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7:15:52

点击下载

作者:黄匡宇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

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试读:

序言:电视传播进入告别“快餐影像”的精英时代

越过时间的风尘,进入新世纪,电视经历八十多年的发育成长,伴随人们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无处不在的电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群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视频易用技术的普及,电视这一载体同时也成为人们携带信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电视传播开始进入真正的普及时代十年后的今天,承担精英教育的大学电视传播教育则开始进入告别“快餐影像”的精英时期。一、电视传播实现普及的标志:电视节目生产不再是电视专业机构的专利

电视传播实现普及的重要标志是:电视节目生产不再是电视专业机构(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专利,具有专业电视图像质量的摄制设备(DV——Digital Video的简称,DV格式于20世纪末问世,具有500线以上的高解晰度、便携、复制信号零损耗等优点)开始大面积进入市民家庭,普通百姓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成为现实。电视的模拟技术(线性编辑技术)与数字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的高度融合与转换的编辑方式,大大提升了过去电视专业单位所鄙视的非专业设备拍摄的图像质量。普通百姓制作的电视节目开始成为专业电视台关注的信息来源,这是电视传播普及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电视摄制设备技术指标的不断提升和电视摄制设备价格的雪崩式下滑,电视传播的普及性发展必将与日纵深,势不可挡,非专业DV摄制者开始形成市场规模,他们将是专业电视节目制作者的重要竞争对象,随之而来的是专业制作与非专业制作界限将逐步模糊,泛专业化电视节目市场的形成已为时不远。二、电视传播进入精英时代的标志:专业技术精神培育精英人才

电视传播进入告别“快餐影像”的精英时代的重要内容是专业精神引领电视节目生产走向完美,大学电视传播教育进入技术精英水准阶段。

电视传播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电视节目市场的形成,对大学的电视传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技术示范、文化引领的人才需求。我们必须看到,低端价廉的摄录工具(手机、简易摄像机)中产生的“快餐影像”除了让普罗大众哈哈一笑之外,在必不可少的光影声色技术标准规范下,显得毫无技术美感与雅致文化可言,因此,高等院校的电视精英教育势在必行!

从教育技术层面看,大学的电视传播教育有一大部分属于教育技术的内容,综合国内外传播学界对于新闻教育技术的理解,我们应该看到,电视传播教育技术学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专业教师的匹配、实验室的建设),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良好发展,使其熟练地掌握电视传播技术(手段),具有真正制作优秀电视节目的从业能力。大学的电视传播教育的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培养人才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实验教学层面看,大学电视传播教育的实验体系的建设重在对视频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把握。电视传播教育的实验体系一定要改变早期“只讲不练”或“多讲少练”、大多数学生不具备制作电视节目基本能力的被动局面。此种被动局面的形成,既是经费的投入问题,更是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在电视传播教育过程中严重缺失造成的结果。

进入新世纪,进入数字时代,困扰高校多年的电视传播教育的实验困惑开始冰释,教学单位不用再为上百万元一套的电视摄录设备而一筹莫展,数字技术开始模糊设备的图像等级差距,数万元一套的DV+数字编辑摄制设备已经可以满足专业电视台的图像播出质量要求。只要我们的教育实验体系能确立全面的教育技术观,一个教学单位要建立拥有十几二十套设备的数字电视教学实习基地的计划已非难事。鉴于此,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电视课程实习将不再是走马观花、不甚了了,接受过电视传播教育的大学生们将熟练掌握电视传播技术,真正成为专业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的精英后备力量。

令我们欣喜的是,近五年来(2006年至2010年)大学的电视传播教育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正在大踏步前进,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大学的电视传播教育“黑板上开拖拉机”——理论脱离实际、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被动局面正在改善,相关专业院校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认识到专业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他们针对人才市场需要设计出适合大学电视传播教育的实验体系——教师、实验员、设备组成实验教学系统成为视频人才脱颖而出的专业工厂,视频传播的专业主义精神正在逐步养成,大众视频的精英时代正在向我们走近。三、“内容为王,形式是金”是电视节目实现精英完美的必经之途

电视传播进入精英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确立张扬电视传播形式,施行“内容为王,形式是金”的电视精英生产与传播观念。“内容为王,形式是金”的逻辑整合是电视节目创优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形式选择”与“形式阅读”阶段,对以时序形式传播的电视节目来说,节目内容对节目形式有着生死存亡般的依赖;电视语言是节目构成的外在形式,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集合,它犹如一个容器,承载了电视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用语言符号学原理研究声画构成关系,并建立节目语用模型,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选择,而是对科学方法的发现与认定,是电视从业者驾驭电视语言能力提高与完善的标志。“内容为王”是对事物核心内容的强调,“形式是金”是对电视外在样式的强调,两“强”合一,是制作人对电视节目制作、分析、评价应有的双重价值标准,它可以解决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系列观念性、操作性难题。这一双重价值标准也决定着节目“好看”、“好听”的精英程度。实践表明,“好看”、“好听”的精英水准节目必须具备话题的针对性、内容的深刻性、制作的技巧性三个方面的要素。四、《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务实于影像精英教育与影像专业精英传播的有效对接《当代电视摄影制作:观念与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切入,摒弃电视制作生搬硬套电影制作的若干陋习,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讲原理、讲观点、讲操作、讲规律、讲文化,为培养既有技术理论又有精英素养的视频节目制作人才提供范本。考虑到大学的电视传播教育只可能涉及新闻与各种专题节目,假定性的戏剧节目不在本书的系统阐述之列。

大学的电视传播教育开始进入人才培养黄金时期,也是电视传播开始进入真正的普及与提高的时代,希望与成就并存,只要电视传播教育的观念到位,只要电视传播教育技术学的过程落实,我们就可以牢牢掌握电视传播的话语权,就可以实现大学电视传播精英教育与电视专业精英传播的真正对接。第一篇工具篇古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其主要哲学著作之一《新工具》中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三种理解自然的方法,即蚂蚁式的、蜘蛛式的和蜜蜂式的方法。他认为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材料;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身的材料织网;上述这两种方法都把实验和理性分开来了,是不可取的方法。真正的哲学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像蜜蜂那样从花朵上采集花粉,又以自身的能力将其消化。培根的方法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节目构思要变为影像物质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都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手段支持。尽管电视节目制作环节甚多,不可能一个人司职始终,一个真正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必须是一个既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摄、录、编设备,又熟悉节目文本策划、撰写的人,能够“像蜜蜂那样从花朵上采集花粉,又以自身的能力将其消化”,将节目文本和技术平台整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因此,作为一名电视制作人员,要制作出好的电视节目,就必须首先认识、了解并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工具——电视制作设备,这样才能在运用这些设备实现制作构思时得心应手,并在技术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将工具所具备的“能力”开发到极致,这便是技术与文化的高度融合。电视制作系统,就是在将节目素材转变为成品这一制作过程中所要使用到的一系列电视设备的组合。电视制作系统无论是民用级(家用级)还是专业级(广播级),概括来说,大都分为摄影系统(模拟或数字)和编辑系统(模拟和数字)两个部分。本篇从设备的工作原理与流程切入介绍它们的基本构成和操作技巧。尽管品牌、种类甚多,但工作原理与流程差别甚微,阅读本篇时,建议结合已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对照取舍,适时把握住设备的关键细节,你就会感到好懂、好用,得心应手。第一章摄影机系统

电视摄影系统是将节目构思变为物质形态(影像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首要工具。电视摄影系统包括摄像机组合、附件组合两大部分。第一节 认识摄像机:从眼睛与摄像机的相似构成、功能说起

人眼感知影像的构成就如摄像机,其中人的瞳孔就像是摄像机的光圈,通过摄像机表现出来的图像和人的肉眼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从功能上比较两者的区别——一、摄像机不如人眼的劣势

第一,人眼受控于视觉神经,可自动调节瞳孔控制视网膜感光的强弱,摄像机则不能适应在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线下进行拍摄,只能用手动调节光圈才可调到一个适中的感光度。摄像机虽有自动调节光圈大小的功能,在物体光照明暗对比过强时,自动光圈的测光电路都是以强光作为曝光标准,此刻得到的大反差图像会完全丢失暗部的影像纹理细节(图1-1)。图1-1 摄像机则不能适应在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线下进行拍摄

第二,在光线明暗对比不大的场景里,摄像机会看不清景物细节,若在暗处的物体不动作,观众是不易发现的,这是因为镜头中暗处的物体因反差弱而显得模糊。所以,针对电视屏幕幅面相对小的特点,全景镜头的使用不宜太多(编辑时应适当延长全景画面的时间长度),否则会既分散注意力又浪费镜头时间。用全景拍东西时要尽量拍摄引人注目的事物。

第三,镜头记录的事物的物理时间会放大心理时间,所以在使用画面时要尽量节约时间,必须有意识地强化镜头对画面的选择意识,给观众提供可看的东西,引导观众,让他们知道看什么。

第四,摄像机图像固定在垂直与水平二维构成的取景框内,对不垂直的歪斜和不水平的波动反应敏感,摄像机会夸大晃动。镜头视角越小(如特写),晃动便越明显;但人眼不会这样,因为人眼永远是处于“广角状态”,加之行走有一个平衡器官和眼压的调剂,所以远近都能看清楚。虽然现在的小型摄像机有防晃动的装置,大的摄像机在汽车上装液压减震、防晃动装置,视像效果依然远不及人的眼睛。二、摄像机长于人眼的优势

第一,不移动机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如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连续变化),能从一些特别的镜头(如特写)中取得特别的效果;画面可使人产生联想:即使人联想到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蒙太奇效应)。

第二,对图像、影像有集合作用,能用一组镜头来表现一个主题;可以把不同场合的东西归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

第三,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如定格、倒退、快慢动作等的应用。

第四,望远镜头,可拍到人眼看不到的物体,表现出肉眼不可能看到的情景。

第五,可放置在危险的地方工作。第二节 认识摄像机:摄像机的类别

电视制作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等)按照各自的影像精度差异——设备控制的精确度、影像构成的清晰度、色彩还原的准确度拉开了设备的等级差距和价格差距,一般分为广播级、业务级(教育级)、家用级等级别。在中国内地市场,索尼(Sony)、佳能(Canon)、JVC、松下(Panasonic)等品牌是摄像机领域影响相对大的产品,它们的产品各有渠道专攻,各守其长,其共同的特点是产品质量稳定。节目制作者可按照自身的财力,从实际出发,择要选取。值得提醒的是,在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时代,使用者没有必要跟着厂家的市场价值追求跑,只要设备的基本功能能够满足工作的目标需要(如各级电视台无视自身的模拟标清播出还将维持多年的现实,淘汰、摒弃现有设备提前5—10年的时间追逐采买高清设备就是工作目标模糊的具体表现!),就不要轻易舍弃与更换。

随着摄像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和数字技术的普及,摄像机的等级(广播级、教育级,统称专业级)区别开始模糊,即便20年前定义的家用级设备,其主要技术指标也在向专业级标准靠拢,市场上万元左右的家用级摄像机摄制的节目,已经可以满足当前电视机构的模拟播出技术的要求。摄像机感光成像器件构成数量(1个或3个,3个感光成像器件者成像质量优、价格高)和面积尺寸(大尺寸者成像质量优、价格高)以及镜头(变焦倍率大、最大焦距时光圈相对大、价格相对高)成为选择摄像机的重要技术标准。摄像机的其他外围功能固然重要,但直接制约影像质量的是感光成像器件和镜头。评估与购置设备时务必注意这些基础且关键的技术指标。以下涉及的各种摄像机都是2010年的产品,可满足节目制作人使用5—10年之久。一、数字化年代电视摄像机首选:佳能XF305高清摄像机技术特色简述

1.XF305数字高清摄像机基本技术参数如表1-1所述表1-1 佳能XF305数字高清摄像相机主要技术参数

2.XF305数字高清摄像机的画质技术简述

(1)HDL高清镜头的全新设计。

佳能长期以来在高端广播级镜头以及照相机镜头研发制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技术,这使得制造高质量的小型专业摄像镜头成为可能。

XF305采用了专门为3片1/3型FULL HD CMOS影像感应器设计的82毫米口径HDL镜头。广角端约相当于29.3毫米广角(35毫米等效焦距),并具有18倍光学变焦能力,其中心分辨率约为1000电视线。

(2)更多镜头技术,更高影像质量。佳能在自家的业务级摄像机镜头中首次使用了HI-UD(高折射率超低色散)镜片,采用这种镜片既有助于抑制色差,又减小了镜头体积;UA(超高折射率非球面)镜片和两枚双面非球面镜片的使用提高了镜头的分辨率,但不会增加镜头体积;UD(超低色散)镜片对于易在镜头长焦端出现的色差现象抑制作用明显。镜头中的ND滤镜采用了玻璃材质,光圈叶片采用金属材质,能避免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使用而受热变形甚至损坏,大大提高了摄像机的环境适应性。

(3)3片1/3型FULL HD CMOS影像感应器。佳能自主研发的3片1/3型FULL HD CMOS影像感应器,每一片影像感应器的有效像素数都达到了约207万,能够满足拍摄1920×1080分辨率图像的需要,而且具有出色的低照度性能。全新的设计提高了感光器件信号读取速度,使卷帘式电子快门固有的果冻效应大大降低,同时耗电量也有所降低。

(4)DIGIC DVⅢ高速影像处理器。新一代高速影像处理器DIGIC DVⅢ的处理性能较DIGIC DVⅡ有了大幅提升,使摄像机具有更加出色的色彩还原性能,提高了对图像亮度层次和色彩层次的还原能力。新的人脸识别功能能够让摄像师在无法手动对焦的复杂拍摄条件下,优先得到清晰的人物面部画面,大幅提高拍摄的成功率。强大的处理性能也使自动曝光和自动对焦能力大大提升,确保在必须使用全自动模式拍摄新闻事件时得到价值更高的影像素材。

3.4∶2∶2色彩取样专业格式

视频影像是由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Pb, Pr)构成。由于记录带宽有限,色差信号的信息量比亮度信息量少。手持型专业摄像机的主流色彩取样方式是4∶2∶0,即用4个像素记录亮度信号,而只用1个像素记录色差信号。相比之下,XF305采用了4个像素记录亮度信号,各用2个像素记录色差信号Pb和色差信号Pr,色彩取样率采用主流的4∶2∶2方式,即:4个亮度信号、2个Pb色差信号和2个Pr色差信号。4∶2∶2采样中色差信号的垂直解析度是4∶2∶0采样的2倍,能够实现更加细腻的色彩表现,即使渲染应用对影像的劣化影响也比较小,并且在字幕加工、影像合成、色彩收集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效果。XF305可以清晰地再现发丝这样细节丰富的物体,在进行抠像处理时可得到平滑细腻的图像(图1-3)。图1-3 XF305的4∶2∶2取样专业格式可以清晰地再现发丝的丰富细节

4.常用易用的专业功能

(1)降格/升格拍摄功能。所谓降格拍摄就是降低帧率记录,以正常速度回放,能得到快动作效果;升格拍摄就是提升帧率记录,以正常速度回放,能得到慢动作效果。其功能见图1-4-5所示。图1-4-5 降格拍摄、升格拍摄的图文解析

(2)间隔拍摄功能。间隔拍摄功能可让摄像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间隔时间拍摄指定帧数的画面,可用于记录在长时间内变化的事件,比如植物的生长(图1-6)。逐格拍摄功能可以手动记录一帧画面,可用于制作黏土动画(图1-7)。图1-6-7 间隔拍摄、逐格拍摄的图文解析

5.无带化CF卡视频存储

CF卡是一种在军事、工业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存储介质。其中,中高端产品在读写速度与可靠性方面能够满足摄像机视频数据记录的需要。与专用存储卡相比,CF卡价格优势明显,读写性能出色,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输于其他专用存储卡。与SDHC卡相比,CF卡的读写速度更快,同时CF卡体积适中,更便于操作、携带和管理。CF卡拍摄存储时间如表1-2所示。表1-2 CF卡容量及码流存储时间对照表二、数字化年代电视摄像机精品:索尼PMW-EX330摄像机技术特色简述三、数字化年代电视摄像机典范:松下AG-HPX303摄像机技术特色简述

Panasonic新一代P2 HD高清摄录一体机AG-HPX303集众多广播级高端性能于一身,具有突破性的高清产品地位和人性化的操作功能,使得它成为迄今为止性价比最高的高清产品典范。图1-9 松下AG-HPX303摄像机

1.基本性能优异

这是一款低价10-bit全高清摄像机,AG-HPX303采用3只1/3英寸,220万像素(1920×1080)全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用于RGB。这种新传感器及新设计的信号处理是AG-HPX303出色画质的基础性关键技术,这一技术使得AG HPX303显现紧凑、轻盈、节能的特色(图1-9)。AG-HPX303采用高性能的20bitDSP,能够非常精准地处理图像表现程序,如伽马校正及各种细节的增强功能。同时,该处理器的耗电量也低于传统的处理器,令AG-HPX303的环保表现更加出色。

2.镜头配置出众

AG-HPX303配有一只富士能1/3英寸17倍变焦镜头。该高性能高清镜头为AG-HPX303特别制订,采用先进的广播级镜头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最宽拍摄角度时的F值为4.5mm,变焦响应出色。变焦器的控制与使用相当舒适。同时,也可向VTR及RET开关上指定快速变焦及自动调节变焦功能。该专用技术在镜头及摄像部件之间建立起一种关联,通过高度复杂算法的运算,自动补偿主要由于镜头色散而导致的色彩误差,通过这种校正将周边模糊的现象最小化。

3.曝光控制简易

AG-HPX303具有一系列用于控制画面曝光的功能。对于光比太大的场景,如从室内望向室外,DSR动态伽马功能可以自动防止出现暗部过暗、亮部过亮的情形。动态预测的伽马曲线和拐点斜率用于匹配各像素的对比度,并实时应用。当一个场景中同时包括暗、亮和中灰影调时,这种技术可以为各影调捕获出色的灰度等级,对暗部过暗、亮部过亮的情形加以校正。宽广的动态视觉范围进一步加强了获得的图像效果。摄影师利用AG-HPX303内置的三档ND滤镜和3dB功能搭配不同数值的光圈使用,可以较好地控制画面的景深效果。而斑马线、波形图、矢量图等功能,能够为画面的精准曝光提供参考价值。

4.图像调整周全

AG-HPX303具有6种图像调整方式,它们是:矩阵设置中包括电影模式;可调整的水平细节水平、垂直细节水平、细节滤波及皮肤细节;可调整的色饱和度、色度相位、色温,以及总黑阶;拐点设置(AUTO/LOW/MID/HIGH);场景文件及用户文件可以保存到SD存储卡中,并与其他摄像机共用;4-位置(关、1/4 ND、1/16ND、1/64ND)光学灰度滤镜调节轮。

5.电影伽马实用

伽马、可变帧频等先进功能,为记录的图像带来了出众的电影表现力,增强了记录的拓展性。利用VariCam的技术,Panasonic为AG-HPX303配备了先进的伽马功能,考虑了多种不同的拍摄需要,便于摄像者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其中包括电影模式伽马,可以产生电影拍摄的胶片效果。7种模式的伽马调节(表1-3),以获得更丰富的灰度等级。表1-3 AG-HPX303的伽马模式

值得强调的是,Panasonic的VariCam,名称源自其突破性的变帧频功能——广泛地用于电影、电视节目及商业广告的制作。可以实现电影摄像机的低速拍摄与高速拍摄,20级可变帧频操作按钮,可获得快动作及慢动作的效果。

6.素材备份便捷

Panasonic新款P2HD高清摄录一体机AG-HPX303具有独特的素材备份方式。现在AG-HPX303的USB接口具有HOST工作方式,打开此功能时,摄像机会自动为USB硬盘供电,用户可以顺利拷贝P2卡内的素材至硬盘,顺利完成素材进行备份和保存;而本机的P2卡则可以再格式化完毕后得以重新用于录制。四、数字化年代电视摄像机新宠:JVC-GA-HM100EC技术特色简述

JVC-GA-HM100高清数码摄像机采用Sony XDCAM EX MPEG2Long GOP编码技术,2个SDHC卡记录,记录成本超低(图1-10)。支持高清记录格式。是目前性价比超值的高清专业小型摄像机。图1-10 JVC-GA-HM100高清数码摄像机

1.技术特性精简实用

这是第一台直接支援Quick Time格式的专业机型,具有HQ(35 Mbps)/SP (19/25M)多种选择记录码率;富士龙镜头可作10倍光学变焦,最大光圈F1.8,有光学防抖系统;使用1/4英寸3CCD渐进式逐行扫描高清图像传感器,可提供丰富、精确的色彩。其图像分辨率高于以前的CCD设计。机身重量仅1.4kg,小巧的外形能够胜任全尺寸摄像机无法使用的场合。

2.压缩编码兼容性佳

JVC推出MPEG2LongGOP编码是最为广泛采用的广播标准压缩方式,这一比特率支持在HQ模式下的高清编码,使得录制的图像品质极高。摄像机在SP模式下录制720p(19/35Mbps)和1080i(25Mbps)的视频与当今最流行的专业NLE系统相兼容,当今专业视频市场上最流行的NLE系统。

3.固态存储物美价廉

使用应用广泛的、成本低廉、最大容量为64GB的SDHC记忆卡上进行录制。摄像机提供2个记忆卡插槽,最大可支持64GB的本机存储——足够进行6小时的HD连续摄录。当第一块卡存满时,摄像机会自动在第二块卡上录制。同样,与其他专业固态媒介不同,SDHC存储体的每分钟成本可与专业录像带媲美。另外,SDHC媒介成为第一种用于物理归档的可行的固态解决方案。

4.高清镜头调节便捷

GY-HM100U采用了世界一流HD镜头技术厂商富士能的高清镜头,镜头表面有新型电子束镀膜(Electronic Beam Coating, EBC),可大大减轻因镜头表面反光所造成的膜层老化,加强光透射,减少图像闪烁和重影。变焦和聚焦均可以手动控制,或在全自动模式下进行自动控制。曝光(光圈)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拍摄者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圈来调整景深。使用的光圈值可以显示在取景器中。第三节 认识摄像机:摄像机的镜头与光圈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眼珠,是感知光线、获取物像的重要通道(工具)。眼球构成的晶状体和视网膜是人们看清物体的关键,晶状体曲率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像”。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功能,当图像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焦点,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人眼晶状体可调范围甚微,无论望远(放大)或近视(广角)都颇受局限。为了突破人眼视距的局限,光学镜头则有多种焦距(短焦、标准、中焦、长焦),以适应满足不同视距环境的需要。由于镜头视距的差异,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也迥然各异(图1-11-12)。例如,短焦(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在同一位置拍摄,如果前者可以得到一个全景画面,后者则只能得到一个中景画面。图1-11-12 广角、长焦两级镜头成像效果比较

如果用这两个镜头分别拍摄同一个人的半身画面,短焦镜头得到的画面可以看到人物身后宽广的背景;人物和背景的距离不变,长焦镜头得到的人物半身画面,其背景范围就非常小,而且模糊。这是因为各种不同焦距的镜头,它们的视角大小不同,产生了不同大小范围的画面;它们的透视不同,产生了人和景的不同距离感和不同深度感。因此,对镜头的选择(变焦镜头则是变焦倍率的选择)和运用,不能因为拍摄场地拉不开,就用25毫米镜头来拍成全景,也不能因地域条件所限,就用100毫米的镜头拍摄远处人物中的近景。仅仅考虑被摄对象的一个因素(如主体)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不同焦距的镜头,它们不同的视角所形成的不同景物范围和透视效果是需要合乎人眼所习惯的透视效果,还是追求夸张变形效果,首先是由镜头本身的不同焦距所决定的。为求电视画面的整体效果,摄影者必须了解镜头本身所能产生的效果和镜头规格,不同焦距规格的镜头,产生不同的视像效果。

必须指出的是,镜头的成像焦距与摄像机成像元件(CCD)的面积、距离密切相关,不同品牌、相同品牌不同规格的摄像机镜头,其焦距数据均有所异,更不能将摄像机的镜头焦距混同于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熟悉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及变焦倍率,是人们获取不同景别影像的起点。一、镜头类别:镜头视角的开合决定画面的视野

镜头分类的概念很多,本书从应用角度定义“视角”,即通过镜头所能看到景物的开合度。它们分别是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其具体规格指数视摄像机CCD面积大小不同而变化。

1/3英寸CCD图像传感器摄像机定焦镜头的规格大致是:广角镜头,焦距在16毫米以下至6.5毫米以上,5.8毫米镜头则为超广角镜头;标准镜头,焦距为25毫米,这个角度与人单眼直视(头不转动、眼球不转动)所见景物的角度相似;长焦镜头,焦距在50毫米以上。

表1-4表述的是1/3英寸CCD图像传感器镜头的镜头焦距、镜头角度、镜头景别的基本关系,是从业人员务必熟悉的重要数据。表1-4 1/3英寸CCD图像传感器镜头的焦距、角度、景别关系对照表

表1-4的镜头焦距还可往两端延伸,当镜头焦距逐渐小于2.8mm时,其视角更大,视野更宽,所见景物面积更大,远处物体更模糊;当镜头视角逐渐大于60mm时,其视角更小,视野更窄,所见景物面积更窄,远处物体更清晰。工作时,从影像景别的大小,不难从表1-4对照查找到变焦镜头所处的工作角度与景别距离。二、镜头选择:摄影者工作视野的科学配备

镜头选择是指对镜头焦距的选择。镜头焦距的大小决定着视场角的大小,焦距数值小,视场角大,所观察的范围也大,但距离远的物体分辨不很清楚;焦距数值大,视场角小,观察范围小,只要焦距选择合适,即便距离很远的物体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由于焦距和视场角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确定的焦距就意味着一个确定的视场角,所以在选择镜头焦距时,应该充分考虑节目对于场面视角的需要,各种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性能和效果,具体来讲,其效果是:

1.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亦称短焦镜头,它的特点是视角在75度至95度左右,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景深大,透视力强。摄影效果是前景显得大,后景物愈远愈小,能显示广阔的空间和深度。如果有人由远处朝镜头奔来,可增加速度感。适应拍摄远景和全景。其缺点是被摄景物容易变形,如拍摄建筑物,直线和平行都变成弯曲的形伏。近摄人像,形象必然失真扭曲。当然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殊效果,以变形造成某种气氛未尝不可。图1-13-14的视觉效果,使用的就是6.5毫米超广角焦距,取得了画面震动小,画面前景气势急迫、背景开阔的新颖效果。广角镜头变形的表现力近几年在各种电视节目中得到广泛运用,为观众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如反派角色的脸谱化变形、建筑物大视野变形等等,普遍受到欢迎与好评。图1-13-14 广角镜头的不同变形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广角镜头的景深范围大,运用“超焦距”原理,可以省去调焦的麻烦,为纪实性节目“抢镜头”提供了很大方便。

2.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在40度左右,所摄景物成像比例和透视关系都接近人眼的视角印象。在常见1/3英寸C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在8mm左右。

3.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它的视角在20度以下。物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但使观察范围变小。因为其视角窄、景深小,所摄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也不大。与标准镜头相比,等于将远摄影的景物拉近,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像放大,压缩了现实环境中纵深方向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减弱了画面的纵深感、空间感和运动的速度感。

以上各类镜头适合于拍摄什么景物仅是从比较上来说的。我们可以根据正常规律,运用广角镜头拍摄远景和全景,运用标准镜头拍摄中景和近景,运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和细部;也可以用广角镜头来拍摄人物近景,加强后景的开阔和深度,或是用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取得变形的效果。了解了镜头本身所能产生的客观效果之后,我们在追求主观效果时,必须以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场为画面效果的标准。

4.变焦镜头

为了工作方便,摄像机一般不配定焦镜头,多是配用多倍率光学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有手动变焦镜头和自动变焦镜头两大类。变焦镜头在一个镜头内能够使镜头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图1-15-21),典型的光学放大规格常见的变焦镜头大致有如下一些规格:

由6.5毫米广角镜头到23毫米标准镜头,3.5倍变焦;

由10毫米广角镜头到120毫米长焦镜头,12倍变焦;

由9毫米广角镜头到117毫米长焦镜头,13倍变焦;

由9毫米广角镜头到126毫米长焦镜头,14倍变焦;

由10毫米广角镜头到140毫米长焦镜头,14倍变焦;

由9.5毫米广角镜头到143毫米长焦镜头,15倍变焦;

由9毫米广角镜头到180毫米长焦镜头,20倍变焦。三、认识光圈:保证画面物理质量、意向取舍的关卡

光圈是镜头内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和成像景深的装置。光圈好比我们眼睛的瞳孔,瞳孔随光线的强弱变化随时放大缩小。在摄像机的自动程序中,自动光圈的动作接近于人们的瞳孔,在强烈的日光条件下,光圈会收缩得较小;在光线暗弱的环境中,光圈会自动扩大。但在光比变化大的环境里自动光圈就很难适应,则要以手动光圈为主。光圈还是控制画面景深度的重要装置。镜头的通光量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的比值来衡量,以F为标记,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的F值,通光量与F值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它的作用主要有二——图1-15-21 变焦镜头镜片变化带来的景物范围变化示意图

1.控制进光量

通过光圈控制到达感光屏的光的合适强度,是保证画面感光正确、画质还原准确的物理质量之所在。经设计,光圈有个按比值变化的系数——光圈系数,即光通量。这个系数用F表示,以镜头焦距f和通光孔径D的比值来衡量。每个镜头上都标有最大F值,例如6mm/F1.4代表最大孔径为4.29毫米。光通量与F值的平方成反比关系,F值越小,光通量越大。镜头上光圈指数序列的标值为1.4、2、2.8、4、5.6、8、11、16、22等,其规律是前一个标值时的曝光量正好是后一个标值对应曝光量的2倍。也就是说镜头的通光孔径分别是1/1.4、1/2、1/2.8、1/4、1/5.6、1/8、1/11、1/16、1/22,前一数值是后一数值的根号2倍,因此光圈指数越小,则通光孔径越大,成像靶面(感光记录元件)上得到光的照度也就越大(见图1-22-27)。现代镜头的光圈大多同时具有手动(MANUAL IRIS)和自动(AUTO IRIS)的功能。须得提醒关注的是变焦镜头的光圈,同样为18倍变焦镜头,光圈数值也是不一样的,在最大焦距时,光圈大的镜头显然优于光圈小的镜头。

配合摄像头使用,手动光圈适合亮度变化不大的场合,它的进光量通过镜头上的光圈环调节,一次性调整合适为止。自动光圈镜头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自动调整,用于室外、入口等光线变化大且频繁的场合。图1-22-27 不同光圈系数下的景物表现状态简评

2.控制景深度

控制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所摄画面的景深度,达到模糊前景、背景,突出主体(如大特写画面),或保证画面主体、前景、背景全部清晰(如大全景画面)的目的。只要技巧纯熟,同一景别的画面通过光圈调节,同样可以得到不同景深的画面,如图1-28-29。通过光圈控制景深度是体现摄影者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技法,是节目画面构成因素意向性取舍的关卡。图1-28-29 光圈不同,相近景别的主体所处背景的清晰度有所不同

景深度常称为景深,是指镜头对焦处(即被拍摄的主要对象)前后所能成像清晰的范围。景深距离的长短,由镜头焦距长短、光圈大小以及被摄景物主体的距离三大要素决定。镜头焦距越短,光圈越小,被摄物离镜头距离越远,景深清晰的范围越大;反之亦然。就光圈单个要素讲,小光圈景深大,被摄主体前后的景物均清晰;大光圈景深小,则可使主体突出,使被摄主体前后景物相对模糊。需要强调的是:控制画面的景深度时,镜头焦距长短、光圈大小以及被摄景物主体的距离三大要素是相互牵制的,必须综合考虑应用。例如,要拍摄主体清晰、背景前景模糊成光斑的画面,除了大光圈,还必须是长焦距,主体与镜头、前景、背景都是5米以上的远距离。若要拍摄整体清晰的大全景画面则要使用小光圈和相对的短焦距镜头。第四节 附件:摄影过程不可或缺的三脚架和反光板

摄影过程中除了摄影机的主体功能外,诸多附件的辅助功能不可小视,它们是保证影像构成趋于完美的重要工具。摄像过程涉及的附件种类繁多,本书只推荐两个最基础但又是保证影像质量的关键附件——三脚架、反光板。一、三脚架:电视正规军的基础武器

1.三脚架的重要作用

三脚架是用以支撑、稳定摄影机的器具,它是保证图像构成水平、稳定的关键工具。画面中地平线歪斜、影像抖晃的影像对观众造成的视像干扰是不容忽视的。不少电视摄影者为转移机位的方便,在演播室外随机拍摄时往往不用三脚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十足的“游击队”作风,这些人只考虑实地工作的方便,根本不顾及影像线条的水平与垂直,这种舍本逐末的摄影作风实不可取。至于突发事件中因条件所限造成的影像抖晃又另当别论。

2.三脚架的类别

演播室使用的三脚架构成复杂,平移、升降、水平、轨道制动诸功能齐全,架体重量较大,稳定性能好;车载使用的三脚架构成也较复杂,它除了有升降、水平调节装置外,还具有减震装置,以保证在行车拍摄中的相对稳定;便携式三脚架构成相对简单,但大多具有升降、水平调节功能,是流动摄影的重要随行工具,随着摄影机的小型化,一些照相机使用的优质(腿架较粗、有水平校正仪、升降自如、锁扣部件牢实)的三脚架也可以使用。图1-30是可供照相、电视两用的便携三脚架。二、反光板:影像臻善臻美的基础工具图1-30 便携两用三脚架

1.反光板的作用

反光板的基本作用是反射光线,为画面配光。如何用好反光板反射的光线,使影像臻善臻美,其中大有学问可做。从“少用正面光,不用单一方向光”这一摄影戒律出发,反光板是电视节目室外从中景到近景、特写拍摄时改变自然光单一方向的重要辅助工具。阴天它可以提亮被摄主体一侧的光照度,形成两个方向光的照明效果,从而改变阴天摄影影像平淡的弊病;晴天它可以改变被摄主体光照不均匀,降低影像反差;逆光拍时,反光板可以补光、配光,保证影像的完美。一个成熟的纪实性节目摄影师外出工作时,应该是驾驭自然光的高手,做到随身携带反光板,随时使用反光板。在演播室内,反光板同样是配光的重要工具。

2.反光板的类别

反光板是调节影像光照方向和光照强度的重要器具。反光板无论是市场成品还是自制,其反光性能可分为柔性反光和镜面反光两大类。柔性反光板耗光亮大,大致可反射原投射光强度的30%—45%,它反射的光线柔和;镜面反光板耗光亮小,大致可反射原投射光强度的60%—80%,它反射的光线刚硬。两类反光板无优劣之分,当视摄影环境与需要分别取舍。成品反光板的形状、大小、材质都不尽相同,其中圆形布质的反光板便携实用(图1-31)。图1-31 点心卫视采访作者,用布质反光板布光

从自制的角度上讲,可准备1米见方的五层夹板(或较厚的纸板),裁制成便于携带的尺寸,用铰链接合,使之可折叠,且便于携带又可整体展开。在此基础上于夹板平整的一面贴上铝箔(建材装饰店有售)即可,铝箔大面积平整为镜面反光,将铝箔大面积揉皱成漫反射状态则为柔性反光。

从色温的角度上讲,常见的反光板多为白色、银色,它们基本不会改变现场光的色温,根据节目色调的不同要求,我们还可以通过反光板的不同颜色(如金色、黑色、红色等)来改变它的反射光的色温,以求达到特殊的色彩效果。本章问题与思考

1.从图像生成过程比较人眼与摄像机的各自功能。

2.了解摄像机镜头的不同焦距的成像效果。

3.了解光圈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和成像景深的原理。

4.了解广播级、业务级(教育级)、家用级摄像机的本质差距。

5.三脚架、反光板为何是电视摄影不可或缺的工具?第二章模拟(线性)编辑系统与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

编辑系统又称节目后期制作系统。节目后期制作是相对于前期采访、拍摄而言的一个完善的过程。后期制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文本思路整理前期拍摄的资料,添加必要的语言与非语言元素,完成节目诸元素的整合制作出完整的好看、好听的视听样式。节目后期制作系统分为两大类:模拟编辑系统(又称线性编辑系统)、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又称数字编辑系统)。

电视模拟编辑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编辑系统。随着电视数字编辑系统的普及,电视模拟编辑系统已趋淘汰态势,考虑到模拟设备在基层电视台尚有一定的保有量,并顾及电视传播史对模拟编辑技术的应有记载,本章以最简约的章节论述这一编辑系统。

模拟编辑系统,亦称作电子模拟编辑系统或磁带编辑系统。所谓“模拟线性”,指的是这一系统在硬件方面主要由模拟设备构成;而在操作方面是一个从前期摄录好的磁带素材中,根据具体需要挑选出有用的部分,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编辑在一起,制作成完整节目的过程,这一操作过程是线性的,画面之间的排序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调整,也不能在某一位置上任意插入非等长于原画面的新画面。

模拟编辑系统所涉技术概念还是很有阅读价值的,掌握好这些概念,有助于制作人在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上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第一节 模拟编辑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个完整的节目编辑系统是由若干功能各不相同的部分或单元组成的。对初学者来说,通晓整个编辑系统有个熟悉过程,只要在了解系统整体构成(方框图)的基础上,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把编辑系统化整为零、分别了解它们的功能,就可以逐渐掌握整个系统的工作要领。一、模拟编辑系统的基本设备

成整套编辑系统的基本设备见图2-1,这是一个设备布局的方框图,凡使用者对设备各部件的连接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图2-1 模拟编辑系统构成方框图

1.信源放像、编辑录像机和视频监视器(图2-2-3)

放像机用于输送事先摄录好的、需加以编辑的信号源的放像机,它的控制键与一般录像机基本一样。需要指出的是,编辑系统的放像机在输送信号时,必须将张力调节键调节适当,以使磁带张力和信号源录制机的张力相同。否则,视频信号源可能出现闪动的条带(磁头痕迹),影响编辑质量。具有多功能编辑录像机用于选择和编辑复制信号。图2-2-3 信源放像机、编辑录像机集合系统

2.编辑控制器和视频切换台(图2-4-5)

编辑控制器(大多具有特技切换功能)是编辑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编辑控制器可以对放像机与录像机实行各种功能的操作,如快进、倒带、放像、编辑等等。编辑切换台的基本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把校正的视频信号送入录像机。通过它们实现多路视频信号的混合与选择,产生划变、键控、叠加等特技效果。图2-4-5 编辑控制组件

3.时基校正器

时基校正器(TBC)用以校正视频信号的稳定性和同步状况。时基校正器还有调整行同步、基准黑电平、视频电平、色饱和度和色调的控制装置。每台放机都要配备一台时基校正器,以使各路信号源保持同步,否则无法将众多的信号准确地编辑在一起。时基校正器是由技术人员一次性安装调试好的设备,编辑工作时不再作随机性调整。

4.调音台

调音台或称音频控制台,是电视节目所有音频信号的中央协调站(图2-6=7)。由任何声源,包括传声器、磁带、唱片、影片或录像带的声带,以及其他声源传送来的音频信号,都要经过调音台调整、混合,然后送到录像机。调音台的大小、构成和完备程度各不相同,可分为单通道调音台、双通道调音台和具有立体声混录功能的调音台等多种类型。图2-6-7 音频控制组件

5.降噪、图像增强及彩色校正设备

适当运用降噪措施可以显著地减少令人难以忍受的图像杂波(灰色的、雪花状的条纹)。

所谓图像增强,就是把图像细节中非常细微的差别抹平,提高较粗放细节的信号强度,从而使画面显得层次更分明、轮廓更清晰。与降噪处理一样,图像增强也得恰如其分,增强过度,会在图像粗线条处产生光环或光晕效应,使画面看上去非常不自然。

彩色校正设备则可以把视频信号中的各种基色及混合色成分都分离开来,并分别进行调整,几乎和摄像师在摄像机上调整白平衡一样。

6.图文屏幕文字设备(字幕机)

字幕机是为画面添加文字的设备,机器安装妥当后,其输入方式与计算机输入方式相似,此处则不细述。二、模拟编辑的基本形式

模拟编辑系统的构成形式有多种,根据系统中放机及录机的数量可将其分为三类:图2-8 一对一编辑系统机器构成示意图

1.一对一编辑系统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编辑系统。它由最基本的编辑设备构成(图2-8),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