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20:46:59

点击下载

作者:(明)洪应明,鲁一帆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菜根谭

菜根谭试读:

前言

根谭》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事迹不详。400多年来,《菜根谭》广为流传,《菜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又谓:“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不囿于一家之见,而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为经,佛家的出世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为纬,从提高人的素质和品位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系。其语言精警、文辞隽永、含义深邃、易懂好记。《菜根谭》全书蕴含着“方以智,圆而神”的处世哲学:“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只有这样才能在“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在“花浓柳艳处”“著得眼高”,在“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包含着“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的修持之道:“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之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宜精神百倍。”充满着“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的积极入世思想:“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还洋溢着“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的友爱精神:“不责小人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正是因为《菜根谭》中的这种智慧,使其有别于那些消极避世、空疏玄谈的劝诫箴言书;也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嚼出一番滋味来,所以此书能够流传海内外,长盛不衰。《菜根谭》有多种版本传世。本书在参照各种权威版本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最具可靠性、时代性、契合度的三百二十余条经典原文。

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全书分为

处世篇

、修持篇、养身篇、闲适篇,并编制了主题目录。书中准确流畅的“释义”和详尽的“注释”,更便于您去阅读和理解。独特的“新解”,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我们收集百家之言,共同“品味菜根”之香,使您从中采撷更丰富的人生智慧。处世篇

心事宜明 才华需韫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释义

君子的内心思想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君子的才华应像珠宝一样珍藏,不应该轻易炫耀让别人知道。新解

在封建时代,假若锋芒过露,炫耀才能,不仅会被认为是轻浮或恃才自傲,还会招致忌恨排挤乃至杀身之祸。东汉末期的杨修为“一盒酥”和“一根鸡肋”而丧了命,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一个充满猜忌的社会里,必须牢记因才招祸的教训,要学会明哲保身、玉韫珠藏,要善于把道德修养中礼贤谦让的一面展示于世,让人放心。这是中国古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生存之道”。今天,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古人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而不应恪守教条于古人字面之训。古人有古人的生存环境,我们有我们的生存环境,若想在现代社会生存,你就必须施展才华,适应竞争。注释才华:指表露于外的才能。玉韫(yùn)珠藏:形容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不露。韫,蕴藏的意思。《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品味菜根动身显智,显光气于世;奋志敖党,立卓异于俗。固常通人所谗嫉也。——王充《论衡·累害篇》释义

行为显露智慧,才气展露于世人;心志高远超凡脱俗,做事情不同于世俗。这是一般人常常要谗毁嫉恨的原因。

闲时吃紧 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一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则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释义

我们每天看到天地好像无声无息不动,其实大自然的活动时刻未停;早晨旭日东升,夜晚明月西沉,昼夜更替,而日月的光明却永恒不变。所以君子闲暇时要有紧迫感,作一番打算;忙碌时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悠闲的乐趣。新解

古人教导我们要“藏有时,动有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师法自然,学会调理。现代经济发展中,谁能藏动有度,谁就能抓住机遇,持续发展。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各地改革也进入了徘徊不前的阶段。由于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许多地方感到无事可做,而湖北省却利用水泥大跌的时机,大力修筑高等级公路,在三年治整完毕时,有了良好的交通基础,经济迅猛发展。这时邻省才如梦初醒,为失去良机后悔不迭。相应的,日本松下公司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之时,不断安排员工到海外休假旅游,探亲访友,员工的生活和情绪得到了调整,同时也带回了大批新技术、新市场信息,促进了公司进一步发展。注释寂然:寂静的意思。白居易《偶作》诗:“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气机:机,事物变化的迹象,气机是指大自然的变化迹象。换言之,气是天地阴阳之气,而机泛指宇宙的运动变化,气机就是天地运转。贞明:正而明亮,指光辉永照。吃紧:事情紧急,即紧迫,紧要。

快意回首 拂心莫停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释义

身处顺境得到恩宠时,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志得意满时应该及早回头,尽早觉悟;遭受挫折后有时反而会使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因此不如意时,千万不可就此罢休,放弃追求。新解

春秋楚人范蠡在助越王复仇之后,激流勇退,及时抽身,一叶扁舟,离东门而去,隐居山东,成就陶朱事业。勾践在亡国后卧薪尝胆,含垢忍羞,最后败中求胜。20世纪50年代的吴兆声,当时只是香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一次,他看电影时发现非洲人爱戴首饰,就凑借了几千元钱,独闯非洲做首饰生意。几年后,他的生意已做到了使人眼红的地步,许多港商也纷纷加入竞争。吴兆声见好就收,拱手相让,另辟财路。“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弃”,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商业真经呀。注释恩里:受恩惠、蒙受好处之中。快意:恣心所欲,舒适,称心。拂心:拂,同逆,违反、违背的意思。拂心,就是不称心,不合意。

心地放宽 身死恩垂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释义

一个人待人处事的心胸宽厚,才会使你身边的人没有不满的牢骚;死后留给世人的恩泽要流传得长远,才会使后人有不断的思念。新解

广施则无不平,厚恩则无不思。春秋楚人范蠡初到陶地,因善于理财,第一年就大发一笔,他用这些钱财购买实物赠送左邻右舍,儿女颇奇,追问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周围皆贫你独富,恐怕咱们想定居于此都不可能。”财富如此,功名事业上也是这样,此乃人的本性所决定,不可不慎。而像如今遍布各地的以“逸夫”、“英东”冠名的图书馆、教学楼、科学馆、实验室、体育馆,为香港企业家邵逸夫、霍英东捐建。他们施惠于教育,泽被后世,真乃使美名长久留存之善举。注释田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此处指心田,心胸。不平之叹:对事情有不满、愤慨之感时所发出的叹气。不匮:匮,缺乏,竭尽。不匮,就是不缺乏,无穷尽的意思。《诗经·大雅》:“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退即是进 与就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释义

为人处世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因为现在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进一步做好准备;而待人接物以宽厚态度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新解

退一步海阔天空,调度从容,可储备力量,重整旗鼓,等待时机。1990年前后,国际形势压人,国内人心浮躁,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执政考验,邓小平同志洞若观火,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二十四字方针:“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以中国传统的“韬光养晦”之功警诫同志,终于安然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追思训诲,觉其实为以退为进之大气魄,非大气象之人不可为。注释处世:审度世间,即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与人往来相处的基本做人态度。张本:为事态发展预先做的舆论或行动上的安排。

骄矜无功 忏悔灭罪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释义

一个人即使有盖世的丰功伟绩,也承受不了一个“矜”字所引起的相反效果,如果居功自傲,便可能前功尽弃。一个人犯了滔天大罪,也挡不过一个“悔”字,只要忏悔改正,就能赎回以前的罪过。新解

清朝时,年羹尧助雍正帝全面掌权,功高盖世,唯因骄矜欺君,终被寻了不是,赐以全尸而死。而儒家对于罪过的评价,全在一个“悔”字,按孔子的说法,就是是否有“忍人”之心。如果对什么事都不在乎,那么这个人就成了“不仁”之人,没救了。(宰予见孔子,曰:“吾母亡,欲不按俗礼守孝三年。”子曰:“不守三年,忍乎?”曰:“忍。”子曰:“不守一年,忍乎?”曰:“忍。”子曰:“不守一日,忍乎?”曰:“忍。”子曰:“诺,唯如是。”予退,子喟然叹曰:“宰也不仁。”)如果这个人尚存哪怕一点点不忍之心,我们也说他还是有良心的。注释矜:自满、骄傲。《尹文子》:“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弥天:满天、滔天之意,形容极大。悔:忏悔,本是佛家语,有自我认错请人饶恕之意。

让名远害 归咎养德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释义

完美的名誉和高尚的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惹发他人忌恨招来祸害而保全生命;耻辱的行为和不利于己的名声,不可以完全推卸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担几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提高品德修养。新解

清末湘淮二军,湘军美名传世,对淮军众人则颇有垢言。什么原因?湘军做事推功,必称众人;淮军邀赏,专损盟友。鄂西“剿捻”之战,淮军将领刘铭传在战后上表叙功之时,不但不据实共请,反而无中生有,诬诉湘勇鲍超。由此小节可见二军声名不同。注释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性命。韬光:韬,本义是剑鞘,引伸为掩藏。韬光是掩盖光泽,喻掩饰自己的才华。萧统《陶靖节集序》:“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养德:修养品德。诸葛亮《诫子书》:“君子之行,以静养身,以俭养德。”

天道忌盈 业不求满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释义

做任何事情都要留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这样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我,神鬼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一切功劳都希望登峰造极,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会为此而招致外患。新解

索尼公司的产品在世界上堪称一流,然而每当一项新产品上市,总有大批制造商紧随仿造,大大影响了索尼公司的声誉和经济收益。按理,通过法律渠道,完全可以打赢官司,获取丰厚的赔偿,乃至把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公司挤垮。但索尼公司认为,与其在法庭上争吵不休,耽误时间,还不如加大投入,不断研制新产品,更新换代,只赚取一项发明的前四成。别人要仿造,就让他们仿造好了,有福大家分享嘛。索尼的风范,促成了它的世界级大企业的形象。注释造物:指创造天地万物的神,通称造物主。《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外忧:外来的攻讦、忌恨。品味菜根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庄周《庄子·山木》释义

大功告成的人,就要招致毁灭;成就了名声的人,就会遭到损害。

责毋太严 教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释义

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教诲别人做好事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到。新解

古人云:“惟恕平情,惟俭足用。”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上要讲一“恕”字,对人不可太苛太严,尤其对别人的过错,要有一种宽厚的态度。在批评别人时,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和接受能力。教诲别人,要给人以如沐春风,和风细雨,徐徐而来的感觉。注释攻:抨击、指责。恶:本指罪过、罪恶。此处指缺点、隐私。毋:无、不。堪受:经得起,忍受。品味菜根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孔子家语·颜回》释义

君子对自己身上的过失毫不留情地揭发暴露,但对别人的过失则不要指责太严厉,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无过是功 无怨即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释义

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去谋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救助人不必要求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是恩德。新解“无过是功,无怨即德”,是劝诫人们不要有刻意求功、施恩图报的虚荣不实之心。一个人只要能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力争不犯过错,这便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同时,天下父母莫不以此准则看护自己的孩子。父母一生养育,一世辛劳,对子女却一无所求,所谓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父母对子女的这种宽厚淡泊之情,实在是人间最纯朴最无私的真情。思及这份厚恩厚德,我们生存于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注释邀:求,谋取。《论衡·自然》:“尧则天而行,不作功邀名。”与人:帮助别人,施恩于人。感德:感激他人的恩德。

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释义

忧患与勤劳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是过度劳苦,精神得不到调剂就会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泊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是过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就不能去救助世人,报效天下了。新解

对于分内事要全力以赴,这是“敬业”;看淡世间功名,这是“淡泊”。但是两者都应该适中,不可过分。操劳事务之外,取一分玩心,清心寡欲之时,不忘济世。这样做方为中道,生活才会更显节奏、韵律,充满情趣。日本人对工作的勤苦态度举世闻名,“早睡早起快吃快拉,得利三文”。相形之下,犹太人更会享受生活。他们尽情地享用晚餐,一顿饭会足足花上两个小时。有犹太人曾对日本人说:“我想你的人生享乐法一定不对。”注释忧勤:忧患劳苦。适性怡情:顺应自然天性,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高风:高尚的风范或高风亮节。枯:已经丧失生机的树木,此处有过于刻板清淡、不近人情的含义。济人利物:救助世人,报效天下的意思。济,救助、帮助。物,是泛指社会上的人和事。利物,就是有利于天下。

知退一步 须让三分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释义

人情世故变化无常,人生道路崎岖坎坷。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要明白退一步处世的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新解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就是做人的技巧和方法。在难行之处退一步并非就是放弃目标,而是以“退”为进,以暂时的退步来积蓄下次前进的力量。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冷静分析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目标。人生在世,要培养高度的谦让美德,遇到行不通的事不要勉强去做,可退而结网。而当你事业飞黄腾达之时,也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落魄之人,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你自己消除许多祸患。

不恶小人 礼待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释义

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抱以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不在内心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谦卑恭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按照圣贤的道德礼仪与君子共处。新解

恶小人敬君子,人之常情。不过,人们在具体处理时往往失度,视其为小人则鄙弃其一切,待之如君子则仰若泰山,均含过多感情因素,忘记了一切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尤为困难的是对事不对人,就是说只就他们所做的错事来训诫他们,不要因为讨厌他们而把他们一棒子打死。秦末的陈平,偷嫂、收贿、叛主,品行上大有问题,然而刘邦并不以之为恶。在陈平坦然认过之后,刘邦从心底对他的才气尊敬有加,关键时刻信任不疑,方使陈平得以放手大施反间之计,最终扭转了楚汉优劣之局。注释小人: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此处含品行不端的坏人的意思。恶:憎恨,讨厌。《论语·里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立身要高 处世须让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释义

立身处世假如不能站得高看得远一些,就好像在灰尘里抖衣服,在泥水里洗脚一样,又如何能超凡脱俗出人头地呢?处理事物假如不留一些余地,就好像飞蛾扑火,公羊顶撞篱笆被卡住角一样,哪里能够使自己的身心感到愉快呢?新解

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便以种种诗的幻想去欣赏;但是在太空人身临其境,看月亮只是荒土一片。反之,由太空视地球,却是五颜六色,辉煌美丽。这一点,庄周很清楚,他的精神化为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知变化,看全局,方见美丽,成大器。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把消灭贫穷作为从事生产者的真正使命,积极推行PHP(以繁荣带来和平与幸福)运动,正因眼界高远,方有松下公司的敬业精神,方有“萧条方显英雄本色”的豪迈气度。清诗人黄之云说:“眼不高,不能越从;气不充,不能作势;胆不大,不能驰骋;心不死,不能入木。”注释立身:在社会上生存,接人待物。尘里振衣:振衣是抖掉衣服上沾染的灰尘,故在灰尘中抖去尘土会越抖越多,喻做事没有成效。泥中濯足:在泥巴里洗脚,必然是越洗越脏,比喻做事白费力气。《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濯,洗涤。超达:超脱流俗,见解高明。飞蛾投烛:飞蛾是一种喜欢接近火的昆虫,因此又名“灯蛾”,飞蛾接近灯火往往葬身火中,喻自取灭亡。羝(dī)羊触藩:羝,指公羊。藩是竹篱笆。公羊雄健鲁莽,喜欢用犄角顶撞篱笆,往往把犄角卡住不能自拔。《易经·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所以世人就用羝羊触藩来比喻做事情进退两难。

方圆处世 宽严待人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释义

处在天下太平时期,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爱憎分明;处在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随机应变;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要宽厚和严厉互用。新解

人生在世,总要以某种方式适应环境,方可生存下来。环境不同,相应所采用的策略方法也应不同。治世宜方,乱世宜圆,审时度势,察微观细,这是谋术权变,也就是适应社会。单从这一角度考虑,五代十国时的五朝元老冯道,君主历变而己位不移,的确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个人处世也是这样,一个人不能抱着满腔热情、怀着赤子之心却不顾实际环境,只管自己在那里施展抱负,在待人处事的方法上一成不变。如果这样的话,必然会撞一鼻子灰而一事无成。注释治世:指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方:指品行端正。乱世:治世的对称。圆:没有棱角,圆通,圆滑,随机应变。叔季之世:古时少年顺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是兄弟中排行最后,比喻末世将乱的时代。《左传》云:“政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品味菜根因时而为,以爱利为本,以万民为义。譬之若钓鱼,鱼有大小,饵有宜适,羽有动静。——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释义

顺应时势而有所作为,把仁爱和利益作为根本,把为万民造福作为义的准则。这就如同钓鱼一样,鱼有大有小,钓饵应与之相适合,钓浮有动有静,都要相机而行事。

忘怨忘过 念功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释义

自己对别人有恩德或帮助,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头;但是自己对别人有了过失,则不可不记在心上反省自己。别人对我有过恩惠不可以轻易忘怀,别人对我有怨仇则不可以不忘记。新解

施恩于人,不求回报,过后就把它忘了,才显得出是真善。受恩于人,不忘恩情,得之滴水,报之涌泉,才算一个真正有良心的人。待人以宽,责己以严,恕人克己,是修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实际生活中循此标准行事,人际关系就会更为和谐,更为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如吕后那般,因兄嫂平日冷言相向,而在危急关头将他们推诸车下,让他们被项羽捕杀,虽经千年,仍为后世诟病。注释功:对他人有恩德或帮助。过:对他人的歉疚或冒犯。

施而无求 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释义

施恩惠给别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记在心上,不应有让别人赞美的念头,这样即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用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自己对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报答,这样即使是付出百镒,也难收到一文钱的功效。新解“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施恩助人本是善举,一旦人为计较,即落入一“伪”字,失去了真性情。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的可能不多,受者却足可感到人间真情,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朱元璋落难之时,饥饿难当,农户人家以粗食野菜济之,他倍觉甘甜,居然终其一生不能忘怀。而当大明建国之后,商人沈秀屡以钱财资助公益事业及军需,却因为动机可疑,被朱元璋寻了不是,发配云南。施舍的目的不同,在一个人心中产生的印象,其差别是多么大呀!注释斗粟:斗是量器的单位,十升为一斗。粟是古时五谷的总称,凡未去壳的壳粮都叫粟。万钟:钟是古时量器单位。万钟形容多。百镒(yì):古时候的重量单位,二十四两为一镒,一说二十两为一镒。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释义

攲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由于腹中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欠缺一些,也不要过分完美。新解

道家的老子认为,“无为,则无不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强调居无不居有,处缺不处完。因为居无则空,空可蓄势,而居有则满,满就没有余地可言了。陈云说:“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饭是要吃的,但是不能吃得太饱。”讲的就是要蓄势。亚都牌加湿器风靡中国北方,采用的营销战略就是处缺不处完。他们先在市场上广泛宣传,使得路人皆晓,但又迟迟不把产品投放市场,而每地销售时,只投放需求量的60%~70%,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其他同类产品加盟竞争后,他们仍不改初衷,不求数量上逼敌,单求质量上不断改进,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注释攲(qī)器:攲,斜,倾侧的意思。攲器是古代用来汲水的尖底陶罐,因提绳位于罐体中部,所以,一旦装满了水就会翻倒,当水满一半时能端正直立,当水空时就会倾斜。古时帝王把它放在座位右侧,作为规劝警惕的器具。扑满:用来存零钱用的陶罐,有入口无出口,满则需打破取出。品味菜根我未见谦而有怨,亢而无辱,恶而不彰者也。——王通《文中子中说·述史篇》释义

我没有见过非常谦虚而会有怨恨的人,做事过分而不自取其辱的人,性情恶劣而别人不知道的人。

杀气寒薄 和气福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释义

天地间的气候,春夏和暖时,万物就生机勃勃;秋冬寒冷时,万物就丧失生机。所以一个性情高傲冷漠的人,他所能得到的福分自然就淡薄;只有那些个性温和而又热情助人的人,他获得的福分不但丰厚,而且他的恩泽也会久长。新解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衍生出了一支特殊的知识分子队伍“清流”(清议之士)。他们形成了一种古怪的“清高”风气。这些人性情多偏狭刁刻,却浑然不觉。人都叹“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些人以性情论,当然难说福分,以其与社会不讲和,自难享受世俗之乐。最不好办的是他们以此自傲,视此为荣,实不知早悖逆了天地正则。注释天地之气:指天地间气候的变化。性气:性情气质。清冷:清高冷漠。受享:所享有的福分。凉薄:凉与薄同义。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释义

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往往能生长许多植物;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鱼虾来繁殖。所以君子应该有容忍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因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新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就是美与丑、善与恶、圣洁与污浊共存。要想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有成就的君子,就必须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和气度,善于同各种人交往。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曾为盗贼,甚至还抢劫过孔子,但孔子并没有嫌弃他,而是循循善诱,使他成为一个言谈举止深合礼仪之人。注释水至清者常无鱼:语出《孔子家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含垢纳污:本意是一切脏的东西都能容忍,此处是比喻气度宽宏而有容忍雅量。好洁独行之操:生活中喜欢保持独善其身的态度。操,品德、操守或志向。

多喜养福 去杀远祸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释义

幸福不可强求,只要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便是招来福分的根本;人间的灾祸难以避免,如果能消除怨恨他人的念头,这就是远离灾祸的方法。新解

心情愉快则平平安安,无灾无病。逢灾抱病的人清楚,这实在已经是人间的大福了。心怀怨恨,就会感到处处不顺,事事悖逆,总怀着一颗与人争斗之心,难保不会引发大小祸端。刘邦与项羽,诸葛亮与周瑜,差别就在心量的宽狭之上。项、周,皆恃才傲物,充杀机于一心,处处要占上风,务求置对方于死地。却又只重战术,不重战略,匆匆忙忙,仓仓惶惶,最后免不了成了无头苍蝇,疲于奔命,以致英雄气短,虎落平阳。倒是摇扇微笑的刘邦、诸葛亮,成就了一世功业。注释徼(ǐiǎo):求、求取,当祈求解。喜神:喜气洋洋的神态。杀机:杀伐的念头。

操履不变 锋芒勿露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故不可稍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释义

志远而淡泊名利的人,一定会遭受热衷名利之流的怀疑猜忌;言慎而行检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之辈的忌恨。君子如果处在这种既被猜疑而又遭忌恨的环境中,固然不可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也绝对不可锋芒太露,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新解

淡泊检点之人,若处在容易招引猜疑、忌恨、攻击的环境下,应该省察情势,不露锋芒,务求事功,又见圆满。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种道理,一凭血气而斗,结果吃了大亏,事情也未能完成。一个真正有为的人,处世节操不可变,待人方法须讲究。楚汉争霸时,张良以道家之“无”,处处荐贤行事,不使自己稍事夸张;韩信却以孩子般的赤诚,一心求胜,知退不退,欲去不休,伏下灾祸。注释澹泊:清静寡欲。浓艳者:此处指追求富贵、权势名利的人。检饬:自我约束谨言慎行。操履:操是品德、操守;履是执行、实践;操履是操行,品行。锋芒:指刀剑的尖端,在此比喻人的才华和锐气。如孟郊诗“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事留余地 便无殃悔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释义

可口的山珍海味,都像糜烂肝肠、腐蚀骨肉的毒药一样,不能吃得太多,只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称心如意的事情,都是损害身体、败坏德行的媒介,不可享受太多,只享受一半将来就不会后悔。新解

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讲求有度有节。生活事业都是这样,凡事要留有余地。有些事看起来令人得意洋洋,背后也许已经隐藏着走向失败的因素。所以话不可说满,福分不可占全,酒宴到兴头之时,当退即退。东洋人总公司是日本化学纤维界的名牌公司,当他们预料到化学纤维要走下坡路时,转而从事汽车装饰品和汽车用品的生产销售。当化学纤维业那几年不景气的时候,该公司丝毫未受影响,仍欣欣向荣。意大利有个市场,只售首批产品,卖完为止,不再进货,就是热门货也情愿割爱,从而获得了良好效果。注释爽口:清爽可口。皆烂肠腐骨之药:此处强调山珍海味多吃就会伤害肠胃,如同毒药害人。

不畏人忌 不惧人毁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释义

一个人与其委屈自己的意愿去博取他人的欢心,不如以刚正不阿的言行而遭受小人的忌恨;一个人没有善行而接受他人的赞美,还不如没有恶行劣迹却遭受小人的诽谤。新解

曲意致喜,无善致誉,都是令人尴尬之事,一个正派的人听了就会不舒服,这种小人行为只能欺骗无知之士。而一个曲意逢迎者,若非招宠,则必有所求,所以不可不小心。不过,若讲生活处世的艺术,倒也不必直躬使人忌,无恶致人毁。人在本性上都是愿听好话的,连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那般耿直之人,尚且听人夸其军功而喜不自禁,何况普通之人。人活世间,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时常赞美几句,少揭几分别人的隐忧,相处欢洽,何乐而不为!注释曲意:委屈自己的意志。直躬:刚正不阿的行为。品味菜根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释义

能够听取反面意见,才可以称为善听;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才可以说目光锐敏;能够自我约束,才算是真正的强有力的。

爱重成仇 薄极成喜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释义

价值千金的重赏或恩惠,有时难以换得一时的欢娱;一顿粗茶淡饭的小小帮助,可能使人终身心存感激回报之心。由此可见,过分的宠爱反而会与对方结下仇怨,极小的恩惠反而能使对方感到喜悦。新解

人的感情不是用金钱所能买到的,情意的深浅也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若送权贵富翁千金,人家只笑你趋炎附势,并无一毫感动之心,而对于将要饿死的人,只一碗饭一口水,便可使对方感激不尽。因此助人应当要在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韩信“一饭之恩终身不忘”,而且帮刘邦打下天下之后也始终记住刘邦的过去而不背叛。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时,投入全部的身心去爱一个人,却只因一言一行不当而使所爱的人与你反目成仇。可平时你极少关注过的人,却往往记住你偶尔给他的一点恩惠,真心实意地敬爱你。品味菜根夫性恶者,心比木石;木石犹为人用,况非木石。——王充《论衡·率性篇》释义

那些本性恶劣的人,心就像木头石块一样;但木头石块尚且还能为人所用,而他们连木头石块也不如。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释义

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用表面的不懂掩饰内心的明白,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清廉,以屈曲求得伸张。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如同狡兔三窟,能避祸安身。新解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是中国传统处世技法中的精髓,源于道家《老子》中的“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可导出“大道无形,大音稀声”等,其特点是冷静、理智,晦暗藏拙,以退备进,以养备攻。注释一壶:壶是指瓠,体轻能浮于水。《冠子·学问》篇中就有“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此处的一壶就是指平时并不值钱的东西,到紧要关头就成为救命的法宝。三窟:通常都说狡兔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出自战国时代孟尝君的故事。《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毋攻短处 化诲顽固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释义

别人有缺点过失,要婉转地为他补救;假如故意揭发宣扬他的缺点,这正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别人行为顽劣固执时,就要善意耐心地诱导启发他;如果愤怒而讨厌他,那便是以自己的顽劣去助长他的顽劣了。新解

人们常不知不觉地陷入“以短攻短,以顽济顽”的循环(矛盾)境地。究其原因,乃在以情绪先入,事实上是对自己用以说服他人的论点、论据以及结果均无信心,因而气短声竭。若立论公平,境界高远,出入恢弘,当不致有此现象发生。战国时期苏秦的纵横之术,最重因势利导,晓以利害,故在说服楚王之前,先在王后身上下功夫,以大王北取美女为饵,迫使王后协同内应,化解干戈,这样一来功成于无形之中,满载而归。注释曲:曲折,婉转。弥缝:弥补,补救。顽固:愚蠢固执之处。暴而扬之:揭发而加以宣扬。济:帮助,救助。

阴者勿交 傲者少言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释义

假如你遇到沉默不语、莫测高深的人,千万不要向他表示真心;假如你遇到一个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应该小心谨慎,谨防失言。新解

与人交往,察言观色最为重要,“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未必是把所遇之人全视作心地阴险之徒。但其一,也未必没有这种人;其二,即便大多数人是无心无意伤害他人的,但就是在这“无意”之中,常常话语变样,或泄漏隐情,因此无风起浪,贻误大事。故“言拙”为上,沉默是金。注释沉沉:深沉的样子。输心:输诚,表示真心。悻悻:忿恨不平的样子。此处比喻人的傲慢、固执己见。品味菜根天下之大患,在于人之不得言,而得言者不以言。——余阙《题宋顾主簿论朋党书后》释义

国家的最大祸患,在于人们得不到机会发表正确的看法,而那些有机会说话的人又闭口不说。

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释义

不可存有伤害人的念头,也不可没有防人的心思,这是用来劝诫那些与人交往时警觉性不高思考不细的人;宁可忍受他人的欺骗,而不可事先拆穿人家的骗局,这是用来劝诫那些警觉性过高想得过细的人。一个人在和人相处时能把上面两句话并存警诫,才算是警觉性高又不失纯朴宽厚的为人之道。新解

人心有险恶的一面,也有“嘴杂”的一面。险恶之人自应防之,“嘴杂”的一面人们倒并没有引起注意。大众传播的最大害处是加上主观色彩而使消息变样。昔日一人与人闲谈说他要使一楚人淘井,另一人给别人讲他要将楚人扔下井,最后竟成了他要埋楚人于井,以至惊动官府。每一个传言者非险恶也,多因“无聊”,但结果足以贻害一个人。所以这种无意中的公众作恶现象仍是不可不防。正因为有“公众无意之中作恶”现象存在,所以我们也不妨多戒律自己,而不必如古训那样把人全看成阴险毒辣的。事实上,大部分人并未起恶意歹心,只需要我们在相处技巧上作一变化,即可欢洽而居。注释逆:预先推测。察:本意是细看观察,此处作偏见解,有自以为是的意思。《庄子·天下》:“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亲善防谗 除恶守密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遭媒孽之祸。释义

要想结交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必急着跟他亲近,也不必结交前赞扬他的德行,避免引起坏人的嫉妒而在背后诬蔑诽谤;要想摆脱一个阴险的坏人,不能只是轻易地离去,也不应该在避开前先揭发他的丑行,避免遭到诬陷诽谤的祸害。新解

交人全在水到渠成。君子之交,爱好、情趣、学识只要相投,自成挚友,事先张扬,恐生逆悖。除恶尤其在乎水到渠成,注意技巧。如清末太监安德海,宫中朝中无不恨其骄横,然皆不动声色,让其自演,终借山东巡抚丁宝桢之手诛之。若事先张扬,以安德海之奸,必成大祸。生活中交友除恶,无不应考虑及此。注释急亲:急切与之亲近。预扬:事先宣扬其善行。谗谮(zèn):说人坏话,诬陷别人。媒孽:借故陷害人而酿成其罪。品味菜根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释义(朋友间不能倾心相待,)即使交往到白了头发,也仍像初次相识的陌生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地以诚相待,)尽管初次交谈,也会像老知交那样互相信任了解。

不夸妍洁 谁能丑污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释义

天地万物有美好就有丑陋与它相对,假如我不自夸美丽,又有谁会讽刺我丑陋呢?世间的东西有洁净就有污秽与它相对,假如我不自夸洁净,又有谁会说我污秽呢?新解

有一友自责心理特重,总感每件不妥之事自己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戏之为“我有罪,我该死”的生存哲学,反倒不好意思真的追讨其责。这种过分的自责当然不好。不过,主动地张示己弱,而不是炫耀自己的优点,别人自会减去几分对你的讨伐之心。这也叫“把别人想说的都说了”,或叫“伸手不打笑面人”。注释妍:美丽,美好。陆机《文赋》:“妍蚩好恶,可得而言。”丑我:丑此处当动词用。品味菜根臭腐化为神奇,酱也,腐乳也,金汁也;至神奇化为臭腐,则是物皆然。——张潮《幽梦影》释义

由臭腐转化为神奇的东西,有酱、腐乳、金汁;至于由神奇而转化为臭腐的东西,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

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释义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变化,在富贵人家比贫穷人家显得更鲜明;妒忌嫉恨的心理,骨肉至亲之间比陌生人显得更厉害。一个人处在这种场合假如不能用冷静态度来应付这种人情上的变化,用理智来压抑自己不平的情绪,那么就很少有人不陷于如日坐愁城中的烦恼状态了。新解

嫌贫爱富,平心而论,是人的正常心态,怪不得别人。只是人在处事中要有一个主见,不要被自己境况的变化所左右。富贵之家往往为了争权夺利而父子交兵或兄弟阋墙。隋炀帝为早日登基,竟谋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骨肉亲近之间,利益最近,利害最为相关,非我即你,因此相残更为急迫。如果人们不能正理明道,肯定会身陷其中,缠结不清。注释冷肠:本指缺乏热情,此处当冷静解。烦恼障:佛家语,例如贪、嗔、痴、慢、疑、邪见等都能扰乱人的情绪而生烦恼,在佛家来说这些都是涅之障,故名“烦恼障”。《佛地论》:“身心恼乱不成寂静,名之为烦恼障。”

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释义

一个人做了坏事最忌讳遮掩,做了好事最忌讳的是自己到处宣扬。所以做了坏事而不隐瞒的人,他所受到的祸害就会相对轻些,反之,做了坏事而隐瞒的人,他所受到的祸害就会深些;做了好事就宣扬的人,他的功劳就很小,做了好事不宣扬的人,他的功劳才会大。新解

一般来说,做在明处的坏事人们看得见或许还可以预防弥补,而在暗处做坏事,作了恶还要隐瞒,那么这种坏事的危害性会更大。君王之侧的宦官,最长此道。清朝,慈禧太后身边的安德海、李莲英之流,进谗进奸,极尽能事,搞得天翻地覆,世人居然浑然不觉,此之所谓大患。所以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至于做一点善便到处张扬,这叫做“做作”。如果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善,那么行善也就成了伪善。我们在帮人的时候应该全心投入,默默奉献。注释阴:指事物的背面,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此处指隐藏、遮掩的意思。阳:指事物的正面,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此处是暴露、张扬的意思。

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释义

明理达义的人,如果因贫困而不能用财物来救助他人,但是遇到他人感到迷惑时,能从旁边指点一番使他有所领悟,遇到他人危急困难时能从旁边说句话来解救他,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德行。新解

痴迷急难之人,孤立无援,茫然不知所向,一言点拨,豁然开朗,就此摆脱困境。进言如救命,这是济生之功德。在商品经济形态下,智慧、点子可化成财富。明末有两个商人到南京做生意亏了本,只剩一文铜钱,某甲急得要自杀。某乙忽生一计,用一文钱买回了面粉、纸张,从垃圾堆里捡回竹篾,两人动手糊玩具,居然因此存活,几年后竟得以东山再起。注释济物:用金钱救助人。痴迷:迷惑不清。功德:佛家语,通常指功业和德行。品味菜根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释义

自己估计力量能够完成就前进,办不到就后退。要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去做相应的事。

趋炎附势 人情之常

饥则附,饱则飏;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释义

人在穷困饥饿时就投靠人家,吃饱后就远走高飞;别人富贵了就巴结,别人贫困了就鄙弃;这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毛病。新解“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弃贫向富,是人的通病,细想起来,也是人之常情。经过修养,能脱此“常情”,便为君子。对于不脱此俗之人,在宽厚君子,也不宜苛求。只是在择友时,自己应该慎重,能同甘共苦者可为友,能同甘不可共苦者只为“用”。战国时的孟尝君,食客三千,发达时云集门下,落魄时就作鸟兽四散。然而孟尝君并没有怨恨他们,何也?对此种寡德之才,只为用不为友就可以了。注释飏(yàng):飞翔。此处是撇开、丢下的意思。《晋书·慕容垂载记》:“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燠(yù):温暖,此处形容富贵人家。

冷眼观物 轻动刚肠

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释义

君子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注意保持冷静态度细心观察,切忌随便表现自己耿直的性格以免坏事。新解

冷静客观是尽理,考虑的问题能否解决,如何解决,何时、何地来解决,把目标与操作结合起来考虑;刚肠嫉恶是尽性,“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但容易轻举妄动,甚至铸成大错。所以遇事细理分析,不宜动辄拍案而起,要讲究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三国时魏国的名将许褚,人称“虎痴”,有勇无谋,赤膊上阵,虽力挫马超,却中了乱军暗箭。鲁迅就批评许褚这样的人不懂“韧的战斗”,不知打堑壕战。注释冷眼:冷静观察。元曲中有“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的句子。刚肠:个性耿直。嵇康《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品味菜根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人,不可稍形激切也。——王永彬《围炉夜话》释义

父亲或兄长们有好的行为,那些做子弟的后辈们想学习这些好行为,但有可能学不像;而父亲或兄长们一旦有不好的行为,那些子弟们也会学习而且没有学不像的;由此可知,做父辈或兄长的人教诲子弟后辈,一定要先使自己行为端正,为他们做好表率,不能仅仅空口说白话。有道德的正人君子,如果行为有过失,小人肯定会因为嫉妒而以此作为攻击的借口;有道德的正人君子,如果行为完美,没有过失,小人也会因嫉妒之心而不能容忍;由此可见,君子和小人相处,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对待小人,不能够在行为上有任何急躁的举动。

一念一行 都宜慎重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宜切戒。释义

假如有一种念头触犯了鬼神的禁忌,有一句话破坏了人间的祥和之气,或者做了一件事成为后代子孙的祸根,这些行为都必须特别加以警戒。新解

中国古代兵法中有“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之说。为人处事不可胡作非为引来祸患,宜谨言慎行明辨善恶。佛教讲报应。一言、一行、一念,若犯了戒,必在来世遭报。事实上,何须来世,现世现报的也比比皆是。清末肃顺,一代干练之材,只因言躁即时被斩;小安子区区宦官,骄横欺世被正法;同治帝不事修身,竟得天花而英年早逝。此等事件,全坏在一言、一行、一念之间,不可不引起警觉。注释酿:本来当制酒解,此处是造成的意思。切戒:深深地引以为戒。品味菜根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陈继儒《小窗幽记》释义

一个善的念头,可以获得降福的吉神呵护;而一个恶的念头,就会招来为祸作灾的恶鬼。明白这一点便可以差使鬼神。

谨慎至微 恩施不报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释义

谨言慎行必须从最小的地方做起,一个人应将恩惠施予那些不能回报你的人。新解

防微杜渐,谨言慎行,实践于小事之中,显示的是人的品性修养。一个人要采取蓄势态度,守定虚心,以无迎有,一点一滴地进行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宋太祖自身就是一个谦谦君子,虽有“陈桥兵变”于前,却也能善待柴世宗于后。对于将士,有功赏功,有过罚过,要求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才养就了一支忠义之师,一统天下。注释不报之人:无力回报的人。品味菜根好问好察,改过不吝之谓上智;饰非拒谏,自以为是之谓下愚。——陈确《瞽言一》释义

喜欢提问观察,改正过失毫不吝惜的人可称为非常聪明;掩饰过失拒绝接受劝谏,自以为是的人可算是非常愚蠢。

春风育物 朔雪杀生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释义

一个胸怀宽宏忠厚的人,就像温暖的春风可以化育万物,万物遇到它就会生长;一个胸襟狭隘刻薄的人,就像北方阴冷凝固的白雪,万物遇到它就会死去。新解

温暖的春风人人欢迎,寒冷的冰雪人人讨厌。一个心胸狭窄刻薄尖酸的人,任何人都不愿意接近他。反之,一个气度恢宏待人宽厚的人,任何人见了都愿意接近他。待人宽厚先要自己胸怀宽厚。一个人,如果对事件把握通透,对生死利害洞若观火,对人性的优点弱点了然于胸,对自己处理世俗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对世态人情豁达大度,就往往带有三分侠气。和这种人在一起,默契,愉快,如沐春风。遇到什么问题也不妨和他商量解决。与此相比,一个狭隘刻薄之人,明显的是表面自以为是,实则对自己信心不足,或不通人情,只认死理,缺乏历练,不够成熟。注释煦育:煦,温暖;育是化育,此处指万物生长。朔雪阴凝:朔,北方。阴凝,雪因阴冷久积不化。

厚待故交 礼遇衰朽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释义

遇到以前的老友,情意要特别真诚,气氛要特别热烈;处理某种隐密事时,居心要特别坦城,态度要特别开朗;对待身体衰弱的老人,举止要特别殷勤,礼节要更加周到。新解

老人是智慧与经验的化身,老友是人生路程的拐杖。中国历来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从对待老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中国人历来反感“人走茶凉,过河拆桥”的做法,认为是小人之举,而对老人老友礼遇有加,是不忘根本的表现。所以中国宴席有“上把位”之说,上把位公推德高望重之人来坐,以服众心,主人家也以此昭白心迹于天下,获得大家的认同。注释隐微:隐私的小事。衰朽:年老力衰的人。

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释义

勤奋的人应该努力在品德和义理上下功夫,可是有的人却假借勤奋的美名增长自己的贪欲;俭朴的人应该把财货和利益看得淡泊,可是有的人却以俭朴为名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勤奋和俭朴本来是有德君子立身处世的信条,反而成为市井小人营利徇私的工具,真令人感到惋惜。新解

勤奋做事,俭朴持家,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信条。勤于做事,锻炼才干,同时也不要忘了修行品德。但是有的人有才干,却无德行。而且认为才干已足,可恃才傲物,乃至为所欲为,这就是以勤济贪。俭朴是美德,但变成吝啬,反为缺憾,仍借口是俭朴。这不过是假君子之名,行不义之实。注释敏:勤奋,努力。符:本指护符,此处作法则解。品味菜根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释义

一向骄纵奢侈的人,要他看看古人的恭敬勤俭、节约用度,谦卑地自我约束,以礼为受教的根本,以敬为立身的基础,这样,他会惊惧地发现自己的过失,从而收敛骄纵之色,抑制非分之想。

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当忍,而在人则不可忍。释义

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宽恕,可是自己有过失错误却不可以宽恕;自己受到困苦屈辱应该忍受,可是别人受到困苦屈辱就要设法替他消解,不能忍心不管。新解

美国有一学派,把人的处世(处理人际关系)态度分为两类:一类为“内涵型”,聚敛,自责;另一类为“外延型”,扩散,责人。这一学派影响颇大,其理论已为中小学生所必修。内涵型,待人以宽,律己以严,和人发生冲突,必深刻自省。外延型刚好相反,待己以宽,责人以严,和人发生冲突,必怒气大发,把责任都推在别人头上。这一学派认为,过度的内涵型生活易引起精神高度焦虑,引发精神分裂;过度的外延型生活会使人好斗,扩张,充满竞争之心。大体说来,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是内涵型的,美国人的则是外延型的。中国古代是内涵型的,现代则逐渐向外延型转化。注释恕:宽恕、原谅。困辱:困穷、屈辱。品味菜根不尤人则德益弘,能克己则学益进。——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释义

不埋怨怪罪别人,自己的德行就会越来越完善;能严格要求自己,学问就会越来越进步。

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为土木形骸而已。释义

为了不让老鼠饿死,而给它们留一点剩饭,可怜飞蛾投火自焚,夜里只好不点灯火。古人这种慈悲心肠,就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类没有这一点点相生不绝的生机,那人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泥塑木雕似的躯壳。新解

佛家讲众生皆佛性,故不杀生。儒家讲“恻隐之心,仁之端”,都是在劝诫人们要保持基本的慈悲善恶观念,以成生生不息之世界。恻隐之心,即怜悯同情之心,正是人们天生尚存有此心,才有了善、德行,才有了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才有了生存关照。假若人类失去了这一点基本的生存关照,早就和许多动物物种一样灭绝了。注释生生之机:生生是繁衍不绝,《易经·系辞》中有“生生之谓易”,这就是世人常说的“生生不息”的由来。机是契机。生生之机是指使万物生长的意念。土木形骸:土木是指泥土和树木等只有躯壳而无灵魂的矿植物,形骸是专指人的躯体。《淮南子·泰族训》:“岂独形骸有聋哉?”

诚和气节 陶冶暴恶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释义

遇到狡猾欺诈的人,要用赤诚之心来感动他;遇到性情狂暴乖戾的人,要用温和态度来感化他;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要用大义气节来激励他。假如能做到这几点,那天下的人都会受到我的美德感化了。新解

以德化之,如春风潜入,徐徐铺展,则坚冰必摧,枯木吐新。在圣贤之人,此等胸怀自可备之,而在一般人,可不懈努力,尽心去做。清末,在捻军围攻河南固始时,蒯知县出布告招募死士守城,以他的闺女为赏格。有一人叫张曜,应募破敌,就娶蒯知县之女为妻,并且做了官。张曜不识字,公事都是他妻子看。后来张曜当河南藩司、御使,有个叫刘毓楠的,上奏参他“目不识丁”。张曜没办法,只好改武职,调补总兵,驻守南阳。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因此,张曜发愤向妻子学习,后来也能识字写信,重新为朝廷重用。刘毓楠告老归乡后,张曜送他一块匾,上刻“目不识丁”。张曜还按月敬奉他,以谢鞭策之恩,后来二人竟成终生至好。注释暴戾:残酷。薰蒸:薰是香草,此作沐化、感化的意思。

庸德庸行 和平之基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杀身的利器。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召和平。释义

阴险的计谋,怪异的习惯,异样的行为,奇特的伎俩,都是处世时招致灾乱的根源,也是招致杀身之祸的锐器。只有保持平凡的德行和寻常的言行,才可以完善纯朴原始的心性,而得到长久的平安。新解

谋计技能,在古人眼里,都是祸根,只有平庸,方保平安。庄子就讲,人要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故事说,有人问庄子,深山高大之树何以遭伐,庄子说:“因为它是栋梁之材。”后来有一在路边的大树,枝杈古怪,气味难闻,仍遭砍伐。别人又问庄子何故,庄子回答说:“因为它太不成材。”然而如何才可平安?庄子回答说:“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古人之高论,可取神不可考实,生活于现代,“庸德庸行”,不饿死才怪。注释祸胎:指招致祸患的根源。庸:平凡、普通。混沌:本指宇宙初开元气未分之时,借以比喻自然和无知识、淳朴的心神。《庄子·应帝王》:“中央之帝为混沌。”

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释义

不要跟品行恶劣低下的小人结仇,因为小人自然有人和他为敌;不要向品德高尚的君子献殷勤,因为君子本来就公正无私,不会私下施予恩惠。新解

大人不计小人过,恶人自有恶人磨。君子不与小人结仇,既可避险恶蜂虿之毒,也是视小人若蛛丝浮云,不屑、无暇去与小人结仇。汉朝开国名将韩信年轻时曾受胯下之辱,及其封王后找到了当年羞辱过他的屠夫,屠夫股栗欲堕。韩信说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我岂能效小丈夫所为,睚眦必报。当年你折损我的时候,凭我的膂力,原就可以一剑刺死你。如果真个如此,势必陷身囹圄,难能有所图谋。惟其有了那一次挫辱,我才会奋起立志,卒致今日。你不必再恐惧,我不仅不责难你,还要封你为宫中的中郎官,使我经常看到你,而随时警惕自己。”注释仇雠(chóu):敌对结怨。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奉承。

金须百炼 矢不轻发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释义

磨炼身心、修身养性要像提炼真金一样,身经百炼,急着希望成功的人就不会有高深修养;做事应像拉开千钧的大弓一般,轻轻一拉便发射的人就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新解

百步穿杨之技,功在看蚊如牛。檐水滴石,其力虽小,日久也大见功效。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有这种厚实的历练做基础。这样,遇事待人,言语行动才不会轻浮,进而做到“矢不轻发”。战国时期,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每言兵事,连他的父亲也会被难倒。赵奢却看出了儿子的缺点,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后秦军攻赵,于长平大战,赵军果然大败。根本原因,就在于赵括缺少历练,用兵漂浮。注释邃(àuì)养:高深修养。邃,深,远。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是一钧。弩:用机械发矢的弓。

斥小人媚 愿君子责

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释义

做人做事宁可被小人猜忌毁谤,也不要被小人的甜言蜜语迷惑;做人做事宁可被君子责难训斥,也不要被君子的宽宏雅量所包容。新解

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做人处世要有一定的是非标准,要有原则。不为小人所惑,接受君子之苛。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诚心地交流情感,直率地说出你不是的人才是正人君子。和君子交,其道荡荡。和小人交,或可一时陶醉,难免最后后悔。注释媚悦:本指女性以美色取悦于人,此指用不正当行为博取他人欢心。《史记·佞幸列传》:“非独女以色媚,士亦如之。”品味菜根言文而不信,行诡而不实。——刘基《郁离子·寡悔》释义

说话花言巧语,就不可信任;做事鬼鬼祟祟,就不诚实。

好利害显 好名害隐

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释义

一个贪图财利的人,他的所作所为越出道义范畴之外,他所造成的祸害明显而容易防范;一个追求名誉的人,经常混迹仁义道德中沽名钓誉,他所造成的祸害隐藏得深,不易被发觉而容易蒙蔽人。新解

好利者为害显而易见,而欺世盗名之辈,沽名钓誉之流,其危害很大。任何一个时代,尤其是当今商品经济社会,是以利益为中心来刺激人们的积极性,驱动社会运转。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这是社会常情。相反的,在“以天下为己任”之辈中,虽不乏有真心、有良心的好人,但也混有不少心怀不轨的人。他们的行为常常不但不利于国计民生,而且经常招来大动荡、大波澜,终至于荼毒生灵,贻害无穷。所以对那些以“社会良心”自居者,我们要肃然起敬,更要悚然而惊,搞清他是否真心,又是否真的有达到目的的良好手段。注释逸出:超出范围。窜入:隐藏,逃匿。

忘恩报怨 刻薄之尤

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释义

受人的恩惠虽然很大却不设法报答,但是一旦有一点点怨恨就千方百计地加以报复;听到人家的坏事即使还不清楚也深信不疑,听到别人做了好事即使再明显也显出怀疑之心。这种人可以说是刻薄冷酷到了极点,做人应该严加戒绝。新解

恩深不报,怨浅亦报,免不了落得一刻薄之名,这是做人的欠缺。平定西北的清末名将左宗棠就曾犯过这种毛病。曾国藩对他恩深意重,只因一项方略不同意,左宗堂就长期和曾国藩斗意气,处处与他为难。左宗棠曾自叹:“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而左宗堂对其儿女亲家,至亲好友郭嵩焘的打击更失公平,几近诬陷。以至于后来左宗堂厚着脸皮上门请罪,郭嵩焘仍怨气难平,让左宗堂讨了没趣。观晚清之势,左湘阴之才气远在李合肥之上,然而其成就有限,与其刻薄寡恩关系甚大。注释虽隐不疑:对别人的坏事即使隐隐约约了解却也深信不疑。尤:过分。

谗言自明 媚阿侵肌

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无疾其损。释义

小人用恶言毁谤或诬陷他人,就像点点浮云遮住了太阳一般,不要很长时间就自然会真相大白;阿谀奉承的小人的甜言蜜语,就像从门缝中吹进的邪风侵袭肌肤,人没有疾病也会受到损害。新解

谣言止于智者。对于有良好品德,有坚定做人原则的人,恶言毁谤如浮云蛛丝,不抹自去;而对于昏庸自大者,就会不知不觉受其害。历朝君主之昏庸者,多自听顺甜言蜜语始。如果没有甜言蜜语的生存环境、听信的对象,小人就失去了活动场所,谀谗就没有了生存空间。苏洵《辩奸论》中说:“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注释媚子阿人:媚子是善长阿谀逢迎的人,阿人是谄媚取巧曲意附和的人。隙风:墙壁和门窗的小孔叫隙,从这里吹进的风叫邪风,相传这种风最易使人身体受伤害而得病。

虚圆立业 偾事失机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释义

能够建功立业的人,大多都是谦虚圆通的人;把事情搞坏、坐失良机的人,必然是那些性格倔强不肯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新解

处世方法是否妥当,决定事业的成败。刘邦、项羽,皆天才人物,只因刘邦圆通处世,项羽刚愎自用,天下最终归汉。诸葛亮与周瑜,皆一代良士,何以终成三气之局?能否灵活应变,实成就大业之关键。世上脾性古怪、倔强不化的人当猛省。注释虚圆:谦虚圆通。偾事:败事。《礼记·大学》:“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品味菜根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王永彬《围炉夜话》释义

性情十分固执而又乖戾的人,往往无法和他一起商量事情;只有天性趣味活泼变通的人,我们才可以和他谈论文学之道。

处世要道 不即不离

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释义

处世既不应该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要标新立异,与世俗相差太远;做事不可以处处惹人讨厌,也不可以凡事都讨人喜爱博取欢心。新解“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是在劝人要随俗入世。北宋的仲永少聪,然终“泯然众人矣”,这是在告诫人们要脱俗出世。真正成就大事之人,既可融入俗行之中,又可脱迹其上。养成此等功夫,方可谈“杰出”二字。《红楼梦》中的晴雯,便因本性高傲,落得了众人的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注释俗:指世俗,一般人。品味菜根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礼记·表记》释义

政治清明的社会,社会上好的行为就如同树上的枝叶那么多;政治黑暗的社会,社会上虚美的言辞,就如同树上的枝叶那么多。

过俭则吝 过让则卑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释义

节俭朴素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过分节俭,就变成了吝啬小气,变成吝啬小气、斤斤计较,反而有失高雅之道。谦让本来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可是谦让过分,就会变成卑躬屈膝,而卑躬屈膝大多出于奸巧虚伪,不是出于真心。新解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是否能够真正践行,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有一确定成熟的立世原则,不卑不亢,不曲不高,守定君子之心,权变日常事务。度若把握不好,就会节俭变成吝啬,谦和变成曲谨,勤奋变成奔劳,刚正变成刻板。在儒家看来,“过犹不及”,人的生活需要的是生动活泼,有张有弛,而不需要恪苛清苦。至于后世儒生形象上的大谬,在乎儒生个人,与儒家正统所倡导的无干。注释悭(qiān)吝:小气,吝啬,为富不仁。鄙啬:有钱而舍不得用,斤斤计较。雅道:即正道,此处指与朋友交往之道。《荀子·荣辱》:“君子安雅。”“集解”中有:“雅,正也,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懿(yì)行:美好的行为。足恭:过分恭维来取悦于人。曲谨:指把谨慎细心专用在微小地方,有假装谦恭的意思。机心:巧诈之心。《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心,则纯白不备。”成玄英疏:“有机关之器者,必有机动之务;有机动之务者,必有机变之心。”

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释义

不要为不如意的事发愁,不要为称心的事而兴奋,不要由于长久的安居而作为依赖,不要由于一件事一开始有困难就畏缩不前。新解

世上的事,总是在不断变化。称心如意,生活安定,当然值得喜悦,但事物总处于变化中,快乐和安居是相对的,一时的。因安逸而失去奋进之心,不日之后,反而会感到事业不利,心情不畅。反过来,不要无谓地忧愁烦恼,因为失意是得意的基础,失意之极端形式为入“死地”,尚有“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之希望。在人生道路上,只要你像蜗牛爬山一般步步辛苦前进,不惧困难,不怕艰险,就能有所收获。注释拂意:不如意,不顺意。快心:感到满足或畅快。《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快心匈奴,非长策也。”惮:畏难、害怕。

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释义

仁慈博爱的人,胸怀宽广舒坦,他所享受的福祉多而且长久,凡事都有宽宏大度的气概;心胸狭窄的人,眼光短浅思维狭隘,他所得到的利禄少而且短暂,凡事都表现出狭窄急促的样子。新解

宽舒,即从容;迫促,即局促。从容根源于一个人心地宽广,充满自信;局促常常是因为利欲心重,声短气竭,凡事马上要有个竞争,不顾长远。后一种情况在生活中、商业上都是极为不利的。美国沃思堡市年轻的亿万富翁巴斯四兄弟,在谈判时,若对某一企业或某一部门感兴趣,从不将迫切成交的心情溢于言表,而是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他们认为,做生意好比追女人,如果你狂热地追求她,她会扬长而去;而当你后退时,她却会跟着你走。我们不妨长袖善舞,舒缓从容。注释福厚而庆长:福厚是福禄丰厚,庆长是福禄绵长。庆是福禄吉祥,《易经·坤》:“积善人家必有余庆。”鄙夫:鄙陋浅薄的人。品味菜根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陈继儒《小窗幽记》释义

在最易令人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到处都是清醒的状态。将最难以放下心怀的事放下,那么到处都是宽广的境界。

急处站稳 险地回首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释义

在风斜雨急的变化中,要把握住自己的脚步站稳立场;处身于艳丽色彩中,必须把眼光放得高远而把持住自己的情感,不致迷惑;路径危险的时候,要及早回头抽身,以免不能自拔。新解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无论是有道无道之世,都应守节操,不沉沦,要站得稳、行得正,经得住风吹雨打,追求不息,奋斗不止。在社会的风云变幻面前,在美酒美色面前,在路危径险之时,能否收步回头,站稳脚根,可看出此人是否为成就大事之人。注释风斜雨急:风雨本是指大自然中天象的变化,此指社会发生动乱,人世变幻莫测。花浓柳艳:古代文人笔下常用花来形容女人美貌,用柳来比喻女人风姿绰约。路危径险:路和径指世路,比喻世路艰难危险。

节义济和 功名以德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释义

一个崇尚节义的人,对世事的看法容易偏激,要用和善的性情加以调节,才不会跟人发生意气之争;一个功名事业有所成就的人,要有谦恭的美德,才不会闯开嫉妒的大门。新解

做人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应谦和谨慎,避免无谓的人际纷争,腾出精力做自己应做的事情。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之时,尤其应该注意。经商方面大手笔,面儿上能铺开是能力,但相对来讲也是缺陷,铺得过大就有可能对细节照顾不周。建功立业是好事,但也有可能招致嫉妒排挤。做人不可恃才傲物,不能因一方面有了优点就忽视了随之而来的不足。注释济:增补、调节。和衷:温和的心胸。忿争:意气之争。品味菜根“和以处众,四海之内皆兄弟;满以自骄,舟中之人皆敌国。”商者鉴此,可以自省矣。——张应俞《杜骗新书》释义“如能与众人和睦相处,那么天下之人都是兄弟;如果骄傲自满,那么即使同坐一条船的人都会成为仇敌。”经商的人以此为鉴戒,可以此自我反思。

事上敬谨 待下宽仁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释义

对于一个德才超群的人不可不敬畏,敬畏德才超群的人就不会有放纵安逸的想法;对于平民百姓也不可不抱敬畏态度,敬畏平民百姓就不会有豪强蛮横的恶名。新解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畏大人,可以使你的修养加深,畏小民,可以使你对人持宽仁的态度。对上对下均保留三分敬畏之心,就可删繁就简,整约自己。注释大人:圣人,德才超群的人,或指地位尊贵的人。

勿逞己长 勿恃所有

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释义

上天给一个人聪明圣智,派他教导一般人的愚钝;可是世上一些人,反而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来暴露别人的缺点。上天给予一个人财富,派他来救助众民的贫苦;可是世上一些拥有财富的人,却仗恃自己的财富来欺压别人的贫困。这些人,真是违背天意该受到惩罚的罪人。新解《书经》上说: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师傅,这些君主人师的唯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因此,四方之大,天下谁敢超越自己的本分胡作非为?现代人虽然不信天命,但是有财富的人应该帮助不如自己的人,才智高的人应该多为别人服务,不要以暂时的优势来卖弄盘剥,要多为别人着想,多为后代着想,少些私心杂念。注释诲:教导。形:当动词用,表现,显露。戮民:戮,在此处当形容词用,作有罪解。戮民是有罪之人。

忧喜取舍 形气用事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但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释义

按一般人的常情来说,每当听到黄莺婉转的叫声就高兴,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就讨厌;看到美丽的花卉就想栽培,看到杂乱的野草就想铲除。这完全是根据自己喜怒爱憎来判断事物。假如按照生物的天性来说,哪一种虫鸟鸣叫不是在抒发它们自己的情绪呢!哪一种花草不是在舒展蓬勃的生机呢!新解

天生万物各有功用,只是人们以自己的好恶之情与实用心理决定取舍,结果,猫头鹰成了不祥之兆,蛇成了毒与恶的化身。其实,这两种动物反倒是田鼠的天敌,庄稼的保护神。所以,我们对于事物不要太主观,须用冷静的头脑去观察,然后判断善恶美丑。待物如此,由物及人,同样不可只凭主观臆断,凭一时的好恶用事,按自己的忧喜取舍。注释形气:形是形体、躯体;气是喜怒哀乐的情绪,两者都表现于外。性天:天性。生意:生机,生命力。

自适其性 宜若平民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然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释义

头戴高帽、腰系宽带的达官贵人,一旦看到身穿蓑衣斗笠的平民飘然安逸的样子,难免会发出羡慕的感叹;生活奢侈居所富丽的豪门显贵,一旦置身于清新朴素窗明几净悠闲宁静的环境中,心中难免要有一种留恋不忍离去的情怀。高官厚禄与富贵荣华既然不足贵,而世人为什么要像火把驱赶牛群狂奔那样驱使自己,为什么要受疾驰如飞的马儿的诱惑而疲于奔命,而不想想顺从自己的天性会更加自在呢?新解

对于人来说,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的本性,叫做“生活在别处”。每个人总感到别人的那种生活方式更飘逸,更舒适。峨冠博带羡慕蓑衣斗笠,长筵广席羡慕疏帘静几,其实乡下的饿汉又何尝不忆烤鸭而流口水呢?连阿Q也觉着城里人的坐法比他们村里人强多了。人们永远不停地在追求一种“再生之感”。一种生活沉积久了,换一种活法儿,犹若再生,这才是人们的真正天性。注释峨冠大带:峨是高;冠是帽。峨冠指礼帽;大带是束衣之带。峨冠大带是高帽和阔衣带,指儒生的装束。轻蓑小笠:蓑,用草或蓑叶编织的雨衣。笠是用竹皮或竹叶编成用来遮日或遮雨的用具。比喻平民百姓的衣着。逸:闲适安逸。咨嗟:赞叹,叹息。长筵广席:形容宴客场面的奢侈豪华。火牛:本意指用火牛袭击敌军的一种战术,此处比喻放纵欲望追逐富贵。风马:发情的马,此处比喻欲望。《左传·僖公四年》:“君居北海,寡人居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品味菜根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吕不韦《吕氏春秋·观表》释义

事情取决于人心,人心取决于欲望。欲望没有限度的人,其人心也没有限度。人心没有限度的人,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被人所了解了。

机神触事 应物而发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易触发。释义

大自然归于寂静时,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会唤起许多幽然的情趣;百花凋谢后,忽然看见有一棵挺拔的花草屹立独秀,便会触动人们心中的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完全枯萎泯灭,因为生命活力随时都会激情勃发。新解

生命惊振而醒,犹若再生。机神触事,应物而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的一生不知会有多少次产生了对生命的厌倦绝望,恍若游荡在荒漠枯秋,可是往往又绝处逢生,再获转机,可见天无绝人之路。每到穷途末路之时,不妨提醒自己:再坚持三分钟,再坚持三分钟。注释寥:安静。卉:草的总名。擢(zhuó)秀:草木发荣滋长,也比喻人才出众。擢,耸起。品味菜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释义

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没有了去路,可是转过重重山水又是一个绿柳成荫、山花烂漫的村庄。

非分收获 陷溺根源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释义

不是自己应得到的幸福,无缘无故地得到,即使不是上天故意用来诱惑你的钓饵,也必然是人间歹徒诈骗你而设下的陷阱。为人处世如果不在这些方面看得高远,那就很少有人能避免堕入机关之中。新解

好事临头,多问几声:“凭什么好事就让我得了?”如果真是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尽可取之;如果利令智昏,往往会身败名裂,名利双丢。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欲祸之,必先福之”。江湖上的骗子之所以能诈得钱财,就是利用人们贪图非分之财的弱点。要想清名于世,安然于世,必须留心不取非分之财,明白“非分之收获,陷溺之根源”的道理。注释造物:谓上天,自然。语出《庄子·大宗师》:“伟大造物者。”术中:计略之中。《史记·张仪列传》:“此在吾术中不悟。”品味菜根利不可以虚受,名不可以苟得。——挚峻《报司马子长书》释义

利益,不该得到的不可平白接受;名誉,不符合实际的不应随便得到。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释义

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接连遭到别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归功于你,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而至。所以君子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也绝不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也绝对不能自作聪明显得高人一等。新解

曾国藩谕纪泽书云:“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又说:“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这也就是所谓的“宁默毋躁,宁拙毋巧”。曾国藩对儿子的告诫包含着很深的处世道理。狂躁则人心不定,静默则游刃有余,此皆抱朴守拙、以静制动之道,也是成就事业,避免无妄灾祸的良方。注释愆(qiān)尤:愆,过失;尤,责怪。愆尤是指责罪过、过失的意思。骈集:骈,并列、并合。骈集就是接连而至。訾(zǐ)议:訾,诋毁。訾议,有非议、责难的意思。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释义

经常作自我反省的人,日常接触的事物,都成了修身戒恶的良药;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思想观念一动就像是戈矛一样总指向别人。可见自我反省是通往行善的途径,怨天尤人是走向奸邪的源泉,两者之间真是天壤之别。新解

内省律己,外怨戒人,在中国文化看来,前者通向善心,后者通向罪恶。事实上这里存在着文化背景问题。西方文化就大有不同于此的地方。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种内涵型的。但西方文化在现代已形成另一外延型传统,即发现问题出错,总是向外发泄,很少反躬自问,这是一种和商品竞争相适应的心态。在今天,我们要兼顾两种文化的优点,综合地锻炼自己。注释反己:反省自己。药石:治病的东西,此引申为劝诫他人改过之言。《左传》:“孟孙之恶我,药石也。”尤:抱怨、指责。《老子·道德经》:“夫唯不争,故无尤。”浚:深挖河道,使水疏通。品味菜根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后凋也。——庄周《庄子·让王》释义

善于反省自己而不偏离正道,面对危难而不丧失应有的德行。天寒地冻,降霜下雪之时,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云去月现 尘拂镜明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释义

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土遮盖的镜子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去刻意清洗,只要除去心中的邪念,那么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会出现;日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刻意追求,只要排除内心烦恼,那么快乐幸福自然会呈现。新解

六祖惠能有一偈语,直对神秀的渐功禅法而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儒家思想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类的一切痛苦烦恼都出自邪恶杂念,而这种邪恶杂念非本心所有,只因意志不坚使其如蝇如蚁般涌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去除的办法很简单,拿出定力,说放下便放下,“自心净则佛土净”。注释鉴:铜镜。翳(yì):遮蔽。不能养德终归末节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品味菜根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王通《文中子中说·王道篇》释义

廉洁的人常常因为无所欲求而快乐,贪婪的人常常因为不满足而忧愁。

不能养德 终归末节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释义

气节和正义足可傲视任何达官贵人,情真而生动的文章足以胜过《白雪》名曲。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它们,所谓气节与正义不过是出于一时意气用事或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就成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新解

一个人不论如何清高或有学问,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来配合,没有一种为大众利益献身、为社会公益服务的主旨,而只限于一己之私、一隅之见,那么这种清高和学问就成为不受世人重视的“血气之私,技能之末”,成了微不足道的孤高和雕虫小技。这种人自我清高,咏诵风雅可以,却于世无用。高尚的道德是成就伟大事业与完善人格的基础。注释青云:本意指高空。比喻高官显爵。白雪:古代高雅曲名,比喻稀有杰作。血气之私:即个人意气。血气指有血液和气息的动物和人。品味菜根自洁清则意精,意精则行清,行清则贞廉之节立矣。——王充《论衡·四讳篇》释义

洁身自好就可以思想纯一,思想纯一就会行为高尚,行为高尚,那么忠正廉洁的节操就可以确立了。

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释义

一个人的品德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如同兴建高楼大厦,假如不事先使地基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坚固耐久的房屋。新解

品德好坏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行为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使学识渊博,行为结果也会对社会不利。甚至学的越高,危险越大,至于其个人事业,则如在沙滩立基建楼,风暴一来,楼房即垮。周佛海曾为一代理论大师,却因品格不坚,最终沦为汉奸,事业便无从谈起。注释基:房屋等建筑物的地基。《诗经·小雅·南》:“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释义

做好事表面上可能看不到什么好处,但就像一个长在草丛中的冬瓜,自然会在暗中一天天长大;做坏事的人,虽说表面看不出有什么坏处,但就像春天院子里的积雪,只要阳光一照射自然就会融化消失。新解

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马上就报。”这种严格的因果报应虽然在现实中不尽其然,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原因出在行恶所产生的社会副作用会逐渐蔓延,一旦有了诱发因素,社会便会对恶行作出反应,即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同样,善行一有时机便也会得到应有的报答,所谓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品味菜根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刘安等《淮南子·主术训》释义

对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细小而不提出;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要因为它轻微而不改正。

学贵有恒 道在悟真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释义

凭一时感情冲动和兴致去做事的人,兴致来了就行动,兴致消失就停止,这怎么能像永不后退的车轮一样勇往直前呢?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能领悟的地方也会有被感情所迷惑的地方,这种做法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灵智明灯。新解

干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往往干不成事。有些人做事很少从理性出发,往往凭借一时的兴致,难以持之以恒。而理解事物缺乏一定主见,情之所至拆东补西、忘乎所以,难以领悟人生真谛。所以要认识到,兴趣仅仅是成功之初,它把人引进大门,要想成功,还需要靠个人意志磨炼,理智判断。注释常明之灯:指佛家所说本智的光明,因此就用以比喻为赫灼光明之灯,寺庙所点的灯都叫长明灯。

修持篇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释义

耳中假如能经常听些不爱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像是敦进品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一样。反之,假如每句话都很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药中了。新解

能否听进逆耳之言,是判别一个人是在上进还是已经停滞的标志。人在躬行上进时,总是保持高度警惕,唯恐事情还有疏漏;因此遇到虽逆耳但有利于事业的话,总是恭恭敬敬地听,仔仔细细地品味,认认真真地践行,唯恐益言不足。相反,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只想听赞美之语,不愿听逆耳之言,他的心窍就已经堵死,事业也就开始停滞,这种人离灾祸实在不远了。刘邦,为天才人物。他虽鄙视儒生,见之便臭骂为“酸、腐、狗、小”,然而大事从不糊涂,总是认真听取手下之言,加以考虑采用,终得一统天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亦是一代天骄。然而他刚愎暴戾,连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之言也抛之脑后,最终落得“四面楚歌”,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注释逆耳:(话)刺耳,使人听了不高兴。拂心:不顺心。砥(dǐ)石:是一种磨石,粗石叫砺,细石叫砥。此处当磨炼、教训解。鸩毒:鸩,是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有剧毒,泡入酒中可制成毒药,即古时候所谓的鸩酒。人喝了此酒后立即死亡。

净从秽生 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彩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释义

粪土里所生的虫是最脏的虫,可是一旦蜕化成蝉,却只喝秋天洁净的露水;腐败的野草本来毫无光华,可是一旦孕育出萤火虫,却能在夏天的夜空中闪闪发光。由此可知,洁净的东西常常是从污秽中得到,光明常常在黑暗中产生。新解“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个人的出身并不决定他将来是否必有作为。寒门子弟,只要立定脚根,克服困难,自强、自尊、自爱、自律,就有可能实现自我。不但如此,有时往往物极必反,越是条件好的人家,人越容易腐化堕落,故而有为世人所耻笑的八旗子弟。人生于世,周围的环境是好是坏,抱怨是毫无意义的。要么适应环境而生存发展,要么就被淘汰。连粪土腐草中尚能成长出高洁之蝉、萤,我们还在抱怨什么呢!注释秽:凡是脏臭的东西都叫秽。蝉:又名知了,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蜕变成蛹后攀树而上,再蜕皮成蝉。饮露于秋风:蝉不吃普通的食物,靠吸食树汁为生,古人误以为蝉只以喝秋露为生,以此为高洁之象征。化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一种误解。其实萤火虫是将卵产在水边的腐草和泥土中,幼虫多半潜伏在土中,次年草蛹蜕化为成虫,这就是萤火虫。

事悟痴除 性定动端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释义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味佳肴,所有的甘甜美味都已经消失。房事满足之后再来回味性欲的情趣,鱼水之欢的念头已经全部消失。所以,假如人们常用事后的悔悟,来作为遇到另一件事情时的判断标准。就可以消除错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做事有了原则,一切行为自然都会合乎义理。新解

许多事情对于老年人来讲,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对于年轻人来讲,却令人感到十分神秘激动,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经验。人们对世事经验十分看重,借助它来指导人们的下一步行动。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人可以称得上“智”;而一个人如果屡屡吃亏而不吸取教训,就会被人们认为太蠢。在人们的进步中,经验的作用非常大。它逐渐凝结为“生活理性”,实现人们对客观与主观规律的把握,减少犯错误的几率,保证人们尽可能平安幸福地生存下去。注释痴迷:心中只想一事一物叫迷,痴迷是指见到事物的一面,而不能对事物做全面的明智的判断却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性定:性是本然之性,亦即真心;定是安定,不动摇。性定即本性安定不移。品味菜根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是以九重之台,虽高必坏。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诸葛亮《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思虑》释义

要想在某件事上得到利益,先得考虑它有无祸害;要想办成一件事情,先得考虑它有无失败的可能。所以盖一幢九层之高的建筑,高了就有倒塌的危险。所以仰望高处的人不可忽略他脚下的路;瞻望前方的人不可忽略他后面的情况。

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释义

对于事业失败陷入困境而心灰意冷的人,不要责难他,应该回想他当初奋发的精神;对于事业成功感到万事如意的人,要观察他是否能长期坚持下去,考虑结局如何。新解

中国文化极富同情心,尤其对于弱者、失败者。故项羽虽败,留盖世英名;刘邦虽胜,得奸猾之称。不过平心而论,不宜以成败论英雄。清代江浙富商胡雪岩,富拥半壁江山之钱业,一朝有变,烟消云散。然而高阳先生仍能公平持论,指出胡的优点在于不以私利伤蚕农,失败后光明磊落,不愧一“铁头”美称,虽败犹荣。注释蹙:穷困的意思,或精疲力竭。功成行满:事业有所成就,一切都如意圆满。末路:本指路的终点。

卑知高危 晦晓明霭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释义

在低处然后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在暗处然后才知道置身光亮的地方会刺眼睛;保持宁静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太辛苦,保持沉默然后才知道话说多了很烦躁。新解

人如果处在卑、暗、静、默的地方,头脑冷静,看事清楚,就不会为物欲权欲所迷惑。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强调遇事要冷静,遇难要韬光。而处于尊、明、动、躁地方的人,犹如台上的戏子,众目睽睽,多浮泛不能自持。对自身的弱点毛病难以察知,且心情浮动,根本不可能反躬自省,无形中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生活在世,定要能够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注释居卑:泛指处于地位低的地方。处晦:在昏暗的地方。霭:云层聚集处叫霭。此处当显现、显露解。躁:不安静、急促。守静:保持宁静。养默:沉默寡言。

放得心下 入圣超凡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释义

能丢开追逐功名富贵的思想包袱,就可能超越庸俗的尘世;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才能进入圣贤超凡绝俗的境界。新解

写字要先临后摹,然而不能老停留在临摹阶段,总需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达到超越字帖,独自创造的阶段。追逐丰厚利润是为商之道,但一个真正的巨商不会永远死钻在钱眼里,而是由“会赚钱”到“会花钱”,最终忘钱。忘钱不是不赚,而是在心境上已经大为不同。同样,遵守道德仁义是为人之基本,然而真正的道德家永远不会死守教条,而是遵循指导教条的更高的原则。在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超越,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注释脱凡:即超越尘世的意思。入圣:进入光明伟大的境界。品味菜根守身必严谨,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王永彬《围炉夜话》释义

保持自身的节操必须谨慎严格,凡是能够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戒除。涵养自己的心胸,必须宁静淡泊,凡是会使我们心灵疲累不堪的事,都不要去做。

超越天地 不求名利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释义

别人有财富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君子绝对不会被君相的高官厚禄所束缚所收买。人的智慧一定能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只要我们志向专一,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战胜的。所以,君子绝对不受命运摆布。新解

一个有为的人不受外物摆布,他拥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原则,把天机人情看得通透,因而能志一动气,我行我素。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知识界曾有过下海与守本的争论,最后的结论是,宜下海的下海,宜做学问的做学问,知识分子要分流,各守一业,坚忍不拔。注释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出自《孟子》一书:“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谦乎哉?”牢笼:牢的本义是指养牛马的地方,此处含有限制、束缚等意。人定胜天:指人如果能艰苦奋斗,必然能战胜命运而成功。志一动气:志是一个人心中对人生的一种理想愿望,一是专一或集中,动是统御、控制发动,气是指情绪、气质、秉赋。造化:命运。陶铸:陶是范土制器,铸是熔金为器。

吉人安详 恶人杀气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释义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言行举止总是从容不迫,即使在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一团祥和之气;一个性情凶暴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手段残忍,甚至在谈笑之间也充满着让人恐怖的杀气。新解

一个人的心性如何,可以从他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想伪装也是很难的。封建社会的中国人迷信面相:双手过膝,两耳垂肩,帝王之相;方面大耳,有福之相;柳眉竖眼,刻薄之相;横眉三角眼,奸猾之相。和善之人,待人一向宽厚;凶恶之人,时时预备算计他人,也不可能不有所表露。日子久了,凶善自现。注释吉人:心善良的人。作用安详:言行从容不迫。梦寐神魂:指睡梦中的神情。声音笑语:言谈说笑。浑是杀机:言谈间流露着害人的迹象。杀机是指令人感到有杀人的恐惧感。品味菜根怒为东方之情而行阴贼之气,裂人心之大和,激事物之乘异。若火焰之不扑,斯燎原之可畏。——许名奎《劝忍百箴》释义

发怒是东方人的性情,怒极了就会做盗窃阴险一类的事。这样做就会损坏人内心的和气,激发事物朝不正常方向发展。这就好像熊熊大火之难以扑灭,终致燃烧整个草原,实在可畏。

多心招祸 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释义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扰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详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新解

一个心地光明的人俯仰无愧,根本不用怀疑别人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言行。只有庸人、小人、闲人才整天为闲事、琐事忙碌,为依附权势、争名夺利奔波,为闲言碎语费尽心机地猜疑。可见多事少事之别在于思想境界的差别。有些人无事生非,吃饱了没事干,就会附着一起,嚼人耳根。所以,要想少是非,看来还需要多忙碌。一个为事业而整日奔忙的人,不会、也没有时间去考虑琐屑事情。注释少事:指没有烦心的琐事。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释义

在困苦的逆境中能把握方向不屈奋斗,常常可以感受到内心奋斗的喜悦,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的真正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骄纵狂妄,往往会种下日后祸患的根苗,导致痛苦的悲剧。新解

人常常能够“苦中作乐”,是因为在逆境中奋斗,每前进一步,每多挨过一个时刻,在心理上和事实上都能感到比以前更好了。这好比吃葡萄,先拣最小最生的吃,后拣最大最熟的吃,越吃越甜。人在得意之时,一不小心就会感到境况大不如前,犹如先吃了熟葡萄,后吃生葡萄,就会越吃越涩,心生悲苦。注释苦心:困苦的感受。悦心之趣:使心中喜悦而有乐趣。失意之悲:由于失望而感到悲哀。

鸟啭好音 人行好事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释义

当春天到来时阳光和暖,就连花草树木也争奇斗艳,给大地铺上一层美景,甚至连飞鸟也懂得在这春光明媚的大自然里婉转动听地鸣叫。读书人假如有才华,能侥幸出人头地,同时又能酒足饭饱,过上好生活,却不想为后世写下好文章,做一些有益于世人的事,那他即使活到一百岁的高寿也如同一天都没活过。新解

宋代理学家张载说:“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正合了俗语中所说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既幸列头角,就应当有所作为,能为平民请命是清官,能为国家兴利除弊是贤达,能为后人著书立说是贤哲。人生在世如果有了作为的条件,理应为自己的抱负、为国家的兴旺去拼搏一番。这不光是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问题,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注释时和:气候和暖。好色:美景。啭:鸟的叫声,发出婉转悠扬声。头角:指气象峥嵘,比喻才华出众。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年少,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一般说成“崭露头角”。品味菜根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也。——诸葛亮《诫甥书》释义

人的志向应当高远,敬慕先贤,杜绝情欲,摒弃疑虑、停滞;使所期望的志向,明确地保持着,慷慨地感奋着。坚忍地应对着人生的屈伸,不受细碎世事的干扰,广泛地向他人咨询请教,摒除周遭的嫌邪鄙吝。即使有暂时的停留,又何损于励志的美趣,又何患于缺少奋进的动力。如果志向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只碌碌无为地滞身于流俗,默默无闻地束缚于情欲,永远游窜蛰伏于凡庸之中,那么结果必然是一个末流之人了。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释义

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不一定有很响亮的名声;那些到处树立名誉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新解

古有官走送“万民伞”的传统,以示此官清廉爱民,实则是一遮羞幌子。真正清廉如水之人,其廉洁在于奉行遵守儒家正道,根本没想到为自己歌功颂德,要此伞干吗?一个大巧之人,守寂然大道,难道还在乎雕虫小技?人的本性是石头之性,坚韧冷峻,守定无欲刚性。注释大巧:聪明绝顶。品味菜根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吕不韦《吕氏春秋·功名》释义

贤明的名声与不肖的名声不可以不相区分,这就像生命不可更改,美恶不可移易一样……名声本来就不可以由别人给予,它只能遵循一定的途径获得。

居安思危 天也无法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释义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对人的命运的支配难以预料。时而使人陷于窘境,而后又飞黄腾达;时而使人春风得意,而后又遭受挫折,这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英雄豪杰。因此,一个君子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磨难应能忍耐,平安无事时要想到危难的来临,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他的伎俩了。新解

老天生就一双翻云覆雨的手。千百年来,人们都一直是靠天吃饭,庄稼收成要靠天,求一个风调雨顺、事业成败要靠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的生死富贵也全掌握在老天手里。但老天有一特点,只把好处给予有心有备的人。有一人落水,飞机去了,轮船去了,最后还漂去了一块木板,他都不要,要靠上帝,结果淹死了。他见了上帝,抱怨上帝见死不救。上帝说我给了你三次机会,你都不要,我能怎么办?所以说,一个人既要畏天命,也要尽人事。注释机缄:机是发动,缄是封闭,机缄就是一动一闭而生变化,因此就用机缄来比喻气运的变化,支配事物变化的力量。抑而伸:抑是压抑,伸是舒展。播弄:玩弄、摆布。

中和为福 偏激为灾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释义

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的言行如烈火一般炽热,仿佛跟他接触的物体都会被焚烧。一个缺乏同情心刻薄寡恩的人,他的言行就像冰雪一般冷酷,仿佛任何物体碰到他都会遭到残害。头脑顽固而呆板的人,像死水朽木,已经完全断绝了生机:这都不是建功立业为人类社会造福的人。新解

人的性情往往决定事业成败。事业要想成功,历练、水平和关系缺一不可。性情狂躁的人多自以为是,遇事便发作,难以与人合作,心中一团浮躁之气,毫无沉稳之谋,既缺历练,又缺良好人际关系;刻薄无情的人,谁见了都会心寒,难以与人建立起信任,缺乏良好人际关系;而头脑顽固呆板之人,遇事不讲通融,只会死守教条,毫无创造性可言,缺少的是水平。这些人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事业难成,幸福难保。注释凝滞固执:凝滞是停留不动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情古板;固执是顽固不化。

一念贪私 万劫不复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释义

一个人只要心中刹那间引出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就容易使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变得很懦弱,使他的聪明被蒙蔽得很昏聩,使他慈悲的心肠变得很残酷,使他原来纯洁的人格变得很污浊,结果是毁灭了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先贤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越他人、战胜物欲度过一生。新解

古人对品行有污染者很不愿意原谅,要求为人绝对不可动贪心,贪心一动良知就自然泯灭,良知泯灭就丧失了正邪观念,正气一失,其他就随意而变了。刚毅之气也就化为乌有,而聪颖智慧也就成了糊涂昏聩,仁慈之心也就成了残酷刻薄,高尚品德也就染满了污点,只此一念之差就使一个人一生的人格破产。注释一念:一刹那所引起的观念。变恩为惨:恩,惠爱;惨,狠毒。度越:超越的意思。品味菜根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刘安《淮南子·齐俗训》释义

日月想着明亮,但浮云盖住了它;河水想着清洁,但沙石弄脏了它;人性想着平静,但嗜好贪欲坑害了他。

保已成业 防未来非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释义

与其谋划没有把握完成的功业,不如维护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懊悔以前的过失,不如好好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错误。新解

成就事业的人,不会忘记过去。他们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但他们决不会停留于过去。总结过去是为了现在和将来。人能够把握的,永远只是现在,要考虑如何把今天的事办好,为明天打下基础。良好的心态是不为已打碎的花瓶哭泣,不为没有含到口或拿到手的香糖迷惑。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除了含在口里的和拿在手里的,一切都是假的。”图谋的就是一个实在的现实。注释业:指基业、事业。失:过失。非:错误。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释义

清正而有容忍的雅量,仁慈而又能当机立断,精明而不失之于苛求,刚直而又不至于执拗。这种道理就像上好的蜜饯并不过分的甜,上好的海味并不过分的咸。一个人要能把持住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是处人做事的美德。新解

中庸之道不是调和折中、无原则。相反,真正能体现此道者,对物理事理人理通透于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持之有度。清廉、仁慈、精明,是立世原则;容忍、善断、细察,是办事原则。立世上要坚定不移,办事上的原则也同样不能动摇。两者统一在一个人身上,不分彼此先后,在办事中同时表现出来,是一自然而然之功。注释伤察:失之于苛求。蜜饯不甜:蜜饯不过分甜。懿(yì)德:美德。

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释义

一个贫穷的家庭要经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贫家的女子经常把头梳得干干净净,摆设和穿着虽然算不上豪华艳丽,但是却能保持一种高雅脱俗的气度。因此,君子一旦际遇不佳而处于穷困潦倒的时候,为什么要委靡不振自暴自弃呢!新解

人的气质品性不完全是外界物质所能决定的,一个人在物质上虽然贫困,但只要抱定希望,内心安详,虽布衣茅舍,在别人看来,仍不失高雅脱俗的气度。所以彭玉麟虽敝衣微服,仍人见人敬,一股威严正义之气喷薄而出。而一个人如果委靡不振,自暴自弃,就绝不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这种人也不可能成就大业。注释寥落:寂寞不得志。废弛:应做而不做。

持身勿轻 用意勿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释义

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绝对不可轻浮急躁,因为一旦轻浮急躁,就会把事办糟而受到困扰,这样自然就会丧失悠闲宁静的趣味。处理事情不可思前虑后想得太多,不然就会被外界事物制约,丧失潇洒旺盛的生机。新解

有的人能够在危机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当机立断,这是一种功夫,表明了一个人对所面临的问题拥有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既源于一个人的品性修养,也源于个人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把握,这种人以超然之心,冷静察事,解决起来,宽猛有度,既不失刚勇,又不失机趣。注释持身:做人态度、原则。轻:轻浮,急躁。挠:困扰、屈服。泥:拘泥。

人生无长 不可虚度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释义

天地万古运行不变,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只能活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会很快就过完了,逝者如斯。有幸诞生在天地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没有蹉跎岁月、虚度一生的担忧。新解

行实心虚。陈子昂一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知哭碎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心!即便是忙于为生计而奔波的现代人,在闲暇之余也免不了有人生苦短的感叹忧思。时常忆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饮之余,保有了几分凄美。注释万古:永恒不变的时间,喻其长。虚生:虚度一生无所作为。品味菜根或问进,曰:“水。”或曰:“为其不舍昼夜与?”曰:“有是哉!满而后渐者,其水乎!”——扬雄《扬子法言·学行》释义

有人问学业怎样才能进步。回答说:“以水为榜样。”有人问:“是因为水日夜不停地流动吗?”回答说:“正是这样啊!水不停地流向低处,流满后又向其他地方流去,这就是水的本性啊!”(学习也是这样,不停地学习,博学然后才能进步啊。)

持盈履满 君子兢兢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释义

年纪大时,体弱多病,都是年轻时不注意爱护身体所招来的病根儿;一个人事业失意以后还会有罪孽缠身,那都是得志时埋下的祸根儿。因此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即使生活在幸福环境里,处在事业巅峰中,也要兢兢业业,戒骄慎言,为今后打下好基础。新解

想起来可笑,历朝历代诸位末世帝王,多疾病罪孽均沾。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在平时积一分福德,保一个健康躯体,做一件替日后打算的事情,方可避免将来后悔。正如储蓄广告所宣称的那样:“少时多积钱,老来有厚福。”注释持盈履满:盈是丰富,履是福禄,持盈履满是指已达最好程度的美满的物质生活。兢兢:小心谨慎。品味菜根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以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况《荀子·非十二子》释义

兼容可使天下人心悦诚服。处在尊贵的高位,不因此傲慢待人;聪明才智超人,不因此凌迫于人;敏捷迅速取得渊博学识,不因此欺侮于人;果敢勇猛,不因此伤害人。不知道的事情就求问别人,不能做的事就向人学习;即使有才能,也必须谦让,这样才能具有圣人那样的品德。

却私扶公 修身种德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释义

与其施恩惠给别人收买人心,倒不如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去争取社会大众的舆论支持;与其去新结交很多不熟悉的朋友,倒不如重修一下跟老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其想法子提高知名度,倒不如在暗中积一些阴德;与其标新立异去显示名节,倒不如平日谨言慎行多做一些好事。新解

其实本段中相对比的两种方法都可采用,都应践行。收买人心有时是必要的,是一种操作技巧,光明磊落则是根本;不忘旧交是仁德,结识新朋也是源头活水能够常流的保证;提高知名度,在现代社会是不能不为之事,积阴德更不用提了;标新立异是创造,谨言慎行是原则,不可有所偏废。只是要操心端正,而且确实要以图长远为主,求近利为辅。注释市私恩:市,买卖。私恩是出自私心所施的恩惠,指收买人心。扶公议:公议是社会舆论,扶是指扶持。扶持公议,就是以光明正大的行为争取社会声誉。敦:厚,加深。庸行:平常行为。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释义

做人做事即使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有所疏漏;即使在没人听见没人看见的地方,也绝对不可以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是处于穷困潦倒不如意的时候,仍旧不要忘掉奋发上进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有作为的英雄。新解

公元前4世纪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本来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不料正当他统帅马其顿大军策马东征之际,突然被他的一个亲近侍卫刺杀身死。原因是这个侍卫跟他的一个恃宠而骄的妃子发生争执,侍卫向他诉苦申告,可是他当时正忙于接待各国贵宾,觉得一个小小的侍卫何必去理睬他,随意申斥几句就不理这个待卫了。侍卫气愤难消,竟拿起佩剑当场把他刺死。可见欲有为者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注释渗漏:渗,水从上往下慢慢滴,有侵蚀和走漏的意思。怠荒:懒惰无进取心叫怠,荒有颓丧不上进的意思。品味菜根千丈之堤,以蚁蝼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韩非子·喻老》释义

千丈长的堤坝,因为蝼蛄和蚂蚁的洞穴而决口;百尺高的房屋,因为烟囱缝隙冒出的烟火而被烧毁。

盛极必衰 居安虑患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释义

衰败零落的景象往往是在很早的繁茂时就种下祸根,机运转变的种子多半是在零落时就已经种下。所以君子应当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理智,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处身于变乱灾难之中时应当拿出毅力咬紧牙关,坚定信念继续奋斗,以求事业成功。新解

大千世界,人生兴衰是不断变化着的,日月盈亏也是自然的规律。《易经》中说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指出了天地万物皆会由盛而衰,在盛极时已显露出衰败的预兆。人的一生同样如此,所以要在平安时理智自守,变乱时咬紧牙关,这种操行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养就。顺境时要保持清醒,谨慎行事,防患于未然;逆境时决不能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要给自己树立摆脱困境的信心。所以,无论居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注意锤炼自己的意志与修养。注释衰飒:飒,本义是风吹落叶的声音,衰飒就是飘落、枯萎,指境遇衰败没落。发生:生育、生长。机缄:关键因素,指运气的变化。零落:指人事的衰败,例如陆机有“亲友多零落”的诗句。百忍:比喻极大的忍耐力。

震聋启聩 保持清醒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释义

头脑感到昏沉纷乱时应该平静下来让头脑清醒;工作烦琐情绪紧张时,要懂得把工作暂停一下,以便使情绪恢复镇定轻松。否则恐怕刚刚治好昏沉纷乱的毛病,便又处在左右为难思绪摇摆不定的困扰中。新解

工作要讲究方法,讲求效率。“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人要从意志方面战胜自己,取其神也。但若只知效形,悬刺之后虽醒犹困,效果就不会好,反而有可能把头脑用坏。所以,古人讲“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工作紧张而又条理清楚、收效显著才称得上效率。要学会自我调节,劳逸结合。注释昏散:迷惑。憧憧:心意摇摆不定。品味菜根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精神何能久驰骋而不既乎?——刘安《淮南子·精神训》释义

人的耳朵眼睛怎么能够长时间地运用而不停息呢?人的精神又怎么能够长久地飞腾而不歇息呢?

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释义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就放弃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固执己见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因个人私利搞小恩小惠而伤害整体利益,更不可以借助社会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愿望。新解

人做事要有原则,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该坚持的原则决不可动摇,不因为众人怀疑而放弃,但也不可固执己见,有时自己见解未必高明,要以谦逊的态度多听听别人的话。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在能明辨是非,认识大体,在众多议论中保持清醒,清醒的头脑又源于虚心接受别人的智慧,而对于公众舆论的特点要有所了解,不借公论徇私情。注释快:称心如意,满足、发泄。

暗室磨炼 临深履薄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缫出。释义

青天白日一般光明磊落的人格和节操,是在暗室漏屋的艰苦环境中磨炼出来的;凡是足可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策略,是从小心谨慎的做事中磨炼出来的。新解

十年磨一剑。英雄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腊梅扑鼻香,成大功立大业,都得经过在艰苦恶劣环境中的奋斗。当年南怀瑾先生在峨眉山“闭关”,每到冬日,大雪封山,寒舍粗衣,孤灯清茶,孤单单一人守在深山苦心读经,始修证得佛门真昧,奠定一生宏业之基础。这种“闭关”经验,在新武侠小说中也可得到启发借鉴。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更显出韬光养晦之功。注释青天白日:光明磊落。节义:名节义行,此处指人格。暗室漏屋:二词同义。漏屋,无人处。经纶:本指纺织丝绸,引申为经邦治国的政治韬略。缫(tāo):抽茧出丝,引处做整理领悟解。临深履薄:面临深渊脚踏薄冰,比喻人做事特别小心谨慎。品味菜根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难方见丈夫心。——释道元《五灯会元》释义

冰天雪地才显示出松柏的坚贞不屈,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显出一个人的宽广胸怀。

分清功过 勿显恩仇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释义

对于功劳和过失,不可有一点模糊不清,功过不明就会使人心灰意懒而不肯上进;对于恩惠和仇恨,不可表现得太鲜明,假如对恩仇太鲜明就容易使人产生疑心而发生背叛。新解

大宋军队伐蜀归来,宋太祖在当朝之下,赏提曹彬,发配王仁昭,自是功过清楚,赏罚分明,事实俱在,众人心服口服,终于使得军纪更加严明,士气更加高涨,使大宋王朝很快一统天下。现代亦如是,赏罚分明,可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而在怨仇之上,需要忍耐,分清功过,勿显个人恩仇,以便使大家能为一个共同的事业团结一致。注释惰隳(huī):疏懒堕落,灰心丧气。携贰:怀有贰心,有疑心。

以德御才 德才兼备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释义

品德是才学的主人,而才学不过是品德的奴仆。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干学识却没有品德修养,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奴仆当家了,这又哪能不使家中遭受鬼怪肆意侵害呢!新解

人们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才智,更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两者都极其重要,缺一不可。商品社会的人们,道德水准似乎在下降,但社会对于个人的品德要求却越来越高,如诚信、意志、忠恕等等。一个人恃才傲物,就是没有品德修养的明证。有的人喜欢猜忌,有的人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有的人喜欢两面三刀。这样的人再有才能谁又敢放心使用呢?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商业信用都不讲,谁又敢放心大胆地来和你做生意呢?可见德之不修,危及饭碗。注释魍魉(kǎng liǎng):泛称山川木石的精灵怪物。猖狂:过分放纵。

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锄奸杜,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释义

铲除邪恶之徒、杜绝投机取巧的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他们毫无立足之地,那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把老鼠的一切逃路都堵死了,那么一切好东西也都会被老鼠咬坏了。新解

俗话说:“狗急跳墙。”要防止困兽犹斗,垂死挣扎。大宋军攻敌,三面包围,一面放开,炮箭齐发,进攻之时,立一横幅,上写:“顽抗必杀,投降不咎,回家不追”即有此意。只要达到除恶惩奸的效果,不妨放他一条生路。注释杜:当动词用,阻止。(xìng):用不正当手段谋取更高职位的人。

过归己任 功让他人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释义

应当与人共同承担过失,不要与人共享功劳,因为共享功劳彼此就会互相猜忌;可以与人共患难,不要跟人共安乐,因为安乐之中彼此容易互相仇视。新解

自古到今,能够同安乐共富贵的例子不多,倒是兄弟相煎、君臣猜杀、父子干戈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在君臣之间,遵守的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惯例。能像宋太祖那样“杯酒释兵权”,已经足够仁义的了。所以待人处世勿争,存与人共患难之心,不存与人同欢乐之侥幸。欲成就一番事业之人,如果连这样简单的世俗心理都看不透,还谈何追求!注释患难:患是忧愁,患难就是艰难困苦。品味菜根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轲《孟子·公孙丑》释义

施行仁的人如同射箭一样:射箭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射出箭;射出箭却没有中的,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应该反过来找找自己方面的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