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经济:“互联网+泛娱乐”时代的连接变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7:55:59

点击下载

作者:王乃考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直播经济:“互联网+泛娱乐”时代的连接变革

直播经济:“互联网+泛娱乐”时代的连接变革试读:

前言

正如滴滴出行满足了人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出行需要、饿了么找准了人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就餐需要一样,破土而生的直播应用也迎合了用户精神层面的需求,驱动了整个直播经济的发展。

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曾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这句话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直播经济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泛娱乐”时代的真实写照。直播使得内容制造和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任何一个想要获得关注的个体都可以不依赖传统的大众媒介,而仅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够快速获得大量粉丝或拥趸。

不过安迪·沃霍尔在说“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之前还有另一句话,他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正如前一句话的预见性一样,这句话也反映了直播时代的传播特点。以互联网为成长土壤的直播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辐射范围,也提高了用户的注意力流动速度,使用户的注意力极易转移。为了能持续地获取用户关注,直播平台及主播通常采用如下两种策略:其一,挖掘用户的需求,持续提供优质的内容;其二,将注意力资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变现。

对于直播的变现方式而言,除了付费观看及粉丝打赏的方式外,直播主要通过广告营销的方式进行变现。传统的媒体广告由于受众面宽泛,虽投入不菲的资金,但难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营销效果。而直播营销的定位则更加精准,且互动性更强。通过主播与用户的近距离接触,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因此商业变现空间十分巨大。

具体到直播的广告营销方式,也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直播与电商的结合,当红明星杨颖于2016年4月在天猫进行了直播,美宝莲仅用2小时就售出1万支口红,足以看出直播与电商的天然耦合性;再如,直播与品牌营销的结合,除小米与奇酷进军直播营销领域外,万达也开始入驻视频直播,万达集团不仅在花椒平台开通账号,更是全方位地向观众呈现万达文化,直播内容包含发布会现场、职工宿舍、员工食堂等。

不管采用何种直播方式及变现方式,直播想要获得更为健康持久的发展,仅靠主播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实现。参照国外的相关经验可以发现,直播的发展的理想结果即打造产业链、形成生态化。如今,国内相关的产业也已经逐渐成型。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直播是随着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直播经济应该以技术为基础。即如何让用户在参与直播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如何通过技术将直播和电商等顺畅地结合在一起。另外,由于VR在直播领域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时空因素的限制,提高观众的参与度,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因此VR直播有望成为直播的下一个风口。

根据艾瑞咨询提供的相关数据:每10万精准粉丝能够提供的利润约为百万元。直播由于其社群化和互动性,变现能力自然可见一斑。而目前的情况也足以表明,直播已经成为互联网创业和投资的新风口。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对直播的技术问题、模式运作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以期读者能够换个角度看直播,对直播经济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一章直播经济:网络直播的诞生与崛起1.1直播元年:2016年全面爆发的现象级风口1.1.1 网络直播的前世今生

网络直播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将现场直播以视讯的方式上传,以供用户进入网站观看的传播形式。凭借互联网的传播快速、内容直观等优势,以及无地域限制、交互性强等特点,网络直播带来的现场推广效果,较传统的传播方式明显增加。

当前,我国的网络直播形式主要存在如下两种:

其一,借助电视信号的网上观看。该种形式通过采集电视信号,然后完成数字信号转化后上传网络,以供用户观看。它是网络直播的最初形式,也是至今沿用的形式之一,比如,春晚的直播,以及文艺活动、体育赛事等的直播。

其二,自设独立信号的网上观看。在活动现场架设信号采集设备,自主收集新视频内容,并将此形成独立信号后传输至导播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网址完成观看。

◆网络直播的起源

网络直播的产生与网络视频之间存在着莫大的联系,正是基于网络视频的火爆,观众对娱乐视频需求不断上涨,为简化视频上传流程,网络直播继而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视频是网络直播的前身。

对于斗鱼TV而言,这一极受欢迎的网络直播平台,早前隶属于弹幕视频网站AcFun。AcFun作为中国第一家弹幕视频网站,自成立以来每日投稿视频不断攀升,用户黏性也日渐增强。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用户要求增强网络视频的互动性,在此情况下AcFun成立生放送直播平台。

这一平台的成立,不仅克服了网络视频上传的弊端,同时也满足了用户的互动需求,一时之间成为网络用户的焦点。不久之后,由于受到资金限制,以及发展观念的冲突,生放送直播平台从AcFun独立出去,并正式更名为斗鱼TV。

◆网络直播的内涵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网络传播必将成为新媒体,甚至可以说,凡是与网络相关的媒体形态均可列为新媒体行列。

自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已经开始,自此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上网浏览得知天下时事,可以在网上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可以将自己的心得发至网上以供分享……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网络规模的壮大,网络容量日渐得到扩充,从而孕育了网络流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在功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即在原有的文字浏览、图片发布等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音频、视频的应用。网络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直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网络直播是在互联网上视频信息的采集、发布、收看可同时进行的传播形式。

◆网络直播的特点

网络直播主要具有如下五个特点(见图1-1):图1-1网络直播的五大特点(1)共时性

伴随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的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通信设备逐渐普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以上设备获取信息。如今,无线局域网(Wi-Fi)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手机、PDA等对流媒体信息的接收能力显著提升。

众所周知,很多大事件的直播存在时间限制,若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观看,只能等待重播。网络直播出现之前,人们若想观看体育赛事、重大事件的直播,身边没有电视机是不能实现的,这给观众带来极大的不便。网络直播出现后则给观众带来极大的便利。用户如果有观看直播的需求,可拿出随身携带的通信设备(以手机为例),连接Wi-Fi,搜索直播链接,即可进行观看。也就是说,在网络直播模式中,视频采集、发布、收看可同时进行。(2)互动性

互动性是网络直播与传统直播的最大区别。传统媒体在直播事件时,只能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将现场事件的发展传递给观众,观众之间是不能进行彼此交流的。而网络直播不仅可以让用户及时掌握事件的动态信息,而且还可以与观看同一直播的用户进行沟通,用户将自己的想法、观点、感受等,发表在即时留言板、论坛、弹幕等上面,实现与其他用户的互动。(3)灵活性“线性传播”是以电视为主的传统传播媒体普遍具有的特质,简单来讲就是所有节目存在一定的播出顺序,这就决定观众无法对播出节目进行自主选择。基于线性传播的特点,观众在传统传播模式下,若不能准时观看直播,需到特定时间段等待重播。

伴随网络媒体的兴起,观众的选择自主性逐渐提升,这取决于节目视频经网络直播后便储存于该平台,观众即使错过直播,也可在任何时段登录网络平台进行点播。可见,网络直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更好地满足受众观看需求。

具体而言,网络直播的灵活性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网络直播内容的采集非常灵活。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网络直播内容的丰富性,包括吃饭、旅游、购物、娱乐等各种不同的活动都可以成为直播的内容,而且内容采集时一般仅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操作。

其二,网络直播内容的发布非常灵活。无论是专门的直播平台,还是淘宝等电商平台,只要申请入驻并通过审核后便可以轻松发布自己的直播内容。

其三,网络直播内容的接收非常灵活。对用户而言,只要有电脑、智能手机等相关设备,便可以登录直播平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4)平民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内容生产和发布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甚至可以说,直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成为对网络大众普遍使用的表达方式。无论是明星、网红、意见领袖,还是普通的网络用户,均可以登录网络直播平台发布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并以此为媒介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当然,网络直播的低门槛也容易造成直播内容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内容甚至可能触及法律底线,这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直播平台的内容监管。(5)平等性

在以电视为主的传统传播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是单向性的,即媒体制作后传输给观众收看。在这样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内容制作方与用户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内容制作方具有更大的主动权,处于较高的位置,而用户的地位则更为被动。

而在网络直播模式中,多元化的共享平台,使得直播内容的采集、发布、收看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直播内容的制作者之间、用户之间是彼此平等的,均具有同样的权利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和平台规则;另一方面,内容的制作者与用户之间也是平等的,双方均拥有自主选择权,并可基于平台进行互动交流。1.1.2 全面爆发的平台之战

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曾经作为小众市场的视频直播产业已经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在海量的用户流量及不断涌入的资本的支撑下,视频直播时代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当然,对于诸多入局其中的创业者及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如何凭借这一新兴市场成功登顶。

视频直播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播成为各大平台抢夺的重要资源,竞争对手之间为了吸引主播入驻平台,也纷纷采用了外卖、出行、电商等领域普遍采用的“烧钱”策略。这对于以主播为代表的内容生产者及阿里云、百度云为代表的视频直播云服务方案供应商而言,无疑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从传播角度上来看,相比于文字及图片,视频在传递信息方面明显更具优势,其传播的内容更为生动、丰富,可以附带强烈的情感因素。只不过由于技术及软硬件基础方面的限制,视频产业的爆发时间大幅度滞后于文字及图片产业。

在互联网的进化历程中,信息传递从最开始的文字、图片,逐渐过渡到音频,如今又发展到视频。在内容消费需求升级及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的背景下,凭借内容更为多元、传递信息更为精准、高效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视频受到了广大民众的一致青睐。

互联网创业公司对视频的重视程度,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的四大门户网站中,对视频尤为重视的腾讯和搜狐,如今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当然,新浪凭借微博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值得我们学习,而对视频业务最不重视的网易在这三家昔日的竞争对手面前则显得有些失落。

在版权成本大幅度增长及用户表达诉求集中爆发的背景下,用户创造内容的UGC模式被各大视频平台所广泛采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生产内容及消费的热情。随着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细分市场也被不断开发出来,以YY、9158为代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凭借切入互动视频直播,而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

与传统视频所不同的是,视频直播具有的内容基因及社交基因更为丰富。而移动直播则更是将移动性、社交性、娱乐性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私有化路上走得格外艰难的陌陌通过向视频直播转型进行殊死一搏,从其公布的2016年第1季度财报来看,陌陌转型已经取得初步成功。

腾讯旗下拥有两大视频直播平台,分别为强调泛娱乐的腾讯直播与主打体育赛事活动的企鹅直播。此外,腾讯还入股了龙珠直播及斗鱼直播,如果仅从视频直播布局来看,腾讯已经明显领先于百度、阿里巴巴。为了更好地留住用户,视频直播平台纷纷在用户与主播、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面投入了巨大资源,视频直播社交时代的序幕已经悄然拉开。

进入2016年后,视频直播移动化及泛娱乐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在盈利方面,传统直播网站通常是借助于为用户提供游戏、秀场及户外探险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吸引用户充值会员、打赏、赠送等方式获取收益。随着Facebook、腾讯等社交巨头的布局,视频直播的社交基因逐渐强大。

移动视频直播变革了人与世界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人们创造出的丰富、生动的直播场景,有效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1.1.3 从直播1.0到直播4.0

事实上,视频及直播都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国内最早的直播可以追溯到1984年国庆举行的阅兵直播,此次直播不仅刷新了中国电视收看人数纪录,更是我国首次通过卫星向海外各国转播国庆阅兵。

电视直播过渡到互联网直播耗费了20年的时间,相比于传统电视直播而言,互联网直播的互动性及实时性更具优势,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以YY、9158等互动视频直播的成立作为我国的直播1.0时代,我们可以将直播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图1-2)。

◆直播1.0时代:PC秀场直播

2005年,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各大视频网站用户人数保持高速增长。以陌生人视频社交为切入点的9158在诸多视频网站中突围而出,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其从最初的网络视频聊天室逐渐发展成为主打美女主播的秀场。图1-2国内直播经历的四个阶段

与此同时,语音出身的YY开始拓展直播业务,其开发出的通过成立不同工会培养网红的模式,成为许多视频直播平台研究的一大典型案例。2010年,视频网站六间房向主播秀场方向全面转型。在PC秀场直播方面,YY、9158及六间房三大平台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并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以虚拟物品打赏、会员充值及与品牌商合作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直播2.0时代:游戏直播

2014年,YY将游戏直播剥离出来,并创建虎牙直播;A站的“生放送”板块被买走并创建斗鱼TV。2015年,苏州游视网络科技借助电竞团队PLU打造了龙珠直播,王思聪也创建了直播平台熊猫TV。

由于近几年我国游戏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游戏直播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并成为电竞产业完成价值变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竞赛事相对频繁、游戏用户群体购买欲及忠实度较强,游戏直播的娱乐性及社交性更为强烈,从而使其成为继秀场之外的第二大独立战场。

◆直播3.0时代:移动直播、泛娱乐直播

2015年,我国移动视频直播平台大量涌现,主打“分享”及“陪伴”主题的花椒、映客及一直播等,成功吸引了包括90后及00后在内的诸多用户群体的一致青睐。

由于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持续突破,限制移动直播发展的诸多痛点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移动直播进入快速普及推广阶段。在吸引用户流量及获取用户碎片化时间方面,随时随地观看直播的移动直播模式具有巨大的先天优势。

打破时间及空间限制的视频直播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直播场景,泛娱乐直播演变成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由于内容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为了迎合用户需求,直播平台必然要向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泛娱乐”领域全面拓展,视频直播与更多的细分领域不断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泛娱乐直播包括演唱会直播、赛事直播及综艺节目直播等。视频直播应用范围的全面拓展,也代表着其变现渠道越发多元化,内容供应者及视频直播平台能够从中挖掘出巨大的价值。

◆直播4.0时代:VR直播

由于谷歌、Facebook、三星等跨国企业在VR软硬件生产方面所取得的实质性突破,VR从概念开始落地为各种产品,将VR应用至视频直播领域后,有望开启一个全新的直播4.0时代。

与普通的视频直播相比,VR直播能为用户提供360°的全景画面,将会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及沉浸式体验,触手可及的场景道具及逼真的直播环境,将极大地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及忠实度,最终使视频直播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花椒直播在2016年4月举办的北京车展中,通过将移动直播与VR技术融合,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视听享受;致力于发展体育VR直播的微鲸科技,为用户提供包括中超联赛、足协杯赛及业余足球联赛在内的诸多国内优质足球赛事。未来,随着VR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视频直播将为创业者及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1.1.4 网络直播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来看,国内日益火爆的互联网直播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见图1-3)。图1-3网络直播的发展趋势

◆直播移动化

纵向地看,视频直播从最初的大型演出直播、电视新闻直播,发展到PC时代的互联网直播,再到今天异常火爆的移动直播,不论是直播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12年,YY平台上线了YY游戏直播,开启了国内游戏直播发展的序幕,而其构建出的“一个主播、一个视频、一群围观者”的视频直播模式也成为后来者争相模仿的对象。YY、9158、六间房等直播平台也借助这种“秀场”模式成功聚合起一批拥趸者。不过,受制于互联网整体生态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互联网直播以游戏、秀场模式为主,产业链相对单一,影响力局限在固有领域,尚未引发大众的关注和青睐。

移动互联时代,不论是通信技术、网民规模还是智能硬件等方面,都已具备了支撑移动直播的坚实基础,从而使移动直播成为网络直播领域的超级风口。从2015年开始,国内移动直播产业全面爆发,大量资本不断涌入,BAT、乐视、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加快布局,移动直播内容也超出了最初的秀场和游戏模式,向着泛娱乐化和泛生活化的垂直细分领域拓展延伸。

◆直播社交化

在碎片化社交时代,文字和图片所能传达的信息范围和内容深度都比较有限,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的深度社交需求;而视频直播的互动性、及时性、接近性、冲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质,则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深度交互需求,成为社交媒介提升平台活跃度、吸引和留存用户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视频直播社交有着远超文字和图片社交的用户吸引力,因此不论是海外社交巨头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QQ、陌陌等主流社交应用,都纷纷上线了视频直播功能,以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社交互动需求。另一方面,视频直播应用的核心也在社交方面,因此直播平台的发展也十分依赖于社交平台的流量入口和传播效应。

国内大多数成功的直播平台都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有力支持,因此社交化将成为互联网直播平台的重要发展趋势;而随着视频直播与社交的深度融合,视频社交也将逐渐颠覆当前主流的文字和图片社交形态。

◆直播开放化

从早期的文字、图片、博客、BBS,到后来的秀场和游戏直播,再到移动互联时代下的“人人可直播”模式,网红都以其巨大的粉丝效应受到各方追捧,成为各个平台吸引和留存用户的“利器”,也自然是视频直播平台争抢的重要资源。

借助网红和网红经济,直播平台能够吸引和黏住更多用户。同时,直播平台也试图将自身打造成网红孵化平台。由此,网红和直播平台便形成了一种交互强化、共生共荣的关系。

不过,从直播平台来看,过于依赖明星网红的发展模式显然弱化了平台本身的价值,也不利于直播产业的良性长远发展。因此,直播平台应该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综合,通过开放性的平台生态纳入更多基础场景,将自身打造成“大而全”的综合直播平台,从而摆脱主要依靠明星网红主播进行引流的状况,培育出独立于明星网红主播的更多价值。

比如,Twitter的Periscope和Facebook的FacebookLive之所以能成功击败创立更早的移动视频直播平台Meerkat,主要就是实施了开放平台战略,能够对更加多元广泛的场景进行连接,从而超越明星网红主播获得了更多的流量来源。因此,开放平台模式也将成为直播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直播去低俗化

视频直播虽然打破了拟态环境,逐渐成为大众获取真正信息的首要选择,但也引发了人们对视频直播的伦理争议。对直播内容政府将予以监管。

比如,2016年4月,在我国文化部下发的第25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中,包括斗鱼、龙珠、战旗、虎牙等在内的多家网络直播平台由于提供了与社会主流价值相悖的直播内容而被罚款和责令整顿。

随着直播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的这类监管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并成为常态,2016年12月1日,我国《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必然会推动直播平台突破低俗化发展路径,转而通过打造优质内容来挖掘互联网直播的深度价值。

◆直播高科技化

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其传播学经典著作《传播的偏向》一书中曾提到,“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也会带来一种新的文明”。近两年逐渐爆发的VR技术,正拥有伊尼斯所说的创造新文明的潜力。

随着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并逐渐融入更多行业、领域和场景中,VR产业革命的大潮已然来临,大量资本不断涌入,VR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而与VR技术有着天然契合性的直播领域,自然也成为VR应用的重要方向。

VR技术所具有的更强的沉浸感、临场感和体验感,使国内外主流直播平台纷纷在VR直播方面发力布局,如美国游戏直播巨头Twitch宣布推出VR直播平台,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游戏直播观看体验;国内移动直播平台花椒直播也宣称将把业务范围拓展到VR移动视频直播领域。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大量资本和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涌入,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级VR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VR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用户市场的开拓培育,VR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视频直播作为VR技术最佳的应用场景,也必然会随着VR整体产业的爆发迅速发展。VR直播将逐步渗透到新闻事件、演唱会、体育比赛、游戏等各种直播场景中,成为社交直播平台的标配,从而推动互联网直播进入到全新的VR直播时代。1.2直播经济崛起的驱动因素与商业变现1.2.1 直播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视频直播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宽带技术的持续突破,大幅度降低了直播成本及消费者的观看成本,从而促使更多的企业进军直播领域。

从外部因素角度来看,视频直播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种因素的支撑(见图1-4)。图1-4直播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

◆技术突破

技术突破向来是产业革命爆发的核心驱动力量,具体到视频直播方面,就是智能手机、通信技术及宽带技术的不断突破,为视频内容的生产及传播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4G通信技术与无线Wi-Fi的快速普及,再加上各大运营商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降低宽带成本,文化生产者及企业参与直播的积极性大为提升。技术的突破及硬件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使人们消费内容产品的成本明显降低,直播视频从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虽然人们在直播平台上观看视频直播的门槛相对较低,但直播平台上传带宽却存在着诸多的要求,这一问题在VR直播方面体现得尤为严重。实时、稳定、流畅是视频直播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需求,CDN技术、云存储、编码硬件及美颜摄像头等各种直播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优质的视频直播服务体验。

◆互娱共生

电竞赛事直播活动向来是游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直到网络直播开始崛起后,电竞产业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直播进一步加快了电竞产业的普及进程。以前,国内广大民众对电竞产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很多人认为整天打游戏的电竞选手是不务正业。但如今,视频直播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真实的电竞产业,电竞选手在直播平台获得的年薪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高额签约费更是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很多游戏通过直播平台的推广变得十分火热,人们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对文娱产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在直播平台中观看游戏直播开始成为许多年轻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玩家在观看游戏直播时,通过与其他玩家及主播进行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游戏资讯、学习更多的游戏技巧等。

电竞与视频直播的碰撞融合,使得电竞观赏价值得到极大提升。电竞直播在国内的YY、国外的Twitch等平台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市场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游戏直播用户规模达到1.4亿,其中电竞用户直播渗透率高达70%。电竞游戏不仅带给用户极强的娱乐体验,而且它具有的观赏价值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玩家在自己的空闲时间观看视频直播。

◆资本助推

虽然直播平台并不需要像许多制造行业一般购入大量的设备,但其投入成本,如宽带成本、签约主播成本及购买直播版权成本等,同样十分庞大。

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直播尤其是游戏直播具备着强大的变现能力。YY(欢聚时代)发布的财报显示,YY旗下的虎牙直播2015年第4季度营收达到1.33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52.2%。华创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直播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060亿元。

由于视频直播的强大发展潜力,大量资本巨头开始涌入这个即将迎来爆发的新兴市场(见表1-1)。腾讯投资斗鱼直播、龙珠直播,360则收购了花椒直播等。除了直播平台外,许多作为直播基础配套设施的美颜应用、屏幕录制软件等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到2016年5月,我国有16家直播平台获得投资,即便是投资金额最少的也有数千万元。表1-1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视频直播领域的投资事件1.2.2 直播经济崛起的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来看(见图1-5),视频直播所具有的特征使其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青睐。与文字及图片相比,视频内容更容易使用户产生共鸣,而且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实时性及不确定性等都赋予了直播较大的吸引力。图1-5直播经济崛起的内部因素

◆进入门槛低

主播进行视频直播的要求相对较低,直播软件简单易操作,而且能够随时切换直播场景,极低的技术门槛及成本要求使得大量的内容生产者开始在直播平台上掘金。

直播内容十分多元化及个性化,人们通过PC或者移动终端都可以观看各种各样的视频直播。借助于直播平台,人人都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能及魅力。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途径,视频直播让人们在进行情感交流的同时,使沟通变得更加高效。

◆内容真实且丰富

直播的实时性特征确定了其提供的内容是相对真实的,主播们可以随时随地借助直播将自己身边的真实场景展现给广大用户,而且视频直播兼具视频及音频,内容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不会像文本及图片内容一样时间久了很容易让用户产生疲劳感。

◆互动性与不确定性

实时互动是视频直播的核心优势之一,现阶段视频直播的实时互动主要是通过发送弹幕的形式实现,而未来随着VR技术的全面应用,可能所有观看直播的用户都可以与主播直接在虚拟空间中用语音进行交流。

视频直播具有不可预测性,与经过精心策划及多次排练的综艺节目等视频相比,无论是主播还是用户都无法知道视频直播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且随着户外直播的兴起,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利于打造社群

人们观看视频直播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而基于同种兴趣爱好观看同一个主播的用户群体很容易发展成为社群。美食、体育、游戏等都是很容易发展出社群的领域,通过社群互动不仅有效提升了用户忠实度,也为主播及直播平台发展社群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户习惯的变化

用户习惯的变化也是视频直播得以成功崛起的一大重要因素。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人们对视频的消费需求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在微博发布的2016年第1季度财报中,微博平台日均视频播放量为4.7亿次,同比增长高达489%。

社交巨头Facebook公布的数据同样显示了视频消费的火热。截至2015年年底,Facebook日均视频播放量高达80亿次。社交新闻网站BuzzFeed在Facebook直播了一个测试西瓜承受能力的实验:在西瓜上逐条增加橡皮筋,直至西瓜破裂。据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实验最高同时观看人数超过了80万人。1.2.3 流量与内容变现的最佳路径

互联网直播的快速爆发将颠覆创新网络传播形态,成为移动社交的重要方式,并为流量和内容变现拓展出更大的想象空间。

◆还原信息的真实性和即时性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曾提出了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理论,指出公众对外界环境、事件或事物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媒体影响的,但媒体为大众提供的“象征性现实”却常常出于各种原因与“客观现实”产生偏差,成为一种“拟态现实”,进而导致了大众对外界认知的偏颇。

随着Facebook、Twitter、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普及,大众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变成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的主动参与者,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分享正在发生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拟态环境”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不过,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的内容信息具有主观性和延迟性,往往因人而异甚至被断章取义,这反而增加了大众获取和判定真实信息的难度。

移动直播应用则有效化解了文字和图片社交形式的主观性、延迟性问题。用户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将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实分享给全世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线上内容与客观现实不会发生偏差。

随着互联网直播逐渐渗透到新闻、娱乐、社交、生活等各个领域,现有的网络传播形态将被颠覆创新,一个全民直播、全面直播的时代已然到来。

◆“直播+”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企业市场(B端市场),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低成本的传播与推广,往往是企业追求的营销渠道,随着直播平台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企业便逐渐向平台进军。在直播平台上,用户族群数量庞大,B端用户群体借助该平台寻找目标消费群显然更为便捷。此外,新时期企业存在越来越多的需求,其营销需求的满足借助直播平台实现已十分普遍,比如阿里巴巴的“牛吧”,聚美优品、淘宝、蘑菇街等都在纷纷尝试直播营销,“直播+电商”越来越火爆。

在这个直播元年,“直播+”的概念成为行业的热议焦点。阿里巴巴的B端直播市场目前已全面开放,基于阿里云构建的趣拍云直播平台,当前成为企业的重要应用平台。随着全面直播时代的到来,视频云将发挥更大的价值空间,尤其是游戏、娱乐等垂直领域,C端市场必将对B端市场造成影响,当然很多的B端市场尚处起步阶段,视频云具有的价值空间远远超出想象。

视频直播的火爆也拓展了内容产业价值想象空间。不论是最早的秀场直播、游戏直播、体育直播,还是当前快速崛起的泛娱乐直播、社交直播、VR直播等,“直播+”都为互联网商业生态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使互联网营销和内容变现拥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直播虽然是一种早已存在的传播方式,但直到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熟以后,直播产业才具有了真正爆发的基础,成为各个媒体平台的布局重点。不论是腾讯新闻等资讯类的APP引入直播模式,还是QQ、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增添直播功能,都表明直播逐渐成为线上传播平台的标配和竞争“利器”,互联网媒介平台正迎来“无直播,不传播”的新阶段。1.3直播生态:直播风口下的商业生态圈1.3.1 直播风口下的商业生态圈

从发展历程来看,国内直播领域从最初的PC秀场直播,到后来的游戏直播,再到今天内容和形态更加丰富多元的泛娱乐类直播和移动垂直类直播。

秀场直播时代,YY、9158和六间房三大直播平台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游戏直播领域,随着众多资本的涌入布局,形成了斗鱼和龙珠、战旗、熊猫、虎牙“一超四强”的市场格局。在泛娱乐化趋势的推动下,直播获得了更加多元广阔的应用场景,移动直播和深耕户外、体育、科技等垂直内容的直播形态快速崛起,推动了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

◆传统秀场直播

秀场直播是指通过能唱会跳的美女将唱歌、跳舞、才艺表演等直播内容呈现给用户,是音乐经济和美女经济的有机结合。这一直播形态发展最早,内容与规模也基本稳定;主播的个性特质相对较弱,具有较强的复制替代性,平台概念更强。

国内秀场直播平台主要有YY、9158、六间房、百家百秀、网易BoBo、新浪秀场等。不过,由于前三个平台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国内秀场直播领域基本是“YY+9158+六间房”三强争霸的格局。

◆游戏类直播

游戏类直播是以观看主播玩游戏为内容呈现形态,包括网络游戏、单机游戏、其他类型游戏及户外娱乐等多种直播内容。在游戏直播形式中,主播是吸引和黏住用户的重要元素,因此具有较强的个性色彩,不容易被复制;不过,直播平台借助游戏主播的高人气聚合起大量粉丝后,可以逐步跨界拓展其他直播内容;同时,游戏直播在画质方面的要求不高,直播内容的生产壁垒也较低。

当前比较知名的游戏类直播平台有海外的Twitch、AfreecaTV及国内的龙珠、斗鱼、熊猫等。

◆泛娱乐类直播

泛娱乐类直播是在泛娱乐化大潮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固定的直播内容,而是力图搭建任何娱乐场景下都可以实现直播互动的移动直播平台,形成最广泛用户参与的全民直播浪潮。例如,映客、花椒等移动直播应用发展迅猛;YY、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开始突破内容局限,在户外、御宅、演唱会等多种泛娱乐场景中积极进行直播布局。

不过,泛娱乐类的垂直直播往往都对某个方面有着更高要求,如演唱会直播在画质方面的要求,户外直播对内容生产工具方面的更高要求,以及过于小众的科技直播内容对内容价值的更高要求等。

借势泛娱乐产业的爆发,泛娱乐直播平台也实现了高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比如,2015年推出的直播类社交应用平台映客,下载量超过1亿,多次位居AppStore免费榜的榜首,月创收能力最高时甚至超过2亿元;而2014年乐视网与汪峰合作推出的北京鸟巢演唱会付费直播模式,则吸引了超过7万网友的付费观看,一次便创造了200多万元的收益。

◆其他垂直类直播

垂直类直播是围绕特定的主题、为用户提供“UGC+专业内容”的一种直播形式。这一直播的特点是有着明确的用户定位和内容引导,对目标群体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和黏性,因此比较容易借助直播主题或主播留存用户。

除了较早的游戏直播,当前国内的垂直类直播已经覆盖了众多方面,如商务领域的微吼直播,教育领域的欢拓科技、三好网、早道网校,财经类的易直播财经平台、阿牛直播、掘金直播、点点财经直播等。

同时,通过深耕垂直内容满足用户的专业深度诉求,也使这类直播平台有着较强的变现能力。以教育类直播平台——早道网校为例,其当前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日语直播网校,月创收规模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并仍以每月20%~50%的速度快速增长。1.3.2 直播生态下的主播争夺战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尝试,网络直播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更是日益走向成熟与完善。当前,火猫TV、斗鱼TV、虎牙TV等众多的娱乐型网络直播平台,似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纷纷走入人们的视线,也进一步促进了网络直播文化的快速发展。

网络直播可为受众带来视觉的冲击、听觉的享受及便捷的服务,深受年轻受众的欢迎。当前,大型互联网网站、电视台等,对自身能力做出判断后,纷纷在自己的网络平台开始增设直播活动,试图开拓自己的网络直播板块。网络直播能够深得推崇,一方面在于快捷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则在于网络直播的互动性,尊重了受众感受。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不断发展与优化,网络直播文化的市场前景更加明朗,网络传播的优势特点日渐显著。网络经营企业面对如此机遇,不仅开始加大市场投资,更是加快对直播平台的创新与优化,通过改善受众的观看体验,抢占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创新直播节目形式,也成为网络经营企业提升竞争实力的手段,比如邀请知名主播、开展名家访谈、进行大型赛事的转播等。“我有他无”的直播节目,能够为直播平台吸引更多的受众,以某一名人名家访谈的网络直播节目为例,该节目获得的同时观看人数多达300万人。由此可见,网络直播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同时,在电视节目“真人秀”无比火爆的当下,受众开始提出更高的观看需求,促使“真人秀”节目也日渐向网络平台转移。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受众自主性增强,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主播与之互动,利用弹幕系统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实现交流。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有名气的网络主播,平均各时段吸引的同时在线观众约30万人,其中存在很大部分观众是主播的忠实粉丝。随着网络主播人气的增加,粉丝群体数量也会逐渐庞大,他们将如明星般成为公众人物之一,相应地,人气主播带来的效益也将迅速翻倍。

正是基于人气主播的“明星化”趋势,导致网络平台之间展开一场主播争夺大战,促使知名主播的签约费用高达7位数。这种不择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虽然很大程度上将导致网络直播平台注资增加,但也是推动网络直播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视频直播的群体主要包括两类:网络主播与网络直播观众。

◆网络主播

网络主播,就是负责网络活动或网络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个具备超强综合能力的职业。一般情况下,网络主播需要参与到直播活动的策划、编辑、制作、互动等多个环节,尤其在与观众互动环节,往往要只身一人面对数以千万的观众,完成与他们的实时交流。

直至今日,国内网络主播多数拥有自己的直播间,按照数据显示应占90%左右。观众与主播的互动,首先要找对平台,在平台网站搜索房间号和频道号,或者直接搜索主播昵称,查找直播间并进入。同时,观众也可登录直播资料库,进入秀直播网后查询直播间信息。

直播节目的录制需提前进行,节目完成后上传相关网站等待审核,网站审核通过后才能供观众观看。

经市场分析发现,网络直播的观众群体多数来源于90后年轻一代,该群体存在较强的好奇心,且对异性容易产生悸动。基于此,85后、90后等年轻一代,是当前网络主播领域的主力,其中更以女性为主。正是对观众群体特征的全面分析,主播团队中美貌的女主播日渐增多,促使较多的网络直播逐渐走向了形象消费道路。比如淘宝主播的火爆,正是基于对主播形象的塑造。

◆网络直播观众

据相关市场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直播观众群体构成出现新的变化,虽然占据多数的群体仍是80后及90后,但00后的数量则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年龄构成的变化,导致网络直播的传统文化面临被颠覆的风险。

首先,00后年轻群体是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或创造自己的文化,对主流文化日渐失去认可;其次,言论存在极大的争议性。现阶段,由00后发起的“引战”言论越来越多。当然,由此我们也可看到青年观众存在打破常规的欲望,这对网络后续发展是极具价值的。1.3.3 国内外直播平台的发展现状

◆国外视频直播:定位明晰与社交化

Ustream.tv、Justin.tv、Blogtv、Stickam和Mogulus是国外最早的直播服务平台。其中,Ustream.tv和Justin.tv最为有名。前者成立于2007年3月,主要直播现场节目和活动;后者最初是一个以直播形式进行实时群组聊天的平台,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增添了更多主题。

国外直播平台发展较早,且类型多元丰富。同时,随着直播整体生态的优化成熟,各直播网站也通过更明晰的自我定位突出平台特色,深耕垂直细分领域,以在激烈的视频直播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如,国外游戏直播鼻祖、专注于电子游戏直播的网站“Twitch”,最初就是2011 年6月从Justin.tv的游戏主题频道中拆分而来的。

从当前日益火爆的移动视频直播来看,国外移动直播在2011年就初现端倪。彼时,Skype收购的Qik移动视频已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并迅速积累了500万用户。不过,由于当时的智能手机终端硬件和数据流量方面的不足,该服务并没有推动移动直播的广泛普及。

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的介入布局推动了移动直播应用的爆发。不论是电商巨头亚马逊以近10亿美元收购游戏直播平台Twitch,还是社交巨头Facebook、Twitter在移动直播领域的积极布局,抑或是IBM收购Ustream、谷歌推出视频直播服务YouTubeConnect,都表明视频直播成为互联网公司深耕社交应用的重要一环,也表明移动直播走向大众化和社交化。

互联网社交平台不仅能够为视频直播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这些社交平台本身积累的明星和高知名度用户,也能快速提升直播应用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使用视频直播的社交形式,如Facebook就通过付费等多种手段激励平台中的明星和内容创作者多使用直播功能。此外,社交平台中的社区、流量和各种资源优势,也是单打独斗的视频直播企业无法比拟的。

◆国内直播市场:全面爆发,从蓝海到红海

国内方面,一提到视频直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游戏和秀场,前者如斗鱼、风云、虎牙等电竞游戏直播平台,后者如9158、YY等秀场类直播平台。游戏类和秀场类直播成为国内传统视频直播的主要形式,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5年年底才出现变化。

随着智能手机硬件和移动互联网整体生态的发展成熟,映客、花椒等创新性的移动直播平台层出不穷,“全民直播”“移动直播”“视频社区”等全新的视频直播理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推动我国直播产业进入全面爆发阶段。

内容方面,视频直播内容超出以往的游戏和秀场领域,更加多元化、细分化,既有泛娱乐时尚类,也有专注于美妆、体育、健身、财经等垂直细分领域的直播平台。

平台方面,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市场和用户规模分别达到90亿元和2亿人。同时,除了斗鱼、虎牙、映客、花椒这种原生直播平台,秒拍、美拍、B站等越来越多的视频社区也纷纷增加了直播功能,以顺应直播社交的发展大势。

根据iiMedia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的移动直播应用中,传统的游戏和秀场类直播在累计下载量方面仍占据优势,如YY直播依靠多年用户积累的优势,在各移动直播平台中以24.4%的比例位列第一。不过,KK唱响、映客、繁星等泛娱乐类直播平台也正强势崛起,用户规模和累计下载量不断增加。而且,随着全民直播热潮的到来,移动直播将突破固定场景限制,延伸到更加多元广泛的场景中,这将为泛娱乐类和生活类直播平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视频直播的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介入,在进一步推动直播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该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整体市场格局仍有待时间的沉淀。

比如,同属于欢聚时代公司的YY与虎牙直播,虽然以总共33.8%的下载量比例在移动直播领域中暂时领先,但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不论是2014年成立的斗鱼直播在两年内就迅速成为移动直播第二大平台,还是从2016年4月份开始Facebook、腾讯、陌陌、小米等纷纷上线直播功能,发力布局直播领域,都表明直播市场正从蓝海走向红海。而在这种激烈比拼的过程中,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第二章模式运作:泛娱乐时代的直播商业新玩法2.1洗牌将至,直播平台如何创新运营模式2.1.1 技术与资本驱动下的直播之路

2016年成为视频直播元年,投资行业也对视频直播给予高度期望。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截至目前,在线平台数量约200家,而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数则创下2亿人的峰值,其市场规模更是超出90亿元。不难看出,继O2O之后,视频直播成为互联网业界的现象级应用。

在视频直播热潮不断高涨的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某知名VC大佬投资一家直播平台后,就曾向多家直播平台挖掘优质主播,当然这种互挖墙脚的事件已是屡见不鲜,直播平台间的明争暗斗不在少数。基于行业缺陷,在市场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视频直播必将经历一场行业大洗牌。

然而,根据目前各平台的发展状况,尚不能预测在这场行业大洗牌中,哪家平台能够拔得头筹,哪家平台就可以在垂直化场景上受到青睐。但根据团购、O2O及视频行业的发展经验,直播行业在经历过这次大洗牌后,能够得以生存的平台不会太多。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导致风向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最近几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提升,视频的信息承载优势日益彰显,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新型载体,习惯于图文阅读的用户也日渐转向视频。

在过去,视频内容的生产十分烦琐,需经过拍摄、编辑、上传等多个流程。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视频内容生产也变得更加简单。与此同时,基于无线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Wi-Fi和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广,移动看视频已不是难事。此外,云服务的进步、摄像头的优化等,都为视频直播提供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主播形态也不断朝多样化发展,电竞、演艺、秀场、教育等多种主播形态充斥着当前的直播市场,且彼此之间相互交融。当然,在众多的主播形态中,主播概念较强且门槛较低的仍是秀场直播,这也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主播形态。

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促使受众的互动需求得到满足。说到与受众的互动需求,这与互联网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相似度,互动问题一直在视频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增加视频弹幕、主播与粉丝的互动等。

当前,不仅普通人借助直播平台进行各种直播,社交网站、品牌企业、名人明星也纷纷加入直播大军,比如Facebook的视频网站开始进行直播布局、杜蕾斯直播其新品发布会、著名影星巩俐直播戛纳行等。不难看出,全民直播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视频直播已是十分火爆。

但究其根本,技术的进步,不足以导致直播行业的火爆。能够驱动直播行业不断前行的,无疑是直播平台对人性的满足,简单来讲就是对用户需求的满足。每个人都具有诸多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欲望是难以实现的,而直播则为用户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搭讪美女可谓是一种奢求,但在直播平台,用户通过购买礼物,就可以获得美女主播的飞吻。当然,打赏也是让主播获得更多利益的重要方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人受利益驱动而涌入直播平台。

随着直播平台的不断火热,流量、粉丝、IP等也日益高涨,风险投资者与创业者瞄准平台商机,不惜投入巨额资本下海试水,这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资本投入上,欢聚时代以10亿元人民币投资ME和虎牙直播;2016年1月,映客完成了A+轮融资,获得8000万元;斗鱼直播则于2016年3月,完成A轮融资获得1亿美元……

从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看,稳固高效的商业模式,尚未在以普通生活为内容的直播平台上建立起来。直播平台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投放广告,收取广告费用;供其他平台转播,从中获取版权费用;用户打赏,平台与主播分成。此外,平台现有的产业链仍未建立完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盈利模式不够成熟。

无论是针对游戏直播(如龙珠、斗鱼、虎牙),还是PC秀场直播(如六房间、YY)及泛娱乐化平台(如映客、花椒),猎奇心态都是观众接触平台的主要因素。受此影响,单一形态的直播平台不会长久,未来的直播平台将作为载体,提供行业、业务等服务。

即便如此,若没有稳固高效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仅凭高额的资本投入进行跑马圈地,平台将面临持续亏损的风险。现阶段,诸多投资者仅看到了直播行业的火爆,却忽略了投资风险,试水直播行业前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水到底有多深,便盲目进场。事实上,多数直播企业,其利润率极低,甚至仍有很多没有实现盈利。2.1.2 内容红利:粉丝经济商业变现

直播行业发展初期,需要低门槛优势刺激参与者涌入,然而门槛过低也造成了直播内容的良莠不齐,待直播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后,这种内容状况将严重阻碍行业发展。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同时做好对直播内容的把控,对直播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然而,直播平台的内容筛选技术尚不完善,致使较多低俗直播内容充斥平台。从某种角度来讲,这种现状受生产模式的影响很大,由于直播平台内容生产以UGC为主,即用户生产并上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平台的审查难度。

据市场相关调查发现,由外貌吸引追随主播的用户仍占据直播平台的主流。而正是由于直播内容的贫瘠,在直播行业竞争中,平台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多数平台开始邀请名人明星进行直播,以期达到导流效果。

比如,赵本山女儿妞妞在映客直播一场,最高获得88万元的打赏。而专注体育赛事的企鹅直播,自上线以来借助贾森·威廉姆斯、比卢普斯、麦蒂等NBA明星,更是将体育赛事直播办得热火朝天。2016年5月31日,映客邀请米未传媒多名艺人进行直播,其中米未传媒创始人CEO马东也将入驻直播间,预示着映客将在专业内容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显而易见,与普通网红相比较,名人明星更具号召力,借助明星光环可将粉丝效应最大化地呈现出来。在这种粉丝经济模式下,直播平台的变现能力远超视频网站,可以迅速地为平台创造收益。

直播平台的发展与视频网站存在很大的雷同,就其发展路径来看,平台亦需要更为专业的内容作为支撑。综合来讲,要想在行业大战中胜出,直播平台需做到优化产业链、开发上游内容资源、抢占优质资源,同时需对其盈利模式不断探索,创造多元化盈利模式。

单从内容上来看,视频直播平台的差异化布局及用户黏性的提升,主要依赖如下三种内容形态。

★UGC:内容由用户生产,常见的形式为素人主播、秀场主播等。

★UPGC:内容由主播与平台共同产生,内容偏栏目化,主播多为名人明星、专业人士。

★PGC:内容由专业团队生产。

三种内容形态中,UGC最为广泛与普遍,但由于用户对内容的生产缺乏专业性,更没有完善的团队扶持,故而多数内容质量偏低。此外,部分用户过分追求视频的曝光度与点击率,专注于博得大众眼球,导致低俗内容较多。PGC专业性强,但这种较高的专业性也带来了更高的成本要求,资本投入高。

视频直播用户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直播的参与者、内容的创造者。同时,不完全数据统计表明,在中国,约1.4亿互联网用户参与内容制造,而与主创者进行互动的用户数则多达2.7亿。

粉丝经济模式对互联网内容产业造成重大影响,以在线演艺、直播、电竞等社交属性的新兴内容,对粉丝的吸引力更是无法估量,必将成为下一个流量入口。2.1.3 运营突围:构建核心商业模式

腾讯研究院曾针对用户,做过是否愿意为主播付费打赏的相关调查,最终结果显示:愿意付费打赏创造互动机会的用户占33.3%,表示不确定的用户占44.4%,明确表示不愿意的用户占22.3%。由此可见,依赖用户打赏的商业模式并非长久之计,直播平台需要根据自身属性,有针对性地挖掘用户群体,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完善自身产业链。

直至目前,无论是电商、游戏及音乐等内容领域,还是深耕场景领域的直播平台,其流量的引入都基于弱关系领域。可以肯定一点,弱关系下建立起来的忠诚度必然不高。那么,平台该如何突出重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