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5:03:43

点击下载

作者:杨建峰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论

伤寒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伤寒论作者:杨建峰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ISBN:9787539053820本书由江西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上篇伤寒论基本脉证概论《伤寒论》的精髓是其阐述的辨证论治理论,从其内容来看虽是论伤寒,且详于风寒而略于温暑,但其实质则是以论伤寒而阐述辨证论治的理论,其理论并不限有于外感,而是伤寒。“伤寒伤于寒邪”“温病伤于温热之邪”,大家要想理解这种说法,首先要清楚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证是根据人体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火)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症候来判定的,并不依据感受的什么外邪的性质,因为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也可反应出热证;同样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为寒证、热证。例如关于温病的概念,张仲景说得很清楚,即《伤寒》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是简单、明确的判定方法,其以症状特点判定,而不以感受何种六淫之邪来判定。更不能笼统地说是感受温热或寒凉之邪,而是根据每个病人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来判定,有的开始即现太阳伤寒证,不久可能变为温病、风温或阳明病。关于伤寒、温病的具体证治,张仲景在《伤寒》中已有明确论述,要继承和弘扬中医,必须先读懂这一著作。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概论

所谓太阳病,即表证。具体地说,则发生在外感病初期阶段,外邪侵袭肌表,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项强、脉浮症状的病症。太阳病包括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表郁轻证三大类型。其中,太阳中风证的特点为汗出,脉缓,治用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法,方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证以无汗、脉紧为特点,治用发汗解表法,方用麻黄汤。

太阳病误治失治转为其他病症的,称为太阳病变证。太阳病变证较为复杂,其中既有实证热证,又兼有虚证寒证,还有寒热错杂证。太阳病综述

1.以“太阳”名病的主要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1)“太”者,就是大也。在《内经》中又称太阳为“巨阳”“三阳”,讲太阳的阳气(指人身正气)是最大、最盛的。“太阳”这一含义表明太阳病病性属阳,机体正气非常旺盛,抗病能力比较强,正邪斗争非常激烈,故起病表现出脉浮、发热等诸多脉证特点。

太阳居六经之首,主人身之表,应皮毛而统营卫,有卫外的功能。肺为华盖,居于上焦,主气而外应皮毛,故太阳的卫外功能与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太阳所主的脏腑:膀胱与小肠。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化气行水,与腠理毫毛相应。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化物和泌别清浊。二者均与水液代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维持机体津液气化升降功能正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太阳病常出现水液代谢和津液分布的病理变化。且二者内应少阴,表里互通。生理上经气互通,功能相依;病理上亦相互影响。

太阳之气与下列脏腑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①膀胱乃太阳之腑,其气化需赖肾阳之温煦。

②膀胱蒸腾调节之津气无法直接达到体表,需要依赖肺气之宣发与敷布来实行。

③卫气主要来源于胃中之津气,一旦胃气不足,膀胱之气化功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随之减弱。(3)太阳的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循臂至肩,下行络心属小肠。太阳病因外邪束闭,导致经气无法畅通,由此可见,引起经络循行部位失养的特有症状:头项强痛。(4)太阳病的特点:太阳病就是人体感受外邪后所引起的以肌表营卫和太阳所主的经络脏腑为病变中心,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点的阳热性外感病。通常属表、阳、实。

太阳病主要成因:外感风寒。

太阳病病变主要部位:在表。

太阳病病变主要性质:表寒证。(5)太阳病的诊断与分型

太阳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脉证,经络之症状为辅助。

①主证:头痛(项强)恶寒。

②主脉:脉浮。

③腑证:小便不利。

④经络症状:项背强直挛急。

由于感邪性质不同,受邪个体存在差异,一般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太阳中风。

②太阳伤寒。

③太阳温病。

2.太阳病的类型

太阳病本证有以下几种:(1)中风证: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基本表现。(2)伤寒证:以恶寒、无汗、身体骨节疼痛、脉浮紧为基本表现。(3)表郁轻证: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呈阵发性发作为基本表现。

除上述三种本证外,还有兼证、变证、太阳疑似证等。

3.太阳病治疗

太阳病治疗以解表祛邪为主要原则,“在皮者,汗而发之”。

中风证:方用桂枝汤,具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功效。

伤寒证:方用麻黄汤,具有辛温发汗,宣肺平喘的功效。

表郁轻证: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等,具有小发其汗的功效。

兼证:主方基础上随症加减就可以。

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证论治)。

4.太阳病康复后(1)痊愈:此为大多数太阳病患者的转归。通常情况下,太阳表证,汗之得法,多表解而愈。(2)传经:如果太阳表邪不解,可传入到他经,既可传阳明,也能传少阳,至于究竟是先传阳明,还是先传少阳,并没有一个固定局势。太阳也可直接传入到三阴,其中以传入少阴者为常见,特别是少阴心、肾虚衰之人,外邪陷入少阴,病多险情,故前贤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之论。(3)变证:由于治疗、调养失当等因素,使病情变重、变复杂,或不按其本来规律发展而出现异常变化的症候。太阳病脉证提纲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释

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即《频湖脉诀》所谓“浮如木在水中浮”。

头项强痛:项是颈的后部;强(音疆),强直不柔和貌。头项强痛,即项部拘急不舒而头痛。因头项为神经中枢之所在,全身神经末梢因受刺激,反射至中枢而感强痛。

恶寒:恶,憎恨、讨厌之意,此作畏、怕解。恶寒,即畏寒怕冷。恶寒是指皮肤蒸发汗液机能障碍致体温不能正常调节,而起寒冷的感觉。

译文

太阳病的症候,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太阳病为一切外感之初期,但有表里之分,在肤腠为表,在膀胱为里。本条仅就表证而言。

原文分析

1.本论俗称“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受邪而发病,称之为太阳病。本条提出太阳病的基本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及恶寒。太阳主表而统营卫,外邪伤人,太阳首当其冲,卫行脉外,必先受邪,卫被邪扰,必起而抗之,卫气抗邪,必见发热,其脉亦应之而浮;卫气受邪,不能正常卫护其外,故恶寒;足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不和,经脉不舒,故头项强痛。

2.发热为太阳病中卫气抗邪的反映,常与恶寒并见,但在发病之初,卫阳被遏,尚未伸展,可暂不发热,只有恶寒,故未将发热列为太阳病的主要表现。

3.本条揭示了太阳受邪而功能失常和经气不利的病理特征,作为辨太阳病的脉证提纲,凡见有上述脉证者即为太阳病。

4.太阳病证当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的热型。本条未言发热,除为突出恶寒外,有谓太阳伤寒证中有“或未发热”,且三阳病皆有发热,故略而不言。

5.太阳病诊断标准中的三个症状同等重要。唯头痛、项强具有特异性,对太阳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是必备条件。《灵枢・本脏》言:“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然而三阳经皆上走于头,唯太阳经独络脑下项,为其所专。故以“头项强痛”而为太阳病的症候特点。另外太阳主表,而表又莫高于头,故反映表邪较他处而实为灵敏。

6.临证太阳病之恶寒常与发热并见,本条为何只言恶寒而不言发热呢?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这是省文的方法,即后面关于太阳表证的若干内容多有发热。(2)太阳病之初,可有暂不发热之例(因卫阳为风寒所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3)通过发热与恶寒进行比较,恶寒更能突出太阳表病的特征。太阳主表,恶寒是太阳病出现最早和贯穿始终的特征。古人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这句话道出了恶寒在太阳病中的重要地位。另外,这一说法必须在外感为病的前提下才正确。因“恶寒”未必就是表证未除,如三阴病,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表亦可见恶寒。

7.浮脉的意义: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指出“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综观《伤寒论》原文:可知,仲景述浮脉有三方面意思:第一是指表证;第二是指里热证;第三是指里虚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须脉症结合,方不致疏漏。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著名医家柯琴《伤寒来苏集》云:“仲景立六经总纲法与《内经・热论》不同,太阳只重在表证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看诸总纲各立门户,其意可知。”

日本国德川中世时代伤寒著名学者山田正珍在《伤寒论集成》中说:“太阳指表而言,盖伤寒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不可遽易者也。夫人之常情,每信于其所习见,而疑于其所未尝习见者。故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借此配表里脉证已,故论中无一及经络者。可见此书以六经立名,犹数家者流以甲乙为记号,注家不察,解以《素》《灵》经络之说,可谓不解事矣。太阳病有伤寒,有中风,此条统而论之,故唯云脉浮,而未分其紧与缓也;其所谓恶寒,亦兼恶风言之,恶风轻恶寒重,舍轻取重,所谓举大而小从者也;其唯称恶寒,而不言发热者,以太阳伤寒之初证,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之异也。后凡称太阳病者,皆指斯条之脉证而言。”太阳病中风证主要脉证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释

恶风:为恶寒之轻者,即遇风则恶之,无风则坦然。

脉缓:脉体宽缓、弛缓,与紧脉相对。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

中风:中医证名,即伤风,与突然晕倒、口眼歪斜的中风病不同,是外感病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

译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即为中风。

原文分析

1.本条揭示了太阳病中风证的主要脉证。其证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由外邪侵袭,腠理疏松,邪正交争,卫失外固,营不内守所致。腠理疏松之人,感受风寒之邪后,卫阳起而与邪相争,便见发热。

2.卫阳为外邪所伤,加之肌腠不密,故卫外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易于外泄,故而汗出。在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中,以汗出最具特征,因其既可反映太阳中风证卫不外固,营阴外泄的病理机制,又能区别于太阳伤寒的无汗。

3.汗出毛孔疏松,不胜风袭,则恶风显著,并不是没有恶寒;也正由于汗出肌疏,所以脉象缓纵,结合提纲脉浮,则应为浮缓。此与风性疏泄的特征相似,类比而称之为太阳中风证。

4.张仲景根据伤风感寒的主次,已认识到感冒有表虚、表实之别,并先后指出了本证虚实的不同治法,从而引申出触外界风寒之邪,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风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称为感冒。

5.在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中,以汗出最具特征,因其既可反映太阳中风证卫不外固,营阴外泄的病理机制,又能区别于太阳伤寒的无汗。

6.《内经》首先提出感冒的主因和主症,如《素问・骨空论篇》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入也,或为寒热”,说明感冒的致病因素在于风邪,主症以寒热、头痛、身痛为主;清・俞根初明确提出冒风感寒的病名为“感冒”,即“小伤寒”,一名冒寒,通称四时感冒,如冒风感寒之类,皆属此病;隋・巢元方又倡时行之邪致病的论点,指出“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提出感冒的病因除六淫外,还有时行之气,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元・朱丹溪确立了本病的治疗大法,指出:“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清・程国彭认为“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挟热者,皆宜清凉发汗,挟寒者,皆宜温经发汗”,对虚体感冒又补充了扶正达邪的治疗原则。

名家应用或论述

金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明理论》中说: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恶寒者,啬啬然憎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其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帷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也。太阳病伤寒证主要脉证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注释

太阳病:根据病症表现辨为太阳伤寒证。

或已发热:或,可能;发热,是太阳伤寒证可有的症状表现。

或未发热:未,没有,辨治太阳病未必都有发热。

必恶寒:必,必定,必有,辨太阳病的恶寒症状较发热常见。

体痛:包括肌肉痛、筋脉痛、骨节痛等。

呕逆:营卫受邪而引起的胃气上逆。

脉阴阳俱紧:脉阴阳,指寸口部脉的尺、寸,寸在关前为阳,尺在关届为阴。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明代伤寒学家方有执曰:“阴谓关后,阳谓关前。俱紧,三关通度而急疾,寒性强劲而然也。”

伤寒:证名,太阳病中的一种症型,此非指广义伤寒,而为狭义之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所致,以发热(或暂未发热)恶寒、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为主要见症。与西医学中感染沙门菌属所致的肠道传染病之伤寒不同。

译文

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皆浮紧的,即为伤寒。

原文分析

1.本条在太阳病提纲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腠理致密之人,感受风寒之邪后,不论已发热,或尚未发热,因卫阳被郁,初起就必然发生恶寒。

2.“或已发热”,系风寒袭表,卫气能及时伸展与邪相争,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是感邪较重,卫阳郁闭较甚,不能及时伸展与邪相争,或骤然之间卫气未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

3.太阳病中风证与太阳病伤寒证都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以往注家对于中风大多只据病因解释,并且与伤寒作比较,认为风为阳邪,中风即感受了风邪;寒为阴邪,伤寒是感受了寒邪。由于感受风邪,所以恶风;感受寒邪,所以恶寒。其实风与寒每每相兼为患,不可能截然分开,恶寒的必然恶风,恶风的也会兼有恶寒。太阳中风证通常是那些体质较差,肌腠不固之人,偶感风寒,常易患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证;太阳伤寒证通常是那些体质壮实、腠理固密之人,常在感寒较甚的情况下发病,以恶寒、发热、无汗、体痛、脉浮紧为主证。两者有体质强弱和感邪轻重的差异,辨证则以有汗与无汗为着眼点。

4.有关中风、伤寒的病因,注家中有“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之说,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亦人认为“‘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仅是行文的方便,决不等于风只伤卫,寒只伤营,仲景原是论述麻黄汤证的病机,后世附会为大青龙汤证,实属张冠李戴。”陈氏更指出:“这一问题,牵涉到中医病因学的特点,风寒不是单指外因,而是内外因的综合,是对正邪双方的病机概括。因风性疏泄,所以自汗脉缓,名为中风;寒邪凝敛,所以无汗脉紧,名为伤寒。”

5.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素问・刺法论篇》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提示正气充实于内,外来邪气不能侵犯,正气不足或卫外功能一时性低下,常是外邪乘袭致病的决定性因素,但同时与感邪的轻重也有一定关系。若平素体虚,正气虚弱,卫外不周,稍不谨慎,吹风着凉则易感邪,如阳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燥热,临床表现为虚体感冒的特殊情况。鉴于四时六气的不同,以及人体反应性的差异,故临床病理表现有风寒与风热两大类和暑湿兼挟之证,在病程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6.“必恶寒”,强调在太阳伤寒中恶寒必定先见,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而失去卫外温煦作用,故恶寒必见。

7.“呕逆”,风寒束表,卫郁不宣,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进而影响胃气的和降,出现呕逆,但此非太阳伤寒之主要表现,属次症范畴。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著名医家柯琴说:“发热之迅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因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证,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而非中风。恶采本太阳本证,而此复言者,别于中风之恶寒也。中风固见风而兼恶寒,伤寒则无风而自恶寒矣。寒邪外乘故体痛,寒邪内侵故呕逆,寒则令脉紧,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然天寒不甚而伤之轻者,亦有身不疼脉不浮缓者矣。”

日本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简说:“‘人之感邪气,其表虚泄而汗出者,名为中风;其表实闭而无汗者,名为伤寒。其实受邪之风寒,不知果何如,只就其表实表虚,有汗无汗而立其目,此为处疗之方耳,故不曰此伤寒也,此中风也,而下名为两字,其意可自知也。’此说比较合理,有助于对中风、伤寒名称的理解。”辨外感病的阴阳类型理论赏析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释

病:此处指病人及其所患病证。

发热恶寒:是指疾病初起发热和恶寒并见,为外邪袭表,正气不衰,邪气较实,正邪斗争较为激烈,故在恶寒的同时伴有发热,属邪在三阳。

无热恶寒:是指疾病初起只见恶寒,没有发热,反映正气不足,抗邪无力,病情呈抑制状态,多属邪在三阴。

译文

外感病有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的,是发于阳;不发热,只恶寒的,是发于阴。发于阳的病证,往往第7天痊愈,而发于阴的病证,则常常在第6天痊愈,这是因为7是奇数属阳,6是偶数属阴的缘故。

原文分析

1.阴、阳是疾病的基本属性,其区别关键在于发热的有无,有发热的属阳,是正气充盛,能起而与邪相争的标志;无发热的属阴,是正气虚衰,无力与邪抗争的标志。病在三阳,正气尚盛,故皆有发热之证;病在三阴,邪盛正衰,一般没有发热之证。然就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来说,三阳病中以太阳病为最典型,三阴病中以少阴病阳虚阴盛证(寒化证)为最典型。后世医家认为此是疾病之阴、阳属性,为八纲辨证之首,是以钱天来说:“此一节提挈纲领,统论阴阳,当冠于六经之首。”

2.至于愈期的预测和推断,只说明愈期可以预测和推断,但具体天数则不可机械。“阳数七,阴数六”出于伏羲氏河图生成数之词。生成数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古人以一、二、三、四、五为五行的生数,六、七、八、九、十为五行的成数,水成于七而火成于六,成数之时为其最盛之时,足以胜邪,故推断其为愈期。这种方法的实际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切不可拘泥。

3.以疾病初起发热之有无来辨外感病的阴阳类型,可谓执简驭繁,但须知此仅言其常,还须知其变,如太阳伤寒证初起可有短暂的不发热阶段,均应具体分析,不可过于拘执。

4.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人体的抗病机能为正气,致病因素为邪气。发热恶寒者,多属于阳证(正气尚旺,尚能奋起抗邪);无热恶寒者,多属于阴证(正气虚弱)。

5.7天周期的由来

7定为日期数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发现。潮起潮落,月圆月缺是自然现象中最能体现7日规律的现象之一。涨潮时,从中线位涨到最高位,时间为7天;由潮水最高位退至中线位,也是7天;退潮时,从中线位退到潮水最低位,也是7天;由潮水最低位涨回中线位,也是7天。一月之中,月亮由半圆到满月为7天,由圆月到半圆也是7天;由半圆到消失为7天,由消失到半圆又是7天。由此可见,7天是潮水起来和退去的时间周期,也是月亮盈亏的周期。

7是古人的一个进位制。由于观测月亮属天相的观测,与观测太阳、星星同类,故又称为星期,期为周期之意。“7”中文发音与“起、去、期、曲”谐音,表示来回往返之意,即周期。《易・卦传》云:“七日复得,勿逐,天行健。”《易・系辞》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提示49是计算万物衍生周期的用数。从数术卦象来说,7处在艮卦上;艮为山,为终之义,终即始。

7作为生命繁衍周期数,具有强烈的“自核自组织相似”繁殖能力,即倍数生成。

从几何上看,7×7是个正方形,事物循环发展到正方形时,常是趋势的重要解析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名家应用或论述《黄帝内经・热论篇》曰: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巨阳即太阳,故此云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其实即第五条不传之病。太阳病不传者,至六七日,头痛项强,恶寒发热,皆以渐自退,独举头痛者,省文也。

清代著名医家柯琴《伤寒论注》云: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疾病一日的转变理论赏析

原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释

伤寒一日:指受邪之初。

脉若静:若,作“或”解。脉静,指脉证一致,无变化,亦即脉不数急。

颇欲吐:因寒邪入里,胃受邪气所扰而欲吐。

躁烦:躁,成本作“燥”。盖误。体温升高,神明之府被扰,因而躁烦。

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即脉证不一致,脉象有了变化。

传:变化之意。

译文

外感病初起,太阳经受邪而病,如果脉与证相符,都表现为太阳的病证,就说明病邪仍在太阳,还没有向其他经传变;如果很想呕吐,或烦躁不安,而脉象数急的,就表明病邪已有向其他经传变的趋势。

原文分析

伤寒初期,太阳受病,若脉象平静,体温无升高之势,为正气不致抵抗太过;而见阳明症候。若有躁烦欲吐、脉数急等征象者,乃呈正气与外邪相争激烈,是为传变之候。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著名医家喻昌说:“脉静者,邪在本经且不能遍,故不传经;颇欲吐,外邪内搏,躁烦脉数,寒邪变热,必传经也。”疾病二三日的转变理论赏析

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注释

略。

译文

患外感病两三天,未出现阳明病、少阳病的症候,是病邪仍在太阳,没有发生传变。

原文分析

1.本条承上条再论疾病的传变,仲景突破《素问・热论》“逐日传经”说,强调“以脉证为凭”,也就是说,辨传与不传,以脉证为凭,而不必拘于日数。中医学家刘渡舟指出:外感热病,常是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故后世有‘走马看伤寒’之说。

医者预知传与不传,治疗时便可掌握主动权。病有传的,伤寒二三日,病也有未离太阳而不传的,说明辨传与不传,不在患病日数的多寡,而在于看临床脉证是否有所变化。医者应随时观察病情,紧紧抓住传变的脉证反应,才可防患于未然。

清代医学家尤在泾说:“寒气外入,先中皮肤。太阳之经,居三阳之表,故受邪为最先。而邪有微甚,证有缓急,体有强弱,病有传与不传之异。邪微者,不能挠乎正,其脉多静;邪甚者,得与正相争,其脉则数急,其人则躁烦而颇欲吐。盖寒邪稍深,即变而成热,胃气恶邪,则逆而欲吐也。”

2.此处伤寒,包括中风而言,亦是广义的伤寒,下文依此类推。欲知何谓传经?当先知伤寒六经之大略。

六经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发热而恶寒者,无论有汗无汗,皆为太阳病;寒热往来如疟者,为少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者,为阳明病;心脏衰弱,抗病力不足者,为少阴病;吐利之属于虚寒者,为太阴病;发热若干日,厥冷若干日,或消渴,或吐蛔,或下利者,为厥阴病。此六经病状之大略也。发热恶寒之太阳病,六七日后,变为寒热往来,则恶寒时热不壮,热壮时不恶寒,是谓太阳传于少阳;又过若干日,则不复恶寒而反恶热,是谓少阳传于阳明。此三阳经相传之大略也。然有太阳传阳明,而不经过少阳者。又有两经三经之证同时俱见者,有后一经之证已见,而前一经之证未罢者,旧说相沿,谓之合病、并病。至于三阴经,则太阴传少阴,少阴传厥阴。亦有始病即为少阴者,即所谓少阴直中。其由阳证误治、失治而传阴者,则太阳传太阴、少阴,少阳三阴俱可传,阳明传厥阴。此就本论文字参以临床实验而言,其实,厥阴不成为症候群。

3.伤寒病轻者,治之得法,于太阳病时期即可治愈,但若重剧者,即使治之无误,亦只能于太阳病时挫其凶势,一般大都愈于少阳病的末期或阳明病的初期。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太医吴谦《医宗金鉴》云:“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此其常也。若二三日阳明证之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心烦、口渴不眠等证,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满、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证不见者,此为太阳邪轻热微,不传阳明、少阳也。”外感病的规律性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注释

头痛:是一种省文笔法,是根据《内经》“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的引申;头为诸阳之会,头痛的减轻与否,能反映太阳病的变化;临证时不能拘于头痛一症,应与脉浮、项强、恶寒等症一起权衡,才能准确无误。

七日以上自愈者:七日以前邪仍在太阳,以行其经尽的经是指太阳经本身;六日之内,传遍三阳、三阴,七日复传太阳。

行其经尽:指太阳行经之期已经完了。

欲作再经:再经,指病情将要发生传经之变。此处指传阳明经。

译文

患外感病两三天,未出现阳明病、少阳病的症候,是病邪仍在太阳,没有发生传变。

太阳病,头痛等症到了7天以后,自然痊愈的,这是因为邪气在太阳本经自然衰退已经终结的缘故。如邪气未尽,并有传变趋势的,如果有传阳明之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使邪不得内传,病证就可得以痊愈。

原文分析

1.此论外感病有一定发展规律,并指出疾病的传变是可以预防的。伤寒自一日至六日,传三阳三阴,行尽本经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针足阳明,为迎而夺之,使经不传则愈。

2.进一步说明行其经尽,外感病的传变,6天为一经,古人以此作为观察外感病发展变化的依据。行其经尽,指6天已终了。中医学家刘渡舟说:“‘行其经尽’指太阳本经自然病程已经结束,全句意为太阳病七日以上自愈的,是本经自然病程已经结束的缘故。《易经馒卦》有‘反复其道,七日不复’的卦辞,意思是天地间阳气的消长是以七日为一循环环期的,而天人相应,故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有七日节律。太阳病七日以上,正是本经阳气来复的时候,故是正胜邪却而病自愈的良好时机。因此,七日亦可看做太阳病的自然病程,仲景则称‘行其经尽’。”

3.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有增强抗病力,抗邪却病的效果,更寓有截断疗法的思想。至于针刺何穴,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谓“宜针足阳明足三里穴”,可供参考。

名家应用或论述

中医学家刘渡舟《伤寒论讲解》中说:“本条提出的太阳病七日自愈,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存在着一个七日节律的问题,这已被现代生命科学所证实。人体内分泌活动,脏器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一些传染病如肠伤寒的自然病程,都存在着明显的七日节律。了解到这样一个规律,就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治疗,促进疾病痊愈。当然这一七日节律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如果用药得当,还可以截断病程,而早日使病得解。”

清代医家周扬俊说:“七日而云以上自愈者,明明邪留太阳,至七日则正气复而邪气退也。”

清代著名医家柯琴说:“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至三阴,尚头痛者。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发于阳者七日愈,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侍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非归并阳明,使不犯少阳之谓也。”太阳病痊愈日期理论赏析

原文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注释

风家:家,指常患某病而言。风家,指常患太阳病者。明代伤寒学家方有执、喻嘉言等几乎所有的注家都认为系太阳中风证;清代著名医家柯琴认为,此处风家不仅指太阳中风,还包括伤寒在内。

不了了:了,完毕,结束,清楚之意。不了了,指病证绝大部分已经消除,但仍留有不舒适的感觉。

十二日愈:成无己、喻嘉言、吴谦等都认为须十二日始愈。清代著名医家柯琴认为是表解后复过一候,一候为五天,实际等于五日愈。十二日为约略之辞,不可拘泥。

译文

太阳中风者,病证绝大部分已经消除,但仍留有不舒适的感觉,大概就是在十二日愈了。

原文分析

1.本条承上条再论疾病的传变,仲景突破《素问・热论》“逐日传经”说,强调“以脉证为凭”,也就是说,辨传与不传,以脉证为凭,而不必拘于日数。

2.对于这2条,中医学家刘渡舟指出:外感热病,常是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故后世有‘走马看伤寒’之说。

3.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亦人指出:“于此,充分说明了病情已否传变,应以症候为据,决不可以日数印定眼目,这正是仲景师古而不泥古,理论善于结合实践的范例,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仲景学说是在《内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4.本条示人病解之后尚须一定时日调养以待正气恢复,强调病后调护,是有其临床及现实意义的。至于是否是“十二日愈”,则不可拘泥。

5.通常,太阳病七日以上,病证不愈,邪气会有向阳明传经的趋势,则应针刺阳明穴位,疏通经络,振奋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中医学家刘渡舟认为此处针足阳明原因有两个:

其一,太阳之邪有传于阳明的倾向,针足阳明就是在传经的时候迎而夺之,使经不传则愈;

其二,凡是太阳之邪要往其他经传的,都要针足阳明。常用的穴位就是足三里,是一个强壮穴。足三里属胃经,胃为后天之根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观色、切脉都要看是不是有胃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太阳经邪不解,还要向里传,通过针刺足阳明,振奋胃气,使正气抗邪有力,就可以预防传经。

6.正气未复,或者还有部分余邪不清,不必再服药,只需休息静养,待正气恢复,邪气渐去,自可康复。

名家应用或论述

隋代医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了者,是瑟然病除,神明了然之状也。柯氏云: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

清代太医吴谦《医宗金鉴》云:“风家,谓太阳中风也。表解谓用桂枝汤病已解也。不了了者,不清楚也。言用桂枝汤,其表已解,而犹不清楚者,在经余邪未尽耳。十二日经尽之时,余邪尽,自然愈也。”太阳主时与自然之气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注释

欲解时:指邪气可能得解的时间,非病必愈之时。

从巳至未上:指巳、午、未3个时辰,约为9:00~15:00这段时间。

译文

太阳病将要痊愈的时间,大都在巳时至未时(9:00~15:00)这段时间。

原文分析

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之六淫能伤人致病,但自然界的阴阳盛衰序变,亦能助人之正气抗邪外出。

2.对于太阳病欲解时的推测,仲景谓为“从巳至未上”。此是以太阳病寒证为前提,根据天人相应之理,人身之阳气随天阳之消长而变化,从巳至未上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太阳之气正应此时,人体的阳气得天阳相助,驱除寒邪有力,故将愈的病人多在此时正胜邪却而病解。明清间医家张志聪说:“午乃太阳天中之时,巳未前后之气交也。夫天有六气,人有六气,人得天气之助,则正气盛而邪病解矣。”

金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说:“巳为正阳,则阳气得以复。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而太阳从巳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宣至辰。至于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者,以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生于昼,阴生子夜,阳三经解时,从寅至戌,以阳道常饶也,阴三经解时,从玄至卯,从阴道常乏也。”

3.太阳病欲解时,不能简单理解,应考虑下面几个方面:(1)邪轻病不重者,此时得自然界隆盛阳气之助,病邪有可能不药而愈。(2)病证较轻,用药之后,尚有微邪,则正气假以天时,而阴阳自和,邪去病愈。(3)病者或已服用对证方药,病邪未能解除,待到欲解时辰,借助外界阳气,于药力正气合力同时,而易于驱邪病愈。

4.太阳主寒水之化,巳午未为阳旺之时,得天时旺气之助,则风寒之邪易散,病可解。

5.时令与疾病,固有甚大关系。重病痼疾,多发于二分、二至,死于二分、二至。老人遇节气,常骨楚疲惫。此四季之关系疾病者也。通常热病,多日轻夜重,其死,多在黎明薄暮日中夜半之时,阳明病之日晡潮热,肺痨病之日晡骨蒸。此昼夜之关系疾病者也。其事固信而有征,其理则尚难索解。

名家应用或论述《黄帝内经》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则巳午未太阳当王之时,故谓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以其时为太阳正气旺盛之时也。”

明代伤寒学家方有执说:“太阳者,盛阳也,故王于巳午未。《经》曰‘自得其位而起’者,此之谓也。”辨疾病本质的寒热真假方法理论赏析

原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释

皮肤:指浅层、表层而言,指在外。

骨髓:指深层、里层而言,指在里。

译文

身发高热的病人,反而想多穿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者,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原文分析

1.本条根据病人的喜恶之情,以辨疾病本质的寒热真假。程氏说:寒热之在皮肤者,属标属假,寒热之在骨髓者,属本属真。本真不可得而见,而标假易惑,故直从欲不欲处断之,情则无假也。不言表里,言皮肤骨髓者,极其浅深,分言之也。

2.“有诸内必形诸外”,在一般情况下,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在疾病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其临床表现往往出现与其本质相反的假象,即现象和本质的不一致,此时病情重笃而复杂,这就需要在辨证中善于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辨析疾病的本质,作出正确的诊断,以指导治疗。

3.此据病人的喜恶之情以辨寒热之真假,仅是一个方面,临床尚须观察其他客观症候,全面分析,才不会致误。

4.此条词旨浅薄,汪氏以为叔和所增入,山田氏以为仲景采省语以录之。皮肤谓表,骨髓谓里。表热里寒,为虚性兴奋。少阴病,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是其例。袭寒里热,是热聚于里,体温不得外达。伤寒,脉滑而厥,是其例。表热里寒者,当温其里,故前贤谓之真寒假热。表寒里热者,当清其里,故前贤谓之真热假寒。

名家应用或论述

中医学家刘渡舟指出:“‘欲’与‘不欲’,是病人的主观意愿,临证辨寒热之真假,了解病人的主观意愿固然重要,但也应观察其他客观症候。凡真寒假热者,当有口淡不渴,溲白便溏,甚则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凡真热假寒者,虽有四肢厥逆,也当见脘腹灼热,苔燥口渴,溲赤便结等。如此四诊合参,仔细辨识,真假寒热。不难识别。”太阳伤寒衄证自愈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注释

太阳病:即太阳伤寒证。

自衄者愈:自,机体自我恢复;总之,太阳伤寒证未经治疗之流鼻血,邪从鼻血而外泄,病可向愈;鼻出血较多,衄后诸证得解,病为向愈;鼻出血较少,点点滴滴,邪未必能从衄解,其治可选用麻黄汤;若鼻出血较多,衄血不止,病可能发生其他变化,对此必须仔细观察病情,以法论治。再则,根据张仲景辨治精神,亦可针对太阳伤寒证而采用针刺或放血疗法。

译文

太阳病的表现,脉浮紧,发热,周身无汗,如果机体恢复出现流鼻血者,病证将痊愈。

原文分析

1.太阳病,正气欲驱毒害性物质外向,而其症候,不但外向,亦且上冲,则知上冲即所以外向。以此观之,头面充血者,肌表亦必充血,肌表充血,则热毒随血达表以散泄矣。

2.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鼻窍,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大抵衄血属鼻出者,当分标本,伤寒表邪不解,邪郁于经,不得外达,郁热逼血,循经上逆,由鼻窍而出,热随血去,衄则病解。伤寒麻黄汤证,有从衄解者,即是表郁之衄,邪郁阳经,均有致衄之可能,衄之邪有出路,原非逆证,故衄又名红汗。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医家张璐说:“衄血成流,则邪血随血则散,夺血则无汗也。设不自衄,当以麻黄汤发之,发之则邪解,则不衄矣。发之而余邪未尽,必仍衄而解。”

清代医家周扬俊说:“浮紧无汗,麻黄证也;使旱汗之,何至衄乎?唯未经发汗,则邪热上行,势必逼血而出于鼻故衄,既成流则阳邪随解,夺血无汗,此之谓也。仲景恐人于衄后复用表药,故曰愈。”太阳温病证基本脉证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疯;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注释

太阳病:太阳温病证的基本脉证。

温病:证名,太阳病中的一种症型,以发热而渴、不(微)恶寒为主要见症。

若发汗已:若,假如太阳温病证类似风寒性质太阳病;发汗,使用辛温药发汗;已,治疗之后。

身灼热:身体发热似烧灼一样,形容发热比较明显。

风温:指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脉阴阳俱浮:浮代表阳脉,此处有洪大之意。

身重:病变证机是热壅气机,阻滞经脉,应与湿热身体沉重相鉴别。

多眠睡:眠睡,嗜睡,或嗜卧,病变证机是热扰伤气,应与虚证相鉴别。

若被下者:阳明热盛证有类似阳明热结证,应与之相鉴别。

直视:直者,没有弯曲,引申为不灵活,即眼睛转动不灵活,病变证机是热灼肾精,目失所养。

失溲:溲,一般指小便。本条之失溲,指二便失禁。

鼻息必鼾:鼾者,熟睡时发出的鼻息声,引申为鼻呼吸音粗大,病变证机是邪热内盛,壅滞气机。

语言难出:指语言不清晰,蹇涩难出。

被火:此指误用火法治疗。火法,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剧则如惊痫:剧者,病重;惊,病位在心:痫,病在肝,病变证机是热伤心神肝筋。

时瘛疲:瘛,指收缩。疯,松弛之意。时瘛疯,即阵发性四肢抽搐痉挛。

若火熏之:有两种解释,一是“若”作“象”解,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是对前“微发黄色”之“黄色”的形象譬喻;二是“若”作“如”解,指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因前已言“若被火者”,此当以第一种解释为当。

一逆尚引日:一者,少也;逆者,错误;尚者,尚能;引日,延续。亦即一次错误治疗病情尚能延续数日。

再逆促命期:再,多次;促,加剧;命期者,寿命期限。

译文

太阳病,有发热、口渴、不怕冷的症状出现的,就叫做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若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若误用攻下,阴液耗伤,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的症状就会出现。假如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其黄色晦暗如火熏,严重的就会出现像惊证、痫证一样的症状,如手足时常抽搐痉挛。一次错误的治疗,变证虽重,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则会断送病人生命。

原文分析

1.太阳温病的症候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它与伤寒、中风并列,为太阳病的三大证型。

2.太阳病中的温病与中风、伤寒的性质不同,太阳中风证——多见于平素体质较差,肌腠不固之人,偶感风寒,常易患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证。太阳伤寒证——多见于平素体质壮实、腠理固密之人,常在感寒较甚的情况下发病,以恶寒、发热、无汗、体痛、脉浮紧为主证。中风与伤寒两者有体质强弱和感邪轻重的差异,辨证则以有汗与无汗为着眼点。

3.中风、伤寒属表寒证,温病则属表热证。温为阳邪,侵及人体,扰乱营卫,耗伤阴津,故发病之初,便有口渴。其发热口渴,说明津伤热盛。至于不恶寒,因其属太阳病,后世医家多从微恶寒作释,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亦人在《伤寒论译释》中说:“根据太阳病提纲,恶寒为必具症状,不恶寒,不得称为太阳病;从后世温病学说的卫分证来看,恶寒也是必见症状。

4.本条既然明确提出是太阳病中的温病,又说不恶寒,显然与太阳病的定义不合,与温病卫分证的条件不符,与临床实际也不符合。注家对此多囿于‘不恶寒’而多方曲为之说,这未免有悖于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认为‘不’字可理解为‘微’,因为临床上所见到的温病卫分证,恶寒较发热为轻,确实有程度轻微、时间短暂的特点。”以上症候,虽有热盛津伤,但里无有形之实,故下法亦不可用。对温病,下法与火法当属禁忌。若误用下法则易产生阴伤邪陷的变证。阴液大伤则小便不利;阴精无以上承,目失所养则直视而转动不灵;邪陷而心神被蒙则二便失禁。

5.太阳温病为感受温热之邪所致,证属表热,其治当以辛凉解表为法,辛温为其所忌,其“若发汗已”即是指误用辛温之剂发汗,所以产生了名为“风温”的变证。误用辛温发汗,则助热伤津。热邪炽盛,则见身灼热;热势充斥于表里,则脉阴阳俱浮;热盛迫津外泄,则自汗出;热盛伤气,气随津泄,则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心主言,舌乃心之苗,鼻为肺之窍,风煽热炽,心肺不利,则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太医吴谦《医宗金鉴》云:发热不渴、恶寒者,太阳证也。发热而竭,不恶寒者,阳明证也。今太阳病始得之,不待寒邪变热,转属阳明,而即热渴不恶寒者,知非太阳伤寒,乃太阳温病也。由于膏粱之人,冬不藏精,辛苦之人,冬伤于寒。内阴亏,外阳被郁,周身经络,早成温化,所以至春一遇外邪,即从内应,感寒邪者,则名曰温病。

金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伤寒论注解》云: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为风温也。

明代伤寒学家方有执《伤寒条辨》云:灼热谓热转加甚也,风温谓触犯于温而有风也。太阳刚痉证基本脉证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注释

太阳病:太阳刚痉证的基本脉证,寓有项背强硬。

反恶寒者:反,反而,引申为更有,恶寒的病变证机是营卫郁滞,卫阳被遏。

名曰刚痉:刚,强硬;刚痉,项背强硬,筋脉活动受限,以无汗为辨证要点。

译文

太阳病的表现为发热,无汗,更有怕冷,这样的太阳病叫做太阳刚痉证。

原文分析

1.刚痉的主症恶寒头痛,发热不出汗,项背强直,口噤不得语,脉弦紧;严重时四肢抽搐,气上冲胸,小便反少。临床以寒热无汗为特征,是外感寒邪偏重表实之证,寒邪外袭,阻遏卫阳,腠理闭塞,所以恶寒发热不出汗;邪阻经络,筋脉开始拘急,所以头痛项强、口噤不得语;肌表闭塞,导致气机郁结,不能下行,反而上逆,津液又不足,所以气上冲胸,小便反少。施治宜发汗解表,生津舒筋。

2.痉证是以症状命名的病证。病证主要表现为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本证是以症状命名的病证。患痉病初期,首先有怕冷发热、头痛、肢体酸沉等表证,这是因为风寒湿邪侵犯经络、肌肉,卫阳受到阻遏所致,在表证出现以后,很快就见到痉病的特征:牙关紧闭,后项僵硬,角弓反张,脉象弦硬紧急,这是因为外邪壅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滋养而发生拘急,以上是外感痉病的主要特点。此外,痉证还表现为两足发冷,一阵阵头部发热,不住地摇头,面部和双目发红,这是因为风邪化热,这主要是外感风邪。风属阳邪,容易化热,阳热壅向上部,则阵阵头热。正由于阳热向上,所以两足发冷;风性主动,当阳热上壅时,病人面目发红。这种痉病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是风寒湿邪,内因是津液不足,由于病人平素津液不足,当风寒湿邪壅阻经络时,筋脉就更加容易失去滋养而发生拘急,形成痉病。

3.痉证为筋脉之病,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无一不是筋脉失养而拘急挛缩的表现,而各种致病因素通过不同的发病途径损伤人体阴阳气血而致痉病。若人体的经脉为外邪壅滞而阻塞不通,不能正常运行阴阳气血以温养濡润筋脉,则筋脉受病,或拘急,或挛缩,而出现各种轻重不同的临床症状。

4.温热病邪致痉,多传营血,燔灼肝经,盖肝主筋,为风木之脏,热极生风,风动则木摇,故热盛动风而发痉。此外,在温热病后期,邪热劫灼真阴,致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发痉。

5.痉证的辨证,首先辨清外感和内伤:(1)属于外感者,当区分邪气的性质,是风寒湿杂感,还是湿热入络;是风寒化热,还是温热毒盛;属于内伤者,又当区别素体亏虚,还是失血产后,是因病误治,还是久病耗损,是气血两亏,还是兼有阳虚。(2)治疗上,外感发痉以祛邪为主,分别采用祛风、散热、除湿、清热之法;内伤发痉以扶正为主,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之治,切忌仅用熄风之品,以免治标而忽视其本。(3)若正虚邪中,或邪盛正衰,皆宜正邪兼顾。由于痉证的病机关键是筋脉失养,故无论外感、内伤,实证、虚证,皆当注意培补气血保护津液。由于痉证在临床上属于津伤血少者多见,所以治疗上采用滋养营阴之法尤为重要。本证病情多较危重,当及时救治,加强护理,并注意是否属他病并发症,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配合西医和其他各种疗法,综合救治,以期迅速控制病情。(4)在发病上,除外感风寒湿邪伤及太阳经脉外,由于治疗不当,导致阴血亏损,津液耗伤,是形成痉病的重要因素,仲景根据临床观察,指出“太阳病”“风病”“疮家”误治,都容易转变为痉病。

名家应用或论述《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脉》篇云:“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黄帝内经》中的《灵枢・官能》篇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太阳柔痉证基本脉证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注释

太阳病:太阳柔痉证的基本脉证,寓有项背强硬。

汗出:太阳柔痉证的病变证机以虚为主。

而不恶寒:不,不是没有,而是轻微;而,并有;而不恶寒,并有轻微恶寒。

名曰柔痉:柔,与刚相对而言,刚,无汗,柔,汗出;柔痉,项背强硬,活动受限,以汗出为辨证要点。

译文

太阳柔痉证的表现,发热,汗出,并有轻微恶寒,这样的太阳病叫做太阳柔痉证。

原文分析

1.本论阐述柔痉主症发热汗出,头痛,项背强直,全身拘急,脉沉细而弦迟。它是风邪偏重、表虚、津液不足的症候,风邪与卫气相争,引起发热;由于表虚,内部的阴液外泄而出汗;津液本来就不足,加上出汗,就更加亏虚,所以脉象沉细弦迟。施治宜生津解表以解除肌表的外邪。

2.本证病情多较危重,当及时救治,加强护理,并注意是否属他病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对配合西医和其他各种疗法,综合救治,以期迅速控制病情。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周扬俊在《金匮玉函经二注》中关于本论是这样论述的:“谓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非阳明症,则是太阳中风。重感于湿,为柔痉也。表虚感湿,故曰柔痉。”太阳伤寒证与心证相兼理论赏析

原文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注释

太阳伤寒者:病是太阳伤寒证,治当选用麻黄汤。

加温针:温针,即是烧针;加,治疗,亦即用温针治疗。

必惊也:必,可能也;惊,惊慌害怕,病变证机是因用温针而伤心神。

译文

太阳伤寒证,治以烧针方法,可能引起惊慌害怕的变证。

原文分析

1.此论误用温针可导致惊惕的变证。温针属火法之一,误用火法治疗而致之变证即称之为火逆证。另外,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亦人在《伤寒论求是》中指出:“重在辨寒热虚实,不必过分拘于病名。”并指出:“究竟属寒属热?还应结合其他脉、舌变化来综合判断。”

2.本条论误火变证,即俗称之“火逆证”。火逆证是误用火法治疗所导致变证的总称。火法治疗,简称“火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理疗法,在汉时颇为流行。只要用之得当,确有较好的疗效。倘若误施于其禁忌病证,必然导致各种变证,即“火逆”诸证。

3.现今火疗方法虽用之不多,传统的火疗法虽已逐渐被淘汰,但新的类似于火疗法并不少见,如紫外线照射,以及用于治疗肿瘤的“热疗法”等,用之不当也会造成类似“火逆证”的变证,因此仍有学习火逆诸条的意义和价值。

4.在学习中要积极地扩大辩证思维,跳出条文之外,由此引申其义。

研究并探讨一些具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机制、证治法则,并以此为鉴,必然有助于提高我们辨证论治的水平。营卫二气虽受太阳所统,但与心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心气失调,则可影响营卫之气健全,外邪易乘机侵袭于心,引起表里兼证。

5.太阳伤寒,是指表实而言。表实之证,当用辛温发汗,才是正治。医者本来已用汗法,却又加用温针。汗后阳微,烧针火迫,内动心气,又入心营,心藏神,故惊惕不安。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医家钱潢说:“温针即前烧针也。太阳伤寒当以麻黄汤发汗,乃为正治。若以温针取汗,虽欲以热攻皋,而邪受火迫,不得外泄而反内走,必致火邪内犯阳神,故震惊摇动也。”

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说:“太阳伤寒者,若在经脉,当用针刺,若在表在肌,则宜发汗,宜解肌,不宜针刺矣。若加温针,伤其经脉,则经脉之神气外浮,故必惊也。即《内经》所谓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是也。”类伤寒的症治及误火的变证理论赏析

原文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注释

形作伤寒:形,症状表现;作,类似;伤寒,太阳伤寒证。病形类似伤寒证。

弱者必渴:弱,脉弱,或阴津亏虚;必,必定;渴,热伤阴津。

被火者必谵语:被,被用,使用;火者,火热治法。

发热:病变证机是正邪斗争,正气积极抗邪于外。

解之当汗出愈:解,治疗;汗出,使邪从汗出而病愈。

译文

病人的症状类似太阳伤寒证,但是他的脉不是弦紧而是弱,脉弱必定伴有口渴;如果用火法治疗则会引起谵语。假如先有脉弱,发热,之后脉由弱变为浮,其治应发汗解表,然则邪从汗出而病愈。

原文分析

1.“形作伤寒”,指其症候类似伤寒,也有发热、恶风寒、头身痛等症,然其脉不弦紧而弱。

2.“弱脉”是相对伤寒紧脉而言,并非微弱之弱,从“弱者必渴”和“弱者发热”联系分析,其人不但脉弱,还同时有发热、口渴。

3.联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来辨证,是证当属太阳温病一类,其治疗当用辛凉解表之法,故谓“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4.“被火者必谵语”当在“解之,当汗出愈”后,意指如不用辛凉解表而误用火法则既伤阴津,又助热邪,就会产生谵语等变证。

5.本条的主要精神有二:(1)温病与伤寒的鉴别,伤寒脉弦紧而不渴,温病脉浮弱而渴,乃邪在表而津气损伤之征。(2)温病表证的治禁与治则。温病自应禁用火法,温病在表自当从汗而解,虽然没有说明方剂,但据脉证特点来看,辛凉解表和滋阴发汗等方是可相机使用的。

6.此条文不通顺,非仲景语也。“弱者必渴”“弱者发热”“脉浮解之”三句,尤为不顺,于病理事实,亦不可通。喻氏、魏氏注本,并删此条。

名家应用或论述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伤寒悬解》云:“发热恶寒,发热多而恶寒少,是形作伤寒也。伤寒脉当弦紧,乃脉微而恶寒,微即弱之变文。其脉不弦紧而弱,必缘血虚,血虚脉弱者,必渴。若被火熏,愈烁其血,不止渴也,必作谵语。脉弱是以发热偏多,脉法:诸弱发热是也。发热是营气之虚,而恶寒是卫气亦虚也,故谓之阴阳俱虚。然虚而外见恶寒,非无表证,有表证,脉必浮。如其发热而脉浮,则阴阳虽俱虚,而解之之法,究当令其汗出而愈。但发汗另有善方,不可以他药发表耳,下章桂枝二越婢一汤,则美善而无弊矣。太阳伤寒误下致虚病证理论赏析

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注释

脉浮数者:脉浮数,此处代表表证。清代医学家尤在泾说:“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