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努力,我们更需要自控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5:59:29

点击下载

作者:羊达令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比起努力,我们更需要自控力

比起努力,我们更需要自控力试读:

自序

当我们不经意间翻开日历本,才发现,厚厚的一沓日历纸已经仅剩下不足一半。惊觉时针走过的那些日子,该做的许多事竟然还没做。你或许和我一样,有过某一阶段的迷茫和不知所措,看着别人的熠熠光芒,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你或许和我一样,在为了某一项人生的目标努力着,夜以继日地制订计划,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你或许和我一样,为了生活去忙碌,为了家人在奋斗,为了让那些逝去的分秒没有遗憾而奋力挣扎。等我们走过了这段人生的必经之路后,我们会感慨,理想总是与现实隔着十万八千里,仿佛有些事情是我们怎么努力也无法触及的天花板。一年级时,我进入了一所在我们当地很有名的学校,而我又幸运地被父亲送到了这所学校最好的一个班级,学习手风琴。6岁的我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手风琴,什么是五线谱,稀里糊涂地开始了学习。第一天放学后,其他班的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准备回家了,我们却被老师留了下来。几个老师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了一堆琴,告诉我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手风琴班的学生了。”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未来的6年我都将与手风琴结伴。练习很枯燥也很乏味,重复的黑白键是我每天练习最多的东西。从识谱到完整地弹奏出一首曲子,往往要花去半个月的时间。蝌蚪一样的音符在我的童年世界里跳跃着,我不曾知道何为努力,何为坚持,我只知道想要弹得好,必须每天练习,缺一日不可。长大后我才明白,每一首曲子的完美呈现需要两种成分的天然组合,一种叫作努力,一种叫作自我意志力。我最喜欢弹唱的一首歌叫《生命是场马拉松》,其中有这么一段歌词:我想要个起点浓浓的黑夜闷头穿过世界生命这场马拉松,有些人可以跑向终点,有些人却停在了中途。或许,努力奔跑是抵达目的地的前提,但我们除了努力,还需要自我和外界的鼓励。每一个起跑者都是勇者,在无数荆棘丛生的阻碍前依旧坚持。每一次奔向终点,都是另一次挑战的起点。我们都在为自己努力,为自己奔跑。这本书是我的成长历程,和你们一样,在奔跑的过程中我迷失过方向,羡慕过领跑者,也曾经想要中途放弃。但好在,我渐渐在跌跌撞撞中找到了一些方向,在彷徨失措中自省了内心,经历挣扎痛苦后我依然选择继续奔跑。这本书记录着我,也记录着打开书的你。我们都一样,在看不见阳光的地方砥砺前行,终有一天会在灿烂星空下收获成长的喜悦。人生这场马拉松,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比起努力,我们更需要跑下去的意志力。加油吧,祝福步履不停的你可以仰望璀璨星空,俯瞰广袤大地。

Part 1 坚持5:30起床后,给我带来的蜕变

无论你现在是何种身份,大学生、工作者或是拥有家庭的已婚者,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与其在羡慕别人的人生中度过一生,不如从今天起,做些尝试。“想做”和“去做”仅仅一字之差,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坚持5:30起床后,给我带来的蜕变

前不久,和几位上学时的小伙伴聊天,话题转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上。许久未联系的我们,说着每个人的近况。小陈在家乡考上了事业编,每天朝九晚五,上班忙碌,下班觉得很累,看着别人每天生活充实,自己也想学习,但总是没时间、没精力。小刘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除了上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两个孩子的身上,晚上从父母那里接回孩子,准备晚餐、哄孩子睡觉,折腾完已是晚上十点多,早已没了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她说:“最盼望周末,孩子可以去爷爷奶奶那儿,我能多睡会儿,学习什么的我早就放弃了,有了孩子,哪有时间为自己活呢?”他们很羡慕我的生活,每天如此规律,不睡懒觉,也没有生活压力,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我并没有达到值得他们羡慕的程度,我只知道,如今的自己,在一点一滴地蜕变着,这其中包含了早起。坚持半年,每天五点半起床,我得到了蜕变。01我和很多人一样,有过一段很颓很丧的时期。那时候,我刚刚考上专升本,带着考上本科的光芒来到本科的学校,生活轻松无比,再也没有了备考时期的压力和做不完的试卷习题。我的生活如同开了闸门的水,自由放任。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我,揉揉眼睛,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一看手机,已经10:30了,洗漱完毕后,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去食堂吃个早饭,再和室友聊聊天。下午的时光便是一场午觉,一直持续到傍晚。晚上就抱着电脑看综艺节目。没错,这就是我的本科生活,从来不知道看书是什么感觉,更不知道什么是自律。那时候的我,上课开小差,下课追韩剧,把日子过成了退休的模样。临近考试时,我开始紧张。课本是新的,画了重点,开始夜以继日地背起书来。英语六级考试前的一周,每天早起背单词,刷题目,晚上做真题,结果仍旧惨败。我甚至放弃了考研,也忘记了当初报考专升本的初衷。最可怕的是,日子久了,我渐渐地习惯了这种生活,周围的同学都是这样,颓废又有何妨?我懂得这些道理,却依然浑浑噩噩地度日。就像很多读者曾问我的问题:“我想学习,但我没有时间”,“我想写文,但室友太吵,总影响我的思路”。我们都一样,懂得很多的道理,却永远停留在原地。想法只有在行动中才会变得有意义,不然只是自己感动了自己。02直到去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怀左同学的读书群,70多名小伙伴每天互道早安,周末分享读书体会。在交流中,我才得知怀左的故事。他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无数个努力的日夜堆砌而成。他很多年坚持早起,利用早上的时间锻炼身体,看书学习。我开始转变观念,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我想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学会了如何充分利用时间让自己收获更多。由于工作的关系,我选择在早上读书,从去年7月起,我开始由每天6:30起床改为5:30。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读书,从7月到8月,我每周读一本书,做了三次读书分享。不读书的时间,我喜欢站在阳台上听听音乐,做做拉伸运动。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回家写文、看电影。本以为早起会让我精神萎靡、疲惫不堪,但坚持下来我才发现,早睡早起会让我一整天精力充沛。合理的生物钟不仅让我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帮我戒掉了熬夜的恶习,我的皮肤也变好了。假如我们每天比别人早起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我们可以完成一篇两千字的文章编写;可以读完一百页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可以为自己做一顿可口的早餐,做一个小时的运动。现在的我,依旧每天保持在5:30起床,天气寒冷时便坐在床上背单词,之后起床洗漱,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有些改变,是从我们每一天的行动中开始的。早起也许不会为我们带来多少实际的收益,但它足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生活。03习惯了早起,也使得我养成了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早起的习惯坚持半年有余,在这半年的时间,我阅读了40本书,写了两本读书笔记。由于早起读书,晚上我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写文的晚上,我喜欢画画、看电影,看完了豆瓣评分8.0以上的电影60部,画完了两本插画集。今年,我开始学习记录手账,充分利用时间管理,将自己的计划记录在手账中。有些事,不是我们没有时间,而是我们太懒惰,总是想得很多,做得很少。我在一个英语学习群中,认识了一位宝妈。她是一个7岁孩子的母亲,和很多人一样,她一周工作5天,每天还要照顾孩子和料理家务。但她却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孩子7:00起床,她开始给孩子做早餐,开车送孩子上学,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回到家和老公一起煮饭,辅导孩子功课,直到晚上10:00孩子睡觉。这是她一天的“工作”,很多人会问,她是如何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呢?她每天比孩子提前一个小时起床,保证每天清晨阅读40分钟,晨练20分钟,中午利用在单位午休的时间学习英语,晚上等孩子睡觉后,再花两个小时备考在职研究生。很多人会问,她怎么可能做到,不会觉得太累吗?这位宝妈说:“起初会觉得累,但现在不会。每个人都有想做的事情,只有自己真正下定决心,才会找到各种碎片时间去完成它,除非你只是想想而已。”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新年立下一堆Flag:考过英语四、六级,一年读100本书,早起锻炼,减肥成功……但很多时候,我们一边喊出豪言壮语,却又一边怨天尤人:学习那么累,玩会儿游戏再看书吧;天这么冷,等冬天过去再早起锻炼吧;还有几个月才考英语四、六级呢,先把这几部电视剧追完再准备吧。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但我们都骗不了自己,那些只不过是我们懒惰的托词。真正让我们迷茫、让我们羡慕别人的原因,是我们自己永远待在原地,看着别人努力罢了。无论你现在是何种身份,大学生、工作者或是拥有家庭的已婚者,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与其在羡慕别人的人生中度过一生,不如从今天起,做些尝试。“想做”和“去做”仅仅一字之差,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正如卢思浩在书中写过的一句话:“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从现在起,做一个令自己刮目相看的人吧,不用羡慕别人,也无须遗憾自己。这条路很长,我会一直在路上与你们并肩前行。

好生活离不开仪式感

很多人质疑仪式感是一种虚伪的存在,他们认为真正的生活是平日的点点滴滴。“仪式”无非是为那些寻找存在感的人准备的,大多数人不需要。盲目追求仪式既浪费了时间,也花费了精力和金钱。情人节的一束花很贵,有人觉得何必要在那个节日表达爱;有人喜欢给自己的房间布置得有格调;有人觉得每天只是在里面睡个觉而已,何必这么烦琐;谈恋爱的时候,女朋友每天晚上要说晚安,不说就是不爱,有人觉得何必那么较真。仪式感的存在真的是这般复杂矫情吗?我们时常在思考,怎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有人会说,是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有人会说,是心想事成、爱人常伴;还有人会说,是心情舒爽、享受生活。好的生活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定义,但在我看来,好的生活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样东西十分重要,那就是必要的仪式感。01仪式感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因为下周外出的原因,赶不上给老妈过生日,于是选择为她提前过一个小生日,规模不大,形式简单。我早早地起床,在家门口的蛋糕店给妈妈买了一个小蛋糕,蛋糕由各色的水果和奶油组成,很是漂亮。回到家,妈妈看见我手里拿了一个蛋糕,她接了过去,但嘴里却念叨着:“买什么蛋糕啊,过个生日而已,又不是什么大寿。”她一边说着,却一边感兴趣地问我这是什么蛋糕,有没有水果。可爱的老妈总是口是心非。其实,她心里是希望在生日这天有人为她庆祝的,有可口的生日蛋糕,可以许下未来一整年的心愿。这次生日妈妈显得格外开心,还拿起手机拍了蛋糕的照片。这种仪式感,使得她获得了快乐。仪式感能让我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都需要在某些特别的时刻为自己证明一些个人存在的意义,比如生日,比如结婚纪念日。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仪式可以让我们觉得自身被重视:还有人关心我,还有人记得我。即便我们常说,真正的关心是在平日点点滴滴的生活里的,但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仍旧需要一些仪式,不为表达什么,只是我们需要这样的过程让我们获得多一份的喜悦。好比运动员需要颁奖仪式,国王需要加冕环节。简单的仪式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乐趣,不是吗?02仪式感让我们更愿意善待生活。我家楼下有一对卖小吃的夫妇,除了恶劣天气,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开门营业,春夏秋冬,无一例外。他们的门店很小,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那不算宽敞的门脸里,却有着与其他商铺截然不同的布景。他们做面食的桌子上总是放着一些绿植,还未进店便能闻到花香。小店的桌椅全是木质的,上面还有些细小的雕花和装饰,墙上是老板的女儿手绘的一些卡通画,谈不上惊艳,但却十分精美。每一幅画都被装裱起来,高低不齐地排列在墙上。除了布景装潢,就连老板和老板娘个人也很讲究。他们穿的碎花和方格的围裙是老板娘亲手制作的,手边放着自己泡的菊花茶。来往的食客经常会问老板,你们一家卖面食的小店为什么要布置得这么好看,房租那么高,利润又不大,别家的小店都脏兮兮的,你家如此“另类”。每当有人这样问时,老板都会不急不慢地说:“这样布置环境好,你们待着舒服,我做得也开心。”店是租来的,但生意是自己的。这些在很多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仪式感,却成为了这家店的特色,口口相传之后,生意越做越好。这样的仪式感让我们明白,一件普通的小事也可以变得不简单、不平凡。我们会更加愿意去发现生活的美好,愿意去将看似复杂多余的事情重新理解。那并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而是一种我们善待自己享受生活的态度。03仪式感让我们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我有一些小嗜好,但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太合乎生活常理的表现。比如,我喜欢做东西吃,食材很简单,烹饪方式也很普通,但我会在做完之后,摆在很好看的盘子上,铺上我喜欢的背景布。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它会令我吃饭时的心情很愉悦。比如,我坚持早起,不看书的早上我喜欢运动,简单地舒展肢体,窗台上的音响放着我喜欢的音乐,有时会敷上一张面膜。又比如我喜欢吃水果,但并不是简单地洗净直接食用,而是会切成我喜欢的样子,放在特意为盛水果买的盘子里,插上好看的水果签,坐在阳台上慢慢吃。这就是我的生活仪式感,有些 “小讲究”,有些 “小在乎”,它们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我享受着这些仪式带给我的充盈感。我并不认为这些仪式是多余的,是矫情的。相反,这些仪式是我不断发现自己价值的方式。原来,我可以将普通的美食做出不一样的效果,即便味道相似,但视觉很享受。我也可以将平淡无味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我更加自信,也更愿意创造生活里的“小确幸”。所有的仪式感都是重复生活中的点滴记录,它本就是一种很酷的生活态度,或许我们都需要它。平凡的人生是常态,但我们总能在这其中找到那些闪着光的东西。生活中有太多的荆棘,而仪式感犹如一把宝剑,铲除我们生活里的不愉快、不舒心,它能够在我们普通的生活中,创造出不一样的色彩。我们可以度过无趣的日子,也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仪式感让我们更加快乐,更加有方向。请在前行时放下将就,放下无所谓,真正地热爱自己,也热爱所有的美好存在。

你总是一边喊着努力,一边待在原地

01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二十几岁的我们可能没房没车、没权也没钱,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因为我们都曾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又怎样?最怕的是你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在原地徘徊,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经常听身边的男生朋友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唉,我们这代90后,眼看着就要奔三了。到现在,女朋友没有,房子刚付完首付,每个月那点工资还了房贷,根本存不下钱。”这样的话听得多了,不难明白一个道理:二十几岁的我们,不是年纪大了,而是心态老了。最怕的不是你没有理想,而是你不愿前行,总是一边说着努力,却一边待在原地。几年前,我在一个求职节目中看过这样一段求职经历。面试者是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女生。面试环节中,面试官对她进行了专业测评,测评内容为:假如今天有一批客户来公司开会,让你负责对他们的接待,请简单列举出你需要准备的步骤。女生想了想,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如果遇到了,我会去找我的行政经理帮忙,作为新人,我没经验。”面试官皱了皱眉头,显然有些不满意。他对面试女生进行了讲评:“姑娘,你今天是来求职的,还是来找老师的?这个题目应该很简单,你面试的岗位与你所学专业对应。你不仅没有做到思路清晰,而且对于要面试的岗位也做没有任何准备,公司里没有人有义务去教你,如果你自己不努力,谁会在乎你?”姑娘听着,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很显然,姑娘很委屈,她觉得自己是个还未毕业的大四学生,为什么这么为难自己。没错,或许你仍是未出象牙塔的学生党,但当你走向职场的那一刻,你便要意识到,你不再是个宝宝,你是个职场人。“努力”,这个被我们已经说烂的词语,有时候显得很空洞。人人都在高喊着努力,人人也都知道努力的意义,但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答案显而易见。二十几岁还一无所有的你,不必害怕来不及。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掌握一门新的知识,开启一扇新职业的大门,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但如果自己不愿意,那便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02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原本打算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但迫于家里的安排,在毕业那年,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有一次,我和他聊天,聊到了现在的生活。他很羡慕地对我说:“现在的你真好,工作之余,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每天都在进步。看看我,早就颓废得不行了,明明知道还有梦想,但就是不想改变现状,我讨厌现在的生活,但也习惯了这样安逸的状态,挺无奈的。”和他聊完天,我便想起了我另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在一家民企做会计。毕业时,她只有会计从业证,但她却利用业余时间考了初级会计职称,现在正在备考注册会计师。每天下了班,她就匆匆赶去辅导班,习题做了一沓又一沓。在单位里尽职尽责,在生活里努力追梦,这样的姑娘着实美丽。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很拼,他们认为:既然工作稳定,女孩子又何必让自己过得这么累呢?姑娘却说:“我才二十几岁,有能力,有想法,没有时间可以抽时间,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哪有那么多理由,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姑娘的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二十几岁的我们,就算现在一无所有又如何,不怕你没有梦想,只怕你甘于现状。03你二十几岁,当你看到别人成功时,你总是说,他们都有个好爸爸,有钱有能力,含着金钥匙出生,什么也不怕。你二十几岁,当你看到别人奋力打拼时,你羡慕,你嫉妒,你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那样的魄力。你二十几岁,便觉得自己已经老了,看不进去书,刷不了题,你总说现在的自己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有一种人,年轻的时候将自己的一无所有归结于出身不好,天资不足;年老的时候,感叹记忆衰退,日落西山。这样的人,一生也不可能成功。因为他们的一生都在抱怨,都在为自己的懒惰与矫情寻找借口。那句“我不行”成了逃避最好的理由。我的一位朋友面临再就业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他心情很烦躁。他找到我,向我倾诉道:“我现在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想跨行,但没经验,想去好公司,但没学历,离开了这家公司,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是你好,至少有学历有梦想,关键是你有父母做后盾。”我听完这番话,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没学历、没经验、没依靠成了他逃避的理由。但他却忘了,他从未想过报一个函授班去提升自己的学历;从未想过在工作之余学习一门技术,为跳槽做准备;他从未好好孝顺过父母,却想着依靠他们成就自己。他总是一边抱怨,一边停滞不前。岁月悠长,变化的是容貌;生命漫漫,最美的是路上。你待在起点,看着远方的美景,想象着自己身临其境的画面,羡慕着那些真的身处美景中的人。但你却一直待在那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过完这一生。真正的可悲不是年龄见长,而是你心已亡梦已碎,早早地对生活缴了械投了降。

不要在本该拼尽全力的年纪,活得太安逸

01我打开QQ的留言板,发现了一条半年前的留言,是一个大学时期的朋友写的。他在留言里说,看到你最近一直在写文章、画画,日子过得很充实,我现在的生活一直很疲倦,也很迷茫。看到留言时,我给他回了条信息,10分钟后,他的QQ头像亮起来。我问他:“最近怎么样,我也是刚刚看到留言。”朋友和我说了他的事情:“给你留言的时候,我还在老家工作。大学毕业后,家里人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工资不高,但很稳定,有双休日有公积金。原本我以为这样的生活也不错,比起同龄人,我不需要费力打拼,家里也为我买了房子。但一年前我发现,我和曾经的同学已经聊不到一起去了。“我在小城市工作,渐渐地,我生活的圈子也小了,接触的人和事有了局限,我以为我所看到的便是全世界,但和朋友一聊天才知道自己的世界有多小。”朋友给我发信息的时候,他已经辞去了家乡的工作,去了南京发展。他的辞职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托了多少关系才为你争取到,你就这样说辞就辞了。朋友曾经也是为求安稳而选择在家乡就业,但这样的生活并非他想要的,他想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一次,就算失败,也没有遗憾。你的视线所及之处,也就是你思维所在之处。失败也是如此,多少次,我们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拒绝尝试,在一次次的逃避中,我们也拒绝了一个更好的自己。02有时候,我们的失败不是败于客观环境,而是败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勇气。你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就要承受什么样的境遇。有些人厌恶眼前的生活,极力想跳出现在的圈子,但他们却害怕改变,那么结果注定是要继续待在这里,过不喜欢的生活。有些人有努力的方向,但却迟迟下不定决心,没有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行动,仅仅停滞于想想的阶段。以前,我也是一个活得安逸的人。中考那年,我放弃了考试,选择留在本校的直升班。因为我害怕,万一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我带着这样的畏惧,放弃了一次突破的机会。高考结束后,我放弃了复读,选择了专科就读,我害怕再来一年的重复学习,我害怕明年考得还不如今年,害怕在家人朋友面前丢面子。从小到大我都是这样,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在一次又一次的害怕中错过了很多机会。后悔吗?一定会,但后悔之后,该做的不是继续害怕下去,而是要有所改变。从上大学起,我便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我需要做些尝试。我选择试试考专升本,哪怕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个浪费时间又没用的选择,但我仍要坚持考,因为我知道,一味地害怕和畏首畏尾只会让我的未来更加迷茫。越长大,越发现,很多人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小时候的我们,会给喜欢的女生写个小纸条,哪怕是一句简单的“我喜欢你”,也是幸福的。自己喜欢的一切我们都会努力争取,也许要付出一些代价,但那份满足的喜悦,只有得到后才会拥有。而现在,我们害怕尝试,害怕突破,也害怕失败。表白怕被拒绝,挑战怕失败,突破怕失去。我们越来越胆小,活得越来越畏首畏尾,也越来越不像自己。03记得我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讲课,虽然只有几十个人听课,但对我来说是一次突破。在接到课程小编的邀请时,我有些惊讶,我既不是专业达人,又不是名人,为什么会找我来做微课分享。刚开始,我拒绝了小编的邀请,因为我觉得自己能力欠佳,虽然是分享,但也要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这些都是我不具备的能力,我怎么胜任?不过课程小编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她说我可以的,就像聊天一样,和大家说说话,不用太紧张。聊完后,我反复地想了想,是啊,谁都不是天生的有经验者,谁也不是注定的有能力者,都是从第一次的锻炼开始,为自己创造未来的可能性。我接受了邀请,开始准备课程,写了满满两张纸的课程内容,修改了4次,最后还向小编询问了细则。我就这样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教学”。昨晚的分享持续了65分钟,我没有中断,也没有说错,我顺利地讲完了所有的内容,并和小伙伴们互动了一会儿。我收到了打赏,收到了私信和提问,大家叫我老师,但我知道,我并不是老师,只是一位分享者。课程结束后,我走出书房,爸爸给了我一个拥抱,他在门外一直听我讲课,没有打扰。他对我说:“你很棒,也很勇敢。”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有些动容,给别人讲课是我曾经不敢想象的事情,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有这样的机会。那一刻,我为自己鼓掌,无论结果怎样,我做到了,并且收获了许多的鼓励。如果我拒绝了小编的邀请,可能我仍然徘徊在不敢尝试的阶段,谢谢这样的第一次,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更加喜欢现在的自己。从专升本到现在走上写作的道路,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我一直在尝试,也一直在突破。04在微信群里,一个小伙伴问我,你觉得年轻好,还是年纪大好?我当时回答年轻好,理由是,年轻代表着机会和挑战,代表着更多的可能性。但我现在想重新回答这个问题,无论什么年纪,都不要让自己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你的害怕和畏惧可以归结于你的不自信和能力欠缺,但更多的是,你不敢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你害怕失败后的惶恐和从头再来。最后,用席慕蓉在《小红门》中写过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你暂时放下或暂时转过身。”不要在该拼尽全力的年纪里,活得太、太安逸,你今天的安逸,也是明天的葬礼。

你不过是披上了“我很努力”的华丽外衣

01读大四时,我准备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和我一起备考的还有两个小伙伴。我们约定,暑假在家好好复习,开学一起泡图书馆,无论最后结果怎样,都要全力以赴。整个暑假,我在房地产公司做了两个月的企划实习,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刷行测题库和申论题,开学后,我们如约而至,每天清晨一起去学校的自习室看书。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其中一个小伙伴每天都会抱着平板电脑去自习室。一开始,我以为她把题目下载到平板电脑里,但后来才发现,原来她每天都在看韩剧。有一天,另外一个小伙伴劝她说:“还有两个月就要考试了,还是好好看看书吧。”她反驳道:“谁说我不看书的,刚刚不是看了吗?”是啊,她的确看了,坐在那儿一个小时,看了15分钟的行测,看了半小时的韩国综艺,还有15分钟趴在桌上睡觉。最后离开自习室的时候,还不忘拍一张自己与行测的合影,发个朋友圈。一张“奋发图强”的自拍下,配上了这样一句话:认真的我,连自己都吓一跳。两个月后,她放弃了国考,原因很简单,她什么也没复习,模拟题没刷,知识点也没记。她很努力,努力地追韩剧,努力地看综艺,记住了节目里每一位韩国艺人的名字和星座,却始终没记住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所有的奋发向上,不过是披上了“我很努力”的华丽外衣。你看似很努力,只不过是在自我欺骗,看着朋友圈那张“很努力”的照片,收到朋友的钦佩与夸赞,虚假的满足感油然而生。02朋友中有一对小夫妻,他们结婚两年,十分恩爱,女生是幼儿园老师,男生是一名汽车销售员。小夫妻结婚一年后,生下了他们的儿子。孩子的降生让这个小家平添了许多温暖,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上的负担。双方父母在外地生活,照顾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女生身上,为此,女生让自己的母亲从老家过来照顾孩子,自己下了班再接替母亲。男生平时工作不忙,只有赶上大型车展时才会加班。有一次和他俩一起吃饭,女生趁男生上洗手间的空隙和我聊了聊。“你不知道,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很不舒心,每天都很累。家务和孩子都是我和我妈照顾,我还挣着一份工资。他呢,嘴上说着‘老婆辛苦,以后你就负责料理家事,我来负责赚钱养家。我一定努力工作,给你和宝宝好的生活’。可你知道吗?他口中的努力,就是每天下了班打游戏,工作上也不用心,每个月的业绩都是最后一名,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什么事都不管,孩子哭了就让我去哄。再这样下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5分钟后,男生回来了。我故意问了他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因为我曾经做过汽车市场的执行策划,所以聊起来也顺理成章。一提到工作,男生神采飞扬地说:“现在我们的品牌口碑不错,我准备趁着销售旺季好好努力一把。我买了很多关于销售的书,现在下了班就看,想进步就要学习嘛。”是的,进步需要学习,但不是装出来的学习。书柜上摆着一本又一本的书,你发了一个朋友圈:今年我要读100本书,看200部电影。一年后,书上落了一层灰。到了一个新的岗位,发誓要好好学习努力表现,争取早日转正。半年后,一起入职的人都顺利转正,而你却被劝退。你每天上班逛淘宝,下班睡大觉。你每天加班,赶着项目进程,朋友知道了都说你好拼。但项目结束后,你除了加班,什么都没获得。你的加班是一边统计数据,一边看着综艺,数据出错,效果减半。很多人口中的努力,其实都只是一个借口。这年头,好像不努力就不时髦。高举着努力的大旗,做着逍遥自在的事情。03我们时常会抱怨,我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没有进步?为什么还是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扪心自问,你真的努力了吗?如果你觉得有些心虚,那是因为你仅仅是披上了一件“我很努力”的外衣。这件衣服遮住了你的懒惰、你的矫情、你的虚荣,脱去后,所谓的努力赤裸在外,禁不起风霜洗礼。有位写作的朋友加了我微信,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我看你很高产,我也写作半年多了,写了十几万字,为什么没有太多粉丝?”我问他:“你写作的目标是什么?”他说为了名利双收。这个目标没问题,我又问他,那你平时看什么书呢?他给了我一个让我不知道怎么回复的回答:“我不看书,多浪费时间,我喜欢看书评影评,几分钟一篇,一口气看很多篇,没事就看,有时候熬到一两点。我觉得我很用功啊,怎么就是没有效果呢?”这样的努力不能被称为努力。你以为看了别人的影评和书评,便如同看了这本书、这部电影,但其实,你不过是在吃别人吃剩下的东西,如果这样都可以成功的话,那成功岂不是太容易了?试想一下,你在一件事上花费了时间,别人觉得你很上进,就能代表你努力了吗?真正努力的人,不会大张旗鼓地炫耀,也不会逢人必说。努力并非是一种满足虚荣心的方式,而是脚踏实地地砥砺前进。04《用心生活》的作者兹维亚·古沃尔在书中写道:“当我们用心地生活时,我们的心扉是敞开的。”用心工作的人,才会得到丰厚的报酬;用心对待友情的人,才会收获知己;用心对待爱情的人,才能收获幸福。这些都是敷衍度日的人不能体会的。在我们大肆提倡快餐成功学的时候,我们自身在时代的背景下却空有一副华丽的皮囊,究竟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有自己知道。所有的进步或是所谓的成功都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反复地思考,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但更多的时候,成功是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的。奋发向上不是聊天时对未来的无限畅想,也不是天花乱坠的不切实际,更不是虚伪不堪的假装努力。你以为每天熬夜到一两点就能写出旷世奇作?以为每天加班就能升职加薪?以为坐在图书馆里抱着本书,就能满腹经纶?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是否真的奋发向上?别骗了别人,也摧毁了自己。

失败并不丢脸,而是幸运

01我们时常说一个词:成功。写作小白如何在几个月内月入过万?二本院校的学生,如何考上名校研究生?草根人士如何成为时尚明星?我们看过太多关于成功学的定义和方法论,仿佛人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取得所谓的“成功”或是“成就”。我们都知道,成功需要方向和努力,坚持和勇气。但我们都忘记了一点,所谓的成功,还需要一项重要的东西做铺垫,那便是失败。无论是有成就的人,还是平凡普通的人,我们好像都无法正视失败这个话题,失败代表能力的匮乏。不过在我看来,真正的失败不是结果的不如意,而是我们面对失败时无法接受挫败的自己,也无法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的事实。曾看过一期《最强大脑》,这一期的主基调是山之队的“背水一战”和水之队的“力压群雄”。但可惜的是,结局并非如此:山之队成了“王者归来”,而水之队成了“群雄惜败”。对于水之队来说,4位队员皆是12强中的强者,有着号称“全能浪子”的栾雨、“稳重机智”的徐萌,但即便是这样的强大队伍,依旧以0︰2败给了上一场输给云之队的王峰战队。栾雨在心理压力之下,输掉了关键的第一局。并非其实力不足,而是面对同样出色的对手,栾雨很紧张,造成了不该出现的乌龙事件。本以为在第二局中仍旧作为第二棒的栾雨会调整心态,背水一战,而他却仅仅用了3分钟就完成了挑战。当宣布任务失败时,栾雨低下头,他的解释是:“我之所以做得如此快,是因为想把成败的责任都放在我这里,不给队友增加负担。”这样的解释让我对眼前的栾雨有些陌生,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极其乐观的选手,对他有这种印象,与他一路顺风顺水的比赛有关。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他不曾有过失败,一路过关斩将。面对如今的结局,他选择了“自残式”的方法结束比赛。俞敏洪随后说了这样一番话:“不要看着眼前的压力,就自我放弃,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像我们这些做企业的,无数次地面临着失败的境遇,但是你要真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如果不放弃,有可能就有了。人生就是要从‘有可能就有了’的方向去设定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好。”绝处逢生也许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的失败不是那个看似糟透的结局,而是你从心底承认自己是个再也站不起来的失败者。02去年,我的一位学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研究生,在很多人羡慕眼光的背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一位“二战选手”。第一次的失败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那时他整整备考了一年,租住在教师公寓里,忙着做毕业论文的同时还在马不停蹄地备考。没有空调,就买来两个风扇一起吹,没有伙伴,就自己独自应考,可惜的是,最后还是没能考上。落榜那会儿,他和我聊过天。当时的他很沮丧,家人劝他找工作或是考编,大致就是告诉他:努力了这么久都没能考上,说明实力不足,接受现实吧。学弟却对我说:“学姐,我想再试一年。如果不行,我就放弃,但如果不试,我会后悔。”我没想到,他会选择再拼搏一年。这可不是轻松的一年,压力更大,欲望更强。毕业后的学弟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二年的备考中,那年暑假,我去学校看过他,一见面,我差点没认出他来。从前瘦瘦的他变成了有腹肌的壮小伙,见到他时,他正在教室里看书,我安静地坐在一旁看自己的书,晚饭时,我们聊了很多。那时我才知道,在新一轮的备考中,学弟为自己设定了几个目标:白天的时间用在看书上,晚上花两个小时健身,周末抽出半天时间放松娱乐。看着眼前的他,我很钦佩,一是因为他的勇气,二是因为他的蜕变。不得不承认,接受失败并不容易,重新选择失败的路继续走下去,更不容易。接受所谓的失败不丢人,而是一种幸运。我们可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03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赢了,便是成功者,输了,便是失败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意思是:只要打过硬仗的人,身上都会绽放出光芒,不仅胜利者如此,惜败者亦如此。而那些惜败的人在失败后依然不放弃,就是他们身上的光芒。这种光芒会在下一场硬仗中变得更具锋芒。还记得BIGBANG组合的一首歌叫loser,其中有一段歌词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因为一个问题让现在的一切变得糟糕不知停止的我那危险的奔跑如今已没有任何兴趣和趣味我孤身一人处在悬崖边上当我们孤身一人站在悬崖边时,其实眼前的路不仅只有跳下去这一条,还有回过头转身继续走。何为loser?是指无法直视自己的失败,无法接受自己的弱点,无法重新站起来的人。比起失败本身,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胆小而怯懦,自责而逃避。面对失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原地打转,而是要总结教训,迎接下一场、再一场的挑战。英语四级没过又怎样,你真的好好背单词了吗?你认真做真题了吗?如果没有,那就从头开始,如果有,那就调整心态。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怎样?你具备匹配的能力和资格吗?你具备相应的经验和阅历吗?如果没有,就找准方向提升技能,如果具备,就潜心学习等待更好的时机。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失败,向优秀者学习,用更好的自己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这便是王者。也许生活中,有些失败是无法挽回的,甚至是无法面对的。但在我们可选的选项中,要努力做一个内心的强者,不畏风雨,也不惧失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学会面对失败,也是一种成长。

走出迷茫,你可以试着做这几件事

写文久了,会收到很多读者的问题,尤其是年轻朋友找我聊天,其中最常提及的一个话题便是:我现在很迷茫,我应该怎么办?我不知道在学校应该怎么学习,毕业后该如何选择?我现在的工作一点也不喜欢,怎么做才能摆脱现状?看着同学都有了目标和方向,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办……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点:我很迷茫,但我无法应对。前不久,偶然在书店翻到了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是青山七惠所著的《一个人的好天气》,看到这本书时,我正处于一段瓶颈期,生活乱成一团麻,工作不喜欢,但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书中的主角知寿,是个高中毕业的小姑娘,面对未来的迷茫和离异家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她厌倦无聊的生活,拒绝读书,不想步入社会。一天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它给了我一些启迪,让我明白了迷茫时该如何选择和应保有何种心态。那便是:做好当下的事情,具备学习的能力,拥有打破现状的勇气。01当你无从选择时,先做好当下的事情。很多人和我一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连努力的方向都没有。其实,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东西是什么。但这并不代表永远迷茫,永远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书中的知寿,在面临毕业后的选择时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即便她抱着混日子的心态,但她一直有一个小目标,就是存一百万日元。这个小目标便使得她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她选择在便利店工作,这份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作,却成为了她实现目标的途径。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份实习工作除了专业对口,没有任何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每天加班,忙到没时间吃午饭,经常举行车展,我要独自安装物料。我想逃离,也想辞职。在我考虑辞职的那段时期,有位同学和我聊天,说到了自己的情况。专科毕业两年后,她做了会计,在校期间,她考取了会计初级证书,毕业后备战注册会计师考试,大家都以为她是因为喜欢这个职业,才会如此努力。她告诉我:“我并不喜欢会计,但我也不知道做什么,与其这样,不如就做好这份工作吧,生活总要继续,如果一辈子都找不到喜欢的事情,难道就不生活了吗?就这样混下去了吗?”的确,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儿时,那就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吧。当时的我即便换了工作,恐怕也仍旧不喜欢,所以我选择了坚持。一年的实习过后虽然我仍旧有些迷茫,但至少我学会了如何开展大型车展,我学会了怎样写文案,我知道了各种物料的名称和用途,我甚至学会了上脚手架。与其焦虑自己的未来,不如把眼下的事情做好。02当你看不见未来时,你需要具备学习的能力,让自己拥有选择的余地。之所以大多数的人会迷茫,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性:没有选择的资本,不具备竞争的实力。当今的时代,需要的更多是学习型人才,我们需要具备一项甚至更多的技能,这些技能不仅仅帮助我们走出迷茫,更是我们长久发展的工具。越是优秀的人,他们越是具备学习的能力。身边一位从事电商工作的同学,在业余时间,自学了手账和日语。手账培养了她的绘图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日语打开了她看待世界的新大门,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学会日语不仅为她的工作带来更多的资源,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她的生活。当我们的才华配不上自己的理想时,当我们不具备与之平等对话的权利时,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改变自身的格局和眼界、看待事物的逻辑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和资本。我们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正如歌德所说的一句话:“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03我们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缺乏走下去的勇气和一些坚持。青山七惠在写《一个人的好天气》这本书时,正值大学毕业,她害怕走进社会这个大熔炉,她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于是,她写下了这本书鼓励自己,也鼓励和她一样的年轻人。走出迷茫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拥有勇气。我们眼中只有乌云,便以为整片天空都是乌云,但当风吹散云朵的时候,阳光照进来我们才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坚持、去打破才能看到希望看到的景色。刚上大学时,我也迷茫。专科的我该怎么办?我不想这样生活,也没有一技之长,但是我知道自己需要去改变些什么。我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会计系金融专业,即便不喜欢,但我仍旧考取了会计证和证券二级证书。我选择了专升本。那一年很辛苦,但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是开心的,也许这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如今,我辞职选择重新学习,学习那些我并不擅长,并且不知道能不能达到预期的事情。我们有时候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但却少了一些做下去的勇气和坚持的理由。我们总觉得自己不会成功,也不会实现心愿。但那又怎样,现在不试试也许永远也不会去做,不去做,又怎么知道能不能完成?不要在还没有尝试的时候,就先向自己缴械投降。有些事情,只有当我们做了才会知道结果,才能知道喜欢与否。握着这张入场券,至少我们还拥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你把这张入场券撕了,那么连试一次的机会都没了。试着走进去看一看,也许是你喜欢的,也许是你热爱的。即便不是也没有什么,至少你多了一次机会去重新认识自己,这个打破迷茫的过程或许比结果更精彩,不是吗?日子需要折腾,也需要脚踏实地。我不知道5年后的自己是怎样的,但此刻的我并不着急,也不迷茫。知道要做什么,知道脚下的路在哪儿,便足矣。不要害怕,我会一直陪着你。如果你愿意,就让我们一起走出迷茫,遇见更好的自己。

25岁之后,你多的不只是一岁年纪

01曾经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过了25岁的你有什么感觉?”一定要说有什么感觉,可能感觉离曾经遥不可及的30岁越来越近了,谈不上害怕,但也没什么喜悦。25岁在很多人眼中是分水岭。这个年纪的人有些还在读书,有些已经为人父母;有些人在为一日三餐打拼,有些人靠着父母衣食无忧。过了这个年纪,生活一半是梦想,一半是现实。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在合肥工作快两年了,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我们聊了很多,其中包括目前的工作,朋友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待了两年,仍旧想从事自己喜欢的摄影工作。但他的父母强烈反对,认为摄影是没有前途的,又累又苦,当老师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现实的写照,稳定和安逸是许多人追崇的目标。25岁的你越来越需要趋于平稳,要开始存钱,准备结婚买房,为了小家,也为了自己。很多事情不能再像20多岁那般从容自在,会考虑很多,会为自己留条后路,甚至放弃有风险的进步,选择目前的生活。在梦想与现实之间,25岁的我们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后者。身边太多的姑娘,25岁结婚生子,她们的梦想就是家庭幸福、孩子健康。至于自己的兴趣,与这个小家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即便曾经燃起过,但也很快就熄灭。梦想对于25岁的人而言是种奢侈品,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是不敢从头再来。这个年纪的很多人怕的不是梦想之路上的艰辛,而是真的输不起。0225岁的我们有了许多不得不承担的责任,不得不面对的压力。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30多岁的男子,躲在医院的角落里痛哭。一边是急需10万元手术费的老父亲,一边是公司即将裁员的噩耗,另一边是女儿要重新配一副眼镜的要求。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人生困境,仿佛没有一条路可以走,所有的不幸都接踵而至。这个年纪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从青年步入中年后,肩上越来越多的担子不得不去担,不得不去做。身边的同学有很多已经走入婚姻的殿堂,当了父母。我曾经问过一个女性朋友:“当了妈妈有什么不同?”她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她说:“你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一句简单的回答,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他们的生命中从此不再只有自己和对方,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为了这个小家伙去打拼,为了这个小家伙去奋斗,很多时候常常会忽略了自己。忽略了自己那些年少时的梦想,忽略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个年纪的我们,父母尚且健康,但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他们终会有老去的一天。那个时候,我们不仅有了孩子,还要面对独生子女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两个人负担4位老人的养老。我们要想办法赚钱、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孩子的花费,父母的健康,意外的开销,这所有的一切无疑都成为了25岁之后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了这些责任,我们便会被生活逼上一条路,一条不得不走完的路。于是,我们开始出现“危机感”,想要逃离但却无路可退。0325岁之后,我们多的不只是一道细纹,一岁年纪。多的是责任,是压力,是成长。既然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那也不必害怕,我们要做的是适应和调整,甚至是去改变。一、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人民日报》发布了一份中国癌症报告。年轻人的患癌概率越来越高,这与我们的作息和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过了25岁之后我们不再年轻,那些熬不起的夜、吃不了的食物,不要再留恋。保持好的作息,经常锻炼身体,定期体检。这不仅关系到自己,也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还有孩子、还有父母,这些都需要我们拥有好的身体去照顾。这是最首要的条件,没了健康,我们还有什么呢?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去健康,我不仅仅是痛心,更多的是惋惜。二、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财富都要知道,钱不是省出来的,省钱只是理财的第一步。到了25岁不论成家与否,我们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理财意识和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为自己积累必要的物质。试想一下,当父母生病、孩子需要辅导费时,这些开支从何而来,如果只有死工资,是负担不起这些开支的。无论怎样,25岁之后我们不再有资格做一个“月光族”,我们需要对未来有规划,利用好手里的资源,去赚钱、存钱、理财。三、如果可以,培养一项长期的技能。如今的社会之所以压力大,是因为竞争太激烈。学历不再是绝对的敲门砖,更多的是需要拥有一项长期可以为自己带来实际效益的技能。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启了“斜杠”生涯,工作之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是爱好,二是赚钱,也算是另一种理财的方法。公务员可以成为写作达人,会计师可以做手账,老师可以成为摄影师……有很多技能可以为我们带来经济财富,如若不能,它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加分项。如果有时间、有条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从兴趣出发,培养一两项技能。四、坚持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工作后或是成家后,便放弃了学习。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个时代不会因为你身份的转变、年龄的增加,而对你温柔,只有优秀者会被它温柔以待。不学习会导致三个后果:一是工作的局限性;二是与优秀人群的脱节;三是家庭的不和谐。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当我们优秀时,会获得上司的青睐,结交到志同道合共同进步的朋友,与另一半一同成长,成为下一代的学习榜样。学习不仅仅为了现实需求,更是为了让我们一直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当年华褪去时,我们还有气质和才华,那才是最好的保养品。25岁才是很多人真正的成人礼,过了这个年纪,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长大,而是蜕变。适应更残酷的社会,更繁重的责任,更巨大的压力。也许我们的容貌会变化,身材会走样,但愿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向上而年轻的心。爱自己多一些,爱值得爱的一切多一些。25岁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当我们准备好迎接它时,它也会笑着向我们走来。挥一挥手,轻轻地对它说一句:“25岁,欢迎你的到来。”

生活不会辜负那些正在努力的人

01朋友小冯因为喜欢唱歌,我们相识于唱吧。直到我偶然间在他主页下方看到了他的毕业照,才发现他原来是小我一届的学弟。这种缘分使然的相识,实在美好。学弟是2016届的应届毕业生,在那年的考研中他落榜了。我与他相识在7月,那时的他已经毕业,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教室公寓,准备来年再考研。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学校办事,顺便看望了学弟,我们学校每年暑假会为考研的同学提供空余教室,方便他们复习备考。找到学弟的时候,他正在教室的一个拐角处看书,我也坐在他邻座的位子看带来的书。在教室的两个小时,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安静地复习,我安静地看书。晚饭时我们去了学校的小吃街,饭间,学弟和我聊了起来。那次谈话后,我才知道,学弟原本是我们学校的专科生,上大学开始,就决定考专升本,并非为了高人一等,而是心里一直有个本科梦。考专升本那年,他在合肥上补习班,正值三伏天,每天9个小时的课程。两个月下来,学弟瘦了10多斤,他每日匆匆地解决好温饱,便赶去教室占座位,因为晚了就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9个月,最终考上了我们学校的本科。对自己高要求的学弟,并未止步于此,他决心考本专业的研究生,第一年的失利让他有了再战的准备,租住的公寓里没有空调,夜晚大汗淋漓地醒来成了家常便饭。最终,两年的考研之路终于开花结果,今年的5月份,我收到学弟发来的微信消息,他考上了研究生,语音中能够听到他激动到颤抖的声音……02屠格涅夫说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碎片化的时代中,许多人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我们吃着快餐,乘着快车,读着快节奏的新闻,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道道快餐式的文化餐,渐渐失去了内心的沉静。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在文章下方有这样一则留言:如何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写作者,拥有这么多的素材和源源不断的灵感呢?这位作者给出了一句这样的回答:“读书,而非碎片;多思,而非乱想;多问,而非瞎问;多写,而非流水账。”“快速成功学”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经常会遇见各种用“如何在短期内成功” 的噱头而开设的培训班或者讲座。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所谓的“快速成功学”并非空穴来风。谁都希望不用付出太多就有回报,短期内的投入带来高收益。但很多人也忘记了一个道理:成功不是买股票,可能短期获益。我们看到的成功作家,他们的小说很畅销,但在背后,是他们坚持多年的经典文学阅读,是孜孜不倦地坚持写作。我们往往只看见了成功者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从未看到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过程。蔡康永在《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一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我们在决定做一件事情时总会想,我先列个计划,计划列好了,我就有动力了。当计划密密麻麻地写满一张纸时,你又会说,明天再开始吧,今天要准备一下,等到了明天,你又忙着其他的事情,而忘记了昨天的话。就这样,计划表成了一堆废纸,行动成了一句话,努力成了一场梦。03胡适先生在《人生有何意义》中说过:“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你努力了一天,便有了努力的意义。你放弃了努力,这一天便只是指针滑过而已,不留任何痕迹。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先生在幼年时期就喜欢看书、看漫画。如今,我们看到宫崎骏先生那些著名的动漫作品,比如《风之谷》《龙猫》,每一帧的画面都可以用来作为屏保,因为每一帧画面都是宫崎骏先生画下的画稿。几度隐退又出山,宫崎骏先生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作品。每次退出,他都会被问到何时再出山,宫崎骏先生总是会说:“老啦,但我还会一直画下去的。”宫崎骏先生带着对动漫的钟情,一直紧握手中的笔,正如他所说的,他会一直画下去。许多人用一生来诠释何为热爱,何为努力。04不用担心,生活不会辜负正在努力的你。写作的过程中会收到一些读者的私信,记得有这样一条留言:“羊达令,小时候我很有目标,想考上好学校,选择好工作,为此,我每天都在努力。上课比别人早到,晚上学习英语,但成绩一直平平。现在我从事新媒体方面的工作,想在写作上有些进步,为此,我每天都会花时间读书,坚持听网课,但总感觉自己写得不好,我要怎么努力才可以?”人都会质疑:为什么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是没有回报?看似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效果却一般。我不知道这位读者的生活背景如何,内心有多大的压力,但我明白,他付出的努力一定不少。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方法不适合,也许是没有进行总结反思,或是目的性太强,等等。但请你千万别放弃努力,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调整好心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没有人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有些结果不是一日之功而成,那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理浅显,但却引人深思。我们都要相信,生活不会辜负正在努力的我们。

无论怎样,奋斗才是我们最大的安全感

01微博热搜里看到这样一条新闻:父亲带19岁的女儿摆摊,认为读大专还不如做生意。女儿高考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却没去读,原因很简单,父亲认为读三年大专还不如让女儿接替自己,摆摊卖饼。他认为大专毕业后也找不到好的工作,即便本科生、研究生也不一定有好的发展方向。学一门手艺,攒钱开个店,不比读大学差。这则新闻引起了很多群众的热议,读大学和做生意,究竟哪个更有出路?在这位父亲的意识中,读大学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做生意是直接为自己的利益所努力,并且终身受益,无须和毕业生一起竞争岗位,为了成绩日夜学习。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常听到各种关于大学的观点,也听到过很多关于读大学有何意义的表述。记得曾经的一个视频中,浙大的教授郑强提及了读大学的意义:一是体味生活和历史,二是夯实基础,三是培养艺体。所谓的体味生活和历史,不仅仅是大学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感受大学的历史和氛围;真正应当记住的不仅仅是母校的就业率,而是在这所学校所收获的心灵启迪。那些悠久的历史、传承的精神,都是大学生应该去体味和感知的。所谓的夯实基础,是指我们在面临择业和求学的过程中,应当夯实最有帮助的专业基础。大学四年,不要想着学得太满、太多,能真正做好几件事就已不易。所谓的艺体,顾名思义是艺术和体育,一个是心灵的教育,一个是身体的锻炼。郑强鼓励男生多去看看女生弹琴,看看她们跳起舞来曼妙的身姿;女生多去球场上看看男生打球,感受男生强健的体魄以及他们的男子气概。读大学的意义有很多,每个人的理解更不相同。在一个针对北京外来务工人群的采访中,记者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北漂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坚持?”其中的一个回答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房:“为了孩子。”简单的四个字,却道出了很多在大城市打拼之人的心声: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起点。虽然我们苦,为了扎根、为了买房、为了户口不知道会付出多少,但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是属于这里的,我们希望他能够和本地的孩子一样享受教育资源、社会资源,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出发。看似简单的回答,却包含着太多的期许,他们已经远远不是为了自己而打拼,对于下一代的未来,他们早已有了打算。希望孩子的户口落在这儿,孩子能上重点学校,接受好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上大学仍旧是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第一选择,毕竟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凭不能代表全部,但可以影响很多东西。02读大学有何意义,不读大学又代表了什么?这些问题都因人而异,是冷暖自知的事情,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评判标准。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那便是:无论何种选择都需要努力奋斗。考上大学并不代表一劳永逸,我们考大学的目的也许各不相同,但最终我们都希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包括社会的、个人的。这些价值不是学历带给我们的,而是自己争取的。这些价值在我们读过的书里、学过的知识里。我很赞同李笑来的一句话:“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再多的方法论和技巧,都离不开坚持。我们总是想得很多,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总会羡慕和向往,但轮到自己真正去做时,会有千百种理由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太爱看书不合群,坚持早起太困难,放弃追剧不可以。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成绩,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我们能做到,便不会羡慕。如果可以,学好英语吧,无论做什么,它都会是一项加分项;如果可以,多看点书吧,它不仅是一种积累,而且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如果可以,为自己设立阶段性的目标吧,小的目标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完成;如果可以,培养一两项自己喜爱的技能吧,尽力把它们做到极致。读大学本就是积累和成长的过程,走出校园,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在大学的四年里积累和奋斗。这不仅是一句励志语,更是现实的写照。03如果说读大学是一种精神的历练,那么不读大学,便会面对一种社会的历练。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很多普通人走到了公众的视野中。比如演艺圈中非科班出身的赵丽颖、王宝强,没有背景的他们,靠着十年如一日的奋斗,走到了一线的位置。如果说这样的成功是偶然、特例,那么还有很多普通人,也在默默地努力着。一位没上过大学的女孩,曾经没有人生方向,更没有出路。面对就业的压力,她选择学习平面设计,之后在广告公司打过工,自己创过业,被人排挤过,也被人嘲笑过。如今的她已经成为了签约作者,利用互联网大时代的背景,开起了网络课程,并且已经买了自己的房子,把父母接到身边。谁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只是程度不同、属性不同。无论是怎样的身份和起点,我们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必须付出与之相匹配的努力。当然,在奋斗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树立目标以及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时间管理。但终归还是那句话:如果懂得太多,做得太少,一切都是徒劳的。所谓的可能,往往就是边走边获得的,不走在路上,风景也不过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楼。如果我不坚持写作,我也不会遇见现在的自己,也不会认识很多优秀的人;如果不是坚持弹琴,我不会写出自己的歌;如果不是坚持学习英语,我不会知道自己还能看懂英文书籍,和别人用英语沟通。人都是懒惰的,我也不例外,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恰恰是这种“舒服”,让我们一点点地落后,最后剩下的不是舒服,而是淘汰。即便是天才,也需要学习;即便是富二代,也要学会经营。有多少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埋头写作、看书;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基础薄弱,不停地补拙;更有多少人已经是成功者,却仍旧在学习各项技能,只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人生需要努力才有成绩,不管上不上大学都不能放弃奋斗。别对读书丧失信心,成长的路上,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最大的安全感。

工作后的生活,往往决定了你的未来

今天,我在朋友圈里发起了一个话题留言。课后或者下班回家的你都会做些什么?很快我便收到了30多条留言,经过筛选后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留言偏向于休闲娱乐,主要是看电影、刷微博、玩手机。一小部分则在工作之余看书、健身、学习技能。这样一个小小的测试不能说明什么,但也能够间接地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的课余时间,基本上以娱乐为主。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些被我们拿来休闲娱乐的时间,往往会成就一些人的未来。01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在一家汽车公司做出纳已经整整三年。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和汽车相关,所以会经常和他聊天。一次同行聚会中,我们聊到了关于未来的职业规划问题。同学作为他们单位的代表,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的规划?我觉得我现在的工作挺好的,并没有什么打算,我妈不想让我太拼,家里帮我把房子也买好了,所以没有太多想法。”聚会后,我给他引荐了我的一位师姐,她也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并且已经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职称,希望能对同学有所帮助。但同学当场就回绝了我,他的理由是:“我不考试,天天上班那么累,下了班还要去上课,而且注册会计师要好几年的资历,我不行。我下班要回去休息,都不是学生了,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个回答让我有些吃惊。学习难道只是学生才需要做的事情吗?答案并不是。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一万小时定律。词条里是这样解释的: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5年。简书的第一批签约作者中,有一位擅长写干货文的彭小六。这位在简书大名鼎鼎的青年作者来自一座三线小城,以前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朝九晚五。而他有着超出常人的勤奋和毅力,每天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写作,而到了周末,他就去各个城市做线下分享……彭小六的成功并非偶然也并非个例,他真正地践行着“一万小时定律”,并且试着将自己热爱的事情努力做到极致。试想一下,下班后追剧逛淘宝三小时的你,和花费同等时间学习一项技能的你,一年后会有怎样的反差?前者依然继续追剧,除了能叫出剧中男女主的名字,什么也不知道;而后者可以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项小技能,如果将时间轴纵向拉长,结局不言而喻。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还总是抱怨生活太糟,未来迷茫。原因不在于你没有机会,而是你根本无所谓。02我在大学期间和很多同学一样,每天除了上课,便再没什么事情可做。我随便找了一个兼职,每个月赚着几百块的工资,回到寝室和室友聊聊八卦,看看《爸爸去哪儿》。这种日子久了,我觉得很舒服,和专升本的备考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堂。没有学业的压力,也没有物质的负担,那时的我每天沉浸在各种娱乐之中,最可怕的是,我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前几天,我写的一篇关于“毕业后才是学习的开始”一文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大家和我一样,曾经或是此刻都在过着“天堂”般的生活,有些人醒了,但有些人仍在睡着。最近一个月,我和几位读者达成一个“早安call约定”,每天5:30给彼此打电话,提醒对方起床看书。昨天早上,其中一位读者5:15给我发来微信,说他已经洗漱完毕,坐下来看书了。听他这么一说,我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起床看书。这位读者是一位上班族,目前正在准备在职研究生的考试,他并没有比其他人多出太多时间,而是利用早上的两个小时看书学习。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懒惰者被送去了天堂,那里什么都有,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几天,此人便觉得有些无聊,他问天使:“我可不可以做些什么,来获取这些东西?”天使说:“不行,我们这里想要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付出。”懒惰者气急败坏:“你们这儿不是天堂吗?怎么会没有付出呢?”天使笑着说:“难道你不知道吗?天堂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地狱。”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天堂”中的我们,其实在逐渐走向“地狱”的深渊。那些成功者也许没有过硬的背景,或者高智商的头脑,但他们一定做到了一个词:坚持。比别人多一些坚持,每天坚持一点点,日积月累,他们已经跑在了这个领域的前沿,而你还停留在“我再想想”的阶段。03曾经看过一个求职视频,视频中的面试官问了面试者们这样一个问题:“能说说你们平时的业余爱好吗?”对面坐着的两个面试者,一位是大学毕业具备两年从业经验的求职者,一位是应届毕业生。前者回答道:“我平时喜欢听听歌,没事和朋友聚聚餐,积累点人脉。有时候会去健身房跑跑步。”后者这样回答:“我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我提升,包括每天固定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半小时英语学习,每周三次长跑或者其他有氧运动。第二类是休闲娱乐,有时间我会看电影,我喜欢写影评,我还喜欢出去旅行、拍照。”面试官最终选择了后者——一个没有任何职场经验的应届生。采访时,面试官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人的一天,往往会决定他的一生。”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存在:大学同学用大学四年的时间看了1000本书,坚持写书评,毕业后通过写作获得了在工作之外的额外报酬。一位文友在课业外采访了多位明星和实力“90后”,她的公众号粉丝从几十个涨到了几万个。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每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24小时。而你怎么利用这24小时,决定了你的未来。蔡崇达在《皮囊》中写道:“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身体只有动起来,才能越来越好。”经济繁荣的今天,我们总是会去投资各种理财产品来获得额外收益。但最好的投资便是投资自己,多学一点,多思考一些,让你的未来多一些可能性。未来的你,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Part 2 比起努力,我们更需要自控力

我们都知道,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如果你不想让自己活得太舒服,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努力的意义。改变从现在开始,春暖花开时播下种子,待秋日之时方能收获喜悦。说得再多,不如开始去做。你说呢?

离开“安全区”,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

01乐嘉在《本色》一书中写过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他在中专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就职于一家银行,每天朝九晚五。这种生活大约持续了两年的时间,乐嘉有些烦躁,在他的客户中,他特别羡慕一位经常出差的男士,他想,如果我可以离开银行,得到一份可以出差的工作该有多好。乐嘉和父母沟通了自己的想法后,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在他们眼中,银行工作可是个金饭碗,做个几年就能升个科长,怎能还不知足?此时,乐嘉心中辞职的念头越发强烈,在银行工作两年后,乐嘉选择了辞职。19岁的乐嘉进入了雅芳集团做起了销售,实现了他的出差梦。刚刚进入雅芳期间,乐嘉就遇到了瓶颈,因为年纪小,经常遭受到同行的质疑。他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打破僵局,年轻的乐嘉开始不断地学习,成为雅芳当时最年轻的销售顾问。乐嘉当主持人,参加《非诚勿扰》,写作。每一次改变都是踏足完全陌生的领域,每一次的突破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与面对内心的挣扎。乐嘉在书中写道:“如果当年我没有选择去雅芳,我可能仍旧待在银行的格子间里算着账,如果没有接触性格学说,便不会有现在的性格色彩。”人待在舒适区中会觉得十分安逸,每天面对熟悉的工作、熟悉的人,好像日复一日也并无不妥。但有这样一个问题,舒适得久了也并非是件益事。好比寄生虫总是喜欢待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有水分,有温度。但它们的寿命也很短,这些看似优越的条件正在促使它们逐步走向死亡。02有一个实验是将一只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刚开始的时候,这只狗每天都在重复着一件事情,就是拼命地扒着笼子的门,希望可以逃离这里。实验人员每天会为它准备丰盛的食物,这只狗在实验人员的喂养下,体形日益丰满。实验进行半个月后,实验人员将笼门打开,试图让这只狗出来,对比曾经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只狗懒懒地趴在笼子里一动也不动。实验人员将它拉出来,它又掉头回到了笼子里。这个笼子便是我们生活的圈子。舒适、安稳,没有波澜,有充足的营养,让我们肢体肥胖的同时,也让我们丧失了突破的能力。周而复始,我们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并未觉得有何不适。不得不说,我也是生活在“安全区”中的一分子,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让我有时也产生倦怠和安逸。想要逃离“安全区”,但却受困于现实。26岁的我已不敢轻易踏出这个圈子,害怕从头再来,害怕面对新的事物。离开“安全区”有时真的需要勇气。这份勇气也并非只有破釜沉舟才能证明,有时跨出一小步,便是成功的一大步。03《圆桌派》中有一期话题,谈论的是该不该逃离安全区,主持人窦文涛说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作为主持人的窦文涛,需要拍摄宣传杂志的封面,但每次拍摄都差点要了他的命。面对镜头他不会笑,不会摆姿势。穿着不舒适的衣服,做着不擅长的表情,硬着头皮拍摄完,每次都浑身难受。但久而久之,窦文涛也习惯了这种生活。身为演员的何冰也是感同身受。何冰这样描述自己的感觉:“演戏,有一个特定的环境与角色,但拍摄与走红毯,并非如此。我可以扮演各种类型的角色,但我无法扮演自己,那种感受真的很难受。”按照窦文涛的话来说,谁也不喜欢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生活有时不允许你随心所欲。为了工作,为了生存,有时需要逃离“安全区”,我们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人都有惰性,不愿尝试新的事物,害怕花费时间与精力,担心事与愿违。如果我们跨不出一大步,那就跨出一小步,跨多了怕扯着裆,跨小了刚刚好。其实当你真正离开后会发现,身处“安全区”之外也没有那么可怕,面对新的挑战便多了新的乐趣,反倒收获了不同的体验。04托尔斯泰说:“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而已。我们生来不是表演完美的,而是来经历的。”生命是需要经历的,生活是需要多姿多彩的。微信自诞生以来,成为了许多人新的沟通平台。对于我们的父母这辈人来说,常常无法领会其中的奥妙,但迫于生活需要,他们也开始学起了微信。比如我的老妈,从不会使用微信到现在用得比我还精通,在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她经常分不清“我”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第一页的好友经常莫名其妙地消失。这些困惑对于刚刚脱离按键机的她来说,的确需要一段时间来弄懂,但日子久了,她也开始喜欢上微信这种新的社交工具了,刚开始的那些僵局逐渐被瓦解。“安全区”里的我们会觉得温暖舒适,跨出“安全区”的过程可能有些迷茫,有些不情愿,但不尝试永远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如果我们一味地待在舒适区中,我们的圈子会越来越小,我们的眼界也越来越窄,像是井底之蛙,总觉得在井下看到的那片天空便是全世界。有句俗语说得好:“击倒对手的那一拳,通常是你不擅长的左手打出来的。”我们总是说习惯习惯就好了,但习惯后也就成了温水煮青蛙。打破眼前的僵局,给自己一些新的挑战,在“安全区”与“外围区”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区域,只要不违背原则,不妨伸出一只脚试试水,也许外面的世界会更让你兴奋!

比起努力,我们更需要自控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想要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努力和成本。但我们就是做不到。01前几天,一个读者姑娘向我诉说了一件事:她们宿舍6个人,来自天南海北,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恰好她又是一个不喜欢睡懒觉的人。每天6:00起床,洗漱、背单词,7:00抱着书去吃早饭,接着上课或者去图书馆。但她最近接到了宿舍其他女孩的“集体抗议”,认为她起得太早,声音虽然不大,但足以影响她们的睡眠质量了,问她能不能别起那么早了。姑娘一脸委屈,她早起的习惯是中学时养成的,每天早起背单词成了必须做的事情。她说自己晚上睡得也不早,晚上有晚上的事情,早上有早上的事情。对她来说,早起可以做很多事,不慌不忙。现在为了不吵醒室友,她起床不定闹钟,也不开灯,洗漱到公共水房,但她仍旧每天6:00起来,继续着她的早起生活。我问她,早起的生活给你带来什么改变,她说:“大一的时候考完了英语六级,现在准备考雅思,而且有充足的时间去吃一顿早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