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前进——湖北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论文集(第二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5:47:15

点击下载

作者: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创新中前进——湖北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论文集(第二辑)

在创新中前进——湖北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论文集(第二辑)试读:

序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等院校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着光荣的使命。对高校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和广大教职员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决定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湖北省作为文教大省,云集着100余所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特色的高等院校,这些高校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为湖北、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湖北高等院校的光荣传统,而成立于1984年的湖北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已经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研究会助力思想政治工作,为高等院校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交流提供了平台支撑。研究会在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和湖北省教育厅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省社科联的指导和各高校的积极参与下,近年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依法办会、民主办会、团结办会”的原则,团结、联系和带领全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社科普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之家”,为加强和推进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湖北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团体会员之一,目前研究会下设6个分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思想教育课程建设专业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学生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专业委员会、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委员会。各分会在研究会的领导下,分别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同内容展开研究与交流工作。

学术交流是研究会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主业之一。开展学术交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手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才脱颖而出的有力举措,是全省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术交流的舞台。近年来,研究会及其下属的各分会,紧紧围绕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结合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展示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亮点与成果,经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批准,研究会面向各高校征集优秀学术论文,经过有关专家的审读与推荐,研究会秘书处在大量辛苦付出的基础上,编辑整理《在创新中前进——湖北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论文集)(第二辑)。本书涵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全省各高校,都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现状,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中国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的挑战。如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冲击着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至上的思想,对高校师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形成威胁。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创新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教育广大人民,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当前,全省高校要以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地,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师生日常管理等多种形式,开展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

研究会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与各高校的联络,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探讨与研究,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引下,力争使各项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第一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论述

彭启智(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无处不存在矛盾的运动与发展,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并合理解决和应用这些矛盾,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各个方面,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就有许多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相关的理论论述,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相关论述

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贯穿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它们是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学基础,也使得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里面充满了哲学的思辨精神。

1.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了矛盾辩证法的重点论和两点论

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好。1979年10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4月,他又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持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对于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他也指出:“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这些都体现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

2.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论述中体现了矛盾辩证法精神

一是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科学地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他说:“革命精神是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就是唯心论。”因此,“要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并要求在重视物质鼓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精神鼓励。物质鼓励能够激励劳动者从根本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果滥用物质鼓励,有可能使人们的物质欲望无限膨胀而背离物质鼓励的初衷,要“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他又以我党取得革命的胜利为例,来说明精神鼓励的必要性,“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邓小平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邓小平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地位是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绝不能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也不能因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而忽略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思想政治“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

3. 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述中坚持了矛盾的辩证观念

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紧密相连、互相制约、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邓小平明确指出,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决不能把批评看成是打棍子。要允许批评,允许反批评。同时,邓小平也非常重视自我批评的作用。他曾说过,要欢迎和鼓励他们进行诚恳的自我批评。他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他还非常重视反思的教育作用,他说:“能进行反思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育,比读什么书都重要。”二是言传身教法。言传身教法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给受教育者做出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群众。邓小平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广大群众做出榜样。他指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帮助下,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部门的职工群众中都涌现了一批劳动模范和革命骨干,他们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团结的核心。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强调各级干部以身作则。他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群众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相关论述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提出了系列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相关的理论。

1. 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地位以及与党的中心工作的辩证互动关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结合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江泽民同志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重新的科学定位:“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不仅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还将它同党和国家的建设以及民族团结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更加完整,更富有内涵。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渡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他说,讲政治,绝不是要以政治代替经济。“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同时要突出思想政治工作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发展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把握方向,帮助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了,难免出现“泥沙俱下”的观象。排除这些错误思潮观念对改革开放的影响,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因此,“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才能够促进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越是变革时期,越要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发生和对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越要加强和改进。”

2. 运用辩证的矛盾的观点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原则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区分层次,针对不同特点,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谈到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经受住“酒绿灯红”的考验时,又强调要把“堵”和“疏”两方面结合起来。他还明确指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坚持运用好这个活的灵魂和坚持贯彻好这个基本要求。凡此种种,都包含和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江泽民提出,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因此,实施“以德治国”,就是要大力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江泽民特别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强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加强制度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深入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用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觉悟来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三、科学发展观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相关论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方法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指导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整个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矛盾观。

1.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矛盾的根本,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把以人为本的原理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胡锦涛同志还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与教育者配合,并自觉接受教育者所倡导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地践行。

2.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矛盾,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关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央客观分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各对具体矛盾,提出了系列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1)分析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关系,提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胡锦涛分析指出:“一些具体思想问题,有些需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来解决,有些则需要通过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来解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进行疏导、开导、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又要关心人、办实事,以情感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2)分析教育与管理的辩证矛盾关系,提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既要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又要运用管理评估的方法奖优罚劣,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在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就特别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3)分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矛盾关系,提出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加强理论教育使人们掌握正确的政治理论,引导人们用科学的理论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他人和认识自我,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还要组织人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所学理论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就要“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4)分析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矛盾关系,提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胡锦涛同志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要科学分析、正确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方法和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有批判的继承。要在继承的同时结合新的情况,加以创新,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陈运普 魏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胡锦涛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也决定着现阶段和将来中华民族的素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性

理想信念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更是支持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可实现性才更赋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增加人们的信心。因此,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回答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回答与他们的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础,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性。

1. 当代大学生要做思想上的强者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方面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炼。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如果说在过去只要进行单一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必须帮助他们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树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信念。针对这样一个实际情况,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选择让他们自己参与,在比较中认识问题的角度来展开。应该说,当代大学生考上大学,是成功地实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折,把原来上大学的理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站在新的起点上,随着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展开,一些现实问题自然地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如当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上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当他们面临着诸多诱惑的价值判断或选择困惑或烦恼的时候,当他们精神空虚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或怎样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是碌碌无为还是奋发有为、是为了镀金而混文凭还是为了真才和能力、是花天酒地图一时快乐还是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等;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首先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在大学里,作为学生尤其是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要真正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过得充实和有意义,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他们通过纵横各方面的比较,就会发现自己以前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优势基本上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选择人人都必须要有的、不分年龄、不需要知识和技能背景要求的东西作为他们的现实出发点。具备上述条件的事情很多,但对人们真正有意义的当属理想信念。人们常说,有志不在年纪小,无志枉度百年春,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那么怎样把年轻变成自己真正的优势,能够做什么可以明确地指出,理想信念与为什么学、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明显缺乏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从思想上武装自己,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做思想上的强者,才能逐步建立起自信心,把握主动性,进而明确学习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

2. 当代大学生要过有理想信念的生活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成长阶段看,大学阶段,青年人认识问题的水平正在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过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现实生活中,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等现实的压力,他们把能够上大学等的具体目标视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以及人生价值追求,而在事实上左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体决定并进而决定人们的人生目标的价值观,则是他们大多数人很容易忽略的。如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常遇到的“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等等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最深层次的依据是他们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又最后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幸福感。一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如果符合他的价值观,他就会感到很快乐,哪怕生活条件会相对低一些;相反,如果选择的生活方式不符合他的价值观,他就会感到很痛苦,哪怕他生活条件很优越。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处在人生起步阶段的青年大学生解决好立身做人的问题,即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柱问题,对自身的成长进步至关重要。精神支柱是人的思想伴随着社会形态、民族精神、时代特点而在政治、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带有强烈示范和导向作用的行为倾向。精神支柱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大学生是一个有思想的知识群体,客观上普遍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现在许多大学生感觉“日子过得没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迷失”,生活没有目标,人生没有方向,空虚度日。对大学生来说,精神支柱代表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凝结着远大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始终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强大动力。理想信念是精神生活充实的源泉,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表现在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要使日子过得生动精彩,追求崇高远大的理想是根本途径。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客观性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人们常说的讲大道理。一般地说,大道理人人都会讲,也正是人人都会讲,就容易犯常识性错误,即“熟知并非真知”“会讲未必真懂”。会讲可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把大道理讲深、讲透、讲实在,大道理就有了说服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事实胜于雄辩,最贴近事实的道理、理论也最能打动人,有感染力,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原则。

1.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一般地说,人们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大的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精神对于人而言尽管不是万能的,但人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是万万不能的。精神作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一种无往不胜的力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力量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地为人们所感知。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

人是不可能没有理想信念的,虽然,理想信念不是人的自然禀赋,却是人在对象性的生命活动中形成的最重要的本质力量。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拥有理想。简单地说,想干什么?追求什么?为了什么?都与理想信念问题紧密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人生哲学中,非常重视讲“志向”。“志向”这个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可见,“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在中国老百姓中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用“人活一口气”“争气”或“争囊气”等语言准确地表达了理想信念在老百姓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相同的思想,理想信念在每个人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了。”“对于人生,理想是不可缺少的。”“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赛曾说过“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毛泽东用最通俗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一句话:“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但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认为理想信念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实际上,理想信念绝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人人可知可见可感。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那他的人生就是失败的。云南大学生马加爵在执行死刑前反思自己的人生时谈到“没有理想是我最大的失败”。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反思自己走向毁灭的根源时说:“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信念,丧失信念,就要毁灭一生。”以奥地利玻尔曼为代表的物理学家们因为物理科学的发展导致他们自己的理想信念动摇,竟走了集体自杀的道路。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从反面告诉人们,人不能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是人们所向往、所信仰、所追求的奋斗目标。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决定着人的前进方向,给予人们前进的动力,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一个人在一定阶段或整个一生中的精神寄托,是人生观的核心。任何人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都必须面临着对于理想的选择,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夫志,气之帅也。”大学生是知识、能力、修养、品德较高的知识群体,有较高的志向和抱负。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必须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

2. 志当存高远

一个人没有精神追求不行,但有了精神没有地方寄托同样不行。精神没有地方寄托就有可能形成所谓的精神包袱,对人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仅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是有害的。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就是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目标设定的高低和大小问题。一般来说,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要遵循以下两个“不宜”原则。第一,不宜太低。寄托精神的地方,如果过低容易限制人的行动。思想决定行为,正常人的行为都是在思想制约和支配下做出的,没有思想支配的行为是盲目的。而如果思想观念上追求的目标过低,那么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我们常说的“一个人思想有多高,他就能走多远”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不宜太具体。寄托精神的地方过于具体,实际上就是混淆了理想信念与目标的关系。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理想信念是要管一辈子的事,是一个需要倾其毕生精力努力追求的事业。而具体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实现的则有许多,尽管这些目标都是在理想信念指导下连续实现的,而且都指向理想信念,但不能把具体目标当作理想信念。一旦把具体目标当作理想信念,而这一具体目标又在自己的努力奋斗中得到实现,就有可能因泄气而产生精神极度空虚甚至绝望,使原本的好事变成悲剧。试想,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这一生中该办的事都办完了,他会怎么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主张“立志”就要“立大志”。如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高尔基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坚信这是一个真理。”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人一般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上帝那里,而马克思主张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寄托在人类美好的理想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树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理想信念。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并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尽管把理想信念寄托在“上帝”那里和寄托在“共产主义社会”二者都符合精神寄托的“高”和“远”原则,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比较中选择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寄托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理想形态上,也正是从这个角度,邓小平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性

每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都有一个人生规划问题。作为考上了大学的青年学子,正处在自己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站在自己人生发展的新起点上,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必将逐步实现自己希望的生活,正如自己现在的生活是自己几年前选择决定的,那么当代大学生现在的选择也必将决定自己大学四年后的生活以及今后几十年的生活。

1. 理想信念教育要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实际

一是充分分析当今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更加开放,环境更为宽松,显示了我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反映到人们精神上和行为上就是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务虚走向务实,从守成走向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化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追求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条件,转变传统脱离实际的口号式的理想信念教育,采用尊重和引导的方式,增加理想信念教育亲和力。二是真正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发展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对他们来讲,在大学阶段,他们追求的目标更高更远,谋求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性特征,大学生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他们眼前和今后的最大利益。马克思讲:“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一方面,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消除大学生理想信念认知方面的偏差。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当他们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知识经验、已知的信息与未知的信息之间差距过大或未知的东西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便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调,形成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需求。理想信念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而科学的理想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的认知实践形成现实而明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大学生发展需要内容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要通过知识和科技来体现,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所以,理想信念只有与学生的人生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有说明力,才可能在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2. 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起点与基础。理想的形成,总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个人理想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民的要求和追求的理想也就不一样,理想一旦确立,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向导,并对实践产生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个人理想的建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另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合力”思想告诉我们,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而当他们一开始实施自己的理想追求,就必然地受到来自周围其他人的影响,相互影响的结果实现社会的发展。个人理想虽然是由自己来确立的,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时代所赋予的。个人理想要体现社会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具备了社会的意义,才是真实美好的,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努力为实现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对中国青年的要求。邓小平指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青年应当不断学习,像历史上有作为的人们那样,珍惜青春年华,立下符合社会需要、适合自身情况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

3. 通过实践,把“坚韧不拔之志”转变为技术

理想的确立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而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还需要借助信念,通过实践才能最终达到目的。首先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理想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是合理的、最终能够实现的。而要实现理想,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列宁指出:“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实现理想目标如同登台阶,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才能最后到达。而每一步、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会给人一种踏实感、满足感,同时也增强了实现理想目标的信心。因此,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要从学好每一门功课、培养各方面能力、提高基本素质做起,抓住大好时光,刻苦攻读,全面锻炼。其次,理想的实现过程需要坚韧不拔之志等优秀品质。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要对自我和现实作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这种对自我和现实作出较大的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其中有的属于客观条件方面,有的属于主观条件方面。无论是哪个方面的障碍和困难,都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加以克服,需要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正如苏轼所说的“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善于将坚韧不拔的意志转换成做事的能力:一是让成功进入自己的潜意识。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只要能够想到成功,心理准备就更充分,就能够聚集精神和注意力,也就更有可能成功。二是积极主动做事,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列宁把这些品质概括为“有韧性,能坚持,有决心,有决断,善于反复试验、反复修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般来说,人反复做什么事,他就是什么人。同样地,如果你积极追求成功,你必然就会成功。

理想信念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理想信念教育必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汤振华(中南民族大学)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和理论概括,是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要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说过,未来新社会的建设需要一种“全新的人”。所谓“全新的人”,也就是思想素质高、人的先天与后天的各种才能获得充分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人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且要求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同时,人们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还要立足长远并坚持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因此,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脱离发展这个主题。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审视、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二、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基础性导向作用。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特征,又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是我国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科学文化素质高、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类人才的重任。而做好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证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国50多年来,我国各民族高校严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批政治素质较高的各类人才,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就实际情况而言,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高校一切工作生命线”的作用,“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总体说来,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积极向上:他们政治态度端正,思想积极进步;爱国热情强烈,维护祖国统一繁荣;价值取向的主流与社会发展潮流基本合拍,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实际利益;自立自强,正确对待生活困难。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内容、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面临着新问题与新的挑战。(1)环境发生新变化。如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竞争、变动的环境。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愈演愈烈;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出现了对党的基本理论指导意义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价值取向功利化、人际交往存在障碍、民族意识强化等问题。(2)教育对象出现新情况。民族高校的在校学生主要是各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存有明显差异。“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掌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日益增多,民族高校在校学生的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90后”“00后”大学生群体的出现,民族高校在校学生人格和心理特征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3)工作机制尚待健全。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往往只强调管理的力度,不能真正地从实际考虑学生主体的需求,难以实现与学生进行顺畅的双向良性互动。近年来,民族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进,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部分高校依然存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制度建设不到位、经费投入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等问题。特别是包括学校党政团学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奖惩机制、评估监督机制在内的工作机制尚待进一步健全。(4)队伍建设亟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具有高风险性,因而需要一支整体素质精良的工作队伍承担起这一重任。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规模不断壮大,出现了师生比例超标,高校学生政工干部严重缺编现象;有人错误地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只是“两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而不能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导致政工干部工作任务繁重,难以将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高校辅导员的待遇相对较低,职称职务较难解决,个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等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了他们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机制等变化的准确把握及创新工作的开展。(5)工作内容与方法面临挑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人们价值取向也日益多样性,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内外各种民族分裂势力一直试图利用多种方式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同样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是非判断上产生困惑。传统单纯说教式的工作方法,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政治立场,淡化或回避政治问题,企图用心理层面甚至心理咨询的东西取代德育工作,无法实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冲击了高校传统伦理道德,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等产生了极大影响,给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三、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族问题依然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重大问题。民族高校一直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审视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并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工作中去,不断推进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 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宗旨“以人为本”源自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本质上是人本主义思潮的精炼概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是对中国传统发展观念和伦理道德的一种全新改变。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宗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和基础。民族高校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他们几乎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习俗或宗教信仰。同时,受居住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民族狭隘心理或自卑、敏感等心理特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为复杂。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宗旨,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各项具体工作始终围绕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展开。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习俗,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深入学生中间,充分掌握他们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困惑;注重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提供精神关怀;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唯其如此,才能赢得少数民族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才能有效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

2.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从三个不同方面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

首先,全面发展。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范围广泛、特点鲜明、影响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要通盘考虑而不能顾此失彼;在布局上具有全局性,要整体推进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架构上具有系统性,要保证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紧密配合,互相促进;在运作中突出重点,善于抓关键,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次,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综观其与相关因素之间以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它们能够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产生合力。一方面,就是要协调好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打破传统错误认识,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全校所有教师的任务”理念,建设一支包括学校政工干部、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内的工作队伍,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另一方面,就是要协调好“课堂教学”与“日常辅导”的关系,把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后,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民族问题依然存在。民族高校的重任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并不断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环境,保证工作资源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构建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服务平台等保障机制。

3.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从根本上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启发大学生的自觉性,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格健全、立场坚定、作风优良、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又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在所有素质当中,最关键的则是思想政治素质。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分裂势力渗透的重点。如果不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保证他们在反对分裂势力、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那么,就不仅不能实现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目标,反而会危及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全面加强民族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就要坚持以“两课”为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健全思想政治管理体制,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发展路径,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浅论当今大学生成长的途径

叶苗 杨永彬(武汉科技大学)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上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回顾了清华大学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指出清华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特别表达了对当代青年学生的三点希望,并指出:“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对于我们总结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一、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一点希望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教育部组织的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意愿,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但同时,因为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和进入社会准备阶段,对未来充满奋斗的渴望和生活的希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痛苦挣扎,难免思想稚嫩,难免困惑多多。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辅导员,须经过苦口婆心的教育,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大学生们跨越生命的鸿沟,帮助他们完成思想的洗礼。

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第一,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善于与他人交往,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事业和友谊,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面的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的态度。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社会、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不必羡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培养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呼吁“建立起人格长城来”。这里用了“长城”一词,说明健全人格建立的不易。但同时也说明,健全人格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像长城一样牢固,可以抵御各种歪风邪气。

人在社会中总要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和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大学生具有本能的交往欲望,希望建立一个多元的人际环境,求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以实现自己成才、成功的目标。但是许多大学生虽乐于与人交往,但不太善于与人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现代化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不是瓦特、爱迪生那个时代,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决定了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达到成功的彼岸。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形式不断增多,任何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与他人真诚的合作共事。在具体培养上,可利用思想概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优秀品质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思想概论课的功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百折不挠、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二、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二点希望是: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不满足大自然给予的现成的东西,通过实践创造人所需要的一切,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但面临人才竞争的压力,而且处于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环境。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创业者,必须培育、养成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在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都感到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这既反映了生存竞争的压力,也体现了完善自身的动力。因此大家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紧知识储备,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

作为大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充分利用当前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创新的工作是不可能演绎出来的,它是一种超越。超越就要想象,想象可以超越一切。诺贝尔奖得主的选题多是根据兴趣确定的,用爱因斯坦的话讲就是“神奇的好奇心”。他还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好奇心和兴趣是产生“奇思异想”的基础。科学是反传统的,是超越常规的。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不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教育,要善于科学地怀疑,敢于对约定俗成、既成事实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再思索,有新的发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品质,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传统的理论不见得全是真理,权威人物也不是神。盲目迷信权威和名人,把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当作金科玉律、永恒真理,就会窒息自己的创造力。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要与时俱进、注重实践,在人类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创新。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建设,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评价方法,促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衔接和结合,营造学生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只有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才能够更多地了解国情、民情、党情,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才能够锻炼真本事,增长真才干。到社会上实践一段时间,看问题的视角就会不大一样,能力水平就会大不相同。目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更多样、形式更灵活、渠道更广泛了。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过去的有组织性开始向自主性转变,由过去的集中性开始向分散性转变,由过去的无偿性开始向有偿性转变,由过去的专业性开始向社会性转变,由过去的单一性开始向多元性转变。这些转变,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从根本上讲,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创意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更好地走入社会。能力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本事”。因此,大学生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教育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入学军训、生产劳动等教学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自愿参加“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等各种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加勤工助学、科技发明、创业办企等自主性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真才实学,感悟人生真谛。三、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三点希望是: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和人格健全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是大学生中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如重视个人前途,缺失社会理想;注重自我价值,淡漠社会价值;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等。现在有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既与社会环境有关,也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还与高校的教育管理有关。从社会方面看,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利益的多元化导致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凸显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升华的能力,所以在认识上容易走极端,常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事业激情。从一些大学生自身看,从小学到中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往往只有一些美好、朦胧的想法。所以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思想和心理转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从高校教育管理看,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等还存在着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要求没有得到有效引导。

目前,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词语就是“郁闷”:“考试没考好,郁闷”“生活遇到困难,郁闷”“同学关系处理不好,郁闷”“竞选学生干部没有成功,郁闷”“马上毕业要找工作,郁闷”等等。“郁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世界,表达出了许多大学生上下求索的徘徊和朦胧情感的困惑。如果这种郁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和释放,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产生心理疾病。一个人的健康表现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只有具备三种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①神经衰弱,这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据调查,神经衰弱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在8.5%左右;②抑郁症,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与人交往,甚至悲观厌世;③焦虑症,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在毫无缘由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下,显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胆战心惊等症状;④心理急症——自杀,我省每年都有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自杀的案例。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能否有所作为。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份弱点,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份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份快乐和成就。因此,搞好心理卫生,调整好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医治心理疾病、调整心态,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学会忍耐,生活才有阳光和欢乐。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放弃自己快乐的权利,不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在自我调节难以奏效时,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是解除心理困惑比较快捷的办法。一方面,学校要改变“心理咨询室”的称呼,使之更能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大学生应改变“来咨询者都是脑子有问题的人”的错误认知,充分利用心理热线、团体辅导、咨询信箱、相互交流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接受外界的帮助和引导,以更有效地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在学习、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甚至出现心理疾患也在所难免,关键是对自己的身心抱有自信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主动在实践中体验委屈、体验挫折、体验艰苦,不要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样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学院可建设,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寄托了对高校和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应该成为我们今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务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这篇重要讲话的精神,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龙头作用的有效路径探析

宋琼(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校学生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担负着服务高校中心工作、维护高校稳定发展大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其成效关系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然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相对于繁荣活跃的团建工作局面,党建工作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其龙头作用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一、原因探析

1. 学生党建组织架构单薄,组织力量不强

近年来中央号召“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将支部建在班级”,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呈迅猛扩大的趋势,学生基层党建组织力量不断增强,为高校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党建工作并没有因此出现新局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些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基层党支部数量的增加与学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相比较,相对增量不明显;二是党建工作机制和组织架构创新不足。随着基层党支部的扩增,并未进行机制的相应创新,依然是校党委——院党委——学工办(团委)老师直接面对各学生党支部骨干的组织人事格局,在教师专职党务工作者与学生党支部书记之间没有中间的组织架构和抓手,支部力量得不到有效整合,旧瓶装新酒,其优势自然得不到彰显。

2. 学生党建内容形式单一,吸引力缺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纵观高校学生党建内容和形式却变化不大,依然停留在学习文件、时政,听报告讲座,学习典型、宣传典型,诵唱革命歌曲或诗歌,参观革命纪念地或红色旅游,义务劳动或献爱心等状态,虽然也进了网络、进了社区,但内容和形式似乎没有明显的突破。新意不够,吸引力也就自然缺乏,这是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

3. 重发展,轻党员再教育,先锋作用不明显

龙头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来自于基层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典型示范。但目前高校普遍把主要精力用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用于预备党员的发展与转正,相对忽略党员的再教育,培养缺乏持续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入党后就呈功德圆满之势,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入党前、入党后判若两人的大有人在,与入党积极分子、普通群众相比先进性优势不足。

4. 学生党建思路不开阔,覆盖面、影响力不够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局限于对学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和对党组织后备力量的培养,在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明显不足,这也导致了其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不足,是影响党建龙头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二、目标定位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而言,要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务必注重“三要”。

1. 要把促进发展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要促进党组织的发展来抓学生党建。严把培养关和考核关,把思想政治素质高、入党动机端正、业务出类拔萃的优秀大学生挑选出来吸收到我们的组织中来,不断充实和壮大党的队伍,为党的发展积蓄力量。二是要促进社会和学校发展来抓学生党建。在工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校的发展,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爱校、爱院的意识和为国家、社会、学校作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积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党员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促进社会和学校的发展。三是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来抓党建。

2. 要“以学生为本”,将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的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学生党建来说,也应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为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并将之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工作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研究和探索贴近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色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对党、国家、社会的关爱与责任感、使命感,消除其青春期特有的逆反情绪。只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有的放矢。

3. 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促进高校学生党建的可持续发展

既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学生党建内部各项工作的关系,又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学生党建与高校整体学生工作的关系。要加强学生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强化党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骨干、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培养、学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要在学生党建覆盖面、影响力、吸引力上下功夫,活跃学生党建文化。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永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力。三、路径选择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扩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吸引力”三个关键点,作出了如下路径选择。

1. 合理设置组织架构,构建学生党建工作有力抓手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架构基本处于两种模式,如图1~图2所示。图1 学生党建工作架构模式一图2 学生党建工作架构模式二

即在学校党委下设若干个学院分党委,学院分党委通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未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的由院团委行使职能),直接负责各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和管理,部分学生党建工作较规范的学院在学院党委下设学生党总支,通过学生党总支来负责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和管理,但学生党总支尚处于一个笼统的架构,其职能仅限于组织发展工作的预审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指导规范职能。在这两种模式架构下,各学生党支部基本还处于分散开展工作状态,中间缺乏联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或党总支与各党支部书记的桥梁纽带,组织架构的断层或者不健全,不利于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基于这一考虑,笔者认为突破的关键在于在“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把支部建在班级”的基础上,再加上“广泛成立学生党总支,学生党总支下设部门运作”的要求,健全学生党总支的组织构架,使之成为学院党委开展各项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如图3所示。图3 学生党建工作架构模式三

将学生党总支像团委学生会一样分成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负责部分党建职能,通过这些健全的组织机构来组织各分散的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如表1所示。表1 学生党总支部门设置与职能

2. 拓展党校培训业务,增强党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除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外,把学生党员骨干的培训、各类学生组织干部的培训纳入党校的培训业务中,分成不同的培训类别,如团委学生会主席培训班、班长培训班、心理委员培训班等,再加以期、届,授予正式的培训结业证,将其规范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理论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助于提升党组织在学生组织、学生群体中的地位、影响力,培育组织归宿感。将各类学生组织、学生干部以多重党校学员的身份与党校、党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党建带动团建及一切学生工作的有力抓手,是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与覆盖面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主动培养、输送更多的党员精英到各类学生组织中担任主要干部职务,发挥学生党员在各项学生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3. 创建系列特色党建品牌活动,增强“典型在身边”的先锋、引领、示范效应

品牌活动是集中体现和展示学生工作特色和成效的窗口,它具有极强的宣传、引领效用。因此,创建和打造有学生党建工作特色的学生党建品牌活动,是推进“旗帜工程”的重要渠道。品牌活动设计考虑因素除教育意义外,广泛性、吸引力及可参与性也极为重要。诸如党支部风采大赛、党员风采大赛之类的活动立意鲜明,既体现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又把传统的“典型在身边”自上而下的典型选择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风采大赛的竞赛形式。在赛制的制定上,可采用户外素质拓展环节,PPT展示及演讲环节,党史、时政知识问答,评委现场提问答辩,现场风采展示等环节,这大大提高了活动的参与性、新颖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将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优点在于容易激发学生党员及学生基层组织的参与热情,易于朴实地宣传基层党支部、学生党员个人的先进事迹。除学生党支部风采大赛、学生党员风采大赛外,还可以挖掘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党建活动。如学习心得大比拼活动等,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中分小组讨论的枯燥的学习心得交流,纳入整个分党校全体学员以小组或党校班级为单位参赛的生动活泼的党校学习心得比拼形式。

4. 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担当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提升党建工作的活力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将之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与学风、校风建设,与学生素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相挂钩,开创生动活泼的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把龙头作用发挥于各项学生工作,引领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与高校学生团建相互协作、统筹协调,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和谐共建,相得益彰,持续发展。

5. 广泛开展“三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党建的影响力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行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同学的“三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在广泛宣传、动员更多的学生党员、党支部积极参与之外,还应搭建平台,给予指导和支持,在传统的考察调研,献爱心、关爱特殊群体的自愿者服务等活动基础上,大力开展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推广科技下乡,党员骨干挂职锻炼,大力推进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政府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习型、服务型的党建工作体系。

6. 把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

实践证明,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成长,尤其是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实际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关爱,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显著作用,其力量和作用往往胜于千言万语的口头教育。这是我党历史的经验总结,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要把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制度化、机制化的要求,体现了党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7. 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增强各级学生党组织的先进性

为确保各级学生党组织的严谨、规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修订、完善原有的党员理论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入党联系人制度,入党公示制度,先进党员、优秀党支部评优条例等系列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制定新的制度、体系与规范,如:党员骨干考核激励体系、群众监督体系、档案管理体系、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信息库统计与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帮扶体系、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活动申报审批制度等,以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各级学生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体现先进性。

8. 运用传统宣传载体和现代化信息载体,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的党建宣传平台,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曾明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塑造人、感染人、改变人。因此打造良好的学生党建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也是增强学生党建龙头作用的重要方法。传统的报纸、报刊、专栏、板报、海报、广播、电视,再融合现代化的学生党建网站、活动视频,各类网上竞赛活动、电子书刊杂志,手机短信、飞信、QQ平台都应成为我们宣传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学生党建活动,灌输党的理论、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使学生党建宣传时时处处全方位地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全过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王建辉 王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迅速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凭借其数字化、多功能、实效性等优势,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行为取向、价值理念、人格塑造等各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力量。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确保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最为迅速的一个群体。新媒体技术一出现,就迅速融入大学校园,使学生们生活在一个日益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中。新媒体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需求和应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导致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新媒体也称数字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有别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各种新型媒体形式,主要有网络博客、网络论坛、搜索引擎、网络视频、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IPTV、移动电视等。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当前,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群体,总是频繁地接触和使用新媒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使用新媒体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我国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较2009年底增加6930万人,达到3.03亿人。青少年整体占到网民的58.2%,其中学生群体在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增大,达到30.6%。由此推出,新媒体的使用人数在大幅度上升,日益受到学生一族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接触新媒体,并迅速成为新媒体的忠实用户。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与学生的喜好兴趣相吻合,适应了大学生心理需求。随着数字技术与数字产品的广泛普及,新媒体将成为对大学生产生最大影响的媒体形式。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

另一方面,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收发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将新媒体尤其把互联网、手机作为重要信息渠道。新媒体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发送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通过通信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形式更加便捷。通过新媒体渠道,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浏览新近的思想动态,明确主流的舆论导向,此外,学生们可以借助电子论坛、邮箱等渠道发表意见,传达信息;通过QQ空间、博客等形式抒发情感,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还可以通过最近较为流行的“微博”自由地表达个性。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收信息的过程中,其角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每位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都可以在新媒体这一渠道上同时完成。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渠道也由单向、两点传播向多边、散状传播转变。新媒体与大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广泛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新媒体形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经常的渠道。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契机和挑战

新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并以其丰富的传播内容及多元的传播形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和挑战。

1.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契机

一是有助于我们打破理论说教、丰富教育内容。新媒体的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如果把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迅速地传播政治理论、思想道德和形势政策等相关内容。新媒体的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的优势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自传统媒体如书刊、杂志等的思想政治知识过分强调理论说教,刻板机械、空洞说教的理论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的润色,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以生动活泼的视角传播,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同样的理论知识不再干瘪枯燥、生涩乏味,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机械、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学生群体能够时刻享受最新、最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丰富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是拓宽传导平台,创新了教育形式。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见模式为课堂教学、座谈讨论、演讲交流和集体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时空条件的限制。通过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个人博客、校园微博、电子论坛、人人网、QQ群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语音等沟通手段进行信息发布,与大学生进行广泛、直接的互动对话。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不用再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地点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和教材学习,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他们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这种传播方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增加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他们表达信息的平台,架起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亲密沟通的桥梁。

2.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是来源于外界因素的挑战。随着新媒体迅速融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起来。毋庸置疑,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变化万千的社会,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信息量,在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正确、健康、先进的信息,也有掺杂着一些消极、有害、落后的信息。一些反动分子利用新媒体手段散布各种反动言论,攻击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快捷性以及“无屏障性”使得信息发布源越来越多,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和管理的压力。新媒体的普及带来了各国各地区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各种价值取向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挑战。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大学生们个性张扬,尚未完全踏入社会的他们,思想前卫,行为独特,总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一些时尚流行元素。大学生的年龄虽然都是在20岁左右,但是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尚未成熟。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大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的影响。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人生阅历,思考角度极端,知识面狭窄,还不能够完全对信息进行甄别,容易相信虚无存在的事物。然后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在虚拟空间里随意发表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论,跟风追捧一些负面思潮,在受到错误舆情影响的同时,成为错误舆情的推动力量。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出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效利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新的路径。

1. 勤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意见沟通情感交流的前沿阵地

当前,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已经不是一项使用工具,而是一种环境,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空间逐渐成为大学生生存的第二空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把新媒体作为日常性的工作平台,密切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况,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标准。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和大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地探讨,将平时不敢公开表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媒体平台突显出来,并在这一沟通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大学生的内心。经常性地利用新媒体,可以增强双方的意见沟通,情感交流,产生心灵共鸣,缓和矛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推进高校领导、教职员工与学生的亲和力工程建设。因此,通过勤用新媒体,可以面对面地直接互动,消除交流双方的隔阂,激发大学生掌握理论的兴趣,提高学习热忱,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

2. 巧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无疑成为大学生接收各种先进性理论的“主战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寻求新型教育方式,通过新载体正确地、有建设性地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管理。除了传统教育方式之外,还应该巧妙利用互联网、个人博客、微博、QQ、论坛、短信等新媒体手段来开展工作。面对大学生群体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构建网上新课堂,营造良好的网上学习氛围,开展“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等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此外,学习多媒体技术,制作各种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影音兼备的新媒体素材,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思想性、直观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大学生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获得有利于自身学习、生活、实践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3. 慎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舆论导向鲜明正确的前沿阵地

江泽民曾经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要慎用这一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舆论机制。这需要教育者和大学生增强对传媒的分析批判能力,勇于同错误的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用正确的舆论占领新媒体这一阵地,在新媒体传播活动中做到旗帜鲜明。高校要大力关注校园论坛,随时更新校园博客,积极制作红色网站,针对当前现实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及时的舆论疏导和舆情分析,掌握舆论主导权,扩大“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增强正面控制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弘扬健康先进的校园文化,创新高校办学理念。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广泛使用新媒体过程中也要加强谨慎意识。通过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学习,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识别能力,剔除那些不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不良信息,筛选那些对个人成才成长有益的资源,明确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应当切切实实地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加速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载体建设

涂平昕(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武汉理工大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较早的高校之一。学校在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主动权,在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技术建设和队伍建设上下工夫,使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立交桥。一、建设网站,形成规模,在红色网站建设上下工夫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内网站,学校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办的网站(包括各类互联网服务)数量800多个。

校党委和有关部门建设了一批有特点、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校园网站,在网上唱响主旋律,引导师生、引导社团、引导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全校有思想政治类网站(主页)54个,党委宣传部创建的经纬网、学工部创建的学工广场、团委创建的理工青年、就业指导中心的“高校就业网”等思想政治类网站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基本覆盖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师生中有较大影响。

各有关职能部门还设立了校长信箱、书记信箱、纪检信箱等网上信箱,部分院系网或主页深受学生喜爱。学校有关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在网站上开设专题或专栏,目前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学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并在专业教学、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些网站在信息传达、舆论营造、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注重质量,强化培训,在人才队伍培养上下工夫

学校组建了一支政治可靠、思想敏锐、善于与学子和网友沟通的网络宣传教育队伍(包括网络评论员队伍)。学校现有网络宣传教育的专职人员5人,兼职人员100余人,学生队伍人数200余人。网络宣传教育工作队伍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宣传部、党办、组织部、学工部、团委、网络中心等部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各校园网站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组成。学校各网站还活跃着一批思想素质好、网络技术水平高和文字能力强的学生网络宣传管理队伍。他们既是网站的建设者,也是网站的管理者,同时还是网站的使用者,他们中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在和师生网友进行沟通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各网站按照要求,分别有网站分管领导和1名网站(页)管理员,1~2名网络信息员,负责网络建设与管理。

学校加强网络人才培养,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专兼职网络思想政治干部500人次,系统学习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为从事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都配备电脑,并完成了网络接入。

高质量的网络文化队伍可以及时跟踪分析网上舆情,针对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运用论坛、博客、电子邮件、飞信以及微博等网友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开展网上评论,主动引导网上舆论,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健康积极向上,不断走向成熟与理性。三、创新手段,注重引导,在绿色网络创建上下工夫

一是不留死角,内容监管与技术创新齐头并进。首先是加大信息监管力度。对色情、暴力以及有害信息进行拦截、删除,同时着重抓好校内网站、主页管理,用户入网管理、BBS(论坛)管理。学校在技术上采取了防火墙、身份认证,一方面尽量屏蔽不良网站,阻止有害信息侵袭;另一方面,校内每一台电脑都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与真实身份相对应,可以依法查究不良信息的源头。学校对留言板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对校内有影响的BBS经纬论坛采用实名制,实行站务组和版主的分级管理制,关键、敏感版块由专人负责。在特殊时期对特定帖子实行特殊管理,如关闭发贴功能、锁定讨论。其次是加强对校内网络资源的管理。针对校内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一度出现的“黑网吧”现象,校党委在2002年制定并下发了《武汉理工大学加强校内计算机房及文化市场信息管理的规定》,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博客和学校官方微博的管理。武汉理工大学班级博客每班必须确定唯一一位博客管理员,掌握班级博客密码,并将管理员的详细信息上报至各学院学工办。博客不能任意注册,每个班分配一个账号。游客也可直接进行在线留言操作。管理员在登录状态下查看留言及评论时,仅可进行删除操作,但是不能进行留言和评论操作。随着微时代的到来,高校微博也在火热推进中,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提高学校对内对外宣传效果,内增凝聚力,外拓影响力,学校目前已在新浪、腾讯、人民网开设了官方微博,粉丝已达4万余人,学校党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负责官方微博的建设和管理,传递信息、延伸文化、引导舆论,增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是注重引导,宣传和舆情两手抓。整合全校资源,包括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网络资源,选择最能反映学校建设发展的信息,由学校、部领导进行审核,及时发布到学校主页。遵循网络宣传规律,做到每日更新;整合校园媒体资源,让师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充分了解学校建设和发展。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于无声处。重视学校BBS经纬论坛的建设和管理。定期整理舆情简报和舆情报告,分层次管理,分别报送至主管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实时监控,发现不良信息,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对于重要信息及时处理,负责做好网上舆情搜集、调查、分析和反馈工作,不定期整理《舆情报告》,为党委决策、学校政务公开、校际沟通等提供信息和依据。

多角度引导网络舆论。对于学校和社会的热点问题,从论坛上师生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以新闻采访和信息发布的角度,在学校网络新闻频道进行正面回应和报道。以党委宣传部主管经纬网站为例,分别针对不同的师生群体,设立了新闻、时政、校园文化等频道。视野遍及国内外,内容囊括政治、社会、理论以及新闻、文化、娱乐等,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咨讯和原创平台。2008年,经纬网根据社会、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在原有基础上对四个子站进行重新构架,对新闻、时政、校园文化以及经纬论坛的栏目进行重新划分,增设了时评、焦点、校园建言、理工轨迹、艺术鉴赏、特色文化、名师名品以及理工地图等,大力宣传理工文化和理工人物、宣扬高雅艺术,同时以积极的姿态引导舆论。“时政视窗”以提供时事政治信息、理论学习材料为主,努力开辟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经纬论坛”更是理工大师生的网上家园,自开通到现在,吸引校内校外论坛用户数以万计。四、打造精品,营造氛围,在网站品牌栏目建设和特色活动开展上下工夫

以制作精品栏目和专题为抓手,形成网络文化品牌。党委宣传部创办的经纬网建立和开设有“深度经纬”“红色记忆”“文学原创”等栏目,让全校师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校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制作“天佑华夏、心系汶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文明创建在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两访两创”等热门专题,引导和激发师生的爱国、爱党、爱校的热情,不断强化网络教育的育人功能。学工部主管的学工广场设立的“心理BBS”“班级博客”等版块,文法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院系利用专业优势和学科优势,在线为学生释疑解惑,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有效延伸。团委利用网络宣传优势开展各式活动,精心打造“理工青年”品牌,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主动权,构筑武汉理工大学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心理BBS留言咨询、电子邮件咨询及在线心理咨询等网络咨询服务,拓宽心理咨询渠道,以利于学生及时与心理咨询老师交流,及时解决各种心理困惑。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组织开展网络特色活动。学校定期开展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做客网络论坛活动,开设嘉宾聊天室,进行网络评选等,比如“真诚面对面”“理工学子十大风云人物评选”“大学与人生”等在线交流活动让许多学子津津乐道。汽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学院、自动化学院等院系组织学生开展“网上支部生活”“网络辅导员”“网络班会”“学生会干部网上竞选”“科技文化艺术节”“华中地区软件人才大赛”“中国·光谷网页设计大赛”等活动,构筑起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覆盖全校、辐射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光明日报》曾以《线相通,心相连——武汉理工大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立交桥》为题对武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行了介绍。

推出网络文化月活动,制定文明上网公约。以“创新、和谐、健康、教育”为宗旨,对师生进行爱校教育、文明上网教育。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校园网络服务自律公约》,联合各校园媒体发出了文明上网倡议书,引导武汉理工大学校园文明朝着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组织华中高校媒体交流峰会和校园媒体发展论坛,联合校内外校园媒体和各学院通讯社,为提升校园媒体的品位与质量、营造学校良好宣传氛围寻求良策。

以评选活动为契机,在校内外推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评促建、以评促进,组织学校优秀部门网站和个人网站积极参与优秀网站评选活动,积极展示学校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同时,通过宣传各类评选活动,给师生提供营养丰富的网络文化大餐。

2006年,学校党委宣传部主管的经纬网在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中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校园学生门户网站”;由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2003级学生王艳丽自行设计的网页“麦草天堂”荣获十佳学生个人网站;2009年,经纬网下属的新闻经纬频道被评为“全国十佳高校新闻网站”和“全国人气50强”,团委主管的原点文学社网站获得“全国高校十佳学生社团主页”。由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共建的“汽车无限”频道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优秀共建频道。2010年,经纬网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五、拓展新途径,打造新亮点,在建设网络学堂和网络素质教育平台上下功夫

建立“网络学堂”,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有效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学科专业教师主动在教学中展示德育思想,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育软件,直接在互联网上展开竞争。研究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组织专家制作一批思想性、教育性强,趣味性浓,适应性广的教育软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武汉理工大学校区相对分散,“网络学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习环境,同时将目前分散的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能够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需求,并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能。目前,“网络学堂”有各类图像素材4万多个,有知名学者的报告100多个,讲课比赛、师德演讲等50多个,有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资料近4500多个,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立了“博学于文“的网站,及时展示各类素质教育成果;师生可以随时点播各类“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视频、“理工大讲堂”素质教育讲座。六、健全沟通渠道,在建立网络沟通和信息对称上下工夫

武汉理工大学在网络管理特别是BBS管理中,为学院、社团、新生、校友、求职等分别单独开设版面,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加强信息对称,及时化解矛盾。尤其开设了校园建言、热点聚焦,为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提供专门的解释版面和交流空间;在火车票难买的时机,还开设只用于信息交流的临时火车票版。以宣传部主管的经纬网站为例,该网站对学校各网站以及学院通讯社等网络人力优质资源、网络优质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为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保证优良网络资源,培养网络后备人才;通过开发网站团队办公自动化,开设新闻投稿箱,完善“经纬在线投稿”和“经纬搜索”程序,方便师生投稿和查阅;建立经纬电子邮箱、学院新闻QQ群、新生论坛交流群,确保网络交流渠道畅通;在论坛上分别开设了“校友之家、社团天地”等版块;开设新闻经纬博客、创办拓垦思行录、经纬文集(待完善)等,实现经纬团队成员与社会、指导教师、各学院通讯员以及内部成员之间的即时交流。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陈亚琼(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系)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我们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基地,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多次强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和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新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对内改革层层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蓬勃。人们物质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社会的全方位改革和环境的全方位改变也直接影响并深深映射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领域。

1. 思想意识形态日益多样化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关系、就业和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意识呈现多样化,其主体意识、自我实现等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相对弱化。

2. 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是受多元化道德观念冲击最大的群体。他们不再盲从传统的价值观,而积极地吸纳社会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他们在追求民主、自由、竞争、效率等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往往从利益主体的视角审视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淡化责任、纪律、集体、奉献等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3. 网络文化影响持续深入化

网络活动的自觉性、平等性、主导性适应了青年的内在发展要求,网络文化也缩短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网络虚拟世界以其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不断占据青年精神生活的领域,也造成了部分青年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依赖性,并部分地加重了青年学生对生活的虚无感。

4. 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化

社会的变革转型、社会矛盾问题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都给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90后”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多重期望,承担着多重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学业、就业、感情、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而由于自幼成长在家长和老师营造的温室里的大学生,在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又表现出了一定的依赖性,对心理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

纵观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难发现,他们思想活跃,但往往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要求独立思考、不愿盲从,但往往方法简单;他们主体意识强,个性鲜明,但由于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接受新思想快,但由于身心不够成熟,有时会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反差。根据上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解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新特点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素质要求和技能水平要求。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思想政治课学习上的被动式

当代大学生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书本内容的教条式说理,学生从小到大的政治理论灌输,这些耳熟能详式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而言,已经完全没有了新颖性和吸引力,学生课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课下又不愿主动复习。到考试时,只能临时发挥,只求及格,由此也造成教师的课堂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情况不得不逼迫教师从根本上探寻问题所在,及时吸收当前新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育。

2. 思想政治课教学上的灌输式

目前在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主要是以传播和内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这些高屋建瓴性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兴趣,根本不会引起当代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在现代网络化、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追求的是更加务实化的知识和技巧。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灌输、教条式灌输,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表面上的敷衍,而实质上,他们并不会从内心里去感触、去领会。要求教师结合当今实际,进行充分的备课,充分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3. 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单一式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手机和电脑的普遍化使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自由聊天、阅读、视听、交友、网购,所谓“世界在指尖的滑移中越来越近,人们的思维则延伸得越来越远”。世界上的不同思想碰撞,不同文化的交融,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考量着人们的理性判断。特别是对于思想相对未完善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搏击浪潮中始终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时代课题。现代高校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达到世界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尽管各高校已经开展相关的教学实验,尝试着开展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但没有形成规模化、普遍化发展。

4. 高校建设规划中的忽略式

有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深刻,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虎头蛇尾、泛泛空谈,把工作交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门后,就很少过问,对执行过程和结果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不能保证工作效果。也有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后,心理咨询机构还不健全,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往往无法排解。还有高校教育资源开发有限,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不够丰富,培养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无法取得实际理想的效果。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创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作出了科学的阐释和界定,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引领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理论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理论创新,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立论基础。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和强化战略意识,善于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问题,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放到人才培养的大格局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大背景下去思考,积极认识、客观把握德育工作的前瞻性、规律性的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关注学生需求、回应学生关切,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阐释和解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走进广大学生。同时,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质和学术水平,以长期有效的机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能力。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思维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思维创新,是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美国教育家克伦威尔曾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革新思维方式,以疏导、平等的对话的思维方式补充常规的说教灌输方式的不足,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充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健康生活。具体而言,一是要树立服务的思想。在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基础上,凸显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二是要调整角色扮演。要强化和树立服务者的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三是要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生命化的过程,教育不是控制生命,而是要关爱生命、激扬生命。要以人为本,使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地和谐结合,使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行为。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机制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机制创新,是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制度保障。需要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群齐抓共管,在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建立一种协同运作的一体化机制。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途径、渠道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基地建设的一体化。具体而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部门的共同决策下,开展各项工作,学校、党组织、党干部、各党组织骨干人员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作用,明确各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管理机制。此外,学校同时也应结合社会上的中坚力量,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家庭教育来实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以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总之,要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方式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工作方式创新,是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建立一套多元、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思维要具有多维性和发散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体现多样性等。其次,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活教育的互补。要重视生活教育的育人功能。鼓励学生之间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互交融,彼此撞击;树立教师和学校校友的典范作用,以增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大学中的各种仪式、规章制度等,润物细无声于生活教育中。第三,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求、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心理特点,直接抓住大学生思想问题的症结,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与实现路径

叶华光(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一、引言

模式类似于定式,就是遇到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时所固定使用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特定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多次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模式之所以在现实生生活中很重要,是因为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它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思维范式与方法路径,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质量。模式一般由理念与路径构成,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方法表达。模式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模式也应该调整或重构,否则将会使二者发生冲突从而阻碍问题的解决。大学生的德育模式是指教育者组织适合于大学生道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理念与基本方法的总称。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从本质上看德育过程虽然是一种价值性的环境或影响的创设,但这一环境或影响能够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仍是德育对象具备接受这一影响的内因。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因而德育工作应该体现环境与成长的统一,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对外部环境变化与德育对象考虑不足的德育模式既不合乎现代教育所必备的民主精神,也不符合德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最终不会产生真正的德育功效,有时甚至是非德育或者是反德育的。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对形势的变化与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缺乏充分的研究,开展德育工作时,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仍是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观念的重组期和矛盾的多发期,社会主流价值的边缘化与精神信仰的空心化,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呈现出自主性、开放性与盲目性的特点。一种沿袭政治说教的传统德育模式无法适应日益开放的时代背景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诉求,因而,必须亟待探索一种符合时代特征、适应学生特点的德育模式。

从当代德育的境域看,知行脱节是传统高校德育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由于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以“知”为核心,即从认知的途径解决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思想意识与政治意识,而道德实践的环节则外包给家庭与社会。由于当时社会价值的引导功能与家庭教育的默化功能均较为强劲,所以在当时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能够在“重知轻行”的德育模式下发挥一定的德育功效。然而,时过境迁,社会价值的引导功能与家庭教育的双重弱化,使本该由社会和家庭承担的德育使命部分还原给高等教育,因而重“知”轻“行”的传统德育模式面临严重的冲击。因此,探索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势在必行。二、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最先由明朝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实践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两层意思。第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的是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地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第二,以知为行,知而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其核心是知而必行,突出行动的自觉性与持久性。他在行动导向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了知行合一的基本思想,克服了朱熹提出的先知后行的弊端,从道德实践的视角考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及知识的生成机制来看,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忽视了知识的生成路径与行动的环境约束,过分地模糊知行之间的界限,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

在现代德育语境中,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明确了“知”的终极目标是“行”,即真知归于行。道德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使受教育者持久地进行道德实践。第二,指明了“行”是“知”的基本路径,即真知缘于行,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不断地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增强道德意识,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将道德意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行。也就是说,“知”应该理解为形成道德意识和培养思想意识的过程,而“行”则是在道德意识的指导下使个体自觉实践道德行为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而知行合一则强调两个过程不能截然分开,而必须互为融合。

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一方面要求德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立足于道德意识向道德品行的转化,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要将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行与道德实践作为评价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作为评价德育效果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德育工作所采取的基本方法要以行动为导向,通过受教育者在事先设计好的德育情境中参与一定的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积极体验其中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要求,明辨是非,评判善恶,感悟美丑,产生道德的认同感与归顺感,从而在思维体系中建立起道德伦理的知行机制,为受教育者内化道德品行和参加道德实践奠定心智基础。它要求打破传统德育中以知代行的空洞理论说教模式,构建知而必行的开放式现代德育体系,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围绕德育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教育情境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手脑并用、身心并举的情境活动中接受教育,实践行为,从而打通知与行的隔阂,建立知行相通的桥梁。三、理论基础

从德育的终极目标分析知行合一的必然性。德育的功能性目标就是指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从而能够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因而,道德实践是德育的终极性目标,而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与道德意识则是德育的中介性目标,其目的是增强道德实践的理性工具。因而,一切德育活动归根结底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地践履道德规范与社会规范。如果知而不行,等于不知。正如王守仁所持的观点“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传统的德育模式是建立在社会引导与家庭教育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高等教育“重知轻行”的不足能够及时有效地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层面“行”的补救,最终并未直接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但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体制转向的变革时期,人们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而且在高等教育之前的各级教育阶段,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工作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德育将道德规范与政治要求过于理论化,将德育活动演变为知识传播,在缺乏外部矫正的条件下,知而不行的问题也就如影随形,加剧了知行脱节的矛盾。因此,针对社会引导功能部分丧失的问题,探索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隐性知识生成路径分析知行合一的科学性。按照知识属性分类,道德规范与政治要求是刻画个体应该怎么做的知识,因而它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知识的特征。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指那些存在个体知识系统之中难以用语言、文本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既具有个体依赖性,又具有情境依赖性。这类知识的获取与生成,不能简单地脱离一定的情境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传播。而要通过知识的受体事先设计一定的情境,使知识受体在情境中反复行动,并不断地体验、反思和深化认识,最终将隐性知识嵌入个体的知识系统之中。这样所获取和生成的隐性知识会转化为行动的预备性知识,只要置身于类似的情境之中,个体就会自觉地产生行动的反应。从隐性知识的生成机制来看,道德意识的形成与道德品质的转化,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德育情境才能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境是指和某人相关的所有人、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特定场合。人的心理随时根据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是心理活动不同于生理活动及其他一切自然现象的特殊之处。德育情境就是有利于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并不断强化道德意识和自觉进行道德实践的特定场合与条件,德育情境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就是要求突出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他们置身于特定的德育情境之中,引导他们参加一定形式的德育行动,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并促进道德意识内化为一定的道德品质。因此,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符合隐性知识的生成规律,具有科学性。

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分析知行合一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正面临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开放性和脆弱性的个性特征。他们大多追求自由而不能自律,崇尚自我而又不能自省,推崇自主而又不能自强。对那些条款式的规范与约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如果继续沿用传统德育的理论说教与道德灌输,难以赢得大学生的认同与配合,必然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在弱化教师角色意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紧紧抓住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思想脉搏,使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德育情境中参与一定的行动,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在自主实践与自我体验的条件下,不断深化对道德规范与政治要求的认知,有利于促进道德意识向道德品行的转化。因此,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四、实现路径

知行合一的核心就是知而必行。知而必行有两层意蕴:第一是指大学生所形成的道德意识与职业意识,应该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与社会实践,并通过反馈与评价机制不断地推动道德意识与职业意识向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转化,实现“知”的根本目标。第二是指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与职业意识,必须尽可能地通过行动化的方式加以检验和矫正。以行代教,以行代育,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心理积极元素,使他们在行中体会,在行中感悟,从而树立牢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为此,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再以“道德楷模”自居,而是成为德育活动的策划者、行动方案的督导者、行动结果的评判者,真正成为“行动导师”。

1. 德育目标隐性化

德育目标的隐性化是指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尽量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隐含于具体的德育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一定的德育环境与德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因而它具有隐性教育的基本特征。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主流信仰的边缘化,使得青年学生民主意识与自主意识较强。在大学以前的教育阶段,为应付考试而采取以政治目标为导向的空洞说教模式,导致德育活动严重的知行脱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年学生知而不行、知而逆行的消极心理。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与背景下,如果大学生的德育目标过分地显性化,会削弱他们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目标的隐性化是相对于被教育者而言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则是显性化的。要求教育者内心更应该清楚德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但通过教育者的设计和包装,使之寓于德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之中。因此,德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以德育活动主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对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分析,将其转化为青年学生易于接受、活泼开放、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主题,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 德育活动项目化

项目原本是指一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工作任务的集合,项目具有目标性、周期性和约束性的特点。德育内容项目化是指根据知行合一的基本要求,根据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将大学生所要接受的德育活动设计成若干个德育项目,由全体学生通过完成一组相互关联的工作任务或参与一组相互衔接的系列活动,从而不断地增强道德意识和提高职业意识,深化道德认识提高职业素养。自始至终教师发挥着设计、组织、协调、监控和评价的职能。无论是德育活动进行到哪个环节,教师会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与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不失时机地加以小结、点评和部署,从而引导学生从中体验道德规范与社会要求。因此,德育活动的项目化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从中真正发挥了导师的作用,对于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德育项目所包含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德育活动或工作任务之间要保持连贯性、渐进性。使大学生通过参与一组德育活动或完成一组工作后,有利于思想的渐进性与提升性。德育项目所包含的工作群或活动群的设计要以德育目标为引领,将德育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在充分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活动发展顺序进行设计与安排。例如,对大学生进行文明教育时,可以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个德育项目,将其分解成以下几个系列活动:第一,礼仪知识大家学。以情景剧的形式边学边用,或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常见的文明礼仪知识。第二,文明礼仪大家说。在前一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日常的文明礼仪知识与规范,对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有了较多的认识,这时组织学生参与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确保学生的演讲情真意切,内容言而有物。第三,文明创建我争先。发动各班级及全体学生开展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学生的活动,通过制定文明班级与文明学生的考核方案,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来。第四,文明典型大家学。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德育活动,及时地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文明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激励各班级及全体学生向他们看齐,为下一阶段的文明教育奠定基础。

3. 德育过程行动化

德育过程行动化是相对于德育过程语言化而言的,它是指整个德育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加系列活动和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身心并举、手脑并用,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自我提升,使学生与外部世界建立起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的条件反馈系统,促进道德规范与职业规范的深化,打通认知向品行转化的通道。实践对“知”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实践对人的教育同样也是生动的、深入的。如果德育过程将各种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以条款和要求的约束形式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而且会使学生在被动状态中形成“事不关己”的心理认知。而德育过程行动化则将德育过程还原到人类产生道德意识的初始状态,符合人类从行到知、以知助行的认识规律,具有科学性与现代性。

德育过程行动化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德育活动的情境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克服了传统德育活动理论性、空洞性、被动性与封闭性的弊端。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很多学生之所以在道德实践中总是落后于道德要求或是反其道而行之,其根本原因是知的浅表性与行的滞后性。从教育的视角看,就是我们的德育工作将道德规范与职业规范片面地理论化与知识化,重视演绎归纳的思维方法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始终没有突出“行”的基础性地位。以理服人不如以行服人,德育内容自然包含知识性部分,但这些知识都是实践性知识。它的形成与深化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加以解决。

探析高校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

胡爱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

在班级管理中,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借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诸如每天的“四率”考核即早操、上课、晚自习、就寝,卫生检查,政治学习,文明行为等方面的评分来规范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果。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操作,我感到,在实现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如何理解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功能

班级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基本操作是将学生行为规范分成若干项,每一项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每一层次都赋予相应的分数,学生每完成一项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在一阶段结束后学生所得分数和就是对他这一阶段表现的终结性评价。固然,通过评价、调控等方式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规范学生的行为发展方向,但对于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功能我们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1)单纯的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会降低教育的效果。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实质是以奖分、扣分为手段,达到对学生行为进行调控的目的。大量事实说明,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某种行为或约束某种行为,并不一定是基于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而更多的是立足于赢得分数,这种不良的教育引导往往会使正处在人格形成关键阶段的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需要配合其他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量化的导向作用,忽略了这一点,过分地强化量化的作用或把量化作为管理班级的唯一法宝势必制约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效果。(2)量化评分只是评价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实行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之后,学生为了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或得到班主任的认可,势必期望得到一个好的评价,而其关键就是赢得分数,久而久之,学生参加活动的正当理由就会由内在兴趣逐渐变为分数,而一旦某项活动不再计分,活动的正当理由消失,学生也就不再参与此项活动。最终,学生的行为将完全由分数来调控,这样势必会削弱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应有的激励、鞭策作用。(3)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并不是越细、越精确越好。一提起实施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很多辅导员就试图把每一项都量化清楚,每一次都力图把学生的“等次”分得十分清楚,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从理论上讲,过细的量化否认了学生行为的复杂性,忽视了学生个性本质的不可预测性,并且在具体操作中消耗了师生的大量时间,而且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副作用。从实践上看,教师把学生的表现精确到小数,并且在全班张榜公布名次,固然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受到奖励,但却使绝大部分坠入沮丧的境地,产生挫败感。

量化的目的在于量化的过程。通过及时赋分、及时反馈等措施发挥它的导向和监督作用,这是加强班级的过程管理、规范学生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二、如何面对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过程

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作为一种操作简便、赋分精确的评价方式,是以学生的具体行为为依据的,较之单纯地凭印象作出评定更具客观性。但是它既然是一种评价学生行为的手段,必然是以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为依据的,因此下面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1)学生的行为表现本身就是一个模糊量。其模糊性表现在行为动机和意图的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因而单纯地把各种行为赋予不同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表现的依据,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而且难以真实地反映行为的性质和水平。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和偷一次东西的分数可能会相抵,但这样的“0”分没有任何价值。人的行为表现不仅存在着质的差异,也有表现程度上的不同。对此,虽然有比较精确的量化细则和赋分标准作为依据,但无论是教师管理还是学生操作,在对行为表现的理解上肯定存在差异,所赋予的分值也就会有差距,必然出现同一行为赋分不同的现实,这种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决断势必影响到量化结果的科学与合理,不仅影响到学生对评价的认可,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行为的发展。(2)社会变化和人的需要引起了行为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给细则的制定带来了困难,无论多么详细的细则都很难包括全部的评价内容,这就难免破坏评价的效果。在用这样的细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时,学生往往只注意到细则中已经规定的那些行为要求,而一些未被包括的行为要求就有可能被忽视。(3)评价人员操作中的情感偏差。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离不开人的操作。无论是辅导员还是学生,既然他们是人,就免不了有人的情感,在进行量化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因评价者的情感因素引起的评价不公,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操作人员能做到公正、合理,但是被评者的个性、心态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引起对量化结果的不同看法。一旦把量化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学生为了获得高分,不敢做这、不敢做那,必然压制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有的甚至还会弄虚作假,这与当代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理念显然是相违背的。三、如何提高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效果(1)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原则应该引起注意:①导向性原则。量化的重要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发展,这就要求在制定操作细则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教育要求,班级管理的实际,体现出量化的导向性。②公正性原则。无论是量化的条款还是具体的操作都要体现出公正、公平,这样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③主体性原则。量化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清存在的问题,引导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④及时性原则。学生的行为发生之后,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赋分,可以加深学生对行为的认知和心理感受,发挥量化的评价功能。⑤关心性原则。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只有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学生才能理解并接受量化结果和对量化结果进行行为调整。⑥统一性原则。在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学生的行为环境,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只考虑学生的行为表现,就会忽视学生的真正动机和意图,降低量化的可信度。⑦适度性原则。量化结果能否适度,过于严厉,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过于宽松,就会降低对学生的行为要求,失去量化的意义。⑧鼓励性原则。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量化之后要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目的。(2)量化标准宜粗细结合。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制定的量化细则就要有一定的弹性。对于一些具体的、外显的、操作性强的行为可以制定出详细的评分标准,而对于那些不适宜进行精确赋分的项目,应根据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使用较为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既利于操作,也给学生的自我约束及调整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3)量化赋分应分类实施。学生行为表现的评定不只是简单的加减分问题,而是要根据行为的性质进行分类实施,确定每一类行为的合格标准,避免由于混合算分出现分数相抵现象。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给学生提供改正错误行为的机会,如在对某一不良行为按规定进行减分后,如果学生认识错误到位并积极改正错误,就可以采取少减分或免减分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使学生在某一类行为上得到较为合理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其改正不良行为的积极性。(4)必须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是提高班级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可信度的重要保证。任何制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公正性如何,除了制度本身的因素外,关键在于操作人员的素质,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其评价标准尺度一定要统一。对于学生评定人员的选拔一定要慎重,辅导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思想教育,以强化其责任感和公正意识。(5)做好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定的结合。定性分析虽然很难准确地反映出各个学生的行为表现,特别是不能精确地衡量学生的行为程度,但是通过定性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反映学生的行为状况和品德表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定性,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依据。面对班级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适当地利用定性分析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粗略的标定,然后再做好量化考评,或二者结合使用,或者有所侧重,可以提高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效果。

以道德文化引领学生思想建设

(湖北交通职业学院)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大也曾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只有坚守优秀的道德文化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把握自我,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不断加强高职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创新学生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导向正确的航向,是现代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文化现状

当前,高职教育工作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既有其自身优势又有其独特特点,高职院校为部分有强烈就业愿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合适于他们的学习平台,但相应带来的是学生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高职学生在求学和就业等问题上也需要承受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同时,生长在新时期下的高职学生,自我意识作用增强,一些学生容易陷入个人矛盾之中,造成心理的不适应。因此,应及时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疏导,加强道德文化的建设,引导高职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主要表现有:(1)大学新生活带来的不适应。离开家庭,面对陌生的环境,缺乏独立在外生活的经验,不知所措,容易被外界复杂不良因素所干扰,使个人道德文化趋向产生偏差。(2)对高职学生发展目标的定位感到困惑、茫然。求职和学习目的功利化,武断地认为在专业理论上,不如本科,动手能力、实践技能上,逊于中专,而未从加强自身文化素养上下工夫,导致学习方向迷失,心理失衡,长期处于疲劳状态。(3)家庭经济变化而使学生生活水平对比发生明显差别。一些家庭经济能力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催生出嫉妒、报复等情绪。更有部分学生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导致道德防线低下,价值取向趋于实惠,社会责任感淡薄,自我意识彰显,公德素养较差,认知与行为脱节。(4)专业情趣低。有些学生在填报录取志愿选择专业时,轻率、盲目甚至失误,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面对所学专业,无心学习,于是产生成绩低下、意识消极等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5)网络痴迷甚至成瘾,成为学生逃避现实和压力的一个工具。但同时,由于缺乏判断力,容易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消极言论所误导,现在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6)思想价值观念成长还未完全定型期,所面对的人际关系、感情、学习生活、就业、现实与向往的理想生活的落差,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由此生出来的压抑感与失落感,都容易让年轻学生产生消极、抵触、仇视社会的心理,产生道德文化的缺失。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文化发展的因素

1. 内在因素

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只有通过教育,激活学生道德文化发展的内部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增强他的道德感、文化认同感,才能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特别是教育在精神和情绪方面对人的意志、态度、感情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育的普遍作用明显,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教育的内化作用体现在不同人身上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

2. 教育因素

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学生所处的时间、场所来看,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主要方面,也是影响道德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由于家长教育水平不同,环境的差异和学校教育条件的不同,在教育方式上或多或少就会出现利于和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因此道德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

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学生个人成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在在校的学生都是“90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发展成熟,特别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多元化思想融合与碰撞的时期,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定型,对为何选择高职院校、毕业之后如何打算等问题缺乏主见。同时,家庭环境的不同也使得个人能力与兴趣爱好有较大差异。这些都使年轻的学生们道德文化上呈现出多样性。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打铁先要自身硬”,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对于从内在和本质上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自觉追求高尚行为,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1. 思想管理(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在工作中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管理,弱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服务。学生管理要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工作的创新。要在实现学校的服务管理职能的同时,注重强化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重视、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贯注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正确认识学生,相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想觉悟,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其效果是深刻的,对学生的道德文化培养与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保证学校发展的持续生命力和先进性。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注重内涵,突出重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我院更是推出了以陈刚毅为代表的“刚毅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拼搏、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不懈探索、敢于突破;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同时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社团,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交际活动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从而促进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2. 行为管理(1)教师行为严格把关。对学生进行行为管理,首先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和工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他们是解决学生问题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队伍的稳定,决定了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解决学生道德文化问题的组织保证。单一化的教学与管理容易导致教职员工形成对工作的惯性思维与固定模式,很难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做细致深入的综合分析,在不了解、不理解学生的情况下,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批“双师型”教职工队伍,可以避免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化,使教学者与管理者全面了解学生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学习兴趣与思想动态,掌握社会最新信息,调整教学与管理方法,从而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中出现的不良苗头,保证学生道德文化的正常发展。(2)学生行为积极培养。高职学院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不要封闭自己,敞开心扉,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愿意去帮助别人。遇到矛盾,有主动化解的心态,努力去消除成见。多参加一些班级、社团和学院的活动,促进相互了解,消除狭隘心理和偏见。同时,及时纠正学生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地认识自己,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要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学一门爱一门,有过硬的本领。逐步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修正自我,修养自我,接受自我,达到自知之明,自尊自爱,确立理想,发挥自身潜能,使自己达到最佳状态。

3. 学习管理(1)增强道德文化自我修养。高职学生尚处于成长与变化之中,自我意识有时是模糊的,他们看到的自我一般是很不稳定的。在衡量自我的心态时,所用的标准也是多样的,要适应环境,扩大生活领域,积累生活经验,才能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认识,逐步使心理与外面世界达到和谐。因此,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观念,培养艰苦奋斗意识,从而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面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2)开展道德文化教育课程。与时俱进,切实推进学生思想管理工作。需要在师生中适时开展一些道德文化教育课程,通过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实现学院管理工作的进步,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同时,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随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利于学生道德文化管理工作的评估。(3)加强学生的专业文化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科技、工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高职教育培养出了大批量技能型人才,但是在前沿领域,仍然缺乏优秀高端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和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特长。四、结束语

当前在校高职院校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管理者在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道德文化这一重大问题。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他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总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每个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视域下隐性教育的情境创设研究

叶华光(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一、引言:隐性教育即情境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开发和运用隐性教育资源,采用比较隐蔽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在预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自身体验获得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促进受教育者内敛为一定的道德品质。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虽然两者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方式却是不同的。首先,显性教育的目标十分“醒目”,很容易被受教育者觉察到。而隐性教育则具有隐蔽性,受教育者不易察觉。其次,显性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以沟通传播为主。而隐性教育的方式则是渗透式、渐进式,追求“润物无声”的效果。最后,在教育机制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显性教育以教育者为主导,具有明显的控制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可供运用的资源相对较少。而隐性教育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可供运用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总之,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教育机制的差异,显性教育是基于“人对人”的教育,而隐性教育是基于“境对人”的教育,是淡化教育者角色身份的环境式、平等式、感悟式的教育,归根结底是情境教育。

情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个子类,但情境教育绝不等同于宽泛的环境教育。环境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原生态”,而情境则是“原生态”的凝练与集成。倘若情境教育就是环境教育,那么隐性教育便成为顺其自然的无为状态,没有教育价值可言。因为环境是中性的,在特定境域下没有经过教育改造的环境甚至还具有反教育的负效应,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进行过滤。而且纯粹自然状态的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有时出现教育元素不充分而使教育路径变得曲折漫长,无法体现教育的独特魅力。因而情境应该是通过教育者筛选、改造、整合而成的客观环境与教育元素集成化的情境,使学生生活于其中,在密集的教育元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在“适”与“不适”的反思、调整与磨合中重构道德系统,逐步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从而实现隐性教育的预期目标。因此,创设教育情境成为隐性教育的根本作为。二、教育情境的主要类型

教育情境的类型取决于情境教育的内在机制,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学生道德观念的生成与内化的机制也很难模式化地加以刻画。但从宏观上看,教育的路向是明确的,即由外入内的影响路径。因而情境教育就是通过外部的教育因素影响受教育者使其形成道德观念进而转化为道德品质的过程。教育情境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大类,具体包括三种主要类型。(1)感官层面的教育情境。所谓感官层面的教育情境主要是能够通过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觉器官所觉察到的物质层面的对象。例如,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校园张贴的名言警句能够催人奋进等。一般情况下,感官层面的教育情境设计取决于一所学校的历史继承和建设规划,有些硬件环境不是由教育者本身所能作为的,只能因势利导。感官层面的教育情境主要是硬件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附加环境,由于它以自然状态的形式存在,可供教育者创设的空间不大。(2)制度层面的教育情境。制度层面的环境分正面引导情境与反面规劝情境,前者是指通过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或身边的先进典型来引导学生,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思想和行动的标杆,促进学生反思自身的差距从而构建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引领学生不断进步。后者是指通过对消极典型的惩戒,通过学生反思教训,使学生在道德认知的混沌状态中明晰是非,增强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和是非观念。制度层面的教育情境包含机制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内容,它既要受到一所学校制度文化的影响,又要受到执行文化的影响。

以上两类教育情境从影响的机制看,都是由外到内的潜移作用。学生与教育情境之间互动不够明显,学生在静态中接受教育,因而称之为静态的教育情境。它具有单向式、渗透式的特征,其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生个体的感悟能力与心理倾向,因而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实际效果参差不齐。(3)体验层面的教育情境。关于“体验”的界定十分复杂,在德育视域下,“体验”是一种产生情感且生成德育意义的活动。这种具有德育价值的活动至少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是活动目标,即有明确的德育目标与德育价值蕴于其中,是整个活动的核心与灵魂;第二是活动过程,要求教育必须在一定的境域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包含发生—发展—结束等环节,呈现时空的转换,强调情境创设与亲历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推动学生产生反思、理解、感受、感悟、感动、发现、整合和建构等心理变化,成为情境教育的关键;第三是活动的结果,活动的结果是体验活动的参照对象,也是产生个人情感和生成德育意义的重要来源。

体验层面的教育情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是由教育者创设的能够生成德育意义的体验活动;第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定的社会任务的行动。体验活动与实践活动虽然都是体验层面的情境,但二者的依托有所区别。体验活动的教育情境包含了更多的“创设”成分,融入的教育因素更为丰富,而实践活动的教育情境则相对开放,难免掺杂了一些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元素。因此,隐性教育的根本作为是体验情境的设计。三、创设体验情境的基本要求

创设体验情境是一项集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工作,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设的体验情境要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的生成,符合道德理性的生成规律,要求创设者具有广博的知识与经验。另一方面,德育不同于一般的智育,针对同一个教育目标,不同的教育者设计出来的体验情境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具有极大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尽管如此,但设计的体验情境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目标性。设计体验情境是围绕德育目标展开的,它是设计体验情境的基础,进而成为体验情境的核心要素。就好比一篇文章无论怎么构思和谋篇布局,但最终是要服务于中心思想。只有德育目标是明晰的,形式和内容才能赋予德育的生命,否则将成为徒有虚名的摆设而已。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蓝本,但是公民道德教育应该成为德育目标的主线。(2)任务性。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育情境之中,所设计的体验情境必须内置于一定的活动任务。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动力和压力,迫使或诱导学生主动探寻现有境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行动路径,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系统中的体验元素,产生具有德育倾向的情感。任务从总体上看,有真实型的任务和教育型的任务。前者是基于解决某一现实问题或实现一定成果的行为活动,它包括诸多活动环节。后者是指对现实任务加工改造后具有一定虚拟性的任务,它包含了思考过程和得出结论两个基本步骤。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活动结果的价值取向。真实型的任务更强调活动结果的使用价值,而教育型任务更加关注“思考过程”的教育价值。因此,创设教育情境,应该以设计教育型任务为主,以真实型任务为辅。(3)评判性。一种具有教育价值的体验情境应该蕴含了对道德价值的诠释与对道德背离的贬抑,从而能够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对与错之间划清界限,成为德育评判的无形“法庭”。为了增强体验情境的评判功能,教育者可以在情境之中预设选择性强、冲突性大的活动情节,将学生推向价值选择的“十字路口”,在不断的“扬”和“弃”中进行评判与抉择,使学生的心理顺沿着教育情境的全面舒展而不断地从紧张、缓释中走向成熟的演变。这种评判功能既有可能隐含于活动过程之中,也有可能呈现于活动结果之时,甚至兼而有之。因为活动开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的过程,也是不断地认知、感悟和内化的过程。活动的结果是对活动过程的提炼与升华,其本质是促进学生形成对活动结果的认识和理解。四、创设体验情境的基本范式

创设体验情境必须能够科学地判断所创设的情境的价值,它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情感状态与道德素养的结构与分布,而且还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特征与教育对象的个体倾向。如果将体验情境的设计者作为情境的主体,那么学生则是接受情境教育的受体。因而创设体验情境必然涉及到主体的介入方式、受体的融入方式、情境的影响方式三个主要维度。

1. 主体的介入方式

这里的“主体”一般是指教育者,主体的介入方式十分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所设计的体验情境是否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而且对情境的功效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主体是体验情境创设的“总导演”,而学生是作为情境中的一部分,对情境的把握比较透彻,既是推动情境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因时因势不断修改和完善体验情境的。(1)角色介入式。所谓角色介入是指在那些具有表演性、模拟性的体验情境中(如情景剧、小品等),情境的设计者以其中的某个角色与学生平等地参与进来,直接作为“情境社会”中的一员。这种介入方式对于教育者而言,始终以双重身份出现,一方面,它是扮演情境中的某个特定角色,由于设计者对德育目标与情境设计具有深刻的认识,因而有利于充分挖掘角色的德育价值;另一方面,教育者仍然是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在观念上具有权威性,容易产生对角色的依赖与认同。因而,教育者如果采用这种方式介入到情境中,必须选择那些正面而富有权威的“角色身份”为宜。一般情况下,由于教育者的特殊身份,不宜扮演反面典型或消极角色,以免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方式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育者的亲和力和感染力。(2)组织介入式。组织介入式主要是指教育者仅对情境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但不直接作为情境的一部分。这种方式不会出现角色冲突。对于教育者而言无需承担较大的风险,而且教育者更有精力来适时地对情境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同时,这种介入方式可以有效地解除学生的顾虑,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到体验情境中来。然而,任何一种介入方式都有利有弊,组织介入式容易凸显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会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教育者要尽量地弱化自身的主导色彩,使情境富有民主、平等和协商的气氛。(3)评判介入式。评判介入式与组织介入式在大体上差不多,教育者均不直接融入到情境之中,而是作为“旁观者”对情境活动进入宏观把握,但二者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评判介入式的条件下,教育者对情境活动的结果或对活动过程中每位学生的表现要作相对全面的评价,并对整个体验情境的德育内涵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而组织介入式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总结评价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2. 受体的融入方式

情境的受体就是学生,由于学生是体验情境中的一部分,它作为“人”的因素,在情境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状态是决定体验效果的重要因素。体验情境说到底是为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架设教育的桥梁,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服务。因而受体的融入方式十分关键,它决定了学生与体验情境之间的融合程度与作用强度,对学生的体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1)任务融入式。任务融入式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的形式进入到情境之中,由于学生要利用情境中的有关资源而完成一定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受体与多种情境要素发生作用,影响的方式是立体化的深度融合,因而学生的体验活动更加全面深刻。所以,体验情境的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去实现体验。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个体的体验活动在动力与压力中得以实现。这种融入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变受体的被动状态,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中,称之为任务驱动式的教学。(2)角色融入式。角色融入式是要求学生以“情境社会”中某一特定的角色融入其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再现角色的活动场景。“再现”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有些角色可能是反面形象,因而这种体验活动要尽量回避负面效应。所以,情景剧、小品等体验性强的情境设计一定要对主题和其中的角色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些主题或角色不宜由学生去尝试。因为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艺术表现,艺术形式最终必须服从于教育目标。(3)赏析融入式。这种方式的融入度较低,学生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对“情境社会”进行赏析,得出各自的体验结论。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存在差异,往往在赏析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迥然不同的结论,这时需要教育者进行分类引导,适时评价,使学生形成大体相同的情感认识。但这种方式由于学生介入的程度和层次不深,在实际运用时往往是作为体验情境中的一个子情境,单独使用的较少。例如,让学生先观看英雄事迹的视频或影片后,由学生写出观后感或发表观后感言,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编导情景剧,再现英雄的生平事迹。

3. 情境的影响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手段的完善,情境的影响方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无论哪种影响方式,教育者都要坚持正确的体验方向,保证受教育体验结果的明晰化。要关注学生对某一事件的负面感觉,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影响方式。(1)劝导式。劝导式的影响方式是指体验情境要围绕劝导学生应该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的方式进行设计体验情境。例如,在感恩教育的体验情境中,通过再现或营造父母、老师等长辈的含辛茹苦和养育之恩的场景,来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劝导学生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感恩父母,感恩社会。(2)反思式。反思是形成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的重要心理活动,它是对现实原型的道德解析,从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重构道德的意义,形成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评判体系。设计反思式的体验情境最重要的是要对现实原型的选取、改造和加工,使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思考性,被用作反思的对象必须能够在学生中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激发学生进行反思的欲望。例如,教育者选取某大学一位因违反纪律而受到处分的学生作为教育原型,事先要对素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加工,使其与受教育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从而使设计的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提高受教育的关注度和吸引力。(3)参照式。参照式的影响方式与反思式之间形成逆向的体验路径,一般情况下,反思式的体验情境中所选取的原型是通过教训的方式教育学生,其本质是抑制性的教育,告诫学生不能这样做。而参照式的体验情境则是以经验的形式教育学生,其实质是激励性的教育,号召学生应该这样做。这种方式往往称之为榜样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就是属于这种类型。五、结束语

从方法层面来看,隐性教育的本质是情境教育,而情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情境创设。它通过教育者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隐性教育的资源,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教育元素高度密集的立体化生活中,受到思维启迪,汲取生活智慧,感悟生活意蕴,接受道德教育。因此,如何创设教育情境成为教育者不断探索的命题。为此,教育者要善于观察生活,具有生活德育的敏锐性和捕捉力。它要求教育者要注意情境素材的原始积累,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关注国家大事,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同时,教育者要积极体验现实生活,挖掘生活之中的德育价值,为开展德育活动提供原始积累。

扎实推进“四德”教育 全面提升道德素质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和大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湖北大学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把每年三月(每年活动实际持续两个多月)定为“道德建设月”,十年如一日,对全校师生集中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四德”教育,全面提升师生道德素质,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活动目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标要求,弘扬高尚品德,力行道德规范,优化制度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全校师生员工以高昂的姿态、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以“四德”教育为重点,每年围绕不同的主题(2002年,讲修养、讲规范、讲责任、讲贡献;2003年,讲师品、讲师智、讲师能、讲师表;2004年,知校、爱校、兴校、荣校;2005年,爱校、爱岗、爱生;2006年,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007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2008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2009年,以人为本、立德树人;2010年,职责·使命;2011年,学会珍惜)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员工道德素质,在全校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道德风尚,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活动举措

回顾十年“道德建设月”活动,我校紧密结合师生员工政治思想状况和学校发展改革实际,着力实施“四德建设”工程,通过持续建设、整体推进,不断增强道德建设实效,提升师生道德水平。(1)突出“三项教育”,实施个人品德工程。打造个人品德工程,促进全校师生以德正己,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终极目标的基础。实施个人品德工程,提高师生个人品德修养,我们重点突出“三项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修养与政治修养是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为贯彻和落实国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着力提高师生个人品德。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政治理论学习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湖北大学院校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湖北大学各分党委、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湖北大学关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抓好政治教育外,学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编印《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手册》、购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等学习材料、举行专家报告会、召开专题交流讨论会等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

实践教育: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历届“道德建设月”活动中,立足实际,我校积极引导教师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克服和解决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和经济困难;大力鼓励广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开展有益的公益活动,用自己的才智回报社会。在湖北大学,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帮助他人蔚然成风。化学化工学院叶楚平老师关心学生,无微不至,甚至在天气变化时,都要亲自打电话叮嘱学生加衣服。近年来,他所带的班级就业率达97%。由我校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教师组成的义工队在武汉市徐家棚街、白沙洲街和南湖等地定期开展义教活动,每月为社区居民义务授课,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受到媒体高度关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我校新闻专业姚为同学主动请缨,加入中央媒体,奔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深入一线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典型教育:典型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近十年来,我校利用公众典型,组织全校师生向桂希恩、孟二冬、方永刚、徐本禹、洪战辉等全国先进典型学习。同时,学校重视挖掘身边典型,先后开展了“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和“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引路作用;印发《关于向我校勇救长江落水女子、“武汉市水上地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刘启会同学学习的通知》等文件,为广大学生树立身边的典型。我校先后举办了本校老师、著名语言学家古典文献家、荆楚名家朱祖延教授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国模范教师王莲君同志等先进事迹报告会,编印《湖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等,大力倡导师生向身边典型学习、争当先进模范。(2)完善三项制度,打造职业道德工程。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则和准则。针对大学教师职业特点和高等学校的教育使命,我校将教师和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纳入道德建设月活动之中,延伸建设成果,重点通过完善三项制度和注重开展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打造职业道德工程。

严格入口,规范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是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选聘合格教师的重要标准和关口。合格教师的标准不只在于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还应包括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评价。我校从2005年起增加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中师德的内容,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严把教师入口关。我校新进教师已通过岗前培训这个师德教育课堂迅速融入大学校园,融入教育事业,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创新机制,构建多元考核制度。考核是对教师德、能、勤、绩的全面了解和评价,是教师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对教师进行有效考核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教师考核模式,逐步建立了以学生考核为主,同事考核和领导考核为辅;以教学效果考核为主,科研成果考核为辅;以网络匿名评教为主,口头和书面公开评教为辅的多元考核制度,基本实现了教师考核的公平公正,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

细化管理,完善师德奖惩制度。奖惩激励是促进道德建设的重要动力,能够激发、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结合师德建设,我校出台了《湖北大学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和《湖北大学教学事故处罚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奖惩办法和奖惩标准。并自2007年起,实行了对教师考核和职务评聘的“一票否决”制,具体规定包括:教授、副教授每年必须至少为本科生讲授1门课,凡连续2年不为本科生授课者,视为在聘期内自动放弃受聘岗位;对于未主讲本科课程或本科教学工作量和质量达不到学校要求的教师,不能晋升职称;对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反映较大的教师,暂停其授课资格等。“一票否决”制的出台是对我校教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有利于激发教师队伍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0年是我校“教风学风建设年”,学校印发《湖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规范》,进一步明确指出,凡未达到上述规定要求的,一律视为教学事故进行相应处理。

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多数高校“重专业素质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我校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摆在重要突出的位置,通过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选修课等有效措施,重点突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合作精神教育等内容,积极引导全校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念。长期以来,我校毕业生以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和思想品德好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3)开展“三心”教育,打造家庭美德工程。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我校本着提升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以孝敬、诚爱、仁善为主要内容的“三心”教育,即以孝敬之心尊敬长辈(父母、老师)、以诚爱之心和睦家庭(含班级、学校)和以仁善之心团结友邻(同学、同事、学生),实施家庭美德工程。近年来,我校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绿色环保家庭”等一系列家庭美德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正确处理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幸福和他人幸福之间的矛盾,从而建立起健康、科学、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建设团结、民主、和睦的大家庭。(4)倡导三种风尚,打造社会公德工程。社会公德是显示个人、民族、国家文明程度的标杆,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保证,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道德根基。对于高校师生而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并拥有良好的公德品质是树立自身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

文明礼貌,树文明之风。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首要组成部分。我校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学校事业长期发展规划,使精神文明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协调并进,同步发展。长期以来,我校以“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地方一流大学”为理念,以贴近实际、突出重点为基本要求,以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湖大为主线,以维护校园优良秩序,弘扬校园先进文化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工作,基本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建共荣、共建共享”的精神文明创建新格局。近十年来,学校多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和“最佳文明单位”。

艰苦朴素,兴勤俭之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克难奋进”是我校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学校以构建节约型校园为契机,以“道德建设月”活动为载体,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一是把勤俭节约的思想渗透到师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导广大教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做师道尊严的捍卫者和大学精神的守卫者;教育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二是深入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等活动,促进广大师生树立起“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勤思进取为荣,以不学无术为耻”等荣辱观念和厉行节约、无私奉献的高尚意识;三是大力倡导全校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行动,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争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以人为本,扬服务之风。服务学生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满意是评价学校工作的最好标准,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例如,2005年学校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开展以“爱校、爱岗、爱生”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明确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将教育和服务学生结合起来,将引导和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我校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处级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工作制度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处级及以上干部每人每学期联系1个学生班级,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并把现职处级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处级干部的重要依据。目前,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都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工作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三、活动成效

通过十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我校“道德建设月”活动取得明显成效。(1)知行合一,广大师生将道德规范化为自觉行为。我校以“道德建设月”活动为教育载体,有针对性地引导师生员工开展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让师生员工将道德认知付诸于实际行动,有效增强他们对正确道德规范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道德教育中和具体实践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从而使广大师生自觉将道德规范化为实际行为。(2)见贤思齐,涌现出一大批看得见、学得着的先进典型。通过长期的“道德建设月”活动,我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先进典范。目前学校有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5人。他们有身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有从事服务管理的干部,有工作在后勤岗位的普通工人,也有在校学习的莘莘学子……这些优秀的典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极大地激励和感染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觉向先进典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全校师生比典型、学典型、赶典型、超典型,我校已形成人人重道德、个个讲道德的良好校园氛围。(3)巩固成果,建立健全道德建设长效机制。高校道德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号召发动、部署安排上,也不能只满足于全面实施和有序推动上,关键是要有管用的长效机制。通过多年探索和积累,我校十分重视构建和完善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在领导机制、运行机制、规范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道德建设初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为进一步推进我校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的机制基础。四、活动经验

总结我校“道德建设月”活动,得到以下几点体会。(1)领导重视是关键。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道德建设月”活动之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得到持续有序的推进,并取得以上成果,有力地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这与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党政高度重视为道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全面领导、统筹协调道德建设工作的根本关键。(2)群众参与是基础。只有广泛发动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形成多主体、多途径、讲道德、争先进、创和谐的良好氛围,真正将道德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多年来,我校广泛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大力开展群众性道德建设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热情而积极地参与,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道德建设的大格局。(3)制度建设是保证。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只有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才能确保道德建设工作在长效机制的规范下获得良好发展。(4)开拓创新是灵魂。在“四德”建设总主题的统领下,我校将上级相关要求和师生思想道德状况紧密结合起来,设计每年“道德建设月”活动主题,做到一年一主题,不断为我校道德教育注入新的内涵。此外,我校积极拓展教育途径,大胆创新实践形式,使我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张晶(武汉科技大学)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也不能是对外域文化成果的移植。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承、借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动都是以既有的历史成果为前提、为基础、为条件而展开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历史上所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精神载体,是先进文化创建的基石。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同样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同样需要科学地对待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悠久文化传统。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新旧交替、不断发展的过程。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永恒之维。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提出了需要系统总结从孔子到孙中山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任务,提出了“古为今用”等科学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坚信,没有前人或今人的实践经验,我们就不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

江泽民同志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思想,强调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大力繁荣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证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保证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大计”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勤劳和智慧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割不断的精神血脉,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丰厚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是胡锦涛同志立足新的国情,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发展,指出了继承优秀传统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它们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基于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土壤,吸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才能不断得到发展。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沿袭与基本精神

中国的传统社会以道德中心主义为基本特征的文化背景之下,在以“德治”为主导的思想下绵延近两千年,重视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正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风范。从先秦至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德育思想产生、发展和走向衰落的时期,在这期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各种德育思想辩证地交互作用,形成了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基本脉络。这一历史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先秦时期: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这一时期,原始人群为了生存而萌生了大同意识,氏族公社为了维护宗法制而出现伦理观念,奴隶社会为维护奴隶主利益的需要而产生了阶级观念,这些客观上构成了中国德育思想的基本框架。周公(姬旦)是中国最早的德育思想家。他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了“以德敬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和“孝”“友”“恭”“信”“惠”等宗法式道德规范。但这仅仅是德育的雏形,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经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完善,儒家德育思想得以确立。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以德治国”的德育实践模式。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把“仁”“义”结合起来,提出“五伦之教”,将“教以人伦”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基础,“仁礼”结合,提出了“化性起伪”,把“教化”作为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至西汉初成书的《礼记·大学》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发展。至此,儒家德育思想在德育地位、作用、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作为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德育思想,儒家学说奠定了封建地主阶级德育观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德育思想发轫阶段的完成。

汉唐时期: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展阶段。汉唐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这时期的德育思想有三大特色。其一,董仲舒推行阴阳之变,究“天人之际”、发“《春秋》之义”、举“三纲之道”,综合名、法,不废黄老,创立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德育思想立为“名教”,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正统德育思想。其二,被称为“异端”学者的在野派,东汉的王允、魏晋的嵇康、南北朝的颜之推、隋唐的韩愈等,也在不断吸取先秦遗留下来的文化学术及德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如嵇康的“玄学”思想,颜之推的“家教”思想,韩愈的“道统论”思想等。其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外来的佛教和本土道教的兴起,与儒学并行。但是儒学吸收了佛学和道学的部分内容,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更为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儒、佛、道相结合的德育思想新格局。给以家族本位、伦理政治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德育提供了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宋明时期: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强化国家机器的需要,产生了理学(又称道学)。理学思想把地主阶级的道德原则视为永恒的、绝对的最高原则:理学继承了孔孟的“道统”,吸收了佛、道思想成分,提出了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本质,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善论等德育思想作了新的概括和发展;理学更直接地为封建统治服务。理学思想具有双重性,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形成,也同时预示着封建道德思想的没落,隐伏着阻碍社会发展的矛盾。

明清之际: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衰落阶段。所谓明清,指明代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时期。此时,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市民阶层逐步出现,封建社会的社会道德虽然尚未达到崩溃的程度,但是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这一时期出现的进步德育思想家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他们举起了对封建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义旗,抨击僵死的程朱理学,批判其“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揭露其“以理杀人”的实质,提倡功利主义。同时他们还提出了朴素的平等观念,主张个性独立、言论自由,倡导以身任天下的人生观。这些思想已经有了资产阶级的萌芽,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启蒙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改变当时整体社会思想的旧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历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德育思想本身也存在着两重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认真地借鉴和吸取现代化建设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此,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提炼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坚持以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实践为基础,勇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以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的新发展。

1. 活化传统德育资源,塑造民族共同价值观

纵观当今世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更加注意审视人类实践的伦理学前提,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论取向也随之发展,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克先生所指出的:“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德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必由之路。”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关心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共存互补与发展创新,走出文化中心主义的狭隘思维定式,推进国际间的理解和教育,以期在激烈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提升人文精神、道德和价值取向,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世界各国更加注重挖掘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道德重建,克服个人利己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许多西方学者在反思西方文化的局限性时曾大声呼吁“光明自东方来”,开始探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亚洲价值观在推动地区繁荣和进步中起到的规范作用。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共同价值白皮书》,提出各国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他们把儒家精神加以现代意义上的转换与升华,形成了完整的民族道德价值体系。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要求将具有一定导向意义的道德价值转化为人们处世立身的生活实践。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倡导并实施的“五心”道德教育体系,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广东省委宣传部推出的《新三字经》等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德育理论思维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认同意识和创新性探索。

2. 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概括。这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基础之上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价值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比如爱国主义,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还要结合新的历史时期,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体现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出对自己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服务于人民,不仅仅提倡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要看到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3.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德育人本化、伦理化的趋势方兴未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知性德育向行为德育,从就范式德育向参与式德育迈进,培育一种新型德育理念,创设各种道德经验情境,让修养主体找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积极进行道德思维和道德选择,发展道德探究能力,真正成为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实践的主体。我国学术界和各高校积极探讨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个性为主,激发主体的能动性,进行道德修养、道德实践、行为养成锻炼,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新形势下,在开放的社会格局中,从整体德育观出发,奠定德育工作的人文基础,引导学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开阔视野,走向社会。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增强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教育高校大学生的强大精神纽带,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传统文化精神克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努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新的精神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旨归所在。

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张勇(武汉科技大学)一、音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理

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洪荒时代,在当时还没有产生语言时,人类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从人的出生到发育,从成人到死亡,音乐如丝如缕,缠绕着人们的生命,音乐与生命已经构成了休戚相关的有机体。通过音乐对人所产生的在审美、情感体验、道德感知和人格整合等方面的影响力原理,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

1. 音乐对审美感受的影响

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音乐的作品机构和思想内容都是作曲家经过深思熟虑后创作出来的,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作曲者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与文化体验融入到音乐作品里。一些好的音乐作品,体现着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聆听这些好的音乐时,会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这些作品中,用幻化的意象去充实音乐的内涵。这种想象的翅膀在实施教育者的引导下,会生长在受教育者的身上,这时,人的内心不仅仅只是音乐本身在激动,更重要的是音乐促使人们的内心在激动。而且,审美的聆听不仅能够使音乐富有幻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因为音乐的启示而充满了幻想、充满了音乐赋予我们的积极力量。

2. 音乐对情感体验的影响

人们在聆听音乐或演奏音乐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共鸣。受教育者在音乐活动的刺激下会出现非完全自主的体态律动,以及伴随而来的情绪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在人们接受音乐思想政治教育后,把所有的理性认识都潜移默化地在情感体验过程中起到整合作用,最终使情感体验达到感悟阶段,这一音乐赋予人的最独特、最高境界的兴奋、愉悦状态,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国家的情感。

3. 音乐对道德感知的影响

音乐道德感,就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对音乐的表达、音乐的行为方向及音乐的思想等。音乐道德感包括个体所处社会的一些规范内容,比如民族精神、人种性格、性别爱好、宗教习惯、文化品位等社会道德的规范内容。当音乐的表达行为方式符合个体掌握的社会需要标准时,就会产生满足、愉快和赞赏等积极肯定的音乐情感,反之,则会产生不满、厌恶、蔑视、羞耻等情感。因此,人的音乐道德感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过来,音乐的社会活动也能影响人的音乐道德感和社会道德感。

4. 音乐对人格整合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绪活动受三种因素制约:一是环境影响;二是生理状态;三是认知过程。其中认知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所谓认知,是指人们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作用于自己的事物所作出的判断和估价。这种判断和估价成为引起人的情绪的直接因素,不同的判断和估价引起不同的情绪。反过来,不同的情绪也同样影响着不同的判断和估价,也就是影响人的认知。通过音乐影响情绪来改变认知,这也是音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认知健全的人其感情与理智是融合于统一的。人格健全的人,其认知功能也应该是健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音乐引导想像揭示受教育者潜意识里的矛盾冲突,通过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不断提升人的认知功能,整合和完善人的人格体系。二、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领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内容来决定的,在应用方法上,则是通过不同的音乐媒介,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来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三观教育”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变革的社会现实与教育者的怀旧心理的反差对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断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学习、娱乐的过程引导学生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的理念,运用聆听音乐、团体乐器演奏、音乐心理剧、音乐游戏等形式,可以让大学生从音乐本身原始的思想中,体验音乐给我们呈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念,从团体音乐活动后的人际互动交流、讨论中,一些不合时宜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以纠正,新的价值观念也会从音乐价值观念中得到启发,促进其形成符合人类文明规范、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念。比如,笔者在2009年7月带领大学生志愿者赴四川什邡市红白镇开展的音乐心理重建活动中,通过让大学生分组教唱地震灾区小朋友们《爱的人间》这首歌,并让他们和小朋友们一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讨论歌词的意义。在歌词讨论中,大学生们在引导小朋友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以洗礼,思想得到升华,自我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这样一种音乐活动形式,让大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和民族意识,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冲击与挑战,也给我们运用新途径、新方法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但同时又要结合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活动中一些相关音乐活动技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爱国主义情节主要来源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与命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才能得到。而音乐可以给人们最为强烈的、最持久和最美好的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音乐能给人类最大的满足也是精神的需求。借助音乐欣赏和讨论、歌曲创作、歌曲演唱、器乐合奏、音乐剧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受教育者参与演唱、演奏或表演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可以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比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依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永远跟党走》《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色歌曲,通过开展各种歌咏活动来激发大学生们的爱党、爱国热情,引导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以优秀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来回报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厚爱。

3. 道德规范教育

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思想品德发展既不是先天本能的自动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力量的机械外烁,而是主体在与人类社会交往的实践中主动建构起来的。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环境和体验,离开了与人的交往,就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产生,更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发展。音乐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轻松愉快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为其搭建起符合道德规范的音乐与社会行为体验平台。

音乐本身就能培育和塑造人的品德,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界、音乐界一直在谈论和研究的话题。具有社会意义的歌曲在各种文化活动中都具有作用,它能启发教育人们什么是正当的、高尚的行为,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规范和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比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教唱《八荣八耻歌》来教育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团体合唱学习、团体器乐演奏、团体舞蹈等形式,借助这些活动过程,可以使大学生促进人与人间的情感交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4. 人格培养教育

健康的人格培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谓健康的人格一般是指一个人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自己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其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责任心,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许多教育性音乐活动中使用的技巧都是围绕上述内容而设计的。

音乐可以塑造完善的人格,就像英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朱丽叶·阿尔文所说:“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追求和塑造真、善、美的人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创作歌曲、音乐情景剧,开展音乐诗会、音乐绘画和音乐表演等形式,让大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文艺作品,并在表达这些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在团体合作完成艺术作品的活动中,还可以培养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培养自我管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浅析学校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构建感恩行动平台的几点思考

郭水泉(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前几年报道,湖北襄樊市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3000元不等,并希望接受捐助的大学生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有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对社会表示感恩的行动却不多。其实对父母、学校、企业、资助的个人和国家感恩,说得较多,做得较少,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家庭、学校可以着重进行这方面意识的培养。相信没有感恩意识的人很少,而感恩行动的缺乏只是没有一个感恩的平台去激励他。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学校作为第三方要发挥自己特殊的优势,在他们之间构建感恩的平台,进行正确引导。一、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 没有感恩的受资助大学生是否要受到不公平待遇

对于社会来说,受资助而没有一定感恩的大学生不应该受到不公平待遇。大学生都还是未谙世事的孩子,他们可能不会更多地知道人情世故,如果因此取消资助资格,与资助的目的不相符,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受资助的学生一直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这使他们比富足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更多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有时候会以过分强烈的自尊表现出来,例如,虽然接受了资助,但却不愿意被施舍,更不认同施舍者高人一等。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对社会的资助在认识上确实存在问题,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这些善款,但我相信更多的孩子是会感激来自社会上的这种帮助的。如果受资助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感恩为何物,这不仅是孩子们的悲哀,也是整个教育和社会的悲哀,我们难道不该反思一下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吗?并且,受助者是否心存感恩作为一种内心活动往往难以外露,缺乏形式化的衡量,并不能因此就判断不感恩。所以,我们要更宽容地对待这些孩子们,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对于资助者来说,也不应该让受资助而没有感恩的大学生受到不公平待遇。资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无偿地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即使是有附加条件的资助,这不仅是在物质上对受助者的帮助,在精神上对他们更是一种引导,有利于他们培养健康的心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资助者可以要求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每年要向他们报告学习情况,要对他们的资助表达谢意。可能资助者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希望了解到被资助者在自己的资助下,不仅完成了学业,而且完善了品格。通过贫困生定期或不定期地汇报自己的一些情况,并把对资助者的感恩之心充分地表达出来,让资助者觉得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附加条件应该是以尊重受助者独立人格和尊严、有利于受助者自信的培养和健康的成长为前提。如果过分强调感恩,认定只有孩子们向资助者明确地表达了谢意,说了感谢的话才是懂得感恩的话,就会成为“道德要挟”,这样只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不利于成长。更不应该当受资助的大学没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时候,让受资助而没有感恩的大学生受到不公平待遇。否则会让资助者的“无私”打了折扣:不是因为资助者付出了金钱,就自然取得了要贫困生汇报学习情况和得到他们道谢的权利。资助者不能因为没有听到受资助者感谢的话,就认定受资助者是冷漠无情的,便以停止资助来对这些孩子们予以惩罚,让这些贫困的大学生不仅背负经济贫困的压力,而且还要背负道德上的压力。

2. 感恩行动是否必须要通过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

受助者表达自己感谢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向资助者打电话、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把内心的谢意充分地表达出来是一种方式;默默地把感激之情记在心里,并努力地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回馈社会也是一种方式。也许一些学生会在今后以其他的方式“涌泉相报”等,这都是一种感恩,不同的是感恩有没有通过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资助者感受到。个人认为感恩应该通过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感恩是增强学生动力的源头,也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方式,而且受助者心怀感恩是对爱心人士最大的安慰。资助是爱,感恩也是爱,资助与感恩要共同构成一个爱的循环圈,二者互相促进,良性循环,这才是和谐社会。你无偿资助我,我就要以实际行动表达我对你的谢意,这才是当今大学生的一种担当。心怀感恩,才能知道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珍惜别人患难相助的爱心。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没有感恩,爱心之树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爱心之舟也必将搁浅在心灵的荒漠。不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美好的情操和品德将永远鲜亮。一个让崇高坠地、爱心落空的社会是多么让人失望啊!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我们需要倡导形成一种知辱明耻、互相关爱的社会氛围,培育一种尊重奉献、褒扬崇高的价值追求。应该承认,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我们不敢奢望会真正成才,将来会自觉地、无私地回报社会。所以,无论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社会的资助之恩和对学校的教育之恩,本人觉得都应该通过外在的方式表现出来。二、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而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知恩、报恩、施恩的教育。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懂得识恩,学会回报,把报恩看成自己的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感恩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认识层面。感恩教育就是要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了解自身所受的恩惠,并在内心认可这些恩惠。从心理学角度说,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什么样的认识,便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感恩的前提是识恩和知恩,感恩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恩惠并非天经地义,更不是理所当然。其次,是情感层面。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细心地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在认识的基础上,唤起大脑中的情绪记忆,产生一种温暖的幸福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回报恩情的自觉意识。最后,是实践层面,也是最重要的层面。感恩教育还要教会大学生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并将之形成一种习惯。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

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感恩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高校感恩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切实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2. 感恩教育促使大学生善待自我和进行自我教育

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尊重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自己的独立人格。由于心怀感恩的大学生会真诚地尊重别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通过感恩教育,大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将心比心理解他人,从而逐渐会体谅别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并学会自控,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

3. 感恩教育能够很好地改善人际关系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感恩,知道用感恩的心和行动去报答于己有恩的人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利于师生、同学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一博,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成功。三、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应有效搭建感恩的平台

和谐社会需要感恩,受资助者由于心理作用不愿直面资助者,学校作为在资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特殊的第三方应该在感恩教育中有效搭建感恩的平台,帮助他们相互联系和相互沟通,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共同构成一个爱的循环圈。

1. 感恩教育应纳入“两课”教学体系

学校应充分重视感恩教育,将其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结合“两课”教学及德育课程改革,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将其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

2. 感恩教育应纳入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

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组织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出发诠释“感恩”的内涵,积极引导学生的感恩行动。在自由民主的交流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感恩情怀。教会学生知恩图报。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懂得孝敬父母、感激父母;要让他们理解老师盼生成才的良苦用心,把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认真学习变成自觉行动;要让他们学会相互关爱、珍惜友谊、共同进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建立感恩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

利用学校德育工作方式灵活多变、教育内容紧贴时代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1)以庆祝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在国庆节、环保日、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来临之际,在学校可举行大型的诸如热爱祖国、保护环境、感悟亲情、尊重教师等主题的感恩活动。一是开展感恩父母教育。举办“亲情三个一”活动,倡议学生给父母一周打一个电话、一月写一封信、一学期交一张成绩单;开展“感恩父母,你我同行”系列活动,举行“给父母的一封信”征文比赛,召开“感恩——我的家人”主题班会,组织学生重温《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采访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寄语,制作成专题片进行播放。二是开展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教育。举办“我的理想、实践和情操”等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宣传感恩事迹,激发学生对师长教诲、同学互助的感恩之情;设立雷锋岗,发动学生志愿者主动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特别是生病、孤寡、高龄和空巢老人,为他们提供点对点服务,帮助他们送米送菜,打扫卫生。(2)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感恩实践活动,如献爱心、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环保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感恩的意义,体验施恩的快乐。学校利用寒暑假开展“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在毕业生中开展“临行之际”感恩系列活动,倡导文明离校,在离校之前,进行一次公益劳动,打扫教学楼、实验室和学生宿舍,并且走上工作岗位努力工作,回报社会。(3)与家庭、社会合作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感恩认知和行为。因此,学校可与家长、社会相关部门、企业等联合开展感恩教育。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关注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不能单一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自己的孩子,更不能溺爱孩子,不能以让孩子安心学习为由替学生包办所有事情,应该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做到生活自理,同时担当起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担当的责任。除此之外,要经常与学校沟通,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时的思想品德表现,避免出现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行为判若两人的现象。其次,学校可与社会有关部门、相关企业联系,在他们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义务工作以及调查研究的机会,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通过亲身参与或调查,让学生接触到各行各业工作者的真实生活状况,了解其中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4)针对助学工作开展感恩教育。近年来,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大。各类助学工作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应适时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点拨、唤起学生们的感恩心。一是引导受资助的学生成立爱心社团,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助人与育人相结合。二是通过开展网上感恩与诚信论坛、举办感恩诚信教育讲座、播放诚信教育纪录片、完成“感恩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自立自强,用实际行动回报家庭、国家和社会。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路构建

雷良蓉(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

德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国家兴旺发达的建设与否。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高校德育研究所面临的新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学生在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应看到,网上有害信息诸如危害人类安全和计算机犯罪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网上金融诈骗、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和信息产权,盗取国家机密,散布电子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络犯罪时有发生。凡此种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当前,要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除了有关部门制定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外,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原则,把准方向,构建适应网络环境的德育方法,找准思路。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道德行为(1)要培养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自觉意识。网络道德的修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深化网络道德认识、陶冶网络道德情感、培养网络道德意志、坚定网络道德信念、养成网络道德习惯五个环节。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网络道德内容纳入《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文化基础》《法律基础》等教学中;“对入学新生进行计算机使用道德教育,编制计算机网络使用手册,组织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征文,进行以网络道德为内容的网上考试及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应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加大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力度,增强大学生上网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做“黑客”,也不做“黄客”,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杜绝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使新一代大学生成为在“网络世界”中遵纪守法的公民。(2)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网络道德情操。一方面对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用传统伦理“崇尚道德,修身为本,德育为先,自觉践行”“仁义礼智信”的理性,加强网络主体的自我修养;用传统伦理“智德合一”“以义载利”的价值理想,加强网络社会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弘扬传统伦理“仁者爱人”“重义贵和”的道德精神,培养网络社会大学生真诚、互助、友爱、平等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因势利导,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大学生网络人道主义教育、大学生集体责任感教育。通过传统伦理道德和现代集体爱国教育,启发他们追求高尚境界,有利于培养健康、积极、高尚的情操。只有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克己、知礼,才会从根本上消除网络社会建设上出现的网络损公肥私、网上赌博、网上色情游戏、网上破坏、网上偷盗等负面现象。”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网络素质,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1. 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大潮中的各种信息使人眼花缭乱,其中错误的、虚假的、有害的信息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学生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能力、自身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要坚决对网络信息做出筛选,分清良莠去伪存真,抵制黄色信息、反动信息和西方的腐朽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感和判断力,善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和正确利用。同时,要提高大学生个人自律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大学生建立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增强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引导他们对大量不良网络信息持扬弃态度,严格自律,用审慎的态度对待网络,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知觉能力、自律抗诱能力,从而推动网络的主流文化发展。

2. 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自觉遵循网络道德要求

一个社会安定有序地发展,单靠社会道德规范的调整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法律约束、规范与保障功能。当前由网络发展引发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因此,学校要重视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高校应开设法律选修课程、开辟法律课外活动、加强法制实践基地建设,让大学生了解网络的不良行为也有可能成为违法和犯罪。在法律课程中,强调网络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将对防范网络违法与犯罪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所以,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将信息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即拥有了信息素养,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并存的现实条件下,个体的信息素质在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影响现代人的网络行为的因素很多,除了个性品质外,网络心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影响网络行为的直接因素。”因此,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网络时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各种症状的“网络心理障碍”和网络心理异常,高校要针对“网络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咨询、调适和治疗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开展网上心理普查、在线咨询,通过QQ、MISN、BBS、E-mail等对大学生进行实时或及时地沟通和指导,从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三、实施全方位、多手段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教育实效性

1. 齐抓共管,构建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新课题,它涉及的面较广,仅靠学生的自我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大众传媒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国家要重视青少年网络伦理、网络犯罪,加大立法执法的力度,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同时加强对青少年上网有密切联系的场所的管理,特别是对社会网吧的管理。要强制网络运营者执行相关的政策,设置相关的防火墙、网关等;信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及时清除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反动色情和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电子信息;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实现网络道德教育作用突出。通过舆论的力量宣传褒扬善举德行,谴责鞭挞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从而使整个网络社会形成扬善惩恶、扶正祛邪的良好风气,随时引导、激励、督促大学生做有道德的网民;“高校作为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应紧紧围绕学校培养人才这个根本和中心工作,打造教育教学的网络平台,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一支既懂网络技术又具有扎实的思想理论水平,并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善于利用网络工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网上专项服务,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最后,注重家庭教育,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打好德育基础。在孩子上大学后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心灵交流,家长要主动去了解孩子、关爱孩子。家长要知道上了大学后孩子们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奋斗目标是什么,并给予合理的支持,家长与孩子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父母对孩子正确的关爱与支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2. 高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高校应把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到正规的教育轨道。学校应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有关网络道德的知识。“如开设《网络伦理学》《网络道德与文明》《网络交际》等课程,使大学生充分了解网络法规和基本的网络行为规范。”高校要在原有的德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网络道德教育,要把正面引导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培养和形成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其次,要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高校要以班级、专业、年级为主体,以班会、学生会、大学生团体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理性的网络道德规范变为感性的实践活动。如可以以电影、文学艺术、戏曲、电子邮件、QQ、MISN、UC聊天软件、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网络知识讲座、网络文学作品大赛、软件编程大赛、校园DV视频展播,网页制作和电脑绘画大赛和BBS等为载体,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增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感染。利用校园广播、报刊、报栏、橱窗、课堂课外各种形式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最后,在网上尽快建立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伦理网站,开设心理咨询网页、德育栏目、网络文化宣传、主题演讲、与名人对话、网络道德讨论等一系列栏目开展网上师生交流活动。“教育者只有通过网上与大学生平等地沟通和交流,深入学生心灵深处,真正了解和掌握其网络道德表现动态,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帮助大学生克服缺点,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四、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1. 依托校园主题网站,建立校园网络德育新阵地

高校在校园网上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主题突出、目的明确、方向正确、特色鲜明的网站。“要建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忱,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红色网站”。要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创办特色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网站,设置理论要览、资料查询、热点讨论、专家释疑、心理辅导等功能。要针对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辟网上专题交流与讨论,调动学生对网站的积极参与性和对校园德育网站建设的主观能动性。总之,校园网的建设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不断开发大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的校园网站,开发新的适应大学生特点的栏目,才能将大学生吸收到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中来,才能让思想道德教育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

2. 强化管理,建立网络监控机制净化网络环境

要利用技术优势控制网络媒体。对国家来说,要通过抢占网络制高点来控制信息通道,保证符合我国主导价值观念的信息传播的优势地位;对高校来说,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格监控国际互联网入口,及时消除那些错误、消极、反动的信息,坚决阻止那些反动、低级、庸俗而有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进入校园网络,真正建立起校园网络安全的“防火墙”,保证高校有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作为高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网络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安装信息软件,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对不良网站和恶意程序实行举报、封杀措施,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运行与规范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高校还要加强有关网络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建立起完备的网络规章制度。把遵守网络规则作为日常行为规则和校园文明公约结合起来,纳入学生的品德测评量化中,实行学生自我约束和师生监督相结合。对网络行为违规操作者,给予一定的处罚,如罚款、暂停网络使用权等,对严重违规违法行为要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制裁,促使网络不道德行为者汲取教训,自觉规范自身网络道德行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负责从网上收集信息,并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了解上网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学生在网络上暴露无遗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发布正确引导信息,保证网络主流文化的有序运行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周丹(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部于2007年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下,党和政府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旨在为更多的高校贫困生解决“读书难”问题。除此之外,高校还建立了“奖、助、贷、补、减”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然而在上述一系列措施得以实施的过程中,部分受资助的大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不知恩、不感恩、弄虚作假、背信弃义等现象时有发生。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受助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 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现象

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在受到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资助后,都能表现出对所得资助的珍惜,从而更好地将这些资源利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然而在各大高校也几乎都存在受助后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学生。这类受助学生包括以下两种:第一,在受助前即已潜在存在或已呈现出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态度;第二,受助前态度良好,受助后反倒有所表现。

虽然对以上两种人群的原因分析不尽相同,但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①受助学生都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封闭、抑郁的性格,而具有这些性格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更容易发展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程度;②此类学生由于贫困所限,常常无法满足自身对物质的追求,在自卑的同时,容易形成攀比和虚荣心理,一旦得到一笔金额不小的物质资助后,会有过度消费的欲望和行动,甚至是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③在各类资助的申报程序中,需要多次填写家庭贫困状况,并上交至相关老师或行政部门。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为确保程序公开透明,一些高校甚至采取了班级公开评议、全院公示的方式。而这些程序的设置往往给了受助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触碰到了他们脆弱敏感的心灵,直接导致了他们之后的自暴自弃现象。

2. 感恩缺失现象

2007年,湖北省襄樊市5名贫困大学生由于没有主动给资助者表示任何感谢而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此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人们在讨论是否应该“施恩勿念”的同时,也着实为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感恩缺失现象忧心。

在每年的助学金评定过程之中或评定结束之后,时而会有一些令人气愤而无奈的插曲:个别学生因助学金名额有限而发生争抢;在获得助学金后向家里隐瞒,从而继续获得原有的生活费;获助后挥霍浪费;在之后的爱心公益活动中甚少参加,甚至是拒绝参加。

感恩首先要知恩。而对于这一类受助大学生,由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感恩教育的淡化、家庭亲人的溺爱,他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将他人的关心、爱护、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同时,由于资助体系中不完善的地方,引发这类学生将贫困视为一种工具的心理,即“只要我家庭贫困,不需我争取,我也会自然被给予这些资助”,因此更增强了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上述受助大学生中,还存在着知恩但是不愿表达或是不会表达的情形。在上面的案例中,其中一位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的大学生就曾说道:“与企业家联系少,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另外,一项对受助大学生的采访中,也有学生道出了他在感恩中的尴尬心态:“在学校里,自尊就是我唯一的底线。而中国式的捐赠,让我唯唯诺诺地去讨好资助者就好比扒光了我的衣服,让我去接受路人的鄙夷和嘲笑。”

3. 诚信缺失现象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助的相关申请材料失真。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虚开或伪造相关证明、在材料的填写过程中,虚构或隐瞒家庭的真实情况;②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例如在班级公开评议的环节,虚假陈述家庭经济状况,或提前动用私人关系为自己拉票,甚至是相约投票后再将所获资助金私下均分;③违背承诺滥用资助金。虽然在之前通过言语或书面的承诺表示要勤俭节约、用好每一分资助金,然而到手后却吃喝玩乐、与人攀比,甚至将资金拿去投资炒股;④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本是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有些获得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正常就业并具有偿还能力后,仍然超出合同有效期限恶意拖欠贷款,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和自身信用污点的记载。

上述现象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社会大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革、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市场经济中的残酷竞争,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愈见强烈。趋利、逐利已成为不少人的“人生追求”,而这些社会的不良风气或多或少会弥漫到校园,影响到我们的大学生;第二,资助体系中的漏洞,例如对“贫困”的定义界定不准、资料审核不严、对资助金的使用监督不力、对弄虚作假者缺乏惩处措施等。二、多方位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1. 准确把握教育时机

虽然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然而在特定时间进行特定的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每年资助工作的开展都集中在几个特定的时间段,例如申请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的八、九月;评定奖、助学金的十一、十二月。时间上的特定和集中恰好给我们提供了打攻坚战的契机。在这些时段里,高校贫困生往往会面临填写、提交贫困申请材料、通过各个评议环节来争取奖、助学金的情况。在此情境下,他们的心灵条件反射般地变得更加敏感、脆弱;他们的抗压能力下降,自卑自闭心理加重,对获得贷款、奖、助学金的欲望加强。而这些点滴变化极易导致他们在受资助的过程中或过程后出现上文列举的各类现象。事实上,这个阶段的贫困生是最为需要关怀和爱护的,并且这个阶段的他们也是价值观最为混乱的时刻,稍有不慎,某笔资助金就会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

鉴于此,我们应准确把握此时的教育时机,将资助工作开展集中的月份作为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节点,敏锐洞察贫困生在当时的思想、心理动态,以温暖的关爱直达他们弱小的心灵;以生动的案例教会他们自立、感恩、诚信;以深刻的道理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合理创新教育形式

在每年资助工作的开展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例如在奖、助学金的评定前,老师已公开强调了诚信的必要性,并要求参与申请的同学签订诚信承诺书,然而在具体的评定环节中,仍然存在有弄虚作假行为;又如老师会提醒受到私人资助的学生主动与资助人联系,但受助生却不为所动。我们不能否认校方在该阶段确实进行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受助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得我们不得不追问自己: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到位?这些教育方式又是否能被受助生理解和接受?

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大学生在认知上有了一些变化。他们不要再听专制的教训,也不要填鸭式的宏论,要的是可以信服的说理、生动活泼的例子、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一对一的零距离交流。他们的这些变化给想以资助工作为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提醒、强调,而应是围绕“励志、感恩、诚信”主题开展的情景模拟主题班会、专题辩论赛、“榜样的力量”巡回演讲、个人事迹报告会、阳光谈心一小时等多样形式的综合体。

3. 高度重视心理疏导

在上述对受助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中,不难看出,自卑、自闭、抑郁、焦虑、虚荣、敏感、自我等精神问题和心理障碍是导致受助大学生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问题很有可能转化为根深蒂固的心理顽疾,以至于动摇他们的信念、侵蚀他们的意志,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贻误终身。

因此,在资助工作中,除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常规的教育外,还应关注其心理健康。通过真诚、深入的交流来卸下他们的防备,从而以心交心地了解到他们的心声,并分类给以心理疏导。必要时,应转送至所在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专家的专业辅导和治疗达到更好的心理疏导效果。

4.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消极的社会氛围必然会给予高校大学生以坏的影响。反之,积极的社会氛围定能使大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正面的影响。鉴于发生在受助大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我们的社会应发挥其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和舆论导向性。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进行“励志、感恩、诚信”的相关宣传,对正面的行为予以倡导和弘扬,对负面的行为予以否定和批评,从而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弱化“施恩索报”观念,强化“施恩勿念”观念。

5. 完善资助管理制度

以制度的约束力来规范贫困大学生在资助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是大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不可否认,我们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例如对“贫困”的认定不准确、对诚信缺失的惩罚不到位、受助大学生权利义务不对等、评定程序欠公平等。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①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考核贫困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作为其下一次参与资助申请的评定条件;②完善贫困生赏罚机制。对于诚信守纪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评定加分,而对于弄虚造假的学生除一票否决其申请资格外,还应在其他方面给予严惩;③落实受助大学生的权利义务对等。变受助大学生对资助金的“等、靠、要”心态为“交换、对等、争取”的心态。在受助前、中、后阶段通过给受助生安排各类爱心任务和公益活动来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对义务的承担意识。三、结束语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是保证学生平等地享受高等教育并解除其后顾之忧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一系列事实显示,该项政策对于目前缓解贫困大学生读书难问题确实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贫困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以及资助体系客观存在的漏洞导致部分受助大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不知恩、不感恩、弄虚作假、背信弃义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干扰了资助工作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的同时,也使得“资助”与“育人”目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事实上,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在开展高校资助工作时,不能仅仅只是将钱发到学生手中,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力求做到在经济上帮扶学生,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最终促进受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鉴于此,多方位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紧迫而重要。为达到资助与育人并重的目的,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应做到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合理创新教育形式、高度重视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完善资助管理制度。相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终能实现“资助”和“育人”的双赢。

闲暇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刘凯(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宣传部)

大学生闲暇教育是通过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形成良好的时间管控观和闲暇时间安排习惯,从而提高大学生闲暇时间的生活质量,以期提升大学生全面发展水平。它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建立丰富的校园多载体的文化资源;二是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时间管控观和健康有益的兴趣和爱好;三是丰富大学生闲暇时间进行有益活动的理论知识;四是提高大学生闲暇时间从事有益活动的能力和技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处于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实效性不高、载体匮乏、创新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地在闲暇教育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知识体系结构,提升大学生社会化水平,同时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途径。一、闲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本质,同源共生

闲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充分体现,是人的自由性的充分发挥,也是我们竭力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闲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将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他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闲暇时间需要被发掘和利用,闲暇时间不能仅仅用来娱乐和休闲,需要在个人自身发展上来体现其价值,促进大学生更快更全面地成长。二、闲暇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法国社会学家福勒斯代说,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闲暇时间,一个人的闲暇生活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人正是在闲暇活动中,满足自己的需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肯定,得到自我表现的。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的进步,在21世纪,人们的闲暇时间会越来越多。有人估计那时可能会实行每周3天工作制。如何使生活变得有意义,使身心保持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闲暇教育观。

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去发掘和利用的问题困扰了很多大学生,同样也困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闲暇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延伸的平台。日本学者福武直博士说:“闲暇时间应当用来提高文化水平,增加社会和政治事务的兴趣,最后获得从追求暂时的消遣中解脱出来的幸福,使生活真正富有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闲暇教育,积极创造适合有效利用闲暇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温床,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闲暇性这个易于接受的特点,同时也使闲暇教育具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约束性。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为大学生提供走向社会现实、走向未来的理论和能力上的准备,一开始就包含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也同样包括闲暇教育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德育育人的重要方面,不能仅仅是课堂说教、冗长乏味的理论灌输,这样难以使大学生接受,也缺乏良好的互动和亲切友好的交流。今天的社会,人们为什么愿意花钱购买“教育服务”,可以认为是受教育者正在从谋生型的“求学、就业”转向为提高个人全面发展的“学习和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就需要借助多载体的校园文化资源,利用大学生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的特点,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网络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积极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更易于接受思想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只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起到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同时,闲暇教育的自由本质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闲暇生活。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监督,容易对自己放松要求,丰富多彩的世界又对大学生开启了重重诱惑。他们对于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经常感到不知所措,或对闲暇价值认识不够,或无视闲暇生活的价值,从而无目的、无效益地打发闲暇生活,造成“闲暇消极”;或没有主动地把握闲暇时间,被动地期待着教师和其他同辈群体填补他们的闲暇时间,造成“闲暇贫穷”;或在闲暇时间的活动中,如阅读、上网、交友、娱乐等方面出现各种与学生角色产生偏差的行为,个别的甚至因为闲暇生适中的失足或堕落,走上犯罪道路,造成“闲暇犯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控观的教育,提高其时间管理和控制能力,使其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的本质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约束或无视一个人在闲暇中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所负的责任。自由时间是自主的时间,也是检验道德和伦理判断的基础。换言之,人们闲暇的方式必须在伦理规范的范围内,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闲暇行为负责。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行为,而且对生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地重新适应感到兴趣。

闲暇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闲暇生活离不开思想道德的约束,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自由、自主的闲暇生活和闲暇教育。三、良好的闲暇教育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创新力

闲暇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大学校园的闲暇时间对大学生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为其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能;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有很强的自由性和盲目性。若是缺乏合理的引导,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活力、最富有希望的群体,是推动民族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后备力量。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良好的闲暇教育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有调查显示,超过35%的大学生希望能科学、合理地分配自己的闲暇时间,认为闲暇教育非常重要,希望能通过闲暇教育提高自律性和自主创造性,促进自己全面发展;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闲暇时间是盲目和慵懒状态。这表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和其对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意义,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闲暇教育引导,提供丰沛的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终身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闲暇心态,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参与闲暇活动的习惯和技能,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良好的闲暇教育以一种自由开放的方式,让大学生在自主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有选择地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发展其特长,促进创新力的提升。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几乎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与闲暇有关。如英国剑桥大学校园中流行“下午茶”,以独特的形式让师生们在自由、放松、随意、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激励师生们迸发灵感、碰撞思想。因此有人笑称,是“下午茶”喝出了英国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良好的闲暇教育主要通过方向引导、典型示范、专门施教的方法来实施。表现为大学生在兴趣和爱好的引导下,借助阅读、欣赏、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开阔视野,提升内涵;利用典型的力量增强大学生克服自身惰性等不利因素的动力;通过专业的闲暇教育来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提供适合自身条件的教育,鼓励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得到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

闲暇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效果,高校应提高对闲暇教育的认识,创建闲暇教育的环境,丰富闲暇教育的资源,着力培养大学生闲暇生活技能,加强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引导,重视发挥每一个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形成良好的闲暇生活习惯,从而真正使闲暇教育成为课程教育无法替代的一个亮点。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

刘广兵(湖北师范学院)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备受社会关注的“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广泛传播、社会转型期加速的环境中。“90后”大学生具有对新生事物敏感、个性张扬等鲜明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价值取向偏差、抗压能力弱等消极现象,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本文尝试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从新视角探寻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与新对策。一、“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90后”大学生成长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面对社会转型中的不确定因素,只能依靠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理来承受,在不断承受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阵痛中逐渐成长成人。“90后”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几乎都不是他们主动获得,而是被获得的结果。被“抱大”的一代,被“宠坏”的一代,被“三聚氰胺”的一代,被“忽悠”的一代,被“应试”的一代,被“河蟹”的一代,被“酱紫”的一代,被“希望”的一代……总之,这是既被“骂杀”同时又被“捧杀”的一代。“90后”大学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他们是“优点突出,缺点明显”的“矛盾”的一代。

1. 主体意识明确,集体意识缺乏

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自然家庭中备受关怀呵护,养成了极为自我的主体意识。“90后”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彰显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喜欢新颖、有个性的事物,从外表衣着、兴趣爱好都追求独树一帜,表现与众不同。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也给“90后”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们对主流文化认同感淡化,推崇“非主流”,与之前的“70后”“80后”不同,“90后”特别重视张扬个性,不盲从大众潮流,追求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90后”大学生对集体与国家的关注呈下降的趋势,团队合作方面较少表现出谦和礼让、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不强。

2. 创新思维活跃,受挫能力弱化

受到正规的教育和发达、新兴网络媒体的影响,“90后”大学生从小都受到系统的教育,无论是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都在创造着良好的学习氛围。使“90后”比1960、1970年代的人更见多识广。他们思路开阔,不安于循规蹈矩,他们聪慧敏捷,处于广泛涉猎各种新知识新能力的年龄段,在对外界事物保持强烈好奇心的同时,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强,“90后”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新精神。“90后”大学生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中长大,大多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风格,受挫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通病。有关“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人表示会因此一蹶不振。

3. 民主观念强烈,享乐主义泛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加之近年来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90后”大学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思想中逐渐树立起民主观念与平等意识,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及维权意识更强,他们渴望在学习生活等领域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和权利。他们更加倾向于以利益主体的视角审视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其强烈的民主观念与传统的思维、制度发生碰撞和冲突。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及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有些“90后”大学生片面地将金钱看作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准,过分沉溺于享乐主义的漩涡,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二、心理契约及其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 心理契约的内涵“心理契约”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也就是说,心理契约是指个人与组织间因相互期望而形成的一种非书面协议的心理共识。心理契约双方相互间有明确的期望。这些期望越合适,吻合水平越高,契约的力量就越强大,就越能形成令人满意的相互关系。

2. 心理契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契约精神是现代法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只有契约才能使现代社会建立所有人都平等互信的有效保障机制。心理契约是建立在双方对契约精神认同基础上的,大部分“90后”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民主观念与主体意识,对于心理契约有较强的认同。心理契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1)导向功能。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旦“90后”大学生与教育者或高校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心理契约,必将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推动力,促使“90后”大学生把自己的行为集中到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上来,这种内化为奋斗动力的精神将起到一种目标导向作用。(2)凝聚功能。大学的育人目标和“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表现为:在大学或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达成的一系列有效的在未来相互依赖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主要建立在情感因素和对未来价值认同的期望基础之上。这种心理契约一旦得以建立维持,能使学生和学校一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而不会轻易违背和脱离彼此的心理契合,从而发挥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心理契约对人的行为驱动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虽然它(心理契约)并没有写明,却是组织中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国家以及社会对于“90后”大学生的教育并未在正式的文本契约中明确“90后”大学生需要回报父母及社会,但并不意味着“90后”大学生不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心理契约来相互约定的。正是这种相互约定的共同信念将成为激发奋进的动力,并为实现这些信念而倍加努力。(4)整合功能。心理契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合作关系的整合。当大学生和学校或教育者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难以维持时,建立和谐的心理契约可以调整“90后”大学生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合作关系的方向稳步健康发展,自觉地限制有损于合作关系的行为发生。二是交换关系的整合。由于心理契约建立在双方相互期望的基础上,在如何整合这种交换关系时,心理契约就起到了有效的调节作用。学校或教育者寄予了对“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期望,大学生需要以自己将要付出的勤奋学习并获得优异成绩的诚信做保证,过高的期望将导致交换关系的冲突,只有双方达成了和谐的心理契约,才能形成融洽的关系和相互的信任。三、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策略

1. 强化诚信观念,提高“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心理契约讲求契约精神,其真谛就在于契约关系所蕴涵的自由、平等、权利等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从而转化为人们的一种内在精神。而这种精神恰好体现了现代诚信的理念,为现代诚信的构建提供了最为有力的精神支撑。诚信是道德的基石,“90后”大学生讲究诚信且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提高其文明素养的必要过程。

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的地位,把诚信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90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其树立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合作意识等。同时,既要列举典型事例,增强他们的道德认同感,也要列举一些失信现象及造成危害的反面教材教育他们懂得诚信做人,没有诚信将无法立足于社会,最终被社会所淘汰,进而提高“90后”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觉悟,激励其诚信道德情感,促使其诚信行为的实现。

2. 重视励志教育,增强“90后”大学生的进取精神

自立自强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90后”大学生不能永远生活在“唯我独尊”的世界里,终有一天要走出学校,独立面对社会,谋取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90后”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对其进行励志教育,帮助其树立昂扬的斗志,勇敢地接受生活的考验。

美国心理学学者Kickul和Lester对已有心理契约雇主责任的分析提取出了两个因素:外在契约和内在契约。内在契约涉及雇主所作的与员工工作性质有关的承诺。内在心理契约是一种自我激励,它必须在自我了解、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在成长中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提出对自己的新要求,然后自己和自己约定,想出解决的办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形成自我心理契约。“90后”大学生只有更好地认识自我才能形成正确的内在契约。“90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弱、抗压和受挫应对能力差的问题。面对此种形势,一是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帮助“90后”大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二是通过鼓励“90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参加各种活动,来帮助“90后”大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建立自信,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激发感恩之心,塑造“90后”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高等教育的作用在于塑造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塑造人才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对“90后”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激发其感恩之心,不仅是对其精神质量的优化,更是对社会的“反哺”,从而使“90后”大学生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教育机制。

由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契约具有不同于一般契约的特性,其心理契约主要是关系型而非交易型。大学生在内在需要上更侧重于精神满足和情感关怀而非物质获得,只有尽可能地从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实施激励措施,才能增进学校或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才更利于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思想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来帮助“90后”大学生充分意识到社会关爱的难能可贵;另一方面,要从人尽其才的角度,鼓励“90后”大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作用,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90后”大学生自己,通过回报社会,回报国家,也能感受到自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从中得到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从研究生群体的异质性特点看如何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项超(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如何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突出而紧迫的问题。研究生具有自己的群体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内部存在各种差异,从而表现出研究生群体的异质性。如何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研究生培养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高校研究生群体的异质性特点出发就如何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如下探讨。一、当前研究生群体的异质性特点

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生在逐渐成为高校科研力量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与以往的研究生相比,当前的研究生不仅数量多,而且其群体特征也与以前有所不同。与本科生相比,当前研究生群体最大的特点是:群体内异质程度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层次和学位层次差异。与本科生不同,同一届的研究生年龄跨度往往很大,从20岁直至40多岁的都有。研究生中又有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学位层次之分,其中不少硕士研究生的年龄比博士研究生还大。(2)就读类别差异。研究生就读类别中有保送生、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而考取的公费生、自筹经费的研究生、定向生、委托培养生等,此外很多高校还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如师范类的教育硕士生、农业类高校的农业推广师等。(3)婚姻状况差异。目前就读的研究生包括未婚的、已婚的,也有离异的,其中还有相当多是已婚并有子女的,也有不少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成婚。在已婚的研究生中,还有不少是双研究生,即夫妇均是在读的研究生,甚至是同一个学校同一学院的研究生。对于从外地考来的已婚研究生,他们在读研期间要面临两地分居之苦。未婚的研究生中有些是性格内向孤僻者,对于男女交往缺乏经验,其中不乏渴望爱情婚姻而又屡屡碰壁者。(4)学科背景差异。首先是文理差异。其次,即使同为理工科或同为文科的研究生,也因为其专业不同而差异很大。“隔行如隔山”,特别是从事学术前沿研究的学科,差异尤其明显,由此也导致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同一专业的研究生,有的由于工作经历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的则是刚入门,尤其是那些从应届生中考入的研究生。(5)生源差异。除了本科阶段就读本校的研究生外,跨校考取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比例。有的学校还有来自港澳台和国外的研究生留学生。我们将其称为“本地生”和“外来生”。本地生对学校比较熟悉,对公寓管理与服务等均有所了解和体会,而外来生则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6)学习工作经历与家庭背景差异。除了一直在学校读书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外,受“考研热”和“考博热”影响,当前不少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与职工也纷纷加入到考研大军和考博大军的行列。在就读的研究生中,既有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型”研究生,也有工作经验丰富的“经验型”研究生,不少研究生入学前在原单位已经是领导和本专业的专家。就读的研究生的家庭背景也有差异,不少研究生家境困难,就读研究生有经济上的压力。尤其是在自费研究生比例加大的形势下,继续读研相当于又上了两三年的大学本科,这对那些家境困难的研究生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压力,有的研究生甚至对住宿费的缴纳都颇感困难。(7)政治面貌、信仰差异。当前就读的研究生政治面貌中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其中也不乏民主党派的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的信仰也有差异,个别研究生因家庭原因信仰耶稣基督教。

这些研究生群体内的差异,给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即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研究生各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具体工作。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具体的日常工作来开展。具体来说,应该着力加强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与研究生党建工作相结合

研究生党支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阵地,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情绪,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积极正确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将研究生党建工作与学习、科研、时事、生活联系起来,同时树立典范,培养一批优秀研究生党员,把这项工作作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2. 加强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与导师接触较多,因此,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导师处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导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经常了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鞭策他们刻苦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努力塑造研究生的人格品质。

3.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

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在其学习生活过程中除了导师之外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落实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从工作方法上说,辅导员应把握研究生群体和个体的不同特征,“以人为本”,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人性化管理。研究生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比较高的层次,其学识、思想等都比较成熟,一般说教的效果欠佳,应坚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原则。忌说教、重交互;忌空泛、重具体;忌居高临下、重平等交流。

4.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与研究生专业学习相结合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不同还在于学习方式的不同。研究生专注于专业的学习,培养提高其学术兴趣和科研能力。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文化、科技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鼓励研究生求真务实地学好专业,努力以学术配合思想政治,加强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学习结合的新途径。

5.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

研究生自我教育是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会要根据研究生文化水平较高、基础知识比较完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民主参与意识较强的特点,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尊重、民主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研究生会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符合研究生的实际,根据大家的需求,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可以很好地提高研究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常必要的环节。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党组织应站在时代与历史的角度,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实开展,努力营造高校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不断开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对策探讨

李桂林(武昌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所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政策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确立学生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作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参与对象,大学生有必要并且必须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走出当前困境的必然选择。

1. 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经济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除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之外,更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其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当其冲。

2.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交互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在大多数高校却被硬化。主体和客体的单调化与分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达到对客体进行思想改造的目的。

此外,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存在问题。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式就是灌输。学生一直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导训诫,没有判断与选择的机会,导致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独立的道德思维行动能力;另一方面,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旨偏离正轨,大多数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演化为“束缚人、约束人”的工作,对学生的压服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抵制心理。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新思想的融入。

3. 大学生思想先进思维日臻完善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传播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另一方面,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强势崛起,并成为大学生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工具,在这两方面的双向引导下,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生事物的敏感群体,其思想变化日新月异,自我意识不断膨胀,新思想丛生。这为大学生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奠定了基础。

从大多数高校对以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正确的。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教育对自我能力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对策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归属感,并具备主人翁精神。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适度放权,并不懈创新。(一)赋予“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所谓赋予“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即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1. 改变教学形式

变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为启发式、疏导式、讨论式三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积极性。

2. 教学内容添加职业色彩“两课”理论性的内容偏多,而且教学内容与初中、高中时候所学的内容多有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并援引具体事例进行讲解,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 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对“两课”的考核多是笔试,笔者的建议是将笔试转变为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客观卷与主观卷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在这种检验方式的催促下,学生可以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思考的习惯。(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渠道

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高校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当中,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多样化,蕴含趣味性,扩大学生参与的范围,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领导作用,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服务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工具,思想政治工作除做好线下工作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

1. 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到全面育人的大局中去

无论是文明宿舍、星级教室的评比,还是各种社团组织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或是各种征文比赛、主题班会、辩论赛、假期实践活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它在促进树立和倡导讲文明、讲责任、讲道德的校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而上面所列举的活动大多是学生自行组织策划的,这与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谋而合。

2. 创新载体,发挥网络的作用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继电话之后人们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高校可以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开辟校园信息网,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借助网络,学生可以自发组织网上谈心、问题讨论等活动。此外,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可以借助网络高度个性化和自由化的优势,实行个别化教育。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广大高校认可,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主、客观问题的存在,这一问题实践起来还有一定难度,还需要对实现学生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引入新方法、新思想的同时不断进行大胆尝试。

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高伟丽(湖北武汉东湖学院思想政治课部)一、对大学生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环境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随着社会进步和环境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与未来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历史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历史。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道德教育则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环节。保护环境是现代公民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环境道德建设更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强化环境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知识与保护环境的技能,对于保护地球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环境道德观,尊重生态自然,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危害其他物种的生态环境作为道德准则;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应当珍惜保护,有偿使用,避免浪费和破坏,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取向;在消费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并且引导大学生选择和支持绿色生产与消费方式,纠正浪费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等不良行为。因此,只有通过强化环境道德教育,增强环境道德,引导大学生选择善待环境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才能真正形成阻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强大力量。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使人们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履行维护生态平衡的义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生态道德影响的一种活动。也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为目标,促使人们在获得环境知识的同时,提高环境素质。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有助于将环境要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和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管理人才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高等院校应当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正确认识影响当代环境问题的两类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强调一种公平思想,既重视代际公平,又重视代际内公平。每一个大学生无论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懂得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这对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在人类社会由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过渡的关键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环境道德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中的环境道德教育现状、问题和途径。

解决环境问题,除了靠科技、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之外,还必须努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尤其是提高当代年轻人的环境意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环境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二是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在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较理想的教育体系,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则属于专业软教育,与人文修养、伦理道德紧密联系,可以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高等院校在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常常因为强调实用性而忽略了环境道德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仅限于开设报告会或讲座。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更长时间的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使大学生具备掌握环境科学知识和技能,具备掌握环境科学的知识面,具备较强的环境意识,并培养起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从而乐于投身到环保事业中去。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和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管理人才的重任,所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将成为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实践者,他们能否将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是我国能否逐步走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成熟的时期,可塑性很强,大学生环境意识直接关系着自身环境行为,也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的环保行为。不能指望一个没有受过环境教育的决策者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环境政策,也不能指望一个没有受过环境教育的公众能执行环境政策和解决环境问题。所以,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理应具备更强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他们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肩负着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任,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毕业后将走上各个重要部门,有的还会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重大环境问题的处理,如果他们在学校期间能接受良好的环境教育,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环境理论的必要性,并培养起相应的素质,就会自觉地将专业学习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准备为将来投身经济建设、参与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进步而付出个人的不懈努力。因此,培养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环境道德教育将直接有益于大学生遵纪守法、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优良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生态观、环境成本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以使大学生正确树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适应环境、保护环境的能力,以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环境伦理道德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就是要求人们超越狭隘的短视的利益优先观念,以崇高的境界,把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融合在一起。

环境道德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教育。一般的环境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养,但环境道德教育更侧重于人们环境道德品质的培养。另外,传播环境知识容易使人接受,也有成熟的教育经验和考核指标,但环境道德的培养相比起来难度较大,需要日积月累,而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环境道德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更是如此。

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教育是实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与切入点。高等院校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内容并着重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增强环境意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环保实践。但从当前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实来看,环境道德教育不仅普及程度不够,而且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部分高等院校尚未认识到设置环境道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掌握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他们应当为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承担起这一新的使命。因此,环境道德教育应该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而环境道德教育课程则担负着提升学生的环境知识素养和树立环境道德标准的重任。大多数高等院校尚未意识到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于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以湖北省为例,目前湖北省有高等院校112所。据了解,约有一半的高等院校至今尚未将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素养列入培养目标之中,尚未将基础的环境教育课程列为所有专业学生(本科、专科)必修的公共课,这些院校的学生,如果在学校中没有受过应有的环境教育,他们毕业后走上社会工作很可能沿袭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工作。这样他们不但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执行者,反而可能会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阻力。有的高等院校把以传授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为主的教育误认为是在进行环境教育。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未设置环境道德教育课程或环境教育培养目标;②教师自身环境意识与能力薄弱,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视野狭窄,仅着眼于所讲授的学科,不具有把环境道德教育融入到本学科的能力;③在管理上缺乏制度保障,不能调动教师从事环境教育的积极性等。(2)高等院校有关部门对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关系。部分高等院校认为环境道德教育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或是环境教育专业的事,对非环境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道德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关系。(3)部分高等院校领导及教师对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环境道德教育尚存在诸多困惑。(4)相关教材缺乏以及师资队伍不足等。(5)环境道德教育的核心环节是使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保护环境的品德。由于一再强调环境道德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的超强跨学科性,在行为养成上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因而忽略了大学生其他各方面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加强。(6)尚未与相关的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即使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环境道德教育课,但一般都没有充分考虑专业特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未很好地结合。三、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1. 将环境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首先要将环境道德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科教育,虽然在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但无论哪一门学科,在不同层次上与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道德教育并不是要取代其他学科,但它的确是要依赖于所有领域整体对待的问题,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每一个领域对整体理解环境都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亟待加强学科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的整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将学科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环境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2. 开设环境道德教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实施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开设环境道德教育课程则是系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各高等院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发展不平衡,许多高等院校未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有些院校即使开设了环境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证,使环境道德教育未达到应有的目标。根据各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应将环境道德教育课程纳入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之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保证必要的课时和教学内容,使之真正成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选修课是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大学生中开设环境道德教育课程,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可以根据校情开设“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科学”“人口学概论”“环境保护”“生态学概论”“生态经济问题”“野生动物资源”“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在经过精心设计而开设的课程中,有的则是全体学生普遍需要学习的,有的是文科类学生需要学习的,有的则是理工类学生需要学习的。要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 开展环境教育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

环境教育不仅理论性强,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使他们深刻了解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同时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因此,各高等院校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物质、精神上的支持,在节假日和环境纪念日,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或到学校周围的社区进行环境问题社会调查等。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师资是关键。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一支很好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充分了解环境,能够把环境信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渗透在所讲授的课程之中,并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就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环境信息等。

以素质教育为纲,构建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模式,使大学生既具备全面的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又掌握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走入社会后能以自己的言行和能力影响和教育下一代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配套地构建其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本文仅从高等院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实施方面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设想。要从根本上给大学生补上这一课,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高等院校在环境教育事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做好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探析

夏俊章(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转变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近10多年来,中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还有继续扩大化的可能。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为145万人,就业率为80%;200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12万人,就业率为70%;200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人,就业率为73%;200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就业率为72.6%;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就业率为70%;2008年大学毕业生达到532万,就业率为70%;2009年大学毕业生高达610万,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就业问题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国家已将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就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成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内因的影响;二是目前社会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外因的影响;三是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外因的影响。(一)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所下降

在对部分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的调查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认可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集中分析的结果显示,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有效的自我约束能力、持久的奉献社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大大削弱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中的竞争力,直接导致了其就业困难。

2. 个人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这个问题是形成于大学生入学之前的。当一种社会职业被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所认可的时候,这个专业的社会岗位已经是趋于饱和的了,而高中毕业生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的招生取向。这样一来,部分在大学生入学之初的所谓“热门专业”待到毕业之时就很容易成为就业困难的“冷门专业”。而如果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未能及时地预知这种潜在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话,就业困难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3. 个人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大学教育是脱离了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所认可的培养较高层次人才的平台,在享受这个层次的教育时,学生个人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学生一方面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岗位作出脱离现实的层次定位,另一方面很容易产生急于获得与其高等教育费用成绝对正比例或是更高比例的物质回报。这样两种心态的交合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二)目前社会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等因素

1.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客观上恶化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社会就业岗位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其供需关系已经从“供方市场”迅速地向“需方市场”转变。这种转变到了20世纪初已经影响到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而伴随着这个转变,高校的扩招也直接导致了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这样两种变化的交合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的相对恶化,无法满足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的心理期望。从2003年起,普通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以来,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以高于20%的比例快速增长,而我国的GDP增长将保持在7%~8%,社会每年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将保持在600万~800万,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白领”在其中所占比例很少,大部分是一般意义上的初级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市场之间供求关系矛盾日益突出。

2. 用人单位的人才准入体制脱离实际

在我国高校连年持续扩招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盲目地提高录用标准,对毕业生提出许多超越了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准入条件,普遍把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读期间获奖学金情况以及获奖情况等都列入了招聘的基本条件,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中极为普遍。此外,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高效率的利益回报,往往在招聘时只愿意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把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三)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因素

1. 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的教育体系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创新能力。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社会情况,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来或者培养的数量很少,而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又是社会所不需要的。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新开设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造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 就业指导体系未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大学生从进入国家的教育体系开始,就很少能够获得接触社会独立地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机会,这就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显得无所适从。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多数高校相继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但是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这一体系的作用发挥情况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学生认可度不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许多通过就业指导本可以顺利就业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或是在错误指导思想的驱使下,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二、高校就业指导对策

要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需要针对上述的各方面的问题,从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本文仅就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采取的对策,谈一点拙见。笔者认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应采用“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即:社会、学校、学生各自挖掘自身资源,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的就业指导方式。所谓“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的就业指导,是指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三方面来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比如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择业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社会提供机会让大学生有锻炼自己的平台;学生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学校应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引路”

1. 学校应以职业设计指导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指导对象侧重于大一新生,指导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有效地规划几年的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局限,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教育普遍缺乏就业意识和职业理想的教育,而更多注重于书本知识的教育,高中升学选择学校和专业也比较盲目。大学生在十八九岁的年龄阶段上,面对职业选择普遍显得无所适从,但这一时期是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能力和才干、价值观、动机和抱负,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以及获取信息、接受教育和培训,开发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大学生进校开始,就应该引导他们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人生总目标和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学习与人生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连。高校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他们明确专业方向,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使他们尽快走出“迷茫”的误区,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合理规划大学几年的生活以及将来的出路。

2. 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职业对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基本上都要求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高程度、大储量、实用的知识储备。所以我们应该结合现代职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引导学生努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充分的知识基础准备。

3. 要引导学生广泛深入了解社会,增强实践能力

除了日常教育与指导工作外,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社会,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形势,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涉及的工作领域。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观摩供需见面会,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到自身的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这样可以避免以往的临到毕业时才感到就业压力大,需要充实自己的地方太多,又苦于时间不够用的现象。通过深入社会开展实践,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吃苦意识,提高耐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择业意识,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和最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的地方去。

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以及亲和协作的团队精神。

4. 以就业信息服务为基本载体,多方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本阶段的工作侧重于毕业生。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就业在即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信息收集和发布、就业空间拓展等就业服务,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首先,高校应针对现实情况开展求职训练,按照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标准和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和比较到位的求职指导活动和就业政策教育,在保证一次就业率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就业质量,尽量实现毕业生的人职匹配。

其次,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便利、快速的信息服务,做到从政策宣传、就业咨询到信息发布和查询,毕业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了解到用人单位的信息。

最后,加强对外联系,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一方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广泛深入社会,走访就业服务部门和企事业用人单位,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和毕业生信息,同时得到各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第一手信息,及时通过学校就业服务信息网向毕业生公布信息,帮助毕业生占得就业先机;另一方面,在“走出去”的同时,在学校召开供需见面会,广泛邀请各用人单位来校,提供毕业生与之面对面洽谈的机会,并适时开展毕业生推荐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5. 以从业状况信息反馈为依据,科学调整就业指导对策

毕业生就业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多方面了解本校毕业生就业后在单位的适应情况、工作表现,发展潜力以及所在单位评价等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检讨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作出相应改进,确保就业指导工作不断进步。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工作,要使就业指导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就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高等院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培训,把就业指导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要大力引进或培养一批素质较好的专业人才,积极创造条件独立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要组织一些事业心强、善于交际的教师走出校门收集市场信息,并与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开展毕业生推荐工作。(二)学生从自身方面修炼好“内功”

作为一名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那天起,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树立信心。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文化知识,而且也要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三)社会包括各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场地”

作为高校,应和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乃至就业,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开展就业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模式。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就业工作开辟更广阔的道路。用人单位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进而让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到最后能够顺利就业。三、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要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确保高素质人才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能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

陈伟(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不久前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规划纲要》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纲要高度重视各类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就业、改善民生、优化教育结构、体现社会公平、提升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当说,“规划纲要”对于我们思考职业教育的现状提供了宏观的、前瞻的视野,是我们思考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路径与指针。《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坚持就业的导向原则。以往的高职教育中,仅就高职院校自身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没有一个清晰的对高职生的培养定位。

首先,很多高职院校一方面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对综合知识及能力的教育培养重视不够,认为只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行了,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只重视专业理论的教育,忽视或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的实践课太少,提供相应的实习培训机会也少,即使有也是走走形式,而不是真刀真枪地实干,很多学生刚毕业出来实践操作要么不会要么不熟练。

其次,一些院校思想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地根据社会与企业的需求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上特色不强,一些专业设置趋同化明显。很多学校,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都一味向综合性高职院校靠拢,纷纷开设一些趋同专业,如会计学、计算机等专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浪费。只顾如何生产“产品”,并没有想到如何将“产品”推销出去,给“产品”找到合适的买家。

再次,随着高校的扩招,各高职院校快速发展起来,纷纷建起了漂亮的教学楼和宿舍楼,硬件是上去了,但是师资力量却跟不上,软件设施相对比较弱。虽然各高职院校积极地不惜一切招兵买马,招聘了大量的人员,但主要以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为主,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最后,很多院校对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重视不够。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还停留在意愿式的岗前培训、就业前指导、学生应聘技巧以及掌握职业技能等单一的就业指导上。此外,很多院校并没有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实践环境。《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规划纲要》的要求,笔者认为,目前的高职教育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高职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是指以提高高职毕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笔者平时高职工作中的经验,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能力培养、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首先,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科结构,健全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高职院校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两个角度来培养人才。一方面,必须加强除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文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有关人文的选修课,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成立学生社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念,通过各种系统、规范、有效、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毕业生具有从事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三个能力:一是职业核心能力;二是行业通用能力;三是专业岗位操作能力。围绕着第一点职业核心能力,设置相关专业并构建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工作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相符。

其次,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各高职院校首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时刻以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向。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来源于职业岗位的需要,应体现高新技术应用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超前性,突出职业性,提高针对性。《规划纲要》指出,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建设中,必须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立健全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制度。在专业设置方面,可以考虑采用“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教育”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学校在新生入学后即组织新生参加企业的招聘会,面试通过的学生由学校重新排班,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学生也定期由学校组织去企业参观实习,学生在毕业前再由企业考核,通过者即成为企业的员工。然后在第三年开始通过在用人单位的实习双向选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调整岗位,根据发展选择企业。其优势在于提升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强了实践水平,提高了职业选择能力,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大、质量好、人才培养与人才岗位零距离,综合素质高是“订单式教育”培养的鲜明特色,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次,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校的软件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着力实现“双师型”目标。“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具有类似教师+某个专业技术和职业指导(如讲师+工程师等+就业指导师)的专门人才。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这样的教师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校也应当打造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积极将年轻教师送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同时也要积极到科研单位,到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最后,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双证书”制度,加强就业及创业指导工作。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是关系到毕业生能否充分合理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生一入校就要着手进行,并将其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创业和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职业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老师,定期将这些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去获得创业体验,参加创业实践,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此外,应积极鼓励具有创业性质的学生社团的发展,教有能力的学生当老板,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另外,可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

总之,面对高职教育现实,面对人才市场对毕业生需求现状,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困难与机遇共存,压力与挑战同在。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转变观念、调整措施、提高质量,完善就业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下,使提高人才素质与科学就业同步向前,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境与职业指导关系探究

亓志学 周珊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除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等的影响外,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明显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式的市场化、多元化、多样化使他们在择业和就业中面临更多的选择,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就业群体为“90后”,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这些新情况,高职院校如何针对目前就业现状有效地开展学生职业指导,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破解的问题。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境分析(1)高职院校待就业毕业生基数大,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高峰的到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增多和国家对高职学校有关政策的倾斜,导致每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却与毕业生人不成比例,这就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符合规格,无核心竞争力。按照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我国很多高等教育的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比较差,因此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这样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被淘汰。(3)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下降,发展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学生目前存在知识面狭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创新意识弱、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不到位,学生重薪资、重名利、重索取,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后续发展能力不强。(4)高职院校学生及家长就业观念错误,致使矛盾凸显。高职院校学生及家长一是在择业定位上有偏差,追求“精英岗位”,无视“普通岗位”;二是学生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创业精神,只求有一份好工作,做个好员工,无自主创业意识;三是不愿意面向基层、不愿到中小型企业就业,致使出现用工需求与就业意向的矛盾。(5)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有偏差,跟风现象严重。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由学校推荐就业,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自我认识模糊,就业胆怯心理严重,职业生涯模糊,多数学生参加招聘会都有一种“赶集”“跟风”的心理,无目标、无准备、碰运气,结果造成许多学生有意向无信心,有信心却无充足准备。二、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呈现的就业困境,呈现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某种程度是因就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不全面、不到位、无深度、无实效性的原因造成的。实践证明,职业指导是解决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指导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有很大帮助。一方面,可以帮助求职者客观地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求职方向、避开择业误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确定用人标准、选择招聘方法等。职业指导对外适应市场需求,确保学生毕业有适当的基础;对内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以求得在岗位竞争和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立足岗位、适应市场。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1)职业指导理论针对性不强。职业指导在高等院校还是新生事物,本科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和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为了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分别从美国、台湾、香港等地邀请专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组织了部分工作人员到香港、美国、英国等地的院校学习,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指导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但高职院校却未涉猎其中,即使有部分学校涉及其中,也是处于借鉴阶段,也就是复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指导经验,动机当然没错,只是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问题。中国有自己特定的国情,在经济发展阶段、文化理念以及制度运行的环境上与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差异,职业指导并非单纯的技能指导,而是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单从这一点看,职业指导任重道远。(2)职业指导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多以开设一到两门就业理论课程、一个学期组织几次讲座为主,课程的课时量一般较少,讲座的内容也不够全面,缺乏完整性。职业指导也仅仅作为一种工具,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与专业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结合不紧密,缺乏系统性、实践性。不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总以“成大功、立大业”肯定个人成功,校园内组织的各类以职业指导为目的的校友报告会,也多以知名企业家、政府官员为主。这对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但无形中对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现代社会对金钱、地位的看重,导致一些毕业生眼高手低、急功近利,对艰苦、平凡的一线技能与服务岗位不屑一顾,梦想着一步到位,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这显然与职业教育本身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高职院校现有的职业指导工作并未真正充分发挥其培养、教育、帮助人的作用。(3)就业指导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内容不明晰。当前尽管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但就业指导工作往往限于部分就业信息的发布和就业政策的宣传,但在指导信息上,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在职业指导的信息方面,高职院校组织的活动和提供的信息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政策、面试、简历等有关择业技巧的信息,职业生涯规划流程、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等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信息,性格与兴趣探索等有关自我认知的信息,对职业分类、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却少有顾及。(4)职业指导教师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专业人员缺乏,一些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疲于应付,更谈不上对全校学生实施职业指导了。专业人员的不足制约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此外,现有的职业指导人员多是行政人员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并不具备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职能。相比之下,国外对高校职业指导中心人员专项素质要求很高,一般要具备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学生职业顾问要具备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5)片面追求就业率造成就业层次与就业结构的失调。大多数高职院校院校在职业指导中缺乏品牌意识,很少将学生就业后的情况与学校的办学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估。上报就业率“水分”偏大,有的高职院校就业率达到98%,而灵活就业率就占其中的80%。恰恰应该作为就业统计指标之一的自主创业率却不在其中。周济部长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高等学校的责任意识和主动程度、办学特色和教育改革、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搞好职业指导,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将学生就业工作上升到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就业工作视为关系到学校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满腔热情地为毕业生服务,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要尽早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在学生就业网络体系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增加投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真正体现出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精神,实施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将学生就业工作作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心的大事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工作与教学环节中。(2)进一步拓展职业指导途径和方法,使就业工作与教学体系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借助有关活动,采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和改进职业指导课教学,系统讲授现代社会职业和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在“了解社会”的教学中关注与本专业对应职业群有关的演变趋势、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及竞争上岗的特点等;在“了解自己”的教学中既要强调兴趣、性格、能力、潜能在择业中的作用,也要提醒学生不要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分追求,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性格是可以完善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二是收集、整理、传递专业和职业信息,提供各类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职业需求的情况,特别要重视计算机辅助指导和网络指导系统来实现职业指导的目标,促使职业指导管理现代化,这是职业指导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指导机构除担负起引导大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指导大学生确定合理的择业定位,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外,还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相互沟通和配合,与更多的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推进供求双方多层次的接触,保证供求渠道畅通,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三是咨询指导,帮助大学生纠正某些不恰当或盲目的行为和消极态度,排除职业决策中的心理障碍和困难。提出决策建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的方式加以解决。四是职业实践,它包括模拟职业环境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职业体验,切身感受职业工作环境及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真实地了解职业的性质及职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主动性和掌握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同时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3)建立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完善考核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学生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放到相关的工厂企事业单位中去,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基地的优势互补,让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寻找毕业设计课题,熟悉生产流程,接受工厂技术人员指导,实现学生实践实习、毕业设计、学生就业三者统一。高职院校要正确处理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改变那种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不如本科、实践技能不如中专、毫无高职特色的现状。通过建立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完善职业技能考核体系,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考核鉴定,使之成为具有职业技能且被认可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体现高职特色,提高就业率。(4)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作,要求指导者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才学等理论知识,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人际沟通、人才测评、商务礼仪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技能,这样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可以从专职和兼职两方面进行,一是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也即称就业指导师。可从政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干部中挑选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热心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充当;可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教师中分离一部分人来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应用;也可从社会招聘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等,有条件的高校可培养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建立一支庞大的兼职就业指导队伍,也即称就业指导辅助人员。一方面是校内兼职人员,由院党委书记(或校长、院长)、系部党支部书记(或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担任;另一方面是校外兼职人员,主要聘请著名教育专家和学者、企业家、成功创业者、高级职业指导师、心理辅导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等担任兼职指导师。最终使这支队伍实践经验丰富、说服力强,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综上所述,职业指导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突出,结合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势在必行。只有真正地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理念,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规律,克服择业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克服择业时的不切实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改变那种“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的不协调现象。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向着爱业、敬业、乐业这样一种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与就业率的关系

朱元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究,对大学生家庭背景、职业观念等的研究偏多,而涉及对就业成本进行探讨的并不多见,尤其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家庭条件、学校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就业成本有较大差异,而这个成本究竟能否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这个问题探讨在当前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都十分关心就业形势的情形下,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所指就业成本是高职毕业生找到工作所花费的成本之和,由于机会成本、精力成本等较难核算,这里主要研究经费成本。学生就业成本项目的界定主要包括如下项目:宣传印刷费、电话通讯费、网络通讯费、中介费、形象费、交通费等。学校方面就业成本主要分为就业指导费、技能培训费、专项购置费等。用人单位方面产生的就业费用主要包括宣传费用、场租费用、交通费用、通讯费用等。一、研究设计

1. 核心变量界定

成本理论常见于经济学界,常见研究为生产和交易成本。为了研究企业在宏观环境中的表现,经济学家常将生产成本分为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指的是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研究利用社会资源从事产业生产的代价,而私人成本是从个体角度考察进行生产的代价。交易成本方面,Williamson(1975)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等。事实上高职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选择合适企业既而从事合适职位的过程,也可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中得到一定启发,通过与就业成本相关性较大的主体进行划分,可分为从个体角度就业的代价,即学生成本;就业对象为挑选合适人才等付出的代价,即企业成本;与就业有关,培训、联系、促进就业的主体付出的代价,即学校成本。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为深入了解高职学生就业成本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本文组织专项课题组赴全国20所高职院校进行抽样调查,为确保样本的代表性,被调查高校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主要对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高职院校分布最广泛的省份进行调查,中部地区选取了河南、江西、安徽、湖南等省,西部地区主要调研了宁夏和四川的高职院校。对高校毕业生发放问卷时尽量考虑专业分布均等、问卷填写学生比例占总学生比例相对均衡等因素。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38份,并对问卷所在的20所高职学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3. 研究方法和变量确定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与就业的关系,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已进行明确分类,根据主体差异将之分为高校成本、学生成本、企业成本三类,每个学生是否就业,就业质量如何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分为是否就业和就业质量两个维度。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得到原始数据后,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与就业情况的内在关系。本文回归分析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分别是就业成本与就业情况。(1)自变量(表1)。这里将学生的电话通讯费、网络通讯费、交通费等统一列为通讯交通费,将学生形象费及宣传印刷费统一列为对外展示费用,其余成本若有,则由学生在其余选项里列出;学校的成本由于涉及对规模群体的分摊,所以以被调查对象所在院系为单位,由院系辅导员提供指导培训情况、专项购置情况等并结合就业指导中心的花费进行摊销计算,因此,同一所学校、同一个院系的学生学校成本都一致,这个费用由课题组访问人员深入到院校计算得出;根据《北京日报》校园招聘总监唐安描述,企业目前招聘成本主要在于招聘费用及时间成本不菲,虽然大学生扩招,但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花费的成本比以前更多。这里因对具体每个企业的招聘成本统计核算困难,根据学生对所应聘企业的认知,将企业花费成本分为时间成本和直接招聘费,人力时间成本根据从第一次面试到最终落实人选的周期进行判定,分为几大类:1周以内,1周至1个月、1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年、1年以上等。而直接招聘费用差异根据招聘方式不同进行界定,主要分为朋友介绍、网络招聘、招聘会现场招聘、中介招聘四种。四种方式引发的费用也是由低到高。表1 自变量描述表(2)因变量(表2)。本研究中就业情况分为两个变量:第一,高职毕业生是否已经就业。这也只有是或否两种选择,因此进行研究时是虚拟变量。第二,高职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由于高职毕业生毕业后一般都先从事技术人员或一般普通职员岗位,暂时不对职位范围进行质量划分,本文主要将就业质量分为就业薪资、专业匹配度、个人满意度三个方面,就业薪资高职毕业生可以直接通过自身情况用数值表示,专业匹配度和个人满意度采用五级李克量表来表示。在下文将就业质量作为因变量描述时,为确保均衡,将就业薪资2000为平均数,1800~2200之间划分为3(一般),1200~1800之间划分为2(较差),1200以下划分为1(差),同时2200~3000划分为4(较好),3000以上划分为5(好),以便对各个因素取均值衡量就业质量,并对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2 因变量描述表二、数据分析结果

1. 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各要素对就业机会获得的影响

由于高职毕业生是否找到工作是二分变量,1为是,0为否。解释变量中同样也有一些是分类变量,例如以企业成本为代表的人力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都通过分类方式进行判别。因此,这里不能使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本文采用逻辑(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建立Logistic模型。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学生成本、学校成本均采用直接费用方式,为确保模型回归系数的可观性,将所有直接费用数据除以1000后录入SPSS处理,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表3 以高职毕业生职业机会获得为因变量建立的Logistic模型

显著度:P<0.05。

由表3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的要素中,学生成本、学校成本和企业成本都有要素对学生能否就业有显著影响,对外展示费、就业培训成本和招聘方式成本都对就业机会获得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学生自身的努力即对外展示费用与就业机会获得相关系数最明显,学校就业培训成本也对学生就业有促进作用。此外企业招聘的时间成本与学生就业率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企业花费的时间越多,并不一定学生就业率越高。

2. 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各要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就业质量使用就业薪资、专业匹配度、个人满意三个要素来衡量,因此为计算简便,在进行就业质量回归时,取均值作为就业质量指标分析(表4)。表4 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因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显著度:P<0.05。

根据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的有通讯交通费、对外展示费、就业培训成本和招聘方式成本。其影响系数顺序分别为就业培训成本、对外展示费、招聘方式成本及通讯交通费。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上,高校应责无旁贷地进行帮助和引导,这会对学生就业起到很大作用,在访谈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学生表示一些就业单位是学校的合作企业,有些是高校主动请到学校来进行宣讲招聘的,这些对促进学生就业有明显帮助。而这时学生自身服装、简历等费用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影响作用,与上面不一致的是,在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上,企业的招聘方式对就业质量影响也开始突出,访谈过程中许多学生也表示朋友介绍的工作自己并不一定十分满意,主要是自己和工作的匹配度不一定高。而那些通过费用较高形式如招聘会或中介来招聘他们的企业,他们入职前认为自身就业质量较好。三、建议

本文根据模型结论从学生和学校角度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1. 高职院校角度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成本总体上对学生就业及就业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在学生就业引导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成本效益意识,引导学生舍得自身在对外展示等方面的投入,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期投入。

其次,高职院校还需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培训指导,因为这些支出无论对学生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有作用,而高校的一些长期成本支出等对学生的作用不是太显著。因此高校可通过设立讲座、邀请企业进行宣讲等活动,做好学生毕业前的各项辅导培训工作。由于学校就业指导费用无论对能否就业还是就业质量都有突出作用,因此学生应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培训活动,以便尽快走向满意的工作岗位。

此外,由于企业招聘方式成本对学生就业质量有明显的正向关系,为促进学生寻找更好的工作,高校可想办法减轻企业招聘方面的负担,如减免企业在校内招聘的费用,以期其在学生招聘上的成本更多地转移到学生花费上(为学生报销来回车费等),为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努力。

2. 高职毕业生角度

研究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中对外展示费用不论对于学生能否取得就业机会还是对于学生就业质量都有促进作用。因此对高职毕业生而言,由于对外展示费可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对收益较大,因此毕业生就业成本支出时可适当向服装采购、简历制作等方面倾斜,而一些交通费或通讯费能降低的则尽量减少支出。《2010年就业蓝皮书》中指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增长快,月薪增长幅度也快,2009年高职就业率甚至高于本科生。本文研究证实企业成本与学生就业率成反比,由于大企业招聘岗位有限制,企业若进行大规模的多轮招聘,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但对学生就业率却没有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方式上花费的成本对学生就业质量有显著作用。因此,对高职毕业生而言,若要快速找到工作,先就业再择业,可充分考虑招聘时间和周期短的企业,但这对就业质量并无多大用处。

抓好不同群体管理 构建和谐班集体

周培荣(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就业市场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等各种变革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求新求异意识比较强,喜欢接受新事物、新潮流、新看法,喜欢模仿流行的社会现象和行为,并且比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学习自觉性不强、缺乏自信心、集体观念淡薄、自我意识较强”等特点,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重点抓好三个群体(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后进学生)的管理,对营造班级和谐良好的风气,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班级管理中“不同群体”主要力量的形成“不同群体”主要是指以班干部、学生党员、后进生为主要力量的学生队伍。大学生活一开始,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在志趣、情感、层次、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互之间不了解,很难有真诚的交流。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同学们相互之间了解的增多,在能力、素质、志趣等因素的作用下,整个班级成员就会分化出不同的群体类型。如班干部型群体、学习型群体、游戏型群体、兴趣型群体等。

第一,在班级管理中处于最前线,也就是处于第一线的是班干部群体。一般情况下,班干部在班级学生群体当中就表现出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优点,比如自制力强、学习成绩优秀,能主动与老师交流、有责任心等。尤其是他们具有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管理能力,班干部接受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支持与指导,代表班主任和辅导员,或者自主地带领班级开展各项活动,更易受到班级学生的关注和认可,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班的形象代表或带头人。

第二,在班级管理中处于第二线的是学生党员群体。这一群体当中的学生包括班干部和思想积极上进、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从大学一开始,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目标就非常明确,想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许多用人单位往往把是不是“党员”“学生干部”作为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条件,并且他们往往容易被抢手的单位录用。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把入党作为目标,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符合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在这一过程中,这部分同学往往联系密切,形成了共同的精神追求,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第三,在班级管理中处于第三线的是后进生群体。后进生群体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以下两方面因素应该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自身因素。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和心理因素欠佳。大学一年级刚入学时,这一问题表现得并不是很明显,大二时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这部分同学大多会自觉地聚集在一起,在宿舍玩网络游戏,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经常逃课。到了大三,随着课程难度和数量的加大,学习就完全没有了动力,造成恶性循环。而且,这部分学生由于与网络联系紧密,往往会受到社会上不正当的消费观念、腐化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懒惰、奢侈的不良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是家庭因素,也就是家庭结构环境和教育因素。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且对他们期望值过高;有的家庭自身文化水准低,或者家庭残缺,缺乏温暖和爱心;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的家长则在孩子的管理教育方式方法上太过于简单。这种不当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逆反心理,给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到了大学,这种家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甚至伴随着他们的整个大学生活。尽管老师们为之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在整个班集体同学们眼中就自然而然的被贴上了“后进”的标签。

这三个群体基本上构成了班集体成员的全部。他们之间相互接触与交流的和谐态势,决定着整个班集体发展的和谐程度。因而三条线上的三个群体在班集体管理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整个班集体中,除了这三个群体以外的其他同学,他们也是构建整个班级和谐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可以由“班干部”和“学生党员”群体所带动,也可以被“后进学生”群体所影响。但是这部分同学毕竟人数不多,而且与后进生群体在各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加强班干部群体和学生党员群体的有效管理,他们会受到这两个群体的带动,形成构建和谐班集体的积极力量。二、“不同群体”在班级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同群体”在班级中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不同群体”中的每一个群体对班级管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 学生干部群体是形成班级良好班风的根本

班干部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班干部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在班集体里,可以成为班干部的学生越多,班集体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因此,班干部队伍是优秀班集体良好班风形成的根本。(1)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和支柱。学生干部是集体的代表,是学生中间的先进分子。他们学习成绩优秀,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性强。在班集体管理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这仅仅是外部力量,要想把班集体管理好,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班集体的内在力量。而这种内在力量的发挥程度又取决于班干部这种中坚力量的发挥程度。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2)班干部是班集体管理的组织者。班集体管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多种教育渠道共同完成的。但是,班集体管理主要是通过班干部的组织工作得以实施。实践表明,班集体中的班干部组织能力越强,班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就越大,班风就越好。(3)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班集体管理中,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会感染同学,成为同学们的榜样,无形中会影响班级其他同学。一般情况下,一批好的学生干部可以带出一个好班集体,反之亦然,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干部只有靠自己的带头作用,才能树立威信。只有得到同学们的信任,才能具有号召力,才能团结同学。

2. 学生党员群体是保持良好学风的保证

学生党员队伍既包括了部分班干部,又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也有思想表现积极能够吃苦耐劳的同学。因此,他们在班级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使整个班集体保持了良好的学风。(1)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由于他们在班级中的特殊位置和作用,他们不但能够带动班级学习风气,而且能够正确引领班级思想,还能够传递文明创建班级文化。这种对学风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同学不能替代的。(2)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他们一般都会在专业学习方面很突出。这种优势在班集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在学习上是标兵,是班级其他同学的榜样。(3)学生党员的帮扶作用。这种帮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同学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上。在对班级同学了解的基础上,尽自己所能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或者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有的学生党员放弃自己的名利,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乐于奉献,把奖(助)学金让给更困难的同学,使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克服部分经济困难,刻苦学习。

不管是带头还是模范,或是帮助,这种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党员既发挥了他们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又带动和保持了班级学风。

3. 后进生群体是影响班集体和谐发展的关键

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班集体的和谐,主要是指班级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后进生在班级中只占了极少数,但是他们对班级和谐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如果对后进生不加强管理,就会影响更多的同学。这种影响程度严重时,会有个别表现稍好的学生也会沦落为后进生,这样对班级管理的难度将会加大。由于后进生具有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不良、思想品德不高、心理不健康等特点,这都与团结、奋进、健康、自信等和谐班集体的内涵格格不入,就更谈不上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极个别思想品德较差的后进生的一些过激行为,会使个别后进生效仿,如不及时加强教育,这种影响将会在班上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优良的学风、班风的形成。显然,后进生对班集体和谐发展的负面作用很大。如果能够对后进生采取积极有效、成功的转化措施,同样也会从正面影响个别后进生,在班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加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既然“不同群体”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那么针对他们的管理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就会直接促进班集体的和谐构建。三、努力抓好“不同群体”的管理,构建和谐班集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地、自觉地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而和谐班集体主要是指:学生与教师关系和谐,学生个体和谐,学生与学生关系和谐。班级中的“不同群体”基本上构成了班集体的全部,如何促使他们能够在班级中协调、均衡、有序地发展,对构建和谐班集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严格打造学生干部群体,形成公开、公正、民主的育人环境

优秀的班干部群体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力量,如何管理好这支队伍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对班干部的管理一定要严格,既要“打”又要“造”,“打”是反省,“造”是引导。可以先“打”后“造”,也可以先“造”后“打”。一般来说,对于刚刚走上岗位的班级主要干部要以“造”为主,引导他们处理好班级事务中的各种问题,既顾全大局又不能丢小节,就是要细心。当他们在岗位上工作比较熟练产生骄傲情绪,又因此遇到阻力不知所措的时候,就要开始“打”。要求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就是要稳健。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先“打”后“造”。个别班干部个性很强,一开始就会锋芒毕露。这时候一定要“打”消这种不良作风。然后再“造”,使他们认清不足,取长补短。让他们形成做事不拖泥带水、稳健高效的工作作风。

在优秀班干部群体的带动下,整个班级将会形成良好的班风。而班风就是班级文化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即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班级文化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对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辅导员的班级文化意识决定着班风建设水平。班风建设水平也反映了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和努力程度。因此,良好班风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辅导员对班干部的影响。“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也就是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学生。班干部和辅导员老师,在大学生活中接触的最早也最频繁,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都会受到辅导员老师的引导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班干部的带动,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与辅导员老师所预期的班风。而良好班风的形成则会促成一个公开、公正、民主的育人环境。因此,一个稳健高效的班干部群体,既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又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

2. 努力培养学生党员,营造积极、健康、上进的学习风气

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班级同学中占了多数,其中包括了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的同学,他们是良好学风的主要营造者和保持者。对这部分同学一定要花大力气,用心去引导和帮助他们。如果方法合理得当可以使他们在各方面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还能带动和促进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形成良性循环。对这部分同学的管理不仅要对他们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注重他们自身良好品行的养成。

良好班风的形成,只是一个基础。要想使整个班级和谐有序地运转,还需要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就是需要大部分同学,尤其是学生党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在班级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因为一部分班干部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所以学生党员群体占了全班同学的大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学习成绩方面。整个班集体学习风气的保持和发扬都需要这部分同学。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党员。作为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作为党员在他们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责任协助辅导员管理好班级。尽最大努力使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操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海伦·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绝不会去爬行的。”通过学生党员群体的带动和管理,一个班集体一旦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将会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上进的学习风气。

良好的学风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核心。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营造积极、健康、上进的学习风气,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还可以促进学生与辅导员老师关系的和谐,这样就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的互动,使学生学习更加认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服从班级管理,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并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3. 适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形成友善、互助、平等的亲和氛围

后进生的转化,一直以来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一定要具备耐心、细致等品质。有时候学生管理工作者做了很多后进生的工作,但是并不见得会有预期的效果。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一定要讲究方法,力求做到“适当”。“适当”是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歧视和放弃。如果把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后进生经常往课堂里赶,这样不但会适得其反,使他们形成逆反心理,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学习,甚至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按照后进生本人的爱好、性格等区别对待。因为后进生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总会有优点。要多加鼓励和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进行分阶段、有层次的转化。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转化有很多方法,比如,与后进生交朋友,消除自卑心理、持之以恒反复教育、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等,但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要用心去做,用真心去做,用诚意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种亲和的氛围,从而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具体作用。

后进生的转化有助于促进和谐班集体的构建,而和谐班集体有利于矫正后进生的不良性格。班集体是一个个学生生活的小社会,后进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往往是后进生由于这样那样的问题,给班集体的和谐之声增添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利于构建和谐班集体。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对促进班集体的和谐有很重要的作用。后进生的转化作用如下:

第一,可以促进个体的和谐。个体和谐主要是指个体心态和谐。由于后进生的突出特点就是学习成绩不好,且有自卑心理。通过后进生的转化,使后进生具有一个和谐的心态,比如诚实、平和、勇敢、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等。改变自我封闭、生活消极的心态。

第二,通过后进生的转化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一个班集体,如果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不和谐,其表现是:互相猜疑,互相嫉妒,互不信任。这样就会让学生变得自私、狭隘、孤独。这些特点往往出现在后进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在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个别性格内向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经常不参加班级活动,久而久之几乎被班级同学遗忘。如果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使他们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使他们融入班集体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处融洽,最终使整个班集体同学之间能在产生矛盾之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做到对自己缺点错误不掩盖,对别人批评诚恳、不包庇、不隐瞒。

通过后进生的转化可以改进后进生自身存在的各种缺点,形成友善、互助、平等的亲和氛围,促进班级和谐。反之,班集体的和谐可以影响和带动后进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步,促进其个性发展。

后进生群体在班级中人数最少,但管理难度最大,不但需要管理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结合学生干部群体和学生党员群体互帮互助。因为,后进生群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只重视发展学生干部群体和学生党员群体的优,轻视后进生群体的差,而是要优差互补、以优带差、有序协调的发展。恩格斯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此,只有“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才能有助于促使整个班级呈现和谐发展的态势,为学生全面发展顺利成才创造一种有利的环境。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中写道:“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一个班集体其情形大致也应该是这样。作为班级管理者,不仅要求其自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以及高尚的师德。更重要的是面对烦琐的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就工作方法而言,这和构建和谐班集体基本一致。“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促使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班级管理者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团结全班同学一起健康成长、发展。在学生管理的实践中,让我体会很深的是: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辅导员,要赢得学校、社会、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做好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

李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据有关部门统计,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占据了整个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的半壁江山。由于大规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入学分数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面对信息网络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意识弱化,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其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高职院校来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一、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一定职业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等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党中央关于提高高职教育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由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决定的,也是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 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其实我国职业教育的开拓者黄炎培先生,早就针对职业教育仅仅着眼于技能培养的弊端有过精彩的论述,认为“仅教学生职业,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而我国现在高职院校,人本意识不够,职业道德课由普通老师上,大多是课堂讲授、知识的灌输,很少让学生参与,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形成教师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学生呼噜四起、趴倒一片的尴尬场面。再者,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职业道德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造成智育和德育二者割裂开来的状态。另外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够完善,教材内容空洞,缺乏现实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更新周期长,不能反映热点,不能与时俱进,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有较大脱节现象。

2. 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方法过于简单,形式主义过重,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国家对高职教育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而现在教材对职业道德的定义仍局限在“行为规范”的范畴,观念明显滞后社会需求。同时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缺少案例,评价方式比较简单,存在一定缺陷,大部分以理论考试为主,重知识考查,轻综合能力的运用,很难准确反映教学实际情况,形式主义色彩过浓,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3. 职业道德教育缺乏时代性和行业性,且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模糊,对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准则,对职业道德的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与行业、企业联系也比较少,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涉及比较少,也很少安排学生在企业参与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此外,师资力量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把职业道德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课,由普通教师兼职上课,师资队伍不是很专业,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也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不是很适应,这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进行和良性发展。三、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1.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道德教育者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细,职业也就越来越多,但是每行有每行的规矩,不同职业有不同要求,对此,职业道德教师就要担负起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积极与学生互动,进行情景教学,培养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学生的好榜样。

2. 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领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社会日新月异,职场瞬息万变,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中,把“德”放在第一位,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还要注意开发职业道德案例教育,拓宽职业道德教育领域,延伸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时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有效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改进德育课堂教学,开发符合学校实际和用人企业认可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模式。

3. 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保证教育方向性和针对性及实用性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不同,它是完全以职业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故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要规范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坚持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贯穿整个教育环节,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纪律,加强对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灵活的择业观,鼓励毕业生端正就业观念,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职场达人。

4. 拓展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建设,内容突出时代性和行业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拓展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比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或者组织同学互帮互助和为社会献爱心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另外也要加强专门职业道德课程教材建设,避免以往各学校认识不统一、做法不一致的情况,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使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熏陶。

5. 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开放式、实践性教学模式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方法也要有所创新,不能像以前那样重知识、轻能力,建立学校、企业、社会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遵循实践性原则、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等,让学生真正能学有专攻、学有所长、学有所用,通过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资格意识和职业创新能力,做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快、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不变应万变。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关注,社会、学校、个人应该联起手来,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探究

彭红兵(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社会的要求,适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互动,把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素质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其在生源结构、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自身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高职德育工作不仅要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积极应对时代变迁、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高职德育在其本质上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德育是一致的,但就其内涵而言,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这些特殊性是由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培养模式所决定的。推进高职院校德育特色建设,创建德育特色学院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德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院管理,丰富学校内涵,发展学院办学个性的有力举措。而且还要积极应对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挑战,应对高职生这一特殊教育主体素质培养的挑战。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高职人才、有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高职生德育工作的严竣性、艰巨性、复杂性明显增加。但就目前高职德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还很不够,均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德育问题研究,大力实施德育工作创新,积极探讨适应时代要求、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符合高职教育目标需要的有效德育模式,提高高职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德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一、系统论原理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特殊性、有序性、动态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德育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双主体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德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力地说明了德育任务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哪几个人、哪几门课程、哪一个具体时间来突击实现,必须系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恰恰可以启发我们运用系统整体性和有序性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二、高职德育目标的特殊性

1. 高职德育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

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来设置培养目标,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它培养的是在生产现场直接从事生产操作或在生产现场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人才。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存在差异性,高职德育具有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高职德育应该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首要方面,包括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既是一项日常的、普通的政治思想教育,又是探达人的灵魂的人生观教育;既是一种提高思想认识的教育,又是一项启迪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的教育,但是注重培养的不是简单的职业规范,而是引领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树立精业思想;倡导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职业精神作为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让学生把道德的养成当成自身本质的内在需要。

2. 高职德育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高职教育的各项环节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以岗位实用为准。高职教育侧重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高职德育也应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服务。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应用性特征,要将德育形式渗入各种实践当中,让学生在实践里把自己的道德认识逐渐外化,在学生社会实习、操作实训、技术演练阶段实施引导,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并外化成为道德行为。

3. 高职德育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

高职学生生源复杂、来源广、思想活跃,但文化道德素质偏低,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良行为习惯多,人生追求目标模糊多变,专业思想不稳定,兴趣广泛而不专。多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对现实的选择感到无奈,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另一方面,他们又对高职从内心产生蔑视,对学校的条件和管理吹毛求疵,遇到问题不冷静,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来发泄不满;再一方面,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应有的抗挫折心理准备。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冲突时,就感到失落和不满,存在强大的逆反情绪。表现为认识到知识、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而又缺乏奋斗的动力;认识到自身成才的重要性,但又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积极接受;认识到社会进步的主流,但又经不起社会消极现象的诱惑。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产生两面性,进取愿望与消极心理产生冲突性,从而导致道德知行分离,心理压力与心理矛盾增大,心理困惑与空虚增多。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德育任务决定高职德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三、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德育框架模型

德育体系实行“五线并举”,即保持每学期班级工作常规管理不断线、礼仪教育不断线、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线、社会实践不断线、专业引领不断线和生涯辅导不断线,形成德育教育全程化,用渐进、可持续的“爬坡式”发展代替以往分年级、分层次的“跨越式”发展,用“坡面”代替“立面”,逐学期提升每项工作的内容、层次和要求,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图1,本图适用于三年或五年制高职体系。图1 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构架模型

系统法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构架模型,从水平看,是高职一学年、高职二学年等五个子系统的垂直衔接。形成坡面上升、分层递进方式。和谐的衔接使每个子系统的内容、目标、途径、管理、方法都遵循不同学年学生特点及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体系自身构建的系统性。从竖面看,五个分系统横向和谐贯通,遵循了德育体系的规律,这种贯通要求每个分系统都要落实到高职一学年、高职二学年等五个子系统之中去,其间互相依存、环环相扣。这种和谐联系做到了分系统自身构建的整体性。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将高职一学年、高职二学年等五个分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模型基本上总括了高职院校德育体系中各要素的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联系形式。德育内容的实施实现了德育的目标。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体系,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四、系统性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思考与对策

1. 系统性构建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系统方法是现代各门科学广泛采用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兼备多种功能。系统性原则要求职校德育工作者把握整体、科学分析、综合组织。德育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各具特色的若干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不仅纵向贯通,有各自的若干子系统,而且横向还有密切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多维网络化的大系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各子系统都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可见德育体系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各要素关联十分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众多的要素集合为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统一体,职校德育工作者,一是要兼顾全局、局部、个体,即“以全局来规划目标、以局部来实施计划、以个体来落实任务”的德育体系;二是要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实施,即“以全校员工共同参与、以全程培育引导提高、以全方位服务达到目标”的德育体系;高职院校德育要做好德育规划,建立良好的德育运行机制,构筑科学完善的高职院校德育体系,保证德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真正把握住德育过程的全局性和主动性。

2. 传统德育和创新德育有机结合,突出德育的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道德资源的丰富宝藏。中国是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应从国学宝库中寻找德育资源,传统德育注重继承、注重陈式、制度和约束,一定意义上具有说教的痕迹和呆板的特点。而创新德育是在继承和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认识。立足现代,与当代社会客观事实相结合,把德育看做是一种生活、一种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往往能营造宽松、和谐、舒畅的育人氛围,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突出德育的创新。首先,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思维的创新,用多向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代替单一的、呆板的思维方式。内容上与时俱进,形式上不断创新。系列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广大学生创设了活动的载体,活动使大家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努力成长为有政治理想、有道德操守的人。高职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方针,瞄准“人人成人成才成功、个个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目标,走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以德树人、关爱学生成长;以技立校,改革实践教学;依法治校,实施规范管理”的办学理念;提出“以德树人,关爱学生成长”的德育理念,倡导“帮助学生在尊严中发展、激发学生在发展中求真”的新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发掘学生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让学生逐步形成“勤奋、诚信、务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善导、求新”的教风和“勤学、实践、求知”的学风。

3. 校内德育和校外德育有机结合,德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相融合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形势的变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光靠学校已成孤掌难鸣,要充分利用校内德育资源的同时,注意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领导、学校为主、家庭参与、社会支持”共育人才的格局。围绕教育目标,即“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德育体系。首先,德育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以班主任、专任教师、德育管理工作者和团队干部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向以全体教师为骨干、整合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德育队伍拓展,形成“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氛围。使德育教育的实效通过全校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适应,实现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优化德育内容,活化德育形式,搭建成功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应教会职校生准确定位。以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为重要载体,“量化考核”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估相仿,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有了一个感性的量的认识和评价,通过创新评价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一次次的“唤醒”—“体验”—“激励”—“强化”中,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进而形成稳定的成功心态。极为细致、严格的“量化考核”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效接轨的体现,要不断推进校企文化融合,着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企业、社会适应能力。一是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建设,通过校园环境设计、专业部不同专业特色宣传、班级个性化班标班风布置、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倡导学生言必践、行必果、能必多、技必专,弘扬校风、学风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二是了解和掌握社会文化动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学生的文化热点,以准企业化教育理念,优选和集成企业优秀文化,通过黑板报、画廊、标语牌等多种形式,灌输企业化管理理念和要求,强化企业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力,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月活动,凝聚和升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理想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企业、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社会实践是高职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途径,在促进高职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实践性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的做法,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片面式”为“整体式”,变“灌输式”为“实践式”。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的德育内容、方法、途径,贴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一切德育资源,整体构建校园内外、各层面全员育人机制。

团组织如何在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徐火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对“80后”的大讨论,各种媒体上都有相当的篇幅。不少人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特别是在理想信念方面,在大学这个“80后”占据着绝对主体的群体里,有人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存有偏见,总认为高职学生低分低能,虚无主义,贪图享受,厌学,责任心不强,社会行为偏激等。的确,这些弱点确实存在于当代大学,特别是高职学生当中。然而社会是不断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终究要落在“80后”“90后”这一代人身上。他们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后备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少数不良现象,而忽视了高职生的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方面,不能否定他们也是有理想、有抱负、关心国家前途的热血青年。对于高职学生中所存在的不良现象,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它的客观性,积极加以引导,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高职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与引导,高职生同样可以健康成才,并在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迫切要求团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

笔者曾担任过计算机系团总支书记,参加过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若干问题研究”,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全院2006级学生进行了关于理想信念的问卷调查。从获得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有90.6%的学生在经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后认为理想信念对实现人生价值有重大作用;有56.6%的学生信仰共产主义理想;有64.2%的学生在大学时期已形成了较明确的理想;但是,只有37.7%的学生在树立个人理想时能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有13.2%的学生虽然有理想,但无实现理想的计划和行动;有54.7%的学生在人生价值的实现方面,只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价值的实现,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大多数有理想,但这种理想带有片面性、空想性。这种现象的存在迫切地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更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团组织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它来源于青年,服务于青年,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高职院校的团组织应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充分发挥其在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二、如何发挥团组织在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1)充分发挥社团阵地建设的作用,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实现提供训练平台。以我院计算机系为例。计科系学生社团共计有计算机协会、昭阳文学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协会计科系分会、电脑艺术协会、记者站、棋协、英语协会等。参加社团的人数近2000人,各社团隶属团总支社团部。社团阵地建设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美国钢铁大亨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智商,85%靠情商。所谓智商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专业素质,情商主要是指一个人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综合素质。现今社会迫切需要高情商的大学生。各社团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锻炼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参加过社团工作的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即取得骄人的成绩。如2001级昭阳文学社社长郑大海同学,毕业后在北京的《当代通信》杂志社担任编辑。在应聘时,面对如云的竞争高手,他凭着一篇现场作文及在我院读书期间出版的专集《大海青春集》胜出,取得他梦寐以求的编辑岗位的。来求职的有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用人方并没有过于看重学历,他们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没有在昭阳文学社的磨炼,就不会有郑大海的理想实现。

团总支在对各社团指导工作时,首先是对各社团成员进行团体意识教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社团的团体意识如何直接关系着一个社团建设的好坏,而一个优秀社团必然能培养出其成员的团体意识。其次,是对各社团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加快学生健康成长,如:参加计算机协会是为了掌握计算机的前沿知识,参加昭阳文学社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我们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将二者有意识地结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让学生将理想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应加入哪类社团等问题。通过社团的建设,将一批志同道合、有共同理想的学生组织起来,比学赶帮、互相促进,加快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最后,是积极帮助学生学会协调学习与社团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如如何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等。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各社团成为我系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计算机系的电艺协会因成绩较为突出,还曾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文明委、省学生联合会、省教育厅联合评为“2005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充分发挥团校、党校的思想阵地建设作用,帮助高职学生升华个人理想,强化科学的理想信念。团校和党校是思想建设的主阵地,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阵地之一,为办好团校、党校,系团总支配合系学管党支部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慎重地、有针对性地拟订了几个主讲内容,分别请院党委领导、院团委领导、院组织部领导及系党总支书记、学管副书记、团总支书记担任主讲。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价值取向、就业的困惑、如何铸造自己等各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方面,团校、党校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拨雾见日的作用。甚至于有的学生在心得体会中用“豁然开朗”来表达接受团、党校学习后的感受。为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我们采取一学期内先团校、后党校,扩大团校规模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每一位团员能接受系统的团的知识的学习,优秀团校学员再加入党校学习。这样的教育成效很明显,学生通过学习能找到人生正确的发展方向,升华了个人理想,强化了科学的理想信念。(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锻炼学生干部工作能力,为其实现远大理想抱负夯实基础。学生干部是从学生队伍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分子。计科系在选拔学生干部时,提出了几个明确的条件:一是团体意识要强;二是学习成绩优良;三是具有较强的公益意识;四是能吃苦耐劳。这几个基本条件首先即明确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责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团组织会不断地发现学生干部当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对待个别问题,我们个别解决,对待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大会民主解决的方式。这样既维护了少数学生干部的自尊,同时也起到了广而戒之的作用。在工作上,团组织不遗余力地加以指导教育,放手让学生干部去锻炼,平时多一些关怀,多一些体贴,让学生干部干得有劲,觉得自己干得有意义。团组织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指导当中,学生干部尤其能深刻地体会到我院实施的“两情”管理的温馨。正因为团组织的精心培养,不少学生干部迅速成长为优秀学生干部,还有一些学生干部,走上社会后很好、很快地适应社会,迅速地就业、创业,施展才能,实现理想抱负。如2003级团总支副书记刘芳同学被评为“湖北省三好学生标兵”,2005级团总支副书记岳娇同学被评为“黄冈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再如2000级学生会主席金传浩同学,回温州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即创立了自己的“浙江省温州鑫闽机电有限公司”,固定资产300多万;2001级团总支副书记尹学飞同学,在张家港非凡机械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年薪达20多万;2000级软件班的李忠文同学,现在成长为武汉华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四名董事之一,从一名打工仔成长为一名老板,等等。甚至于毕业多年,许多学生干部始终不忘母校的培育之恩,一直保持着同母校的联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中,能将学生的实际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他们构建自己的意义世界,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夯实了他们的理想基础,才有大批学生干部后来事业的蒸蒸日上。他们只是其中几个代表,其中金传浩同学的创业成绩已入选“湖北省首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成果展示会”。李忠文同学的事迹还登上了2007年12月8日的《楚天都市报》。(4)加强和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使更多的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学生党员,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不断升华和强化其科学的理想信念,促进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要求他们不只是在名义上,更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入到党组织这一光荣群体中来。我们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观看录像、参观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组织生活方式,让学生党员明确一个党员的历史重任,忠实地为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而奋斗,自觉地履行好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在班级、系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更多的进步学生向往党组织,追求和加入党组织,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5)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两课活动,帮助学生施展自己、认识自己,确立切合实际的理想信念。充实的业余生活是产生理想信念的基石。大学里同学们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可供支配,两课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如何有效地、有意义地利用课余时间,成为团组织的开展两课活动的工作重点。我系团总支通过各社团、各支部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如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现场作文大赛、棋艺比赛、“一二·九”大合唱、健美操表演、参加艺术节活动、周末舞会、晚会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发现并施展学生的兴趣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过得浪漫、充实、有意义。理想产生于实践,理想又指导着学生的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推动着大学生们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学生的理想信念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健康、更成熟、更清晰。(6)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使其树立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一些高职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与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社会、学校、家长对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很容易接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享乐主义至上,缺乏社会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高度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振兴中华民族的信念,树立符合中国社会现状的理想信念。为此,我院于2006—2007学年曾举办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讲座,原院党委书记涂普生同志、党委副书记覃守云以及其他相关专家均在会上作了精彩演讲,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赞誉。我系团组织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在各支部展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关系”的大讨论,使广大学生明确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的影响;大学生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之间的关系等,使广大学生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有利于学生树立高尚的符合中国社会现状的理想信念。

总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系着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保证。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社会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实际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实现个人和全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黄正东 曲文研(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中,特定的利益群体(阶级、政府、政党、各阶层)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将有利于本群体的观念,规范社会化与群体成员头脑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由来已久,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个多元的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一项至关全局的重要任务。如党中央、国务院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提的那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面临严峻挑战。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而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责任必须承担,义务必须履行。本文在对我国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特点进行描述的前提下,试图以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根本性突破口,期许能为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一、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

这里所讲的特殊性是指从整体上考量,而非个体上的评述,它是相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和国家重点院校而言的。(一)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在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今天,在学与术日渐分离的当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已在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实践体系为大家所认知,在与研究型、教学型院校的博弈中取得了半壁江山,且还有发展壮大之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支完全面向社会、朝向市场、服务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大专院校,是顺势而为的必然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崇高的自由和强大的功利之间高等职业教育只能更倾向于后者,在泛政治化结束后的泛物质化时代(某种意义上),经济市场的效益原则必将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施展拳脚的舞台。

但被大家认知的高等职业院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被接受、认可。正如同我们国家目前虽蒸蒸日上,但也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初,高等职业院校也如此,虽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其亟待破立、修葺之处甚多。诸如办学理念、办学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等,包罗万象且相互关联。高职院校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由原中专升为高职;由大专转变为高职;新建高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有1200多所,其中不乏办学条件优越、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学校,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原有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软硬件条件较差,成立高职后资金周转又不顺畅,加之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视域有限,没有抓住关键机遇期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导致学校虽有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办学经历,但其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升,仍徘徊在原有阶段上,没有形成较为现代化的办学水准。规范顺畅高效的管理体制,合理健康的人才流动机制,教学设备,宿舍,食堂,图书馆,实习实训场地,学生两课活动场地;教职工活动场地、办公场地等的缺失及完善都有待进一步解决。(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

1. 生源的特殊性“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高考第四批次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对口录取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与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三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另加之不少院校都开设了成人继续教育,招录成教考生和成人自学考试考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是高考的落榜生,有一部分甚至连高中都没读或没读完,有的是在社会工作或闲散几年后为提升自己或其他原因来就读的),并将其纳入学校的统一教学管理过程中,而非独立设院,单独培养。在这个生源构成中最显现的是生源素质的整体偏低,即隐含着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思想状况复杂、行为养成不好等问题。

2. 以往存在环境的特殊性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约翰·布鲁德斯·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一个人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外输和内省的办法习得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规范,获得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过程)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社会、新闻媒体等。高职院校的每一名学生入校前基本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社会化过程,而且这个社会化过程往往是失败的。众所周知,外部环境在早期社会化阶段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尤其是近10年,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处的周边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价值多元、标准多样、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而言,在路径选择上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再加上家长本身社会程度就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学生在面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或家庭条件改善、优越或交友等问题时家长无法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使其陷入早期社会化的失败;应试教育下,个别无师德、师风的老师,毫无关爱之心,只有恶语和拳脚,致使心灵脆弱的学生一次或几次即完败在他们的手上,一蹶不振,心灰意冷;网络在扮演圣诞老人的同时,也时不时露出灰太狼的狰狞面目,而此时政府、家庭、学校监管、疏导的缺失也为个体社会化的失败提供了温床。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以上一种或几种因素的作用下,均不同程度上存在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思想上,奋斗意识衰退,惰性十足,贪图现状,乐于享受;在理想信念上,功利色彩严重,无大局、集体、法制、纪律观念,重自己,轻他人,重非正式组织的情感逻辑,轻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在信息获取上,具“角落性”和“片面性”,不能正确理解改革政策,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恶、丑”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性缺失;在心理上,偶然因素引发的心理创伤、心理障碍致使自卑感强烈,自信心不强,爱慕虚荣、攀比嫉妒、适应环境能力差,遇事易偏激,好逆反。

高职院校及其学生虽有特殊性的一面,但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其内核的终极指向必然也必须是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内外部条件必须深入每一个办学者的头脑中。只有这样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教职员工的生存和发展才有根基,才有保证,才有良性循环,故此高职院校必须定位准确,找准服务对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且要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为它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同时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那么高职院校面对自身现状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如何承担起这份重任,特别是如何让学生成才的同时也成人,成为德才兼备的生产一线的高技术人才,这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探寻适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化、实效化的路径就成为必然和紧迫的任务。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突破口——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近30年的历程,在保证教育体系高效而又有质量的运行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熟、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提供的信息反馈将可以很好的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使命感;业务水平以及思想政治人才的合理流动。一个充满活力、激情、高素质的思想政治队伍将能够更好地解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灌输,轻互动;重宣教轻,人本关怀的问题。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更贴近学生实际,摆脱“大道理”下高标准严要求所带来的学生逆反和学生个性的泯灭。在当下社会转型期我们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正面教化,而应该加强鲜明的去恶扬善的道德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文化及社会性功能。用内隐的、开放式的教育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意识形态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质

所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及其成员在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时所取得的客观效果,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进行结果考核和过程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笔者在本文中所讲的利或利益不仅指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相联系,以此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做到最好,结果达到最优,真正服务学校,提炼思想政治队伍,造福学生,回馈社会。

此体系之所以能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之趋利本性。“我们对历史的最初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的行动都发生在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当然,这类的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的源泉……。”任何社会现象的背后,无论其复杂程度如何,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利益的影子。“利益是激励人们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意识活动的客观动因。”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根本,也是最为深层次的动力因素,是历史前进的发动机。人类的一切行为结果,都源于对利益的追逐。利益支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人们在逐利本性的支配下必然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奋斗,体现在考核体系上他必然会为物质上的获取、精神上的满足而加倍努力。这里的唯一前提就是此考核体系是完善的,此标准是被大家认可的,否则必然伤及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会迫使一部分人为利益进入潜规则。(二)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在我国虽有近30年实践经历,但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无论在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大部分学校更加注重结果考核而忽视过程评价;更关注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字材料、汇报成果而忽视考核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更加关注学校的安全、稳定,学生的入校率和就业率而忽视具有长远意义的树人工程;更加关注自己当下应该做什么,而缺乏长远、整体规划,没有真正了解基层,没有了解学生,针对性不强,造成过多涉入、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了极不良的负面效果,基层怨声载道,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越来越淡。这种考核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绩效考核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既没有调动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活力与激情,相反评价机制的不健康运行还带来了不少意想不到的相反的效果。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的两点思考

1. 评价主客体应坚持多元化,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评价要素的片面化

主体即评估者,客体即被评估者。在绩效评价主客体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主客体的多元性,使评价结果更趋于合理、有效。高职院校在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考评上往往只是集中在直属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人员的考核这单一元素,而直属领导考核的主要依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项,在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学生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很少或没有涉及。往往缺少平行同事间的互评;自下而上的考评;自我评价;外部学生家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评价,且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各级领导纳入平时的考核中来。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客体至少应该包括这几个部分: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院校领导、学工部(处)、团委相关负责人和各二级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担任两课教学的教师、学生群体、家长、用人单位。

2. 评价操作上既注重“干了什么”,同时还要关注“是怎么干的”

在评价操作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标准易指定,操作性强的工作业绩即效果、结果制定量化的考核评价表,分项打分核算;工作业绩、管理性、事务性的工作虽易于考核,但其具有短期性、易见性和外显性的特点,很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怎么干的”反映出来,所以其不能全面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真实情况。这也是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缺失现象。针对于此有必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笔者建议:①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级领导、辅导员挂职、轮换于年级、专业或班级中,一方面把思想政治工作带进去,二是了解、掌握并督促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②定期轮换调研,即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级领导、辅导员相互之间对所负责的年级、专业、班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集中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③参考较为成熟的教师评教系统,定期开展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级领导、辅导员的网上评价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级领导、辅导员之间相互的网评;④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的调查采访;⑤更为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例如面谈的方式、书面考试的方式等。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齐动,内外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本区域,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在科学、民主旗帜下不断完善、更新,以更好地应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

探索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途径

何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所谓感恩,即知恩图报,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标志,更是和谐社会要求在校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一、当前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在校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大多数高职学生都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对国家、学校及他人所给的帮助和提供的方便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在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价值观扭曲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在高职学生中由于道德情感的缺失而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如盲目攀比和超前消费,把国家奖助学金看成是理所应得,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部分高职学生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情,对社会和他人的救助缺乏感恩之意。尽管这些只是部分学生的行为,但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和他人、国家和社会的恩赐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在当代高职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高职院校里令人担忧的一股暗流。

感恩意识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学生中出现的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与社会、学校、家庭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社会现实情况复杂,西方思潮负面影响,网络不良信息泛滥,使得在校高职学生过分看重自我,过分看重功利。其次,当前高职院校注重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文化教育,基本上忽略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培养。再次,当前高职在校学生已是“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法缺失和父母的溺爱使得他们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二、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和生命教育。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教育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人格。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感恩心,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构建

和谐社会的“和谐”是心理层面个体内在情感的和谐和社会层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致力于促进人内在的全面和谐发展。感恩教育使人感谢他人、感谢自然,正好体现了素质结构中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人具备这种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平相处的能力和态度。一个成熟健康的个体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每—个国民的心理和谐了,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更加有序、健康发展。

2. 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要积极渗透感恩教育,要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丰富,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使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高尚的感恩情,并以实际行动来感恩。只有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特点及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充分感恩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才能够使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感恩教育应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中,让大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陶冶其情操。

3. 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

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可以培育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和谐文化素质,让学生尽可能以感恩的心态和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感恩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通过感恩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对于培育高职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意识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倡导和谐文化,让感恩教育成为高职学生重要的必修课,从而使学生个体沿着健康、向上、充满友爱、充满爱心的方向发展。三、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现实途径

1.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感恩的教育。《诗经》里有“投桃报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说,在民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谚语、诗句以及“衔环结草”的故事,这都是中华民族对感恩的种种表达与阐释。通过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学生不但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学生感恩意识的加强具有促进作用。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从伦理关系和道德境界两个层次,运用各种方法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时效性。

2. 营造和谐的校园感恩环境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校园感恩教育的环境可以小到班级环境和寝室环境,大到整个学校的环境等,各方面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学校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我们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才会有所成效。感恩教育的主阵地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感恩教育的素材。在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感恩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平台,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体系中,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3. 通过社会实践来践行感恩

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高职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就能为高职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高职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高职院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提供社区服务、暑假“三下乡活动”、寒假社会调查、专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动。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与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才能使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高职院校班级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有效途径

李靖(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分析以及心理和思想政治现状(一)高职学生的生源分析

高职生的录取批次与分数线,客观地反映了高职生与本科生的差别。他们没学好的原因固然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而且这些因素还仍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二)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

因为存在有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院系的学生区别,这就更体现出我们思想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的难题,很多学生在表面上装着自己很有个性,任何人的话也听不进去,但是根据本人作为两年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和摸索,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内心是特别脆弱和空虚的,所以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其表现为对自身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一,许多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和条件参差不齐,以至于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发展前途缺乏自信,失去动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其二,由于高职院系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在高中学习文化课上情况不容乐观,在高考的压力下自己的价值观和成就感长期得不到满足,无形中也就造成了自卑的心理。个别学生还存在因过度自卑而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及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

如:我院学生在大学生英语竞赛和翻译大赛的报名中,一些学生始终觉得自己很差,不敢踊跃报名参加,经过做多次思想工作之后才能看到效果,而结果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的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的被动性。

2. 自大

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计而产生的一种虚狂的心理状态。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这一行列,也有一些高职学生因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而常常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事以我为中心,好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似乎是部分“90后”学生的共性,现阶段涌现出的“脑残”“非主流”等新词都是对这代“90后”学生的新称谓,从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部分“90后”学生思想上的劣根性。

3. 焦虑

很多高职学生入学后,由于对高职教育普遍缺乏较为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对于潜意识大学生活的思想落差以及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上颠覆性的变化,加上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比以前增大,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许多学生专业兴趣不强,学习动力不够,能力提高不快,学习效果不理想,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和焦虑。

4. 依赖

部分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养成了企盼通过他人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还处于未“断奶”的状态。如生活上寻求父母和辅导员的保护、照顾或花钱享受社会和学校提供的服务,学习上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精神上寻求物质与虚拟的享受等。依赖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倾向,任其发展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将很难以一个独立的人立足于社会。

上述心理状况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出现心理矛盾。比如自主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求知欲和知识水平的矛盾,自信与自卑的矛盾,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求的矛盾等,这就更加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其任务的艰巨性。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换思想、意见和看法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与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来自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教育者与学生及时地、经常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获得更多的来自学生所反馈的思想、意见、看法的信息,从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比如教育者在与学生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沟通时,在一次次的平等沟通与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教育工作就能从第一时间和“第一线”上和学生进行正面的交流,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背景,这样就能很全面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认识,让很多信息都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

2. 注意针对学生的整体,讲究“因势利导”(1)班级活动。积极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活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活动已被认为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一般来说,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本上处在同一层面上。他们在智力、人格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那么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是提高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完全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从而促进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要有效地开展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先“动”起来,只有活动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改变学生的意识和情绪状态,使他们专注于辅导主题的展开,从而降低心理防御水平,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班级思想和心理辅导是一种互动的“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在操作上,注重团体内部的交流互动。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要始终保持一种随和、宽容、接纳的态度,不要对学生作否定性的评价,极力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2)班级教育。为了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在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的主导下和班级心理保健员的辅佐下,对影响大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进行整合,形成方向一致的、有益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综合力量。这种综合力量不是教育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方向上统一要求、空间上密切衔接、作用上互相协调、能发挥整体教育效应的班级教育力量。为了保证各种教育影响能共同发挥作用,当然需要对他们进行整合,以形成教育合力。具体到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通过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途径,拓宽教育时空,让置身于开放的现代社会中的大学生接受开放的现代教育,从而促使其心理能更健康地发展。

3. 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讲究“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此。首先,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可能具有阶段的共性,应该根据这些年龄阶段的个性实际去开展不同阶段的思想教育;其次,由于每一个个体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再次,每一个教学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同阶段与不同类型的混合,应当根据对象的综合实际,而不是按照教育学、心理学规定好的方式和内容开展。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个性的多元化,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对学生提供最有效、最有帮助的教育。

4. “谈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一般是从个人立场出发来认识事物和理解问题的,尤其是直接涉及学生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而学生辅导员则是更多地、全面地考虑问题,进行工作决策,所以难免出现学生与辅导员对问题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这时,辅导员不能片面地认为学生“素质差”“私心重”,而应理智地换位思考,及时运用谈心法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通过入情入理的真诚交谈,理顺学生的情绪,改变对学生的态度,使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运用“谈心法”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寒暄”“拉家常”,更不是“作秀”,目的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构建和谐。在谈心中,如果学生向辅导员敞开心扉,倾诉苦恼,作为谈话主体的后者明确了问题所在,就能帮助学生分析构成矛盾的各种因素,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问题是在新形势、新情况下,这种方法的运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应当引起辅导员的关注和重视。三、高职思想工作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牵涉的部门也多,因而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实际,适应当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要正确认识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承担了学生过多的社会责任和稳定责任,这是无法回避的,那种认为“大学生已满18岁,已是成年人,已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可以放手不管,任其自由发展”的思想目前是行不通的。

2.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吸取、学习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刚从事两年学生工作的人而言,更应虚心地从那些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事那里学习好的经验,在借鉴他们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思考,善于巧干、实干、精干,力争使自身的工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当前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繁冗复杂的,有些工作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工作的阶段性与全局性的关系,不能片面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搞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我们学生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我们现在做的所有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其余的活动都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锦上添花。所以在当前时期,素质教育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有维护学校稳定、保障学生安全、资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等任务。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务,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是综合性的,其过程也是长期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只有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工作队伍的自身素质,积极创新、求真务实,才能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

试论凸显职业特性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张汉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依然没有从“两张皮”的尴尬中走出来,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相结合还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职业的针对性;三是在改革的举措和力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不及职业知识技能的教育。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提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全校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还要紧紧围绕职业性做文章,依托区域行业企业的力量,导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文化、环境及管理的育人功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重视实践体验,强化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一言以蔽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思想教育重专业,日常管理重养成”。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凸显职业特性的客观要求

所谓“思想教育重专业”,就是要将思想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相结合,重视和加强与专业相关联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的教育,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1.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凸显职业特性

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并为之服务。高职生的培育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作为基层劳动者,他们是我们国家政权的最基本力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具有直接性和显效性。他们认同不认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不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没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人生发展目标,毫无疑问,将关系到政权的性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败。

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将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态度教育摆在首位,也就是说,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人生价值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态度教育,把形成“崇尚劳动、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善于拓新、乐于奉献”的高尚职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发挥职业精神的引领作用、动力作用,使每一个高职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 “就业指导”的心理需求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性

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活动,必须有益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对个人而言,职业是立身之本,身之不存,德之焉附?高职生刚刚跨过高考的独木桥,对职业和专业不甚了解,备感迷惘和苦恼。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形势,又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他们非常渴望在职业选择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方面得到切实的指导。

如何选择职业,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选择职业要基于对职业的认识,基于对职业所持的价值判断,需要有一定的择业观作为指导。而择业观是建立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以“三观”作指导,是“三观”在职业选择上的具体体现。可以这样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是四而一、一而四的关系。学生有没有及早建立职业意识,有没有正确的择业观,关系到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是把“三观”教育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择业观的教育就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三观”教育与学生的就业需要结合起来,加强正确择业观的教育,把理想教育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 “角色转换”的社会期待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性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培养人的根本途径。高职生处在人生角色的重要转换期——由普通学生变成了“专业”学生,即将成为“职业人”,需要确立职业意识,增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理解沟通的能力,养成尊重规则、按规则办事、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克服困难、追求成功等这些未来职业所需的品质和习惯……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他们了解未来工作场所的真实状况和社会期待。高职学生必须深入企业,深入到工作现场,只有“亲历现场”,才能真正懂得规则,形成按照社会期待行事的自觉意识。同时,作为一线的劳动者,需要有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对职守的忠诚之意,这种情意来自对工作机会的珍惜,也来自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就当今高职生的现状来看,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比较理想化,对企业的期待值较高,这与企业的实际情形以及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要求有较大的出入,这也是学生感到很难找到满意工作,或频频跳槽、不安于工作岗位的重要原因。

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认识社会教育与职业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把在校学习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对劳动的感情,并增进对企业要求的理解;要引进企业文化,使学生尽早了解并认同企业的价值取向;或者以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的“现身说法”,使学生尽早感知企业精神……如此,不仅可以缩短学生入职后的心理适应期,实现学业向专业的顺利过渡,也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习惯是高职学生在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这些也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凸显职业特性,抓住影响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基本职业素养,大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在激烈就业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和未来社会生活中长远的发展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沟通、崇实、敬业、诚信、协作、拓新”等职业核心素质的,受企业欢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职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所探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二、凸显职业特性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厘析

人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凸显职业特性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主要内容上,应该把握如下关键线索。

1. 从职业意识到择业观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认识职业是选择职业的前提。从高职生的成长经历和认知发展来看,职业意识教育应该是高职的“入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敏锐地由此切入,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职业领域,了解职业与专业的关系,从而形成一定的职业意向,提高专业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企业需求,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选择职业和职业岗位,选择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2. 从职业道德到职业理想

作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生的能力素质应该主要表现在能忠诚岗位、胜任岗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崇实、敬业、诚信、协作、拓新等品德要素为核心来建构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反映了人生理想,只有与社会共同理想一致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才是正确的,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共同理想实现的有效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在于学生是否形成了符合社会共同理想的职业理想。

如何实现由职业意识到职业道德、再到职业理想的升华?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规律。

认知与情感是协调发展的。如果学生全面了解职业(专业)及其社会价值、发展前景,就会生发出对职业的热爱之情、职业责任感、职业价值感和职业荣誉感。情感是行为的内驱力。对专业有了热爱之情,就会有敬业之举;不间断的敬业之举,就是恪守职业道德的体现;能够一以贯之地践行职业道德,非立志不可,非确立职业理想不可。所以,在思想教育中,“明理”“激情”“励志”三管齐下,帮助学生从历史、经济、社会、伦理的角度,认识专业知识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认识个人对专业发展的能动作用,就能激发其爱岗敬业之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立志将自己的职业活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融为一体,立足本职岗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 从日常行为习惯到基本职业素养

人不仅是思考的动物,还是行动的动物。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归根到底要从良好的职业行为中体现出来。

古希腊的哲人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就是说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一种“内部制动装置”,人就会“不虑而行”。不仅如此,习惯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能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和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所以说,“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形成的重要标志就是养成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三、凸显职业特性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构想“思想教育重专业,日常管理重养成”这句话言简意赅,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勾勒出总体框架。据此,本课题组结合前期的研究,提出构建“基本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的设想。该体系通过优化教育资源——校企联合以整合学校与企业两股力量,齐抓共管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块教育,以形成合力,建成“五大系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职业行为训练系统、职业能力拓展系统、职业素养环境系统和职业素养保障系统。

1. 职业道德教育系统

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制定职业道德培养目标,从专业职业认知教育入手,按照培养专业职业意识、激发爱校爱岗之情、化成忠诚敬业之志的教育路径,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修养。推进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通过开设“职场人生讲坛”、与订单企业共建职业素养体验基地、建立固定的志愿服务活动基地等形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职业道德认知—体验—践行的机会和平台。

2. 职业心态—行为训练系统

按照职业生活领域的行为规范,建立完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评价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生活和道德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心理学的教育,培养积极、主动、健康的心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自信心、抗挫力、沟通力、领导力等,开展职业形象训练及礼仪训练,促进学生由内在心态到外在行为发生深刻改变,不断完善自身形象和修养。

3. 职业能力拓展系统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和职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短板”,制订素质拓展训练计划,规划学习和职业生涯。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各类社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技能比赛、创新活动等,为学生拓展职业素养搭建平台,培养未来职业所需的素质能力。

4. 职业素养环境系统

发挥联合办学的优势,将现代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导入校园文化,通过建设“学校品牌展示室”,举办“优秀企业文化宣传周”“创新科技成果展”等,让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促使学生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体悟、成长。

5. 职业素养保障系统

要将本培育体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成为学校发展战略;要建立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跟踪辅导制度》《学生职业素养档案管理制度》《第二课堂管理办法》《毕业生职业素养跟踪反馈制度》等相关制度,对学生职业态度、道德、行为进行全程教育、跟踪考查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强化学生“沟通、崇实、敬业、诚信、协作、拓新”的职业核心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分析

江珂(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目的,以人才树形象。在以人性化教育为本的教育模式中,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培养高职类学生的首要目标,而一流的高职教育又需要良好的班级管理来支持。所以,如何在教育发展现代化的今天加强学生自主性培养,促进高职学生班级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一、高职学生班级管理现状

1. 生源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以前有所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学习习惯懒散、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而这部分学生常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上课迟到、旷课、寝室卫生差、夜不归宿等。因此,许多班级管理者往往把班级管理工作定位在批评教育这部分后进生上,忽视对班级里的尖子生的引导和对中间生的带动,忽视示范作用,整天疲于奔命而管理效果欠佳,恨铁不成钢,徒自感叹“高职院校现在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高职院校现在的学生如何才能管理好”。

2. 过分依赖制度管理

部分学生生活、学习习惯较差,如寝室卫生搞不好、上课迟到、自习纪律差等。为了达到学校对班级的各项考核,不少班级管理者依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家长制作风来管理学生,严格得近乎苛刻地要求学生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班级可能在院校各项考核中获得好评,迫于班级管理者和管理制度的威慑,学生中规中矩,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创新的机会,缺少创新意识,失去个性,这与高职类学生教育培养“合格+特长”的目标背道而驰。

3. 过分重视智育,忽视学生整体发展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我们传统的班级管理过分看重智育,以分数为中心,只求考试及格,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显然与市场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二、高职班级学生干部现状

现行高职院校的班级干部体制应从属于整个教育管理体制。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 班干部综合素质起点较低

由于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现状、教育资源现状处于一个较低层次,决定了高职院校班干部的整体理论素质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这让辅导员或班主任对整个班委会的管理工作不得不从低起点开始提升。

2. 执行、协助性质的常规性班务管理

高职院校的班委会,应该是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的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一个平台。但是现实中他们基本上只是协助辅导员或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的辅助机构,但是现状却是现行高职院校的班委会只是协助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进行管理的执行机构,而并非学生的自主管理机构。它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来自于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安排,而不是自主、自发的创造性管理。课堂考勤、收发作业、开学收取班费、打扫寝室、检查内务卫生,仅此而已。基本谈不上有什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更不用说策划与协调了。班委会的工作成效亦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评价,班级同学对其的评价基本上没有价值。

3. 少数学生参与管理

尽管班委会只是协助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进行日常常规管理,到最后往往还只是班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而不是全班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大部分学生想在大学期间积累一点管理经验再走向社会的愿望只能落空,有的甚至抱憾终身。三、高职学生班级管理的几点实践(1)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集体,学生性格相迥,家境不同,经历各异。要想把这样的班级大家庭管理好,“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行不通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整体把握,因材施教,真正落实“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常言道: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

首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问题,建立学生档案,详细记载学生的生活、学习、性格、思想、爱好特长等情况,正确分析,对症下药。对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应引导其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其学习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激励其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写入党申请书,力争思想和行动向党组织靠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力锻炼,参加班委、学生会竞选,树立竞争意识,充分挖掘潜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于后进生则实行“赏识教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聚沙成塔,逐渐改掉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缺点。适当降低标准,让学生体验成功,有成就感,同时在班级里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设立多种奖励措施,如进步奖、全勤奖等,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对中等生则根据情况设立学习兴趣小组、组织“1+1”互助互帮活动,让先进带动后进,最后达到共同进步;“规范行为习惯”、实行“干部值日制”,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监督,逐步改掉自律性差的缺点。这样既有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养成,又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通过表扬和批评,有意识地培养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从而使全班形成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通过各项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的活动,没有自己的参加,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因此,集体的荣誉是每个成员共同创造得来的。

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引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使之感受到集体荣誉跟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以增强其上进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齐心协力为班集体争光。如此,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便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遵规守纪,为集体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目的。由此,便创设了一个具有凝聚力、进取、团结、和谐的班集体。(2)增加管理制度在班级的透明度,让每一名班级成员都能自我监督。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室里设置公示栏,将国歌、校歌、大学生守则、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常规、班规、班委干部名单、学生职责、获奖情况、好人好事、各种违纪、各类考核结果都张贴在公示栏内,让学生一目了然。以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学生谁都想在表扬栏内为自己增光添彩,谁都不愿意在违纪最差栏中“榜上有名”。这样,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也美化了教室,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进取精神的增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3)竞争上岗,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竞争意识。班主任通过民主选举、定期轮换等方式组织起相对稳定而又富有竞争力的班组织。设置班、团委干部人员岗位并将班内事务分组分块管理,将每个岗位的主要职责、管理范围予以公示。然后通过自愿报名的方法进行竞选,在竞选之前对参选者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欢迎学生对参选者提出意见。为充分调动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可对学生的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考评,实行每周一小记,每月一评比。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学生在演讲、协调关系能力上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踏实、进取的精神,增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同学们在有竞争力、压力、动力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不断增强。(4)加强监督,落实制度,形成良性循环。诚然,无论制度有多严、多细,缺少了监督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为了让制度得到落实,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建立了一个由班委领头老师参与的督察小组,对各项管理进行随时抽查,并采用老师意见箱和写周记的形式向老师反映情况,让老师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这样学生不敢轻易违纪,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班级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探索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建新途径

汤勇 朱能强 全涛(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独立学院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在独立学院中主要是方向引领、行政参与、民主保障和决策监督作用。然而,党中央要求高校党委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人、武装人;要凝聚力量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奉献智慧,扎扎实实为培育人才作出贡献;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构建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等。由于独立学院党委作用的特殊性和使命的神圣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开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那么,如何开展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就显得更加迫切而重要。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1. 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基础差、底子薄相矛盾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高考“失误”的学生,加上父母的要求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大部分同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到大学以后好好学习,弥补高考的“失误”。但是,与普通一本、二本的同学相比,他们的明显特点是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基础差、底子薄相矛盾。由于他们文化基础比较差、功底比较薄弱,很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

2. 远大的思想抱负与自我控制能力弱小相矛盾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最根本的特点是远大的思想抱负与自我控制能力弱小相矛盾。他们大多数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希望立志成才,报答父母的恩情和老师的教诲,将来能“出人头地”。但是,与普通一本、二本的同学相比,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自我控制能力弱小,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3. 追求成才的迫切心理与急功近利的思想相矛盾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突出特点是追求成才的迫切心理与急功近利的行为相矛盾。主要表现是,他们成才的心理很迫切,行动上表现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希望“一夜暴富”“一步登天”,急功近利的思想明显。

4. 实践能力较强与理论知识不足相矛盾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与普通一本、二本的同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能力较强与理论知识不足。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们并不是“书呆子型”,他们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强,社会交际广泛,社团活动活跃,乐于交际和从事社会活动,与兄弟院校之间和同学之间都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他们理论知识不足,开展的活动和人际关系具有表面性、浅层次,缺乏深度。因此,他们很难获得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成果。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建的现状

由于独立学院党委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建与公办高校大学生党建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即既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一)共同性(1)能够很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能够很好地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取得良好效果。(3)能够很好地发扬民主,形成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二)特殊性

1. 基层党组织机构不健全

由于独立学院投资的特殊性,除了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外,在管理上表现一定的公司化特点——人员精简。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就是基层党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党务人员严重不足,一人兼数职的现象比较普遍。

2. 学生党建活动经费不足

由于独立学院具有“公司化”管理模式,有限的经费主要放在教学运行和人才培养方面,学生党建活动经费不足。

3. 党支部活力不足

由于党务工作者人员不够,学生党建经费不足,党支部缺乏活力,更缺乏感召力和战斗力,例如,通常的活动是开会和写思想汇报。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建的新途径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基础差、底子薄、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理论知识不足等特点,再加上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党建存在基层党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学生党建活动经费不足,党支部缺乏活力等现状,因此,独立学院的党建要想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抛弃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观念,走创新发展之路,寻找大学生党建的新途径。本文主要从设立专业大学生党支部、创立大学生党建会和开展校园旗帜工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设立专业大学生党支部

党支部是党组织的核心细胞,是党的战斗堡垒。所以,党支部的建立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专业大学生党支部的内涵

专业大学生党支部,就是按学科、专业设立大学生党支部,同一个学科、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属于同一个党支部。班级导师(班主任)既是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者,又是党支部书记。

2. 专业大学生党支部的作用

专业大学生党支部的设立,主要有以下作用:(1)专业大学生党支部跨年级建立,有利于保持党支部建设的延续性,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班级导师既是思想教育管理者,又担任党支部书记,既精简了人员,又有利于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3)高年级党员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党建活动,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把党建活动与学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克服党建经费不足的现象,又使党支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5)同学科、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在一起探讨学术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探讨党建问题,有利于促进交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创立“大学生党建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在培养、考察、发展中的实际,创造性地成立了“大学生党章学习和党建活动委员会”。

1. “大学生党建会”的内涵“大学生党建会”创立于2008年6月,全称是“大学生党建与党章学习研究会”,简称“大学生党建会”,是我院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党建会”分为“学院大学生党建会”和“学部大学生党建会”。学院大学生党建会在组织(工会)办公室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学部大学生党建会在学部党总支领导和指导下,并在学院大学生党建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学部大学生党建会下设党章学习小组,该小组在党支部和学部大学生党建会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

2. “大学生党建会”的职责(1)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党章学习加强教育、考察和管理。(2)学部大学生党建会组织、协调本会下属各党章学习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党章学习和党建活动,例如,党的知识竞赛。(3)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贯彻落实党员先锋岗设置和执行。(4)学院大学生党建会在党委领导下按照章程组织全院性的党建活动,评比各学部大学生党建会特色活动,积极推动各学部党建工作。(5)根据当前时政和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建论坛”活动。(6)组织学院或学部的党建社会实践活动。(7)协助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

3. “大学生党建会”的作用(1)有利于加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身修养,提高政治觉悟。(2)有利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接受教育,加强锻炼,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3)有利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性认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实现理想,坚定信仰。(5)有利于对学生团员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党的威信。(三)开展“校园旗帜工程”活动

1. “校园旗帜工程”活动的内涵“校园旗帜工程”活动是我院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建的特定活动,具有开放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将会注入新的血液和内涵。她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质量的有效途径。

2. “校园旗帜工程”活动的内容

鉴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党建现状,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校园旗帜工程”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模范”:一是政治素质模范,包括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党员实践活动等;二是思想品德模范,包括诚实守信、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三是学风建设模范,包括校内外专业学习获奖情况、专业学习态度、参与专业素质拓展活动、专业考试成绩及综合排名等;四是遵纪守法模范,包括迟到、旷课、早退、校外租房情况,考试作弊以及校内外重大违法违纪及处理情况(受到院级及以上处理);五是综合素质表现模范,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成绩、专业素质成绩、德育素质成绩等;六是“创先争优”活动模范,包括创新活动、先锋作用等。

3. “校园旗帜工程”活动的意义“校园旗帜工程”活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是宣传党的思想、进行大学生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个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良好平台。在大学生中间开展“校园旗帜工程”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大学生党建活动项目化,保证了该活动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二是大学生党建活动模式化,保证了该活动不走形、不变样;三是大学生党建活动内容具体化,既保证了内涵,又不搞形式、走过场;四是“校园旗帜工程”活动的开放性,使她随着党建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文中笔者只是从工作实际出发,作了一些比较粗略的探索,还需要不断地丰富和积累,深入实践中挖掘。

试析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唐军国 何中国(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学生党建工作在民办高校的办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搞好学生党建工作,对学校的学风、学生的组织纪律、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学校的政治稳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学生党建工作起点低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距今只有10多年的时间,尚处在起步阶段,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仍以参照公办高校的做法居多,绝大多数学校党组织机构不健全,有的学校有党员没组织,有的党组织有党员没有开展活动,有的党组织无上级领导部门,职责不明,隶属关系不清,有的党组织活动经费经常得不到落实,尽管在2001年6月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对民办高校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由于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的不同,民办高校领导对资金、校舍、生源、师资等问题的关注度往往会高于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关注度,这种运作形式常常使学生党建工作出现被边缘化和简化的倾向。

2. 学生党员培养难

纵观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状况,普遍存在着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与质量不和谐,重发展轻教育的倾向,有很多培养的学生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党,但解决思想上入党问题有待加强,尤其是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浪潮,大学生接受新思想多,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很多民办高校生源质量与公办高校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学生在进取意识、自制能力和学习方法以及良好习惯养成等方面普遍信心不足,所以在入党一事上存在着较强的功利色彩,再加上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不是很稳定,良莠不齐,这就使得基层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再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连贯性,存在着突击式的做法。二、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探讨

根据以上陈述,笔者认为构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是迎接民办高校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的需要,也是解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按照系统、适应、开放和效益原则,从总体上构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加强思想建设

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显然,要贯彻发展学生党员“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的方针,必须进一步研究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思想建设问题。

首先领导要重视。发展大学生入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党委领导要高度重视。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要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形成重在培养、立足教育、确保质量、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形成学院党委书记重视领导、学部总支书记亲自抓、学生支部书记具体抓,相关部门支持,组织部门把关,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纵向上以党的各级组织的教育培养、锻炼、考察为主线,横向上与团委、学工部门、宿舍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推进大学生党建向纵深发展。

其次要创新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挖掘良好的校园文化。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应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减少一些带有说教性、灌输性的活动形式,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开展一些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生动活泼的主题实践活动,重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同时可以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中一些具有积极、正面导向性强的活动元素,使学生党员在参加此类活动中增强党性,净化灵魂。

2. 加强组织建设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管理机构少,教职工兼职多、专任少;老同志和年轻人多,中年骨干少;稳定性差,流动性强。而且民办高校教职工打工意识明显,缺乏归属感,队伍凝聚力较差。这些都给民办高校党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非常重要。

其一,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建立组织保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应重点抓好三项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学习制度。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