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9:35:37

点击下载

作者:程门立雪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

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试读:

前言

历史学家钱穆曾经说过:“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自黄帝以来,我们已经有近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其间有青铜时代的战乱与传说,有汉唐的盛世,有两宋的繁华,也有明清的血雨腥风……当一切重归平静,那些曾经的惊心动魄与生死兴衰,都化作了文字,躺在不计其数的史书中,等待我们去了解、感悟和思考。

第一个王朝的历史是如何开启的?经历过怎样的波折?为后世的君主们树立了怎样的榜样?从战国到秦汉,从三国到隋唐,在分裂与统一的轮回中,潜藏着何种力量?历史是一部蕴含经验和真知的书,是先祖智慧的结晶。翻阅过去,我们很快便能发现前人遗留下来的丰厚智慧,看见华夏文明从神话到现实的发展足迹。站在历史的长河边,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的国家、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究竟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运行的。

历史还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过去的数千年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感悟其中蕴含的规律与原则,洞察未来的变化与发展。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为何两代而衰?刘邦是靠什么打败项羽的?经济空前繁荣的两宋为何总是受欺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懂历史,还可以让我们看懂未来。

此外,通读历史还可以让我们暂时摆脱当下的繁忙与压力,以今人之心感怀古人之事,这能让我们更加看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舒缓或纠结或空寂的心情。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看看这些历史上的牛人都曾有过怎样的隐忍人生和生死奇遇,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困境也就不会显得那么坚硬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一百多年来,这里汇聚了顾颉刚、傅斯年、钱穆、邓广铭等众多史学大家。作者精心编辑整理了北大学者、学子有关中国历史研究的智慧点滴,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摘取精华,以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专注于其间的重要历史人物以及社会变迁的文化风貌,使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对中华文明有一个清晰、简洁的了解。

在本书的策划与创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李少聪、李尚芳子、李成坤、胡俊、丁修山、刘曼、刘冲、徐芳、王恩聪、聂振岗、刘悦、赵会会、金东东、杨亚楠、张盛林、雷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本书是很难面世的。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希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正。第一章青铜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1.华夏祖先——黄帝和炎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严文明曾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推黄帝和炎帝。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自己看成是黄帝的子孙,或者把炎帝和黄帝都当做自己的始祖,说自己是炎黄裔胄。这种血统上的认同思想在历史上一直起着极大的凝聚作用。”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依靠口头流传,流传得久了,便成了神话;时间略近一些的,虽然没有传成神话,但也成为了传说。神话也好,传说也罢,其说法多种多样,而我们的故事就从华夏祖先——黄帝与炎帝开始说起。“炎黄子孙”的由来

在炎帝与黄帝之前,人类只是疲于应付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很少有可以纪念的事情。自从有了炎黄二帝,很多传说和故事才得以流传下来。

据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当时中原地区形成许多部族,最为著名的两个是今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姜姓部族和姬姓部族。姜姓部族的首领是炎帝神农氏,姬姓部族的首领是黄帝。

后来,炎帝的部落开始衰落,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战争中,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一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一说今河北涿鹿东南)进行了一次交战。而这次交战却成为了黄帝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重要战斗。

通过阪泉之战,黄帝逐渐平息了联盟内部的纷争,众部族推举黄帝为天子。《商君书•画策》说:“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匹配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意思是说,黄帝“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

从此,在黄帝的领导之下,炎、黄等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民族。“华”代表文化繁荣,意思是“光彩”;“夏”的意思是“大”。华夏族就是“居住在中原地区、文化很繁盛的人们”。

另外,因为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武力征天下的形式臣服诸侯、统一华夏族的帝王,所以中华民族又自称为“黄帝子孙”。但因为是炎、黄两部落融合成了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涿鹿之战

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各个氏族部落之间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或复仇而频频爆发武装冲突。由于这类冲突尚不是以掠夺生产资源和从事阶级奴役为宗旨,所以它们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战争,而仅仅是战争的萌芽。

蚩尤九黎族兴起于约四五千年前的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位于今冀鲁豫交界处。因为其势力不断扩大,由东向西发展,逐渐北上中原。蚩尤的北上,使得九黎族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发生了冲突。当时,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

蚩尤率领所属72氏族(或说81氏族)与黄帝进行对抗。战争之初,由于蚩尤的武器装备较好,所以处于攻势,黄帝处于守势。传说双方七十一战未能分出胜负,黄帝“屯兵涿鹿之山,三年九战而城不下”,可见双方战斗之艰苦。

期间,黄帝“使应龙蓄水”,抵挡蚩尤。蚩尤则请来了风伯雨师兴风作雨,冲破了黄帝所布置的“应龙水阵”。紧急时刻,黄帝又请来女神旱魃,让天气放晴。蚩尤利用浓雾,欲使黄帝的部队迷路,黄帝则发明了指南车辨别方向。

蚩尤和黄帝在战场上各自斗法,几个回合下来,黄帝逐渐占据上风。终于在中冀之野(即冀州,今河北省涿州,至今那里还保存有蚩尤墓遗迹)擒杀了蚩尤,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从此黄帝声名大震,他的势力也日益强大起来,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涿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战争”的原因是双方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虽然,这场“战争”的大致经过情况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记述的,但是神话毕竟是历史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事实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涿鹿之战”堪称为中国古代战争的先导。

黄帝的功绩《易经•系辞》上曾经讲过,古代器物的发明和制作都是古圣王的功劳。实际上,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有一些是实情。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黄帝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部族整治,其在这个时候所做的一些事情,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文化贡献

古代记录天文历法方面的《世本》一书中记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

古时候的人,天天和大自然相处,对于白天昼夜的转化自然疑问颇多。而要解开这种种疑问,自然就要先知道它们是如何变化的,于是天文学、历法便由黄帝引导推衍而来。另外,黄帝还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在黄帝的统治下,天文、数学、军队、音乐、医药、文字等都开始有了最初的雏形。

另外,据说黄帝元妃西陵氏女名叫嫘祖,她带领族人开始养蚕。而衣裳最早便是黄帝之臣伯余作的。

精神贡献

在黄帝的组织下,人们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贡献

黄帝建立了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一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一州,全国共分九州。

黄帝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

黄帝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

黄帝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等。知识链接黄帝与炎帝出生的传说

历史上一般公认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传说黄帝一生下来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被称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炎帝出生在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一带),距今约4000多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称赤帝、烈山氏。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而后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2.治水英雄——大禹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顾颉刚曾说:“禹的来踪去迹不明,在古史上的地位是独立的,他不是周族的祖先而为周族所称,不是商族的祖先而亦为商族所称,他的神话是普遍的。地位的独立,神话的普遍,唯有天神才能如此。”

在我国几乎到处都是关于大禹治水的遗迹: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远离中原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

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无一不记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大禹是我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

大禹采用什么方法成功治理了水患

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因为洪水为患,引起了很大的水灾,导致沿河流域的庄稼被淹、房子被毁,许多老百姓只能往高处搬。当时族人的最高统治者尧立刻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

刚开始的时候,部落首领们大都推荐鲧。但是尧对鲧不大信任,最后,在首领们的力荐之下,尧才勉强同意。可是鲧花了九年时间去治水,却并没有把洪水制服,最后被尧处死在羽山。

鲧治水失败后,尧便任命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通过对河道的检查,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总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改革了原来的治水方针。

当时,他确立了一条与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疏通了九河。

另外,根据轻重缓急,禹把治水的顺序做了规划,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他各地。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蹚河过川,拿着量测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有片刻松懈。

大禹与涂山氏族的女娇才新婚不久,便踏上治水的道路,离开了妻子。后来,他三过家门,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了13年治理,大禹治水终见成效,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得以消除。

大禹治水与都江堰有何关联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48公里,此处早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

在古代,成都平原因为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且坡度很大,所以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成为一片汪洋。可是,自从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经过八年的努力建成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就成为了人类宜居之地。但千百年来却无人提出疑问:李冰之前的成都平原真的是泽国一片、不宜人居吗?

其实,李冰治水前,还有鳖灵治水、杜宇治水、大禹治水,尤其是大禹治水的影响最为深远。一直以来,汶川、北川都相传是大禹出生地、大禹故里。此外,都江堰和什邡也相继加入了大禹出生地争夺的队列。具体大禹出生在何处,这些传说虽然没有确证,但也不会是空穴来风。《禹贡》中有“岷山导江”“和夷厎绩”等记载,说明大禹确实是到过岷江流域和成都平原的。因此,无论大禹是否在此出生或居住,其在此治过水应当是可能的或可信的。或者说治理岷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而都江堰正是治理岷江的主要工程。《蜀王本记》中就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大禹治水的著名经验就是“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这一经验正是李冰治水“深淘滩,浅作堤”的精妙之处——疏导,实行无坝引水。经过大禹、李冰等无数代人的辛劳,形成了都江堰市目前的无坝引水工程。

另外,在中原还曾经流传有这样一个有关大禹的故事: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四川)。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造成水灾。大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有历史学家认为,大禹等几代人的治水,实则都是以都江堰为中心的岷江流域,那里在明朝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万里长江的源头地区,史称“江源”,其历史、地理历来有极强的神秘感和神奇色彩。而以都江堰水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江源文明”对长江文明以至整个中华文明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大禹开创了《江源文明》。

治水后的影响及功绩

大禹治水的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

禹在这个集团中威望很高,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套规定,如果各氏族部落有违反者,就依刑法来查办。据《太平御览》卷823引《随巢子》中记载,禹还有组织地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部落进行征伐,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另外,禹为了巩固统治,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据《淮南子•精神训》中记载,他还“南省方,济于江”,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为了纪念这次盛会,禹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成为后来夏王朝之象征。

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禹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他推动建立的夏朝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推动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知识链接河伯授图的传说

传说河伯原是掌管黄河的水神,最初升为神仙担任黄河水神之时,河伯因为道行浅,对治水不熟,所以对治理黄河一时束手无策。然而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要先画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水才能有成效。

根据玉帝的指点,河伯回到家乡,找到一名姓后的老汉,与他一起绘制河图。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查水情,画河图,并不是三两个月就能完事的,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经年老体衰了。

河伯看着画好的河图,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都画得一清二楚,遗憾的是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治理黄河了。但河伯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水,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忙一场。

终于,大禹领命治水,河伯见此人有能力,便将黄河河图授予了他。此谓之河伯授图。3.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李伯谦曾说:“夏朝的第三代王喜欢喝酒、喜欢打猎,不太问政事,结果东方的夷人就利用夏朝刚刚建国以后老百姓对这个王不太满意,进攻过来了,而且利用了夏朝老百姓的不满,就把夏朝这个王推翻掉了,这个在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当中就叫做‘后羿代夏’。夏人跑了,后羿就占领了这个地方,因此才会带领一部分夷人过来,过来以后,他们的文化也带来了。”

夏朝(约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目前我们知道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了。但关于夏朝是否存在,历史学家们一直莫衷一是。认为夏朝不存在的原因是考古界缺少关于夏朝的文物证据,不过在连云港云台山发现的夏启祭天石刻,成了夏朝存在的有力证据。而且史书中关于夏朝的文字也不少,非常清楚地记载了夏朝的起源、人物、典故等,这也足以说明夏朝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

夏朝是谁建立的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比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去世后,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被禅让给禹。

禹在位的时候,东夷族势力强大。东夷族首领益曾经被舜任用,去管理草本鸟兽,后来又被禹选为继承人。并且禹在位的时候让他参加天下大事的处理,死时也给了他最高的权力,但是结果却由禹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所以,我们现在认为,禹的儿子启是夏朝第一位君主。

在屈原的《天问》篇中曾有记载:“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意思是启代替益作了君主,但却突然遇到灾祸,后来遭受忧患的启为什么却能够把拘禁解脱。从这段话推测,启和益之间一定进行了复杂而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是以启的胜利告终的,即古本《纪年》所说的“益干启位,启杀之”。

夏朝的发展

待启坐稳夏朝的第一任宝座之后,夏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就按其制度运作起来。

夏朝的前期发展: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开始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

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可是太康只顾田猎游玩而不恤民事,而夏王朝内部也开始发生内讧。先是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据《韩非子•说疑》记载,启的儿子武观曾经“害国伤民败法”,但是后来叛乱被平定,武观被诛杀。

正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东夷势力却悄然乘机西进。早在炎黄时代,东夷的太吴、少吴部落就已经颇为强盛,而此时东夷的部落首领后羿见此时有机可乘,便直接攻入夏都,赶走了太康。太康失国,与弟仲康子相一同逃往东方,不久死去。而仲康子相在帝丘(河南濮阳县南),依靠斟灌(山东寿光县东北)等东方诸侯继续发展势力。

但是,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寒浞杀死后羿不久,开始大力消除亲夏势力,攻杀仲康子相于帝丘。当时,仲康子相的妻子缗已经怀孕,从墙洞逃出,逃回母家有仍(山东金乡境),生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积极招纳夏的余众,做恢复夏王朝的准备。这时候,逃往有鬲氏的夏遗臣靡与少康联合起来,一起开始收集斟灌氏、斟寻氏等余众,最终剿灭寒浞,复立少康的统治地位,重新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地位。

由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经历了大约四十年左右。这一曲折而复杂的斗争事实说明,当国家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已存在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夏王朝因为拥有比较深厚的社会基础,才能恢复它的统治,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夏朝的中期发展:文化复兴

少康以后,由季杼继立。季杼彻底肃清了寒浞的残余势力,又大力征伐东夷各部,一直打到东海。后来,又还都伊洛之间。季杼统治时期,是夏朝中期的极盛时期,而在这期间,夏朝的稳定又促使了文化的发展。

有关夏朝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得既少又大多模糊不清。关于夏朝的地下考古工作,目前还在继续探索中。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

这一文化遗存的时间,据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属于夏朝纪年范围内。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朝文化的直接证据,但它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朝文化的工作。

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还在使用,虽然至今还没有在夏朝的遗址中发现较大的青铜器,但在二里头文化遗存中所发现的铜容器,系采用复合范技术铸成,反映出当时的铸铜工艺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

夏朝的灭亡

一个朝代的灭亡自然是从衰败开始的,那么夏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呢?夏王不降死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孔甲是个什么样的人?司马迁的评价是“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他的淫乱暴虐激起了群众的反抗斗争,夏王朝的统治制度从此遭到破坏,引起不少诸侯国的叛离。从孔甲开始,夏朝开始江河日下,逐步开始走上衰败。

孔甲之后皋继位,然后是发,再然后是发的儿子桀。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无限制征用民力,残酷镇压奴隶和平民。据《史记•夏本纪》上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可见,夏桀对老百姓是多么的凶狠残暴。有压迫就有反抗,对于夏桀的暴政,人们发出“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呼声!

老百姓对桀的统治十分怨恨,为了解脱困境,夏桀想出兵讨伐有缗氏。有缗氏是帝舜后裔,为姚姓之国,因不服桀,而被夏所灭。桀还将商族首领汤囚禁于夏台,虽然后来将其释放,但导致了夏与商关系的破裂。总之,桀统治时期,许多方国部落叛离桀而归服商汤。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桀的统治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此时,商汤已在东方的孟诸地区兴起,他乘机兴兵伐夏。夏桀势孤力穷,战败逃亡,死于南巢(安徽巢湖北岸)。夏亡。

从禹到桀,共传十四代。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统治了约五百年左右。知识链接“家天下”的由来“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礼记•礼运篇》中曾讲到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到禹以后的社会时,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大人世及以为礼),有了“禹传子,家天下”的制度。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4.禅让制和世袭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玉才、阴法鲁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许树安合著《中国古代文化史》一书,他们在书中写道:“传说的尧、舜、禹时期,部落领袖实际已经具有相当于后世国王的权力,只是这一职位还要由各部落首长协商推选,史称‘禅让’。据说尧、舜、禹之间就是经过‘禅让’转移权力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丰富和部落领袖权力的增加,权力和财富的继承也被垄断。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把‘禅让’的公天下,变成了传子的家天下,确立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制度(以子继父为世,以弟继兄为及)。至此,国家形态正式产生,中国进入了有史社会。”

禅让制与历史学家的质疑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原始氏族社会里,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产生的,叫做“禅让制”。

三皇五帝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度,曾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也被人认为是华夏民族兴盛的原因,因为有了禅让,才有了贤能的人。但如今一些资料证明了夏前的禅让制度也不是自愿进行的,也有胁迫与私心掺杂其中,史实后人无从考证,全靠片面之词,禅让到底是如何进行的,也无从得知。另外,至于“禅让制”是否真的存在过,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因为没有事实的考古依据,为此就产生了有关的传说与质疑。

传说中的禅让制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的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种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但另一种说法是,禅让制到禹之子启就终止了,他建立了第一个朝代——夏朝。

历史中的禅让制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而继承者由于是当政者的臣子,为避免“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因此,以禅让而灭亡某一朝代,史书中也多表述为“篡”(如“王莽篡汉”),而若以武力直接推翻某一朝代,则用“灭”(如“元灭宋”),以表明某种价值判断。

例如,据史籍记载,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尧、舜、禹等人,尧的哥哥挚曾是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于他为人“不善”而被罢免,于是大家又推举尧接替了挚的职位,尧晚年寻求自己的继承人时,曾向“四岳”即四个部落的酋长征询意见。

四岳推举舜,尧表示需要先考验一番,后来舜终于接替尧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在征求自己的继承人时,四岳推举了禹,舜表示同意。这些情况表明,当时部落联盟最高首领的继承人,是由各部落酋长共同推举出来的,而不是哪一个人单独决定的。关于具体的选举活动,估计包括事神和事人两方面的内容,所谓事神是指举行一些祭祀神灵的活动,以便取得上天的承认;事人是指继承人通过管理好部落联盟内部的事务,以取得人们的信任和拥护。

世袭制的起源及确立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项专有权利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

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的早期都曾出现过世袭制度的统治政权,其中多数为封建世袭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这种世袭的次数理论上是无限的,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个爵位或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

相传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破坏了禅让的惯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转化为最早的专制君主。启的做法在当时也受到一部分仍坚持“禅让制”观念的部落首领的反对,东方的夷族首领益就曾借此反对启继位,西方的有扈氏也起兵反启,启率兵讨伐,有扈氏战败,为启所灭。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标志着“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被“家天下”的奴隶社会所替代,“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的国家体制,在夏王朝正式建立时已基本形成。

为何禅让制会被世袭制代替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部落分散统治的结束和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从恩格斯发表的国家产生的观点来看,国家才是阶级对立的产物,而世袭或者禅让都不过是统治阶层的一种延续方式,所以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但如果从禅让制的利与弊来推断,它被世袭制所取代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禅让制的有利之处

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在各位君主自愿禅让的情况下,每一次帝王的选拔就都会相应地带来新鲜的血液,带给社会一个新的冲击,促使社会快速发展。

禅让制的弊端

新君主上台,必然有自己的理想社会,他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整个社会,这可能会与前一任君主的政治思想刚好相悖,而且大权还在禅让人手中,新君主需要时间去从禅让人手中拿到权力,改变民众的思想,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观,这可能会造成民众滋生不满情绪及社会发展缓慢。因为禅让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不会有高度的权力集中,正是因为没有高度权力集中,每一项决议都可能会引起争论,造成了行政效率降低。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的私有化,结果就是阶级的分化,过去各自实力相当而产生的部落联盟最终被某个最强大的部落统一或者控制,所以以禅让制为代表的原始部落共和制度必然被父系社会的权力传承体制——世袭制取代。知识链接世袭制的演变

自汉朝开始,官职不许世袭。虽然现实中官职的授予多集中在现有的士族、官僚家族中,也留有某些世袭的痕迹,但是在法律上的由某个家族世代担任特定职务的制度在汉朝还是被废除了。

从魏晋时代开始,世袭被进一步区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前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后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

从宋朝开始,出现了爵位不能世袭的现象,类似于英国的终身贵族。

明朝皇族封爵均为世袭罔替,公、侯、伯三等爵亦有可世袭者。

清朝世袭罔替的爵位主要为铁帽子王,其余爵位从世袭递降,即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但降级若干次(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等)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5.兵家始祖——姜太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传玺曾说:“像姜太公这样一位敢恨敢怒、大智大勇的人物,由于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面纱,使人们难以窥见其真实面貌。人们出于对高智高能的英雄人物的敬畏,逐渐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姜太公塑造成一个奇人、超人,甚至进一步神化,成为众神之主、仙班之首。”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生卒年不详。姜太公的先祖曾封于吕,故以吕为氏,又称“吕尚”。此外,在先秦文献中还称他为“太公望”“吕望”“吕牙”“太公”“师尚父”等,后世则俗称其为“姜子牙”。

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西周文王、武王、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史称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君”,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同时,他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封国之一——齐国的开国始祖。姜太公的政治思想和军事谋略,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姜太公助阵,武王伐纣

据史书记载,姜太公的大半生一直很不得志,可以说是怀才不遇。直到大约70岁之后遇到周文王(西伯姬昌),他的机缘才姗姗到来,真是大器晚成。姜太公遇周文王的具体情况,仅《史记•齐太公世家》就记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总之,不管是哪种说法,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姜太公归周后,才真正遇到了贤主,得以施展自己非凡的文韬武略,成为周文王、周武王和周成王的重要大臣。《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西伯之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意思是说,当时,周文王从羑里返回邦国后,姜太公出谋划策,辅佐他内修文治,外树武功,并施行德政去推翻商朝的政权,这些事大都体现了他用兵的权谋与奇妙的计策。

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史记•周本纪》)。姜太公继续辅佐周武王,他参与策划并指挥了反商伐纣的军事行动,为西周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过,因为有记载的确实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在这之前发生的事情都是通过一些史料来推算得出的大概年限,而武王伐纣的史料非常贫乏,因此历史学家们至今都无法确认其准确年限。

但《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九年的时候,曾经进行过一次反商伐纣的军事预演,在盟津(即孟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结成了反商大同盟。

两年后,商王朝的忠臣比干,也是商纣王的叔父,由于不满殷纣王的暴政,多次劝谏。民间流传,一次比干劝谏,纣王听了很是愤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窍!”于是,忠君爱国的比干自己将胸部剖开,将心挖出,扔到地上,走出了王宫……

电视剧《封神榜》就是这样演绎的,虽然摘心后未死有点神话,但比干确实是以死相谏。《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的叔父比干,为人忠诚正直。他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常常直言劝谏,后纣王怒而摘其心。”之后,殷纣王又囚禁了贤臣箕子,进一步暴露了其暴虐无道的本性。

纣王的荒淫无度,让周武王觉得伐纣的机会已经成熟。但出师前占卜的结果却很不吉利,而且暴风雨大作,大臣们都感到恐惧。只有姜太公不迷信龟兆和天象,说:“枯骨死草,何知吉凶。”(《论衡•卜筮》)坚决劝周武王出兵。于是,周武王出师伐纣,在牧野与纣王进行了大决战。《逸周书》记载,武王伐纣的时候,姜太公还曾“致师”,就是去敌人那里挑战。最终纣王大败,登鹿台自焚身亡。可见,在武王伐纣的谋划、决策、出征到败敌的全过程中,姜太公都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和才智,不仅是文治武功兼具的领兵主帅,而且也是身先士卒的战场勇士。

姜太公封齐,安邦立国

武王伐纣胜利后,对功臣谋士和宗室进行了大分封。《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由于功勋卓著,姜太公被作为第一号功臣,封在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东北)。《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汉书•地理志》也记载:“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也就是说,齐都营丘一带原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物产不多,人口稀少。

在这种情况下,姜太公本着务实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也就是尊重当地风俗,简化礼制,提倡商业和手工业,并利用齐国的沿海条件,发展渔业、盐业的优势。在政治上,他大力推行“尊贤尚功”,意为尊重和任用贤能的人才,崇尚功利、功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的治理,姜太公终于将齐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而富庶的东方诸侯国。同时,在治理齐国的过程中,他将形成于西方黄土高原的周文化与呈现出浓厚的滨海特色的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文化传统。

由此可见,姜太公不仅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而且还是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姜太公的兵家韬略

姜太公是周文王倾商、周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这充分说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

事实上,姜太公的军事思想是在辅佐周朝灭商朝的战争实践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包含了博大丰富的内容。概言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兵为凶器

在《六韬•武韬•兵道》中,姜太公曾经说过:“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太公视“兵为凶器”,认为战争是吞噬人民生命财产的怪物,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发动战争。即便是现在来看,这也是一种相当进步的观点,与他政治上的“爱民”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通。正是基于这样的战争观,他才辅佐周武王吊民伐罪,发动了伐纣灭商的正义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注重文伐,不战而胜

姜太公论兵,极重谋略,追求不战而胜的至高境界,《六韬•武韬•发启》里就曾经提到过姜太公论兵即所谓“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另外,在《六韬•武韬•文伐》中,姜太公还提出了十二条“文伐”的计谋,包括:因其所喜,以顺其志;亲其所爱,以分其威;赂左右,得其深情;辅其淫乐,以削其志;严其忠臣,而薄其赂;收其内,间其外;欲锢其心,必厚赂之;赂以重宝,因与之谋;尊之以名,无难其身;下之必信,以得其情;塞之以道,迷其耳目;养其乱臣以迷之。这十二条“文伐”之计,可以说是姜太公谋略的典型体现。

论将之道

周武王问姜太公:“评论将帅的标准是什么?”姜太公说:“有五项才德和十种缺点。”周武王又问具体内容,姜太公解释:“五种才德是勇敢、明智、仁慈、诚信和忠实。勇敢就不可侵犯,明智就不可扰乱,仁慈就能得众心,诚信就不欺骗别人,忠实就能一心为国。十过就是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在《六韬•龙韬•选将》中,姜太公又提出了选将的方法。他先向周武王列举了十五种外貌与内情不一致的情况,认为选将不应以貌取人,而应进行深入的求证。求证的办法有八种,即“八征”:问之以言以观其辞、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与之间谍以观其诚、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使之以财以观其廉、试之以色以观其贞、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通过这八个方面的求证,“则贤、不肖别矣”。

兵为诡道,出奇制胜

姜太公在《六韬•武韬•兵道》里面说过:“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表明战争行为是崇尚诡诈和谋略的,应当运用更加灵活的战术。他还说:“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表明只有善于在奇正虚实之间灵活转换,施奇谋,用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克敌制胜,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他还在《六韬•龙韬•奇兵》中,具体论述了二十六种运用奇兵的方法。

抓住战机,时至不疑

姜太公特别强调在战争过程中应该善于抓住战机,并果断地采取行动。在《六韬•犬韬•武锋》中,姜太公特别列举了十四种可以克敌制胜的有利战机。武王伐纣之前,因为占卜不吉和风雨暴至而使群臣恐惧的关键时刻,姜太公正是看准了伐纣的时机已经到来,不可贻误,所以才坚决主张出兵,最终取得胜利。

兵农合一,寓兵于民

据《六韬•龙韬•农器》中描述,姜太公曾经认为人民群众甚至是农耕器具都可以在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关于兵农合一、寓兵于民的军事思想。也体现出姜太公的文韬武略之功。知识链接钓鱼台及其渊源

相传商代纣王荒淫无道,建筑鹿台。下大夫姜子牙直言相谏,触怒了纣王欲杀子牙。子牙气愤逃走,隐居乡野,常在水边钓鱼。周文王访知子牙乃贤士,遂以礼相聘。封为太师。因辅佐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封为齐侯。后来,人们把姜子牙垂钓的地方和村名,称为钓鱼台。6.春秋五个“霸”

北京大学教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周室东迁,西周封建一统之重心顿失,诸侯如纲解纽,内外多事,亟亟不可终日。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苟延。霸政可以说是变相的封建中心。”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在这290多年间,国与国之间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互相征战,争做霸主,而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就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的来历“五霸”究竟指哪五位国君,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但据《史记》中所描述的“春秋五霸”来看,这五霸分别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和秦穆公。

齐桓公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当时,齐桓公任用有才能的管仲为相,对齐国进行了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改革。这番改革非常成功,齐国日益强大。

因此,从公元前681年开始,齐桓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开始对外扩展并且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来号令诸侯。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等八国军队南下拒楚,虽未与楚军作战,却打击了楚军北进的锋芒,暂时消除了楚对中原诸国的威胁,齐桓公威信大增。

后来,周王室在葵丘会盟时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病死后,齐国因五位公子争夺君位内乱而国力渐衰,彻底丧失了霸主地位。

宋襄公

宋襄公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同时他也一心想成为霸主,他见齐国有乱,而齐桓公身前又将公子昭(即齐孝公)托付给自己,于是便觉得这是个可利用的机会,就收留了到宋国避难的公子昭。

公元前642年,野心勃勃的宋襄公趁机联合曹、卫、邾等国出兵讨伐齐国,并扶持公子昭当上了齐国国君,树立了威信。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约楚、陈、蔡、许、曹、郑六国之君会盟,结果却被楚成王趁机俘获。后几经调解才被送回国。第二年宋襄公在与楚国的泓水之战中受伤,不久辞世。

晋文公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公元前636年结束在外的流亡,返国即位,是为晋文公。即位后,他任用贤良,整顿内政、改革政治、经济和军事,内取信于民,外和好秦国,国力大盛。

后来,楚国北上争霸中原,晋楚两强激战于城濮,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战争的结局以晋军获胜告终,中原各国纷纷归附于晋。接着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

楚庄王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称霸的愿望。

秦穆公

秦穆公,赢姓,名任好,在位39年,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即位伊始,秦穆公就重用百里奚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家实力大增。

秦穆公曾计划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春秋五霸”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齐桓公:葵丘会盟

作为“五霸”之首,齐桓公称霸没有标志性的战争,多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战争,但其称霸的标志性事件是葵丘会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以齐桓公最盛;齐桓公九合诸侯,以葵丘之会最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晋文公:城濮之战、践土会盟

晋文公称霸的标志性事件是晋楚城濮之战与践土会盟。公元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城濮之战是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它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稳定了中原形势,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秦穆公:称霸西戎

公元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此后,秦采取“联楚制晋”之策,成为晋在西部的心腹大患。而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

楚庄王:楚晋邲之战

楚庄王称霸的标志性事件是楚晋邲之战,这次战争不仅仅是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较量,而且还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在作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指挥无力等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知识链接“乘龙快婿”的由来

相传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名为弄玉,姿容无双,聪颖绝伦。但弄玉性情孤僻,尤其厌恶宫里繁琐的礼仪,因此,她常一个人待在深宫品笛吹笙。

秦穆公本欲为女儿召邻国王子为婿,将来可做国君夫人。但弄玉不从,表示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宁可不嫁。秦穆公只得依从。

一天夜里,弄玉公主边赏月边倚着栏杆吹笙。这时似是有一阵袅袅的仙乐,在和着公主的玉笙。一连几夜,都是如此。

弄玉公主把此事告诉了父亲,秦穆公便派大将孟明根据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访吹箫的人。孟明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于是,孟明找到萧史,把他带回宫中。

秦穆公接见萧史,见他举止潇洒、风度翩翩,心里十分高兴,马上请他吹箫。萧史取出玉箫,吹了起来。一曲还不曾吹完,殿上的金龙、彩凤都好像在翩翩起舞,可谓仙乐。

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便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弄玉就住在那里,不饮不食,不下数年。

一天晚上,弄玉带着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双双升空而去。因此,人们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7.春秋无义战

北京大学教授刘东曾说:“从文明进程的脉络来看,‘春秋无义战’这句话最好能跟另一句话联读:‘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正是这样的必要平衡感告诉我们,即使发现身前并无一个公平正义的过去,也不能放弃对于身后那个公平正义的将来的憧憬。”《孟子•尽心下》中曾有记载:“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的意思是,春秋时代并没有合乎道义的战争。这一次战争比那一次好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天子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为什么春秋时代的战争被称为“无义”“义战”在当时是指为了维护周天子而发动的战争。然而在当时弱肉强食的生存状态下,四方诸侯真的是为“拥护”周天子而发动战争吗?恐怕每一个当事人心中应该都是心知肚明的。

据史料考证,春秋时期的战争多以争霸和侵略为主,而且很多战争都是出于自己的私利。尤其是在春秋初期,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平王只能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

由于此时的天子基本全部依靠各方诸侯的供给,因此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结果,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受到诸侯的摆布。

但是,天子的名号是以“共主”的名义而生,所以其依旧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即便已经暗藏野心,但是依旧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们经常打着“勤王”的旗号,事实上是想取得自己称霸诸侯的目的,并非真正帮助周王树立天子威信。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而各国在这段历史中,不断出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勃焉”的历史轨迹——各自在改革后出现暂时的辉煌,但随即就消失在大国争霸的战争中,比如,因为一场战争而退出舞台,甚至灭国。

孔子也曾在《论语•季氏》中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春秋时代了。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所以,“春秋无义战”虽已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但我们却有必要弄清楚孔孟所谓“无义”的内涵。或许,我们会发现,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似乎还不能笼而统之地一概认为“春秋无义战”,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春秋无义战”的终结——灭吴之役

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战争的舞台转移到了东南地区。新崛起的吴、越两国展开了争夺霸权的战争。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越,却被越王勾践打败。阖闾负箭伤身死,其子夫差即位为王。两年后,不忘父仇的夫差,打败了前来进攻的越国水军,并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并把越王勾践围在会稽山上。

危急时刻,越国大夫文种向勾践建议:“现在形势非常危急,唯有向吴王求和,才是唯一的生路。”勾践同意投降,并派文种以美女八人、白璧二十双、黄金千斤前往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贪财好色的伯嚭悉数收下,带文种晋见吴王,说明越王勾践求和之意。

夫差同意了越国的求和,但要求勾践及其夫人入吴为人质,做臣奴三年。吴国相国伍子胥得知此消息,非常愤怒,极力反对。但是,目光短浅的夫差却拒绝了伍子胥的建议。

勾践在吴国服役期间,“驾车养马”,以常人罕有的忍耐力侍奉夫差,以博取夫差的信任。一次,夫差患病,勾践夫妇前往探视。夫差要大便,勾践赶忙把便桶拿到床前,又帮夫差擦身,随后又把便桶提到外面,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地下亲尝粪便。他回到寝宫,用无比喜悦的语调对夫差说:“病人的粪便如果不臭,那么其性命就有危险,如果是臭的,那么表示其一切正常。大王的粪便是臭的,一定会很快痊愈的。”

勾践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夫差,他说:“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苦的是疾病。勾践为了寡人的病,不惜亲尝粪便,勾践真是一个仁至义尽的人啊。寡人却把他当囚犯对待,实在惭愧得很。”于是就提前把勾践释放回国。

勾践刚回国,就在国内挑选了一位美女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夫差很喜欢,特地为西施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姑苏台。从此,夫差迷恋美色,把军国大事完全置之脑后。而此时,勾践却卧薪尝胆,在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为复国进行紧张而秘密的准备。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吴军北上争夺霸权,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欲霸中国”。勾践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吴国发动突然袭击,夫差得知消息,狼狈回军救援。在姑苏城外,越军大败吴军。公元前478年,越国趁吴国灾荒之际发动进攻,在笠泽(今江苏吴江一带)大胜吴国。公元前475年,已占绝对优势的越国再次攻吴,无力抵抗的夫差数次遣使求和,勾践说:“20年前,苍天把越国赐予你,你不接受。现在它又把吴国赐予越国,我不敢拒绝。”夫差求和无望,被迫自杀,吴国就此灭亡。

越王勾践率军“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知识链接“卧薪尝胆”真的存在吗“卧薪尝胆”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在民间流传很广,然而其故事是否真的存在,到目前为止,历史、考古学家并未作出肯定的答复。

据《左传》中所描述的“定公”“哀公”这两代君王,虽然其中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如何当政国事,但没有提过他有卧薪尝胆之事。而在《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中,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

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唯一记载勾践的一幕便是:“床前悬挂苦胆,坐卧都看得到,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

东汉学者赵晔在《吴越春秋》中,虽然也说到勾践“悬胆于户,出入尝之”的事,但仍然丝毫没有“卧薪”的记述。

那什么时候出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呢?有一种说法是,北宋的苏轼曾虚拟了一篇孙权给曹操的书信,苏轼在信中发挥想象,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但是后世却照此依据,慢慢地将勾践卧薪尝胆的事宣扬开来。8.门客、刺客、说客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拥兵自重的藩镇为了培植个人党羽和地方势力,召集了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死士,为他们从事行刺活动。这种社会现实反映在古典小说中,就有了女侠聂隐娘、红线。此外,江湖侠客“昆仑奴”,写的是日常生活中侠客行侠报恩的故事。

对于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中说得好,他说红线、昆仑奴是报主人之恩,聂隐娘、古押衙是报知己之恩。所报恩对象虽然不同,但因行侠不再出于公心,不再分辨是非,从替天行道降为为人谋事,即使所谋得当,其境界也大不如前。由于报恩者与施恩者的关系是依附关系,使得侠客丧失独立人格,不再是顶天立地、无所畏惧的英雄好汉。

这段话虽然说的是唐朝小说中的人物,但放在秦汉之前,也同样适用。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为了出人头地,而投奔权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