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合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5:46:08

点击下载

作者:(清)叶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证治合参

证治合参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许序“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今世方称为“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校注说明《证治合参》为清代医家叶盛所辑。叶盛,字公于,浙江慈溪人,生平未详。从自序中可以看出,他精通医理,熟于临床,深究《内经》《伤寒》之旨,师法金元四大家,博采众长而不偏执一家。

本书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属综合性医书。从多种版本的扉页、题识上来看,此书现存三种藏本,即文蔚堂藏板(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一经堂藏板(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博古堂藏板(中国中医科学院藏)。从版心、内容(包括行数、字数、文字)等方面分析,三种“藏版”完全相同,出于同一刻版。分析其版面清晰度、磨损程度、断裂情况等,诸版的主要差别仅在于印刷时间的先后,而书名、扉页等处题写之异当系书商所为。可以基本断定,文蔚堂藏板(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为雍正七年己酉(1729)初刻本,一经堂藏板、博古堂藏板均系据原版重印者,仅对原版扉页进行了重刻或剜补修改,经核查,正文内容并无改动。

此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藏博古堂本为底本,比对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本进行校注研究。

1.原书繁体竖排,今改为简体横排,并对原书进行标点。

2.凡底本中因写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如“大”作“太”、“巳”作“已”、“末”作“未”、“灸”作“炙”、“母”作“毋”等,均予以径改,不出校。凡原文表示上下文的“右”“左”径改为“上”“下”。

3.异体字、古字,径改为规范简化字,不出校记。通假字在首次出现时出注,其中除“燥”径改为本字“躁”,余皆保留原貌。

4.原书中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文字,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补入。无法计算字数的,则用不定虚阙号“□/”补入。

5.对个别冷僻字词加以注音和解释。

6.底本中有不规范的药名,一律改为规范药名。底本中方剂未载药量者,经查证补出者,出校注说明;无法查证者,保留原貌,不出注。

7.原书每卷前有“后学王世钟小溪氏纂辑”“男迪吉、迪哲、久瑞校订”等字样,于文字之理解无碍,为便于全书体例统一,故今一并删去。

8.原书目录有简省现象,例如“运气疏”为“五运六气疏”之简省,“原病式”为“原病式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两条之简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现据正文实际目录为准,重新编排。原目录删去。

感谢上海中医药大学袁开慧、安徽中医药大学郜晓琴两位老师提供帮助。也感谢于雷、徐世瑜、边晓静、吕晓雪等同学的帮助。自序

天覆地载,人居其中。非天地无以立人,非人无以赞天地,而道于是[1][2]乎生焉。轩辕氏忧民夭札 ,乃与鬼臾区剖阴阳之蕴 ,究邪正之分,推五运六气之原,辨六腑五脏之别,逊岐伯而设问答。于是虚实寒热之变,男女寿夭之征,彰明较著。雷公辈复出而表扬之。此《素问》《灵枢》所以为医学之宗也。

厥后秦越人惧道之泯,著《难经》八十一条,发明《内经》奥旨,其于阴阳变化,荣卫贯通,推阐靡遗。然以岁久时延,枝分派异,或不免毫厘千里之殊。暨长沙公出,犹搜前圣之秘,殚心《伤寒卒病》,杂症方[3]脉,成千古不刊 之典。自汉迄今,莫不奉为医方之祖焉。

迨晋则有王叔和之《脉经》,巢元方之《病源》,交相揣摩,故益以不坠。继此则抱朴子之《肘后》,孙真人之《千金》,尤足重者。乃至东垣李氏,彦修朱子,多所发明,或则升阳益气,或则降火滋阴,各申其说,以补前人之未逮。况又刘河间者,更热症中之矫矫者也。赖是数子,而[4][5]证治方脉之的 始有矩蒦 可遵。

即近代,如滑伯仁、王节斋、薛新甫、陶节庵、喻嘉言诸先生,皆能各生所见,羽翼圣经。诸如此类,未易枚举。第言非一家,方有同异。

自《金匮》以来,医书汗牛充栋,浩瀚无穷,后之学者设非选择指南,将何所适?茫乎!故不辞固陋,取古今之合于《内经》者,略彼所短,取其所长,不繁不简,无执无偏,以证合方,因脉施治,参考互订,共计一十八卷,列为四科,而祝由、推拿不预焉。乃于内外、男妇、大小疾疴,莫不毕备,命其名曰《证治合参》。此其大略也。

若夫外感即祖仲景,内伤即法东垣,热病则用河间,阴虚则仿丹溪,其他可则可效者,搜采无遗。虽不能概与生全,然得心应手,自有药到病除之妙,何必竞夸神术奇方,始足称长当世?行见习之既久,自如水之就盂,珠之走盘,神龙之行雨,圆活变化,为天地间之化工乎矣!苟或泥于成说,不复究其受病之深浅而轻以古方投之,至于不效,复咎古人立方之不善,乃至尽弃其所学。此则非作者之意,尤大非述者之意也矣!

时雍正己酉仲秋之吉慈水后学叶盛谨序

[1]夭札:遭疫病而早死。

[2]蕴(yùn运):深奥。

[3]不刊:古代文书书于竹简,有误,即削除,谓之刊。不刊谓不容更动和改变。

[4]的(dì第):箭靶的中心。

[5]矩蒦(jǔyuē举曰):同“矩矱”。规矩;法度。镌刻《证治合参》小引[1]

人生百年,如驹隙耳,虽乐事恒多,不免于采薪 ,若或忧之,其有不思良药以致安和者?夫良药必有良方,良方必有仁术。仁术者,古今之医书是也。然医书浩繁,难以毕览,设非选择以示可用,虽智者亦兴望洋之叹。

今盛不辞固陋,博采群书,论列证治,考订脉方,内外、男妇、大小疾疴,莫不分门备治,方方可用,证证相宜,劳心廿载,冀或公世,以体上好生之德。

然贫不自给,安得梓行?幸赖刘子君平、君弼、孙坦如、许仰吾、刘君御、孙蔚盛等广善善之门,开生生之路,共助梓工三十两,以襄美[2]事,而不佞亦得步武后尘,拮据废产合尖 ,诚欲使当今士庶咸登寿域之中,敢望扬名于天下哉!谨引。雍正己酉岁仲冬吉旦后学叶盛并述

[1]采薪:“采薪之忧”之简称。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2]合尖:造塔工程最后一步为塔顶合尖,此指克成大功的最后一步工作。凡例

是刻悉本《内经》与先贤名论可遵可守者,方采入选,其或蔓引浮辞,不适于要者概不收录。

是刻先列证,次列治,次列脉,次列方。盖有证然后有治,有脉然后有方,井井有条,一目了然,使学者易于领略也。

杂证名论,昔贤尚有未备,凡遇缺略,间以末见补之,必尊经旨,非敢臆说,每方证条下必注以合参二字为辨。倘有差谬,后之君子幸赐教焉。

医书列方于证后,未尝有所解也,兹将方解笔之于后,以便稽考用药处方之意,实古今之未有也。

古方繁多,有相类者,有险僻者,有偏寒偏热者,择其中正和平而切要于病机者,载在各证条下,以便临证检择。

风、劳、鼓、膈为四大证,自昔称为难治,今列之于卷首,必先其所难,而后其所易,盖难者治而易者不难矣。次六淫,次七情,从头至足,由大及小,不敢紊也。

末卷以食物单方终之,所以便穷乡僻壤之无药者,亦以便贫窭之无力延医者。

凡先贤确论秘方,无从稽考,为某人所著、某人所定者,或某书既载、某书又录者,不敢列名,从缺疑也,后之君子谅之。卷之一五运六气疏

五运者,乃十天干化运之五行也。遇六则合,遁三则化,惟合则化,阴阳相配,有夫妇之道焉。夫十干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阳遇阴则合,阴遇阳则化。盖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天地变化自然之理也。故甲木之阳,与己土之阴会,乃一六之数,其年正月建丙寅,从丙遁三,则得戊辰,戊属土,土生于火,故甲己应[1]土运,以土司化黅居吟切,音今,黄色天土气。经曰:甲己 之岁,土运统之。土爱暖而恶寒,用药以温,合天之道也。乙木之阴,与庚金之阳会,乃二七之数,其年正月建戊寅,从戊遁三,则得庚辰,庚属金,金生于土,故乙庚应金运,以金司化,素天金气。经曰:乙庚之岁,金运统之。金爱清而恶热,用药以凉,合天之道也。丙火之阳,与辛金之阴会,乃三八之数,其年正月建庚寅,从庚遁三,则得壬辰,壬属水,水生于金,故丙辛应水运,以水司化,玄天水气。经曰:丙辛之岁,水运统之。水爱暖而恶冷,用药以热,合天之道也。丁火之阴,与壬水之阳会,乃四九之数,其年正月建壬寅,从壬遁三,则得甲辰,甲属木,木生于水,故丁壬应木运,以木司化苍天木气。经曰: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木爱润而恶燥,用药以和,合天之道也。戊土之阳,与癸水之阴会,乃五十之数,其年正月建甲寅,从甲遁三,则得丙辰,丙属火,火生于木,故丁壬应火运,以火司化,丹天火气。经曰: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火爱热而恶热,用药以寒,合天之道也。此五者乃十干之运,合十二支于其间,周而复始,一息之停以成一岁之纪,所谓五运也。然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故五行之道,有本初之气,有更革之气。本初者,正气也。更革者,邪气也。正气有定位,邪气无定方。正气衰则邪气盛,邪气弱则正气强。阳年五运化气太过,阴年五运化气不及,过与不及,悉能为病。

若六气者,即十二支所值之五行也。五行之气,生于地中,有盛有衰,迭为消长。每岁有生、舒、长、化、收、藏之六气,运于春夏秋冬四季之中。一气运于甲子,二气运于甲戌,三气运于甲申,四气运于甲午,五气运于甲辰,六气运于甲寅,随天而左旋。一元甲子,二元丙子,三元戊子,四元庚子,五元壬子,随地而右转。是以节元起运,即运行气。气有消长,运有逆顺,民病因之,是以不齐。然其定气则厥阴风木,苍天之气也,风气主之。少阴君火,赤天之气也,热气主之。少阳相火,丹天之气也,相火主之。太阴湿土,黅天之气也,湿气主之。阳明燥金,素天之气也,燥气主之。太阳寒水,玄天之气也,寒气主之。主之者,乃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本,而其征用止是真元一气之所化,莫之或奇也。故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丑未之岁,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寅申之岁,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卯酉之岁,阳明司天,少阴在泉。辰戌之岁,太阳司天,太阴在泉。巳亥之岁,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司天者,主其令。在泉者,尊其化。所谓六气也。

然天地之道,有常必有变。一年之内,四季之中,气候不齐,胜负各异,往往冬宜寒而有温暖之候,夏宜热而有寒冷之时,春行冬令,秋逢夏热。东南之地,春气常居。西北之乡,冬气常在。一日之中,晴阴迥别。千里之内,寒暖不同。久旱则亢阳,久雨则亢阴。安得尽拘五行之理以为施治之常?圣人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也。虽然,王冰曰:苍天布气,尚不越乎五行。人在气中,岂不应乎天道?经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盖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又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2]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此与人以规矩之说也。缪仲淳 曰:五运六气者,虚位也。岁有是气至则算之,无是气至则不算。既无其气,安得有药?此不能使人巧之说也。故必知之者,所以明天道岁气之常。不可执之者,所以处天道岁气之变也《合参》。原病式五运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诸气音愤郁病痿皆属肺金。

诸寒收引皆属肾水。六气为病[3]

诸暴强直,支痛音而戾 ,里急筋缩,皆属于风 ,乃肝胆之足厥阴风木气也。

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浑浊,腹胀大,鼓之如鼓,痈疽疡[4][5]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 音茂郁肿胀,鼻塞鼽 音求衄,血溢血泄,[6]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蔑 音密血汗,皆属于热手少阴君 ,乃真心小肠之气也。火之热

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乃脾胃之气也。足太阴湿土

诸热瞀瘛 ,暴喑 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疼痠,气逆冲音炽音因上,禁栗,如丧神守,咳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7]注 瘛,暴病暴死,皆属于火 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手少阳

诸涩枯涸,干劲皴 揭,皆属于燥 ,乃肺与大肠之气也。音侵手阳明燥金[8]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疝 坚痞,腹满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饥,吐痢肿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 。足太阳寒水,刘河间乃肾与膀胱之属也。治法大纲

六气司天之岁,淫胜为病者,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苦甘,以咸泻之。

六气在泉之纪,淫胜为病者,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若治主客之病,则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折之,不足者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盖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内经》。脏气法时论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虚则[9]目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脾病者,[10]身重善饥 ,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11][12]化。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 胻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内经》。十二脏相使贵贱《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内经》。病机

病机玄蕴,脉理幽深,虽圣经之备载,匪师授而罔明。处百病而决死生,须探阴阳脉候,订七方而施药石,当推苦乐志形。邪之所客,标本莫外乎六气。病之所起,枢机不越乎四因。一辨色,二辨音,乃医家圣神妙用;三折肱,九折臂,原病者感受舆情。能穷浮、沉、迟、数、滑、涩、大、缓八脉之奥,便知表、里、虚、实、寒、热、邪、正八要之名。八脉为诸脉纲领,八要是众病权衡。

涩为血少精伤,责责然往来涩滞,如刀刮竹之状;滑乃痰多气盛,替替然应指圆滑,似珠流动之形。迟寒数热,纪至数多少;浮表沉里,在举按重轻。缓则正复,和若春风柳舞;大则病进,势如秋水潮生。六脉同等[13]者,喜其弗 药;六脉偏盛者,忧其采薪。

表宜汗解,里即下平。救表则桂枝、芪、芍,救里则姜、附、参、苓。病有虚实之殊,虚者补而实者泻。邪有寒热之异,寒者温而热者清。外邪是风寒暑湿燥火所客,内邪则虚实贼微正之相乘。正乃胃之真气,[14]良由国之鲠 臣。驱邪如逐寇盗,必亟攻而尽剿。养正如待小人,在修己而正心。地土厚薄,究有余不足之禀赋。运气胜复,推太过不及之流行。脉病既得乎心法,用药奚患乎弗灵?

原夫中风,当分真伪。真者见六经形证,有中脏腑血脉之分;伪者遵三子发挥,有属湿火气虚之谓。中脏命危,中腑肢废,在经络则口眼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僵仆卒倒,必用补汤。痰气壅塞,可行吐剂。手足瘛疭曰搐,背项反张曰痉。或为风痱偏枯,或变风痹风懿。瘫痪痿易,四肢缓而不仁,风湿寒并,三气合而为痹。虽善行数变之莫测,皆木胜风淫之所致。雪霜凛冽,总是寒邪;酷日炎蒸,皆为暑类。伤寒则脉紧身寒,中暑则脉虚热炽。暑当敛补而清,寒可温散而去。诸痉强直,体重胕肿,由山泽风雨湿蒸。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天地肃清燥气。湿则害其皮肉,燥则涸其肠胃。西北风高土燥,尝苦渴闭痈疡;东南地卑水湿,多染痹肿泄痢。其邪有伤有中,盖伤之浅而中之深。在人有壮有怯,故壮者行而怯者剧。天人七火,君相五志,为工者能知直折顺性之理,而术可通神。善医者解行反治求属之道,而病无不治。虚火实火,补泻各合乎宜;湿热火热,攻发必异乎剂。既通六气之机,可垂千古之誉。

尝闻血属阴,不足则生热,斯河间之确论。气属阳,有余便是火,佩丹溪之格言。气盛者为喘急,为胀满,为痞塞,兼降火必自已。血虚者为吐衄,为劳瘵,为烦蒸,匪清热而难痊。

理中汤,治脾胃虚冷;润下丸,化胸膈痰涎。暴呕吐逆,为寒所致;久嗽咯血,是火之愆。平胃散,疗湿胜濡泄不止;益荣汤,治怔忡恍惚无眠。枳壳散、达生散,令孕妇束胎而易产;麻仁丸、润肠丸,治老人少血而难便。定惊悸,须索牛黄、琥珀;化虫积,必仗鹤虱、雷丸。通闭以葵菜、菠薐,取其滑能利窍;消瘿以昆布、海藻,因其咸能软坚。斯先贤之秘妙,启后进之无传。[15]

所谓夏伤于暑,秋必作疟,近而暴者,即时可瘳;远而痎 音皆者,[16]三日一发。若瘅疟 但用清肌,在阴分勿行截药。人参养胃,治寒多热少而虚;柴胡清脾,理热多寒少而渴。自汗阳亏,盗汗阴弱。嗽而无声有痰,脾受湿侵;咳而有声无痰,肺由火铄。霍乱有寒有暑,何《局方》议乎辛温。积聚有虚有实,岂世俗偏于峻削。当知木郁可令吐达,金郁[17]泄而土郁夺,水郁折而火郁发。泄发即汗利之称,折夺乃 攻抑之别。倒仓廪,去陈莝 ,中州荡涤良方;开鬼门,洁净府,上下分消妙音锉法。如斯瞑眩,反掌生杀。辄有一失,悔噬脐之莫追;因而再逆,耻方成之勿约。

大抵暴病非热,久病非寒。臀背生疽,良由热积所致;心腹卒痛,却乃暴寒所干。五泄五疸因湿热,惟利水为尚;三消三衄为燥火,若滋阴自安。呕吐呃逆,咎归于胃;阴疝瘕,统属于肝。液归心而作汗,敛之者黄芪六一;热内炽而发疹,消之者人参化斑。身不安兮为躁,心不宁兮为烦。忽然寒僵起粟,昏冒者名为尸厥。卒尔跌仆流涎,时醒者号曰癫痫。腹满吞酸,此是胃中留饮;胸膨嗳气,盖缘膈上停痰。欲挽回春之力,当修起死之丹。

窃谓阴阳二证,疗各不同;内外两伤,治须审别。内伤外伤,辨口鼻呼吸之情;阴证阳证,察尺寸往来之脉。既明内外阴阳,便知虚实冷热。曰浊曰带,有赤有白,或属痰而或属火,白干气而赤干血。本无寒热之分,但有虚实之说。痢亦同然。瘀积湿热,勿行淡渗;兜涩汤丸,可用汗下。寒温涌泄。导赤散通小便癃闭,温白丸解大肠痛结。地骨皮散退劳热偏宜,青礞石丸化结痰甚捷。火郁者必扪其肌,胎死者可验其舌。玄胡、苦楝,医寒疝控引于二丸;当归、龙荟,泻湿热痛攻于两胁。谙晓阴阳虚实之情,便是医家玄妙之诀。当以诸痛为实,诸痒为虚。虚者精气不足,实者邪气有余。泄泻有肠垢鹜溏,若滑脱则兜涩为当;腹痛有食积郁热,倘阴寒则姜附可施。厥心痛者,客寒犯胃;手足温者,温散即已;真头痛者,入连于脑;爪甲黑者,危笃难医。结阳则肢肿有准,结阴则便血无疑。足壅屈弱曰脚气,肿痛者湿多热甚;腰痛不已曰肾虚,闪挫者气滞血瘀。巅顶苦痛,药尊藁本;鼻渊不止,方选辛夷。手麻有湿痰死血,手木缘风湿气虚。淋沥似欲通不通,气虚者清心莲子,便血审先粪后粪,阴结者平胃地榆。盖闻溲便不利谓之关,饮食不下谓之格,乃阴阳有所偏乘,故脉息因而覆溢。咳血与呕血不同,咳血嗽起,呕血逆来。吞酸与吐酸各别,吞酸刺心,吐酸涌出。水停心下曰饮,水积胁下曰癖。行水以泽泻、茯苓,攻癖以芫花、大戟。控涎丹,虽云峻利,可逐伏痰。保和丸,性味温平,能消食积。溺血则血去无痛,有痛者自是赤淋。短气乃气难布息,粗息者却为喘急。胃脘当心而痛,要分客热客寒;遍身历节而疼,须辨属风属湿。通圣散专疗诸风,越鞠丸能开六郁。虚弱者目眩头晕,亦本痰火而成。湿热者精滑梦遗,或为思想而得。缘杂病绪繁无据,机要难明,非伤寒经络有凭,形证可识。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18]略举众疾之端,俾为后学之式《医鉴》 。病机赋

窃谓医虽小道,乃寄死生,最要变通,不宜固执。明药脉病治之理,悉望闻问切之情。药推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脉究浮沉迟数滑涩之形,表里寒热实虚之应,阿阿嫩柳之和,弦钩毛石之顺。药用君臣佐使,脉分老幼瘦肥。药乃天地之精,药宜切病;脉者气血之表,脉贵有神。病有外感内伤,风寒暑湿燥火之机,治用宣通泻补,滑涩湿燥重轻之剂。外感异乎内伤,寒证不同热证。外感宜泻而内伤宜补,寒证可温而热证可清。补泻得宜,须臾病愈;清温失度,顷刻人亡。外感风寒,宜分经而解散;内伤饮食,可调胃以消镕。胃阳主气,司纳受,阳常有余。脾阴主血,司运化,阴常不足。胃乃六腑之本,脾为五脏之源。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病多寒冷郁气,气郁发热或七情动火,火动生痰。有因行常动静以伤暑邪,或是出入雨水而中湿气,亦有饮食失调而生湿热,倘或房劳过度以动相火。制伏相火,要滋养其真阴。祛除湿热,须燥补其脾胃。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阳暑可清热,阴暑可散寒。寻火寻痰,分多分少而治。究表究里,或汗或下而施。痰因火动,治火为先,火因气生,理气为本。治火轻者可降,重者从其性而升消,理气微则宜调,甚则究其源而发散。实火可泻,或泻表而或泻里。虚火宜补,或补阴而或补阳。暴病之谓火,怪病之谓痰。寒湿热燥风,五痰有异。温清燥润散,五治不同。有因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或郁久而成病,或病久而成郁。金木水火土,五郁当分。泄折达发夺,五法宜[19]审。郁则生火生痰而成病,病 则耗气耗血而致虚。病有微甚,治有逆从,微则逆治,甚则从攻。病有本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法分攻补,[20][21]虚则 用补,实则 用攻。少壮新邪,专攻是则;老衰久病,兼补为规。久病兼补虚而兼解郁,陈癥或荡涤而或消镕。积在胃肠,可下而愈;块居经络,宜消而痊。女人气滞于血,宜开血而行气;男子阳多于阴,可补阴以配阳。苁蓉、山药,男子之佳珍;香附、缩砂,女人之至宝。气病血病,二者当分;阳虚阴虚,两般勿紊。阳虚气病,昼重而夜轻;血病阴虚,昼轻而夜重。阳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热;阴虚生火,火生燥,燥生风。阳盛阴虚则生火,火逼血而错经妄行。阴盛阳虚则生寒,寒滞气而周身浮肿。阳虚畏外寒,阴虚生内热。补阳补气,用甘温之品;滋阴滋血,以苦寒之流。调气贵用辛凉,和血必须辛热。阳气为阴血之引导,阴血乃阳气之依归。阳虚补阳,而阴虚滋阴;气病调气,而血病和血。阴阳两虚,惟补其阳,阳生而阴长。气血俱病,只调其气,气行而血随。藏水发水以节阳气之燔,滋水养水以制心火之亢。火降水升,斯人无病;阴平阳秘,我体常春。小儿纯阳而无阴,老者多气而少血。肥人气虚有痰,宜豁痰而补[22]气;瘦者血虚有火,可泻火以滋阴。膏梁 病机抄略

病本十形,风寒燥湿,暑火二分,内伤外伤,内积外积,六气四因,病机以明。气固形实,形虚中风,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半身不遂,此率多痰。或属血虚,在左属血,在右属痰。痰壅盛者,口眼斜,不能言语,皆用吐法。气虚卒倒,降痰益气,火热而甚,燥热潮热,治经随之。阴虚补阴,勿骤凉治,轻可降散,实则可泻,重者难疗,从治可施。中寒感寒,阴毒阴逆,四肢厥冷,腹痛唇青,退阴正阳,急可温中。伤寒所致,痓病有二,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腰脊反张,口禁面赤,瘈疭如痫,有汗柔痉,无汗名刚。春伤于风,夏必食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夏月身热,汗出恶寒,身重脉微,渴乃中暍 。春时病温,温疫温毒,温疟温风,脉证分异,五种疾因。中音谒湿风湿,暑成湿温,三种可别,湿热可分。寒痰脚气,食积劳烦,要知四证,乃似伤寒。伤寒之病,见中风脉。中风之病,得伤寒脉。大小青龙,治剂必识,调卫调荣,斯须两得。疟本伤暑,或痰或食,老疟疟母,久则羸疲。三日一发,病经一岁;间日发者,受病半年;一日一发,新病所以;连二日发,住一日者,气血俱病。或用截法,或随经治。嗽多感寒,当分六气,六本一标,病机所秘。风热与寒,随证治之。暑燥清金,湿则利水。有声无[23]痰,有痰咳少,痰可降蠲 ,咳随本治。喘有气虚,或有痰壅,或因气逆,或依息使。痢本湿热,或因食致,腹痛下血,后重下痢。治可通散,勿使涩住。湿热未消,成休息痢。泄泻多湿,热食气虚。如本脾泄,胀而呕吐,洞泄不禁。肠泄则疼,瘕泄不便,后重茎痛。胃泄色黄,食饮不化。《太素》分五,溏泄鹜泄,飧濡滑泄,渗闭阑门,泄实对症。瘅乃湿热,饮音 曲相似,消渴热因,水肿气致,自汗阳亏,盗汗阴虚,东垣有法,对证可谙施。头风头痛,有痰者多,血虚与热,分经可治。头旋眩晕,火积其痰,或本气虚,治痰为先。腰痛湿热,或本肾虚,或兼恶血。胁痛多气,或肝火盛,或有死血,或痰流注。劳瘵阴虚,癫狂阳炽,呕吐咯衄,气虚脉洪,火载血上,错经妄行。溺血便血,病同所因,梦遗精滑,湿热之乘,便浊本热,有痰或虚,白浊属卫,赤浊属荣,热极成淋,气滞不通。血虚惊悸,气虚耳聋,哕因胃病,疝本肝经,痿惟湿热,气弱少荣,厥多痰气,虚实所乘,手麻气虚,手木湿痰,或死血病。霍乱吐泻,感风湿暍,心痛脾疼,阴寒之说。气热烦劳,令人煎厥,气逆太甚,使人薄厥。浊气在上,则生音嗔,胀也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阴火之动,发为喉痹;阳水变病,飧泄方是。三阳病结,乃发寒热,下生壅肿,及为痿厥。二阳之病,病发心脾,男子少精,女子不月。一阳发病,少气嗽泄,寒客在上,胃寒肠热,水谷不化,痞胀而泄,热气居上,肠寒胃热,消谷善饥,腹胀便涩。蕴热怫郁,乃在诸风,风寒与湿,冷而成痹。膏梁之变,饶生大疔。荣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疮疡凭脉,治乃不惑。身重脉缓,湿胜除湿;身热脉大,躁热发肿,退热凉荣;眩晕动摇,痛而脉弦,降痰去风;气涩卫滞,躁渴脉涩,补血泻气;食少恶寒,脉来紧细,宜泻寒水。辨经部分,详审为治。湿热生虫,水积痰饮,目痛赤肿,精散荣热,牙痛龂 ,齿根肉宣,寒热亦别。五脏本病,热争重疽;六腑音银不和,留结为痈;五脏不和,九窍不通;脏腑相移,传变为病;不可胜纪,间藏者存。传其所生,七传者死;传其所制,五脏有积。肝曰肥气,在左胁下,大如覆杯,或有头足,久则变病,咳逆痎疟,连岁不已。心积伏梁,病起脐上,其大如臂,上至心下,如久不愈,令人烦心。脾积痞气,其在胃脘,覆大如盘,久而不愈,四肢不举,乃发黄瘅,虽食而瘦。肺积息贲 ,三足龟,音焚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而不愈,令人喘急,骨痿少气,鼓胀发蛊,中满郁痞,开提其气,升降是宜。人身之本,脾胃为主。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所生,胃气之虚,虚极变病,五乱互作。东垣所论,王道之学,一虚一实,五实五虚,五劳七伤,六极乃痿,五郁七情,九气所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暑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忧愁思虑,甚则伤心。形寒饮冷,过则伤肺。喜怒气逆,逆则伤肝。饮食劳倦,甚乃伤脾。坐卧湿地,强力入水,故乃肾伤。皆因气动,形神自病,喜怒不节,劳形厥气。气血偏胜,阴阳相乘;阳乘阴病,阴乘阳病;阳乘则热,阴乘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则伤形,热则伤气;气伤则痛,形伤则肿;先痛后肿,气伤形也;先肿后痛,形伤气也。阴阳变病,标本寒热,如大寒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见,时节而动,是无火也,当助其心。如大热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当助其肾。内格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呕而吐,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暴逆注下,食不及化,是有火也。溏泄而久,止发无常,是无水也。心盛生热,肾盛生寒,又热不寒,是无火也。寒不得热,是无水也。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热之不久,责心之虚;寒之不久,责肾之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纪以水火,余气可知。室女病多带下赤白,癥瘕疝,气血为病。经闭不行,或漏不止;经过作痛,虚中有热;行而痛者,血实之证;如不及期,血热乃结;过期血少,闭或血枯。淡者痰多,紫者热故,热极则黑。调荣降火,调理妊娠,清热养血,一当产后,如无恶阻,大补气血,虽有他证,以末治之。大凡小儿,过暖生热,热极生风,风痰积热,随病为治。生有胎恶,月里生惊,生赤生呕,生黄不便,脐风撮口,变蒸发热。风痫癫痫,急慢惊风,瘈疭惊愕,惊[24]悸虚冒,暴急吐 ,腹胀齁嗽,中恶天吊,鹅口重舌,木舌弄舌,客忤夜啼,脓耳鼻疳,眉烂丹瘤,阴肿便浊,舌烂口臭,龂蚀牙疳,虫痛吐蛔,疳瘦解颅,便青颊赤,食吐饮水,吐泻青白,昏睡露睛,呵欠面黄,呷牙咬齿,泻痢脱肛,痈疡瘾疹,疮痘发斑,惊疳诸积。大率为病,肝与脾经,脉治凭允。钱氏方论,男女病情,饮食起居,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先富后贫,病曰失精。先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荣。身体日减,气虚无精,良工勿失。脉病证治,知微可已。举腹痛经,阴症治例,海藏所云,玄机之秘《医鉴》。望色论

人之五官百骸,赅 ,瞻也而存者,神居之耳。色者,神之旗也。神音该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帝王之色,龙文凤采;[25]神仙之色,岳翠山光;荣华之色,珠明玉润;寿耇 之色,柏古松苍;乃至[26]贫夭之色,重浊晦滞,枯索垩 遏各切黧,莫不显呈于面。而病成于内者,其色之著见,又当何如?《内经》举面目为望色之要,谓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盖以黄为中土之色,病人面目显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则吉,面目无黄色而惟受他色所侵则凶。虽目色之黄,湿深热炽,要未可论以死生之际也。然五脏善恶之色见于面者,额颊鼻颐,各有分部。《刺热篇》谓: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额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是则五脏分部,见于面者,在所加察,不独热病为然矣。然更有进焉,则目下之精明,鼻间之明堂是也。经谓: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是五脏之精华,上见为五色,变化于精明之间,某色为善,某色为恶,可先知也。谓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是明堂上下左右,可分别其色之逆从,并可分别男女色之逆从,故为要也。察色之妙,无以加矣。仲景更出精微一法,其要则在中央鼻准。毋亦以鼻准在天为镇星,在地为中岳,木金水火四脏,病气必归并于中土也。其谓鼻头青色,腹中苦冷痛者死,此一语独刊千古。后人每恨《卒病论》亡,莫繇仰溯渊源,不知此语正其大旨也。盖厥阴肝木之青色,挟肾水之寒威,上征于鼻,下征于腹,是为暴病,顷之亡阳而卒死耳。其谓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又互上句之意,见黑虽为肾阴之色,微黑且无腹痛,但主水气而非暴病也。谓色黄者胸上有寒,寒字,《伤寒论》中多指为痰,言胸有积痰也。谓色白者亡血,白者肺之色,肺主上焦以行营卫,营不充则鼻色白,故知亡血也。谓色微赤非时者死,火之色归于土,何遽主死。然非其时而有其气,则火非生土之火,乃克金之火,又主脏燥而死矣。次补察目一法,谓其目正圆者痓不治。次补察面五法,谓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为留饮。黄色鲜明为留饮,又即色黄者胸上有寒之互辞。语语皆表章《内经》,补其未备,故可法可传也。

色之善者,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色之[27]恶者,青如草兹,赤如衃 ,铺杯切血,黄如枳实,黑如煤 炲,白如枯音胚骨。五脏有精华则色善,无精华则色恶,初非以青黑为大忌也。未病先见恶色,病必恶。《灵枢》谓: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拇指,病虽少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义与容色,见明堂上下、左右同,而此为暴病耳,若夫久病之色,必有受病之应。肺热病者,色白而毛[28]败应之;心热 病者,色赤而络脉溢应之;肝热病者,色苍而爪枯应之;脾热病者,色黄而肉蠕动应之;肾热病者,色黑而齿槁应之。夫病应其色,庸工亦多见之。然冀嘘枯泽槁于无益之日,较之治未病者,不啻倍[29]蓰 无算矣。更有久见病色,其人原不病者,庸工且心炫而窃疑之。殊不知此络脉之色,不足畏也。盖阴络之色,随其经而不变。色之变动无常者,皆阳络之色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内经》谓此皆无病,何反怪之耶。然而察色之法,亦有其传。岐伯谓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30]脾,如以缟裹栝蒌实;生 于肾,如以缟裹紫缟,素帛也。加以朱红绀黄紫之上,其肉色耀映于外,若隐若现。面色由肌内而透于外,何以异?此所以察色之妙,全在察神。血以养气,气以养神,病则交病。失睡之人,神有饥色;丧亡之子,神有呆色。气索自神,失所养耳。小儿布痘,壮火内动,两目先现水晶光,不俟痘发,大剂壮水以制阳光,俾毒火一线而出,不致燎原,可免劫厄。古今罕及此者,因并志之 喻嘉言。闻声论

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其声乃变。迨声变,其病机显呈而莫逃,所可闻而知之者矣。经云:闻而知之谓之神。果何修而若是。古人闻隔垣之呻吟叫哀,[31]未见其形,先得其情。若精心体验,积久诚通,如瞽 者之耳偏聪,岂非不分其心于目耶。然必问津于《内经》《金匮》,以求生心变化,乃始称为神耳。《内经》本宫商角徵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以参求五脏表里虚实之病,五气之邪。其谓肝木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火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土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金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水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变动者,迁改其常志也。以一声之微,分别五常,并及五脏变动以求病之善恶,法非不详,然人之所以主持一身者,尤在于气与神焉。经谓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谓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谓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是听声中,并可得其神气之变动,义更精矣。《金匮》复以病声内合病情,谓病人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隔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只此三语,而下中上三焦受病,莫不有变动可征,妙义天开,直可隔垣洞晰。语声寂寂然者,不欲语而欲嘿也,静嘿统[32]属三阴,此则颛 系厥阴所主。何以知之?厥阴在志为惊,在声为呼,病本缄默而有时惊呼,故知之耳。惟在厥阴,病必深入下焦,骨属筋节间也。喑喑然声出不彻者,声出不扬也,胸中大气不转,出入升降之机艰而且迟,是可知其病在中焦胸隔间也。啾啾然细而长者,谓其声自下焦阴分而上,缘足太阳主气,与足少阴为表里,所以肾邪不剂颈而还,得从太阳部分达于颠顶。肾之声本为呻,今肾气从太阳经脉,直攻于上,则肾之呻,并从太阳变动,而啾唧细长为头中痛也。得仲景此段更张其说,而听声察病,愈推愈广。所以书不尽言,学者当自求无尽藏矣 。喻嘉言问病论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因,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如尝贵后贱,病名脱荣;尝富后贫,病名失精。以及形志苦乐,病同异治,饮食起居,失时过节,忧愁恐惧,荡志离魂,所喜所恶,气味偏殊,所宜所忌,禀性迥异,不问何以相体裁方耶?所以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便者,问其居处动静,阴阳寒热,性情之所宜。如问其为病热则便于用凉,问其为病寒则便于用热之类,所谓顺而施之也。人多偏执己见,逆之则拂其意,顺之则加其病,莫如之何。然苛设诚致问,明告以如此则善,如彼则败,谁甘死亡而不降心以从耶。至于受病情形,百端难尽。如初病口大渴,久病口中和,若不问而既以常法治之,宁不伤人乎?如未病素脾约,才病忽便利,若不问而计日以施治,宁不伤人乎?如未病先有痼疾,已病重添新患,若不问而既守成法治之,宁不伤人乎?如疑难症,着意对问,不得其情,他事间言,反呈真面,若不细问而急遽妄投,宁不伤人乎?《病形篇》谓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今之称为工者,问非所问,便安 [33] 其间,病者欣然乐从,及病增更医,亦复如是。乃至彷徨医药,偶遇明者,仍复不投,此宜委曲开导,如对君父,未可飘然自外也。更可怪者,无[34]知戚友探病 ,忘其愚陋,强逞明能,言虚道实,指火称痰,抑孰知其无责而易言耶。坐令依傍迎合,酿成末流,无所底止,良足悼矣 。喻嘉言切脉论

脉者,开天辟地,生人之总司,有常而不间断者也。是故天有三垣九道,而七政并行于其间,若运璇玑者,天之脉也。地有九州四海,而经脉会通于其间,若施八索者,地之脉也。人有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二络,而营卫充灌于其间,若环转者,人之脉也。上古圣神,首重切脉,虽精微要渺,莫不显传。然以其精微要渺也,后人转摩转失,竟成不传之绝学。有志于切脉者,必先凝神不分,如学射者,先学不瞬,自为深造。庶乎得心应手,至于神明。夫岂一蹴可几,然必下指部位分明,尽破纷纭,坦然由之无疑,乃有豁然贯通之日。否则童而习之,白首不得。徒以三指一按,虚应故事,可鄙孰甚。且如心与小肠同诊,肺与大肠同诊,有识者咸共非之。只以指授无人,未免姑仍甚陋。可亦谓心之脉络小肠,小肠之脉络心;肺之脉络大肠,大肠之脉络肺,较他腑之不相络者,此为近之耶。不知此可以论病机,如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肠之类,不可以定部位也。部位之分,当详求于《素问》,而参合于《灵枢》。部位一定,胸中茅塞顿开,指下精微毕透,何快如之。《素问》谓:尺内两傍,则季胁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