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女孩养育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5:05:57

点击下载

作者:辛芝荣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0~6岁女孩养育法

0~6岁女孩养育法试读:

前言

0~6岁是一个人基本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

女孩和男孩不同,她们大多敏感、胆小,爱耍小脾气,喜欢关心别人……她们没有男孩子皮实,她们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女孩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男孩是不一样的,因此,父母要根据女孩的特点,采用女孩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养育女孩。

根据一项对全球300多名成功女性的调查发现,这些成功女性大多镇定自若、坚强自主、勇往直前、乐观向上。这些品质的形成,与幼年时期父母对她们的教育和培养息息相关。

有的女孩虽然看起来身上有不少缺点,但这并不代表她们不能经受挫折,也不代表她们不能变得坚强、独立。只要父母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即使娇弱如花朵一样的女孩,也可以成长为内心强大的参天大树,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将来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

为了帮助更多父母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有内涵、有修养、有道德、有学识、性格开朗、头脑聪慧的女孩,本书从9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女孩的内心世界,并告诉父母如何用“爱”来培养女孩乐观、独立、合作与抗挫折等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女孩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等,从而使她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孩。相信父母们在阅读完本书后,能更多地了解女孩的特点,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育方法。 第一章养育女孩不可忽视性别教育“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是传统的性别标准,但近年来女孩中流行起了“中性风”。男孩越来越女性化,女孩越来越中性化,这使得性别教育更紧迫、更重要。3岁前要让孩子知道她是女孩

有些父母认为,女孩就是女孩,这是很自然的事,女孩的性别教育是件很简单的事,没有特意教育的必要,其实不然。父母对女儿进行性别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她知道她是女孩,更要让她知道什么才叫作女孩。曾有专家特别强调,父母对女孩的性别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性别教育是性教育的基础,良好的性别教育有助于女孩形成健全的人格。

女孩在3岁左右,就开始意识到了性别角色,但她们只能理解“男女有别”,却不知其中的道理。到了6岁左右,女孩就会逐渐形成性别观念,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人群形成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渐渐明确男女有不同的着装、性格、举止等,心理性别也逐渐成长。如果父母此时不正确地引导女孩的性别意识,女孩的性别发展可能就会出现偏差。

6岁的小婵除了名字像一个女孩,其他没有一点女孩样:寸头、运动服、运动鞋,俨然就是一个男孩子的装扮。小婵就是别人口中的“疯丫头”,像男孩一样调皮得不行,还喜欢和男孩一起玩耍。而这一切无不与小婵的家庭教育有关。小婵生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两个堂哥,一个表哥,从小父母便把她放在男孩堆里养着。为了方便照顾,他们还给小婵穿男孩的衣服,剪男孩的发型,玩具也都是表哥、堂哥的各种汽车、枪等男孩子喜欢的东西……小婵越大就越像个男孩子调皮捣蛋,行为也越来越像男孩子,父母这才意识到自己养的是一个女孩,心里非常着急,也非常后悔没有把小婵当女孩养。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长得快,衣服买了穿不到两个月就要换了,因此都是从大一点的孩子那里拿过来的。有些父母为了方便,就拿了男孩的衣服给女孩穿,还把男孩的玩具给女孩玩,以为女孩还小,不会有影响,其实这并不可取。虽然一时之间能够节省一定的开支,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女孩性别意识的养成。

女孩的性别意识越早培养越好,性别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那么,父母该如何着手对女孩进行性别教育呢?

1 对女孩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父母都倾向于保守、含蓄、传统,对性别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性别教育可有可无,最主要的是羞于启口对女孩进行性别教育。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必须明白,性别教育对女孩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当今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果父母不及时地对女孩进行性别教育,那么女孩就会受到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无法正确地对待两性差异。

然而,有些家长谈“性”色变,自己都无法端正对性别的认识,更别说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了。可是小时候性别教育的缺失,对女孩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对性别教育的认识,以身作则,补充这么多年以来对性别认识缺失的知识,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性别教育方式,对女孩的性别认识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她从小就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女孩。

2 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引导,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让女孩从妈妈的身上认识女性的角色,从爸爸的身上认识男性的角色。

6岁的晓晓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孩,说话细声细语,是一个典型的小淑女。从晓晓一出生,父母就非常重视对晓晓进行性别教育,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用自然情景和生活习惯来加强晓晓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例如,妈妈只要一出了卧室门,穿着就非常优雅;虽然晓晓长得很快,很多衣服都没穿几次就要重新买,但妈妈还是很用心地给晓晓买一些花裙子、蝴蝶结、小鞋子等,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并告诉她:“你是一个女孩子,就应该穿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时爸爸加班回来,情绪有点低落,妈妈对晓晓说:“宝贝,我们一起去安慰安慰爸爸吧,女孩子要细心、温柔。”

一次,晓晓和大她三岁的表哥在门前玩耍,奶奶需要爸爸帮忙把一块石头挪开,爸爸喊表哥过去帮忙。晓晓也想过去帮忙,但爸爸对她说:“这是男孩子应该做的,男孩子比较有力量,你还是去帮妈妈收拾玩具吧。”

在爸爸妈妈一次次的教育之下,晓晓在潜意识中形成这样的观念:女孩子就应该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像妈妈一样优雅漂亮;而表哥是男孩子,就应该有力量、坚强,像爸爸一样坚强、稳健。

晓晓的爸爸妈妈给她树立了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让晓晓在生活中领悟到男女有别。妈妈的温柔体贴和善解人意,是女性的一种美德。而爸爸身上的男性特征,让晓晓看到了男性身上的力量和坚强。显而易见,这样的家庭教育对晓晓的性别意识教育非常有帮助。

3 明确地告诉她“男女有别”

研究表明,父母是女孩性别教育的启蒙老师。女孩6岁之前,主要接触的对象是父母,所以父母的性别教育对女孩非常重要。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告诉她“男女有别”的道理,给女孩上好性别教育的第一课。

3岁的小玉是一个模仿能力很强的女孩,看到别人做什么,她便开始模仿。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妈妈带着小玉出去踏青,同行的还有妈妈的朋友及其4岁的儿子小强。走了一会儿,小强要尿尿,他的妈妈便带着他跑到路边的大树旁边小便。看到这样的场景,小玉好奇地跟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他站着小便,而我要蹲着小便呢?我也要站着小便。”说完,小玉也跑到大树下,模仿小强孩站着尿尿,结果裤子全被尿湿了。

妈妈很尴尬,但也被小玉的行为给逗笑了。妈妈并没有嘲笑小玉,而是温柔地对她说:“小玉,你是女孩子,哥哥是男孩子,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男孩可以站着尿尿不会尿湿裤子,但女孩不一样,是因为……”妈妈循循善诱,让小玉明白了男女有别的道理。

看到女儿因为好奇而模仿的行为,明智的妈妈并没有盲目斥责,而是借此机会进行了性别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能让女孩自然地明白性别不同,行为动作也不一样的道理,父母不妨借鉴参考。4岁让孩子接受性教育刚刚好

一项调查问卷显示,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曾被孩子问过“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但真正认真去回答孩子这个问题的家长并不多。因此出现了“是充话费送的”“垃圾桶里捡来的”“从腋下生出来的”等等开玩笑的答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父母也慢慢意识到了性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父母并不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性教育的概念太狭隘,其实性教育的范围很广,包括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也包括让孩子明确地了解一些相关的性知识。研究表明,爸爸妈妈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比让孩子自己通过其他渠道来了解这些知识更能让孩子受益。对有些家长来说,性教育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性教育往往是被排除在外的,这对孩子的成长特别不利。

待孩子慢慢长大,父母要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法预知孩子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性侵幼童”事件频频发生,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根据女孩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性教育方式,把性教育知识传授给孩子,从而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1 家长要及时对女孩进行性教育

教育专家指出,对女孩进行性教育的最佳年龄是4岁左右。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女孩越小进行必要的性教育,进入青春期后,就越能自然大方地接受学校里面的性教育,而不是采取逃避的形式,这将对她的青春期成长非常有益。

有生物老师指出,初中二年级生物课程有一节说的是人体,在上这一节课程时,很多学生都感觉很尴尬,也对这一节课程很排斥,这是因为他们从小未接受性教育或者接受了被歪曲的性教育,当性第一次出现在课堂上时,他们也采取歪曲的态度去面对。因此,父母应该和孩子认认真真地谈性,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种种变化,这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14岁的云云成长在一个开放的家庭,从她4岁开始,妈妈便自然地给她讲解性方面的知识,和她一起交流女孩之间的秘密。而14岁的雯雯成长在一个比较保守的家庭,她的父母从来都没和她说过有关性的问题,每次她问妈妈关于性的敏感词,妈妈都敷衍了事,因此,对于性,她只是通过道听途说了解的。

有一天,雯雯向云云哭诉说:“我快要死了,我怀孕了。”

云云不明白地问她怎么回事。

雯雯脸憋得通红,半天才说:“听说女孩子来月经时被男孩子碰到就会怀孕,刚才我不小心碰到了我们的数学老师。”

云云听了哭笑不得,向她解释:“你傻啊,怎么可能呢……”

雯雯仍是不信,云云没办法,只得把雯雯带回家,让妈妈来开导好朋友。

雯雯从云云家里出来后,由衷地对云云说:“你妈妈真好,要是我妈妈也这么开明,我也不会闹那么多笑话啦。”

不难看出,例子中父母不同的性教育态度对女孩的成长产生了全然不同的效果。良好的性教育,对女孩的性心理发展非常有利,更有利于女孩的身心健康。作为父母,如果实在难以开口向女孩进行性教育,可通过电视或书籍来引导。但不管怎样,请给女孩一个指引,不要让女孩自己去摸索。

2 请善待孩子小时候的“爱情”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玩过家家游戏时最好的那个搭档是谁吗?

过家家是每个人的记忆,女孩子特别热衷,对身边的人物和生活方式简单地进行模仿,让孩子们创意无穷,但过家家的意义远不止此。如果利用得好,这是一个很好的性教育契机,父母适时的引导,对女孩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天傍晚,兜兜和小伙伴在门口玩过家家,兜兜的角色是小公主,隔壁家的小男孩是小王子。正如童话里的故事,王子遇到了公主,就走到了一起,在游戏中也如此。

当兜兜和小男孩手拉着手幸福地游戏时,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电视上面的王子遇到公主,要亲嘴,然后结婚的。”小男孩附和说:“是啊,我看到的也是这样,我们也亲嘴、结婚,好吗?”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听了,急忙走出去,温和地对这群可爱的小伙伴说:“小朋友们,结婚、亲嘴是大人的事情,你们还小,公主和王子只要拉拉手就行啦。”“对哦,公主和王子小时候就拉拉手,等我们长大了再结婚。”兜兜听了妈妈的话,和小男孩拉拉手。

在过家家游戏中,父母看到女孩和同龄人“谈情说爱”时,如果觉得很搞笑,并觉得无所谓,不加引导,那么孩子就不知道什么能模仿,什么不能模仿。面对这种情景,父母可以像兜兜的妈妈那样,合理地引导,善待孩子小时候的“爱情”,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 不要敷衍孩子的尴尬问题

四五岁的孩子就像“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总是很多,且问的又是一些令家长感到头疼、尴尬的问题。例如:小孩子看到动物交配的画面时,就会问“它们在做什么呀?”“为什么女孩子没有小鸡鸡?”……在所有让父母退避三舍的问题中,首先最想逃避的是有关“性”的,父母会无所适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字眼去描述,因此会用无关紧要的回答来敷衍孩子,或者直接回避。

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最好立即回答,而不是拖延,如果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就让孩子等一等,不要敷衍或逃避孩子的问题。孩子正是因为无知才会提出问题,父母的尴尬只会增加孩子的好奇心,导致孩子的性早熟。

总之,父母面对孩子提出的尴尬的性问题时,不必不好意思,更不要敷衍了事,应大方面对,坦诚回答,因势利导,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接受性教育,这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很有好处。女孩应该有一个公主世界

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公主总是高贵的,是被众人宠爱的。

当女孩还只是婴儿的时候,她就开始渴望着像公主一样,渴望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用哭声唤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希望被无条件地接纳,被关注和被人爱。

当女孩长大一点,刚懂得什么叫作美,就开始偷偷地踩上妈妈的高跟鞋,挑选漂亮的衣服,渴望佩戴宝石一样亮闪闪的项链。此时,如果妈妈刚好给她买了一件公主裙,她便视若珍宝,心里乐开了花。

再大一点,听着童话故事长大的女孩,开始期盼着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就算自己不是公主,也总梦想着有穿上水晶鞋的那一天。

用整块水晶雕琢出来的鞋子,承载着女孩整个幼年期的梦想。而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公主梦对女孩的成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和接纳女孩的公主梦,并给予适时的引导,那么女孩的公主梦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贞贞是一个懂事的女孩,但她整天待在家里,从来不运动,体育课也是糊弄过关。有一次她小姨看她待在家里,便带着她一起去公园运动、跑步、压腿、压胳膊。她看着小姨毫无压力地做着这一系列动作,心里无比地羡慕,便称赞说:“优美的压腿姿态,真像一个公主的感觉。”从此之后,贞贞对运动产生了别样的兴趣。

所有美好的姿态都被女孩形容成了公主的模样。然而世上真正的公主屈指可数,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小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寻找做公主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穿上飘飘欲仙的公主裙,在万众瞩目中表演,有着优美的姿态,等等。在一个小女孩的世界里,公主永远是最美丽的,受人宠爱和被人赞美的。

随着女孩的成长,健康的公主梦会内化为一种自我认同、自尊、自信,让她懂得爱自己,找到自身价值,它在一个女孩健全人格的塑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等女孩慢慢地长大了,形成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到那时,是不是公主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她已经能够爱自己,尊重自己,学会爱他人,尊重他人,并适应集体生活,扮演社会角色,有了责任感……

但若父母不懂得、不接纳,不能好好爱孩子,认为孩子的公主梦很荒谬,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她的性格塑成就有可能会受到阻碍。甚至有些女孩对追求公主梦比较执着,如若她的生活中缺了这一块,她就只能靠幻想,或者靠外界提供的一些假象来爱自己,比如醉心于物质生活,极度追求奢侈品等。在她们的内心世界里,自我价值感很低,她们要么靠各种幻想来麻醉自己,要么表面坚强而内心脆弱。

女孩要有一个公主世界,但父母也要明白公主梦的界限是什么。倘若女孩从小被过度照顾和溺爱,那么她就可能不愿长大,希望永远做父母身边的公主。等她们长大以后,她们给人的感觉会是弱不禁风、乖巧、自恋,个性风格与生理年龄不符合。而且,她们很有可能选择“卖萌”“啃老”“不肯结婚生子”的生活。

因此,正确地引导孩子的公主梦,充分地认识宠爱和溺爱的区别,将一个天使一样纯洁可爱的小姑娘塑造成一位拥有人格魅力的女性,是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首先,3岁之前,一定要给女孩公主般的关注和爱。这种爱,不是物质上的无条件满足,而是情感上的无条件接纳。如果父母只注重在物质上给孩子无条件的满足,就容易养出自我价值感低的物质女孩,不利于女孩健全人格的形成。只有在情感上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也是值得被爱的,从小建立起自信、自尊。

其次,3~6岁是女孩爱美启蒙的敏感期,爸爸妈妈要适时地给孩子准备一些漂亮的公主裙、头饰和鞋子,满足女孩最初的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她可以从中获得一份自信和自尊。与此同时,爸爸妈妈要多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她明白真正的公主除了漂亮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她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坚强、勇敢、智慧、有责任心……让孩子在这样的榜样的熏陶下,逐渐成为一个个性丰满、人格健全的人。

最后,请不要用“孩子还小”的借口来过度地照顾和溺爱女孩。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养育,只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有多伟大,并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然而,女孩和男孩一样,也需要自立,切忌用你的溺爱去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告诉孩子隐私部位别人碰不得

家有女儿,在教育上还真的不是一件省心的事。

近来,关于女孩子在幼年或者童年时期被性侵的报道呈上升趋势,幼女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家长的注意,如何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成了让父母很担心的问题。孩子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每天接触的范围小,就不加以重视,其实很多危险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因此,在孩子稍微懂事的时候,父母就要开始教育她成为一个开朗、敢表达、胆大心细、聪明勇敢又具有危机意识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小月三岁多,刚上幼儿园小班。从她两岁多开始,每次洗澡的时候,妈妈都会告诉她:“屁屁是羞羞的地方,别人不可以看也不可以摸。”每次洗澡,妈妈都引导她自己洗屁股。可是最近她跟比她大三岁的堂哥一起玩,有一次堂哥在她屁股上画画,而且是她撅着屁股配合画的。妈妈知道后很生气,打了她一顿,并再三告诉她不能让别人碰屁屁的。

可是没过两天,他俩又在一起玩的时候,堂哥把门反锁,把她屁股上和身上都抹了润肤露。因为她很希望跟堂哥一起玩,所以堂哥让做的事情她都不会拒绝,而且还特别听话地保密,直至妈妈再三询问,她才开口告诉妈妈。妈妈很苦恼,不知该如何教导小月才能让她明白自己身体私密的地方别人是不能碰的。

后来,妈妈才明白自己对小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虽然已经对小月进行了初步的性教育,但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妈妈却有所疏忽。而对小月犯的错,妈妈采取又打又骂的形式,不仅不能让小月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反而让小月反感自己。妈妈决定静下心来和小月聊聊:“小月,我们不能让别人看自己的身体,尤其是爸爸妈妈之外的人,堂哥也不可以。爸爸妈妈看你的身体,是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照顾你,并教你认识关于身体的科学道理。但是等宝宝六岁之后,也不能再让爸爸看自己的身体了,因为爸爸是男人,而你是女孩。那时候要是有身体上的疑问,你可以问问妈妈,或者我们一起查资料,解决问题。”

接着,妈妈又进一步教导小月:“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能让别人看、不能让别人摸的地方,在女孩的身上,乳房、屁股和生殖器这三个部位是别人绝对不能碰的地方,要是有人碰了宝贝的这三个部位,宝贝一定要拒绝,并且要告诉妈妈或者老师。而且,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这三个部位,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别人看了会嘲笑你和不尊重你。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也尊重别人,不能让别人看,也不看别人的这三个地方。否则,他就会伤害你,记住了吗?”

很多父母可能会遇到以上问题,明明已经多次教育孩子要保护自己,但是到了实际生活中,孩子还是会忘了父母的教导,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父母要像上面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让孩子彻底明白为什么不能让别人摸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以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受到伤害,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呢?

1 送给女孩防身锦囊

有调查显示,对孩子实施性侵害的加害人,六成以上是孩子熟悉的亲属、邻居、老乡等,他们利用熟人的友善和信任,接近并伤害受害人,且不少人多是利用受害人的好奇心或给予小恩惠进行引诱。很多父母都疏忽和放松了这方面的防范,加上女孩不懂得自我保护,性教育的缺失,使得女孩更容易被侵犯。因此,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能因难以启齿而让孩子受伤害。

具体而言,爸爸妈妈要给孩子以下几个防身锦囊:(1)父母应该告诉女孩一些关于身体的科学,让女孩认识到自身的身体构造和男孩的不一样,提高女孩的自我保护意识;(2)父母要做女孩的倾听者,让女孩遇到特殊的情况,一定要告诉父母,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学会向家人求救;(3)要及早地让孩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遇到坏人时,要机智地脱身,想办法保护自己。

2 让女孩学会做“带刺的玫瑰”

女孩天生乖巧,有时受到欺负,也不懂得反抗,更不敢跟家里人说。虽然说乖巧的女孩惹人怜,但是这种女孩不太适应这个社会,反而是带刺的玫瑰般的女孩更适合这个开放的社会。父母一定要让女孩做“带刺的玫瑰”,长一点“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 让女孩大胆地说“不”

很多女孩不懂得拒绝别人,担心她的拒绝会伤害别人,或者因为自己的拒绝让自己失去了别人的关爱。因此,明智的父母要多给孩子关爱,让孩子不因缺爱而去向其他人索爱,更要训练孩子说“不”的勇气,培养孩子坚持自己的原则,给孩子一个底线,如若别人触犯这一底线,就要坚决拒绝,不给别人留下任何伤害自己的机会。 第二章女孩更需要关爱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孩子最害怕被爸爸妈妈冷落。精神上的满足是物质所无法替代的,与物质相比,孩子更需要父母对她精神上的关注。0~6岁,是为孩子未来人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家长们该如何在这一重要的时期内给予孩子最初的爱呢?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说:“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但拉近了与孩子的物理距离,更拉近了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它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民主、平等的态度和对孩子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诲,接受父母的忠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父母习惯站着斥责孩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训孩子,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转变态度,遇到事情的时候主动蹲下来,和孩子处于同一个高度,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建议是出于平等的关爱,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责,这样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母的建议和批评。

一个圣诞节的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晚会。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妈妈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带着女儿穿梭在晚会中,她以为女儿肯定也会和她一样开心。可是,没过多久,女儿就开始厌烦,拖着妈妈想要回家。妈妈开始还很有耐心地哄着,但多次之后,女儿生气地坐到了地上,鞋子也被甩到一边。

妈妈很气愤地训斥女儿,蹲下来给女儿穿鞋子。在她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终于明白了女儿为什么感到厌烦,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而此时在她眼前的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

这是一个题目为《蹲下来和孩子讲话》的小故事,在现实当中,父母总习惯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大人与孩子的一个身高差距,视线和眼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像小故事里面的女孩和妈妈,两个人虽然是同在一个范围以内,但两个人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生活中,由于父母与孩子的阅历不一样,很多想法也会不一样,但有些父母不会尝试着去与孩子沟通、商量,而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愿望,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其实,如果父母真想让孩子听听自己的建议,需要父母与孩子在心灵上的平等交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蹲下来,与孩子处在同一个高度再开口说话,孩子就可以从父母的眼里看到爱意、真诚和平等,而不只是听到不耐烦和焦急的语气,孩子也会认真地听爸爸妈妈说话,而不会心不在焉。

三岁的丽丽每次做错了事,妈妈都会气急败坏地训斥她,还不时地用手点着她的脑袋。每当这个时候,丽丽都低着头,不看妈妈,眼睛瞟着旁边的玩具。下一次,丽丽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有一次,妈妈又在斥责丽丽乱扔玩具,爸爸看到了,阻止了妈妈,一手抱起丽丽,让丽丽和爸爸同一视线,然后才问:“丽丽,你怎么乱扔玩具呀?”丽丽奶声奶气地说:“我不想玩它们了。”

爸爸把丽丽放下来,拉过玩具收纳筐,蹲下来温柔地跟丽丽说:“宝贝,以后哪个玩具不想玩了,就把它放到这里,好不好?”“爸爸,为什么要把‘小公主’(一个芭比娃娃)放到篮子里面呀?”丽丽一脸茫然地问。“因为篮子是它们的家,是宝贝所有的玩具的家,它们陪宝贝玩够了,宝贝要送它们回家。就像爸爸妈妈带宝贝出去玩一样,我们也要回家,要不宝宝会不开心,是不是?”爸爸耐心地解释。“原来这样呀。”丽丽恍然大悟地说。

爸爸又接着说:“是的,宝贝,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好不好?下一次我们玩的时候,再邀请它们出来,玩完了再送它们回去,好不好?”丽丽爽快地答应了,两人便开心地收拾起玩具来。妈妈在旁边惊呆了,以前叫丽丽收拾玩具,丽丽都是任性地坐在一边,不肯收拾,爸爸的教育反而起作用了。

之后,丽丽再也没有乱扔玩具,而是每次玩完之后都会认真地把玩具放回收纳箱里。

很多妈妈可能像例子中的妈妈一样,以为女孩只听爸爸的话,而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不然,是因为爸爸的说话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交流,孩子才愿意把心中的疑惑告诉大人,而爸爸用更婉转的方法告诉孩子需要做到的事情,这样孩子也乐于接受。“蹲下来”这一步很关键,不管孩子的想法对错与否、有无道理,只有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和孩子之间才能更好地沟通,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将会给孩子带来两种神奇的东西。

一是自信。当父母蹲下来和孩子沟通时,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不论是对还是错,如果爸爸妈妈都愿意平等地去对待,她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感就会比较高,由此带给孩子的将是自信的性格。在未来的成长路上,她们做事情不会再畏首畏尾,因为即使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也愿意去尊重她们,和她们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责,这种孩子的性格一般也是乐观和积极向上的。

二是信任。当父母蹲下来时,就拉近了和孩子的心灵距离,更容易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好感。此时,向孩子传达的是一种理解、耐心和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对父母推心置腹,这源于蹲下来可以给孩子带来信任感。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蹲下来”这个物理动作,而是眼神和态度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态度。父母尊重孩子,和孩子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更没有强迫和专制,这是两个平等的生命之间的沟通。另外,把孩子抱起来或者坐下来,让孩子的视线和自己的视线在同一高度,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爱她,就不要一直对她说“No”

一个成年人,如果不管做什么事都只得到一个“NO”,永远得不到肯定,会是何种心情?换位思考一下,孩子如果也总是听到这样的话,而且说这种话的人是自己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她们又怎么承受得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些话:“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啊!”“你真是个胆小鬼!”“你不行呀,太没出息了!”这些话表面看没什么,但其实会伤害孩子的内心,削弱孩子的自信心。长时间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内心脆弱而敏感,自尊心过强。由于内心脆弱、敏感,严重的一些孩子可能会上升为厌恶整个社会。

4岁的诺诺近来有点反常,每次和爸爸妈妈去外面,都不愿意回家。

一次,妈妈带诺诺去超市,准备回家的时候,诺诺找各种借口不愿意回家。妈妈奇怪地问诺诺:“宝贝,怎么啦,婆婆在家里等我们回去吃饭呢。”

诺诺说:“妈妈,我不要回家,我们在外面吃好不好?”

妈妈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婆婆欺负诺诺了吗?诺诺怎么好像不喜欢婆婆呢?”

诺诺低声细语地说:“妈妈,婆婆总是对我说‘不行’,我玩玩具‘不行’,我唱歌也‘不行’。”原来自从婆婆来了之后,限制了诺诺的很多自由,婆婆本意是好的,却引起了诺诺的反感。

孩子就像是一个不受拘束的小动物,正是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且乐于探索的年龄,喜欢亲自去发现和体验,也许结果不那么美好,可是对孩子来说,过程更让他们感到奇妙。如果此时父母出于对孩子好的目的,总是用“不行”“不要”“不能”等否定回答来制止孩子的游戏和玩耍,就会造成孩子的逆反。

有研究发现,宝宝从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和判断能力,不能一味地对孩子说“NO”。

当然,父母也不能完全放任孩子,重要的是怎么让她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而不是简单地对她说“NO”。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不让孩子做的事情,反而使得孩子更加积极地去做。

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健康、快乐,有主见和好品行的人,父母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一味地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不要一味地对孩子的行为说“NO”。具体方法如下。

1 不要仅仅是简单地对孩子说“NO”,要说出理由

到了睡觉的时间,4岁的茜茜看到电视柜上的软糖,拿下来一定要吃。妈妈说:“不行。”茜茜歪着脑袋看着妈妈说:“是软的糖糖,不是硬的。”原来自从上一次茜茜吃糖卡住之后,妈妈便不再让她吃糖,于是她天真地认为硬糖不能吃,但是软糖能吃。“茜茜准备睡觉了,不能吃糖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本书,接着说,“来,妈妈要讲故事了。”茜茜果然被吸引了过去,妈妈指着书中的一条毛毛虫对茜茜说:“你看这条虫虫,它爬得慢慢的,也长得小小的,可它慢慢地爬到了大树上,一点点地啃着大树干,大树被啃了一个大洞,慢慢地就把树心给啃空了。这棵树就枯萎了。”

茜茜听得很认真,妈妈又引申地说:“有一种虫虫专门爱吃小朋友牙上的糖,如果小朋友在睡觉之前吃了糖,虫虫就会跑过来啃粘在牙上的糖,啃完糖又会啃牙,小朋友的牙会被啃空的,啃坏了就不能吃东西了,还会很痛呢。到时只能叫医生把牙拔掉,就吃不到更多的好吃的东西啦。”

茜茜好像听懂了妈妈的故事,对妈妈说:“那我明天起床再吃糖好不好?”

很多孩子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但有些事是不应该做的,或者是爸爸妈妈不希望做的,如果厉声制止也许会有点效果,可是孩子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下一次也许还是会做同样的事情。因此,父母可以像茜茜的妈妈一样,通过其他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再通过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告诉她“不行”的道理。

2 直接陈述问题所在,让孩子明事理

每天晚饭后,3岁的飘飘都会和妈妈出去散步。

一天,乌云密布,看似要下雨了,可飘飘还是说:“妈妈,我们去散步吧。”

妈妈看了看天,对飘飘说:“我也想带你去呀,但你看天黑黑的,要下雨了。等明天天气好了,我们再出去散步好不好?”

妈妈通过陈述事实,让飘飘意识到是因为天气的问题不能出去。如果妈妈一开始就说“不行,待在家里玩吧”,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心理。

3 说出了“NO”,就坚定一点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父母不妨先停一停,思考清楚再回答,不要急着第一时间给出“NO”。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你的决定,不要再改变主意。有些父母立场不够坚定,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又会改变主意来顺从孩子的想法,这会不利于父母权威的树立。如果孩子非要缠着父母,父母可以采取“疏忽”的态度,以沉默作答,让她知道说过的话是不能改变的。久而久之,父母说出的“NO”就有了权威性和确定性,孩子也会“知难而退”。女孩为何爱缠人

女孩可爱惹人疼,但父母有时却饱受女孩缠人撒娇之苦,特别是在大人忙得不可开交时,女孩还是要缠着大人陪伴玩耍。

十个月的茹茹非常黏妈妈,她不让妈妈离开她的视线,就连妈妈上卫生间,她也要哭着闹着一起去。晚上睡觉的时候,只有妈妈在她身边,她才睡得踏实。可是只要妈妈一离开,不到半个小时,茹茹就自动醒过来,到处找妈妈;妈妈一进屋,茹茹好像就放心了,又安安分分躺下来睡着了。

上例中的茹茹之所以那么黏妈妈,是因为她正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处于这时期的孩子会积极寻求接近父母。婴儿总以啼哭来引起大人的注意,这是一种感情需要;娇生惯养的女孩离开了父母无法生活,十分依赖父母,总喜欢围着父母胡搅蛮缠,这是一种对安全感的需求。因此,面对“缠人”的孩子,父母不能动不动就训斥、吓唬,或者置之不理,而要充分地关心她,满足她的情感和安全感。另外,父母要适时地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她一步步学会远离父母,给她一个过渡期,让她慢慢学会独立,敢于面对外面的世界。

1 学习育儿知识,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要掌握一定的育儿知识,通过知识的指导,主动去接触、观察、了解、读懂孩子发出的信号,准确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含义,并做出积极的反馈。初为人父母,九年义务教育并不会教给我们育儿知识,大学四年也不会给我们设立一科育儿课程,父母只能通过自学完成这一门功课。

玲玲从怀孕开始,就买来相关的育儿书籍,平时也关注育儿视频,女儿出生之后,便运用到现实的育儿当中。女儿6个月时,玲玲就在家里圈了一块供女儿爬行的“游乐场”。玲玲发现,女儿想爬到远一点的地方拿一个玩具,爬了几步,她便回过头来看着妈妈。玲玲发现了女儿的这种微小信号,每当女儿回头,她都会积极地给予女儿回应、鼓励她。这样,女儿就敢于大胆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因为她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妈妈都会在她身后支持她。

当然,父母在选取育儿书籍时,要有取舍,不能全部照搬书中的内容,而要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有取舍地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2 注重与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

父母不仅要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也要主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提高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孩子想到一起、玩到一起。这种交流的习惯与气氛,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当然,这种交流和互动不是偶然的,而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家庭交流的氛围和习惯。

3岁的洁洁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虽然妈妈住在不远的地方,但妈妈经常以工作为理由,很少陪伴洁洁,洁洁基本几天才能见妈妈一面。

妈妈不在的时候,洁洁特别乖巧,奶奶要求她怎么做,她都会按着要求做。可是只要妈妈在,她就变得胡搅蛮缠,经常以乱扔玩具或拒绝吃饭等行为来引起妈妈的注意,且每次妈妈要离开的时候,她都非要缠着妈妈,不让妈妈走,或让妈妈带她一起走。

案例中的洁洁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是因为平时妈妈与洁洁的交流和互动过少造成的。每个女孩都希望能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长大,可是洁洁偏偏被妈妈推开了,这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只会导致洁洁缺乏安全感,进而寻求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3 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育儿环境,让孩子不再孤独

安全依恋的形成需要整个家庭环境来营造,如果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交流不够,就会因为孤独而缠人。对此,一方面父母要尽量安排出时间来与孩子沟通,增加感情的交流;另一方面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学习、游戏,让孩子的感情逐步独立起来。如果孩子缠人的目的在于得到某种好处,如缠着父母买玩具等,就要视情况而定,要求合理可以给予满足,过分的要求一定要坚决地拒绝。女孩比男孩更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俗语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这是因为女孩在感情方面比较细腻,很懂得父母的辛苦和需求。同样,由于女孩比较敏感和细腻,需要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

当女孩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强烈希望爸爸妈妈能和她经常交流。当她们被冷落时,就常常用哭来表达她们的情感并呼吁家人关注她。这时,女孩还不能表达,爸爸妈妈需要耐心地凑到她面前,陪她说话,或者检查她有什么不舒服,直至她开心地挥舞手脚。

当女孩开始蹒跚学步时,她开始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鼓舞和肯定。她站在原地不敢往前,如果爸爸妈妈微笑地注视着她,并向她伸出双手,她就能跌跌撞撞地走很长的一段路。在爱与关注中,她每做一件事情,都希望得到家人的认可。

可是,很多妈妈过了产假就得重返工作岗位。此时,孩子的生活起居就交给了爷爷奶奶。

十岁的晓洁回忆她的妈妈时说:“我第一次见我妈妈是在我三岁那年,我并不知道她是谁,我奶奶叫我拿凳子给她坐,我直接扔到了她的脚下。”晓洁是一个留守儿童,在她六个月的时候,她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的家,她的父母为了生活而在大城市中奋斗。五岁那年,她被接回到自己的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她看爸爸妈妈的眼神就像是看陌生人一样,即使一起生活了五年,她和爸爸妈妈的交流还是不多。妈妈很努力地想去解开两个人之间的心结,希望和晓洁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可每次妈妈和晓洁说到心里话时,晓洁都眼神飘离,拒绝多和妈妈交心,她们之间好像有什么阻隔着,难以像其他母女那样亲密无间。

其实,阻隔在她们之间的是那五年的分离,是最初的信任。在0~6岁的幼年时期,女孩是特别敏感而脆弱的,她更渴望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护。如果她幼儿时期就离开了父母,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就会在感情上和父母变得疏远。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是女孩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关爱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她性格的缺陷,影响她的一生,且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养育女孩要给女孩足够的爱和关注,但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理性的爱。

1 如果有条件,请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如今大部分家庭中的父母都是职业人员,由于工作原因,不能一直陪伴在孩子旁边,不能亲自带着孩子一起成长。有条件的家庭,会把爷爷奶奶接到身边一起生活或者请保姆来帮忙带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这样可以兼顾家庭和工作,但事实上,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孩子,而是让另外一个人取而代之,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就会渐渐疏远。

另外,请老人和保姆帮忙带孩子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一方面,老人对孩子特别娇宠,无形中养成了孩子娇气的毛病。而且老人的很多教育方式不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如果老人的教育方式和父母产生矛盾,就会造成家庭不和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保姆的责任心和文化水平有限,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很难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给孩子正面的教育。因此,父母要尽量亲自照顾孩子,尤其是在孩子0~6岁期间,是孩子的身体、心理、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交给他人。

2 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和肯定

每当孩子背了一首诗、学会了一首新歌曲,她都希望第一时间向爸爸妈妈展示。得到父母的肯定,她会非常高兴,并且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如果父母不关注孩子,对她的言行或者某些进步视而不见,她满怀期待的眼神就会变得失落,渐渐地疏远父母。

秀秀是一位典型的职场女士,自从产假结束,婆婆来照顾女儿,她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之后,还在忙工作的事情。即使不忙于工作,她也会去参加各种聚会,基本没有时间关注女儿,也不经常和女儿交流。直至有一天,她发现女儿性格乖张,和她之间疏远得像陌生人,她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忽略了她的“妈妈”身份。

有些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赚足够多的钱给孩子一个富足的生活,却忽略了对孩子的爱和关注。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肯定。

3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女孩天生胆小敏感,父母要保护好女孩,给予女孩足够的安全感,让女孩茁壮成长。有些家庭主妇型的妈妈,即使每天都陪着孩子,也无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例如,有时孩子任性吵闹了,妈妈就会训斥说:“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抓你走啦。”“再闹就不要你啦。”妈妈说得轻巧,但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她们会害怕被抛弃,因此她们会更黏人,也时常吵闹,希望以此来引起妈妈的注意。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一些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话,而要让她一直生活在温暖的安全氛围里。给孩子再多的爱都不过分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生的、自然的,这是最原始、最伟大、最美妙的力量。女孩就像是一个小天使,相比调皮好动的男孩,女孩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和疼爱。

周国平说过:“爱和溺爱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当然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不论怎么爱都行,怎么爱都不算溺爱。溺爱和爱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溺爱就是给他创造特别丰厚的物质环境,要什么给什么,但是精神上没有办法,不和他聊天,没有在一起欢声笑语过。但是如果只要精神上有关怀,怎么爱都行,爱不坏的。”然而,很多父母只注重给女孩足够的物质上的溺爱,对她处处满足,事事顺从,或者对她所犯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忽略了与她进行沟通,这种爱会逐渐转变成宠爱、溺爱,对女孩的成长有害无利。因此,父母给予女孩的爱既要丰富,又要恰当。

什么样的爱才是既丰富又恰当的呢?就如周国平所说,给女孩的爱要能够让她的精神更加富足,让她生活在欢声笑语中,变得更加乐观、坚强、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

心心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虽然没有人见人爱的外貌,但是,她的脸上始终挂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

心心长得胖乎乎的,有一次她被小伙伴嘲笑了,她感到很难过、很沮丧。爸爸知道后,特别认真地对她说:“我的女儿胖乎乎的,好可爱,我真想天天给你拍照,把你可爱的样子记录下来。”

心心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时总是输,有时还会被小伙伴们捉弄,所以她就认为自己比较笨。但是,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别人说:“我女儿唱歌非常好听,还会做家务,我觉得她是一个聪明勤劳的好孩子。”

在父母的鼓励下,心心不再认为自己的胖是缺点,也不再觉得自己笨;相反,她慢慢地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优点:懂事、友爱、坚强……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可以转变成孩子的精神财富,成为她追求卓越、奋斗一生的动力之源。

当孩子遇到伤心事时,把她拥入怀里,轻轻安抚她;当她感到害怕时,拍拍她的肩膀,给予她鼓励;当她遇到困难时,与她一起探讨解决困难的方法;当她取得好成绩时,给予她表扬和赞赏……给予孩子丰富而恰当的爱,用爱去充溢孩子最初那单纯而柔弱的心灵,取代女孩内心中的一些负能量,使之成为一生都能够激励女孩奋进的信念。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 给孩子更多理智的爱

幼儿时期的女孩都爱哭,但并不是因为她的心眼小,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批评和惩罚她的时候,她会觉得父母不再爱她了,所以她才会那么伤心。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予女孩更多的爱,让她时刻感觉到爱就在身边,且永远不会消失,这样,她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坚强、乐观的优秀女性。

需要提醒的是,理智的爱能让女孩更加优秀,而太多非理智的爱往往会阻碍女孩的健康成长。父母要给女孩更多理智的爱,一方面是疼爱但不包办。比如,父母要鼓励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在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给予她足够的指导和关注。另一方面是宠爱但不娇纵。比如,宠爱她,但她如果犯了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并批评,且在批评之后,一定要让她知道,父母还是深深地爱着她的。

2 妈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很多女孩都把妈妈作为模范对象,在生活中,向妈妈学习待人处世方式和生活态度,在各个细节中感受妈妈传递的自我、女人、男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着女孩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妈妈想把女儿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就得先成为这样的人。例如,妈妈总是要求孩子上进,可是妈妈却一遇到事情就畏缩不前,如此教育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勇敢和上进。首先,妈妈要停止抱怨和唠叨,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其次,妈妈要保持女性该有的形象,不要把生活压力转嫁给孩子,逼着孩子成长;最后,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去影响孩子,好的品德是父母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3 爸爸不要忘了要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

很多时候,爸爸不可能像妈妈那样给予孩子细腻的爱,但也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和爱。爸爸要尽可能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爸爸的一句“你真棒”可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如果孩子有一位关注她并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父亲陪伴她,就会变得自信、乐观,做任何事情都会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相反,如果爸爸不善于表达,孩子就会误认为爸爸不爱自己,因而会产生自卑、悲观的心理,甚至会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第三章遵循女孩的心理发展规律

相比喜欢汽车、手枪等玩具的男孩,女孩更喜欢洋娃娃、色彩鲜艳的衣服等美好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女孩看起来比男孩更容易培养。她们心思细腻,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忙这忙那。要培养出正能量的女孩,父母首先要了解女孩,并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陪伴她们健康成长。女孩的心理发展历程,需要你懂

1~1.5岁,女孩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第一次探索。1岁以后,女孩的语言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和身边人的名字,也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各个部位,如鼻子、眼睛、脚等,意识到了身体的感觉,如宝宝肚子痛、打针痛等。她喜欢在家里到处走走,什么都要看一看、摸一摸,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积极探索,广泛、多方面地接触和认识了事物,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运用工具的技能,为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做好了准备。此时,父母只需要收好一切可能出现危险的物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加以阻止和训斥,便会令孩子感到自己的探索是在做错事,也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不但会压制孩子的好奇心,还会在他心里留下自我怀疑的阴影,妨碍他树立自信心,进而失去探索的热情。

1.5~2岁,女孩开始萌发自我意识。这时的女孩虽然还依赖父母照顾,但又常常与家长作对,不断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如果要求达不到就哭闹、发脾气。这些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她的独立愿望越来越强,却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此父母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回应孩子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女孩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但由于知识的缺乏,她经常会提出一些成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有多少?”“是谁放上去的?”……实际上,孩子提问不仅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是一种自发学习、自发思考的行为。家长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这样既可教会孩子各种她感兴趣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3岁,孩子进入“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表现得特别不听话,逆反心理强烈,事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但有些家长不能正确理解,认为孩子变坏了、不乖了,而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这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孩子强烈要求摆脱大人的庇护,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耍,而不愿再事事听从大人的摆布。这一现象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尽量为孩子创造更多发挥独立性的机会。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可以装作不知道,暂时不去理她,或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游戏。这样孩子的反抗心理就能得以缓和,并有助于促进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如果家长对女孩子管教过严,用过多的“不行”和“镇压”来制止反抗,就会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相反,如果为了不让孩子哭闹而一味地取悦、迎合孩子,则会滋长孩子任性、固执等非理性的意志萌芽。

3~4岁,孩子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学会了分享和依赖,还有一点儿恋母的情结。肢体语言相对可以自主控制,步伐较为稳定,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三岁半开始到4岁,孩子多半会变得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甚至会表现在生理上,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会紧张得发抖。她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父母要多陪陪孩子,缓解她的焦虑,给足她安全感。教她一些正确控制情绪的方式,多鼓励她与人交流,消除紧张的情绪。

4~5岁的女孩喜欢各种新鲜事物,此时她的探索心最强,比如对不认识的人、新游戏、新玩具、新活动和新书都十分好奇。此时的孩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她并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父母要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到了4岁半,孩子就学会了讨价还价,她发现大人虽然握有大权,但并非无所不能,因此她要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父母可以提一些有趣的点子,女孩会积极响应,从而提升她的创新、创造能力。也可以读故事给她听,让她在故事中明事理。

5~6岁的女孩变得安静下来,不再喜欢咋咋呼呼,热爱生活,自得其乐,开始懂得遵守既定的规则。因此,父母不妨在此阶段给孩子制订一些规则,让孩子去遵守并形成习惯,例如睡眠时间、阅读时间等。这个阶段的孩子形成了“自我”意识,非常在意自己的隐私权,开始拒绝父母乱进她的房间,乱翻她的东西。她们不会再对陌生的事物有太大的兴趣,也不再为了冒险而冒险。此时的孩子已经懂得了自我控制,基本能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情分得很清楚,也通过尝试去独自完成事情,初步建立了自信。但是,5岁半的女孩因为接收了太多外界的影响,可能会有点迟疑不决和懒散,眼和手的配合不如从前,还不会好好写字。此时,父母无须要求女孩练习写字,因为收效不佳。

其实,父母要读懂女孩的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首先,要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基本特点,甚至整个儿童期的发展特点,统揽全局,知识储备在先。不要孩子6岁了,还用对待3岁孩子的教养方式教养孩子;也不能孩子只有2岁,就用对6岁孩子的要求来要求她。比如,处于“沙、水敏感期”的孩子会非常喜欢玩水、玩沙,如果父母不懂得孩子的这个心理特点,就可能出于卫生习惯或看护方便的考虑制止孩子玩这些东西,让孩子的需求受挫。

其次,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不要被表象迷惑。女孩的表达方式和大人不一样,很多时候她并不愿意用语言去表达或者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有时她会觉得其他方式可能比语言表达更有效,所以父母会经常误解孩子的行为。比如,有时她想让父母陪伴她,给她肯定,可能会用各种夸张的但不是很值得鼓励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当她做错事时,她可能会撒下第一个谎言……如果此时,父母只看到问题的表象,直接去制止她或者叱喝她,她就会感到不被理解。

最后,要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会更加容易理解她的心思。因此,父母要想让孩子的心思更透明,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感受。也许孩子的感受跟自己期待的不一样,但是不要轻易地压制孩子,而要给孩子表达的自由。1~3岁,孩子喜欢自己动手

爱动手是1岁多孩子的特征,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但她只学会了走、爬、跳、拿、摔、丢等动作,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就只好自己动手了。面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她会先仔细看,确定是什么,然后再伸出手“探索”一下,这是她对周围环境的触觉认知。但她的动作还不够熟练,常常东跌西撞,经常会磕碰到自己,很多父母心疼孩子,生怕她会受伤,便开始控制她的行为,不允许她到处乱摸,其实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1岁的小蓓刚刚学会走路,走得东倒西歪的,她每天最大的乐趣是探索家里的一切。从早上一起床就开始这里摸一下那里翻一下,玩具被她扔了一地。磕碰到了,摔倒了,哭了一下,又继续她的探索。

妈妈看着她腿上的瘀青,虽然很心疼,但并不阻止她,而是在地板上全部铺上软软的地毯,在桌子角的地方都贴上软软的护角,把危险的东西,如插座全部收起来放在小蓓够不着的地方,给小蓓打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让小蓓自由地探索她周围的环境,同时也减少了小蓓磕碰受伤的可能性。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