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06:53:1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小时高清视频】

2016年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钟建,金融理财专家,精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通晓教学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2002年开始先后在《京华时报》、《证券周刊》、《北京晨报》、《中国能源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先后担任新浪财经、和讯财经、酷六财经、环球财经、第一财经特邀嘉宾,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自2007年开始从事会计从业、理财师等考试培训工作,先后在多家培训机构任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授课特点:对教材有着多年的授课经验和教学心得,领悟十分透彻,授课语言简洁明了,讲起课来举重若轻。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严谨认真踏实的学术态度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第一部分 复习指南

第一章 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概述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3号)、《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管理办法的通知》(厦财会[2010]2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有关事项如下: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请登录厦门市财政局网站,点击“会计之窗”,在界面左侧点击进入“会计从业资格(电算化)考试报名”,参照系统操作说明及步骤进行报名,报名须使用简体字版操作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并上传1寸免冠彩色照片(必须是证件照),另若姓名中有生僻字,请按以下模式拆解申报(例:珽字拆字申报为(王)廷,以2个字申报);相关信息必须如实填报,若有虚假、错误输入,责任自负。

网上报名48小时后,需再次登录查看报名照片是否通过审核,若未通过请按信息提示重新上传照片。已参加过2013年第二季度以后考试的考生免审照片可直接通过审核。

二、缴费时间方式(一)缴费方式

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行网上缴费。

网络缴费请在报名系统内按照指引进行缴费,网上缴费支持各银行银联标准卡。若网络缴费发生错缴、多缴,请联系持卡银行或厦门银联,在缴费工作结束后统一核对处理。如需打印发票,请于规定时间内凭缴款号或本人身份证到市会计服务中心现场打印。

地点:厦门市故宫路98号厦门市会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

时间:上午10:00~11:30,下午2:30~4:30。【特别提示】报名后不受理考试场次调整及考试费用退还,请考生慎重报名。(二)考试时间预约:

1.成功缴费的考生,可在规定期间,登入厦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平台,通过网上报名模块进行考试时间预约。

2.考试时间预约成功后,将不可变更,请考生慎重选择考试时间。

3.对于考试时间预约成功的考生,系统将根据考生所预约的考试时间随机编排考试场地,对于预约失败或未进行预约的考生,系统将随机编排考场。

4.准考证打印时间:规定时间内厦门市财政局网站打印。凭用户名和密码自行打印准考证(要求用白色A4纸打印),并按准考证虚线裁剪整齐,考试时作为进入考场的依据。

三、其他事项通知(一)考试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电算化》。(二)考试范围

今年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出题依据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财办会[2014]13号)。(三)收费标准

按照《福建省物价局关于重新核定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问题的复函》(闽价费〔2013〕250号)批准的收费标准收费,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科联考150元。(四)其他事项

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不再设置现场缴费及培训点集中缴费,请参考人员各自进行网络缴费,若由他人或其它机构代缴所发生差错,其责任自负。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73号令)规定,从2013年7月1日起,取消会计专业毕业生免试政策,所有考生均统一参加会计从业三科联考。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启用身份证识别设备,届时考前将通过读取二代身份证进入考场,除护照、港澳居民身份证、台胞证及派出所开具的配有个人照片的身份证明外,其余证件将不再使用,今后会计从业资格证所使用信息将与身份证信息相一致。请考生相互转告。

请考生及时关注厦门市财政局网站——会计之窗(http://www.xmcz.gov.cn)的有关事项通知。

联系及咨询电话:厦门市会计服务中心  2229601

厦门银联  95516

四、考试大纲《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考试大纲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二)会计行政法规(三)会计部门规章(四)地方性会计法规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一)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二)会计工作行政管理的内容

1.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

2.会计市场管理

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4.会计监督检查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中国会计学会(三)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三、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一)单位负责人的职责(二)会计机构的设置(三)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四)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第三节 会计核算

一、总体要求(一)会计核算依据(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二、会计凭证

三、会计账簿

四、财务报表

五、会计档案管理(一)会计档案的内容(二)会计档案的管理部门(三)会计档案的归档(四)会计档案的移交(五)会计档案的查阅(六)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七)会计档案的销毁第四节 会计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与要求(二)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

2.内部控制的原则

3.内部控制的责任人

4.内部控制的内容

5.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三)内部审计

1.内部审计的概念与内容

2.内部审计的特点与作用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一)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概念(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一)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概念(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三)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第五节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一)办理会计事务的组织方式(二)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二、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一)会计工作岗位的概念(二)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的要求

三、会计工作交接(一)交接的范围(二)交接程序(三)交接人员的责任

四、会计从业资格(一)会计从业资格的概念(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三)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四)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

五、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与职务(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二)会计专业职务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概述(一)行政责任(二)刑事责任

二、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二章 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 现金结算(一)现金结算的概念(二)现金结算的特点

二、现金结算的渠道

三、现金结算的范围

四、现金使用的限额第二节 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与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二)支付结算的特征

二、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

三、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一)恪守信用,履约付款(二)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三)银行不垫款

四、办理支付结算的要求(一)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二)支付结算凭证填写的要求第三节 银行结算账户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与分类

二、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一个基本账户原则(二)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三)守法合规原则(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则

三、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与撤销(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四、违反银行账户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第四节 票据结算方式

一、票据结算概述(一)票据的概念与种类(二)票据的特征与功能(三)票据行为(四)票据当事人(五)票据权利与责任

二、支票(一)支票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二)支票的种类(三)支票的出票

1.支票的绝对记载事项

2.支票的相对记载事项

3.出票的效力(四)支票的付款

1.提示付款期限

2.付款

3.付款责任的解除(五)支票的办理要求

1.签发支票的要求

2.兑付支票的要求

三、商业汇票(一)商业汇票的概念和种类(二)商业汇票的出票

1.出票人的确定

2.商业汇票的绝对记载事项

3.商业汇票的相对记载事项

4.商业汇票出票的效力(三)商业汇票的承兑

1.承兑的程序

2.承兑的效力

3.承兑不得附有条件(四)商业汇票的付款

1.提示付款

2.支付票款

3.付款的效力(五)商业汇票的背书(六)商业汇票的保证

1.保证的当事人

2.保证的格式

3.保证的效力

四、银行汇票(一)银行汇票的概念和适用范围(二)银行汇票的记载事项(三)银行汇票的基本规定(四)银行汇票申办和兑付的基本规定

五、银行本票(一)银行本票的概念(二)银行本票的适用范围(三)银行本票的记载事项(四)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第五节 银行卡

一、银行卡的概念与分类(一)银行卡的概念(二)银行卡的分类

二、银行卡账户与交易(一)银行卡交易的基本规定(二)银行卡的资金来源(三)银行卡的计息和收费(四)银行卡申领、注销和挂失第六节 其他结算方式

一、汇兑(一)汇兑的概念和分类(二)办理汇兑的程序(三)汇兑的撤销和退汇

二、委托收款(一)委托收款的概念(二)委托收款的记载事项(三)委托收款的结算规定

1.委托收款办理方法

2.委托收款的注意事项

三、托收承付(一)托收承付的概念(二)托收承付的结算规定(三)托收承付的办理方法

四、国内信用证(一)国内信用证的概念(二)国内信用证的结算方式(三)国内信用证的办理基本程序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作用

1.税收的概念

2.税收的作用(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三)税收的分类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一)税法的概念(二)税法的分类(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1.征税人

2.纳税义务人

3.征税对象

4.税目

5.税率

6.计税依据

7.纳税环节

8.纳税期限

9.纳税地点

10.减免税

11.法律责任第二节 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一)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

1.增值税的概念

2.增值税的分类(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征税范围的基本规定

2.应税服务的具体内容

3.征收范围的特殊规定(三)增值税的纳税人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小规模纳税人(四)增值税的扣缴义务人(五)增值税税率

1.基本税率

2.低税率

3.零税率

4.征收率(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八)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

二、营业税(一)营业税的概念(二)营业税的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三)营业税的税目和税率

1.营业税税目

2.营业税税率(四)营业税应纳税额(五)营业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

二、消费税(一)消费税的概念(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三)消费税纳税人(四)消费税的税目与税率

1.消费税税目

2.消费税税率(五)消费税应纳税额(六)消费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

四、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1.收入总额

2.不征税收入

3.免税收入

4.准予扣除的项目

5.不得扣除的项目

6.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税前扣除

7.亏损弥补(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1.纳税地点

2.纳税期限

3.纳税申报

五、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概念(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1.居民纳税义务人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

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

2.个人所得税税率(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财产转让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五)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1.自行申报

2.代扣代缴第三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税务登记

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二)发票的开具要求

三、纳税申报(一)直接申报(二)邮寄申报(三)数据电文申报(四)简易申报(五)其他方式

四、税款征收(一)查账征收(二)查定征收(三)查验征收(四)定期定额征收(五)核定征收(六)代扣代缴(七)代收代缴(八)委托征收(九)其他方式

五、税务代理

六、税务检查

七、税收法律责任

八、税务行政复议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一)《预算法》(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二、国家预算(一)国家预算的概念(二)国家预算的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1.中央预算

2.地方预算

3.总预算

4.部门单位预算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

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

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1.各部门的职权

2.各单位的职权

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一)预算收入(二)预算支出

五、预算组织程序(一)预算的编制

1.预算年度

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

3.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二)预算的审批(三)预算的执行(四)预算的调整

六、决算

七、预决算的监督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一)政府采购法(二)政府采购部门规章(三)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二、政府采购的概念与原则(一)政府采购的概念(二)政府采购的原则

三、政府采购的功能与执行模式(一)政府采购的功能(二)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1.集中采购

2.分散采购

四、政府采购当事人(一)采购人(二)供应商(三)采购代理机构

五、政府采购方式(一)公开招标(二)邀请招标(三)竞争性谈判(四)单一来源(五)询价

六、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二)集中采购机构的内部监督(三)采购人的内部监督(四)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五)政府采购活动的社会监督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

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概念(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

三、财政收支的方式(一)收缴方式

1.直接缴库

2.集中汇缴(二)支付方式

1.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一)职业道德的概念(二)职业道德的特征(三)职业道德的作用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四、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一)爱岗敬业的含义(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二、诚实守信(一)诚实守信的含义(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三、廉洁自律(一)廉洁自律的含义(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四、客观公正(一)客观公正的含义(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五、坚持准则(一)坚持准则的含义(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六、提高技能(一)提高技能的含义(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七、参与管理(一)参与管理的含义(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八、强化服务(一)强化服务的含义(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一)接受教育(外在教育)(二)自我修养(内在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3.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4.其他教育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一)接受教育的途径

1.岗前职业道德教育

2.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二)自我修养的途径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一、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

二、会计行业的自律

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

四、社会各界的监督与配合第五节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一、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意义

二、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机制

1.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2.会计行业组织的自律管理与约束

3.激励机制的建立

第二章 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复习技巧

很多人在复习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时候没有目标,毫无目的地复习,其实只要掌握技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不难的。下面介绍厦门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复习和应试技巧。

一、强有力的自信

考试不是太难,再难也有合格率,我将会成为合格率中的“分子”。

二、全面系统学习

对于课程的所有要点,必须全面掌握。很难说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全面学习并掌握了考试课程,应付考试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胸有成竹。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猜题、押题的方法,对付这样的考试,只能适得其反。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大量的知识点和政策法规要学习,记忆量是相当大的。一般学员都会有畏难情绪。其实,这种考试并不是传统的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排除了简答题、论述题、填空题等题型,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员掌握知识面的情况。如果学员理解了课程内容,应付考试就已经有一定的把握了。而且,理解是记忆的前提,也是在练习中学以致用的最好前提。

四、充分利用辅导班老师

对没有系统学过会计专业知识者来说,听课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听课之前,自己应当首先应该通读一遍教材,做到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再花时间消化理解,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通读后,接下来的任务是跟着老师的讲课进度精研细读,循序渐近,学员只有自己亲自去精研细读,才能加深理解,牢固掌握应考知识。对每章节内容,哪些问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只作为一般了解,哪些要点要熟练精通,通过复习要一目了然了。另外,要注意多问。不理解不懂的难点要及时和老师交流,借助老师的丰富知识来解开心里的迷团,往往老师的点拨很快就把你从思路的死胡同中拉出来。

五、适当练习、全真模拟

练习题要怎么做,别要因刚开始做错很多题而受打击,当然我不提倡题海战术,自己已经掌握得很好的点可以只做一道;而做错的题,就要努力寻找原因(考的点是什么,怎么样去着手解决此类问题,经常存在的误区是什么),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题还会错吗?(不能原谅)。模拟题是考试的试金石,通过模拟练习,可以查漏补缺,什么地方没复习到,什么地方掌握的还不彻底,什么地方可以不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做到胸中有数,以便合理调整复习时间和内容。另外,限时做模拟题,可以演练自己地答题速度,有利于考场上充分发挥。

六、最后两三天,查漏补缺

最后两三天最好别抱着试题做,回过头来再翻翻书本,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七、应试技巧

掌握一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应试经验和技巧,可以在考试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一)考前准备要充分

无纸化考试考生不仅需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还需带上钢笔(或签字笔),以便演算。(二)答题方法与技巧

不论什么考试,有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都是值得了解并合理应用的。

1.先易后难地做题

在无纸化系统下载试题之后,正式答题之前,一般有一段时间间隙。考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浏览一遍试题,全面了解一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分布等,然后大致计划一下答题时间,即第一遍做题用多少时间,第二遍用多少时间,最后留多少时间来检查等。

一般来说,对一套试题,应采用“先易后难”的做题总原则,将考试过程分成做简单题、攻克难题、检查等三个步骤来进行。

当阅读一道题时,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看出该题的做法,或者该题的做法非常麻烦,需要的步骤多、时间长,就可以先不做该题,对该题做一下标记即跳过。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中,提供了标识功能供考生使用,用鼠标单击一下相应按钮,然后继续做下一题即可。

第一遍剩下的题目往往需要考生进行仔细分析和思考,甚至有的题目还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答案。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陷于某道题的时间较长,无法进行下去,千万注意及时暂时放弃该题,不要在一道题上花掉过多时间。在做难题过程中,还是应注意对没有完成或暂时无法解决的题目做标识,否则后面自己就不知道还有哪些题目没有完成了。

在考试最后,尽量安排时间对试题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还存在拿不准的题。最好不要改变答案,因为往往第一感觉的正确性更大。

2.看清题目,领会题目的考查意图

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再寻求最佳答案。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如果看到一个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就立下决断,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很可能会丢掉不该丢掉的分。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项都可能具有吸引力,然而,事实上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项,然后再进行选择。

例如: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   )来确定的。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D.平行登记规则

乍一看,本题中所提供的选项均是正确的,可这是一道单选项,不可能都对,所以,此时就要看清题目要求,重新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确定的,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

对于一些综合题和计算题,更要字斟句酌,充分理解、领会题目的考查意图,不要盲目解题。

3.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复习准备得再充分,也可能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碰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惊慌失措,题目的难度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自己不会做。别人也同样可能不会做。

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题目,先看清题目的评分要求,如未注明做错要倒扣分数,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对于简答题或计算题,把自己能够想到的、与该题目相关的语句或公式答上,或许可以得到要点分或步骤分。(三)各题型答题技巧

各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有所不同,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考试的通过率,甚至考出高分。

1.单项选择题(单选题)

顾名思义,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相对于其他题型,单选题是最简单的。能否在单选题中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是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解答单项选择题时,以下技巧可供参考。(1)运用排除法

如果解题时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题目与正确答案几乎都直接摘抄自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需要命题者自己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所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的概率。

例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费用的是(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制造费用

显然,在本题中,答案A、B、C均属于期间费用,如果其中一个对,那么另外两个均对。但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不可能都对,于是A、B、C可以排除(正确答案:D)。(2)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直接将各备选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例如: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表现为(  )。

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B.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D.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本题的关键词是“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备选答案中对于该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只包括资产和负债。试题的基本项说明“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这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动,由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知,这两个会计科目肯定是发生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的情况,故答案应是C或D。银行存款属于企业的资产,用银行存款偿还债务,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资产减少,现在再来对比选项C、D,很显然正确答案为D。(3)运用猜测法

如果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想尽方法都不能得出确定的答案,那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答案。不选答案肯定不能得分,选了答案就有可能得分。在猜测之前,尽量先排除掉干扰答案。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2.多项选择题(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所涉及的考点较多,但在答题技巧方面与单项选择题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①多项选择题分值较高,每小题2分。但其评分标准是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因此需运用掌握的知识推敲每一个答案,慎重选择。②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因此在运用排除法时只要能够准确地排除掉两个选项,剩余两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3.判断题

对该类题型,需要准确地判断出题目的对错。做题时,尽量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对每个题作出判断。

解答判断题,除了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直接判断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技巧,提高得分概率。(1)分清绝对和相对概念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句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考生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判断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误的,如“只要企业拥有某项财产物资的所有权就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案。

判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正确的。如“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会计核算可以不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会计主体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一个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或多个会计主体”等都属于相对概念。(2)只要题目有一处错误,该题就可判断为错误的

例如下面这道题: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动态报表。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构成、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和企业资金的来源构成。

本题包含两个问题:资产负债表是否属于动态报表;题目中表述的资产负债表的意义是否正确。如果这两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整个命题就是错的。本题答案应该是“×”,错就错在第一个问题。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静态报表。(3)运用大概率事件

解答判断题是指出其正确还是错误,因此即使自己对题目完全没有把握,也有50%的概率猜对答案。

统计表明,在一份标准化的试卷中,判断题正确答案为“×”的概率占60%~80%,也就是说,一份有判断题的试卷,如果已经将其中的六七道题判断为“×”,则余下的没有十分把握的题就可以考虑判断为“√”:反之,如果在前面已做的题中已经有6道题判断为“√”,余下的题目就要着重考虑判断为“×”。

这就是“运用大概率事件”的方法,但是运用该方法首先得对该题目有个大概的判断,如果完全没有把握,在试题要倒扣分的前提下,倒不如不作任何判断。(4)酌情猜测

这种方法只能运用在判断错误不倒扣分数的地区。在这个前提下,哪怕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毕竟答对的概率是50%。

4.分析题

分析题包括会计分录题、业务核算题、计算分析题、计算与实务题、业务综合题、计算题、试算平衡题以及综合题等题型。这些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

这类题型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分量一般都较大(约为20%~40%),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当然,在“会计基础”这门课中,可作为计算与分析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只要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得分并不困难。

解答计算与分析题时,掌握以下几个方法。可以避免丢掉不必要丢掉的分数,争取更多的得分。(1)详细阅读试题

对于分析题,一般来说,建议对题目要求至少阅读两遍。一方面,这样可以准确理解题意,不至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还可能从中获取解题信息。

例如:君明企业2014年1月1日借入一笔期限为6个月的款项,借款本金为1000000元,季度利率为9%,利息按季度计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要求:编制取得借款、计提利息、偿还利息的会计分类。

解题过程:首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需要编制取得借款、计提利息、偿还借款的3个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时必然会确定相应的金额,其中取得借款的金额题目中已经给出,但企业按季应计提的利息金额并没有明确给出,需要考生自己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题意,企业按季计提的利息应为1000000×9%=90000(元)

确定解答本题的关键金额后,可根据所学知识编制会计分录了,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014年1月1目,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0

2014年3月1日,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90000

贷:应付利息   90000

2014年还本付息

借:短期借款   1000000

应付利息   90000

财务费用   90000

贷:银行存款   1180000(2)题目要求算什么就算什么

解答分析题时,要弄清题目要求计算的是什么,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不用去计算。计算多了,难免出错。

第二部分 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视频讲解]

【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熟悉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熟悉会计档案管理

熟悉内部控制制度

熟悉会计机构的设置

掌握会计核算的要求

掌握会计工作交接的要求

掌握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会计关系: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供销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信贷关系、分配关系、税款征纳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等等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会计法律

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部门规章

地方性会计法规(一)会计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年1月21日通过,1993年和1999年两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施行。

2012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二)会计行政法规

1.会计行政法规

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制定依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2000年6月21日颁布,2001年1月1日。

3.《总会计师条例》

1990年12月31日发布并实施的。

该条例对“总会计师”进行了规范。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三)会计部门规章

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在与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例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

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答案】B【解析】ACD三项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例2】《会计法》属于(  )。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规章

D.会计规范性文件【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例3】现行《会计法》于(  )由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

A.1985年1月21日

B.1993年12月29日

C.1999年10月31日

D.2000年3月10日【答案】C【解析】现行《会计法》于1999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例4】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  )。

A.会计法律、会计规章

B.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

D.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地方性会计法规【答案】D【解析】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指国家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限的制度。

工作的行政管理

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一)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国务院财政部门:全国的会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二)会计工作行政管理的内容

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

会计市场管理

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会计监督检查

1.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

二是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如《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等。

三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等。

在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由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符合《会计法》要求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或者备案后实行。

2.会计市场管理

目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1)会计市场准入管理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由我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管理。(2)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

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的主体,在审计过程中起到鉴证的作用。

我国法律规定,从事社会审计的人员必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

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才可以申请成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3)会计市场的退出管理

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代理记账机构办理会计业务。

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取得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这些机构或人员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如有违反,财政部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其执业资格,强制其退出会计市场。

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1992年开展的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开创了我国初中级会计人才的评价体系;

我国基本形成了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和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等。

4.会计监督检查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

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指导【例1】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甲3月份接到市财政局通知,将对该公司的会计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甲企业的董事长认为,甲企业属于中外合资企业不受《会计法》的约束,财政局无权对甲公司进行检查。请分析甲企业董事长的观点是否正确?

答:甲企业董事长的观点不正确。【解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按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国法人,受到中国法律包括《会计法》的约束。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有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例2】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政府部门是(  )。

A.国务院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答案】B【解析】《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例3】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是(  )。

A.统一领导

B.分级管理

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D.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答案】C【解析】我国会计工作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8年11月

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

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会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权。协会下设秘书处,为其常设执行机构。

目前,理事会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和两个专业委员会。

职责:(1)审批和管理本会会员,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2)拟订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监督、检查实施情况;(3)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4)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会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5)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6)组织、推动会员培训和行业人才建设工作;(7)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8)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宣传;(9)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支持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10)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国际交往活动;(11)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12)其他。(二)中国会计学会:1980年

财政部所属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以及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会计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职责:(1)组织协调全国会计科研力量,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2)总结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经验,研究和推广会计专业的教育改革;(3)发挥学会的智力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智力服务工作;(4)开展会计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5)发挥学会联系政府与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接受政府和其他单位委托,组织开展有关工作等。【例4】小王认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中国会计学会都是财政部领导下针对会计人员的社会组织,会计人员都可以申请加入。请分析:他的观点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解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组织,只有具备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才有加入的可能,不是所有的会计人员都能参加。【例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主要职责有(  )。

A.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B.审批和管理本会会员,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

C.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违反行业自律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

D.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组织和推动会员培训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答案】ABCD

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会计机构的设置

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

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一)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1.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3.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法》赋予了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例6】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单位负责人)为粉饰公司的业绩,授意公司的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采取虚提返利、推迟财务费用列账等手段,虚增利润3000多万元,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事发后,该公司的董事长能否以“会计工作应当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承担责任、自己不懂会计”为由推脱责任?

答:不能。【解析】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二)会计机构的设置“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各单位是否设置会计机构,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来决定。

大、中型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行政事业单位,以及财务收支数额较大、会计业务较多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应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规模较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单位,可以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将会计业务并入其他机构,或者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不设置会计机构的应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是负责组织管理会计事务、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三)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

考核、奖惩。(四)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执法或者执业的公正性,对可能影响其公正性的执法或者执业的人员实行职务回避和业务回避的一种制度。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例7】某国有企业财务科长退休,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任命办公室主任张某担任财务科科长。张某毕业于某重点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该企业办公室从事管理工作。半年后,张某因身体不适辞去财务科长的职务,经领导班子集体决定,由厂长李某的妻子王某担任本单位的财务科长。经查,王某具有多年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会计师职称。分析:该企业任命张某、王某担任财务科长的行为是否符合会计法的规定?

答:(1)该企业不能任命张某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法》规定,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2)任命厂长李某的妻子王某担任本单位的财务科长不符合规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例8】根据《会计法》的规定,(  )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A.会计主管人员

B.单位负责人

C.总会计师

D.会计机构负责人【答案】B【解析】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例9】按照规定,(  )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A.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B.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企事业单位

C.国有企业、企事单位、外资企业

D.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答案】A【解析】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例10】《会计法》所称的单位负责人是指(  )。

A.法律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B.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C.行政规章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D.单位法定代表人【答案】ABD【解析】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第三节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的反映。

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是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一、总体要求(一)会计核算的依据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者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

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的要求,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前提。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违法行为,必须加以制止。(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1.会计资料的生成和提供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会计资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

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统一性,我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是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

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即篡改事实。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指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或直接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数据,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以误导、欺骗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行为,即以假乱真。

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例1】某单位的会计张某采用涂改手段将金额4万元的购货发票改为40万元,张某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答: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属于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例2】下列各项中,属于变造会计账簿行为的有(  )。

A.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编造不真实的会计账簿

B.用涂改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C.用挖补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D.以虚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编造不真实的会计账簿【答案】BC【解析】A项属于“伪造会计账簿行为”,D项属于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例3】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答案】错误【解析】题干显示是“变造”行为。

二、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一)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由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原始凭据。

按照来源不同: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按照格式是否一致:统一印制的具有固定格式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各种结算凭证;各单位印制的无统一格式的内部凭证如领料单、入库单等。

1.原始凭证的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原始凭证名称;

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填制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员的姓名;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

经济业务事项名称;

经济业务事项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经办经济业务事项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等等。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取得:起点《会计法》规定,办理经济业务事项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两层含义:一是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二是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及时”:一个会计结算期。

3.原始凭证的审核(1)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法定职责审核原始凭证。(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3)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4.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2)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3)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4)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例4】下列关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正确的做法是(  )。

A.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B.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C.予以接受,并有权对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合理调整

D.有权不予接受,并向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答案】A(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

1.记账凭证的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记账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经济业务事项摘要;

应记会计科目、方向和金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