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0:24:46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试读:

《话说中国》丛书编委会

主 编:林之满 萧枫

副主编:魏茂峰 李亚辉 竭宝峰

编委会:(排名不分先后)

何 莎 刘连旺 常志强 刘 俊 王 蓓

刘海生 王艳芳 周艳云 李丽丽 刘 洋

陈时雨 吴良克 刘一石 刘 永 宋春正

崔文君 邵 军 石 怡 贺小刚 樊景良

赵明明 于 洋 姚 志 严 鹏 王 军

陈 凤 李 忠 陈 莹 付中天 杨坦然

单而辉 孙德民 于 武 赵 明 童恩中

杨迪穆 郝 纯 胡 凯 邓俊华 夏正言

鲁正华 罗致平 王洪源 于 斌 曹成章

黄 铸 白红艳 钟 涛 韩 磊 罗晓宇

编写说明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博大精深的启迪心智的教科书。中国历史是独树一帜的东方文明史。承载中华文明的中国历史,在她形成发展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中,从未中断过。她虽然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却始终以昂首挺立的不屈姿态,耸立在亚洲的东方。即使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对中华文明一个多世纪的强烈冲击和重重劫难,也没有使曾创造过辉煌的中华文明沉沦,反而更勃发了新的生机。《话说中国》丛书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挫折、统一与分裂、前进与倒退、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放在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中,逐一展现。《话说中国》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文明开放的天朝大国(上、下册);

第2卷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册);

第3卷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上、下册);

第4卷 改变时局的历史事件(上、下册);

第5卷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下册);

第6卷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下册);

第7卷 治国安邦的历代名臣(上、下册);

第8卷 一尘不染的历代廉吏(上、下册);

第9卷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下册);

第10卷 源远流长的远古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稳步发展的社会经济(上、下册);

第12卷 日趋活跃的商业贸易(上、下册);

第13卷 刀耕火种的古代农业(上、下册);

第14卷 穿越时空的天文历法(上、下册);

第15卷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下册);

第16卷 独具一格的古代数学(上、下册);

第17卷 日新月异的古代物理(上、下册);

第18卷 领先世界的古代化学(上、下册);

第19卷 独树一帜的中国地理(上、下册);

第20卷 震惊世界的科技发明(上、下册);

第21卷 光耀世界的科技名家(上、下册);

第22卷 惊心动魄的经典战役(上、下册);

第23卷 智虑谋深的军事名家(上、下册);

第24卷 影响深远的军事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精华荟萃的中国兵书(上、下册);

第26卷 严密精深的军事制度(上、下册);

第27卷 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上、下册);

第28卷 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29卷 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上、下册);

第30卷 绝唱天宇的中国诗歌(上、下册);

第31卷 脍炙人口的中国词赋(上、下册);

第32卷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上、下册);

第33卷 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上、下册);

第34卷 绚丽多彩的中国绘画(上、下册);

第35卷 凝固不朽的中国雕塑(上、下册);

第36卷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下册);

第37卷 低徊狂放的中国音乐(上、下册);

第38卷 摇曳多姿的中国舞蹈(上、下册);

第39卷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下册);

第40卷 美轮美奂的中国戏剧(上、下册);

第41卷 妙趣横生的艺坛典故(上、下册);

第42卷 彪炳史册的古代典籍(上、下册);

第43卷 震聋发聩的思想文化(上、下册);

第44卷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下册);

第45卷 定格历史的史学名著(上、下册);

第46卷 百花齐放的古代教育(上、下册);

第47卷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上、下册);

第48卷 遐迩闻名的巨商名贾(上、下册);

第49卷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千古奇案(上、下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的经验是前人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包蕴着发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了解现实,理智地面对将来,就应当自觉地回顾历史。现代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感受历史启迪现实的无穷魅力。惟有从历史经验这里感知杂乱纷纭的现实,才能体会历史智慧的美感与简洁感。

这种由历史引发的智慧、魅力与美感,对丰富一个人的生命内涵,提升一个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人文素质。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是由他所属的民族几千年文化创造的基因,积淀在他的血液和灵魂中形成的。人文教育以文史哲为主体,对人的素质提高具有特别的价值,而中国历史恰恰正是文史哲三位一体的糅合和载体。只有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才能树立民族自信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以他们的不断传承和新的创造,继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共同的血脉上发展起来的13亿中国人和5000万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应有这样的共识,都应当承担这样的责任。《话说中国》丛书把传统的教育和未来的展望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当代中国人顺应悠久古老的中华文明融注世界发展的现代潮流。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中国》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二、民族管理机构

信苴日

元代云南大理土官。姓段氏,名实,也作段日。大理国末主段兴智之弟(一作其子)。1253年,蒙古军灭大理,俘兴智,释不杀,仍命他主持当地政事。兴智卒,信苴日入觐,元世祖忽必烈赐以虎符,诏领大理、善阐(今云南昆明)、威楚(今云南楚雄)、统矢(今云南姚安)、会川(今四川会理)、建昌(今四川西昌)、腾越(今云南腾冲)等城,自万户以下,皆受他节制。至元元年(1264),白族僧人舍利畏领导的各族人民大起义,势力遍及滇中、滇东,发展至三十万人,准备以十万人袭取大理。信苴日配合蒙古军参与镇压,使起义归于失败。至元十一年,赛典赤·赡思丁出任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大理改设路,信苴日出任大理路总管。这时舍利畏领导的起义声势复振,信苴日派人伪装商人混入起义队伍,刺杀舍利畏,起义军因而瓦解。至元十三年,缅人出象骑数万,入掠金齿南甸(今德宏自治州梁河境)一带,将袭大理,云南行省派信苴日和万户忽都领兵出援都元帅纳速剌丁,共同抵御,大败缅军。信苴日因有功任大理蒙化等处宣抚使,后升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云南行省参知政事。信苴日治大理凡二十三年。以后段氏子孙世袭大理总管,至明平云南时,共历十一代。

杨赛因不花

(1281~1320)元代播州世袭土官。原名汉英,自号中斋。至元十三年(1276),其父邦宪降元,任绍庆(今四川彭水)、珍州(今贵州正安东北)、南平(今四川綦江)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安抚使。二十二年,邦宪卒,汉英年仅五岁,随母田氏朝觐元世祖忽必烈于上都。世祖命袭父职,颁发金虎符,赐名赛因不花,后加播州等处管军万户。二十八年,升播州安抚司为宣抚司,改任播州军民宣抚使。元成宗铁穆耳即位,赛因不花几次入朝,奏改云南驿道,减郡县冗员,免屯丁粮三分之一。成宗立云南征缅分省,由右丞刘深等领军征八百媳妇(今泰国北部等地)。大德五年(1301),军队由湖广经播州西行,赛因不花发夫卒全力供运军粮。征八百媳妇军至贵州等地,因沿途征发民夫和勒索当地百姓,土官

蛇节

和宋隆济率部众起义,赛因不花参与镇压,使起义归于失败。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赐给佛经、佛像、金帛。延祐四年(1317),黄平府卢崩和黎鲁率众起义,赛因不花奉旨出师招抚,卢、黎二部降。六年,又奉诏同思州宣慰使田茂忠共同征讨。七年,与茂忠商定分兵扼守险要,病死于军中。子嘉贞袭官。

赛因不花笃好儒学,喜读宋代理学家的著作;兴建学校,招揽四川等地名士。他也能写诗文,著《明哲要览》九十卷、《桃溪内外集》六十四卷。蛇节(?~1303)彝族首领,亦奚不薛(彝语,意为水西,指今贵州鸭池河以西)土官阿那之妻。又作折节、蛇截。至元二十年(1283),阿那降元,任亦奚不薛总管府总管。阿那死,蛇节摄其职。蛇节有权略,健壮而有智谋,会用兵,深得部民拥戴。大德四年(1300),元成宗铁穆耳采纳梁王等人建议,命荆湖占城行省左丞刘深为云南征缅行省石丞,率湖广等省兵征八百媳妇(今泰国北部等地)。刘深军沿途征发丁夫马匹,转运给养,所过之处,虐害百姓,役夫死者相枕藉;并向蛇节勒索金三千两,马三千匹。各族人民不堪蹂躏,蛇节和水东雍真葛蛮土官宋隆济于五年六月率彝、苗、仡佬族人民起义。八月,云南平章床兀儿领兵进讨,并派人招降蛇节。蛇节不出,领青衣破军助宋隆济包围贵州,邀击官军于深谷中,使其首尾不能救应。刘深弃众奔逃,丧兵十之八九。乌撒(今贵州威宁)、乌蒙(今云南昭通)、东川(今云南会泽)、茫部(今云南镇雄北)彝族人民相继响应,云南西部、南部各族也酝酿举事。成宗改派湖广行省平章刘国杰及陕西、四川和云南各省军会同镇压。六年二月,刘国杰与四川军会于播州(今贵州遵义)。蛇节拒绝招抚,并发兵十万来攻。元军接战至夏季,劳而无功,退驻思州(今贵州凤冈)、播州。九月,刘国杰统蒙古、汉军和思州、播州苗军出征。彝族军剽悍骁勇,多健马,骑兵锐不可当。刘国杰进驻水西地蹉泥,遭到马队的突袭,累战失利。十月,他用计破坏蛇节骑兵的攻势,败之于折剌危水,蛇节乘船退走。刘国杰与陕西、云南军会合,过泊飞关,追击蛇节。七年正月,蛇节再次聚兵反击,大战于墨特川,又败。刘国杰军至阿加砦,追及蛇节。二月,蛇节被擒,斩于军中。不久,宋隆济等各部的起义,也在元军的围剿和对内部进行分化瓦解的双重打击下,先后失败。

建州三卫

明代在东北地区建州女真聚居地设置的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的合称。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委任各部首领,俾仍旧俗,各统其属。

明初,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的女真人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开始向东南迁移。胡里改部迁至原渤海故地,今绥芬河流域。永乐元年(1403),明政府在此置建州卫,委该部首领阿哈出(明廷赐名为李承善,《李朝实录》作於虚出)为指挥使。斡朵里部迁至图们江流域,九年又迁至绥芬河流域,依附建州卫住牧。据《明实录》记载,不迟于十四年明政府在其地置建州左卫,委该部首领猛哥帖木儿(《满洲实录》等作盂特穆)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后两卫辗转迁徙。正统三年(1438),建州卫迁至浑河上游的苏子河流域,以今新宾县老城镇为中心住牧。五年,建州左卫亦迁至此地。七年,明政府从建州左卫中析出建州右卫。委猛哥帖木儿子董山掌左卫,委董山异父弟凡察掌右卫。建州三卫由此形成。

自正统年间至明末,建州三卫基本上定居于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其活动地区东北至图们江流域,西南至鸭绿江下游,西至开原至辽东边墙一线。初隶属于奴儿干都司,但实际上多受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其首领受明政府册委,领奉诰印、受冠带袭衣;晋升官爵、更换敕书,迁徙住牧地区,都须呈报明政府批准;其军队听从明廷征调;各级首领每年都至京师(北京)朝贡,据《明实录》记载:三卫的最后一次朝贡,时间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

清太祖努尔哈赤原属建州左卫,在其起兵前一年即万历十八年,还曾至京师朝贡。三卫还通过互市,以其马匹、人参、貂皮、松子等土特产换取内地的服饰、粮谷、铁锅以及耕牛、农具等。天顺八年(1464)明政府设抚顺关,专待建州三卫及依附于三卫的毛怜卫交易。

建州三卫,以狩猎为主要生产部门,仍保持着血缘的氏族组织哈剌(姓),但地缘组织如嘎珊(村寨)已很普遍。明季,女真人内部发生阶级分化,出现由平民下降为属民的诸申和奴仆(阿哈),氏族贵族已拥有拖克雷(田庄),役使掳掠来的汉人和朝鲜人从事农业生产。明政府于成化三年(1467)、十四年,两次征调朝鲜军队与明军夹击建州三卫,使其遭受严重的挫伤。其后约六年间,建州三卫对明保持着朝贡与互市。

三卫首领的世代承袭,大体为父死子继。嘉靖二十年(1541)前后,群雄争长。先是王杲自称建州右卫首领,以古勒寨(今辽宁新宾县古楼)为中心,统治三卫,遭到明军的攻击。万历三年被擒,死于京师。同时王兀堂自称建州左卫首领,崛起于今桓仁一带,其统辖之地北至清河,南抵鸭绿江下游。

万历元年,明朝边将李成梁展筑宽奠六堡(今辽宁宽甸一带),危及建州女真的生计,招致王兀堂掠边。八年,为李成梁击败。十年,王杲子阿台重据古勒寨,数次犯边,翌年又被李成梁击杀,努尔哈赤的祖父、父均死于该役。随后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于万历四十四年建立金,史称后金国,建州三卫结束。

哈密卫

明地方政权机构。始设于永乐四年(1406),嘉靖初为土鲁番所并。其地当西域要道,即今新疆哈密。明朝在此封王置卫,目的在于迎护朝使,统领诸番,屏蔽西陲。哈密之地汉代属伊吾卢,明帝时置宜禾都尉。唐为伊州。宋人于回纥。元为蒙古贵族威武王(后改封肃王)世袭封地。明初,其王兀纳失里遣使入贡。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朱元璋因其阻遏西域朝贡使者,发兵攻破其城。明军撤回后,兀纳失里继续统治其地,并向明朝进贡。永乐初,许其以马市易,收马给值。二年,明朝封威武王之弟安真帖木儿为忠顺王。四年三月,设哈密卫,以忠顺王部下头目为卫指挥、千百户等职。八年,安顺王脱脱死,封其弟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宣德三年(1428),忠义王脱欢贴木儿与忠顺王卜答失里同理政事,并向明朝入贡,年贡三四次。正统二年(1437),明朝规定每年一贡。此后哈密受瓦剌侵扰,势力日弱。

天顺四年(1460),忠顺王卜列革死,无子,王母弩温答失里主国事,部众益离散。后为癿加思兰攻占,王母率其亲属逃至苦峪(今甘肃安西东南),成化二年(1466)始还故土。四年,明以脱欢帖木儿外孙把塔木儿为右都督,“摄行国事”。八年,把塔木儿卒,子罕慎嗣职,但明宪宗不令其主政事,“国中政令无所出”。土鲁番乘机攻占哈密,王母被掳,罕慎率部分哈密人逃至苦峪,筑城,哈密卫移置于此。十八年,罕慎会合罕东,赤斤两卫,恢复哈密,罕慎进为左都督。弘治元年(1488),明朝封罕慎为忠顺王。同年,土鲁番以联姻为名诱杀罕慎,复占哈密。明朝拘留土鲁番使臣,责令其悔罪,退还所侵之地。弘治四年,土鲁番归还哈密。翌年,明朝立陕巴为忠顺王。六年,土鲁番主阿黑麻又出兵攻占哈密,执陕巴。时明朝兵部尚书马文升等人锐意兴复哈密。八年,许进为甘肃巡抚,出兵收复哈密,仍以陕巴治理其地。但因屡受土鲁番的攻扰,难得宁居。直至十一年,明朝以王越总制三边军务兼经理哈密后,始趋于安定。十八年,陕巴死,其子拜牙即嗣立。正德八年(1513),拜牙即投降土鲁番,哈密又为土鲁番所有。终正德一朝,明朝虽先后派员、派兵兴复哈密,均未成功。嘉靖初年,土鲁番多次兴兵攻扰肃州等地。明廷内部因大礼议之争,就收复哈密事掀起“封疆”之狱,处置了甘肃巡抚陈九畴等四十余人后,明朝最终失去对哈密的直接控制。哈密服属土鲁番,但每年仍向明朝入贡。

当时,哈密居民估计最多不过三四千人。分成三种,即畏兀儿、回回、哈剌灰。哈剌灰为瓦剌别种,以游牧为生;畏兀儿和回回则主要从事农业。土鲁番控制哈密后,回回大部留在当地,畏兀儿与哈剌灰则内迁河西,居住在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

水西土司

贵州宣慰司的俗称。明朝贵州彝族土官管辖的行政区之一。初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水西彝族的远祖源于古代西北氐、羌族的一支,辗转入今贵州境。蜀汉时,因其首领火济(或作济火,彝名妥阿则)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为“罗甸国王”。以后与历代封建中央王朝保持联系,唐、宋时期被称为“罗施鬼国”或“罗氏鬼国”。辖境以今贵州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界分为水东、水西,治所在今大方县城,遂有“水西”之名。元改水西为亦西不薛总管府,以水西首领阿察为总管,开始建立了土司制度。其后人世袭宣抚使职位,成为黔西北以至黔中一带的最高土官。

明洪武五年(1372),水西宣抚使霭翠及水东宣抚同知宋蒙故(后赐名钦)入朝袭职,旋列为正副宣慰使,治所移至贵州(今贵阳)。后宋钦死,霭翠年老,分别由钦妻刘淑贞(或作刘赎珠)及翠妻奢香摄职。

水西历代土司对外称宣抚使或宣慰使,是元、明王朝封授的命官,对内则自称“苴穆”(或作趣幕),其妻称“乃叶”(一作耐德),是全境最大的奴隶主和最高的统治者。其下设九扯、九纵和十三则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行政制度,统治着全境的各族人民。全境为十三则溪,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祃笃,由苴穆之宗亲充任,又以一慕魁镇之,犹汉代之封国。苴穆在各则溪均设官庄,耕者为官户;下级官职人员均授以土地,由各族人民耕种,形成奴隶制体系。水西归明以后,年贡方物与马匹。地方四千里,胜兵四十八万,势力空前强盛。

水西土司势力的强盛,引起明朝地方官吏的猜忌。十六年,明贵州都指挥使马煜(一作马晔),欲邀边功,借故裸挞奢香进行挑衅,准备征伐。奢香以国家统一安定为重,翌年晋京控告,并愿效力开发西鄙,世世保境。明太祖朱元璋乃召回马煜治罪,封赐奢香。于是她乃率众开通了东自偏桥(今贵州施秉)西达乌撒(今贵州威宁)等地的驿道,立龙场九驿,进一步密切了水西与中央王朝的联系,且使偏僻的黔西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明廷定每岁输赋三万石。明末万历、天启、崇祯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叛乱,攻占重庆、遵义,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彦诱挟宣慰使安位响应,攻占毕节、安顺、贵阳及云南沾益(今宣威),杀明贵州巡抚王三善。明王朝调聚川、滇、黔大兵进军水西,奢崇明、安邦彦战死,安位因年幼得免,被迫献水外(鸭池河以东)六目归降。明遂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仍以安位为宣慰使,并规定其不得干预军民两政,安氏辖区和势力大为缩小。

清初,水西宣慰使安坤纳款请附,并屡助清兵剿灭踞守水西的明军余部,对清王朝统一西南起了很大作用。不久由于清平西王吴三桂蓄谋扩大势力,与云贵总督杨茂勋勾结,诬奏安坤谋反,迫使其起兵反清。吴三桂乘机出兵水西,擒斩安坤。并奏请废水西宣慰司,改设大定(今大方)、黔西(原水西)、平远(今织金)、威宁(原乌撤)四府。康熙十二年(1678),吴三桂反,安坤遗腹子圣祖得彝族各部支持,在威宁起兵,助清兵平叛,先后收复大定、黔西、遵义各地,安圣祖得复任水西宣慰使。三十七年圣祖病死,乏嗣袭职,清政府乘机改土归流,至此,水西土司在黔西北的统治结束。

三宣六慰

明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三个宣抚使司和六个宣慰使司的总称。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老挝军民宣慰使司。其中,孟养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部分在今缅甸境内,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在今泰国境内,车里宣慰使司的部分、老挝宣慰使司的全部在今老挝境内,余均在中国云南境内。明代宣慰使司设宣慰使一人,从三品;周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从四品;佥事一人,正五品。宣抚司设宣抚使一人,从四品;同知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品;佥事一人,正六品。宣慰使、宣抚使管辖司内军民之政,原属吏部。明朝政府因宣抚司、宣慰使司都领有士兵,于洪武末年改由兵部管辖,但实际上没有全部贯彻。宣抚使、宣慰使定期朝贡,按年交纳定额赋税,称为差发,战时听供朝廷征调。明代统治者设置宣慰使司、宜抚司等土司制度,以土司治土军民,是借助传统统治权力来达到控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目的。

西藏八王

明朝在西藏分封的三大法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和五大地方之王(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的合称。

明朝自洪武二年(1369)多次派员至西藏地方,广行招谕,设置都司卫所,委官封职,并承元制,在西藏地方实行政教合一,管理地方军政事务。对各教派的僧侣代表人物,授以国师、大国师等封号。六年,封原乌斯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授以玉印。永乐时进一步完善了僧官制度,设有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等不同等级,先后封授过西天佛子二、灌顶大国师九、灌顶国师十八和禅师、都纲等僧官。永乐初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理,派遣太监侯显(后又续派太监杨英、袁琦、杜通、李宁等多人)和僧人智光等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领袖人物多方接触,广泛交往,开始了明朝中央直接从藏区遴选领袖人物的新时期。先后封授了三个法王和五个地方之王。

永乐四年(1406),封授乌斯藏帕木竹巴的吉剌思巴监藏(1374~1432)为灌顶国师阐化王。帕木竹巴是西藏封教噶举派中的一支,因创派人为帕木竹巴·多吉杰博(1110~1170)而得名。元时曾获万户府之封授,为十三万户府之一。大司徒普提幢(1302~1364)时已基本上取萨迦派力量而代之。吉刺思巴监藏为大司徒普提幢之侄孙辈。洪武二十一年受封为灌顶国师。永乐元年(1403)遣使进京入贡。四年,封为灌顶国师阐化王,赐印并厚赏。这一举措改变了元朝以宣政院掌治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并专任萨迦一派的做法,开始以王爵封授各教派僧人,因俗而治。

永乐五年,封尚师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哈立麻(又作哈尔麻)即噶玛,是噶举派四大支系之一,开派人都松钦巴(1110~1193)曾在类乌齐地方之噶玛建寺,因而得名。其第五世曲贝藏卜应明廷之召,于永乐元年随使入南京,于灵谷寺为明太祖朱元璋夫妇追荐冥福,成祖赐以如来大宝法王名号,遂改名为得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银协巴(即如来)。明廷把大宝法王誉封给噶玛派是最为隆重的礼遇,噶玛派亦视这一崇封为最高荣誉。同年,朝廷又下诏封馆觉(今西藏贡觉)灌顶国师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为护教王;封灵藏(今四川邓柯)灌顶国师着思巴儿监藏为赞善王。

永乐十一年,明廷为安抚萨迦派,封尚师昆泽思巴为万行圆融妙法最胜真如慧智弘慈广济护国宣教正觉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领天下释教。尚师是藏语对高级僧侣的尊称。昆泽思巴(1349~1425)为元代帝师之后,永乐八年曾应明廷之召入京,成祖优为款待,居三年,乃有大乘法王之封,这是继大宝法王之后的第二位超越地域的教法王爵,位亦尊显。同年,明廷还封萨迦派另一支系的南渴烈思巴为思达藏辅教王。思达藏地处萨迦之南,为萨迦人封邑。南渴烈思巴(1399~1444)属萨迦派的都曲喇让支系,为八思巴第五代侄孙,曾受到拉孜俺卜罗等地方首领之尊崇,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明代中央在同一年中给予萨迦系统两道王爵的封授,从侧面反映出萨迦人在明代的西藏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同年,明廷还封领真巴儿吉监藏为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为必力工派大师却吉杰博(1335~1409)之侄。必力工瓦(今读若“止贡巴”)地处拉萨之东,在今墨竹工卡县境,元代即受万户府之封,势力强大。洪武十八年在此设必力公万户府。永乐十一年封其僧为阐教王,赐金印诰敕,意在使之与帕竹、萨迦诸派抗衡。

格鲁派是在藏区新起的宗教、社会力量,其领袖人物宗喀巴声名远扬,早已引起明廷的注意,曾于永乐六年、十二年两次遣使征召,宗喀巴因事未能成行。但于永乐十二年遣其上首弟子释迦也失(1352~1435)为代表晋京。次年,明廷封其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宣德九年(1434)释迦也失再度入朝,宣宗册封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静般若弘照普慧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大圆道佛。宣德十年辞归,卒于途。西藏八王一览表

至此,明朝已在西藏地方分封了三大法王、五大地方之王(见西藏八王一览表),其管理西藏地方所采取的“众封多建”而统驭于中央的政策已基本实现。有明一代三百余年,法王称为游僧,不常厥居;地方王各在封邑,互不统属。咸受命于朝廷。明廷又置驿站,通道往来,以厚赐贡使、任官封爵、茶马互市、利益边民的办法,使西藏地方基本保持安定的政局。

召片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最高封建领主和统治者。召片领为傣语,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元明以来,召片领受封为世袭“彻(车)里路军民总管”及“车里宣慰使”。辖三十余“勐”(原意为“河谷平坝”,引申为“地方”,含平坝及四周山区),将其宗室亲信分封为各勐之“召勐”(意为“一片地方之主”),为该地世袭封君。召片领及召勐又把辖区以内的土地连同村社农民分封给自己的家臣属官。属官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决定领有土地的多寡,其封地不能世袭,居官才能食禄。召片领还通过其权力机关——“议事庭”发布命令,分封召勐、属官,分派劳役贡赋,对所属农奴及境内各族人民进行统治和剥削。第一世召片领为叭真,其子孙世袭,到召孟罕勒(刀世勋)止,共传三十八代(一说四十四代),计七百七十六年(1180~1956)。随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和民主改革的胜利,这一官职及其制度已不存在。

泐史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编年史书。以傣历干支纪年。作者不详。西双版纳古称“勐泐”。居住在该地的傣族自称“傣泐”。用傣泐文所写的勐泐地方史书称“朗丝本勐泐”,一般直译为“勐泐古事书”,简译作《泐史》。

该书所记从傣历五四二年(宋淳熙七年,1180)一世帕雅真起,至傣历一三一二年庚寅(1950)四十四世或作三十六世召孟罕勒(汉名刀世勋)止,共七百七十年事。详记各世召片领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及其配偶、儿女与封地、俸禄等,对于制度、历史大事及与泰、老、缅等邻邦关系,也有所记述,颇类边疆土司的谱牒,为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地方史和傣族史的重要史料。

傣文有四种。西双版纳傣文创始于元末明初,则著书不可能早于明代。泐史所载历年事迹,至第八世刀坎时(即明洪武以后)始详,明以前谬误甚多。流传的十多种抄本有繁简之别,但史实大同小异,惟干支纪年相差较大,难求定本。现存的汉译《泐史》有:①《泐史》(1947),繁本,李拂一译,记一世帕雅真至三十二世刀正综(1180~1864)共六百八十四年史,1947年出版。②《车里宣慰世系考订》(1947),简本,李拂一著,记一世帕雅真至三十五世刀栋梁(1180~1943)共七百六十三年史,1947年出版。③《叭真以后各代的历史记载》,简本,刀国栋、吴玉涛、张亚庆译,记一世帕雅真至十三世三宝历傣(1180~1497)共三百一十七年史。④《西双版纳傣族近百年大事记——续泐史》,繁本,张公瑾译,记三十二世召刀正综至三十六世刀世勋(1844~1950)共一百零六年史。以上三种,于1982年编入西双版纳傣族社会调查资料丛刊第三辑出版发行。另外,还有《西双版纳召片领世系》和《西双版纳召片领四十四世始末》。

板升

指丰州滩(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蒙汉人民聚居之地。亦作“报申”、“拜牲”、“白尖”等。蒙语baixing为汉语百姓之音译,有城、屋、堡子之意。明嘉靖时期,蒙古俺答汗统率土默特部驻牧于丰州滩。明北方边民因不堪封建统治者的压榨,多逃亡于蒙古地区,并逐渐定居于丰州滩一带,形成蒙汉人民聚居的板升。定居板升的汉人,有秘密组织白莲教反对明政府的边官将士,有发配戍边的囚徒,大量的是农民。汉族人民定居在那里修筑房屋,从事生产,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建筑等技术。蒙汉两族人民在生产、文化、医药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促进了蒙古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两族人民共同开垦了丰州滩上万顷的土地,种植麦、谷、黍、菽等谷物,栽培瓜、茄等菜蔬,使农业生产有了提高。汉族农民也向蒙古牧民学习饲养牲畜技术,从事畜牧业生产。汉族的工匠用传统的中原建筑工艺,为俺答汗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内地建筑艺术的逐步推广,也促进了一些蒙族牧民的定居生活。隆庆五年(1571),在三娘子的佐助下,俺答汗接受明政府“顺义王”封号,蒙汉友好贡市,关系日渐和睦。万历初年,俺答汗与三娘子共同筹划,在板升修筑库库河屯城(即呼和浩特旧城)。明政府赐名“归化”,后人又称其为三娘子城。从此板升成为蒙古土默特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日益繁荣和发展。自丰州滩西抵黄河三百余里,皆为板升所括。

亦力把里

明代新疆一个地方政权的名称。14世纪中叶,统治中亚的蒙古察合台汗国分为东、西二部,东察合台汗国的国王(汗)主要活动于别失八里(八里为突厥语,意“城”)之地,明人记载即称之为别失八里国。统治者是蒙古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洪武二十四年(1391),东察合台国王里的儿史者遣使向明朝进贡,是与明朝正式联系之始。永乐十六年(1418),歪思成为东察合台汗国的国王,举众西迁伊犁河谷(今新疆伊宁地区),改称亦力把里。“亦力”应即伊犁的另一音译,“把里”疑即八里。歪思与明朝继续保持联系,贡奉不绝。宣德七年(1432)歪思卒,其后裔互不相下,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后裔中一支仍采用亦力把里的名义,与明朝往来;另一支则以

土鲁番

为中心,自立为汗,与明朝抗衡。成化元年(1465),明朝政府以西域各国进贡的次数和人数太多,疲于迎接,便加以限制,规定亦力把里三五年一次,每次不得过十人。此后朝贡渐稀。16世纪初,据有土鲁番的一支势力扩大,统一了东察合台汗国,土鲁番成为汗国的首都。明人记载即称之为土鲁番,亦力把里再不见于记载。土鲁番

即今新疆吐鲁番。一名土尔番。地处往来西域之交通要道。汉时地属车师。隋属高昌。唐灭高昌,置西州及交河县。宋时为回鹘所据。元设万户府。明时始建有地方政权,以其地名称土鲁番。15世纪初,开始向明朝进贡。永乐十二年(1414),明朝陈诚出使西域时,曾至其地。早期贡使往来不绝,贡品主要是名马之类。贡期不定。明廷对来朝贡使均授官进职,回赐丰厚。15世纪中叶,吞并附近的哈剌火州、柳城,势力渐大。成化元年(1465),明朝定议,三年或五年一贡,贡使不得超过十人。15世纪70年代起,与明朝争夺哈密卫,并进攻肃州(今甘肃酒泉)等地。明朝一度闭关绝贡,贡使时断时续。此后土鲁番因与属部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而渐趋分裂,势力渐衰,其国称王入贡者多达数十个。直至明末,通贡往来继续不断。

土鲁番居民约有一二万人,主要是畏兀儿人,统治者则为蒙古人。15世纪初,居民中有伊斯兰教徒,也有佛教徒;约自15世纪中叶起,伊斯兰教逐渐占优势,其统治者已改信伊斯兰教。16世纪前半叶,当地居民只礼拜天地,不信佛教,儿童都跟满剌(伊斯兰教士)读书写字,民事纠纷由满剌处理。其王自称速檀。有大小城堡十五六座,各有头目掌管。速檀所居之地为土城,周围约两百里;土城内外多有居民,其中可上马挽弓者达六七千之多。有战事时,速檀王子即抽取丁壮,并聚集各头目集议后而行。

其居民多屋居,有的从事农业,产五谷、蔬菜和果品;有的以牧猎为生业,多牛羊。与中原地区的贸易是其经济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通过朝贡形式进行。朝贡时可以得到大量“回赐”,贡使还可夹带土特产到京师和指定地点贸易。朝贡和贸易的物品主要有马匹、兽皮、锉刀、回回青(染料)等,得到的“回赐”和从内地购买的物品主要是纺织品、茶、铁器、药材等。这些物品有些为土鲁番居民生活所必需,有的则被转卖到中亚其他地区。

麓川

地名。在今云南瑞丽县及畹町镇等地区,与缅甸接壤。元朝在其地置有宣慰使司。明太祖朱元璋平定云南后,于洪武十七年(1384)置军民宣慰使司,以其地部族首领为宣慰使。英宗正统二年(1437)十月,麓川宣慰使思任发叛。由此引发了著名的麓川之役。三年冬,思任发略孟养,屠腾冲,据潞江(今云南腾冲东),自称滇王。四年春,英宗命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师讨伐,以太监吴城、曹吉祥监军。大兵至金齿(今云南保山南),思任发命将断江立栅而守,明军初不得渡,后方政独率部下渡江击之,斩三千余人,又乘胜攻思任发于上江。而沐晟因其未听节制而拒派援军,致方政孤军深入,为伏兵所杀。沐晟率军奔还,惧罪暴卒。此后,明廷又派沐昂为左都督征南将军率兵征讨。五年七月,败思任发,任发不得已派人入贡,以为缓兵之计。十二月,廷议麓川事,大学士杨士奇等认为不必大兴问罪之师,麓川地方不过数百里,只要派军驻屯于金齿,且耕且守即可。侍讲刘球也上疏请罢麓川兵。但其时宦官王振专权,一意孤行,决策派兵征讨。兵部尚书王骥逢迎其意,也主张用兵,于是麓川之役再起。六年正月,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发四川、贵州、湖广、南京兵十五万,转饷半天下,征讨麓川。十二月,思任发渡江逃往缅甸,王骥等班师。七年十月,又命蒋贵、王骥征麓川,大败叛军,思任发又逃脱。十年十二月,缅甸将思任发交给明军,斩首献于京师。十三年春,为讨伐思任发之子思机发,明朝又兴兵十三万征剿。思机发多次遣使入贡谢罪,明军与思任发少子立约,许其管理部众,居于孟养,遂罢兵。

明朝对麓川的多年用兵,造成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麓川军民宣慰使司于正统九年改置为宣抚司,治所陇把(今云南陇川西南),故名陇川宣抚司,成为明廷在云南设置的三个宣抚司之一。

格鲁派

西藏佛教(喇嘛教)教派之一。又称甘丹寺派、甘鲁派、新格丹派。以其僧人戴黄色僧帽,又称黄帽派,俗称黄教。青海藏族僧人宗喀巴创建于15世纪初,后广泛传布藏族、蒙族所居地区。

14世纪末,宗喀巴在西藏学经期间,各教派僧人戒律松弛,不得人心,日益衰落。于是他著书立说,授徒传教,进行改革,纠正各教派的流弊,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创建格鲁(意为善规或善律)派。明永乐七年(1409),宗喀巴在拉萨发起大祈愿法会,随后在拉萨东北汪古日山修建了甘丹寺,是为此派建立之始。格鲁派在佛教理论上,调和各派的矛盾,使之成为统一完整的规范化的教理;要求僧人严持戒律,主张严格持守戒律是修行的根本,制订了对犯戒行为处以很重的惩罚措施,调整了显、密二宗(学佛的两条不同途径)的关系,改变其他教派各有侧重的做法,强调显密兼修、先显宗后密宗、循序渐进的次序;对寺院组织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因而在建立的初期,得到藏族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仰和地方封建势力的支持。到16世纪中叶,此派已广泛传布于藏族地区。为适应寺院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格鲁派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由索南嘉措(1543~1588)开始,正式实行活佛转世制度。万历六年(1578),他应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之请,赴青海传教,俺答汗赠予其达赖喇嘛的尊号,称为达赖三世,是达赖名号之开端。崇祯十五年(1624),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受格鲁派领袖人物达赖五世等之请,出兵击败该派各敌对势力,格鲁派实力遂跃居于各教派之上。清顺治九年(1652),达赖五世到北京,次年,清朝正式册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取得各派总首领地位。康熙元年(1662),格鲁派另一领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圆寂后,又形成了班禅活佛转世系统。五十二年,班禅五世罗桑盖希被清朝正式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乾隆十六年(1751),清朝正式授权达赖七世管理西藏行政事务,格鲁派遂成为西藏的执政教派。其主要寺院有西藏的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今蒙古国境内的额尔德尼召(光显寺)等。大寺院僧人众多,建筑宏伟,雕像精美。由于此派禁止僧人娶妻和参加生产劳动,影响流传地区诸族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59年后,它在西藏原有的封建特权经民主改革而被废除。

宁玛派

西藏佛教古老的教派之一。“宁玛”为藏语古旧之意,该教派约产生于11、12世纪,自称得吐蕃时莲华生大师的教法,历史较他教派早三百年以上;又自认为密教传承系据吐蕃时期古译。由此得名宁玛。其僧人喜戴红帽,故习称为“红教”。16、17世纪后出现了较具规模的寺院主要有:西藏山南的桑耶寺、敏珠林寺、多吉扎寺,康区的噶托寺、佐钦寺(亦译竹箐寺)、白云寺等。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地位。

这一教派没有严密的僧侣组织,教徒相对分散,生活在居民中间,依靠口授心传,重视父子、师徒的法统,僧人专靠诵经念咒、驱魔祛灾以谋生计,名为“阿巴”(即咒师),可以娶妻生子,一如常人。教徒不重教理之思辨,不讲禅说之机锋,与平民生活接近,颇有影响。尤因该派中曾出现若干伏藏师,以发掘地下或山洞中的古逸经书而震世骇俗。该派与地方实力集团关系不甚密切,但仍延续不断。

该派的根本密典为“十八部怛多罗”。宣布的根本教义为九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作密”、“行密”、“瑜伽密”、“无比瑜伽密”、“大瑜伽密”和“无止瑜伽密”。而以大圆满教法统驭其最后的归宿。此外,幻变密藏、马头明王法、诸神护法、文殊法等也都是该派特有密法。其经典传承又分三系,分别以索尔波且、喜饶扎巴,却吉桑波,尼玛俄色、扎西多吉、如吉旺秋等为代表。与明代与元代宫廷中的崇尚相近,有不少红教喇嘛在宫中传密法,颇受优渥。

瓦剌

明人对西部蒙古的称呼。元时称斡亦剌,又作卫拉特或卫喇特。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称。元时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并改狩猎经济为畜牧经济,兼营部分农业。瓦剌有四大部或四万户,简称“四”(蒙古语Dörben,都尔本)。其名称各书记载不尽一致,其中包括许多古老的蒙古语部落和突厥语部落。

明初对鞑靼用兵,使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乘时而起。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即派使臣告谕瓦刺部。永乐六年(1408)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贡马请封。七年,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三王中马哈木势力最强。为争夺蒙古汗位,瓦剌与鞑靼部频繁争战,势力各有消长。八年,明成祖北征,鞑靼势衰,瓦剌乘机南下。十年,攻杀鞑靼的本雅失里,进而南下攻明。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图拉河)。翌年,马哈木等贡马谢罪。不久马哈木死,传子脱懹。宣德九年(1434),脱懹袭杀鞑靼部的阿鲁台,正统初又杀贤义、安乐两王,统一蒙古。他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正统四年(1439)脱懹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至此,瓦剌势力极盛。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攻明,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败于土木堡,英宗被俘(见土木之变),也先直犯京师,但被于谦所却,只好与明讲和,送还英宗。此后,也先与脱脱不花间的矛盾加剧。也先恃强,杀脱脱不花,自己取而代之,日益骄横,景泰六年(1455)被杀。

也先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但对外则西侵谢米列契地,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向东争夺哈密,一度攻入肃州城,以求开拓东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则向青海、甘州等地陆续转移。也先之后约一百五十年,哈剌忽喇兴起。

哈刺忽喇与马哈木、脱欢、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绰罗斯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刺四部盟主。此时瓦刺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直达伊赛克湖。清代,瓦剌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绰罗斯、厄鲁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见厄鲁特蒙古)

兀良哈

明人对东部蒙古的称呼,又名朵颜三卫。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太祖朱元璋置泰宁卫、朵颜卫、福余卫指挥使司。因朵颜卫地险而强,且为兀良哈人,故以兀良哈概括三卫。

泰宁卫的蒙古语名“罔流”(或往流),即翁牛特部,首领系辽王脱脱(成吉思汗末弟铁木哥斡赤斤四世孙)之后。福余卫自称我着(或我著),

女真

语密林之义,也惠宁王之后,科尔沁等部渊源于此。朵颜卫曰五两案,即兀良哈异译,创始者脱儿豁察儿乃成吉思汗功臣折里走之后,为喀喇沁、东土默特二部的始祖。三卫所辖区域以嫩江为中心,东起乌裕尔河,西至洮尔、绰尔两河流域。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以三卫骑兵从战有功,把大宁卫之地予兀良哈,大宁等卫内撤以后,三卫逐渐南下,明朝中晚期,朵颜卫分布广阔,东自大碱场(今辽宁喀左),北至西拉木伦河,西迄延庆州四海治(今北京延庆东),南达宽城(属河北);福余、泰宁两卫的居地东达辽河中下游,最南端可至海城一带,东北一部分到松花江流域,西南至小兴州(今属河北滦平)与朵颜卫一些部落参错居住。明朝授三卫首领以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等官,决定其更袭和升迁,并颁给敕书,以凭朝贡。规定三卫每年两贡,每次各五百人,由喜峰口出入,贡物有马、驼等物。永乐初,还在辽东开东原和广宁(今辽宁北镇)等地设立马市,与三卫市易马匹。尽管三卫时而寇掠明之边地,但总的说来,他们尚能服从明朝中央政权管辖。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朵颜卫首领花当(即和通)势力自辽东远达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市)边外。由于三卫屏捍,自立三卫至嘉靖年间的一百五六十年中,平滦诸州未遭蒙古侵扰之祸。明清战争中,三卫先后服属于清。

此外,明人也称唐努山等地乌梁海为兀良哈(又名之曰“黄毛”),名同实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