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越古老,越美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6:31:16

点击下载

作者:曲黎敏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试读:

自序|PREFACE

中国有《诗经》,中国就另有一片天空,干净、温润,仿佛从未脏过。连痛苦都干干净净,没有呐喊,没有血拼,一切战栗,只在血脉中隐秘流淌。然后,人坐在生命的河床边,看夕照下的河滩,一切都大,而且宽广,在黑暗的另一面,永远有一个——明天。

美,只是感官的愉悦或忧伤。非要寻出点意义,便是矫情。生活,如果只是时间的延宕,也无大意义。只有在时间之上付出感觉,比如爱、敬畏、肯定等,生活才有了短暂的意义,时间也开始意味深长。有的,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未来的每一分钟都有了意义。而有的,看了终生,也无半点倾心,便令人颓唐。所以,时间生活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情感价值生活。当情感价值凌驾于时间时,便是超越。《诗经》,把这种情感价值生活延宕了三千年,只消一声吟诵,便风林秀木,伊人重现,萧瑟满怀。

世界终归无解,不必探寻,只需音声相和,便是天人合一。《诗经》,是远古的一个最美的微笑。所有的笑,都是心神外散,而唯有微笑,是无限的给予和无限的敛藏。它之所以神秘,是因为超越了表达,因为所有的表达都有可能是对这世界的误解,而唯有微笑不是。它之所以美,是把无解与相知拉长了时间,它是最漫长的等待,当你也笑靥轻漾,便融入漫天花雨,和这个无解与无尽的世界一起绽放……

其实,微笑即花语。与其拧巴地去对这个世界爱恨交加,不如,静静地,喜乐如花。2015年9月28日写于元泰堂上篇|PART ONE唯有诗,可以让你与众不同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第一讲唤醒诗性,从《诗经》开始我是诗教和美育的推崇者。如果允许我选择,我可能更想讲《诗经》,而不是《内经》。中国人的诗性是骨子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经常说生命有三个层面——身、心、灵,其实现代医学涉及的只是我们的肉身层面,而中医已经讲到了精、气、神,涉及神灵以及五藏神明的问题。那《诗经》则更进一步,涉及我们生命的最高层面,也就是“灵”。

灵的层面如何来理解呢?我认为,是艺术和宗教。《诗经》本身所属这个层面的魅力,再加上我个人对诗教和美学的推崇,正是我想讲《诗经》的原因。

然而,有的读者可能会疑惑,艺术、宗教可讲的内容何其广泛,为什么我单单把《诗经》拎出来讲呢?

因为,从人类文明而言,《诗经》是我们中华文明一个非常伟大的起始点。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所谓“经”,就是根本,是永恒不变的精神家园。以《易》为经,可;以《书》为经,可;但以《诗》为经,伟大。综观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是一个“以诗为经”的伟大民族;不仅如此,还以《诗》为群经之首,这更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特异性。

假设那是一个荒蛮时代,人们穿着葛布缁衣,吃着粗茶淡饭,可是就有那么一群人在远瞻星空、在近观蒹葭,在用诗来表达着自己的伟大情怀,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现象。即便在春秋、战国那样的动荡时期,不仅君王在写、贵族在写、普通百姓在写,妇女也在写……所有的人,无论富贵贫贱饱暖,都在通过诗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内心的欢乐、内心的骄傲……从某种意义上说,从《诗经》开始,诗性就注入到了我们的基因中。

现在,在这里,我们要做的只是唤醒。《诗经》,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精神的一个起飞点,也是我们原始先民生活的瑰丽展现。在《诗经》里,我们祖先的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观……方方面面如孔雀羽翼上的眼睛,熠熠生辉;那种率真、担当以及人生责任,都唯美得淋漓尽致。

我们已经以此为始,如果能从这场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再次感受到《诗经》那种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那么,她,也许,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一个精神目标,我们也由此重新出发,用这份率真、担当和责任,来重新唯美我们的未来生活。

中国自古是一个诗教大国,但这种诗教与美育,已随着历史长河从明流转入暗道,只是开启童蒙,实践一二,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便成为一种朦胧的碎片记忆。每当我们面对自然怦然心动时,依旧万千思绪如鲠在喉,只会说“美啊美”的,却再也说不出一二。所以我们有必要重返历史长河,去看一下中国古代的人是如何用诗来释放自己的。

咱们就说刘邦,他这个人好像是没什么文化,但是他的诗确实气势非凡,“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酣畅淋漓,气势磅礴。

再说朱元璋,他曾为阉猪这件事,写了一副非常了不起的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斩断是非根

这个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其内容更是贴切,且意义非凡,不愧是从庙里出来的一代帝王。猪不阉,则是种猪,下种为生路,下种亦是死路——生死之路尽在其中。一刀下去,不仅斩断是非,亦斩断因果。其悟性和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不管有没有文化,诗,只关乎我们的内心,以及我们的气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唯有诗,可以让你与众不同。诗教是美育,比德育重要

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远比德育重要。因为美育源于天性,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小孩子看到花开就喜悦,这就是天性的同情。而德育源于后天,道德教育是为了防止人的过度自私而设定的维系互利的社会契约。我们之所以有道德约束,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一个群居社会,人不可以滥用自己的自私。就是说在群居社会里边,大家要想都过得好,就必须遵守规则。

而美育就不是这样了。用美育诗教代替宗教,是中国之圣教。中国人真正喜欢的生活——宗教生活化:山水之间都是灵性;生活艺术化:眼之所及都是艺术。老子说自然,孔子倡诗教,易经尚象,内经说阴阳,汉推气势,唐咏诗,宋唱词,元玩曲,红楼集山水建筑诗词琴曲之大成,都在此列。宗教解生死谜局,美育诗教得生命美之极致,谜局难了,美与诗却可直入真善美。读诗和写诗,可以让你成为一个真人,一个性情的人,一个对这个世界的美充满感觉的人。

美育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化”就是让我们学会分享,尤其是学会分享生命里的美感。比如说我们看到鸟,就要分享它的飞翔;看到天,就要分享它的辽阔;看到地,我们就要分享它的宽厚和仁慈;看到蝴蝶,我们要分享它变化的能力……只要我们眼之所及,就有可能会唤醒我们内心的美感。

这种美感和这种分享,实际上源于深刻的爱和同情,从我们分享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可以跟天地同化的一部分,天地自然就不再是他者,我们也不再是我们自己,我们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甚至我们就是它,它就是我们。万物之美借助我们的这种分享,而成为我们生命里深刻的一部分,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美育另外一个“教化”在于培养丰富的精神。美和审美是先天的,是对生命的超越,是人与神唯一可以共享的东西。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定数,它只会让生命更沮丧,或更贪婪。唯有浩瀚的神秘,唯有美,唯有爱,可以让生命激荡,可以让我们完整地看待一切,包括恶和天道的无情,并使我们的生命接近那无限,并得以超越。其实人和人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上。你若站在有限的角度上,那么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局限的;如果你站在无限的角度上,你会觉得你的生命一下子就扩展了。所以这也是美育教育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感受世界的美,担当世界的美,对世界的美负责任。

什么是美感?——凡使我们的心为之变软、变温柔,引发了我们无限爱怜的事物,都是美的。当肉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因这爱而与这美共频共振时,就是见证生命奇迹的时刻。

人的差异性源于灵魂的差异,源于生命能量的差异,源于神魂意魄志的差异,源于诗性和艺术性。

关于诗教和美育,大家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诗教就是背诗。其实,诗教不是背诗,而是要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可怜今人喜欢以“有用”“无用”区别事物,不知“有用”之物陷你于庸常,“无用”之诗则解脱你于庸常——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人的一生,说白了,不是单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活得美,能够感知天地的这种大气磅礴,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有所提升,否则,我们还是浑浑噩噩。总之,在这世上,光做“人”是不够的,最好还要做一个诗人,最起码是个骨子里有诗意的人,那样你与世界的对话就丰富而且充满意义了。

好吧,我们先通过《诗经》中著名的《采薇》一诗,来看看远古之人是如何完成从普通生活到诗意人生的超越的。《小雅·采薇》——从普通生活到诗意人生小雅·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

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译文】

春生豌豆苗亦新,

曰归一年岁又暮。

无室无家因狁,

无暇起居狁故。

夏日豌豆苗亦柔,

归日无望心亦忧。

又饥又渴忧心烈,

无法归聘缘奔波。

秋日豌豆苗已刚,

曰归一年岁又阳。

战事未有终了时,

总盼归期未有期。

路边猛见棠棣花,

还有君子之大车。

戎马威仪壮心骨,

一月三捷捷报多。

四牡骙骙行大路,

士兵且随君子车。

象牙做弓鱼皮袋,

保家卫国有尊荣!

昔我往矣杨柳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

老来还乡却迟疑,

只因内心多伤悲!《采薇》是《小雅》里的一首诗,全诗六段。从它的语气上来看,它应该是一个战士所写。《采薇》的前三段基本上是一种重复。重复,是生命的一个被遮蔽的本质,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之痛。“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起兴”手法——先描写一种现象,然后由这种现象引起内心的一种感觉。《诗经》作为远古诗集,非常简洁,但不简单。头三段的开篇只换了一个字,却把“时光”这个如此重大的人生机密给诗意化了。“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薇”,豌豆苗而已,“作”是发芽、“柔”是少女般的婆娑、“刚”是老迈——时光就此变幻、流逝,人生就此虚度、蹉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老说回去啊,老说回去,说着说着就又到了年末了,就是“岁亦莫止”,就是一年又到了头了,然后“靡室靡家,狁之故”——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室,也没有家,都是因为戍边的缘故啊。

室和家是什么呢?中国古人认为,婚姻,就是“男有室,女有家”,男人三十之前不敢有其室,女人二十之前不敢有其家。室和家是不同的。中国标准的屋子正中央是“堂”,堂的两边为“室”,也就是主人睡觉的地方。在过去,女人除了早晨入堂拜见公婆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不允许入堂的,只允许待在室里。所以,在过去,妻子也叫作“室人”,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屋里人”。那么什么是“家”呢?“家”字的字形为什么是猪在房子里?中国原始社会,女孩儿生理成熟来月经之后,亲人就要在外面给她盖一所茅屋,女孩儿就要住在茅屋里了。这时候喜欢她的男人是可以进入茅屋和女孩儿同房的,这也就是原始的“走婚”。一旦女孩儿怀孕了,她就可以在交往过的男人中选定一个作为她的丈夫,如果这个男人不同意和她成亲,就要给她一些财物作为补偿。于是,男人就好比进女孩儿茅屋中配种的公猪,所以“家”的字形是一座房子下面有一头公猪,而且说“女有其家”。猪可以旺财,过去的堂屋除了供奉祖先的牌位,还可以让猪进来。有祖宗牌位说明这个家有传承,有猪说明这个家有财物可以延续下去。总而言之,“室”,是男人驻足之地,驻足是因为有吸引他的女人。“家”,是女子养育之地,有一窝一窝小猪般温暖的人,就是富足和美满。“不遑启居,狁之故”——我甚至连坐下来休息一下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因为边境外族侵略,随时可能要打仗。这是第一段。“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豌豆苗又开始长大了,由“作”而“柔”,苗叶开始婆娑曼妙。“曰归曰归,心亦忧止”——看到苗叶之曼妙,心也随之忧伤了。“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们经常说“载渴载饥”或者“载饥载渴”,其实都是源于《诗经》里的语言。这句诗是不是真的在说生活当中没吃没喝?当然不是,其实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那种焦灼焦渴,因为“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因为我的驻扎点、我的营盘永远没有一个安定的时候,所以我也没法跟家里有所通信、有所问候。这是第二段。

第三段“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刚”就是豌豆苗由柔变老了。这还是写人生。是谁老了呢?是人的心老了,人还没有老,心先老了。一年一年过去了,树木未老,心先老。“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很快一年又开始了,春天又来了。时光就是这样,一年唰一下过去了,一年唰一下又过去了,每个春天都让人无尽地感伤。人,真的不是慢慢变老的,也许就一个春天,也许就那么一瞬,人的心,就一下子变老了……“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可是国家的事儿从来都没个完,总是行色匆匆,一年又一年。“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这句需要注意的是“孔”字。古文里“孔”都是表示“大”“特别”的意思。就像诸葛亮字“孔明”,是说诸葛亮特别聪明。这句诗的意思是,忧伤的内心特别困疚啊,为什么我的归程永远安排不下来?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会更加感觉生命实际上是某种重复,如果永远这么重复下去,我们生命的意义就不大了,就会因此而生怨,由无休止的怨而生恨,人生不仅毫无意义,而且面目可憎。多怨、多恨,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小人。但是,《诗经》的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虽然前三段是在表现一个士兵内心的忧伤和抱怨,但是突然从第四段的开始,生命开始出现了转折——如果我们的生命没有转折,生命是没有意义的;生命没有超越的话,也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是什么让生命的意义凸显了呢?“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是形容花朵的茂盛,“常”通“棠”,哎呀,道路旁边的那特别茂盛的花朵是什么啊,是美丽的棠棣之花啊。

一旦发现我们的生活处在一种不断的重复窒闷的时候,我们便会有一种发疯的感觉——每天早晨起来去上班,然后下班,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个黎明、每个夜晚都仿佛一模一样的时候,生命便如同机械,生命已了无生趣,久而久之,就是衰败与枯萎。但是突然有那么一天,有某种事物突然唤醒了我们沉睡的心灵,就在这一瞬间,我们的生命开始充满意义。比如说突然发现了一朵花,当一个战士的眼里不再只有敌人,而是突然出现花朵的时候,他已然僵硬刻板的生命便猛然复苏,当他更进一步觉知的时候(那花已是棠棣之花),他的生命也随之绽放了。其实,那朵花可能一直在那里,但他原先陷于生命的焦渴当中,他对那朵花是看不见的、没有觉知的。因此,这一瞬间的转机,便是生命的转机。“彼路斯何?君子之车”——他的视野在进一步地开放,路上的那些大车是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好,整个诗风从第四段开始,出现了一种非常高昂、非常艳丽、非常壮观的气势。这种气势对我们的生命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先前虽然有那么多抱怨——因为“狁”,我没法有个家,我没法定亲,我没法回归故乡……但是在这个时候,这个士兵因为花朵、因为威风凛凛的战车,而开始生出生命的骄傲——我们要保家卫国,我们要担起一个士兵对家国的根本责任!先前所有的牺牲、先前所有的困苦,从这一时刻起,都开始充满了意义,小人物由此而成为战士!其实这首诗写到这儿的时候,非常棒。生命,从灰暗中,开始有了颜色,开始有了新的格局。

下面第五段继续沉浸在这种高昂之中,所以他说“驾彼四牡,四牡骙骙”,继续形容这种壮观和壮烈的情怀,四匹健壮的雄马在前面拉着轰隆隆的战车。“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大车对我们这些士兵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君子们都坐在车上,而我们这些士兵,依附在战车两边,以战车为掩护,一月三捷。“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四匹大马非常威武雄壮,而所有士兵的弓箭的两端都是用象牙来装饰的,所有的箭袋都是用鱼皮来做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战士背着鱼皮做的箭袋和象牙修饰的弓箭,这一切,都在阳光下奢华闪烁。道路两边繁盛的花朵是美丽的,君子的大车是雄壮的,四匹大马是威武的,我们的武器是精美的,“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我们怎么敢贪图享受?那胜利的荣耀为我们的生命增了光彩!“岂不日戒?狁孔棘!”——面对敌人的凶猛急迫,难道作为一个战士,我们不应该每天都警惕吗?——此时此刻,作为战士的这份骄傲,打败了一切,打败了生命的灰暗,也打败了我们对生活的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采薇》这首诗为什么在《诗经》里极为著名?是因为它把我们生命的起承转合说尽了。男人,活着,不单是娶妻生子,不单是有家有室,还要有种战士的骄傲,还要保家卫国,还要勇敢、坚定,不断地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为国家之尊严有所付出。

这两段把前面三段提升了一个层面。对一个男人来说,他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容推卸的。如果工作就是不断地重复,我们也要在这种重复中发掘出意义,意义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无畏的骄傲,就像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我们有没有能力把生命的这种惩罚变成我们内心的一种顽强。我们敢不敢担当这种生命无意义之痛苦?!记得在阿根廷,曾看到一个扫大街的人和他的扫把合舞探戈……这令我非常震惊和感动,如果一个民族的细胞、血液中都是舞蹈、都是欢乐,那这个民族是一个内心多么完美的民族!当我们能够用舞蹈来代替走路,哪怕是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也用探戈的节奏,那我们的心灵该有多美和多强大!更何况,这个古代的战士还在沿途发现了花朵,发现了威武雄壮的战车,发现了万物之美与和谐,有了这一瞬间的领悟,一个战士,就此成为最早的边塞诗人,长风猎猎,孤云漫漫,时光,却不无光彩!

最后一段,到目前为止,我都认为是《诗经》里边最好的段落,这一段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背诵,那么这一段到底在写什么呢?——在写一切抱怨、一切骄傲之后的痛定思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非常非常有名,有名的让人心碎。它通过两个场景:一个杨柳依依——春天的场景,一个雨雪霏霏——冬天的场景,写情感的起伏旖旎和波澜壮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春天的杨柳,那么柔软,那么轻盈。这句诗在借杨柳写青春的无知无识,写年轻人内心的单纯和柔软,写生命的不能忍受之轻盈浮越和美好……当年“我”出发去当士兵的时候,步履轻盈,心情盎然。“我”那个时候对生命是缺乏感知的,“我”感受的只是轻松快乐轻盈,就像杨柳一样那么软绵飘荡,觉得人生可能永远如此美好。但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字读成yù,它是个动词,就是下雪,下雪霏霏。等“我”回来的时候,等“我”经历了整个人生的时候,“我”才知道人生是非常艰难困苦和令人迷惘的,就像身陷于迷蒙大雪之中,我们因内心迷惘而步履维艰。

实际上这两句从更高的层面上怎么理解呢?我们之前读过了,前三段在写日常生活,中间两段在写作为一个战士的骄傲和他生命的那种觉醒,但是最后这一段实际上是更高的提升,就是把对生命的这种感悟,提升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

诗歌,其实就是音乐。《采薇》写到这最后一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就是音乐高潮之后的退潮和平复。到了这个时候,笔锋一转,当你衰老的时候,当你真的有一天卸掉重任返回家乡故土的时候,你可能会突然觉得生命其实最终还是毫无意义的,是令人伤感的。我们遐想一下,一个打了一辈子仗的战士终于回家了,当年青春烂漫地走上了战场,打了一辈子仗,踏上归途的时候,他心情会很沉重,他曾经那么渴望,那么想家,可是在“雨雪霏霏”中,他不敢前行了——家,还在不在?父母,还在不在?妻子,还在不在?……人生到底有没有等待,有没有坚守?这些问题会比大雪还令人迷惘。一切情感,最后是否有一个真实的归属?!流浪时,我们对家有过温暖的想象,但一旦航船入港,我们却害怕一切不过空空荡荡,其实,这就是我们人生痛苦的核心,一切得到的背后都不过是空虚。归来,有时比流浪,更可怕。于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行道迟迟”并不是说因为下雪,走路走得慢,实际上是他回家的心在迟疑徘徊,不敢快呵,因为不敢那么快地看到结果,所以他伫立在大雪当中,然后一步一步很沉重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最后还是不可抑制地把这种悲伤宣泄出来了,没有人知道“我”内心因何而悲、因何而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在《诗经》里,这样的悲哀无所不在,无论是战士,还是士人,都有这样无法释怀的时刻,一切不可言说,不是有没有人懂的问题,而是等话到嘴边,却发现言说已全然没有意义!这种痛,这种苦,会让人仰望上苍,“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如何解决生命终极之痛的问题,不仅是我们心灵之困境,也是我们语言之困境。世界可以感知,但世界难以言说。而唯独伟大的诗人可以以伟大的诗性把宇宙情怀放入到一种共时性的语境里,让我们千百年来不断地吟咏——比如杜甫的那两句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的沉雄重阔,洗却千年尘埃。杜甫的这两句把整个《诗经》里面的这种不可言说,扩展到了一种宇宙情怀。当我们对自我生命的观照局限于一己之身的时候,我们对生命、对人类的命运实际上是看不清的,但是当我们看到“星垂平野阔”这种场景的时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月涌江流的时刻,我们生之为人的那种渺小和孤苦无依的痛苦瞬间被宇宙的浩瀚包容了、化解了……唯有“无我”,才能无痛、无苦。唯有将“我”化入浩瀚之宇宙,才能从生命之“点”融入生命之“流”。生命,从来都不是止于一景、一时,而是“圣人有好生之德”,生命的本质,永远在川流不息当中。当我们有了这一番彻悟后,我们便可以走出霏霏之大雪,可以找到平野和星空,可以继续轻盈地前行……

我们这个“以经为诗”的伟大民族有着不断往前走的情怀和狂放,我们这个民族骨子里蕴含的诗性和诗魂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始终有一种能力来拉升生活的平庸,始终用诗性来丰富对生命的高度敬仰和高度赞美。这种精神的丰富性,从《诗经》开始,到屈原、到李白、到杜甫、到苏东坡、到辛弃疾、到李煜、到李清照……始终不断传承着,并不曾中断。

所以,我们必须从《诗经》开始,重新展现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的民族、一个诗的心灵……都说“起源意味着本质”,一个以“诗”为起源、为经典的民族,必定华美、必定伟大、必定得“天佑”。第二讲《诗经》产生的文化背景华者,花也,光灿也。夏者,大也。华夏民族,从远古起,就文明光灿,就优雅从容。在《诗经》青灰色的天光下和阡陌相连的桑田里,我们远古的男男女女,就已经明晓:宁静,从来不会凭空而降,而是基于生活沉甸甸的富足,基于精神的成熟和自在的、懂得节制的禀赋。《诗经》的古籍背景

在讲《诗经》前,先约略说一下中国的古籍。这几年兴起了“国学热”,人们只看到了热闹的表面,但严格来说,对经典的讲习和运用是大有玄机的。且不说讲哪一部、不讲哪一部,讲“经”,还是讲“子”,还是讲“史”,不仅与讲者的根性有关,也与讲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有关,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国学”。

现在《辞海》上关于国学的定义是“国家机器认可的学问”。这个定义非常有意思,值得大家好好琢磨一下。中国人经常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儒释道三家谁是老大啊?中国文化骨子里很地道的东西是“道”,但是要说到国家机器认可的学问,还是儒学。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被尊为万代帝王师,只有唐代的李世民家族拜一拜老子,因为从山西出来的李世民家族不是望族,他没有办法,只好依傍一个望族,所以他只好把李姓的老子称为“太上老君”。虽然李世民把道教放在第一位,但是他起用的人还是儒生。什么人爱当官、能当官呢?——儒生。中国千百年来的考试制度和官僚制度都是为儒生定制的。李世民之后的武则天为了改朝换代,又开始信奉佛教。政治一定有阶级性,文化也一样。文化的这种阶级性就是指统治者想利用哪种文化为自己的政治服务。武则天如果还把道教作为国家政治的文化背景的话,就等于承认天下还是李家的。想当初李世民编的故事是自己是老子的后人。武则天便不可以再认老子为宗,所以武则天就很聪明地选了一个佛家核心的话题——转世,来编自己的故事,即说自己是弥勒佛转世。

所以,因为“国学”这种阶级和政治色彩,我认为不必言必称“国学”,还是称“传统文化”好。所谓传统文化,即一个民族赖以学习和传承的文化。它本身无阶级性,也无政治性,是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的人在利用和使用它而已。

为了更好利用古籍,大规模以政府行为整理古籍曾经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汉代,收集的书,汇编收录在《汉书·艺文志》中;第二次是在唐代,出现了全世界第一本由国家编订的药典《唐本草》;第三次是宋代大面积地整理古书;第四次整理就是在清代。

清朝做了一个很大的工作——修了《四库全书》。把中国当时所有的书籍以经、史、子、集四部分门别类。它们的编写体制是以儒学为基础的。《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帧,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书籍是文化载体,按春夏秋冬来排序,是中国人对古籍内涵的独特感受——经部,意味着文化的生发和开端;史部,是人类历史的铺陈和恢宏;子部,如金秋般沉淀着人类精神的营养和多样;集部,敛藏着文学艺术冬日般的精粹与对人心灵的激荡。《诗经》本是文学,但不在集部,而归于经部,是确立其于整个文化的根基地位,她和其他经典一起构成了整个中华文明的源泉和根茎,没有这样富矿般的根茎,中华文明这个大树便不可能源远流长、繁茂昌盛。

什么是“经”呢?“经”这个字包括两个基本的含义。其一,“经”字的“纟”部代表脐带。中国造字的第一原则是“近取诸身”,没有比婴儿出生时的脐带更让古人惊异的了,后来人们认识到它是连接人先天和后天的根本,于是人们把脐带剪断后留下的肚脐称作“神阙”,即先天神明自此缺失。所以“经”的第一个意义是“根本”。“经”的第二个含义,就是织布过程中“经线”之意。“经线”一旦固定,便不能变动,而纬线是可以变的,所以,“经”的第二个含义就是永恒不变。

在汉代以前,“经”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皆由孔子删定。其中的《乐》早在战国后期即已失传,所以汉武帝时只立了《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至东汉时,又在“五经”之外把《论语》《孝经》定为读书人必读之书,这样儒家的经典便扩大为“七经”了。到了唐朝,在官办学校的学习科目中又加入了《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春秋左氏传》和《尔雅》,在宋代,理学家们又把《孟子》提高到经书的地位。所以就出现了《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13种儒家经典,统称为“十三经”。从宋代起,经书的次序发生了变化,开始以《周易》《尚书》为先,《诗经》排在了第三,其实这不过是宋明理学企图以《易》通贯儒释道的思维作祟,若认真追寻先贤足迹,会发现,在圣人孔子的心目中,排第一位的就是“诗”,在孔子眼里,做人之道是基础,人,是认知万物的根本,此娑婆界,由人去解读万物,建立规章制度(《书》),建立人际规范(《礼》《乐》),认知天地之道(《易》),创造历史(《春秋》)。一定要先以《诗经》之君子淑女之道入手,而人,又为情感所左右,故《诗经》以情感的中庸及思无邪为基点,用它来为诸经统定调性。“史”有两个含义。《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古传帝王的身边有两个人,左史记言,记录帝王今天说过什么话;右史记事,记录帝王今天做了什么事。这对帝王之言行是个约束,让帝王不可妄言、不可妄行。这是从帝王个人言行角度阐释,然而我们生发讲开去,会发现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中国历史大都是以帝王纪年。帝王被称为天子,其所作所为也被冠以“替天行道”的名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要顺应天道,即帝王做事不必谋一己之利,而是关系整个国家和时代。从这个层面讲,帝王个人的言行反映的是整个一段历史,所以“史”可以说是帝王史。“子”就是诸子言论。它是人类的思想史,有贵族气质和精神风貌。诸子的沉思、诸子的狂放、诸子对万事万物的同情和怨怼,都记录在“子”部中。医书也是放在子部里面的。如果说“史”代表替天行道的话,那么“子”就代表个人意志及精神的汪洋恣肆,是个人情绪的张扬。

集部实际上是杂学系统,以诗词歌赋传奇小说为主。如果说子部表现的是人的明意识,集部表达的则是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表现手法也更加细腻、多样。但《诗经》不在集部而在经部,这说明《诗经》彰显的是人类文明的元意识,她率真、朴实、直抒胸臆,如孩童般自在活泼。诗教是圣人给中国人的救世药方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统称为“内学”。比如中国功夫叫作“内功”,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儒学又叫“内业”,它倡导的积极上进并不是仅仅浮现于表面的对事物的热爱,而是要求这种热爱、这种积极上进一定要源于内,源于你的世界观。你表现出的热爱要经得起盘问,比如对于工作,你的热爱是源于济世利民呢,还是浑浑噩噩地混生活?中国的医学又叫“内景”。中国文化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内圣外王”。“王”在这里读作四声。只有“内圣”了,才可以在外面称王称霸。“圣”繁体字写作“聖”,“圣”是可以控制耳口、控制自己的人。肾开窍于耳,所以耳朵的最根本的特性是收纳。口也有两个特性,一个是吃,也是主收纳;另一个是发,发言为声,要会表达。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文化这种观望内里、向内求的特性呢?

任何初始文化都有地理上的局限性,并由此形成了最初的世界文明三大格局,海岛文明自有它扩张的野心,游牧文明走而不守,而大陆文明自有其封闭的特性。

凡是航海的国家,他们的文明重视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岛国缺乏资源,他们因此而有向外扩张的掠夺性。战争自古不过两个字:“食”与“色”——掠夺粮食和掠夺女人——满足资源和改良人种。

游牧民族重视的是人和神之间的关系,他们带着家族和牧畜游走在暴风骤雨和辽阔草原及高原中的形象,使他们自己就像“神”。

而以汉族为主的中华民族世居土地,依靠农业维系生命和生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确立了血缘宗法体系。如果我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信神的民族,肯定会有人反驳:“中国有很多神仙啊!”但是实际上中国的老百姓凡所信“神”,统统都是“实用主义”的表现——该用谁的时候就求哪个“神”。想生孩子了,求送子娘娘;想发财了,求关公;坐在飞机上害怕出意外,求观世音菩萨……所以中国人的“神殿”供奉的神座永远不会满员,因为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中国人随时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欲望造一个神出来满足自己。真心信“神”的人什么样呢?看看电影《2046》就清楚了,在信奉上帝的西方人的脑子里,世界毁灭之时就是最后审判之日,这会令他们激动万分、亢奋无比。而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则显得特别无力,不过一旦灾难过后,幸存下来的人就会生一堆孩子,继续欢天喜地。唯有“生生不息”,才是中国人内心的真实。

黑格尔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地上,把他们卷入无穷的依赖性之中。”中国是拥有着分明的四季和辽阔的土地的国家,它北有内蒙古高原,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东、南有无法逾越的浩瀚的太平洋。对四周隔绝的最大补偿,是我们拥有开阔的腹地,拥有黄河和长江,它们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伟力,培养了我们团结向心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独特的生存空间中,形成了一种内向的、求稳定的文化类型。这种无法逾越的特性,使中国产生了“安于现状”的特点。而且这个“现状”太好了,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中国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只向内求就够了。四周无法超越,就是“闭”的格局。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谈论“出入”的问题,在中医里也有所体现,比如穴位里凡是叫作“门”“关”的都特别重要,比如“关元”是关闭元气向外耗散的阀门,是非常重要的穴位。在这种“闭”的地域中,中国人产生了“闭”的心理,开始修长城。中国文化又叫作长城文化。对外,是“闭”的文化,对内,则求“南北贯通”,形成运河文化。

中国土地之上最初产生的都是农民,所以我们骨子里都有农民的特点。现在的有钱人买了房子,还是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点儿菜,往深远里说,这就是农民的根性不断。院子实际上是人心灵的翅膀,千万不能小瞧了去。现在流行给年轻人盖胶囊房,是为人生大忌,虽然经济,但是,住这种房子,人的心胸就大不了,事业做大不了,精神上也会拘谨,最后人就疯了。房子看上去好像只不过是个住所,可是它能影响一个人的心胸。“厄”字,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是把人憋在里面,让人连头都抬不起来,人生最苦难的困境就叫作“厄运”。过去人家里有房有院,就是要给人的心一个可以吸纳天地之气的空间。

现世茫茫中,很多中国人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普世价值,殊不知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简单诗意的生活——尊崇自然、不过度开发、尊重天地宇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西人有法律,所以要求自由;有差异,所以要求平等;有自我,所以就要博爱——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价值不过因缺失、禁锢而被追求。而我们古代的“法”就不是为“自由”专门相对而设的,所以我们很少鼓吹“自由”,但我们鼓吹“自在”和“知命”。宗法社会本身就不是建立在“平等”上的,更何况,有山就有水,有高就有低,有阴就有阳,所以,没有“平等”,只有“和谐”。至于“博爱”这个词,在一个缺少宗教感的国度里似乎也不适用,哪怕是现代生活,我们也没有很成功的“爱的教育”。在一个没有平等、没有自由的国度里,最贴合人心的词恐怕就是“拯救”或“自救”了。人们渴望清明政治,渴望相安无事,渴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农业文明的后裔,田园风光、风调雨顺、心地淳厚,便是我们内心最好的真实。

于是,针对中华民族这个奇特的族群及这个族群人性的复杂性,圣人开出的药方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不是政治,而是——诗教。

宗教易痴狂,不符合中国人的温良,再说,中国人相信生活,不信神。哲学太思辨,中国人忙活复杂的人事已经苦不堪言,于是,形而上的事交给了少数人。政治太阴暗太血腥,大多数人害怕头上悬一把利剑的生活,宁愿“清风明月无人管,担荷踏泥暮时归”。能无牵无挂徜徉在山水之间,便是终极的幸福。

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在《诗经》中屡屡可见,比如《魏风·十亩之间》。《魏风·十亩之间》——终归诗酒田园魏风·十亩之间【原文】

十亩之间兮,

桑者闲闲兮,

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

桑者泄泄兮,

行与子逝兮。【译文】

十亩之间啊,

桑者且闲闲,

与子携手归。

十亩之外啊,

慵懒且熙熙,

与子远相随。

回家还是远去,入世还是出世,是中国人永远的话题。十亩之间的温馨与十亩之外的超脱,纠结于国人的心灵。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好诗,不必长,短短几句,让人沉静,让人回味,情绪澄澈,便可救赎人于庸常,哪怕没有采菊东篱、没有采桑十亩,也让我们悠然见了南山……“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我们中国人追求的,就是有土地、有良田、有桑可采、有丝可织的闲适生活。我愿意跟你一起好好地回家。生活如此简单愉悦,没有什么更复杂的东西。

十亩之间啊,吾与你闲闲归;十亩之外呵,多远我都相随。田园将芜,吾与谁归?扑面而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疏淡的心,恬静的意。相比之下,今人的情感多么焦躁肤浅。

其实生活本身是疏淡的、恬静的。人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理由,也不需要那么多借口,我们只需要一种安安静静的、稳定的、风调雨顺的闲适生活,不愁吃、不愁穿、有人陪伴的生活。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不认可这种闲适,他们气血旺盛,他们认为要奋斗、奋斗、奋斗,奋斗没有错,但是当你慢慢老下来以后,就像前面所讲的《采薇》,当你用苍老之眼透过生活的万花筒看到那最深处的纯净时,你可能突然领悟你一生奋斗之目标也不过是求这份恬静与安稳。《诗经》里有一个重要的秘密,就是它所有的开篇都在谈光阴。今人爱说“时光”,古人爱说“光阴”。时光是闪闪地流逝,而光阴却意在些微地积淀。相较而言,“光阴”比“时光”更有诗意,时光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但光阴需小火慢熬。现在的年轻人什么都喜欢快,闪恋、闪婚、闪离……把过去人们要花一辈子时间慢慢煎熬的辛酸苦辣一下子就过完了,殊不知,唯有慢生活、真感情,才得因果。如果你太快了的话,你会觉得一切都好像无缘而起又无缘而灭,没有过程的结果多么令人沮丧。“一切不过如此”,这句话隐含着多少无奈和苍凉。但是慢生活、真感情把我们长时间地置于过程当中,使我们有机会为未来的结果创造诸多的美好,即便无法善终,我们也有在光阴中修复创伤的可能……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们才能慢慢地享受一种真正的、古代人经常有意无意之间表达出的那种悠然,也才能知道那种自得生活的美感。

从这样的诗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中国人的普世价值从《诗经》年代就已经确定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简单、诗意的生活,如此而已。

什么是好时代?一个自己活得从容自信又受世界人民尊重的时代,才是好时代。在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越来越彰显自己的强盛,但是总有一种异样的质疑声让我们无法忽视:在世界的眼里,我们变得有钱,但仍然不那么被人尊重。一个民族的伟大时代,至少要从两方面去考量:一是这个民族要有充分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经济基础的强大和文化的厚重;另一点就是要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不可避免地,在世界上某些国家某些人眼里,我们有点像暴发户,我们的购买力有点像没有理性的扫荡,而缺少充满内涵的品位。

一切尊重,实际上来源于我们内心的一种素养,来源于我们悠然从容的生活态度,诗教的再一次复兴,将对提升民族素质起到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从远古起,就那么优雅从容地生活过。《诗经》,四字一句,节制而简单,不滥用情感,不滥用精神,我们的祖先早已窥破生活的秘密——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把《周易》放在群经之首,世界便是让人忧虑的;把《诗经》置于群经之首,世界便是美的。有田园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苍苍,有柏舟泛流,有鹤飞于天……造化运乎一心,诗情润于笔下,智慧而宁静致远,浑厚而不离不弃,这,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典众多,能以《诗经》为生命筑底的人,才能从苦和忧患中超脱,也才有高翔于天际的欢乐。第三讲《诗经》的形成和意义我们应该再次回到《诗经》时代,先找回我们身体的健康,然后找回我们情绪的健康、精神的健康,最后再找回我们心灵的健康。这种种的健康,就是“无邪”。《诗经》的形成源于古代的劳保制度

古代有一个记载,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行人振木铎循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即,古代男子六十岁、女子五十岁且没有儿女的人,由国家来给他们衣食供养,但并不是免费供养,需要这些人去民间采诗。这些五六十岁的老人,振木铎循行于街上,到各地去听百姓以唱诗的方式表达心声,然后把采上来的诗献于太师。

这相当于古代的一种劳保吧。别小瞧这件事,这件事至少有几大好处。第一大好处是于国家有利。因为这是国家了解民情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可以“观民俗,正得失,自考正”。

咱们先说一下“观民俗”。因为诗产生的原因是“饥者歌其食”(饿了的人要表达对食物的渴求)、“劳者歌其事”(劳苦的人所唱的都是他自己生活当中的这些故事),所以国家可以通过音声词曲观民俗之苦乐恩怨。《毛诗》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政治平和时,治世之音安乐吉祥。如果是乱世政治乖背时,民声里表达出来的就是怨与怒。亡国之音呢,多哀怨及忧思,民生也艰难困苦。其实,每个时代的流行音乐都可以从细枝末节察乎民意。如果无主题、旋律错杂,其民情也是错杂而无主题、焦躁而虚浮的。礼乐教育从来就不是小事,直接关乎国家之气势。通过采诗来观察民情,同时纠正政治上的得失,考正自己的正误,是古代“采诗”制度的国家目的。

对百姓而言,“采诗”也是有益处的。它可以健身养老,老年人每日行走于阳光之下的乡村田野,乐呵呵地学习唱诗,还要感受地方政府的接待和慰问,返回京师再学唱给太师,这一切,不仅使老人老有所用、老有所养,还能强健身体。

第三个作用是可以愉悦性情。健全的心灵存在于健康的身体当中。“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意思是说,《诗经》三百首,孔子都是会唱的,而不只是吟诵。可惜的是,现代人现在不会唱了,甚至六经里边《乐记》也遗失了,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一个特别大的损失。孔子删诗标准——思无邪

据说当时采上来的诗有3000多首,孔子删诗共得305首,按风、雅、颂分门别类。所谓“风”,就是各国的民风。各国,指周之各封建诸侯国,比如姜子牙封于齐,周公封于鲁,现今我们把齐鲁大地统称之为山东,但细考之,齐与鲁之风气民俗还是有不同的,齐风旷达,鲁风敦厚,而语言风格也同方言一样,其情绪力量各有不同。《诗经》里的“风”特指各地民间里巷歌谣,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有160首。雅,指周人之正声雅乐,其中大雅31首、小雅74首;颂,指宗庙祭祀乐歌,共40首,其语平和而端庄。

从3000多首中筛选出305首,孔子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呢?

三个字:思无邪。

这简简单单三个字不容小瞧,能给人很多启发。“思无邪”是什么意思呢?可从两个层面领悟。

第一,你思维和发心要正。“正”是立身之本。巴菲特说,评价一个人时,应重点考察三项特征:正直、智慧、活力。很多人选错恋人或合作伙伴,都与忽视“正直”这一关键项有关。里根说,如果你正直,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正直,什么也都无关紧要。无论如何,人应该结交正直的人为朋友,因为正直的人才有担当和责任心。

第二,“无邪”就是真性情。要做到真性情,先要有个“真我”——先别那么分裂地活着,别太媚俗,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要真实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别总是给自己的懈惰找各种借口,别为了一种卑微的生活委屈了自己。然后尽量沉静地做自己,保持“自己跟自己在一起”的那种美好状态。就像后面要讲到的《卫风·伯兮》里边那个女子,她就是真性情。真心地赞美丈夫,真心地肯定自己,没有一点儿虚饰和浮夸,就像欢腾的流水,不必为道路而苦恼,一路认真而欢快地奔腾着,自己创造自己的河床。

说到真性情,我想到一次和友人的聚会。那次聚会上,大家讨论起每个人在修什么。有人说在修佛,有人说在修道,有人说在修真气运行,有人说在修养生,修这修那,后来有人问我:曲老师,你修什么?我笑了一下说:我修情。一下子弄得大家都有点儿尴尬,显然,我碰触了大家的禁忌和无法言说的痛点。我解释说:无论修佛、修道、修真气运行等,都是在修“情”,修到最后,也还是修个“情怀”。

为什么这么说呢?此乃娑婆有情界,“无情何必生斯世,天下谁人能无情”,大家都是因有情而来。佛家也有偈颂云:“有情来下种。”其实,我们身体的很多不舒适,我们生命中很多的病困,都是跟这个“情”字相关的。既然生此有情界,“情”便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修“人之常情”,再修“天道之无情”,再修悲悯众生之大情怀……此情一了,才可以谈及别的;此情不了,遑论其他?如何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如何在苦难的世界里得大喜乐,才是修行的要点。

所以这也是诗教里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就是圣人要用真性情点醒我们众生,真性情不是滥情,不是妄情,而是“情感的中庸”。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跟情感的泛滥和情感的不知约束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大凡情感的过度运用,都会在身体上形成印记,久之,则成疾患。比如说心的本性是喜悦,但如果你过喜的话,就会伤到你的心;怒是肝的本性,如果你过怒、过度憋闷和压抑自己的话,就会伤害到你的肝;忧是肺的本性,如果过度忧伤,就会伤害你的肺……总之,世界上一切情感的泛滥和情感的过度,都可能造成灾难,包括战争,包括身体的疾病。如何约束和调适情感,使之达到对我们身体有益、对社会有益的状态,是先贤圣人们思索的要点。

因此,诗教的重要内涵是修“情感的中庸”,中庸不是平庸,情感的中庸也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让情感符合“中道”。

首先,情感要真,但真性情是有品质的、高级的,而不是低级的任性。纯洁高尚的情操,是从克制、觉悟中产生的喜悦和从容。

其次,情感要有在“礼义廉耻”约束之上的美感。因为唯有“礼义廉耻”才能约束人类本性的自私,对我们来说,在愤怒中过一生也是一生,在喜悦中过一生也是一生,在温润中过一生也是一生……所以,我们必须思索,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人生?“诗者,持也,在于敦厚之教,自持其心”——大义哉!诗教,乃敦厚之教,所谓敦厚,就是“自持其心”,就是修先前我们所讲的:自己和自己的真我在一起的能力。人生苦短,不过百年而已,如果在这百年里,你有那么多岁月做的不是自己,没能活出心灵的健康、纯洁和美感,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无论如何,一个知耻而害羞的人,对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有过多的伤害的。孔子说“知耻是谓勇”,知耻,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真诚。而一个豪放的、有诗性、有节操的人对这个世界,还会表现出更好的一面,就是他会对这个世界有所护佑,有所完善。正因为这些人的努力,这个世界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变得更糟。

对今人来讲,就是要保持“自己跟自己在一起”的状态,我们现在很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很难活出一个真我。有时候在深夜里突然意识到“真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潸然泪下,会觉得自己的真我一直是被憋住的,从来没有真正展现出来。

经常有人问我:曲老师,您讲养生,让我们的性情不要憋着,不要有不良的情绪憋在心里头,让我们活出真我,但是佛陀却教育我们要勤修忍辱波罗蜜,两者是否矛盾?我答曰:不矛盾。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有个关键点大家没搞懂。

光忍辱是不行的。一切修行,都是要我们的内心产生出一种新的能量,并用这种新的、正的能量,化掉那些辱,化掉那些不愉快,化掉那些愤怒。如果你能生出这些能量的话,才叫修为;如果你没有生起正向的能量的话,你所忍下来的辱、你所忍下来的屈,全都会在你的内心变成怨毒,这对你的内心只会造成伤害,而永远得不到拯救,也永远得不到生命的修正。

所以大家要了解,修行“修”的不过是化掉痛苦的力量,光忍辱而不化的话,没用。唯有智慧可以度化嗔怨——有智慧,则生清净心;有清净心,则无“辱”和一切不良情绪。

这就是《诗经》中的“思无邪”带给我们人生的一些很重要的思考。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很认真地去把这三个字写下来,然后想明白怎么修出一个清净心。修出清净心才能够无辱,才能够消除掉一切不良情绪,最后使得自己能够真正地活出愉悦、活出真心、活出健康、活出美感。这对我们的人生才能真正地有益。光消除坏的方面,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真正的好的方面,甚至要有一个更高层的追求,就是感受到生命之美,当这种美跟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频同韵的时候,就是生命最奇迹、最快乐的时刻。

让我们通过一首《卫风·伯兮》,看看《诗经》里无邪、率真的女子吧。《卫风·伯兮》——赞美,会使生活明亮高尚卫风·伯兮【原文】

伯兮朅兮,

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

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

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

使我心痗。【译文】

大哥威武强又壮,

我夫便是国栋梁。

手执长矛驾戎马,

为王前驱没商量。

自从大哥东征去,

我便首乱如飞蓬。

岂无香膏沐黑发,

却道为谁画妆容!

想你之心如绵雨,

爱你之意如烈日。

想你之时心如蜜,

盼你不归头有疾。

哪里能得解忧草,

都说树荫能疗疾。

何人解我思君意,

头痛心痛总难息。

读《诗经》,我们只能看见诗,我们看不见作者。直到读《离骚》《九歌》,我们才看见了“诗人”。那个诗人憔悴、忧愤、洁癖、孤傲,最后抱石投江……《诗经》里的诗统统没有作者姓名,可是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形象:高大、健硕、敏感、热情。好比《采薇》里的战士,好比此诗中思念丈夫的妻子……他们可能是国君,是贵族,更多的是普通的大众——普通的男人、战士、劳动者、妻子、少女、恋人等等。他们不以知识分子自诩,他们皆有感而发、有情而诉,率真而简洁地表达自己,他们血脉偾张、血肉丰满,虽年代久远,但生命的温度依然触手可及。紧接着《诗经》出现的是屈原,从此,香草美人以喻君子,兰花明月以喻情操,个人意志及个人情绪的表达开始滥觞。《诗经》里的诗只能叫“诗”,是诗歌的原始母版,后来的诗可以称作“文人诗词”,其特点是潜意识丰富而暧昧,其中女子形象也从妻子、少女等转为风尘女子、怨妇等。虽说《诗经》里也有怨妇,但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诗经》中的怨妇是有脾气的,因为气血充盈,虽有怨怼,但多自省;但后世的怨妇仿佛失血的病妇,幽怨哀婉,却无力自省。总而言之,后世诗词当中女性偏病态,不似《诗经》中的女子那般健硕、本真。《伯兮》这首诗特别能表现《诗经》里边女人形象的豪爽大气、率真真诚。

这是赞美丈夫的一首诗。有一件很重要但大多数现代女性却很少去做的事——赞美别人,尤其是赞美自己的丈夫。有人说:妻子分三种,一种是花瓶型,中看不中用;一种是合伙人型,可用但少情趣;一种是啦啦队型,这种类型的女人是智商、情商皆悦人者,她欢喜地、真诚地赞美生活,最后生活也因她的赞美和欣赏而愈加欢快、美好。无论如何,赞美是一种能力,当你肯定别人的时候,你也是在肯定自己的情感。不吝赞美,也就是不吝自己的热情。抱怨会使生活灰暗,而赞美,会使生活明亮高尚。赞美别人,并不一定说明那个人非常好,但发自真心地肯定对方的那一点点好,却真的会令我们和被赞美者心情愉悦,这才是赞美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我认为自己有一个优点,就是常看人的长处,但绝不是傻到看不见人的短处。看人长处是因为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所以见人之好便欣喜;不看人的短处,是知道这短处一定让这人走不远。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命,犯不着你苦口婆心非要改人家的品性!关键是管好自己,欢欢喜喜、闲闲淡淡的,但要时刻警惕自己别有这些毛病,这就叫“化性情”。夫妻天天生活在一起,人性难免懈怠,言语相激,难免龌龊。如果夫妻生活全是抱怨的话,不仅男人提不起气来,伶牙俐齿的女人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最后都是伤害。其实,很少有爱情坚持到最后还是爱情,但最初能在一起说明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在未来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常感念自己的初心,并往欢喜处去看自己的亲人,赞美对方,也鼓励和肯定自己,在化别人前先化自己,先喜悦自己,则是明白人的活法。生活,只要有赞美,没有理由不向好的方向走,不忘初心,方得终始,只要爱过,就好。

一般而言,心态好的,大多过得好;心态不好的,都过得不太好。说白了,心态好的,容易知足,懂得感恩。心态不好的,喜怨。20岁时,怨天怨地怨父母,叫不懂事;30岁时,怨,则面目可憎,越怨,命越蹇涩;40岁时,还怨,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跟外界已无太大关联;50岁时,怨,气血已无力自化,怨毒凝结,易大病。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