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想法一直放在脑子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2:20:33

点击下载

作者:高原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把想法一直放在脑子里

别把想法一直放在脑子里试读:

推荐序|PREFACE

李维文 旅美华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畅销书作家

这并非一本教会你“如何在短期内迅速成功”的书—类似的书籍已经太多了,不是吗?问题是,当所有人都梦想成功时,你又靠什么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作者是潜能开发及自我提升领域的专家,他在书中为我们提出了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并从“简化思考”和“加强行动效能”的角度告诉我们:与其坐在家里思考成功的捷径,不如鼓起勇气打破现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思考和调整自己实现目标和对待成功的方式,而非忙着制订那些宏伟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强调且倡导:一个人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行动力。如果你懂得很多,但却一事无成,你一定想知道原因:“为何别人成功了,我却不能?”人们辛苦地学习知识,掌握工作的技能,都希望能够改善生活,实现价值,并且在这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迹。

这是属于所有人的理想。但多数人真正做起来后,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他们才华横溢并且充满梦想,却始终不能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于是,他们发出上述疑问,并开始抱怨环境,推卸责任,把问题归咎于上司、同事、朋友、客户乃至亲人。

作者认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病”。随着信息爆炸式增长,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过度思考,但又懒得行动;不想安于现状,可又不愿采取行动做出真正的改变。对于这个群体,作者在书中定义为“居家思考的强者”。他们一直在思考诸如“怎样动动手指就能一夜暴富”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你知道什么并不重要,你能做到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正是作者的“行动力课程”多年来所提倡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即究竟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心中那些美好的想法呢?

大多数涉及行动力提升的书籍都会笼统地帮助你设定目标,也会告诉你如何实现目标。你总能从形形色色的励志书籍中找到一些改善行为的计划,而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这些计划对自己是否有用。但是,我们也会发现,那些计划并不能起到长期的作用,因为很少有书会和你一起分析原因,告诉你为何长期以来无法解决问题。

但是,这本书不同,作者除了为我们制订了从“想到”转化为“行动”的原则,从“知道”变为“做到”的方法,还提供了一条对解决问题最有帮助的通道。书中会告诉你,你为何没有做到,而不是强制性地、不加以区别地建议你采取某种固定的模式。

我认为,这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的经验和非常实用的智慧,读者一定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充分地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引子|PRIMERS

你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让你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从2011年开始,我们在洛杉矶增设了一个与行动力有关的课程。这是一个提升人们的行动效能的培训课,报名费非常高昂。在解释为何需要支付如此高昂的费用时,我曾对《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海芬说:“人们对一切免费得来的东西都不会珍惜。”正因为高效的行动总是如此困难,所以才需要一个能够铭记于心的开始。

与此同时,我们为这个课程取名为“颠覆式思考”—是的,行动首先是一门思考课。行动不仅涉及思考的技术,同时还是“高效思考”“高效决策”的产物。我们从思考开始启发人们自我改变,直至明白“有效的行动”是如何产生并保持的。

这正如一位诚实的失败者发出的疑问。而那些心怀梦想但又四处碰壁的“老实人”也都希望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惑。他们想听到刺耳的真话而不是客套的假话—如果你也想听一些真话,那么本书就值得继续阅读下去;否则,你大可在此时便放弃阅读。不了解本书的内容对多数人来说不会有任何损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超过99%的人可能都对自己为何失败的问题不感兴趣。

如果选择继续阅读,这本书将会为你揭晓一些让自己感到不怎么舒服的真相,你会发现很多抱怨已久的问题并不是由其他人造成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你自己。你可能已被别人夸赞得太久了,以至于早就疏忽了对自身的实际行动能力进行检测。遇到挫折后,你在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安抚时,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遭遇挫折的原因:

·“为什么我是大家公认的聪明人,却事事都不如意?”

·“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仍然不能成功?”

·“为什么别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我却做不到?”

10年前,这三句话写在了我公司的荣誉墙上,与那些业绩优秀的员工的名字挂在一起。我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来激励自己的员工,为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做到优秀?找到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10年后,当我们的行动力课程开始时,这三句话又成为每一名学员必须解答的第一张考卷。我们决心提出这些问题并且开设这个课程,最大的希望是惠及那些有强烈的改变动机但又缺乏必要方法的群体。不论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多么大或多么微不足道的麻烦:减肥、戒烟、面试、创业乃至需要制订并执行人生的长期规划,这个课程和这本书的内容都能为你提供相应的帮助。我会从心理学、潜意识和行动规划的角度,与你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一起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思考和行动的效率。

在20世纪末的一个夏天,我孤身一人来到洛杉矶发展。那时我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激情,口袋中也揣着厚厚的计划书。这与我们在20岁出头时的做法惊人的一致—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想改变世界。但是,现实是最严酷的“老师”,它会给我们上课,让我们冷静下来—你不光要能想,还要会做!

那时,我身上只有1000美元,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租套房子安定下来。于是,我找到了一间便宜的地下室,支付了第一个月800美元的房租。接着,我面临的第二件事是找一份能及时获得薪水的工作,而不是按原计划去各种高档写字楼推销“我的梦想”。这要求我必须先成为一名脚踏实地的实战派,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目标。因为做不到的任何想法都是毫无价值的。假如我坐在地下室夜以继日地勤思苦想—像许多年轻人正在做的那样,结局可以想象,我可能不到半个月就饿死了,因为剩下的200美元的生活费实在支撑不起大脑中那些“几百万美元”的大生意。

有时候,这恰恰是人们失败的原因—相比于现实,他们的梦想太远大了。所有经历过人生困境的成功者都知道:快速高效的行动远比一个富有诱惑力的梦想更能决定我们的命运。

因此,我到洛杉矶后租房子用了两天,找工作用了三天。为一家国际品牌的化妆品公司在洛杉矶的代理销售商做一线销售员,就是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公司的规模不大,加上老板总共不足30个人,每个人都既是销售员,又承担着其他的工作。这需要我每天打出上百个电话,联系不同地区的客户,在这座国际大都市穿梭上百千米,接触客户,递送材料,还要保障产品的售后服务。回到公司后,我还需要兼职做一部分文案工作,为市场部的宣传提供建议。

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有时候我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车上度过。不过,这却对我后来的人生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我从这段经历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停止思考,马上行动起来。你要用结果来说话,用结果来证明自己,而不是用你的想法。尴尬的现实:多数人都是“居家思考的强者”

人们都在思考如何成功,这既非一个功利的话题,也不是什么讨论的禁区。成功者和失败者都在“议论成功”,但现实往往令人尴尬,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是怎样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

当公司开始从事培训和咨询方面的业务时,我们曾经在洛杉矶街头做了一项调查,整个调查用时5个多月。调查的题目是:“你如何对待生命中的重大机遇?”那次调查从2010年4月份持续到了当年8月份,共有1279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们当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有的人还拿出几分钟与我们的调查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调查结束后,我们拿到了厚厚的一摞数据,都是人们的真实想法。我们把相关的采访录入系统,然后整理打印出来,足足装满了一只箱子。数据很丰富,但它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让我感到遗憾,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毫不犹豫地抓住机遇”。在接受采访的人中,超过67%的人的回答都是“我要想一想再说”或者“我希望自己再观察一下”。人生中的重大机遇并不常见,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保持强烈的谨慎态度,但又会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正像调查反映的,大部分人都坐在家里思考,或者待在办公室里抱怨:我怎样才能成为老板那样的人物?我如何才能考上知名大学?我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才可以成功减肥?他们是思考的强者,想得很多,且有层出不穷的想法,但仅此而已。人们心中的念头就像浪花,想想就“落下来了”,那些伟大的梦想或可行的目标从来不会变成现实。

对于这种现象,我在培训中曾经列举了一个例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懒虫,想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却迈不开双腿。”懒虫的智商可能很高,他们也许什么都知道,指点江山,点评时事,好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没有他们做不了的,但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当真的需要他们采取一些行动时,你看到的是紧闭的房门和沉默不语的态度。这正是人们无法实现梦想的原因。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你正在权衡利弊时,已经错过了行动的时机

我在很多地方都提到过周先生的例子。他是我的朋友,也曾经是我的同事。我们在洛杉矶一起卖了两年的化妆品,离开化妆品公司后,又一起开公司,做广告传媒和思维培训的业务。周先生具有卓越的大脑,他是公司的“军师”,是我的智囊,也是一位思维活跃的创意大师。他总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那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然后突然想到巧夺天工的创意,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004年春天,周先生忽然找我谈话:“我想,我们已经到了离别的时刻。”他告诉我,他准备从美国回到北京,自己开一家传媒公司。我当时非常吃惊,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但我和团队成员尊重他的选择。

周先生是一位商业创意方面的天才,他对中国的文化行业有长期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这是与他共同工作的人所共知的。他认为自己应该回国发展,因为用不了几年,中国的文化行业就将迎来春天。

他对我说:“在未来,中国的文化行业总产值会很惊人,我认为这时介入是最佳时机。我的第一步是投资影视业,寻找一些富有才华但没有资金的年轻导演和编剧,拍摄一些优秀的小成本电影,用先进的营销方式占领市场,获得口碑。等在市场上立足以后,我还有更好的计划。”

离开美国后,我们有一年没有联络。直到2005年秋天,我在凌晨的睡梦中迷迷糊糊地接到了他的电话—他回到美国了,人就在洛杉矶机场。周先生又回来做他的老本行,完全放弃了在中国的事业。

当我向他了解情况时,他苦笑着说:“想法很完美,但一直在拖延。回国后我们一直在做筹备创建公司的各项工作,用了几个月。其间有不少剧本都很有市场,其中有一个剧本的市场反映更佳,不少公司都在竞价。我准备考虑一些时日再出手,但后来被别的公司拿走了。不少剧本都是这么流失的。”“然后呢?你可以改正这些操作思路。”“我错过了最佳时机。投资人没有给我机会,几天前宣布撤资了。”

对于这个结果,我并不感到奇怪,反而长吁一口气,因为这正好与周先生的行事风格相吻合。虽然周先生有优秀的创意能力,但他并不是一个能够乾纲独断的人。用本书的主题来说,他具有丰富的知识,但缺乏做到的能力。当然,“权衡利弊”并不是缺点,它是一个人得以成功的基本品质之一。不过,当这种品质体现在花过长的时间在思考上时,就会影响到我们行动的能力,严重地削弱我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基于这一点,我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非常讨厌那些思维活跃但行动能力差的员工,而是重点关注创造力较差但执行能力很强的手下。他们没有天才般的大脑,但做事踏实,执行到位,并且思考执着,做事的时候没有杂念,很少临时跳出其他想法。所以,在公司的会议上,我常对下属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每天要拿出七成的时间来行动,只需要用三成的时间去思考。”

在我看来,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是能够快速行动、尽一切力量去做到的人。那些每日在大脑中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利弊、思考过多的人,最后都很难避免失败的结果。因为想得越多,就越容易沦为空想。虽然善于思考是一种优秀的习惯,但要切记: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那种“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的人。

通过本书,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并且建立做事的一个原则:无论你懂得多少知识,胸中有多少让人激动的伟大设想,都得先做到,而非坐在沙发上空想。就像一位参加了阿富汗战争的美军士兵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我的保命法则很简单,先开枪,再瞄准。”你必须先行动起来,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因为今天的社会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做起来再说,而不是想好了再做!

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偷走你的时间

当培训课程在美国西部地区全面展开后,许多学员并不同意我们的课程理念和培训方法,纷纷表示抗议。他们觉得极端强调行动的人生理念太过功利了。比如,作为俄勒冈州州立大学的高才生,来自哈尔尼郡的凯泽尔就曾在互联网上发帖抱怨他“遇到了一位喜欢修理人的东方老师”。他认为人生应该留有享受生活的时间,以及做出不同选择的充分的机会,也就是必须给予思考足够的自由。“但是,现在您的做法太残酷了。这是一种压迫,让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梦想成为强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渴望成功。比如,我的理想是环游世界,而不是做一个‘工作狂’。”

几天后,他坐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和他之间有了一次简短的对话。“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有了环游世界的梦想?”“大概10年前吧。”“现在你的计划实现了吗?”

这是关键。但凯泽尔的回答是:“还没有,不过迟早会的。”

听!他迟早会的,但是10年的时间都没有去做。也许他在这段漫长的时期内就自己的旅游设想了无数的计划和路线,但至今仍然停留在他的大脑中,没有落实为行动。是谁偷走了他的时间呢?在沟通中,凯泽尔竟然开始责怪自己的母亲:“我的妈妈有很大的责任,她用无数的假期任务占用了我的时间,所以我始终没有时间出去旅行。”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像凯泽尔一样,多数人并不将自己身上严重的“拖延症”当回事,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无论做什么工作,要么迟迟不行动,要么就是在失败后随口说一句:“算了,下次再说吧!”在针对本书受众的调查中,我们在国内收集了近2000人的观点,其中有1400多人都承认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将拖延当作一个借口,而不是一个问题。

在正式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去,有没有对自己发过一些诸如“从来没有行动”的誓言呢?有没有做过一些想起来就让人激动的计划,这个计划能改变你的人生,帮助你完成生活的、情感的、事业的目标,甚至可以提升你在这个社会上的身份?你可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制订这份计划,但做完之后就扔进了书柜,从来没有启动过。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本书很适合你。我不仅会在本书中指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心理根源,也会针对不同的环境来帮助你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因为懂得了如何行动而受益,并且真正改善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模式。Part 1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想法落实信息超载:每天都在修正想法,所以无所适从

上班路上,公交车和地铁拥挤不堪是一种常态,找到一个座位放下自己的屁股简直是让人惊喜的事情。但是,如果有许多空位呢?人们冲进空荡荡的地铁车厢时,经常会有些犹豫—我到底要坐哪一个呢?只有一个选择时,我们的想法非常简单:抓住机会,抢占空位!面对很多选择,人们却有些手足无措,茫然而无法选择。

今年32岁的劳恩·W.马修斯是出身于加州理工学院的高才生,2011年在伯克利创建了一家科技研发公司,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发工作。2015年,他对公司做了一次深彻的变革,交出了约80%的日常权力,自己则把重心放在了思考如何保护环境上。马修斯说:“思考是一门技术活,好的计划不是随便做出的。”对此,他过去5年的经历便是教训。

他创业的想法来源于观看电影《黑客帝国》后的冲动,他对技术的未来有深切的危机感,常因机器的道德问题感到困惑。公司成立前的两个月内,马修斯和朋友、投资人等组成了一个团队,对未来的种种愿景展开讨论,列出了很多想法—事业的、生活的、人类未来的,他们深感重任在肩。

公司成立以后,马修斯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思考和决策的困境中。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感觉自己什么决定都做不了。难道是他比大部分人都要清醒,因此有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绝妙的思维火花?也许是的。但在他聪明的大脑之下,则是笨拙的手脚。在他掌握公司4年的历史中,没有落实自己的理想。

信息的洪流让他身陷泥潭,从睁开眼睛的第一秒钟开始,他的选择就没有停止过:

·他要查看助理送过来的会议记录,上面记载着昨天与下属开会时吵架的成果;

·他的手机响了,免费订阅的电子刊物向他打招呼;

·早餐后要阅读无数的电子文档和表格,还要回复一大堆邮件;

·他要抽出半小时去自己常浏览的网站和论坛看一看,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收藏起来,虽然他永远没有时间再回头去看;

·他要定时更新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状态,告诉朋友们自己想做什么,和陌生网友探讨技术社会的未来;

·到了晚上临睡前,他必须再次查看邮件并且及时回复;

……

这些重复的“动作”让马修斯感到筋疲力尽。为什么想法落实不到行动上?为什么计划总是不能执行?是哪些因素在干扰自己决断?马修斯说:“罪魁祸首就是信息本身。这就是为何成功者都是一些‘大脑简单’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屏蔽无用的思考,不被过多的信息干扰决策。”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有太多的选项会让我们朝三暮四,不停地修正想法—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个计划不错,那个想法也有道理,那么到底该怎么做?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假如你有一天没有查阅邮箱,会感到内疚吗?假如你没有参考数据库提供的丰富信息就拟订了行动计划,会因此感到不安吗?如果精力总是被海量的信息牵制,我们的大脑就会被诸多思考填满,让人精神疲惫。日益超载的信息和应接不暇的资讯,反而让人无所适从。

为了检查自身信息过载的状况,你可以先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一:在搜集和接受信息时,你是否有时间考虑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从不同的渠道、用不同的方式搜集信息。手机的、电脑的、朋友的、客户的、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五花八门。但是,这些信息到底能带来多少收益?在评估信息的价值时,不要把金钱收益放在第一位,要重点评估它们产生的机会和能力价值。

问题二:你统计过自己在这些信息渠道上花费了多少时间吗?

你在这些信息渠道上花费的时间是一周还是一个月,或者仅用了几个小时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这个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从最终的收益来看,这些投入是否值得?或者说,是不是信息多得让我们连统计它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假如我们在信息海洋中畅游五个小时,仅仅是为了解决一个过去只用五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个代价就太大了,因为它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做出最终判断和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

问题三:你是否在隔一段时间之后,回头总结过这些信息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消极的?

现代人有一种“疾病”,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每天忙于思考和处理各种事情,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于是很少对过去一段时期的“行动效能”进行总结和反思。人们没有想过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信息构成了哪些影响,也不会认真地考虑为自己建立一个信息分类系统。

现在,你需要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根据自己的需求,哪一类信息是值得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的?缺乏这些资讯又会如何?你要检测信息的实用价值,不管是工作的、消费的还是生活的,并且要对它们量化管理。这是尽可能让我们保持理性的重要步骤,也是我们找到导致行动力下降的根本原因的途径之一。消极思维:凡事妄加臆测,总往坏处想

有一位从复旦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廖先生从小就被长辈寄予厚望,大家认为他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孩子,对他的未来十分乐观。但廖先生本人并不这么看,与亲朋好友的高看一眼相比,他认为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悲观的人,只不过自己的悲观和消极都藏在心里。

他说:“我是一个谨慎的人,从小到大就这样。我做事总是考虑到方方面面,对每一件事都会力求绝对安全。我会做在下雨天冲到院子里捡起一本被雨水淋湿的书这种冒险的事吗?不,即便是这样的行为我也不会尝试。我的脑海中第一个念头是:‘天上会打雷吗?雷会击中我吗?有多大的概率是我倒霉而非别人倒霉?’你看,我总是容易往坏的方面想,哪怕现状比较乐观,我也会想到会不会突生变故。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别再胡思乱想吗?”

廖先生的生活充满了消极。他思考过度,有很多担心。这种行事风格的优点是善于三思而行,似乎没有他想不到的事情,可缺点非常“致命”。他毕业两年来一事无成: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拿着不高不低的收入,下一步就是相亲结婚了。瞧,他连恋爱的勇气都没有,而是选择相亲这个途径,因为他害怕被拒绝。

我在长期的咨询工作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凡是勤于思考而疏于行动的人,都存在着“畏惧”的心理障碍。他们怕被别人瞧不起,所以索性不去做;怕说错话,因此干脆不说话;怕失败,于是什么都不敢做;怕上司不高兴,就把该提的要求藏在心里。但实际上,他们害怕的这些东西并不存在,是自己臆想的那些可怕的结果绑住了自己的手脚。

马修斯讲了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好莱坞的一个故事:

影星史泰龙有一次听说演对手戏的演员以前是职业拳击手,体格非常强壮,而这部戏有大量搏斗的情节,于是心中十分忐忑,开拍前一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因为他这时已经功成名就了,早已过了“拼命”的年龄,所以他害怕“破相”。所有的人都告诉他这个演员的功夫很好,下手特别狠。甚至有人传言出了名的“硬汉”汤姆·汉克斯拍戏时也被他打伤过。

听到这些传言,史泰龙更担心了,去片场之前,他一度产生了请求导演删除这个情节的想法。当然,史泰龙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懦弱,等到和那个演员见面时,才发现对方是一个性格温和、很好打交道的人。两人拍戏时对方也特别注意自己的动作,并没有发生预想的不好的事情。

这种害怕的心态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比我们畏惧的那个可能发生的事实更为可怕。消极思维就像超级流感病毒,一旦在心中扎根发芽,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它起初只是让你感到担心、胡思乱想,慢慢地会让你放弃更多的行动,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变得畏手畏脚起来。你也许懂得很多,是一个聪明人,但你并没做出什么成果。怕什么就来什么:消极思维把“能做到”变成“做不到”

当你在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总对结果持沮丧态度时,就会真正遭到长久而致命的打击,导致美好的想法很多,却无法变成现实。消极思维会使你无法体验到创造和期待的乐趣,让你和快乐擦肩而过。消极思考和消极行动的人,每天都活得非常拘谨,想得多,做得少,因而难以成功。

马修斯在总结过去几年的管理生涯时说:“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始终紧张焦虑,备受心灵痛苦的折磨。”他情绪低落,压力很大,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眼前的挑战,对未来感到悲观。一个人如果处在这种状态中,就会“怕什么来什么”。思想越是消极,就越做不到。恐惧会传染:过分恐惧会让你产生消沉的气场

实际上,在你对行动产生恐惧的一瞬间,懦弱的性格和畏惧的心态就已经在你体内拥有了强大的基因。悲观消极的思考方式会随着血液和呼吸传递到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再形成你独特的消沉的气场。你整个人都是一团负能量,别人在很远处就可以感受到你全身散发出来的那种暮气沉沉的状态。

消极心态带来的对行动的恐惧会清晰地刻画在你眉宇之间,你的脸上写着三个字:“我害怕!”这时,纵使你有多么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计划,都不能说服人们支持和相信你—你甚至连自己都不能说服。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太高,最后无法完成

公司刚成立时,我们管理团队的7个人热情高涨、斗志昂扬,每个人都很兴奋,准备大干一场。市场开拓会议上提出的各项思路和计划有几十张A4纸之多,还有源源不断的新想法被提出来。当时,我们的团队组建工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拿下洛杉矶“城市广告”的项目—这是公司建立后的第一份工作,我要在短暂的15天时间内真正组建一个专业的广告策划部门。有些人和我一起做了数年的化妆品销售,对传媒行业一无所知。他们擅长营销工作,对广告创意了解甚少,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的热情。在会议上,我们对接下来的工作做了认真和乐观的研究,提出了几项要求:

第一,10天内招聘两位在知名广告公司(例如奥美)有3年以上任职经验的市场开发主管;

第二,“城市广告”是洛杉矶市政的官方项目,对广告公司具有特殊的意义,竞争对手非常强大,但我们志在必得,因此要在7天内收集到所有23家对手公司的详细资料;

第三,所有员工取消假期,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场战争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请假。

我和几名管理人员在会议上向全体员工保证并立下军令状,要打好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没有任何借口,我们必须虎口夺食,抢下这个项目。”我说,“打好这场战役的第一枪,才能在加州(加利福尼亚州)的广告业立足,否则我们又要搬回老地方卖化妆品去了。”我们成功地做了动员,虽然实现目标的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信心很足。

不过,合伙人史密斯—公司的大股东突然从华盛顿给我打来电话:“高,出来喝点东西吧。”

当时正是半夜,我惊讶地说:“现在没有航班去DC(华盛顿)了吧?”“我已经在楼下了,朋友。”

他一周前就到了洛杉矶,住在自己的公寓里。他之所以没有提前通知我,是因为自己的有些想法尚未完善。他开车接上我,说带着我到郊区兜风。我们上了高速公路,一直开到旧金山地区,才下车找了一间安静的咖啡馆。我们两个人坐下来时天色已大亮,史密斯说到了正题:“你有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我知道,也赞同;你正准备大展身手,我也知道,也支持。但是朋友,我有一些消息是对你不利的,洛杉矶市政官波尔·蒂恩(Boer Tyn)昨天给我发了一封邮件,他看了公司在上月底交付的广告方案,强烈地赞许了我们公司的创意。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想是公司的方案打动了他。”“是的,我们的方案好极了,整体设计风格突出了洛杉矶市的光荣历史,还请了几位明星助阵拍摄城市宣传片。但是,这也说明这个方案与洛杉矶市政厅削减预算的要求背道而驰,如果你不降低标准,这个项目我们100%拿不下。”

一个完美的想法虽然可以赢得别人的赞许,但往往也会增大失败的概率。这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但它是我们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我发现,目标制订得越高,对客户的要求越高,结果就越不能如愿。这是我在创业之初最痛彻的感悟。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有非常远大的理想,对自己要求很高,制订目标时也追求高难度,行动起来竭尽全力,必须让自己满意才作罢。但正是这种苛求甚多的心态,让他们的想法落实不了。如果不适当地妥协,美好的理想往往不了了之。过于追求细节的完美,会影响行动的效率

回到洛杉矶之后,史密斯、普利斯和我一起对公司的业务计划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这个建议后来被我总结成了“三不”原则:

·不要苛求细节的完美,先做起来再说;

·不要给客户最贵的设计,省钱永远是第一原则;

·不要制订不切实际的计划,脚踏实地方能长远发展。

细节是必须追求的,但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在实力不足时应该优先追求效能,而不是在小环节上无谓地浪费资源。这个标准对于个人也是适用的。你在细节的思考上停留时间越长,对结果就越不利。对自己严格要求非常有必要,但要考虑现实的需要

处处追求完美的人喜欢按照原则办事,常常会忽略别人的感受,强制人们接受自己的想法。这就使他的为人处事欠缺一定的柔软度和灵活性,观点不容易被大家接受。

不少人向我抱怨他们糟糕的人际关系和怀才不遇的工作现状时,我都看到这些人的身上有或轻或重的完美主义倾向。同时,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不容许犯一丁点儿错误,这种性格和行事作风使其无法顺畅地让想法落地,让计划得以及时执行。这个世界没有“必须这样或那样”的事情

我在20岁左右时,脑海中想的总是“我必须完成某个计划”,或者“事情必须像我想象的那样发展”—“必须这样”“应该那样”以及“不能接受”等用语是我的口头禅。我鄙视妥协,痛恨中庸,坚持原则,追求100分,是个狂热的理想主义者。

年轻时,我们都有这种固执的心态:事务的进展要顺利,结果要如意,否则就不能接受。完美主义心态经常导致我们有这样的偏执想法。有些事情我们明明做不到,但对自己提出来的要求可一点儿也不低:做不到也要做,绝不打折扣。

由于追求完美,我们就会对现状感到不满,有时积压着怒火,情绪波动,思来想去全是一些没用的想法,思考偏离了方向,进而讨厌行动。“既然现实不如意,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了。”这是很多人时常产生的念头。当他们对别人不放心时,就会事事亲力亲为,搞得自己又忙又累,无法完成既定的计划—感觉很累,其实毫无成果。坏习惯使然:拖延,懒惰,爱找借口

这些年来,在正对着我办公桌的墙上贴着一条标语:“我无所事事地度过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奢望的明天。”这是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一句训言,以警示人们不要被懒惰和拖延的意识绑架自己的大脑和身体。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坏习惯,例如懒惰、推卸责任、拖延症等,这些习惯就像麻醉剂,稀释了我们的思考,阻滞了我们的行动,让我们失去了危机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消磨掉了自己的奋斗精神。当你养成拖延的习惯时,美妙的计划就成为一种折磨

对任何人而言,做事拖拖拉拉都不是一个好习惯。当你遇到任何问题都习惯于“等一等再说”时,就等于你几乎很难比较圆满地做成一件事。

我常对下属说:“好计划到处都有,我们随时都有各种各样的好想法,但这不等于能力。能力是你不但有好想法,还能及时把它实现。一旦你产生了‘过几天再说’的念头,这种拖拉的状态可能一个月都调整不过来。”

拖延不仅使你无法按时完成工作,把思考转变为成果,还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为什么很多20岁时才华横溢的人到了30岁却已经失去了做事的热情与耐心呢?原因就在这里。

2010年,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小徐毕业后曾到我的公司短暂工作过5个月时间。他是一个特别有想象力的年轻人,到公司不到一个星期就对市场部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针对部门的工作方式写了一份改进方案交给上司。

时任部门主管梅(Mei)有一半的中国血统,看了小徐的思路后很认可。她非常了解中国年轻人积极上进的心理,就把那份方案转发到我的邮箱。在不到3000字的内容中,小徐一针见血地提出了自己的同事与市场脱钩的工作陋习,希望公司做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增加基层员工到一线实践的机会,否则公司的创造力早晚会枯竭。

虽然这个建议并没有多少奇思妙想,却指出了公司的一些部门在当时积久成疾的问题。一个年轻人初入职场就敢这么直言不讳,着实让我兴奋。经过管理层的简单交流,一个月后,我破格任命小徐为洛杉矶地区市场部副主管,和梅一起对他提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研,拟订详细的计划,再做有针对性的调整。

一个月后,当我向梅询问这次内部改革的成果时,她却无奈地向我汇报:“并没有什么进展。”“为什么?”“小徐迟迟没有拿出具体的执行方案。”

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次试验的失败基本葬送了小徐在公司的前途。他可能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能够精准地发现问题,但他对执行的拖延和做事后继乏力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是一个可以担负大任的“人才”。因此,在公司工作满5个月后,他主动提出了辞职。因为坐在市场部副主管的位置上又拿不出像样的成绩,他自己也感到心灰意冷。当你有懒惰的习惯时,思考就只能起到催眠的功效

懒惰是“居家思考派”的主要特点之一。他们不仅做事拖拉,而且喜欢只说不做,不能迅速和高效地完成任务,也无法集中精力思考一些重大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不仅做不到,还逐渐开始“想不到”。

对懒惰者来说,思考既是安眠药,也是催眠的音乐。当他开始思考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困倦。他们会一直处在思考中,而且思考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但就是没有真正做点什么。当你变得爱找借口时,借口就是你“做不到”的天然庇护所

有的人成功了就想办法证明自己早就胜券在握,一旦失败了或不如意就喜欢给自己找借口。人们都渴望成功,不愿失败,所以借口普遍存在。这些人在工作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我要想办法解决困难”,而是“我要找个理由遮掩自己的平庸”。他们不知道的是—妨碍成功,乃至导致自己失败的致命的坏习惯,就是爱找借口。

吴甘霖教授是著名的思维学家,他曾经在一次总裁培训班上对一百多名“老板学员”做了一项调查。

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最不愿意接受哪一类员工?”

·排名第一:工作不努力而且爱找借口的员工;

·排名第二:损公肥私的员工;

·排名第三:斤斤计较的员工;

·排名第四:华而不实的员工;

·排名第五:受不得委屈的员工。

第二个问题是:“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

·排名第一:能够主动找事做的员工;

·排名第二:思考和创造方法来提升业绩的员工;

·排名第三:从不抱怨的员工;

·排名第四:执行力强的员工;

·排名第五:能够为公司提供建设性意见的员工。

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都显示,遇事爱找借口的人,哪怕他再聪明,也不受老板欢迎,在任何企业中都没有市场。只有那些遇到问题主动寻找方法、思考行动策略的人,才是最受器重的优秀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成一些了不起的事情!

思考能力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一个人在采取行动时的“结果属性”—我们思考的效率和贯彻思考的能力使自己在生活和事业的经营中分出了高低。从一个人出生起,他的大脑中就植入了思考的基因—随着人的成长,他要不断地做出选择,开拓自己的视野,磨炼自己的性格,积累自己的能力值。

一个人在16到25岁之间,就会开始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成功:家庭上的成功、事业上的成功。他对自己的未来会想到很多可能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思考如何去做。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会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受制于某种局限,很难实现一些既定的目标。许多不良的习惯在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的潜能无法全部释放;许多性格上的弱点开始干扰他们的思考和行动,让他们总是事倍功半,做事的效率极低。

对于不少人来说,他们终其一生可能都摆脱不了下面的这些坏习惯:

·喜欢争论,很少行动: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积极参与争论,擅长提出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但在行动中却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虚荣且总是抱怨:很少反省自己的错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经常把责任推给别人。例如:“事情没做好,不关我的事呀!我早就想到这么做会出事,但没人听我的!”

·从不接受批评:认为自己的一切想法都很有道理,并且喜欢强加于人。他只接受别人的赞扬和肯定,你休想批评他。

·敏感而且自卑:过于在意旁人的看法,内心脆弱并且瞻前顾后,很容易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而方寸大乱。

·目光短浅:用大部分的精力盯着短期的收益,对未来没有清晰的判断,也没有长远的规划。平时所想和所做的,都遵循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思维。

·懒得去做:即便偶尔有些不俗的见识,也懒得去做,只习惯于高谈阔论,很少采取实际行动。

·做“非黑即白”的极端思考:在思考任何问题时都是倾向于两种极端,对一种事物不是神圣化,就是妖魔化,黑白分明,非此即彼。

这些坏习惯的存在,导致了他们即便内心有一些了不起的想法,也不能变成现实,因为他们的行动总会出现偏差,在做起来时容易误入歧途。

失败者和穷人因为有这些习惯而继续平庸,空有梦想却不能实现;许多成功者也因为改正不了上述缺点,获得的成功与赚来的钱也会在这种错误的思考和行为模式的主导下慢慢地失去。畏难退缩:内心脆弱,轻易放弃

我也发现有不少年轻的创业者—大概超过90%的人,都喜欢到权威的专家那里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听取他们对于将来的预测。比如预测和计划在自己将来的20年:“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请告诉我好吗,我一定按您的建议去做!”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没有自信,如果找不到精神支持,他们就可能止步不前。

有时候我会问一些人:“说说看,你的想法是什么?”这个问题难不倒他们。比如我到北京与中关村的创业者见面,或者去别的地方见一些人,经常对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想法”感到震惊。他们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我们在一起会谈得轻松而愉快,但隔段时间我询问和了解他们实现这些想法的进度时,却发现有一多半的人都早早放弃了—他们在执行中遇到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困难,多数困难都是坚持数月乃至几个星期、想些办法就能解决的。不过,他们中间有的人只坚持了10多天,便垂头丧气地放弃了要做好这件事的念头。要知道,那可是他们准备了数年的计划,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

我在洛杉矶做化妆品销售时,有一位名叫帕克的同事。我们几个中国人私下都称呼他为“怕上课”,因为他最害怕三件事:

第一,怕老板给他安排任务;

第二,怕老板叫他去办公室;

第三,怕财务人员给他发工资。

把这三件事联系在一起我们就知道,帕克是一个恐惧接受任务的员工。他害怕公司给他制订过高的目标,因为他是那种做任何事都喜欢慢慢来、不愿意挑战压力的人。所以,我们觉得轻松可以完成的月销售指标,在帕克那里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足以让他失眠的大麻烦。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挑战困难的动力也不强。于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老板会把他叫到办公室。当然,老板不会表扬他。帕克每次都无比沮丧地走出来,当月的薪水也会被扣掉大约一半。

对帕克来说,这份工作堪称折磨—每月只能拿到一千美元左右的报酬。虽然这些钱不够家庭开支的三分之一,但他竟然做了足足两年,从来没有离开的念头。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人问他:“嘿,帕克,你为什么不跳槽呢?”他的回答是:“工作不好找,我没什么信心。”在长吁短叹之间,人们在他脸上看到的是两个字:害怕。

他不但害怕工作中的挑战,而且害怕失去现在的工作。在这种怯懦心理的主导下,他做任何事都畏手畏脚,思考所有的问题都追求“安全第一”。

缺乏意志力,经常是挡在“做到”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障碍。

假如你的心理极其脆弱,而且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好,没人做你的后盾,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非常大,那么就很容易放弃自己的正确打算,听从别人“好心”的劝解。如果你每天都是在他人的建议中做出选择,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那么到最后,你很难做出一些成绩—不管是经营一家公司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打理自己的生活,你可能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对未来有所期待并勇于挑战困难的实干家,一定要像美国“股神”巴菲特那样—在困境中保持克制,并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害怕,不逃跑,但也不冒进。在咨询工作中,我曾多次向别人讲到巴菲特的例子。我说每个人都要学习分析巴菲特,看看他是如何应对市场恐慌,以及怎样巧妙地抓住困境中的机遇的。

大部分人很容易被眼前暂时的挫折吓倒,他们到最后也往往实现不了自己的计划。挫折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情绪瘟疫”,一旦染上就会传染给整个群体,很难自愈。

有时候我会了解下属都在想什么,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待困难的。结果发现,大多数员工对工作的信心都源于公司,而不是他们自己。当公司对市场的变化表现出充分的驾驭力时,员工也会充满自信;但当公司不告诉他们怎么去做,而是由其自己判断时,许多人就会表现出茫然与畏难的一面:他们很难真正独立地对抗一些颇具考验性的困难,总希望别人给予自己信心。

巴菲特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绝不退缩的人,总能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跨度中坚持自己的理念,用坚实的行动一步步来落实这些理念。所以,巴菲特是一个能够“做到伟大”的人,而大部分人只能“想到伟大”。

缺乏意志力会让一个人在最后时刻输得“一无所有”。对于没有坚忍意志力的人来说,他们同样不具备独立的判断力。这些人总是被残酷的事实所驯服。多数人的失败都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想到问题,而是在即将战胜困难时却选择了放弃,从而成为那些真正赢家的陪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好想法,却总是不敢迈出第一步,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恐惧是挡在机遇面前的一道障碍,你越是想放弃,机遇就越不会垂青于你。有些人对糟糕的市场胆战心惊,对未来的工作机会也倾向于悲观的预测,于是连明明非常正确的常识也不敢去相信。但越是在此时,你越要保持勇气,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就像这些年来始终秉持“在别人贪婪时警惕,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原则的巴菲特一样,你只有敢于在众人都纷纷撤退时继续坚持下去,才能抓住那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Part 2化繁为简:别让过多的信息干扰自己从“海量信息”到“需求定位”

现在,我们的大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天的社会也许是历史上最开明和多元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价值观最为混乱及人们的心态最为浮躁的时期。史密斯用一句话描述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好像知道自己什么都能做,我们好像什么都没有做成。”

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必须定位自己的需求,思考自己需要做什么。就是在这个关键的环节,很多人都犯了错误。在信息过剩的今天,我们眼前随时出现的过量信息提供了太多的“假需求”,让自己产生了太多的无用想法,时刻影响着自己思考和做事的效率。

通过移动互联,无穷无尽的资讯像潮水一样冲击着我们的大脑。这些资讯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混淆视听。“信息过多”也会给我们带来困境。因为信息真假难辨,它既传授知识,提供参考,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对我们的思考和决策毫无帮助的垃圾信息。在光怪陆离的信息世界中,人们产生了无数随机和无效的想法。从孩子到大人,从小摊主到写字楼里的白领,人人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随时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并且用即时社交平台与朋友交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懂得很多,但这些“知识”似乎又没什么益处。

刘女士在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3年了,她的人生目标是买房置业,凭借自己的力量定居北京。作为一个女孩子,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依靠未来的丈夫,而是自己努力买房。这当然值得称赞,但对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刘女士也深知现实是残酷的,她未必就能如愿,因此她每天都考虑如何加快进度。“也许会有一条捷径?”她说,“我知道实现这个目标很困难,谁不想留在北京呢?但每月拿一万元的薪水在这里不算什么,50年后也买不上房子。所以我必须好好想想,怎么才能让这个计划靠谱一点儿。”

刘女士上网搜索信息,她准备利用闲暇时间兼职做些副业,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她还不断地调查、了解其他公司的情况,看看同行业内有没有薪水更高的去处。她的出发点虽好,但是当许多信息摆在面前时,问题就变得有些复杂了。

首先,虽然当前就职的公司发给她的薪水不是太高,但由于是初创公司,未来的成长前景很好,跳槽未必是好的选择。不过,其他公司给出的薪水也太诱人了,最高是现在的150%。

其次,有不少兼职工作可以做,待遇也不错,但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影响她的主业。

再次,她从网上看到了其他人的不少建议,例如贷款准备首付等金融方面的途径,但她又担心这对自己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类似的选项,刘女士列了不下10条,最后她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步骤。这个目标看起来没有实现的希望,就像她自己叹息的:“当参考项很多时,我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很多人会以拥有强健的思考能力和处理庞杂信息的能力而感到自豪,但思考过多以及同时处理许多任务就是一件好事吗?显然不是的。我们最需要警醒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选择太多。

刘女士如果只有一个选择—在公司好好做下去,就能够全神贯注地将工作做好,与公司一起成长、加薪、升职,几年后或许就因自己是这家公司的元老而变得举足轻重。到那时,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显然是小事一桩。可当供她参考的信息太多时,面对无数的选项,她的判断力就会大大削弱,也许采取的就是错误的行动。

因此,我们想要切切实实地做好一件事,就得先让自己的思考“化繁为简”,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养成过滤信息和精确思考的习惯。

史密斯说:“为了提高我们思考的效率,对外界信息的筛选是至关重要的。”他给出的建议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到“有用资讯”上,不要关心那些偏离主要目标的信息,哪怕是最好的朋友、最优秀的老师给你的忠告。如果这些信息不符合你的需要,就要果断地屏蔽,别在上面浪费太多精力。“我们真正需要的‘有用资讯’少之又少,可能只占到每天接触信息的1%甚至更少,如何把它们筛选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环节。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确立一些原则,在过量的信息中发现那些有用的东西。”原则一:用最少的精力

你要用“最少的精力”来获取最有用的资讯,缩短做出正确决定的时间。比如我们经常在网上买东西,在搜寻自己需要的商品信息时,就要保证少受其他类别的商品信息的影响,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符合自己条件的商品,然后完成购物。但在现实生活中,做这种简单的事情也会因为过多的信息而让我们眼花缭乱,冲动地做出其他选择。

在肯尼迪学院工作的佛莱妮女士就为此感到苦恼:“我无法保持专注,即使买一件面膜这种小事情,也会浪费几个小时在查看网页上。我买了很多化妆品回来,却发现最想买的不在其列,过几天还要重复这个过程。”

思考和行动的低效,源于我们对次要信息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这是人们在“消费主义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接下来我要做一件事情,但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刻存在,但它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原则二:找到自己的关注面

你要重点关注那些“需要关注的东西”。以佛莱妮女士为例,她应该做的是如何在海量的检索结果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在点击鼠标中浪费宝贵的精力。

我对她说:“当你知道电脑是造成效率低下的元凶时,可以安装一些工具来屏蔽一切弹窗广告。这能解决部分问题。同时你还可以在准备购物前写一个基本的清单,比如‘我只准备买一件保湿的护肤品,别的东西看也不看’。”

这能起到提醒的作用,让思考和行动的过程简化几个步骤,节省一些时间。但我的经验是,想长期保持对信息的精确管理,防止那些无关的信息成群结队地过来打扰我们,就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重点的“关注面”—除了这个主要的“关注面”,不要再关心其他的任何东西。

例如,我平时最喜欢看的是财经新闻。每次使用互联网时,我的主要兴趣是了解世界各地最新发生的财经事件。这些信息对我很重要,阅读和了解它们,然后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对我的工作会有帮助。那么,我在做筛选信息的工作时就会对财经信息保持关注,坚持养成重点浏览财经新闻的习惯,防止其他领域的次要信息占用太多的时间。这样能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关心的问题。原则三:建立信息搜集目标

为了实现很大的计划,我们总是需要庞大的信息量。信息是那样重要,我们每天都不可能逃避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事件的打扰,除非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被你废置了,否则它们总会出现在你眼前。就连喝杯咖啡休息几分钟时,你也能不经意地发现手机屏幕上跳出的一些信息,然后就会有更长的时间—可能超过20分钟—让自己沉浸在里面。

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你可以为自己建立信息搜集的目标—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这个目标服务于我们的思考、决策和指向明确的行动,帮助我们完成重要的大事。这是割离无用信息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你可以用专门的工具订阅一些经过滤的信息,呈现给你的信息既是专业的,也是指向明确的。

·你可以根据计划展开行动,主动地收集工作需要的信息,并且规定好这一工作时间,以免被无用信息牵扯更多的精力。

·你可以明确信息收集和思考的步骤,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容易操作的流程,并定期对流程进行简化。“断舍离”:舍弃多余的想法,脱离不必要的执着

作为日本著名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自己的书中系统地阐释了如何通过“断舍离”原则来洁净自己的思考和实现高效的人生。“断舍离”的本质就是:采取决绝的行动断绝那些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想法和物品,脱离对于它们不必要的执着。它的要点是,我们要对自我真正的需求进行思考,看清哪些东西是重点,哪些东西是无关紧要的。

·断:不接纳不需要的“东西”或“思想”,切断它们进入自己大脑的通道;

·舍:要舍得丢弃、斩断没用的东西和想法,把它们从自己的房间和大脑中扔出去;

·离:要远离对于物欲和多思的迷恋,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我以前也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脑子里装着许多东西,就像一座拥挤的仓库,不知道“断舍离”原则的重要性。

2001年,正好是互联网泡沫被“吹”到最大的时候,我也动了进军互联网产业的心思。那时我和史密斯、普利斯、周先生等几位主要的合作伙伴每周都会激烈地讨论这个议题:要不要也搞一个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国内,新浪、搜狐和网易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宣告了门户网站时代的来临;创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宣布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00万,即将迎来盈利。那段时间,我进入了一种执迷的境界,做任何事情都会想到互联网。“可不可以做一个平台,通过融资来打造一个互联网销售网站?”“培训公司有借助互联网概念上市的机会吗?”“如何细分未来的互联网产品?”“我能否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平台?”

为此,我收集了大量与互联网有关的信息,了解这个行业的前景。虽然我们的团队基础是做销售而不是做IT的,但我仍然做了几份与网站有关的商业计划,发给他们每个人。在团队会议上我严肃地说:“这是未来的黄金机遇,我们能否及时地把握这个机遇呢?”

让我放弃这个想法的不是史密斯等人的劝说,而是血淋淋的现实。因为发酵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终于在2001年被刺破了,一大批网站破产,投资者血本无归。这时,我才猛然意识到:我们无比痴迷和执着的东西有时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断舍离”原则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我们达到一种清凉自在的境界,不被浮躁和功利的心态左右自己的思维与行动,从而简化自己的人生,做好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这有一点禅宗的意思。实现简洁与高效思考,就要有一种禅宗精神,不要舍不得那些臃肿不堪的外物和莫名其妙的杂念,而是将这些通通抛弃,只去抓住让自己感觉最强烈、同时也最需要的目标,再对它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要多关心现在

你现在最需要思考和做的事情才是重点,其他一切都是虚妄的。

有一次我碰见一名员工,别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他却坐在办公室里发呆,手里拿着一支笔,眼神飘到了窗外很远的地方。30分钟后,我从会议室回来路过这个部门,发现他还是这个神态,只不过换了一个姿势。我就让部门经理过去跟他谈谈。“嘿,史丹利,在忙什么?”“头儿,上个季度的销售有些问题。我犯了错误,丢失了部门最重要的客户。”“是的,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