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第四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0:28:29

点击下载

作者:南柯月初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第四部)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第四部)试读: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第四部/南柯月初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ISBN 978-7-302-52370-3

Ⅰ.①春… Ⅱ.①南… Ⅲ.①历史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47.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39028号责任编辑:陈立静封面设计:杨玉兰责任校对:吴春华责任印制:杨 艳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邮  编:100084社总机:010-62770175邮  购:010-62786544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印装者:北京嘉实印刷有限公司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开  本:145mm×210mm印  张:5字  数:160千字版  次:2019年10月第1版印  次: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定  价:39.80元产品编号:077622-01内容简介

本系列图书共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精彩的历史故事,本书为第四部。

全书史料均源于正史,用现代语言书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和事,无论是天子贵族,还是无名小卒,每个人物都尽显春秋战国风骨,读者可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情百态,更可从人与人及国与国的博弈中品味世情的冷暖与处世之道。

本书行文轻松幽默,语言极具镜头感,读来有“追剧”的感受,令读者不忍释卷、拍案叫绝,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休闲读物。南柯月初本名巩柯君。95后纯中国制造,零件完整、运转稳定,整体质量差强人意。唯一的遗憾是空有一颗讲究的心,却长了一张将就的脸。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历史是每个人故事龄汇聚。我愿在这个民众浮躁的行杂尘世中寻找一片净土,静下心来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我想记录那些精彩,我想把我,讲给你听……序言

岁月辗转成歌,谁校对时间,谁就会突然老去。我不是一个怀旧的人,如刘同所说:“我不希望自己只能趴在回忆的缝隙中望着过去,不敢惊扰。新情旧恨,日暖朝夕,人来人往,放任成滂沱。”但我却对古老的故事有种莫名的情愫,也许是家庭教育的缘故,很小时就对历史存在着羁绊,上高中时也曾用空闲时间写下《有点苦的“糖”朝》和《新汉书》两本青涩之作,虽然满纸荒唐言,却也是一把辛酸泪。遗憾的是,搬家时书稿丢失,后来为了应战高考就再没时间拾起。说起来还真是寒酸,当别人回忆青春时,一般会有一段花前月下刻骨铭心的爱情或聚义厅前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我只有挑灯夜战的备考和一个搁浅的梦想。

直到多年后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夜晚,第一次这么实实在在地迷茫,一眼望去,窗户外都是水泥和沥青糊成的钉子,一根根揳入新时代的胳肢窝,我们是悲是喜?哭笑不得……

回过头,一眼定格在桌上的《左传》和《战国策》,不知为何,某个瞬间,好像重新拾起了什么,突然意识到——我想写点什么,我要写点什么,我能写点什么。

每一位历史研究者,在研究前都要先搞明白,什么是历史。这是一个亘古不变也必须要事先解决的问题。

历史是简单的延续,罗曼·罗兰说:“历史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活着的人们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着死者尸体前进。”

历史是生动的描绘,马克·布洛赫说:“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历史是善的,大卫·休谟说:“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材料。”

历史又是恶的,伏尔泰说:“历史只是一连串罪恶与灾难的图画。安分守己与清白无辜的人,在广大的舞台上一向没有立足之地。”

历史是过去,我们的先人们吃着五谷杂粮,喝着青梅煮酒,在纷杂尘世间不断追求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历史又是未来,如《大国崛起》中所说,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在我看来,历史是一段故事,我把我,讲给你听。引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历史是一段过往,谁来唱离歌,对谁说情话,陪谁数韶华。辞旧迎新,是她娼妇的本性,但偶尔也对套马的汉子或吟诗的书生脉脉含情。最后,汉子打下了江山,书生匡扶了天下。可是啊,过往终究也不是过往,因为结局是注定的。就像现在的我们,清楚过去的经历;又像未来的我们,对现在的路途不曾期待一样,历史更像无聊的走马灯,轮回再多,也都是一样的故事。我也曾自诩为半个诗人,偶尔也会吟上几句,为这样重复的凄凉添上几分诗意,最后押韵的,竟然只有我的叹息。

可是,过往依旧是过往,让人铭记,我们把这样结局注定的过往称作人生,把聚集众多相似过往的人生称作时代,把所有过往的时代称作——历史!

我是一个不爱讲述自己过往的人,却总想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我知道,那是一个并不美好的时代,最猛烈的拥抱是为了勒断敌人的肋骨,最恭敬的下跪却藏着图穷匕首见的杀机,最热情的举杯心中惦记着人家的方田半亩,最亲近人的头颅也被做成了酒壶。如《大护法》中所说:“这个世界,像是在梦里出现过的,某个腐朽的味道。在那个梦里,我以为见到鸟语花香,到最后才发现,都是假的。到处都是头戴假花的亡灵微笑着舞动他们的头颅向我示好,我只是顾自走开,实在无法喜欢他们的味道……”

但那却是一个值得品味的时代。当世界很多地区的人们还在和马赛克做斗争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华儿女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斯塔夫里阿诺斯老爷子在《全球通史》中不禁感叹:“在这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人们写下了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典文明的形成时代。”

那个时代,没有极端的冬夏,只有温润醇和却又不失潇洒的“春秋”。说复杂点,这是虚假的皮影戏,角色们都身不由己;这又是真实的舞台剧,老戏骨们出神入化地拼演技。说简单点,这依然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长到我一时不知该从何讲起。如果非要优雅又幽默地开这个头,我觉得那个哥们儿最为合适,虽然他把人生过成了冷笑话,但有时,历史的序幕就是这么荒诞!第一章 赵国的班底

那一年,赵惠文王牺牲了肥义、杀死了大哥、饿死了老爹,如愿以偿地坐稳了宝座,却没有如愿以偿地抓稳实权。尽管赵国逐渐成为仅次于秦国的超级大国,但赵惠文王的脸上仍缺少笑容,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的实权一直掌握在权臣李兑手里。李兑虽不是君王,却有君王的野心。在干掉公子章和赵武灵王之后,他逐渐架空了赵惠文王,成了“沙丘之乱”最大的赢家。套中套

作为配角,弄权的李兑肯定熬不到剧终就领盒饭了。他在苏秦的怂恿下,参与了“五国攻秦”,借机谋取了陶邑作为自己的封地。齐闵王倒台后,赵惠文王罢免了亲齐的李兑的国相之职。

终于掌握实权的赵惠文王没过多久快活日子,就遇到了秦国索要和氏璧的问题。公元前283年的一天,赵国突然收到秦国的国书,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接下来的剧情就是众所周知的“完璧归赵”。因为大家对这个故事已经烂熟于心,我在此就不赘述了。

蔺相如因为他的胆识与气节青史留名,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秦昭襄王才是真正的赢家。这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国君,他几乎没有什么声色犬马的爱好,对于玉器珍玩也从来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趣,为何这次一反常态,要以十五座城池的代价来换取一块石头呢?其实,这只是对赵国国力的试探。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国力决定说话的底气。秦国向赵国索要和氏璧,如果赵国不予理睬,或是拒绝得很强硬,那就表示国力足以与秦国抗衡,秦国在之后与其打交道时,就会比较谨慎。如果赵国表现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那就说明赵国自知不是秦国的对手。蔺相如虽然有极高的外交手腕,但他深知秦赵两国实力对比悬殊,潜意识里隐藏着恐惧,在痛斥秦王时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赵国内部如何胆战心惊、赵王如何低姿态等信息,这些才是秦昭襄王真正想要的。至于和氏璧,一块石头而已,谁在乎?!即使真的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奇珍,也已是秦国的囊中之物,归属秦宫是迟早的事。

第二年,在赵国还陶醉于完璧归赵的虚幻胜利之中时,秦国的军队就已压境。公元前281年,秦攻取赵国的石城(今河南省林州市东南);翌年,秦再攻赵,斩杀两万人,占领代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所以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心机都是徒劳的。不要以为你套路了别人,也许你在对自己的智慧沾沾自喜时,却没发现——你,也在别人的套路中。饭局外交家,一个具备劝说天赋的人。他能说服得你心甘情愿地下地狱,并能使你跃跃欲试,巴不得立刻上路。——美国作家 安·比尔斯

在和秦国打了两仗后,赵国撑不下去了。赵国虽然在推行胡服骑射后成了军事大国,但就像苏联一般,是个瘸腿的巨人。尽管赵惠文王整顿税收,使得赵国“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但家底不厚,要应付强秦,后劲还是不足。

其实,秦国撑得也很辛苦。战争拼的不只是军事力量,还有经济实力。兵戈一起,黄金万两。再这样打下去,秦赵就要两败俱伤,到时他国会坐收渔利。因为要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了防止腹背受敌,秦国暂时放下架子,主动向赵国示好。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战国时期列国间的邦交关系,那就是“床头打,床尾和”。互抛橄榄枝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给赵惠文王发微信,约他在渑(miǎn)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吃饭。

秦昭襄王:亲,咱们好几年没见了。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嫁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赵惠文王:说人话!

秦昭襄王:老子想请你吃饭,约吗?

赵惠文王:不约!

秦昭襄王:要么约,要么死!

赵惠文王:哼,约就约!

赵惠文王看似答得挺硬气,实则四处露怯。他心里发毛呀,上回因为一块疯狂的石头,两国已经闹得很不愉快了,赵国又刚刚被秦国胖揍过。这次叫我去饭局,肯定不是给我介绍对象,万一自己交待在那里,赵国可怎么办?于是,他召来廉颇和蔺相如。

赵惠文王:“秦王约我会于渑池。去还是不去,你们怎么看?宝宝怕,不想去……”

廉颇立马气得胡子都着了:“大王,如果我们不去,秦国一定以为我们怯懦。男人,只有战死的,没有吓死的!二营长,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拉出来!大王,我们必须去!”

赵惠文王吞吞吐吐道:“可是……万一最后我不能自然死亡,怎么办?”

蔺相如沉稳说道:“去,是肯定要去的,但我们须谨慎谋划。臣的意见有三点:第一,廉将军陈兵边境,随时准备跟秦国摊牌;第二,太子监国,如果我们三十日内没有返还,就拥立太子为新王,避免内乱;第三,臣愿与大王同去,肝脑涂地,以报大王!”

赵惠文王:“别说话,让我先哭一会儿,太感人了!相如所言甚合我心,我都想封你为太子了!”

蔺相如:“谢大王!咦,为何莫名地有种被占便宜的感觉……”

秦昭襄王(以下简称秦王)与赵惠文王(以下简称赵王)会于渑池大酒店。就这样,这场历史上有名的饭局开席了。

秦王:“赵王不远千里来赴宴,我很欣慰。来来来,先尝一口八二年的雪碧!”

赵王:“我最近血糖偏高,咱先吃点清淡的吧……”

秦王:“那就尝尝这道‘雪山飞狐’。”

赵王:“豆腐上放几个虾米?”

秦王:“再尝尝这道‘猛龙过江’。”

赵王:“凉白开上漂根葱?”

秦王:“怎么样,够丰盛吧?”

赵王:“还有更奇葩的菜吗?”

这时候,侍从抬进来一个美女,身上还盖着一张大饼。赵王懵了,有特殊服务也得等到晚上呀,为何心里有点小激动呢?

秦王:“吃呀,老赵!”

赵王:“这是……”

秦王:“‘老婆饼’啊!”

赵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秦王露出了奸笑。

秦王:“只是吃呀喝呀的太无聊了,要不咱们KTV吧?听说赵王是赵国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我正好带着瑟,你来一段?”

赵王鼓瑟了一阵后,秦王对秦国史官说:“来呀,给我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令赵王鼓瑟,赵王屁颠屁颠地鼓了半天。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拿钱捧个钱场!”

赵王被摆了一道,本以为只能吃哑巴亏,就在此时,蔺相如捧着瓦缶对秦王说:“外臣听说大王您以前是秦国傻不拉唧乐队的首席击缶手,请您也来一段助兴!”

秦王大怒:“小子,同样的招数对圣斗士是没用的,这招我已经用过了。”

作为战国时期行走的表情包,蔺相如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他把瓦缶举过头顶,青筋暴起:“你不弹,就是不给我赵国面子!知道我是谁不?太行山十三太保知道不?我就是老大!想当年,我手拿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邯郸东路,砍了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可我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眼都没眨过!”

秦王:“你眼睛不干吗?”

蔺相如:“不要再串戏了!总之,你不敲的话……哼哼!我现在就在你面前,五步之内,我脖颈里的血就喷你一身,喷花你的高级化妆品,喷毁你的高端定制秦装,你看着办吧!”

秦王左右拔剑要剁了蔺相如,但见他“张目叱之”,于是“左右皆靡”。秦王实在没办法,就在瓦缶上敲了一下。蔺相如马上对赵国史官说:“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不管怎么说,面子暂时保住了。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情节,秦国大臣们此时起哄道:“今日乃我王寿辰,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城来为我王祝寿!”

赵王正暗道秦国人咋套路这么多,蔺相如就开口回击秦国群臣了:“要不怎么说有缘呢,今日也是我王寿辰,请秦王用咸阳来为我王祝寿!”

几番较量下来,秦国没占到便宜。这时有人给秦王出主意,让他借这个机会杀了赵王和蔺相如,就算不杀赵王,这蔺相如是万万留不得的。秦王何尝不想,当他示意手下埋伏刀斧手时,蔺相如对秦王一作揖:“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谢大王款待。我怕回去晚了,边境的十几万大军会着急。廉颇将军正等着我们回去打麻将呢,三缺一,大王要不要同去?”

秦王自然听得出这其中的意思,廉颇已率十几万赵军严阵以待,赵国大有鱼死网破的架势。渑池之会目的是与赵国结盟,以便专心对付楚国,所以秦国也不敢把情况搞得太僵而影响大局。

至于这次饭局的结果,还是用《史记》的原文来表述吧:“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注意“位在廉颇之右”这句啊,这是知识点。从先秦时期至秦汉时期,都是以右为尊。蔺相如动动嘴皮子就爬到廉颇头上,这就引出下一个故事了。没错,就是你熟悉的“负荆请罪”。我是一个著名的龙套

廉颇,谜一样的男人。我翻阅了众多正史,都没找到关于他的“童年”“在人间”“他的大学”的记载,首次出现在史书上时,就已经是名将了。相信大多数看官第一次听说廉颇的名字,要么是因为小学课本里的“负荆请罪”,要么是因为辛弃疾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个什么故事呢?公元前245年,老当益壮的廉颇攻取了魏国的繁阳,此时赵惠文王之子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即位。他一上任就大换血,组建自己的新班底,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被迫出走魏国。魏王虽好吃好喝地待他,但并不敢重用他。

之后,秦国攻打赵国,赵悼襄王发现自己居然无将可用,这才想起廉颇,于是派使者去探望,看他身体如何。廉颇觉得重回巅峰的日子不远了,就当着使者面一口气吃了十斤肉、一斗米。那些网红在直播时猛吃是为了快速赚钱,廉颇这样吃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体依旧硬朗,还能领兵打仗。殊不知使者早就收了廉颇政敌的贿赂,回来报告赵王时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只不过一顿饭的工夫,去了三次厕所。”

领悟到使者的说话技巧了没?真话假话掺在一起说,最容易忽悠人。最终,廉颇没能回到赵国。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他入楚。廉颇是人在楚国心在赵,没能继续沙场建功,最后郁郁而终于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他去世后不久,秦亡赵国。

虽然晚景凄凉,但在壮年时期,廉颇那可是所向披靡的,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在数十年征战岁月中,他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未尝败绩。那么他都有哪些战绩呢?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公元前283年,率军伐齐,长驱直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赵国随之跃居六国之首。班师回朝后,拜为上卿。

公元前279年,再次攻打齐国,破其军。

公元前276年,攻取魏国防陵。

公元前269年,秦国攻打赵国几地,救几地、破秦军。此后,强秦长期不敢攻赵。

公元前251年,燕举兵攻赵,在鄗、代两地大败燕军。

从以上几个战例就可看出,廉颇这个扛把子打起仗来,那是杠杠的!被封为上卿时,廉颇正值壮年,也算是大器早成,虽然喷了古龙水,但还是掩盖不了一股子傲气。渑池之会后,赵国满朝欢喜,唯独他高兴不起来:蔺相如虽然立了大功,但都是舌尖上的功夫。如果动动嘴皮子就能当上卿,那我还打啥仗啊?!天天在家练脱口秀得了!再者,当上卿就当上卿吧,居然还是个右上卿!我廉颇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才混到副部级,那小子陪领导出席个饭局就升到正部级,这还有天理吗?!

于是廉颇放出狠话:“我遇见蔺相如时,一定要羞辱得他无地自容!”蔺相如听说后,接下来的几个月,天天请假不上朝。但就算不上朝,不可能不出门吧?他和廉颇都住二环内,肯定有碰上的时候。这天,蔺相如刚开着自己的奥拓出门,就看见廉颇开着悍马迎面冲过来,他赶紧让司机拐进一个胡同里躲起来(这条胡同故得名“回车巷”)。

第二天,蔺相如发现府内静悄悄、空荡荡的,司机、厨子、侍从全走了,只有一个会计在账房内算账。见蔺相如走进来,会计忍不住发问了。

会计:“老爷,您都是正部级了,为啥还开一辆奥拓?咱家司机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

蔺相如:“我是想让全赵国的人都知道,我很低调!”

会计:“您都低到下水道里去了!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权力比廉将军大,见到他居然吓得绕道走。人可以怂,但不能怂得太走心!”

蔺相如:“哈哈哈!你觉得,廉将军和秦王,谁更牛?”

会计:“自然是秦王!”

蔺相如:“我既然敢痛斥秦王,还会怕廉将军吗?大争之世,最忌讳将相失和。秦国之所以不敢动赵国,就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要是我俩内斗,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会计听后,既羞愧又感动,立马发了条微博《蔺相如,一个男人的胸怀与大义(不转不是赵国人)》。这条微博被疯狂转载,上了头条。廉颇无意间看到了,顿时觉得自己太狭隘,竟将个人荣辱置于国家大义之上,于是肉袒负荆,来到蔺相如家门口请罪。

廉颇:“大人,请用荆条狠狠抽打我吧!”

蔺相如:“将军,您以为自己在演《五十度灰》吗?我不好这口的……”

廉颇:“想什么呢!按照剧本,接下来的剧情是你原谅了我,并热情接待我,然后咱俩结成刎颈之交。”

蔺相如:“感谢你的剧透……”

这出“将相和”就这样以大团圆结局收场了。史书关于蔺相如的记载,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戛然而止了,之后他便在史书中销声匿迹。廉颇除了在之后的长平之战中跑了个龙套外,也没有太出彩的戏份来使历史这出大戏剧情反转。

按照套路,上述这些故事最后都能给人灌鸡汤,让人像小学生答语文题似的,说从中可以学到蔺相如的机智大度、廉颇的知错更改、“兄弟齐心,其力断金”的道理等等。但对于历史而言,这两位贤臣猛将再流芳千古,也只是“著名配角”;秦昭襄王再默默无闻,到底还是那一时期的“非著名主角”,剧情发展仍在他的掌控之中。龙套无论做多少努力,都无法根本性逆袭。但是,即使明知结局,即使只是龙套,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博得了两千余年的喝彩,可以像星爷那样有底气地说出那句话——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战国四大名将”的替补队员“虚惊一场”这四个字是极好的,比“举国欢庆”“一帆风顺”什么的要美好百倍;而“担惊受怕”这四个字也是极惨的,比“慷慨就义”“泰然赴死”什么的要痛快百倍。钝刀子割肉,最折磨人了!

渑池之会虽然险险地通过了,但赵惠文王回国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生怕强秦报复,自己的脑袋被秦王做成夜壶。在焦虑与恐惧中等了十余年,赵惠文王都等得神经衰弱了,秦国的大军还是没来,这让老赵想不通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鹅卵石之所以被人捏在手里玩,就是因为它没有棱角。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廉颇、蔺相如强强联合的功劳。多亏了这十余年宝贵的发展时间,赵国坐实了第二大国的地位。实力一强,就想找个地方练练手,于是盯上了齐国。

自齐威王整顿吏治后,齐国辛辛苦苦攒了几十年家底,结果被苏秦这个传销界的关二爷一股脑儿地坑完了。虽然最后有田单复国,但罐头里的咸鱼是无论如何也翻不了身的。赵国以前没少被齐国欺负,现在终于可以出出气了。

那么派谁去砸齐国的场子呢?作为当时的扛把子,廉颇自然是第一人选,但他要时时刻刻防备秦国来砸赵国的场子,实在抽不开身。就在这时,老赵瞥到办公桌上的一摞税务报表,全国各地数年的账目被整理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一目了然。老赵忙将竹简展到最后去看落款,然后又想起平原君对他说的话,他微微一笑:“果然是将才!就是他了!”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擅长做Excel表和PPT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的替补队员——赵奢。如果你对他感到陌生的话,不要紧,你肯定认识他的儿子——那个纸上谈兵、长平一战断送四十万赵军性命、加速强秦统一大业的赵括。说起来,赵奢挺倒霉的,打了一辈子胜仗,连“战国四大名将”都没混上;儿子初出茅庐打了一次败仗,就掉入历史的茅坑里了。

听到这儿,估计不少看官已经摩拳擦掌、等着听长平之战了。抱歉,让你们失望了,目前还是赵奢的主场。衰神赵括与战神白起之间的对决,至少要戒斋七日、沐浴更衣、搓澡拔罐后才能下笔。

说回主角赵奢。关于他的早期历史,和廉颇一样,都如谜一般,唯一的记录也只是《战国策》里的寥寥数笔:“奢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燕之通谷要塞,奢习知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测,赵奢早年是跟着赵武灵王混的,还可能参与过胡服骑射,可惜就在事业的上升期,李兑在“沙丘之乱”中饿死赵武灵王,之后又搞起了“大清洗运动”,很多赵武灵王一派的官员遭到坑杀。燕昭王铸黄金台,一直在招贤纳士,所以赵奢逃奔燕国,后得到燕昭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虽然燕装穿在身,但他的心依然是赵国心,他的一切都烙上了赵国印。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了十几年,赵惠文王十二年,李兑失势,受其迫害者陆续回到赵国。赵奢毅然决然地要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

燕昭王说:“留下吧,留在这里你会有更大的发展。在这里,你顶我的五个师;回去了,一无所有,只能从头开始。”

赵奢答道:“过去,我是漂泊的太阳,随时间流浪;现在,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赵国,我的根在那里!”

回到故乡后,真的如燕昭王所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于是,临近不惑之年的赵奢开始了二次创业。他在北影门前卖过碟、天桥底下擦过鞋,日子过得极为拮据。君子固穷,不坠青云之志,赵奢将全部的积蓄和空闲时间用在了自考上,终于拿到了经济学本科文凭,并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公务员。因为工作做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地方税务局田租科科长(田部吏)。按照这个节奏,赵奢在退休前混个县税务局局长应该不成问题,但老天爷不忍这武曲星明珠暗投,于是给了他一个投笔从戎的机会。

赵奢作为公务员,真正践行了人民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要求与期望:有事业心,有责任心,业务精,作风硬,刚直不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七大姑、八大姨想通过他搞点偷税漏税的事儿,他前脚答应得好好的,后脚就把这些亲戚给举报了,搞得亲戚们都不敢徇私枉法了。

除了大公无私外,赵奢还有一个极为难得的品质——不畏权贵。这天,赵奢到平原君赵胜的府上收税。平原君是什么人?“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之一、赵惠文王同母弟、赵国国相,这背景实在太硬了!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国相府里的狗腿子们向来是用鼻孔看人的。果然,赵奢刚到门口,出示文书,说明来意,就遭到这些狗腿子的讥讽:这赵奢实在不懂人情世故,平时来拜见平原君的那些朝廷大员们,让通报时,都会点头哈腰地塞个红包,你一个小科长,不但不送钱,居然还敢收国相府的税!于是,几个狗腿子挡在门前不让赵奢进去,赵奢也不急,就站门口耗着,场面一度很尴尬。这时,平原君家的狗腿子队长出来了,气焰很嚣张。

队长:“你丫咋还不走?”

赵奢:“走?身后就是法律的底线,我已无路可退!”

队长:“不走是吧?我告诉你丫,我发起疯来,连我自己都怕!”

赵奢:“不要乱来,我可是带着法律文书来的!”

狗腿子队长突然一把抓住赵奢的手,要把文书抢走。

赵奢:“你干什么?”

狗腿子:“放手!”

赵奢:“你想要啊?你想要,说清楚就行了嘛!你想要的话,我会给你的。你要,我当然不会不给你了。不可能你说要,我不给你;你说不要,我却偏要给你。大家讲道理嘛!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队长:“救命啊!闭嘴!快把他打死!”

狗腿子们一拥而上。

赵奢:“等一下!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吗?你说句话啊,我只是想在临死之前多交一个朋友而已……”

打了半个小时,赵奢居然还无大碍。

狗腿子们:“我去!打了这么久还没死!这小子是妖精吗?!”

赵奢:“说到妖精,其实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了,是人妖。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狗腿子们:“我受不了了!”

赵奢:“你妈贵姓啊?”

狗腿子们:“我最恨别人问候我妈了!把他打死!”

又打了半个小时后,一队官兵赶到国相府,把这几个狗腿子围了起来。赵奢擦了擦鼻血,微微一笑:“刚才我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哈哈哈哈!在我无尽的智慧面前颤抖吧!”

狗腿子们:“哼!你抓了我们又能怎样?!我家大人会来救我们的!”

赵奢:“看来你的反射弧有点长呀!的确,拒缴税款构不成大罪,但现在你们暴力抗税,还公然殴打税务官员,案件性质已经由行政案件变成刑事案件了!这下,别说平原君,就是“丘陵君”“盆地君”来了,也救不了你们!来呀,依据国法,把抗法的这几个人给我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几个狗腿子顿时吓瘫了,不禁仰天长啸:“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

虽说是狗腿子,但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平原君十分恼怒,扬言要将赵奢革职查办,甚至要问死罪。身边的人都劝赵奢道:“你找阎王爷收人头税,这下好了吧?阎王爷回来收利息了。你趁国相没动手前赶紧逃命吧!”“逃什么逃,我又没做错!我直接去找平原君!就算他真是阎王爷,我也要薅他几根胡子!”于是,他快马来到平原君府上,当面质问。

赵奢:“您身为国相,本应是百官表率,却放任手下藐视、践踏国家法令,您想过后果吗?一旦百姓效仿,那法律还有什么威严可言?政府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如果满朝文武都像您这样置国家法令于不顾,民怨四起,国库亏空,一旦他国来犯,朝廷尽失民心,无人愿为国出力,赵国就会变成第二个齐国。那时您还能安享国相的尊荣吗?您可知,您的国相之位从哪里来,应用到哪里去?”

平原君:“自然是从大王处来,再用到报答大王处去!”

赵奢:“错!应当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平原君:“你处分闹事之人,为什么不事先向我请示?”

赵奢:“处理抗税之人是我的职权,无须请示!”

平原君:“我是国相,我的人,不能特赦?”

赵奢:“法外无恩!”

平原君:“哈哈哈哈!不愧是我看中的人,没有让我失望!不卑不亢,刚直不阿,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赵奢当时不太明白平原君的潜台词,但他知道自己这条命保住了,这就够了。国相要想搞死他这个小科长,实在太容易了。他敢当面质问平原君,实际上是在赌,是拿自己的命来赌平原君的人品。很幸运,他赌赢了,而且他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命,还赢得了前程。没多久,赵奢就收到一份调令,他升官了,而且是火箭式上升,从一个县级税务局的小科长,直接升为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一不留神直接进中央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其中少不了平原君的赏识。“收税门”事件后,平原君把赵奢推荐给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十分欣赏赵奢的人品,于是将其破格提拔为正部级高官,掌管全国税务工作。

这种升职加薪的事,落到谁头上,估计都会不再怀疑人生了,但对于赵奢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税务工作,不管是在乡里还是在中央,都是一样的干,都会把本职工作做好,区别只是工作量大小的问题。

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后,赵奢在榻上“葛优躺”。他望着案牍上成堆的税务报表,叹了口气,随后慢慢抽出枕下一卷快被翻断绳的兵书,缓缓地展开。他再次感到扎在心里的那份悸动,不禁怀疑人生:“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已经不再年轻的赵奢想要做出改变,而这对于他来说,并不算难。为什么?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段子。

三个男子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让他们说说各自的情况。A说,我有1000万元现金;B说,我有一栋豪宅,价值2000万元。女方父母对A和B的回答很满意,就问C,你有什么。C回答,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孩子,现在在你女儿肚子里。A和B默默地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核心竞争力不是钱和房子,而是在关键位置上,要有自己的人。赵奢就有这样的核心竞争力,谁呢?平原君啊,这是多么重要的人脉资源!刚好赵惠文王想出兵伐齐,而且正好发愁将领人选,再加上平原君的推荐,众多因素凑在一起,让赵奢从经济学专业跨界到军事专业。这银河般的鸿沟轻松越过,厉害了,我的哥!这是要拿双料博士的节奏啊!是得还是失

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以赵奢为将,攻打齐国的麦丘。虽然齐国被乐毅虐了千百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经的第二强国哪有那么容易被随便欺负。之前赵国派兵多次攻打麦丘,但都是无功而返。于是,赵惠文王这次下死命令,让赵奢立下军令状,一个月内必须拿下麦丘,否则就把赵奢一家裹吧裹吧埋到八宝山。赵奢很意外,没想到自己的战场处女秀居然可能会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所以刚到麦丘时,他直接开始强攻,失去了一个将领本应具备的冷静。攻了半个月,赵军死伤过半,也没能推进一步。这下赵奢更着急了,他甚至做好了一家人在另一个世界团圆的准备。

一般在这种时候,总会有一个角色突然灵机一动,生出一条妙计,然后力挽狂澜,攻城略地,奏凯回朝。剧情的确是这么发展的,但想出妙计的不是赵奢,而是日后被当作反面教材的赵括。那时的他谦虚谨慎,言谈间甚至带着一丝可爱的稚气,是一个可造之才。赵括认为,硬攻是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的。从种种迹象来看,麦丘的粮食尽管还没有吃光,但肯定接近粮绝了。他希望父亲先暂停进攻,搞清楚情况,避免更大的伤亡。

赵奢没有听从儿子的建议,他继续攻城。他是被赵王给逼急了,人一急就会失去理智。虽然自己的建议没被采纳,但赵括并没有放弃。他深信,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于是他从最近抓的齐国战俘那里下手。最初审问他们时,这帮死士都在做困兽之斗,死活不肯开口。一直来硬的不行,被虐久了,战俘的情绪就会由恐惧变成愤怒,最后变成憎恨。恨,是人类最强大的能量来源之一,它甚至超越了爱的力量;但也不能一直来软的,战俘们会以为你是软蛋,会拿捏你。赵括的计策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先让手下对这些战俘用刑,虐到他们承受的临界点时,赵括如超级英雄一般登场,送吃送喝,嘘寒问暖,还跟战俘们同榻而眠、促膝长谈。一次两次,战俘们还有戒心;八次十次以后,他们彻底被这位年轻的将领折服了,于是向他透露了城内的情况。

正如赵括所料,城里的粮食快吃完了,齐军经常到百姓家里抢粮,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现象,民怨早就达到了峰值。得到这些情报后,赵括认为时机到了。他马上释放了这批战俘,还发放粮食和财物给他们。战俘们感动得泪流满面,从来没见过这么仁义的将领!

赵括表现得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战俘后,立马跑回来对赵奢说:“爹,万万不可再强攻了!俘虏透露消息称,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对赵军的进攻很有防御之法,赵军前几次攻了几年都无功而返。而此次的赵军与以往的赵军没有什么不同,并不比他们更善战,攻城的手段也如旧,继续强攻下去,只会扩大我军的伤亡。况且城中齐军经常在晚上偷袭我军,城外也有不少墨家游击队和我军打运动战。这样下去的话,一个月内肯定无法破城。”

这次,赵奢听从赵括的建议,停止了进攻,并释放了所有的齐国战俘,还发放给他们更多的粮食和财物。战俘们回去后,说这支赵军的将领如何仁义,不但没有侮辱他们,还让他们带粮食回来给大家吃。城里的百姓听说外面的赵军是仁义之师,都想出城投降赵奢。

齐军将领见这些回来的战俘给城中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于是坑杀了带头投降的几个,并把剩下的关起来。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举动,这些战俘刚给城中百姓带回粮食来,算是大家的救命恩人,而你却说杀就杀。本来你抢我们的粮食,我们看在国家大义的份上也就忍了,现在你还蹬鼻子上脸了!于是,老百姓和一些士兵磨刀霍霍,准备剁了那几个不爱惜士兵和百姓的齐军将领。

赵奢这个时候终于开窍了,他命赵军用抛石机,把粮食抛入城中。赵军每天把粮食抛入城中后,就回营休息,别的啥也不做,就这样持续了好几天。守城的齐军实在扛不住了,饿得前胸贴后背,赵军抛进来的粮食又不敢吃,怕有毒;就算没毒,也怕动摇军心。于是齐军派代表把粮食又送了回来。

接下来的七八天,麦丘攻城战的现场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赵国攻城部队玩了命地往城内抛粮食,齐国守城部队玩了命地往城外扔粮食。就在这样的来来回回中,赵军拿下了麦丘。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赵军往城里扔粮食,城里的百姓都饿了半个月了,一见到粮食眼睛都绿了。刚准备把米下锅,齐将就跑过来一脚踢翻了锅,然后抢了粮食,又给扔回城外。一回两回也就忍了,但积怨难返时,所有的矛盾集中在一个时刻爆发了。麦丘百姓杀了守城的齐军将领,投降了。

赵括的办法奏效了,赵惠文王重赏了赵奢父子。赵奢暗暗庆幸自己的儿子是个将才,但如果他知道后来发生的事,他肯定不会让儿子入这行。

对于很多已过不惑之年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周而复始的生活,简单平静得一眼望得到头;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三年五载可能就决定了一生一世。赵括的将领生涯的确需要一场胜利,但这场胜利来得太轻易、太顺利了。吃什么最补脑?答案是——亏!太易得的胜利,让赵括变得骄傲自大、贪恋财利,自认为熟读几本兵书,就可以纵横天下、万夫莫当。

对于他此战之后的表现,我想用莎士比亚的一段话来概括:“上天是慈悲的,它宁愿用雷霆的火力,去劈碎一株壮硕的橡树,却不去损坏柔弱的郁金香。可是骄傲的世人掌握暂时的权力后,会忘记自己琉璃易碎的本来面目,像一只盛怒的猴子一般,做出种种丑恶的怪相,使无上的神明们因为怜悯他们的痴愚而流泪。其实诸神的脾气如果和我们一样,他们笑也会笑死的。”最后一粒进球问:关于中国足球,你印象最深的名言是哪句?答: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发兵攻打韩国的阏(yān)与(今山西省和顺县),韩国向赵国求救。赵惠文王先后召廉颇、乐乘,询问是否可救。名将都很重视自己的声誉,生怕遭遇滑铁卢,被一次败仗抹去一生的光辉。阏与距邯郸甚远,而且道路崎岖、险阻众多,战车、重武器都用不上;此外,脱离大本营太远,后勤、援兵等跟不上。一旦出兵,那就相当于千里走单骑,万一被困,别说一世英名了,性命可能都会搭进去。所以廉颇、乐乘不敢接这烫手的山芋。

赵惠文王尴尬了,人家都打上门了,自己的两员大将却只知明哲保身!这时候,他想起雪藏了很久的赵奢,于是召他商议。赵奢慷慨答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惠文王听了特别提气,就任命赵奢为将,出兵救阏与。

救兵如救火,按理说赵奢应该快马加鞭赶往阏与,一鼓作气干倒秦军,但他刚出邯郸三十里,就下令停止前进、筑垒扎营。如果你在赵奢麾下当兵,我劝你不要对他的决策有怀疑,更不要去议论,因为赵奢又下了一道军令:有以军事谏者死!随后他又散布消息说,自己是软蛋,秦军彪悍,自己一听到他们的威名,都吓得内分泌紊乱了,已经无心救阏与,只求自保。秦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想,既然赵军不敢来救,那阏与已是囊中之物,于是松懈了下来。

赵奢的第一步计划成功了,他为阏与争取到了时间。但他依然没有出兵,因为他知道,秦军将领向来比较谨慎,即使相信赵军不敢来救,肯定也会做两手准备。秦军还是会派兵在半路截击自己,一旦被他们缠上,别说救阏与了,自己也会被啃下一块肉。

果然不出赵奢所料,秦军派兵进驻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擂鼓呐喊,欲诱赵军来救武安,以牵制赵军。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赵奢的谋略,几个士兵非要做出头鸟,联名上书请求赵奢援救武安。赵奢一言不发地听这几个士兵声泪俱下地陈述利害,还时不时地点头,听完后,他闭上眼睛,说了一句“杀”。这几个士兵带着满脸的惊恐和问号,被正法了。

赵奢这样做,不只是在杀鸡给猴看,还是在给想偷鸡的黄鼠狼看。因为他早就发现,军中混入了秦军的间谍,为了给秦军吃一颗定心丸,表一表自己绝不去救阏与的决心,他才忍痛杀了自己的兵。

当然了,仅仅是一次苦肉计,还不能让秦将完全放心,他们索性派了一名使者去试探赵奢的口风。只是这名使者太嫩了,赵奢一眼就能看穿他的盲肠。对于这名实为间谍的使者,赵奢好似被哈士奇附身一般,低三下四、谄媚逢迎、好吃好喝地供着,这使者顿时嚣张起来。

使者:“小赵啊,你说你装什么呢?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没有金箍棒,就别穿豹纹短裙。现在进退两难,尴尬了吧?”

赵奢:“您长得帅,您说的都对!”

使者:“对嘛!做人就要像我这样低调,虽然我帅得人神共愤,但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从没想过和这个世界作对。”

赵奢:“您长得帅,您说的都对!只要秦国的天兵天将不来打我,我是万万不敢去骚扰的。还请贵人回去多为我美言几句。这张卡,一点小意思……”

使者:“你这是干什么?我可是有原则的美男子……”

使者回去后,给秦军将领报告了赵军的情况,秦将喜出望外,彻底放松了警惕。另一面,送走秦军使者后,赵奢之前堆满笑容的脸立刻换上了一副沉稳坚毅的表情:“是时候了!”

他迅速集合部队,卷甲而趋。除了口粮和轻兵器,其他辎重全部丢掉,以最快速度赶往阏与。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已经赶到阏与,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攻打阏与的秦军本来可以以逸待劳,和驻扎于武安的秦军会合,两面夹击赵军。这下,计划全乱了。

阅读过《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第三部的同学可能发现了,赵奢的这个作战套路,和吴起以两万鲁国残兵击败齐国数万精锐的那一仗如出一辙。我猜想,吴起的《吴子兵法》那时已是军事畅销书,赵奢认真阅读,每日研习,深得其中的精髓。至于那个秦军武安方面军将领,估计他上大学时天天翘课打游戏,进入职场后又每晚熬夜刷抖音、逛淘宝,不知继续学习,所以他输得一点也不冤枉。不管哪个时代,世界都在惩罚不思精进的人。

赵奢赶到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时,听说阏与方向的秦军掉转枪头,向自己攻了过来。赵奢立刻下令停止行军,就地筑垒,采取守势。就在全军忙着安营扎寨的时候,赵奢盯着守备严密、看似完美的攻防图,总觉得少点什么。究竟少点什么呢?突然,赵奢一拳捶在桌上,他想明白了——赵军百里奔袭而来,是来攻伐恶秦的,怎么反倒龟缩防守起来?!攻防图上所有的地方都是正确的,但作为攻伐的一方,偏偏少了一个“攻”字。兵贵神速,必须与阏与方向的秦军速战速决,否则武安方向的秦军赶到后,有可能被包饺子。

既然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攻法呢?就在赵奢思索之际,一个名叫许历的士兵要求见赵奢。大敌当前,赵奢没心思见一个小兵。许历就在营外大喊:“将军见我!我有破敌之策!”赵奢很意外,于是见了他。

许历道:“秦军没想到赵军能这么快赶到阏与,定会因为被将军耍了而恼怒,所以他们此次攻来,必定士气旺盛。将军如果不能做好安排,严阵以待,赵军必败。”

赵奢问:“然后呢?”

许历道:“然后……请将军杀了我吧!”

赵奢大怒:“说了半天最后给我这样一句话,你就是来搞笑的吧?还是你是秦军细作,想拖住本将军的注意力,给秦军留出更多时间?”

许历道:“将军曾下令,‘有以军事谏者死’。我这也算是妄议军策,军令如山,还请将军赐死!”

赵奢无奈了,还真没见过这么死心眼的,于是说:“等回到邯郸再杀你,你先说你的计策!”

许历道:“我的计策很简单——北山。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北山?”赵奢看了一眼攻防图,顿时一个激灵。没错,就是这里!阏与之地道路极其狭窄,而且多悬崖峭壁,无法排兵布阵,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发挥出威力。任何一方陷入其中,都无法全身而退。如果秦赵两军狭路相逢,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讨不到好处。北山这个制高点是唯一的胜点!当秦国几万大军深陷狭窄的山路时,我军借助制高点,先万箭齐发,随后从山上奔袭而下,一鼓作气,定能歼敌!

赵奢采纳许历的主张,果然大获全胜,解了阏与之围。奏凯回朝后,许历被封为国尉。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其后人改姓马,据说这就是马姓的由来。

赵国赢了,但赵惠文王明白,这是比赛结束哨声吹响前,赵国最后一粒进球,结局还是改变不了的。此时是公元前269年,距离赵惠文王的人生谢幕,只剩三年时光了。而距离秦灭赵国(公元前222年)只剩短短四十余年时间。留给赵国的时间,真的不多了……第二章 崛起的前夕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咸阳城的南门外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等着看一场车裂。在那个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的年代,处刑没什么新鲜的,但这场极刑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被处刑人的身份,因为他恰恰是秦国所有酷刑的制定者——商鞅。

人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敬重着、深爱着但又憎恨着这位立法者,他们惋惜着但又庆幸着他的死去。其实他们大可不必纠结,因为商鞅早已流干最后一滴血,躺在刑场上的,只是一具尸体。不过,他的气息似乎还在,如布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的那样:“当人亡物丧,往日的一切荡然无存之时,只有气味和滋味还会长存。它们如同灵魂,虽然比较脆弱,却更有活力,更为虚幻,更为持久,更为忠实。它们在其他一切事物的废墟上回忆、等待和期望,在它们几乎不可触知的小水珠上坚韧不拔地负载着回忆的宏伟大厦。”

商鞅虽死,秦法犹存,即使只剩下骸骨,也依然被人敬畏。鄙人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终于写到我最想讲的部分了。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就让一切铁与血的回忆,从秦献公开始吧。千帆驶尽回眸望,归来非少年

秦横扫六国,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了中华大地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央集权制大一统。两千余年后的我们,能够简单清晰地背诵出这段基本的历史常识,但若是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时,你说出这样的话,一定会让听到的人笑破肚皮,因为此时的秦国实在是被欺负得没话说。

那一时期,还是魏国的天下。魏文侯即位后,励精图治,任人唯贤,麾下精英汇聚。此时的秦国国土狭小,只占据陇山以东、洛河以西、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在魏国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秦国甚至有灭亡的危险。

虽然外患当前,但秦国并没有暂时放下内部矛盾、一致对外,而是发挥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一贯传统——外斗外行,内斗内行。春秋中期,秦穆公称霸西戎,但他之后的好几代国君,是一代不如一代,秦国陷入长期的内乱,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一直持续到战国中期。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在变得顶天立地之前,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柔弱过往。秦灵公(从谥号上看,就知道这个国君不怎么样)死时,他的儿子公子连只有十岁。秦灵公的叔叔秦简公趁侄孙年幼,篡夺了君位。原本是国家准一把手的公子连,转眼就变成前朝余孽了。为了留存灵公的血脉,一批忠臣护送公子连逃往魏国。

坐在逃亡的马车上,公子连凝望着故土。人生中总有一些事让我们瞬间长大。这一刻,这个十岁的男孩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男人!

公子连来到魏国后,受到魏王的礼遇。他眼下虽然落难,但再不济也是一个公子,有朝一日若能回到秦国,培养一个亲魏的秦君,总胜过自己后院被惦记强。公子连深知魏王的这点心思,所以才投奔魏国。互相利用,心照不宣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公子连本着“年轻就是资本”的原则,在魏国蛰伏起来,等待秦简公死后,自己翻身农奴把歌唱。可惜,秦简公真的是个简单的人,人家根本没想做个文治武功被后世传颂的明君,在位十六年,每天只是喝喝酒、健健身,啥正事都没干。归西后,他的儿子秦惠公接着干,一干就是十三年。

太坑公子连了!他这一等,将近三十年的时光过去了。十岁流亡异乡,转眼间已届不惑之年,他几乎绝望了。不过就在此时,剧情峰回路转。秦惠公临死前才有了一个嫡子,这就是后来的秦出公。为啥他的谥号这么奇怪呢?这还不简单,“出”就是被人赶下台了呗!

公元前386年,秦出公即位,年仅两岁。两岁能干什么?实在干不了比吃奶更大的事了吧?于是他的娘亲挟奶娃以令臣下,执掌朝政。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大多不适合从政,因为太过于感性,而政治家最不需要的就是感性。当然,武则天、孝庄太后这类出色的女政治家除外,她们是王水做的。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女人突然获得权力,一般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在用人上会任人唯亲。在她们看来,血缘远比能力要可靠得多。秦出公的母亲大量任用外戚和宦官,引发秦国宗室与公族的不满。为了安抚人心,她又开始拿钱补天,赏赐过多,使秦国国库更为空虚,于是又通过加重赋税来弥补亏空,这下使得民怨更为沸腾。此外,周边各国蠢蠢欲动,大有生吞秦国之意。总结起来,这时候的秦国形势就是:刑事犯罪高发、对外斗争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尖锐。

与此同时,赵国为了挺进中原,把都城从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迁到邯郸。迁都后,赵敬侯将矛头指向魏国的小弟卫国,赵、魏两国摩擦不断;楚国此时是被魏武侯逼走的吴起在做令尹,自然不待见魏国;秦国又和魏国是世仇。面对糟心的外部环境,魏武侯决定送公子连回秦国,助他夺权,以建立一个亲魏政府;即使公子连夺权失败,秦国也必会陷入混乱。

送公子连回国,看似对魏国有百利无而一害。但怎么说呢?魏武侯是一个想法简单、容易犯错误的国君,他的继承人遗传了他这个毛病。两代人一共犯了三次错误,送走了三个人。正是这三个人,彻底改变了魏国和秦国,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命运。这三个人,第一个人是兵王吴起,第三个是法圣商鞅。而这第二个人就是公子连,也就是日后的秦献公。如果你觉得他的政治作为对秦国影响还没那么大的话,他可以用他的继承人来凑,因为他为秦国贡献出了秦孝公。

当然,那是后话,我们先说回公子连。一边是出母乱政,一边是魏国支持,对于公子连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他必须趁势扩大他的优势。于是,他派人潜入秦国,联系各大媒体,准备先打一场舆论战,说当初简公篡位后,只知享乐,荒废朝政,导致秦国连年战败、丢失西河之地;现在出母乱政,重用外戚,横征暴敛,使得内朝乌烟瘴气,外朝民不聊生。现在,正统的君位继承人公子连要回来了,大家要抓紧时间站队呀!

本来秦国上到宗室公族、下到黎民百姓,对出母那个败家娘们就怨声载道,现在被舆论这样一煽动,把她赶下台的决心就更坚定了。更绝的是,公子连还打出了最为振奋人心的口号——恢复穆公霸业!

在秦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那可是神一般的人物!在穆公之前,秦人一直被中原各国称为蛮夷,穆公称霸后,他们才被改口称为秦人,才有了中原人的尊严。穆公薨逝后,霸业凋零,如今“四代乱政,诸侯卑秦”,秦国衰落得不成样子,民心思治,大家都渴望恢复穆公时的繁荣安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造梦家,能炮制出让人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理想与目标。这种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我们可以称之为信仰。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以利益为主的阵营总是会动摇的,但以信仰为主的阵营,是绝不会被分化的。”

抓住了舆论,还不足以扭转乾坤,枪杆子里出政权,永远是硬道理。出母再不善于主政,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直坚持没让这场乱乱到军队里去。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公子连很难有实际行动。总不能向魏国借兵吧,这种借虎驱狼的做法,傻子才会用。

就在公子连发愁之际,魏武侯来神助攻了。虽然不能直接派兵,但其他资源还有的是啊,比如——钱。秦国的军队虽然未被内乱波及,但有一个大漏洞可钻,那就是穷。秦国任何一个地方都穷,连王宫里的耗子都是饿死的。魏武侯抓住这一点,做了一笔政治投资。他赠予公子连大量的金银珠宝,让他去收买秦军将领。交换条件就是,在公子连在位时期,秦国不与魏国为敌。

魏武侯送走了公子连,并助他登基,以一批金银珠宝的代价换来了秦魏边境二十余年的安宁。这笔买卖看似划算,却埋下了一个永世的祸根。谁又能猜到,当年的利,最后会变成亡国的弊……

公子连踏上了返回故土的旅程。在秦、郑两国边界,守将右主然不让他和随从通过,他们被迫前往戎族之地。当他们来到焉氏塞(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时,秦国的左庶长菌改前来迎立公子连回国登基。

还未踏上故乡的土地,公子连就感受到了来自故乡的问候——出母派来的拦截大军。随从们将公子连围在中间,已经做好了护主牺牲的准备。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公子连悠闲地打了一个响指——拦截大军就改旗易帜,变成护送新君登基的警卫团了!

原来在回国前,公子连就用魏武侯赠送的财宝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秦国的大部分将领已经被他收买。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更何况那个搞得秦国民不聊生的女人马上就要倒台了,护送新君登基,这可是成为开朝元勋的大好机会,谁不想抢这个头彩?!秦国各路兵马一听这个消息,争先恐后地起兵勤新王;老百姓也箪食壶浆,以迎新君。

作为一个君主,心狠手辣是必须具备的品质,所以公子连毫不留情地杀死了还是幼儿的秦出公,以及他的母亲。他把剑从出母胸口拔出,拭去溅在自己脸上的鲜血:“秦剑是用来杀外敌的,我希望,这是它最后一次饮秦人血。”

当年,秦简公趁公子连年幼,夺了他的君位;如今,公子连趁他的孙子年幼,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真可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公子连终于正式登基,史称秦献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