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3:38:40

点击下载

作者:黄恒学,谢罡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试读:

内容摘要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哲学,关于管理的科学性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管理的哲学性是一个更加抽象和深刻的内容,这也是本书要重点介绍的内容。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存在着分工与协作,所以需要管理。哲学是对人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企图对全部未知世界的想象和假定,是对全部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高度总结,是人对全部整体世界的终极认识。管理哲学要研究参与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等所有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管理哲学具有“假”、“大”、“空”、变、恒、能等特征。管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包括一般管理科学中常用的经验研究法,还包括超验研究法、价值研究法、信仰研究法,等等。

管理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管理世界观、管理价值观、管理目的论、管理手段论、管理规律论、管理效率观、管理资源环境论、管理能力论、管理创新论等。

管理世界观就是管理哲学,它涵盖了人类关乎管理活动的所有思想、价值、文化、观念和方法,是管理哲学的首要研究内容。管理价值观是社会和人关于管理价值的稳定的观念和内心尺度,它是建立在管理世界观基础之上的关乎管理活动的一整套意义与观念体系。管理目的论是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对于管理行为正本清源的必要基础。管理手段是在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中介,是为实现管理目的而进行的方法、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管理规律是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环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自然的、内在的、自在的、客观的关系。

管理效率观作为众多管理价值观中的一种,在工业社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但是,管理价值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将管理效率观狭隘地作为管理活动的唯一内容。管理资源与管理环境是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伴随着管理主体的管理世界观、管理价值观以及管理手段、管理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管理能力是管理主体利用管理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决定了管理资源和管理环境的边界。

管理创新是指组织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对其资源进行配置和利用,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更好地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过程。管理环境和管理资源的不断变化,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因而管理活动与生俱来就具有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安全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对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有效地应对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最终保障系统安全的活动。

研究管理哲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管理哲学可以增进人们对管理行为、管理世界的认知。管理哲学既是对人全部管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企图对全面未知管理世界的想象和假定;它既包括人的直接管理经验,也包括人的间接管理经验;既包括管理的经验知识,也包括管理的先验知识和超验知识;既反映了人类对于管理行为的观察力、判断力,也反映了人的想象力;既是真实的管理世界的反映,也是理想的、虚幻的管理世界的反映。因此,管理哲学是对全部已知管理世界和未知管理世界的高度总结,是人对全部整体管理世界的终极认识。

二是在增进认知的基础上,管理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改造客观的管理世界,改善管理活动。管理哲学引导人们对管理行为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认知,同时以概念框架和逻辑思维的形式来指导人们如何描述、解释、把握和改善管理行为。此外,管理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整套关于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的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完善和规范人们的管理世界观和管理价值观。

三是管理哲学能够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提升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管理哲学使管理者不断地打破思想的桎梏,跳出固有的小天地;管理哲学使管理者永恒,它持续变化的思维方式会使管理者摆脱起点、终点的思维模式,超越起点和终点以及各种界限,赋予生命以永恒的意义;管理哲学使管理者无限,它所涵盖的各种超验和超然的思想,会使管理者摆脱各种具象的束缚,在思想的境界里追求和实现无限;管理哲学使管理者超脱,它使管理者超越现实,在精神的世界里享受快乐;管理哲学使管理者圆满和自我实现,它使管理者超越各种各样的困难、障碍和问题,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确立人生的基本价值和终极价值,使管理者自立目标、自寻手段、自我奋斗、自我激励、自我挑战、自我实现。

本书希望通过揭示管理哲学的特征、内容和研究意义,使广大读者加强对管理哲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能够得到事业和人生的启示。

第一章 管理哲学导论

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人和人类社会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作为社会性的劳动实践活动必然存在着一种分工与协作,这就必须有管理。哲学是对人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既包括人的直接经验,也包括人的间接经验;既包括经验知识又包括先验知识和超验知识。哲学既反映了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也反映了人的想象力;既是人对全部已知世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企图对全部未知世界的想象和假定;既是真实世界的反映,也是理想世界和虚幻世界的反映。因此,哲学是对全部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高度总结,是人对全部整体世界的终极认识。然而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广度、深度是各不相同的,这又会形成众多的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不同的人对不同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不同的人对不同认识对象的一种总体认识。因此,哲学这个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研究无所不包的问题,有的哲学只涉及某些特殊的问题和对象,如自然哲学、人生哲学、艺术哲学、经济哲学、法哲学、生命哲学、宗教哲学,等等。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哲学看作对某一类事物的总体认识和观念,比如说,自然观、人生观、审美观、财富观、道德观,等等。

管理是一门科学,但更是一门哲学。管理理论的学派派别林立,如行为科学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等等。但所有的学派都是从某个局部、某个角度,或者某个侧面去研究世界的。可以这么说,任何一种关于管理科学的理论都是片面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狭隘的,任何一个学科也都是有限的。管理世界是一个自在的、整体的、系统的世界,对它的研究需要一种高度抽象的总体性方法方能探其本源、究其本质,这就是管理哲学的研究方法。本章作为管理哲学的导论,将对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管理哲学的特征、管理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管理哲学的研究意义进行探讨。

第一节 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始于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确定。管理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人类实践活动,古已有之。例如,中国古代传统的治国学,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漕运驿递管理、货币管理等多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以及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形形色色的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几乎贯穿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所有方面。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产、人员和设备等所有资源进行管理;每一个人也同样需要对自身的起居饮食、时间、健康、学习、财富和人际关系等进行管理。在现代企业组织中,管理逐渐细化和专业化,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和研发管理等多个分支。因此,管理学作为一门学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对于管理哲学而言,由于它是从哲学的视角来研究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因而也就要求我们必须系统、完整、整体地确定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一、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无限的世界里,存在着无限的多样性。世界是一个无限复杂多变的世界,各种现象、各种因素、各种变量、各种事物、各种主体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和因果关系,所有事物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内在规律,但人因现有认知能力的限制使得对具象世界的观察和了解总是有限的,也总是片面的和有选择的,因而所有的学问都是从一个局部、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去研究世界。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科学都是片面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狭隘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有限的。那么哲学是从整体上,全面地、无所不包地研究世界。因此,管理哲学要研究参与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等所有研究对象和内容。我们认为,管理哲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中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问,其研究对象也就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一)管理主体

所谓管理主体,指的是在管理环境中基于一定的管理世界观产生价值观念,运用管理手段和方法,利用相关的管理资源对管理客体施加主动影响并试图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的有关组织和个人。管理主体的构成要素包括管理权力、管理态度、管理动机、管理需要、管理素质能力、管理觉悟等多个方面。

管理活动是复杂的,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往往具有多种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主动性,即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主体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②自觉性,即管理主体能够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管理任务的完成和管理目标的实现;③自律性,即面对环境资源、观念、能力的有限性进行自我约束;④自主性,即能够在管理过程中不依赖于他人,完成自我判断和自我行动;⑤自由性,即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对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管理方法进行自由选择和自由裁量,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和范围。(二)管理客体

所谓管理客体,指的是管理主体实施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又被称为管理对象。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①管理客体必须首先是管理主体所指向的、所需要的、所欲求的、所追求的客观对象。管理客体是相对管理主体而言的,离开了管理主体,也就无所谓管理客体。管理主体是主动的认识者、追求者和实践者,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的认识对象、追求对象和实践对象。②管理客体具有宽泛的内容和范围。它既包括物质的管理客体,如企业的生产物质资料,又包括精神的管理客体,如人的文化、情绪、思想等;既包括经过人改造过的管理客体,又包括没有经过人改造过的纯自然的管理客体。③管理客体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指的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一种属性。管理主体具有主观性,受管理主体本身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影响,而管理客体则不受管理主体的主观意识所左右。这种客观性在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主体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得管理主体必须在遵循管理规律的基础上从事管理活动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管理客体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是某种资源、某种环境、某项工作,也可以是时间、信息、技术、财物,当然最重要的管理客体是人。(三)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管理活动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最一般的哲学意义上来讲,主体是从事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客体则是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即主体所指向、所实践的对象世界。简言之,主体是人,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从管理主客体关系范畴来说,管理主体是管理活动的承担者、需要者、追求者、创造者,管理主体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认识、追求、需要、创造的对象,即管理主体指向的对象,是管理主体追求并实现管理目标满足的客观对象。二、管理哲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对管理哲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本书延伸出管理哲学的若干研究内容,它们是管理哲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管理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管理世界观、管理价值观、管理目的论、管理手段论、管理规律论、管理效率观、管理资源环境论、管理能力论、管理创新论,等等。下面对这些研究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和阐释。(一)管理世界观

世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范畴,而人总是在自己的活动范围之内,对世界予以认识和改造,从而将自己的所思、所见、所想作用于与之相连的存在之上。任何形式的管理活动必然发生在人所存在的世界之中,而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首先离不开对世界的研究和对世界观的探求。世界是基本的哲学范畴,世界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管理世界观就是管理哲学,它涵盖了人类关乎管理活动的所有思想、价值、文化、观念和方法,是管理哲学的首要研究内容。(二)管理价值观

管理价值观是社会和人关于管理价值稳定的观念和内心尺度。它是建立在管理世界观基础之上的、关乎管理活动的一整套意义与观念体系。作为世界之中的人,发自本能的会对任何人类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赋予;而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同样会通过一系列管理价值观念来指导、判断、评价管理行为、管理客体、管理成果以及管理主体自身。形形色色的管理价值观导致各式各样的管理模式、因人而异的管理目的,并通过对管理手段的选择、管理规律的认识、管理环境的感知、管理能力的提升带来最根本、最直接的影响。(三)管理目的论

所谓管理,其实质是处于某一组织且在特定意识状态下,主体为达到特定的系统目标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作为管理主体的人是生命的主体,是感觉的主体,是感知的主体,是感受的主体,是感悟的主体,是思想的主体,是行为的主体。由于管理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其管理活动必以某种期望状态、目标状态作为原初的动力取向,其管理行为也必然以某种管理目的作为前提。因此,管理目的论是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对于管理行为正本清源的必要基础。(四)管理手段论

管理手段是在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中介。狭义的管理手段仅是指管理的基本方法、工具和途径;广义的管理手段则包含管理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外部环境和资源,即凡是能为管理主体所使用的事物均可归为管理手段。管理手段是为实现管理目的而进行的方法、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任何管理,都要选择和运用相应的管理手段。(五)管理规律论

管理规律是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环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自然的、内在的、自在的、客观的关系,因而为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就必须按照管理规律来认识、实践和改良管理活动。(六)管理效率观

效率起源于人类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管理效率观作为众多管理价值观中的一种,在工业社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广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具体到一个组织和单位,就是总投入和总产出的关系;狭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本身所耗费的成本与所带来的收益的比例关系。对于管理效率的过度重视往往会导致对其他管理价值的忽视,因而回归管理价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不是将管理效率观狭隘地作为管理活动的唯一内容,应该是管理哲学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七)管理资源环境论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的总和,而资源则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管理资源与管理环境是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伴随着管理主体的管理世界观、管理价值观以及管理手段、管理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分辨哪些是管理资源和管理环境,如何处理与管理资源和管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管理资源和管理环境在管理价值观中的地位,是管理资源环境论最重要和最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八)管理能力论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客观条件相近的两个组织中,决定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因素是管理者,其能力水平对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就成为管理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外,管理能力论必须在限定的管理世界观与管理价值观中探讨才有意义,它是管理主体利用管理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决定了管理资源和管理环境的边界。(九)管理创新论

管理创新是指组织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对其资源进行配置和利用,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更好地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管理创新,还包括社会的管理创新等各个方面。管理创新是管理主体适应管理环境与管理资源的变化而产生的主动变革,是管理者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十)管理安全论

所谓安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动态系统适应。安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适应的、动态均衡的、协调变化的。安全感来源于人对未来变化的认识和把握,它是系统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管理环境和管理资源的不断变化,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因而管理活动与生俱来就具有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管理安全是管理价值观的一种,它作为人类对于管理活动的最基本诉求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管理是运用管理学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对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有效地应对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最终保障系统安全的活动。

第二节 管理哲学的特征

哲学是人对世界及人世关系的最本原、最抽象、最超脱、最完整、最综合、最协调、最适应、最稳定、最彻底、最终极的认识。哲学是人世间最“假”、最“大”、最“空”的学问,是人对未知世界的假想、假设、假定、假说和假理,是人对无限世界的大想、大问、大说、大道和大理,是人对超验世界的空想、空问、空谈和空理。而管理哲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中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问,是用哲学的思维、格局、方式、方法去探索、研究、思考、感悟人类管理活动的所有人类知识的综合。根据这一定义,管理哲学具有“假”、“大”、“空”、变、恒、能等特征,鉴于后三个特征较易理解,下面着重分析前三个特征。一、管理哲学具有“假”的特征

要了解什么是“假”,就要先对“真”进行定义。所谓“真”是可以被证实的、被检验的、被人反复实现的,且是可见可视的。因此,所谓真实的世界,也就是现实的世界、经验的世界,这个“真实世界”不完全真实,而只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适应而已。所谓“假”是不能被证实的、被检验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虚假的世界就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无形的世界、想象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信仰的世界、超越于经验和现实的世界。

世界是无限的世界,具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所谓的“真实世界”仅仅是真正存在的世界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世界的很大部分都在我们的视野和经验之外,这是一个被我们定义为虚假的世界,一个想象的世界,一个可能的世界,一个主观的世界。世界是无限的,已知和可知的世界是有限的,因此虚假的世界要远远大于真实的世界,对虚假世界的探索和认识,要远远困难于对现实世界的探索和认识。所以,真理很重要,但“假”理更重要。真理使人充实,“假”理使人充虚;真理使人进步,“假”理使人淡定。追求真理的人始终不断在进步,他为了真理而奋斗;而寻求“假”理的人可以未卜先知,先知先觉,因而他能够气定神闲,宁静致远。追求真理的人是现实的人,而追求“假”理的人和信奉“假”理的人则是理想主义者;追求真理的人往往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追求“假”理的人则活在自我精神世界里。

因此,管理哲学不是对于某种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管理工具的具体的、实在的知识,而是对管理活动做一种本原的、抽象的、超越的、整体的探索和认识。它既研究现实的、经验的管理世界,也研究虚幻的、无形的、想象的管理世界。这就是管理哲学所具有的“假”的特征。二、管理哲学具有“大”的特征

世界是无限的,指向世界的哲学亦必须是无限的。管理世界的无限性,导致管理哲学的“大”的特征。所谓“大”,就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由管理哲学的本原性、系统性、包容性、超越性等几个方面组成。

管理哲学是人对无限的管理世界和管理活动的最根本、最基础和最本原的认识,是人对无限管理世界认识的最根本原则,是人对无限管理世界认识的智慧结晶。管理哲学既要研究和探索管理活动的正道、大道、通道、空道和无道,也要认识和确立管理活动的原理、本理、根理、正理、公理、大理、人理和天理,还要揭示管理活动的本质、本色、本来和本原。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系统是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从要素的量的组合达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的矛盾统一体。管理活动涉及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环境、管理资源、管理手段等多个管理要素,是多重要素所组成的管理系统。管理哲学是对管理活动系统的、统一的、全面的、整体的认识,它不将视野局限在管理活动的某一个部分或要素,而是超越局部、放眼总体。这是管理哲学的系统性特征。

管理哲学的包容性,指的是它囊括了所有对于管理活动的学问,既有真理,也有“假”理;既有大理,也有小理;既有正理,也有反理;既有实理,也有虚理;既有法理,也有情理。它涵盖了管理的所有科学、艺术、宗教,包容一切关于管理的观念和认识。

管理哲学具有超越性,它要超越一切学科的界限,要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要超越一切世俗的界限,要超越一切时代的界限,要超越一切空间的界限,要超越一切思想的界限,要研究大世界、大问题、大道理,要探索永恒的无限,要探索无限的永恒。管理哲学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本原性的、终极性的认识,它穿透一切,看透一切,跨越一切,超越一切。三、管理哲学具有“空”的特征

哲学不仅研究现实世界、真实世界,更要研究虚假世界、无形世界、可能世界、空想世界、抽象世界、无边世界、无始无终的世界、漫无边际的世界、空洞无物的世界,当然也就没有比哲学更空洞的学问了。管理哲学的“空”,首先是指管理哲学的抽象性,其次是指管理哲学的超脱性。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我们从浩如烟海的管理实践案例中提炼出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管理价值等概念,就是对管理活动本质的一种抽象。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在本质上共同的部分。共同特征是指那些能把一类事物与他类事物区分开来的特征,这些具有区分作用的特征又称本质特征。因此,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进而抽象的过程也是一个裁剪的过程。在抽象时,同与不同,取决于从什么角度来抽象,而抽象的角度又取决于分析问题的目的。

此外,管理哲学还具有超脱性。管理哲学的超脱性源于哲学本身的超越性。哲学使人超越现实,超越经验,超越时空,超越自然,超越社会,超越理想,超越梦想,超越世界,超越人生。世界的无限性、多样性、复杂性、神秘性和可能性,既是人生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生的最大压力。哲学是无限世界对人思想压迫和精神压迫的产物,是人寻求思想解放和精神超脱的途径,因而哲学也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解释、自我选择、自我适应、自我创造、自我想象、自我解放、自我超脱。管理是人类的特有行为,管理的本质说到底是管人,而管人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管理人心。管理者要“安人”,必先“修己”,而“修己”的第一要务是“正心”。如何使自身从世俗的牵绊与烦扰中解脱、超脱出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与品德修养,是管理者的必修功课。

第三节 管理哲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哲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中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问。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活动,意味着它的研究对象是无限的管理世界,它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一种假定、假设、假说和假理,它要揭示的是管理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最本源、最抽象的规律。因此,管理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一般管理科学中常用的经验研究法,还包括超验研究法、价值研究法、信仰研究法,等等。一、经验研究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知识和实验知识。它的特征是可行性、可试性、可重复性、可证实性、可检验性。所谓经验研究法,或实证研究法,是指研究者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常用的经验研究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它能让研究者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它还能得到现实资料并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案例研究法是结合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的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实例,建立真实的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完全直接地考察与思考,能够建立起比较深入和周全的理解,因而能够给研究者提供系统的观点。管理是一种常见的实践行为,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观察、体验到的客观活动,因此对于管理行为的研究离不开经验研究法。二、超验研究法

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经验认识与实验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哲学认识的超验性。哲学是人对世界的总体性和完整性的根本认识。哲学家企图终结对无限世界的总体认识,而人对世界的经验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完整地认识世界,就必然要超越经验认识。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是人的主观世界。完整的世界,必然大于人的经验世界,也必然大于人的主观世界。完整的自在世界,既包括已知世界,也包括未知世界;既包括经验世界,又包括先验世界和超验世界。同理,管理哲学是人对管理活动的一种经验、实验和体验,又是人对管理活动的先验、心验、虚验和超验;既是对管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又是一种抽象、想象;既是人对管理活动的一种感觉、知觉、直觉和统觉,又是人对管理活动的一种灵觉、悟觉、幻觉和自觉;既是人类管理经验和实验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超越经验和实验的幻觉和想象。三、价值研究法

对于价值的定义及其本质,历来存在着多种观点。“本性说”认为,我们赖以生活的价值是天生的,比如包括真、善、美在内的人类的古老价值,以及后来的愉快、正义和欢乐等价值,都是人类本性固有的,是人的生物性质的一部分,是本能的而非后天获得的。“情感说”认为,价值的源泉在于情感:当合理性遭遇它的限度,对开明的理性的求助不再帮助我们时,那么思维的对位形式即情感可以帮助。情感是通过我们的感觉释放的,它帮助我们感知世界和辨认价值。这里提及的价值是不能测量或计算的价值,只能通过感觉经验或感知领会,例如美的价值。“抽象说”认为,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和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评价某一事物是否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效用说”认为,价值是指客观事物的一种有用属性。“主体说”认为,价值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赋予客体的属性,它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劳动量说”认为,价值就是劳动价值,它由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来决定。

哲学本身只是人的认识,是人的世界观,是人的主观世界。就这个意义而言,哲学是一个自我世界,是一个主观世界。因此,任何一种哲学,都是一种片面的世界观。任何一种哲学都具有主观性,都只不过是哲学家的某一种认识,某一种看法,某一种抽象,某一种想象,某一种推定,某一种假定,某一种信念,某一种信仰而已。之所以要运用价值研究法来研究管理哲学,是因为管理哲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对象本身是主客合一的,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共同构成的整体。我们需要“价值”,因为它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它是一种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务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还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没有价值,就没有对管理行为的实践、评判、理解;没有价值,就没有管理。四、信仰研究法

信仰主要是指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假设,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假想,人对未来未定问题的一种假定。所以说,信仰是一个认识问题,而不是一个价值问题,或者最主要的不是一个价值问题。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信仰是一种“假”理而不是真理。无论是真理还是“假”理,都是一种认识,都是一种理论,都是一种教条,都是一种逻辑,也都是一种方法。我们相信真理,也需要信仰“假”理,这样我们才能够完整地认识世界,才是一个完善的世界观。仅有真理,或者说仅有所谓的真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世界、认识世界。

信仰首先是一种“假”理,所以信仰是一种未定的认识,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先验性,是人对未来未知未定世界的一种假定,一种预先假定。其次,信仰是一种超现实的认识,所以信仰具有超现实性或非现实性、非实践性。第三,信仰是一种超验的认识,是一种非经验认识,非实践认识,非实证认识,非科学认识,具有超验性。第四,信仰具有多样性,因为每个人的主观想象都是不一样的,信仰是一种主观认识,而每个人的主观想象是不一样的,主观认识具有很大差异。最后,信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说顽固性,因为信仰未经证实也无须证实。信仰是一种自信或迷信,是一种自以为是或盲听盲从。信仰是一种选择和判断,信仰很难被证伪,所以人们对自己的信仰、对自己所信仰的各种信条和教条坚信不疑,至死不悔。

为什么要利用信仰研究法来研究管理哲学呢?因为无论是经验认识还是实验认识,都是人的一种有限认识,而人的这种有限认识的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实证方式和经验认识。人在探索未来世界、未知世界、未定世界的过程中,往往首先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假想、假定、假设和假说,这些假理一部分可以经实证变成或转化为真理,另一部分则很难甚至永远都无法证实或实现,永远都只是一种假想和假说。由于人的实践认识是逐步深化和拓展的,很难或永远也无法从实践上完整地把握世界,因而为了得到对管理哲学的确立而完善的认识,人们必须寻求各种各样的信仰来填充人的精神世界和认识世界。

第四节 管理哲学的研究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哲学?管理哲学的研究意义是什么?正如本章第二节所述,管理哲学具有“假”、“大”、“空”的特征,而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假”、“大”、“空”的事物是没有多大功用和价值的;但是哲学的思维启发我们,“无”可以生“有”,无用乃是大用。一个没有哲学思维的人,是一个很难适应世界的人;一个没有哲学精神和头脑的管理者,是很难管理好组织和团队的,因此学习管理哲学和运用管理哲学都是十分必要的。管理哲学的研究意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哲学可以增进人们对管理行为、管理世界的认知;二是在增进认知的基础上,管理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改造客观的管理世界,改善管理活动;三是管理哲学能够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提升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管理哲学能够增进人们对管理行为的认知

管理哲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中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管理哲学通过经验研究、超验研究、价值研究、信仰研究四种方法对人类的管理行为进行探索,它是整体地、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管理行为,并试图揭示管理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最本源、最抽象的规律。因此,管理哲学不同于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研发管理等管理技术学问,而是从哲学的角度、从人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管理行为。管理哲学既是对人全部管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企图对全面未知管理世界的想象和假定;它既包括人的直接管理经验,也包括人的间接管理经验;既包括管理的经验知识,也包括管理的先验知识和超验知识;既反映了人类对于管理行为的观察力、判断力,也反映了人的想象力;既是真实的管理世界的反映,也是理想的、虚幻的管理世界的反映。因此,管理哲学是对全部已知管理世界和未知管理世界的高度总结,是人对全部整体管理世界的终极认识,能够增进人们对于管理行为的认知。

本书以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作为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从管理世界观、管理价值观、管理目的论、管理手段论、管理效率观、管理资源环境论、管理能力论、管理创新论、管理安全论等多个方面来探讨管理哲学的主要内容,试图建立一个关于管理哲学研究的大框架、大系统,为人们对管理行为的认知提供帮助。二、管理哲学能够帮助人们改善客观的管理行为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看似是“假”、“大”、“空”的无用学问,却有着“无中生有”的妙用。这其中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人们改变客观世界。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的改变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换句话说,理论能够指导实践。管理哲学以管理行为中的若干重要概念作为研究内容,试图提供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复杂的管理世界图景,从而引导人们对管理行为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认知。同时,它以概念框架和逻辑思维的形式来指导人们如何描述、解释、把握和改善管理行为。此外,管理哲学的宏大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超越性、本源性,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整套关于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的价值观念,从而有助于完善和规范人们的管理世界观和管理价值观。面对无限的世界,人类的想法和行为总是充满了局限性,而哲学的思维则试图帮助人们超越这种局限,让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全面而非片面、深入而非肤浅、远视而非近视、圆通而非僵化、联系而非孤立,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自身的管理行为。三、管理哲学能够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

知识是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基础,是人生力量和乐趣的源泉。人生总要面对未知世界,求知是人的本性,从不知到知,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知发展过程。人生有许多欲望和追求,恐怕最难满足的是心灵的渴望,是心灵对无限世界探知的渴望,然而无论人类的知识如何进步,多么丰富,人们都难以穷尽或揭示世界的无限奥秘。此外,无论一个人多么智慧,每个人都将面临未知世界,都无法穷尽对世界的认识,都难以满足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和渴望,都会感到无知、迷茫、混乱和无意义。为了满足人的求知欲,为了摆脱思想混乱和认知失调,为了寻找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为了明确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为了获取人生的力量,为了创造人生的快乐,为了达到人与世界的相互适应,人需要界定世界,创造超现实的思想体系,终结有限认识,创造无限信仰,并使管理者达到内心安定、身心协调、人世协调。终极性的管理哲学认识,能够使管理者摆脱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对无知世界的迷茫,使管理者认识到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使管理者能够超越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使管理者认识到殊途同归、别物同源。

管理哲学使管理者豁达,它使管理者不断地打破思想的桎梏,跳出固有的小天地;管理哲学使管理者永恒,它持续变化的思维方式会使管理者摆脱起点、终点的思维模式,超越起点和终点以及各种界限,赋予生命以永恒的意义;管理哲学使管理者无限,它所涵盖的各种超验和超然的思想,会使管理者摆脱各种具象的束缚,在思想的境界里追求和实现无限;管理哲学使管理者超脱,它使管理者超越现实,在精神的世界里享受快乐;管理哲学使管理者圆满和自我实现,它使管理者超越各种各样的困难、障碍和问题,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确立人生的基本价值和终极价值,使管理者自立目标、自寻手段、自我奋斗、自我激励、自我挑战、自我实现。总之,管理哲学思维使管理者打破思维定式和突破思想桎梏,从而不断解放思想,超越各种思想障碍,摆脱各种思想困境,保持思想活力,实现智慧人生。

第二章 管理主体和客体

在无限的世界里,存在着无限的多样性,世界是一个无限复杂多变的世界,各种现象、各种因素、各种变量、各种事物和各种主体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虽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和因果关系,所有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也都有其内在规律,但是人对具象世界的观察和了解总是有限的,总是有选择的和片面的。所有的学问都是从一个局部、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去研究世界,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科学都是片面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狭隘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有限的。那么哲学是从整体上,全面地无所不包地研究世界。因此,管理哲学要研究参与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等所有研究对象和内容。我们认为,管理哲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中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问。本章主要论述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第一节 管理主体

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哲学作为探寻人的存在根据的学问,自然要从人作为主体的性质出发,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主体和主体性的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主体指的是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主体性则指的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一、管理主体的定义

所谓管理主体,指的是在管理环境中基于一定的管理世界观所产生的价值观念,运用管理手段和方法,利用相关的管理资源对管理客体施加主动影响并试图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的有关组织和个人。

管理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组织。但归根结底,管理本身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的产生必然以一定的个人意识或者组织意识为前提。因此,管理主体这一概念的确定,离不开管理世界观、价值观这一根本前提。哲学是人的学问,是人对世界以及人世关系的一种认识。管理主体的任何管理行为必然基于某种对于世界、人世关系的看法和观点。人是观念的动物。管理主体亦是某种管理世界观、管理价值观的实践主体。二、管理主体的特征

管理活动是复杂的,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往往具有多种特征。本书经过归纳与总结,认为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主体主要具有主动性、自觉性、自律性、自由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一)主动性

管理主体具有主动性的特点。所谓主动性,是指人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的强度。因为人是有意识、有目的、实践的人,所以管理主体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一定的主动特性,即主观能动性。因为人们在不同的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主动性。对自己爱好的活动,主动性就比较高;对不爱好的活动,主动性就比较低。人人都是贪婪的,希望得到越多越好。有时,这种贪婪也是动力。巴菲特曾说:“千万不要问理发师是否需要理发。”“在决定什么东西是对,什么东西是错的时候,我必须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做出判断。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做判断,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即使我们的思考各不相同,做出的判断也不一定一致。”管理主体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无所作为地去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求得需要,以维持和延续生命,而是主动地去追求、去谋取、去创造,以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动物的需求与人的需求不同,动物的需要纯粹是自然的、生理的、被动的,而人的需要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必然表现出一种自主性、自由性、积极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表现出对管理追求的一种主体能动性。(二)自觉性

管理主体具有自觉性的特点。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个体的自觉性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价(行动依据)与个体利益心理相结合并最终由责权意识所激发而产生的对立统一体,也就是通俗所说的能、责、权、利的统一。自觉性也就是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人有明确的行为目的,有坚定的信仰追求,有鲜明的原则立场,有毫不含糊的是非标准,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所谓意志的行为价值目的性是指人的行为活动自始至终都有预先设置的、明确的、稳定的目标指向,它通过大脑建立和锁定复杂行为与行为目标之间的神经联系来实现,使人的随意行动具有明确而强大的约束力,使其不至于成为漫无边际的、盲目的、无规律的活动。意志的自觉性或目的性越明确,对人的各种活动的约束力就越强大,人的思想和行为就越有规律、越不含糊,就越有坚定的信仰追求,就越能够坚持原则和遵守道德规范。相对于一定的责任目标,当个体自觉自己的能力足以获得目标责任后面的精神物质利益时,就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产生马虎大意、满不在乎等骄傲心理;而当个体要取得目标责任后面的精神物质利益是自己能力不及时,就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产生心理压力、倦怠状态等焦躁心理。(三)自律性

为了保证管理主体本身管理行为的合理化,管理主体必须进行自我约束,即具有自律性。自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资源约束。管理主体所面对的管理环境是其管理活动进行的确定场所,它无法离开环境去从事任何管理活动。同时,管理资源对于任何管理活动而言总是有限的和稀缺的,这就使得管理者必须依靠给定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二是管理能力约束。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但管理能力除了先天赋予的基本素质之外,更多的是依靠后天的管理实践而有意识积累出来的。因此,管理能力的提升是长期的、缓慢的、曲折的,而非一蹴而就的。对于固定的管理主体而言,其管理能力具有稳定性和有限性,是能否有效实现管理活动的重要限制条件。因此,管理能力的高低是管理活动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三是观念约束。管理主体是基于一定的管理世界观和管理价值观而实施管理活动的,那么观念对于管理主体的约束就是最根本、最长久的。管理观念不仅决定了管理主体对管理目标的决定,同时还影响了其对于管理资源、环境、手段、方法、规律的立场和看法。(四)自主性

管理主体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主性是指不依赖于他人,不受他人的干涉和支配,自我判断,自我行动。一般是从自主的态度和自主的行为两个方面来描述自主性的。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五)自由性

管理主体虽然受到资源环境、能力和观念的多重约束,但在这些约束范围内还是具有相当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性的前提是管理主体拥有实施管理活动的相应管理权力、管理能力和管理资源。自由性体现在管理主体对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手段的选择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多个方面。正是因为管理主体的自由性,才保证了其对管理客体施加主动影响的操作空间和范围,也正是这种自由性,导致了管理活动本身的复杂和难以复制,凸显了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价值。三、管理主体的构成要素(一)管理权力

权力是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在某种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在组织内部,权力是一种能够保证组织中的各个部分履行有约束力的义务,从而实现集体行动的一种能力,它意味着对于权力所有者意志的贯彻和执行。权力的基本表现是对资源分配的支配性。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对权力进行不同的分类。从价值形态的角度看,可分为财权、物权与人事权;从社会领域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从国家政治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从行为活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行为目标选择权力、行为方案决策权力、行为结果评价权力;从执行流程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目标方案决策权、行为执行权、监督评价权;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人事任免权、工作安排权、责权利分配权;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所有权、经营权和分配权。由于管理主体是在管理环境中基于一定的管理世界观所产生的价值观念,运用管理手段和方法,利用相关的管理资源对管理客体施加主动影响并试图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的有关组织和个人,那么管理权力就是管理主体最根本客观的组成要素。

另外,权力虽然是管理主体对于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客观前提,但权力的拥有并不意味着管理客体服从管理主体的必然性。在这里,需要区分权力和权威两个概念。权威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人们对权力安排的服从可能有被迫的成分,但是对权威安排的服从则属于认同,它能够产生一种使管理客体心服的威望和力量。因此,管理主体必须通过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管理素质和管理觉悟来树立管理权威,这样才能推动和保证组织向着共同的目标协力行动。(二)管理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其中,认知是指人或物被个体知觉到的方式,即在个体大脑中形成的心理映像,它包括个体对于知觉对象的所有思想、信念以及知识;情感是指个体对于某一特定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即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行为是指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个体处于行为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一般而言,上述三个态度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三)管理动机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个体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动机这一概念包含如下含义:①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②动机为个体行为提出目标;③动机为个体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④动机使个体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可见,动机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活动性。个体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为产生推动作用,表现为对个体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与中止。二是选择性。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其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人的动机本来就是复杂多变的,多种多样的管理动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动机的性质和意义,可分为合理动机和不合理动机。前者指符合一般管理准则(规范),其行为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管理动机。后者指违反一般管理准则(规范),其行为对社会有消极作用的管理动机。根据动机的作用和地位,可分为主导动机(优势动机)和辅助动机(次要动机)。主导动机,是指在同时并存多种复杂动机中起主要作用的动机,它是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处于次要地位的动机,称为辅助动机。根据动机的涉及面大小,可分为个体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前者指管理单位为了获得自身需求而产生的动机。一般体现为企业管理主体的动机。企业管理主体通常以追求对财务收益最大化为管理动机。后者指与社会整体需求相联系的动机,一般体现为政府管理主体的动机。政府管理主体应该具有符合社会整体管理的动机。(四)管理需要

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行为则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达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管理过程,实质就是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类变量是指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刺激变量是指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其中包括可以变化与控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刺激。管理的刺激变量大多是社会、经济的环境变量。机体变量是指有机体对反应有影响的特性,这些都是有机体本身具有的特性,诸如性格、动机、内驱力强度等。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据此分析,需要和动机都属于机体变量,行为属于反应变量,外界的目标则是刺激变量。个体的管理行为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经济的环境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管理行为反应,当管理目标达到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上述管理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下述客观规律性:个体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具体而言,个体受到刺激产生了需要,需要不满足时,个体呈焦虑状态,从而激发动机,通过行为实现目标,需要满足后焦虑得到平息,但又产生新的需要,进而激发新的动机,最后又推动新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个体的心理水平达到更高的境界。(五)管理素质能力

能力,俗称“本领”、“才干”,它指的是从事各种活动、适应生存发展必需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素质是个体天生具有的生理特征,它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一个人所具备的素质能力显然是影响组织行为绩效的关键因素。无论人有多大的动力去有效工作,如果缺乏必要的素质能力,要想达到足够的绩效水平是不可能的。同样,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决定了管理的最终结果。

管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管理者的自我教育。外部对于管理者的教育最终能否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将之转化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进而引导管理者主动参与教育,自愿接受教育,最终形成管理者自觉开展自我教育的局面。管理者教育应坚持服务性、引导性原则,调动广大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其主动参与市场教育,自觉开展自我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知识和学习是提高管理者决策技能的基础,也是对管理者认知偏差进行矫正的主要方式,行为矫正的最基本的假设是:正如同人的适应性行为,人的非适应性行为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习是行为,尤其是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重要促进条件。

提高管理者自我学习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管理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应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意识;②管理者应审视自己的管理决策过程,对于一些违背理性原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心理,应有意识地坚决予以纠正;③在尽量扩大知识面的同时,管理者应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学习,应多注意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管理风险和权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④管理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将管理者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实践,主动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和市场环境,积极参与和配合管理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与查处,自觉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和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只有这样管理者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六)管理觉悟

管理者首先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愿望,具有觉悟的人。理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人所设定,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所谓理想的事物,是以人对现在的认识为参照的。理想和存在并不冲突,理想包括现在存在和过去的所有事物,没办法否定其存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会实现的想象。理想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是理想。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一种正确的想象,具有不同于幻想、空想和妄想的突出特点。第一,理想具有客观必然性。理想的客观必然性就是理想作为一种想象,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正确地反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合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第二,理想具有社会性。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理想的社会性是指理想不是离开社会的孤立的个人的随意想象,而是由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象。第三,理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形成的理想也各不相同。人们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人们的理想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具有阶级的烙印。各阶级统一的理想是不存在的。觉悟的来源取自于人类的社会知识财富及自身的经验积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阅历越丰富,其觉悟程度就应当越高。但是由于人的个体经验积累途径和认识活动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觉悟程度的高低也并非一如既往地能够得到正确的或充分的体现,所以才会出现具有相似知识层次结构却世界观迥然不同的人的个性差异。

第二节 管理客体

客体是与主体相对的范畴,二者构成了哲学中的基本矛盾。从最一般的哲学意义上来讲,主体是从事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即主体所指向、所实践的对象世界。简言之,主体是人,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从管理主客体关系范畴来说,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承担者、需要者、追求者、创造者,管理主体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管理客体就是管理主体认识、追求、需要、创造的对象,即管理主体指向的对象。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追求并实现管理目标满足的客观对象。一、管理客体的定义

所谓管理客体,指的是管理主体实施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又被称为管理对象。管理客体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是某种资源、某种环境、某项工作,也可以是时间、信息、技术、财物,当然最重要的管理客体是人。

管理客体必须首先是管理主体所指向的、所需要的、所欲求的、所追求的客观对象。管理客体是相对管理主体而言的,离开了管理主体,也就无所谓管理客体。管理主体是主动的认识者、追求者和实践者,管理客体是管理主体的认识对象、追求对象、实践对象。管理客体具有宽泛的内容和范围。它既包括物质的管理客体,如企业的生产物质资料,又包括精神的管理客体,如人的文化、情绪、思想等;既包括经过人改造过的管理客体,又包括没有经过人改造过的纯自然的管理客体。二、管理客体的特征

管理客体是管理哲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是管理行为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正确认识管理客体的特征,对于改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认为,管理客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动态性、能动性、稀缺性等特征。(一)客观性

客观指的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一种属性。管理主体具有主观性,受管理主体本身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影响,而管理客体则不被管理主体的主观意识所左右。这种客观性在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主体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得管理主体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事管理活动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二)系统性

各种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客体系统,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都会引起其他要素进行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整个客体系统的变化。同时,一种客体的数量或质量发生重大变化,或一种客体与另一种客体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都可能引起较大范围的局部甚至整个客体系统的变化。因此,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比较而言,前者比较单一、明确,而后者则复杂、多样。对于管理客体的研究,必须基于系统论的方法,整体地、全面地把握管理客体。系统论认为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它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等。(三)动态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管理客体也不例外。管理客体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管理过程中客体的动态性。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体现在一段连续时间内的管理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当中。而伴随着时间的变化,管理客体中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组织氛围等内容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无时无刻不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其次,管理客体具有外延的动态性。正如前文所说,管理主体是比较单一、明确的,而管理客体则复杂、多样。对于管理主体而言,管理客体的外延是在不断变化的。由于人类管理观念的不断发展,管理客体的外延逐渐扩展,管理客体系统的要素不断扩大。从以往简单的人、财、物,发展为现在的时间、信息,乃至组织文化、社会意识等精神层面的东西,都被列入管理客体。(四)能动性

所谓能动性,指的是对于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的一种能力。虽然管理客体的外延非常广泛,但在真实的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管理客体还是人。和处于主动地位的管理主体一样,作为管理客体的人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地、有目的地、自主地、自由地反作用于管理主体及管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管理活动并非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单方向作用,而是主体与客体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互动过程。管理客体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管理客体对于管理主体的制约。正如前文在管理主体的自律性中提到的那样,管理主体本身面对着管理资源环境、管理能力、管理观念的三重制约。而无论是哪种约束,其本质是客体对于主体的制约,这是管理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之一。其次,管理客体能够影响管理环境资源。管理环境和管理资源是相对于管理主体而言的管理哲学范畴,它们伴随着管理主体的管理世界观、管理价值观以及管理手段、管理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管理客体不仅能够有效影响管理环境资源,而且其自身也是管理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角色互换。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往往会发生角色互换,在某个时间、空间中的管理客体,可能会变为另一个时间、空间中的管理主体。这既是人类劳动分工合作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主体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所致。虽然管理权力、管理职位被看作管理主体的客观基础,但管理能力、管理态度、管理觉悟却是管理活动中的主观因素,它们能重新分配管理权威,使得管理主客体发生角色互换。(五)可管性

所谓可管性,指的是管理客体能够被管理主体施加影响的可能性。可管性是管理客体的本质属性,不具有可管性的事务是不可能成为管理客体的。纵然管理客体是系统的、复杂的、能动的、变化的,但在管理活动中它依然是管理主体实施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管理活动的接受者。管理主体的构成要素,例如管理权力、管理素质能力、管理觉悟,都赋予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管理可能性,同时管理主体还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技术来提升管理效果。因此,可管性是管理客体的根本特征,它使得管理过程真正得以实现。三、管理客体的分类

对于管理客体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者大都从不同的角度、标准和目的做出有差异的分类。传统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客体就是人、财、物,其中“人”指的是参与管理活动的被管理者,它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机体,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思想、观念、能力、态度、作风;“物”指的是进入管理活动范围,能被人们所利用、操作、改造的物质实体,如设备、工具、材料、仪器、能源和各种自然资源等;“财”指的是投入于管理活动,被管理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实际掌握和支配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表现,一般以货币的形式存在。

无论人、财、物,从管理主体的角度出发,实际上都是一种资源的体现形式。因为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既可以是一般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也可以是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同时也包括了思想资源、文化资源,等等。因此,所有的管理客体对于管理主体而言都是一种资源,管理实际上是对资源的管理。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各类管理客体,这里结合人们对资源的现有认识,按照资源根本属性的不同,把管理客体分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思想资源三大类。(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和能量。《辞海》将自然资源解释为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它们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的场所。该定义强调了自然资源的天然性,并指出了空间(场所)是自然资源。近年来,我国对自然资源做出的较为广泛且较为适用的一种分类,是以其属性与用途为主要依据进行的多级综合分类,该分类以物种、矿物与各类能源等各种自然生成物为物质基础,其分类系统如下表所示。自然资源多级综合分类系统表资料来源: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K].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0.(二)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自身和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思想财富的统称。广义的社会资源不仅包括人力、资本和组织等物质形态的资源,还包括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管理、文化等非物质形态的资源。社会资源需要与自然资源结合才能被用于生产活动,它既是驾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主导因素,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必备条件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替代自然资源,并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制约作用。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类资源:人口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与组织资源。其中,资本资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生产要素。作为资本资源的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投入,同时又是生产过程的一种产出,是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从事生产活动所积累的劳动产物,因而深受人类活动的强度、能力和范围的影响。组织资源也是很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现代人类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组织(这里特指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形式,它是个体或团体为实现特定目标,在与周边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和结构模式的社会实体。组织资源的价值在于它超越独立的个体而具有整体功能,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组织资源可以分为企业组织、企业集团、中介机构(如行业协会、商会、审计事务所)、社会团体(如宗教团体、群体团体)、国家组织(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绿色和平组织)等形式。(三)思想资源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由于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因而思想的内容既会受人们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也会受现实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思想资源就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创造的各种具有使用价值的思想财富。思想资源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属于高级消费品,如文学、艺术等;二是指导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如科学、技术等;三是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如道德、法律和教育等。思想资源主要包括人文资源、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信息资源和精神资源。其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体现着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教育资源反映着一个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能力,是为社会提供各种人力资源的基础,特别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资源的状况和发展水平。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发与利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也会成为一种基础性的社会资源和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人的精神资源状况决定着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人格追求和道德准则等,进而通过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激励、调节和规范人的各种行为。

1.人文资源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开始认识到文化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作用,纷纷关注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经济的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类的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也包括过上充实、满意、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从而使整个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体现着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文化按历时性可分为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现实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前人创造的物的凝聚,如历史典籍、艺术品、壁画、石刻、信仰等;而后者是指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的转化,如发明、专利、著作、商标、声誉、有价信息等。

这里的人文资源是指狭义的文化资源,即能够为人类利用或再利用并创造价值的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所具有的非物质的精神财富。人文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它不是自然物质,而是人类活动的创造物,它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文资源涵盖人类的价值体系,包括宗教信仰、伦理观念、风俗习惯等。其他人文资源,如具有认识、教育和娱乐等功能的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和散文)和艺术(包括音乐、绘画和舞蹈等)也都是资源,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的需求。

2.科技资源

人类从最早使用树枝、石块等简单的自然工具,到18世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再到现在以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光电子、计算机、光纤与卫星通信、多媒体及网络等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这些飞跃式的发展无不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积累和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它不仅是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已被视为第一生产力。

目前,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所谓科技资源就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科技人力资源,是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如研究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辅助人员等;二是科技财力资源,是为从事科技活动提供的经费,如投入科技活动的财政拨款、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和各种捐赠资金等;三是科技物力资源,是为从事科技活动提供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如仪器、设备、原材料、实验中心和基地等;四是科技信息资源,是为从事科技活动提供的知识形态的供应物,如文献、数据、档案、资料等。

3.教育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育资源是指为教育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称,包括人们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创造与积累的各项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资源,也就是求学者,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方面,决定着普及教育的水平和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二是教师资源,包括教师、辅教人员、工勤人员、管理人员等;三是物质资源,是财力在教育领域的物化表现,包括校园、教室、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等;四是财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经费、教育成本和教育投入收益等。

教育资源反映着一个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能力,是为社会提供各种人力资源的基础,特别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资源的状况和发展水平。由于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是在一定时期对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教育资源的使用和消耗过程,并且教育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手段与途径,因而在努力提高各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应保障各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享有,从而全面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

4.信息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始终支配人类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人们最初把信息看作消息的同义语,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今天,网络世界已把信息带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也真实地感受到信息的普遍性和不可或缺性。信息资源就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和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这里的信息活动包括围绕信息的搜集、整理、提供和利用而展开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

在各种信息资源中,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信息资源无疑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形式,它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资源形式,是以数字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于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再现出来的资源。据统计,全球目前已有网站接近6800万个,Web信息空间中可索引的公共网页约40亿个,深层网页数量达到5500亿,数字信息资源已经占到信息资源总量的70%。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在日益深化,知识经济也日趋形成,从而推进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转向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发与利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也会成为一种基础性的社会资源和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5.精神资源

这里的精神资源不是广义上相当于人文范畴的精神资源,而是狭义的,仅指人的理想、信念、理智、情感、意志、信仰、道德、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由于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因素,精神无疑是人的活的灵魂和力量之源,因而人的精神资源状况决定着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人格追求和道德准则等,进而通过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激励、调节和规范人的各种行为。

在科学管理时代,人被视为以自身投资为取向的“经济人”,管理者主要通过物质激励并辅之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管制的所谓“胡萝卜加大棒”方式来实现管理目标;后来,著名的霍桑实验和麦克雷戈的X、Y理论等证明了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提出,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组织中人的思想和情感等因素,在注重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加强调对其精神需求的满足。由于人与物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思想、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因而为增强人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需要对精神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尽力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我国,从强调个人的勤俭节约和求真务实精神,到企业的诚实守信和艰苦创业精神,再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都是开发精神资源的成功方式,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章 管理世界观

任何一门学问,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在研究世界。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世界,比如说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等。但是,所有的学问都是从一个角度或者一个侧面去研究世界的,比如物理世界、化学世界。所以可以说,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片面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狭隘的,任何一个学科知识经验都是有限的。而哲学是从整体上,全面无所不包地研究世界。

因为人生在世,人成也在世,所以,研究世界是最基本、最本原的问题。因为人只有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感悟世界、创造世界、改造世界和享受世界,这也是我们研究世界的意义。本章从研究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出发,分析了世界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管理世界观的内涵以及影响管理世界观的各种管理要素,最后探讨了世界的研究意义及管理世界观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 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世界”这个词,不同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理论立场与学科领域以及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象与方法出发,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哲学是人对世界的总体认识,因此哲学研究世界及其运动发展规律。哲学也是一种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根本认识和总体认识。研究哲学的目的,是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所以,“世界”的概念和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章节在研究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的结构内容和发展规律,并阐释了世界的时空观,以期对“世界”有一个全面和总体的把握和理解。一、世界的基本概念

一般意义上认为世界偏指空间,通常是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地球。地理学认为世界是全部时间与空间的总称。中文中的“世界”一词,来源于佛教用语,“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世界具有四个维度,即长、宽、高、时间。世界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也包含了历史、现在、未来。也有一些学者把世界看成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或者时间和空间的总称,以上对世界概念的界定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或某一方面给出的,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释世界的概念。

从哲学上讲,世是无所不包的一切。无所不包有多重含义,既包括时间上的无所不包,空间上的无所不包,也包括了内容上的无所不包。而界是对这无所不包的一切的一种界定。换句话说,世界是对世的界定。世界本无界,那么这个界从何而来呢?界来自人心,来自于人的观念。

世界是人对世的认识之度,世无度,而界有度。度字,在哲学中的解释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在这里,我们认为度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界限,反映了人的思想境界,反映了人的认识水平,也反映了人的活动能力。当然,度是相对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度反映了人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度反映了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也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任何事物都会在一定限度内相对稳定地发展。二、世界的主要特性

世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世界,没有东西可以存在于世界之外,同时,世界也是一个无限的世界,包括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无限。然而世界又是一个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世界。所以,哲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因为我们很难抽象出无所不包的东西,我们人的所见、所想和所为是有限的。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和发展世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和发展世界呢?前提是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了解世界的基本特性。(一)世界具有无限性

世界是无所不包的一切,所以世界具有无限性,包括无限的时空和无限的可能。世界的无限性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能力,所以人类会不断地发现新的世界。

比如从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的发展历史来看,远在公元前,古代的人们就对“宇宙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宇宙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公元前四百五十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继承了刘基伯最先提出的“原子论”,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有最微小、坚硬、不可入、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这种粒子叫作原子。1860年,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提出了分子论,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同年,苏联物理学家伊凡宁柯提出了“质子、中子学说”,他认为中子和质子一起存在于原子核中。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W.Higgs)发表了一篇学术理论文章,提出一种粒子场的存在,预言一种能吸引其他粒子进而产生质量的玻色子的存在。他认为,这种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其他粒子在这种粒子形成的场中游弋并产生惯性,进而形成质量,构筑成大千世界。1995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宣布他们发现了顶夸克时,一套称之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模型所预言的62个基本粒子中的61个都已经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与验证,看上去标准模型马上就要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已经到达了它的尾声,但是仍然有一个粒子,游离在这座辉煌的大厦之外,这就是希格斯粒子,而且就是这个粒子可能会击垮整座大厦。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表示他们可能发现了寻找多年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人类对构成世界的基本组元越来越精确,不断地在发现新的理论、新的物质和新的世界。

世界的无限性意味着世界无限的可能性和无限的复杂性。无限的世界会受到多种规律、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同时,无限世界也意味着永恒的发展和变化。变化是世界不变的法则,无论是自变还是因变,天变还是人变,大变还是小变,速变还是慢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二)世界具有多样性

在一个无限的世界里,存在着无限的多样性。世界是一个无限、复杂及多变的世界,各种因素、各种变量、各种事物和各种主体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

世界的多样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世界是无所不包的一切,具有无限的可能;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世界上的具体事物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由于人的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存在差异性,导致每一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呢?因为我们的认识不一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和因果关系,所有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其内在规律,但是人对具象世界的观察和了解总是有限的,总是有片面和有选择的。所以,就世界的多样性而言,每一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不仅主观世界不一样,客观世界也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宏者见大,微者见小,乐者见喜,悲者见哀。

以人类文明为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不同类型文明所构成的共同体。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和传承着自己的文明。由于地域、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传统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总是在社会的产生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以及相应的语言、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公共机构、国家、政治、法律、技术等文化体系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独特性。因此整个人类文明表现出了鲜明的多样性。(三)世界具有本原性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的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体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本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都没有。”世界作为客观现实从根本上说是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所以世界对人来说是本原性存在。(四)世界具有永恒性

永恒通常是指人类感知或知觉认为永远不变或永远存在的事物。世界的永恒性包括时间的永恒性和空间的永恒性。

时间不是物质,它是由物质的运动产生的,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运动决定时间,不是物质在时间中运动,而是时间随物质的运动而变化。时间的永恒性源自于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我们知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绝对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时间的流逝,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时间在不断地流逝,无穷无尽。

空间在哲学上被定义为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我们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触到的具体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空间中的具体事物,具有空间的具体规定,没有空间规定的具体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具体事物只有在一定的空间里才能存在,比如一滴水、一粒沙、一个原子、一线光束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里,都有一定的空间位置作为表现形式。一切具体的行为、现象和事情都在具体空间里发生、发展和结束,空间不仅是具体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抽象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

恩格斯认为:“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五)世界具有相关性

世界的具有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之间具有普遍联系,二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紧密相关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首先,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性,是指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次,世界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客观世界的联系是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人们不能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联系。最后,客观世界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部和部分的联系以及因果联系,等等。

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界,包括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尚未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未被“人化”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盲目的,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人类世界即“属人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即被人类活动改造过的自然。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在出现了人及其活动之后,统一的物质世界才产生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之区分,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自然被“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形成更大的规模,现代人已经可以“上天、入地、下海”,正如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过:“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相互制约的。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人类世界产生后,又制约自在世界,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自在世界通过实践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参与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人化自然可以改变自然过程,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这就可能产生对人极其不利的负面效应。这就是恩格斯所讲的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六)世界具有变化性

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永恒变动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性。(七)世界具有神秘性

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无限的世界对于有限认识能力的人来说,具有无限的神秘性。世界既包括已知世界,也包括未知世界,既包括现实世界,还包括想象世界。无限的世界存在无数的问题和无限的秘密,而人的根本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提出和解答无限世界的无限问题,发现并揭示无限世界的无限秘密。所谓无限世界的无限秘密,指的是未知世界的自在、所在和存在,只是我们尚未认识或者认识不完整而已。所谓解密也就是不断地扩展和深化人对无限世界的认识。世界的秘密既存在于世界的本质和内容之中,也存在于世界的形式和关系之中。无限的世界包含着无限的元素,未知的元素就是秘密;元素之间存在着无限复杂的关系,未知的关系就是秘密。人对世界的了解会一步步深化,会不断地解密未知的世界。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未知的世界会一步步扩大,有更多未知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答。这是世界之谜,也是世界之迷。三、世界的结构内容

何谓世界的结构?结是结合、联结之义;构是构造、构成之义。世界的结构即世界的结合构造,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世界的组成内容,二是内容的组成方式。

世界的组成内容及方式也常被哲学家表述为世界是如何划分的,它们是同一个问题。这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是世界观的基础和前提,有什么样的划分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也即世界如何构成是认识世界的起点,规定了理解世界的方向。在古代哲学即传统本体论哲学阶段,人们从人自身之外寻找整体世界的根据,并以超验的、预设的、永恒的、绝对的“本体”作为解释世界的基础和终极根据。在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人的自我意识提升,将人的思维与现实存在剥离,从而将世界划分为主体与客体相对立的二元世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时期,康德提出了由不相关联的“现象”和“本体”构成的世界。黑格尔则以“绝对精神”为世界本原,以辩证法将自然、人类社会和历史、人的精神现象作为绝对精神自我异化、自我扬弃、自我实现的表象,从而化解了康德哲学中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对立,实现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抽象统一。

究竟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呢?我们认为,在人类产生之前,世界是各种物质组成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运动;在人类存在时期,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组成的,物质和意识统一于人类活动,即实践;在人类灭亡以后,世界复归于物质运动的世界,当然也可能变化为别的世界。

我们探讨的世界显然是包括人的世界。在区分世界的结构中,关键点在于找到人的位置,即判断人的根本属性。我们认为,人是物质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因此,人的第一属性是物质性;同时,人有意识,意识性是人的第二属性。正是基于对人的基本属性的判断,我们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组成的。

山川、河流,天体、粒子,色彩、气味,声、光、电,等等,无不是物质,但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并非指具体的一草一木,而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抽象出来的高于具体物质形态的概念,是对全部物质形态的一般意义上的概括。对于具体物质形态而言,这里的物质体现为物质性。物质的共同特点是运动,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认知、记忆,思维、观念,情绪、感受,知觉、直觉,等等,无不是意识,但哲学意义上的意识并非心理学上的意识活动,而是从具体的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名词概念,是对包括个人意识也包括社会意识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一般意义上的概括。意识产生于物质运动的高级阶段,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意识一旦产生后,就脱离了物质的本质属性,而变化成与物质属性根本不同的事物,它已完全不是物质,我们称之为意识。意识的共同特点是变化,一切意识均处于变化之中,变化是意识的总特征。

在世界的结构里,物质和意识的组成方式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物质是前提,具有第一性;意识从物质运动变化而来,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第二性。因此,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可以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体现为质、量、度,度是意识对物质的把握尺度和标准;时空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的反映,也就是说,在意识中,物质以时空的形式运动,时空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的确认。意识不仅可以反映物质,还可以反作用于物质,通过意识可以改造物质。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与反作用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是物质与意识的中介,是桥梁。因此,物质与意识统一于人的实践。四、世界的发展规律

从世界的结构看,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世界。世界的运动变化具有规律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物变化及其他各种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亦即世界的发展规律,是指物质运动和意识变化相统一的、一般性、普遍性规律。物质和意识统一于人的实践,因此,世界的发展规律也可以说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规律。(一)作用与反作用相互依存的发展规律

作用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等。在普遍联系的世界里,事物之间总是不断地产生作用与反作用,世界是在全部事物的作用与反作用中发展的,作用与反作用是世界发展的动力。

作用与反作用是相互矛盾的。一事物对另一事物能够产生作用是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条件下实现的,根本上是由世界运动变化的本性规定的。一事物对另一事物一旦发生了作用,另一事物就必然产生一种反作用。作用与反作用又是相互依存的。作用依赖于反作用而实现,反作用以作用为前提。世界在作用与反作用中不断发展变化。

作用与反作用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作用与反作用体现在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世界上的全部事物是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整体。在具体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中,作用与反作用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同一事物的内部与外部、各个方面以及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相互作用与反作用,不同质事物相互之间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在世界变化中,多种多样的作用与反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为条件。作用与反作用具有不平衡性,不同的作用之间以及同一作用与反作用之间都有主要的与次要的、直接的与间接的、持续的与非持续的、稳定的与不稳定的等区分。不同作用之间以及同一作用与反作用之间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作用与反作用相互依存发展规律的实践意义在于,人要改造自然与社会,必须主动发挥作用,善于利用作用与反作用;产生作用时要考虑作用的方向以及带来的反作用。(二)自变与因变相互补充的发展规律

自变是指事物由自我内在规定和机制产生的发展和演化。一切事物都具有按照自身特定的方式组成内部结构并实现自我生成、自我规定、自我构造、自我完善和自我演化的过程。因变是指事物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发展和变化。一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一定的外部条件,当作用于一事物的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该事物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自变与因变是世界发展的归因。

自变与因变是相对独立、互不从属的。自变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内部结构的功能;因变是来自于事物外部的,是与该事物相联系的各种外部条件作用于该事物产生的变化。因此,就一事物来说,自变与因变是相对地界限分明的。自变与因变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自变离不开因变,自变会形成因变,自变在因变的基础上促进、构成自变;同时因变需要通过自变实现。自变与因变在相互发展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从世界的构成来看,物质在整体上是一个自变的系统,没有物质的自变,就无法产生意识;物质系统内的事物也都在自变与因变中运动。同样,意识在整体上也是一个自变的系统,没有意识的自变,人类只能成为自然界的奴隶。物质与意识又是相互因变的条件。物质在意识的作用下产生变化,意识借助物质的自变规律作用于物质;意识在物质的基础上形成自变,又反过来作用于物质。自变与因变相互补充发展规律的实践意义在于,内外部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基础,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事物内外部条件的改变。(三)质变与量变相互转化的发展规律

质变是指事物从一种质态改变为另一种质态。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改变,又称突变。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是事物多样性的根本依据。量变是事物数量、空间、强弱程度上的变化。量变不改变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某事物成其为该事物的全部过程中的变化,又称渐变。量变是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常态,通常表现为稳定性的、持续性的变化。质变与量变是世界发展的方式。

质变与量变是描述世界运动变化过程的一组范畴,量变在事物一定质态的基础上进行,质变在量变累积的基础上发生;同时,质变与量变是在相互对比中衡量的,因此,可以说质变与量变是互为前提、互为参照的。质变与量变也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准备,包含质变的因素,体现质变的方向;质变是旧事物全部量变的结果,同时又为新事物的量变开拓道路。

事物在质变与量变的相互转化中无限发展,质变与量变是规定事物个性和事物多样性的依据,同时,也是人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衡量标准。量变与质变的界限被称为度。度是事物累积量变的极限点,也是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度是辨识事物发展变化状态的标尺上的刻度。质变与量变相互转化发展规律的实践意义在于,判断事物发展变化应区分是质变还是量变;要促进事物的质变,必须积累量变;要防止事物的质变,应消减事物的量变;掌握事物变化的关键在于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度。五、世界的时空观

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世界。世界的变化反映为人的意识中时空的变化,时空观念是人依据物质的运动形成的,体现了人对世界变化的认识。时是过程,空是形式,间是人的观念上的划分。

时是事物发展过程的体现。一切事物的发展均有过程,体现为序列性、一致性、重复性、延续性、永恒性等,人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这一普遍特征用时间来规定。时间是线性的,体现为唯一的思维向度。

空是事物变化形式的体现。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形态面貌上的改变,人的意识对事物形态现象上的这种改变用空间来规定。空间是事物在各种方向上的整体变化,体现为长度、宽度、高度三维的思维向度。

时间和空间在本质上是人的意识对物质运动的固有属性的反映,因此,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是由物质运动的特性决定的。就时间特性来说,时间具有单向性,由于物质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时间永远一去不复返,具有绝对不可逆性,所谓“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间具有流逝性,物质一刻不停地运动,赋予了时间永远不会停留的特性,每一秒都不再是这一秒,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具有永恒性,物质运动的永恒存在决定了时间永恒的特性,时间永远不会有终点。就空间特性来说,空间具有广延性,物质形态在各个方向上变化,决定了空间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可以双向发展,前进或后退。空间具有稳定性,物质形态质的规定性决定了空间的稳定性,空间的稳定性是物质形态个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反映,反过来为人的意识辨认不断运动的物质形态提供了可能。空间具有无限性,物质运动的永恒存在同样决定了空间无限的特性,空间永远不会有界限。这些特性总体上体现了时空的客观性、绝对性和无限性。

时间和空间一旦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以后,在人的意识自变作用下,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观念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具体的物质运动分离,反过来成为人的意识衡量和改造物质运动即人的实践活动的工具。这样,世界的时空观便具有了具体的形态和特性。这种形态和特性整体上表现为人认识事物运动变化的参照系,并总是与时空保持一致,或者说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具体来看,时空具有相对性,人认识具体事物的时空形式总是参照其他事物得出的,人关于具体事物的时空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时空具有多样性,由于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具体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形式不同,时空的具体形态自然具有多样性。时空具有有限性,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都是有限的,因而具体形态的时空也是有限的,这同样是人认识具体事物的前提之一。因此,时空在总体上又具有相对性、多样性和有限性。时空体现了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时空观随着人的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上所述,人类早期原始的、朴素的时空观念在时空测量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组织化的过程中,根本上是在人类逐步大规模的实践活动中,已发展成为既具有独立形态又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观念体系。人类社会不断秩序化、条理化、逻辑化的过程与人的时空观的发展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因此,时空观其实是社会时空观。社会时空观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时间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分为历史、当代和未来,比如历史学、考古学、未来学,童年、青年、中年、老年,老龄化社会等,均体现出时间对社会实践的分类。空间对社会变化有众多具象的和抽象的分割,比如地理空间、物理空间、生态空间、网络空间,等等。时间和空间对社会实践的划分通常是以二者融合的形式即整体观念上的时空共同起作用的,从而将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比如,中国历史、古生物学、计划生育政策、气候变暖现象、探月工程等,无不是人利用了时空观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调节或改造。总之,时空观是人区分社会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与社会实践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时空观将在这种发展中不断自新,新的时空观也必将在人类未来出现。

第二节 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的根本问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理论立场与学科领域的学者都在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合理性进行不断的探索。他们在各自关注的问题的范围内,就某一角度、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形式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深刻的理论。从根本上说,人类活动中的一切问题,无论是实践的还是理论的,都产生于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之中,这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的深切关注。一、人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演变过程

在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根本问题的侧重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哲学根本问题的认识也是不断在深化。

在人类思想观念的发展历程中,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人是什么和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中西方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在古代哲学中,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上。认识世界和解释外部世界是古代哲学的根本任务。在西方,由于受主客二分思想模式的影响,人们不仅把人和世界看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而且看成是由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以及《圣经》中的上帝创造的。神创造了人与世界,但它又独立于二者之外与二者共同存在。因此,西方思想对人或世界的理解,一般都具有个体性、直观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与西方思想不同的是,中国思想一贯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因此,不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的理解,中国思想一般都表现出整体性、宏观性、主观性的倾向,并且始终强调人与世界之间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体现于“天”这个范畴之中。在古代中国哲学家的心目中,“人”是附属于“天”的,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古代哲学思想里,“人”是附属于“自然”的,“人”在哲学中并没有独立的地位。“天”不仅具有“自然界”的含义,而且还具有某种“外在必然性”、“最高主宰”等神灵性和人格化的含义。“天”无所不包,上至浩瀚宇宙,下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芸芸众生,并且还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与依据。“人”则是天的投影和产物,《春秋繁露》记载:“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中国思想中的“世界”范畴,则成为一个外延最大的概念,由“天”与“人”共同构成。

上述中西方思想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性。但是他们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在一种虚幻的“神性”、“理性”或“天”上,导致了他们所提出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总体上缺乏现实性,并没有正确反映出人和世界的本质规定。

在近代哲学中,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的认识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既是知识论哲学的首要问题,也是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发展。在现代哲学中,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的行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人的实践活动对世界的改造作用和世界对人的实践的制约作用,二是语言行为在人与世界中的作用以及世界在语言中是如何实现的。

实际上,人与世界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都是源自一种现实的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通过人的劳动实践建立起来的,客观存在于现实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密切关联的互动关系。二、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要内容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哲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可以概括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我们知道,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实践,而哲学作为人类最好的自我意识必然以实践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必然以实践作为自己认识和反思的对象,必然反映和回答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必然会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和根本矛盾作为哲学所要解决的最高问题和最高矛盾。当代哲学所面临的根本任务是解释和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指导人类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推动人类实践朝着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方向进步。

人生在世,人活在世,人究竟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也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人不仅生活在一个有形的世界中,也存在于一个无形的世界中。(一)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客观世界相对于主观世界而言,是一个自在世界。客观世界是一个自然世界,它自变、自化、自生、自灭、自行、自动。所谓自在世界,就是人的意志行为以及人的实践的方式、方法,不能完全驾驭的世界。在我们周围恐怕很难看到自在的世界,因为人类总是想方设法去那些没有去过的地方,来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人的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中,自在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小。但是,自在世界是永远存在着的,因为世界具有无限性,未知世界永远大于已知世界。

在人出现之前,世界都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然而然地发展,它没有“关系”,也不产生关系。自然界的根本特征就是自在性,即“自然而然”,这包含几层含义:一是在时间上,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在人类消失之后,自然界还将继续存在下去;二是在空间上,人类的活动不可能穷尽自然界,顶级真理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不可尽知的“自在之物”;三是自然界有其自有的节奏和规律,不以人事为转移。

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东西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在人类出现之前,世界也没有矛盾,如果有,那也不是作为“矛盾”而存在的。同样,人出现之前,自然界也没有“问题”,人出现之后,世界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人从属于自然,人从自然中走来,最后又回到自然中去,人的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违背和超越它;另一方面,人有了意识,人与自然发生了“关系”,人要从人的主体角度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自然不仅服从了自然规律,也服从人的需要。

客观世界本无矛盾,也没有问题,自然也没有喜怒哀乐。所有这些都是人的主观认识、感受和评价。当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时候,偏差一定是出在主观世界。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我们应该不断地调试主观世界,量力而行地调整客观世界,达到天人相适,这才是一个适度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二)人与主观世界的关系

主观世界是一个自我世界,来自于人对世界的主观认识。主观世界是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是一个超越各种现实世界约束条件的世界。现实世界是一个自在世界,无需我们创造。而理想的世界,却是人为的世界,是人所创造的世界。要创造一个理想世界,需要有超越现实的抽象力和想象力,思想力和创造力。

由于实践的参与,人不但把自己和对象世界区分开来了,还把自我加以区分了。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人具有两重属性,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人作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作为主体的特定属性。作为主体的人,其主体属性集中表现在“自觉的能动性”上。这种“自觉的能动性”,包含在现实世界中的确定的客体面前的自主性、目的性、计划性、积极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控制性等具体属性。

所谓自主性,指人自觉地扮演主体角色,自觉展开对客体的认识和时间方面的社会历史活动,并体现出勇于承担该项活动的任务及其结果。目的性是指人自觉地意识所从事的活动的结果,形成一定的结果观念,并意旨知道和支配该项活动的过程。计划性是指自觉地在目的意识支配下设计活动过程的步骤、方式和方案等,并已知规范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各个阶段和环节。积极性是指人自觉地尽力调动自身内外的有关因素服从和服务于所从事的活动的目的和计划。创造性是指人自觉地实现自身的本质力量,实现作为人的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主导性是指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坚持主导地位并发挥导向作用。控制性是指人自觉地控制认识和实践活动及其过程。

创造现实世界不易,构建超现实的主观世界更难。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实验和实证来证明我们的行为和理想是否符合实际,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证实那些超现实的理想是否真正符合我们的理想。我们许多的理想和行为,不仅脱离实际,而且脱离理想。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发现、认识和证实各种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但是在一个无限开放的主观世界里,我们无法揭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所以,人需要信仰。信仰是基础人生的知识、经验和想象逐步形成的。三、世界观的基本内涵“世界观”一词已经出现了200多年,对于它的研究也历经了200多年。但是,对于什么是世界观,它有哪些特性等问题人们在理解上还存在着很多的分歧。而要想对有关世界观的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就必须首先明确上述问题。(一)世界观的概念

什么是世界观?由于世界观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所研究的问题,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世界观进行了本领域的研究,因此对于什么是世界观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跨领域的统一界定。各个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对世界观下了不同的定义。有从心理学角度给出的,有从科学解释学的角度给出的,也有从哲学的角度给出的。在这里,我们主要是以哲学领域为背景来对世界观进行一定的研究。

1.哲学界对世界观概念的界定

在哲学界对世界观研究的不同时期,学者们对于什么是世界观的理解是不同的。公元1800年前后,德国哲学家罗曼蒂克首先使用“世界观”一词。这时的世界观主要是指从主观上,思想上去认识世界。他用此定义的目的是把从主观上去认识世界和单纯地考察客观世界相区分开。从1952年至今,哲学界对世界观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一个是苏联哲学家契尔特科夫在1952年出版的《论辩证唯物主义》文集中所下的定义,即“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一般观点或观点体系”。一个是苏联学术界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所提出来的定义,即世界观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对于他们自身以及他们和周围世界关系的基本看法及观点,其核心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观点。第三个定义是在近些年国内所出版的哲学论著中刚出现的,即“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苏联哲学家契尔特科夫的定义是把整个世界作为世界观的研究对象。这样界定世界观的研究对象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整个世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事实上“整个世界”这个概念是一个非常不明确的概念。按照大家通常的理解,整个世界就是宇宙,也因此有人提出“世界观就是宇宙观”的说法。但是要获得对于整个宇宙的认识谈何容易,马克思在谈到人化世界的时候就指出,世界只有在成为我们实践对象时,才会和人发生关系,也才可能为人所认识和了解。而世界的其他部分都属于自在世界,是不和人类发生任何联系的,因而这一部分的世界是人类所无法认识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是无法认识整个世界的。

苏联学术界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所提出的世界观定义则把世界观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其核心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观点。相对于第一个定义而言,这个定义已经把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明显缩小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就是意识和物质或者说是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包括在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个范畴中的。因此这个定义其实就是强调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自身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可见这个定义的范围相对于第一个而言有了明显的缩小。但是这里有一个新的问题,即要想获得对于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必须对人以及人所在的周围世界都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对两者关系的科学认识,但是这个定义却只强调了对于人自身的认识,而忽视了对于人所生活的周围世界的认识,因而也是不全面的。所以这个定义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而近些年国内所出现的关于世界观的新定义对世界观研究对象的界定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样的一个界定就纠正了以上两个世界观定义的不足,但它也有一些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正如我们前面说到的世界观主要解决的是人与所处世界的关系问题,而要获得关于两者关系的认识,就必须对人自身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都有所了解。这个定义在重视了对人所生活的世界的了解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自身的了解,因此这样的界定也就不完善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关于世界观的定义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上述三个对于世界观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其实已经反映出人们对于什么是世界观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对其的理解也越来越接近科学化。

2.世界观的基本内涵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对人们的一切行为起着指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由于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各不相同,所以每一个人的世界观都是各不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世界的一种认识,是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认识对象的一种总体认识。因此哲学这个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研究无所不包的问题,有的哲学只涉及某些特殊的问题和对象,如自然哲学、人生哲学、艺术哲学、经济哲学、生命哲学以及宗教哲学,等等。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哲学看作对某一类事务的总体认识和观念,比如说自然观、人生观、审美观、财富观、道德观,等等。无论是作为对整体世界的认识的哲学,还是作为对部分世界的认识的哲学,都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总体性认识。(二)世界观的基本特性

世界观是一种主观世界,是人对世界的一种选择性认识,也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无可选择性的认识。主观世界各不相同,客观世界也各不相同。客观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变化。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个性化认识,因而也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差异化和独特性的认识。那么,世界观具有哪些特性呢?

第一,世界观具有本原性。世界观是人类一切认识的前提和出发点,是最根本性的东西。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感觉经验是认识事物的起点,但经验不能把握本质。本质的掌握要靠理性,而理性归根结底依赖于世界观,世界观会影响人的所有思想和行为。

第二,世界观具有完整性。一个人的世界观,既包括他的知识和经验,也包括他的思想和信仰;既包括所谓的真理,也包括各种假理。世界观是种无所不包的总体认识,无论这种认识是直接的认识还是间接的认识,是真实的认识还是虚幻的认识,是科学的认识还是艺术的认识,是形象的认识还是抽象的认识。

无论人的内心充满怎样的冲突和矛盾,都会在世界观的层面上得到一致的解释和认同。这从反面说明了世界观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世界观是人协调认知的共同平台和根本方法。如果人的认知失调,就会导致心理冲突和精神分裂,而破碎的世界观就会导致心灵破碎。因此,建立完整的世界观是完善心灵和人格的重要前提,是达到人的身心相适应的前提。而相互矛盾的多重世界观,和互不兼容的多种世界观都会造成人的认知失调,心灵无所寄托,行为无所适从,陷入恐惧、迷茫和困惑的状态。

第三,世界观具有同一性。世界具有本原性和统一性,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所以世界观亦具有同一性。

第四,世界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总体认识和看法,而人认识世界总是从局部逐步扩展的过程。所以世界观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非常难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他只能遵从或接受别人的世界观,比如各种宗教世界观、科学世界观以及艺术世界观等,又或者他会陷入思想混乱的境地。正因为世界观的形成,是这样一个艰难而又痛苦的过程,所以世界观一旦形成,无论这种世界观是主动的形成还是被动的接受,都很难以改变。也就是说,世界观往往是人所坚守的信念和信仰,要改造世界观,确实很难。世界观一旦形成和确立,便具有稳定性,可以长期存在并影响人们的思维。所以,世界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五,世界观具有两面性,即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世界观是主观世界,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观有人的认知和想象,也有认识对象和客观内容。世界观既是人的认识活动的结果,也是人的活动对象的再现;既是人的思想产物,也是外在世界的映射。

第六,世界观具有多样性。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认识,由于人认识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多样性、多变性,人对世界的认识一定是千差万别的,千变万化的。

第七,世界观具有局限性。由于人认识世界的局限,所以任何一个人的世界观都有局限,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改善和完善世界观。

第三节 管理世界观

正如上文所说,世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范畴,而人总是在自己的活动范围之内,对世界予以认识和改造,从而将自己的所思、所见、所想作用于与之相连的存在之上。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在所有管理活动中,主体为人,客体是正在进行某种活动的人或者是与人紧密联系的物体和过程,总而言之,管理离不开世界,管理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

管理世界观作为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管理世界观则是人对管理世界所有事情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与世界的内涵相比,管理世界的内涵要小一些。管理世界是指与管理有关的所有事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价值等各方面的因素。管理世界包含着各种管理要素,管理世界观不仅要研究这些管理要素,而且还要研究这些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本节中,我们综合分析了各种管理要素,包括时间要素、空间要素等以及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期对管理世界观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我们知道,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管理世界里,管理者总是从某一个角度或某些方面来看待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忽视管理系统中的其他管理要素。此外,管理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所看到的管理世界是不一样的。或者可以这样说,管理者会尽可能地考虑各种管理要素,但是由于人有限的认识能力,管理者很难考虑到所有的管理要素及其背后的关系,造成管理行为出现各种问题,这也是管理者要有正确管理世界观指导的重要原因。由于人的认识能力不一样,所以人的管理世界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管理世界很大,有些人的管理世界很小。不一样的认识能力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思路决定出路,心界决定境界。

在管理学中,一般认为管理活动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和组织环境或条件。管理主体一般指的是管理者,是管理系统中唯一的可以发挥能动作用并决定系统中其他要素作用发挥程度的人员。管理客体是指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等。管理目标是指管理者在较短时期内想要实现的目的或任务,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外部,并影响其他管理要素的因素和力量,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法律等宏观环境要素,也包括组织宗旨、目标等其他微观环境因素。也有一些学者把管理要素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管理的有形要素是指具有某种实体形态的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无形的要素包括组织文化、技术、组织、信息、环境、时间、关系等因素。

实际上,管理世界中所包含的要素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除了管理学中所提到的各种管理要素外,价值、宗旨、目的等都是管理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无限和永恒,管理哲学的目标也是追求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管理最核心的概念是管理世界、管理价值、管理资源、管理能力、管理环境等,决定管理的因素或变量有:管理价值、管理能力、管理环境;资源、环境等。管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用无限的眼光看待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无限。价值和效率是管理的核心的问题,价值是资源需求和能力的关系,包含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综合价值等内涵,效率是资源、能力与时间的关系。效率以时间为概念,价值以人为本,所以价值优先。因此,在管理世界观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管理价值和管理能力,然后再考虑管理效率。

根据管理世界观的概念,我们对管理世界中的部分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了解释,包括有限管理与无限管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主观管理与客观管理、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以及重点管理与系统管理。一、有限管理与无限管理

有限论认为,每个人、每个社会团体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面对的世界都是有限的,所做的工作都是有限的,每个人和团体不要试图将自己定义到无限中去,但是每个人工作的意义就是在这样有限的资源之上,在改造有限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有限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1)有限范围的管理:任何一个管理者,一项管理行为所涉及的范围总是有限的,纵然管理者有再高的权力,也不可能实现对无限范围的管理,管理的地域、职责、作用范畴总是有限的。(2)有限内容的管理:一项管理行为所设计的内容总是有限的,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任何一项改变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包括所有的范畴,因此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3)有限对象的管理: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对象总是一定的,没有一项管理活动能够将管理对象向无限世界进行延伸。

纵然有限管理是基于管理者、管理行为作用的对象、范畴等实际做出的判断,但是也不能否认,无限管理是有限管理的最终目标,有限管理是认识无限世界,达到无限管理的必然经过。

世界是一个无限的范畴,人总是在有限的活动中逐步认识无限的世界,改造无限的世界,任何一项优秀的管理行为,都是在有限的管理活动中,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认识世界,扩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范畴,进而完成从有限管理到无限管理的过渡。二、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

万事万物都处在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过程中,管理作为一项作用于现实世界的活动,必然也遵循着哲学的一般规律。

静态管理又称常规管理,就是人们根据活动规律、管理规律确定的相对保持不变的工作程序、规章制度以及养成的传统风气。静态管理可以使社会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养成相对统一的工作习惯和管理方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可以使各项社会工作更加正规、准确无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除此之外,还能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气和习惯,相对稳定的环境,给在一定社会、工作条件中存在的人带来安全感。

静态管理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时间静态。时间是“动态”的,但对时间的管理可以“静态”化。如对各种事项,可以按照时间进行相对固定的日程安排,一周、一月、一年,要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有一个相对静态的安排,避免太大的波动造成管理工作的不利局面。(2)工作静态。工作的本质是“动态的”,但对工作的管理可以“静态”化。工作“静态”化是指将原本不断发生变化的工作,运用调查研究、制订计划、付诸实施、进行检查、总结提高等方式,总结工作的一般规律,让工作处于相对平稳的过程中,进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提升,周而复始,无限循环。(3)人员静态。在一个社会范畴中,相对稳定的环境总是会给其中的成员带来安全与稳定的感觉,因此,相对静态的人员结构,对于社会与工作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对于一定的环境,每个人都充当着一定的角色与任务,对人员的分工及职责,也要静态化,保持相对稳定,便于每一个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角色与定位。

然而,静态不是绝对的,有静有动、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世界万物发展的本质。建立相对静态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固然重要,不固守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框框,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原来的规矩,制定并形成新的常规也是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动态管理要求革新、创造、变动;而静态管理则要求稳定,确定保持,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只强调革新、变动,而忽视相对稳定、相对保持的静态管理,则革新的成果,既不容易巩固、普及与推广,又没有条件逐步完善与提高,反过来会影响今后的革新、创造;只强调静态管理,则会让陈规旧矩束缚前进的手脚,禁锢革新、创造的头脑,不能深化教育改革,影响社会的发展。

总之,没有静作为基准,动就是乱动;而没有动态的管,静就变成了僵化,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只有动静结合的管理,才是合理的管理。因此静态管理、动态管理是对立统一的根本,只有根据具体条件,亦静亦动,才能达到管理的最终要求。三、主观管理与客观管理

主观,是人的一种意识、精神,与“客观”相对,所谓“主观”,就是以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而客观,则是完全根据实实在在的存在,而做出的判断与决策。在管理中,二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管理的主体为人,而人都是具有主观感受的个体,因此,主观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不可避免,主要包括:(1)管理经验指导下的管理活动。管理经验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管理情况,总结出来的心得和做法。社会实践活动形形色色,各项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在很多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张、情况难以辨别、方向难以确定等原因,管理者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做出主观的认知和指导,而他们往往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指示,让实践活动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2)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管理理论是经过管理学者的实践经验,利用科学的分析手段,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得出来的管理科学体系。管理理论集合了长时间以来管理者的认知和经验,是经过实践确认的可以依赖的管理知识,这种主观的管理经验对于更好地指导管理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的主观管理对于管理实践固然重要,但是客观存在是主观理论的基本来源,任何管理活动都是根据客观的情况来进行的,因此,纯粹主观的管理活动犹如无源之水,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根据客观实际、客观存在制定的管理方式尤为重要,任何成功管理活动都是客观实践与主观经验的结合,主观管理与客观管理同等重要,只有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才能进一步促进管理活动的开展与进步:(1)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2)理论来自于实践,并反过来指导实践、促进更好地实践。(3)理论与实践在不断的检验、总结中螺旋式地发展,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四、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重复地履行各种职能,通过对管理过程的管理,达到良好的管理结果,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管理的计划与决策、实施和执行、组织和人事、领导和指挥、控制和监督、评价和调整等,以便从中找到管理的循环规律,明确管理循环的过程。

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管理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从而达到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

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是一个实践活动的两个阶段,对过程实施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对结果进行管理,而结果管理也对过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业务过程已越来越细化了,如果过程管理控制缺失,而只注重结果管理,就会导致管理实践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从而导致管理失控,影响管理活动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纯粹的结果管理倾向可能会导致对实践过程(有时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的忽略。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对眼前“结果”和短期利益追求的鼓励,而忽略、放任甚至放弃对企业长期利益的关注、思考的投入,造成“行为短视”行为。

因此,进行过程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结果管理,而对结果进行管理是为了给过程管理进行更好的指导。五、重点管理与系统管理

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强调系统化,这就是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际问题。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所以,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是从整体角度来认识问题,以防止片面性和受局部的影响。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反对把各种矛盾情况或各种矛盾方面平均看待或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而陷入均衡论的错误,使问题得不到解决。

重点管理与系统管理是管理世界观的主要内容,任何实践活动不管大小,都是一个系统性的活动,因此只有站在系统的角度上来考虑,才能顾全大局,才能着眼整体。反之,任何活动又都是大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任何整体的活动都会有主次之分,只有牢牢把握好管理活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