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虫大战:人类与昆虫没有终结的较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8:17:39

点击下载

作者:范伟民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虫大战:人类与昆虫没有终结的较量

人虫大战:人类与昆虫没有终结的较量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农产品用药除虫的替代方法——虫害的生态防治。用具体实例,依次介绍了与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农业防治技术,借助自然界外援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诱杀技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不断产生的化学农药、激素合成、作物育种、遗传不育、基因工程等现代防虫新技术,近代人对害虫防治的生态反思,以及作者对未来害虫防治的展望。

全书图文并茂,事例典型生动,文笔简洁诙谐,谈笑中用通俗的语言道出了虫害生态防治的许多深奥哲理,是广大青少年、研究人员、农技人员易读易懂的一本科普佳作。序

看了《人虫大战——人类与昆虫没有终结的较量》的书稿后,我深深地被这本书的内容所吸引。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已经很少看科普图书,特别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图书,但是这本书则不同,令我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

作者老范请我写序,由于不是这个专业出身,真是勉为其难。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引人入胜,读过之后又觉得有很多话不吐不快。

这是一本描述人类与昆虫们在自然界中相互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科普图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人虫大战》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以及它们喧嚣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任凭它们进入了我内心的深处。老范这本书让我看到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人虫大战》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老范科研生涯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凝结的产物。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千万年来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人虫大战》由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组成:“与蝗虫的千年较量”,“神虫的覆灭”,“攻克白色堡垒”??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虫子是不是会疯狂地生长呢?害虫能够完全被消灭吗?我们是应该防治“害虫”还是“虫害”?仔细地想着这些彼此之间的关系,阅读与思考之间,《人虫大战》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虽然这本书几近完美,但是一向挑剔的我,仍然在鸡蛋中找到了一些骨头,希望读者在阅读当中也能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帮助指正,以使本书更加完善。任红轩

《人虫大战——人类与昆虫没有终结的较量》看到了什么?

童话故事中,忙碌的蚂蚁是勤劳的象征,然而实际上它们偏偏是蚜虫的帮凶;漂亮的蝴蝶是美的化身,但其幼年时却是祸害作物的能手;蜘蛛到处结网,令人生厌,但正是那张网在帮您捕杀蚊子和苍蝇;还有您身边的知了、蛐蛐、蝈蝈、飞蛾等等,是可恶呢?还是可爱?究竟该叫“害虫”呢?还是“益虫”?

门前丝瓜嫩叶上的蚜虫、阳台鲜花上的粉虱、卧室里宠物身上的跳蚤、衣柜中神秘飘来的衣鱼……环顾我们四周,无处不受到害虫的侵扰。虽然在漫长的人虫大战中,人类曾取得过辉煌,并在不断争斗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但是,害虫并未臣服,无论其种类还是数量都似乎越来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人虫大战——人类与昆虫没有终结的较量》一书将带您深入思考一些类似的问题。全书共分7章,用具体实例,依次介绍了与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农业防治技术,借助自然界外援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诱杀技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不断产生的化学农药、激素合成、作物育种、遗传不育、基因工程等现代防虫新技术,近代人对害虫防治的生态反思,以及作者对未来害虫防治的展望。

第一章,与蝗虫的千年较量。蝗虫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带来巨大灾难的害虫之一,本章首先描述了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和长达数千年的防治历史,以及我国在解放初期用生态综合治理的方法成功根除蝗灾的壮举。随后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利用农业措施,如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作物时空合理布局、田间管理等多管齐下消灭害虫的一些常用技术,最后对农业措施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第二章,攻克白色堡垒。蚧壳虫是果树上的大害虫之一,本章首先描述了蚧壳虫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类在防治过程中的探索过程,以及最终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将其彻底控制的典型事例。随后分类介绍了人们在与害虫较量中常用的一些生物防治技术,如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以虫治草等,最后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第三章,阻击棉铃虫。棉铃虫是近代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章首先描述了棉铃虫的生物学特征,分析了导致棉铃虫暴发的一些可能原因,介绍了棉铃虫防治过程中常用的一些诱杀措施。随后分类介绍了在害虫防治历史上经典的实例,如食物诱杀、栖境诱杀、灯光诱杀、性诱杀等诱虫技术,最后对诱杀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第四章,神虫的覆灭。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长中的重要害虫之一,本章首先描述了小麦吸浆虫的一些生物学特征和在防治中对其逐步认识的过程,以及我国科技人员利用作物育种技术成功控制其危害的实例。随后介绍了一些借助现代科技进步,正在发展和完善的遗传不育、昆虫激素、基因工程等高新控虫技术。最后对这些防虫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第五章,化学农药的发明。化学农药是害虫防治史上迄今为止发明出的最重量级武器,这一发明曾把人类带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甚至使人类一度萌生了把害虫彻底消灭的雄心壮志。本章首先描述了化学农药的发现和发展盛况,以及人们在害虫防治中社会心态的变化。随后通过具体数字和实例介绍了化学农药被过度使用后引发的一些负面效应,如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天敌昆虫的消失、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影响等,引导人们对害虫防治的有关问题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思索。

第六章,迟到的反思。害虫能被完全消灭吗?谁掌握着害虫的生存权?人们真正想控制的是害虫还是虫害?本章重点阐述了人们在经历了化学防治策略的兴衰巨变后,对害虫防治策略的生态学思考,以及提出害虫生态调控策略的哲学背景。

第七章,较量远未终止。人虫之战经历了数千年,人类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明了很多高效技术,创建了许多控虫策略,那么人虫之战该终结了吗?本章简要叙述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害虫在时空上的发生特点,提醒人们人虫之间的较量还遥遥无期。最后对未来害虫防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全书共计十多万字,100余幅彩色图片,事例典型生动,文笔简洁诙谐,谈笑中道出了虫害生态防治的许多深奥哲理,不失为一本科普佳作。掩卷沉思,获益匪浅。

序言 漫长的历史

大约3.5亿年前,昆虫的老祖宗们就已追随登陆先锋——蕨类植物爬上了陆地,开始了占领整个地球的宏伟征程。经过几亿年前赴后继的努力,其种类竟然进化出了150多万种。在北极寒冷的冰山上,在赤道炎热的小岛上,在高耸入云的山顶上,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中,在地下数千米的岩缝里,在海拔数万米的稀薄空气中,还有在你家床底下、衣柜内、米袋里、餐桌上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在地球上几乎已无处不在,并且还在继续蔓延、扩散。也许它们认为这颗蓝色的星球本是它们首次发现,理应完全属于它们所有。图1 化石中的昆虫

约在300万年前,人类闯进了这个世界,睁开朦胧的睡眼,发现这儿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也蓦然喜欢上了它。可是,摘点水果充饥却发现一些小肉虫已捷足先登,把果肉掏空了;捧些河水解渴却看见许多小虫子正在水中肆无忌惮地嬉戏,把清澈的河水污染了;找个地方躺一会儿,又招来许多虫子捣乱,搅的人不得安宁;自己开荒种点粮食,昆虫也来抢夺;盖间小木屋栖身,昆虫又来破坏,把好好的房子蛀得千疮百孔;稍不留神,自身也成了蚊子类“吸血鬼”的猎物。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小昆虫胆敢向充满无穷智慧的人类挑衅!自此,被激怒的人类开始了与可恶昆虫的漫长较量。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人类开始与昆虫为敌,把侵害人类利益的昆虫称做“害虫”。早些时候,人类对昆虫似乎毫无办法,任其肆虐、猖獗。尤其在农田作物中,昆虫们都有自己的藏身绝技,平时很难发现它们。而当它们现身时,却又如同突然降临的“神虫”,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措手不及,只能任其为害,而后收获一点残羹冷炙。在那段时期,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每年期盼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做的只是祈求“神灵”的保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醒悟了,自己辛勤播种的稻谷,为什么要让昆虫分吃?自己辛苦建造的居所,为什么要让昆虫分享?豺狼虎豹这些凶猛的野兽,我们尚且能打死,还怕这些小小的昆虫吗?我们应该,也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这样人类开始赤膊上阵了。

当面对面,一对一地搏斗时,人是绝对的胜利者。虽然昆虫把几丁质的骨骼长到外面,充当铠甲。但对人类来说,那点硬度太微不足道了。用手一捏或用脚轻轻一踩,昆虫立刻命丧黄泉,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就这点能耐,也敢与人类争高低,太不自量力了!地球是人类的,智能的人类才是地球万物真正的主宰,昆虫要么顺从人类的意愿,忠心耿耿地为人类谋福利,要么靠边站,倘若胆敢捣乱,就地处决,决不姑息!

一只又一只的昆虫被踩死,人类非常解气,得意的笑容常常堆在脸上,挂在眉梢。这就是最早的害虫防治技术——人工捉虫。别小看这一技术,它标志着人类正式向昆虫宣战,赤手空拳地拉开了人虫之战的序幕。直到今天,我国许多地方还把这一古老的治虫技术当做一项时常运用的有效措施,作为防治害虫的最后一道屏障。

人类与昆虫的恩恩怨怨,说来也在情理之中。人类以老大自居,想让世界万物都听从调遣,为己服务。而昆虫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它们就已在这世上生存了数亿年,当然不愿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说不定,它们还认为人类不过像当年不可一世的恐龙一样,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而它们才是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完全没有必要向人类屈服。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双方为争夺食物和资源而进行无休止的争斗。

一对一,昆虫肯定吃亏,因为与人类相比,它们的体型实在太小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像搏击运动中,轻量级运动员怎能与重量级选手比高低,更何况一只昆虫的重量尚不及人类体重的万分之一。

虽然一只昆虫的能力有限,但昆虫繁殖快,数量大,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一只昆虫死去了,它的兄弟姐妹们还会毫不畏惧地继续跟人类周旋。以牺牲个体来换取群体的利益是昆虫世界中的一条重要的生存之道。我们经常从小说中看到这样的描述:热带森林中,一群蚂蚁自远方爬来,沿途未及逃走的动物顷刻间被蚂蚁食尽,只剩一堆白骨,遇到小河挡路时,聪明的蚂蚁会结成圆球向河对岸滚去,等冲到对岸时,外层的蚂蚁早已被河水淹死了,可是它们的死换来了内层同伴们的生存,那些活着的蚂蚁抛下同伴的尸体,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前赶路,顽强地爬向它们预定的目的地。如果你留意,你身边也常常发生这样动人的故事。想想你熟悉的蜜蜂,当蜂房受到威胁时,小蜜蜂们会毫不犹豫地向入侵者攻击,射出罄尽毕生心血的螯刺。你也许还不知道,那螯刺是蜜蜂的生命,蜜蜂螯刺后腹部脏器会受损;没有了螯刺的蜜蜂是不允许再回蜂房的,而摆在离群蜜蜂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死亡。换句话说,蜜蜂蛰人是一种自杀性的攻击,是在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同伴的安全。图2 黑压压的蚂蚁群

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猛虎害怕群狼。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却只长有两只手,累死累活一天也不过捏死几百只昆虫。对成千上万的昆虫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更何况,正面打不过人类的昆虫,屡次受挫后与人类展开了捉迷藏式的游击战。人类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它们有的反其道而行之,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比如说有一种叫“地老虎”的害虫,它白天卷着身子,躲在地下睡大觉,傍晚人们休息时,才探头探脑地从地下钻出来,爬到幼小的作物旁,张开贪婪的小嘴,将作物拦腰咬断,吃几口后抛到一边,再去对付下一株。也许它是像小老鼠那样为了磨磨牙,也许它是想学习樵夫多砍点柴,但却没学会如何把柴搬回家。总之,一夜过后,田间作物横七竖八,一片狼藉。而它呢,早忘了前一分钟干过的事情,安然地钻到土下睡觉去了。人们对它们真是又急又气,恨之入骨,但苦于见不到它们,纵有浑身的力气却也派不上用场。

然而,人类毕竟是万物之灵,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会使用和创造工具,作为人体自身的延伸。漫长的实践中,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杀虫技术。有与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农业防治技术,借助自然界外援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诱杀技术,以及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不断产生的化学图3 夜幕下的地老虎农药、激素合成、作物育种、遗传不育、基因工程等现代防虫新技术等。在防治策略上,先后经历了自然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生态防治等几个阶段的发展。这期间,借助这些技术和策略,人类曾在人虫大战中取得过辉煌的战绩。本书将从中摘取几个典型事例与大家分享。

第一章 与蝗虫的千年较量

蝗虫,俗名“蚂蚱”,是直翅目蝗总科昆虫的通称。现已命名的有860种以上,在我国造成巨大灾害的是其中的一个种,学名: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中文名:东亚飞蝗。该种广泛分布在非洲和亚洲,我国除西藏外皆有其分布,但危害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包括平原坡地和岛屿上的低平草地,发生地北界在北纬42°,海拔高度100米以下,仅山间盆地和小面积河谷地超过400米。它们的主要孳生场所是水边荒地,人迹罕至之处。图1-1 东亚飞蝗

专家们按其形成原因划分成滨湖蝗区、滨海蝗区、河泛蝗区、内涝蝗区和热带稀树草原蝗区5种类型。

一、荒滩上的幽灵

在淮泗冲积平原上,1 200平方千米水面的洪泽湖碧波荡漾,四周多年冲积而成的大大小小的沙岗也连绵起伏,与湖水相映成趣,远处高地上零零星星点缀着的只有几户农家的小村庄,炊烟升起处依稀可辨的是附近一小片一小片的庄稼地,然而,更多的是顽强生活在沙岗高地间一望无际的荒草滩。就在这风景如画的湖水边,芦苇旁,杂草下,孕育着成千上万的小生灵。每逢干旱年份,日久无雨,湖水水位下降,湖边沙岗间低洼处残积的水也大多蒸发而去,湖滩暴露面积变大,喜欢在水边生活繁衍的蝗虫就迎来了它们扩大种群的好时机。

腹中涨满卵的雌蝗虫争先恐后地从附近赶来,盘旋于新出现的荒滩上空,似乎是在仔细侦查哪儿最适合未来宝宝的生长,选好地点后立即飞落产卵。蝗虫的卵全部产在松软的泥土里,可能是担心卵在潮湿的土壤中会受凉,产卵时在卵的外面会铺上一层海绵状胶质外套,似棉被更像是睡袋,专家称之为“卵囊”,它保护着卵粒少受外来侵扰。蝗虫每次生产一个卵囊,卵囊内一般整齐排列着50~80粒蝗卵,多的可达200粒。卵粒呈圆锥形,稍弯曲,平均长6.5毫米,直径1.6毫米。

蝗卵在夏季高温下,历经半个月左右的孕育即可孵化,孵出的蝗虫在长翅膀前称做“蝻”。小蝗蝻的孵化率很高,一般都在95%以上,1个卵囊中的卵粒全部孵化大约持续1个小时。陆陆续续爬出地面的小蝗蝻在自己的洞口稍作停留后,立即爬上附近图1-2 蝗虫卵囊植物的上部,一来找些吃的填饱肚子,二来还可顺便熟悉一下周围环境,看看哪儿的杂草最茂盛,其他的同伴又在哪儿玩耍。脱一次皮变成2龄蝗蝻后,喜欢在光裸或浅疏草地上群集,龄期越大,群集与活动力越强。

达到3龄后,群集的蝗蝻开始作远距离的迁移。最初时只是少数蝗蝻做不规则性跳跃,激起周围蝗蝻随从乱跳,当大部分的蝗蝻都动员起来后,大家开始向同一方向跳跃前进。前进时一般身体侧面与日光成垂直方向,排成数排。前进途中,蝻群不断扩大,甚至形成长十余里的庞大蝻群,遇有地面不平或植物丛的障碍,则分成小队迂回前进,通过障碍后再合成大群,遇河流也毫不退却,勇敢地涉水渡过,大有横扫一切之气势。图1-3 左为聚集型蝗虫,右为散居型蝗虫

在运动中蝗蝻逐渐成熟,当最后一次脱皮变成成虫时,这些蝗虫已与未参加群集的蝗虫明显不同,它们变得头宽眼大,腿短翅长,身体颜色也加深变成黑褐色,像披上了远征的铠甲。它们被称做“群居型蝗虫”,是准备长途跋涉的生力军。那些没有参加迁移队伍的蝗蝻,被称做“散居型蝗虫”,身体变成与植物相近的颜色,它们不参加轰轰烈烈的长途征战,而是默默地留守在荒滩基地,产卵繁衍,为组建下一次远征军做着物质准备。

群居型蝗虫变为成虫后,经过5~10天的休整,群起飞旋,在空中编队后结伴向同一方向飞翔,有时能持续飞行3天而不食不歇。自此,这些荒滩上的幽灵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所经之处,散落的蝗虫能压折树枝、食尽所有绿色之物,甚至包括木质窗棂和牲畜毛发。蝗虫的危害也由此产生,直到最后一只蝗虫从天降落为止。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蝗虫带来的灾难可谓罄竹难书,令人不堪回首。早在3 000年前的《诗经 ·小雅》中就有关于蝗虫的记载。西安半坡村出土的甲骨文中也发现有“告蝗”的卜辞。蝗灾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述的:

......

据统计,自公元前707年到1935年的2 642年间,有796年发生过蝗灾,平均每3~4年发生1次。最短间隔1~2年,最长15年。蝗虫大发生之时,蝗群重量可达千吨以上,宽度绵延数千米,遮天蔽日而来,所经之处绿色植物荡然无存。明朝徐光启的一段评述清楚地再现了古代蝗灾发生后的惨状,以及人们对蝗灾的恐惧、痛恨、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心情:“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图1-4 骨瘦如柴的灾民

蝗灾曾与水灾、旱灾一起被称做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的三大自然灾害,它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令人不堪回首。进入20世纪后,蝗灾仍在发生。1929年,全国仅农田受害面积就高达3 600万亩(约240万公顷)。飞蝗所到之处,田禾荡然无存。据记载,在南京沪宁县下蜀镇,蝗虫曾掩盖了铁轨,使火车无法前进而晚点2小时。4年以后,蝗灾再次暴发,蔓延到九省一市,共计263个县。显然,蝗灾本身已不单纯是一种生物灾害,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诗为证: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枝全空小枝折。去年拖欠鬻儿女,今年科征向谁说?官朝醉卧闻不闻?叹息回头望京阙。

明朝郭敦的这首诗,就是历史上蝗虫危害的真实写照。

二、千年的争斗

3 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向蝗虫发起了阻击战。当蝗群起飞后,沿途敲锣打鼓,遍竖彩旗,使其不敢轻易降落,而当领头的蝗虫强行迫降时,用鸟铳装入铁砂或稻米给予迎头痛击,前面的蝗虫受惊飞起,后面的也会随之而去。当然,这种兴师动众的恐吓法采用的是人海战术,耗资巨大,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为毕竟蝗群只是被驱赶而没有受到重创。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将蝗群杀死才行,于是人们根据昆虫趋光的习性发明了“篝火诱杀”的歼灭方法。

选择一个漆黑的夜晚,在蝗群沿途空旷地,点燃堆堆篝火,火旁挖一深坑,夜间飞行的蝗虫因趋光性或飞入篝火烧死,或掉入深坑。这种方法后来还被收入了《捕蝗要诀》一书,成为当时指导蝗灾防治的重要技术。

这些捕虫技术虽然能捕获大量蝗虫,但是蝗虫数量实在太多,危害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且年年捕,年年有,不知何时是尽头。在与蝗虫数千年的争斗中,人们对蝗虫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提高,逐渐认识到东亚飞蝗是一种可归为“迁飞类”的害虫,与一般害虫不同的是它的发生区与危害区是分开的。按蝗群迁飞距离,可分为发生区、重灾区和波及区。毋庸置疑,重灾区受害最重。发生区植物虽被食尽,但由于该区多为荒草地,经济价值不大,加之人烟稀少,人们多有忽视,而只看到重灾区蝗虫遮天蔽日的恐怖景象,以及蝗群过后满目狼藉的惨状。其实,发生区才是蝗灾之源。等蝗群起飞后才防治的方法太过被动,应该主动攻入蝗虫的老巢,将蝗虫消灭在起飞之前,才是消除危害的根本。

大约在2 000年前,人们已经开始深入蝗虫孳生地开展人工捕打,有的拿着扫帚,有的手举草鞋,有的肩扛牛皮拍子,还有的拖着大网,凡是能捕打蝗虫的工具都找来了,人与蝗虫展开了面对面的肉搏战。在战斗中,古人们先后发明了“布围式”、“鱼箔式”、“合网式”、“抄袋式”、“围捕式”等多种捕打方式。捕到的蝗蝻或食用、或喂猪、或作肥料,变害为利,何乐而不为?

可是,蝗虫数量太多,靠人工手捕怎能捕的过来?于是有人提出了效率更高的“开沟陷杀”法。即,将蝗蝻驱入预先挖好的深沟内集体活埋。此法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这样记载:“视蝻到处,预掘长沟,深广各二尺,沟中相距丈许即作一坑,以便掩埋。多集人众,不论老弱,悉要趋赴沿沟排列,或持扑打器具,或持锹锸,每五十人用一人鸣锣其后。蝻闻金声,努力跳跃,或作或止,渐令进沟,即大声不止,蝻虫惊入沟中,势如注水,众各尽力,扫者自扫,扑者自扑,埋者自埋,至沟坑俱满而止。前村如此,后村复然,一邑如此,他邑亦然,当净尽矣。”

到1183年,人们已经明白“捕蝗不如去蝻,去蝻不如掘子。”,于是除蝗技术中增添了掘土挖卵的方法。至19世纪又开始了牧鸭治蝗的尝试,并于20世纪中叶引入化学农药防治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蝗虫的防治技术已越来越多,然而蝗患依然存在。

蝗灾的治理曾令历代政府大伤脑筋,早在公元713年的唐代就已经设有了专门治蝗人员。300年前,人们已经能够意识到铲除蝗灾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消灭蝗虫的孳生地,但我国疆域广阔,地形复杂,诸多的滨湖、沿海、内涝、河泛等区形成的荒滩图1-5 聚集中的蝗蝻草地都是蝗虫的适宜栖息地,实施这一巨大治理工程谈何容易。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向蝗虫的老巢发起总攻击。在社会主义集体体制下,举国上下,历经十余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改造了我国的三大水系,变水害为水利,变荒地为良田,彻底改变了蝗区面貌。

以微山湖蝗区的改造为例,地方政府先后组织投入4亿多劳动力,完成土石方工程5.5亿立方米,建立排灌系统423处,修筑干渠、支渠21 552条,总长达15 492千米,稳定了湖水水位,使沿湖60万亩(4万公顷)原来属于蝗虫发生基地的低洼荒滩、荒地全部变成稻田。并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对残留的仍适合于飞蝗产卵繁殖的河滩、堤岸等特殊环境实行全面绿化,增加乔木的覆盖度,从而把蝗区的生态系统改造成为不适于飞蝗发生的农田生态体系。

通过“改治并举”的生态手段,微山湖蝗区终于从根本上破坏了蝗虫的发生基地,彻底消灭了蝗灾。昔日缺衣少食,蝗害频繁发生的贫困地区,如今已变成丰衣足食的鱼米之乡。其他蝗区也是如此,如江苏泗洪的蝗虫基地,已改为稻田;山东历史上蝗灾严重的鱼台县,也已成为五谷丰登的鱼米之乡;山东德州、聊城等内涝蝗区,河北保定、沧州、邯郸、邢台等地区的河泛与内涝蝗区,以及洪泽湖、淮河沿岸、黄河沿岸的老蝗区,也都通过兴修水利,使荒滩变良田,多年未发生蝗灾,人类终于彻底捣毁了蝗虫的老巢。一时间,中国人禁不住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无蝗灾!这一壮举,成为了世界害虫防治史上运用改变生态环境的方法成功防治害虫的典型事例。图1-6 荒滩变良田

三、多管齐下的治虫措施

蝗虫防治中采用的改变生态环境的方法是结合农业措施防治害虫的一种技术,可以实现治虫、生产双兼顾,一举两得。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尤其在农田管理中最为普遍。

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唱主角的是作物,工作量最大的是整地、播种、施肥、浇水、间苗、整枝、收获等繁重的农事操作,病虫害防治工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农民期望这部分工作越少越好。可是期望归期望,只要你从事农业生产,病虫害就不会轻易让步。从种子播下到农产品收获处处都有害虫活动的身影,甚至粮食归仓存储后它们也不依不饶,悄悄地潜入仓库与人类争夺劳动成果。害虫防治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如果在从事其他农事操作时能顺便消灭一部分害虫,或人为创造一些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有可能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内害虫种群都发展不起来,害虫数量能一直保持很低,那样也就不必再额外实施害虫防治措施了。可谓是顺手牵羊式的无本生意。

1. 未雨绸缪——种子处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优质高产的种子是农民辛苦一年后获得丰收的保证,因此作物种植前的良种选择是农业生产中的第一件大事。许多病虫也看中了种子,想借人们的种子调拨而向外扩散。譬如,豌豆中可能隐藏着“豌豆象”,棉籽中可能藏有“棉红铃虫”,苜蓿种子中可能带有“籽象甲”,至于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种类就更多的不可胜数。它们一旦有机会随种子传播到田间,想根除就不是很容易了。因此,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一些人工处理,对预防虫害是非常必要的,况且有些措施对作物的发芽还有促进作用。图1-7 现代化的硫酸脱绒车间图1-8 五彩斑斓的种衣剂

先谈传统的“温水烫种”,其操作非常简单,就是将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泡1小时。这不仅能杀灭许多缠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而且还能促进种子萌发。

棉花种子播前的“硫酸脱绒”也同样是一举两得的措施,通过脱绒,不仅提高了棉花种子的发芽率,而且消灭了棉绒中躲藏的病菌和害虫。

还有一类处理技术称做“种子包衣”,制作起来稍微有些复杂,将选好的种子放入一种包含微肥、杀虫剂、杀菌剂和黏合剂的药液中,使种子周围均匀地涂上一层药液,好似给种子穿上了一件外衣,所以这种技术俗称“种衣剂拌种”。有了这层种衣,内可供应种子发芽所需养料,外可防病除虫,大大解除了作物苗期病虫害的侵害。

2. 能躲即躲——适时播种

种子处理是害虫防治的第一道关口,何时把种子播下去也大有讲究,因为害虫是以作物为食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害虫的生长期往往与寄主作物特定的发育阶段相吻合,在这一阶段,害虫可以得到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顺利完成其发育。例如“水稻螟虫”,当它们发生时水稻正值抽穗期,供应幼穗发育的大量营养在半路被螟虫截获,成了它们可口的食料,而在其他时间出生的螟虫,其生活则要艰难的多,水稻秆不是咬不动,就是不好吃,绝大多数因营养不足而夭折在幼年期。这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害虫防治的线索:调整作物播期以避害。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在我国四川省,水稻一般只种一季,正常播种后,水稻的抽穗期在8月初,这时正是当地螟虫发生高蜂,强盗似的螟虫钻蛀到稻株的叶鞘和茎秆中,咬断水稻的营养传输管,截获大量专供幼穗生长发育的营养为己所用。另外,还贪婪地取食水稻鲜嫩的组织,致使水稻受害后形成白穗或枯心,吃完一株不够,还常在夜间转株为害。螟虫曾是我国历史上仅次于飞蝗的一大害虫,素有“北蝗南螟”之说。可见其为害的严重程度。后来,四川省将水稻播种期提前,使水稻在7月底前提前抽穗,等螟虫发生时,水稻茎秆已经完成硬化,再也不怕螟虫的蛀咬了。水稻螟害因此得到明显抑制。

江苏南部水稻区的情况正好与四川相反,江苏种植的是单季晚稻,播期提前受到前茬作物的限制,所以他们干脆采用晚播晚植,使晚粳延迟到9月15日至25日之间抽穗,有效避开三化螟第3代幼虫为害。

广东、浙江和福建等双季连作稻区,实行早稻“早插早熟”,避免第2代三化螟为害,晚稻“适时迟栽”,躲开第3代三化螟盛发期。这里的“适时迟栽”需要特别解释一下,之所以用“适时”两字就是想告诉大家晚稻迟栽并非越晚越好,原因是在南方一些地区,三化螟还会发生第4代,如果太晚,第3代螟害是避开了,可是碰上第4代也同样会损失惨重。这是有教训的,1958年浙江温州双季稻区,早稻与晚稻连作,白穗率仅1%,而想尝试晚稻与中稻连作时,由于插秧较晚,晚稻抽穗时正值三化螟第4代卵大量孵化,白穗率高达50%。因此,选择播期时应瞻前顾后,巧打时间差,千万小心,不要顾头不顾尾,躲开狼窝又入虎穴。

3. 借刀杀虫——作物时空合理布局

前面介绍的方法主要是躲躲藏藏,似乎非常被动,下面的方法将主动一点,要在运动中借助周围环境的力量消灭害虫。主要依靠的农业措施是作物的时空布局,也就是什么时间种什么作物和怎样让几种作物搭配种植。图1-9 钻入水稻茎秆的三化螟

还以水稻为例,1960年以前,安徽安庆地区主要种植单季稻,冬季空闲的稻田形成冬板田,使躲藏在稻茬中的螟虫能舒舒服服地安全越冬,来年新稻插下后,它们会从梦中醒来,准备繁衍后代。1960年安庆地区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决定将单季稻改为双季稻,结果全地区螟害意外地“全军覆没”,出现了大面积的“无螟害区”。惊喜之余,人们发现螟虫原来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新增加的农事操作捎带消灭了。在单季改成双季稻后,增加了秋耕秋种,冬耕晒土或冬耕沤水等农田措施,水稻中的螟虫有的被深埋地下再也钻不出来,有的被翻出地面或被病菌感染,或被蜂、蝇寄生,或被蚂蚁、蜘蛛所捕食,残存的个体也被迫经历凛冽寒风的洗礼,经过这一折腾,害虫已所剩无几。春天刚到,侥幸存活下来的螟虫还没来得及高兴,新的灭顶之灾又降临到头上,由于农时的需要,稻田需要提早春耕灌水,残留在稻茬中的越冬螟虫又被极大杀伤。此外,该区积温不是很充足,为使两季稻子都能成熟,必须抢收早稻,抢插晚稻。两稻衔接非常紧凑,经常是“早上一片黄,晚上一片青”。早稻稻茬被及时翻耕入土,又被大水浸泡,躲在稻茬中的螟虫只能坐以待毙。图1-10 春耕灌水

其他作物上也有此种用种植制度控制害虫的事例,如四川省在棉铃虫防治中曾提倡粮棉两熟制。作为第1代棉铃虫幼虫主要寄主植物的小麦,在5月上旬前后棉铃虫越冬蛾大量羽化时,已进入收获期,没有了晚熟小麦,第1代棉铃虫得不到充分繁殖,大部分棉铃虫幼虫未成熟时食料已断。已经不多的第1代幼虫羽化后又分散到种植面积很大的玉米上去,所以第2代严重为害棉花的机会极少。由于第2代在棉田发生大大减少,而玉米又非适合第2代繁殖的寄主,幼虫存活率低,虫口密度小,不会加重第3代的发生。棉田普遍采用早熟栽培技术,使大面积棉田在10月上旬拔秆,合理施用氮肥,减少晚熟棉田面积,这样,第4代棉铃虫也无法在棉田大量繁殖,越冬虫源大大减少,来年棉铃虫基数降低,形成了持续控制棉铃虫的良性循环。直到现在,四川棉铃虫仍然能得到很好控制。

在北方棉区,如河北、河南省,大多采用麦棉间作技术控制棉蚜。所谓麦棉间作,就是在麦田中播种棉花。麦田中有几种蚜虫只取食小麦的底部叶片,对小麦的产量影响不是很大,但这些蚜虫却吸引了大量天敌前来,并使这些天敌顺利繁衍。当小麦成熟后,新出生的天敌全部就近迁移到棉株上,对棉蚜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物轮作也是控制害虫的有效措施,如常用的“水旱轮作”。在一块农田中种一季水稻后,第2年改种棉花,然后再种水稻,如此循环。水稻上的害虫大多喜欢高湿的环境,当换种棉花后土壤干旱非常不利其生存;而在棉花上危害的害虫则更喜欢干旱的条件,当换种水稻后,很多因不适应高湿度环境而染病或溺水而死。在这样的种植制度下,两种作物上的害虫数量都很小,不会造成大的灾害。

4. 一举两得——田间管理

农业生产中最繁重的工作可能莫过于作物的田间管理,可田间管理又是作物高产所必须的,如果将害虫防治与田间管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整地翻耕 农业上的很多害虫都和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害虫自不必说,地上害虫的许多种类一生中的某一阶段往往也需要在土壤中渡过。因此,土壤不仅是作物生长的基地,同时也是害虫生活和栖息的场所。土壤环境的变化不但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害虫的发生发展。整地翻耕作为不可缺少的农业技术措施,也会对害虫防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害虫之所以躲在土壤中是因为环境对其不利,如果通过翻耕将土中害虫暴露,绝大多数害虫将不能生存。例如,“粟灰螟”,在谷茬中越冬的幼虫占90%,结合春耕、秋耕,越冬幼虫死亡率可达70%~90%,埋入土中谷茬内越冬幼虫虽然死亡率很低,但大部分不能羽化出土,被活埋了。“蛴螬”和“金针虫”在土中化蛹,翻耕破坏蛹室后,也可造成大量死亡。

浇水灌溉水是农业的命脉,作物生长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水,适时浇水灌溉不仅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而且还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例如,在广东三角洲沙田地区,农民习惯于每年2月稻田灌水,然后用小艇运入泥肥,半月后排水耕耙。不知他们是否意识到,这半个月的浸水,几乎可杀死全部“三化螟”越冬幼虫,为全年水稻免除“三化螟”之害奠定了基础。此外,稻田冬耕冬沤、春耕沤水,都可消灭大量越冬螟虫,压低稻螟发生基数。

整枝打杈 棉花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常常长出许多侧枝和赘芽,这些枝芽结铃较少,但消耗的养分却很多,为了棉花高产,农民需要不断地剔除这些枝芽,这个过程称做“整枝打杈”。另外,当棉花长到一定高度后,也要除去其侧芽和顶芽,使有限的营养全部供应已生长的蕾铃。由于棉铃虫卵大多喜欢产在棉花嫩芽和幼叶上,只要将整枝过程中去除的枝芽全部带出棉田,就可有效减少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同理,果树冬季剪枝时顺便去除带虫果枝也是果园防治害虫的有效措施之一。

田间管理措施很多,其他如除草、施肥、中耕等等,只要留心都可顺便消灭部分害虫,减少田间害虫发生基数,并且无需增加额外成本。

5. 技术评述

本节介绍的主要是农业防治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在掌握耕作栽培管理措施与害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农事措施防治害虫,从而造成有利于作物生长且不利于害虫发育的生态条件。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图1-11 翻耕土地点:

(1)消灭虫源;

(2)改变害虫与寄主植物的物候关系;

(3)切断食物链索;

(4)恶化害虫繁殖条件;

(5)控制害虫蔓延。

农业防治技术的优点:不影响农业生产,一般也不需特殊的设备和器材,不显著增加额外劳动成本和负担,措施简便多样,不污染环境,一般也不杀伤天敌,符合对人类、家畜、家禽都安全的现代持续农业发展要求。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耕作制的变化、栽培技术和条件的改进、品种的更换等农业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农业害虫区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致有些曾经严重的虫害现已非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例如华北地区“麦长腿蜘蛛”和“麦叶蜂”的危害,正是由于农田水利化和精耕细作而被基本消失。总之,农业防治发展潜力很大。

当然,所有农事操作的主要目的都是作物高产,而非防治害虫,所以有时会发生农业丰产与害虫防治的矛盾。这一矛盾虽然有时很尖锐,但终归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因为害虫防治的最终目标也是提高作物产量,所作的一切努力也是在为作物丰产保驾护航。

有的时候这种矛盾还可转化,如为害棉花的“苜蓿盲蝽”和“绿盲蝽”,集中产卵于苜蓿根茬中越冬,棉区栽培苜蓿,为这些害虫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只要在收割苜蓿时高留茬,等地面根茬干枯地冻之后,点火燃烧,就既能消灭集中越冬的虫卵,又不会对苜蓿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顺便在田中施用了一次草木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棉田中苜蓿转化成了害虫诱集带。

农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一项防虫治虫农业措施的提出,必须经过全面、慎重的考虑,单纯从害虫防治的角度考虑,有时会起相反作用。举例说“清洁田园”的措施,在福建省许多地区就很不适用,如果早春将田埂和地边的杂草都锄净,那么这些杂草上的害虫“小黄斑弄蝶”和“八点灰灯蛾”的卵将被全部破坏,无疑害虫是被消灭了,然而,以这些害虫卵为重要寄主的“澳洲赤眼蜂”的食物也没有了。本来“澳洲赤眼蜂”是以这些杂草上的卵作食物繁衍后代,以弥补春天赤眼蜂自然寄生卵的不足,现在清除杂草后,赤眼蜂的数量也随之锐减,直接影响以后的天敌控制力,很有些得不偿失。此外,杂草上的“黄脊飞虱”卵是“稻飞虱缨小蜂”的重要越冬寄主。为保护天敌,田埂和田边杂草如何处理,应因时因地,慎重考虑。图1-12 田间地头的苜蓿诱集带

类似的实例还有很多,如在防治为害秋大豆的“豆秆蝇”时,人们过去常喜欢冬季烧毁豆秆,初衷是想把“豆秆蝇”消灭在越冬蛹阶段,减少来年的害虫基数。但经技术人员仔细检查,发现豆秆中越冬蛹差不多百分之百被寄生,这就是说,被烧死的是本已失去生命力的害虫,而殉葬的是可怜的寄生天敌。可见烧毁豆秆这项农业措施也成了好心办坏事。

再就是各种农业措施的地域性很强,同样一种措施,在甲地防虫效果很好,而在乙地却可能促进害虫发生。如提高农田作物复种指数后,一些地区的棉铃虫数量降低了,而在华北大多数地区,这项措施却为棉铃虫提供了优越的食料,从而造成棉铃虫的猖獗。

虽然如此,利用农业措施防治害虫还是事半功倍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开发。

第二章 攻克白色堡垒

“吹绵蚧”在分类上隶属同翅目,蛛蚧科。俗称“白虫”、“白橘虱”、“白蚰”、“白磁”等,寄主植物在250种以上。我们常见到的是它的雌虫,从外表看呈椭圆形状,一般长5~7毫米,宽4~5毫米。它们身体本为橙红色,外披一层白色蜡质分泌物后,看起来更像是白色。为了适应树上的生活,它们的背部隆起,腹面平坦,加上极少活动,宛然一个个白色的堡垒。

一、堡垒中的女儿国

在吹绵蚧王国里绝对是“母系社会”,雄虫非常少见,偶尔见到几个也是长的又瘦又小,体长仅有3毫米,约为雌虫体长的一半。尽管长有黑色双翅,但飞翔能力很弱,在自然界中总共也没有几只雌虫能有机会得到交配。在这种情况下,雌虫常常以孤雌生殖方式进行繁图2-1 吹绵蚧壳虫殖,从腹部侧面的泌蜡孔分泌蜡质形成卵囊,边分泌蜡丝边产卵。产卵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每只雌虫平均产卵数百粒,多的能达到2 000粒。

在蜡层的保护下,卵的孵化率很高,常在98%以上。初孵化时,幼虫的足、触角以及身体上的毛都很发达,但没有蜡层保护,只有等到取食后,才逐渐分泌出覆盖体背的淡黄色蜡粉。幼虫共有3个龄期,1龄幼虫多定居于新叶叶背主脉两侧取食,脱皮时更换位置,2龄后逐渐移至秆枝阴面群集为害。当它们在叶背刺吸汁液时,常引起叶色发黄,形成黄斑,严重时引起落叶;在芽和嫩枝上为害则引起枝梢枯萎、落花、落果、落叶、树势减弱,甚至枝条或全株枯死。更为严重的是“吹绵蚧”为害的同时常诱发“烟煤病”流行,使枝叶表面盖上一层煤烟状黑色物,影响作物的正常光合作用。“吹绵蚧”的雄虫经2次脱皮后,口器退化,不再为害植物,而是选择在橘树枝干、橘树附近的松土或杂草中作白色薄茧化蛹。遗憾的是这样“善良”的雄虫在自然界中太少,一般很难见到。

二、外援的功绩

“吹绵蚧”曾对我国南方种植的柑橘、木麻黄、台湾相思树等果树和林木造成严重危害。每逢八九月份“吹绵蚧”种群数量剧增,如果防治不好,轻则影响树势,重则枯死。

在防治“吹绵蚧”时,最初使用的是人工捕杀技术。果农们图2-2 躲在叶背的蚧壳虫幼虫只要在树上见到就立即用手将其捏死,或结合采果、修剪工作,将附有“吹绵蚧”的枝条剪除。工作量相当大,并且需要经常检查,因为一旦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受到侵染。

农药出现之后,开始进行药剂防治。问题是“吹绵蚧”背部的白色蜡壳将大部分农药挡在了壳外,难以侵入虫体发挥作用。加大药量或使用能有效渗透蜡壳的农药品种后,柑橘树往往承受不了,引起落叶等药害反应。化学农药在这里失去了应有的威力。

最终,人们想起了生物防治技术。既然“吹绵蚧”能在当地暴发,那么必然是由于当地天敌数量不足或控虫能力有限的缘故。没有合适天敌就靠“引进外援”吧,也许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在“吹绵蚧”的天敌目录中,可供选择的大约有5种瓢虫、2种草蛉和1种寄生菌。其中最具竞争力的是分别被称做“大红瓢虫”和“澳洲瓢虫”的2种瓢虫。她们的繁殖能力与生活习性如下:

大红瓢虫 繁殖速度较“吹绵蚧”快,卵多产于“吹绵蚧”幼虫腹下或成虫卵囊上,幼虫和成虫均为专食性,噬食“吹绵蚧”,无论卵、幼虫还是成虫来者不拒。夏季食量更大,能在短期内消灭“吹绵蚧”。缺点是对低温抵抗力弱,-4℃以下越冬成虫即大量死亡,这样她们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不能越冬。

澳洲瓢虫 繁殖力强,发生代数一般较“吹绵蚧”多1倍,耐寒性能好。从食谱上看对“吹绵蚧”高度专食,并且扩散能力强,一点释放能在较大范围内发挥对“吹绵蚧”的抑制作用。

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引进“澳洲瓢虫”。1955年底,我国自原苏联引进了“澳洲瓢虫”,在华南农学院经室内繁殖,于1957—1958年开始寄送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释放。这些“外援”果然身手不凡,当每亩橘园释放100~200头瓢虫后,她们在橘园内迅速繁殖,1个月后“吹绵蚧”数量明显减少,2个月后便可基本肃清。后来人们在浙江黄岩地区调查时发现,如果早春柑橘发芽前,橘园内瓢虫与“吹绵蚧”的比例在1∶100~1∶500之间时,一般不需额外增加其他防治措施,瓢虫足以对这些“吹绵蚧”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如遇冬季气候异常,瓢虫存活数量少于此值时,稍作补充即可。

在广东电白县,1951—1952年营造的沿海防风林带,“木麻黄”种植面积长20千米,宽100米。至1956年8月,曾遭“吹绵蚧”严重为害,高达20%的被害株相继死亡。图2-3 大红瓢虫(左)和澳洲瓢虫(右)

1957年始,广东电白县开始引入“澳洲瓢虫”进行防治。上半年在“木麻黄”林带内共释放瓢虫成虫40头、幼虫90头,下半年已在被害株上发现瓢虫取食,1958年后,该林带中的“吹绵蚧”已经完全被“澳洲瓢虫”控制住,虽然当年5、6月份仍有“吹绵蚧”零星发生,但随着反应快捷的“澳洲瓢虫”陆续飞临,“吹绵蚧”的种群数量迅速减少至难于发现的程度,“吹绵蚧”总算是彻底被“澳洲瓢虫”降服了。

其实,在世界害虫防治史上,原产澳洲的“澳洲瓢虫”可算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明星”。1888年首次被当作“外援”自大洋洲引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释放后在野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庞大种群,有效抑制了当地“吹绵蚧”的危害,直到今天该区仍无需人工防治该虫。“澳洲瓢虫”于1891年被引入埃及,1897年引入葡萄牙,1901年引入意大利,1931年引入原苏联……现已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100多年来,“澳洲瓢虫”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赫,实难估量。

三、自然界中的朋友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确实,在我们生活中事事都需要朋友的帮助,快乐时愿同朋友分享,悲伤时渴望朋友的安慰,买家具希望能有懂行的朋友帮助参谋,求职找工作期望能有好朋友的引荐,生病住院也爱往有熟人的医院跑,送孩子上学、出国深造更是朋友托朋友,总之一句话:朋友多了好办事。图2-4 木麻黄

在害虫生态防治中,我们也同样需要自然界中朋友们的帮助。除了“澳洲瓢虫”外,这样的朋友很多。有的声名显赫,有的默默无闻,甚至你可能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此外,更有趣的是,有些昆虫甚至还有一些除杂草能力,是我们人类的好帮手。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1. 狼吞虎咽——捕食性天敌嘴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辛苦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这是我国大诗人白居易对燕子辛勤捕虫育雏的生动描述。

每当春暖花开,杨柳树伸展腰肢披上绿装时,南方过冬的小燕子便成群结队地飞回北方,在人们的屋檐下、窗台上筑巢搭窝,开始养育后代的劳碌生活。燕子最喜欢吃的是小虫子,每天在天空翱翔时总忘不了张开嘴巴,随时兜猎。曾有人捉到过一只正在育雏的白腰雨燕,发现她嘴里含有372只蚊、蝇、蚜虫等小昆虫。它一天育雏20多次,就可能消灭7 000多只虫子。据估计,一窝燕子整个夏季能捕食各种昆虫50万~100万条。

啄木鸟、杜鹃、黄鹂鸟、红粉掠鸟、夜鹰、大山雀、小麻雀……一个个也都是捕虫能手,我们通称它们为捕食性天敌。食虫鸟的种类占到了生活在我国110多种鸟类中的一半,每天成千上万的鸟都在义务地帮助我们消灭着大量害虫,不论在城市、森林,还是农田。我们应该为自然界中有这样的一些朋友而感到骄傲。

自然界中像鸟类一样帮我们捕食害虫的天敌朋友还有很多,如各种昆虫、蜘蛛、螨、青蛙、鸡鸭等等,这里挑选几个有特色或有突出贡献的介绍给大家。

好大喜功的蜻蜓 她们是捕捉水中小动物和各种空中飞虫的能手,在控制蚊蝇肆虐、水稻叶蝉猖獗等方面功不可没。她们的致命缺点是总不能理解人类的益害标准,无论在水中还是空中,除消灭害虫外,还常常好大喜功,致使许多无辜的甚至有益的生灵也惨遭涂炭。

状似蜻蜓的蚁蛉 幼虫多爱生活在砂土地面,屁股向下,摆动自己强有力的前足,配合身体的旋转作一漏斗状的小穴,将自己隐藏在穴底的砂土中,一旦有蚂蚁等小虫子路过,不慎掉入穴中,立即扑出美餐一顿。因为上当的蚂蚁最多,所以人们也称她们为“蚁狮”。她们中有一种叫追击大蚁蛉的种类,平时潜伏于砂土中,猎物经过时能突然爬出追击,捕获后再退回砂中取食。谁想学狩猎千万别忘记去向她们请教。图2-5 育雏的燕子图2-6 蜻蜓成虫和稚虫

装备精良的虎甲 一种捕捉能力很强的农田昆虫,幼虫也爱居于穴中,但装备比蚁狮好多了,背上长有倒钩一对,在捕捉大型猎物时可以用来帮助自己紧紧地固定在穴壁上,以免被拖出穴外。成年虎甲生活于地面,行动甚为敏捷,空中飞行技术也毫不逊色,一般被她选中的猎物很难逃脱。图2-7 蚁蛉成虫和幼虫图2-8 虎甲成虫和幼虫洞穴

漂亮的瓢虫 不用过多介绍大家也知道,她们是少儿时童话中的朋友,蚜虫的天敌。非常对!瓢虫主要以蚜虫、蚧壳虫、粉虱、叶螨等害虫为食,为人类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前面介绍的“澳洲瓢虫”,1888年曾远渡重洋,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柑橘园中防治“吹绵蚧”,取得显赫战绩,此举标志着现代生物防治的开端。至今已有20多种瓢虫被列入引进后取得控制害虫明显效果的天敌名录中。

绿色仙子——草蛉 她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绿色的一类昆虫,头部呈绿色、身体呈绿色、翅膀也呈绿色、甚至把自己产的卵也用绿色的丝线挑起来。她们幼年时爱吃蚜虫,胃口好时一天能吃蚜虫近百只,有“蚜狮”的头衔。当然对蚧壳虫、木虱、叶蝉、红蜘蛛、毛毛虫等害虫也毫不客气,只要碰上决不放过,会尽数纳入腹中。

美丽杀手——猎蝽 喜欢在森林、果园、农田和蔬菜等绿色植物上捕猎毛毛虫,两前足抓住猎物后,短粗、刚劲而有力的喙(它长长嘴巴的别称)吐出碱性毒液,将猎物麻痹或毒杀,然后慢慢享用。虽说捕猎时凶猛,模样却非常漂亮,长长的细腿足以让模特们自叹不如。图2-9 瓢虫成虫和幼虫图2-10 绿色草蛉和卵图2-11 猎蝽成虫和若虫图2-12 稻田蜘蛛

费力不讨好的蜘蛛 蜘蛛是稻田、棉田、蔬菜和果园等地有效控制害虫暴发的主要功臣之一。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她们可是农林害虫防治中的一支庞大生力军。据统计,稻田中蜘蛛种类多达20科159种,棉田中有20科130种,蔬菜地里18科126种,果园内活动着19科115种之多。这些蜘蛛最爱吃活食,食量也很大,比如,草间小黑蛛一天能捕杀低龄棉铃虫幼虫100头以上。有她们为植物保驾时,你尽可回家睡大觉,遗憾的是许多“勤快”的人常常误把她们当“害虫”消灭掉。

出污泥而不染的捕食螨 按人类的是非标准,螨中绝大多数都是害虫,它们为害各种农作物及贮粮干果,寄生于人、畜体上且传播各种疾病。但也不要一概而论,螨类里面也有益虫,譬如“植绥螨”,她专门捕食果树害虫“叶螨”。用她对付“叶螨”,效果相当好,不少人都认为她可与1888年防治“柑橘吹绵蚧”的“澳洲瓢虫”相媲美。

还有生活在水中的、陆上的以及树上的蛙类朋友 她们能跑善跳,长长的舌头,柔软而富有弹性,平常舌根固定在下颌前缘,舌尖伸向口腔。当遇到小虫子时,几乎整个舌头都能翻出口外,用舌头黏液粘住虫子卷回口中。她们食量很大,一只“黑斑蛙”每天约吃70~90头“叶蝉”或“稻虱”,“泽蛙”一天最多可吃“叶蝉”266头。当下次在餐桌上见到她们时,别忘了说一句:朋友,对不起!图2-13 植绥螨图2-14 黑斑蛙和蝌蚪

但愿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共同保护好这些自然界中的忠实朋友们。

2. 借腹育子——寄生性天敌

除直接吞食害虫的大个子朋友们外,自然界中还有一大类各怀绝技的小个子朋友,统称寄生性天敌。她们面对面时不是害虫的对手,但却有各自独特的办法钻入害虫的体内,以害虫为养料,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将害虫慢慢地消耗掉。下面一同去认识几位这样的朋友。

功勋卓著的赤眼蜂 薄翅膀,红眼睛,专门寄生害虫的卵。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在美国协助人类防治“甘蔗螟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等害虫。1934年前后去原苏联征战,成功控制了“欧洲玉米螟”、“菜粉蝶”、“黄地老虎”等害虫的危害。来到中国后正赶上战争,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机会大展才华,成为防治“甘蔗螟虫”的功臣。今天,无论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还是澳洲都可见到赤眼蜂繁忙的身影,控制的害虫也越来越多,“棉铃虫”、“玉米螟”、“松毛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豆天蛾”、“豆荚螟”、“大豆食心虫”、“苹果卷叶蛾”等都曾被她打得溃不成军,赤眼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功勋卓著的害虫天敌。

寻缝产卵的红螯蜂 专门寄生水稻害虫“稻飞虱”,有意思的是她将自己的卵产在飞虱腹部节间膜之下,但卵的一端从外部刚刚可见,孵化后也在此处发育,其腹部除末端外均露出于寄主体外,肉眼可以看到。初时很像“脱肠”的样子,脱皮后形成图2-15 田间释放赤眼蜂所谓的“囊状物”,而且逐步外移,不过,头部及末端始终埋于寄主体内。老熟后,囊状物开裂,养得白白胖胖的螯蜂幼虫爬至寄主取食的树叶上结茧化蛹。

聪明的黑青小蜂 选择棉花害虫“红铃虫”的茧寄生,茧是不动的虫态,也不会遇到任何的反抗,所以很安全。产卵前她喜欢先尝尝茧的味道,可当用产卵器慢慢地刺破寄主体后,才蓦然发现自己的嘴巴长得太短,隔着厚厚的茧壳什么也吃不到。为了填饱肚子,她们进化出了一种绝技:先把长长的产卵管插入茧内,然后在产卵管周围分泌一种乳白色的透明胶液,通过产卵管的不断扭动和伸缩,这种胶液在产卵管拔出后自动凝结成一条白色透明的空心管,由茧上的产卵管洞口直通至寄主体表,由于毛细管虹吸作用,寄主的体液源源不断地流到了茧口,这样就可以大饱口福了。小小蜂子竟然会巧妙地利用毛细管原理,你说它聪明不聪明?

守株待兔的蚁小蜂 这是典型的广种薄收的寄生种类,她们专门寄生蚂蚁的幼虫或蛹,但又不知道蚂蚁的巢在什么地方,只好在植物的冬芽、展开的叶、花芽、种荚、植物表面及软组织等蚂蚁可能经过的地方到处产卵,幼虫孵出后按照父母的授意静候在植物上,等待蚜虫等分泌的蜜露能引诱蚂蚁前来取食,当有机会接触到蚂蚁后,悄悄地附在蚂蚁体上混入蚁巢,然后伺机寄生蚂蚁幼虫或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成千上万的图2-16 稻虱红螯蜂蚁小蜂在漫长的等待中虚耗终生。

偷袭产卵的绒茧蜂 雌蜂尾部产卵器特别长,能趁敌不备将自己的卵直接产到农业害虫“稻螟蛉”或“粘虫”的体内,幼虫孵出后直接取食寄主体内的营养,既丰衣足食又安全舒适,等长大后咬破寄主而出,就近结茧化蛹。蛹后变蜂,又开始下一轮的循环。图2-17 绒茧蜂结茧化蛹

高级药师麦蛾茧蜂 寄主并不总乖乖听话,有时需要先利用毒液将其麻痹,才能产卵。“麦蛾茧蜂”的毒液非常厉害,在寄主体液中,只要有二亿分之一的毒液就足以使寄主永久麻痹。至于为什么这种毒液如此厉害,人类至今也未弄清楚,只知道它损害了肌肉与神经的连接,使寄主麻痹而不腐烂,浑身软绵绵的。如果人类掌握了这种毒性机理,那么餐桌上的海鲜再不会有冷冻的了。

借风遨游的网翅虻 喜欢寄生于蝗虫的成虫和蝻及“金龟子”的幼虫和蛹。与蚁小蜂相似的是她不直接产卵于虫体,而是产在树木蛀虫遗弃的孔洞中、木头柱桩、树干的缝隙及其他看似与寄主毫不相干的东西上。产卵多达数千粒,刚孵化的幼虫有6个突出的尾突,一旦从缝隙中爬出,就会借风旅游,尾突成了风帆和降落伞,随风飘荡去寻找寄主,一旦发现目标,立即落地爬入寄主体内。

调皮的黄足小头虻 小头虻在飞行时产卵于树干、桩柱和地面等物体上,每只雌虫产卵数千粒。刚孵化的幼虫非常活跃,尤其在夜晚,擅长头尾相接打圈子前进,也爱跳跃,靠尾盘竖直,举起长尾须,然后急速落下,借机把身体弹到空中,在这看似玩耍的蹦跳中,增加了接触寄主的机会。

不见寄主不产卵的寄蝇 寄蝇产卵前必先找到寄主,等寄主取食正盛时,悄悄接近,一旦发现合适机会,便迅速、敏捷地调转头部,在寄主取食的植物缺刻前方将卵产下,然后立即飞走。毫不知情的寄主随即糊里糊涂地将蝇卵随食物吞下。其侵害之准,图2-18 小头虻寄生率之高令人叹服,较之前面介绍的以多取胜的蚁小蜂、网翅虻或小头虻,不知要节省多少卵资源。看来,风险总是与效益共存的。

统战对象广肩小蜂 她虽专门寄生刺蛾,但似乎能力有限,自己的产卵器不能直接刺穿刺蛾幼虫厚厚的表皮。为了繁衍后代,她往往悄悄地等候在寄主身旁,伺其他寄生蜂在该幼虫身上产完卵后,旋即自别人开辟的通道产进自己的卵。也许是得到的母爱太少,“刺蛾广肩小蜂”幼虫生性自私、残忍,自卵中孵化后首先杀死的是原来寄生蜂的卵或幼虫,生怕别人会分享她们的寄主资源,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怎样进来的。唉,不管她们生存的手段“道德”与否,客观上在帮助我们消灭害虫,她们也应算做我们的统战对象。

攻其不备的美蜣蝇“蜣蝇”头大翅长,许多种类都有美丽的翅膀。喜欢在夜晚袭击金龟子,因为金龟子成虫在高处取食时总是闹哄哄地扎堆,不时有一两只被挤下来,下落的金龟子本能地展开翅膀防止摔伤。“蜣蝇”正是瞅准了这一时机,她紧跟甲虫后面飞下来,乘甲虫展开翅膀的机会伸出产卵器,迅速刺穿甲虫鞘翅下面已毫无遮蔽的薄薄腹壁,产卵于甲虫体内。“蜣蝇”的产卵器形状弯曲,顶端坚硬并呈圆锥形,正好适应这种机能。有时候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然界中会有这么多精明的生灵?

3. 看不见的毒药——病原微生物

害虫也像其他动植图2-20 漂亮的羌蝇图2-19 广肩小蜂物一样,在生长发育中难逃疾病的侵扰。尤其在虫口密度大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足以将整个种群毁灭。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发现昆虫中有专门的“医院”或是“医护虫”。昆虫得病后只有靠自身的抵抗力康复,抵抗力弱的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利用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是一条很好的控虫思路,实际上,它们中有很多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悠久的苏云金杆菌 1911年德国昆虫病理学家Berliner在一个被称为“苏云金”的地区发现许多染病虫尸,他采集了一些带回实验室,从其中 “地中海粉螟”体内分离出一种杆形细菌,发现其可以使昆虫染病而死,该病菌1915年被命名为“苏云金杆菌(简称Bt)”。说到这一命名,还有一个小故事。早在德国人发现她之前的1901年,日本学者石渡已经从家蚕幼虫体中分离出此类细菌的一个变种,他曾取名为“猝倒杆菌”。按照科学命名法的原则,该菌应以最早的命名为准。可惜的是石渡的研究论文是用日文发表,由于语言障碍,世界上查阅这篇文章的人很少。后人在从“蜡螟”、“松毛虫”、“谷螟”、“红铃虫”等昆虫中分离出该种致病菌时都沿用了“苏云金杆菌”的名字,而没有想到它本应叫作“猝倒杆菌”。这样,石渡的命名优先权被无情地剥夺了,仅仅是因为语言障碍。图2-21 苏云金杆菌芽孢和伴孢晶体

自20世纪初Bt被发现以来,在多种害虫的防治中战绩卓著,是最早被批准注册的细菌杀虫剂。当侵染鳞翅目幼虫后,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菌体本身的大量繁殖足可导致害虫的死亡。但无需这样费时,Bt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几天内就能迅速地将受侵染害虫送进地狱。据研究,该细菌产生的毒素能在1小时内破坏害虫肠道上皮组织,使肠道上皮细胞脱落,造成胃穿孔,强碱成分由肠道进入血腔使血淋巴的pH值增高而引起全身的致死性麻痹,继而死亡。敏感害虫的死亡时间从次日到3~5天不等,未死幼虫行动迟缓,食量减退或完全停止取食,发育缓慢。在侵染“西伯利亚松毛虫”、“地中海粉螟”和“枯叶蛾”时还能引起败血症流行。这是一类应用最为广泛,致病力强的细菌,对高等动物、天敌以及植物都非常安全,较真菌和病毒制剂发挥作用迅速,有时其速效性不亚于某些化学杀虫剂。

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用Bt防治“菜粉蝶”的尝试,取得明显效果。1959—1961年又先后用来防治“菜青虫”,“粘虫”、“苹果巢蛾”、“松毛虫”等鳞翅目害虫。1979年引进Bt以色列变种,防治蚊幼虫。90年代大量使用Bt用于棉铃虫的防治。现在Bt已经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直接转入了作物体内,使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自己生产Bt的致病毒素,抵抗害虫的侵扰。

潜伏地下的金龟子芽孢杆菌 它通过“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的消化道而感染,当“蛴螬”吞食带有细菌芽孢的植物根、茎、种子或土壤中的腐生物质后,芽孢在肠内萌发成营养体,并通过肠壁进入体腔,然后大量繁殖。初侵染时病虫行动迟缓,继而逐渐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生命力减弱,直至死亡。由于芽孢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染病死亡后的“蛴螬”又会不断增加土壤中的芽孢数量,因此疾病一旦形成,芽孢便能在土壤中逐渐累积和传播,从而达到长期控制的效果。

树上干尸的制造者梭状菌 梭状菌是森林害虫“天幕毛虫”的克星,侵染“天幕毛虫”后,24小时开始形成新的芽孢,36小时在寄主的粪便中可找到营养细胞和芽孢,48小时后毛虫开始出现呕吐、食欲减退、粪便稀湿、虫体短缩等症状,经5~6天死亡,尸体干缩而不腐烂。

请蝗虫爬高的虫霉菌 蝗虫是“虫霉菌”的最大受害者,染病死亡前往往不由自主地寻找高而干燥的位置,爬至植株的上端后,以前足和中足紧抱植株,似乎非常痛苦,民间有“抱死瘟”之称。染病蝗虫在爬行中将虫霉孢子四处释放,替虫霉传播,在它身后不知又有多少同类还要继续重蹈它的覆辙。

多彩的真菌 “红僵菌”、“绿僵菌”、还有“白僵菌”,她们三姐妹至少能够侵染200多种昆虫和害螨,是我们渴望的好帮手。在对付害虫时,她们不仅可以随取食进入害虫的消化道,而且还能主动地进攻。选好目标后,在侵入点产生各种酶,消化害虫表皮的几丁质和蛋白质,使其外表皮“松化”,然后侵入虫体。她们中的“红僵菌”引起的病症有些特别,受侵染的虫体表面没有菌丝体,虫体先为乳白色,以后变为淡红,柔软易曲,体内含有鲜乳白色胶状成堆的菌体,并不僵化,直到最后被病菌的休眠孢子组成的砖红色粉末所充满,体躯才表现干缩状,此时虫体极易破裂,病菌四散传播。

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开发的真菌制剂商品已超过24种,其中至少有17种已通过注册。

东欧国家,尤其前苏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白僵菌”防治“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的研究,取得很图2-22 梭状菌大成绩。巴西应用规模最大的是用“绿僵菌”防治“金龟子”,1977年统计防治面积为6 000公顷,10年后的1987年已经增加到18万公顷,防治效果在50%左右。澳大利亚将该菌制成颗粒饵料防治“金龟子”亦达相当规模。1981年英国注册“蜡蚧轮枝孢”防治“温室白粉虱”、“蚜虫”、“蓟马”等。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成绩斐然。从1956年以来先后尝试利用“白僵菌”防治南方的“甘薯象甲”、北方的“大豆食心虫”,以及“松毛虫”和“玉米螟”等效果均达80%以上。此外,福建省用它防治“茶毛虫”,效果82.4%;浙江省用它防治“黑尾叶蝉”、“稻飞虱”效果达50%~70%;安徽省用它防治“三化螟”,效果56%,“茶小绿叶蝉”效果94.6%,“茶树小黄卷叶蛾”效果75%~96%;内蒙古、新疆等地用它防治“糜地老虎”效果66.9%~72.7%,“三叶草夜蛾”效果68.2%~69.3%,“甜菜象甲”效果75.5%;还有湖南省曾用它防治“油菜象甲”、“金龟甲”、“叶甲”、“蝗虫”、“天牛”、“棉铃虫”、“粘虫”、“菜粉蝶”、“黄刺蛾”;黑龙江用它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等等都有一定效果。图2-23 左为白僵菌侵染状,右为绿僵菌侵染状

目前,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对昆虫病原真菌进行遗传工程改良,希望通过引进重组DNA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真菌的致病能力。

借鸡生蛋的病毒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其主要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与寄主细胞的特定受体部位结合后,核酸进入寄主细胞,蛋白质衣壳留在外面。病毒核酸进入细胞后即向细胞提供遗传信息,并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通过合成作用复制病毒粒子。她们中的典型代表有:“核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胞质多角体病毒(CPV)”等。

人类对昆虫病毒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6世纪,但至今对病毒的了解还很肤浅,病毒的大规模生产、保存以及被释放到自然中后的安全性检验手段还很不完善。因此病毒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至今只有少数几种病毒能够用于大田的害虫防治。

我国在昆虫病毒方面的应用研究始自20世纪70年代,目前有应用前景的主要有“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印度谷螟颗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舞毒蛾核多角体病毒”、“茶毛虫核多角体病毒”、“草原毛虫核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和“松毛虫胞图2-24 核多角体病毒质多角体病毒”等。它们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效果都已达到80%以上,是将来极有希望的一类杀虫武器。

苗条的线虫 这是一类无脊椎动物,一般身体细长呈线状。你可能会感到不太熟悉,其实你小时候就已和它们中的某些种类打过交道。不信?我先说一个名字:蛔虫。记起来了吧?蛔虫寄生在人体内,所以被划归了害虫,但如果她们中有些种类寄生的对象不是人,而是害虫,我们是不是该称她们是朋友呢?这些专门寄生害虫的线虫,小的体长仅有0.5毫米,通过消化道和体壁侵染,致病过程颇似人蛔虫。有些种类,如“格氏线虫”还能携带细菌并释放于虫体血液中,引起败血症。在垂死或已死的昆虫体内,线虫幼虫继续发育为成虫,交配产卵,产生新一代。

线虫用于害虫防治的研究相对较弱,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是从“苹果蠹蛾”中分离出的一种线虫 (被命名为DD-136)。该线虫对人、畜及有益昆虫无害,对作物也无不良影响,在用于防治“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烟草夜蛾”、“欧洲玉米螟”、“菜粉蝶”等多种农业害虫中,均取得满意防治效果。至于存在的问题,一是环境条件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二是目前只能活体培养,大量生产还存在不少困难。只要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较好地解决,相信它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原生动物 有关原生动物实际应用的尝试一向很少,但20世纪末却频频出现利用原生动物控制害虫的报道。例如美国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有关利用“飞蝗微粒子虫”抑制蝗害的试验:当拌有“微粒子虫”的麦麸均匀地撒在4公顷草地上6周后,试验区蝗虫种群密度减少了1/3,而每一只染病的蝗虫所产生的孢子又足以继续处理1.2公顷的蝗害面积。我国也在利用“微孢子虫”防治草原蝗虫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这种方法看来是很有希望的。

防病增产菌 作物与人一样生活在各种微生物的包围中,生活在作物表面的各种微生物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微环境,这一微环境对作物的生长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当微环境中有益菌占优势时,作物表现增产,而当有害菌占多数时,作物将表现为染病。科学家从作物体表分离出有益菌,在室内大量人工培养后,再释放于田间同种作物上,使作物微环境中有益菌得到这些人工补给菌的增援后,能很快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地位,将有害菌驱逐出去或使其不能发展,从而起到保护作物的目的。这项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田试验,已有部分商品陆续上市,相信不久会成为一项农业防病增产新技术。

4. 免费除草工——以虫治草

杂草是农田大害之一,为了除草,全世界约投入70%的农业劳动力。我国农用除草用工约50亿~60亿个劳动日,相当于1 400万~1 600万人常年从事除草工作。然而即使这样,每年仍造成很大的作物产量损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杂草往往和人类的栽培植物同时出现,混杂发生。有时它们还很难区分。比如水稻田中的稗草,幼苗时长得几乎与水稻一模一样,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区分出哪是稗草,哪是水稻。

别看我们对杂草不敏感,自然界中却有很多生灵目光敏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茫茫作物丛中准确地找到它们。这些生灵一生只吃杂草,不食作物,仿佛它们就是生为杂草的“克星”、作物的“卫士”而存在。它们对人无所求,只愿能有机会专心致志、无偿地替人类除去难以控制的杂草。多么可爱的生灵!真该图2-25 微孢子虫感谢大自然这神奇的造化。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位这样的昆虫朋友。

挑食的稗草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拟卷螟亚科,专食稗草,不吃水稻。喜欢群体活动,造成稗草枯心和白穗。能有效地抑制稗草生长。不是专门研究,谁能想象到自然界中居然有专食稗草而不吃水稻的种类?大自然的神奇也就在此。图2-26 稗草螟

莎草克星尖翅小卷蛾 属鳞翅目卷叶蛾科,专食莎草科杂草,不吃绿色作物。在内地主要取食杂草“香附子”,先吃心叶,使其逐渐失绿、萎蔫,然后钻入鳞茎,切断所有输导组织,致使全株枯竭而亡。大功告成后,马不停蹄又去对付下一棵。据试验测定,每头雌蛾产生的幼虫能使50~100株香附子苗致死。它们在新疆的孪生姊妹喜欢以同法对付稻田中的三棱草,自然侵蛀率可达92%。称它们为莎草科杂草克星亦当之无愧。

虾钳菜披龟甲 属鞘翅目龟甲科,是苋科杂草——空心莲子草(俗称水花生)的重要天敌。专以“空心莲子草”的叶片为食,一头幼虫日取食量达1.62平方厘米。该虫曾在美国南方水域防治“空心莲子草”中立过战功。20世纪80年代又在我国江、浙一带大显身手,有效控制了“空心莲子草”的蔓延。

以多取胜的愈纹萤叶甲 属鞘翅目叶甲科,专食农田杂草“顶羽菊”(又名苦蒿)。项羽菊是我国新疆、内蒙古、陕、甘、宁、晋、冀等省的重要杂草,对小麦、油菜生长影响很大。“愈纹萤叶甲”个体小,但发生量多,食量大,当一株顶羽菊上有24头幼虫时,4天时间整株顶羽菊的叶片和生长点即被全部吃光。“愈纹萤叶甲”在控制顶羽菊的危害中功不可没。图2-27 愈纹萤叶甲

菟丝子小爪象甲 属鞘翅目象甲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专门以大豆菟丝子为食。小时爬到菟丝子的嫩头上取食,使菟丝子不能正常生长,而形成虫瘿,长大了还能将菟丝子好不容易长成的几粒珍贵的种子扫荡殆尽。是菟丝子绝对的天敌昆虫。

擅长挖洞的香蒲楔象 属鞘翅目象甲科,一生都以稻田杂草“香蒲”的心叶、幼嫩叶片、孕穗中的蒲穗、茎或根茎为食,尤以钻蛀见长,一头幼虫一昼夜能蛀食直径1.2厘米的根茎4.3厘米,在它发生区香蒲大受其害。

父承子业的菊小筒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专一性强,只取食棉田杂草“阿尔泰紫菀”,幼小时钻蛀寄主的茎秆,使寄主枯死。成年后也不改口味,继续啃食“阿尔泰紫菀”的嫩茎,虽说不能将整株寄主立即杀死,但寄主伤口极易被病菌感染,然后因病而亡。

默默无闻的叶象 属鞘翅目叶象亚科,专食性强,至今仅发现它取食麦田杂草“繁缕”。在旱茬小麦田,繁缕上有虫株率常达90%~100%。是麦田默默无闻的除草工。

叶甲俩兄弟 “扁蓄角胫叶甲”和“褐背小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它们俩专食蓼科杂草,不为害作物。“扁蓄角胫叶甲”分布广泛,最爱吃麦田杂草扁蓄,堪称麦田卫士。“褐背小萤叶甲”喜欢东北的天气,在那儿取食红蓼,食图2-28 菊小筒天牛量很大,当一株红蓼有虫5~10头时,几天内即可将整株红蓼食尽。图2-29 斑水螟

水螟双姐妹 “斑水螟”和“大水螟”,前者属鳞翅目螟蛾科,后者属水螟科。它们是水稻杂草眼子菜的天敌。斑水螟爱吃眼子菜的叶子,大水螟淘气一些,先将眼子菜的叶子咬成缺刻或孔洞,然后用自己咬破的叶子当被子,把自己包在里面,白天睡大觉,夜间出来活动。眼子菜若碰上它们,那就算倒霉透了。

还有专爱钻蛀棉田重要杂草“黄花蒿”茎秆的“尖翅筒喙象”, 专蛀田园杂草“羊蹄草”的“酸模野螟”,专食“鸭跖草”的“盾负泥虫”,取食“仙人掌”的“粉蚧”,为害“列当”的“潜叶蝇”,以“贯叶连翘”为食的“四重叶甲”和“金丝桃叶甲”,对付“紫茎泽兰”的“泽兰实蝇”,以消灭“豚草”为己任的“豚草纹叶甲”……

别看它们的名字又怪又难记,但它们确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真正朋友。我们该珍惜它们、爱护它们、帮助它们,给它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机会,好让它们能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

据统计,在杂草控制方面,全世界至少有41个国家对101种杂草开展了174项生物防治杂草的研究。早在1865年印度就大规模利用“粉蚧”防治仙人掌获得成功。澳大利亚1926—1930年从欧洲引入“四重叶甲”成功防除牧区多年生有毒的恶性杂草“贯叶连翘”。1944年,美国又从澳大利亚引入“四重叶甲”防治“贯叶连翘”,也获得很大成功,两年后该草得到稳定控制,数量减少了99%。仅加利福尼亚州此后17年中获利6 620万美元,葡萄园主特为此建碑纪念。前苏联1977年利用“潜叶蝇”防治害草“列当”,效果达80%。我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从北美引进“豚草夜蛾”,从加拿大引进“豚草纹叶甲”等昆虫防治豚草;从美国引进“空心莲子草叶甲”防治“空心莲子草”;1987年又利用“泽兰实蝇”防治云南山区的“紫茎泽兰”等等。引用昆虫防治杂草可算是生物防治界研究最多的领域,取得的成绩也最大。图2-30 叶片作画的潜叶蝇

5. 技术评述

本节介绍的这些“朋友”都可被称做“天敌”。她们是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主要利用对象。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天敌的应用技术一般有3种:引种外来天敌、保护利用当地现有天敌、天敌的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其中成效最大的是引种外来天敌。据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生物防治研究所1994年不完全统计:1887—1994年间,世界上至少有2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5 018次天敌引种,用于防治543种虫害,其中达到满意防效的(不需其他措施即可控制危害)有517次,有效控制了421种害虫,许多天敌产品已经走向商品化。

引种天敌是害虫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前面介绍的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是最经典的成功事例之一。这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害虫都有适宜的天敌,也并非所有的害虫天敌都适宜异地引种,经多年摸索大家一致认为理想的天敌应具备如下的一些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