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22:09:32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下)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世界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于一体的100卷本《话说世界》系列丛书。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100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世界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话说世界》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源远流长的世界古代史(上、下册);

第2卷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上、下册);

第3卷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上、下册);

第4卷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

第5卷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上、下册);

第6卷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上、下册);

第7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上、下册);

第8卷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上、下册);

第9卷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上、下册);

第10卷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包罗万象的古罗马文明(上、下册);

第12卷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上、下册);

第13卷 传宗布教的的阿拉伯文明(上、下册);

第14卷 血泪交织的希伯莱文明(上、下册);

第15卷 光耀美洲的的印第安文明(上、下册);

第16卷 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学(上、下册);

第17卷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上、下册);

第18卷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上、下册);

第19卷 妙笔生花的世界绘画(上、下册);

第20卷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上、下册);

第21卷 摇曳多姿的世界舞蹈(上、下册);

第22卷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上、下册);

第23卷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下册);

第24卷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上、下册);

第26卷 创造生活的科技文明(上、下册);

第27卷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上、下册);

第28卷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上、下册);

第29卷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上、下册);

第30卷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下册);

第31卷 独领风骚的工艺美术(上、下册);

第32卷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上、下册);

第33卷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上、下册);

第34卷 狂放粗犷的原始艺术(上、下册);

第35卷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上、下册);

第36卷 口耳相传的艺术典故(上、下册);

第37卷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38卷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下册);

第39卷 划破时代的世界变革(上、下册);

第40卷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上、下册);

第41卷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下册);

第42卷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上、下册);

第43卷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上、下册);

第44卷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上、下册);

第45卷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上、下册);

第46卷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下册);

第47卷 独具特色的欧美奇迹(上、下册);

第48卷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上、下册);

第49卷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世界之谜(上、下册)。《话说世界》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和故事体裁,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其原因很简单,鼓励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去阅读一本生动的书,比沉闷枯燥的文字吓跑一个读者,对文化的意义更大。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读读停停,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当然,本书也无意于去取代那些优秀的历史专著。如果你对某一个局部历史细节有特殊的兴趣,还可以参考详尽的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话说世界》不同于现存于世的多种版本的世界通史,其往往“为通而通”,结果常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主干虽有,枝叶嫌乏。而《话说世界》则运用现代分类科学,在结构设计方面有总有分,有经有纬,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话说世界》重点选取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若干话题,逐一论说。纵横全书,既能看到世界历史的大脉络、大走势,又能细察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横断面,完整而丰满。《话说世界》用生动的文本和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人类社会的世界史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文化的瑰宝,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世界》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中古建筑

早期基督教建筑

就像希腊神庙一样,早期基督教建筑首先是建造在天国的,这是人类幻想的产物。早期基督教继承犹太教的纯粹的精神性,排除对偶像的崇拜,因此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建筑像犹太教一样,是停留在想像中的。顾晓鸣说,《圣经》给我们透露了种种消息。根据传说,“上帝的殿”最早是在伯特利(Bethel,词意即为“上帝的殿”),“耶和华站在梯子上说,我是耶和华,你祖亚伯拉罕的上帝,也是以撒的上帝,我要将你现在所躺卧之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必向东西南北开展。……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这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门。……我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上帝的殿……”但是,由于希伯来人的流动性和历史上的流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圣殿”实际上是流动的,圣所的建立是在定居迦南之后,而早先,约在“西奈山得启示”之后,则有犹太的移动式圣殿——mishkan(圣幕,tabnerna-cle),《出埃及记·26》中有详细的描绘。就像人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上帝一样,“上帝的殿”虽然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是,它也有现实的依据。

有了“上帝的殿”就会有“上帝的城”。同时“上帝的城”也是和世俗的城相对应的,公元5世纪圣·奥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一书中写道,公元410年,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一些人把这场灾难(这是公元476年罗马城毁灭的预演)归咎于罗马人不再信仰古代诸神的结果,他们说,当罗马人信奉朱比特(Jupiter,罗马神话中最高的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的时候,罗马一直保持强盛;但现在皇帝们都不再信奉他,所以它也不再保护罗马人了。奥古斯丁说,自从亚当犯了原罪以后,世界便被分为两个部分,两个城市:一个是上帝之城,一个是世俗之城。前者是上帝所代表的天国,后者是魔鬼撒旦统治的地狱。但在现世,这两个部分是混在一起的人类历史,就是上帝的信徒和魔鬼的信徒之间的斗争的历史。斗争的结果就是要在最后审判时将这两个城市分离开来,让上帝的信徒同上帝一起生活在幸福的天国,而让魔鬼的信徒受地狱的折磨。世俗城市罪孽深重,它的劫难、毁灭在所难免,正是在罗马的废墟上,将建立起永恒、充满仁慈、光明和幸福的上帝之城。但是在政府和社会里,圣·奥古斯丁所描述的两种城并行不悖,作为中世纪生活双重性的纪念物,教堂和城堡这两种杰出的中世纪建筑巍然矗立,同时,天堂乐园与人间的庭园也是相对应的。

耶略撒冷城:公元前996年,以色列国王大卫攻占耶路撒冷,并定都于此。诺斯罗普·弗莱指出,城市的意象自然是集中在耶路撒冷。城在象征的意义上都是女性,正如“metropolis”(大都市)一词所提示我们的,是“母亲的城市”。在他看来,耶路撒冷圣殿分成三个部分:外殿是市场,内殿是信徒的聚集地,最内为至圣殿,是代表上帝存在的地方,用帐幕遮挡,大祭司每年进入一次(《希伯来书》)。在弗莱看来,耶路撒冷位于山的顶端,因此它象征性地成为世界最高点。《诗篇》说,“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上那里去”。这里所指的地点,就是耶路撒冷。它的圣殿高接天空,正如魔鬼的模仿巴别塔曾企图达到的那样(《创世纪》)。他认为,对于基督教来说,一座处于这个位置的城或建筑物也就是世界的拱顶石。移开它,就会释放出各种造成混乱的力量。《诗篇》屡屡地把上帝的圣殿或圣城和控制它底下的“洪水”象征性地联系在一起。例如《诗篇》就把建在混乱之上的世界和进入圣殿的行列联系在一起。圣墓教堂建于335年,为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海伦娜太后在耶稣墓地所建,是基督教的圣迹之一。而对于犹太教来说,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完成大卫时开始营建的宫殿和神庙,扩建了城市,并在安锡山上建造犹太教圣殿,奠定了作为宗教中心的神圣地位。罗伯逊说,公元前621年,耶路撒冷的祭司长呈报国王约西亚说,他在圣殿内获得了“法典”。结果,就发生激烈的改革,禁止偶像崇拜,除耶路撒冷的圣殿而外,所有神堂都被改做俗用。犹太教圣殿的西墙,犹太人称为“哭墙”,约建于公元前1世纪末,毁于公元70年和公元135年,后又在遗址上修建起围墙,成为犹太教圣迹之一。在这里,富有意味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甚至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当作圣地。

所罗门的神庙:神权政治在希伯来人那里也有相类似的表现。诺斯罗普·弗莱指出,据说所罗门用七年时间在锡安山上建造了神殿,用十三年时间建造了他自己的宫殿,然后又听从他七百个妻子的建议,亲切友好地为摩洛神和基末神在锡安山对面的一座山上建立了神殿(《列王记上》)。据摩根斯登的研究,所罗门神庙的建筑位置十分特殊,每当新年之日,太阳的光线恰好照进神庙的时候,便被看作是上帝耶和华的光辉照临圣殿,国王直接充当大祭司,手捧香炉步入神庙内殿,重燃圣坛之火,举行一年一度的赎罪仪式,从而重新确证自己统治的神圣性。新年礼仪在希伯来具有重要的象征作用。

伊甸园:从造园的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追溯到《圣经》。“天堂”的希伯来文是“Parde”;波斯文是“Pairi-daeza”;希腊文是“Paradeisos”。据《圣经词典》解释,“伊甸(Eden)”意为“喜悦、欢乐,源于希伯来语的‘平地(eden)’一词”。伊甸园还被叫做“天主乐园”、“耶和华之园”。《旧约》的《创世纪》,其第二章记述的伊甸园是:

耶和华上帝在东方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上帝使各样的树丛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

日本学者针之谷钟吉说伊甸园可以在巴比伦平原中找到它的实地,而按照诺斯罗普·弗莱的说法,伊甸园的范围是从埃及伸展到印度。而在我看来,伊甸园与其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不如说是一种想像的存在,或者说是一种原型。而在人间存在的花园则是所罗门的庭园。

所罗门的庭园:在旧约时代中期(公元前1000年),作为以色列三代王的所罗门的事迹,应作为确实的历史加以研究。所罗门王能使人感到亲切,可从《新约》中看出。《旧约·列王纪(上)》说,“所罗门王致力于建筑,在耶路撒冷建有‘黎巴嫩宫’、‘柱庭’、‘所罗门王宫’、‘巴罗女儿之家’及其他神殿。此外还建有城堡‘积货城’、‘屯车城’和‘兵马城’。”所罗门在其所著《旧约·传道书》第二章说:“我为自己大兴土木,建房,设葡萄园,修园囿,植多种果树,并掘池用以灌溉茂盛的林木”。所罗门之所以成为极其荣华之王的代号,似因他是喜爱建筑,并且如此热衷于建筑的国王,当然也重视造园和园艺。

罗马地下墓窟:与教堂、城堡和花园截然不同的景观是基督教的地下墓窟。因为基督教一开始是在地下活动的,16世纪,在罗马的郊外发现了大量的地下墓窟。罗马地下墓窟是早期基督教徒的地下墓群。大约建于1~5世纪。墓窟总数高达60~80万,在墓窟中还开辟了集会、祈祷场所。从总体上说,墓窟群约有43处,墓道总长达480多公里。圣卡利斯托墓窟是其中最大的墓窟。在墓窟中发现有雕刻的石棺、圣油坛、圆形彩色玻璃浮雕和绘有耶稣形象和圣经传说故事的壁画以及题铭和宗教图签等。

基督教堂与罗马式建筑

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了,基督徒开始建造教堂。从宗教的意义上说,耶稣强调了把建筑物建在岩石上的重要性。他说他的教堂也要建在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马太福音》)。由于“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马太福音》),因此造在岩石上的教堂可能也被看成就是造在山上。后来奥古斯丁在停在阿勒山的诺亚方舟里看见了一个《旧约》型的教堂。而从礼仪的意义上说,唐·昂热列可·舒尔乡说道,实际上“教堂”一词既指信徒的总体又指信徒们成群祈祷的场所。教堂是全体信徒构成的巨大精神实体的物质体现。一首祭礼的献礼诗解释得非常明白:基督在此被比做石头,石头被大铁锤敲成一块块,又堆集在一起,被神工之手放在早就准备好的确切位置上,以便永远统一在神圣的华宅即精神教堂之中。热尔曼·巴赞也说道,教堂(ecclesia)意即聚会,是全体信徒的集会场所,他们一视同仁地被招来共享神恩。因此教堂必须具有宽大的空间。基督徒在古代民族的建筑创造之宝库中找到了现成的形式——长方形堂,一种有一个中殿和侧廊的长方形建筑,用作集会场所、法庭或室内市场。他们只给这一形式加上一条交叉甬道或一个横向的中殿,呈十字形。半圆形后殿——内有一条长凳(prebyterium)——为教士专用。祭坛设于交叉甬道的交叉点,礼拜仪式在中殿内举行,信徒们站立着,男的在左,女的在右,排在单侧廊或有时双侧廊中,时而留下一条空道。教堂由新教徒会合的门廊和围以四柱的中庭(门口)进入,后者是中世纪修道院回廊的起源。中庭中央立着环形柄高脚杯——行沐浴仪式的喷泉水,那是圣水钵的由来。教堂的产生满足了教徒们的精神性和礼仪性的需要。

基督教的教堂是依照巴西利卡的样子来建造的,或者说,巴西利卡是欧洲中世纪教堂的原型。巴西利卡的特征,平面是长方形,通过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室内分为几条长狭的空间,中间一条较宽且高,两侧的较窄且低。这种形式结构简单,屋盖轻,支柱较细,多用木屋架构成,体量也不很大,在当时的教堂建筑中深受僧侣们喜爱,因此在古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以后,都将此奉为教堂的流行形式。作为一种宗教崇拜形式的教堂,一旦形成一种形制,它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普遍仿效的对象。

在欧洲的一些教堂建筑中推行并发展的是另一种形制,被人称之为罗马式建筑(Romanesque,亦译为“罗马风建筑”)。在5~10世纪间,建筑活动并不发达,宗教建筑是从修道院逐渐发展起来的,继承了古罗马末期的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形制——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罗马式建筑以水平线和圆为主,宽阔平稳,墙壁占面积大,其装饰雕刻和绘画,更倾向于程式化和几何图案。罗马式建筑主要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爱尔兰和苏格兰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部;中欧的东部,包括斯拉夫西部,即从波兰起穿过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到斯洛伐克;匈牙利的西部和斯洛文尼亚,及南欧的意大利半岛等地区。例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与比萨主教堂。

比萨斜塔与比萨主教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1063年比萨人打败撒拉逊人,在海战中攻占巴勒摩,为纪念这次使得比萨成为地中海西部主要强国的胜利,建造了主教堂。主教堂采用拉丁十字式的形制,八边形的穹顶覆盖着整个十字区,有五个正厅,三座后殿。钟塔建于1174年。钟塔位于主教堂圣坛的东南面,呈圆形,高55米,共8层。中间6层为空券廊,底层只在墙上作连续券浮雕,顶上一层收缩,向内缩进。富有意味的是,在建塔时,由于地基不均而沉降,塔身向南倾斜,使其成为著名的斜塔。德国建筑史家汉斯·埃里希·库巴赫说,比萨大教堂应列为欧洲最伟大非凡的建筑之一,它那五彩斑斓的大理石所折射的辉煌,大教堂、钟楼、浸礼堂、坎波萨诺教堂以及大片的草地,都给如织的游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比萨在建筑艺术的领导地位后来让位给了佛罗伦萨。比萨斜塔与比萨主教堂

教堂的建筑在中世纪的城市里具有特别的意味。舒尔乡说,教堂“建筑全都传统性地朝向东方,换而言之即教堂后的园堂朝向东方——朝向太阳跃出的地方,太阳每天早晨在东方诞生(升起),而教堂建筑的正面朝着西方,西方——是太阳每个晚上沉睡,或云太阳似乎是死去(落下)的地方。这种朝向反映了基督徒对于以光线每天的消失和复出为象征的复活的信仰。很显然,这并不涉及太阳崇拜,而是通过太阳的形象来表现对造物主的崇拜。当人们在一个较为重要的城市里登上教堂里的钟楼之巅时,人们会被城市中所有其他神殿的朝向上的一致性所打动。它们仿佛要给私人居所那纷繁的屋顶一个航向,而这些屋顶显得极其混乱。人们由此明白了宗教建筑物在城市总体建筑中的重要性”。确实,就像舒尔乡所说的那样,在城市的嘈杂声中,清脆而嘹亮的教堂的钟声响了,它们成为一种秩序、一种方向,就像是牧羊人在召唤着他们的羊群。

拜占庭建筑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已经衰落,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都城迁到帝国东部的拜占庭,称之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变成了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都城在拉文纳,公元476年被日耳曼人吞并。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拜占庭帝国。它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巴尔干、埃及、北非和意大利,还有一些地中海的岛屿。公元7世纪之后,由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发展,拜占庭帝国逐步瓦解,日渐没落,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后来几次遭受西欧十字军的蹂躏,气息奄奄,终于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拜占庭帝国虽然被视作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东岸的继续,其实它更像是亚历山大皇帝建立的希腊帝国的再现。它在成为罗马帝国一部分的时候吸收了罗马文化的一些内容,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到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它即以被称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逐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种富丽堂皇并充满生气的“文化”表现,是有着深厚根底的文化的“解放”。在建筑领域,西里尔·曼戈认为,“在早期(4~6世纪),尽管处于转变过程中,基本上还属于古罗马式建筑”。“6世纪拜占庭建筑(被认为是‘宇宙’帝国的建筑)代表着古代建筑长期发展的一个终结。”“有人可能倾向于说在第7世纪后,或肯定在第9世纪后拜占庭建筑的确有了一种特殊的外观并一直保持到帝国的消亡”。拜占庭建筑就是拜占庭文化的形象体现,而且集中体现在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始建于公元330年,因罗马皇帝F.V.君士坦丁(约280~337年)而得名。遗址在今土耳其伊士坦布尔市内。这个城市三面环水,控制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咽喉要道,同时又位居欧、亚两大洲之间,形势十分险要,到公元6世纪时发展成欧洲最大城市,人口达40~50万。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君士坦丁的宫殿,这是城中之城。竞技场,不仅是游乐中心,而且也是仪式的中心。另外只剩少数教堂。在当时被称为坚固无比的君士坦丁堡城墙亦只有部分残存。君士坦丁堡最重要的建筑是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离海很近,从四方来到君士坦丁堡的船只远远就能望见,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Santa Sophia)建于公元532年至537年。这是查士丁尼皇帝在6世纪为他的首都而建的东正教中心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象征”(西里尔·曼戈语)。这座教堂的设计没有先例,它是将当时各种建筑技术融合在一起的集合体。它有纵向的轴线,中庭两侧有排柱。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7米,构成一个方形的平面,上面有一个高55米的中心圆顶,因此被称之为一种圆顶的巴西利卡。它完全可以与罗马万神庙和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相媲美。这个巨大的圆顶稳定地搁在四个拱形门上,圆顶的两侧有两个直径相等的半圆顶,这两个半圆顶又各有3个附属圆顶来做支撑。这座大教堂被认为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当15世纪拜占庭陷落以后,土耳其人只在教堂外的四个角上添了四条尖顶圆柱,就很自然地改造为清真寺了。

在落成典礼上,保罗说道:“这圆顶好像是从天国上用金链子吊下来的。”查士丁尼皇帝则称赞道:“噢!所罗门主,吾终于胜过汝。”当时的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科皮乌斯(Procopius)说道:“它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技巧在半空中彼此上下飘动,最后在这些部件上面矗起的工程表现出无比的和谐。”“人们觉得自己好像来到了一个可爱的百花盛开的草地,可以欣赏紫色的花,绿色的花;有些是艳红的,有些闪着白光,大自然像画家一样把其余的染成斑驳的色彩。一个人到这里来祈祷的时候,立即会相信,并非人力,并非艺术,而是只有上帝的恩泽才能使教堂成为这样,他的心飞向上帝,飘飘荡荡,觉得离上帝不远……”宗教哲学家费尔巴哈指出:“……在当时祭神的祈祷室里,光线不是通过纯洁无瑕的、清澈透明的媒介物,而是通过涂上各种色彩的窗户射入的。……仿佛自然的光芒与祈祷的光芒不相容,仿佛精神只有在把自然界遮蔽起来的黑暗中才能被祈祷的烛光所激发。”爱尔兰现代诗人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一诗中,表明了他对于拜占庭的向往:可是没有教唱的学校,而只有研究纪念物上记载的它的辉煌,因此我远渡重洋而来到拜占庭神圣的城堡。

拜占庭建筑的中期是在7至12世纪,建筑规模大不如前,特点是向高发展,中央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墓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俄罗斯教堂的风格也是令人关注的。房龙说道,中世纪的时候,俄罗斯统治者对于俄国老百姓应该有什么宗教信仰发生疑问。于是派出聪明伶俐的人,组成代表团,分赴世界各地,去考察种种相互对立的教派的优缺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宏伟瑰丽镇住了俄国人,因此他们决定信奉东正教。12世纪末,俄罗斯形成了民族的建筑特点。如诺夫哥罗德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除俄罗斯之外,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等东正教国家,也有一些著名的教堂。这种教堂不仅给当地的基督信徒带来了一种寄托,也产生了地方性的景观。

拜占庭建筑有其特定的政治体制、思想意识和技术特点。汪国瑜指出,建筑的发展总是和政治体制与思想意识分不开的。东西罗马代表东西欧,其宗教和历史发展都不一样,自然都影响着代表性的建筑物——教堂建筑的发展,因此东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在形制上、结构上、艺术上以及在技术上的发展都不一样,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建筑体系。它们在建筑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在教堂建筑中推行并发展的是沿袭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朝拜形制。它的特色是平面多为规正的圆形或正方形,然后在上面建造穹顶。从技术的角度说,拜占庭建筑形成了一种砖块与粗石构造技术,同时又有筒形拱顶、半圆形穹顶和交叉相贯穹顶三种拱顶方式。改造为清真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无论是巴西利卡式的教堂还是罗马式的教堂亦或拜占庭式的教堂,都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审美对象。俄罗斯的E.Γ.雅科伏列夫把教堂建筑的情感化作用比做戏剧演出本身。他说道,教堂建筑变为一种把艺术作用的整个体系连为一体的必需的审美背景,拜占庭长方形大厅的森严、玲珑的神殿,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国令人感动、使人感觉亲切的小教堂,诺符戈罗德和晋斯科夫的严峻、雄伟的大教堂,莫斯科的宏伟富丽的五圆顶式教堂,欧洲中世纪的直耸云霄的哥特式教堂,佛教宝塔的对称的两翼建筑和朦朦胧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这一切有机地编入世界宗教的复杂艺术体系中,增强了那种在形象语言和舞台化戏剧演出的综合作用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氛围。语言和戏剧演出的审美、情感作用,倘若处在它得以实现、表现和存在的宗教建筑环境之外,是不可能被深刻地感到和理解的。值得指出的是,西方的艺术都是从教堂或者说通过教堂表现出来的,戏剧、音乐是在教堂里表现的,如中世纪的宗教剧和唱诗班的歌唱艺术和管风琴的演奏;绘画装饰艺术是通过教堂表现出来的,而教堂本身也是一种艺术。

哥特式建筑的产生

丹纳在解释哥特式建筑形成的原因时指出,基督教是普遍的宗教,诉之于广大的群众,号召所有的人拯救灵魂,所以屋子要特别宽大。因为“宽大”的“屋子”能够容纳更多的信徒。事实上哥特式是法国的创造。哥特式最初出现于圣德尼修道院教堂(St-Denis,1130-1162)和桑斯教堂(Sens,约1130~1140年)。它的一些反映其特征的部分,如尖券,来源于东方,而最具有哥特式特征性的交叉肋拱也已经用于圣德尼修道院教堂和桑斯教堂。法国建筑史家路易斯·格罗德茨基说,圣德尼修道院教堂表现了所有哥特艺术的特征;它不仅在形式和结构层次来说是如此,而且在美学和象征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这种教堂形式首先在这个省流行,而其他地区尚在追随罗马式。哥特式艺术于13世纪进入成熟阶段,很快地传至英国,13、14世纪传遍全欧。

那么,哥特式建筑究竟是如何产生或者说如何吸引信徒的呢?修道院院长苏格(AbbotSuger.1081—1151)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描述哥特建筑艺术来源的珍贵资料。他的论文是“迟钝的心思如何通过物质上升到真理的过程”。他的天才使他意识到,运用肋拱的笨办法有多层意义:能创造出飞拱,把人们的精神引向天国;能够将墙改进为玻璃屏风。这种屏风上有教育礼拜者的教义以及信仰原义的图画故事,能够使礼拜者沉浸在天国般的光亮之中。路易斯·格罗德茨基也说,他(按:指苏格)震惊于从窗户中射出的连续光线的效果,通过彩色玻璃而形成的奇迹般的光辉照耀着整个建筑,“把从材料而产生的理念升华到了精神的层次”。在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中,这种对于光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于上帝之光或“真光”(Ture Light)的追求。就像希腊神庙和罗马神庙一样,哥特式的教堂是中世纪基督徒信仰宗教的必要基础。

法国哥特式教堂

热尔曼·巴赞指出,像古代寺庙一样,教堂是城市的纪念碑,在文明所创造的全部伟大纪念碑形式中,教堂最好的表现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在我们看来,教堂是城市的礼仪中心。在中世纪,教堂作为一种礼仪中心起到了一种凝聚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哥特式教堂在一个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宗教礼仪作用。而对于市民或者教徒来说,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宏伟的教堂,是值得骄傲的事。法国的亚眠主教堂、博韦尔主教堂、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就成为彼此竞争的城市纪念性建筑。其中沙特尔教堂形成了一种大教堂建筑的模式。法国沙特尔主教堂

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原来是9世纪建的罗马风教堂,在毁于一场大火后,于1194~1260年重建。从外部看,西侧正立面,比例和谐,但是风格迥异的两个塔楼,明显地不对称。在双塔之上是耸立的锥形塔尖,直刺云霄。从中间的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中殿,两边是侧廊。砖石方柱于拱顶相接,高约37米,内有两个大的玫瑰窗及两个尖拱窗的侧高窗,装有160块13世纪的彩色玻璃。威廉·弗莱明说:“墙壁的空间通过形式和色彩的语言和所表现的宗教题材与礼拜者进行交际。在阳光和煦的日子里,透射进的阳光将地面和墙壁变成了不断变换着色彩的镶嵌细工。神秘的光柱和天窗也使拱门、护间壁和拱顶似乎具有无限的空间和高度。由于观者的眼睛自然而然为光线所吸引,因此使人觉得内部仿佛完全是由窗构成的。”任何一个人,当他沿着沙特尔大教堂的三叶拱走动,“沐浴在宝石一样火红晶莹的液体中和先知的长袍的绿色之中时”,就会领悟到,梦是如何变为现实的,“站在教堂会产生步入天堂的感受”。(帕瑞克·纽金斯语)沙特尔大教堂建筑过程就是对哥特式建筑的探索过程,并由此形成了完善的哥特式建筑体系。

在法国似乎更有名的是巴黎圣母院,这一方面和巴黎是法国的中心有关,另一方面得益于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传播。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 Paris)是在莫里斯·德·萨莱(Bishop Mauricede Sully)任主教时的1163年开始奠基兴建,1250年间基本建成,直到1345年才全部完工。像欧洲的所有著名建筑一样,如此长的建筑时间,意味着这是在建造一座永恒的建筑,而从艺术上说,就像雨果所说的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诗”。它的平面呈十字形,宽47米,深约125米,可以容纳万人参加礼拜仪式。中心形成一个穹隆,其上的尖塔高达90米,直刺云霄。著名的西立面下部是三个深凹的大门,中间一个是“最后的审判”的主门,左右两边是“圣母”和“圣安娜”的次门。这三个门带有连续环绕的拱券,每个拱券上都刻有圣母、圣婴、圣徒像。三个门的上方也有一排刻有法国历代29位国王的雕像带。雕像带上面有一个直径13米的“玫瑰花窗”。再上面是一连串连续的尖圆拱券,将两个高60米的方塔楼连为一个正整体。有人描绘道,当阳光照射进来,或是当夜间燃起烛光,彩色玻璃反射出奇异的光影,高大的穹隆,矢形的尖圆拱,以及教堂中混合着洪亮的管风琴、唱诗班歌声、牧师的布道声,这一切烘托出一种腾空而起的动感,一种向天堂接近的神秘幻觉,有力地体现了超脱尘俗的宗教情感。这是一种神秘的陶醉,近似柏拉图所说“最高神仙福分”。也就是说,教徒们在这样的教堂中做礼拜,会产生一种神秘的体验。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神秘感应,雨果创作了《巴黎圣母院》,也正是在雨果小说的影响下,这个经历过战火和法国大革命而遭到损坏的建筑,又在维奥莱·勒迪克的主持下,花费了20年才得以修复,使得这个建筑像雨果的小说一样流芳百世。

英国哥特式建筑

英国哥特式建筑,主要是在1170至1240年间,有人称之为早期英国风格。伍德福特指出,英国哥特式建筑的特征是简单的没有窗花格的锐尖形窗口,类似于法国的哥特式建筑的窗子和入口。但是,也有不同于法国哥特式的风格。如强调水平因素正是一切英国中世纪教堂都具有的设计特征。另外就是运用复合的装饰线脚为拱券和垂直支柱式作装饰,以及用黑色的珀贝克(Purbeck)大理石装饰的柱身来与浅淡的石灰石相对照。结果这种设计要比法国流行的更为强调线条与装饰效果。英国哥特式建筑较早的有坎特伯雷主教堂,而以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等最为著名。

索尔兹伯里主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建于1220~1265年。这个教堂据说是因为一支箭或者一个梦而建在这个远离村落的平原上。从外面看,这个教堂是一个长而矮的,中央有座高约123米的塔楼的建筑。而内部中厅低矮而深,两侧各有一侧厅,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内部分割成横条状,南面有一个回廊及八角形的教士会堂。路易斯·格罗德茨基说,“艺术史家对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有着特殊的兴趣:它位于中轴线上的矩形礼拜堂(建于1220~1225年间),带有与中厅同样高度的侧厅,这一侧厅又与矩形的回廊相结合。对透明、精致的追求,导致了空间的融合和各部分间的统一,这种融合与统一由于极度细长的大理石柱而得到加强。”这个教堂对于后来的教堂有着直接的影响。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位于伦敦议会广场西南侧,10世纪英王埃德加于此建造正式教堂,由本笃会修士主持。1050年英王爱德华下令扩建,1065年建成耳堂,1163年建成中殿。现有哥特式教堂为1245年亨利三世重建的,后又不断扩建。教堂采用了扇形拱顶,平面为拉丁十字形。总长156米,宽22米,大穹隆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整个建筑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另外还有德国的哥特式建筑,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的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建筑。意大利尽管对哥特式建筑是排斥的,但著名的米兰大教堂就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从总体上说,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典礼的需要,哥特式教堂是举行礼拜的地方。建筑的式样符合基督教礼拜的需要。

首先哥特式建筑充满了创造的想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热尔曼·巴赞说道,“处女般”一词是我们试图用于哥特式艺术的术语。因为哥特式艺术是纯粹的创造力。这儿的一切都是崭新的:结构和背景、装饰、灵感、可塑性。巴赞将哥特艺术和其他艺术进行比较。他说,哥特艺术及希腊艺术,是西方文明中通过一种风格的完全创造从而使形式词汇完全更新的惟一范例。罗马得益于希腊;拜占庭出自罗马和东方;罗马式艺术则是东方、拜占庭、蛮族和古代的混血儿;文艺复兴艺术和现代艺术借鉴了古代艺术的全部建筑和装饰的形式,以及大部分关于美的思想。哥特式艺术恰恰相反,它摆脱了束缚罗马式艺术的推动力之陈旧形式的重负,从自然出发。还有一些学者将哥特式教堂与罗马式教堂进行比较,也能从中看出哥特式教堂的艺术风格。早先的罗马式教堂与哥特式教堂比较,区别是明显的:前者以水平线和圆的拱券为主,宽阔平稳,但不免有沉闷笨重之感;后者则以尖顶拱券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寓丽、精致。前者的墙壁占面积大;后者除了门窗几乎没有墙壁。前者的装饰雕刻及绘画,更倾向于程式化和几何图案;后者的雕刻和绘画,则更强调生活的真实感。前者可以用著名的意大利“斜塔”旁的比萨主教堂为例;后者可以用巴黎圣母院和米兰大教堂为例。从外形上看,罗马式建筑显得敦实,而哥特式建筑则非常瘦削。哥特式教堂

其次,哥特式教堂的建筑表达的是人类进入上帝“天国”的“门户”飘飞的场面。王贵祥指出,哥特式建筑所集中表现出的性格,就是一种向上腾飞的“力”。那高耸的尖塔,腾空飞跨的飞扶壁、山花与侧檐女墙上无数向上耸起的塑像与小尖塔,似乎被某种向上的力所拉拽……。

再次,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在这里,存在着一种向上的神秘的“力”。而从外形上说,哥特式建筑具有自然的形态。谢林说,所谓哥特式建筑艺术,向我们显示了这种尚处于完全简陋状态的本能;在其中,植物界成为范型。……我们应将哥特式建筑想像为巨树:树干较小,庞大的树冠将其枝杈向四面八方伸展。附属于主体的众多较小建筑物,无非是树木诸如此类枝干的再现,该树则犹如一座城市;盘根错节、枝叶茂密的树木,与这一初型有着哥特式教堂中的彩色玻璃尤为直接的关联。……其枝干相互遮翳、相互交错,从而形成穹隆顶。在这里,谢林将哥特式教堂比拟成植物,这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想像。

最后,哥特式建筑非常重视装饰。伊迪丝·汉密尔顿指出,整个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大教堂,上上下下都用图案和花纹装饰,数不胜数,雕刻精细,技艺精湛,独具匠心,无懈可击。徐建融也说道,哥特式教堂以尖顶拱券和垂直线为主,除了门窗几乎没有墙壁,高耸、轻盈、富丽、精致。置身于教堂内部,高大明亮,涂满金色的柱子间镶有彩色玻璃大窗,显得辉煌而神秘;对于哥特式教堂的彩色玻璃,许多艺术家都竭尽赞美之能事,信奉基督教的信徒没有见过天堂,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