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AIR:全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会论文集(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9:46:48

点击下载

作者:沙桐,杜友君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ON AIR:全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会论文集(二)

ON AIR:全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会论文集(二)试读:

前言

本书是全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会组织探讨体育传播、主持专业论文的第二辑,第一辑是在2015年出版,当时我们给论文集起名《On Air》,因为直播那种状态是电视人所喜欢的,也是我们研究会所喜欢的,而且至今未改。从有1到有了2,过去了快三年,三年时间不算长,但是这三年间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体育生活、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在中国体育还是体育传媒领域,都仿佛走上了改革快车道。

在“On Air 1”到“On Air 2”这段时间轴上,有“唱衰”传统体育媒体旋律最激昂的章节,单纯从体育赛事版权的争夺上,似乎确实如此。2015年末,一家互联网媒体以5亿美元(约合31.2亿人民币)拿下NBA五年独家网络直播版权,还算没有直接动传统媒体的奶酪,但是另一家互联网体育媒体拿下了西甲的全媒体版权,就使得央视已经直播了12个赛季、坐拥当今足坛头两号巨星的联赛转身他投。2016年,中超版权以5年80亿人民币的价格落锤,至今仍然是中国体育产业界的头号合同,传统媒体再次败下阵来。从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业内称46号文件,促使中国体育产业成为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新的主题,也使资本迅速涌向体育行业,优质的赛事IP当然首当其冲,成为争夺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版权大战不可避免,而在战斗初期,传统媒体的应变速度显然是跟不上新媒体的,在初期暂时处于下风是很自然的事。全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研究会的成员大多供职于传统媒体,大家普遍经历的危机感也是这三年里我们每一次会议、交流、沟通中的重要话题。

危机感,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寻求进步和发展。在这几年中,研究会始终坚持专业立会、学术立会,把业务研究作为核心,以坚持理事会、全会的形式,扩大了业界和学界的交流,先后同上海体育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师生们搭建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桥梁。体育解说过去往往作为播音主持教学中的一个方向,无法成为一项专业课程,这个学术上的空白一直是几代体育解说员最遗憾的事情。研究会在这方面同两所院校精诚合作,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尽管距离我们的理想还很远,但是日见其成,更有奋斗的快乐。

这个过程,有奋斗,也有希望。我们发现,国人对体育消费、体育娱乐的需求潜力确实巨大,这从目前国内数十所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新闻专业都开设体育主持人方向或课程的现状中可见一斑。就在2017年,央视举办了“一起说奥运”体育主持人真人秀节目,全国有数千名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其中不乏佼佼者。在整个节目筹办过程中,研究会架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组织和人才两方面都给予这一节目巨大支持。我们相信这不仅是为央视人才储备服务的,也是使得体育节目主持人事业快速发展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重要推动。果然,在我们的节目播出后不久,不仅反响巨大,而且类似的节目、比赛遍地开花,再次印证了当今时代对体育、对体育传媒和人才的需求超出了我们想象的量级。

由于有出版过程中组稿、编辑的时间差,所以《On Air》第一辑虽然出版于2015年,但其中文章的写作以及思想内涵都是在2014年之前,也就是46号文件发布之前,回过头去看,新媒体内容虽偶有涉及,但主要还是在传统媒体语境下的经验之谈。现在这部第二辑征文,稿件中关于新媒体语境中的体育主持、解说探讨,不仅篇数多了不少,而且内容也更侧重于新媒体本身而非传统媒体。46号文件的重要精神加快了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传媒也不再是温室中的花朵,无论深浅,均需到产业大潮中试试水,所以尽管“做生意”并非我辈所长,但也有不少老师已经成了最先吃螃蟹的人,无私地把他们作为传统媒体人却身处体育市场中的观察与思考分享给我们。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冰雪项目成为新的增长点,所以这次征文中也就有了冰雪项目更多的位置。

这就是在我们收到所有征文之后感受到的特点:新媒体、产业化、冰雪运动。这三个关键词恐怕在三年前是不会成为书中主角的,我们十分愿意把这次征文的呈现,作为我们这个群体在中国体育传媒新时代的一种探索。

人生是一场直播,近年来也成了社会流行句,《On Air》限于它的专业性,可能无法大规模地流行开来,但我们希望它能一直坚持下去并不断成长。沙 桐说说电视体育直播主持人的能力要求郭毅飞(大连广播电视台)

第一次在辽宁进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已经结束了,作为第二东道主的大连广播电视台,本次大时段、多角度、全方位的全运报道任务也圆满完成。作为一个市级地方台,能在全运会期间——13天的时间里,每天完成16个小时的全运会大直播,这在大连电视台历史上尚属首次,纵观全国各市级电视台也难有比肩,尤其是由一个频道来独立完成时,更是对我们一个频道直播各个环节能力的一次考验。作为参与其中,承担直播主持和解说任务的主持人,我想谈谈在类似这种大型综合体育赛会中主持人和解说员的能力和要求。一、业务要精

大型体育赛会的主持人不仅要具备播音的基本能力,还应该具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观众的“胃口”。体育比赛的进程十分迅速,赛场风云变幻莫测,对于比赛的解说具有很大的即时性,这要求主持人在解说比赛的过程中,要适宜地、有把握地向观众穿插介绍相关知识,包括人文、地理、历史等。

主持人必须主动认真地学习,了解全运会比赛项目的有关规则、常识以及历史,为全运会的播报做好准备。比如大连市有关足球、篮球的报道比较多,关于排球、乒乓球、网球的报道也比较常见,而对于帆船、击剑、射击、马术等涉及的报道就比较少了。对于观众是陌生的,对于主持人也是一样的。任务当前,如何处理和面对,没有妙招,只有现学和硬记以及靠自己多年体育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据我调查,从接到全运会直播任务的那天起,担当本次全运会直播主持和解说任务的文体频道的主持人就开始找相关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学习和请教了。所以,在全运会期间我们听到了此前所没有接触到的赛艇、武术、激流回旋、橄榄球等生僻项目的来自我们文体频道主持人作为解说员的解读。

除了在专业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上要内行,要有质量,播音主持的基本功也是不能含糊的。在主持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口齿清晰,语速适度,适宜的变换节奏,张弛有度,并结合实际的联系从中掌握各种技巧,灵活运用,确保直播过程中万无一失。二、反应要快

在进行体育报道和解说时,主持人一定要有灵动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赛场上的突发状况不可预料。一般来说,当遇到突发状况没有交流对象的信息节目或节目片段时,最能考验主持人的反应能力和临场发挥水平。因为主持人一般情况下在节目中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文字和进程来主持的,期间没有信息的遗漏或扭曲。当主持人在节目中与人进行交流时,就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阻断,如果主持人时间准备不足,对项目的主题不够了解,对采访的对象或解说的画面把握不准确,机械地按事先设定好的计划来交流,不做临时处理,这样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可能弄巧成拙,犯下一些低级失误。同时主持人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既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又能够捕捉到赛场上的一些细节,经过自己独到的分析和归纳,在赛事一结束就能发表独到的评论和感受,这是主持人应具备的十分重要的能力素质。例如,在全运会女子橄榄球的决赛上,北京队因为不满裁判的判罚而罢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的解说员对于场上的情况说明得很清楚,并且在比赛停滞的尴尬时间段里,对于北京队的这种行为做了客观公正的点评。根据自己多年对体育的理解,以及曾是一名运动员出身的态度,对北京队的这种行为评价为消极比赛以及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观点明确、准确。而在第二天的主流媒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致的评价。这就突出反映了我们解说员的快捷高超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深厚的素养。三、定位要准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人的本质不在于个性,而在于共性,因为人本质上是社会的。体育主持人是一种社会角色。所谓的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盼,构成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因此,当一个人以解说员的身份来到解说席上的时候,他的社会角色应该是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还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形象。比赛现场、解说席、摄像机等共同构成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搭建了一个公共话语平台,规定了电视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和行为,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中,电视体育解说员必须忘记其他的社会身份,做一个合格的记者。电视体育解说员此时的任务就是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客观公正引人入胜地将赛事进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感受到赛场的气氛,享受到赛事的乐趣。

电视体育解说员在主持解说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职业准则,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观众,要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天马行空随意挥洒,也不能简单机械干巴讲解;既不能扮演一个啦啦队的角色,也不能充当一个粉丝的角色,应该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受,在注意分寸的前提下展示自己的才能,形成良好的个人风格,让观众接受并喜欢。浅谈电视体育女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李琦(大连广播电视台)一、电视体育女主持人是观众的需要

一说到体育,一说到足球,我们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男性,说到解说员或体育主持人也会想到男性。我们不能否认,在体育的这个范畴里,我们大多时候还是会有认知的误区或者性别的倾向性,否则就不会有很多类似于“体育是男人的世界”“足球让女人走开”等流行语了。甚至当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1896年于雅典复兴时,发起人顾拜旦明确地表示女性不可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他还认为,开放女性参与是“没有实际操作性、无趣、反审美并且不正确的”。当然,尽管顾拜旦极力反对,在1900年巴黎奥运会的997名运动员中还是有了22名女性。她们参与了五项奥林匹克运动:网球、帆船、槌球、马术和高尔夫。这些勇敢的女性创造了历史,保证了女性运动员今后参加奥运会的权利。

在最初的电视体育主持人的这个行列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女主持人大多只能播体育新闻,或者是体育人物访谈等有稿或有编导准备的细致的提纲类型的没有体育专业难度的节目,真正的电视体育女主持人和女解说更加少之又少了。不仅地方台是这样,中央台也大多如此,这是在电视体育主持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认同感弱,让很多女性从一开始就对这个看似非常男性专业的岗位望而却步,或是其所供职的那个平台也很少给女主持人这样特例的机会,所以,专业的体育女主持人少之又少。可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专栏节目《我爱世界杯》沈冰的出现后,各台重新认识了女性在电视体育节目中的定位和作用,也认识到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体育更是一个多元的展示,而电视体育就是个展示的平台,除了竞技、力量、勇气等元素,还是一个声色俱全的秀场,是一个性感和激情色彩到处飞扬的娱乐场。

由于女人融入了体育,体育变得生动、性感,国际上很多体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体育女主持人甚至是个焦点,或是收视率的保障,所以在2002年世界杯之后不仅是央视还有很多卫视和地方台,包括现在发展迅猛影响广泛的网络平台,活跃并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电视体育女主持人(或者说是标配),与此同时也发现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女解说员。无论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电视体育女主持人就是体育节目的一个特有的亮点,在男性荷尔蒙充斥的体育世界里,女体育主持人的成熟和专业,的确让观众更有美的享受和需要。二、要美,要专,要投入,要见多识广、视野开阔

在这个性别倾向性很强的领域里,如何找到认同感,怎样才能突出自己的性别特点呢?根据自己多年在岗的经验和观察体会如下:要美,要专,要投入,要见多识广、视野开阔。

1.视角美、语言美、态度美、形象美

美是女性对自己、对社会最好的尊重,也是其性别最好的体现。女人就应该是美美的,而女体育主持人更应该以美的状态出现。性别上突出其特点和不同,在这个曾经被弱认同的职业里成为观众最好的陪伴。

当然美不只是外表容貌上甚至服装化妆上的简单的美,而是能够在这个充满着激烈对抗甚至有些战斗意味的竞技项目里观察到美,并能将这份美转化成正能量的观点的美,用女性的特有的语言逻辑表达美,达到满足观众在男体育主持人那里找不到的感受。例如,央视美女体育主持人——刘语熙。首先,她外在的形象就很美,服装的多变性和带有预言般的玄妙,让观众深深地记住了她,并将她的着装作为一个看球的预测,成为观众的一个有趣话题,成为体育节目之外的延伸看点。世界杯期间,身着红色西班牙球衣的刘语熙出现在电视机镜头前,后西班牙战败。在意大利与哥斯达黎加的比赛前,刘语熙又穿上了意大利队球衣,意大利战败。她的神准般预测的出像球衫很成功。服装成为观众的热点,这也是女主持人的热点之一。

其实,很多观众喜欢刘语熙还是从她主持的《NBA最前线》开始,节目中她避开男主持人更适合的角色,聊专业,刷数据,谈观点,搞分析,她所承担的角色更像是我们很多男生身边一起看球的女朋友一样,漂漂亮亮,清清爽爽,观点不犀利,语言不激进,特有的女性观点和方向与男主持人有很大的不同,符合很多女观众的视角,节目中真诚的表达,也充分地体现出女性的智慧、感性。融合在劲烈强硬甚至有点暴力的篮球世界里,相得益彰。尽管她后来不做体育节目了,但有刘语熙陪伴的世界杯和《NBA最前线》的确给观众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2.业务专的主持人才能如徐徐清风引领和陪伴观众

今天,频道专业化浪潮已席卷全球,综合频道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人们已经习惯于从CNN中获取新闻,从DISCOVERY CHANNEL中掌握知识,从MTV中寻求乐趣。目前大部分的观众看比赛,获取体育消息,获取专业体育项目的知识,还是从视频资料里找寻,所以各个媒体,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对体育主持人专业化的要求就更高。而在专业的领域里的专业化的要求是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的,必须达到一致标准。

由于性别的特点决定,喜欢体育和从事体育相关专业的女性相对于男性还是少数的,有主持人的专业再有体育知识和经验的女体育主持人就更少了。所以大部分女体育主持人都被观众诟病为“不懂球”,甚至在很多平台上成为吐槽和谩骂的焦点。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能陪伴观众一起观赛和聊体育的女主持人压力很大,尽管如此,如果能够兼具主持人的功底和专业体育的知识积累支撑,女体育主持人的魅力会更大。

如央视的网球节目主持人和解说员童可欣(她自己也打网球),她在成为央视网球主持人之前,有着十多年丰富的体育主持功底和专业体育知识的积累,尤其在ESPN STAR Sports任体育评述员期间,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所以从2008年至今,作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评论员,成功完成了亚运会、南非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主持工作。尤其是每年四大满贯网球公开赛,童可欣的解说和陪伴就像是每年约好的老朋友,熟悉的场地,熟悉的天气,熟悉的运动员,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那样一段激烈而又美好的日子,这种美好缘于那样一个专业女主持人的引领,具备专业知识的优秀女体育主持人让激烈的赛场上清风徐徐。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专项体育主持人,必须要有强大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像导游一样带着观众体会专项体育的魅力。

3.有真情投入的女主持人才会与观众在体育的世界里共鸣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因为投入所以深情。相对于男性的理性,女性是感性的,不管是哪个领域当中我们看的首先是人,人的本质就是情感。无论在怎样的冷酷或残酷的竞争中,情感都会是一个人、一个运动员的核心。在情感的体会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更细腻,而女体育主持人在这样一个看似强对强、硬对硬的领域里,感情的体会相对于男主持人就更多了一些。在战术、成绩、数据面前,女主持人体会更多的是在失败或成功时的悲喜情绪。情感是所有人的共鸣。

2014年中超联赛最后一轮,上海申鑫1∶1平大连阿尔滨,大连阿尔滨降级。在中国足球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连足球历史上,这是最黑暗、最不能被接受的时刻,当即通过直播看球的观众(因为是客场比赛,大部分的观众是通过直播看比赛),情绪无比激动,以各种形式发泄着不满和气愤。气愤其他球队之间的相互默契,气愤大连足球自己的不争气,气愤大连足球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某些人的不作为,那种极度沮丧和悲观的情绪弥漫全城。直播中,对大连足球有着深厚感情的大连文体频道女主持人李琦流着泪说道:“请球迷原谅这份不美好”。让无数的球迷在气愤和悲伤之后,给了大连足球一份宽容。

女主持人的语言很简单,但在那样的一个特殊时刻,这种女性特有的柔情和善良,引导了全城球迷的情感方向。在不美好面前,在公共媒体面前引导大家选择了原谅。

4.拥有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的能力才能更好更从容地应对直播中出现的各种意外

在很多体育节目的直播中,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即使做再多的准备也有不足或突发意外的时候。在做直播的时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大连广播电视台文体频道女主持人一次直播为例:在体育新闻的直播中由于编辑时间没记准,播完了一条片子之后,剩余三分钟的空场时间,没内容的自由发挥,直播中的女主持人根据最后一条片子的轮滑运动的特点,说到了作家林清玄对于这项运动的人生体会:“轮滑的第一节课,老师和教练先教孩子们的是如何摔倒,可是在我们人生的课堂上,只听到父母和老师教给我们的是如何的成功,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摔倒……”女主持人很巧妙地将自己所读到的看到的人生观点融入节目中,既弥补了空场的时间又很好地将体育和人生相连,让观众在运动之下,找到人生的心态。

还有,在一次英超的直播中,传输的信号正好卡在了球员触碰利物浦通道上队徽的画面,因为主持人亲历过利物浦的俱乐部,也了解过球员为何走到通道的队徽前要触摸的意义,包括自己也感受过手碰到队徽那一刹那的心里体会,女主持人当时说道:“触摸到队徽的这一刻,作为一个女性心理都激情满怀,想到这里是我的地盘,想对来战者有拼杀一场的强大动力,何况这些如斗士般的球员,冲吧,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在信号不通畅的情况之下,主持人将这些算是俱乐部文化的一部分,介绍给了观众,让观众在电视转播中感受到了俱乐部文化,让赛场、让体育也多了一份女性解读的视角。

我根据自己十七年从业的体会和观察,认为如果具备了人美、业务专业、感情投入和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的能力,一定会是一名是观众喜爱的优秀的电视体育女主持人。浅析体育解说中的人文情怀句晔(广东广播电视台)

随着媒体全球化传播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体育赛事作为受益事物也得了全球化的扩散传播,一名体育爱好者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全天24小时观看世界各地正在进行的各项体育比赛。收看体育赛事,感受体育的魅力早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生活娱乐方式。观看体育赛事,能让人们寄托情感,能获取积极向上的动力,在塑造人类精神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解说(员)在这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解说是体育赛事转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观众提供高水平的解说服务,也是提升体育赛事转播质量所应包含的内容。体育解说服务在国内外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则形成了几代体育解说员的人才格局,体育解说员的队伍不断壮大,解说风格也从最初的相对单一发展到风格多样化、个性迥异、特点鲜明的阶段。

体育解说百花齐放,观众对体育解说的喜好也是众口难调,因此如何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如何提供让观众满意的体育解说服务,这一直是广大体育解说员探索的重要课题。在近些年,有一些充满美感和力量、直抵人类灵魂深处的体育解说片段,一直广泛流传在体育爱好者口中,这些精彩解说甚至被观众奉为经典。经研究总结,这些解说存在的共性是饱含人文情怀,体育解说中流淌的人文情怀是人类性情的流露,是历史、文化、精神、情感的归属,它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能促进人类文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因此,越来越多的体育解说员开始注重在解说赛事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情怀,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受到观众青睐的一种体育解说风格。一、人文情怀解说风格的绽放

1.体育解说的风格类型

历经多年体育传播的熏陶,观众的体育专业素养日益提升,为了能够满足观众欣赏比赛的要求,体育解说员在业务精进的道路上不断努力。除了要具备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之外,每位体育解说员都努力追求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独特、鲜明的解说风格,目前在国内主要有以下五种解说风格类型。(1)传统播报型:这一解说风格主要受到老一代体育解说员的影响,有自身的时代特殊性,带有鲜明的广播解说播报特点,主要以描述体育比赛进程为具体内容,语言运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2)深度评论型:观众不再满足画面呈现的内容,而需要相关体育比赛更有深度的见解和分析评论,因此,在传统播报的基础上,解说员通过思考和理性分析,在解说过程中融入了对比赛的深度点评,这类解说风格要求解说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客观公正的立场。(3)激情洋溢型:由于平淡的解说风格难以彰显体育竞技激烈的对抗,充满激情的解说更有利于渲染体育比赛的气氛,能让观众产生一种代入感、冲动感,这类解说极大程度地展现了体育比赛的魅力。(4)数据型:这是一个大数据理论被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时代,体育也概莫能外。体育比赛有一定规律性,详细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为体育赛事的解读提供全新的视角,也为体育解说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此类风格需要解说员具备严谨的态度和长年的数据积累。(5)人文情怀型:这类解说风格更加感性,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解说语言往往充满诗情画意,在或宏大或亲近的叙述中融入丰富的人文因素,能让观众感知除体育赛事本身之外更加多样的内涵,建立与观众的共同情感基础,引发观众收看体育赛事的兴趣。人文情怀的体现需要解说员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并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底,解说中在适当的节点随感而发,随性流露,为体育解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体育解说的发展现状决定了体育解说员不会按照模板固定在某种单一的解说风格上,而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和融合不同风格的解说类型于一身,可谓博取众家之所长以达到解说风格多元化的目的,现在的体育解说大多是混搭风格的综合体。而近年来,诸多的体育解说员开始注重沉淀人文知识与情感,并在实际工作中广泛运用,这使得体育解说中人文情怀的体现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体育解说中人文情怀的体现

我们想想吧,在此时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而在伦敦,在利物浦,在曼彻斯特,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酒馆,肯定也有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不过,让我内心感到温暖的是,在生命如此有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在今天晚上,电视机前的亿万球迷能够,我们大家一起来经历,共同分享,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

这段至今被广大球迷津津乐道、被业内屡次提及的解说是2010年世界杯德国与英格兰比赛后由央视解说员贺炜奉献。他充满意境又恰如其分的真情诉说,不仅让球迷依然沉浸在比赛中反复回味,也仿佛引领着大家走进德国、英格兰的街头巷尾,身临其境地感受比赛的魅力。贺炜解说中雄浑大气、厚重丰满的人文情怀为他赢得了“诗人”的称号,在整场比赛的解说中他把英雄事迹、胜利、情感、国家的相关背景巧妙融合,这一段段经典的解说也在网络的推广下广泛流传,经久不息。

贺炜饱含人文情怀的解说风格在2010年世界杯后瞬间被认可,此后不仅他本人在体育解说中常常抒发人文情怀,也为业内同行指出了一个探索的方向,一时间耐人寻味、饱含深情与意境的精彩解说语录频频出现在大赛当中。

2012年欧洲杯,央视解说员刘嘉远在德国VS意大利的半决赛后点评两队主帅在战术改革上的尝试,他援引了“天后”王菲的一句歌词“就算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会忍心责怪”,此点睛之句不仅妙到毫巅,同时也极富诗意。流行元素也属于当代的人文范畴,把流行歌词融入体育解说也是抒发人文情怀的大胆突破。二、体育解说中人文情怀的意义和功能

1.体育解说中人文情怀的意义

谈论体育解说中的人文情怀,首先要理解何谓人文和人文精神,以及它们和人文情怀之间的关系。人文,广义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符号、价值观和规范,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载体,它包括了如文化、艺术、历史、法律、风俗、流行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是人类对广义人文的态度,是关心人类精神层面的体现,而人文情怀则代表着探寻人文精神的更高层次。

人文情怀是人类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珍视,是人类追求先进精神文化的一种具体行为方式。人文情怀饱含人类的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类文化拥有浓厚兴趣,通过对人的思想、尊严、价值和命运等方面的影响和改变,使人类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文化精神得到弘扬和发展。人文情怀也拥有很强的使命感,它能塑造人类的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认知。

体育属于人文范畴,也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本身就具有在精神层面带来积极向上影响的能力,而体育解说中融入的人文情怀,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人文精神在体育比赛中产生的作用。通过感受体育赛事中的人文情怀,可以让人们对体育运动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延伸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产生有利于人类的正能量,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同时,还可以借助体育这座桥梁,让人类了解更多未知的人文世界,开阔观众的眼界,在这其中,体育解说员就扮演着重要的传播角色。因此,体育解说员也应当是充满人文情怀的个体,也应具备传递人文情怀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这样才能够在体育解说中让人文情怀得到完美的绽放。

2.体育解说中人文情怀的功能

若要体现体育解说中人文情怀的意义,就必须联系其人文情怀的功能,意义与功能是紧密相依的。体育解说中的人文情怀具有以下三项功能。(1)弘扬传统文化、推广体育运动的功能

2016年,我曾在佛山南海西樵山解说《黄飞鸿杯世界狮王争霸赛》。舞狮,是盛行于我国的一项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尤其是在佛山南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被普遍认为是“南狮”的发源地,而擅长舞狮的武术宗师黄飞鸿恰恰又是佛山南海西樵山当地人,如此丰富的人文内容为充实我的解说提供了良好素材。考虑到大多数观众对舞狮这一既有竞技性又有表演性的体育运动缺乏足够了解,于是在解说过程中除了分析比赛进程之外,我详细地介绍了舞狮运动的历史起源,有关舞狮的民间传说以及一代宗师黄飞鸿在舞狮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肯定了“南狮精神”在树立当地人敢于拼搏、坚韧不拔精神品质方面的重要性。这种融入人文情怀的方式不仅增添了解说的趣味性,也赋予了舞狮运动更强的生命力。它既能够展示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可以说,体育解说中的人文情怀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体育运动的继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传递情感、引发共鸣的功能

体育解说的过程就是体育解说员与观众情感交流的过程,它不是冰冷的、机械的语言陈述,而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沟通。带有人文情怀的体育解说更加能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它可以向语言注入灵魂,并跨越时间和空间,缓缓地抵达观众的内心,带来心灵的感动,引发情感的共鸣。

央视《天下足球》栏目曾在有关法国球星亨利的专题片中配有一段经典解说:

脱下球衣的那一刻,亨利已经无形中踏上了那辆远去的列车。当他再回到这里已过三年,看台上的巨大横幅却依然明确,这里还是他的家。球迷们的欢呼声经久不息,在那八年的枪手时代的黄金岁月中,这曾是他最熟悉的,而今已是他最陌生的,32岁的亨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时的影子。历史最佳射手海布里的最后一战,海布里的最后一吻。当烟花升起的时刻,那个曾属于亨利的海布里国王时代不会随年华逝去,而只会在年华的飘零中常常记起。

这段催人泪下的煽情解说让球迷深切感受到不舍的离别之情,解说中闪动的情怀让人回味无穷。(3)激励功能

人文情怀相当重要的内容是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注与关怀,人是体育比赛参与的主体,人类在体育比赛中展现出的团结奋进、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等可贵精神,往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会对参与和关注体育的人们带来巨大影响。在体育解说中侧重人文情怀的流露,能够引导人们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能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生活。

在2017年美国高尔夫大师赛中,37岁的西班牙球手塞尔吉奥·加西亚勇夺冠军,回顾他坎坷的职业生涯可谓相当励志,于是在解说中我有感而发:“加西亚终于在第19次参加美国大师赛的时候穿上了冠军绿夹克,曾73次征战高尔夫大满贯赛事无一夺冠纪录,被人称作无冕之王,今天魔咒破除了。19年的等待,74次大满贯赛事的历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加西亚的人生自此翻开了新的篇章。”体育中还有很多鲜活的例子远比加西亚的经历更加令人振奋,克服严重疾病重返赛场的伟大运动员举不胜举,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精神传达给广大观众,以达到激励的效果,这也是人文情怀功能的充分体现。三、如何提升体育解说中的人文情怀

1.体育解说体现人文情怀的基本素质要求

体育解说是基于体育赛事本身进行的语言创作,这就要求体育解说员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否则纵使心中千言万语、千情百绪,若无法通过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会使解说缺乏生命力。成熟的语言艺术修养必然是在体育解说中充分展现人文情怀的基础。

体育解说员应当是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人,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对生活的态度,拥有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育解说才能创作出豁达乐观、昂扬向上的解说语言。当你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的态度投入到体育解说中时,人文情怀将会以最真情实感流露的方式感染观众。

体育解说员还应当是一个心思敏感、细密和善于观察的人,他应具备从解说素材中敏锐发现闪耀人文情怀亮点的能力,并通过语言的加工创作,使之精神内核升华到饱含人文情怀的高度。

2.如何提升体育解说中的人文情怀

将人文元素和人文情怀信手拈来般融入体育解说中,这是对体育解说员提出的高层次要求。一个优秀的体育解说员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人文知识的积累储备量越大,就越能够从容地在体育解说中加入人文情怀的要素,这就要求体育解说不仅要具有“专业”和“深度”,还要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因为曾多年解说意大利足球联赛,我特意阅读了《罗马人的故事》丛书,从中提取可以和足球产生联系的趣闻轶事并在解说过程中传达给观众,经广大球迷的互动反馈来看,确实在了解意大利文化和增添解说趣味性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加大阅读量,有关人文的任何书籍,最终都将融进你的思想,并转化为人文情怀在体育解说中得到释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精辟的总结让人们同时意识到生活阅历的重要性,如果有条件,深入体育,走进社会,走到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感受各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将会让体育解说员大开眼界。再次回到解说台时,你会发现,你眼中的体育将不仅仅是一个运动项目。四、结语

体育解说员应当深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在业务上有所追求,形成具有人文情怀的解说风格也是塑造自身品牌的方式。体育解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才能深受观众的喜爱,而将人文情怀融入其中正是探究的方向之一。缺乏人文情怀的体育解说是乏味的、空洞的、不具感染力的,这种语言创作无法和观众形成共鸣,也难获得观众情感的认同。同时,体育解说员作为社会的公众人物,应当具有公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传承文化和传递正能量也是体育解说的职责所在。在探索人文情怀解说的道路上,我们走得还不够久远,还需要共同努力。浅析解说嘉宾主体地位及优势——以足球赛事解说为例毛正宇(北京电视台)引言

2016年冬末春初,欧洲足坛五大联赛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冲刺阶段,刚刚步入“80亿时代”的中超联赛也即将拉开战幕。在国家及有关各方对于体育文化产业尤其是足球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中国观众和球迷对于电视足球赛事的转播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作为足球赛事转播的主体——赛事的解说员和嘉宾如何更加清楚地对于自身的职能进行定位,如何通过更好地配合为广大球迷呈现出精彩的赛事解说也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以足球赛事解说为例,从解说员的角度总结和分析如何在体育赛事解说中突出解说嘉宾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解说嘉宾的主体优势,并与之配合,更好地为广大观众和球迷提供优质解说服务。一、电视体育解说的“解说员+解说嘉宾”模式“电视体育解说是以电视为媒介,依靠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对体育活动进行叙述、介绍、讲解、评论和烘托的应用语言艺术。”这是经过业内人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专家学者的归纳总结,对于现代电视体育解说评论给出的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定义和解释。由此可见,解说是足球赛事转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最早的广播赛事转播时代,由于广播只能听而不可看的局限性,赛事解说员所承载的功能非常单一,那就是尽最大可能地向受众转述比赛的实时情况,也就是“所见即所说”。到了电视转播时代,观众能够通过电视画面清楚地看到比赛的实况,对于解说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描述比赛的画面,更要介绍更多的信息,对技战术进行分析讲解,给予深入人心的点评。雷·斯科特说:“告诉我一些我看不到的东西,不要告诉我那些我已经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随着从广播到电视的传播媒介的变化,随着受众的普及、受众水平的提高、受众需求的增多,体育赛事转播的有声语言表达完成了从单一解说到“解说+评论”的质的飞跃。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赛事解说的模式从最早的单人解说发展到目前电视体育赛事转播中较为普遍的“解说员+解说嘉宾”的双人或者多人模式。相对于“单打独斗”的单一解说模式而言,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丰富多元,使得把控能力更强,避免了单一解说冷场或者不专业的话语出现,并且有效分担了压力。同时,解说员与解说嘉宾现场对话、讨论及不同声音、不同风格的配合也增加了语言表达的互动性和差异性,使得赛事解说更加具有吸引力,更有新鲜感。总而言之,这种“解说员+解说嘉宾”的合作模式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为受众服务,便于受众欣赏。二、解说员和解说嘉宾之间的关系

既然是合作,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在现今的电视体育赛事解说中,解说员大多由主持人转型而来,他们在赛事转播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能更多在于对比赛现场进行具体生动描述的叙述功能,为观众营造并烘托气氛的陪伴功能,协调转播团队与解说嘉宾的引导功能,以及潜移默化地弘扬健康向上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

解说嘉宾则是由现役或者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或者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裁判员、资深的体育记者、专业学者等专业人士组成。他们在解说的过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对赛事的背景资料、运动员个人特点等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对于赛事的规则、技战术的运用等进行解释和普及,对于赛场上实时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客观深入的评论,以及对于比赛的发展形势做出准确专业的预测。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解说员和解说嘉宾在赛事解说的过程中分别承担着比赛的解说和评论功能。从解说赛事以及职能的角度出发,解说员是语言表达的主导。其侧重点多在于对现场的叙述、介绍、讲解和气氛的烘托,这些内容构成了体育比赛解说的框架,呼应并推动了比赛节奏的发展;从评论的角度出发,解说嘉宾是语言表达的主体,其承担着释疑解惑、深入点评、预测走势等专业性任务,这些内容恰恰是观众在体育比赛解说中最想听到的核心内容。

纵观西方媒体体育赛事解说团队的现状,则进一步体现了解说嘉宾在赛事解说评论中的主体地位。在西班牙和西语系国家,除了设置“陈述人”,还要设置一名解说比赛的专业人士“体育评论员”。在澳大利亚则把其称为“特别评论员”,在媒介体育市场相对较为成熟的美国,在比赛现场进行比赛解说和评述的人就是我们与之相对应的解说员,与之搭档的专家被称为“颜色评论员”,顾名思义他们的使命是为解说评论增色添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说顾问。由此可见,无论解说嘉宾的称谓怎样变换,其主体地位及核心作用都是突出的。

从工作实践中二者的关系上来讲,解说员和解说嘉宾各有分工,各展所长。二者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甚至在赛事转播解说中相互刺激,相互融合,才能够给观众带来既流畅清晰又不失专业水准的赛事解说。三、不同类型解说嘉宾的主体特征及优势在什么地方

在认识到设置解说嘉宾的意义,明确解说嘉宾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们把“聘请什么样的人做解说嘉宾”“不同类型解说嘉宾有什么特征和优势”作为本文分析研究的重点,这也是我们从业人员工作和实践的基础。从而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解说嘉宾主体地位的认识。

以足球赛事解说为例,目前在国内的足球赛事解说嘉宾中,根据其从业经历的不同可以分为现役或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资深体育记者,以及专业学者三大类。

1.现役或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

现役或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不仅在我国,放眼世界范围内这也是产生足球解说嘉宾尤其是优秀足球解说嘉宾最多的群体。曼联92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加里·内维尔、英格兰历史第一中锋阿兰·席勒、阿森纳传奇球员亨利等国际知名球员都在退役之后选择坐上解说席拿起话筒。英格兰足球名宿莱因克尔更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所主持的BBC足球节目《比赛日》一直是同行业中的王牌。在我国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取得过较大成就的宫磊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解说嘉宾,北京国安队前球员谢朝阳和南方长期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担任解说嘉宾。

这一类嘉宾首先具备知名度上的优势,在球员时代他们就是球迷心目中的偶像甚至英雄,坐上解说席之后,他们能够说些什么自然引起了球迷们的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职业球员或者教练,他们专业的足球技战术知识和经验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对于自身作为解说嘉宾的优势,谢朝阳在接受笔者问卷调查时表示:“因为我足球工作的时间较长,所以对于各国足球运动员的姓名、年龄、位置、特点很了解,他们在以往的比赛中的表现、数据和经历比较清晰。这些相关的信息数据为我在解说工作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南方也认为:“因为自己原来是一名职业球员,而且现在是B级教练员,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解说过程中对于双方技战术、打法、场上的配合,还有阅读比赛的能力上可能更好一些。”另外,作为职业球员和教练,这一类型的嘉宾对于场上运动员面对不同比赛情况所出现的心理变化也能够感同身受,做出更为准确的解读。2016年23岁以下亚洲杯决赛上,韩国队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日本队扳平比分并逆转,担任本场比赛解说的谢朝阳指导在评论中说道:“韩国队在两球领先的情况下太容易跟着日本队的节奏踢了,完全丢失了自己的节奏。这种年龄段的球员一旦在丢掉第一个球之后很容易出现慌乱,从而丢掉第二个和第三个球,这种情况我作为年轻球员和现在带孩子们踢球的时候都比较容易出现。”在这段解说中,谢朝阳不仅分析了韩国队被逆转的战术原因,更对年轻球员出现的心理变化做出了准确的、令人信服的分析,这是此类嘉宾所具备的特有优势。

2.资深体育记者

资深体育记者同样是解说嘉宾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体坛周报》前副社长颜强、《体坛周报》前英超记者克韩等业内著名足球解说嘉宾都具有长期、深入的报道英超的经历。在北京电视台、腾讯网等多家媒体担任解说嘉宾的朱煜明则在《足球报》等多家媒体拥有长期的跟队报道经验。著名足球评论员孟洪涛更是兼具《中国体育报》资深记者、中国女足前新闻官等多重身份。

这一类型的解说嘉宾所具备的共同优势在于拥有长期的一线报道经历,对于球队、球员的背景资料有着全面的掌握;拥有非常敏锐的新闻敏感度和深入性思维,能够对场上实时发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做出客观深入的点评;拥有极其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解说评论过程中能够做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关于这一点,孟洪涛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谈道:“足球记者的工作能够让我对足球圈内事件保持自己独立的视角,又始终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成为解说一场比赛最有力的保障。”朱煜明认为:“从事的足球记者生涯让我有机会目睹专业球员更多的切身体验,这段时间其实更像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些大块的碎片信息经过咀嚼和归纳帮助我建立了自己对于足球比赛的理解。”而长期在《中国体育报》从事足彩报道的杨天婴则认为记者的从业经历让自己“思维比较灵活,关注足球中的人文情怀和历史延承。擅长用博弈思路判断比赛发展走势。”在与笔者搭档解说的过程中,长期从事足球采访报道工作的朱煜明则对于球员们的趣闻故事有着大量的掌握,使得解说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精通英语的克韩则经常在英超联赛的解说中实时穿插国外球迷对于球队表现的幽默点评,增加比赛解说的趣味性;而精通英国文化的颜强总是能够对于场边出现的各位足球名宿的履历如数家珍地介绍出来,同时,长期的专栏写作经历也让他对球员、比赛、球队的相关事件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评论,成为球迷心中的意见领袖,增加了解说内容的深度。

3.专业学者

另外一种类型的解说嘉宾是由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他们对于比赛的规则、历时、技战术有着理论化的系统研究。除了资深足球记者和前中国女足新闻官之外,孟洪涛同时还拥有北京体育大学足球专业研究生学历,并长期从事足球技战术的研究工作。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历对于解说的帮助时,孟洪涛说:“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对比赛的背景有清晰的了解,能把握比赛的大致走势。再者,就是比赛过程能够理清两队的打法特点,洞悉教练排兵布阵的想法,能够判断比赛的走势,对双方的技战术特点能够做出专业化的解读。”在15/16赛季西甲联赛皇家马德里对拉科鲁尼亚队的比赛中,担任解说嘉宾的孟洪涛老师通过人员使用、阵型变化等多个角度详细地分析了齐达内成为皇马主教练之后在技战术方面和前任贝尼特斯之间不同之处,让球迷们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同样是在15/16赛季西甲联赛巴塞罗那对皇家贝蒂斯队的比赛中,贝蒂斯门将出击撞到了梅西,裁判判罚点球。当时担任本场比赛解说嘉宾的清华大学教授、中超金哨孙葆洁在解说中果断指出裁判的判罚存在争议,而在第二天,西甲联赛官方便发文承认裁判这个点球为误判。再回答笔者的调查问卷时,孙葆洁老师指出:“由于我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书期间所学专业为足球,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担任体育教师,为学生们上足球课,同时担任校队的教练员。我还曾经担任国际级足球裁判员14年,有100余场国际比赛执法经历。对足球运动有一定的体验和了解。这样在解说中就会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对于足球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对于足球竞赛规则的熟练掌握正是这一类嘉宾最大的优势所在。随着受众观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专家学者型解说嘉宾很可能越来越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不同类型解说嘉宾的共性和个性优势,构建了解说嘉宾在赛事解说过程中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四、解说员如何突出解说嘉宾的主体优势

在明确了不同类型的解说嘉宾具备什么样的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在解说过程中突出这些嘉宾的主体优势就成为解说员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笔者在分析国际国内优秀的解说案例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和体会,认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在具体实践中,解说员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达到突出解说嘉宾主体优势的目的。仅就解说员主导作用而言,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解说员是赛事的叙述者、节奏的掌控者、舆论的引领者,这样才能在解说中到位而不越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多位解说嘉宾也持同样的观点。南方认为:“解说员还是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应该带着嘉宾走,两人有不同的分工……”,孟洪涛则指出:“主持人要做的更多的应该是将球迷观赛必须知道的一些信息尽可能多的提供给球迷,另外就是随着比赛的深入以情绪化的解说烘托调节气氛,这是主持人优势所在,而嘉宾要展示给观众的对比赛的解读以及比赛中不同时段的专业解析,两人必须分工明确……”。正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解说员和解说嘉宾首先要做到各司其职,在赛事转播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完成各自的主要任务,互不影响。

第二,解说员在最大程度上突出解说嘉宾优势的同时,还要实时补充解说嘉宾的不足。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接下来如何扬长避短地进行协作更是重中之重。解说员应当在赛前根据合作嘉宾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工作,多与解说嘉宾进行赛前沟通,了解解说嘉宾的看法和观点。在比赛解说中要通过题材选择、语境创设、设置问题等手段,层层递进地给嘉宾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孙葆洁在这一点上就指出,解说员需要“对嘉宾的了解,比如专业背景、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要掌握,这样就会形成默契。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嘉宾把能说和想说的观点表达出来”。一个好的解说员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并不是一场比赛中自己发挥得有多出色,而是与其搭档的嘉宾在这场比赛的解说中发挥得有多出色。

无论多么优秀的解说嘉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同类型的解说嘉宾有优势的同时也有自身的不足,在实时解说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这就需要解说员把握全局、客观公正、有节有度地及时做出调整和平衡,使整体赛事解说延着正确方向发展,这也是一名优秀解说员自身从业的最基本要求和能力。

第三,要了解嘉宾的思维及语言习惯,在保证自己话语权的前提下尽力做到配合默契。每一场赛事解说都是一次解说员和解说嘉宾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求同存异、和谐共存才能创作出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电视体育赛事解说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解说员和解说嘉宾的语言共同构成了声音的主体。这就需要解说员与解说嘉宾不仅在内容上,更要在语言表达上做到配合默契,这样才能让观众听起来舒心、悦耳。在这一点上,谢朝阳提出:“作为两个人在一起,又不能各说各的,没有联系,必须在一起有言语上的互动,本着连续性的节奏。”这就需要解说员对嘉宾的语言习惯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对于不善言辞的嘉宾,要多引导和启发;对于健谈的嘉宾,需多提醒,注意把控。另外在解说中也需要通过更多的沟通和磨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多一些协商,少一些对抗,还要注意避免解说员和嘉宾出现抢话或者是语言的同质化。五、结语

在目前的体育赛事,尤其是足球赛事解说领域,“解说员+解说嘉宾”的合作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推广。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中,解说员应该是赛事解说的主导,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向观众介绍比赛,渲染并推动比赛的进程。解说嘉宾则应该是赛事评论的主体,担任着为观众答疑解惑、深入分析点评的重要作用。而解说员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如何突出解说嘉宾的主体优势,让自己和解说嘉宾互相融合、互相补充,确保解说信息的完整、准确,力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是在现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体育赛事的不断增加,观众对比赛规则的熟悉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体育赛事解说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这就需要解说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和多积累,和解说嘉宾彼此尊重、相互信任,达成默契,以专业的精神真诚面对观众。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李辉.中国体育的电视化生存[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3](美)海德里克著.体育播音艺术[M].任悦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