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8:11:47

点击下载

作者:265935: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教育丛书

孩子教育丛书试读:

内容提要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世界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书结合中国孩子的特点,给以从未有过的亲密指导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美的学前教育之一,是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本书结合中国孩子的特点,给以从未有过的亲密指导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让儿童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建构独立、自信、专注和创造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推广近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荐和认同。在中国,蒙氏教育法更是家喻户晓。

走近蒙台梭利(前言)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世界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竞争,以及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运动日益激烈,垄断资产阶级已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强经济实力、维护统治秩序的主要因素和手段,提出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效率的要求。十分明显,原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于是,在欧美各国兴起了各种新的教育思潮,其中范围广而影响大的是欧洲的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两者互相呼应、互相促进,把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引向深入发展;当时一大批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自然科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改革家、政治学和医生以及广大教师都投身于教育革新运动。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女医学博士、欧洲新教育运动声誉卓著的教育家。蒙台梭利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并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研究。她善于学习、总结和批判地汲取先辈及当代教育家的研究成果,勇于实践、创造和革新,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法在各国广泛流行的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的讨论或争议,甚至受到当时美国的几位著名学者的抨击。蒙台梭利在她的多次讲演和一些著作中作出解释与回答,特别是在1912年发表的《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第一卷《教育中的自发活动》中对几个主要问题进一步作了系统阐述,并用大量的事例和较多的篇幅论证了她的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她在一次讲演中指出:“真正宣传我的教学法的人不是我,而是儿童,虽然我是在讲演和著书。是儿童使人们真正信仰我的教学法;在支持和赞成我的教学法方面,儿童才是最不可能引起人们争论的对象。”

蒙台梭利一生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工作,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她坚信自己教育主张的正确性,并坚持不懈地到各国宣传、实践、验证、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使她成为新教育思想影响深远的著名教育家。1952年5月6日,蒙台梭利逝世,安葬于海牙附近的天主教公墓。

蒙台梭利留下了丰富的教育著作。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关于从诞生到3岁儿童教育的有:《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和《有吸收力的心理》;(二)关于3岁至7岁儿童教育的有:《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家庭中的儿童》;(三)关于7岁至13岁儿童及青春期教育的有:《高级蒙台梭利方法》两卷,包括《教育中的自发活动》与《蒙台梭利初等教具》、《青春期及其后的教育》;(四)其他方面:《教育人类学》、《新世界的教育》、《教育的重建》、《开发人类的潜能》、《和平教育》等。

蒙台梭利把儿童看作是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从而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积累经验,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这种发展随着儿童生命岁月的增长,从无意识逐步进行到有意识,从自发活动进到自由选择性活动;但是,儿童(包括成人)的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自发活动在发展进程中都始终存在着,只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在逐步减小,而心理的内在需要在逐步增加。蒙台梭利特别在《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第一卷《教育中的自发活动》(已译为中文辑入本译作)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发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早期的环境经验对于以后阶段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重视丰富儿童的早期经验,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是她在罗马圣罗伦佐“儿童之家”试图解决贫民儿童受“文化剥夺”问题的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中得到的重要结论。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已为当代心理学所肯定。

蒙台梭利不仅重视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也十分注意发展的阶段性。她分别论述了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感觉训练和智力发展是蒙台梭利研究的重点,她从生物学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敏感期”得到启示,促使她观察和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感觉活动及其心理特征,从而发现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敏感期”,并指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敏感期”的涵义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儿童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但是,这种现象经过一定时间便随之消失。因此,教师和父母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这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和鼓励,否则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因而埋没了他的某些特殊才能而终身遗憾。正如福禄培尔所指出的:我们对于儿童的帮助不宜过多、过早、过快,也不宜过少、过迟、过慢;应不失时机和恰如其分。蒙台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为她的感官训练和感觉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吸引了当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们把这一概念仍叫做“敏感期”,或称为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关键期”、“心理预备状态”,并通过他们的实验研究的验证而予以肯定。然而,蒙台梭利在她的一些著作中描绘这一心理特征时,说成是“上帝的恩赐”、“自然赋予儿童的灵感。”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既不是固定智力论,也不是环境决定论。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动力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活动。这一论断已为当代实验心理学所肯定。然而,她又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的展现或释放,其动力是生命本能的冲动;并认为其发展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进行的,这又使她的理论陷入了“预成说”和自相矛盾。本来“生命力”或“内在潜力”,以及“人类的潜能”确实客观存在,但是,蒙台梭利却用宗教神秘主义的观点加以解释和描述,不仅使人们难以捉摸,而且也不是科学的。这显然反映了蒙台梭利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性。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感觉训练、运动训练与智力发展以及感觉教育与纪律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她认为感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她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锐,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觉教育显得至为重要。同时她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在她看来,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利用感觉搜集事实,并辨别它们,而感觉训练也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觉训练使儿童对事物的印象清晰、纯正,这本身就是一种智能和文化的学习,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再者,她还认为,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蒙台梭利基于对感觉的极大重视,使感觉教育在她所提出的运动、感觉、语言和智力操练这一程序教学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她认为,由于幼儿总是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所以,在各种感觉训练中,触觉练习是其主要方面。视觉训练则在于帮助幼儿提高鉴别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形状、颜色、大小、高低、长短及不同的几何形体;听觉训练主要使幼儿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训练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种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受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觉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她认为,感觉教育的实施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当根据幼儿在敏感期的特点,把肌肉练习作为感觉训练的基础,把对各种感觉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应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连贯性的步骤和方法,使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等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使之达到由简到繁的过渡。蒙台梭利还认为,感觉教育应当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提倡幼儿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觉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去进行自由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所以,在她所设计的教具中设有专门的“错误检验”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同时,她还通过限制感觉教育指导者的活动去增强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蒙台梭利进行感觉教育主要采取了提供教具的方法,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教具材料的顺序,并使每种教具分别训练幼儿的一种特殊的感觉,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步骤的反复练习,去增强幼儿对物体的特殊性能的感觉能力,去识别接触到的变换着的物体,去增进各种感知能力。

纪律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制度,它的涵义十分广泛。任何社会群体都存在纪律。时代和社会性质、法律制度的不同,整个国家及其机构、各种社会团体都有着维系其内部和外部关系及生活方式的纪律的各种行为准则,对纪律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然它的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但是通过学校对新生一代进行纪律教育为参国社会生活作准备,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纪律教育的重要性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在学校中应该建立和培养儿童什么样的纪律?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纪律教育?蒙台梭利在罗马圣罗伦佐“儿童之家”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中采用新的方法培养儿童积极性、主动的纪律,而且获得了惊人的效果,使来自各国的参观者赞叹不己。

人们往往把纪律与自由对立起来。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概念,并不是放任自流,或让儿童任意妄为,而儿童的自由是有范围和限度的。她在《蒙台梭利方法》第五章中明确指出:第一,儿童的自由以不损害集体利益为限度;第二,不冒犯或干扰他人,对他人不礼貌或有粗野行为就应加以制止;第三,有益于儿童的各种表现和发展的——不管是什么行为,无论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教师不仅允许,而且还必须进行观察。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是在“有准备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给儿童以最多的自由和活动的权利,并在组织得井然有序的自由活动中让儿童自然而然地受到纪律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它植根于儿童心灵深处并逐渐地养成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即变成他的“第二天性”;而不像旧学校那样无休无止地说教、命令、强制所强加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道德格言。所以,对蒙台梭利来说,“纪律和自由是一件事物不可分的两部分——尤如一枚铜币的两面。”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角色关系。传统的幼儿学校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儿童呆坐、静听、接受;教师是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儿童是客体,处于被动地位。蒙台梭利学校则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儿童全神贯注地从事各自的“工作”,独自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发展;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关于幼儿学校教师作用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首先,幼儿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他必须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但教育科学的观察研究不同于一般科学,它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是富于情感和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特别是活泼好动的儿童,其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培养和发展其个性,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立自主的人。

其次,幼儿教师必须是一位明察秋毫、反应敏锐、冷静沉重、精明能干,有教育艺术才能的、儿童活动的自觉指导者。教师对儿童学习的指导,首先是准备好环境,把教室布置得美观、大方、整洁,一切陈设(包括教具)秩序井然,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的教具材料依等级层次类别存放在固定的橱柜架上,方便儿童取用。然后,让儿童平静下来,教师引导儿童自由选择一种与自己心理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自动作业,在开始的阶段教师必须指导,随后儿童可以根据自己内在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适当的教具,教师的指导逐步减少,或只限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第三,儿童运用教具材料独立操作,教师的指导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儿童开始接触教具但还不会使用时,先鼓励他使用,教师可以作一次示范性操作;如果儿童对某些较复杂的教具材料已作过试用,但还不理解教具的内在结及相互联系,使用起来产生困难,这时教师可作适当解释,但必须简单、明了、准确。在儿童各自独立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坐在教室里为全体儿童都能看见的地方,也可以在教室里巡回走动听侯儿童召唤,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帮助、指导、暗示和启发诱导。蒙台梭利特别指出,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恰如其分,避免作直接纠正,肯定或否定回答,以免抑制和代替儿童独立思考。同时,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儿童在使用教具过程中对教具材料的种种反应:难度、花费的时间、进度、兴趣等等。第四,保持教室的纪律和秩序,制止不良行为。

蒙台梭利主张3—7岁儿童的教育不是以填鸭式的灌注知识为主,而是以活动为主,儿童在教师的指导、关心、鼓励、启发、诱导和帮助下专心致志于自我活动,从活动中获得实际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显然,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任务与工作,与传统的幼儿学校相比,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蒙台梭利毕生献身于儿童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对促进学前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著作是她长期观察和研究和儿童与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括。她的教育著作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结合,反复论证和阐释,文字朴实无华,不多用深奥的名词和术语,避免形而上学的争论,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感人,充分展示了她的教育艺术才能和教育机智,表现了她对儿童的惊人的观察能力,也体现了她的人格、智慧、创造性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这些著作对于广大读者——父母、教师、幼教工作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们蕴涵着巨大的鼓舞力量。在这些著作中阐明的教学方法简单明了,材料具体,范围明确,效果显著。它对教师,特别是工作条件较差、经费不足的教师,以及那些没有条件教育子女的父母,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基本精神,加以发挥,创造性地结合实际运用较少的设备,将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第一部分 教师及其纪律教育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幼儿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角色关系。传统的幼儿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儿童呆坐、静听、接受;教师是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儿童是客体,处于被动地位。蒙台梭利学校则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和指导员。教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然它的形成和手段多种多样。但是通过学校对新生一代进行纪律教育的参加社会生活作准备,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学校中应该建立和培养儿童什么样的纪律?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纪律教育?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中采用新的方法培养儿童积极主动的纪律,而且获得惊人的效果。

第一章 教师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必须消除自身的缺陷

我的认为,仅仅只有教育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一个教师而言,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能正确地处理他的工作。那些认为靠独自研究就能为他们的使命作准备的教师可能是错误的。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我们观察儿童的方式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强调这个事实,即教师必须通过系统地研究自我,使自己内心作好准备,这样他才能消除自身最根深蒂固的缺陷,事实上,这些缺陷会妨碍他与儿童的关系。为了发现这些潜在的弱点,我们需要一种特殊像别人看待我们那样看待我们自己的教学。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得到引导。他必须一开始就研究自己存在的缺陷、坏习惯等,而不是过分地迷恋于“儿童的脾性”,迷恋于“纠正儿童的错误”的方式,或者甚至迷恋于“原罪的影响”。只有先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一各好的教师并不一定要完全消除自己的过失和缺点,毕竟教师的内心准备与那些学教徒的近求的“至善至美”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人,也许不会注意到阻碍他理解儿童的各种缺陷。我们必须受到教育,我们必须愿意接受指导,如果我们希望成为有效的教师。

教师的基本缺陷

正如医生会告诉病人折磨他的疾病是什么一样,我们也应该指出会阻碍教师未来工作的缺陷。例如,我们告诉他们:“发怒是一大罪恶,它会制约我们并使我们儿童产生误解。”正如一种罪恶从来都不是单独的一样,发怒会带来另一种罪恶——傲愤。它会隐藏在友善的伪装之下。

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来征服我们的缺陷。第一种方法是跟我们已知的缺陷作斗争。第二种方法是抑制我们坏脾性的外部表现。外部表现服从公认的行为标准是重要的,因为它会使我们自省,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一个人对别人意见的尊重,会使他征服傲慢;整治过的环境有助于减少贪婪;别人强烈的反应有助于制止怒;为了生活而生活的需要会有助于征服偏见;社会习俗能制止行为的散漫。在获取奢侈品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就减少挥霍;保持一个人尊严的需要会排除嫉妒。所有这些不同的外界因素对我们的内心生活都会产生一种持续的和有益的影响。我们道德的平衡正来源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尽管我们有时很乐意承认必须纠正我们的错误,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是宁可犯错误也不愿去承认它的存在。别人对我们错误的纠正而使我们产生的耻辱有时很难让我们去车祸地接受。当我们必须改正我们的方式时,我们会本能地力图保住面子,借口我们所选择的做法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我们常会在设备获得想要的东西时,就会以“我们不需要它”的谎言得以保全自己。这是我们对外界阻力的本能反应。我们不从内部来完善自身,却继续这种战斗。这里,就跟在其他的战斗中一样,我们不久就会发现,我们个人的努力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些具有同样缺陷的人会本能地相互帮助,找到他们联合的力量。

在那些看似崇高的官晃堂皇的偕吓,我们掩盖了自身的缺陷,正如在战争年代,进攻性武器被描绘成捍卫和平的手段。我们对于缺陷的抵制越软弱,我们就越容易成为各种借口和谎言的俘虏。

当我们由于自身的过失而遭到批评时,我们会很容易地原谅它们。但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在捍卫自己,而是在保护自己的错误,把它们隐藏在我们称之为“崇高”、“必不可少”、“共同的善”等等的伪装下。逐渐地,我们就会相信,把我们的意识认为完全是虚假的东西看作是真实的,日积月累,那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抗拒与纠正。

教师以及与青少年教育有关的所有人,应该使自己从这种错误的圈子中解脱出来。他们应该努力摆脱掉自己由傲慢和发怒组成的基本缺陷,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它。发怒是主要的缺陷,但它得到了傲慢的荫蔽,傲慢会导致某种尊严感的产生,甚至还会要求得到尊重。

发怒是一种会受到别人抵制的罪恶。一个能成功地控制住发怒并成为一个谦逊的人终将会为自己过去的怒气而感到惭愧与自责。

然而,当我们跟儿童打交道时,情况就大不同了。他们不理解我们,他们不能保护自己免遭我们的侵犯,他们接受我们对他们所说的一切。他们不仅接受虐待,而且,每当我们责备他们时,他们总感到自己有罪。

教师应该经常性地对儿童所处于的困境进行反思。儿童并不能用我们成人所拥有的那种理性来理解他自身所遭受的不公与侵犯,但他会感知到某件事错了,从而变得抑郁和心理畸形。出于对成人的发怒或轻率行事,儿童无意识的反应往往用拘谨、说谎、无目的行为、无端的叫喊、失眠和过分的恐惧加以表现,因为他还不能用成年人的理性来领会导致他们产生抑郁和恐惧的真实原因。

发怒可以用十分精细和巧妙的方式来拘饰发怒的真实特征,但这不能掩盖它在原始状态时所体现出的相当程度的肉体暴力行为。就其最简单的方式而言,对儿童发怒是对儿童抵抗的恼火,但它不久就会跟傲慢混合在一起,在面对儿童要表现自己的微弱企图时,这种发怒就发展成一种暴虐。

暴虐甚至拒绝商议。它用得到认可的权威这堵不可逾越的墙把个体包围起来。成人凭借被认可的自然权力来支配儿童。对这种权力的怀疑就相当于对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权的攻击。就好像在早期社会里一个暴君代表上帝一样,对儿童来说成人本身就是一种神圣。在他们面前,儿童完全是无法得到抗拒的,只有沉默方能使他们有可能适应这不公平的一切。

如果儿童表现出某种抵抗,这种抵抗很少是直接的,很少是有意识的对成人行为的一种反应。它实质上是儿童竭力保护他自己心灵的完整,或者是对压制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应。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儿童才能学会如何直接反对这种暴虐。但是,到那个时候,成人也学会了如何用更巧妙的方法征服儿童,使他相信这种暴虐完全是为了他(她)。

儿童应该尊重长者,但成人声称他们有权裁决,甚至冒犯儿童。在方便的时候成人指导甚至压制儿童的需要,儿童的抗议被看成是一种危险的和不能容忍的不服从。

这里成人采取原始统治者的态度:这些统治者从其臣民那里强征贡物,但臣民无任何申诉权。儿童相信所有的东西都是成人的,这些儿童就像那些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这种态度的形成,成人难道没有责任吗?他们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傲慢地认为对儿童的一切都要负责。他们使儿童善良、虔诚、聪明,使他能跟环境、跟人和上帝相接触。但正如暴君不会承认他曾折磨过他的臣民一样,成人往往拒绝承认对儿童施加任何暴虐。

如果谁想根据我们的体系成为一名教师的话,他必须进行自我检查,摒绝这种暴虐。他必须去除内心的傲慢和怒火。他必须学会如何使自己谦恭,并变得慈爱。这些就是他必须获得的美德,这种精神的预备将给予他所需要的平衡和沉静。

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评价儿童,或者必须赞成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或者可以忽视他心理和情感的发展。恰恰相反,教师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位教师以及自己的使命就是教育。

我们必须根除那些潜藏在我们内心的偏见和傲慢,培养起那种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培养儿童成才的思想观念。

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学校的建立并不是为科学服务的,而是为当今人类自身服务的。教师常常为展现他们眼前的生命而感到欣喜的时候却忽略了对科学创新的接纳。他们沉浸在一种神圣的自我陶醉之中,他们所见到的一切,正像一切亲密的人之间的联系一样,使他们欣喜万分,精神振奋。

由于这种教育方法,教师的准备工作无疑必须以新的方式进行,女教师的个性和社会重要性也将因此而改变。一种新型的女教师因此也渐渐发展起来。例如需要以沉默取代表达,以观察取代灌输式教学;以谦恭取代那种自认为一贯正确的骄傲。

总之,她应在“品质”方面,而不是在“文化”方面与众不同。人能够观察,仅仅只有感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观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培养起来。比如我们让一个未经训练的人用望远镜观察星象,或者详述显微镜下的一个细胞,无论教师怎样费尽口舌来解释应看到些什么,外行也是看不到的。当那些确信德弗里作出了伟大发现的人们去他的实验室观察各种各样的月苋草属的微小植物的变种时,他经常徒劳地解释那些细微的然而却是本质的差别,指出一个新的物种事实上存在于几乎还没发芽的种子当中。众所周知,当一个新的发现公诸于众时,很有必要公布一下大致的细节;缺乏专业知识的人所无法能理解的这些细节正是这项发现的关键所在,因为外行观察不到这些。

如果一种现象不能被敏锐的科学家所“捕捉”,就等于它根本不存在。因此,观察已需要“训练”的,这是走向科学的一条必由之路。另一方面,科学家的心灵完全沉浸于对观察对象的强烈兴趣之中,他被“训练”得能看见,并开始感兴趣,这样的兴趣正是造就科学家精神的动力。比如儿童身上的内部协调就是整个心理协调的凝聚点,因而以所观察对象的兴趣为中心,教师完美的新人格就会由此自发形成。

观察品质包括各种各样的细小品质。同科学家相比,未经训练的人,不仅表现出用裸眼与借助透镜都不可能看见的盲人的特点外,他还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对实验室工作作出过伟大贡献,在各种组织中担任首席、并享有各种荣誉和尊严的科学家,会和颜悦色地答应让一个女士看看显微镜下的一个细胞组织。他会严肃而自若地按下列程序进行,就好像这是世界上最最自然的事情。首先,他会愉快地切下一片组织上的一小部分,仔细地清洗承物玻璃片和盖东西的玻璃片;他还要清洗显微镜片,调节焦距。毫无疑问,在这段时间里,那位女士将会说上一百次:“请原谅,教授先生,真的……我有约会……我有许多事要做……”,当她什么都没看到时,她难过地抱怨道:“我白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实际上,她什么事都没做,只是白白地消耗掉了她所有的时间!实际上,她所缺乏的不是时间,而是耐心。没有耐心的人不能正确地审度事物,只能意识到他自己的冲动和满足。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活动来计算时间。能够满足他的东西大概就是绝对的空虚、无用和琐屑。这倒不要紧,因为它们的价值在于他的满足;如果他满足了,那就不能说是浪费了。但他所不能忍受和使他认为浪费了时间的东西,就是精神紧张、瞬间的自我控制,或一段没有直接结果的等待。有一句意大利谚语用来形容这些人非常恰当:徒劳的等待,是一种自杀行为。这些缺乏耐心的人就像那些爱管闲事的人一样,当真的需要做工作时,他们总是逃脱掉。

事实上,克服这种态度所必需的就是完美的教育。如果我们要使自身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抓住观赏到的价值,我们就必须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意志。否则,我们将不能重视那些从中得出科学结论的微微事物了。

教师的想象力应该像科学家那样精确,其精神应像圣贤那样崇高。同时教师的态度应该同时是积极的、科学的和神圣的。科学的准备和神圣情感的准备将造就一个新的灵魂。

为什么应该是积极的和科学的呢?因为她要执行的是一个“精当”的任务;她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使自己与真理发生直接的联系,她要去除所有的幻想、所有虚幻无用的创造,准确地区分真理与谬误。实际上,她应效仿科学家,因为科学家能注意到每一物质微粒、每一生命最初的萌芽形式,而且所有感官上的错觉、所有可能在研究真理时引起混淆的杂质与无关的物质。这种积极而科学的态度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对生活的广泛观察中才能逐渐地培养起来。

为什么教师的态度应该是神圣的呢?因为只有人才能应用其观察能力,还因为她所观察的特殊对象是人,而人的特性是神圣的。

因此,作为教师,他们应该学会观察生物的各种简单的形式,应该在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学会观察自己的生理,在观察昆虫中获得生物学的一般法则,此外,教师还应该走出狭窄的实验室,到大自然中获得创造性的工作和锻炼。

全面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

学会观察的教师还要注意到儿童的生理状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方面的知识有所准备。这些知识是指儿童从出生到开始产生心理生活的这一年龄阶段,以及当这种心理生活变得容易处理的那个年龄阶段的知识。在这一点上,不仅指解剖学、卫生学和生理学的理论课程,而且指在幼儿之间进行的旨在紧紧遵循他们的发展并预见他们所有的生理需要的一种“实践”,换句话说,教师应按照生物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准备,她应当像学习自然科学或医学的学生那样,在更深入地进行有关他们特别研究的生活问题以前,即当他们在实验室做初步实验的时候,就以直率与客观的态度步入自然科学和医学学生研究的领域。

自然之书这类教材将有助于唤醒并鼓励教师对生命之谜所抱有的强烈情感,有助于她完成指导婴儿生活的使命。这样的准备会在她的意识中产生一种能够使她发生变化的人生观,能够唤起她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和一种能够完全胜任其工作的“性向”。她应该成为一种神意的“力量”,一种母性的“力量”。

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有所准备,但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像那些要观察动植物的科学家,因为科学家们的视野只限于生态学和生理学。教师的使命也不像医治婴儿疾病的医生,因为医生们只限于病理学。她必须认识到,那些科学方法是很有限的。当她唱着圣歌将脚放在由生命的圣殿上升到精神的神龛的凳子上时,她必须抬头仰望,并感到自己是一位伫立于宏伟的科学殿堂之中的崇拜者的“牧师”,她将观察“人的内心生活”;她将必须从一切人类宗教和历史的精神成果中汲取营养。艺术、爱情、精神的表现形式是生活所特有的表现形式。这种生活不仅需要她对其进行细致观察并为其服务,而且也是她“自身的生活”对她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是她和一切人共享的相互依存的社会生活,是唯一真实并且为人们所共有的生活。

当教师看到自由的儿童们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材的指引下获得长足发展时,应该还会真正体验到一种宁静的快乐和观察的乐趣,在那时,她就会明白:她将真正开始成为一名“教师”了。

教师应是环境的保护者和管理者

教师取得成功的重大原则在于:儿童一旦专心起来,她就表现出好像儿童不存在一样。

要成为蒙台梭利式的教师,首先必须准备自己。在学校,当教师开始工作时,她必须相信“儿童将通过工作显示自己”;必须排除关于儿童水平的一切先人之见,一定不要被儿童的多种不同类型(指举止有些失常的儿童)所困扰;她应该把所有儿童都想象成心理正常的儿童;她必须相信,当她面前的儿童找到他感兴趣的工作时,就会表现出真实天性。所以,做为教师,她必须注意儿童将会集中其精神。对此她必须投入其精力与此相适应她的活动也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不断变化,她通常要做三方面的工作。

教师工作的第一阶段是应该注意给儿童提供一个令他感要安全可靠的环境。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她所有都具都小心地依次摆放,永远保持美丽、光泽与完美。这样,对儿童来说,一切东西都是新颖、完整、可随意使用的。这意味着教师本身在仪表上应富有吸引力,令人喜爱,并且保持整洁、沉稳、有庄严感。这些都是教师依照自己的方式可以实现的理想。但我们还必须时刻牢记,当我们出现在儿童面前时,这些理想就是我们可选择的同伴。教师的仪表是赢得儿童信任和尊敬的第一步。教师应留心自己的举止,要尽量做到轻盈而文雅。这一年龄的儿童把他的母亲理想化了。我们可能不了解她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当儿童看到一个漂亮的妇女时,他常说,“她多美啊,跟我妈妈一样!”他母亲很可能一点都不美,但对儿童来说她却很美。儿童羡慕的每一个都跟他母亲一样美。所以,教师的仪表就成了儿童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而教师本身是儿童世界的最重要部分。

关注儿童的环境是教师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责。也许这方面的效果是间接的、不明显的,但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甚到是终身的影响。

学会“干涉”儿童

对这些不守秩序的小孩,对这些相互混合和变化无常的幼小心灵,对这些我们希望吸引和使之专心于工作的幼儿,我们能够做什么呢?有一个容易被误解的词,即教师必须有魅力,必须诱使儿童。如果教师忽视了环境,设备上积满灰尘,教具破烂不堪、乱七八糟,特别是如果教师本身邋里邋遢,对儿童举止粗暴,那么,教师就不能达到其教育目的。在注意力的集中出现前的这一最早时期,教师必须像火焰一样用她的温暖去振奋、活跃和鼓励所有儿童。在注意力的集中出现前,教师可以或多或少采取她认为是最好的措施,她可以对儿童的活动进行她认为是必要的干涉。

有这样一个关于圣徒的故事也许值得我们思考。在一个人们的行为极其粗暴的城市,一位圣徒在街上发现了一些弃儿,他把这些儿童聚集在一起。他做些什么呢?他尽量让他们娱乐。这就是教师在这个时候必须做的工作。既可以讲故事、做游戏,也可以哼摇篮曲和朗诵诗歌。教师若是有吸引儿童的天赋,就能使他们做各种练习。即使没有什么的教育价值,至少有助于他们的安静。一个生动活跃的教师比单调乏味的教师更富有吸引力。只要我们勇于尝试,都能成为生动活跃的教师。例如,每个教师都能够高高兴兴地说:“今天我们把所有东西都移动一下!”,都能够同儿童们一起工作,同时以一种生气勃勃的和令人愉快的态度鼓励和表扬他们。或者她可以说:“这个黄铜水壶太脏,需要擦一擦。”或者她还可以说:“让我们到花园里去摘鲜花吧!”教师的每一行动对儿童来说都能成为一种召唤和诱因。

这是教师工作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儿童不断地打扰别人,那么教师最实际的措施就是打断他。我们确曾说过,而且还经常重申,当儿童专心于他的工作时,我们切忌不要去打搅他,以免中断其活动周期或阻碍其自然的发展。然而,当儿童打扰别人时,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反的方法,应该中断干扰活动。教师干涉的方法既可以采取惊叫的方式去中断,也可以对这些孩子表现出一种特别的甚至是完满深情的兴趣和关注。比如教师对孩子说:“你好,请跟我来,我有些事让你去做”或者对一个不愿受别人指示的孩子说:“我们一起去玩吧。”这样教师便可以有效地让别的孩不再受到干扰。

教师取得成功的原则

在儿童还没有获得专心于某件事的能力之前,是不能使用这种教具的,必须等待。通常是在实际生活的练习中向儿童展示教具。儿童一旦表现出对某种教具发生了兴趣,教师就千万不要打断他,因为这一兴趣符合自然的法则,而且开始了新的活动的整个周期。

同时,教师必须小心谨慎。不干涉儿童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打扰他。这正是教师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儿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开始专心于某项工作,教师从他身边走过时哪怕只说声“好”就足以使儿童厌烦不已。儿童对另外的事情发生兴趣很可能要在两周以后。如果另一个儿童对做某事正感到困难,而教师去帮助他,他就可能会把这件事整个推给教师去做。儿童的兴趣不只是集中于操作本身,而通常是以克服困难的愿望为基础。“如果教师想替我克服困难,那就让他做吧,我不再感兴趣了。”就是儿童的态度。如果儿童正努力举一样很重的东西,而教师试图帮助他,他常常就会让教师去做,自己却跑开了。教师的表扬、帮助甚至看他一眼就足以打断他或破坏他正在进行的活动。说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即使儿童只是意识到有人看着他,这就可能发生。如果我们工作时,有人看着我们,有时我们也会感到无法继续下去。教师取得成功的重大原则在于:儿童一旦专心起来,她就表现出好像儿童不存在一样。她只需迅速的一瞥就能看到儿童正在做什么,但不要让儿童发现。这以后,儿童不再受厌烦的困扰。他开始有目的地选择其工作。在很多儿童同时想要做同一件事的教室里,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但是,即使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没有请求的情况下,教师也不宜干涉,儿童自己会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职责仅在于向孩子们提供他们所欠缺的新的教具而已。

当儿童的精神正在形成时,教师有时是需要像一个好的贴身仆人侍候主人的方式中获得相应的启发。仆人让其主人的梳妆台保持整洁,把毛刷放到适当的位置,但他并不告诉他的主人什么时候使用毛刷;一日数餐,他都得侍候,但并不强迫他的主人用餐;他做好每一件事后一句话也不说就悄悄地走了。教师服务的主人就是儿童的精神,当它表现出有某种需要时,教师必须迅速地作出反应。当主人独自一个人时,仆人绝对不会打扰他,但是,当主人喊他时,他迅速地跑去看主人需要什么,而且很快回答“是的,先生。”如果他觉得主人需要赞赏,他就立即加以赞赏。甚至他觉得一点都不美的东西,他可能也会说“多美啊!”同样,当儿童聚精会神地做某项工作时,我们绝不要干涉他。但是,如果儿童希望我们的认可与赞赏时,我们就应该毫不责备我们的赞美之辞。

从教师和儿童关系的心理方面讲,教师的作用和方法类似于仆人。他们为儿童的精神服务。这是史无前例的,特别是在教育领域。这不同于当儿童肮脏时给他洗洗、帮他缝补或洗衣服。我们不是为儿童的身体服务,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他要发展,就必须自己动手做这些事。教育的基础就在于不要以这样的方式为儿童服务。儿童必须通过自己动手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地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没有干扰地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儿童的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独立发展阶段。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自己去独立思考决定以及行动。当然,这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工作,它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丰富、完善并趋向完美。

教师对待儿童错误的三大原则

教师在儿童作业本上所画的所有叉叉,教师的所有斥责,只能起到降低儿童的活力和兴趣的作用。告诉儿童说她调皮捣蛋,或者说他是笨蛋,这只能使他感到羞辱,只会触怒和侮辱他,而不能帮助他。

1.有错不可纠

学校的儿童是自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组织。事实上,组织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组织是儿童获得更大程度自由的必要条件。儿童在其环境中获取经验,从而不断地完善他自己。但儿童还必须做一些专门的事情,他一旦集中起精神,就可能全神贯注地做很多工作。儿童越是活跃,教师就越不活跃,到最后,教师几乎可以站到一边,成为局外人。

这样,一个由儿童融合而成的社会群体就形成了。这种社会群体是一个十分娇小的组织,象胎儿的生命一样,我们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创造一个让他们感到适应的环境而己。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存在着教师和儿童之间的正确关系。有一件事,教师是绝对做不得的,那就是,通过表扬儿童的工作或者通过惩罚做错的儿童,或者甚至通过纠正儿童的错误来干涉儿童。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好笑,而且很多人还把它当成一种障碍。他们说:“你不纠正儿童的错误,又怎么引导他们进步呢?”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经常批评其学生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不仅在知识的学习上这么做,在道德培养方面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必须用奖励和惩罚这两股缰绳来引导儿童的培养。

如果到了不得不奖励或惩罚儿童的地步,那就意味着儿童还缺乏指导自己的能力,因而教师不得不这样做。但是,如果儿童已开始了工作,奖励和惩罚就成为多余的了,它们只能压制儿童精神的自由。

我们要废除奖励,可能不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它几乎不会影响儿童,而且一年只有一次奖励。然而,惩罚就不同了。惩罚无日不有,批改作业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给学生们打0—10分。0怎么又纠正得了儿童的错误呢?打完0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说:“你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不听我讲,这样下去,你永远也考不及格。”教师在儿童作业本上所画的所有叉叉,教师的所有斥责,只能起到降低儿童的活力和兴趣的作用。而不能帮助他。因为,要想儿童不再出错误,他就必须更加熟练。可是,如果他没有达到标准,而又失去了自信,他又怎么能变得熟练呢?过去,教师常常给笨拙的儿童套上个驴耳朵,儿童的字写得不好时,教师经常扇耳光。但是,“驴耳朵”和“扇耳光”完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练习和经验才能纠正缺点。而且,要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还得经过长期的练习。不守纪律的儿童是在同其他人一起工作中,而不是通过别人说他调皮捣蛋才变得守纪律的。

儿童只有通过长期自觉地练习才能得到改进和纠正。

正如儿童有时出了错自己还不知道,教师们往往也会去无意识之中犯下种种错误。遗憾的是,因为害怕给儿童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教师常常认为他们自己应该是绝对不会出错的。这样,如果他们真的犯了错误,当然就不会向儿童承认。他们的尊严建立在一贯正确的基础之上,因而他们不得不总是正确的。当然,有时这也不全是教师的过错,真正应该指责的是那些建立在错误基础之上的教育制度。

2.应该培养对错误的友好感情

其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社会生活的客观事实之一。承认这一点就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如果我们探索真理,尊重事实,就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否则,我们全都将完美无缺。所以,我们完全应该培养对错误的友好情感,把错误当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生活中的许多错误在时间的推移中会逢然而然地得到纠正。幼儿开始行走时左右摇晃,打颤而且还会跌跤,但最后他能够走得稳稳当当。他通过成长和经验纠正其错误。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总是沿着光明大道朝着至善尽美顺利前行的人,那就是自欺欺人。事实上,我们接二连三地犯错误,而又没有自我纠正,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生活在一个脱离实际的幻想之中。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因而从不注意其错误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我们无论注意什么,总会看到有错误存在。如果我们要寻求至善尽美,就必须注意我们自身的缺点。因为只有通过纠正自己的缺点,我们才能进步。

即使是人们认为十分严密的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中,往往也是存在着人们无法忽略掉的错误。任何科学都只能是近似的,绝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科学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例如,医生给病人注射抗生素,有95%的成功率,但重要的是还有5%没有把握,没有指正它的又错误率就不可能得出或接受其任何数字。也正是对错误率的估计才使它具有价值。错误率和资料本身同等重要,没有错误就没有可靠的资料。在严密的科学中,对错误的估计都是这么重要,在我们的工作中就更为重要了。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千万不要回避错误,相反,在培养对错误的友好悲情中去纠正错误有时会让你有更大的进步。

3.积极为儿童创造自行纠错的环境

既然错误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在纠正或避免错误前,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错误。在学校里,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儿童或者其他人还是会出错误的。所以,我们需要把这条原则当作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纠正错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儿童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应该有检验错误的方法,以分辨自己是正确还是错误。

在普通的学校里,儿童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在犯错误。他们无意识地犯错误,而且对其错误漠然视之。因为纠正错误是教师的事,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事。这同我们的自由观念有多么大的差距啊!“如果我不能自我纠正,就不得不寻求他人的帮助,而别人对错误的认识并不比我好。如果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自行纠正,该有多好啊!”如果有什么可能使人优柔寡断的话,那就是在没有别人的建议下,他就驾驭不了事态的发展。这就会导致产生自卑感的产生和缺乏自信心的缺乏。“控制错误”就好像一个指针,它能告诉我们是朝向目标之路还是偏离目标之路。假若我想去某个城镇,但不知道路线。为安全起见,我查阅地图并寻找路标。看到有个路标上写着“艾哈迈达巴德——两英里”,我心里就踏实了。但是,如果我突然看到有个路标上写着“孟买——50英里”,我就知道自己走错了。地图和路标是个助手,没有它们,我就得向其他人问路,就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得到相反的回答。无论到什么地方,可靠的导引和检验的可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教育一开始,科学与日常生活需要必须接受的事实就是“承认自己会犯错误”。我们不仅要对儿童进行教育,给他们提供活动的材料,而且同时还必须在教学与教具中给他们提供这种事实。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是否和什么时候偏离了自己的正确方向。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人人都实施了这一原则,那么,教师和母亲是否完美就无关紧要了。我们都可能犯错误的这一事实激起儿童的内心深处厚厚的钟爱之情。这也是母亲和儿童之间产生融洽关系的又一原因。错误使我们变得更加亲密,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朋友。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比在争取完美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友爱。

记住,在我们的学校里,儿童最早做的练习之一就是将一套高度相同而直径各异的圆柱体嵌入相应的圆孔。第一步是让他们认识到每个圆柱体都是不同的。第二步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着圆柱体顶端的圆头。儿童开始做将圆柱体嵌入孔内的工作。但最后他发现,他嵌错了一个。剩下的这个圆柱体要比余下的这个圆孔大许多,其他的一些圆柱体又嵌得太松了。儿童再次查看,更仔细地研究所有圆柱体和每一个孔。现在他碰到了一个问题,剩下的那根圆柱体表明他嵌错了。然而,正是这个错误增添了这个游戏的趣味性,使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所以,这套教具满足了两种要求:一是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二是让儿童学会控制错误。

我们设计的教具总是具有能够在视觉与触觉方面进行错误检验的属性。2岁儿童使用圆柱体嵌入物时很快就能得到矫正错误的观念。这将走向完美之路。通过日常练习,儿童充满了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变得完美了,而只是意味着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产生了缺乏欲试的愿望。

告诉儿童,说他聪明或者蠢笨,说他反应灵敏或者迟钝,说他好或者不好,都是一种背叛。儿童可能会说:“我并非至善尽美,也并不是全能,我知道我可能会犯错误,但我能够自我纠正,从而找到我的道路。”所以,他们具有了明智、确信和经验,这是一笔足够他们走完人们旅程的保险旅费。儿童必须自己明白他能够做什么。对教育者来说重要的,不仅是给予儿童教育的方法,而且给他提供能将其错误告诉他的指示物。

让我们看一看受过这种教育的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他做出了一道算术题,但总想知道怎样检验其结果,而且他已经养成习惯了。检验常常甚至比算术题更能吸引他。阅读也是如此。有个练习,要求儿童将写有名称的卡片靠在相应的物体上。为了让儿童进行检验,用一张单独的卡片,在上面画上同样的物体,物体下面写上它的名称。儿童的最大乐趣就是用这张卡片来检查他做得对不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或不经意的出错也许可以把我们带向了完美之路。儿童对做得更好的兴趣、不断的自我检查和自我测验对保证其进步来说其作用也不可低估的。儿童的天性倾向于准确,获取准确的方法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在一所学校里,有一次,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一张“告示牌”,上面写着:出去,关门,回来。她认真地看完这张告示牌,然后照着去做。但是她在中途停下了,跑去问老师:“如果我已经把门关上了,我又怎么回来呢?”“你说得很对。”老师说,“是我写错了。”然后老师重新写了这句话。“对了。”小女孩微笑着说,“现在我能做到了。”

在认识错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兄弟般的情谊。错误把人们分开,但纠正错误又把人们团结在一起。无论在哪里发现了错误,纠正错误就成了普遍的兴趣。错误本身变得有趣了,它成了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当然也成了人们之间友谊的桥梁。它特别有利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当错误成为一种自然现象时,就容易控制得多了。儿童发现了成人的某些小错误,并不意味着他就会不尊敬成人,相反,在纠正错误的过程却更加强压了成人的尊严。从这种意义上讲,出错与纠错并不是一件小事。

教师应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不仅教师的职能需要改变,学校的环境也需要改变。学校应该成为儿童可以自由活动的地方,这种自由不仅仅是内部发育中潜在的、精神上的自由;儿童的整个生物体,从他的生理、生长部分到机体活动,都将在学校找到“于成长发育最为有利的条件”。这是一项社会性的革新,它可使广大民众相信,由于采取了节约原则,确实花费少而又优雅得体——没错,他们所要求的就是既花费少,又优雅得体。

以上原则尤其适用于设在住有学生父母的楼内的学校,如像最初的“儿童之家”。

1.造一个适合儿童发育的学校环境

在自由学校的房间里,我们需要为儿童们提供一些特殊的情况。现代教室面积的增大就是由心理卫生学决定的;自由流通的空气以及所需的空间根据有关生理呼吸的“求容积法”计算出来;因为同样的原因,厕所必须增加,同时还要设置洗澡间;生理卫生学进一步要求修建混凝土的地板和可清洗的护壁板,并设有中央暖气系统,有饮食供应;同时花园和宽阔的阳台已被视为儿童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宽大的窗户可保证光线自由进入;体育馆有宽敞的大厅以及各种各样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设备。最后,最为复杂的是课桌,有时是名副其实的带有搁脚板的木制或铁制的器械;为了防止儿童过多的相同运动或固定不动而产生畸形,座位和桌子都是可以自动旋转的。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学校卫生学”的错误原则,从而导致了经济上的灾难。在现代学校,洁白的服装和每件东西的可洗性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胜利;在这一时代中防御细菌似乎是人类生活唯一的关键。

总之,他们要求拓宽教室,不是遵从呼吸法则,因为空调系统不仅窗户能适当打开,而且还使以立体空间度量为基础的测量受到忽略;他们要求拓宽教室完全是因为自由活动的儿童需要空间。由于儿童的行走练习一般是在室内进行,如果允许他们在家具之间自由活动,那就必须增加空间才够。与此同时,心理卫生学正在以一种全新的积极的姿态出现去学校中。当然,要达到理想的完美境地,“心理”教室必须比“生理”教室大两倍才行。大家都知道,我们认为的舒适感觉是房间的地面的一半必须空着,不放置任何东西,这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令人愉快的、自由活动的可能性。这种愉快的感觉比在一个塞满家具的中等大小的房间里呼吸要舒服得多。

家具的缺乏在卫生学中的确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在学校中,我们建议使用“轻使的家具”,这种家具既简单又经济。如果它很容易清洗,那就更好了。特别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将“学以上所提到的”轻便“的家具,从根本上讲应该是”艺术的美“在这种情况下,美不是产生于臃肿或奢华,而是家具的浅绿色的高雅、和谐与简单、轻便、洁净融为一体。就像儿童们的新式服装一样,比以前的更精致、更简单、更经济。位于帕利戴罗乡村的”儿童之家“是为纪念古尔瑞尔·贡冉嘎侯爵而建立的。在那的每个小城镇都有一个艺术陈列室,这是实用观念和艺术本能相结合的结果。在过去的年代里,意大利是一个容纳艺术和优雅的地方;今天,在所谓”卫生“的普遍暴戾之下,几乎所有的珍宝都已去向不明,有关它们的记忆正逐渐消失。玛瑞尔·玛瑞尼所从事的是一项令人愉快的事业,他对乡村过去的艺术珍品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并通过再造赋予它新的生命。在那个”儿童之家里,家具、桌子、椅子、餐具柜、陶器的形式和颜色、纺织品的图案以及各种装饰等,都带有古老的乡村艺术的风格——简单、淳朴、优雅、自然、美观、大方。这种乡村艺术的复活可能是一种艺约措施的一种新发现,也许会成为一种新风尚。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类似的既简单典雅而又弥漫着艺术气息的家具来代替目前学校单调乏味的桌椅,岂不是既实用经济又充满创新的乐趣?

如果有朝一日,意大利各地的乡村艺术都得到了同样的研究,我们将看到每一省区又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传统的“各种各样的家具”纷纷出现,它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鉴赏力和改变我们的一些不良习惯,由此,人们现实的艺术情感与远古文明的结合,也许将给受到窒息的现代人注入新的生命。

艺术的人性化,将使那些习惯于只想到死的人在丑恶和黑暗之中升华。确实,今天的“卫生所”连同它们那没有任何装饰的墙和洗得发白的家具,一看就像医院;而学校似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坟墓,在那里,黑色的课桌像灵柩一样一行行排列着;教室里只有黑色的课桌、光秃秃的比太平间更缺乏装饰灰色的墙,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儿童饥渴的心灵“接受”教师授予的难以消化的知识食粮。换言之,凡是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东西都必须搬出教室,以便教师运用他的演说艺术并在其煞费苦心的办法的帮助下,成功地使他的学生那游移不定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事实上,如果一个儿童真正被他自己的工作所吸引,那么没有任何装饰品能分散他的注意;相反,美既有助于集中思想,又可使疲乏的精力得以恢复。

这些想法也许有点奇怪,我们真正想表达的是说:最适合一个人生活的地方应该是一个美丽的环境;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学校成为“观察人类生活的实验室”,我们就必须把美的东西都聚集在里面,就像细菌学家的实验室,为培养杆菌必须备有炉子和土壤。

另外,学校中的桌椅也应当是轻便,不仅仅是它们便于移动,同时也是为了使它们更具有教育性。出于同样的考虑,我们给儿童使用瓷碗、瓷板和玻璃杯、玻璃吸管,因为这些物体最易打碎,它们本身就意味着对粗鲁和漫不经心行为的警告。这样,儿童被引导自行纠正错误,训练自己行动小心、准确,不碰撞的、打翻、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文明和有节奏,并逐渐地成为各种器皿、用具的完全自由和沉着的管理者和爱护者。同样,孩子们将习惯于尽力做到不弄脏、弄坏他周围那些洁净、漂亮和常用的东西。于是,他便在自我完善方面向前跨出了一大步;他们的各种动作将保持统一与协调,他们的活动更加灵活、自由。用同样的方法经常让儿童享受恬静和音乐的乐趣,他们受过这种熏陶和训练之后,就会厌恶噪声和吵闹声,也避免自己随意发出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或同别人吵闹。

另一方面,在普通学校里,那些沉重的、坚固的,甚至连搬运工人都搬不动的课桌,即使碰撞上一百次,即使他在这样的黑色桌椅上洒上一千个墨迹,即使把这种金属盘掉落在地上一百次,它们既不会破损,也看不出污迹!然而,却使孩子们长期沉浸在自身缺点的海洋里而毫无觉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更倾向隐藏自己的错误,甚至学会了说慌和伪装的伎俩。

2.造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生活环境

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是离不开运动的,这是一项人们公认的卫生原则。但是,儿童的运动需要确立一个有效的“智力目标”,否则,这些运动会给儿童带来厌倦和烦躁。正如……当许多人被迫去做“没有目的的动作”时,他们会感到可怕地空虚。为惩罚奴隶所发明的酷刑之一,就是强迫他们在地上挖深坑,然后又让他们把坑填平。换言之,就是使他们的工作没有自身的目的。

对疲劳的实验表明,伴随智力的有目的的工作与等量的无目的的工作相比,较不易使人疲劳。因此,今天的精神病医生建议,不是通过“户外锻炼”,而是通过“户外工作”来治愈神经衰弱。

所谓“重建”的工作,也就是说这种工作不仅仅是“动脑”的结果,而是趋向心理肌肉的协调。这些活动不是目的的直接结果,而是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比如掸掉灰尘或清洗一张小桌子、扫地、布置或清洁桌子、刷鞋子、铺地毯等。这些由仆人为保护属于他主人的物品所进行的工作,与技工的工作大不相同,技工是通过智力上的努力去生产产品。前者是一种简单劳动,它不需要更多的智力活动,因为它的目的只是指向那些简单的动作;后一种是生产性的工作,它需要一些初步的、智力上的准备,需要协调处理一系列伴随着感觉练习的非常复杂的肌肉运动。

我们这里指的“重建”工作主要是提供给儿童们一个在解劳动基础之上的自我训练,从而学会协调自己的动作。

这种工作是由与“自由运动”的心理原则相一致的所谓的“实际生活训练”所构成的。因此,必须为它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就像我们应该在鸟笼里放置树枝一样,让儿童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模仿和活动的本能。儿童的生活环境设施及用具应与儿童的身材和力量成比例:能搬动的轻便家具、手臂能够到的低矮食品柜、容易操作的锁、带轮子的柜子、易于开关的轻便门、墙上高度适中的衣夹、小手能握住的刷子、大小适度的肥皂块、大小合适的脸盆(适于儿童盛水与倒水)、轻巧的圆柄扫帚、容易穿脱的衣服。这些都是能够刺激其自发活动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可以逐步完善其协调动作而不会感到疲劳,并学会人类活动的优雅与灵巧,就像小猫完全在本能的引导下学会优雅和灵巧的动作一样。

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助于他们自我训练和自我发展的自由活动场所,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他的社会意识将在与其他自由活动的儿童共同建立的关系中形成,他的合作者是保护和帮助他成长发育的那些家务设计;儿童在学会满足自己、保护和控制自己的环境中获得崇高的意识——这些都是伴随“自由运动”的人类协同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不仅毫无疑问地自觉地进行工作,而且还通过工作使自己的精神健全,恰如他的身体沐浴在新鲜空气中,他的四肢在草地上自由伸展一样。他的生理器官将在工作中成长发育并日益强壮。儿童从这种个性意识的发展中获得了坚持履行其任务的冲动,并在兢兢业业地完成它的进程中表现出理性的快乐的冲动。

第二章 纪律教育

通过给予自由获取纪律

人们认为,孩子讲纪律必须到一定年龄,过了各行其是的年龄,而且要经过艰难的训练。当然,我们的教育体系里的纪律概念与一般所说的纪律完全不同的。如果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那么纪律就必须是积极主动的。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人像哑巴似的一声不吭,或像瘫痪病人似的一动不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一个守纪律之人指一个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这种积极的纪律概念,当然不易理解,也很难养成这种纪律。但是肯定地说,这种纪律中蕴含着与旧时代那种绝对的、不容讨论的、高压下的”不许动截然不同的教育原则。

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守纪律的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项技能。因为孩子现在是在学习活动,而不是学习静坐;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生活作准备,是为了通过养成习惯和实践获得在社会或集体生活中轻松而正确地完成一些简单动作的能力。这里,孩子们所习惯的纪律,不仅仅限于学校环境,而且也包括社会。

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愉快,孩子需要自由。但是,自由的限度应控制在维护大局利益范围内,而不失良好的家教。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扰乱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该予以制止。至于其他的一切——即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各种表现——无论什么行为,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教师不仅要允许,还必须进行观察。因此,教师自己在经过科学训练之后,不仅要具备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还要具备观察自然现象的愿望。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应该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而不是主动施加影响的观察者。而且,她的被动性包含着她强烈的好奇心,包含着对她希望观察到的现象的绝对尊重。教师必须理解和时时感觉到自己观察者的角色。

在传统教育理论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大多不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总是随便打击学生。当她到“儿童之家”的头几天,无法维持教室的秩序和安静时,她左顾右盼不知所措;仿佛在请求大家原谅,又仿佛在请求在场人证明这不是她的过错。我们虽反复对她说,开始没有秩序是必然的,可是她一点儿不理解。最后,当我们告诉她除了看着孩子们外,什么也不必做时,她问自己是否应该辞职?因为照此做法,她以为自己已不再是一个教师了。

但是,当她开始发现她的职责是辨别哪些行为应该制止、哪些行为应该观察时,这位从旧学校来的教师便感到自己非常空虚,并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这项新任务。事实上,在这方面没有经过训练的她,很长时间感到羞愧和无能为力;然而,如果在实验心理学方面她的科学文化和实践经验宽广些,那么她就能很快地发现生命的奇迹,并对之深感兴趣。《我的百万富翁叔叔》描述了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旧学校维护纪律的方法的生动事例。这位“叔叔”小时候很调皮,处处捣乱,简直闹翻了天。后来,他被送进了学校,生活得极端痛苦。人们都叫他福福。在这里,援引一段福福第一次动心向善的经历:有一天,福福来到漂亮的小福费塔身边,当他发现小福费塔非常饥饿,还没有吃午饭时,他的良心第一次受到了震动。

他看了看周围,又看看福费塔,站起身来,拿出自己的午饭篮子,一句话也没有说,放到了福费塔的裙兜里。

然后,他从她那儿跑开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低下头,流出了眼泪。

我的叔叔真的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流下眼泪。“他第一次看见了一双满含着悲伤和泪水的善良的眼睛。他忐忑不安,羞愧难当,实在没脸在一个饥饿无食的人面吃东西。”“他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使她接受自己的小篮子,更不知道找什么借口来解释送给她吃的东西。他只好让自己幼小的心灵忍受着这第一次剧烈的冲动。”“慌乱得不知所措的福费塔快步向他跑去。她极温柔地移开他那掩着脸面的胳膊。”“‘别哭,福福’!她温柔地、几乎像是在恳求地说,好像是在对她可爱的布娃娃说话。她像母亲般亲切,举止文雅而庄重。”“然后,小女孩吻了他一下。叔叔由于内心的激动顺从了,双臂搂住她的脖子,默默地,抽泣着,回吻了她一下。然后,吸了一口气,擦去脸上那激动的泪痕,咧开嘴笑了。”“刺耳的呼叫声从院子的另一端传来。”“喂,喂,你们俩在那儿干什么呢,快点,两个都进去!”“那是他们的监护人——教师。她用像对待两个打架的孩子一样的鲁莽行动,压倒了一个判逆者内心出现的第一次自发冲动。”“是大家回校的时候了——每个人都必须服从校规。”

教师们通常的所作所为就像上面描述的那样。他们不观察也不分辨他们所压制的儿童活动的本质,他们几乎是在不自觉地要求孩子们保持不动。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把她的小伙伴们召集在她周围,她则站在中间一边比划一边说着什么。这时老师发现了,马上跑了过去,抓着她的胳膊,告诫她要安静。但是我在观察这个孩子时发现,她是在扮演其他孩子的老师或妈妈,教他们做祷告,向圣灵祈祷,画十字,看上去她俨然一个指导者。另外一个小男孩,他经常乱说乱动,被认为是不安分的、反常的孩子。一天,他专心致志地搬桌子玩,因为弄得响声太大,立刻被老师发觉而被罚站,不许他出声。这是可以变得协调的并向有益的方向发展的举止在这个孩子身上的初步表现。通过这种举止孩子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因此这是本应得到尊重的行动。事实上,打那以后,这个孩子不管移动什么小东西,或在桌子上摆什么东西,都像其他孩子一样,高高兴兴、安安静静的去做。

孩子做事多是出于兴趣。当孩子模仿教师收书时,正是对这种行为感兴趣,但教师在成人的判断下总表现出反感情绪,他们首先想到的却是要孩子回到他的位置上去,对孩子说:“别动!回你的座位。”然而孩子正是通过这种行动表现出做好事的愿望,正是在这一时刻,例如让孩子练习“东西用后归还原处”,能使孩子大受裨益。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的中间有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学校里有个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去,但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着看着周围。在他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是非常有意思的,当时要是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了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尽管孩子完成任务,但却失去了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习新知的快乐。看到那些玩具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而通过他自己努力使用智慧才能发展其内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这位教师阻碍了这个孩子的自我教育,而且没有给孩子任何有益的补偿。这个小家伙在感到自己快要成为胜利者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被一双铁钳一样的手举了起来。原来他脸上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种呆滞表情。

当教师们观察得疲倦时,便听任孩子们为所欲为。我看见有的孩子把脚搁在课桌上,或者用手指掏鼻孔,却没有被及时纠正;我又看见一些孩子推他们的伙伴,脸上现出要打架的神气,教师也丝毫没有注意。于是我不得不进行干预,严肃地指出这些行为必须加以制止,应逐步减少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使孩子们分清好和坏。

纪律能维持多久,这与方法有关,教师必须对此颇费口水,并且要有耐心坚持到底。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分清好坏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所有这些要求都是因为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所有的孩子在一个房间里忙忙碌碌地进行有益的、运用智力的、自觉的活动,而没有粗野的举动。这样的房间才是一个真正具有良好纪律的教室。

当已经建立了个人的纪律,若能安排孩子各就各位,同时设法使他们懂得这样安排会使他们看上去更好,懂得教室秩序井然是一件好事,懂得这样的布置是好的,令人赏心悦目的;于是他们就安安静静一声不吭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这将是一种练习上课的结果,而不是强迫的结果。要使他们懂得这一切不能通过强制练习,要让他们理解遵守集体秩序的原则——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所说的儿童自由,并不是指他们在观察植物、昆虫等这些东西时所用的那种简单的自由。

我们必须采取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去帮助儿童赢得自由。换句话说,对儿童的训练应帮助儿童把限制他活动的社会束缚尽量地减到最少。

教育首先必须以引导孩子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为目标。随着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一天天成长,他们的自发表现就会慢慢变得日益明显,真实地表现他的本性。

纪律教育的独立性

独立是每个人终生面临的问题。对于孩子,要尽早培养其独立意识。婴儿从断奶的那天起,就开始了走上独立道路的努力。

意味着不再依赖于母乳。他将找到各种食物代替这种营养源,这意味着他的生存手段增多了,他能在某种程度上选择自己的食物了,而原来他却完全局限于一种营养形式。

但断奶只是独立的一部分,他仍需要父母帮助照顾他。这个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他仍是别人的奴隶。但到了3岁,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独立和自由地支配自己了。

依赖人的人就不是独立的人。“我不希望别人侍候我,因为我并非无能。”人必须具有这种思想,才能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自由的。

儿童的独立是个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儿童的一切问题就是要解决独立的目的。我们必须帮助他们不用人搀扶而学会走路、上下楼梯、拾起掉落的物品、穿脱衣服、自己洗澡、口齿清楚他说话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等等。我们必需给予孩子的帮助是使他们能够自己达到目的,满足愿望。这些都是培养独立性的教育的一部分。

服侍小孩使他们被奴化了,而且十分危险,因为这很容易抑制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习惯于把孩子当成木偶,给他们洗,喂他们吃,好像他们是布娃娃;我们总是不停地认为孩子不会做事,不知道怎样做。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他们去完成他们自己拿匙,怎样把食物送进嘴里,母亲不是好母亲。

教孩子自己照顾自己非常困难,而很多父母是孩子的奴隶。这样做对母亲比较容易,然而对孩子很危险,因为这会堵塞孩子生命发展的道路,在这各道路上设置障碍。

一个人不为自己的需要而操心,一味只叫别人来满足自己,他的思想也将变得迟钝。这样的人若是有朝一日发觉自己处于低能的境况,想重新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那时他会觉得自己再也无力做到这一点了。特别应该向社会特权阶级家庭的父母指出这种危险性,如果他们的孩子任意使用他们的特权。不必要的帮助是天然发展的最大障碍。

奴役和依赖不仅“白白地浪费生命”,导致软弱无能,而且在正常人的个性发展中也明显地表现出堕落和退化。很多孩子变得盛气凌人,飞扬跋扈,就是一种牺牲品。专横跋扈和软弱无能是相辅相成的。专横跋扈是想征服他人,使别人屈从自己、为自己工作所表现出的一种情绪。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主人对待仆人就像暴君,这是一种奴隶的心态。

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满足自己生命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行动,他就征服了自己,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他的能力,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给予孩子宽松的环境

从生物学观点看,幼儿的环境必须最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从生理及心理方面这包括大脑的自由发展教育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由。这样,儿童的生命就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一个儿童的生命。必须把教育理解为对儿童生命的正常扩充与发展给予积极的帮助。儿童有正在成长的身体,有正在发展的心灵,即由生理和心理构成一个神圣整体,它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本身。我们既不要损害也不要压抑存在于这两种生长形式之中的神秘力量,但是我们必须等待,我们知道,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将陆续展现出来。

作为生命现象的第二因素环境对个体生命施加的影响越大,个体生命就可能越不稳固或变得越强。环境适宜,有利于生命,环境不适,就将窒息生命。例如棕榈树在热带长得很繁茂,因为那里的气候条件适于它生长。但是也有许多植物和动物在它们不能适应的地区灭绝了。

只有那些生机勃勃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物种和个体才能永远坚持前进,不断走向胜利,这是一条最基本的真理。

纪律的建立

守纪律的孩子不仅行动有条不紊,而且生活内容日渐丰富。良好的纪律需要不断训练,是教师与孩子们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

命令、说教,甚至动用惩罚要逼迫孩子守纪律往往效果不长,而且适得其反。当现实生活要求真正的自觉的纪律时,那些表面的虚假的纪律现象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即幻觉须让位于现实,犹如“黑暗让位于白昼”。

当孩子集中注意力于工作时,纪律自然而然来临了。在孩子们非常热衷于某件工作的特定时刻,他们的激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细心和耐心、毅力以及持续性、自动性和创造精神,是纪律的充分体现。也正是孩子们走上纪律之路的开始。不管他们承担什么任务(感觉练习、解扣或系带练习、或洗盘子练习),都会同样地保持良好的纪律。

让孩子们完全保持沉静,集中注意倾听从远处传来的低声呼喊名字的声音;细心地完成各种协调动作;不碰撞桌椅、用脚尖走路;使孩子们的天性、运动能力以及心理活动都进入有序状态,这是一种最好的、循序渐进的和有效的培养方法。

在孩子形成工作习惯后,我们要通过督促、监督,严格地要求和帮助遵守纪律经验表明,在建立纪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和用说教来达到目的。没有哪个人是“通过听别人的说教”来学会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的纪律需要经过一系列成套的动作准备,就跟准备真正运用一种合理的教育方法一样。要知道,纪律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建立起来的,要达到目的,不是通过攻讦错误以及向错误作斗争,而是通过自发地工作以及开展活动。

这种方法是经验所得,它符合人的本能要求和生命自然发展的潜在倾向,或者说,符合个人能力的逐步提高。

培养孩子守纪律使孩子其能进行有纪律地学习和工作,行为自己的委为准则,对使其独立、自立有重要作用。例如,我们要抓住婴儿缺乏控制力的弱点,这主要是因为婴儿缺乏肌肉训练。他总是处于无序的运动状态,他摔倒在地,做出奇怪的姿势,或大哭大叫。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身上有一种潜在倾向力求建立协调运动。但是,他还是一个不能准确进行各种肌肉运动的人,也是一个还不能控制自己语言器官的人。虽然他最终会建立起这种运动,但目前还处于充满错误的试验阶段,还在不断地努力去发挥本能中潜在的能力,而且仍然是无意识地进行。对儿童来说,存在着一个如何帮助儿童自愿行动的自然发展问题。所以,有必要教会儿童所有的协调运动,尽可能地把这些运动分解开来,让他们一点点地逐步学会。

例如,要孩子保持安静,就要教会他们如何保持安静,一是闭嘴,二是动作放轻,还要进一步告诉他们各种轻手轻脚的协调动作。如从椅子上起立和坐下的有关动作;走路、在教室里用脚尖行走以及沿着地板上的直线行走等保持平衡所需的动作;教孩子们搬运东西时轻拿轻放;以及教孩子们穿衣脱衣的复杂动作(在学习过程中分解成在框架上系带、解扣等动作)等。甚至每项练习中,也必须把动作分解为不同的几部分。完全的静止状态和连续的完美行为是在“安静!别动”这种普通的命令下产生的。当孩子们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还无法约束自我的时候,通过这样的练习,能使他们在学各种动作的过程中获得秩序感,并形成纪律。这是一个毫不令人惊奇而非常自然的结果。总之,孩子们会自然地作出反应,因为他们处在行动中。但这些行动指向同一个目标,不再显得紊乱,而是在工作。这就是纪律。它代表了通过一系列努力而达到的结果。孩子们以这样的方式受到训练,已不再是当初的自己了,他们不但已经知道怎样去做才是正确的,而且他们已是经过自我完善的个体,克服了年龄的局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现在就已征服了自己的未来。

形成守纪律习惯的孩子能获得更大的自主范围。他们不再需要身边随时有人徒劳地(混淆两个相反的概念)提醒他们:“安静!做个好孩子!”孩子们取得的成果不是由惰性堆积而成的,而是由行动造就的。事实上,只有不断做好事的人才是好人。这里所说的好事,是孩子们的内在发展更有序和有益的外部行动。

孩子们在达到最终目的的道路上,通过克服困难会品尝到精神“有序”的极大快乐。在长期的准备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内心的欢乐、精神的觉醒,构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宝库——在这个宝库中,还不断储存进去甜蜜的回忆、坚强和毅力。这构成他们未来正直性格的源泉。

总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走动,而且学会了完成各种有益的行动。他们掌握一种特殊的行动规范使他们的姿势更加正确、优美、可爱,手脚更加灵活。行动规范也美化了他们的面部表情和他们那双安详、明亮的眼睛,这种行动本身已经反映出他们精神上的美好的成长。

显然,这样自发地(即孩子们自己选择和进行练习)发展起来的协调运动,必然要比没有受过训练的孩子们的无序运动来的省力。肌肉天生就是要运动,肌肉真正的休息就是有规律地运动。肺真正的休息就是有节律地吸入新鲜空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不让运动就是迫使它不进行自律搏动。这样,不但会使它疲劳,而且还会使它退化,这就像不让肺进行呼吸一样,不仅肺立刻就会死亡,整个生命也会随之而死亡。

第二部分 现代条件下的儿童教育

进入21世纪的钟声早已敲响,蒙氏教育理论也深入人心,为各国的教育界为认同,但面对新世纪的儿童及其斩新的生活环境;父母以身作责,择善而行,同时跟教师结成教育同盟,运用批评继承的眼光对待中西两方教育法,培养儿童的道德、智力、体育、劳动四方面的能力。

第三章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儿童教育

现代社会需要了解儿童、解放儿童

人们通常总觉得婴儿还没有意识的行为,他们由于没有思想所以不可能有精神活动。事实上,人们忽略了儿童微妙的精神生活。

儿童由于大多数时候要处于陌生环境中,而且有求于大人,因此无助感很强,他们的无助导致了他们按照大人的意愿去行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儿童每个不寻常的反应都给我们提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每次发脾气都是某种根深蒂固的冲突的外在表现,这种冲突并不能简单地解释成是对怀有敌意的环境的一种防御机制,而应该理解为一种更高尚的品质寻求自我展示的表现。发脾气就如同一场暴风雨,它阻止了儿童的心灵从隐蔽处显露出来。

儿童在成人世界的强大权威下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就在这些外在表现底下,隐藏着一个尚未被认识的儿童,他必须获得自由。教育家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去了解这个尚未被认识的儿童,并为他扫除所有的障碍物,使之获得解放。

现代社会对儿童的影响

生活物质丰富,环境设施现代化,并不能消除儿童在成长中所遇到的烦恼。尽管现代儿童能享有优裕的物质,但是他们仍然要经历相同于旧时代儿童的成长的烦恼。

现在早熟的儿童,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渲染下,已使幼嫩的心灵泛起涟漪,甚至血脉奔张,情不自禁,铤而走险,于是吸毒、服食软性毒品、店铺盗窃、校园内欺压同学、性骚扰、强奸、卖淫等青年犯罪问题,时刻潜伏在儿童成长之路的周围,儿童因而危机四伏,若惹上上述任何一种麻烦,则会陷入苦海无边,烦恼不已。

现代儿童的压力和焦虑的另一方面来自每日生活的家庭。在工商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伦理道德受到非理性的冲击和否定,优秀的伦理传统受到诋毁而渐被淡忘,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遗风,被无情地侵蚀,家庭暴力频生,虐待或疏于照顾儿童,以至令人齿冷的乱伦风化案,祸源竟是儿童身边的亲人!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儿童成为学业功课的奴隶,所受教育形成或了儿童的很大压力。在一般学校里,干劲冲天而富有使命感的教师不多,在烦琐校务的枷锁下,教师对儿童的种种内外困扰和烦恼,也有心无力,无暇兼顾。小小少年也有很多烦恼,但是,现代社会一些家庭家人关系也变得疏远,父母只顾挣钱不管孩子,于是,儿童很容易变坏。

家长不要低估现代儿童的潜在烦恼,要正本清源,先要择善而行,坚持做人原则,善待子女。另一方面,与教师合作,深入了解儿童各方面的烦恼,才能对症下药。

所谓有择善而行,就是好像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马卓安都异口同声鼓吹“回到基本”——回复传统基本道德原则一样,教育儿童要有礼貌、有节制,父母自己遵纪守法,清白做人,以高尚人格给孩子最好的影响。此外,最重要的还是儿童有烦恼时,父母常伴在儿童身边,共谋对策,那么儿童即使再烦恼,也不觉得生无可恋。

新世纪儿童的教育与培养

21世纪已经走到了第二春,这个世纪的孩子已经到了与我们幼年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为了将来应做好什么准备,父母们考虑过吗?

展望将来,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人们以毕生精力也不能学尽所需知识,故“终生教育”(一生不停地学习)是未来大势所趋。

俗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金银、财宝、汽车和洋楼等物质享受的遗产,似乎可保障子孙一世无忧。诚然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物质条件是不可忽略的,可是,现今物欲横流,种种引诱花样百出,若不能坚守做人原则而被诱惑堕落,虽亿万富豪也会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身败名裂,这种事件在历史书上也屡见不鲜。因此,传统智者强调遗下良田万顷给子孙,不如教子孙熟读圣贤书,做清白人,这是有深远道理的。

日本音乐教育者钤木镇一强调,培养孩子具备以下能力和态度,可以帮助他们积极地面向21世纪:

1.优良的自学能力:帮助孩子养成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孩子毕生追求真理,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科技社会。

2.善用余暇的能力:让孩子多学习音乐、绘画、运动等文艺活动。

3.有效的沟通能力:首先要掌握运用母语的能力,此外还要适当地让孩子自幼学一种国际语言如英语。

4.平等待人的态度:让幼儿接触残废儿童和老人,让孩子为残废儿童和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这样可帮助孩子了解不同处境的人。还有,经常让孩子接触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让他们尊重别人的文化和种族。

5.欣赏传统文化的能力:通过趣味性活动,培养孩子认识、欣赏和认同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世界不断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民族文化遭受到了外来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是文化是一种与传统和地理有密切关系的东西。

总括而言,要回答21世纪的孩子靠什么生存和生活这一个问题,并不容易。简而言之,一技之长是必须具有的,其次便是表达能力、强烈的求知动机、善用余暇的能力,还应不存偏见地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

教育子女必须从父母做起

要儿童品行端正,循规蹈矩,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澄清本身的道德价值观念。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形成资讯爆省的局面,似是而非的思想,在“言论自由”理论荫庇下流行起来,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为求哗众取宠,引人注目,不惜言行乖张,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使社会道德混乱,部分传统道德竟受唾弃,但新道德意识和标准却未确立,导致成人社会也是非混淆,善恶难分,何况入世未深的青少年。父母应先审视自己的言行和内心世界,是否足以作为子女的表率。

父母千万不可为了自己一时的享乐而把不良的活动带进家门,或者总是大骂出口,大打出手,一定要以身作责。抚育子女,为社会提供优良人才是父母的责任。

父母心境若憧憬高尚道德,自然会凭良心办事,他们周围环境的事物,自然是悦目美妙的,起码因心境平和而不会迁怒虐儿,不会置子女生死不顾而径自娱乐。何谓“言传身教”?父母言行的一点一滴都会对子母造成影响,父母一定要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把父母的美德传给子女,这是社会付予的责任。

树立父母和教师的新形象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父母、教师的形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严父慈母的形象,在一些孩子心目中幻化为:玩具的“供应商”;照顾起居的“保姆”;伸手要钱的“银行出纳员”;犯了事需要“保驾”的“辩护律师”;万一不能文过饰非,便成为孩子的“代罪羔羊”,成为众矢之的。

父母的责任是养育子女,不仅要供养,还要教育。那些认为自己提供了物质就没事了的父母,是无知和不负责任的。教育家高野清纯主张,无论物质怎样丰富,父母仍有“教”和“养”的形象和功能,不可偏废。新的父母的形象,除了传统慈爱庄重、彬彬有礼的形象仍须保持外,应添加民主作风,尊重儿童的个性,允许儿童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自主和自律,决不是无原则地纵故息。由于影视中的商业运作,教师的形象俨然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教师的负面形象——“轻佻浮躁”、“刚愎自用”、“迂腐闭塞”、“好色贪财”、冷却了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原有的温情和敬意。

然而,父母和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业成绩改进的“最佳拍档”。父母和教师的合作无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方面,也应重建正面的公共形象,以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信心和尊敬。

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包青天”剧中的人物包拯和展昭,他们都有一些高效能教师的共通点:精于专业“精明、能干”、公平、尽责、公正严明、温和、热诚、侠骨柔情、务实、不挑剔、大方得体。我们应重建教师的新形象,为了社会和国家的明天,分清真伪。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道德指导的老师。作为父母,有没有一套道德标准去作为教育子女的指南呢?

由教育工作者协商的道德标准,最近在教育界已尝试间接地建立起来了。

上述普效性核心价值分为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

个人方面:推崇友爱,鼓励创新,尊重人性尊严、独特个性和自由,欣赏美感,赞赏诚实和勇敢,追求真理。

社会方面:歌颂仁爱、良善,尊重共同利益,热爱公平,主张互相帮助,矢志改进人类社会。

辅助价值也分为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个人方面主张修身、自省、自律,遇事自决,态度开朗;社会方面则凡事坚守全法程序,办事民主,强调理性,待人容忍,人权和责任并重,允许机会均等,尊重共同意志,承认社会多元性,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

正确的价值观应从小培养,长大后教之便可能事倍功半。

培养幼小子女的价值观,简单、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则。原来父母以身作则,对幼儿而言,是提供了社会参考模式和榜样,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影响之深,怎可不真言谨行?

体罚是消极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式,“棍棒教育”及为普遍,所谓“棒下出孝子”,是传统教育方法的生动写照。社会上流行的说法认为,“不打不成器”,仿佛毒打对孩子有很大裨益似的。更有甚者,主张“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将教育几乎等同于鞭笞折磨禽兽,以供人类驱使似的。

现代社会普遍认为打(体罚)孩子若失分寸,过了火,便形成虐待儿童的暴行、劣行了,因而立法禁止在肉体及心灵方面虐待儿童,法律制裁任何成人对儿童造成任何一定程度的身心伤害。主要的理由是责打儿童,一方面会失手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和人格成长都会造成挫折和损伤,影响他(她)们健康成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只有打骂。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不听自己的。

惩罚孩子,只是消极的处理违规行为的办法,动辄责打,是迁怒和发泄成人情绪的下下策。“打在儿身,痛在母心”,即使责打孩子,父母也心痛和承受同样的精神痛楚。若在这种原则下,再讲惩罚的分寸、方式、力度问题,然后理智地选择较人道的方法去处理,这种东方教育传统中恩威并重的手法,是否全盘否定,是否连这一点也彻底取消,是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

原则上,家长不能打孩子,教师更不能惩罚孩子,通过适当的方法实现教育的目的,是父母和教师的天职。然而,教育家A·马尔库沙建议,若孩子肆意破坏,对无辜生物下毒手时,家长不宜等闲视之,应理性审视犯错程度,征循专家意见后,在不造成身心伤害的原则下,给他(她)们吃点苦头,让他(她)们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家长、教师、社会训练应该通力合作

家长抱怨子女心散好玩,不思进取;

老师埋怨学生无心向学,不尊师重道;

社会工作者则慨叹学生问题五花八门,疲于奔命;

心理治疗医生也门庭若市,应接不暇;

教育家高唱试行崭新理论如何改革教育;

政治家畅谈试行崇高政治理想如何改造环境;

而饱受成长问题困扰的青少年,万一行差踏错,则顺应舆论的取向,将一切责任诿过于外在环境;

一个社会的错消解了现实的责任,使组成社会的各个群体成功地相互推卸责任。可惜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受害的仍是天真无邪的无辜儿童。

由于社会有错,通力合作是必要的:

首先是家长、教师、社工组成大联盟,有形的组织要算是家长教师委员会了,有机会的话,家长应热心参与。而无形的联系也需重视,家长方面最好能争取接触或参与校政的机会,在尊师重道的原则下,委婉(曲折)地提出合情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细致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士气高昂时发挥其教育功能,学生得益最大。人们常说,有修养的人对端茶倒水的佣人也会彬彬有礼,而教师是孩子培养的“功臣”之一,故家长对教师常存敬重感激之心,抱合作的态度去处理子女品德和学业的问题,是合情合理和有利的上策。不要片面听孩子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盲目投诉会误伤无辜,娇纵子女,使其更胡作非为。

促成家长、教师和儿童专家的结盟是当下的明智选择。结合教师和儿童专家的专业意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照应子女成长的需求,适时地给予援助和鼓励,效果更胜于孤军苦战。此外,家长设法与教师和儿童专家磋商建立共识,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下,合力将儿童培育成材。

正确运用西方教育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界也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教育方法和研究成果,心理学、社会学等成为家庭关注的对象。

在人们简单的二元价值观的指导下,东方的严加管教被西方的宽范自由家教所代替。然而,没有深明西方教育底蕴的素养,家长是不容易灵活发挥家教民主自由化的优点。自由民主有时成为摆脱管束教养的挡箭牌,自由有时成为纵欲的借口,过分信任有时变成失控的先兆。不少家长慨叹儿童渐渐成长后“完全失控”,以反权威、反束缚为时尚,总不肯听信忠告……

全球化日益严重,但是民族的东西是否也要为西方的东西全部代替,这样的问题正是教育界应该好好思考的。时下流行的心理分析、心理辅导多是西方学术背景下形成的,诚然不否认辅导理论与成果有科学根据,确可造福人群,但涉及民族文化心理问题,纯西化理论是否便是现代化?传统管教文化精神是否一文不值?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是否在西方人权,妇权哲学的批判下,一无是处?

任何事物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适宜性有时是判定事物真理性的一条标准。针对中华民族的人口特征及心理特征,如何对待传统教育方法?批判地继承了,发展传统、吸收先进,这是英明的、自知之明的。

日本人的谦让恭敬,韩国人的尊崇节俭,都是以“礼失求诸野”(中原传统礼节遗失,可从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邻国习俗中求得)。反观经济发达的欧美家庭教育衰微,青少年犯罪问题严重,人身安全极受威胁。追源溯流,其原因众多,关键因素是德育受忽略,在采取家庭管教及进行德育时,是否全盘西化是争论的焦点。

德育正是传统教育的重点,一个人的品德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家长当然不宜盲目排除西方,也不宜盲目接受西化,最好是对传统教育方式重新估价,去芜存菁,再将适合本土文化的西方管教方式,谨慎地从实践中验证,将东西文化精华融汇贯通,择优选用,灵活运作,则对子女的管教更有帮助。

第三部分 儿童和儿童早期教育

蒙台梭利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了作用的结果,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她特别重视丰富儿童的早期经验,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同时,她也十分注意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从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下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因此,教师和父母应该随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这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引导,教助和鼓励,使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第四章 婴幼儿的教育

胎教与婴幼儿早期教育

妇女怀胎十月期间是十分注重胎教的,除了注意保健外,还注意精神修养,情操的陶冶,为胎儿提供身心舒畅、情绪稳定的母体环境,并通过有意识的感官活动,刺激胎儿大脑思维反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从古希腊时期起,胎教就流行于世了。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胚胎已有感觉。据中国史书记载,但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期,已有人实行胎教。周文王的母亲在怀胎时已注重胎教,周文王便是严于自律的胎教薰陶和潜移默化下孕育的一代聪慧贤德的君王。周文王为周民族统一天下、开创基业立下汗马功劳。

胎教的效果和历史如此有声名,它的科学根据和操作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有不少典籍载有胎教的秘诀,但我们不宜盲目照办,也不宜全盘否定。最好是借助现代科学的新发明,互相参照。剔除迷信误传的部分,保留经得起理性分析的部分,行之有效才接近真理。

现代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对胎儿的成长特点进行研究,他们发觉,七八个月的胎儿对声、光已有反应,并能作出有意识的身体移动,对耳熟能详的音乐有特殊反应,孕妇如果常对胎儿说话和读生字、婴儿出世后对母亲的感情较为亲密,大脑也较发达。这些都是孕妇进行胎教的一般方法。

传统的胎教方法并不苟刻艰难。

另外,传统胎教要求孕妇和一般时期的妇女一样尽量使自己行为举止优雅、端庄、得体。他们应该不看不美好的东西,单独的时刻坐卧仍不失仪,大笑的时候也不放肆,愤怒的时候不破口大骂。还有,孕妇最好常常坐卧在宁静的房间之中(胎儿八个月时),接受美好言词和音乐的薰陶,这样有助于孕妇经常保持思想纯洁、心境平静、精神健康,少受情绪波动造成的干扰。此外,如果有吸烟,饮酒和不良习惯,怀孕妇女应该戒除这些坏习惯,这样做对婴儿身心健康、情绪和智力发展都大有帮助。

当然,孕妇由于身体自身的负荷已经很大,最好减少体力劳动,注意休息。若是由外力强迫孕妇做这做那,这便是侵犯人权的行为,不足为训。

若是通过协商而自愿忍耐挨训的话,这便无可厚非了,问题是孕妇肯不肯作出这样大的“牺牲”或“投资”。

谁不想拥有和培养一个将来的天才呢!要发现天才还得先“制造”天才。但是“胎教”的优生理论是否合乎科学呢?

据学者指出,现代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怀孕第8周的胎儿,大脑皮层就已粗略分层,到第23周,胎儿大脑皮层的6层结构已经形成,到出生前大脑皮层的大部分细胞分裂已完成。

孕妇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建议孕妇注意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多接触美好事物,例如听旋律优美的交响乐或轻音乐,欣赏良辰美景或娇艳悦目的花卉,用美景来激发孕妇美好的情操,释放压力,开阔心胸,以促进胎儿大脑发展。

进行“胎教”须审慎和变通,一般认为,由于个别情况参差,专家的意见只适合一般大概情形,若一概而论而不辨别自己的独特情况,盲目照搬,就适得其反。

在这里,我们推荐“胎教”的三种方法:

1.抚摩训练法

对胎儿进行抚摩动作训练,以激发胎儿运动的积极性。

孕妇把双手放在腹部,用手指轻微地在胎儿部位抚动。胎儿在轻压下将作出回应,微微地蠕动,这样可以建立一种条件反射,提高婴儿的反映能力。据说经常得到抚摩的胎儿,出世后比未经抚摩动作训练的,在站立和行走运动方面会有较佳或较早的发展。

但是专家指出,早期宫缩者禁止用上述方法。

2.音乐训练法

音乐作为多种理疗方式中较简易方便的一种,也是胎教的良方之一。据测试,胎儿常对低调委婉的音乐作出反应,但不接受尖细高调的音乐。出世后的婴儿会对在胎教期听过的音乐作出愉悦的反应。

3.意识训练法

孕妇除了在营养和遗传方面直接传递给胎儿外,思维和感情都深深牵引着胎儿。古代诗礼传家的大族,鼓励孕妇对着胎儿朗读诗书,方便将来应付科举考试。在现代社会,孕妇则可对着胎儿朗读外语或诗歌,这样可帮助胎儿对外语或诗歌,有耳熟能详的愉快接触。若孕妇不厌其烦将自己的思想、动作和所见所闻逐一向胎儿解说,胎儿也世后,对环境较易适应,语言发展也较快。

截至目前胎教仍停留在研究阶段,多靠传闻和历史记载提供启示。由于孕妇实验的危险性较大在未有实实在在的验证时,进行胎教要步步为营,以便安全稳妥。

下面的信息是可靠的:胎儿在母体成长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胎儿是知觉和对外界有反应的。在这样和科学依据基础上,胎教是有达到一定程度教学效果的可能性的。

具体而言,13—15周的胎儿,味觉已初步发育成熟,大致上人类味觉系统在胎儿3个月时就已开始教育。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有味觉,而胎儿在4—5个月时,已初步建立了触觉反应。

5—6个月的胎儿的听觉系统已经和步发育成熟,胎儿已具有基本的听觉,对语言和音乐的感和能力也相应地发展起来。据最近的研究表明,胎儿听觉的发展,为胎教的进行提供了必备的前提和可能,为早期幼儿或胎儿的智力开发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胎教是孕妇时期就应得到重视的,等孩子一呱呱堕地,有的父母就急不可待地开始了他们的教育计划,要尽早地增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这种方法可行吗?

从零岁即开始教育是可取的,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婴儿的听觉、味觉、触觉、视觉,在一出世后不久即迅速发育,大致上下到半年,上述知觉能力系统已初具雏型,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培育和适当地刺激,有助于婴儿感官和智力的发展。

婴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应尽早地进行训练。如果从5—6岁以前便接受音乐训练的话,88%的人成年后有绝对音高感知能力。如果自6岁半以后开始训练的话,成年后69%的人有绝对音高感和能力;9岁半后开始受训的话,成年后只有33%的人有绝对音高感和能力。由此可见,5岁前的音乐训练是事半功倍的。都必须具备绝对音高感知能力。

也可以说5—6岁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分水岭。若家长留意早期教育,5—6岁前已对儿童进行各种早期教育,其效益将事半功倍,宜早不宜迟,这是上策。

行立有效的育婴秘诀

曾经有一位母亲,在怀胎时和婴儿时不停地给胎儿和婴儿诉说一日的所见、所闻、所做,不但诉说还耐心解释。日复一日,她亲手栽培出一位神童。

对于猜想,不宜全部信以为真。不过,传统社会有些人对胎儿朗读四书五经,以便为胎儿日后应考科举打好语文基础,这种记载在古籍中是有的。

至于自婴儿开始便进行教育,早期教育理论主张从婴儿期便开始根据婴儿的反应科学地循循善诱,这一理论的继承者之一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讲师M.S.斯特娜。除了理论,还有她的女儿为证。她的女儿三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四岁时能用世界语写剧本。她的诗歌和散文,从三岁起被刊载在各种报刊上,且汇集成书。

早期教育的成果有目共睹,无可质疑。不过,须注意的是盲目模仿是十分危险的,须有专业的意见和培训。否则东施效颦,揠苗助长,效果适得其反。我们建议,必须知彼知己,吸收别人的优点,根据自己子女的特性、兴趣和能力,加以适当地调整才可逐步试行,一发现有不良反应,便须急谋应变或停止试行。

可以说,斯特娜夫人的教育方法和原则,是活用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的结果。

首先她针对婴儿五官进行训练,适当地刺激耳、目、口、鼻、皮肤,锻炼婴儿的听觉、视觉、口语能力、嗅觉和触觉。

另外,她为婴儿创造自然、动态的学习环境。她对婴儿轻轻朗读诗歌,随着诗歌的语调变化,婴儿的反应也在变化。她还每天让婴儿聆听古今名曲,在孩子房间四周挂上各种名画摹本,陈列著名雕刻仿制品。自己抱着婴儿细诉所见所闻,细说所嗅所触。表面上絮絮不休,实际上对婴儿的学习下了大量心血的投资。

幼儿爬行有助于体智发展

1.幼儿爬行有助于体智发展

爬行有助于体智发展,原理何在?当一个刚刚学会匍匐的幼儿在地板上用四肢爬行时,你注意到他的眼睛有什么变化?

爬行促进婴儿体智发展是,从扩展婴儿视野范围开始的。当一只手向前爬动并回复到原处的时候,他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手,并且随着手的转动旋一周;而当另一只手又向前爬行并回复时,他的目光又重复上述动作。而且,这样的动作千百次的重复。

幼儿在地板上爬行,实际上训练了他自己的眼睛在以他的手臂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活动。这为儿童以后的各种活动早早地锻炼了能力,奠定了基础。接着儿童还会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如阅读和书写、做手工和画画、制造和玩玩具等等。

有的落后民族允许他们的孩子自由地在地上爬行,有的民族则严格限制自己的孩子,不允许他们在地上自由爬行。结果可想而知,前一种的文化、技术水平远远高于后一种,后一种甚至在前一种民族能够书写、有了文字时,尚不能具备一定完整的思想,这样的民族在后来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阅读上就遇到了很多困难。

这种类似情况在印第安落后民族中和其他落后民族中都出现过。由于允许自己的孩子自由地在地上爬行,他们在文化和思维能力方面都居于优越地位,其智力商数比另一个部落的人高些。

2.幼儿爬行有助于锻炼大脑

常言道:“熟能生巧”。这样简单的道理在婴儿刚刚诞生的初期就开始发生作用了。幼儿在自由爬行中,千百次地重复上述动作,就可以不断地锻炼大脑的视觉系统,就可以不断地锻炼大脑的视觉系统,使眼睛能熟练而灵活地活动,同时又使脑的视觉系统集中地同眼睛一起协调动作。

由于进行了这种训练,小孩子的眼睛就能在以后的长时期内熟练地在手的长度范围内进行活动,灵活地捕捉各种认识对象,并在对象同大脑之间形成最敏捷、最有准备的反映系统;同时又使大脑训练出能及时接受从视觉得来的反映的能力和迅速地分析综合视觉的反映物的能力,提高对视觉对象的认识能力。

总而言之,在遵循安全原则和体能允许的范围内,父母们应该多让婴儿们在地板上做“四足”运动。

婴幼儿爬行的训练方法

1.视觉发展和智力发展的关键

幼儿爬行有助于视力发展,所以爬行值得鼓励。一个人的视觉提供给大脑的知识和经验,比起身上的其他所有感官加在一起所提供的知识经验还要多。因此,人的视力状况、眼睛的能力、视觉向大脑反映情况的速度和精密度,将直接影响大脑所掌握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材料,证实如果一个在幼儿期得不到充分活动的机会的人,成年后脑力将受严重影响。绝大多数情况下出现脑力迟钝,最严重的甚至出现那种所谓“蒙古型畸形病”(部分是天生的)。“蒙古型畸形病”导致儿童脸白痴呆皮型脸,双眼吊梢,大舌头,头盖阔而短,智力属低能儿型。患者若能受爬行动作的训练,通过爬行锻炼肋与手脚的协同能力,对于先天性疾病带来的脑力迟钝有益无害。

2.具体训练幼儿爬行的办法

你可以仔细观察婴儿的动作,并有意识地促使婴儿更多地进行那种有益于大脑成长的动作。如果可能的话,甚至可以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引导小孩子用肚皮紧贴褥子的形式提早使四肢活动起来。可以选用很柔软、光滑的褥子,并给孩子穿上适当的衣服,不要使他的肚皮直接同褥面摩擦。在做这种运动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在小孩做这种运动的时候,可以使褥面稍稍地倾斜,以有利于孩子形成向前推进的习惯性动作;或者用你的手指不断地搔抓小孩的脚底,这样可以帮小孩更快地运作。但所有这些训练的意义是使小孩提早同周围环境打交道,更早地观察他周围的事物,有利于提高他的智力。

应该注意的是,年纪愈小,爬行时间就越短,一般以半分钟一次为宜,千万不可过度和勉强为之。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先天素质对婴幼儿的影响

1.先天系素和后天环境

遗传基因,十月怀胎和出生时的环境条件综合地决定了婴儿的体能和智能。正常健康的婴儿,在一般情形下智能大致相近。

父母应在心理上突破障碍,随遇而安;另一方面,尽自己的力量协助孩子发挥智能,以便尽父母的责任和功能。

资质(或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难以变动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占决定性的地位。人的天资一方面是父母遗传的结果,另一方面源自于可由人力控制的后天环境。

2.善用环境激励婴幼儿成长

俗话说:“环境能塑造人”。对培养儿童成材来说,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很多学者强调遗传因素的影响,即重视素质的因素。

实际上,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应从不同时期来考察其程度的差异。

善用环境,善于激励儿童向上发展是家长和教师的重要任务。父母和教师应该积极地看待儿童的智力水平,不应只消极地迁就儿童的实际水平,应该尝试务实地引导儿童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有所改善,有所提高。

提供有利于婴幼儿成长的环境

在日渐小型化的现代家庭中。多数家庭仅以一对夫妇作为家庭核心,而通常夫妇都出外谋生,长辈亲戚未必有空或有能力代为抚育幼儿,故一般家庭都雇用外地女佣代为打扫居所,照顾幼儿。最近,西方学者研究所得,没有六亲同住的核心家庭,诚然可免于大家庭式的两代冲突,可是,如果祖父母辈能帮助照顾孙儿,他们的大量余暇时间和一定程度的精力,正可协助照顾孙儿女的成长,孙儿女能获亲属长辈(祖父母辈)的呵护和照料,再配合日间照料幼儿的专门工作人员(外地保姆)的专业看顾,这样对幼儿的成长更有利。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应用指南,专门工作人员推荐的:(1)应提供一个安全的、可预计的环境给幼儿,以便幼儿能够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及作出合适的选择。(2)幼儿照顾者必须有责任感和热心,能敏锐地探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韶律感,又能与幼儿建立亲密而稳定的关系。(3)提供足够的广阔空间让幼儿去探险摸索,制造机会让幼儿可接触到其他儿童,可让幼儿去观察、模仿以及和其他儿童作社会接触。(4)尊重幼儿是一个主动、活跃的生活参与者,而非被动的训练接受者。

以上四点有利于形成一个平衡的状态和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鼓励对技术、能力的磨练,促使幼儿对大自然好奇和好问的兴趣,还培养了主动探究的意识,诱导幼儿一生当中都会追求任何学习的机会。

充裕的物质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无疑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而且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但这些只是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

那什么是决定性因素呢?如何行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这个终身教育日渐风行的年代,学习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很多的东西才能不断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父母如何发挥特长去协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幼儿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综合而论,抚育幼儿是有科学的原则要注意的。提供适当的空间和社会环境,以及循循善诱幼儿去发挥好奇心、去不断学习的心理环境,这些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颇为有利。

帮助婴幼儿发展潜能

1.从婴幼儿开始教育

有些人主张在婴幼儿时期便开始进行教育,如果用适合的人选和用适当的方法小心翼翼地去教导婴幼儿“成材”,这是可以梦想成真的。

例如日本教育学家井深胜指出,婴幼儿的学习方式和成人是不同的,成人的难易概念不适用于婴幼儿。父母认为乏味没意义的事情,幼儿孩会敏锐地积极地去接收,甚至成为影响一生的种子。

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婴幼儿发展潜能呢?

最重要的是配合婴幼儿的生长阶段,不揠苗助长,不任其天生天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培养孩子是一件颇费心血的事情。父母要细心地寻找和抓紧时机,给孩子提供各种适当刺激。

婴幼儿期的经历,是以后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井深胜认为许多事情如果在婴幼儿期没有学过,年长才学比较难以学好。

2.注意语言的训练

在开口说话前,语言环境会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周围的人物(如祖父母的乡音)能否发音标准和用字规范,对婴幼儿有深远的影响。

从出生时到牙牙学语时,婴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通常由幼儿的正规教师和父母组成)步步形成,婴幼儿对语言的吸收状况。此时的状况影响了以后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并且是绝难改变的。因此父母要选择语言素质较高的教师,并严格要求自己。退而求其次,尽量让婴幼儿听到标准发音的儿歌,或讲故事的影音教材,也不失为有效的办法。

井深胜还指出,婴幼儿的脑袋潜能无穷,若能循序渐进,婴幼儿便会几乎无所不学,几乎无所不能(能学)。

3.与社会和大自然接触

现实环境和新事物能够诱发婴幼儿对生活的兴趣与求知欲,因此除了注意语言环境外,多让婴幼儿在安全环境下接触现实环境和新事物,例如日本摩托车(Honda)大王田操一郎,在婴幼儿期被祖父抱到有摩托机器的地方,自小燃起对摩托(马达)的兴趣,激发了对这方面的深厚感情和兴味,长大后锲而不舍,终有所成。

对成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些漫不经心的浮光掠影,但对婴幼儿来说,可能是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许多有杰出成就的历史人物,回忆左右他一生成败的转折点,多数和幼年某些印象深刻的经历有关。带婴幼儿去参观大自然锦绣山河、历史文物博物馆以及动植物公园,婴幼儿更能呼吸繁富的文化气息、感悟自然界恬静的氛围以及接触物质文明睿智创造的结晶。

因此,在健康条件有保障时,让婴幼儿多参观、多游历,是帮助婴幼儿发展潜能的关键。

认识婴幼儿记忆的特点

1.婴幼儿的识别能力

婴儿学习和记忆,必须从小到大、从零碎到全面逐步培养。

一般培训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通常成人的学习也是这样逐步深入的。可是,有些研究发现,婴孩的学习不一定是从简单入手的。例如说婴儿根本不懂欣赏古典音乐,然而有研究指出,对婴儿来说,巴哈的音乐和儿童歌谣、独奏或协奏,影响都是一样的。只要婴孩喜欢的话,古典音乐和简单单谣并无分别。

成人的“难、易”观念不一定适用于孩子。

人在受教育后,形成了一套依赖知识来作判断的逻辑思维,但是婴孩感官所作的判断,并不依赖知识(名词、概念),相反,名词、概念等知识,反而可能成为判断真相的障碍。婴孩是完全依赖直觉来评判事物的。

又如几个月大的婴儿,已有认出自己母亲面孔的能力。大多数婴儿已牢记母亲的面孔特征和母亲拥抱自己的特点了,陌生人是骗不到婴儿的。

2.婴儿的记忆能力

婴儿很早便具有相当的记忆力,婴儿具有类似拍摄全副景物的照相机的功能和具有辨认事物的惊人能力。婴儿还有记着面部表情细微差别的能力,故记忆字型和物件,并不太难。

婴儿具有认识数学上“集”的概念,故对“集”的倍数的认识并不困难。

有研究指出,两岁的婴儿开始记忆小汽车模型的名称,约一年后,该幼儿能准确地认出汽车类型、出品公司厂名,甚至型号,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三四岁的孩子更能说出汽车的名称,这是屡见不爽的例子。上述例子反映出婴儿有“全息”(全面印象“呈像方法”)的记忆能力,因此,成人认为繁复的事物,婴孩一样可以记住,在婴儿期便教他认记事物是可能的。

但是,婴孩的情况各异,父母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切勿望子成龙心切,反而给孩子记忆造成障碍。

婴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

1.婴幼儿思维活动的发展

婴幼儿的思维活动由于经验水准和智力的限制,他(她)们对事物的理解主要属于直接的理解(不需要经过间接的思考过程,就能立刻实现的理解);间接的理解(时间上经历一个逐步展开的理解,经过思考逐渐达到分化、精确的理解)还刚刚开始发展。

婴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是逐步发展的,大致可以归归纳为以下几步:(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事物或动作来理解,到开始依靠词语的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有一种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的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辨证关系。

家长该如何利用儿童的理解发展期去帮助婴幼儿发展智慧,提高思维活动的层次呢?古今中外渊远流传的谚语,谜语和寓言是也,其象征性内容使幼儿较易理解。

幼儿对谚语、谜语、寓言和象征性内容(如诗、漫画等)会较易理解。

2.幼儿理解力的特点

儿童对寓言和比喻词转义理解的水准是较低的,离不开直观形象的,而理解水准的提高是随着儿童年龄增的增大和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的。(1)处于低层次的理解,幼儿把寓言故事混为一谈,看不同寓言或比喻词的转义或隐喻。其表现为大多数幼儿倾向于字面的解释,如“有头无尾”就是有头没有尾巴,“一针见血”就是戳一针就看见血;对寓言则是复述故事的情节。(2)局限于具体情节来理解寓言或喻义,离不开直观形象。如“刻舟求剑”故事说明“这个人是笨蛋,不用脑子,因为他只看到剑是从船边落下去,想不到船是会走的”;“一日千里”说成“一天可以做几年的事情”;这些说明和解释仍离不开具体的事物。(3)能摆脱故事的具体情节和词的直观的形象来揭示寓言的寓义或比喻词的隐喻,如指“独木不成林”理解成“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把“一毛不拔”理解成“很小气”等。

当然,幼儿能够摆脱具体情节和直观形象而倾向于掌握寓义,这种思维活动方式的进步,并不一定保证其思维内容的正确,因为幼儿的知识经验范围和丰富程度不同。

第五章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婴幼儿心智潜能的四大发现

初生婴儿对光线、颜色、形状等多姿多彩事物充满了好奇,虽然他们已经具奋了初步的领悟力,而领悟力仍在初步发展,境家异彩纷呈的外部世界仍不断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

初生婴儿还不具备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所以,我们成年人无法从幼儿的“言语”中知道他们的心智能力,只好靠日常的细心观察了。

小宝贝的所有第一次,都是他们智力的初步显现。例如,小宝贝长出第一颗牙、踏出人生的第一步、说出第一个单字、穿上第一双鞋子、第一次甜睡至天亮……等等,都使作父母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

传统的看法认为,初生婴儿的智力水平是不高的,但小宝宝的智力,真的仅止于此吗?事实不然,因为目前已有最新证据显示,婴儿在很早的阶段,已经有十分活跃的思想。

由于初生儿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尚未形成,我们知道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但只要透过一些特别的方法和技巧,还是可以分析到小宝宝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我们会发现小宝宝一些特别的能力,例如,对数字已有基本的理解力、有早熟的语言能力以及对自然界定律有天生的认识。

1岁或1岁以上的小宝宝知道的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多,只不过他们还不能用成人世界的话语进行表达。

1.记忆能力

从前的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幼童要待语言能力形成后,才会有记忆的能力。但最新的研究却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记忆的能力。

心理学家们用下面的实验得出了以上结论:他把一些婴儿放在黑色的大木箱中,让他们看在不同位置上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有一系列彩色影像在不同荧幕上出现。从红外线摄影机观察后发现,经过重复5次播放后,婴儿已经能够知道下一个彩色影像将会在那个荧幕上出现。再经过数次的播放,婴儿已能够预知整个节目的程序。两个星期之后的测试表明,婴儿仍记得整个节目的程序。这表明婴儿的记忆力早于语言能力的形成。

婴儿对眼前发生的事物有记忆能力,不仅于此,他们还具有分析预测的一定能力,对于复杂的事物也是如此。下面的试验表明了这一点。例如,有位心理学家把一个婴儿放在一个特制的可转动的婴儿床上,用缎带缚着婴儿的膝盖,观察他踢脚的动作。结果发现他为使婴儿车转动,便兴奋地踢脚。数星期后,心理学家再做同一实验,但婴儿的膝头则不再绑上缎带,婴儿车不能再转动了,婴儿却仍然踢脚,希望使婴儿车转动。到最后,他不再踢了。由于预测到了环境条件的改变,婴儿作出停止踢脚的反应。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会全盘否定原来的一切,因为当心理学家再次装上转动以后,婴儿仍就意识到了条件的再次改变,兴奋地踢起脚来。

此外,我们从以下的实验可以看到幼儿的良好记忆力,这个实验是把16个半岁大的婴幼儿放在一个黑房中,房内装有一个发出不同声响的发声器。心理学家透过红外线摄影机观察这些幼儿何时及怎样走近那发声器。两年后,这名心理学家再邀请这16个已是两岁半的幼童做同一实验,另外再请16个没有做过这个实验的两岁半幼童参加。结果正如人所料,那些曾经历那次实验的幼童,都全无惧意地走近发声器,而新加入的幼童,只有少数走近发声器,其余大部分的幼童则哭喊起来。

从以上的这些实验,我们应该改变结论经常认为幼儿没有记忆力的看法,因为初生婴儿已经具备迅速发展的记忆力,这个时候要尽早培养和开发,父母也要开始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

2.推算能力

有心理学家曾对5个月大的婴儿的运算能力进行研究测试,得出以下结论: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领悟到一些简单的数学,并拥有基本的加数和减数的能力。

有心理学家曾经用洋娃娃做了一个加数和减数的实验,他预先把一个洋娃娃藏在屏风后,然后当着婴婴儿的面,先放一个洋娃娃在屏风后,接着又再放多一个在屏风后(表示一加一)。当屏风拉开,婴儿眼前出现三个洋娃娃时,婴儿忘却了去拥抱喜爱的洋娃娃,而做出良久的瞪视,似乎在想为什么洋娃娃的数目不对。成年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一、二、三与四个球的区别,而较大婴儿对区别的能力接近成人,早在10年前,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这个现象。而一般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拥有清晰的数量及数字运算概念。

心理学家都相信婴儿对数目的认识是天生的。虽然如此,婴儿有运算的能力并非必然的,父母不应该因此而把一些复杂的数学给小宝宝运算。

3.语言能力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形容那些初生至4个月大的婴儿是“语言学家”,他指出婴儿在未学会说话前,已经能够分辨出一些复杂的语音。他们能够从一类语言中,分辨到150种声音,而到6个月大的时候,已经能够分辨出自己母语的声音了。

曾经有心理学家尝试给婴儿听一个重复播放元音及辅音的录音带,当声音由“ah”转为“oooh”时,便有一个玩具熊从盒中弹起跳舞。那婴儿每当听到这种声音上的转变时,便立即望着玩具熊。这表明,婴儿已经具备对不同声音的分辨力了。

另外,8—9个月大的婴儿,其理解力已逐渐发展,譬如当妈妈指着一个球,教婴儿说“球”时,婴儿已经能够领会妈妈的意思。据一名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不可能知道婴儿究竟懂得多少个生字,但幼童的理解能力必定比他的表达能力佳。婴儿学习讲话的能力与他的理解力并不相同,他们学习讲话的速度虽然有差别,但是他们的理解力却大体相同,处于已经较强的水平上。

4.物理的认识

实际上,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初步的基本物理概念。

心理学家在婴儿面前,用球弄出几个“不可能”的动作,首先把一个球像滚过一件固体的障碍物,把第二个球看似在两个平台之间弹跳,而把第三个“系”在半空,然后计算婴儿观看的时间,又记下他隔多久看另一个动作。

实验证明,婴儿对于一些违反物理常理的事物,会观察得较久,幼儿确有一些物理的概念。心理学家表示当一个未懂得说话的幼儿未能用言语去表达用肢体移动或接触某件物件时,他们便会观察那件东西在那里出现,何时在视线内消失,及推测几时又再出现。

父母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年轻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宝宝好似一张白纸”。事实上,宝宝一出世已经具备了先天性的知觉和感觉,年轻父母千万不要对宝宝掉以轻心,口出狂言或行为不检,因为早期出现在宝宝视线中的事物和父母对宝宝的照顾,对宝宝一生的心理和成长影响深远。有的父母到了宝宝长大后才后悔,宝宝后来为什么绝食某种食物,原来是自己早年的一句玩笑导致的。

婴儿从呱呱堕地到满1周岁,他们的基本信赖感是这一时期的各项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信赖感作为心理的一方面,影响着宝宝此后的心理状况。由于人类的宝宝较其他的动物,显得格外无助和需要照顾,而父母的关怀与照顾态度,直接影响宝宝的成长和信任感。因此,打从宝宝出生起,父母就要对宝宝给予足够的照顾和关怀,这不单是培育亲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和信心,这对于他们日后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为了令宝宝感到安全和有信心,即使父母未能亲自照顾孩子,只要负责照顾孩子的人(亲人或佣人)能够负责任和妥善地照顾宝宝,宝宝的心理成长也不会打折扣的。一年之内,最好不要频频迁居,经常更换照顾者也不好,因为如此导致的环境不稳定会增加宝宝的危机感,使宝宝无法获得安全感,于是“夜哭郎”、“哭公”等无所适从的反应便频频发生。

初生婴儿不会自己吃食,必须由人喂食,在谁喂宝宝最好方面,专家认为,虽然喂宝宝劳心劳力,但如果妈妈的情况许可,而又乐于留在家庭中照顾宝宝,那么,妈妈当然是喂宝宝最适合的人选。可是,有些家庭碍于经济的问题,或是个人的抉择,以致初为人母便要继续上班,而把宝宝交由其他人照顾。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当妈妈的也无须内疚自责,只要妈妈懂得争取时间与宝宝相处,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心理成长都不会造成什么问题的。

初为人母便迫于上班的女性可以让固定的专门的人来照顾宝宝,但是应该尽量多地与宝宝见面和相处。既然与宝宝见面的时间有限,便要从质的方面着手,最好与宝宝多些身体接触,例如喂奶、换片、洗澡等工作,最好由父母亲自做,宝宝年龄稍长,可以喂饭、讲故事、陪孩子进入梦乡,尽可能与宝宝分享欢乐的时光,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社会是大家庭群居,宝宝出生后,通常都是有很多人照顾的,因此,无须担心宝宝不是父母照顾就有问题。相反地,假若妈妈放弃一切,留在家里喂宝宝而感到不安和烦燥、那么宝宝交由他人照顾,妈妈外出工作,也可能是更妥善的安排。有些妈妈选择每天外出兼职半天,以便有自己的寄托和私人时间,她们回家后,会更热衷照顾子女。

由此看来,是否由妈妈自己喂宝宝最好,这观点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论谁来喂宝宝,他们都一定要有耐性,懂得欣赏宝宝,这样才可以给宝宝愉快的生活和经验。因此,如果你需要找一个人来照顾宝宝,最好找那种喜欢小孩又有耐心、有经验的人。

目前的中国,每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由于独生子这种身份其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关系将出现新的变化,很多父母对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孩的性格和心智深感担心。

一般父母担心独生子会性格孤僻高傲、内心孤独,事实并非如此,应该说如果独生子娇生惯养,结果才可能如此。基本上,独生子的性格和心理与其他孩子没有分别。独生子只要得到父母正确的教导,让孩子懂得与别人相处,掌握社会技巧,他们的成长应该没有问题。

至于部分独生子给人印象孤僻,这跟他们父母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们的父母性格沉静内向,孩子的性格自然受到影响。

当今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过分照顾和溺爱很容易出现,为了孩子好,应更加适当地管教,尤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朋友,父母必须与长辈和亲友有默契,不要给孩子太多玩具和衣物,更不应为了对孩子好,而事事顺从他们的要求,不论父母之间或亲友之间,对孩子的教法都要有一致性,也免令孩子无所适从,甚至排斥那些苦口婆心的人。

父母应该为孩子多举行家庭活动,特别是参加一些社会服务,让他们学会过精神生活和通过分享精神的快乐而认识世间并非物质最重要。

要让孩子心理正常、性格健全完整,父母的管教态度也十分重要。原则上,要有效管教孩子,父母要做到以下五点:

1.预防胜于治疗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培养他们活泼的性情,不要让他们走向孤僻的一端,也不要太放任他们的侵略性,而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2.身教胜于言教

父母及长辈要以身作则,不应只会说道理,而不身体力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3.鼓励胜于惩罚

心理学上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多用鼓励来对待孩子,孩子所取得的进步比批评的效果大得多,而且鼓励往往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对孩子的表现,应该以欣赏、嘉许和鼓励为大原则,让孩子作自我超越,增强信心。如果孩子真的犯了错,父母当然应该给予惩罚,而且惩罚要肯定和够份量,令他们真的明白和知错。在惩罚孩子时,父母的方面要言行一致,否则就容易让孩子觉得有人担护而被误导。

4.沟通胜于控制

控制往往妨碍了孩子能力的发挥,甚至令他们反感或投降,有些小朋友慑于父母的控制,这导致孩子不敢做决定,长此以往,孩子便会缺乏自信,不能自我意识,也不自我思考,万事依赖。父母应该加强与子女间的沟通,只要有沟通,大家都会感到舒服,关系也会好一些。

5.积极胜于消极

父母之间要态度一致,甚至过分照顾孩子的人都要执行同一的要求,任何问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例如,与其说孩子经常打架,没有人喜欢,而令到孩子自暴自弃,不如说孩子未学会与人相处,可以多学些社交技巧,这样孩子自然觉得比较容易接受,也会更起劲地改善自己了。

怎样确保孩子心理健康

常言道:“身心健康”,这话是说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但我们只有“十大致命疾病报告”、“人民平均寿命报告”、香烟广告有“吸烟危害健康”的忠告,“空气污染指数”关乎人民呼吸系统健康……一切一切,似乎我们只关注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的健康。心理学家指出,小孩的心理健康对其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千万不可忽视。

如果小孩成绩明显退步、不肯上学、变得不再合群、难与别人相处、已受过入厕训练的孩子每次小便失禁,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孩子心理上出现问题,一般是精绪困扰,因为孩子尚无从诉说,而多发泄到行动上。假如孩子长时期受到困扰的话,会容易大发脾气、打人、说谎、乱掷东西等。

由于小孩子情绪受到困扰,他们并不会主动向父母说出问题,故此家长要留子女的行为表现,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父母可以从以下四个特点来评判自己的孩子的心理状况:

1.良好的自我形象;

2.认识并接受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3.能够依据能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4.有适度的自制能力。其中,表达情绪的能力可以视为心理健康的指标。

如果发现小孩子有情绪困扰,家长可以耐心地引导他倾诉心声,然后加以指导,帮助他排遣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舒适的小孩子,无论是遇到快乐抑或不快乐的事情,也会表达出来,而他们表达情绪的对象必定是获得他们信任及又愿意听他们倾诉心事的人,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使小孩丧失时他们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而且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言语,多与他们沟通。

有些孩子或许未必敢向父母诉说心事,这有可能是由于父母太过忙碌,没有时间好好与孩子相处,令彼此关系变得生疏起来。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靠父母的努力,有时候亲子间的闲谈并不一定需要很多时间,每天抽短短几分钟,例如睡觉前的一刻或晚饭过后都是不错的闲谈时机。父母与孩子最好在亲子关系中再形成一种朋友关系,让孩子感觉到家庭中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这样一个没有诉斥和责骂的环境,将鼓励孩子的自由倾诉。

但是,一旦父母发现孩子心理上出现问题就不应该将信将疑,或不加重视,“讳疾忌医”是万万不可的。“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应适宜在问题出现之前,协助子女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管教固然需要,但不要忽略孩子感情需要,更不要因他们表达“我好恨弟弟妹妹,他们出生后你便不理我”等感受而责骂他们。感受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孩子恨弟妹只因他们觉得妈妈给他们的爱愈来愈少,这时家长应该耐心解释以消除这种负面感觉,而不是责骂,否则只有“愈描愈黑”,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独生子女的心理需要

随着人口膨胀,我国提倡“只生一个”的节育计划,“一个现象”愈来愈普及;另一方面,由于现今社会的职业妇女大多把生育计划压后,生育机会也就减少了;此外家长也会考虑到养育子女所需要的金钱耗费高昂,社会又日益复杂化,父母都会经过审慎考虑才会把一个小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可以说,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有人口减少的趋势。

1.万千宠爱于一身

临床心理学家表示,独生子女使现代家庭形成“四、二、一”模式——一小孩既得到两个父母疼惜,又有四个祖父母庞爱,可谓万千宠爱集一身。这种备受关注的状况使独生子女的心理和成长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四、二、一”模式的普遍存在,使新一代很少有横向的亲属关系,家族网络得越来越狭窄。将独生子女典型化也成为人们偏见形成的原因,他们负面地认为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合群、脾气差、适应力低、依赖性强、没有纪律又没有计划;但另一方面,又认为他们聪明、具创意、有抱负、有成就欲、独立而成熟等优点。

有研究显示,独生孩子与有兄弟姊妹的孩子的性格差异,并非因兄弟姊妹的多少而影响,主要视家庭背景而异其中,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认识和看法大大影响着孩子将成长的环境。如果父母是自愿性成为一个孩子的家长,则一切影响不大,但是假如父母因某些原因,如生育年龄已过或疾病,而被迫养育一个孩子而已,则该名独生子女便变成他们所有愿望的化身,对子女造成压力,性格发展便会大受影响。

2.独生孩子性格平均

在性格发展方面,独生孩子的性格表现通常也比较平均,何谓平均?就是性格因素作用降低。因为父母管教时较容易将他们视为单性,对性别的成见会较少,他们通常活得比较快乐和健康,毋须为“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的情形而不欢。

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独生子女娇气、个性、神经质,脾气大,不好相处,优越感强等。但是随着独生人数增加,他们所受的困扰与一般有兄弟姊妹的人差不多,这只是一项误解。

独生子女的养育环境与外独生子女相比并非一味地有利。就聪明程度来说,独生子女受父母的物质、精神赋予颇大,广受父母长辈的注意,因此智商也较高,他们通常仅次有兄弟姊妹家庭中的第一胎。可是,他们没有机会与兄弟姊妹切磋,失去不少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儿童通常是从模仿中学习,独生的孩子便只能够由成人和家长教导,而成年人又习惯于以言谈表达抽象的概念,念小孩的学习受到局限。独生子女最大的损失便是实践机会,因为兄弟姐妹间的协助动作能帮助他们创造多种能力和塑造性格。

在3—7岁期间如果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他们会很容易吸收父母的价值观念,包括喜好和谈吐方式,动静甚至价值观。因为3—7岁期间正是孩子吸收力的最佳时期。只要亲子关系密切,父母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3.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

毫无疑问,独生子女常常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尤其是在家庭里,他们需要长时期一个人生活。从正面来看,他们可以借此学会有主见、有自发性,培养出独立、有创意、创新求变及有丰富想像力的性格,这些均是专业人士应具备的条件,因此为他们日后铺了一条有利的道路。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他们常常一个人面对孤独,依赖成年人,把对父母或照顾他们的人视为顾问,致使很多小孩子成了“人上人”,他们处于被迫成熟的状况之下,一张嘴就出惊人之语,让人感觉言行与年龄不相宜。

在其他小朋友中,他又不会太依赖同辈,不喜欢与他人一起,在小朋友中不受欢迎。这种孤芳自赏的性格,很容易受父母的期望影响,隐形的指标令他们自我竞争,过早的自我严格要求和参与竞争,容易给小孩造成心理压力、形成情绪困扰。

为避免小朋友承受太大的压力,父母应该接受子女的先天条件,明白他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要帮助孩子学习接受自己的限制。

4.容易失去宝贵童真

由于独生子女经常与父母接触,透过模仿与学习,思想很快便变得成熟而有信心,因此很容易便鹤立鸡群。与此同时,他们可能会失去短短瞬间的珍贵童真,童年的乐趣变得一片空白,人类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很多时候都在渴求童真的再来,以得求真正的快乐。父母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美好的童年,这样可贵的时光是一去不来的。

不比较不知道好,独生子女容易习惯于拥有的优越环境而不知足,故此父母应有意帮助他们肯定自己,使他们觉得自己有一种特别的地位,令他们感到自己受重视。

5.独生子女的特殊心理需要(1)寂寞孤独,需要同伴

父母们经常发现独生子女自己和自己说话,特别是一个人玩的时候,他们似乎在与一个隐形的同伴对话,这是孩子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有些时候,他们可能对着洋娃娃或模型车自言自语,外化心中思想,家长应该任由他们投入于这种游戏中,甚至可以改变心态,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一起投入其中,“尝试”及“感受”各种不同情况。

假如他们属于内向的小朋友,却又可能有将心中所思所想藏于脑中,只沉醉于玩电子游戏、集邮、阅读、听音乐等较文静的活动时,父母也毋须勉强他们,只是要在适当的时候,与他们一起“制造伴侣”,平衡他们的身心发展,否则便可能变得沉默内向了。(2)依赖家长,家长依赖

在一般核心家庭中,不仅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也依赖小孩,因此要肯定自己的重要性,才能寻得家庭乐趣。独生的孩子通常均有三种不同的依赖方式:

①垄断式——霸占父母的全部注意力,如果其中一名家长稍有忽视,即以行为或发出声音来吸引注意,直至成功为止。

②专注式——要求父母对他有特殊的对待,对待他与其他人的方式要与别人不同。

③偶像式——将父母偶像化,小事化大,有时更会把小事看成“感人事件”,这种方式在年纪较小的儿童中比较常见,是一种自然的成长阶段。(3)独霸天下,世界中心

独生子女通常不喜欢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有,尤其是在3~5岁期间,他们便不喜欢与同龄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要让孩子尽量多地参与些团体活动,教育他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成功。学校教育也是平衡孩子独占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要关心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情况。(4)抗拒他人,制造骚扰

独生子女的占有欲较强,对他人的排斥感也较强。对于闯入原有生活的人,他们会抗拒和想办法间接抗拒。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向他解释“这是不对的”,必要时可以向他们解释,第三者并非他的敌人,这种方法尝试一次未必有效,但是当小朋友三番五次知道无理的举动并不能解除第三者“威胁”时,便可奏效。

其实,独生子女许多时候处于矛盾中,有某阶段他们会要求有些兄弟姊妹陪伴,但是他们又害怕第三者的威胁,不愿与人分享。父母应该让他们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告诉他们如何平衡自己的综合的需要。(5)需要自知,自律守己

在独生子女的脑海中,可能没有自己照顾自己的概念,皆因父母过分地为子女准备一切所需,甚至一段时间,独生子女大多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缺乏自我料理的能理。因此,他们仍然需要培养照顾自己的能力,使他们能自律,才能使他们能顺利踏足社会。

父母通常与独子独女的关系友善,但为了让子女的将来更美好,不可以过分溺爱,孩子接受父母教诲的时间只有很短,父母不可以为“时间尚早”,否则日后为时已晚。(6)与人合作,拓宽社交

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合作,通过合作孩子可以获得友谊、知识,还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也能意识到个体能力的差异,受到冲击,锻炼能力,主动上进。父母爱子女之心毋庸置疑,但是父母不可以处处维护,他们始终要面对失败,否则在踏足社会后,便很容易自卑,变得毫无抵抗力了。

通过社交活动,可以让子女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从群体生活中体验,以感受他人的观感,打破自以为是的角度。

分析了孩子的心理需要,我们列出专家的建议,供家乡们参考:

①尽量为小朋友拓宽生活圈子,使他们在家庭以外,仍然能够找到更多保护和发展,如朋友、亲戚、老师、同学等。

②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平等地视孩子为有价值的个体。假如他未能做到要求的水平,也可接受他的限制,不可强定规范,否则儿童只会活在一个不快乐的影子世界中。

③与子女建立对话,并非只在语言上的对话,要有活动、有游戏、有生机,才能真正与子女建立关系。

④有强硬而坚定的政策,从小便训练小朋友自律,并定下清晰的观念,不可以因小孩的哭闹、发怒而放弃原则。

⑤不要本来倒置,让孩子临驾于婚姻家庭之上。在家庭关系中定立先后次序,要谨记婚姻是基础,子女由其中衍生,不可以因子女而令婚姻受损,否则两败俱伤,失去主次的意义——先有婚姻才有亲子关系。

⑥满足感和挫折感对小朋友的成长均十分重要,因此要让孩子感受挫败的滋味,让他们适应,面对失败仍能独自站起来,否则危机便十分严重。

6.教导子女要立场坚定

家长要面对许多问题,而独生子女的父母更是责任重大。通常家长最感束手无策的问题,就是子女发脾气。面对大哭大闹的“小雷公”,父母应该拿出应有的严肃,表现出自己对他的不满和不认同,千万不要为了缓和吵闹,随便哄力。他的计策屡次失败后,他便会改过。此外,更要他承担责任,处理善后的工作。需要的时候,让他抒发己见,肯定他的重要性。

如果他需要渲泄时,可以为他疏导,让他大声说话,抒发情绪。但是,不要任孩子哭闹而始终远离,因为有的孩子有自虐倾向,会使自己受伤。方法有父母找别的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教导子女是需要承担许多责任,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是有帮助的。假如仍遇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家长可以请教一些临床心理学家,为自己解决难题。有困扰便必须寻求协助,不可以将之宣泄于小朋友身上,否则后果相当重。

如何处理婴幼儿的情绪及行为

你的宝宝是否胆小如鼠,每逢见到陌生人便只懂躲在你的怀中?你的宝宝是否经常哭哭啼啼,任你如何逗玩,如何爱惜也无动于衷?你的宝宝又是否天生小霸王,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总是初则口角,继而动武?这些都属于宝宝的情绪问题。

儿童是有自己的情绪的,而且,其情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有情绪的便不是乖孩子的表现,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情绪是人类对外界环境的不同反应,故此就算是小孩也会有情绪,这是自然而合理的。

儿童的情绪比较简单,伴随年龄的成长,简单的情绪才变得复杂起来。初生的宝宝大概只会有喜悦及不悦两种情绪,但当年纪稍长,他们会在开心时表现出好奇、快乐及有爱心,而在不开心时则会表现出恐惧、愤怒,甚至厌恶。情绪及行为是互相影响的,两者不能分开处理,因为情绪是通过行为去表现出来,而行为则是情绪的宣泄渠道。

1.父母影响孩子心理成长

要处理儿童的情绪问题,必先要了解构成儿童心理的要素,以下是父母影响孩子心理成长的五个因素:(1)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们这种愿望不可太切,记住,给孩子足够的发展,发挥空间,他才能找到自我。有时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不自觉的,只是潜伏在心内,但对孩子一些要求可能已造成一定压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