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法临床应用技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1:02:14

点击下载

作者:马铁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表法临床应用技巧

解表法临床应用技巧试读:

序言

中医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根据病机拟定的治疗方法,是指导制方的理论依据,它上承辨证审因,下统施治方药,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连接的关键。因此,对中医治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探究,将会对中医学精髓的理解、运用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医治法是方剂发展到一定数量时总结出来的组方规律,再反过来指导配方。从有方到有法,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中医治法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其理论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影响与渗透下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成为今天的格局,实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内经》是研究治法的先驱,给治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继《内经》之后,对治法作出巨大贡献的当首推汉代张仲景。他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向后人垂示了各种热病、杂病方面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且不断为后世医家所继承和发扬,历千年而不衰。随着医学思想、医学理论的进步,常带来治疗观念、治疗方法上的新突破。金元以前,医家墨守成规,不越仲景雷池,自刘河间起,百家争鸣,学旨各异,自辟门径,在治法方面也各具特色。清代程国彭著《医学心悟》,总结出著名的医门八法,“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这是对多种方法做了由博而约的系统概括,并指出八法的制定是以八种辨证为依据。由于温病学派的崛起,叶天士、吴鞠通等大家在温病治法方面又进行了创新与发展。近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治法更加丰富与完善。纵观中医治法,源流历历,宗脉井然,形成了特有的中医理论体系,并具有其他世界传统医学不可比拟的独特之处。

中医学的治法丰富多彩,这些极为丰富的治法是在辨证求因的基础上产生,针对不同的疾病运用不同的辨证方法,也就产生了许多相宜的治法。如有根据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因素所制定的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有根据八纲辨证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所制定的治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等;有根据卫气营血辨证、按病势发展深浅的不同阶段而制定的治法:如辛凉解表(卫分)、辛寒清热(气分)、清营透热(营分)、凉血化斑解毒(血分)等;还有根据脏腑辨证所制定的治法:如补血养心、疏肝理气、清泻肺热、益气健脾、温肾壮阳等。

本丛书阐扬医理,博采众方,传古训之精华,集百家之验案,将中医治法的临床应用技巧加以整理,层次清楚,深入浅出,使读者不仅能在阅读病案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医治法的理解,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尽览医家诊病之心法、用药之心机,为众多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后学者架起直入名医殿堂的阶梯。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 杨关林2014年4月

编写说明

理、法、方、药是中医理论指导实践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从理立法,依法统方,因方选药,此四者环环相承,理、法、方、药统一,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因此中医治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法应有的重要作用,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我们选择临床常用治法进行单项论述,编写了《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包括《清热法临床应用技巧》《温阳法临床应用技巧》《养阴法临床应用技巧》《活血法临床应用技巧》《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及《解表法临床应用技巧》六个分册。

每册分概论与临床应用两部分。概论部分为综合论述,通过查阅大量中医古籍及近现代医学文献,理清了各中医治法的源流及发展动态、适应证、禁忌证、应用注意及代表方药,以便读者能够摸清各治法理论体系发展的清晰脉络并形成立体框架;临床应用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以名家案例为载体,由浅入深,从基础到临床,详细解析了中医治法的具体临床应用技巧,以帮助读者很好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及教训,切实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水平。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并参考了相关著作及文献,在此向原作者表示真挚的感谢。在临床病例引用时,为突出中医治法,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对部分案例及分析进行了改写。

对于本丛书的编写,辽宁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领导予以高度重视,杨关林校长、吕晓东院长、肖培新主任给予了大量的技术指导,多位编辑认真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张宁苏 马铁明2014年4月6日第一部分解表法概论第一节解表法源流一、表证和解表法的概念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浅深的两个纲领,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属表,筋骨属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等。解表法最常应用于表证,了解表证的实质,对于正确应用解表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外感病的初期多有表证存在。外邪从皮毛而入,渐入肌腠,入筋骨,入血脉,循经入脏腑,这是外邪从表向里传变的过程,因此,表证是外感病中相对轻浅阶段。《景岳全书·传忠录》说:“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火燥,气有不正,皆是也……病必自表而入者,方得谓之表证。”又如尤在泾所云:“夫风寒中人,无有常经,是以伤寒不必定自太阳病,中寒不必定自三阴。论中凡言阳明中风,阳明病若中寒,及少阳中风,太阴、少阴、厥阴中风等语,皆是本经自受风寒之证,非从太阳传来者也,学者辨诸。”说明表证非太阳经独有,六经皆有表证。表证实质上是指六淫、疫病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正气抗邪于肌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的重要治法之一。清代著名伤寒学家俞根初认为:“发表不单一汗法,凡发疹、发斑、发疳、发痘,使邪从表而出者,皆谓之发表。”就是说解表法包括了汗法及其他可以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所有治法。解表法针对表证而立,运用辛散透发之剂,使邪随汗解,或病位在表,因势利导,引邪外出。因此,解表法主要适用于六淫之邪在表,或各种杂病病位在表,须从表散者。其总的特点是:病位在肌肤、皮毛、经络之间;病机为邪正交争于营卫,腠理闭塞,营卫不通;主症为恶寒、脉浮、舌苔薄白或微黄。如伤寒之太阳经证、温病之卫分或上焦病证、感冒、麻疹初期、风寒(热)湿痹证、水肿之风水等,均可借此以表散。二、解表法的发展史

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们对解表法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扩充、深入的过程。随着对表证和解表法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对表证的治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探讨解表法的实质,需从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追本溯源,以求其真。

1.秦汉时期对于解表法的认识《黄帝内经》认为,表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发汗法。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表者,汗而发之。”因而直到如今,解表法还称为“汗法”。由于有发汗作用的方药一般都具辛温之性,所以当时所用的解表法后世称之为辛温解表法。《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把外感热病的病因归结为感受寒邪所致。《难经》也认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由此形成的广义伤寒学说,长期指导着中医临床治疗。《素问·热论》认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在治疗上主张“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泻而已”。《素问·生气通天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指出了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外感表证。而发汗除了可以用针刺和摩膏之外,主要是服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发不远热,无犯温凉”。王冰注云:“汗泄故用热不远热,下利故用寒不远寒。”“故发汗者,虽热生病夏月及瘥,亦用热药以发之。”由此可见,秦汉之前用辛温药发汗解表是一条基本原则。

在发掘出土的当时的医简中,存有两个较完整的治疗伤寒的药方,均由附子、桂枝、细辛、乌喙等热性药组成,其中“伤寒四物”方的后面注明“解不出汗”,可见“伤寒四物”方无疑是一首解表方。《神农本草经》所收载的药物,虽然有许多可用于外感热病的治疗,但是明确标示治疗伤寒、中风的药物只有十多味,而明确注明可以发汗解表者,仅有乌喙、麻黄、葱实三味,皆为温热之品。陶弘景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中转引伊尹《汤液经》的方药,也是用辛温解表方药治疗外感热病。晋代皇甫谧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用的麻黄汤、桂枝汤等著名辛温解表方药,皆出于其中。《伤寒论》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医学著作,它创造性地阐述了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治疗法则和方药配伍方法,有效地指导着外感疾病的治疗。其治疗伤寒邪在太阳的表证所用的麻黄汤、桂枝汤等都属辛温解表法之例,方中以麻黄、桂枝等辛温解表药作为主药,有发汗祛邪的作用。但《伤寒论》中还有在辛温解表法中配合寒凉之品的方剂,如治疗风寒表实并有里热病证的大青龙汤,即以麻黄、桂枝等辛温解表药与石膏辛寒之品相伍,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金匮要略》45种病证中,运用发汗解表法者有10种,占22.2%;所用方剂27首,占全书168首方剂的16.1%。仲景运用本法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配伍灵活,变化多端,遣方用药丝丝入扣,为后世医家之楷模,对今天临床实践仍有很大指导意义。(1)辛温解表:风寒袭表,如见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均可施以辛温解表法。若无汗、脉浮紧,名为“伤寒”,宜用麻黄汤。麻黄汤为辛温发汗峻剂,适用于伤寒表实证。若汗出、脉浮缓,名为“中风”,宜用桂枝汤。桂枝汤有调和营卫、解肌祛邪的功能。若伤寒日久,表证轻微,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本方各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原方剂量的三分之一,以本方微发其汗,可使外邪得解而不伤正气。

张仲景撰写《伤寒论》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吸收了《素问·热论》和《难经》的广义伤寒学说,其中“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发不远热,无犯温凉”等思想,无疑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尹《汤液经》治疗外感热病的麻黄汤、桂枝汤等著名辛温解表方药,也被他吸收进《伤寒杂病论》中。尽管如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方药时,表现出了极为谨慎的思想。首先,《伤寒杂病论》用辛温解表方药治疗表证时,只提到“当解表”“当发汗”,从不提“当散寒”“当辛温”,明确禁忌证和适应证,法度森严;除阴虚血伤、酒客阳虚诸证忌用发汗之外,还嘱以少量多次服用;服药后要温覆取汗,服热稀粥以助药力,而不肯多用热药;并示意“取微似汗出”,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恐伤阳耗阴变生它证;详细论述过汗、误汗所致的各种变证、坏病达六十余条,凡温针、火劫取汗,皆视为误治。由此可见,张仲景处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用辛温解表方药治疗表证,是十分谨慎的。(2)助阳解表:阳虚外感,或因发汗过多,阳气外损,而邪不解,宜用本法。“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本宜汗解,但汗不如法,致大汗淋漓,病必不除。汗多则阳气外损,阳虚不能固表则汗漏不止。桂枝加附子汤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若素体脾阳不足,复感外邪,或太阳病误下,脾阳受损,则宜扶脾温中散寒,如“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人参汤方以理中汤理中焦虚寒,而复脾阳,加桂枝散在表之邪。(3)育阴解表:发汗过多,致津伤血虚,或因素体气阴不足,又感外邪,治当育阴解表。如“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重用芍药以滋阴养血,重用生姜宣通阳气,以助津液四布,加人参益气养阴生津,补汗后之虚。(4)化饮解表:外感风寒,内有水饮,宜化饮解表。如“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以麻黄、桂枝辛温解表散寒,干姜、半夏、细辛行水气,五味子、芍药敛肺止咳平喘,诸药共奏化饮解表之功。(5)通下解表:本法适用于表证未解,兼有里实之证。如“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本条所述,为误下后表证未解,邪已深入,里结阳明,腐秽积滞留于肠间。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太阳表证,加大黄以祛腐秽积滞,对里实腹痛而有表邪者,每能奏效。

2.晋唐时期对于解表法的认识

晋唐时期,除继承前代用辛温解表方药治疗表证的经验之外,创制了许多新的解表方,其中也不乏辛凉解表方,尽管当时还没有在理论上提出“辛凉解表”的治法。在剂型方面,除继承前代汤剂之外,发展了以丸、散、膏、丹、熏洗等取汗的解表方法。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方》,收载了很多药味较少的发汗解表的小方。《肘后方》云:“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令一药尽治之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葱豉汤……顿服取汗。不汗,复更作,加葛根二两,升麻三两……必得汗;若不汗,更加麻黄二两。”这种以偏重于辛凉解表方药普治外感表证的经验,得到后世的重视,影响较深。并且还收载一批由解表药与清热解毒药相配伍组成的方剂,如黑奴丸(又名水解丸,由麻黄、大黄、黄芩、芒硝、釜底墨等组成,治疗伤寒五六日,胸中大热,口噤者)。而在《千金要方》中,这类方剂就更多了。如治肝腑脏温病阴阳毒,症见颈背双筋牵,先寒后热,腰强急缩,目中生花,方用桂心、香豉、柴胡等配合大青、栀子、石膏;治肺腑脏温病阴阳毒热暴气斑点方中用葱须、豉、生葛、升麻等配合大青、石膏、栀等;葛根龙胆汤治伤寒三四日不差,身体烦毒而热,用葛根、升麻、桂心、麻黄等配合大青、龙胆、石膏、黄芩等。这些都是解表药与清热药相配伍而组成的方剂,由此可见,当时在运用解表药的同时就已注意到祛除邪热的重要性。当然,在当时这种用法有部分是针对表里同病的病证而设的。《千金要方》所收集的解表方较多,既有古代所常用的附子、肉桂、细辛等热性药物组成的方剂,也有张仲景所习用的麻黄汤、桂枝汤,还有新创制的解肌汤、葳蕤汤等辛凉解表方剂,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孙思邈晚年著《千金翼方》时,对张仲景辛温解表方药十分推崇,反对以寒凉药物治伤寒,他说:“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俊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后世有人认为,孙氏所谓以冷物治伤寒“百无一效”的病证,应当属于外感表证,因为若为伤寒入里,即应化热为热证,里热炽盛之时,以“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不会“百无一效”,笼统地反对以寒凉药物治疗伤寒热病,对《伤寒论》尊崇有加,但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3.宋金元时期对于解表法的认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虽然是外感热病治疗上的里程碑,但在唐代之前流传不广,孙思邈称其为“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他到晚年才得以见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过晋唐若隐若现地流传,到宋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涌现出大量的伤寒学家和许多著名的伤寒著作。如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提出,在江淮地区用桂枝汤时,在春末及夏至以前应加用黄芩,而在夏至以后,则宜加入石膏、知母。这就表明当时在辛温解表方药的运用方面,正在寻求新的突破。

特别是宋代医家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明确提出,表证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治疗方法各异。“邪气在表,阴气独有余,可投消阴助阳发表药治之。”即以辛温为主。但另一情况是“邪气在表,阳气独有余,可投消阳助阴药以解表”。显然,这后者属表热之证。他指出:“夫伤寒之病,医者多不审察病之本源,但只云病伤寒,即不知其始阳气郁结,而后成热病矣。”故他提出“伤寒热病乃郁阳为患”学说,避开了伤寒热病病因上的“寒”字,从郁阳为热着眼,发汗解表全不用仲景麻桂方药,而是按不同季节分别创制辛凉解表方药,其组成多为柴胡、薄荷、葛根、黄芩、知母、石膏、前胡等寒凉之品。他说:“前可汗篇,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今可下篇中,不别立药而从仲景方者何?盖太平之人,饮食动作过妄而阳气多,若用大热药发表,则必变成坏病,故参酌力轻而立方也。”韩氏的这一论述在解表法的发展过程有重大的意义。韩祗和之后,庞安常等继承其学术经验,但并未创制新方,而是加以改进为在春夏之时于仲景麻桂方中加入黄芩、葛根、知母、石膏等寒凉药物,变辛温发汗之方为辛凉解表之剂,使古方得以新用,后世多予遵从。

金元时代,以刘河间为代表的“寒凉派”崛起,强调“六经传受自浅至深,皆是热证”,把《肘后方》《千金要方》中以辛温解表药与寒凉清热药并用之法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提出了热性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之剂,对邪热在表者,常用滑石、石膏、葱白、豆豉等以辛凉疏泄、开发郁热,并创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说明当时对热性病的治疗进一步注重寒凉清热药物的运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医学家张子和,他在《儒门事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辛凉解表法”,他说:“发汗亦有数种,世俗只知惟温热者可为汗药,岂知寒凉亦能汗也。”并列举了各种不同性味的发汗解表药物。他还指出:“解利伤寒、温湿热病……医者不达时变,犹用辛温,兹不近人情也,止可用刘河间辛凉之剂,三日以里之证,十全八九。余用此药四十余年,解利伤寒、温热、中暑、伏热,莫知其数,非为炫也,将以证后人之误用药者也。”此外,还有许多医家强调伤寒、温病其证不同,治有别法,反对以麻桂方等辛温解表法普治一切外感热病。

4.明清时期对于解表法的认识

明代王履认为,温病的病理特点是里热外发,即使有表证,多属里热郁表所致,因而与伤寒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对温病的治疗,除用辛凉之法外,王氏主张“法当清里热为主,佐以清表之法,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王氏的这一观点对于认识表证的实质和理解解表法的作用机理有很大的启发,至少提出了表证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有所谓因伤寒而引起者,有因里热而引起者,其因里热而引起者显然病位不是真正在表,因而其治疗的着眼点也与以前的解表法不同。从这一点来说,王氏的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到了清代,随着温病学趋于成熟,对表证的认识又更进一步。如清初喻嘉言《医学三书·尚论后篇》中说:“触冒寒邪之病少,感发温气之病多。寒病之伤人十之三,温病之伤人十之七。”对病之在上焦者提出了“升而逐之,兼以解毒”的大法,对邪在表病证的治法更进一步强调了在发散之中配以寒凉清热解毒。而把这一治疗思想进一步运用于临床的,则是叶、薛、吴、王等温病学大家。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治疗风热卫分表证时,主要运用具辛凉之性的药物来解表祛邪。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风温、温热等病的治疗,多用牛蒡子、薄荷、桑叶、连翘、山栀等药,书中明确指出:“上焦药用辛凉,中焦药用苦辛寒,下焦药用咸寒。”其辛凉所治上焦之证,即是指邪犯肺卫。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更进一步创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之方。实际上,所谓辛凉解表,其主要的特点是使用药性寒凉,具有疏表、清热作用的药物,其中有一些药物即使是邪入气分甚至入营血分后仍然可以使用,如银花、连翘等。辛凉解表法已打破了传统解表法的用药范围,这是治疗表证的重要突破。然而,明清时期的温病学家对表证的处理并非只有辛凉解表一法,而往往还善用辛温之品,或辛温与寒凉清热药并用。随着温病学的形成,还出现了针对感受暑湿又受外寒而设的透表清暑法,针对湿热病邪初犯所致湿热困遏肌表而设的宣表化湿法,针对燥热之邪初犯肺卫而设的疏表润燥法等。还有一些医家,如杨栗山,在刘河间、王履等有关“里热怫郁”的理论基础上,强调温病传变的自里达外,把宣、清、下诸法融为一体,制定了升降散等方,从而从多方面丰富了解表法的内容。而在近代,这一治疗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在谈及麻黄汤的应用时,提出对伤寒无汗者要加知母,以解其内陷之里热。对表证认识的深入和治法的发展、深化,也可以说是温病学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5.现代对于解表法的认识

从历代医家对解表法认识的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从强调发汗到强调泄热,这样就形成了解表泄热这一治法的概念,对表证治疗的指导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在用药上则从单纯的辛温发展到辛温与寒凉的配合,或主用辛凉,或强调解表与清热解毒的配合等,直到近年来临床上对表证治疗注重清热解毒药的运用乃至姜春华“截断扭转”理论的提出。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辛温解表剂除了有发汗、加快散热、降低体温作用外,还有其他一些作用,如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等。总的来说,辛温解表药的作用主要还在于发汗退热。这对于一般伤风、感冒可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而对由内在脏腑发生病变而产生的表证,如仅用发汗之法,就不能完全切合病情。多数外感热病在初起时其所表现的表证实际上是内脏的病变在早期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状态,并不意味病变仅局限于表。如风温证初起,往往表现为邪袭卫表的表证,但其实际上是病邪从口鼻直接犯于肺而引起肺脏的病变,对其如只是投以发汗法使之出汗,肺部的病变就未必一定能同时痊愈。从药理作用来说,单纯的伤风、感冒使用发汗药后可热退而病愈,但如属病原微生物侵犯肺脏而引起肺的炎症,其治疗就不能完全着眼于发汗退热,而必须投用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所引起的病理改变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药物,而这正是寒凉清热药所具备的重要药理作用之一。这一点正与温病学说的创导者们所提出的温病的表证往往是里热怫郁所致,因而其治疗也应以清解里热为主的观点不谋而合。温病学辛凉解表法,除了疏解表邪外,还针对在里有关脏腑病变的病机。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温病的表证用单纯的发汗法多不能取得效果,而投以疏表与某些清热解毒药相伍的方剂就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从而使辛凉解表法等治法能迅速得到广大医家和病人的认可。

对表证的治疗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如为单纯的所谓伤风、感冒,表现为外感风寒者,往往可以一汗而愈,所以可投用麻、桂之剂。但有一些外感热病,即使初起表现为风寒在表,仅用麻、桂之剂难以奏效,当用荆防败毒散等,或需与寒凉清热药并用。更有一些外感热病的初起,不表现为风寒表证,当然更非辛温解表所宜,因此有温病学家创辛凉解表、芳香透化等法,特别是辛凉解表法中清热解毒药物的运用,使解表法从单纯的发汗转为以清解病邪为主,大量使用辛凉性质的解表药物。另一方面还反映在许多医家重视清寒凉清热之品在解表法中的应用。如治疗风寒感冒的感冒清热冲剂,在辛温解表药中就加入了薄荷、柴胡、地丁、芦根等辛凉、清热之品;在午时茶中也加入了连翘等寒凉清热药等。在治疗风热表证的方中更是加入了各种清热药。如羚翘解毒丸在银翘散的基础上加入羚羊角;在解热感冒片中配合了蒲公英、黄芩、地丁、玄参等。甚至还有一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基本上不用解表之品,如感冒退热冲剂中仅用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草河车。这一趋势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些新药的产生,是建立在总结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这也说明,对于表证的治疗,在继承温病学理论基础上,突破从发汗着眼的传统认识,使解表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强调解表法中寒凉清热药的应用,并不意味可以否认辛温解表的作用,更不能忽视解表法的独特作用。应该看到,辛温解表不是辛凉解表或单纯的清热或清热解毒所能代替的。对表证的治疗,促使腠理开泄以使邪有外达之机,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临床经验也证明,对患有表证的患者,如表现为风寒在表之象,即使存在着内在脏器的病变,适当运用辛温解表之剂,往往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即使是治疗风热在表的辛凉解表剂,虽不以发汗为目的,但实亦寓有疏散之意。如对表证只知一味投用寒凉清热药物,古人有凉遏闭邪之训,现代许多医家也多持有异议。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辨明表证的性质及形成表证的机理,针对表证的具体病机,既重视肌表的表现,又要细究在里的病变,这样在治疗时才可以更加切合病情,收到良好治疗效果。第二节解表法分类

解表法主要用于治疗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风温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法治疗。由于病邪性质不同,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差别,因此解表法又可具体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透表清暑化湿、疏表祛湿、扶正解表等方法,其适应证候、组方原则和代表方剂都各有特点。一、辛温解表法

本法使用辛温发散的药物以祛除寒邪,治疗风寒病邪客于肌表引起的表证。【适应证候】恶寒明显,发热头痛或头项强痛,鼻塞或鼻流清涕,肢体酸痛或腰酸,骨节疼痛,无汗或有汗而恶风,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或浮缓等。【病机分析】邪犯肌表,肺失宣降;风寒夹湿,经络阻滞;肌表被郁,肺卫气滞;阳盛之体,邪从热化;素有寒饮,内外合邪,而有各种伴随兼症。【组方原则】临床上,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称为表实证,可用发汗解表法,代表方为麻黄汤、荆防败毒散等;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脉浮缓,称为表虚证,可用解肌发表法,代表方为桂枝汤。辛温解表法常用辛温发散药物,如麻黄、桂枝、羌活、独活、荆芥、防风、苏叶、淡豆豉等;暑月寒邪束表用香薷,香薷被称为夏月之麻黄。服辛温解表药后应出汗,但不可大汗,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一》记载:“凡发汗,欲令遍身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若汗多者,不得重发汗,亡阳故也。”在使用辛温解表剂时应注意有无里热存在,特别是春温、伏暑等伏气温病,初起时有表寒证,同时又有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赤等里热证,此时不宜选用辛温解表剂。二、辛凉解表法

本法使用辛散凉泄的药物以疏散卫表风热病邪,又称疏风泻热法,适用于温病初起,风热病邪客于卫表。【适应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或咽喉红肿疼痛,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滑数等。【病机分析】温者,火之气也,自口鼻而入,内通于肺,所以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与皮毛相合,所以温病初起,多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汗出不畅或无汗;肺受温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渴、咽痛;肺失清肃,故咳嗽。【组方原则】辛凉解表常用药物如桑叶、菊花、金银花、薄荷、牛蒡子。代表方剂如银翘散,组方配伍加减方面,若表气郁闭较甚,表证明显者,可加用偏温性的发散疏表而不辛燥、不峻烈的药物,如荆芥、防风、豆豉、苏叶,中病即止;若肺热较甚,可配伍清热解毒宣肺的药物,如连翘、栀子、竹叶、黄芩、大青叶、板蓝根;咳嗽较重者,加宣肺化痰止咳药物,如瓜蒌皮、枇杷叶、杏仁、桔梗、象贝母等;肺热壅盛出现喘息、胸痛,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败酱草、虎杖等;若咽喉肿痛明显,可加牛膝根、蒲公英、白僵蚕、挂金灯、马勃等清热利咽。三、清暑解表法

本法使用透散表寒、清暑化湿药物,以解外遏之表寒,消在里之暑湿,适用于夏月感受暑湿,又因贪凉而致寒邪郁闭肌表证。【适应证候】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身形拘急,腹痛吐泻,胸脘痞闷,口渴心烦,舌红苔腻。【病机分析】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风寒夹湿束表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脉浮;湿滞脾胃,升降失常,而致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苔白腻。【组方原则】透散表寒,清暑化湿。代表方为吴鞠通创制的新加香薷饮,可解表寒,祛暑湿,化里湿。四、祛湿解表法

本法使用辛燥或芳香宣通的药物以疏化、祛除肌表之湿邪,适用于湿邪困遏肌表之证。【适应证候】湿邪困于肌表,证型较多。如风湿袭表,症见身热头痛,恶寒畏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舌苔薄白;外有风寒湿邪,里有蕴热,症见壮热恶寒,头痛项强,肌表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夏秋之交,湿热交困,症见发热恶寒,身体困重,四肢酸重,汗少,胸脘痞闷,头重如裹,舌苔白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恶寒微热,身痛头重,口不渴或喜饮,胸中痞,上脘胀或呕吐,泄泻。【病机分析】湿邪困遏肌表、经络、四肢,气血欲行不畅,则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痛;湿困于脾,则出现胸脘痞闷等症。【组方原则】治疗湿邪在表,用药有燥湿和化湿之区别。燥湿药味辛而性较燥,兼有解表作用,适用于风湿、寒湿在表,如羌活、防风、白芷、苍术、藁本、独活等。而化湿药辛温而不燥,亦无明显的发汗作用,如藿香、佩兰、蔻仁等。湿邪所犯常见湿困脾胃,故常用半夏、陈皮、神曲、茯苓、滑石、薏苡仁。五、扶正解表法

本法适用于体虚又感外邪的表证。此时,既要解表,又虑正虚,必须邪正兼顾,单纯解表,则正虚而不堪发散,单纯补虚,则易于补而留邪。【适应证候】表证,兼有气血阴阳之虚证。既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昏或头痛、肢体酸软或疼痛、鼻塞或流涕等症状,又有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表现,舌苔白腻,脉浮而按之无力。【病机分析】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恶寒发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气血阴阳亏虚,故见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等。【组方原则】人体之虚,有阴阳气血之不同侧重,故常以解表药分别配伍益气、助阳、滋阴、养血药物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正气不伤。第三节解表药功效及常用药物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主治差异,一般将其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两类在性味、归经等各方面有一定差异。

在药性方面,发散风寒药主治表寒证,发散风热药主治表热证,前者性味多辛温,发汗作用较强;后者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在药味方面,解表药大多气味芳香,轻宣疏散,主要用以发散表邪,故一般为辛味。发散风热药又因能清泄,而多兼苦味。在归经方面,因为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多归肺经或太阳经或膀胱经。在升降沉浮方面,解表药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其中兼能平喘、止咳或清泄者,在升浮为主的同时又具有沉降之性。一、解表药功效

1.发汗退热

外感为常见原因。无论感受风寒还是感受风热等表邪,均可导致肌表闭塞,肺气不宣,营卫失调。辛温或辛凉解表药其味辛散,质轻上浮,含有多种挥发油,故可开肌腠,宣肺气,调营卫,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增强汗腺分泌能力,发散体热,祛风散寒,疏散风热,从而达到汗出热退、邪去体安的目的。

2.消炎解毒

外邪侵入人体,首犯肌表和上焦。由于所侵袭的部位不同,除全身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等一般外感症状外,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病证,如皮肤炎症、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解表药中防风、桂枝、紫苏、白芷、菊花等,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够增强身体吞噬细菌的防御能力,改善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因此,用解表药治疗上述细菌性感染疾患的初起,均有良好疗效。此外,解表方药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对某些病毒感染性疾患(如流感、麻疹、乙脑、腮腺炎等)初起,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择适当的解表方药,如桑菊饮、银翘散之类治疗,其效甚佳。外邪入侵,又以风邪居多,“风为百病之长”,风为阳邪,阳从热化,热毒在表,故临床上常配合黄芩、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物,加强解表药消炎解毒的作用。

3.利水退肿

浮肿与肾的气化、脾的健运、肺的通调水道等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因肺主气,外合皮毛,外邪侵袭,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水气内停,风水相搏,溢于肌肤,发为水肿。解表药可发汗解表,宣肺利水,通过发汗使邪从汗解,通过宣肺而化湿邪,开上以启下,水道通调,下输膀胱,使水邪从膀胱排出体外。总之,通过发汗和全身血液循环的加强,增加肾小球过滤等作用,使体内潴留的水分排出。《内经》关于“开鬼门”“洁净府”以及《金匮要略》关于“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记载,确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此,中医把解表法作为利水消肿的常用治法之一是有道理的。

4.解表透疹

麻疹是外感麻疹病毒所致,以外出为顺。初起透发不出或出而不畅,麻毒则无外泄之路。毒邪不能从气分而解,则走窜内陷,变证蜂起,常并发肺炎、心肌炎等危重疾病。解表药中的防风、葛根、升麻、牛蒡子、西河柳等以透疹见长,能够清宣风热,开肺达表,透疹解毒,助其麻疹透发。因此,麻疹初起,恰当、适时地运用解表法对促使麻疹透发,减少或免除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不论内服还是外用解表药均可获效。

5.行痹止痛“风为百病之始”,外感病中以风邪引起者最为多见,又常与寒、热、湿等邪兼而同病,阻于经络、关节、肌肉之间,导致腠理闭塞,营卫不通,经脉拘挛,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外感病中常有头痛、身痛、关节痛、咽喉痛、疮疡肿痛等多种痛证和痹证。解表法可散风寒,祛风湿,清风热,使腠理开泄,营卫调和,气血通畅,经通络活。因病情不同和体质差异,在解表药中,适当选用补益气血、理气和血、清热解毒、温里祛湿等药配伍,以增强其疗效。如以银翘散加减治疗风热犯表的头痛、咽喉痛、目赤痛;以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营卫气血不足关节痹痛等证就是明显的例子。

6.其他

某些解表方药还有止咳平喘等功效。二、常用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麻 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束,腠理郁闭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咳嗽气喘。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3.风水水肿。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助利尿,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等。【用法用量】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祛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2.《名医别录》:通腠理,解肌。

3.《本草纲目》: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并含少量伪麻黄碱、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麻黄多糖等。

2.药理作用: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临床研究:①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风寒侵袭头部,经脉郁滞,又兼少阴阳虚,入冬屡患偏头痛者,效果良好〔中国民间疗法,2000,8(11):28〕。②用麻黄(6g)、桂枝(12g)、杏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桂枝二麻黄一汤,随证配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10天为一疗程,有较好疗效〔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67〕。③治疗冻疮,用麻黄、附子、细辛各25g,大黄、生姜各15g,桂枝10g,制成酊剂,以棉签蘸药涂在患处〔新中医,1999,31(10):36〕。④取其宣肺透表、利尿开窍之功,重用单味麻黄(10~30g),治疗肺气郁闭,清浊升降失司,清阳之气不能上注于清窍,浊气反升,蒙蔽耳窍,而产生的耳鸣〔中国民间疗法,1999,7(1):30〕。⑤用麻黄、益母草、桔梗、生甘草的提取浓缩液,制成鼾静通口服液,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能改善换气,有止咳、化痰、消炎之功〔河南中医,2001,20(1):59〕。⑥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20例,服药后,45min开始显效,效果可持续3~4h〔国医论坛,1998,13(2):44〕。此外,麻黄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呃逆、上消化道出血、肾衰、腰扭伤、坐骨神经痛、雷诺病、感染性化脓性炎症、慢性咽炎、牙痛等。

桂 枝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省。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生用。【性能】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无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如麻黄汤(《伤寒论》);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2.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每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若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3.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如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4.心悸。本品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如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炙甘草汤(《伤寒论》)。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汤(《伤寒论》)。【用法用量】煎服,3~9g。【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古籍摘要】

1.《医学启源》: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祛皮肤风湿。

2.《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疼痛。

3.《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等。另外尚含有酚类、有机酸、多糖、苷类、香豆精及鞣质等。

2.药理作用:桂枝水煎剂及桂皮醛有降温、解热作用。桂枝煎剂及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常见致病皮肤真菌、痢疾杆菌、肠炎沙门菌、霍乱弧菌、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有健胃、缓解胃肠道痉挛及利尿、强心等作用。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挥发油有止咳、祛痰作用。

3.临床研究:①以桂枝15g,白芍20g,炙甘草15g,大枣5枚,生姜3片,田七6g(磨服),黄芪30g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江西中医药,1999,30(6):56〕。②以桂枝、杏仁各15g,白芍30g,生姜、大枣、厚朴各12g,炙甘草10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肺心病效果显著〔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5):17〕。③以桂枝20g,炙甘草10g为基本方,治疗原发性低血压有效。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阴虚者加五味子、麦冬〔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6):20〕。④以桂枝、杏仁、生姜、白芍各9g,炙甘草、炙厚朴各6g,大枣12枚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四川中医,1998,16(9):42〕。⑤以柴胡15g,桂枝10g,干姜8g,黄芩6g,天花粉12g,生牡蛎15g,炙甘草6g为基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20(5):310〕。⑥以桂枝茯苓丸(桂枝10g,茯苓30g,赤芍15g,桃仁15g,丹皮15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肝硬化,效果良好〔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3):190〕。⑦治疗颈椎病,以桂枝12g,白芍15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5g,葛根20g为基本方,按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加减,并配合牵引〔福建中医药,2001,32(1):13〕。此外,桂枝还可用治脑梗死、肺心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小儿厌食、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身痛、不孕症、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术后肠粘连、前列腺肥大、冻疮、雷诺病、坐骨神经痛、急性痛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黄褐斑等病。

紫 苏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其叶称紫苏叶,其茎称紫苏梗。我国南北均产。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性能】辛,温。归肺、脾经。【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和剂局方》)。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用法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2.《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3.《本草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及少量α-蒎烯等。

2.药理作用:苏叶煎剂有缓和的解热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本品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紫苏能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紫苏油可使血糖上升。

3.临床研究:①用苏叶与少量生姜治疗支气管炎,按10∶1的比例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mL,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效果良好〔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2):16〕。②以苏前芦鱼汤(苏叶、前胡、白僵蚕各5~9g,芦根、鱼腥草各9~10g,桔梗3~6g),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实用中医药杂志,1991,(3):18〕。③以黄连4g,苏叶4g,吴茱萸3g,肉豆蔻5g,百合15g,乌药10g,柴胡10g,川楝子10g,太子参10g,甘草3g,组成连苏畅中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具有整体调节作用,能改善胃肠功能,清除幽门螺杆菌〔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37〕。④以黄连苏叶汤(苏叶30g,黄连5~6g,半夏12g,丹参15g,玉米须30g)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肾衰25例,获得较好疗效〔中医杂志,1994,(12):733〕。此外,紫苏还可用治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婴幼儿秋季腹泻、寻常疣等病。

附:紫苏梗

为紫苏的茎。性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

生 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各地均产。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切片,生用。【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3.胃寒呕吐。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肺寒咳嗽。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外无表邪而痰多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2.《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

3.《医学启源》:温中祛湿。制厚朴、半夏毒。【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姜醇、α-姜烯、β-水芹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α-龙脑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

2.药理作用: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其醇提物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心脏。正常人咀嚼生姜,可升高血压。生姜水浸液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阴道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并有防止血吸虫卵孵化及杀灭血吸虫作用。

3.临床研究:①生姜30g,炮附子6g,补骨脂12g,敷脐,治疗小儿遗尿2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苏中医杂志,1984,(2):封三〕。②鲜姜片外贴内关穴,可以预防晕车〔大众医学,1980,(9):7〕。③将生姜榨汁外用,治疗水火烫伤,无论水泡已破、未破均获效〔新中医,1984,(2):22〕。④新鲜生姜去皮,切成1~2mm薄片,直接外敷于硬结处,每日3次,每次1~2小时,配合理疗,治疗臀部注射后硬结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国民间疗法,2001,9(2):63〕。⑤桂枝生姜汤熏洗治疗肩手综合征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法:将生姜切成厚约0.3cm片,用20~30片,以白酒炒热,然后以热姜片摩擦肩部、手腕、手指等疼痛或活动不便之部位,擦至局部红润为止,但注意勿擦破皮。然后以桂枝、姜片煮沸熏蒸局部约30min,再用纱布包裹热药渣热敷局部。每日依上法治疗1~2次〔中医外治杂志,2001,10(2):31〕。此外,生姜还可用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蛔虫病、面瘫、牙痛、关节炎、脂溢性皮炎、白癜风、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损伤性腹胀等病。

附:生姜皮、生姜汁

1.生姜皮:为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性味辛、凉。功能和脾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煎服,3~10g。

2.生姜汁:用生姜捣汁入药。功同生姜,但偏于化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于入喉;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然昏厥者。用量3~10滴,冲服。

香 薷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及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称青香薷,后者称江香薷。青香薷主产于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系野生,多自产自销;江香薷主产于江西分宜县,为栽培品,产量大而质量佳,行销全国。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性能】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和剂局方》)。

2.水肿脚气。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如深师薷术丸(《外台秘要》)。【用法用量】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