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0:22:5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同德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

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试读:

前言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事业于2000年正式启动。国土资源部2000年12月批准,次年3月正式公布了云南石林、湖南张家界、福建漳州等11处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为了适应地质公园发展的需要,由全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于2001年组织编制我国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专家组由陈安泽任组长组,专家组成员有陈兆棉、李同德、赵逊等九人,其中除李同德(即作者本人)是城市规划专业外,其余均是地质专业人士。规划说明和文本由李同德执笔,规划图件和旅游资源的评价由陈兆棉完成,综合考察报告由高天钧、冯宗帜等完成。经过8个月的工作,最终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件和综合考察报告。2001年12月,在福建省漳浦县召开的全国旅游地学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上,经专家组认真评审通过,认为《规划》具有开创性和科学性,对我国进行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意义。在本次年会上交流了《规划》经验,作者在《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八集)中发表了《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一文,明确提出地质公园规划与其他景区规划的差异,特殊地质遗迹保护和科普教育等。从此,作者开始了地质公园规划的编制、探索和研究之路,每年的全国旅游地学年会上,都发表一至两篇与地质公园规划相关的探索研究论文。

本书整合了作者已经发表20余篇旅游地学年会论文和尚未发表的讲课、会议发言及其他手稿,它记录了作者探索研究我国地质公园规划的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我国地质公园规划的发展历史。其中最初的探索研究成果都纳入了2007年出版的《地质公园规划概论》一书中。

本书整合的论文大部分是针对地质公园规划中当时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如针对当时申报国家地质公园面积过大不利保护和管理问题,作者在2002年在《地质公园规划中的两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明确提出“地质公园范围不宜太大”,这一观点已经被我国地质公园规划界广泛采纳;在以后的一些文章中论述如何选择公园的范围以及地质公园规划的具体内容和程序问题;针对非正式对外开放的自然景区建设地质公园基本无公园设施,提出编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问题。2006年,针对现有各种地质遗迹分类方法与地质遗迹保护无直接关系,作者在《地质遗迹保护分类及保护措施》一文中,首次提出按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分类,这种分类更有利于与地质遗迹保护措施类型相对应;2009年,在《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景观展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与传统的“造园理论”不同的“地质景观展示”的理论,这两篇论文为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和地质景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2011年,在《化石类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方式探索——以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为例》,论述了化石类地质公园,在其保护方式、展示方式、观赏方式上与以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的地质公园有很大差异,因此规划建设上亦有很大不同。作者还在近年的文章中提出制定《地质公园规划规范》的必要性,针对地质公园规划编制中图件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已经被国家地质公园主管部门采纳,这些内容也纳入本书中。

此外,在当前研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时,作者明确提出“地质公园的实践为国家公园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发表相关论文。到2015年10月底在全球已有的120处世界地质公园中,我国有33处,并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批准产生了新的世界地质公园指南和标准,为适应新标准需要,作者与世界地质公园评估小组成员赵志中博士讨论选择一处世界地质公园探索如何编制好世界地质公园规划,为此写出《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编制的探索》一文,初步拟定规划大纲,以上对未来探索性文章也纳入本书中。

作为一个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参与编制20多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实践中,从国内许许多多地质专家教授那里学到了基础的地学知识,在探索研究中特别得到了陈安泽、赵逊先生的指导;在与卢云亭、陈兆棉等长期合作编制旅游规划和地质公园规划工作中,互相学习;在参与评审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工作中,与陈安泽、赵逊、田明中、张建平、周爱国、陈小宁、袁小虹、刘天科等合作,向他们学习,加深了对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的理解;同时,在参与地质公园和旅游地学各类活动中还结识了许多地学领域专家学者朋友,如尊敬的刘嘉麒、陶奎元先生,还有辛建荣、陈诗才、其和日格、钱方、曾问渠、刘家仁、严国泰、赵志中、郑元、韦京莲、范晓、吕金波、杨鸿连、牛平山,等等,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广泛的地学知识。在出版本书时,特对所有指导、帮助过作者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同时,还要对帮助我们团队的地质公园主管部门领导、各处地质公园领导和职工表示感谢!对曾经共同工作的同事员工表示感谢!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夫人多年的支持。

2013年4月,应袁昕院长的邀请和支持,作者与工作团队加盟了清华同衡规划院,成立了清华同衡规划研究院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规划研究所,开始了新的征程。与年轻同事一道重点探索地质公园规划的继续发展问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地质公园的建设规划;二是世界地质公园规划。这两类规划如何编制,现在已经开始探索,有一些成果。三是地质公园向国家公园过渡的问题,有初步设想,也编入本书之中。

本人2000年退休,很幸运偶然机会踏进地质公园规划事业中并进入旅游地学领域,奋斗至今已经整整16年,小有经验,感悟甚多。但人老是自然规律,最终还是要退出所奋斗的事业,现在是该放慢节奏,逐步将有限的经验转交给中青年人的时候了,本书是实现愿望的第一步,以后还会继续关注地质公园事业和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作者2015年11月第一章地质公园规划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对地质公园的认识

人类发展到今天,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究竟有多少认识,我们尚不能说完全清楚。作为记录地球演化变迁历史的地质遗迹给我们打开了认识地球大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我们走进了认识地球发展变迁的知识宝库。

据科学家说,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在这漫长的地质演化变迁过程中,地球表面留下了大量的、千差万别的、不可再生的,因而也是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这种演化主要是被地质学家称为内营力、外营力或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学家通过解读这些地质遗迹,从这些遗迹中获取大量信息,研究其因果,对认识地球,以及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通过解读地质遗迹,可以了解地震、火山、海啸、恐龙灭绝等短暂而猛烈的地质现象;也可以了解海陆变迁、山脉隆起、岩石风化、洞穴形成等长期持续缓慢进行的地质过程;还可以从化石遗迹中解读生命的起源、发展、进化,直到人类起源、迁移、进化的历史;更有趣的通过解读冰川等遗迹,得到很多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信息,用以分析过去并预测未来气候与环境的走向;当然,地质遗迹更是寻找各类矿藏资源直接的实物信息库。但事实上,也正是由于人类在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的活动中,不断地破坏着这些地质遗迹,使记录地球演化变迁的信息不断地失去。

这样看来,保护记录地球演化变迁历史的地质遗迹,对人类来说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了。过去,地质科学家和各国政府通过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或“自然遗产保护区”的方式保护了大量的地质遗迹;针对还有大量的地质遗迹面临被破坏的状况,有远见的地质学家、联合国官员、政府官员和其他人士,共同努力寻找到另一种保护并利用地质遗迹的新途径——地质公园(Geopark)。

地质公园是具有特定范围可供公众享用的自然境域,其内包含有需要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同时还可包含有其他自然和文化景观。地质公园的主体是地质遗迹,但它与地质遗迹保护区不同,既然是“公园”,它就对大众(或游客)具有吸引力。事实上,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地质遗迹分布区域具备了这个条件,它以特有的观赏性与自然生物一起构成特殊的可供人们体验的生态环境,以及可供解读地球故事的“天书”,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和中老年游客。

因此,地质公园功能主要是:保护地质遗迹、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供公众观光旅游。倡导地质公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和官员以及国内人士都主张通过地质公园来发展旅游业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而使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为了使叙述更准确,旅游地学专家把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地质遗迹称为地质景观。因此,地质景观是指地质遗迹以地貌形态出露于地球表面(含洞穴),构成规模和形态各异的地貌,为人们提供了具有观赏、游览价值的景观。地质景观是地质遗迹的特殊部分,是一种常见的旅游资源,是地质公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当然,构成地质公园的不仅有地质景观,还有其所在地区或附近区域的其他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必要的各项设施(包括地质遗迹保护设施、科普设施、接待设施、基础设施等)。这样,建设一个地质公园不只是地质学家的责任,也吸引了一批旅游专家、生态专家和规划建设专家的参与。本书作者是从旅游规划、建设规划领域参与到地质公园事业中的非地质专业的一名成员,以主要规划编制人身份,与地质专家合作,从2001年参与编制国内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开始,走上了探索编制地质公园规划之路。在这16年中,作者从地质学家那儿学到了不少地质学、地貌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多少弥补了非地质专业的缺陷。(本节主要观点最早发表于《地质公园规划概论》前言中。)第二节对规划的理解

对“什么是规划”和“为什么要编制规划”,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作者总结五十多年的规划设计经验,最深的体会是:规划绝不只是指城市规划或各类景区规划中的空间布局问题。与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样,各类规划首先都是对所规划事物的相关利益方的统筹利益平衡安排问题。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当然是如此,这里不详细论述。城市规划亦是如此:它涉及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各类人群,甚至辐射到周边区域的人群利益问题,只有根据城市的性质,充分分析这些相关方的各种利益,并加以统筹调整平衡后,下一步才可进入调整空间布局阶段工作。

景区规划也是这样,以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为例,国家地质公园涉及的利益方,第一,生态环境、地质遗迹要保护;第二,是游客的利益,要保证游客观光愉悦、舒适方便、增长知识;第三,当地居民(农民)的利益,要保证他们安居乐业;第四,地方政府的利益,包括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地方形象等;第五,投资方的利益,中国的国情是地质公园所在地大部分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经费困难,国家不可能提供大量资金,只能提供少量地质遗迹保护费用,只能从市场寻求资金,规划当然要考虑投资者的基本利益。规划从调查阶段起,不能只注意自然资源、地质遗迹,还应对相关各利益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统筹平衡,在此基础上才能布局安排好各类设施。

规划的目的是在平衡各相关方利益的基础上,用以编制发展计划和建设蓝图,以指导建设和管理,以保证各方利益能够落实。

更具体地说,规划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做什么”是要回答发展目标和确定建设项目;“怎么做”是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和空间布局安排。第三节地质公园的产生

据资料介绍,截至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共列入630处各类遗产地,其中文化遗产地472处,自然遗产地126处,还有25处为混合类型。在这些遗产地中,有91处是以地质遗迹为基础的。

1989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成立了“地质遗产(Geosite)工作组”,开始了地质遗产登录工作。1992年,全球各国首脑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时,通过“跨入21世纪的环境科学和发展议程”,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年,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地质学家在法国南部迪涅(Degne)召开地质遗迹保护讨论会,发表了《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该宣言指出,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不亚于人类自身的历史,现在是保护我们的地质遗产的时候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UNESCO Division of Earth Science)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提出了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倡议,以有效保护地质遗迹;旋即,在北京出席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欧洲地质学家建议创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经过五年的运作,2000年建立了包括10个成员的欧洲地质公园网络。1998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29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创建独特地质特征的地质遗址全球网络”的决议。1999年3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上,正式通过了第334项临时议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 Programme),筹建“全球地质公园网”的新倡议。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决定(161 Ex/Decisions 3.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其成员国提出的“创建独特地质特征区域或自然公园”的倡议,并决议建设全球国家地质公园网络。到2015年10月,已经有33个国家120处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在我国地质科学家(如赵逊、陈安泽等)的倡导和国土资源部的支持领导下,我国地质公园事业也开始起步。1985年11月,原地质矿产部于长沙召开了“首届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会议”,会议考察了武陵源风景区后,与会专家一致建议设立武陵源国家地质公园。1987年7月17日,原地质矿产部以“地发〔1987〕311号”下发的《关于印发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规定(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国家地质公园是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一种重要形式。1999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在威海市召开了“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重新提出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设想,此举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2000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1—2010)》和《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并决定建立《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正式启动国家地质公园计划。经过各省国土资源厅的积极申报,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3月16日批准并公布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名单。从此,一种新型保护自然地质遗产的方式——地质公园,在华夏大地迅速发展起来。地质公园的三大理念(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环境科普教育、促进旅游业发展)受到了全国各地地方政府的欢迎,并纷纷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到2013年年底,取得地质公园资格的已经有240处,截至2014年9月,已经正式命名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185处,其中33处为世界地质公园。

我国和欧洲同时为推动地质公园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2004年2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科文组织地质公园网络成员会议上,决定由中国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Global Geopark Network)。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04年6月在北京举行,并通过了《关于保护世界地质遗迹的北京宣言》,大会还制定了《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章程》,并定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大会”(Internatinal Conference on Geopark,ICGP),原则上每两年举办一次。从此世界地质公园开始在全球走上轨道。第四节地质公园规划探索1.起步

2001年3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并公布了首批11处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列入其中,漳州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但不知如何建设,需要制定规划,于是立即委托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编制《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由于这是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由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陈安泽牵头,组织高天钧、陈兆棉、李同德、赵逊、冯宗帜、李其团、林焕华等参加,开始了探索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征程。规划组成员除作者是城市规划专业外,其余大多是地质专业资深专家。规划组于同年4月12日开始,即派专家组赴漳州实地考察,并投入到紧张的编制规划工作中去。在进行了认真的现场考察,集中了专家组智慧成果的基础上,规划说明和文本主要由作者执笔,规划图件和对旅游资源的评价由陈兆棉完成,综合考察报告由高天钧、冯宗帜等完成。最终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件和综合考察报告。现以此为起步,探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步骤、内容和方法。重点是探讨与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不同点。2.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规划比较(1)两种景区特色差异

与地质公园不同,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见《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这两者的相似处暂不论,更重要的还是分析其基本差异。

地质公园与一般风景名胜区差异至少有四条:

① 地质公园必须有地质遗迹景观;

② 地质遗迹保护是建立公园的基本宗旨;

③ 地质公园需以较高科学品位吸引游客;

④ 地质公园是研究地球科学和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基地。

这些差异决定了地质公园规划与一般风景名胜区规划不完全相同,下面的重点就是探讨其差异,以寻求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最佳途径。(2)两种景区规划的比较

当然,与风景名胜区规划一样,地质公园规划也必须经过资源考察评价和规划编制两个阶段;编制内容包括:资源评价、范围的划定、发展目标的制定、接待设施的安排、原有居民的安置、资源的保护、建设分期和项目评估几个部分。

地质公园规划中,与风景名胜区主要差异有四条:

① 资源评价中,在重视景观性和科学性方面,更重视科学性;

② 规划布局的中心是地质遗迹而不是其他;

③ 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地质遗迹得到绝对保护,保护必须注重实际;

④ 作为传播地质科学知识的地质公园必须安排相应的地质博物馆和其他科普设施。

现分述如下。

第一,作为主题景观的地质遗迹的考察评价必须更科学

① 风景名胜区主要是以景观独特、环境宜人、文化内涵作为主要吸引实体;而地质公园除独特景观、环境外,更注重它的科学价值。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是以它特殊的火山地质遗迹在地球科学中科学价值为主题的科学公园,同时具有休闲、游憩、观光功能的风景区。过去作为一个海滨风景区进行开发建设也吸引了一些游客,但进展缓慢,收益甚微。而在人们素质普遍提高的今天,可以肯定,对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后的漳州滨海景区,人们将会产生新的、更大的兴趣。

② 作为科学公园,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考察并确定其资源的地质科学价值。在《漳州地质公园规划》编制以前,地质工作者已经作了大量考察调研工作,并有成果。为编制本规划,又一次进一步现场考察,并进行资料分析,突出其科学价值,并为规划专门综合编写出新的报告。在《漳州地质公园规划》说明书中集中阐明: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西缘的板缘裂陷带上,此处的火山岩主要为中新世——上新世(2300万年到258.8万年前)时喷溢所形成,其岩性以亚碱系列石英拉班玄武岩为主,火山机构典型,有保存完整的火山口,火山喷气口群和玄武岩构成的巨型柱状节理以及典型标准的新生代地层剖面,是中国东部新生代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对研究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历史、构造机制有重要意义,是极为珍贵的国家级地质遗迹和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其地质特征列在《漳州地质公园规划》说明书“表2-1 漳州滨海火山岩带与世界其他火山地质公园地质特征对比表”中。科学评价地质遗址的科学价值是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最关键的第一步。

③ 地质公园规划不排斥充分利用其他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在规划中,除对规划区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的科学评价外,还必须对其旅游价值和规划区内的其他自然、人文景观的旅游价值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纳入地质公园规划中,成为公园的重要景区、景点。我们在规划中也很重视这一点。在《漳州地质公园规划》说明书中列出了详细的“旅游景观资源评价表”。其海洋和滨海沙滩都是《漳州地质公园规划》的重要景区。

第二,规划布局、功能分区简化明确,突出地质游览区。

地质公园规划必须围绕地质遗迹遗址为中心来布局景点景区。通常简化为:地质游览区、综合旅游区、接待娱乐服务区三大区;以地质景点为中心、安排参观线路;所有其他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均列入综合游览区。《漳州地质公园规划》就是围绕牛头山火山口遗址、南碇岛火山岩巨型节理石柱林、整尾半岛岗寮熔岩风化海岸画廊、林进屿熔岩(喷气口群)石滩和其他熔岩石滩为中心安排旅游景区景点的。突出了地质公园这一主题。

第三,规划必须贯彻“地质遗迹保护是建立地质公园的基本宗旨”这一原则。

① 地质遗迹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保护地质遗迹的绝对性。绿地林地破坏可重新种植;人文古建破坏可修复或仿建。地质遗迹破坏后,任何办法都不能恢复、仿造。

② 地质遗迹破坏因素的分析。造成地质遗迹破坏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另一类是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如风化)和其他包括地质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通常是难以防治的。其中对某些风化因素尚可用人工方式采取有限的保护措施。

人为造成的破坏有:采石、采土、采矿;垦荒、耕作、种植;人类各种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对其的破坏;旅游活动超过允许的限度造成的损害。保护规划的重点是防止人为造成的破坏。

③ 地质遗迹保护方式。对地质遗迹的保护不能照搬一般自然风景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四级保护方式,而是更注重地质遗迹的实际有效保护。结合《漳州地质公园规划》实际,我们提出的保护方式是对地质遗迹可能造成人为破坏的因素采取划分三级保护区的方式:特级保护区、基本保护区、外围控制区(或用AAA、AA、A三级表示)。

特级保护区,是针对极易受人为活动而破坏的、有科学价值、稀有的地质遗迹(出露)。保护规定:游人进入必须通过栈道、不得建设任何建筑或设施、不得采石、采捡岩石标本、不得在地质遗迹上种植任何植物。

基本保护区,是地质遗迹地貌区(如火山熔岩锥、平台、丘陵)。保护规定:不得建设机动车道、不得建设与景区无关设施的建筑、不宜建设城市园林;尽可能保持地质地形原貌,可建设游赏步行路、标志牌,非地质露头区可引种适宜生长的植物,可安排临时帐篷。

外围控制区,是在地质遗迹区外,划出适当地带,有序控制与地质公园有关的设施、建筑,并进行生态保护建设;《漳州地质公园规划》还划出了一定范围的滨海水域控制区,区内不得进行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养殖、捕捞活动(作业);禁止有可能污染水体的船只行驶、作业。

第四,必须有相应地质博物馆或展览馆,用以揭示相关的地质运动过程、现象。这应成为地质公园区别于其他风景旅游区的标志。《漳州地质公园规划》中安排了火山地质博物馆,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区。室内区用声光电高新技术展示火山酝酿、形成、喷发、熔岩流淌、凝固成岩石的过程,展示其科学奥秘;用图片展示中国和世界各地火山地质地貌奇异景观。博物馆内还设置科学报告厅、学术研讨室等。室外区主要展示各地巨大的丰富奇异的火山岩标本。3.地质公园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差异(1)旅游规划基本概念

旅游规划实际上是某个区域(省、市、县、镇等)的旅游产业规划。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国家旅游局在1999年发布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并进一步明确其范围: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发展目标,拟定旅游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2)地质公园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区别

旅游规划在市场预测、经济目标、产品开发、管理保障体系,均有详细测算和分析,这对当地发展旅游来说是很必要的。但地质公园规划的重点,不应该是这一些。在《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总则中指出:“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独特的地质地貌与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科学研究、教育普及、文化娱乐的场所,以开展地质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认为,与旅游规划不同,只要对地质公园的客源有基本的估算,能保证地质公园的正常支出和保护费用,略有盈余,达到持续发展目标,这规划就是可行的,地质公园就可设立。在这个前提下追求更高利润目标的问题,以及旅游管理体系问题不应该是地质公园规划的任务。

地质公园规划工作在国内外都刚刚开始,作者建议:尽快建全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条例、规划规范、政策体制、规划队伍建设等一整套体系。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发展,将会推动地质公园健康发展,从而使大量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在保护的同时又为人们提供旅游和科普场所,也有利于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本节主要内容首次发表于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地学研究会主编《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八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五节地质公园规划的产生和初期发展1.第一部地质公园规划的诞生

2000年9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同时附有供内部使用的《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和《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试行)》。我国地质公园规划工作最初是随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而产生的。在《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试行)》中,要求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必须提交的材料中,有一项是《拟建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这一要求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地质公园不能等同于地质遗迹,需要通过建设保护设施、科普设施、观赏服务设施和协调统筹解决公园建设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名副其实的“地质公园”。这就要求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时,至少首先要编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用以控制地质遗迹不被破坏和指导公园的设施建设。

现将我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介绍如下。《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简介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新生代火山地貌为主而构成的国家地质公园。主要的火山地貌景观有:位于潮间带的火山口、火山喷气口群、巨型玄武岩柱状节理和发状石柱林、熔岩海岸和熔岩台地、熔岩锥、熔岩球形风化剖面。其他主要景观有滨海沙滩、镇海古城堡、沿海防风林带等。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跨漳浦、龙海两县市。其主要的景区位于隆教畲族乡、前亭镇的滨海火山地质地貌景区,其范围包括:以沿海三级路为界的东部滨海和近海海面及林进屿、南碇岛。陆域总面积30.7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69.3平方千米,总计100平方千米。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最高日接待游客量控制在10000人。

公园总体规划目标是:明确范围、依法保护、协调发展、走向世界。

地质公园按类别划分可归纳为四大类功能区:地质地貌景观区、生态保护区、综合旅游区、农渔业观光区(含农渔业居住区)。

按照自然地理分布,构成“三足鼎立一条弧线”规划布局:香山牛头山景区、烟墩山井尾景区,加上两个火山岛,在海上构成三足鼎立的布局。沿海滨,从东到西呈弧线分布:镇海古城堡景区、隆教湾沙滩休闲游览区、香山牛头山(白塘湾、湖前湾)景区、烟墩山井尾(后蔡湾)景区。

香山牛头山景区按自然和行政属性划分为两个观光区:香山区,占地193公顷,南部安排观光,中部安排野营,北部为崎沙接待中心;牛头山区,占地91公顷,海上是潮间带火山遗迹(石滩)游览区、丘顶野营观光区、北部为接待中心。

规划重点项目有:在香山、牛头山、林进屿3个山丘顶部分别设立3种不同的“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物;在香山、牛头山分别设立火山地质博物馆(室内和室外);在香山、牛头山、烟墩山设立接待中心;在香山南端、林进屿和其他适当岸边设立旅游码头;隆教湾休闲游览区,规划确认滨海游览区和主要的大众沙滩浴场;镇海卫城堡景区,以古城堡为主,将附近旗尾山、熔岩石滩组合在一起的景区。

此外,分别在烟墩山、牛头山景区内分别设立地质公园漳浦管理中心、龙海管理中心。对分散的居民点进行合并调整,把隆教乡的5个行政村20多个自然村,合并为四个较大的居民点:镇海、红星、新厝、白塘;把前亭镇的6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合并为田中央、桥头仔两大居住区。地质公园内常住居民控制总数为30000人。经济结构调整:由种植、养殖业转向苗木培育、林地营造、旅游服务和环境卫生。规划期末,上述产业可安排4600个劳动力,其余劳动力转化为从事农渔业观光产业。

地质遗址遗迹保护是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三级保护:特级保护区、基本保护区、外围控制区。特级保护区内游人不得进入,要进入石滩必须通过栈道;区内不得搞任何人工设施、建筑;不得采石和采、捡岩石标本。其他两级保护区也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地质公园的生态保护也不容忽视,本规划是按绿地覆盖率的不同等级,对全公园实施绿化来达到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目的。主要措施是:加宽海岸防护林带宽度(带宽200~300米)、建立地质公园绿色边界线林带,带宽100~200米;保护现有林地;规划区内全部荒山、荒坡、荒滩、荒地,均实施绿化;贫瘠耕地退耕还林,把适宜地块改造为观光果园;观光区建立局部观赏林区等,综合绿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其他接待设施、环境保护、配套设施、保障体系均作了较好的安排。作为本规划的一大特色,专门作了解说规划。此外,还对投资和回报,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协调发展作出评估。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完整编制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在规划编制完成后,利用在漳州召开的全国第16届旅游地学年会(2001年)的时机,召开了规划评审会。评审会专家组由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夏国治任组长,由卢耀如院士、郑绵平院士和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金美(地质专业高工)任副组长,主要成员有卢云亭教授、苏文才教授、陶奎元研究员和孙维汉高级工程师等。会议评审的主要结论意见是:(1)《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国内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组在没有范本借鉴的情况下,通过8个月的认真调查,收集大量第一手的园域地质遗迹及其他旅游资源资料,完成了《规划》文本、说明书和各项图件。成果体系完整、系统,符合国家有关相应规划要求,并完成了甲方对《规划》成果的预计任务,专家组认为可以验收。(2)《规划》资料依据翔实、充分,思路明确,内容丰富。根据地质公园的要求,编制组对漳州滨海火山地质遗迹及其景观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既突出了火山地质遗迹这一主题,又对大海、沙滩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该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三级保护区和保护措施、绿色生态环境规划方案。整个《规划》目标明确,布局基本合理,符合漳州滨海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3)《规划》还制定了园区导游解说系统,并针对园区居民点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产业结构单一等特点,提出了并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对近期建设项目和实施措施都有较具体的规划。专家组认为既有创意,又有可操作性,对我国进行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根据上述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规划是一个比较好的规划,具有开创性和科学性,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利用全国旅游地学年会的时机召开的这次《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会,对推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我国地质公园规划工作由此产生。2.地质公园规划发展初期状况(1)初期发展概貌

应该说在地质公园正式命名之前,有些地质遗迹保护区也编制过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或地质遗迹保护利用规划。其中有些是作为风景名胜区而编制的规划,有些是参考旅游区规划的要求编制了类似的规划。正式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是为适应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要求,从2001年起编制出第一批规划开始的。当时,国内地质调研和科研、高等院校、规划设计等单位,陆续开始接受委托编制本省区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其中,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也是较早参与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单位之一,该中心承接了四川省内大部分和几个省外的地质公园的考察和规划编制工作。

后来,各省区为申报国家或世界地质公园,有的委托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校陆续参与地质公园考察和规划的编制工作;但大部分还是由本省区的地质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本省区的地质相关单位完成地质公园规划的编制工作。

多年来,随着我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参与的单位也随之增加,参与的人员不仅有从事地质或地理专业的专家学者,也开始邀请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旅游规划和其他专业的人士参与。规划编制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教训。从作者掌握的数十本地质公园规划成果看,规划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从应付申报到注意指导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从注重资源评价到注意地质遗迹保护、科普设施的安排;从注重概念、原则、现况到开始注意发展目标、功能布局、实施措施、建设方案、专项规划等。

随着地质公园数量的增加,参与地质公园规划的人士越来越多,但公开发表的研究地质公园规划的文献不是很多。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每年一集的《旅游地学论文集》中。《旅游地学论文集》是全国旅游地学年会的主要交流论文成果,到2006年为止,已经出版了12集。有关研究地质公园规划的论文从第八集开始出现。第八集有李同德的《地质公园规划探索》和梅燕雄的《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第十集有李同德的《关于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的理性思考》;第十一集有李同德的《试论地质公园规划设计程序》;第十二集(《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交流文集》)有张晶、张燕如的《规划建设是地质公园发展的根本》,张绪教、李海霞、吴芳等的《景观地貌在地质公园规划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林明太、吴成基的《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李雪萍、吕朋菊、郑元等的《泰山地质公园的规划与发展战略》,刘维丽的《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园区规划与综合效益分析》,严国泰的《论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科学性》,李同德的《略论地质公园规划的内容与编制程序》等。

作者应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与陈兆棉一起作为主要编制人,完成了《兴义贵州龙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经国家审批定名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综合调查评价报告、旅游资源专题调查报告和规划图件五部分。该规划在2002年年底完成,在提交贵州省评审的四个地质公园规划中,被给予最高评价,并得到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领导的认可,认为该规划应作为贵州省地质公园规划的范本。(2)地质公园规划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划的目的性问题。

地质公园规划的目的应该是指导公园的建设,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前几年,大多数规划还是为了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或世界地质公园而做。其表现出来的是注重文本和图件的装饰漂亮,而不注重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或实用性;有些甚至将规划说明书或文本称为《×××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报告书》,很显然写“报告书”目的是为了申报用,而不是编制“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地质公园发展的依据和作为公园建设的蓝图。

当然“报告书”的提法,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向主管部门报告是可以的,但是编制任何规划的目的不是为了报告成果,而是为了按照规划的目标去指导实施。后来我们发现“报告书”的提法是在《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首先提出的,可能《指南》的编写者是出于笔误或其他原因,但应该纠正这一提法。为了指导地质公园的发展和建设,必须编制《地质公园规划》,而不只是为申报而编写《地质公园规划报告书》。

从作者已经看到的相当多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中发现,其说明书或文本用大量的篇幅叙述现况、建设条件,评价资源价值,论证建设公园理由、依据,等等,这些不用编制规划,也是客观存在的。相反,这类规划对公园的建设目标和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地质遗迹保护措施、科普设施、接待服务设施、配套设施、生态保护和容量控制措施、管理措施等)的规定不明确或不实际;对公园园区范围划定和功能安排、园区土地利用安排、原有居民的安排、实施规划的时序安排、投资估算(或框算)及筹资方式等指导公园建设的内容(条款),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只是简单提及,但没有对公园建设规定确切而有指导意义的条文。

简言之,“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作为申报的文件之一,《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也是为了考核未来公园建设目标和如何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二,规划的深度和规划的阶段性问题。

地质公园是个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因而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自然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出台后,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量争相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潮。2003年,主管部门适时提出了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管理的要求(国土资环函〔2003〕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件”)。对申报材料除原有的之外,又增加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和地质博物馆建设内容方案,其具体要求按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进行制定”的内容,这实际上是规划的深度和规划的阶段性问题。

前文已经阐明,针对地质公园的建设过程,公园的前期工作应经历3个阶段: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和具体工程设计。

首先,编制总体规划,对地质公园作出总体安排;其次,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公园设施建设规划,对各类设施作具体详细安排;最后,在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类设施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作为公园各项设施进行施工建设的依据。有了明确的阶段划分,便有利于有条不紊的实施管理,前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并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后,再进行下一阶段工作,按这样的程序做将会事半功倍。“11号文件”提出的增加“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实际就是第二阶段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地质博物馆建设内容方案”实际是第三阶段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地质博物馆的布展设计。其实,工程设计还包括公园解说系统工程(标识系统)、服务设施工程、保护工程、景观工程和其他工程等的设计。前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远不能满足其工程设计要求。

明确公园前期工作的3个阶段,不仅有利于基层申报和建设地质公园工作,而且有利于地质公园主管部门的管理,还有利于从事地质公园前期技术服务的单位(第三方)更明确地为其服务。大家共同努力,统一标准,分阶段顺序进行,使地质公园建设的前期(揭碑开园前)准备工作更好地有条不紊地完成。

第三,规划的技术标准化问题。

目前,我国编制地质公园规划依据的技术标准主要有2000年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和2002年发布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应该说这两份指南对规范地质公园规划和建设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但尚不能满足地质公园规划和工程设计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和要求。作者认为应该对现有的各地编制的地质公园规划,作进一步的资料积累、经验总结,在地质公园标准体系的总体安排下,组织专家编制《地质公园规划规范》《地质博物馆设计规范》《地质公园标识设计准则》《地质公园保护设施设计规范》《地质公园基本术语标准》等。

第四,地质公园规划队伍的建设问题。

从作者搜集到的几十本《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看,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主要还是从事地质或地理专业的专家学者,这就难免出现片面性,从规划的宏观把握,到保护工程和各项设施的具体安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应该建立多专业(地质、地理、规划、旅游、景观设计、建筑、生态,以及历史文化等)人员参与地质公园规划的制度,这是保证规划质量(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必然要求。同时,提倡非地学专业的专家学习地质学知识,有利于增加共同语言,提高地质公园规划的质量。我们还发现,有些地质公园规划,虽由知名专家或教授挂名,但主要由其没有实际经验的在读研究生找一些已有规划文本照抄,而挂名专家由于忙也没有认真审阅,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笑话。第六节地质公园规划理论体系的建立1.建立地质公园规划理论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猛,一批又一批的地质公园将会涌现,公园的建设也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现有可指导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只有在20世纪末制定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那时并没有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任何经验,此指南主要是借鉴《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而制定的。地质公园事业发展到今天,如何建设地质公园,如何编制地质公园规划,如何解决规划编制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需要总结近十年来的经验,逐步建立相应的指导编制地质公园的理论基础。

上述所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地质公园范围选择的依据,地质景观的价值评估,地质公园空间结构的安排,地质游赏点的选择和设置,科普设施(规模、位置、形式等)的合理安排,不同地质遗迹的保护问题,环境容量计算的参数选择,各种旅游服务设施的合理规模和安排,其他自然风景旅游区规划中共性的,但尚未解决好的一些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大量的地质专业人员进入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他们对地质资源的调查和科学价值评价是内行的,但对旅游业、旅游景区、公园规划、公园建设等比较生疏,只能拿着别人的规划本子或按照《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安排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报告编写纲要”去照葫芦画瓢,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大量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城市规划师等也接受委托参与编制地质公园规划,他们对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不太了解,甚至拿“造园理论”来指导“地质景点设计”,结果闹出笑话。所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对地质公园进行深入研究,对地质公园建设和保护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建立和完善地质公园规划的理论体系。本书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抛出了一块砖,希望引来更好的玉。2.地质公园规划基本原理的建立

如何编制地质公园规划,需要回答一系列基本课题,这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原理。从基本的层面考虑,大致需要下列基本课题:地质公园范围的划定原理,地质公园的功能和空间结构理论,不同地质景观的选择及游赏条件的设计原理,不同地质遗迹保护方式,科普设施的设计原理,地质公园旅游设施的设计原理,自然风景区规划的基本原理,生态保护和环境容量理论,以及土地、社会、经济协调问题,地质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地质公园的建设程序,等等。当然,还要掌握工程建设、旅游接待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以上基本原理和知识,也就为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打下了理论基础。这些基本问题详见《地质公园规划概论》一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