒体产品并没有因此扶摇直上呢?

首先,从利益上看,传统媒体不舍得把既得利益划分、让渡给新媒体平台。一些传统媒体从一开始就将其衍生的新媒体平台放置在从属的位置上,其地位远远不及主机构,如果新媒体平台的资源没有优势、新媒体产品不足以吸引人,不能让用户心悦诚服地打开“两微一端”,那么其自带的品牌也就难以在媒介融合中产生明显的竞争优势,何况用户对互联网“花花世界”的移情别恋又是那么容易。芒果TV作为湖南广电总局的新媒体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转型中最成功的案例,其中“独播战略”成为其流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内容上看,传统媒体的内容更偏向于严肃的话题、有较强的意识导向,这与新媒体的娱乐化相对,与其主要流量来源——年轻人的偏好不符,造成其流量受限。在互联网环境下,试图把原来的媒体品牌转化为一个新媒体品牌,所有内容仍习惯于为原来的频道和栏目服务,而不去研究平台属性和用户特征,创造新的连接关系,显得迂阔过时,这也是为什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人民日报》权威、严肃的气质相去甚远。还有,从渠道上看,如何解决渠道“失灵”问题也成为媒体转型的第一要务。今天,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与外部世界建立连接的最主要的信息通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通过选择传统媒介的方式获取,而是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渠道获取。因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如何使自己的内容产品有效地“嵌入”社会关系渠道中,是其传播有效性的关键。传统媒体转型,依靠单一的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平台,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尚不能完全突破用户和流量的瓶颈,还应该构建形式多样的渠道格局,实现协同共振的效应。5. 传媒体制和外部环境仍未全面建立

传媒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在媒介融合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之前,我国很多媒体集团就已经意识到媒介融合能提高效率与效益,但他们既想固守既得利益,又想开拓市场,在事业体和企业体上纠缠不清,这使得国有传媒行业出现逆势的体制固化,导致当下面向媒体融合的体制改革面临很大的困境。如此看来,要将媒介融合做大、做强,体制与规制改革势在必行。从意识层面看,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运营模式和既得利益,很多传统媒体从业者对传媒体制改革存有抗拒心理;另一方面,新媒体运营者对传媒体制改革的态度也趋于模糊,这种矛盾成为传媒体制改革的一大阻碍。从实践看,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效率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束缚、扼杀了媒体内部生产要素活力和能量的发挥,使得媒介集团内部难以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创新的治理机制。目前,传媒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传统媒体首先应该通过改制,保证传媒体制的科学性,才可能取得与产业融合相匹配的市场地位,把媒介融合和对接平台做大、做强。

媒介融合仅靠媒体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和传媒制度的支撑,否则无法支持融合创新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的传媒体制与政策一直处于优化发展中,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地方,过去管理传统媒体的法律法规、政策纪律等对于新媒体已经有些不适应,如信息内容的版权保护、媒介监管等问题都有待继续研究,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媒介融合的规则。随着传媒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只有不断地进行制度和法律建设,才能保证媒介融合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可否认的是,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没有退路,只能奋勇向前。首先,传统媒体必须避开认知上的误区、冲破思想上的禁锢、深刻领悟互联网思维的内涵,才能真正找到实现融合发展和媒体转型的路径;其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在岗人员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媒介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各传媒产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勇于分享、融合共生;在媒介融合的政策导向下,只有积极进行传媒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传媒行业才有可能把握历史机遇,融入媒介融合的大潮,开拓出新的道路。1.3 媒介融合路在何方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媒介融合的层次与程度不断深入,融合方式也不仅停留在多种媒介简单相加的初级阶段,而是步入了政策、技术、平台、服务和产业等多方面、全方位融合的新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媒介融合是一种媒介再造的过程,即通过新旧媒介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整合,最终形成一种新的复合媒介。

目前,媒介融合进入深度转型期,其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只是新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