俪殇:改变历史的女人. 1,先秦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8:31:21

点击下载

作者:文茜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俪殇:改变历史的女人. 1,先秦卷

俪殇:改变历史的女人. 1,先秦卷试读:

书名:俪殇:改变历史的女人.1,先秦卷作者:文茜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3月ISBN:978-7-218-13880-0 壹  女艾谍浇 助少康复国女艾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月明之夜,会成为她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她更不会知道,这一刻,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而且改变了历史,让她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第一章 侍女女艾

女艾从少康身边的一名侍女成为刺客,只用了三年时间。

少康是夏朝第五位君主姒相的儿子。不过,这时候夏朝已经灭亡,身为夏朝君主的后人,少康正蛰伏在纶邑。

少康的蛰伏是迫不得已,甚至可以说,他的蛰伏只是在等待机会复仇,恢复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大禹的儿子姒启,都城在阳翟。“夏”源自姒姓夏后氏。

夏朝未建立前,是个以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这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之所以最后以“夏”为国号,是因为在这个部落联盟里,“夏后氏”排在首位。

在姒启建立“夏”朝前,他是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而在姒启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前,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都是采用禅让制的。也就是说,要从十二个氏族的部落里,选出一位既有德行又有能力的人。也正因如此,第一位部落联盟首领尧才将首领之位禅让给并非他子孙的舜,而舜又禅让给并非他子孙的禹。

不过,到了禹的时候,由于禹的继任者皋陶没有继位便死了。于是,禹便将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给了伯益。

由于伯益的德行和能力都不足以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导致其他部落的人不服,而姒启的能力远在伯益之上,因而,在众人的支持下,姒启用武力打败了伯益,顺利即位。

这样一来,虽然禹没有直接传位给姒启,结果却是他的儿子成了继任者。姒启即位改变了一直以来部落联盟的禅让制,开创了世袭制的先河。

姒启做了十二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并以“夏”为国号。原本的部落联盟,变成了由十二氏族组成的国家,而姒启也从部落联盟首领一跃而成为一国之君。

夏朝由此诞生。

姒启死后,他的长子姒太康继位,将夏朝的都城迁往斟鄩。

姒太康不仅喜欢玩乐,而且痴迷狩猎。有一次,姒太康竟带着亲信前往洛水北岸打猎,且一去三个月不归。

作为一国之君却百日不归,夏朝内部矛盾重重,民众大为不满,这给了东夷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后羿可乘之机。他趁机夺城,并将姒太康拦在城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国”。

这位后羿是谁呢?就是神话传说“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至于为什么会有“后羿射日”这样的神话,应该是后羿善射的缘故。

后羿夺取夏朝政权后,称王八年。这段历史,也被称为“后羿代夏”。

不过,后羿称王八年后,因其他部落日益不满,他便将君位让给了姒太康的弟弟姒仲康,自己重回有穷氏。然而,后羿让位给姒仲康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有穷氏不再向夏朝纳贡。

能将夏朝重新掌握在姒姓夏后氏的手里,姒仲康当然兴奋不已。但对于有穷氏不向夏朝纳贡,他却十分不满,因为有穷氏不纳贡,其他部落也会争相效仿。因而,为了让夏朝重新强大起来,让有穷氏再次俯首称臣,姒仲康选择与有穷氏的后羿开战,可几次战争都失利了。最终,他不得不退居商丘一隅,以商丘为都城。

之后,姒仲康去世,他的儿子姒相继位。

在此期间,东夷的有穷氏部落也发生了变故。那就是后羿重蹈姒太康的覆辙,整日只知游猎,不思朝政,让他的亲信寒浞有了可乘之机。

寒浞很狡猾,他一边给后羿安排各种享乐活动,一边笼络后羿身边的人,并最终与后羿的妻子纯狐联手,先是杀死了忠诚后羿的臣子,接着又杀死了后羿。

夺得有穷氏部落后,寒浞并不满足,他命令两个儿子寒浇和寒豷去攻打夏朝,并占领了夏朝的都城商丘。夏朝君主姒相被杀,十二部落死伤惨重,纷纷逃亡。

姒相的妻子缗得知丈夫被杀时,已有六个月的身孕,无可奈何之下她只好随着逃亡的人群,从城墙底下的臭水沟爬出,逃往娘家有仍氏部落,并在次年生下了儿子少康。

少康是遗腹子,而寒浞父子一直以为姒相无子,所以也就放松了警惕。

少康从小就听母亲给他讲姒姓夏后氏的故事。长大后,他一边借做牧正(管理牲畜的官员)学习作战本领,一边暗暗发誓要夺回夏朝。

寒浞在听说了少康的消息后,为了斩草除根,派长子寒浇对其进行追杀。幸而少康提前得知消息,在寒浇到达有仍氏部落前逃走了。

少康带着几个随从一路逃亡,逃到了有虞氏,做了一名庖正(掌管饮食的官员)。

在做庖正期间,少康发现粮食放久了,生成的汁水反而味道甘美。受此启发,他发明了原始的酿酒术,成了酿酒业的始祖,“杜康酒”便由此而来。

少康虽然在有虞氏隐姓埋名,且为人处世也低调谨慎,但还是被有虞氏的君主发现了。

有虞氏的君主见他仪表堂堂,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且有夏朝皇室的身份,觉得他前途远大,便将两个女儿嫁给了他。

有虞氏君主非常器重他,不仅赏赐他纶邑良田十顷,还给了他五百名士兵,并把纶邑交给他管理。

然而,少康并不满足于做纶邑之主,更不满足于有良田十顷,士兵五百。他有更大的抱负,那就是复国,他要夺回被寒浞父子侵占的夏朝领地。

于是,他将纶邑作为根据地,一边在纶邑和有虞氏部落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军队,一边用各种方式与逃亡的夏朝旧臣联系。

慢慢地,逃亡到有鬲氏部落的夏朝遗臣伯靡,以及那些被寒浞父子逼得四处逃散的斟鄩氏、斟灌氏的族人也都赶了过来。

纶邑俨然成了夏朝的小朝廷。

少康信心大增,为了表达自己“复国”的决心,他将自己的军队称为“复国大军”。然而,“复国大军”虽已建立,他却迟迟没有行动,因为相比寒家父子的兵力,他的“复国大军”还是弱不禁风。

寒浞虽然年老体衰,不足为患,他却有两个力大无穷、勇猛善战的儿子寒浇和寒豷。

寒浇和寒豷是寒浞和妻子姜蠡之子,而姜蠡是九黎族蚩尤的后人,不仅身强体健,而且武艺高强,而两个儿子也都继承了母亲的武艺。

寒浞父子在夺得夏朝政权后,寒浇被封为过王,封地在过邑;寒豷被封为戈王,封地在戈邑。

对于寒浇,少康并不陌生。他常听人说,寒浇豹头狼眼,虎背熊腰,凡是听到他名字的人,无不胆战心惊。而且,在少康很小的时候,母亲缗无数次和他说起,如果当年不是寒浇灭掉了夏朝的两大家族—斟灌氏和斟鄩氏,让夏朝失去了两大支柱,夏朝的都城是攻不破的,而夏朝都城不破,他的父亲姒相也不会死。

当然,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寒浇虽然很可怕,但对少康来说,也只是传说中的人物,毕竟从未谋面。他在有仍氏部落被寒浇追杀而狼狈逃窜时,虽然还是没有见过寒浇的真容,却早已领教了对方的厉害。

如今,虽然寒浇只是一个封地在过邑的过王,但因为寒浞的信任,他已经开始称霸九州,统辖九州事务了。

因而,少康觉得若想“灭寒复夏”,就必须先把寒浇除掉。寒浞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夺权时,采取的就是各个击破的方式。如今,自己若想灭掉寒浞父子,也必须要各个击破。特别是寒浇,因为寒浇是寒浞的臂膀,一旦杀了寒浇,寒浞就会像那失去了翅膀的苍鹰,再怎么厉害也飞不上天了。

可要想除掉寒浇,又谈何容易?

女艾被选定为刺客,很是偶然。

女艾原是甘肃天水人,出生日期不详。她能来少康身边做侍女,是因为她的父亲。女艾的父亲曾是少康的部下。不过在她年少时,父母就先后去世了,少康的夫人看她可怜,便收留了她。因而,她先是做了少康夫人身边的侍女,后来因机灵懂事,又被派到了少康的身边。

虽然身份低微,但女艾因为常年侍奉在少康身边而知道了很多事。主人为了复国的事整日愁眉不展,女艾全看在了眼里。她也想替他分担烦恼,因为他不仅体恤士卒,还深受纶邑百姓的爱戴。

幼时的经历让少康很体恤民间疾苦,他对部下很好,不仅时常和部下一起习武、狩猎,还时常给他们宣讲祖先禹的功德。因而部下都很拥戴他,支持他“复夏”。

少康每次宣讲禹的功德时,女艾都听得聚精会神,她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为少康的“复夏”出一份力。可自己毕竟只是一个奴仆,又能为“复夏”做点什么呢?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很快就变成了可能。

有一天,女艾在为少康献茶时,听到少康和伯靡在谈论寒浇。伯靡说,刺杀寒浇看来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寒浇不仅武功盖世,而且极其机警,根本无法近身。他派出去的那些刺客,不是被杀,就是刚到过邑便被对方察觉。

那天,少康和伯靡谈了很久,而女艾在旁边也倾听了很久。当晚,她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去刺杀寒浇了。

醒来后的女艾吓了一跳,看到窗外明月高悬,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竟鬼使神差地去了花园,在花园里遇到了为除掉寒浇而夜不能眠的少康。

女艾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月明之夜,会成为她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她更不会知道,这一刻,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而且改变了历史,让她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

女艾没想到,当她朝主人走去的时候,少康正无助地仰头向明月求助,要明月赐给他一个除掉寒浇的好办法。

女艾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少康的身后。

女艾的突然出现,先是让少康一惊,接着便是一喜。他觉得女艾既然能悄悄走到他的身边而他竟毫无察觉,那么如果女艾手持利刃刺向他的话,他很可能会被刺中,甚至可能死在她的手中。而如果把他换作寒浇,那么,死的不就是寒浇了吗?

当然,那时候的少康一心想的只是派一个女刺客,并未想过派女艾去,毕竟女艾手无缚鸡之力,只是一名侍女。

其实,在当时寻找一名女刺客并不困难,因为那时候,少康的“复国大军”中就有这样的人。

在殷商之前,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男性差别不大。也就是说,在夏朝,当时的女性不仅承担着生育的职责,而且在必要时还要像男人一样加入行伍。寒浞的妻子姜蠡就经常率兵出征,而她的武艺还远强于寒浞。

遗憾的是,虽然“复国大军”中女兵不少,少康和伯靡却发现,“复国大军”中的女兵由于经常舞枪弄棒,像男人一样出征打仗,所以从身形、体态上很容易看出破绽。这样的女人做刺客,和男刺客又有什么区别呢?

少康和伯靡关于女刺客的谈话,被女艾无意中听到了。

原本女艾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毫无关系。因为刺客对于一个侍女来说太陌生了,陌生得令她害怕。可当她听说,寒浞父子依然没有打消斩草除根的想法,寒浇也依然在派人搜寻少康时,女艾开始悄悄地关注起了“复国大军”中的女兵。

因为她觉得,作为少康身边的侍女,她有责任在主人面临危险时挺身而出。可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刺杀主人的刺客来了,她又要如何应对?如何保护主人呢?

抱着这个想法,她向少康提出,她要和“复国大军”中的女兵一样参加训练,她要在少康遇到危险时,保护他的安全。

少康听说她想习武,要和女兵们一起训练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说他身边有的是侍卫,用不着她保护。但几天后,他不仅答应她习武,而且告诉她,她不必和那些女兵学,他会亲自教她。

自己的主人教自己学武,女艾自然受宠若惊,但同时又有些疑惑,虽然少康平素对她们这些下人都不错,可毕竟是主仆有别。当然,更让她疑惑的是,少康称此事不能和任何人提起。

这是秘密!少康说。至于为什么是秘密,少康没有说,女艾也没有问。

不该说的一句都不能说,不该问的一句也不能问。这是做仆人最起码的要求。因而,虽然满腹疑团,女艾还是保守着这个秘密。表面上,她依然是那个对主人忠贞不贰的侍女,可私底下,她还是主人少康的徒弟。

少康亲自教女艾习武,是想将她训练成刺客。

因为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女艾,当她接近寒浇时,寒浇肯定不会防备。

当然,女艾只能是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而实际上,她不仅要学会舞刀弄剑,而且要懂得隐藏自己。

少康觉得,男刺客可以不用隐藏自己,直接对目标雷霆出击,可女刺客不同,女刺客一定要先学会隐藏自己,取得被刺杀对象的信任,然后再瞅准机会出击。因而,他必须教会女艾如何隐藏自己,而若想很好地隐藏自己,就必须让她掌握各种技能。

为了隐藏自己而不断学习,这是少康在为了躲避寒浞父子的追杀而不断变换身份、隐藏自己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训。

此后,白天他会在约定的时间教女艾读书、识字。晚上又会在约定的时间教她舞刀弄枪……不仅如此,少康还会教她烹饪和医术。

女艾没有问过为什么要学这些,她只知道,少康教的,她就要学,而且一定要学好。至于学会以后会派她去做什么并不重要,因为对她来说,她只需听候主人的安排。第二章 间谍女艾

中国第一部兵书,即姜子牙的《六韬》中,有这么一句话:“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意思是说,战争开始前,选派八名“游士”到敌人那里去侦察、搜集政情资讯和社会舆情,了解敌人的真实意图,进行间谍活动。

从《六韬》一书中可看出,间谍活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姜子牙是周朝人,但中国历史记载最早的间谍活动发生在少康复国时期,而最早的间谍就是女艾。

少康最初训练女艾时,只是想让她刺杀寒浇,也就是说,是当作刺客进行训练的。不过,在训练过程中,女艾的聪明和机警让少康对她又抱有特别的期待,那就是从寒浇那里探听一些消息。

搜集敌人的兵力部署以及当地的社会舆情,是少康复国大计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少康原本是将刺杀寒浇和探听敌方消息分开策划的,计划分别派不同的人去执行。只是女艾的出现,让少康突然决定,对于女艾的训练,不仅仅是让她成为一名刺客,还要让她肩负起探听敌人情报的重任。或者说,对于刺杀寒浇,少康也不知道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如果无法刺杀寒浇,那么能探听到寒浇的重要军事情报也未尝不可。因而,少康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女艾进行全面训练,以便让她在具备探听情报能力的同时,在有绝佳机会时,也具备刺杀寒浇的能力。

也就是说,少康想要让女艾成为刺向寒浇心脏的一把尖刀。

当然,少康的这些想法,女艾并不知道,她只是努力地跟着少康习武,教她什么就学什么。时间久了,女艾开始逐渐意识到,少康并不是仅仅将她当作一个侍卫来训练。

对于学成之后的计划,女艾曾几次想开口询问,可最终还是没有问。直到三年训练结束,少康觉得她已经具备了刺探情报、刺杀寒浇的能力后才告诉她将要执行的任务:潜伏在过邑,刺杀寒浇并探听过邑各方面的情报。

如果这些话少康在三年前对女艾说起,女艾肯定会吓得魂飞魄散,并忙不迭地拒绝。原因不是她怕死,而是她觉得这件事责任重大,她根本无法完成。此时,女艾听少康说完,虽然略感吃惊,却爽快地答应了。因为这时候的她,已经不再是少康身边的侍女,而是变成了一名战士。但是,和复国大军中那些女兵不同的是,她的战场在过邑。

三年的训练,让女艾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虽然她看起来依然和过去一样温顺,可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凌厉和机警。当然,这种凌厉和机警,稍纵即逝。

百姓是水,统治者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统治者来说,获得百姓的支持很重要。因而,对于社会舆情的了解,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气数已尽的重要手段。对于刺杀寒浇,虽然女艾觉得那就像上天摘明月一样遥不可及,可她依然留在了过邑。

能留在过邑已不容易,城门处对于进入过邑的外来者盘查很严。幸而女艾柔弱的外表和女性身份,让她能以逃难为借口进入城内。

探听寒浇的情况并不难,因为寒浇经常和普通百姓一起去打猎、耕种、捕鱼,所以见过寒浇,甚至和寒浇接触过的人并不少,而且对于这个和他们一起开凿人工运河,建百里防海大堤的过邑之主,百姓似乎都很拥戴。

攻打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统治者,自然比攻打一个让百姓怨声载道的统治者困难得多,女艾再次感觉到了压力。

如果女艾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没有将助少康“复夏”视为人生使命,她一定会放弃这个任务,甚至说服少康打消“复夏”的念头,因为过邑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复夏”不仅是少康的使命,也是她的使命,因而,当得知寒浇深受过邑百姓拥戴时,她首先想的是,刺杀寒浇虽然困难,但太重要了,对“复夏”太关键了。

虽然见到寒浇并不困难,可难的是如何接近他。不仅因为寒浇外出时,身边侍从众多,还因为寒浇身材魁梧,且武艺高强。

寒浇身形高大,走起路来,甚至让周围的人感觉地动山摇。对于这样的人,女艾一个身材柔弱的女子,即便能靠近他,又如何刺杀得了?

即便如此,女艾依然没有放弃刺杀计划。她决定先偷偷潜入寒浇府中。她几次以乞讨者的身份试图接近过王府,可在距离过王府还很远时就被赶走,看来她的这个计划不可能成功了。

转眼间,女艾来过邑已经快一个月了,她决定改变策略,先进过王府做奴仆。可过王府里的奴仆,大多是寒浇的族人。

最终,女艾采用迂回的方式,先接近过王府奴仆的家人,用自己悲惨的遭遇博得奴仆家人的同情,然后用贝蚌(夏朝货币)买通过王府的管家,最终如愿进入了过王府。

女艾本想做寒浇的侍女,这样就有了更多刺杀的机会,可她未能如愿。别说做寒浇的侍女了,就是想做寒浇妻子、小妾的侍女,也是难以如愿。

过王府里的侍女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对于自己身边的侍女,寒浇筛查得更严。因而,女艾虽然顺利进入了过王府,却也只能做一名洗衣工。

过王府里的奴仆等级森严。一开始,女艾只是过王府里等级最低的奴仆。因此,即便进了过王府,她依然没有接近寒浇的机会,就算是寒浇的住处她也只能望而却步。

这样的日子眨眼间过去了三个月,女艾依然找不到接近寒浇的机会。

任务毫无进展,但危险始终存在,这种危险来自晚上。

白天,女艾还可以镇定自若,因为她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晚上她无法控制自己在梦中刺杀寒浇。这样的梦做多了,女艾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过王府里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女艾不怕死!从离开纶邑开始,她已经把自己从生死簿上划掉了,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死士。

可在寒浇没死之前,她不能死,也没资格死。她必须活着,如果她死了,别说她的使命,就是少康的复国使命也很可能落空。而少康若不能完成他的复国使命,那些日日夜夜盼望重回家园的人们,也就只能四处流亡了。

当然,还有那介绍她进来的老奴仆一家人,他们的性命也都掌握在她的手里。

女艾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而是很多人的。为了他们,她要活着,直到寒浇死去。

可该如何保全自己呢?

女艾只能用忘掉使命的方法,忘记刺客使命!就像不曾有过使命一样!

为了使命而来的女艾,为了使命,却又不得不忘记使命!女艾觉得很可笑,可人世间的很多事就是这样,有时候为了进,就一定要先退。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女艾当初想方设法让自己进入过王府做奴仆,除了想接近寒浇,便于刺杀外,还希望能从寒浇那里探听军事情报。

然而,进入过王府之后,她根本没有机会接近寒浇,所以也就把搜集情报和刺杀寒浇之事暂时放下了,静静等待,伺机而动。

可她万万没想到,虽然无法接近寒浇,但一个探听情报的机会来了。

那是在她进入过王府四个多月后的一天,她得到了进入寒浇军营的机会—给士兵们洗衣服。

不过,虽然每周有一次进入军营取士兵脏衣服的机会,可女艾并没有搜集到什么情报。除了从她进入军营开始一直有士兵跟随外,还因为她不敢贸然行动,担心这是寒浇在考验自己。

女艾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全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虽然她来到了过邑,也进了过王府,可她始终没有机会见到寒浇。再加上在纶邑时,很多人说起寒浇都吓得脸色苍白,这些都逐渐加深了她内心对寒浇的恐惧。

这种恐惧让她有些缩手缩脚,直到有一次偶然遇到寒浇,看到寒浇那不可一世的眼神后,她内心的恐惧反而减轻了。

寒浇眼中的不可一世,让女艾意识到,她可以大胆一点,找机会向士兵甚至将领打听些什么了。因为她知道,寒浇很自负,也很骄傲,自负骄傲到绝对不会怀疑一个进入军营收脏衣服的柔弱女子。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令她兴奋的是,女艾觉得,她找到了寒浇的软肋。

再强大的人也是有软肋的。若能找到一个人的软肋,并对症下药,那么想除掉他就不是没有机会了。可一想到寒浇那如铁塔似的身形,她知道,杀死他的可能性很小。寒浇虽然不是豹头狼眼,也没有虎背熊腰,但在女艾看来,这样的人,即便自己拿刀砍在他的身上,最多也只能让他受伤,根本不可能置他于死地。

女艾十分珍惜每一次进入寒浇军营的机会。

一旦进入军营,她就会迅速拿出不同的方式应对不同的人。遇到士兵,她就是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好奇的小女孩,不断地向军营里的士兵们问东问西,逗得士兵们哈哈大笑;遇到将领,她又变成了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让那些将领们神魂颠倒,然后套出一些话来……她经常需要贿赂的是那些守卫,她时常会以各种名目,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

女艾做得很巧妙,她很快就成了军营里最受欢迎的人。时间一长,她还能趁收脏衣服的机会,让跟随她的士兵带她去军营各处转转。

每次从军营回来,女艾都会用文字加蹩脚的图画,向纶邑的少康传递情报。

此后,女艾又开始设法接近寒浇的妻妾。

刺杀寒浇就要接近寒浇,可女艾知道,自己很难接近他。既然无法接近寒浇,那就只能先设法接近他身边的人。无疑,没有比寒浇的妻妾更好的选择了。

学会的技艺越多,机会也就越多。这是少康告诉她的。确实如此,做过庖正的少康曾教她做美食,这给了她接近寒浇妻子的机会。

女艾的美食做得不错,很快就让寒浇的妻子倍生好感。慢慢地,女艾有了进入寒浇妻子住所的机会。

女艾通过对寒浇妻子居所的观察以及和寒浇妻子闲聊,了解到寒浇的一些生活习惯。而正是这些发现,对她最后的刺杀行动提供了很大帮助。有一次,女艾还从寒浇的妻子与一个侍从的对话里,听说了寒浇准备攻打有虞氏部落的事,并在一个深夜潜入营地,探听到了寒浇和几名将领针对有虞氏部落所做的兵力部署。

那是女艾来到过邑后,给少康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情报。也正是因为她的那份情报,让有虞氏部落避免了灭族之灾。

随后,女艾又将各种各样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少康。自此,原本处于死局状态的复夏大计,因为有了女艾的情报而重新复活了。第三章 刺客女艾

在获悉了寒浇的兵力部署且又做了一番周密安排后,少康便率领他的“复国大军”悄悄出发了。

在少康离开的那段时间,女艾很是焦虑。一方面,她为即将到来的“复国大战”而激动不已;另一方面,她又为自己是否能刺杀成功而忐忑不安。

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天终于来了。好像上天也在眷顾少康,这天夜里,过邑风雨交加。

漆黑的夜色中,过邑的城墙外隐藏着少康的精锐部队。城墙内的过王府中,女艾则一身黑衣,消失在黑夜中。她要趁寒浇熟睡之时去刺杀寒浇。

寒浇清醒时,女艾是无论如何都接近不了他的,只有等他熟睡时才能下手。

这已经是女艾第二次实施刺杀寒浇的计划了。几个月前的一个深夜,女艾就曾潜入寒浇的卧室,由于室内异常黑暗,女艾只能凭借寒浇发出的打鼾声判断他的方位。当时,女艾用尽了平生力气的一剑,最终只让寒浇受了些轻伤。

寒浇没想到刺客会是个女人,所以在搜遍了整个过王府,没找到嫌疑人后,便以为刺客已经逃了出去。

之后,过邑城门的搜查更严格了,而寒浇睡觉时也穿上了铠甲。

那次刺杀失败,女艾虽有遗憾,却也不是没有思想准备,但少康对刺杀寒浇的计划已经失去了信心。他指示女艾,放弃刺杀计划,作为内应协助复国大军攻城。

少康的计划是,既然无法刺杀寒浇,那就在他熟睡时,趁着夜色攻城。

女艾答应了,却并不甘心,她决定在复国大军攻城前再次刺杀寒浇。如果刺杀成功,她就发信号给城门外埋伏的复国大军;如果刺杀不成功,她就借寒浇搜查刺客时,尽量拖住寒浇,协助复国大军攻城。

总之,无论女艾刺杀寒浇成功与否,这天夜里都要攻城。

虽然少康对刺杀寒浇已经不再抱有期望,但女艾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完成这个使命,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

为了刺杀成功,女艾总结了上次刺杀失败的教训,通过反复推敲和模拟,设计出了另一套刺杀计划。

对付非常之人,必须用非常之手段。要杀寒浇,女艾需要另辟蹊径。

少康率领的复国大军精锐部队到达过邑城外并隐藏起来时,女艾也从寒浇的妻子那里得知,寒浇去了女歧的住处。

女歧原是寒浇的嫂子,长得很漂亮。在寒浇的哥哥去世后,寒浇便经常以让女歧给自己缝补衣服为由去找女歧,天长日久,两个人便有了私情。

女艾进入女歧的住所并不困难,因为有风雨的掩护,所以她很快就潜入了寒浇和女歧的室内。借着一道闪电的亮光,女艾举刀朝着寒浇的腿部砍去。

寒浇自上次遭遇刺杀后,睡觉时也会穿着铠甲,所以女艾决定砍他没有保护的腿部。寒浇力气很大,且善于奔跑,如果想要让他失去奔跑能力,就必须砍上至少两刀,这样即便不能杀死寒浇,也能让他难以逃脱。

可很多时候,再好的计划,也有失算的时候。就在女艾准备砍下第二刀时,疼痛难忍的寒浇从床上翻身跃起,转身逃出了屋子。

女艾挥刀杀死了失声惊叫的女歧后,也转身追了出去,最终在一片树林里发现了倒在地上的寒浇,并砍下了他的头颅。

当然,女艾能顺利砍下寒浇的头,是因为她还有个好帮手。

那是一条猎犬,是女艾对付寒浇的“非常手段”,是她亲自驯养的猎犬。

驯养猎犬那段时间,女艾有种感觉,觉得自己变成了少康,而猎犬变成了自己。为了复国,少康悉心训练她,让她变成了刺向敌人心脏的尖刀;为了刺杀寒浇,她又驯养了猎犬,让猎犬成为刺向敌人咽喉的利刃。

猎犬没有让她失望,如同之前训练的那样,将腿部受伤的寒浇扑倒在了树林里,并拼命撕咬着,这才让女艾赶上了寒浇。她毫不犹豫一刀砍向了寒浇的颈项。

那刀是女艾精心打磨过的,异常锋利,寒浇就这样丢掉了性命。

刺杀寒浇的过程,女艾在之后的日子里反复回想。她想,自己并不是一名出色的刺客,虽然她成功地刺杀了寒浇,但促成她这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猎犬外,还因为那天的天气。如果不是风雨交加,她很可能会失败,因为寒浇受伤跑出去后,曾大喊“有刺客”,可因为风雨声,他的叫喊声被淹没了。

当然,寒浇的自负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正是因为寒浇的自负,让他在遭遇了第一次刺杀后,依然没有在门外安排守卫。

女艾砍下寒浇的头颅后,先是点燃了一处房子为城外的少康发出攻城信号,随后提着寒浇的头颅冲向了城门口。

在风雨的掩护下,守城的士兵们被少康的复国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在忙乱中反抗的守城士兵见到女艾手里提着还在滴着血的寒浇的头颅时,不免大惊失色,随后纷纷放弃了抵抗。

少康在占领过邑后,又派长子杼领兵攻打了寒浞另一个儿子寒豷的封地戈邑。

由于过邑失守,寒浇被杀,所以寒豷和驻守戈邑的士兵们很快就失去了继续抵抗下去的信心,没多久就败下阵来。戈邑被杼占领后,寒豷也被剁成了肉酱。

见两个儿子先后惨死,年老体衰的寒浞只好放弃了反抗,躲在深宫闭门不出。

寒浞的部下见大势已去,纷纷倒戈。为了戴罪立功,一些叛逃的将领抓住了寒浞,把他交给了少康。很快,寒浞被凌迟处死。

寒浞父子被杀身亡,让控制中原近百年的东夷有穷氏部落彻底覆灭,也标志着历史上四十年“无王时期”的结束……第四章 少康复国

四十岁的少康复夏,都城设在纶邑。

夏朝,本在姒相时就灭亡了,可因为神奇的女艾,姒相的儿子少康让衰亡了四十年的夏朝重新崛起了……

做了夏朝国君的少康,重赏“复国之战”中的有功将士,女艾位列其中。少康赐官给女艾,但她拒绝了。

之后,女艾就离开了,至于她去了哪里,则没有人知道。而她“刺杀寒浇”的故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少康中兴”时代的到来,如一缕轻烟,消失不见了。

不过,像“少康复国”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还是被历史记载了下来,被人们代代传诵。然而,对于女艾,《左传·哀公元年》里,仅用了“使女艾谍浇”五个字一笔带过,且连那五个字,也只是为了彰显少康在复夏之战中的谋略。

虽然时间会淡化女艾在少康复国之战中的功绩,但她临危受命、将生死置之度外,深入虎穴刺杀寒浇、搜集情报的义举,以及她在那场复国之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还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对于女艾的身份,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她是少康的侍女;另一种则说她是少康麾下的将军,坚持这种说法的人觉得,一名侍女无论如何不可能完成那么艰巨的任务。

可实际上,当一名侍女经过训练,特别是经过极具针对性的训练后,自然要比女将军更适合潜伏、刺杀及搜集情报等任务。不管女艾之前的身份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自此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间谍在战争中的作用,因而间谍也就成了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秘密武器。换句话说,正是女艾开启了历史上间谍战的先河。

然而,因为间谍而兴的夏朝,最终却也因为间谍而亡。而推动夏朝亡国的间谍,也是一个女人……贰  有施妺喜 灭夏扶商当然,此时的妺喜并未意识到,夏桀的奢侈无度是她可以加以利用的,直至贤臣关龙逄对夏桀的劝谏,以及夏桀因为关龙逄的劝谏而对其日益反感……第一章 贡品妺喜

少康恢复了对已衰落四十余年的夏朝的统治,开创了“少康中兴”时代。此后,夏朝进入了一段辉煌的时期,历经十一位帝王,享国300多年。

在这300多年间,虽然从少康复国后的第九位帝王夏孔甲时起,几位帝王都因不思朝政、沉迷狩猎而使国力有所损耗,而周边一些部落、王国趁机崛起,不断撼动着夏朝的统治根基,但夏朝依旧屹立不倒,直到最后一位帝王夏桀的出现。

夏朝君主夏发去世后,他的儿子夏桀继位。夏桀文武兼备,理应成为一位好国君,但他整日痴湎于淫乐,不理朝政,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国内矛盾日趋尖锐。

面对这种情况,生性残暴的夏桀开始对内实施镇压,而他的镇压,不仅没有缓和矛盾,反而加剧了百姓对他的痛恨。百姓的日益不满,让周边那些曾经称臣纳贡的部落发觉了夏朝的衰落,开始寻找各种理由拒绝纳贡。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同时为了压制周边部落,夏桀开始不断对外征伐。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他只要叫嚣着要出兵,那些部落便会忙不迭地俯首称臣,匆匆献上贡品。可凡事都有例外,东夷的有施部落,在他叫嚣着要出兵时,依旧没有及时献上贡品,这让夏桀大怒不已,于是下令出兵攻打有施部落。

有施部落是“喜”姓族人,部众不多,就拒绝纳贡一事,其中有些曲折。几年间,夏朝无论丰年还是灾年,都会照例增加他们的贡赋。老酋长健在时,族人们虽然常有怨言,但碍于他的威望,只好忍气吞声。老酋长死后,新任酋长年轻气盛,对夏朝久已不满,当听说其他部落已经拒绝向夏朝纳贡的消息后,立即带领族人响应。

新酋长的做法,无疑是为了笼络人心。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都是通过博施利民来收罗人心从而登上首领之位的。也就是说,要想地位稳固,首领们就要不断布施恩泽,惠及民众。而有施部落的新酋长因为资历较浅,为了获取族人的支持,便想借拒绝纳贡来笼络人心,结果惹祸上身,面临被灭族的危险。

不过,新酋长虽然年轻,却也明白如果和敌人硬拼,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他知道自己承担不了被灭族的后果。

为了避免战争,新酋长主动向夏桀求和。夏桀却不为所动,称若要避祸,除了答应每年缴纳两倍的贡赋外,还要把他的头砍下来谢罪。

如果只是索要两倍的贡赋,为了保住宗族,新酋长尚可以考虑妥协,可夏桀执意要杀他泄愤,显然是打定了主意要灭掉有施部落。其实并非夏朝和有施部落的仇怨难以化解,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不断反抗夏朝的暴政,夏桀决定杀鸡儆猴,而势单力薄的有施部落无疑是最佳选择。

正当新酋长不知所措时,有人向他建议说,夏朝君主好色,也许献上几个美女可以改变他的想法。

不过,当新酋长将有施部落的四位美女献出时,夏桀却连正眼都没看一下。

就在有施部落的新酋长和族人陷入绝望之际,一个倩影走上前去,说她有信心说服夏桀退兵……

这个人就是妺喜。

妺喜是有施部落里最美丽的女子,也是有施部落的公主,新酋长的妹妹。

妺喜有多美,有诗云:“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凡是见到妺喜的人,无不以为是仙女下凡。因而在她到了嫁人的年纪时,有施部落的年轻男子,个个摩拳擦掌,都想要娶她为妻。而新酋长之所以在进献美女时,没有献出自己的妹妹,除了忌惮夏桀贪财好色、残暴不仁外,还因为妺喜已经许配了人家。

先秦时期,部落间会通过联姻来实现结盟。有施部落是个小部落,自然也免不了要和其他部落结盟。因而在妺喜的父亲还健在时,便将她许配给了邻近部落一个酋长的儿子,只等秋季迎娶过门。

有施部落被重兵围困,她未来夫婿的部落也派兵来援助,无奈两个部落力量单薄,仍然无法与夏朝抗衡。

虽然即将面临被灭族,可当妺喜主动提出将自己进献给夏桀时,不管是她的哥哥还是她未来的夫婿,都坚决反对。特别是她未来的夫婿,认为自己即将过门的美丽妻子,怎么能去做昏君的玩物呢?

妺喜未来的夫婿说,他愿意和有施部落的族人一起,与夏桀同归于尽,却被妺喜阻止了。妺喜说,如果他去拼命,两个部落的族人都将难以幸免。即便族人都不怕死,情愿和敌人去拼命,但除非自杀,否则依然会被掳去,沦为夏桀的玩物。既然如此,还不如主动将自己献出去,这样不仅可以保全两个部落,还可以让有施部落以后尽量少受夏朝的欺凌。

不管怎样,都要保全族人!这时候的妺喜,完全不似一个柔弱的公主,倒更像一名赴死的勇士。

妺喜在族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做的选择,让有施部落的所有人为之震惊,当然,更多的是钦佩。

就这样,妺喜被当成“贡品”献给了夏桀。

妺喜的出现,让原本打定主意要血洗有施部落的夏桀,瞬间改变了主意。妺喜的美貌,让夏桀宫中的美女们黯然失色。至此,有施部落的灾难终于化解了,夏桀还主动减少了有施部落的贡赋,理由是有施部落进献美人有功。

就这样,有施部落的公主妺喜离开了她的部落,跟着夏桀去了斟鄩。

妺喜没有告诉哥哥和族人,她主动将自己献给敌人,其实是想趁机杀了昏君夏桀。

妺喜痛恨夏桀,不仅因为夏桀使她失去了如意郎君,让她骨肉分离、背井离乡,更是因为一直以来,夏朝对有施部落的欺凌。

妺喜心中的这个想法已经存在很久了。在有施部落被不断加重贡赋时,妺喜就产生了这个念头。而当夏桀率兵围困有施部落时,妺喜的这种渴望也更加强烈了。虽然她的力量和武艺与夏桀相差悬殊,但她觉得自己一定能找到刺杀机会。

换句话说,妺喜是带着复仇之心来到了夏桀身边的。第二章 妺喜魅惑夏桀

妺喜很快就成了夏桀的宠妃。

夏桀自第一眼看到妺喜,便对她着了迷。不过,让夏桀始料不及的是,妺喜不仅有绝世的容貌、超凡脱俗的气质,而且性格与众不同。

妺喜的与众不同首先表现在服饰上,她时而将自己打扮成娇滴滴的美娇娘,美目流盼,风姿绰约;时而又腰佩利剑,头戴宝冠,活脱脱一个俊秀武士。

夏桀宫中的美人不少,他却从未见过这样的百变女郎,顿时被迷得神魂颠倒。

当然,妺喜刚开始佩剑戴冠,扮成武士时,并不是刻意为了讨好夏桀,而是真的想做一名武士,因为她一心想要刺杀夏桀。而装扮成武士,就可以利用手中的利剑,找机会行刺夏桀。

可很快妺喜就发现自己的打算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一方面,夏桀身边侍卫众多;另一方面夏桀极为谨慎,在她第一次扮成武士时,夏桀就因为担心她被刀剑所伤,让人为她雕刻了木质刀剑。

扮成武士刺杀没有机会,那就等他熟睡时吧。可很快妺喜发现,想在夏桀熟睡时杀死他,同样难于登天。因为夏桀虽然荒淫无度、暴虐不仁,却武艺超群、力大无比。据说,夏桀还曾赤手空拳打死过虎豹。

妺喜没有见过夏桀赤手空拳打死虎豹,却亲眼看到他轻松地将一根铜棒一会儿折弯,一会儿拉直。更可怕的是,夏桀睡觉时,一只眼睛是睁着的。因而,别说让妺喜在夏桀睡熟后刺杀他,就是看着夏桀,她也会害怕得发抖。

当妺喜意识到自己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后,她深受打击,整日心事重重,闷闷不乐。

妺喜的心事夏桀自然不知道,但见自己抢来的美人整日郁郁寡欢,便问她为什么不开心。

妺喜只好随意一指宫殿说,这宫殿太陈旧了,她不喜欢。夏桀当了真,为了讨美人欢心,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

夏桀建造的宫殿有多豪华呢?据传说,宫殿的琼室瑶台全由珍贵的玉石修筑。宫殿里,仅黄金铸成的柱子就有九根。

当然,此时的妺喜并未意识到,夏桀的奢侈无度是她可以加以利用的,直至贤臣关龙逄对夏桀的劝谏,以及夏桀因为关龙逄的劝谏而对其日益反感,妺喜才恍然大悟。

豪华宫殿建成后,夏桀越发不理朝政,他整日与妺喜饮酒作乐。贤臣关龙逄实在忍无可忍,几次上书劝谏。

关龙逄是夏桀的父亲夏发时期的相。夏朝之所以在夏发时期还算强盛,与关龙逄这位良相有很大关系。

可沉湎于酒色中的夏桀,根本听不进关龙逄的劝谏。无意中,妺喜听说关龙逄在劝谏时对夏桀说,如果他继续宠溺妺喜的话,很可能导致亡国。

让夏朝灭亡,之前妺喜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她只是一心想要杀死夏桀,因为夏桀欺凌她的族人,还要血洗她的部落,最后逼得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可关龙逄的话让她心里顿时一喜,她想,既然凭自己的力量杀不了夏桀,那何不借他人之手为自己报仇?如果关龙逄的话是真的,那么让夏桀亡国,似乎比杀死夏桀还要容易,因为只需让夏桀继续宠溺她,不理朝政就可以了。

从此,妺喜的目标从刺杀夏桀变成了让夏朝灭亡。

为了达到目的,妺喜使出浑身解数,让夏桀终日沉湎于酒色。当然,只让他沉湎于酒色,夏朝的亡国之路还是太过漫长,她还必须让民众对夏桀失望、愤怒。为此,妺喜有一天撒娇说,自己最喜欢听绸缎撕裂的声音,那声音听起来比美妙的音乐还好听。

妺喜边说边将自己用绸缎做成的衣服撕碎。妺喜撕绸缎的时候,样子虽然任性,却也更显妩媚。夏桀看得神魂颠倒,赶紧命人从国库里搬出了所有绸缎。

妺喜撕累了,夏桀就让宫女们继续撕给妺喜听。

那时候的绸缎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是紧缺之物。可为了让妺喜高兴,夏桀不仅将国库里的绸缎都搬了出来,还不断地催促加紧制造,为此,很多人因为日夜劳作而累倒了。

夏桀和妺喜的挥霍无度,让百姓怨声载道。

百姓的怨气越大,夏朝灭亡得就越快。既然挥霍无度可以加速夏朝的灭亡,那就继续挥霍。而对夏桀来说,只要能让妺喜高兴,哪管百姓有没有怨言。因而,当妺喜告诉他,美酒一杯一杯喝不过瘾时,夏桀就让朝臣出主意,佞臣赵梁说,可以建造一个美酒池塘,再造一只舟,这样夏桀就可以和妺喜坐在舟上,一边在酒里荡舟,一边享用美酒。

妺喜一听,拍手称快。见妺喜高兴,夏桀急忙命人建造池塘,然后往里面装满了美酒。

妺喜说只有他们两个人喝不刺激,夏桀就又召集了三千壮士,将整个池子里的酒喝光。看着醉得东倒西歪的众人,夏桀和妺喜哈哈大笑。

夏桀和妺喜的荒唐行径引起了朝中一些贤臣的不满。

亲佞臣、远贤臣的君王必定灭亡,妺喜明白这一点,因而她又开始离间夏桀和贤臣的关系,说他们对夏桀不忠,有忤逆之罪。那时候的夏桀,对妺喜可谓言听计从,因而根本不加调查。慢慢地,贤臣们走的走,死的死,所剩无几。

让夏桀远离贤臣还不够,妺喜又开始极力向夏桀举荐佞臣赵梁。赵梁毫无政治才能,最擅长溜须拍马。对于这样的人,妺喜并不喜欢。可为了迷惑夏桀,她便不断地在他面前诉说赵梁如何如何忠诚,如何如何可靠。而那赵梁,见妺喜大力举荐自己,自然也就越发感激妺喜。见妺喜喜欢玩乐,他就挖空心思地寻找各种刺激的游戏。

其中有一个游戏就是在街道上投放饿虎,然后让夏桀和妺喜看路上行人惊慌失措的样子以取乐。

惊慌逃窜的行人,饿虎吃人的样子,惹得妺喜惊叫连连,夏桀大叹刺激。

面对恶虎吃人,妺喜心中虽不忍,可她知道,游戏越残忍,越能展现出夏桀的凶残暴虐;而夏桀越凶残暴虐,百姓也就会越愤怒;百姓越愤怒,夏朝就会越快灭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百姓对妺喜和夏桀日益加深的诅咒和痛骂。

而为了惩戒那些日益不满的百姓,夏桀开始疯狂地创制各种酷刑,据传说,其中一种刑法叫“炮烙”。“炮烙”就是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放一根涂满膏油的铜柱,然后让被抓来的百姓赤脚走在铜柱上。铜柱很光滑,根本无法站稳,因而那些百姓很快便会失足跌入炭火中。

每次看完酷刑,妺喜都会做噩梦。在看过几次后,妺喜就找借口不参加了。

不过,她却提议让关龙逄陪同,说可以借机测试关龙逄对夏桀的忠诚。夏桀同意了。

夏桀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炮烙”之刑,一边询问关龙逄的看法。

关龙逄说:“这是足履薄冰,危在目前。”

关龙逄的“危在目前”,并不仅仅是指那些被施以酷刑的人,也是指夏桀以及整个夏朝。

夏桀冷笑道:“你只知别人危在目前,却不知自己危在目前。”

随后,夏桀以“忤逆罪”为由,将关龙逄施以“炮烙”之刑,烧成了灰烬。

其实,夏桀对关龙逄早已不满。因为关龙逄不仅屡屡在他面前陈说妺喜祸国,而且曾严厉地劝谏他,君主只有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而又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得以稳固。关龙逄还指责他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导致百姓都盼望他早些灭亡。可是,暴虐成性的夏桀对这些忠贞之言丝毫也听不进去。第三章 妺喜与伊尹联手

夏朝名相关龙逄的死,不仅让夏朝的朝臣以及百姓对夏桀极其失望,而且让那些被迫称臣纳贡的部落蠢蠢欲动,他们都想借机讨伐夏桀,其中就有有施部落。不过,有施部落自知力量单薄,在经过一番权衡后,觉得无力兴兵讨伐,便选择继续观望,以等待时机。

大部分部落做出了和有施部落同样的选择。不过,此时有个小国不愿再继续等待,开始行动了。

这个小国就是商国。商人的始祖是曾经帮助大禹治水的契,因为治水有功而受封,封地在商邑。之后,便以“商”为部落的名称。

商部落的君主野心很大,在夏孔甲执政期间,趁着夏孔甲整日沉迷于狩猎,无暇他顾之际,商部落先后灭掉了几个诸侯国,进而成了夏朝附属国(部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之后,商部落改名为商国。

夏桀时期,商国的君王名叫子履(商汤)。商汤因为有名相伊尹的辅佐,所以商国越发强大。

伊尹的出身很低贱,是商汤娶有莘氏部落酋长的女儿时陪嫁的奴隶。中国自夏朝建立后,便进入了奴隶社会。

那时候的奴隶从何而来呢?除了少部分是贫穷的百姓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被迫卖身为奴外,大部分是从战败者那里抓来的俘虏。伊尹先是做了有莘氏部落酋长家的奴隶,后因擅长烹饪而做了有莘氏部落酋长女儿的陪嫁。

不过,虽然伊尹是奴隶,却喜欢研究历史,颇通晓尧舜之道,这一点很快被爱惜人才的商汤发现了。通过一番攀谈,商汤觉得他颇有施政才能,于是力排众议,任他为相。

夏桀的暴虐和无道,让商国看到了机会,商汤想要趁机取代夏朝。虽然夏朝的国力变得越来越弱,但在兵力上,商国依然无法与之抗衡,只好耐心等待。

名相关龙逄死后激起的民怨,让商汤觉得机会难得,便想兴兵征伐夏桀。不过,在征询伊尹的意见时,伊尹却说时机未到,还需等待。商汤问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伊尹说,要等到百姓都想让夏朝灭亡时。

商汤又问伊尹,如何才能让夏朝的百姓对夏桀不再抱有幻想,彻底失望。伊尹称,可以与妺喜结盟。

商汤一心想要灭夏,伊尹作为国相必然要全力协助商汤。因而,关于夏朝的情报,伊尹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了。在听众人说起夏桀的荒淫和奢靡全是因为妺喜时,伊尹就对妺喜的关注自然就更多了起来。

伊尹觉得妺喜可以加以利用,是因为妺喜已经不再是夏桀最宠爱的妃子了。而且在夏桀有了新宠后,妺喜出于嫉恨,曾多次陷害夏桀的新宠,致使夏桀一怒之下,将妺喜送到了洛河。

伊尹觉得,妺喜在被夏桀抛弃后,一定恨透了夏桀。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妺喜对夏桀及其新宠的仇恨,让她为自己所用了。

其实,令妺喜恼恨的不是遭到了夏桀的冷落和抛弃,而是在被送到洛河后见到夏桀的机会变少了,便无法再“祸夏”了。妺喜也痛恨夏桀的新宠,因为她们的出现,打乱了她的计划。

夏桀的新宠有两位,一位叫琬,另一位叫琰。琬和琰的命运和妺喜差不多,也是作为贡品,被献给夏桀的。

琬和琰是岷山部落的人。岷山部落和当年的有施部落一样势单力薄,为了保住部落,讨好夏桀,他们献出了岷山部落最美丽的两名女子。

当琬和琰出现时,因为喜新厌旧,夏桀便冷落了妺喜。

妺喜自然不甘心就这样被冷落,她的“灭夏”“除昏君”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而,她运用种种手段对付琬和琰,最后终于惹怒了夏桀,将她幽禁在了洛河的宫殿中。

虽然身在洛河,但妺喜始终关注着夏朝的情况。她四处探听,当然也听说了各部落、诸侯国的动向。

虽然在夏朝朝臣以及百姓的眼中,妺喜是个只知魅惑君主的女人,但实际上,她一直抱着“灭夏”的志愿,经常以各种借口了解局势,因而对于商国的野心,她也早已有所耳闻。

妺喜知道,商国是所有想要讨伐夏桀的部落和小国中最有实力的一个,妺喜也听说过商国的名相伊尹。后来,当她听说,伊尹作为商国的使臣来向夏朝朝贡,被夏桀强行留下,并予以重用时,妺喜隐约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因而,当伊尹请求拜见她时,她稍做犹豫便同意了。

妺喜在见伊尹前,已经猜到伊尹见她并不是普通的朝拜,可她还是没有想到,伊尹会找她结盟。

在那一瞬间妺喜以为自己暴露了,可当她知道,伊尹是因为觉得她被抛弃而嫉恨夏桀时,她长长地松了口气。

妺喜想过解释,但又觉得没有必要解释。对妺喜来说,只要能让夏朝灭亡,杀死夏桀,别人如何误解自己都无所谓。

就这样,妺喜和伊尹就“灭夏”结成了联盟。并且两人还进行了分工,妺喜主要从事破坏和离间活动,而伊尹则负责刺探夏朝的兵力部署。

为了方便行使离间和破坏活动,妺喜带信给夏桀,称她知错了,并表示她愿意与琬、琰和平相处,很快夏桀又派人将她接回到宫中。

妺喜回宫后不久,夏朝的民间就开始流传一首名为“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的民谣。民谣里的“薄”,指的就是商国的都城。大意就是说,夏朝要亡了,取代夏朝的将会是商国。

不用说,这首民谣是伊尹和妺喜命人传播出去的。当这首民谣从民间传到夏朝的朝臣那里后,有的朝臣就将这首民谣唱给了夏桀,希望夏桀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夏桀依旧不为所动,还痛骂朝臣妖言惑众,甚至说,他是天子,是天上的太阳,若想让他灭亡,那就先让太阳消失吧!

那时候的夏桀,虽然整日陪在他身边的已不是妺喜,而是琬和琰,但骄奢淫逸的生活丝毫没有改变。因而,越来越多的朝臣对夏朝的未来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

眼见夏朝已经日薄西山,而夏桀依然荒淫奢侈。太史令终古再也无法忍耐了,在经过一番占卜,且卜出凶兆后,他哭着进谏道:“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是勤俭并爱惜百姓的劳动成果,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不能把百姓的血汗供给一个人享乐。这样奢侈无度,只有亡国了。”

终古希望通过自己的哭谏,能让夏桀幡然醒悟,可夏桀依然我行我素。

终古意识到夏朝将亡,便逃到了商国,投奔了商汤。第四章  夏朝灭亡

倒行逆施,亲小人,远君子,刚愎自用,听信谗言的夏桀,民众和朝臣都对他彻底失望了。而终古逃离夏朝,投奔商汤,终于让商汤觉得灭夏的时机成熟了。

伊尹也觉得灭夏的时机终于到了,因为夏朝的百姓已经开始盼望夏朝灭亡了。

夏桀曾将自己比作太阳,说除非太阳灭亡,夏朝才会灭亡。这事被妺喜知道后告诉了伊尹,伊尹又将其传到民间以试探百姓的反应,他得到的回答是:“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伊尹是个行事非常谨慎的人,在了解了夏朝百姓的态度之后,他又向商汤提议,试探“九夷之师”对夏桀的态度。

所谓“九夷”,就是夏朝周边的九个附属部落、附属国。之所以称其为“夷”,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相对偏远、落后,其中含有轻视之意。

按照计划,商汤故意迟迟不向夏朝缴纳贡赋,夏桀大怒,遂起九夷之师攻汤。见各附属国仍然听从夏桀的指挥,伊尹便对商汤说,时机未到,还需等待。于是,商汤向夏桀请罪,表示愿意继续缴纳贡赋。

为了进一步瓦解夏朝的统治,妺喜开始向各诸侯国散播谣言,说夏桀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西方有一个太阳,而东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随后,两个太阳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东方的太阳胜利了,而西方的太阳陨落了。

那时候的百姓是非常迷信的,商在夏的东方,所以他们便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夏朝必将被商朝取代。而此时的夏朝已经是“上下相疾,心心积怨”,因而,九夷之师也有了反叛之心。

不久,伊尹再次建议商汤试探九夷之师的反应。结果当夏桀再次号令起九夷之师攻汤时,各部落再也无人响应了。

见天时、地利、人和均已齐备,伊尹建议商汤实施“剪夏”战略,先逐一剪除夏朝的羽翼—与夏朝关系密切的属国,以孤立夏桀。

于是,商汤采用蚕食的方式,经过多次战争,连续征服了葛、韦、顾、昆吾等国。见时机终于成熟,商汤突然对夏桀宣战,并在成功灭掉夏朝的三个属国后,率军进入了夏朝都城斟鄩。

从迷梦中惊醒的夏桀发现九夷之师也早已背叛了自己,知道大势已去,也无心恋战,逃到了鸣条,并最终被商军抓获。

于是,商朝取代了夏朝,建都在亳。

延续数百年的夏朝就这么灭亡了。随后,妺喜与夏桀一起被流放到了南巢。

这个昏庸无道的暴君,最终“与妺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商汤之所以将妺喜流放,理由很简单:妺喜过于妖媚,他担心自己禁不住诱惑而走上夏桀的老路。

其实,不管妺喜的初衷是什么,她的所作所为加速了夏朝的灭亡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很多人把夏朝灭亡的原因归结到妺喜身上,其实这对她并不公平。对于夏朝来说,她确实是“祸水”,但对有施部落以及商国来说,客观上她却发挥了英雄的作用。

可见,“祸水”和英雄,也要看站在哪个角度评说。很多时候,所处立场不同,对一个人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有时还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当然,不管妺喜结局如何,也不管她被称为“祸水”还是“英雄”,且暂时抛开她“灭夏扶商”不论,她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却是毋庸置疑的。如《国语·晋语一》所言:“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从女艾和妺喜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她们似乎都是才貌双全、胆识过人,并以此充当潜伏在敌人身边的间谍,巧施美人计,窃取情报,刺杀对方首脑人物,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那么是否可以就此断定,古代的女性只能借用其“女性”的特殊身份,通过影响身边的君主,进而影响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呢?

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改变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影响朝代更迭的女性还有很多,其中一些则是和男性一样,亲自走上战场,并用不断的胜利改写了女性的历史……叁  多面妇好 筑就“武丁中兴”妇好如流星一般划过先秦的时空,转瞬而逝,璀璨而短暂。之后,在国与国之间、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战争中,虽然也时常有大量的女性参与其中,但如妇好一般耀眼的女性从此绝迹了。第一章 王后妇好任祭司

在中国历史上,先秦时期的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战乱频发时,不仅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还要肩负起维持生产、前线供给以及军事防御、修筑工事等职责。

她们不分贫民和贵族,即便王后也需如此,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商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逐渐建立了以商王为首的贵族统治秩序,以商王为首脑,以各大贵族为辅助。因而,商朝更像是一个大家族的延伸,而商王就是这个大家族的家长,掌握着国家的统治权。

商王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名子昭。武丁时代,商朝正面临内忧外患。而这种忧患,在第二十任君主盘庚时就开始了。当时的商朝处在风雨飘摇中,内忧是贞人祭司集团尾大不掉,外患则是周边各诸侯虎视眈眈。

所谓贞人,就是占卜之人。当时,由于商朝对祭祀和占卜极其看重,任何国家大事都要由占卜决定,因而贞人的权力极大。

贞人集团的强大影响力,从商汤时期就已初现端倪。

伊尹作为建立商朝的大功臣,被商汤赋予了很大权力,随后便逐渐形成了伊尹集团。伊尹集团在商朝的权力体系中地位极高,拥有干政的权力,而伊尹集团中真正掌握大权的则是贞人祭司集团。商汤去世之后,贞人祭司集团的权力越发强大,商王的权力却在被慢慢边缘化。

此后,商王太甲被伊尹废除后囚禁于桐宫,商朝一度由伊尹代王施政,虽然之后伊尹又迎太甲子至复位,但贞人集团的权力越来越大,既能“格于皇天”,又能执政,商王则变成了傀儡。

除了贞人集团外,商朝周边的一些游牧部落,也时常侵扰边境,当时商王盘庚就因为疲于应付内忧外患,不得不将都城迁往殷。此后,商朝又被称为殷商。

不过,虽然盘庚用迁都来躲避游牧民族的侵扰,但那些游牧民族依然时常进犯边境,抢掠粮食和财物。

盘庚去世后,商朝又经历了局势更为危急的小辛、小乙时期。商王小乙去世后,他的儿子武丁继位。

武丁即位后,面对内有贞人集团操持权柄和无可用之人,外有周边各个部落不断向边境侵袭的复杂局面,显得无可奈何,颇有名为君主却实为孤家寡人的惆怅。

为此,他索性让冢宰(六卿之首)代政。在之后的三年间,商王武丁对朝政始终不发一言。商朝的王权旁落,朝臣都已习以为常。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