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语言文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1:44:15

点击下载

作者:鹿军士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丰富语言文字

丰富语言文字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汉字

在远古时期,华夏先人长期使用口语交流,但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资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社会活动的增加,口语交流已经不能满足保存或传递信息的要求。在先人的不懈努力下,汉字最终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从口语中脱颖而出,人们逐渐学会用简单文字记录生产生活中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和书面语开始丰富起来,人们可以用文字完整地记录事件或表达思想感情了。汉字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华夏民族也由此进入了文明社会。汉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载体,也是华夏的文明符号,它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字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千古漫漫的汉字演变史

华夏始祖黄帝在统治中原大地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和睦,家家安居乐业,人人幸福安康。那个时候,黄帝手下有一个叫仓颉的人,为人踏实,黄帝就分派他专门管理部落里的牲口和仓储。

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他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对这些牲口和食物,他了然于胸,无论谁问起来,都不会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他在绳子上打结,用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除一个结就麻烦了。

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种方法挺奏效,一连用了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让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每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让仓颉管。仓颉又犯难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无法应付这些事务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

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一种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飞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比如仓库里储存着一头鹿,仓颉就画一个鹿角表示出来。如果储存着一匹马,就画出一匹马的形状。如果是稻米,就画两片叶子,中间点几个点表示稻穗。以此类推,符号创造出来了,仓颉利用这些符号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他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管理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在各部落推广开了。而这些符号渐渐就形成了文字。汉字就是在仓颉所发明的“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仓颉发明文字后,又经过了若干年后进入了商朝时期。商代崇尚迷信,凡祭祀、捕猎等活动,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在其上刻写占卜时日、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和占卜结果等,推动了汉字的发展。

刻在这些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基本上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内容。

在商代,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

随着商朝的灭亡,甲骨文也逐渐消逝。商末周初,青铜器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统治者令工匠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载铸造的原由、用以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铸刻在这些青铜礼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也叫钟鼎文。

金文一般是先写好字,再刻在模子上铸出,也有些是直接刻在器物上的。铸刻的字凹下去的叫“阴文”,这种字最多;凸起来的叫“阳文”。

金文有时代早晚的区分,基本上和铜器的种类、形制和花纹等的分期是一致的。大致为商代到西周前期、西周后期到春秋以及战国时期。

如果从字形、文章和铭文内容等方面看,又可以细分为八个时期:商代前期、末期、西周早期、中期和晚期,春秋早期、晚期和战国时期。周朝时,金文达到了鼎盛时期。

金文大约有三千零五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代甲骨文而起,同甲骨文一样,具有古朴的风格。

金文的内容是对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劲,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了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而且更易于识别。

东周时期,秦国的文字有了新的发展,它们的字形结构大体上保持了西周的写法,只是变得更加整齐匀称,这种文字称之为“大篆”,也叫“籀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项改革就是统一文字,这项改革是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进行的。办法是把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酌加简化后,推行到全国,同时废除战国时期那些区域性的异体字——六国古文。这种经过整理的秦国文字就是小篆。

小篆使用圆转匀称的线条,形体整齐,确立了文字的符号性,文字的书写因此有了规律。小篆确定了每个偏旁在文字形体中的位置,不能随意颠倒,每个字形所用的偏旁固定为一种,不能用其他偏旁代替,每个字的书写笔数基本固定,这样就做到了定型化。

秦始皇时期刚刚平定天下,政务繁杂,各部门来往的文书繁多,用小篆写公文虽然比以前方便了许多,但小篆不便于速写,还是费时费力,影响工作速度和效率。

当时,有一个叫程邈的狱吏,由于性情耿直,得罪了上司,被关进了云阳狱中。程邈平素喜好思考,所以,在狱中琢磨起文字来。

低级官吏出身的程邈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他想若能创造出一种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书体,不是更好吗?脑子里有了这个想法,程邈便绞尽脑汁地琢磨。

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他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一种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文字来。这种文字是程邈在监狱中创造出来的。

后来,程邈将3000多个经过改进的文字进献给秦始皇看。秦始皇看了程邈改进的文字,非常高兴,不仅免了程邈的罪,还让他出来做官,提升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职很小,属于“隶”的级别,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了。

隶书在形体上由图形变为文字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秦朝初创的隶书,结体和用笔都带有篆书的意味,长扁不一,波磔也不明显。

到了东汉,隶书才有了大的变化,结构向扁平发展,笔画出现了雄健的波磔,更趋于工整精巧,从而形成了汉朝隶书的独特字体。这个时期的文字也开始叫作汉字了,汉语之名也由此诞生了。

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在民间流行将篆书草写,其写法逐渐统一,最终产生了具有规则的字体,这种草写的字体被称为草书,早期的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早期草书和汉代的隶书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一种比早期草书雅化的草书,称为章草。章草波磔鲜明,笔画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痕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作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在隶书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还孕育着一种新的字体,这种新的字体叫作真书。真书也叫楷书,它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比隶书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楷书始于汉末,在南北魏到晋唐时最为流行。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唐楷的过渡书体,很不成熟,经常带有隶书的写法在其中,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

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楷书书体趋于成熟,书家辈出,其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在楷书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字体。“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行书大约产生于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繁荣于东晋。由于行书比较实用,书写比楷书更为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辩认,所以是人们最常用的字体。

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从复杂到简单,从散乱到规范,从繁琐到简洁,表现了华夏汉字发展的辉煌历程。

知识点滴

有一天,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有个老人和其他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老人说:“仓颉啊,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很高兴,催他快说。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原来他造“鱼”字时,写成了“牛”样;造“牛”字时,写成了“鱼”样。

见仓颉露出了羞愧的神色,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人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内涵丰富的汉字范畴

野兽留下的脚印启发了仓颉,使他发明了最早的“文字”。仓颉发明的文字形似图画,如“马”字、“驴”字都像动物马和驴的形象。这种像物体原本样子的文字被形象地称为“象形文字”。

象形字最初是描绘物体的样子,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线条符号,《说文解字·叙》载:“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比如日、月、山、水4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的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字”的造型。

象形字有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之分。合体象形所合之二体,有一体不能单独成字,有一体可以单独成字。

甲骨文也属于一种象形文字,如甲骨文“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不但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石刻文和金文也算是象形文字,也都来自于图画。

象形文字直接明了,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但是,象形文字局限性很大,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线条简洁地画出来,一些事物根本无“形”可“象”,而且,还有其他种种不方便之处。

于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指事字和会意字。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指示性符号而创造新字的方法。一般是用一两个抽象符号,或用一个象形符号再加上一个抽象符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

指事只是一种辅助性的造字法。因为只有极少数的意义才能用指事的方法表示出来,所以指事字很少。

指事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指事字,全部用指事性的符号来表示,如一、二、三、四等。这类指示字可能是来自原始的刻画符号。

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某一部位加上点画性符号,以表明造字的意图所在,如“刃”是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本”是在“木”字下方加上一短画,指明是树木的下端。

会意也叫“象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拼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会意字一般都是合体字,较普遍的是用不同的字组成的“异文会意”。

会意字以象形字为基础,满足不了生活、生产的需要,于是又出现了形声字。形声造字法是一种用两个现成的符号,一个表示意义,一个表示声音,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

形声字的主要类型有:左形右声字,如:城、松、情、帽;右形左声字,如:领、功、战、鸭;上形下声字,如:宇、花、篱、雾;下形上声字,如:想、梨、盒;内形外声字,如:问、辩、闻、闷;外形内声字,如:裹、围、府、固。

上面六种方式可以概括为左右、上下、内外3种相互关系而形成的形声字,其中以左形右声为最普遍。形声有表音成分,因而不同于象形、指事和会意。形声的结构相当简单清楚,因此应用最广。

此外,还有假借和转注造字法。假借是借用已有的字来代替要造的字,也就是赋予旧字以新义,成为一个新字的造字方法,如“西”字本是一个会意字,表示鸟在巢上之意,后来有了“栖”,就把“西”字借为表示方向的字了。

转注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具有同样的形旁,它们的意义可以互相注释,如“老”和“考”;“会”和“合”。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总称为“六书”。绝大多数汉字都是借助这六种造字法产生的。

汉字是音、形、意的统一体,汉字的字形就是汉字的形体。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材料,也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书写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叫“笔顺”。

汉字的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如:“日”、“月”为“明”;“禾”、“火”为“秋”。这种合体字数量最大,占了汉字的90%以上。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字义就是字表示的意义,如“马”是表示一种动物;“日”表示太阳,等等。通常一个字有几种相近或不同的意思。字义是不断变化的,通常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示的意义会有所变化。

汉字的音就是汉字的读音,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通常声母在前,韵母在后,声母加上韵母组成声韵结构,声韵结构加上声调就是字音。不同的字可能有不同的字音,也可能有相同的字音。一个字也可能有多个字音。

汉字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东汉许慎的字典《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这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汉字字体逐步变为以线条符号为主,字形逐渐固定,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字体简化了,而到了隶书和楷书时期,简化的字体更多。虽然字体得到了简化,但还是相对繁缛,因此还属于繁体字。

繁体字笔画多、结构复杂,为了便利书写和认记,人们将汉字进行了简化。自南北朝以来,在民间出现了笔画较少的字,这种字被称为“俗体字”。俗体字是相对于正体字而言的,合乎书写规范的字就是正体字或正字,不合书写规范的字就是俗体字。

和正体字比较起来,俗体字的特点是改变笔画或更换偏旁,也有少数是另造的。由于很多俗体字比正体字笔画少,应用方便,所以流传不断。实质上,俗体字就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简化字。

将繁体字简化的方法通常有6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

殷商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有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它们被契刻在大约15万片甲骨上,共有4500多个单字。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汉字的数量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字消失了,而又有新的字被创造出来。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共收录了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共收录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收录了22726字。

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总体上看,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总数约有近十万个,其中有少数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了,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人们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大约只有几千字。

汉字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流转,期间又经历了无数次的增减、删改,凝结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千年不断的重要载体。

知识点滴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用汉字来注音。用汉字注音叫作“直音”。直音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这个字没有同音字;有时候,这个字虽有同音字,但是那些同音字都是生僻的字,注了直音等于不注,以生僻字注常用字,可以说越注越糊涂。

最终古人发明了用反切法注音。反切法比起直音法来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方法大约兴于汉末,开始的时候叫作“反”,又叫作“翻”,唐人忌讳“反”字,所以改为“切”字。可以说,反切方法的发明,是汉语音韵学的开始。反切的方法是:对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只取它的声母;对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相拼得出的字音,便是这个生字(被切字)的读音。再用消去法,消去括号中反切取音时不用的反切上字的韵母和反切下字的声母,用反切下字的声调,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承载厚重的汉字典籍

东汉时期,曾大行其道的隶书有了新的变化,结构向扁平发展,笔画出现了雄健的波磔,字体更趋于工整精巧,从而形成了汉朝隶书的独特字体。这个时期的文字,被称为汉隶,也开始叫作汉字了。

这个时候,汉字已经非常多了,表意也非常丰富了,但是同时也变得很混乱了,很多人常常弄不明白一个字究竟该怎么样写,又具体代表什么意义。当时的经学大师许慎十分清楚汉字在使用过程中的混乱局面,他决定编纂一部关于汉字的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这些“不安分”的字。

公元100年,许慎开始编著字书,他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了540个部首,将9353个字分别归入这540部。540部又并为14大类,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卷,卷末叙目别为一卷,这样全书共有15卷。

许慎的工作是在他之前没有人做过的,他开了一个伟大的先河,许慎把这部关于字的书叫作《说文解字》。对《说文解字》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大意是:仓颉开始造文字时,大概是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似的符号叫作“文”,后来,形与声结合的符号便叫“字”。“文”,就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字”的含义是说滋生、繁衍。《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改变了周、秦到汉代有关文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其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了按部首检字的方式,由此,清代经学家段玉裁称《说文解字》:“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分析文字的理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还非常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即“六书”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六书”不能单纯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说文解字》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是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

许慎历时21年,最终在公元121年完成了《说文解字》的编纂工作。《说文解字》问世以后,很快就引起当时学者的重视,在注释经典时常常引证《说文解字》。到了南北朝时代,学者们对《说文解字》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唐代科举考试规定要考《说文解字》。

继《说文解字》之后,解释字的著作有了新发展,晋代学者吕忱编纂的《字林》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字林》共7卷,仿照《说文解字》而作,共收12824字,兼有异体,分为540部。《字林》在字书发展史上很重要,在历史上曾有过巨大的社会影响。唐朝以前,《字林》与《说文解字》并重,而且以此为考取书学博士的内容。

公元543年,南朝梁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奉命编纂一部字书。顾野王如约完成了这部字书的编纂工作,这部字书叫作《玉篇》。《玉篇》也是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收字16917字,共542部,与《说文解字》相同的部首529个,不同的部首有13个。

部首的顺序和《说文解字》大不相同,除去开首几个部首和最后的干支部首与《说文解字》一致,其他都是重新安排的。

顾野王有意将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例如卷三所包括的人部、儿部、父部、臣部、男部、民部、夫部、予部、身部、兄部、弟部、女部,但他并未能始终维持这一原则。

与《说文解字》以说明字形为主不同,《玉篇》以说明字义为主,所以它不再像《说文解字》那样说“从某,某声”,同时也不限于本义,而是把一个字的多种意义罗列在一起。在这方面,《玉篇》显示出了创造性,丰富了汉字字典内容的多样性。

此外,《玉篇》较《说文解字》改进的地方还有,它先出反切,使读者见到一个字后就可以知道或了解它的读音。它引用了《说文解字》的解释,方便了使用者。虽然有时《玉篇》没有明引《说文解字》,但也是根据《说文解字》而来的。

顾野王在《玉篇》中尽可能举例,并对例子作了必要的解释,此外,顾野王还注意到一些一词多义的现象,并指了出来。

隋文帝统治初年,音韵学家陆法言在音韵学方面有着精深的造诣。他潜心研究音韵,编写韵书。公元601年,他写成韵书《切韵》五卷。《切韵》收录了12158个汉字,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其中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切韵》以当时洛阳语音为基础,酌收古音及其他方言音而成书。通过它可以研究上古音和古代方言。

陆法言在研究前人韵书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这部著作更加完整系统。全书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当时人称颂《切韵》是“时俗共重,以为典规”。《切韵》写成后,取代了六朝诸家韵书。唐、宋韵书多以它为蓝本,如宋朝陈彭年等重修的《广韵》,即以《切韵》为蓝本编写。《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成书于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广韵》是宋以前韵书的集大成者。原本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广韵》正文共收26194字,共5卷,平上去入四声分置于5卷之中。平声分上下2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广韵》把同韵字归在一起,而且进一步把同音字也归在一起,注明反切读音,有同字异形的又列出异体,辨析正俗,并对每个字的字义作了解释。有的还引经据典,解释得十分详细。所以它既是一部韵书,又是一部字书,同时还具有类书的性质。

在北宋年间,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等人奉宋仁宗之命相继修纂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此字书名为《类篇》。1066年,编纂工作由司马光接替,第二年该书缮写完成。《类篇》所收字数为31319字,比原本《玉篇》增多一倍,它依据《说文解字》,分为14篇,加上目录1篇,共15篇。每篇又各分上、中、下,合为45卷。全书的部首为540部,与《说文解字》相同,部首排列的次序变动也很少。《正字通》也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由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编撰。这部书总12卷,共214部。部首次序和每部之内的字次都按笔画多少来排,这跟《字汇》一样,但是《字汇》注释比较简单,而《正字通》繁博得多。《正字通》在字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清代修编的《康熙字典》即参考了《正字通》,但更加详备。

1710年,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正式开始编撰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字书。张玉书、陈廷敬等人殚精竭虑,辛勤编纂,历时6年,于康熙五十五年,即1716年,编纂完成了这部具有深远意义的字书。

由于是在康熙皇帝的钦命下编纂的,因此这部字书被定名为《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12集,以十二地支排序,每集又分为上、中、下3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47035个汉字,为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除了收字丰富以外,《康熙字典》以214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

另外,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康熙字典》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这些例子又几乎都是引用了“始见”的古书。

在《康熙字典》以前,解释汉字的著作都叫作字书,从《康熙字典》开始,都改字书为字典了,因此《康熙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是历代字书之集大成者,可以满足读者阅读和研究古典文献时查检的基本需要,因此社会意义重大,它的诞生为后世字典的编纂起到了典范作用。

在《康熙字典》之后,又有两部大部头字典问世,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它们分别是《中华大字典》和《汉语大字典》。《中华大字典》于1909年开始编纂,1914年编成,本书共收字4.8万多,其中包括方言字和翻译的新字。该书纠正了《康熙字典》中4000余处错误,且全书附有插图,在注音、释义方面更简明、合理。《汉语大字典》全书共收楷书单字5.6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

知识点滴

我国古代将字典称为字书。字书一词,作为解释文字的著作的泛称,在南北朝时已经通用。见于著录最早的字书,是相传周宣王时出于太史籀之手的《史籀篇》。

战国至西汉,为我国字书的萌芽时期,代表作除《史籀篇》外,还有秦代李斯的《苍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西汉史游的《急就篇》、扬雄的《训纂篇》等。它们大都只是编次文字,并无解说。第一部有系统的字书,则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为以后字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仿照《说文解字》编成的字书很多。取“字典”为书名的,通常认为始于《康熙字典》。

熟语

熟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其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在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恰当地运用熟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熟语内容丰富,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流传下来的,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及歇后语等。

汉民族语言瑰宝的成语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出了个大学问家孔子,他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懂得方方面面的知识,当时,有很多人拜他为师,跟随他学习知识,据说弟子最多时有3000余人。

有一天,一个叫子贡的弟子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孔文子为何得到‘文’这个谥号呢?”

孔文子指的是卫国大夫孔圉,孔圉十分谦虚好学,卫国的国君为了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在他离世后,赐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见子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非常高兴,不假思索回答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就是“因为他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把放下身份向人请教看成是可耻的事,所以死后才得到‘文’的谥号”。

孔子的回答中有一个四字短语“不耻下问”,这个四字短语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为羞耻。这个四字短语言简意赅,含义丰富,而且不能拆分开来,像这样的四字短语就被称为成语。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含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三大特性:习用性、完整性、定型性。习用性是指成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是千百年间长期沿袭下来的,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如“欣欣向荣”,这一成语在东晋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已见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这里,“欣欣向荣”是说草木繁荣茂盛。后来,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繁荣昌盛。

再如,“迎刃而解”这一成语见于《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己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迎刃而解”本来是说破竹子,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就随着刀口裂开了。后常用来形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问题就能顺利地得到解决了。

成语的完整性是说成语是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的,也就是说一个成语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虽然成语是由词构成的词组,但是词和词之间不能孤立地分割开来,它们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许多成语的意义不能逐个词从字面上加以解释,如“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本是形容书法的笔力强劲。相传,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写字很有笔力,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木工用刀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就是来源于此。

这个成语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的,不能将之拆分加以解释。“入木三分”后来形容有力的议论和深刻的描写,就是从它本来的一个完整的意义转用过来的。

成语的定型性是指成语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字词的位置不能任意地变换,字眼也不能随便地改动。如“星罗棋布”,不能说成“棋布星罗”,虽然后者和前者的意思没有很大不同,但是相沿成习,习惯上说的是前者,不是后者。

又如“车水马龙”这个成语是从《后汉书·马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紧缩而来的,“水”是对“车”加以喻说,“龙”是对“马”加以喻说,是说车马很多,来往不绝,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这个成语不能说成“车龙马水”和“车马水龙”。如果说成前者,就错把“龙”来喻说“车”和错把“水”来喻说“马”了,如果说成后者,意思就不明晰了。

另外,成语的字眼一般也不能随便改动,如“相形见绌”,是指与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的意思,不能把其中的“绌”改动为“拙”。绌是不足、不够的意思;拙是笨、不灵巧的意思,因此不能将“绌”改为“拙”。

成语很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练、形象、深刻的表现力。成语通常以简短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一个成语一般浓缩为四个字,成语一共有五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

四字格式的成语斩钉截铁,简明有力,如“实事求是”,四个字就包含了从实际对象出发,科学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意思,一般也用来指如实反映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处理。

通常,成语又是很形象的。一个成语往往用形容、比喻、描写的方法表现出事物的图景、形状、声貌和特征,构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许多成语都含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使人受到教育,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含有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见于《吕氏春秋·察今》。

故事说,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入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里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促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了,当心找不回来了。”可是,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在船上刻着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来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无论怎么找,怎么努力也找不到。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它教育人们做事情要知通变,不能形而上学地孤立而静止地处理问题,不能拘泥固执。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有的源自寓言,有的源自诗文、戏曲、小说,有的源自轶闻遗事,有的源自神话、传说,还有的源自谚语。

来源于寓言的成语有很多,如“自相矛盾”源自《韩非子·难势》的一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源自《战国策·齐策二》的一个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源自汉代刘向所著《新序·杂事》的一个寓言故事。

源自诗文、戏曲、小说的成语也有很多,如“尺短寸长”源自《楚辞·卜居》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句。“一叶知秋”源自《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顺水推舟”源于元代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源自轶闻遗事的成语,如“负荆请罪”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记的一个故事。“名落孙山”源于宋朝范公偁《过庭录》的一个轶闻遗事。

源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精卫填海”,源于《山海经·北山经》所载的一个神话故事。“与虎谋皮”这个成语是从“与狐谋皮”演化来的,而“与狐谋皮”源自《太平御览》的一个传说故事。

源自谚语的成语,如“辅车相依”和“唇亡齿寒”这两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五年》所引的一个谚语。这个谚语是这样说的:“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铁树开花”这个成语源自明朝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所引的一个谚语。

成语一般为四字格式,但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人们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有的也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等等。另外,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等。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

成语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汉语言中的一朵奇葩,其结构匀整、含义丰富、风格高雅,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的特点为其他语言形式所不具备。

知识点滴

由于成语以四字居多,因此有些人往往把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也当作成语。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当作普通词组,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在某种场合,可以改成“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者“大大改变”。再如,“密切合作”这个四字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词组改变了以后,并没有改变它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使人感到很适合,这样的词组就是普通词组。

而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讲,是不能用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来替换成语中的词的,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用“虎嘴余生”来替换,更不能改为“狼口余生”或“狮口余生”等等。

言简意赅的民间谚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