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养育(著名主持人春妮等倾力推荐。你现在的养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7:07:48

点击下载

作者:下沙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未来人养育(著名主持人春妮等倾力推荐。你现在的养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

未来人养育(著名主持人春妮等倾力推荐。你现在的养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试读:

文前辅文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儿子

他允许我爱他

并允许我不是那么完美的妈妈

如他所说

我可以将我知道的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序

每位刚刚做父母和即将做父母的朋友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知道如何培养孩子?

我们国家目前做父母还没有准入证,没有资格证。可是,如果我们不学习如何做父母,往往会带着原生家庭过去悄悄植入我们的操作系统建立自己的小家,又可能会用从父母那里模仿学习的、无师自通的经验养育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发现我们小时候的世界与孩子当今生活的世界已经不是同一个世界时,当我们发现孩子如此难带时,当我们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需要觉察、审视和更新迭代我们的教育理念了。下沙老师这本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因为这是一位用心培养孩子、用心与孩子互动、用心学习如何养育孩子的母亲,用自己的爱与智慧完成的一本书。

我非常认可她的观点,养育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言行模式。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需要父母彼此相爱,需要有爱的沟通交流、有爱的表达。然而,在太多的家庭里,充满着指责、讨好、打岔和假理性等不当的沟通模式,如果不觉察,我们就会自动重复原生家庭的交流方式,把不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本书用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觉察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找到自己指向未来的价值方向,让孩子能够和他人建立爱的关系,这是每个孩子,即未来人,在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

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我相信此书一定能够对很多年轻的父母提供极为有用的参考和帮助,因此,我向大家推荐此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祝卓宏教授自序同孩子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

问:“妈妈,你的书是讲什么内容的?”

答:“是讲如何培养孩子的。”

问:“是告诉我们,如何学好语文,如何做好数学题,如何学好英语,还是如何认识昆虫……”

儿子知道我在写书后,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学科学习是他所熟悉的,昆虫是那期间他最感兴趣的。

我告诉他说:“都不是,我是要讲,爸爸妈妈如何做,才能让你们在路上,遇到高山就能开路,遇见大河就会架桥。”

他眼睛瞪得大大的:“真的吗?那你到底要如何做呢?”

这就是我和孩子的日常。我常常和他聊天,从他“啊、哦”的回应到可以进行各种话题讨论,在陪他成长的历程中,也让我从生产内容者、一个支持妈妈成长的人到真正的育儿实践者,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但也有许多欣喜。

当下,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强的实力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要么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抓紧一切时间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要么提倡快乐育儿、不管不顾。其实,学习技能和追求快乐都没有错,但不能片面或者极端地理解,学习不是强迫,不是灌输,快乐也不是放任不管。

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孩子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教会孩子的技能,在五年后、十年后到底还有多少有效性?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重要的节点,需要你突破一些困难,迎接一些挑战,回头看就会发现,不管我们面临什么,只要你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资源去达成,就可以不断前行。

如果我们只看到当下,就会紧张地关注:孩子是否会走路了,能否说话了,是否会算数了;如果你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就知道从更长远来看,这些都是他可以做到的,只是每个孩子可以做到的时间点不同。那要让孩子适应未来,面对未知的世界,到底需要些什么呢?

如果,他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与恰当的爱,那么他就会更好地看待自己,会有更多勇气去尝试和面对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习到如何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也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又要如何去满足自己的期待;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倍受打击。那么他在未来,不论是面对什么,他都会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相信自己可以更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的人。

如果,他能在一个好的家庭中成长,拥有一个以他本来的样子爱他的父母,那他就会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学习到如何与人互动,如何表达爱,如何表达关心,他就可以建立好的同伴关系,在关系中得到滋养。

如果,他被允许自己是可以生气的,也是可以愤怒的,那么他就有可能学会把情绪看作了解自己的一个信号,知道情绪背后,自己到底还有哪些需要未得到满足,自己要为此做些什么。这样,他在未来就不会被情绪所困扰,做出极端的行为,他就会知道如何让自己拥有快乐。

要让孩子做到这些,并不是我们要正经地给孩子上课,而是在于我们的一言一行。在我们和他的互动中,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你就做给他看,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就好像当孩子回应父母灿烂的微笑时,双方之间那种温暖的幸福,真的是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懂;当你经历了这个过程,就知道如何了解自己,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滋养自己,如何让自己有足够的心理能量,也就能更好地前行了。

我对推广如何更好支持孩子的成长一直有着极大的热忱,除了生产给父母看的内容,十余年来,我一直尽己所能,不断地用最恰当的方式支持亲子心灵共成长,无论是之前的杂志出版,还是后来的父母成长小组、线上直播、心理咨询,都在陪伴父母走过孩子重要的人生阶段,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思考孩子的心理需要,给孩子更积极的对待方式。我常与一些有育儿困惑的父母一起工作,帮助他们调整养育方式,最开心的是看到父母的转变。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能成为自己的育儿专家,因为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我相信,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孩子,他会情绪平稳,个性乐观,能够面对挫折,热爱新事物,有责任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这些品质会让他在未来,不论面临什么情境,都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真正的强者。

我衷心希望能透过这本书,启发你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享受彼此陪伴,并感谢丰富了彼此的人生,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

谢谢!2019年6月1日第一章准备自己,为孩子赋能

爱孩子是天性

更是能力

不论你曾经是什么样

只要愿意觉察

并有所行动

就会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

就可以给孩子更多自由

并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在好的沟通中,和孩子玩在一起

成为孩子需要的

并能为孩子赋能的父母爱孩子,从爱自己开始

养育孩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我们期待孩子可以健康成长,但到底要怎么做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你想要孩子优秀,那就自己做给他看。孩子就像海绵,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父母的一言一行。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意识到或者没意识到,孩子总是源源不断地从父母这里学到东西。

有一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有人要去非洲卖鞋子,在考察中发现,那里的人不穿鞋子,只是赤着脚。积极乐观的人回来报告说,那里的市场很大,人人都没有鞋子穿,很多人都会来买我的鞋;消极悲观的人则报告说,那里的人不穿鞋子,没有推销的机会。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不同状态的人对待同一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看法。身为父母的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状态:在看待一个问题时,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孩子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会觉得自己很好,还是会觉得自己很差?

怎样才能觉知自己是否可以做好呢?那就是看看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当自己失败了,当自己面临他人指责的时候,你是不是还可以温和地对待自己,是不是还可以信任自己?你需要客观看到自己已经做到的,同时看到自己还需要去完善的部分。生命允许你去体验

当然,我并不是想要告诉你如何做是对的,如何做是不对的,所以你大可以喘一口气,让自己完全放松。

当小婴儿来到我们身边,他全身粉粉嫩嫩的,好像一碰就会伤害他那娇嫩的肌肤。这个粉粉嫩嫩的身体里,有着独立的自我,但这时的他对我们又是极度依赖的。看着刚刚出生的婴儿,我相信,每个妈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感受。

记得当年生儿子希希时,我经历了48小时的产程,疲惫和疼痛已经让身体极度紧张和僵硬。但当大夫抱着婴儿放到我怀里,让他靠在我身体的左侧时,我觉得自己好像触电了一样,整个身体都变得敏感而又充满活力,感受着小小的他,整个人都柔软了下来。当让他进一步靠近乳头时,他居然张开嘴开始吮吸起来。这时,我心里出现了大大的问号,他怎么会这个?什么时候学会的?而更神奇的是,就在那一刻,作为新妈妈的我,居然会有乳汁,这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那一刻,我莫名地感动,生命的奇迹就这样上演了,我更坚定地感受到,我真的是一个妈妈了,这个小小的娃娃与我有着不一般的关系,我的育儿之路开始了。虽然与他没有语言的沟通,但通过他的哭声就能知道他的需要,知道如何把他抱起来,如何做他会感觉舒服,怎样给他穿衣服会让他保暖,什么时候他需要自己待一会儿,什么时候需要我陪着他。

每个妈妈和孩子亲密接触的过程大不相同,可能你有过孩子在你身上撒尿的经历,或者哺乳期外出的你感觉乳房涨得阵阵疼痛,甚至奶水浸湿了衣服,而孩子也在家饿得哇哇哭,但妈妈和孩子心意相通,这就是每一个平凡的妈妈所要经历的。不必焦虑,照顾孩子是你天生就会的事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妈妈会发现,照顾孩子是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妈妈不需要很聪明,也一定做得来。

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中,总有很多的标准和要求,上学时你需要努力做个门门功课优秀的学生,工作后你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但做妈妈,你无须面面俱到,因为你曾经就是一个小娃娃,你知道作为孩子的感受,也期待过妈妈如何对待自己,你也可能从小就会玩“过家家”,会照顾洋娃娃。所有这些都是你做一个妈妈所具有的资源。

也许,你对于养育孩子这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却不需要很聪明就可以做到,会觉得很奇怪。小婴儿要长成健康、独立又自主的成人,他要学习如何了解这个世界,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学习和生活,这漫长的历程一定要有个好的开始。

如何才是好的开始呢?

最重要的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建立。过去,刚出生的孩子如果没有妈妈,他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他会活不下来。妈妈的爱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你爱你的孩子,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爱孩子,从接纳自己开始

你可能会听到有的父母说:“我就是很爱我的孩子,为了他,我都辞掉工作了。”“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他,他想要什么,我都给他提供。”……

你也许会纳闷,这样做是真的爱孩子吗?

爱是接纳,会接纳孩子就是他本来的样子,不管他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是活跃的还是安静的。在爱里,不包括控制和牺牲,因为那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不愉快的。

很多时候,当我们成为父母时,我们总是高度警醒,把做个好妈妈、好爸爸当成首要任务,却不记得我们自己是谁了。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如何照顾好自己,这些我们都忘记了。于是,当我们做错事了、失败了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我们对自己很严厉,不轻易原谅自己。我们不能接纳做错事的自己。

如果我们知道将自己与事件区分来看,那我们就会对自己说:“我相信你,这次做错了,下次再来。”当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接纳自己的全部,我们便不会假装自己没错,或者不断批判自己,而是即使偶尔犯错,也依然相信自己。

如果我们做不到完全相信自己,那必然也无法做到相信孩子。因为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我们心里那个批判的声音肯定会出来。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觉察自己:当我犯错、失败的时候,我能够坦然承认吗?我能够接纳自己犯错吗?

我可以自己承认:做错了不要紧,我可以从错误里面学习,但是我还是信任自己的,我不会因为做错而不爱自己。这个叫作无条件的接纳。

其实,对孩子、对自己是一样的。孩子会做错,妈妈也会做错;孩子会失败,妈妈也会失败。重要的是在那个当下,能不能做到无条件的接纳。爱孩子,从做自己开始

孩子最开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模仿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言传”和“身教”两种方式进行。所谓“言传”,自然是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完成对孩子有意识地教导和培养。所谓“身教”,则是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从出生的那刻起,就在用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体会着、头脑思索着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影响着孩子,成为他学习和模仿的范本。很多事情,只有父母自己本身做到了,才可能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

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行相悖比对孩子放任自流造成的影响更坏。家庭规则父母应该带头遵守,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更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衰减甚至走向反面。古训“以教人者教己”,即是要求孩子身上形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父母都应先具备。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

父母要以身示教。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规范孩子的言行,但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比不上父母亲自示范的作用大。如果你经常向家里的长辈主动问好和关心,碰到邻居或熟人主动打招呼,带孩子串门做客时谈吐得体、举止文雅,在公共场合文明有礼,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凡事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进行模仿。

父母要言而有信。父母一旦答应了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兑现,兑现有困难的事就不要轻易许诺。如果父母经常言出不行,说话不算话,就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就会由于父母的失信次数而递减。累积到一定程度,孩子可能完全不把父母的话当一回事了,教育更无从谈起。而且,父母经常言而无信,孩子也会下意识地效仿,对自己说出的话不负责任,养成不良习惯。爱孩子,从爱自己开始

父母要正确认识自己,体验到爱是快乐的。心中有爱的人会乐于看见别人的快乐,就像妈妈会被子女眼中闪现的光芒感动,因为这表示孩子与生命连接,妈妈会因此觉得快乐、安心、满足。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别人并不是快乐的来源。在爱的状态里,虽然快乐会因对方的存在而激发,但双方都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许多人坚信自己的快乐来自别人,只有自己被爱时,才觉得快乐。这种人容易用讨好的方式控制别人,以避免自己被别人拒绝,结果失去内在的力量和自主性——这不是爱。

在爱中的人会各自成长,因成长而更爱自己,会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快乐。而更深刻的快乐是能爱别人,感受到爱的丰盛和喜悦。

当妈妈勇敢地敞开自己,抱着好奇去了解自己时,才能有机会接纳自己和孩子。在接纳的爱中,妈妈可以走出僵持在指责、内疚和轻视中的状态,跳脱对错的限制,接受自己和别人的想法、感受。在接纳的过程中,妈妈就会对任何转变都持有一份好奇并愿意面对,就能克服自卑,使自我价值感得以成长,而不会再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产生怨恨和愤怒。完全接纳自己的妈妈,具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即使自己感到脆弱,也不会逃避痛苦的感受,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不会责备他人。

养育孩子总是会对妈妈提出很多新的要求,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所要求的事项也会不断地变化。为了顺应孩子的成长,妈妈也需要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自爱的妈妈接纳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内心需求,会更明白如何对孩子的需求保持觉察,如何将真相与错觉区别开来。

这时,妈妈将了解什么是真爱,原来爱可以这样纯粹,自己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在真爱中没有牺牲和负担,真爱中也没有“应该”,这种有觉知的爱,不是为了别人而牺牲、委屈自己的需要而去爱,而是为了所爱而去爱。

爱的自我内省

当孩子出生时,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如何照顾好自己的?给孩子好的家庭关系

我们早期的原生家庭让我们得以生存,还让我们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并帮我们建立起不同的沟通模式。当下的家庭生活也同样在影响我们的孩子。下面3个问题有助于你思考给孩子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的:

你对给孩子的家庭生活满意吗?

家人之间感觉彼此亲近、相互爱护,可以坦诚沟通,是非常亲密的吗?

家人之间相处很轻松,在一起时,会感到自己状态是很好的吗?

你也许考虑过这些问题,但大多数人都把和孩子共同生活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在家庭中没有人抗议,或者没有发生家庭冲突,大家就会认为每个人都是满意这种生活状态的。的确,对很多人来说,家是最有趣、最让人舒服的地方,会感受到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但对有些人来说,则会觉得家人之间存在一种威胁、压力,彼此总是不断产生各种打压行为。

如果对于上面3个问题,你的回答是否定的或者不确定的,那么你的家庭关系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这并不是说你的家庭不好,只是提醒你有一些地方需要调整。

当然,每个家庭存在的问题都各不相同,但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在问题家庭里,成员之间会觉得彼此很淡漠,或者彼此间很客气,或者会有厌烦的情绪,他们交流时并没有眼神的交流,只是就事论事,或者很紧张,感觉暴风雨随时就会来临。不被爱和理解的家庭关系阻碍孩子成长

在5岁的小绿家里,她发现父母总是紧绷着脸,有时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很大声地争吵,或者看也不看对方一眼就“嗯”“哦”地回应着。有时因为工作太忙,父母可能好几天也不能一起吃顿饭。小绿很少得到父母的夸奖,妈妈总是让她去上很多兴趣班,只要小绿稍有放松或者出错,就会遭到妈妈的一阵数落,只有在别人夸奖小绿时,妈妈才会笑一笑。小绿觉得妈妈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生气的时候,就会摔东西或者大喊大叫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难道是小绿的父母特意选择的这种令人不快的生活方式吗?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每个人感受到的都可能是无助、绝望和孤独,都只是麻木地游走其中,需要日复一日地忍受痛苦。而孩子生活在其中,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小绿的妈妈很在意小绿的表现,但需要通过外在的刺激才能被认可,小绿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肯定,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是不被爱的,但她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同时,小绿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也不会学习到如何表达亲密和爱。父母之间没有好的沟通示范,妈妈也总是对小绿严格要求,并没有让小绿感受到“我爱你”,小绿就会觉得如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就得不到爱。小绿妈妈并不是真的不爱小绿,但这样的沟通方式是模糊不清的,如何表达需求,如何表达不同,如何协商解决问题,这些都不能得到好的示范,而小绿也只好通过哭闹表达出来。

在小绿家里,小绿感受到的是要不断满足父母的要求,而自己的情绪是不重要的,当小绿做错了,不能得到关爱和理解,只会被指责,她会感到犯错是不被允许的,而不能从错误中学习。

当你读到这里,请稍做停留,想一想在你的家庭中,是不是会出现小绿所面临的情况,你和伴侣之间会不会冷冷清清、客客气气,有时又神神秘秘、令人不解呢?而在好的家庭关系中,这一切都会有所不同,孩子生活在其中,会感觉到被接纳、被真诚和爱意包围,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在家庭中,孩子需要“被允许”

在5岁的梅梅家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可以不用掩饰自己的快乐、难过、愤怒和不同意见,他们表情放松,可以无所不谈。

如果爸爸有不开心,孩子也可以直白地说:“爸爸,你看上去有些不对劲儿哟。”即使这样说,梅梅也不担心爸爸会教训她,爸爸也不会觉得被女儿说穿后无地自容,或者马上否认,他会坦诚地说:“我今天确实有些不太高兴,白天发生的事让我太郁闷了。”

如果梅梅不小心打破了碗或者杯子之类,妈妈会说:“梅梅,看你打破了碗,有没有伤到哪儿?需要我给你拿个创可贴吗?你可以用扫帚把地上的碎片清理干净。我重新给你盛一碗去。”

在前面提到的问题家庭里,孩子犯错可能会引发父母半个小时的责备和抱怨,然后以孩子的号啕大哭结束,但在梅梅家里,犯错是被允许的,不会因为孩子的失误而惩罚孩子,反而会通过平常小事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孩子会体会到,自己是比事情本身还重要的,会感受到被关爱和被珍视,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形成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梅梅家中,人与人的沟通是直接、清楚的。爸爸妈妈不会因为梅梅小就忽略她,相反,他们都尊重梅梅的意见,允许她发表自己的看法。父母不是权威的代表,也不是拥有权力的领导者,光对孩子发号施令或者进行评判,他们愿意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生气和伤心。孩子所看到的就是真实存在,每个人不需要去隐藏自己的想法,或者言行不一致。建设健康的家庭关系从处理差异开始

在健康的家庭关系里,每个人都彼此接纳,相信大家是平等的;家人重视彼此之间的关系,互相信任、诚实及开放;家庭成员间有一致的沟通形式,彼此相互支持、共同分担责任;家庭成员间接纳彼此的差异,同时庆幸每个人拥有其独特性,尊重彼此的隐私;在家中各种感觉都被接纳与处理;家庭成员间都被鼓励去探索,以及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很懂得爱孩子,孩子也觉得自己是值得爱的,自我价值感比较高。但是在问题家庭中,爸爸妈妈不懂得爱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家庭中没有爱,没有人爱自己,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这对他的个性发展会有不良影响。但是,导致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可以有新的选择,可以去学习如何去建设好的家庭关系:

1.承认在我们的家里,偶尔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

在一个家里,爸爸和妈妈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你可以认识到彼此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就会更有可能承认彼此的不同,也会不断地积极寻求新的办法来应对不断出现的问题。

2.原谅自己所犯的错,也不指责其他人的错误,要相信改变是会发生的。

每个人都会犯错,只有不断地进行尝试,我们才会有新的开始。如果为孩子创造的家庭生活中,孩子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规则,否则就受到指责,只要犯错就会受到惩罚,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学习到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当我们允许自己犯错,也才会做到允许孩子犯错,当我们可以示范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孩子也才会学习到如何将犯错当作一个成长的起点。

3.行动起来,去做些改变。

如果意识到家庭中存在一些问题,而现在的问题也在告诉你今后要如何去做,不用内疚,也不用指责其他人,因为你知道你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调整一些自己的观点,比如承认孩子是不断变化的,成长就是一个会犯错的过程。你也可以带着更多的好奇,去接纳家里人的不同。你还可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允许每一个人都能真实地表达自己。

总之,去建设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好的家庭关系,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敞开心扉,彼此赋能。做情绪稳定的父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可能常常会听到一些妈妈说:“这孩子,气死我了!”我们明明很爱我们的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为什么却总是忍不住要对孩子发脾气?

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问题:

情绪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面对孩子时,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而怒发冲冠?

我们要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是有原因的

5岁的点点很听妈妈的话。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早餐,点点不小心打翻了杯子,她马上朝妈妈看了一眼,发现妈妈正盯着她,点点吓得马上哭了。紧接着,就听到妈妈一阵劈头盖脸的数落:“我刚刚不是说了,让你小心别打翻水杯吗,你真是不让人省心,就知道哭,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连个水杯也拿不好。”

在那个当下,对于点点妈来说,她可能并没有来得及思考,可能她小时候学到的方法是指责,于是她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的妈妈这样对我,我就这样对我的孩子”。就像案例所呈现的,她就会责骂点点。如果点点妈从小学习到的方式是讨好,那么她现在就可能会憋着一肚子气还去哄孩子“别哭,别哭”。如果她小时候学会的是用超理智的方法,她可能就会给孩子讲道理:“杯子打翻没关系,但如果扎伤手就很麻烦了。”如果她小时候学会的方式是打岔,那这时她可能会装作没听到也没看到……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或多或少会从自己原生家庭照搬一些负面的做法。在上述案例中,点点会认为自己太没用了,总是惹妈妈生气,而她其实很想好好拿住杯子,只是杯子太滑没办法拿稳。孩子对情绪有着很强的觉察力和敏感度,他们虽然不能清楚地认知情绪,却会时时受妈妈情绪的影响,所以点点在打翻杯子时,马上去观察妈妈的脸色。

要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妈妈为什么会对点点打翻杯子的行为非常生气呢?或许妈妈期待餐桌整齐,或者是认为点点本可以拿好杯子,或者是希望自己可以不用收拾残局……当这些期待落空之后,她就生气了。觉察情绪背后的原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情绪易引发孩子的焦虑

你也许会疑惑,难道点点妈不能生气,不能有情绪吗?

当然不是,只是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对情绪有很深的误解。我们通常认为产生情绪是不好的,会影响一个人的成熟度和个人形象,所以希望人们最好不要“有”情绪。通常,我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情绪本身不受意愿的控制,情绪是一种反应,是我们对所经历的人、事、物的反应,它更像我们身体内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常被教导说“不许生气”“不值得伤心”“不能有负面情绪”,但当有外在刺激出现时,我们就会产生害怕的生理反应及感受,促使我们有更多的能量警觉而逃走,达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目的。当有外力要侵犯我们时,发怒就能吓退敌人或争取到生存的空间,同时还伴有生理反应,比如眉头紧锁,肩膀紧张,全身僵硬,无缘无故口渴,无缘无故想做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在提示你,你的情绪就要有进一步反应了。

虽然我们可以有情绪,但如果妈妈的情绪不稳定,或者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就会引发孩子内心的焦虑。孩子对妈妈情绪的敏感体察从幼年就开始了。

10个月的小暖看见妈妈回来就会扑过来,想要妈妈抱,可是小暖妈是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她开心时就会迎着小暖,张开双臂,给小暖一个大大的拥抱,而如果她不开心,就会不理小暖,对小暖的需求也好像没有看见。这让小暖很混乱,因为她还不能解读妈妈的情绪。

对孩子来说,如果与妈妈的互动模式是这样的,就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困惑,将来和其他人相处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比如,孩子会想亲近别人,但是又觉得不安全,因此无法与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学会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又不能对孩子发脾气,难道要一直忍着、压抑着吗?当然不是,你需要的是更好的情绪处理方法。

1.觉察自己的情绪。

你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些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比如你感觉胸闷、心跳加速,或者烦躁不安,你要对这些感觉有一定敏感性,了解自己在生理上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当你有了觉察,才可能带来改变,否则就会重复旧的行为模式,虽然我们不一定喜欢,却会不自觉地不断重复。因为人通常都愿意待在舒适区。

2.承认自己有情绪。

承认自己的情绪,并且告诉孩子,你的情绪与他无关。你向别人承认的时候,会听到自己说,对方也会听到你说,对方就会有反应。比如,你可以说:“妈妈现在有些生气。”“我感觉心跳很快,我有些不安。”“现在妈妈有一些情绪,但这个跟你没关系。我会自己来解决。”

3.接纳情绪,你的情绪是属于你的。

如果你的想法是“你惹得我生气”,那你的情绪就是由别人控制了。当你承认“我很生气”,而不是“你惹得我生气”时,你就拿回了情绪的主权,只要你把主权拿回来,你就开始了改变,你可以决定你是不是要继续保留它,于是对于情绪的选择权就在你手上。四步制怒法

很多妈妈在学习和成长了之后,当自己仍有负面情绪,比如愤怒的时候,内心就开始出现一个指责的声音:“你怎么能愤怒呢?”于是,愤怒的背后又多了一份自责,产生新的抵抗及自我否定。其实,这种指责与评判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妈妈要试着改变自己对情绪的态度。当愤怒出现的时候:

第一步 妈妈可以对内在的自己说:“我是可以愤怒的,愤怒是可以的。”一旦有了这份觉察,你的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开始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 妈妈不妨去观察,愤怒的背后是什么。是失望吗?是害怕吗?往往愤怒的背后就是一份失望,有时候也可能伴随着一些悲伤。告诉自己:“好,我看到了。”

第三步 妈妈可以认真地探索自己的内在想法,不妨问问自己:“我的期待是什么?我的期待是对别人的,还是对自己的?”这能让妈妈更加平静地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四步 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对自己负责。一旦接纳自己内在情绪的起伏,妈妈就越来越能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了,甚至可以毫不自责地生气,也可以毫无顾虑地悲伤,当觉得有必要生气和悲伤时。因为你可以用越来越短的时间来实现转化,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轻松面对负面的情绪。

4.决定如何应对。

在某个情绪的当下,你可以重复旧的应对方式,也可以尝试一些新方式。你要有可以释放情绪的通道。情绪只是一种心理的状态,需要表达出来,通过合适的方式释放出来。比如,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让自己和孩子都平静下来。你也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闭上眼睛,去体验身体上的变化。

5.给自己一份欣赏和感谢。

当你觉察的时候,你要欣赏和感谢你有新的觉察;当你向人承认的时候,你要欣赏和感谢你有勇气向人承认,也要欣赏和感谢你愿意把主权拿回来;然后还要欣赏和感谢你做了一个决定,无论你做的决定是重复旧的处理方式,还是在学习新的处理方式;当你有了新的决定的时候,你知道你不会立即心想事成,你要欣赏和感谢你所走的每一步。

6.等情绪平静下来,再去处理孩子的问题。

如果孩子的行为确实需要调整,那你可以坚定而温和地告诉他。比如:“你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如果你要跟别人一起玩,那你可以问他愿不愿意让你玩一会儿,或者你用你的玩具跟他交换。”如果你真的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冲孩子发了脾气,你可以向孩子道歉。这不丢人,况且孩子会很乐意原谅你。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学习到,生气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应对。

爱孩子,从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始。不要让你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爱,毁在了你的乱发脾气上。给孩子更有弹性的规则

不论你是否在意,生活中总是存在各种规则。回忆我们的过往经历,会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规则,这些规则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比如,“小孩子不能生气”“男孩子不能哭”“女孩子要矜持”“对父母要诚实”“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许插嘴”“大人要保护孩子”“不能吃陌生人的食物”……这些规则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如何与自己和周围的人相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沿袭自己父辈留下的规则,也会自己制订一些新的家庭规则。但是,这些规则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保护我们的同时也在限制我们。规则本身并不会限制孩子

小雅的妈妈要求她不可以生气或发脾气,当小雅忍不住生气或是发脾气之后,她就会非常内疚。这种矛盾的心情一直伴随着小雅的成长,她从未接纳过自己也会有负面情绪这个事实。

梅梅的妈妈要求她每天睡觉前都要完成当天的事情。正常情况下,这当然很好,可是当梅梅生病时还要做完功课,这让她很难受,但如果她不做就会很内疚。

你看,当妈妈告诉一个孩子“绝对要怎么做”或者“绝对不可以做什么”时,孩子反而想破坏规则,但是破坏后他会内疚,会选择说谎来隐藏事实,或者会变得很叛逆。

这些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一定要遵守的规则,常常忽略了孩子作为个体的感受,容易导致孩子压抑甚至忽视自己的感受。

当小雅妈妈告诉小雅不能生气的时候,小雅会很认真地对待,从而学会了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虽然这个规则可以使小雅看上去很平和,但这些情绪并不会消失,小雅的身体里一直有生气的情绪,直到有一天无法承受,就会爆发或者在生理、心理层面上生病。成年后的小雅,可能很难接纳自己生气,也没办法在一段关系中分享自己,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而梅梅妈妈要求她每天都完成自己的事,这能帮梅梅建立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如果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如此的话,梅梅就会感觉自己被控制了,就会出现很叛逆的行为。

当然,家庭中的每一条规则都有它存在的好处。比如,“小孩子不要总哭”,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希望孩子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不要受到伤害;“男孩子要勇敢,女孩子要坐有坐相”,这可能是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符合社会规则的个人魅力……这些规则是父母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和保护孩子免受伤害的方式。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需要有规则,同时,在社会生活中也会有规则。规则本身并不会限制孩子,但是,为什么有时规则会起到不好的作用呢?这是因为我们在实施规则时太过绝对,而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不要生气”本意是想让孩子快乐,但却易被解读为“我应该快乐”或者“我永远不能生气”;“不许顶嘴”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倾听,却暗示孩子要绝对服从,不能自由地表达;“不可以撒谎”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诚实,却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而忽略了孩子说谎的原因;

……识别僵化的家庭规则

要让规则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父母要识别所坚持的规则里有哪些是僵化不合理的,或者对于当下的生活已经是不合适的。

你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坐下来,找出家里的规则,先不用讨论规则是否被遵守了或者是否正确,只是先记下来。然后每个家庭成员发言,讲出对每一条规则的理解,看看大家的理解是否一致。这个过程可以帮你发现规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差。当你让所有人都对规则有了充分认识后,就可以去看看这些存在的规则是否对于当下的生活是适合的。你可以问一下自己,这些规则是如何对你们全家人现在的生活有所帮助的,或者有没有阻碍你们现在的生活。

一般来讲,僵化的家庭规则常常会包含“应该”“总是”“永远”“绝对”等描述,它不随着时间和当前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些规则是不人性的,但孩子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人,没有什么是我们永远都可以做到的。成长性地转化不适宜的规则

当你识别了不适用的家庭规则,并不意味着你要立马抛弃它,那样的话,我们就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不过,你可以进行转化。不论是什么样的规则,只要是存在的,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过我们,只是它们也许不适应当前的生活了。

你可以选择去掉僵化的部分,允许规则更有弹性地存在。重要的是你要让孩子知道,在所处的情境下,他是可以有选择的,有时候破坏或者不执行规则也是有可能的。

如何更有成长性地去转化那些不适宜的规则呢?转化僵化规则三步法

转化并不是要完全抛弃,只是要更多一些好奇,允许自己去看看有没有新的选择和新的可能性。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僵化规则的转化:

第一步 用更有弹性、更具有主动选择性的“可以”代替僵化的“应该”和“必须”。比如,“我应该永远不愤怒”可以变为“我可以永远不愤怒”。

第二步 用“有时候”代替“总是”“绝对”“一直”。比如,“我可以永远不愤怒”进一步变为“我可以有时候不愤怒”或者“我可以有时候愤怒”。

第三步 试着给自己3个或以上的选择,即想想有没有3个或以上的可能性。比如,当我的权利被损害时,我可以愤怒;当我感到被别人侵犯的时候,我可以愤怒;当我感到被我爱的人严重忽视的时候,我可以愤怒。

为什么会是3个选择呢?因为如果只有一个选择,其实是被迫的,而如果只有两个选择,那么你一定是处于两难的境地,只有当你拥有3个或者以上的选择时,才可以真正进行选择。比如,在你们家有一条规则是“家人之间应该永远分享彼此的感受”,可以转化为“家人之间可以有时候分享彼此的感受”。如果给出3个选择:

当我确信分享安全时,我可以分享我的感受。

当我想要让对方更多了解我的时候,我可以分享我的感受。

当我认为我需要分享的时候,我可以分享我的感受。

在转化了规则之后,你可以体会不同规则带给你的感受,看看是不是觉得更轻松了。当然,对于一直遵守规则的人来说,要在现实中去应用转化之后的规则还是很困难的,比如,你一直遵循的是“永远不可以愤怒”,当你愤怒的时候,你要试着去觉察,并允许自己可以愤怒,相信愤怒是你拥有的一种正常的情绪,这样,你才会给自己松绑,而不是被规则束缚。

当你可以对自己这样做时,你也会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被那么多的“应该”“永远”“绝对”所捆绑,孩子也会生活得更有弹性。示范更好的沟通

很多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很多爱,什么都为孩子考虑,可孩子似乎总是与父母对着干。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父母与孩子为何如此疏远?

其实,这都是亲子沟通出现了问题。沟通模式不仅影响亲子关系,更关系到我们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回想我们自己的经历,就会发现,我们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不断地与人沟通,沟通能力决定了人际关系和生活状况。但是,所有的沟通模式都是后天学来的,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与人接触的经验,随着不断长大,他逐渐获得很多与别人沟通的经验,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也形成对自己的认知。

你也许会好奇,孩子一出生,离开了父母就不能存活,小时候总是黏着父母,为何越长大越远离呢?为了安慰自己,很多父母说,孩子长大了都这样。长大了就不愿跟父母沟通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尽然。

细想就会发现,虽然他们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但是在面对好朋友时总会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并不是孩子没有话可讲,也并不是因为他们长大了就不需要沟通了,而是我们的沟通模式出了问题。

让我们看看在沟通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沟通的五个层面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认为,按沟通的深度,可以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 一般性的交谈。也就是礼节性的沟通,就相当于我们常常见面说的“你好”“你是哪儿人”“你吃了吗”等。

第二层 陈述事实的沟通。只讲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客观事实,这无关对错,比如,“今天天气不错”。

第三层 分享个人的想法和判断。在这个层面,往往会出现差异,因为对同一个事物,你和我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你能不能允许我和你是不同的,如果你认为“我们就应该是一样的”,那可能我们就不能聊下去了。

第四层 分享个人的感受。一般来讲,只有当一个人觉得很安全的时候,才会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你知道当你讲出你的委屈或者难过等感受,我不会冷漠对待,不会看轻你,也不会嘲笑你,你才会愿意分享。

第五层 高峰式的沟通。在这个层面,我们的沟通是完全敞开的,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分享,不论是什么。如果你愿意与人进入这个层面,你会觉得这个人跟你很亲,除了拥有安全感,你还需要得到足够的接纳、尊重、肯定和欣赏。

回望刚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是绝对敞开的,难过就会哭,高兴就会笑,想说什么就会跟你说,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总是被打压,就会渐渐从沟通的第五层,一层一层退化,直到第一层,最后只剩下打招呼了。

沟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要与孩子保持好的沟通模式,父母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建立好的沟通。在沟通中,看到孩子的期待和需求,与孩子建立连接,给孩子带来他所需要的充足的心理营养,如接纳、关注、尊重、安全感和爱,给孩子的成长以足够的支持。带着好奇,以接纳孩子为基础

如果孩子每次跟你聊天,都觉得自己特别不好,换作是我们自己,也不会愿意再同这个人聊天了。要让孩子敞开自己,就一定要让他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是安全的,他所有的想法、感受、需要都是不会被打压的。

但我们特别容易活在自己的经验里,总觉得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让孩子越长大就越跟父母没法沟通,他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不愿意跟父母说话。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希望被接纳、被认同、被尊重的。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满足不了这些需要的话,他会远离父母到别的地方去获得这些需要。所以,沟通的基础是,你是真的尊重并接纳你的孩子。

当你的内在真的对孩子很接纳的时候,他就会感受到这种能量的传递。孩子都是很敏锐的,你在内心接纳的同时也会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去表达对孩子的欣赏和尊重,这些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被接纳的,他会更愿意与你有更深入的沟通。沟通,运用的不只是语言信息

通常,我们以为沟通只是说话,其实不是,沟通包含了很多要素。在沟通中,我们带来了自己的身体,我们会呈现出自己不同的身体状况;我们还会带着自己的价值观、过去的经验;我们也会带来自己的感觉器官,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当然,我们还会带着自己说话的能力,语言和声音……

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敏感的孩子就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所以你与孩子的沟通除语言之外,非语言沟通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如何让沟通要素的各个部分都传递一致的信息就是一种挑战了。比如,如果你的脸上写满了痛苦,而口中却说“我现在感觉很开心”,那么,这时孩子收到的就是不一致的双重信息,会很困惑,你的真实状况到底是什么。

所以,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是要真实,要真正接纳孩子,愿意去倾听孩子。比如,如果你的孩子在给你讲他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这时你心里特别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但又不想说出口,你对孩子说“孩子,你做得很好”,这样的伪装孩子完全可以识破,而且时间长了,还会让孩子学会不真实。不带指责地进行沟通,示范如何表达不同

沟通是为了表达,在沟通中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不伤害到对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当你正在处理一件紧急的事,孩子这个时候过来想让你陪他玩,这时,你会如何表达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呢?你总是给我添乱!”“宝贝,我就陪你玩一小会儿,我还要处理那件事,好吗?”“这件事很着急,不能再拖了,人都要找点儿自己的事情做。”

妈妈看看孩子,又看看正在处理的事,径直走到另外一个房间。

这4种回应方式,你会选哪种呢?如果你是孩子,听到或看到妈妈这样的回应,你会感觉怎么样?对于妈妈来说,她只是想表达,我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我需要一点儿自己的时间。但当她不会表达的时候,就会伤害孩子。

第一种回应,妈妈只想到自己和当下的状况,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这种指责的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好的。

第二种回应,妈妈只考虑到孩子和当下的状况,不想让孩子生气,可是忽略了自己。可能妈妈真的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把事情做完,这件事对她很重要,但是她又不能拒绝孩子,只能先满足孩子的需要,长期如此,妈妈心里就会积压很多不满的情绪,积累多了,就会爆发,转成对孩子的不满与指责。同时,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所有需要都舍弃,也无法培养孩子关注其他人需要的能力。这样,孩子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就没有学到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理解和照顾的。

第三种回应,妈妈并没照顾到自己和他人,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需要都被压抑了,只是客观地在表达一些观点、想法或者术语,就像电脑一样,只是在冷静地计算着。

第四种回应,妈妈避开正在做的事,也不管孩子,想做什么自己也搞不清楚。

其实,妈妈这时可以表达出自己的需要,同时,也不伤害孩子。比如,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正在处理一件急事,我知道你想要我陪你玩,我只需要5分钟就能完成,5分钟后我陪你,好吗?”这样妈妈既能照顾好自己的需要,又能满足孩子,也让孩子学习到更好的沟通方式。

如果我们可以不断觉察我们的沟通模式,能够选择一致性的方式回应孩子,那么,我们就能与孩子建立好的沟通模式,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好的沟通模式。做会玩的父母

对孩子来说,玩是非常容易的,就像哭、走路或者说话一样自然发生,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可以用任何玩的游戏填满所有的空余时间,无论何时何地,游戏都可以发生。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游戏不只是玩,更是探索和学习

游戏之所以让孩子着迷,不仅是因为游戏能让孩子大声笑出来,更因为游戏是他们学习的最主要方式。在游戏中,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学习到各种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好地适应社会。不同的游戏也会让他们有不同的收获。比如:

躲猫猫或捉迷藏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处理分离焦虑。

画画、折纸,可以提高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家家”等假扮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尝试各种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比如,他们在游戏中扮演母亲、父亲、医生、消防队员,学到了关于这些角色的知识,也了解了各种角色的行为规范。

各种棋类等竞技游戏,可以让孩子通过讨论沟通,学会建立规则,并且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以及体验规则带来的结果。

在游戏中,孩子会受挫、失败,也会体验到沮丧、焦虑、生气、难过、失落等各种情绪。但是,相比现实生活,孩子们只需要为游戏中的失误、犯错、失败付出微小的代价,就可以如同成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孩子

在游戏中,你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平时孩子想要与你沟通时,他大多数时候可能只是哭闹,因为他还没有学会说:“妈妈,我想学骑自行车,可我又有些害怕,我想和你谈谈我的烦恼。”“妈妈,我想告诉你,我今天在幼儿园很想你,我过得很不好。”“妈妈,今天我的好朋友一直不跟我玩,我好难过。”

对成人来说,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都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更别说对语言能力还处于发展中的孩子了。但是,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

小宝从幼儿园回来,见到什么都想踢一脚,换鞋子的时候,把鞋子甩得老远,还粗鲁地把书包使劲儿往地上一扔。妈妈问他怎么了,他什么也不说。于是妈妈提议一起玩小汽车,小宝欣然同意了。他把所有的汽车围成一圈,并像赛车那样编上号。

妈妈问:“现在赛车手要做什么呢?”

小宝答:“他们要准备出去兜风。”

妈妈拿起2号小汽车,大喊“出发吧”,然后就冲了出去。

小宝见状也大喊起来:“不许乱跑,你还没有收拾好你的东西呢。”

妈妈问:“一定要收拾好吗?”

小宝说:“对,必须收拾好所有的玩具,才可以玩别的。我们都等着你呢。”

妈妈又拿起5号小汽车说:“我现在是5号车。他是什么样的?”

小宝回答:“他是最不听话的,总是不好好坐着,还总和别的小朋友说话。”

妈妈拿着5号小汽车,故意转来转去,还假装跟旁边的小汽车说话。

小宝马上对着5号小汽车说:“你怎么回事,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跟别的小朋友说话。”

妈妈故意往回一倒车,撞倒了旁边的小车。

小宝马上拿起5号小汽车,说:“看来你现在需要安静一会儿,这个游戏你就别参与了。”说完,就把5号小汽车放到远远的一个角落里了。

妈妈又问:“5号小汽车在那里会做什么?”

小宝说:“他会缩起来。”

妈妈再问:“为什么缩起来呢?”

小宝答:“他不想别人看见自己。”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看到了小宝在幼儿园经历的挫败、无助和羞愧。在游戏中,完全是由孩子主导,妈妈只是带着好奇,去跟随孩子的节奏,没有任何批评和讲道理,当孩子感受到这种放松之后,他就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

想要了解孩子,别错失了在游戏中进行沟通的方式,在游戏中和孩子交流,孩子也会在游戏中不断地释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并做出更好的选择。会玩的父母,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

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步调去探索,孩子是游戏的主导者,要玩什么,要怎么玩,都要由孩子说了算。哪怕他让你扮个小丑或者很怪诞的角色,也能让孩子在欢笑中释放他们的压力。但很多时候,父母却做得太多,比如:

妈妈蹲在地上和2岁的小明一起玩玩具汽车。小明刚把玩具车放到道路上,妈妈说:“不行,那条路是禁止通行的。”小明不听,就是要放那儿,妈妈为了让小明理解禁行标志,说:“你看,这里有个禁行标志,这个红色圆形的,里面再带个X,就是不能通行,汽车要走汽车才能走的道路……”

在妈妈的强行干预中,孩子的学习过程被干扰,让小明失去了游戏的兴趣,并丧失了想象的主动性。别忘了孩子才是游戏的主角,你可以在游戏中多多观察孩子,你才知道孩子的需要。

这也意味着你不能主导游戏,不能命令、建议、评论孩子如何游戏。在观察中,你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感受孩子的世界。对于成人来说,我们有很多固有的想法或者对世界的看法,比如,我们认为在地上打滚是很脏的,一遍遍把球扔到地上是很无聊的,趴在地上学小狗睡觉是很傻的,但这些行为对孩子来说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如果你带着好奇去观察,你会发现,孩子在玩的时候会自言自语,会边玩边描述自己的行为或者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你也会了解到他的感受或者愿望。比如,当他在玩插孔玩具时,一开始他会拿起来就往孔里塞,但塞几次发现都不对时,他可能会很恼火,但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停顿一下,然后换一种方式进行尝试。虽然很艰难,但他一直在坚持,在不断地尝试,你会发现他真的很有耐心。会玩的父母,成为孩子游戏的支持者

虽然提倡让孩子做主,但不等于你什么也不做。聪明的你要把功夫花在游戏的设置和对孩子能力的了解上,要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去进行新的尝试。比如,挑选一些对孩子来说有挑战但又不是特别难的玩具或游戏任务。孩子在不同阶段会对不同的玩具感兴趣,你在选玩具时要想想孩子在这个阶段对什么感兴趣,或者这个玩具能教会孩子什么,比如,8个月的孩子可能喜欢各种小孔,那给他一个拨浪鼓就不适合了。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也会需要你的支持,如果你能很好地跟随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会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他什么时候需要自己做主,什么时候需要你的帮助。一般来讲,在我出手相助之前,我会再跟孩子确认,目的是就做他需要我做的事,不超越他的界限去干扰他。尤其是对于很想自己做主的孩子,你做多了,反而会惹得他着急发脾气。

孩子总会有些新的想法,有些时候听上去不切实际。比如,孩子会指着一个连他都装不进去的纸箱子说“妈妈,我们今天晚上住在这个房子里吧”,或者“爸爸,我们爬到那棵树上去玩吧”。听到这些,你会想什么呢?你会如何回应孩子呢?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马上拒绝孩子,“不行”“不可以”“太危险”,其实,你可以先不拒绝孩子,而是有启发性地对孩子说:“好啊,我们来试试看。”或者“你这个主意挺有趣的,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当你不着急否定或者拒绝孩子,而是往前走一步,去帮助孩子实现这个想法,推动他去想一想要如何才能做到,经过这样思考之后,孩子就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或许最后,孩子放弃了最开始的想法,而有了新的想法,当然,你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去体验如何以孩子的视角去发现这个世界的不同,说不定你也会有新的收获。会玩的父母,要懂得在游戏中扮演弱者

作为父母,并不一定要时时处处都比孩子强。很多父母觉得自己一定要高高在上才会有权威,总是习惯指导孩子,或者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急忙要出自己的建议,总想表现得比孩子聪明、强大,在游戏中总是赢过或者超过孩子。在他们的观念里,绝对不能比孩子弱,也绝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脆弱。

其实,当我们愿意去呈现我们的脆弱,孩子就会学会如何去面对这些。比如,在我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有时我会输掉。然后我会说:“哎呀,祝贺你又赢了,我又输了,我好难过,不过我真的要想想下一轮我要怎么才能赢得比赛。”孩子会认真地回应说:“没关系,妈妈,相信你下一轮会赢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了父母在游戏中也是会输的,输赢是很正常的事,而输了会难过,但重要的是在输了的情况下可以做些什么。

扮演弱者还意味着你是可以犯错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因为我们相信“父母必须永远是正确的”。比如,很多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因为不断出错而产生极大的挫败感,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和面对,所以就常常哭闹或者故意破坏。

我和孩子搭积木,我好不容易搭起了一座高塔,在放最后一块积木时,我却把塔弄倒了。这时,我会说:“哎呀,好难过,我怎么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