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针刺治病解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8:19:02

点击下载

作者:焦顺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道--针刺治病解析

针道--针刺治病解析试读:

针道——针刺治病解析焦顺发 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针道:针刺治病解析/焦顺发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6

ISBN 978–7–5132–4869–3

Ⅰ.①针… Ⅱ.①焦… Ⅲ.①针灸疗法 Ⅳ.①R2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65440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25.5 字数457千字

2018年6月第1版 2018年6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4869–3

定价 9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作者简介

焦顺发,1938年12月25日生于山西省稷山县西社乡高渠村。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头针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针灸学会会长。

1960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研究工作。1970年发明“头针”,获1986年度国家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甲级奖。1976年发明了“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病”的新方法,并在全国推广应用。50年来一直在针灸治病的临床和理论方面进行着广泛的研究,活跃在国内外,见解独特。著有《头针》《颈动脉滴注药液治疗脑血管病》《中国针灸学求真》《中国针灸魂》《针灸原理与临床实践》《针道——读中医经典随笔》等十余部专著,已公开出版发行。人称之为“神针”“针王”。内容提要

本书由头皮针的创始人焦顺发编著。全书共4编11章。包括脉络经络、针刺部位、针刺技术、针刺部位治病等内容。第1编3章,论述了心络、脑络系统的结构、生成功能以及临床病症。第2编2章,结合现代解剖,按人体部位,即头面部、颈部、肩部、上下胸部、腰骶部、下肢部,介绍了343个穴位的针刺体位、位置、方向、深度、反应、经络以及主治病症。第3编2章,为针刺技术,重点诠释了针刺穴位和非穴位的治病思路和方法,并辅以案例解说,有图有文。第4编4章,为针刺部位治病,包括针刺治疗经络病症、躯肢病症、脏腑病症。值得一提的是各编均有札记内容,且单列章节,主要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思想、不同见解和临床针刺治病的独到经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和指导价值。

全书共约45万字,80余幅插图,思路开阔,见解独特,临床有效,是一本少见的针灸参考专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主要供从事针灸专业的人员参考。第一编 心脉络系统、脑经络系统

中国针灸学家早在数千年前,即通过临床实践、试验研究和解剖等,对人体的『心脉络系统』和『脑经络系统』,就已有很多重大发现和丰硕成果,有些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但遗憾的是,在《内经》成书年代,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针灸学中出现了以肺-肝循行为特征的『经脉』。为了认真传承中国古代针灸学家有关『心脉络系统』和『脑经络系统』的发现和成就,笔者决心系统整理、归纳,使其恢复本来面目,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中国针灸学快速向前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第一章 心脉络系统

“心脉络系统”是由心、动脉、毛脉、络脉组成的系统,简称“心脉络系统”。中国的医学家,早在数千年前就研究人体的“心脉络系统”,他们经过长期广泛的深入研究后,在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因研究的角度不同,感悟各异,记述比较零乱,受异常理念之影响,使描记显得支离破碎,难得正确系统化概念。现将经文中的零散描记,据实重整,摘述于后。第一节 结构

“心脉络系统”的结构,主要由心、动脉、毛脉、络脉组成,现分别论述。一、心

心位于胸内,是脉的起始处,又是络脉的汇合部位。《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又云:“心者,脉之合也。”《足臂十一脉灸经》曰:“臂泰(太)阴(脉),循筋上兼(廉),以奏(凑)臑内,出夜(腋)内兼(廉),之心。”即是部分佐证。二、动脉

“动脉”位于躯体较深之部位,因跳动不休,故称“动脉”。“动脉”多数按所在部位进行命名,举例说明:

头面部:两额之动脉(颞浅动脉——额支),耳前之动脉(上颌动脉——面横动脉),两颊之动脉(面动脉——下颌缘支),见《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颈部:颈侧之动脉(颈总动脉),见《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

上肢:腋内动脉(肱动脉),见《灵枢·本输第二》;腋下动脉(肱动脉),见《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阴尺动脉(尺动脉),见《灵枢·本输第二》;肘中动脉(肱动脉),见《灵枢·本输第二》;寸口动脉(桡动脉)(经渠穴处),见《灵枢·本输第二》。

胸、腹部:下胸动脉(腹壁上动脉),脐左右动脉(腹壁下动脉),见《灵枢·杂病第二十六》。

下肢:足厥阴之也(股动脉)(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应于手也),足少阴之也(胫后动脉)(在内踝后跟骨上陷中,脉动应手),足太阴也(足背动脉)(足跗之上,冲阳之分,脉动应手),见《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三、毛脉

在脉络间有一种位于特殊部位,起特殊作用的脉,称“毛脉”。《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曰:“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即是佐证。四、络脉

位于躯肢表浅部位,能看见。《灵枢·经脉第十》曰:“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即是佐证。五、流动的是血

心脉络系统流动的是“血”。《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即是佐证。第二节 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心脉络系统”流动的是“血”,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现以手少阴脉络为主,论述“血”的如环无端循行。一、起于心

古代医学家发现,“心脉络系统”流动的“血”,最先起于心中,然后才开始如环无端地循行。《灵枢·经脉第十》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这个发现是伟大的,它不仅确定了脉与心直接相连,而且证明了“心脉络系统”之循行起自于心中。这一重要发现,开创了“心脉络系统”循行的新局面,奠定了“心脉络系统”循行的基础。因为只有脉起于心,才能有“心脉络系统”之循行。二、血离脏时非常突然而且力量大

古代医学家发现,血在离开心脏时非常突然,而且力量很大。《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下之岸……”该段经文描述的现象,应该是血离开心脏的情景。但遗憾的是在当时,受“呼吸不已,动而不止”等论述的影响,又写成为“气之离脏也”,这个“脏”不是指“心”,而特指的是“肺”。由于这种论述,致使《灵枢·经脉第十》描记的循行从“肺手太阴脉”开始。三、心动

“心动”,现在听起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但在两千五百年前对此的认识却非常茫然,探索者们前仆后继,始终没有彻底揭开这个“谜底”。从现代医学知识可知,心脏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正常情况下,在外表不能看出“心动”,只有在心脏扩大、心尖搏动弥散,才可在体表的特殊部位观测到“心动”。对这类异常之“心动”现象,中国古代医学家早已观察到。《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胃之大气,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即是佐证。该段经文具体而生动地描记了在心脏扩大时,心尖搏动弥散、心律不齐等特殊现象及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时虽认识到“宗气”为十二脉之尊主,与心功能很相似,但没有明确指出这就是“心搏动”。相反,认为是“胃之大络”“病在腹中”等。可贵的是,真实描记的这类现象,仍然可视为古代医学家观察到“心动”的证据。为此,特用来证明古代医学家发现“心动”现象。四、脉从心走手

古代医学家发现,脉从心走手。《灵枢·经脉第十》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即是佐证。现代医学解剖证明,这个论述即是指从心脏起,通过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及其分支,这些动脉里流的是“血”。五、血从心流行远端

古代医学家发现,血从心起,沿脉流行远端。《灵枢·动输六十二》曰:“气之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该段经文之意即是指脉气从内脏输注外至经脉时,像箭突然离弦一样的迅速,如水冲决堤岸一样的迅猛,所以脉气开始时是很强盛的,当脉气上达鱼际后,就呈现由盛而衰的现象,但其衰散之力犹逆而上行,这种运行的脉气就微弱了。这段论述充分证明了“血”从心中起始,经过脉流向远端。六、脉动

“脉动”是“心脉络系统”循行的基础。可以说“脉动”正常,血液循环则正常;反之,则不然。《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即是佐证。

古代医学家视“脉动”为血循行的基础,并据此理论,结合临床观察,总结出根据脉的频率和节律的变化,来判断全身多种病证及愈后的“切脉”诊病法,这是中国医学家对“脉动”的发现和探索的巨大成就,对发展中国针灸学意义重大。七、毛脉是脉与络出入交会处

古代医学家发现,脉与络之间的出入交会多数在脉的远端及皮肤中进行,毛脉就位于这些部位,并进行脉与络的交会。《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曰:“毛脉合精,行气于府。”《灵枢·经脉第十》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即见于外。”《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此所谓如环无端。”八、络从指间往上合肘中

古代医学家发现,络从指间开始,往上走,合于肘中。《灵枢·经脉第十》曰:“手阳明、手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即是佐证。现代医学解剖证明,该段经文论述的与手背静脉网、桡静脉、肘正中静脉相似。九、脉合于心

古代医学家发现“脉合于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在体为脉,在脏为心。”《灵枢·经脉第十》曰:“心者,脉之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曰:“心之合脉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即是佐证。这一系列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证明了全身的血都属于心,也证明了脉起于心,又合于心。“合于心”属重大发现。由于发现“脉合于心”,才有了络脉的回流,心脉络系统才能完整循行。在《内经》成书年代,对此发现也很重视,并收入到《灵枢·经脉第十》中,但遗憾的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脉合于心”,包含全身络脉汇于心这一关键问题。十、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古代医学家发现“心脉络系统”是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曰:“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即是部分佐证。该段经文仅概述“如环无端”循行的是“阴阳相贯”。“阴阳之论”即有无限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灵枢·经脉第十》将“阴阳”利用到躯体阴面之经与阳面之经(含四肢)循行,出现了“肺-肝”循行。其实,《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所述“阴阳相贯”特指脉络系统本身。“动脉”位于躯肢较深之部位,可称“阴脉”。“络脉”浮于体表,能看见,可称其为“阳脉”。如此,阴阳相贯,即为全身的脉起于心中,脉动使血向前流动,在脉之远端(多在四肢末端及皮肤中),通过“毛脉”进行特殊出入之会,血又沿络脉回流到心“如环无端”循行,才是真正的阴阳相贯。上述论点,在《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此所谓如环无端”之论述,即是对本观点最有力的支持。现代医学解剖证明,“体循环”之内容与上述描记基本一致。十一、肺朝百脉

古代医学家发现肺与心脉络循行关系特殊,故称“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曰:“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现代医学解剖在心血管循行中有“肺循环”“肺朝百脉”及相关内容,与肺循环相似。第三节 生成、功能一、生成

“心脉络系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即形成,开始先受精,然后形成脑、髓、骨、脉等。《灵枢·经脉第十》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即是佐证。二、开始运行

古代医学家发现“心脉络系统”在胚胎期不单独运行,出生后开始进食,脉才单独运行。《灵枢·经脉第十》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即是佐证。三、脉如何受血

谷入于胃消化后,再传至肺,最后将摄取的营养受纳到脉,运营全身。《灵枢·营气第十六》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精隧……”《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即是佐证。四、脉受血后运营方式

脉在受血后,周而复始,不断运营全身。《灵枢·营气第十六》曰:“精专者,行于精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即是佐证。五、脉运营组织和器官的径路

脉虽然在全身运营,但各脉运营所行经之组织及器官。《灵枢·经脉第十》曰:“营其所行”。《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即是部分佐证。六、“心脉络系统”之功能

“心脉络系统”受血后运营全身,保持人体健康。《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即是部分佐证。第四节 病证

“心脉络系统”的病损是严重的,证是复杂的,为了便于描记,分脉络、心、脑进行论述。一、脉络病证(一)脉之痹

“痹”是脉络的主要病证之一。《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曰:“痹在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灵枢·周痹第二十七》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相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周痹者,在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曰:“凝于脉者为泣(谓血行不利)。”即是佐证。(二)脉中虚邪

脉中虚邪,可使血闭不通。《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曰:“虚邪之中人也……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即是佐证。(三)脉气绝血先死

“脉气绝,则血不流,其面如漆柴,血先死。”《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即是佐证。二、心之病证

心之病证,是心脉络系统最严重而复杂的病证。(一)心痛

心痛仅是一个证,很多病都可引起。这类证是常见而严重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曰:“臂太阴(脉)……其病心痛,心烦而意(噫)。”《阴阳十一脉灸经》曰:“臂钜(太)阴(眽)……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缺盆中痛,甚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阴阳十一脉灸经》曰:“……是动则病,心痛……”《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又曰:“手心主之别……实则心痛,虚则为心烦。”即是部分佐证。(二)真心痛

真心痛,为起病急,心痛甚,病情严重。《灵枢·厥病第二十四》曰:“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即是佐证。(三)宗气泄

“宗气”与人体关系密切,“宗气泄”为之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即是佐证。三、脑之病证

脑脉引起的病证是复杂而严重的。(一)脉癫疾

脉癫疾,为突然暴仆。《灵枢·癫狂第二十二》曰:“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满而纵。”即是佐证。(二)头脉痛

头脉痛是厥头痛的一种,较常见。《灵枢·厥病第二十四》曰:“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即是佐证。第五节 脉象

“脉象”是根据脉率和脉的节律变化及特征,诊断全身病证的依据。这一古代医学家的可贵经验,对中国针灸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不足之处,是受“呼吸不已,脉动不止”等认识之影响,没有彻底弄清楚“脉动”的部位和原因,更不知道心病证能直接引起脉率和节律的变化,所以在当时描述的“脉象”对心病证太少了。现仍按中医针灸学的习惯,将“脉象”单独列出论述,在其中特增补“心病证”,以弥补过去之不足。一、脉诊法

用手指触摸病人的脉,根据脉率、节律及形状变化的特征判断病证。

古人采用有“三部九候法”和“寸口”切脉法。后人多用“寸口”诊脉法。二、诊脉时机

一般诊脉要求是在“气未乱、脉未盛”的状态下较为理想,因在这种状态下易辨真伪。《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即是佐证。三、切脉是诊病的一种方法

切脉只是诊病的一种方法,应全面观察、综合分析,最后决断。《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即是佐证。四、平人之脉

成人的平脉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为平人之脉。《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即是佐证。五、观脉之法

常以医生的呼吸观测病人的脉率。《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即是佐证。六、切脉诊病

“切脉”是重要的诊病方法之一。凭借手指端感觉和经验积累,医生可以从异常的“脉象”中判断出病证所在部位和基本性质,所以这一部分应是其精粹的核心内容。古代中医针灸家对此皆有浓厚兴趣和深厚感情,不仅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经验,并且进行过精练简捷、洒脱自如的描写。本书限于特殊结构,只能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

在中医针灸学发现和应用的“脉象”大概近30种。常分浮、沉、迟、数四种表现。例举几种常见病的“脉象”。(一)少气脉

认为在少气时,“脉象”以慢为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即是佐证。(二)温病脉

认为在温病时,“脉象”以快为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即是佐证。(三)风病脉

脉滑是风病的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尺不热,脉滑曰病风。”即是佐证。(四)痹证脉

痹证脉常涩。《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脉涩曰痹。”即是佐证。(五)代脉之意

古人发现“代脉”非常有意义。《灵枢·根结第五》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该段经文首先明确了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为五脏亦受气,为常脉。根据代脉出现频率的增加,脏腑功能较差者相对增多,如不满十动亦有代者,为五脏气衰。根据这些代脉的频率及特征,可预测死期。(六)死脉

发现有多种“脉象”为死脉,其中脉动特别快、脉绝不至、乍踈乍数即为主要死脉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踈乍数曰死。”即是佐证。(七)切脉诊心病

多种异常的“脉象”,本来就是心病证的一种特殊“脉象”,如心率和节律的变化,很多为心病证的首发或早期就能出现的“脉象”,所以根据异常之“脉象”诊断“心”之病证是最有价值的方法。为此,切脉时要根据“脉象”的特征和变化,首先考虑“心”之病证,然后再考虑其他病证引起“脉”的变化。这样不仅能确实发挥“脉象”的特殊作用,而且也弥补了过去“诊脉”的片面和不足。第六节 针刺治疗

针刺脉络治疗病证,在古代是常运用的方法之一。一、有些穴位即是“脉”《灵枢·本输第二》曰:“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尺泽,肘中之动脉……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该段经文论述之穴位,即是动脉。二、刺动脉治疗

有些病证选动脉针刺治疗。《灵枢·厥病第二十四》曰:“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厥头痛,头痛甚,耳前脉涌有热,写出其血……”《灵枢·杂病第二十六》曰:“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痛,刺手阳明与之盛脉出血。”“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之动脉。”即是部分佐证。三、刺络放血

刺络放血为常用方法之一。《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即是部分佐证。四、刺脉络称补泻

在针刺脉络治病时,有称补泻者。《灵枢·厥病第二十四》曰:“厥头痛,头痛甚,耳前脉涌有热,写(泻)出其血……”《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曰:“血脉者……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写(泻)之,万全也……”即是部分佐证。

随着时间推移,由针刺脉络演变成针刺“经络”,但是针刺脉络的补泻二字和具体方法,仍影响深远,后来在临床形成的直接补虚证、泻实证的针刺方法,就与此影响有关(见札记五)。五、禁刺心

心绝对不能刺,一旦误刺中,后果严重。《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曰:“刺中心,一日死。”《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曰:“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即是佐证。六、刺脉络治病临床应用较少

刺脉络治病的方法,在古代应用得较多,后来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减少。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诸多,其中主要有三条。

1.治疗病种局限。

2.对某些病证疗效不显著。

3.针刺引起的损伤太大。《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曰:“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阴股中大脉,出血不止死。”“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即是部分佐证。七、探讨求证内容

1.经脉十二条。

2.经脉从肺手太阴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行(见札记一、二)。

3.脉十六丈二尺长。

4.气营五十营于身。

5.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6.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见札记三)。

7.“血出而射……”“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

8.“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9.“心藏神”“心舍神”(见札记四)。第七节 余言

群贤毕至,艰苦卓绝。

异常理念,误导抉择。

肺肝循行,满腹苦涩。

据实整合,炫丽闪烁。第八节 札记一、古人描述的桡动脉、肱动脉及其与心相连

中国医学家在很久很久以前即应用“脉”诊病,但因无文字记载,很难确定发现“脉”的准确年代。

现有证据证明,中国医学家早在三千年前即描述了桡动脉、肱动脉及其与心相连。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墓葬于公元前168年)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整理者定名)描记:“臂泰阴(脉),循筋上兼(廉),以奏(凑)臑内,出夜(腋)内兼(廉),之心。”即是佐证。《帛书》中描记的臂泰阴脉,从上肢内侧寸口(气口)处起,往上斜到肘内,再偏到腋下,然后与心相连。《灵枢·本输》记载:“肺出少商……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这些穴位均为动脉,又都是手(臂)太阴脉。其部位完全与《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描记的“臂泰阴(脉)”相同。据此证明,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针灸专家即确认了“臂泰阴(脉)”,实指分布在该部位的桡动脉、肱动脉等(已经被现代解剖学证实)。

据考证,《足臂十一脉灸经》的手抄本形成于墓葬的公元前760年以前,证明中国医学家早在三千年前即描记了桡动脉、肱动脉等,并发现其直接与心相连。二、破解“肺-肝循行”《灵枢·经脉》描记的脉,从肺手太阴脉起,最后到肝足厥阴脉,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认为这就是人体“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一)形成原因《内经》成书年代,中国针灸学家研究人体脉络和经络,发现很多,其中有些现象是惊人的。由于观测的角度、方法不同,描记的内容和感悟各异。在那个年代,对脉络和经络本来都有很多重大发现,也可以说开创了新局面,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对人体的探索仍很原始,有些还是茫然无知的,此时针灸家们对发现的现象和说法很难辨别真伪。(二)“肺-肝循行”的“血气”不确切《灵枢·经脉第十》记述“肺-肝循行”的是“血气”。“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即是佐证。现代医学解剖证明,在人体心血管系统进行血液循环,包括中医针灸学研究的人都是如此。据此证明《灵枢·经脉第十》描述的“肺-肝循行”为“血气”的说法有待纠正。(三)“肺-肝循行”

“肺-肝循行”的“血气”,不是先从肺手太阴脉的中焦开始的。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证明,血液由心脏收缩排出到动脉,然后在全身循行。离开心脏,任何部位和组织都不会使血液在血管中循行。

笔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著文呈述同仁,在人体就根本没有“肺-肝循行”,时隔30多年后的今天,“肺-肝循行”在中国针灸学理论中仍原封未动。

现在全世界都运用正确的医学科学知识,根本没有人用“肺-肝循行”。其他先不说,仅就“肺-肝循行”与“气口”脉动而论,也应放弃“肺-肝循行”。因“肺-肝循行”永远不会有“气口”的脉动。要坚持“肺-肝循行”,就必然没有“气口”脉动。要坚持“气口”脉动,就必然没有“肺-肝循行”。笔者想,不管哪一位都会自动放弃“肺-肝循行”,坚持“气口”脉动。如果中国针灸学研究的人偏执“肺-肝循行”,则必然没有“气口”脉动,人都没有“脉动”了,其结果将会如何?(四)“气口”之脉动与“肺-肝循行”无关《灵枢·经脉第十》曰:“以气口知也。”经文中的“气口”是指“经渠穴处”的脉动。“知也”是根据其脉象可辨(真伪)虚实。现代医学解剖证实,“气口”的脉动与“肺-肝循行”无关,是心血管系统的桡动脉搏动。(五)解剖发现人体无“肺-肝循行”

现代医学解剖证明,人体有心血管等九大系统,其中并没有“肺-肝循行”,这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六)断指实验,可辨真伪

如果现在还有人继续怀疑现代医学解剖的结论,可用断指实验帮你解除疑虑。

所谓“肺-肝循行”,多处通过指(趾)尖而循行。如用刀将(一个或几个)指尖(趾)切断,彻底阻断“肺-肝循行”的通路,这时人体的经脉循行停止,理当很快死亡。相反,受试者仍安然无恙。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使人亲眼目睹和领悟“血液”不是“肺-肝循行”的。三、浅解“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在《灵枢·动输第六十二》载:“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足阳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该段经文之意是黄帝问,十二经脉中,为什么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三经的脉动不止呢?岐伯说,是因足阳明脉之关系,因胃是五脏六腑的营养来源,胃中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清气,上行注入于肺,肺气从手太阴开始,而行于十二经。肺气之运行,是随着人的呼吸而往来的。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停,所以脉动也不止。

细品此段经文之意可知,古人认为因呼吸不止,才引起脉动不休的。现代解剖生理知识证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节律性收缩,像水泵一样把从静脉吸入的血液不断地推送到动脉,脉动就是心脏收缩,使血射入动脉的冲动。

多数人认为此经文是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述,其内容真正起源在什么年代,尚难考究。对探索者来说,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判断失误,在所难免。

在那时,要论述脉动之因并非易事,首先要有依据。《灵枢·动输第六十二》参考的文献可能很多,但其中肯定受到《灵枢·五十营第十五》中的“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等论断的影响。

因上述描记强烈暗示,人在呼气时脉动,气行三寸;在吸气脉再动,气行三寸;人的呼吸与脉动,气行似有直接关系,所以论述者引用这类描述也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在《灵枢·五十营第十五》中的这类论述极不确切。因《灵枢·五十营第十五》在论述时也要找依据,其中最重要的参考文献应为《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中“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但是,将这段经文引为脉动与呼吸的直接关系是不确切的。因为该篇经文原意是呼吸本身与脉动无直接关系,仅是以呼吸测试脉动的一种方法。《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黄帝曰:何如?岐伯答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踈乍数曰死。”这段经文充分证明人的呼吸与脉动无直接关系,只是运用呼吸的次数测试脉动频率的一种方法。

由此而知,“呼吸不已,脉动不止”之论述,事出有因。四、破解“心”的含义(一)相关文献1.现代字典对“心”主要有三种解释(1)人和高级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称“心脏”。(2)习惯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感等。(3)中心之意。2.社会生活中对“心”含义之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对字典解释的三种含义都在应用。其中对第二种应用比较广泛,发展演变的内容比较多。

中国在古代即有“心之官则思”之论述。此名句出自《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演变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如心得、心愿、心境、心醉、心宽体胖、心心相印、心甘情愿、心安理得、心旷神怡、心明眼亮、心悦诚服、心烦意乱、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3.中国医学描述(1)心为“心脉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是脉的起点,也是脉的汇合之处。《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心者,脉之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曰:“心者,脉之合也。”即是部分佐证。(2)心指思想的器官、思想、情感等

在中国古代经典医著中,有关心与神和心与思想的描述,除心藏神、心舍神外,还特别论述了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等。《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曰:“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之出焉。”《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灵枢·大惑论第八十》曰:“心者,神之舍也。故精神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幻视),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本神第八》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

“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应为脑),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生长久视(寿命延长不易衰老之意)。”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胸膈苦闷之意)。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灵枢·天年第五十四》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应为脑),魂魄毕具,乃成为人。”4.现代医学结论

“心”为心血管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根本没有与神、思想有关之内容。(二)讨论

纵观古今,对“心”指思想器官、思想、情感之含义,已经截然更替,特别是在现代医学中。如《新华词典》曰:“心之官则思。”释为脑的功能是管思想的。引文为《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现代医学解剖书中载“心”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是心血管系统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再无他意,根本找不到心为思想器官,与思想、情感有关等论述。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诸多,其中主要是人体解剖和生理实验证明,思想的器官是脑,与心无关。脑管理思想和情感,心无此功能。也正因为如此,《新华词典》才出现“心之官则思”之脑的功能是管思想的变更。也由此而知,目前应用心是思想器官和有关心与思想情感之含义,源于古代医学界对“心”功能之认识的延续,它不仅违背了其“法于往古,验于来今”的独特理念,也使心与脉之研究仅停留在脉起于心,心合于脉阶段。由于受“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等论述之影响,使人体的经络主要局限在体表与脏腑之间,使经络系统出现“无脊梁”的尴尬局面。

其实,中医对神、思想、情感方面的认识本来就不只是与心有关的看法,而在当时就有脑与思维、情感相关的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踈者,此神明之乱也。”《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开心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为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肝胆相照,去伪求真,坚持对的,纠正错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振兴发展针灸事业。(三)小结

从上述文献可知,对“心”含义之认识和变迁,源于中医对“心”功能之认识。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医对思维、思想和情感就有与脑和心两种不同的联系和认识。

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科学证实心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维、情感无关。这种发现即肯定和验证了中医学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发现并得出了脉起于心,心合于脉的结论。在继承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心“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同时从另一侧面也进一步证明中医对脑与思维、情感的认识。这无论对科学界还是对中医针灸界都是一件大好事。

中医针灸界应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进一步改变现实。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沿着中医“法于往古,验于来今”的独特理念,发展中医事业。五、漫谈“针刺脉络放(出)血称补泻”

“针刺脉络治病”是中国针灸学在数千年前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针刺脉、络治病时,多数要求出血(特别对实或盛),所以还有称“刺络放血”。

因刺脉治疗包括盛和虚,判断盛、虚者,常以寸口脉和人迎脉之大小来局分。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泻即是刺脉出(放)血,补即是起针后急按针孔,不让出血。《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即是佐证。

这类针刺治病技术在古代流传很广,应用时间也很久。由此补泻二字和补泻的具体方法,对针灸家影响极深。《灵枢·小针解第三》曰:“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写之者。”《灵枢·经脉第十》曰:“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出其血……”《灵枢·厥病第二十四》曰:“厥头痛、头痛甚,耳前脉涌有热,写(泻)出其血……”《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写(泻)之,万全也。”即是佐证。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刺治病的方法悄然更替,即由刺脉络为主的方法逐渐变异成刺经络为主的方法。在这种特殊更替后,补泻二宇和刺脉络补泻法,依然在针灸家脑子里印象很深。后来,受此类影响(多种因素),发展演变成直接补虚证、泻实证的针刺方法。

现在细想这个问题,在古代刺脉络时称补泻,在有些方面还能讲通,但是到后来用毫针直接刺经络治病,不是要求出血,主要依靠“气至”(得气)获得疗效。在这时还用直接补虚证、泻实证方法,当然是不对的,也是不灵的。第二章 脑经络系统

“脑经络系统”是笔者新提出的观点。但是,它的具体内容在经文中均有描记。这类内容未能即时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因诸多,其中受“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心舍神”……之影响最大。然而就针灸学中当时倡导的“经脉”,也因受上述思想之影响,逐步变异成“心肺不正,魂魄飞扬,六神无主,身无脊梁”的“特殊经脉系统”。现以事实为依据,对“脑经络系统”重新立论,以恢复其本来真面貌和确立其在中医针灸学中的位置。第一节 结构(解剖)

将经文中关于“脑经络系统”的零散内容整合起来,即可看出早期古人已有“脑经络系统”学说的认识。

脊骨空里髓称经络之海。脑为髓之海(脊骨空里髓之海)。胸、腹中的经络主要有冲脉、任脉等。在躯肢最大的经称“大经”,较大的经称“经”。浮在体表的多为络。

“脑经络系统”的结构可概括为: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会于脊骨空里髓,通向脑,布满全身的网络性系统。一、中枢部分

古代医学家发现,人的“脑经络系统”有中枢部分。其内容包括脊骨空里髓和脑,现分别论述。

立“脑经络系统”中枢部分之据,是《针灸甲乙经·卷三》中“悬枢,在十三椎下间。”因经文中的“悬枢”,虽然仅是一个穴位名称,但其经文的真实含义是被悬吊的“枢”在第十三椎下间;即是从大椎穴以下第十三椎下间。概括讲,就是在第十三椎下间的脊骨空里被悬吊的“枢”。这种描述可能是在当时行解剖后,发现脊骨空里髓下端位于此处,并且被悬吊。所以,“悬枢”即指在脊骨空里被悬吊之髓,特称其为“枢”。时隔近两千年后,现代神经解剖证明:成人脊髓下缘悬吊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平第一腰椎椎体下缘。古代描记的“悬枢”和当代解剖证实,成人脊髓下缘的部位和悬吊的方式完全吻合。这种吻合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历史科学辉煌的再现。有关“悬枢”之论述,确切证明了古人将脊骨空里髓,已定为“脑经络系统”的“枢纽”或“中枢”。又因“脑为髓之海”,即指脑为脊骨空里髓之海。脊骨空里髓为经络之海,脑又为脊骨空里髓之海。所以,脑经络系统中枢部分应包括脊骨空里髓和脑。(一)脑

位于颅内,下端在颅际锐骨之下与脊骨空里髓相连;与头面、五官经络相属。1.脑位于颅内

脑位于颅内。《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曰:“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经文之意,即明确指出脑位于颅内,仅通过此髓空与脊骨空里髓相连系。2.脑的下端与脊骨空里髓相连

脑的下端与脊骨空里髓相连。《难经·第二十八难》曰:“然,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即指脊骨空里髓在上椎处(风府)与脑相连。这一结论,应属解剖之所见,意义非同一般。因其不仅证明脊骨空里髓的上端与脑的下端在上椎处相连,而且它是提出“脑经络系统”概念的确切证据。3.脑与头面、五官经络相属络

脑与头面、五官经络相属络。《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灵枢·卫气第五十二》曰:“头气有街……气在于头者,止之于脑。”即指头和脑之间经络有联系。《灵枢·大惑论第八十》曰:“精之窠为眼……而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之论述,证明眼的经络与脑有直接联系。(二)脊骨空里髓

脊骨空里髓,连脏腑经络,外络肢节经络,上通脑。

脊骨空里髓是“脑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脑经络系统”的“枢纽”。

脊骨空里髓的发现,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对“脑经络系统”的重大发现,脊骨空里髓的发现,使“脑经络系统”有了脊梁,有了枢纽,有了大脑。

有关脊骨空里髓之内容,在经文中有多处描记。现分脊柱、椎管、脊骨空里髓体味古人的描记。1.脊柱

经典医著中描述的背骨、上骨、脊骨、椎骨、尾骶、尻骨即指人体的脊柱。《灵枢·骨度第十四》曰:“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该段经文描述的上节、背骨、膂骨、尾骶骨即指脊骨。总的脊骨,现代医学称脊柱。2.椎管

在经文中已描述了“椎管”。《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曰:“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经文中论述了脊骨上空和下空的具体位置,说明古人已清楚地知道脊骨上空和下空之间为脊骨空。脊骨空即指脊椎管,简称“椎管”。3.脊骨空里髓

经文中对脊骨空里髓有多种描记(述),其中有髓、督脉、经络之海、经络之枢……现分列其描述。(1)髓

在经文中多处描记脊骨空里为髓。《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脑为髓之海。”《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曰:“髓空在脑后三分……”《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曰:“刺脊间中髓为伛。”即是佐证。(2)督脉

古代医学家称脊骨空里髓为“督脉”。《难经·第二十八难》曰:“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经文中“下极之俞”是指长强穴,即尻骨下端之空。“并于脊里”即是就在脊骨空里。“上至风府”即是在脊椎管内(脊骨空内)上至上椎(风府穴水平)。“入属于脑”即是在上椎上缘处与脑相连。从督脉完全位于椎管内,在上椎上缘与脑相连,证明《难经·第二十八难》描述的督脉,就是脊骨空里髓。有关督脉之论述意义比较大,因其位置精确,属解剖观察之结论。将其命名为督脉,特别指出脊骨空里髓能总督全身之经络,因“督”字即是总督之意。(3)海

古人又称脊骨空里髓为经络之海。《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针灸甲乙经·奇经八脉》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皆是佐证。(4)枢

经文中有将脊骨空里髓称其“枢”。《针灸甲乙经·卷三》曰:“悬枢在第十三椎下间。”即是佐证。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医学家们早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描记了人体的脊骨、脊椎、椎管及椎管内的髓。确定在上椎上缘处与脑相连,下端悬吊在第十三椎下间。明确指出脊骨空里髓为“脑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督脉、髓、海、枢等。二、周围部分

“脑经络系统”除“中枢部分”外,皆属“周围部分”。《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之论述的经络,皆属“周围部分”。(一)脏腑经络

“脏腑经络”位于胸腹之内,分布在脏腑。它会于脊骨空里髓,上通脑,外络肢节经络。

在经文中没有专门章节论述“脏腑经络”。但是,从零散的描记中可知与脏腑有关的经络比较多,其中主要是冲脉、任脉。有关冲脉和任脉,有分开描记的,也有合在一起描述的。其中合在一起描述的不仅表明古人对此有进一步认识,而且有另外的含义,现列述于后。《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针灸甲乙经·卷二·奇经八脉》曰:“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从两段经文可知,冲脉、任脉完全位于胸腹之内,分布在脏腑,上行时进入脊骨空里,与髓形成经络之海;再往上会于咽喉水平,往上与脑相连,别外络唇口。(二)肢节经络

“肢节经络”布满躯肢呈网络性,双侧对称为节段性;会于脊骨空里髓,内与“脏腑经络”相连,上通脑。现据经文中对肢节经络相关描述的真实含义,进行归纳、整理和表述,概括为:1.头颅五官经络

“头颅五官经络”多数入颅直接与脑相连。因头和脑之间经络有直接连系,所以头盖部的穴位才能对脑的病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就是佐证。《灵枢·卫气第五十二》曰:“头气有街……气在于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大惑论第八十》曰:“精之窠为眼……而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即是部分佐证。2.颈部经络

“颈部经络”分布在颈部,会于脊骨空里髓,再而由此往上通向脑。3.上肢经络

上肢的经络,基本纵向分布在上肢内外;会于脊骨空里髓;与头面颈胸背部经络有密切联系,向上通于脑。4.上胸部经络

上胸部经络分布在胸前及大椎至五焦间;内与心、肺有特殊联系;向上通向脑。5.下胸部经络

下胸部经络分布在上腹部和背第六焦与十二焦之间;其内主要和六腑联系;会于脊里髓;往上通脑。6.下肢经络

下肢经络主要纵向分布在下肢内外;会于脊骨空里髓;内与六腑有联系;往上通向脑。7.腰骶部经络

腰、骶部经络,分布在下腹部及腰骶部,内与大肠、小肠、泌尿生殖器官有连系;会于脊里髓,通向脑。

关于肢节经络,在经文中没有这种分类和描记法。本书主要根据“脑经络系统”在全身分布及特征,突出节段性支配;结合古代和历代针灸家,在临床针刺穴位治疗脏腑和全身多种病证的习惯用法和实际经验,进行分类和描记的(这一类内容以后在针刺部位和治疗篇中还要论述)。因此本描记之方法,不仅符合“脑经络系统”的分布范围和特征,而且在临床非常实用。

关于每个部位之经络,没有进行详细论述,因在经文中,古人详细描记在全身300多个穴位治疗病证的方法和经验,全身300多个穴位,就是常用针刺肢节经络的点。这些针刺经络点,以后在腧穴和治疗篇中,还要详细具体论述,在此不赘。第二节 生成、功能一、生成

“脑经络系统”在胚胎发育早期即开始形成。《灵枢·经脉第十》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即是佐证。二、功能

“脑经络系统”的功能是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为了便于描记,分脑、脊骨空里髓、脏腑经络、肢节经络论述。1.脑的功能

脑的功能是“脑经络系统”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它既是“脑经络系统”之大海,又生神、藏神、主神。《灵枢·天年第五十四》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应有脑),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本神第八》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应为脑),心(应为脑)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曰:“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坏,荣泣已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即是部分佐证。2.脊骨空里髓的功能

脊骨空里髓的功能很重要,它不仅是经络之海,而且传递脏腑、肢节与脑的信息。《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指脊)里,为经络之海。”《针灸甲乙经·卷二·奇经八脉》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即证明脊骨空里髓为经络之海。另《难经·第二十八难》曰:“……督脉……”《针灸甲乙经·卷三》曰:“悬枢在第十三椎下间。”证明脊骨空里髓为中枢部分,统管经络之功能。3.脏腑经络的功能

脏腑经络支配脏腑,并通过脊骨空里髓,通达脑;又接受脑的指令。《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针灸甲乙经卷二·奇经八脉》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即是部分佐证。4.肢节经络的功能

肢节经络的功能主要司知觉,理运动,分别传递各自的出入之信息,调节、执行神的控制及指令。《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即是佐证。5.脑经络系统的功能

“脑经络系统”之功能,应是“脑经络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合。因为它是人体的主导系统,是神生成、神主宰一切的系统。因此,它能保持人的健康,决定人的死生。具体讲即“决死生、处百病、行神气、调阴阳、司知觉、理运动、掌全身、保健康”,文中内容即为佐证(文中司知觉,理运动在论述功能时谈的比较少。主要依据“经筋”及其他病证出现疼痛、不仁等判断其功能)。第三节 病损

“脑经络系统”之病损是严重而复杂的,应该明确认识和认真论述。关于“脑经络系统”的病损,在中国针灸学中,从来没有系统论述过。现在提“脑经络系统”病损,应该是填补了中国针灸学的一个空白。既然过去没有系统描述过这方面内容,就没有现成的文献为依据。目前要论述“脑经络系统”病损,只能根据古代医学家常描述的病候和损害,进行整理和归纳。为了便于描记和应用,仍分脑、脊骨空里髓、脏腑经络、肢节经络进行列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