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量文论集 下集 (智量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8:36:04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智量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量文论集 下集 (智量文集)

智量文论集 下集 (智量文集)试读:

三、论屠格涅夫

一幅洋溢着俄罗斯气息的油画

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俄罗斯乡村的夏日美景:

……

均匀的青蓝色染满整个晴空:只有一片小云朵待在天上——不知是在飘浮呢,还是在消融。没有风,暖洋洋的……那空气——还冒着丝丝热气的鲜牛奶似的!

百灵鸟在脆声鸣啭;鼓着嗉子的鸽子在咕噜咕噜;燕子悄无声息地在天空翱翔;马儿喷着响鼻,嘴里嚼个不停;狗不叫,都站在那里,乖乖地摇着尾巴。

迎风飘来的像是烟味儿和青草味儿——还有少许松油味儿——少许皮草味儿。大蒜已茎叶茂盛,散发出自己浓重的,但却是令人愉快的气息。

……

画面上还有峡谷、茅屋、新割的草料、打瞌睡的猫儿,小牛犊的哞叫、公鸡的啼鸣、田野里的燕麦……

而且,还有人:孩子、青年、年轻女人、老大娘、车夫、躺在峡谷边上的诗人自己……

所有这些,构成一幅细致、优美、诱人的图画,它是用文字叙述的,然而它却像用油彩绘制在画面上一样清晰而生动,好像那一个个人与物的形象都呈现在我们眼前,连那些构成画面的色彩,红、黄、绿、蓝……都似乎像油画上的色彩般凸显出来。甚至,我们还仿佛闻到了从画中飘逸出来的青草味、松油味、牛奶味。

伟大的语言艺术家屠格涅夫,怀着对他的俄罗斯祖国的深深的爱,在自己六十岁高龄时,在他已经远离家乡农村数十年之后,把这幅好似镌刻在他的灵魂中一样对他永远深刻、永远新鲜的祖国的图景,为我们描绘了下来,让我们随时打开他的《散文诗》的第一页,便能够领略到《乡村》中的这番美景,并且,他也算用这幅语言构成的图画,多少排遣了一些他作为他乡游子心头沉积的浓重的思乡之情。

这幅图画中的一草一木、一只小鸟、一朵白云……都共同组成一个俄罗斯大自然的形象。这是作家心坎里的俄罗斯祖国。这里有蓝天、白云、山川、溪流,鸟儿在歌唱、庄稼茂盛地生长……这是一个丰饶美丽的地方。俄罗斯人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生育繁衍、劳动创造,他们怎能不爱这片富足的神仙境界啊。诗人的笔下如蜜一般流出的对这片土地的恋情,体现着全俄罗斯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这是这篇作品一向令俄罗斯人心情激荡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这幅图画中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是典型的俄罗斯式的。看,他们那些松木垒成的农舍,那每家屋顶上高高竖起的挂着个椋鸟巢的竿子,那门廊上鬃毛突起的小铁马装饰……还有小伙子衬衣上勒得低低的腰带、靴口上的镶边、老大娘脖子上的串珠和头上黄色的头巾,以及存放牛奶的地窖,和每家栏里的小牛犊……这一切,都散发着浓郁的俄罗斯的气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身上所显现的俄罗斯性格。这位主人是机灵的,善于理财治家的,那些生长在俄罗斯大自然怀抱中的孩子活泼而顽皮,小伙子们劳动之余,依在马车车辕上的倾谈、那个从屋里探出头来的年轻女人的爽朗笑声,那个打水女人两只壮实的能干的手臂,那位老大娘脸上好客的笑容和她向客人双手捧出的牛奶和面包,那位车夫在丰收的燕麦田边不禁脱口而出的赞叹……这一切,都共同显示出一种性格、一种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

屠格涅夫不只是热爱他的俄罗斯祖国,而且非常、非常熟悉她的山川景色、她的人民,他了解他们的思想、习惯,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劳动、休息中的每时每刻的每一个细节和特征。否则,他不可能如此细致入微,如此深入心灵地描绘出这样一幅俄罗斯的风俗画来。

这是一幅画,因为它把这一切直视般地、平面地摊开在我们的眼前,好像为我们展开了一片没有时间意味的空间。正是这种仿佛只有空间的展现而没有时间的延续与发展的描写方法,让我们感到这是一幅画。时间在这里似乎被忽略了,好像千百年的俄罗斯,都是如此没有变化似的。作者捕捉诗情画意的本领和他的心中对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深刻理解结合在一起,用他在这片刻间捕捉出的一处俄罗斯乡村的诗意来表现俄罗斯民族那种长久形成、永恒不移的本质。当然,也是表现了他对俄罗斯祖国的永恒不移的爱。

在展示这幅表现了俄罗斯永恒美的油画的画廊边,站立着我们的诗人屠格涅夫。听,他说话了,他在向我们不能自抑地倾吐他在这幅画面前自己心头的感觉:

噢,俄罗斯自由乡村的富裕、安谧和丰足啊!噢,宁静和幸福啊!

他不禁忽然想到:

即使是皇城圣索菲亚教堂圆顶上的十字架,还有我们城里人孜孜以求的一切,在这儿对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结尾的这段热情洋溢的表白,是这篇散文诗的主题之所在,这是一段充满哲理的表白,在略略数语中,我们感觉到了屠格涅夫思想上的许多特点。在作家心目中,他的俄罗斯祖国是富裕、安谧、丰足、宁静和幸福的化身,他为祖国骄傲,他在自己的记忆中长久地保存着自己祖国的这幅生动鲜明的图画,如今他生怕这幅图画会随他衰老病弱的躯体一同消失,便用他毕生的笔把它永远记录在这里。爱国主义是这篇散文诗的中心的主题,这毫无疑义。但是,作者这幅给他以深刻感受的祖国画面上所概括和抽取出来的东西,还不仅是爱国主义思想而已,面对这幅美丽的图画,他又不禁会提到,人世间的财富、声名,对上帝的崇拜,甚至人们——包括他自己——成年累月、孜孜以求、奋斗不息的那一切目标,似乎都没有多大意义了,似乎人们只要付出全部心灵去热爱、去拥抱这种乡村美景中所体现的俄罗斯本质,便是达到了一切人生的目的,得到了一切愿望的满足……这幅俄罗斯大自然和俄罗斯人民生活劳动的图画所显示的俄罗斯,确是美丽、丰足、富饶的,然而,俄罗斯大地上的人民是否都能享受到她的美丽、丰足、富饶呢?不能。屠格涅夫很清楚这一点。他还用自己的笔,跟许多仁人志士一同为使人民得到富足、美满的生活而斗争过,但是,到了他的晚年,他思想的天空中的阴云增多了,他已不像当年写《猎人笔记》、《前夜》、《父与子》时那样朝气蓬勃,立意于反抗、求新了,而对现实中种种的污秽和肮脏,他似乎采取了一种规避矛盾的态度。他只顾号召自己和他的读者,在俄罗斯永恒不移的美的面前,醉心于去拜倒、去自我满足,用这种方式消极地表现他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他要求读者和他一同返回到俄罗斯的自由乡村的大自然怀抱中去,他告诉他们,这里有宁静、幸福,有美的理想。他把俄罗斯大自然的美和当时的黑暗社会相对立,而把理想和安慰寄托在这种对祖国大自然和普通人的普通劳动生活的陶醉中。这里不能说没有某种进步性,但是,却又明明让我们品味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柔弱无力的哀愁,这是晚年屠格涅夫的典型的思想状态。

从创作方法的角度看,《乡村》这篇散文诗在主体上是现实主义的。作家如实画来,纤毫毕有,没有幻想、没有象征手法,甚至连“好似”、“宛如”这样直接的比喻都不多使用,表现出作家超人的描绘现实主义客观真实的艺术本领。而文章写到末尾,作者心血来潮,通过那表达作家主观思想感情的喟叹,流露出一种寄理想于自然的浪漫主义的哲理意味来。我们知道现实主义大师屠格涅夫毕生都是一位主观性很强的浪漫主义者,他的这一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也难免要表现出来。《乡村》的美,能在很大程度上典型地体现出屠格涅夫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它清新、淡雅、朴素无华,而又充满遐思,耐人寻味。这里有屠格涅夫简洁凝练的艺术功力,在短短一千来字的一篇散文诗里融进了许多场景、人物和思想;这里有屠格涅夫敏锐细腻的观察本领、连猫耳朵在阳光下的透明感,和这位老妇人容颜中残留的当年的美人痕迹都不会遗漏;这里也有屠格涅夫真诚的艺术态度,不夸张、也不掩饰地吐露出自己的心怀。这幅洋溢着浓郁的俄罗斯气息的描绘俄国农村生活的写生油画,从它问世开始,直到现在一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文学是一种文字的艺术,和音乐、绘画、戏剧等比较起来,有它时空交织、内外皆及、笔触所画无所不容的优越性,但是也有它缺乏形象直感的重大局限性,因为它必须通过文字这种属于已经是抽象概念范畴的符号性的手段来反映具体生动的事物,它在读者的接触过程中首先只能诉诸理性、诉诸概念而不能诉诸感性和直观的形象,这一特点,使得文学描写要做到生动感人,比起音乐、绘画、戏剧来,有更多一层的困难。公式化、概念化的庸俗作家往往是由于悟不出这一层道理、不下功夫去磨砺自己笔尖下的功夫,只知滥用文字,堆砌概念,因而不能动人,而伟大的艺术家屠格涅夫到底不同:他能够如此力透纸背,下笔如神,把我们立即引进一个画一般的境界中。

散文诗是文学中一种特殊性很大的样式。有人说它是“裸体的美人”,因为它来不得半点外加的装饰。这样看来,纯朴真实,应是散文诗的美的秘诀,也是散文诗生命的要素。尽管天下散文诗家的风格自异,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我觉得,纯真这一点,似乎是一切美的散文诗所必备的条件。如果这个想法能够成立,那么,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确实可以作为我们散文诗作家的范本,而像《乡村》这样的纯真如画的篇章,更不妨请大家来“临摹”一番,从中探取些奥妙呢。

两座山峰在对话

这里有两座山峰在云霄间对话,寥寥数语却延续了千万年。光阴在这段简短的交谈间奇异地流逝:对于两位对话者来说,他们话语的每一次交替和传递,只是一刹那间,然而,对于世上的一个普通人来说,却是过去了几千年。我们看见,作者一再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几千年过去,只是一刹那。”这句话在文章中总计出现过五次。这一连五次的同一语句的反复,在《对话》这篇仅仅一千来字的散文诗中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它使时间的容量无限地扩展了。这种同一语句的反复是一种民歌与童话之类的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它不仅朴素而亲切,并且还能给作品以一种乐曲主旋律般的节奏感,一种文章逐步深入和展开的层次感和一条贯穿全文的结构线索,所有这一切,共同发挥了一种引人入胜的作用。我们从作家对这句话的一再反复中,还隐隐领略到他心头暗藏的一种情绪,一种愁怀,它使这篇精致的艺术小品带上一种浓重的抒怀味,而又并不须把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说出来。这种反复手法既是诗的,也是散文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侧面使这篇作品成为一篇散文诗吧。)它作为艺术表现手段,为作品主题显然服务得很好。这,是否可以说是这篇散文诗的一个艺术特色呢?

这是一个安然的、静悄悄的世界:“群山之上,是淡青色的、明亮的、静穆的天穹。凛冽而严峻的酷寒;坚硬的、闪烁着金色星点的雪,被狂风吹秃的、冰封的峭崖上,几块险峻的巨石从雪被下耸出。”在这个静悄悄的世界中,发生了这一场对话。对话,这是一种有声音的动作。它本该是打破了这种寂静的吧。然而不,这场好似有声音有动作的对话,实际上只让我们更加感受到这种无边无际的寂寥是多么的宏大。我们看见,这两座山峰是一动不动的;即使有过交谈的声音,哪怕是被作家一再控制的“隆隆”的声音,也无力与那个被静穆的天穹笼罩着的全然悄无声息的世界相抗衡,它早已被那浩瀚无垠的庞然沉静所掩盖、吸引和吞没了。它除了使这个悄无声息的世界更加沉静之外,别无任何作用。这大约就是一种类似“鸟鸣山更幽”的对比效应吧。然而,屠格涅夫笔下的意境,是远比一片山谷、一只鸟儿的意境要广阔得多了,他笔下显出的这片寂静世界还会有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发人深思的东西。

静中有动,动静对比,以动衬静,从而更显得静,这篇“对话”中真好似有一种妙笔与神韵呢。这一点,或许也是这篇散文诗的又一个艺术特色。

在屠格涅夫《散文诗》中有篇题为《乡村》的作品,似乎只有空间的展现而没有时间的延续。在那篇作品中,作家故意忽略掉时间的概念,而把俄罗斯祖国世世代代的美一下子凝聚在一个画面上,让人们去尽情贪图和感受。没有时间的空间,是那篇作品的艺术特点之一。而与此相反,表现一种没有空间的时间,却是作家在《对话》一篇中运用的一个主要的手法。在这里,作家故意地忽略了空间的概念而只是着意地去表现时间。在这里,我们似乎只感到时间的无限而凛然的存在,对宇宙的永恒长驻、无始无终不禁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当然,《对话》这篇作品中也提到空间,我们看到:“阿尔卑斯山的峰巅……连绵的峭壁……群山的中心……”,“两个庞然大物,两位巨人,矗立在地平线的两旁……”但是,这是一个多么不着边际的空间啊,它已经大到了让我们难以去想象它,无暇去顾及它的地步,因而在感受上它也退居次位了。作家所略提到的这种空间,已经空廓到了似乎没有它的存在一般,于是作家达到了他强调和突出时间感的目的。我们从作品中实际体会到的,只是那几个“几千年过去了,只是一刹那”所构成的千千万万年的永无终止的时间。于是,作品的主题便由此而显现出来。

这样的时空关系的处理和安排,可以说是《对话》这篇散文诗的又一个艺术上的特色。

那么,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这主题,我们还需要掀开作品又一层艺术手法的面纱,才能揭示出来。这一层面纱,或者说,这篇作品的再一个艺术上的特色,是它的哲理性。

这是一场对话。然而,它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对话的双方是两座大山。大山怎么可能对话呢?当然,这是一种比喻,一种假借,一种寓言式的表述,其中隐含着某种与作品外在形象的表现并不一致的东西。晚年的屠格涅夫很喜欢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他数十年间心底沉积的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万物的看法。于是,这便形成了《散文诗》中许多篇作品所带有的哲理性。从创作时间看,《对话》是其中的第一篇。记得我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岸边的风景胜地鼋头渚上有一座殿堂,那门首的匾额上有赫赫然四个大字:“哲人知我”。屠格涅夫在这篇散文诗中正是以一种“哲人知我”的超然姿态在说话的。他的立足点实在是很高很高。我们如果不把握住作品艺术上的这一个特色,不从作品“微言大义”的这一哲理性角度去了解它、欣赏它,便无从抓住它的主题思想。

于是,《对话》这篇作品的主题我们现在可以捉住了。通过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之间,在那静悄悄的太空世界中进行的一场延续千万年的对话,作家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从生活中悟出的一种他对伟大与渺小、永恒与短暂、不朽与死亡这些现象的概括性看法。屠格涅夫认为,大自然是很大的、永恒的、不朽的,而人,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暂的,人虽然活在世上,但很快便会死去。

从屠格涅夫告诉我们的这一点人生哲理中,我们能够吸收到怎样的积极的力量呢?我想,爱好文艺的同志,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定会把他的这一点符合客观真理的认识融会到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世界观中,把它变成我们前进的一种动力。既然作家努力帮助我们如此透彻地领悟到了世界的伟大和个人的渺小,那么让我们生活得更谦虚些吧。读了屠格涅夫这篇气势超然的《对话》,在心旷神怡的艺术感受之余,如果能够得到这样的启示,那么,我们也算是从这篇古典名作之中获取到了一些思想的精华了。

然而这里还有点问题,问题仍在作品的这种主题思想中。读者能否感到,屠格涅夫的立足点高则高矣,但是否又有一点儿高得不切实际了?他好像已经把地球上亿万人类的存在,把他们的劳动、创造、斗争,他们的欢乐、痛苦、幸福、悲哀……全都不放在心上。他好像认为,人,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这无穷伟大的宇宙间的一些自生自灭的小虫子而已。在一个庞大无比的,冷峻、凛然的大自然面前,人类除了不寒而栗、无可奈何,进而服从命运、勉强度过自己匆忙短暂的一生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余地了。这是这篇作品中包含的思想。

屠格涅夫一生尽管养尊处优,然而也曾经历过不少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坎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和自己年轻时的理想逐渐有了些距离。他在垂暮之年回味自己一生中品尝的一杯杯人生之酒时,往往不仅记起它们的醇香,还会时时想到它们那一丝丝的苦味。他在早期作品中就有所流露的神秘主义、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这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话》这篇作品(以及《散文诗》中的其他一些作品)便传达了他的这种思想、情绪和愁怀。还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篇作品中,作家的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思想,发展到了一种对人类的卑视和愤懑的程度。请看,他把人类比喻得多么不堪,仅仅只是一些亵渎和玷污了纯洁美好的大自然的虫豸而已。这已经近乎一种憎恨人类的思想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这种观点是他的人生观、社会观中某些观点的一种反照,是他整个世界观中唯心主义因素的表现,是他思想中不甚健康的一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呢?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两句话:“我从事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一种不可遏制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别无其他动机,我酷爱正义,并竭尽全力为改善人类境况而奋斗。”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大自然是伟大的,但它是可以被了解、被探索、被征服的;我们生活、工作、战斗,正是为了征服自然,为全人类谋福利。屠格涅夫的《对话》这篇散文诗是美的,它在给我们艺术上的启发和享受之外,也能给我们一种精神上的超脱感和高尚感,然而它似乎把人类贬抑得太低了一些,向我们宣传了一种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无所作为,只能俯首听命的思想,这是我们必须摒弃的。不知读者是否也有和我同样的感想?

命运之神的形象

在人对待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观点。大概有两种:顺应客观,发现规律,同时努力劳动和创造,这是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似乎掌握在某个什么拥有无上权力者的手中,因此人只能服从,这又是一种观点。第一种观点的最高体现者,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但这还是人类文明发展到19世纪时才有的崭新的认识。过去几千年来,直到今天,世界各族人民几乎都各有各的迷信鬼神的方式。许多人至今都还在不同程度上相信人生是由一种非自己所能改变的力量支配的。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命运观念既然是这样一种长久而又普遍的人类思维,那么文学家们关心这个问题,在他们笔下出现这样的主题并且对命运各人做出自己的描绘便也毫不奇怪。世界文学史上,许多伟大作家的作品都涉及过命运问题。我们可以随便举出一些例子来。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国文学史中也有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

屠格涅夫名作《散文诗》中的第三篇《老妇人》,正是一篇以命运为主题的作品。这篇作品短小、朴素、优美,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在这篇一千字的散文诗中,作家向我们极力渲染了命运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读过它以后,你甚至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像这样一篇艺术上的不朽力作而同时又强烈地传达着这样一种思想观念,的确很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对待。

1878年,屠格涅夫曾经在柏林向两个朋友讲述过一个自己的梦,两人中的一个、一位名叫皮奇的先生说,他们听完以后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他便凭记忆把这个梦中的故事写了下来,发表在一家报纸上,一时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其实这个梦,屠格涅夫自己也写了下来,就是这篇《老妇人》。在手稿中,它的标题原是:《梦之一》,作者当即改为:《老妇人:一个梦》,后来付印时,才把“一个梦”三字删去。看来,这确实是作家的一个梦境的记录。关于梦的论述,科学的和不科学的,有许许多多种。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在很多方面是有说服力的,如果我们把他的观点通俗地简化一下,是否可以借用一句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话来表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出现的东西,无论如何离奇,它往往是由做梦者平时所接触、感受、思索、考虑过的东西组成的。屠格涅夫有这样一场梦,这已经说明了许多他头脑中的问题,而他不仅这样梦见过,又把它郑重其事地说给别人听,甚而还认真地把它记录下来,这更能说明作家是非常重视而且赞同这梦中所表现的思想观念的。我们知道,屠格涅夫的思想从来矛盾而复杂,宿命观早在19世纪50年代初他写作《猎人笔记》的创作早期就已经流露出来。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他身患重症不久于人世的时期,这种笃信命运的悲观主义情绪更是十分浓厚,难怪他会这样做梦,又写下这样一篇作品来。

从作家的梦到形之于文学的这篇作品,这中间需要有艺术的加工。这种加工过程无疑也是作家进一步思考这梦的内涵的过程。作家在艺术加工中运用了种种方式和手段。在屠格涅夫笔下,这种艺术手段是和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的。比如说,这里有两个由想象加工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一个“我”,一个象征命运的老妇人,他们从外形,到行为,到内心活动,都具有生动的细节具体性而同时又传达着某种概括性的含义。作家在运用艺术想象手段塑造他们的时候,有可能一丝一毫离开他所耿耿于怀的有关命运之神、死亡之神的思考和认识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仅不可能脱离,而且,在这里,作家的想象本身便是一种阴森森的宿命的想象。我们可以说,如果屠格涅夫头脑中没有一个主宰一切的命运之神的信念,这里便不可能出现这些有关这个老妇人的想象。如果他对命运的信念不是那么深切稳固,这个想象中的老妇人形象便不会如此地活跃、生动、感人。由此可见,作家艺术的想象在这里与作家心目中凶恶无情的命运之神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

为了集中而概括地传达他心头那强烈的宿命观念,作家在这篇作品中没有给我们任何时间的揭示,通篇没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至于空间,也仅仅只有“宽阔的田野里”这几个字。这是一种高度的艺术的抽象。他把我们的注意力全部汇聚在这两个形象上,让我们只顾从他们的联系、接触、矛盾、对比、斗争……之中,去感受他所想让我们感受到的命运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前所说,这是一篇一千来字的短小作品。要它广阔地描绘现实生活图景是不可能的。于是,作家采取了这种抽去时间空间的“艺术的抽象”的手法;这种“艺术的抽象”是作品哲理性和象征性的体现,是散文诗这种艺术样式中所经常出现的一种特点,而屠格涅夫则特别擅长于这种本领;我们知道,《散文诗》的第一篇《乡村》的写法,便是只写空间而抽去了时间,而第二篇《对话》是只写时间而抽去了空间,在这一篇里则是几乎完全没有时空概念的。这种形象中的抽象的本领在这三篇作品中都各自达到近乎完美的艺术效果。

为了刻画这两个形象,作家有过精巧的构思。请看这位老妇人:她瞎眼吗?——“她的两只眼睛上蒙着一层半透明的白翳,或者是一层薄膜吧”,“那层膜却一动不动,也不让瞳孔张开来”;然而,“她用一双又大、又凶、又恶的眼睛逼视着我……是一种猛禽的眼睛……”她又瞎,又不瞎。她软弱、可怜吗?——“一个矮小的、驼背的老妇人,全身裹在灰色的破衣衫里……一张菜色的、布满皱纹的、尖鼻子的、瘪嘴没牙的脸。”然而,她脚步轻盈、匀整,她紧追“我”不放,她的眼睛是凶恶的,猛禽似的。她向着走投无路的我讪笑,还大喝一声:“你逃不脱的!”她又弱,又不弱,又可怜,又不可怜。她仅仅是跟随在“我”身后吗?起初,“我”是这样觉得,然而终于他认识到:“老妇人不只是跟在我身后走,而且是在决定着我的方向,她催促我时而向右,时而向左,而我却不由自主地服从着她。”显然,她是跟在他的身后,而他却是受着她的支配。这便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命运之神的形象。屠格涅夫认为,命运貌似盲目,但实则是眼明心亮,目标准确的;她任人们把她不放在眼里,然而她却拥有威逼一切的势力;她让你觉得是自己在人生的大道上昂首阔步,而实际上你每走一步路都不得不听从她的安排,你从生至死都只能屈服于她的支配。即使你看见了坟墓,想赖着不往前走,她也会让坟墓自己走近你。你永远无法逃脱她的掌握,因为“这是人所无法逃脱的命运呀”。这是一个多么生动又多么可怕的形象,难怪有人听后会出一身冷汗。这正是作家企图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效果。他本人真诚地相信命运,他也真诚地要读者相信命运之神的无比威力。这不仅仅是一个用语言词汇塑造的艺术形象,它是作家此时此刻全部思想、情绪和感受的结晶。“我”是作品中命运之神摆弄的对象。它是作者自我,也是作者所认为的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人。作者在这里用心理描述的方式,形容了人对命运的认识过程。让我们看,这个“我”当初是多么豪迈而充满自信。当他“仿佛感到”背后有一个人踏着他的脚印在行走时,他“回头一望”,看见一个佝偻身子、衣着破烂的老妇人,那时他曾是毫无畏惧,他丝毫不怀疑自己的力量与价值远远在她之上。他向她迎面走去,他断定她只是一个向他求讨施舍的瞎眼的乞丐,一个可以任他随意打发的对象。他“转过身去,走自己的路”。但是,当他发觉这个“轻轻的,匀整的”脚步声紧追不舍的时候,他不由地要有所思考了。他在想,他思想中出现了“或许”的疑虑,他用“对,对,是这样”来自我肯定和安慰,但却又达不到使自己恢复自信的目的。他愈来愈内心不安了,终于,“一种奇异的不安渐渐地控制了我的思绪”,他开始觉得这个老妇人实际上在支配他的行动和方向。当他“还是继续向前走”时,他已经失去当初那种内心的平静了。他“脑子里一闪……”“猛地向后一转……”作家极其简练地用这样一两句似乎平淡无奇的叙述写出了一种内心的忐忑,接着,他便从她那忽然向他逼视的凶恶的大眼睛中看出了她原来正是他“所无法逃脱的命运”。然而这时他仍不屈服,尽管他发现“无论朝哪个方向,我都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他仍要反抗,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状态。然而当他坐下不走企图逃避必然的死亡时,命运之神却让坟墓向他迎面爬来。他无路可走了,在她的嘲笑声中,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我”的形象与老妇人形象组成了一幅鲜明突出的完整画面,这是一个凝练之极的形象体系,在质朴无华的文笔和真实坦诚的态度中,作家用这幅画面和这一组形象把人无法逃避命运这种主观的、唯心的、宿命的、人生悲剧的思想强有力地注入了读者的心灵。

分析了解这样的艺术作品,认识它思想和艺术的全部独特性,知道我们该接受什么,扬弃什么,又怎样接受和扬弃,是十分必要的。从这样的世界文学名篇中,我们能发掘和汲取促进文艺向前发展的营养,而这营养又和一种毒素浑然一体地融汇在一起。它是美的,动人心弦的,然而它又是有毒的,它可以令你在人生斗争中解除武装,陷入消极悲观。我们要学习作家高超的传情达意的本领,领略他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也从这样的作品中认识到当时的现实,了解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发展历程。然而,所有这一切,又必须是立足于一种分析批判、去伪存真的立场上。一百多年来人类对自然与社会规律的认识有很大的发展,使我们时代的人,尤其是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人,能够认清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的规律性。我们生活、劳动、创造,而毫无命运逼人的恐惧,我们相信人定胜天,如果说还有“命运”,那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满怀信心地通过自己每日平凡的劳动一步步从“必然的王国”向“自由的王国”进军。当我们自己到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是在自己身上完成了一个自然和社会的新陈代谢的过程。而决不会像屠格涅夫那样在梦中见到一个瘪嘴没牙的命运之神,并且听见她那“你逃不脱的!”的吼叫声。不过屠格涅夫用来传达他的悲观宿命论的这种优美迷人的艺术本领,我们却可以学来抒发我们的某一些人生的体验。我国现当代文学的许多优秀作品中,已经表现出我们的作家多么善于扬弃地接受,他们已从屠格涅夫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

俄国文学是重抒情的。屠格涅夫是其中重要的大师之一。这篇《老妇人》实质上也是一篇抒情的散文诗,虽然它采取了人物描述和心理刻画的手法,有微型小说的许多特点,但它满溢着作家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心情。屠格涅夫在这篇散文诗中的抒情,本质上是与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抒情,莱蒙托夫在《萨什卡》、《童僧》中的抒情,以及果戈理在《死魂灵》中关于三驾马车的抒情是相通的,这些都是有关俄罗斯和俄罗斯人命运的抒情,只是表现角度不同而已。如果打破国家的界线,我们还可以把屠格涅夫的抒情与海涅、叔本华、霍夫曼等许多世界著名作家的抒情联系起来,这样将更能够深入到作品的精髓中去。

人狗之间

散文诗中的哲理,如同酒中的乙醇,似乎由它决定着文章的力度、滋味和芬芳。哲理这东西,是许多人一年到头都在那里大讲特讲的,尤其是那些以讲授哲理为业的人,自人类有史以来,他们不知作过多少次讲演,授过多少门课程,写过多少本厚厚的著作了。然而人们却大都对哲理有些另眼相看,觉得它深奥,高不可攀,要费许多脑力才能接受,有时甚至伤透脑筋还搞不懂它。这恐怕要怪那些哲理家的不是了。哲理是人类认识的精华,掌握某种哲理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正确的哲理可以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的某些方面顺利地取得成就。因此应该尽力使更多的人领悟到更多的哲理。其实,哲理这东西是不一定非要用玄而又玄的抽象的推理方式来表述和传达的。音乐、绘画、戏剧和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都是极好的宣扬哲理的办法。事实证明,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是表达哲理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于是,哲理性也就成了散文诗的一个性质特征了。在这一点上,屠格涅夫是一位大师和专家。《散文诗》中的《狗》这一篇便在讲述一种哲理。

据说,哲理,或者哲学的道理,作为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一旦为广大的人们所掌握,就会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这一点来看,我真希望我们成千上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赶快学会屠格涅夫的传授哲学的本领,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进步得更快了。请读《狗》这篇散文诗,看他多么善于用最为朴素简洁的语言讲出他心中认为是最深刻也最正确的哲理。这篇作品不过四百来字,讲的是一只狗和“我”在一间房子里共处的一个短短的瞬间。如此而已。没有异峰突起的情节变化,没有一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或结论。作家几乎只是在平铺直叙地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再加上一两句自己的感想。但是读过以后,你会无须思索地把握住作者所企图让你了解的道理。显然,屠格涅夫通过这篇作品在告诉我们,他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都是地位相等、价值相当的;人应该超越自我、超越人类社会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而不应该以“万物之灵长”自居。他认为,生命都是短暂的,生命与生命之间应该抓紧时机互相贴近,以达到世界的和谐宁静。当作品中的“我”跟一只狗互相用眼睛盯着的时候,作家认为,这只狗的眼睛和“我”的眼睛“是两双一模一样的眼睛”,而不能认为是“一只动物和一个人”的眼睛,他写道:“我知道,在这一瞬间,在它和我的心中都存在着同一种感觉,我们之间并无任何差别。我们是完全相同的;在我们心中燃烧着、照耀着的,是同样一颗忽闪忽闪的小火光。”他认为,任何生命都是渺小的,都会消灭,“死神飞来了,对着这火光,拍动它冰冷的宽阔的翅膀……于是完结了!事后有谁去分辨,在我们各自心中燃烧过的到底是怎样的大火呢?”在这短短几句话和一点描述中,作家几乎已经把他的人生观世界观表露无遗了。

哲理是抽象的,而在这里,在屠格涅夫的笔下,却通过生动活跃的有形体、有感觉、有思维的两个对象——或者说这个“我”和这只狗所构成的形象体系一一传达给了我们。作家在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他写出的是两个具体的生命,写他们的交接、沟通,写他们之间的询视、凝注、贴近,写他们内心的感受,写他们心灵中的火光,写他们的死亡。形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的能量和特点在这里显示出来了,它甚至于可以比议论推理形式的思维把道理表述得更明朗。

哲理应该是一种很大的道理吧。然而,在这里,它又是通过一个最平凡不过的小事情——一只狗和一个人之间的四目对视而让我们感受到的。往往,用大道理去说服一个人,还不如讲一个生动具体的童话、寓言或故事。《狗》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用最为简朴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平凡的记述,透彻地表达一种深刻的、抽象的、巨大的人生哲理。这是《狗》这篇散文诗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在表达这种哲理时,这篇散文诗还运用了另一个艺术手法:作家把真实事实的陈述与他想象中的虚构在你不留意的时候不露痕迹地混融在一起,以便他能够尽情地说出他想要说出的东西。房间里是两个有生命的个体:“我”的狗和“我”,在一个风雪呼啸的日子里单独相处,四目对视。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中的沟通,让“我”体会到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这都是在如实叙说。然而忽然“死神飞来了,对着这(心灵的)火光,拍动它冰冷的宽阔的翅膀……”这却纯属幻象了。这是一个假设的幻象,用以说明生命的短暂和虚幻。但是作者在这里运用得那样贴切自然,让人觉得似乎真的有一个死神扑翅而来似的。这种虚实相融,似假亦真的描写,为作品创造出一种寓言式的气氛,使它所表达的哲理不知不觉间潜入人心;想象和现实的糅合是诗人灵感的权利,没有它大约也就没有诗意了。

在“我”和这只狗之间,那两个生命的足以说明一种人生哲理的相互了解和贴近,是通过什么渠道沟通而达到的?通过眼睛。这篇作品中反复而集中地捉到他们的眼睛。通篇几乎都是在描述着这两双眼睛。“狗趴在我跟前——直盯着我的眼睛”。“我,也望着它的眼睛”。“不!这不是一只动物和一个人在互相询视……而是两双一模一样的眼睛在彼此凝注。”“在这两双眼睛当中的每一双里……是一个生命在向另一个相同的生命怯生生地贴近。”作家描述生命,表达人生哲理,而他却只写眼睛。他知道写出了眼睛就是写出了生命,眼睛是生命的表征,心灵的窗口,是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相交往的通道。正因为集中地抓住眼睛来描写,这篇散文诗才能如此之简练、朴素而真实。由于四只眼睛的对视,使二者之间产生了理解,由理解而发现彼此的共同,由发现共同而心领神会互相贴近。在这里,我们不由地联想到,世间多少貌合神离的朋友,同床异梦的夫妻,志同而道不合的伙伴,你们干吗不用一用你们的眼睛!愿你们相互接受屠格涅夫的启示,时时对视,在眼睛这个心灵的通道中找到你们的默契,那将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人生。可怜的屠格涅夫,在他的晚年,客病异乡,内心感到极其孤独,他多么懂得眼睛的作用,他多么希望能有一双与他亲切对视使心灵相通的眼睛。然而他没有得到。不过他却在自己的失落中为我们描写出眼睛的神奇的力量。愿天下有心人都不要辜负他的这一点提醒。

在表达他的这种人生哲理时,屠格涅夫在《狗》这一篇中还再次运用了他在《乡村》、《对话》、《老妇人》和其他许多篇散文诗中常用的“艺术抽象”的手法。这篇作品也是基本上没有时空概念的,这里的两个形象由于这种时空的抽象性,具有了更大的概括性含义。

说到这里,我们对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的分析可以结束了,但是我们也应该对屠格涅夫通过如此美妙的艺术手法所传达给我们的那种哲理,那种他认为是人生真谛的哲理表示一点我们的看法:我们很难同意他的这种世界观。屠格涅夫把人性中自然本性的一面绝对化,完全忽略了人的社会本性的一面。而且他还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作用完全等同于一切动物,等同于一只狗,甚至一只跳蚤(见《散文诗》中的另一篇《大自然》),这绝非一种反映客观真实的世界观。屠格涅夫一向崇拜大自然,晚年他的思想在这方面有些极端性的发展,这很可能是由于他对人生、社会的失望使然的。人与狗之间的某些共同点我们并不否认,而在人狗之间以及人与其他一切低级生物之间怎能没有本质的差别?如果我们要求每一个人都把自己仅仅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生命来看待,那么,又将如何去面对种种纷纭复杂的现实的社会问题?这篇朴素优美的散文诗美则美矣,但不能给我们许多前进的和创造的动力,它反映出屠格涅夫晚年思想中阴郁消沉的一面。难道屠格涅夫这时真认为巴扎罗夫的死,英沙罗夫的死,涅兹丹诺夫的死,以及他衷心描写过的那许多美丽姑娘的死,都仅仅只是一个生命的自然结束,与一条狗、一只跳蚤的死意义相同?当年的屠格涅夫那种对农奴制度的强烈的仇恨心和坚决的斗争态度如今哪里去了?这篇作品以及《散文诗》中另外几篇,表明了老年屠格涅夫社会责任感的衰退。当然,必须看到作家思想的复杂性,这里所表现的思想,并非作家此时全部的思想。《散文诗》是一个整体,它的不同篇章共同全面地反映出屠格涅夫晚年的思想、心情和感情。请大家也要注意阅读和欣赏《乡村》、《门槛》、《鸫鸟(二)》等这些篇章,那里还同时存在着一个心情开朗、思想健康的屠格涅夫呢。

鬼从何来

一位主人公的同学,他和主人公“我”当年经常发生争辩。后来他死了。这天夜晚,“我”忽然在自己的卧室里看见他的鬼魂,这鬼魂一言未发,只朝他不住地点头,不久便在“我”的笑声中消逝。——屠格涅夫《散文诗》第五篇《敌手》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篇作品是根据屠格涅夫本人的一次亲身体验写成的,这位同学也实有其人,但姓名无法考察。作品给《散文诗》的爱好者心中留下许多疑问。这鬼从何来?鬼点头是什么意思?整个作品该怎样理解?这是怎样一种创作方法?……研究文学的方法五花八门,但都难以对付这篇小小的朴素的故事。用象征说、魔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新批评派的唯作品论、梦,等等去解释……都愈想愈玄。我觉得,这里还是得用老办法,从19世纪俄国现实的实际和作家思想的实际入手去寻找解答。

屠格涅夫一生创作的主要历史时期,是俄国19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发展的时期,自50年代前后开始,农奴制的迅速崩溃带来了社会思想的激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水平上执有对种种社会问题的不同看法。在知识分子群中,这种思想的复杂和混乱尤其显著,因此争论也时有发生。这篇作品中的“我”是屠格涅夫本人,他和他的敌手共同处在这一时代漩涡中。他们“不是功课上,不是在职务上或爱情上”的竞争对手,但是每次相遇“便没完没了地争辩”。他们“为一切争辩,为艺术、为宗教、为科学、为现世的和来世的——特别是为来世的生活争辩”。这是一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这对年轻的敌手正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他们那种争强好胜、决不相让的论辩,大约和我们许多大学生宿舍中的唇枪舌剑很相像。

这两位论敌中,这位“我”的敌手是个“有坚定信念和感情热烈的人,显然是位激烈的革命家”,而“我”则是一位有巴扎罗夫式的怀疑论观点的人,这两种人同属于当时俄国“新人”的行列,都是反对农奴制度、反对贵族统治和反对保守落后的,在50年代,他们都对俄国未来的变革满怀期望,作为这一大目标上的同志,他们经常相聚,而作为许多具体观点上的论敌,他们又经常争吵不休。这便是作品所描述的故事的背景。

但是后来,这位论敌去世了。也就是说,这个人物的思想已停止了发展。而屠格涅夫却活着,仍在生活、思考、体验,他的思想仍在现实生活的浪涛中发生着变化。那位敌手在他去世之前,曾经有一次对这位怀疑主义者的“我”发出恫吓:“你嘲笑一切:要是我死在你前面,我就从那个世界来见你……我要看看,你那时候还会嘲笑吗?”他死了。当“我”在后来的年代中“依然故我”时,这恫吓在他心中并没有发挥作用,只是潜存在他的记忆里。然而,数十年后,“我”(也就是作者本人)逐渐衰老,思想中的消极因素逐渐增长,这位过去以怀疑和否定俄国农奴制现实为主要倾向的怀疑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现在思想中逐渐充满了矛盾,他日益增长了对自己当年斗争意志的怀疑。而对世人的冷漠嘲笑也逐渐削弱了,于是这时候,那位死去的坚决反对农奴制度的朋友兼论敌当年对他的那个恫吓便不知不觉间浮上了他的心头。老年的屠格涅夫不禁想到:如果他真的从那个世界来见我,我该何颜以对?是否依旧当年?未必吧?数十年沧桑,使一个曾是那么坚决反对农奴制度,誓与它不共戴天的我自己,如今已疑虑重重,举步维艰,难道不会使他发生变化?……他如今怎样?一定是大不同于当初了吧?……最好他的立场和态度也已经变化,最好他已经不再坚决,不再激烈,不再乐观……我觉得,作家本人(也即是这个“我”)思想上的这些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活动,正是作品中这个鬼魂和它的态度的由来。世上没有鬼魂,鬼魂来自你自己的心中。由于屠格涅夫晚年心中反复回想起与过去那位朋友相处的日子,回想起自己少年气盛的往昔,想到自己现在的矛盾、苦闷。想到那位仁兄与他之间的那次威吓性的约言,想到怎样在内心深处为自己求得聊以自慰的平衡……于是,一个鬼魂出现了。并且是以他潜意识中所希望的样子和态度出现的,是来为他此时此刻思想的矛盾作一些缓解和旁证的。

看,当初那位信念坚定、热情洋溢、充满斗争性的辩论敌手,如今不是已经变得平静、温顺,而且满怀悲哀吗?他不是已经不再发表滔滔宏论,咄咄逼人,而是一言不发地、不住地上下点着头吗?

当晚年的,热情减退、生活态度趋于消极的屠格涅夫在幻想中见到他当年强烈反对农奴制度的朋友如今也已变成这个样子时,他心情上会得到某种慰藉的。但是,尽管屠格涅夫晚年意志有些衰退了,但他并没有完全消沉,他往往还有许多不安的冲动涌现心头,他处于极大的自我矛盾中,因此我们看见,一方面,他隐隐希望当年威吓过他的那位激进的朋友不再用那种态度胁迫他,使他难堪,因此出现了这个点头的悲哀的“鬼魂”,而另一方面他却又不甘于消沉,他的自我仍在矛盾中挣扎苦斗,于是,在他为自己召来这个鬼魂的同时,又仍然想和这个鬼魂去争论。他向鬼魂发问,其实是在向他矛盾的自我发问,这些问题中充满了他自己内心的纷乱:得意?惋惜?警告?责备?错了?没错?地狱?天堂?……所有这些,都如实反映出晚年的屠格涅夫是处于一种多么复杂、多么苦恼的思想状态中。

那么,这鬼魂又为什么点头?或者说,屠格涅夫为什么要让他幻觉中的这个幻象点头?而且是平静地、温顺地、悲哀地点头?我觉得这是表示(或者说,作家希望)这人已经和现实妥协,甚至已经豪气全无、悲观失望,只会在命运面前顺从地点头。但是,也必须看见这幻象只是屠格涅夫思想矛盾的某些方面的阴魂,而不是他晚年全部思想的表现。那个“我”不是仍在提出一连串相互矛盾的问题,甚至仍然在发笑吗?这笑声中某些与当年的嘲笑相接近的东西不是已经使得这个鬼魂望风逃窜了吗?……所有这些,都共同构成了晚年屠格涅夫思想中那一团乱麻的生动写照。这篇《敌手》的最初手稿被发现时,是涂抹在作家1877年7月8日所写的另一篇散文诗《鸫鸟(一)》的草稿边沿上,写作时间是1878年2月。《鸫鸟(一)》(现在列为《散文诗》的第五十六篇)的主题是歌颂大自然的永恒,为自己年华的逝去而忧伤。在这两篇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内涵上的联系,它显然是作家在偶翻半年前的旧稿,头脑中又清晰地留下昨夜的那番体验,于是便灵感共鸣而随手写下的。因此这鬼魂的点头中,又蕴含着许多屠格涅夫晚年人生观世界观中涉及人生短暂、变化无常的内容。总之,意味是极多的。

总的说来,根据屠格涅夫本人一生的思想发展和他晚年的思想活动特点,结合19世纪中叶以来俄国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对于这篇作品在读者心中引起的“鬼从何来”的问题作以上解答。这大约是合乎客观实际的。看清了这一点,我们便会看穿作品外表上的玄虚(鬼魂的出现),而理解它实际的内涵。这其实不是一篇宣扬鬼神的,或以幻觉代替现实的作品,更不是一篇脱离现实的作品,而是一篇真实反映现实和作家心态的作品。“鬼从何来”是这篇作品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说,鬼从作家自己心中来,虽然这都是潜意识之中的活动,作家本人未必察觉。那么作家为什么要写鬼?这是一种什么创作方法?我认为,作家只是真诚如实地把他所感知的东西记录下来,他既然觉得自己看见了鬼,便也写下了鬼。这没有什么奇怪。文学作品中出现鬼魂的很多,并非那些作家都相信鬼神。要说创作方法,我觉得,这里运用的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白描式的写实手法,这是现实主义的手法,与魔幻、浪漫等等是不相干的。这篇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与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其他篇什是一致的,它写得精炼,朴素,真诚,是一篇艺术上的精品。

不知读者对我的这种阐释是否满意,非常希望能够听到你们的讨论意见。

微型小说的精品

在世界文学史上,小说取代诗歌而获得体裁上的优势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屡有所见。在欧洲,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曾以诗歌和诗剧见长,后来逐渐衰退,到中世纪以后小说取得主要的地位;在中国,唐宋以后小说的发展逐步凌驾于诗词之上;19世纪俄国文学中,早期诗歌的主要地位到40年代以后,也被小说代替,形成后来半个多世纪的小说时代。而且在世界各国,小说也愈写愈长,有时四大卷数百万字也不能尽兴,还要写出上百部的《人间喜剧》式的或是比这更长的“家族历史”的作品。在小说家中间,似乎单纯只写短篇小说的作家在艺术地位上给人的印象也要略逊一等。20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基本上是一个小说的世纪,而不像前几个世纪那样诗人辈出。这种由简入繁的原因会有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诗歌的简练和浓缩的表达方式不能满足反映日益复杂的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情感的需要。但是近百年来,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几次规模庞大的世界性战争又给各国人民心理上造成一种不稳定感,这些变化逐渐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需要的变化。再加上广播、电视的普及和发展,原先只能通过阅读大部头小说才能得到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了其他更为便捷生动的获得渠道。于是,我们发现,虽然如今在世界许多地方人们往往仍然喜爱小说胜于喜爱诗歌,但是篇幅太大的小说却逐渐不那么受到读者的欢迎了,而要求作品短小、精炼、集中,要它味道浓些而又容量大些,甚至最好是在商店排队时,公共车厢里或是饭后睡前的片刻能够读完它。于是,“微型小说”这种样式便悄悄流行起来。它似乎体现着文学体裁发展史上的一次由繁入简的变化,这是一个新的向上的循环,人们又在要求简练了。但并不是回到诗歌,而是兴起了这种简练的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

读者对微型小说要求是苛刻的。要它既短小,又精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小说所具有的文学特征和功能,而作品的外在体现物——语言文字——的量又必须很少。这便向新兴的微型小说提出了学习和提高的要求。首先是向过去的文学学习,这不仅因为它是过去文学的发展和延续,而且因为,古典作家们也在不同情况下写出过一些可以称作微型小说的杰作。它们是很值得当代微型小说家们一学的。中国古典文学中便有许多这样的优秀篇章。清代笔记体文集(如《阅微草堂笔记》、《坚瓠集》)中许多故事,都可以说是具有微型小说的性质,《聊斋志异》里的不少作品具有这种特点。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曾经写过一些这类的记述文章。西方小说家遗留的这类名篇也很不少。从雨果、梅里美、左拉、斯特林堡、卡夫卡、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马克·吐温、海明威等等文学大师的集子中均能找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中的许多篇实际上都是微型小说的精品,受到世界各国微型小说家的注意。在我们对这部作品进行系列鉴赏时,很有必要从它这一特点的角度作一点分析。《散文诗》的第六篇《乞丐》,便是其中的代表。《乞丐》通篇约四百余字,确是微乎其微。它具体、生动、感人,结构上完整,含有丰富的意蕴,启发你想到许多远远超出了这几百个字以外的东西,它别具一体的艺术个性与风格显示出屠格涅夫这位“小说家之中的小说家”(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对他的赞语)深厚的小说创造功力。

作品描写了生活中一个极短的瞬间:主人公“我”遇见一个乞丐,而他身边没东西可给,便握住他的手求他原谅,称他为“兄弟”。那乞丐笑了,感谢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一种温暖的周济。此时“我”领悟到自己也从乞丐那里得到了周济。我们这七十来字的介绍,已经相当于原作的大约六分之一,而作家在有限的文字中却毫不吝惜使用修饰词和形容语,力图准确而感人地塑造出一个生动具体的乞丐形象。形象是小说的基本要素。请看这位衰弱不堪的穷苦老人:红肿的、含泪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劣破烂的衣衫,龌龊的伤口,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哼哼唧唧求援,那手在衰弱无力地摆动、颤抖,青色的嘴唇上浅浅的笑,口齿不清的缓慢的言词……对另一个人物“我”的描述,则主要通过心理展示的途径:“哦,贫困已经把这个不幸的生灵啃噬到多么不像样的地步!”这是他遇见乞丐时的第一个感受,这种充满同情的心理活动中已经表现出“我”对贫困这种人间痼疾的厌恨。当他浑身摸索找不到钱,也找不到一件可以送给他的东西,而又发觉老人在期待时,“我”不知怎样才好,“窘极了”。这种窘态是他内心自责的外现。这个心理状态的描述进一步表现了“我”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他不仅是一般地同情这老人,而且认为自己和他是平等的人,自己负有帮助他的责任。这时他毫不犹豫地握住乞丐的“肮脏的颤抖的手”,而且称他为“兄弟”,求他不要见怪。当乞丐老人报以同样温暖的人性的信赖感情时,“我”的心理活动是:“我懂了,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这句话既是“我”的思想,也是全篇的终结,它使这篇散文诗的寓意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

对话是小说表现人物的基本手段,在微型小说中,它应该“一句顶一万句”。从“别见怪,兄弟;我身边一无所有呢,兄弟”和“哪里的话,兄弟,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老弟”这两句仅有的对话中我们所得到的感受的确是十分丰富的。

从结构看,这篇作品也有其艺术上的完整性。行走——相遇——求援——无物可给的窘愧——握手——四目对视中的心灵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的领悟——互信互爱的确立。这是一个通过最平常的叙述方式表现出来的逻辑上周密严谨的发展过程,构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稳定实在的结构框架。

作品是微小的,而寓意是丰富而巨大的。“我”对这位乞丐老人的第一个感受是:他是一个“生灵”。于是在“我”心中他便取得了和自己本身完全平等的地位。他同情他,敞开心爱他,愿意倾其所有帮助他。这种人生而平等,人在世界上是兄弟,每个人都是大自然怀抱中的儿女的观点,是屠格涅夫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他的自由平等博爱观都建筑于这种自然人论的基础上。通过这个短小的故事,他把自己的这种信念表达得十分充分而酣畅。

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爱,人类才能和平友好幸福地生存,这是这篇作品的中心旨意。互爱以了解和信任为前提,而达到了解和信任又必须首先自己抱着善良的爱人的愿望去接近别人。唯爱心才能唤起爱心。当“我”见到乞丐老人时,如果他心中没有一种对另一个与自己同样的生灵的同情而拧身远去,老人便不会向他伸出求援的手;如果他不是摸索全身,发现一无所有而自觉窘愧并请求乞丐兄弟原谅他,而且主动去握住乞丐手,便不会引起乞丐对他的注目凝视,不会引出他嘴唇上的笑意,更不会让他达到一种哲学家似的认识,发现精神上温暖的同情和物质上的赠与一样,对他是一种援助和接济,并且促使他坦然地也称这位衣冠楚楚的老爷为兄弟。

作家在遣词用句中,非常仔细地向我们暗示了这位乞丐老人的人性的尊严。当他迫于穷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时候,碰见一个陌生人,他首先并不是乞求施舍,而是呼吁援助,求援并不降低人格。但是为什么最后他说自己是接受了周济(即施舍)呢?请注意,他是在了解到对方待他如平等的兄弟时,才像感谢施舍一样感谢他的爱心的,因为这时他知道给他帮助的人并未侵犯而且尊重他的人格尊严,于是他乐意用接受施舍般的感激来更加虔诚地回报他帮助的善意。他们的心灵相通了。于是这位伸手帮助别人的人也从灵魂深处感受到,穷困的乞丐老人这番乐意接受他周济施舍的兄弟情谊,对他的良知也正是一种极好的周济与施舍。于是人与人之间达到了一种融洽和谐的,兄弟般的平等互爱的境地。援助和接济永远是相互的,保持自己的人格的尊严,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有了这种认识,人类方能真正团结、互助、互爱。屠格涅夫是多么周到全面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可惜的是在有的译本中,曾经把这篇作品中老人一开始的“求援”误译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