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的农户:无锡、保定农户收支调查(1998~201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8:17:15

点击下载

作者:赵学军,隋福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镇化中的农户:无锡、保定农户收支调查(1998~2011)

城镇化中的农户:无锡、保定农户收支调查(1998~2011)试读:

内容简介

1929~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其前身,对江苏无锡、河北保定农村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调查,学术界称之为“无保调查”。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组织力量,对无锡、保定的4个村401户农户的收支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本书就是基于此次调查数据与1998年的第四次调查数据,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户收支变化情况所做的分析研究,力图诠释20世纪末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农户收入与支出的变化,这为观察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案例。本书分析了1998~2010年无锡、保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阐明了农户收支变化的地域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研究了无锡农户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迁,并探究了此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阐述了保定农户收支结构的历史变化,剖析了农户收支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对无锡马鞍村与玉东村、保定南邓村与固上村农户收支变化进行个案研究,论述了1997~2010年各村收支变化的主要特点,比较了无锡、保定两地农户收支变化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变化的地域特征。

导言

本书是对江苏无锡、河北保定农户收支情况的追踪调查与分析研究,笔者力图诠释20世纪末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农户收入与支出的变化,这为观察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一 研究基础

本书既然是对无锡、保定农户收支状况的追踪调查,就有必要在开卷之首简要追溯无锡、保定农村调查(以下简称“无保调查”)的来龙去脉。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村经济社会问题,出现了学者(包括外国学者)及官方组织人力进行农村调查的热潮。当时的农村调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农村及农业概况调查,二是农户经济调查,三是农村经济专题调查。著名的金陵大学农经系卜凯(John L.Buck)教授先后组织的两次全国性农村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李景汉主持的定县社会状况调查与定县土地调查、国民政府实业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全国农业调查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尽管当时调查者的出发点或目的不同,但他们基本都采用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因此调查得到的资料以及调查者撰写的调查报告,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与学术性。

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陈翰笙组织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是20世纪20~30年代农村调查热潮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调查活动。陈翰笙最初拟在江南、河北、岭南三地选取村庄作为农村调查的重点考察对象,认为“江南、河北和岭南是中国工商业比较发达而农村经济变化得最快的地方,假使我们能彻底地了解这三个不同的经济区域的生产关系如何演进,认识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的本质,对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序,就不难窥其梗概,而对挽救中国农村的危机,也就易于找出有效的办法了”。1929年7~9月,陈翰笙组织的调查团对无锡22个自然村的农户做了挨户调查,之后通信调查了55个自然村的概况和8个市镇1207户的经济生活。1930年,陈翰笙率调查团北上,与陶孟和领导的北平社会调查所合作,对河北清苑县11个村共1773户农户做了入户调查,并考察了78个自然村和6个农村市场的概况。1933年,陈翰笙又组织了对广东16个县及番禺10个典型村1209户农户的调查,并对50个县335个村进行了通信调查。

陈翰笙把这次调查的项目分为分村经济、村户经济、城镇分业、农户抽样四种。“第一种注重分配。第二种注重生产。第三种注重交换。第四种注重消费。第一、二两种各自独立。第三、四两种则系补充性质。”其中的入户调查涉及耕种、畜养、副业、农产买卖、捐税、地租、借贷、消费等内容,力图反映农家经营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因为首次无保调查与当时共产国际及国内思想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密切相关,调查的组织者“企图通过农村经济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从而认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和农村中的革命任务”,此次调查的内容偏重农业生产关系,所以此次调查的组织者被学者称为农经学中的“生产关系学派”;又因调查者无论是在调查设计,还是在后续研究中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他们也被学界称为农村调查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1958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8年后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赴陈翰笙当年调查的农村做追踪调研,但由于种种原因,岭南的调查没能延续,无锡、保定的调查村庄也从原来的无锡22个村、保定11个村改为无锡、保定各11个村。为了便于比较各个历史阶段无锡、保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这次追踪调查把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时间节点——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一年)、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无锡为1948年,保定市为1946年)增设为观察年份,以做补充调查,这使无保调查切中时代的脉搏,更清晰地反映了无锡、保定农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又与其他单位合作,分别于1987年、1998年对无锡、保定农村进行了第三、第四次调查,这些对无锡、保定农村的调查,被学界称为“无保调查”。

在对无锡、保定农村的四次调查中,无保调查形成了自己的调查“模式”。首先,调查村庄固定在第二次无保调查选定的无锡和保定的22个村;其次,调查内容主要是村经济概况与农户家计,同时依据调查时社会关注的问题,增加相关调查项目;最后,农户家计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第一、第二次调查为挨户调查,后因调查村庄人口增长,第三、第四次调查改为抽样调查。

毋庸赘言,跨越70年之久的无保调查“是中国近、现代农村调查史上绝无仅有的对同一地域的农户经济实况长时段的连续追踪调查”,凝结了几代学者的心血。历次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已形成农民家庭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数据链,不仅为我们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农民家庭和农村经济发展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而且为我们的后续调查奠定了基础。二 研究背景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国(大陆)农村人口仍有6.74亿,占总人口数的50.32%,能否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一系列农村经济制度的变革,也是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使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农村改革

20世纪的农村经济改革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营体制的变革,二是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集体经营体制,赋予了农民家庭经营决策权与收益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土地与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快速增长。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40730.5万吨,比1978年增长33.6%,农业总产值达2380亿元(不含林牧渔业),比1978年增长1倍多。农村经济改革对1978~1984年农村产出的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各项改革所致的生产率变化构成产出增长的48.64%”,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粮食作物产量增长的影响为30%~50%,对农村产出的贡献率为46.89%。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的重点转向流通体制,改革的目的是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在流通体制改革初期,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逐渐缩减派购品种,扩大农产品市场交易范围,允许农民在完成征购任务后,进入流通流域从事农产品交易活动。至1985年,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继续实行合同订购外,大部分农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实行自由购销、多渠道经营。由此,市场主体开始多元化,农产品市场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农民销售农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另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公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促使政府改革原有的农村劳动力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多次发生变更,总的趋势是控制流动——允许流动——规范流动。由于劳动力管理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禁锢,农民获得择业与流动的自由,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从1984年的4000多万人增加到20世纪末的近1.4亿人,这为增加农民家庭收入开辟了新路径。

世纪之交,中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低潮,粮食价格持续跌落,粮食产量连年减产,尤为突出的是,农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下降,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一度缓解的“三农”问题再次凸显。

针对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政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改变通过索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发展的战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支持与保护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消农业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家庭既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也是缴纳农业税的主体。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的税费负担急剧增加,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亟须调整。2000年,政府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政府又在部分地区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2005年,除河北、山东、云南3省外,全国(大陆)28个省份都已停止征收农业税。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全面废止后,农民负担大幅减轻,与税费改革之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每年减负总额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据统计,2006年农民人均税费负担约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3%。

二,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原有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农业剩余产品而存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难以为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做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农合下,由政府向参合农民发放医疗补贴,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患病就医的经济负担。2007年,全国2451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农合,参合农民达7.3亿人,参合率为86.2%;新农合基金支出为346.6亿元,受益人次为4.5亿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初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试行,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扩大了低保的覆盖面,享受低保待遇的农民人数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304.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451.9万人。

三,实行农业直补政策,完善农业补贴制度。2004年以来,政府相继推行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畜牧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把部分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给农业经营者,引导农民改善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该建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颁布后立即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并很快进入了实施阶段。(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

在改革的推动下,1998~2010年,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首先,农业产出大幅增长。1998~2010年,全国粮食产量从51229.5万吨增加到54647.7万吨,增长6.7%,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从24541.9亿元增加到69319.8亿元,增长近2倍。

其次,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迅速转变,非农产业增加值迅速增长,就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1992年,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7196亿元,占农村创造的GDP的份额超过了1/2,达到56.2%;2006年,该增加值份额已超过了70%。与此同时,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增加,1992年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依次为77.9%、13.6%、8.5%,2006年则变为57.3%、20.5%、22.2%。

再次,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1985年政府用合同定购制取代统购派购制之后,农产品购销体制进入“双轨制”时期,由国家定价的农产品减少到38种;1991年,国家定价的农产品进一步减少到9种。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政府调节价格的农产品种类越来越少,交易主体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农民依据市场传递的信息开展经营活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增强。除此之外,农村要素市场逐步发育,2005年,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为60.6%,其中,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为80%,土地的市场化程度为52%,资金的市场化程度为50%。

最后,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尤其是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综合性农村改革给予农民更多的实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8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162元,2004年增加到2936.4元,2010年又增加到5919元,与1998年相比,2010年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约1.74倍。农民家庭消费结构也明显改变,恩格尔系数从1998年的53.4%下降到2010年的41.1%,下降了12.3个百分点,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涨幅度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上涨幅度,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从1998年的2.51倍上升为2010年的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社会保障高于农村居民,那么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三)本书的主要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收入的增加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大为改观,农民家庭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的收入依旧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有关农民收入的研究成果大多不能从历史变迁的宏大背景中把握所研究的问题,或者说,它们缺乏历史感,而历史感对于研究农村制度变迁下的农民家庭经济恰恰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农民家庭经济的变化,研究1997~2010年农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①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民家庭收支的变化有着怎样的区域发展环境。②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③农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构有哪些变化。④农民增收对农民家庭消费有什么影响。⑤农村改革以及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如何。⑥不同地区农民家庭收入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本书将无锡、保定农民家庭收支变化置于1998~2010年区域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空中加以考察,以深刻揭示不同地区农民家庭收支变化的主要动因,加深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家庭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三 研究方法

目前,采用农村调查方法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学术成果已经很多,但对固定村庄的追踪调研仍较为少见。如前文所述,无保调查资料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适用于对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做中长时段的考察。从现实关怀与资料特性两方面考虑,笔者认为,首先,选择以1998年无保调查获得的数据为基础,追踪调查特定村庄、特定农户的收支状况,可获得比较真实可信的数据;其次,追踪调查特定村庄农户收入、支出的数量变化与收入、支出的结构变化,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农户经济的变化;最后,无锡、保定分别处于中国南、北方,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农民收入水平、结构也有差异。追踪调查两地村庄农户收支状况有利于深化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2011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为骨干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1998~2010年农户收支调研”课题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经费的资助下,深入无锡、保定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在调查获得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展开了对农户收支状况的调研活动。(一)“农户”的含义

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户”的含义是比较清晰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打破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如何界定“农户”,学术界已出现多种标准。一是以户籍制度为划分标准,农民家庭住在农村,属于农村户口,他们被称为“农户”;二是以居住地为划分标准,农民家庭住在农村,是农村居民家庭,他们也被称为“农户”;三是以从事的主要职业为划分标准,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农民家庭被称为“农户”。出于历史对比的考虑,本次调研在确定“农户”含义时,更多地考虑了户籍特征,即1998~2010年属于农村户口的家庭,是我们调研的对象。(二)调查村庄的选定

自第二次无保调查开始,调查村庄固定在无锡的11个村与保定的11个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课题组无力对第四次无保调查的22个村3000多户农户做入户调查,便从22个村中选取4个村,其中无锡两个村,保定两个村。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近代便有“民族企业摇篮”的美誉,改革开放后又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之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原有11个村中的大部分村庄已不复存在,农户迁入城镇,变为社区居民。我们选定玉东村与马鞍村为调查村庄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它们是原有11个村中所剩无几的仍保有农业经营及农村面貌的村庄;其次,在第四次无保调查后,相关课题组成员对两个村的情况做过追踪调研,积累了相关资料,便于展开深入研究。

与无锡相比,保定原有11个村中大部分村庄仍主要从事农业经营,本次调查有较大选择样本的余地。一般认为,农业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专业化与现代化的商品农业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华北地区农业逐步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变,保定固上村与南邓村农业经营分别以种植瓜果与饲养奶牛为主,本次调查选定固上村与南邓村作为调查村庄,旨在观察并分析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三)调研设计

本次调研是对无锡、保定有关村庄的追踪调查,因此,本次调查设计在考虑与上次调查口径衔接的基础上,参照学界公认的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的指标,突出了农户收支的主题。调研沿袭第四次无保调查村经济概况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设计了村经济概况调查表、农户收入支出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其中村经济概况调查表内含人口与劳动力、土地利用情况、工商企业情况、村经济收入、村财务收入、村集体收入使用情况、村劳动力情况(就业结构)7个调查项目;农户收入支出调查问卷共有162个问题,主要调查家庭人口与就业状况、家庭土地占用及农业经营情况、家庭日常消费、家庭生产经营与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家庭收入情况,访谈提纲则依访谈对象分为村干部、普通农户、企业主、务工人员、养殖户、种植户6种。(四)调研过程

无锡、保定的调研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了圆满完成无锡、保定的调研任务,2011年3月,课题组启动调研前期准备工作,分头收集有关无锡、保定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文献资料。第二阶段:同年7~12月,课题组三下无锡、保定,进行田野调查。①在无锡、保定两市政府的支持与协作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先后赴无锡、保定两市考察,与两市发改委、统计局、农工办、农业局等部门的人员及区县乡干部进行座谈,了解1997年以来无锡、保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调查村庄。②根据前几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课题组参照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项目,设计调查问卷,并多次召开调查问卷讨论会,征询相关专家意见,修订问卷。③当课题组第二次到无锡、保定时,课题组成员先后对无锡玉东村、马鞍村与保定固上村、南邓村共计40户农户做试调查,针对试调查中发现的调查问卷不合理的部分,对其做进一步修改。④当课题组第三次去无锡、保定时,课题组成员对上述4个村401户农户的家计做抽样调查,同时组织多场村干部座谈会,走访村里的工厂、学校、商店,对部分调查农户进行访谈。第三阶段:课题组在田野调查获得的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课题组成员分头撰写调研报告。(五)本书的结构

本书除导言外共有九章,第一章、第二章分别介绍了1998~2010年无锡、保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阐明农户收支变化的地域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第三章研究无锡农户收支结构的变迁,探究其收支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第四章阐述保定农户收支结构的变迁,剖析其收支变化的主要特征;第五章至第八章依次是对无锡玉东村与马鞍村、保定固上村与南邓村农户收支变化的个案研究,论述了1997~2010年各村收支变化的主要特点;第九章以农户收入、支出水平和结构为重点,比较无锡、保定两地农户收支变化的异同,总结其变化的地域特征。第一章无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世纪之交和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无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跃升时期。无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在200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又以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建设格局、优化综合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幸福安康、和谐宜人新无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

20世纪80~90年代,无锡先后抓住农村改革、浦东开放等重大历史机遇,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跨越。但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若干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1997年和2008年无锡两度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2007年因太湖蓝藻暴发而发生的“水危机”,进一步推动了无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998~2010年,无锡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赢得了又一个“黄金发展期”。(一)经济增长

1998~2010年,特别是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无锡从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国际先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把握科技、生态、文化、民生“四个觉醒”“四个自觉”,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发展,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1.经济总量、增速和水平

1998年以来,无锡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得到提升。1998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为1052.01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2005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达2808.84亿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此后,无锡经济规模更是大步跨越,2006年达到3000亿元,2008年突破4000亿元,2010年为5793.30亿元,跨上5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九名。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战略调整,无锡经济增长速度曾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度有所放缓,但很快重返快速轨道。“十五”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无锡经济年平均增速为14.5%,超出“十五”计划年均增速目标4.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无锡经济年平均增长12.5%,实现了快速增长的预期目标,增速高于江苏省及全国平均水平。无锡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同样位居江苏省及全国前列。2000年,无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为27653元,折合为3332美元;2008年为10788美元,突破10000美元大关,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无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92166元,折合为13780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十名,这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2.经济发展形态

21世纪以来,无锡加快经济转型步伐,经济发展开始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托型转变,由生产制造型向设计创造型转变。无锡以打造创新型城市为目标,通过推进“530”计划、“千人计划”和“人才特区”建设,集结科技创业人才、创业团队,科技研发力量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50.54万人,比2005年增长50.3%。无锡由此加快了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建成了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器。2010年,全市共有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9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9家,国家和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37家,一批产学研合作研发基地相继建成启用。科技研发投入相应递增,2010年,无锡全社会研究与开发费用投入为14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0%,比200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全市专利申请量为32690件,授权量为26448件,均比2000年增长20倍以上,一批国家、省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有序实施、推进。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新落户无锡的科技创业企业有3000家以上,其中1/3已建成运行,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5798.18亿元,2000~2010年以30%以上的平均增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7%,比2000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其间,无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15块有关创新发展的国家级牌子。3.经济增长动力结构

无锡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在此期间,无锡把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机遇,积极克服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突破非关税壁垒,应对反倾销压制,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362.72亿美元,连续10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外贸出口成为无锡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相对应,根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无锡在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各类社会保障的同时,改善商品供应,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引导消费,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09.08亿元,该指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投资仍是无锡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在积极稳健的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的引导下,201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5.65亿元,相较2000年增长7.5倍,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其中,无锡利用外资稳定攀升,在世纪之交相继打造了“日资高地”、“韩资重镇”和“欧美板块”,取得了一批重大项目的突破。此后,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无锡利用外资的增速有所放缓,但质量有了新的提高。2010年,全市到位注册外资33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64.4%,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的75家在无锡投资兴办了144家外资企业。与此相对应,无锡民间投资更加活跃,民营企业和经济组织在2010年的投资额达1314.61亿元,为2000年的26.8倍,占当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3.1%。此外,无锡进一步扩大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无锡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正从工业化后期加速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但是无锡经济发展仍具有明显的传统增长方式特征,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投资率从2000年的29.8%上升到2010年的51.8%,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高达65.5%;而由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改善所带来的效率提高尚未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无锡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在1996~2000年年均增长9.22%,而2000~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4.82%,呈下滑趋势;作为创新发展基础条件的高质量要素的集聚仍显不足,创新资源相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还有着较大缺口,高层次专业人才数量、R&D经费投入、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授权量等相对偏低,与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意味着无锡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依然任重道远。(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1998~2010年,特别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基础上,无锡坚持推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开放型经济与民营经济两个“双轮驱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力度,现代制造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得到推进,三次产业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初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相并举、相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1.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无锡现有耕地203.25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为164.82万亩。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无锡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集约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71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04.94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89.0%和118.2%。

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1998~2010年,无锡以名品特产为龙头,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建设,着力培育优质稻米、精细蔬菜、名优果品、名特茶、特种水产、特色花木六大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农业经营效益。2010年,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108.3万亩,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53.9%;其中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为1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7%;农业亩均增加值达到5162元,比2005年的2200元增长约1.35倍。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15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9个。其中水蜜桃种植面积近5万亩,阳山品牌水蜜桃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亩均效益为8000元以上。其他如隆元大米、阳羡茗茶、长江三鲜、马山杨梅、璜土葡萄等一批知名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效益相应提升。

农业园区辐射功能增强。在规划建设农业园区的基础上,无锡注重园区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通过有效集聚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增强对面上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全市有规模千亩以上、亩均效益2000元以上的农业园区116个,经营面积总计27.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达15.4%。其中锡山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被誉为“江苏农业第一园”。其他如阳光生态农业园、霞客现代农业园、宜兴外向型农业园、阳山水蜜桃科技园、惠山精细蔬菜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起点高,经营规模大,科技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成为无锡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和重要特色,带动了邻近农村农业的集约发展。全市农业特色村比例达到45.6%,引领地区农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农业新兴产业发展强劲。无锡编制了《无锡现代生物农业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引进国内生物农业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生物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重点打造“无锡太湖生物农业谷”,重点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反应器、生物食品、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兽药、农业生态环境控制、生物信息八大生物农业新兴产业,明确在创业启动资金、风险投资、生产用地、配套服务等方面对引进生物农业高层次创业人才、发展生物农业项目等给予扶持。2010年,全市有生物农业企业56家,引进生物农业项目22个,其中入选“130”计划的领军型创业人才有28人,产销规模达到25.2亿元,生物农业成为推动无锡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生态建设理念融入农业发展。21世纪以来,无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农村大力实施重点水源保护区建设和沿太湖地区退耕还林、还湖、还湿地建设工程。同时,无锡以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和养殖场整治为重点,积极开展废水废弃物处理、农业氮磷拦截、农业用水循环利用等,引导农作物秸秆还田和沼气生产利用,使农业的生态效应得到更好发挥,把农业的生态负效应降到最低。2010年,全市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比2005年削减15%和2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3万亩,无锡在江苏省率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环太湖生态治理工程被认定为“太湖生态保护与恢复国家示范工程”,长广溪湿地被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名录。此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的产地认证力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初步建立,2010年,全市“三品”农产品生产面积占耕作面积的比重达到59.7%。2.工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锡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呈加速发展趋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733.90亿元,为2000年的4.11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951.35亿元,为2000年的4.69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3%,无论是就业还是税收,工业都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21世纪以来,无锡积极引导工业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核心技术研发、引进技术再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都取得实质性成效。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建立起各类研发机构,2010年建成“三站两中心”的企业累计超过600家,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40家。2000~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获得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数分别为844个和1064个,10年间有2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工业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企业网上查询、网上发布信息已经普及,智能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不断发展,通过网络采购设备原材料、营销产品、提供信息服务等正在展开。根据抽样调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率达到85%,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率达到64%,并涌现出一批应用效果显著、示范作用突出的优秀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向关键业务的深度支持和多系统集成整合方向推进。工业标准化工作得到重视,2010年,由无锡企业参与制定、修订的国家行业标准总计超过800项,有153家企业承担了188项国家、省、市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由无锡企业担纲的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达24个,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09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07%,比2005年提高0.31个百分点,比江苏省平均水平高出0.28个百分点。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全市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达84.3%,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扎实推进。根据中央和江苏省的要求,无锡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五小”企业和“三高两低”企业1996家,限期整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788家,关停搬迁沿太湖企业156家,共计淘汰落后产能设备7000多台(套)。2010年,无锡按期完成国家和江苏省下达的50万吨水泥、2000万米印染布、5万标张皮革和12.5万吨化纤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每年可减少用能33.5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767.6吨COD和4137吨二氧化硫。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无锡更加重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2005~2010年,全市累计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12家,这些企业年利用工业废弃物总计达1200万吨;全市共计建成循环经济试点企业72家、试验园区11个,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459个,初步形成“工业固废-建材产品”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6%,居江苏省前列。由此,无锡实现节能降耗预期目标,全市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0.9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0.735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0.1%;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从2005年的0.314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0.238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4.2%,降幅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

产业布局在集聚中调整。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无锡大力实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和“退城出市”,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步伐。2005~2010年,全市累计搬迁入园工业企业3245家,新进园区工业企业7169家,另有部分企业搬迁至苏中、苏北、皖南等地区,共置换土地2.66万亩。在调整和集聚中,企业搬迁结合技术改造和产业重组,实施装备更新、工艺技术更新和生产流程更新,实现了生产规模扩容和技术水平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490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339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46.5%提高到2010年的76.4%;技术设备投入占技改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58.1%提高到2010年的75.0%。工业企业布局调整也促进了产业集群的扩张和产业链的延伸,无锡现有的29个制造业分类行业中,在全国占有分工优势的行业有13个,其中具有明显区域分工优势的行业有6个,它们主要是相对集中并具有较强配套能力的机械设备制造行业。2010年,全市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6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9%,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5个、省级产业集聚示范区2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8.6%、16.7%和10.0%。

民营经济活力焕发。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无锡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批国有、集体企业转为私营企业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经济和多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在竞争性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羁绊较少,机制灵活,发展活力更为强劲,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0年,民营经济工业投资732.6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总量的60.5%;2005~2010年的年均增幅高于外商投资5.9个百分点,投资总规模是国有经济的6.5倍。2010年,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为188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3.7%,2005~2010年年均提高2.66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注册资本为4253.31亿元,2005~2010年年均增长27.7%;民营工业企业税收收入为453.92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50.5%,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2010年,全市有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1522家,比2005年增加69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8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5.9%。无锡工业企业上市募资尤为活跃,2010年,全市总计有上市工业企业62家,上市企业数位列全省第一;累计首发募集资金389亿元,支撑了骨干工业企业的扩张壮大,并呈现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产业层级不断跃升。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推动无锡制造业行业结构在调整中优化升级。原有工业支柱产业优势增强,在历史上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五大支柱产业中,石化、纺织行业有所收缩,向精细、高档方向发展;电子、冶金行业实现产品更新换代,生产组织和技术水平相应提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快速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伸。2010年,全市五大支柱产业现价产值为1.19万亿元,2005~2010年年均增长18.1%,其中机械、电子两个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5.9%和17.1%,产值合计占五大支柱产业产值总量的近五成。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以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生物制药为重点的“三谷”“三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初步形成一定产业规模。新兴产业迅速兴起,进入21世纪,无锡确定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投资集中投向新兴产业。2010年,新兴产业完成投资430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2.5%,实现营业收入4103.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总和的比重接近50%,物联网、节能环保行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领跑江苏省。无锡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43万元/人,比2005年提高54.4%,高于苏南五市平均水平;每亩工业用地年均产出工业增加值和利税分别为43.66万元和17.21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1.7倍和2.4倍,在苏南五市中居于领先水平。3.服务业作用显著增强

进入21世纪,无锡在壮大商贸流通规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大力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服务民生、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无锡初步形成开放、顺畅、健康、有序的发展格局,全市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79.57亿元,2000~2010年年均增长14.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8%,比2000年提高5.4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49.1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9.0%,比2000年提高9.8个百分点;以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52396万元,在江苏省居首位。服务业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传统优势产业稳步发展。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运输仓储业、金融业是无锡服务业的四大支柱,其增加值之和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在60%以上。21世纪以来,无锡传统服务业业态不断优化创新,其中连锁商业蓬勃发展,专业批发市场的集聚度进一步提高,20多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务贸易型、都市生活型、城市功能型城市综合体相继落成开业,市级和片区商业中心的“商圈”效应逐渐显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活跃和服务业产业层次的提升。传统运输仓储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型,与专业批发市场、连锁商业电子商务和口岸商务相结合,采用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发展专业配供、仓储配送、中转配载、港口综合服务等第三方物流,为提高运输效能、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基于特殊的经济形势,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收入也以每4~5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

成长性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是无锡服务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围绕旅游大市、旅游强市建设,无锡努力打造“最安全旅游目的地”和“游客最满意旅游目的地”,着重构建诚信旅游、平安旅游、文明旅游三大服务平台,先后克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非典”、太湖水危机、冰雪灾害等的冲击和影响,不断扩大包括景点景区、旅游设施、服务机构和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在内的产业规模,建设并完善灵山、鼋头渚、环蠡湖、清名桥古运河等旅游精品线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067.27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86.50万人次,分别比2000年增长216.5%和164.0%;实现旅游总收入748.73亿元,实现旅游增加值336.93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5.81倍和5.35倍。进入21世纪后,无锡积极实施“文化振兴”战略,围绕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速增效。无锡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随着体制内文化要素的释放、转移、重新集结,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旺盛,新闻传媒、演艺传播、广告会展、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产业迅速发展。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51.2亿元,2005~2010年年均增长32.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增至6.1%。

新兴产业领先突破。进入21世纪,无锡以创新的名义,积极推动新兴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呈爆发式增长。其中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争取外包接单,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体,全市有900余家服务外包企业,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全国服务外包50强企业共有26家在无锡投资落户。2010年,无锡接包合同签约金额为31.8亿美元,执行金额为25.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2%和45.1%。文化创意产业以动漫设计制作为特色,通过产业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全市形成文化创意企业460余家,其中动漫企业有157家,经文化部认定的企业有15家。2010年,无锡原创动漫节目共计30350分钟,连续多年居江苏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实现产值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工业设计产业与工业流程设计、建筑和设备设计相对接,借助计算机技术,融入文化元素,并向纺织品、服装、家居装潢等行业渗透,开始成为独立的产业。2010年,全市共有工业设计企业170余家,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服务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21世纪以来,无锡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整合投资,积极引导服务业向特色园区集聚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无锡共规划产业项目83个,总共投资453.68亿元;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3个,其中省级园区3个、国家级园区2个。在文化产业方面,与无锡博物院、大剧院、文化公园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相对应,一批特色商业和文化服务街区相继建成,它们也发挥了一定的集聚效应。2010年,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9个,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24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省级以上集聚区15个,营业收入占全市服务业集聚区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5%以上。全市服务业初步形成九大集聚区,五大市场群,15条特色商业街和空港、水港、信息港“三港”产业集聚带,产业结构布局日趋合理。

这一时期,无锡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但由于发展方式的局限,无锡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不快,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比重仅为43%,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制造业结构失衡,金属冶炼加工、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54.1%提高到2010年的70.4%,在资源、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这不仅使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同期工业增加值率由24%下降为21.8%),而且加重了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负荷。产业投资增长放缓,结构发生偏转,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市建设投资(政府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而受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影响,产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比重相对下降,2010年比2009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在产业投资中,外商投资和民营经济投资增速减缓,2010年的增速分别低于全社会投资平均增速18.2个百分点和15.5个百分点,这将对后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增长产生长远影响。二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997年12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村座谈会,在总结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一个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调整两个结构(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做好三篇文章(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对全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做出部署。进入21世纪后,无锡又根据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工作新战略,及时完善农村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四个统筹”(统筹城镇规划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政策接轨、统筹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无锡城乡经济社会日趋融合,城乡产业布局和基础建设互动共生,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对接,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的重要板块和新的领域。(一)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无锡就在“一包三改”的基础上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部署,但从试点到实施,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甚至遭遇到强势反对和严厉干预,这使得改革多次出现曲折反复。不过,基层的探索实践始终没有中止。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情况开始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无锡农村从多个层面进行机制体制的创新,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1.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997年12月,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流程、改制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股权配置、推进改革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为全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工作指导大纲。由此逐步统一了全市上下的认识,排除了各方面的干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把促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帮助农民致富和确保社会稳定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推动改革全面展开。

无锡在改革中注意制度改革与资产改组、技术改造、管理改进相结合,通过改革转换发展主体,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集团成为企业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