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5:23:07

点击下载

作者:刁孝华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试读:

序言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学院一直坚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面对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重大需求,学院结合实际,树立有特色的应用人才培养质量观,以品牌、特色专业为载体,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保障,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本论文集收编的文章,围绕“不断完善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主题,所选题目联系学院教学与管理实际,是学院建院十年以来的积淀与分享。论文集中有学院教师教改项目中的研究成果,也有教学与管理中予以实践且值得推广的经验。书中论题具有多样性,既有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关于专业建设、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教改项目管理的思考,也有通识课程、主干课程、双语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团队、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等,还有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于学生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思考等。这些成果反映了学院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与探索,对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论文集实践性强,论文或是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的思考,或是经调查研究实践后,针对解决这些问题时采用的一些对策的分析研究和经验总结,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值得一读。本论文集的出版,记载了学院探索教学改革的历程,希望在总结学院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探索今后教学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可以将这些成果在学院推广,并和兄弟院校交流。同时,也衷心希望论文集的出版能促进学院今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期待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刁孝华2012年5月

专业改革篇

重庆市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性[1]研究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教务处 房朝君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314”总体部署建设重庆为“内陆开放高地”的提出,为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构建了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重庆市7所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能否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大量人才需求,进而提出这7所独立学院专业设置调整的方向。关键词:独立学院 专业设置 区域产业结构

我国的独立学院始于1999年,是由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作为独立学院,这种在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背景下产生的、全新的、按照民办性质运行的院校,其培养的学生面临着公办高等院校的激烈竞争,部分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立足于全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尤为重要。一、重庆市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分析

在重庆,目前共有7所独立院校,分别是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市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科类如表1所示。表1 重庆市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科类表

我们通过表1来看重庆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向,发现目前存在以下这些方面的问题:(1)文科类专业设置比重过高

我们通过表1可以看到,在这7所独立学院中,有6所学院文科专业的比重高于50%,其中5所高于75%。我们将数据进行简单加总计算得知,目前重庆市独立学院累计开设248个专业方向,其中文科类专业(包括方向)共有192个,占到全部专业的比重为77.4%,而理科专业仅为22.6%。

对比表1的左边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各学院在招生录取上,由于文理兼收的比重比较大,将近一半的学生是针对理科招生,与22.6%的理科专业设置相比较可以得知,有将近30%的学生是理科录取后转为文科专业学习。(2)专业方向趋同严重

以下再对文理科这两大类的专业设置方向进行进一步分析。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文科类专业主要涉及文学、新闻、法律、影视艺术、经济贸易、管理、外语、美术、音乐这些大类,另外设有园林专业;理工科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这些本科专业对应的一些专科专业。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开设的全部为文科类专业,主要涉及语言、管理、艺术、商务这些大类。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科类专业主要涉及外语、经济贸易、文学、新闻、艺术、管理这些大类,理科专业均为计算机相关专业。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开设的全部为文科类专业,主要涉及金融、贸易和管理几大类。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文科类专业主要涉及管理、文学、新闻、外语几大类,理科专业均为计算机相关专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文科类专业较少,除四个管理类的本科专业和一个英语专业,其他均为工科专业,分别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本科专业和一些相对应的专科专业。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目前下设土木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四个学院,现设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艺术设计等19个本科专业以及工程造价等12个专科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主要开设于土木建筑学院和电气信息学院。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重庆市7所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主要涉及文学、新闻、艺术、语言、管理、经济这些文科大类,而开设理工科专业的5所独立学院均开设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其中2所的理工科专业仅有计算机类专业和方向。二、重庆市区域产业现状及趋势

直辖后,重庆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趋势更加明显。本文选取了近5年的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2004—2008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及构成),就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

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中工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从表2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重庆市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4年16.2%下降为2008年的11.3%,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44.3%上升为2008年的47.7%,上升了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39.5%上升为2008年的41.0%,仅上升了0.5个百分点。伴随着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重庆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4—2008年间重庆市工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尤为惊人,从927.51亿元增长为2 036.40亿元。如果不考虑价格的变化,在短短的几年间,重庆市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2倍。

这个数据真实地反映出重庆市工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截止到目前,重庆市基本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业、材料工业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表2 2004—2008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及构成资料来源:2004—2007年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由重庆市公布的相关数据整理。

2. 第三产业发展不稳定且相对滞后,多以传统产业为主

重庆市第三产业仅在2005年和2006年所占的比重略高于第二产业,其他年份均低于第二产业。以2007年的数据为例,同为直辖市的北京和上海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是72.1%和52.6%,而重庆2007年第三产业仅占到42.4%,远低于其他直辖市,发展相对滞后。

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偏小,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2007年,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 748.02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265.74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为366.1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为91.85亿元,金融业为122.54亿元,房地产业为196.06亿元,其他行业为705.64亿元。从总体上来看,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等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较大,仍是第三产业的主体,新兴产业如旅游、信息咨询、广告业等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这将会影响第三产业本身整体素质的提高。

3. 优势产业多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重庆长期形成的以重工业为核心的重型结构十分突出,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较发达的重工业和欠发达的轻工业并存,重轻不协调。

2004年以来,重庆工业中总产值和销售收入比重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这些工业大多数是劳动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进步发展严重不足,基本上仍然走的是粗放型经营的道路,致使重庆绝大多数工业行业产出增长减慢。

4. 逐步构建具有开放型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314”总体部署的提出和“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为重庆市产业体系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伴随着东南沿海部分产业逐步向内地转移,这些向内地延伸的产业链将进一步加强重庆与全球跨国公司、中国大经济区的产业合作,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内外部投资,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5个产值超过千亿的重点产业园,10个产值超过百亿的特色产业园,形成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综合能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七大产业集群,大幅提升重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将是未来5~10年重庆发展的重点。三、重庆市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协调性分析

1.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所需存在较大的偏差

就重庆目前的产业发展来看,第一产业需进一步优化,未来将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剥离出来,调整到第二、三产业中,第一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基本满足,部分领域还存在饱和情况;第三产业由于多是传统产业,人才需求也得以满足;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是重庆市目前发展的重要领域。

但是从7所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来看,由于文科专业所占比重过高,且所开设专业基本上是满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所需人才,针对第二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提供的人才较少。上面列举的重庆市2004年以来工业中总产值和销售收入比重较大的行业,在这7所独立学院中均未开设相关专业。

2. 专业设置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就重庆未来几年的产业发展来看,需要大量的人才满足七大产业集群发展,而从重庆市7所独立学院2009年的招生计划来看,2013年的毕业生仅涉及了电子信息领域,而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综合能源等领域很少有相关专业开设。

第三产业优化发展过程中新兴产业将成为重点,而7所独立学院目前所开设的专业也多以传统热门产业为主,如金融、贸易、会计等专业。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市独立学院目前开设的专业并没有立足于满足重庆市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并且各高校开设的所谓“热门”专业,设置盲目雷同、招生人数过多,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难就业的情况日益严重,高校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影响和互为推动的关系,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和决定作用更为突出,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设置调整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刘社建.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协调互动探讨[J].社会科学,2005 (6).[2]朱建华.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观察与思考[J].中南论坛,2008 (3).注释[1]本文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重庆市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项目批准号:08-GJ-123)阶段性研究成果。基于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建设研究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会计系 谢付杰摘要: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而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推进,从而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可能采取的几种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校企合作的措施及建议。关键词:独立学院 资产评估 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目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体制,以其灵活的机制和面向市场的专业设置为特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的特色定位

1. 资产评估专业的特色

目前,很多学校、学生对于资产评估专业的定位模糊,尤其是独立学院在开设资产评估专业时与“一本”、“二本”高校培养模式区分不明显,体现不出专业特色。该专业是服务于资产评估行业,突出企业价值评估,不动产价值评估的重点。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实的经济、管理、资产评估理论基础,掌握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投资等相关知识,熟悉资产评估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备处理资产管理与评估领域各种问题的业务能力,能够在资产评估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资产管理、资产评估实务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2. 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特色

一方面,从独立学院的定位来看,独立学院属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种新兴的本科办学模式,是为了提升大众化的教育水平而设立的。因而,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应定位在第三个层次,即教学型大学,相应的专业建设就应该以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培养为主。另一方面,从生源情况看,独立学院招生多放在第三批次上,与“一本”、“二本”学生的分数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一些,所以专业建设的着力点应更多地凸显其实用性和实操性。

3. 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的特色建设

对于办学机制灵活性比较大的独立学院而言,专业的设置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资产评估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等方面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从长远角度展开校企共建资产评估专业的教学新模式。二、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的现状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主要是指独立学院与产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一般来说,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是多方面的,独立学院主要是向产业单位输送应用型人才,缓解产业单位临时性或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压力,提供员工培训或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为企业承担应用性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研究(开发)任务等;产业单位主要是为学校提供就业市场、全真实践教育环境、人才培养的咨询信息、教学设备或资助、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教师横向科研项目等。

通过调查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独立学院不仅为地方经济和有关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也联系了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了不同特色、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大多表现为企业向独立学院提供实习基地、独立学院为企业培训员工等。虽然大多数独立学院都聘请了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企业未能按照学校的意愿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从合作的主动性看,大多是独立学院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主动来找独立学院合作办学或技术合作的企业很少。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部分企业给予学校一些资助,例如资助贫困学生而发的助学金等,但这种合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

2.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互利共赢”是校企合作的根基,然而,校企实质性合作尚未实现,多数独立学院步履维艰,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1)企业合作意愿不强,独立学院难以找到合作企业

绝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自愿地与独立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主要活动是生产经营,其根本目的是追求高效率的经济效益,企业对校企合作中能获得多大的“赢利”心存疑虑;二是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员工队伍稳定性较差,企业不愿在培训员工方面多花成本,独立学院提供的培训服务对企业的吸引力非常有限。(2)独立学院和企业难以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

独立学院经过努力,可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往往难以持续,不少合作过一次的企业以合同到期就不再续约。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岗位已满,不能提供岗位,这使“订单”培养模式的合作失去了存在的客观条件;二是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怕吃苦、不好学,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让企业感到不满意;三是企业在接收学生实习方面的投入(包括支付实习学生报酬、不合格产品率提高、管理费用等)较大,造成企业额外成本增加。三、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校企合作共建模式的选择

根据独立学院的特点以及资产评估专业的特点,结合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特色,资产评估专业的校企共建可以从下面几种模式切入:

1. “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机制下,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倡导者或者主要发起者是学校,而企业则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于大部分企业在现阶段仍然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的,而合作办学从中短期来看企业几乎无利可图,甚至还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费用以及部分的人力、物力,因此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或者仅仅是在比较浅的层次上参与一定的校企合作。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合作办学的源头进行改善。对于大多数独立学院而言,都或多或少有几家比较稳定的合作企业,因此可以考虑通过让合作企业以提供实习场所、实验课教师、资产评估科研项目支持等形式和独立学院合作,进行合作办学。同时,对于资产评估专业而言,由资产评估事务所提供实习场所、设备,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分内的事情,企业有合作办学的动力,合作关系较为稳定。

该种校企合作模式,将为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真实的企业应用环境,通过与在校期间系统理论教育、项目实训、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等手段相结合,可以培养出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的资产评估类人才,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过渡期,将企业化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前移。

2. 与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

一般而言,大学课程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严重的脱节,而对课程进行改革,存在着种种困难。但是对于独立学院这种体制灵活的高等学校而言,大部分实施学分制,学生有占总课程量30%左右的选修课程。在保证教学计划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学校邀请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到校开班,由事务所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资产评估专业开设指定的课程,并纳入正式教学体系之中,直接为事务所培养后备人才。

这种模式对事务所而言存在一定的吸引力。例如可以在每个年级划分一个班级,冠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并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入选该班的学生可在大三、大四参加该事务所的实习工作,并且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接收该班的优秀学生到事务所就业。

3. 建立实训基地模式

这是目前很普遍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独立学院的资产评估专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特色方向,与两三家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咨询公司或者外包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学校的学生可以到公司参与资产评估相关知识的实习和实训,同时合作企业也可以利用高等院校的相关资源进行企业的内训。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二是通过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三是通过实际的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获得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1. 适当控制实习人数,减轻企业负担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在去合作企业实习时,不了解企业的运作、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岗前培训。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可能比较有限,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减轻企业的负担,每个企业不宜安排过多学生进行实习,以5~10人为宜。这种原则使企业减负、使学生受惠。

2. 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实施这种模式,使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场所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生进行训练,这既解决了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又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习问题,还使学生能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这种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质量。

3. 借助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对于资产评估专业而言,对教师的要求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对于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的教师而言,学校可以政策和制度上赋予一定的灵活性,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措施。从企业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走上大学讲台,兼职或邀请资产评估行业专家来校给师生开讲座或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再安排学校的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相关工作,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积累实战经验。

4. 建立校企合作的信息反馈网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校内教学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必须建立一个由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学生、实习单位培训指导人员组成的信息反馈网络,进行信息的交互与反馈,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以提高校企合作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5. 建立校企合作双方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鼓励独立学院主动适应市场要求,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社会调研,更新高等教育理念,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推进资产评估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拓展与企业合作的新形式与新领域。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例如,降低或补偿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成本,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短期或长期的效益,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质上是承担了四年制本科其中一年(或半年)的教学任务,在没有出台减免企业税收等相关鼓励和补偿政策的前提下,与之合作的独立学院可适当考虑划拨一定的教育经费,实习学生的实习报酬可以根据实习学生实际的工作质量及企业的经济状况按最低工资待遇;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加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互动,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使企业主动地参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对我国的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有其突出的办学特色。因此设有资产评估专业的独立学院,在进行资产评估专业体系安排的时候要统筹规划,结合自身优势,突出主要特色。唯有这样才能提高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1]丁彦,周清明.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8 (9).[2]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 (7).[3]张强,仝丙昌.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13).[4]孙晓琳.独立学院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 (5).[5]杨云龙,于海侠.浅谈校企合作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技术与教育,2010,24 (2).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滕学英摘要: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应该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其定位依然是普通本科院校。而与大多数公立院校采用的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独立学院根据经济社会的需要、自身的特点,更多采用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因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不能简单地克隆母体院校,而应该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构建有特色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通俗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类型,这种模式通过一定的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强调的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模式的中心,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就是采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科学规划和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对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过程以及所采取手段的综合设计,其构成要素大体上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学制学分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科或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质量进行管理、监控的基础性文件。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设计自己有特色的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与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发展,培育出理论基础扎实而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因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该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以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实践为基准,有针对性地培养出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应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总体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目标的体现,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基于对独立学院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分析,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确定总体思路。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确定构建的总体思路为: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教育、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关系,加强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各个培养方案的优化配置和具体实施,通过教学管理、课程管理、专业指导、学生管理等各项具体措施的具体贯彻实施,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和锻炼。(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的综合反映。人才培养方案即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在遵循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时,结合专业的学科特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简言之,既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种总体要求具体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知识的构建上,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二是在能力的培养上,既要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应包括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三是在素质锻炼上,本科应用型人才素质包括较高的专业素质,又包括一定的非专业素质,特别应具有应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新创业的专业素质和开拓精神。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适应面很广的经济学科专业,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最缺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我们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主线,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了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三)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实现和落实,其关键是依赖于课程体系及体系中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是专业目标分解后的具体体现,是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优化设计而组织起来的知识和教学实践活动。课程虽不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全部,但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是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基础工作。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应该清晰地以课程群的形式体现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等环节,反映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等。因此,依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所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体系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为三大板块,即基本理论知识板块、岗位技能板块和综合素质板块。基本理论知识板块主要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以此夯实专业基础;岗位技能板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即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一些课程实验和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综合素质板块则通过讲座、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程设置除了继续沿用三模块的课程设置,即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模块课程组成,还需要注意加强柔性化,采用模块化组合、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体系上,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实践的机会。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用性很强,我们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优化理论教学体系,进行课程整合、课程改革,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的定位要求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实践教学突显专业办学特色,目标在于培养国贸专业人才的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四)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在掌握一定程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本科学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首先,科学合理分配理论、实验实践课时。在适当增加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的课时和内容时,要注意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的扎实,理论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应该是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以下基本能力: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和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等。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主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外贸单证的制作与审核,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很快为企业处理一般的单证业务。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开拓中。学校应通过相关实训练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应具有的营销知识,提高业务拓展能力。而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海关报关实务的学习和职业资格培训完成。其次,进一步改革实验实践内容和方法。在实验实践课程中,切身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根据企业需求,适时改革实验内容,可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唯有这样,采用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合格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专门开发了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系统V 3.0,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全方位熟悉贸易业务,综合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和各环节的基本技能。三、结论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要使所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实现,设置的课程真正地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以及保障措施的健全,教学方法的改进等。独立学院的各专业的实践性强,而实践不断变化,各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1]王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2]荆光辉,黄文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9 (5):94-96.[3]孙爱东.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2):45-47.[4]荆光辉,赵海鑫,刘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09 (6):123-124.[5]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 (3):63-67.[6]滕学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改革——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1 (6):43-44.本科物流人才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探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管理系 刘岱摘要:近年来,物流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物流人才也成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但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科物流人才对行业预期过高、团队合作意识不足以及吃不了苦等,认为他们的基本职业素养方面与公司的需求有较大差距。笔者对物流行业所看重的这些“软”素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课堂设置分享环节,让学生关注行业发展;并在课堂开展专业竞赛、竞学互动和小组式讨论等培养学生物流基本职业素养。关键词:本科 物流 职业素养一、引言

据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显示,物流人才成为了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人才缺口达到600余万人。另有消息称,物流业已成功入选“中国十大高薪职业”。更有业内专家表示,未来5~10年,中国将处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但是企业却普遍反映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在一些基本职业素养方面却与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笔者由此开始思考本科物流人才如何培养一些物流行业看重的职业素养即软素质,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相匹配。二、本科物流人才基本职业素养的主要框架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提供系统综合化服务的行业,是一个集技术、信息、管理等多种要素于一身的行业,而中国的物流行业由于起步比较晚,往往对从业人员有更多的要求。本科物流人才的定位应该是未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基层服务的能力外,还应当具备管理的思维和潜在管理者的多种素质。具体说来,本科物流人才的职业素养应当包括:(一)业务素质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本科物流人才的业务素质包括:

1. 系统了解现代物流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

学生应站在供应链管理的高度,全面了解现代物流新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及现代物流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物流是一个大的概念,而且物流行业更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需要综合了解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配送等业务知识。未来的物流业务人员则应该将知识延伸到物流的其他领域,逐步建立起物流系统的概念,能统筹整个物流运作。

2. 掌握物流现代技术及其应用

掌握条码、无线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较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能在业务中对进行物流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需求。对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有关技术有一定了解,能够合理使用和调配相关设施和设备。

3. 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

本科物流人才毕业后往往从基层工作开始做起,比如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和文字处理等,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的文字和数据处理的软件。一位物流企业老总曾感叹在企业七年的用人过程中,几乎没有物流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做不好工作的,但却有不少因为一些基本的操作和应用软件的掌握不够熟练而做不好工作的。由此可见,基本的软件操作应用能力也是本科物流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二)基本素质

除了上述跟专业相关的素质(能力)外,物流专业的本科生还需具备一些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工作的业绩和发展。一般来说基本素质包括:

1. 交流沟通能力

物流属于服务行业,且服务对象通常包括商业客户和最终的消费者,在服务的过程中,要么是代表物流企业自身,要么是代表服务的商业客户,所以,明确自身服务的立场来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尤为重要。沟通交流能力强调以较好的效果表达和理解对方的表达。

2. 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现代的物流是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的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也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不能只着眼于局部来进行物流绩效的改善,所以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够主动协助相关岗位,使上下游协调一致,实现物流目标系统化和业务操作的无缝化。

3. 战略的眼光

战略的眼光是指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具有系统思考和构筑服务体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对行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的把握,建立在对行业的系统了解。

4. 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5. 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物流所服务的市场有一定的波动性,物流企业作为供需双方的服务提供者,对信息的采集又有相对的滞后性,同时物流作业环节多、程序杂、缺乏行业标准,异常事故时有发生。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常规作业的执行,又要从容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执行突如其来的附加任务,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处理异常事故的能力、具备随时准备应急作业的意识以及对资源、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充分使用的能力。

6. 吃苦耐劳的精神

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从业起点比较低的行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毕业后往往都是从基层工作做起,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都比其他行业要艰苦些,这要求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辛苦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能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胜任工作,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上述素质中,业务素养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而对于物流基本素养的“软”素质则不易通过课堂教学来达到理想的效果。三、融物流基本职业素养于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一)关注行业发展,培养学生的行业感觉与战略眼光

由于物流行业的实践性较强,物流管理的本科生毕业后也通常需要从事基层的物流工作,但其定位应该是未来的中高级管理者,应当对物流行业有良好的行业感觉,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较为系统和前沿的认知。这样才能在具体决策时具备战略的眼光,才能真正做到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利益出发来为公司决策。

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类似的尝试,在课堂上设置了“三分钟分享”环节,由学生将自主搜集到的物流行业发展的新闻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并在分享之后进行提问式的讨论,以这种方式让学生将关注行业发展,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多角度认识物流行业,找到良好的行业感觉。(二)充分利用专业竞赛,竞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软素质

竞赛是一种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本科院校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物流专业竞赛,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竞赛的开展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开展的物流竞赛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沙盘模拟大赛、物流方案设计大赛、物流仿真模拟大赛和物流技能大赛等。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9年开始每年开展ERP沙盘模拟大赛,邀请企业专家和学校的专业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自由组合成五人的团体,分别担任首席执行官(CE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和物流总监的角色,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三年的实际运行情况、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财务管理等,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整个过程能很好地培养被物流行业所看重的团队合作、管理和沟通能力等软素质,也能较好地理解生产企业的运作过程,更好地理解企业物流。

物流方案设计大赛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以某一真实具体的企业(如实习基地企业)所遇到的现实物流问题作为竞赛的案例,最后由企业来评价各种参赛方案的可行性,并以此作为学生是否能在此实习基地实习的优先条件之一。这样的结合方式,既能加强跟实习基地企业的联系,又能极大地鼓舞学生参赛的热情。方案设计大赛能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整理,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理论与实际的一次小阅兵。仿真模拟大赛是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将设计的方案用模拟动画展现出来,跟方案设计大赛结合起来,也是对方案的一种检验。

物流技能大赛可以参考全国物流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整个比赛中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背景来设计方案,并在给定的场地实施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入库、分拣、包装和发货的完整流程。这样就能综合考查学生的成本管理能力、对软件的操作能力,观察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物流的热情与干劲。由于比赛是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团队成员各自承担单据录入、叉车工、拣货员、仓管员等不同的但又可以在不同环节相互变换的角色,比赛的结果能很好地体现参赛队伍团队协作的水平和效率。同时,在比赛过程中可以人为设置一些小的意外,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针对低年级学生对物流行业普遍缺乏实践和认知的状况,可以开展“经理面对面”等企业认知活动,以学生自主组团参赛的方式,经过初选和培训,最终选定优秀学生代表本专业对实习基地单位经理以上高层进行采访并将采访记录整理成册,给学生“走出去”的机会,通过跟物流实践者的近距离接触,进一步认识物流行业,为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找准目标。

总之,以竞赛的方式教学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责任心等多种在课堂上不易培养的软素质。(三)在课堂开展小组式讨论

课堂可借鉴团队比赛的经验,对课堂的班级进行分组。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包括小组整体的课堂表现和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通过单个的提问和小组讨论在课堂开展适度的竞争,既能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又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积极地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1]刁孝华.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杨冬梅,等.中国物流未来岗位分析[EB/OL]. (2007-1-18) http://www.56885.net/new_view.asp?id=8555.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管理系 胡小渝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学校—社会人才培养的对接,是当前我国高校所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参考、借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结合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具体情况,探讨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探讨,本文提出“两阶段培养”和“分流培养”的新模式,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参考,也为社会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建议。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培养模式 两阶段 分流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以及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提升,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毕业生多数“泛而不专”、社会认同感较低、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减少就业缺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个多学科支撑的专业,是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土地资源学、系统科学为基础,以规划学、信息技术和测绘技术为手段的多学科紧密联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三方面的学科性质。(一)国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国内目前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多为一本、二本学校,由于其学校定位的原因,这类院校大多均采取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培养模式。

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国内有不少学校已在结合学校优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山东农业大学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创新式地提出了“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在大众培养的基础上,分为“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两个模块进行分类培养。天津工业大学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在课程设置中,创新式地提出了“模块化”的概念,即包含土地整理、土地规划与评价、不动产评估与经纪和遥感与信息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在分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培养。

综上所述,国内目前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基本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年,目前仅有一届毕业生。学院实行“3+1”的培养模式,学生入校后前三年的时间学习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进人大四后,在校内专业实训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通过3年的理论教育和1年的集中实训,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走入社会的竞争力。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众多院校都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大多采取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来讲,各个院校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实践课程较少等。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2007年开设以来,一直实行“3+1”的培养模式,但是在培养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深,学习热情不够

学生在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大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了解有限,大一入学开始系统学习,我们会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易产生消极厌学等情绪,有的还会有调换专业的需求。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要求,学习成绩排名是很大的影响因素,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转专业的要求。这部分学生在对本专业失去兴趣,且转专业无望的情况下,消磨学习积极性,荒废学业。(二)课程设置的方向不够明确,知识面广而不深

所谓“3+1”培养模式即在入学后前三年集中进行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的学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广泛,主要课程包括土地经济学、测量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调查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概论、遥感概论、会计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土地法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通过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类三个方向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广泛,但却广而不精,致使就业选择虽表面看起来广泛,实际竞争力却不强,导致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三)实践环节安排不尽合理,学生不能按需所取

所谓“3+1”培养模式中的“1”即指大学最后一年集中进行校外实习。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集中安排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将所学付诸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1”培养模式对准备就业的学生而言,能通过最后一年集中实习,强化能力,增加就业筹码。但对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安排却有不合理之处。考研的学生大四会集中时间冲刺复习,实习时间与其复习时间相冲突,实习存在作假成分。统一安排导致学生不能按照其所需进行所取,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培养模式经历了苏联模式阶段;资源—工程模式阶段;资源—经济模式阶段;管理模式阶段。大量学者对如何更好地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人才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诸多培养模式创新。本文基于前学者的研究,立足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两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一)“两阶段培养”模式

在德国,无论技术大学还是综合性工业大学,学生在入学前都必须有至少六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这是入学的前提条件之一。

借鉴德国入学前先实习以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以构建“两阶段”方式培养人才,即大学第一学期前六周定点到专业相关单位实习,让学生认识到其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以确定学生与专业的适合度。六周实习结束后,如果学生认为其不适合学习该专业,即可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专业调整。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在对专业充满热情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前有重庆宏图土地规划有限公司和成都精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两个实习基地。在“两阶段培养”模式中,大一新生入学后,可将其分批送往这两个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六周的实习。学生可以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在该过程中,了解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在“分阶段培养”模式的现实应用中,应避免学生受主观情绪影响。在学生提出转专业要求后,学校应指定老师与其进行谈话,让其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最终在结合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找到具体方案,避免由于学生的一时兴趣,导致其作出错误的转专业选择。(二)“分流培养”模式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分类培养是指在同一学科专业下,按照两类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分别为应用型硕士生培养方案和研究型硕士生培养方案。应用型硕士生的培养致力于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以便从事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前沿科学研究。

借鉴南开大学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我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实行大学前两年宽泛的基础教育,大三分流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的培养模式。“研究型”重点为考研做准备,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教育;“应用型”重点为就业做准备,进行实践性课程教学,课堂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培养。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通常招收两个班的学生,前两年的学习中除英语课实行小班教学外,其他课程均实行两班合班教学方式。前两年进行基础课程教学,大三开始集中学习专业课程。因此,从大三开始,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班。有意考研继续深造的学生选择“研究型”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重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并在教学中穿插考研注意事项等,着重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意毕业后就业的学生选择“应用型”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重点强调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重点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该模式的应用,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既可为一本、二本学校培养高水平理论人才,也可为社会输送实践型人才。但是,在实行该模式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作出适合自身的正确选择。学生在选择过程中,老师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引导其作出正确的选择。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培养”和“分流培养”的新模式。“两阶段培养”模式主要是借鉴德国学生培养经验,通过大一前六周的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专业与学生兴趣之间的不匹配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合适的领域培养合适的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则是在借鉴国内南开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需求和规划,选择不同的模式来培养有不同规划的学生。通过这种分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社会各界培养出适合相关领域的人才。

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土地关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如何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好地契合,将是继续研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1]彭文英,李子天,宋克杰.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 (3):47-51.[2]袁中友,汤惠君.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 (2):107-108.[3]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 (2):31-32.[4]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1 (5):22-27.论高校审计人才的差异化培养——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会计系 陈西婵摘要: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造就高层次审计人才的基地,其培养的审计人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目前高校审计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民间审计方向,而定位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方向的学校较少,审计学人才培养的内部结构不合理。作者分析了审计人才差异化培养的必要性,并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探讨了其实现途径。关键词:审计人才 差异化 实现途径

随着审计人才社会需求的差异化发展,如何定位审计学的培养方向,成为高校审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我国审计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过去,审计人才需求主要强调以民间审计人才为主。无论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民间审计人员,对其知识结构的衡量都是以是否懂得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为标准。评价审计人才是否合格,也主要以是否掌握民间审计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这种评价标准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在审计目标上的分野,也导致其在审计对象上的分野。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目标和对象上的分野如表1所示。表1 审计对象模块(一)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的范围包括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其具体审计对象既包括机关、企业单位的财政财务信息、财政财务活动和经济管理活动,也包括部分行政管理活动、投资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政府审计人员不仅应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还应具备很高的思想素质及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政治坚定、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业务过硬的高素质审计人员。与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相比,政府审计更强调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抵御腐败的能力。(二)民间审计

民间审计的具体审计对象包括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单位价值评估和确认等。民间审计人才主要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结构从事咨询工作。需具备的核心知识有:会计核算、审计实务、专项审计、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信息统计等。民间审计要面对大量的客户,必须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三)企业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接受企业事业单位最高当局的委派,对内部授权范围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企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下属单位等;其具体审计对象包括企业单位会计资料、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等。据人力资源机构分析,内部审计人员最可能成长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这时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核心工作能力体现在如何鉴别经营机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节约成本、如何实现经营目标等。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审计主体、审计目标、审计对象的差异决定了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差异化发展。审计人才需求的差异化为高校审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探索出一条审计学的差异化培养之路。二、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一)审计学的学科地位

国家高教司已将审计学专业由会计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提升为“二级”学科。现代审计的发展需要相应学科体系的支撑,审计工作已从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发展成为包括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等更加宽泛的综合审计。对审计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也从会计领域向经济、管理、法律、工程、信息、环境、行政等领域延伸和扩展。(二)我国高校审计学专业的培养特点

通过对一本院校审计学专业进行调研发现(如表2所示),在审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类课程约占主干课程的70%~80%,甚至有的达90%,会计专业与审计专业区分度不大。部分高校设有电算审计、审计案例、审计专题等课程,只有很少的院校开设了财务审计、效益审计、管理审计、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审计课程。这说明目前一本院校把审计学培养方向定位于民间审计,而定位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方向的学校较少。表2 我国高校审计学专业课程设置调查表表2(续)三、审计人才差异化培养的实现途径——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例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是教育部2003年确认的,由普通高校重庆工商大学和香港隆兴投资有限公司合办的独立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是一所财经类三本院校,其密切关注国内外审计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审计学的差异化发展之路。(一)审计学定位于内部审计方向,走差异化道路

我国审计与国际接轨,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才。CIA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认证)是八种国际认可证书之一,目前中国有3 000~4 000人、全球有10万人左右。2008年在南京开考的CIA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生数量居全球224个考点之首。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把审计学人才培养定位于内部审计方向,根据内部审计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审计人才。(二)制定合理的审计学专业培养目标

内部审计主要参与公司治理、保证与咨询服务、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审计方向担任岗位:内审师、监察稽核、风险评估岗、督导员、信控经理、保险理赔等。需具备的核心知识:会计、审计、金融、法律、稽核、企业内部控制流程、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等。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审计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审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处理审计实务、进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企业、政府、事业等单位从事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方面工作,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审计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为: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实务、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金融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企业经营实训、审计学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IT审计等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上,由专业教师主导,设置较多学时学分,有针对性地突出和偏重安排对学生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及就业教育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而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业务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专业建设体现办学特色

实行“偏应用、重实务、创能力、求发展”的特色办学和培养方针,在课程及教材体系设置改革、特色教学、实务教学、师资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信息技术系统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总体设计、阶段实现、分步实施的工作程序,切实可行地逐步落实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提高和加强专业建设的市场适应性和针对性。我校在审计学专业建设中贯彻全程实践的办学理念,并根据此理念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

1.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开始,学院按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规格标准,以综合实验室建设为突破口,新建立了ERP沙盘实验室、数量经济分析实验室、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在线博弈实验室,构建了专业综合、学科综合、跨专业、跨学科综合实验室,使实验教学中心实现了软硬件的集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建设与综合实验教学中心配套的实验教学要件、实验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该实验教学中心的规模与水平已进入到全国同层次院校的一流实验教学中心的行列,目前能开设实验项目130个。项目基本满足目前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层次的实验技能要求,融智学院每年有约3 000名学生在此实验。

学院建立了实验示范中心及众多实验室,并对全院所有学生开放。

2. 专业实验室齐全

近年来,为保证正常的教学运行和教学基本条件,在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设施等教学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使得学院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大大改善。目前会计系拥有三个专门的实验室:①审计手工模拟实验室;②会计电算化实验室;③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在线博弈实训室。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在线博弈实训室是集实验、实训、实战、创业于一体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集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包括CSMAR数据库,社会经济环境仿真集成系统,3D毕业实习虚拟系统,初、中、高级财务与会计软件等丰富的实训软件资源。具备完成专业综合实训、学科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跨学科综合实训项目的功能。头脑风暴、在线博弈的实训方式;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业务流程、界面的高度集成;实训环境、实训业务的高度仿真是该实训室的突出特点。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为本专业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实验(实训)室面积总计430平方米。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室使用率均为100%。

3. 实战教学集成平台

学院建设了专业实战教学集成平台,分为实验、实训、实战、创业四个层次。实验包括:专业实验室、学科实验室。实训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室、校园华尔街。实战包括:校园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创业平台包括:校内创业园和校外创业园。这些条件有利于开设创新型实验项目,加强实验与社会实践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院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投招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加强与重庆市内院校、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等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流。目前会计系已有22家单位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习基地保证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四)多种合作形式,整合重庆市审计资源

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合作整合重庆市审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合作体现在教学资源共享、合编教材、合作科研项目等。校企合作把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中介机构和大型企业作为重点合作单位,这些单位将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或潜在就业单位。这些单位优秀的审计工作者可以成为审计学专业学生的校外指导老师。例如中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重庆邮政储蓄银行、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银行、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发行、重庆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力帆实业公司审计部、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审计室、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稽核部等。

参考文献[1]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 (5).[2]高志远.高校立体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及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6).独立学院人文教育培养模式的缺失与发展思路探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刘晓琴摘要:当前,我国独立学院人文教育的发展步履维艰,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为了使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新时期的高等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加强对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教育意识转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 发展策略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然而在许多独立学院,出于沉重的就业压力,再加上投资方出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普遍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导致他们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低俗化,缺乏健全、独立的人格品质;缺乏综合竞争力;缺乏迎接挑战的毅力,缺乏促进自我和谐发展的能力。大学生人文素养降低、综合素养堪忧的现实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是值得每一位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去深思与研究的课题。一、独立学院人文教育现状分析(一)缺失的人文素养理念

人文素养,即通过人文学科等知识的习得,而形成的一种人之为人的稳定的修养和品质。这本应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在如今高校里却正在悄然失落。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之语即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然而,我们面对的却是人文传统在大学里的急剧淡化,当代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贫乏,缺乏基本的历史文化常识,甚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这些人文素养的主要方面,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都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缺失状态。尤其是在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里,学生人文知识的匮乏到了让人惊讶的地步。大量的学生远离经典人文著作,崇尚现代网络快餐作品,低俗文化取代文化经典占据了大学生们的心灵空间。笔者曾在一独立学院的四个班级,共153名同学中进行过调查,完整地看完过四大名著任意一部的学生,只有12人,像《诗经》《论语》《孟子》这样的先秦文学更是鲜有涉猎,古老的中华文化正在快速地进入历史的故纸堆。

在现行务实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呈现出道德观多元化、人生价值观功利化、心理素质脆弱化等特点,文化品位错位,审美趋向庸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炫富在大学校园里大肆张扬。由于没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大学生们失去了强大的内心,精神变得软弱,心灵世界逐渐荒芜,体现在人文行为上,则表现在他们常常无法正确地处理与同学、与师长、与陌生人、与社会的关系,或倨傲,或自卑,无所适从。马加爵、药家鑫、李启铭这样的当代大学生令人心痛的行为就反映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严重缺乏,在这个到处泛滥着功利、虚荣、拜金的社会里,失去了强大心灵支撑的他们显得无比迷茫。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现代文明轻传统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削弱的后果正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被体现出来,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这一现象更加突出。(二)先天缺乏的文化底蕴

独立学院作为新兴教育模式的产物,和母体学校相比,自然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其新兴性,它不具备如母体学校一样悠久的人文传统,也缺乏自然天成的文化气象,以及通过岁月才能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独立学院一般都是新兴的校区,宽敞、漂亮、现代,但却缺少历史感,缺乏记录学院历史的景观,没有如其他高校一般浓郁的人文氛围,因此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院文化,学生无法在其中感受到浓重的人文环境熏陶。

除校园环境外,大多数独立学院还缺乏悠久、厚重的学术之风;缺乏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缺乏散发着个人魅力的教授,甚至连著名专家、学者开设的讲座在独立学院也是相对较少的。因此,和普通一本、二本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人文精神方面,天生就处于了劣势。

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独立学院就是培养工具型人才的地方,但事实上,和普通的一本、二本院校一样,独立学院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精神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而大学精神本身绝不是仅仅以学生的就业率、英语过级率来简单衡量的,它是悠远的人文精神的体现。但是,由于就业压力,以及独立学院特有的经济压力,导致了普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这样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人文教育被自然而然地忽视掉了,独立学院俨然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制造器,作为大学灵魂的人文精神在校园的上空已渐渐淡去。(三)功利的应用教育

教育部在2003年4月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许多独立学院由此出发,把应用型当成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却无暇顾及。在这样的培养方针指导下,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也自然地把实用性当作了学习的唯一目的,大家学英语,学计算机,蜂拥而上考形形色色的执业证书,以便为今后的从业增添一份筹码。除了部分出自兴趣的学生以外,大多数学生对于精神层面的人文知识很少涉猎,学院也很少开设相应的课程,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不合理,缺乏基本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在这样一种充满着功利、务实精神的校园氛围里,还何谈灵魂层面的大学精神。由于长期缺乏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导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淡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至此被逐渐扭曲、遗忘。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然而当今的中国大学人才培养,正在渐渐偏离这样的教育理念,变得日益庸俗。(四)尴尬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在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里,根本没有人文素养培养课程体系的统一标准,人文类课程在独立学院里,始终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人文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很强,开设或不开设此类课程完全根据学院的喜好。同时相应的课程门类也不齐全,甚至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这样人文教育自然难以形成体系,更无法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

在大多数独立学院,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都只能被列入通识课的范畴,学生根据兴趣及学分的需要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受到选课人数、课程时间等限制,接受相应课程教育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人,这样是远远无法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效果的;同时,由于人文素养课程的选修属性,同学们往往不会对此类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课堂纪律和出勤率相对专业课也较差,这些都会从根本上影响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此类课程多被列入通识课,所以其课程的设置往往较为随意,课程往往只是根据授课教师的意向开设,教学过程中规范性也较差,由于教学学时有限,导致课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各门通识课之间也是各自为政,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不强,存在内容重复、知识脱节等现象,教育效果因此只能大打折扣。

由于各类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目的性不强,教师往往只侧重于课程的知识属性的灌输,而疏忽了其内在价值性的传递,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人文课程的教育目的是要将人文精髓传递给学生。作为人文类学科,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绝不只是生硬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递,教师要以人文素养的内在价值来影响学生,而不是照本宣科,甚至言传与身教不能统一的教学。之所以开设人文类课程,我们要关注的就是人文素养课程的精神价值,而并非仅仅是其知识属性,这是构建独立学院人文课程体系过程中必须要引起深思的问题。二、发展策略探析(一)加快独立学院教育意识转变

独立学院由投资方与母体学校联合办学,其不同于公立院校的营利性质是导致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功利性的重要原因。对于大多数独立学院投资方来说,盈利才是办学的首要目的,而要实现盈利目标,只能通过争取生源来实现。在当今这个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要争取到良好生源,其前提就必须是良好的就业率,经济利益的实现成为独立学院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

为了实现良好的就业率,相较于普通的一本、二本院校,独立学院普遍更倾向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以使其在工作技能上能更快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本无暇顾及,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学生人文素养薄弱的问题存在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笔者认为,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应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纯粹的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办学的主要目的,如此功利的办学动机,是与当代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相违背的,在笔者看来,一个缺乏崇高的人文主义思想、过于功利和实际的“大学”,根本不具备存在的意义,即便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大学的价值,重在开拓发现学生的文化想象空间,而非用娴熟的技能来局限人的思维和眼界。除了追求在学术、技能上的领先,具备思想上的高度和视野上的广度,对于大学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年轻的独立学院缺少浓郁的文化氛围,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人文环境的硬件条件也不占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独立学院要体现独特的学院精神,就必须加快其教育意识的转变,加强学院的人文学科建设,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通过教师来实现,其在教学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兴办学形式,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自有师资上,大多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学经验相对匮乏;另外,学院在引进师资时,看重的也是其专业技术知识,由于不重视人文教育,很少会考虑到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文学科教师势单力薄,甚至许多独立学院,几乎没有专门的人文类教师队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几乎已被遗忘殆尽。

在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绝大部分是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过程教学中往往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偏重于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忽略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入到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中去,没有对两方面的知识进行相互补充和贯通,无法对学生的教育形成整体人文氛围,导致学生人文知识严重匮乏。身教重于言传,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自身修养,任课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是影响学生人文精神的首要决定因素。

在独立学院,相对于综合性大学,缺乏一定的人文环境平台,在师资队伍、教材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都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笔者认为,在独立学院人文教育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当下,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实现和母体学校在教学资源上的联合。通常作为独立学院举办方的母体学校都是综合性院校,师资较为丰富,学校具备相对充实的人文教育类师资力量和较强的教学水平,独立学院完全可以依托母体学校的资源,与其共建良好的师资交流平台,邀请相关的教师来院进行课程讲授,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独立学院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系统地设置课程,提升人文教育的效果。(三)构建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首先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就忽视了人文课程的设置,据调查,在大多数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中,除必须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以外,根本没有设置其他类型的人文课程,甚至连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人文课程在一些独立学院也都没有开设,在强烈的逐利意识驱使下,课程设置普遍重理轻文,文、史、哲、艺类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在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里难觅踪影,人文教育被严重削弱,人文传统也被淡化,实用性强的技术、科技教育成为了教育的全部,以单一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人文教育几乎被整体取代。

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视野狭窄、底蕴薄弱,渗透着中华民族人生哲理和智慧的古老心灵鸡汤,诸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这些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精髓已被日益泛滥的快餐文化所稀释,离学生生活中越来越远。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在课程设置上下工夫,增加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培养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首先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内涵,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通过专门的人文课程教学,即便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的教授带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事实上,任何一门课程的产生和发展都带有社会、人类发展的背景,都体现着浓郁的人文信息。作为独立学院来说,面对大量的专业课教师,要做的就是提升任课教师自身修养,加强专业课教师人文教育培养意识,在课堂上结合专业知识,贯穿进人文素养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基本和最便捷的途径,这也是以应用型为主的独立学院加强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此外独立学院完全可以开设一些人文类课程,以此来改变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通过讲读十三经这样的中华文化经典,来了解传承几千年的古老中华文化瑰宝,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中华文化的神奇魅力,让浪漫的《诗经》、敦厚的《论语》、神秘的《易经》重新走进学生干涸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还应将如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辩证法、名著欣赏、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纳入学院的教学计划当中,以此构建一个浓厚的精神氛围,塑造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学精神。(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无论是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还是普通一本、二本院校,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媒介,校园文化负载着浓郁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途径可谓是丰富多彩,例如大学的广播站、校刊、各类艺术节等,通过有效利用这些载体,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作用,加大其中的人文精神传播和渗透,经过长期熏陶,浓厚的人文素养自然会对同学们的行为、精神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精神慢慢地积淀下来,逐渐形成独有的学院精神。还可以借助广受学生欢迎的讲座或者学术论坛等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们举办人文精神方面的讲座或者学术论坛,把学生带入浓厚的人文气氛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讲座、论坛这样的交流形式,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其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知识,还有学术自由的空气,此外专家、学者们的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思维方式、人生阅历等都会给学生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让他们接受一场精神上的洗礼,从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此外还有学院特有的精神传统,比如办学宗旨、校歌、校训等也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别校的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作为文化积淀比较薄弱,同时缺少厚重人文景观的新型独立学院,正应该以此为依托,积极鼓励和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不断拓宽校园文化的领域,发挥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在校园文化这个氛围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三、结语

文、史、哲、艺术类学科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是经历了历史的大浪淘沙以后,逐渐沉淀下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这些社会文化、艺术、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拓展其社会视野、提升精神生活品位,帮助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并为他们以后进入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支撑。合理的教育体系构成应该是“文理渗透”,即便是偏重应用型教育的独立学院,也应该走出人的教育工具化的误区,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来面对丰富的文化,享受自由的精神,通过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让大学生成长为有独立精神的个体,这才应该是大学所应该担负的文化使命。在目前这样的教育形势下,笔者认为,加强对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大幅度地在独立学院增设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及专题讲座,努力营造独立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人文校园环境,提高独立学院的文化品位,建设独立学院应有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3:332-334.[2]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独立院校保险精算教育教学探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 董昕摘要:自1980年我国保险业恢复发展以来,保险市场对精算师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独立院校逐步开设了保险精算专业(方向)。但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以及独立院校自身发展的限制,保险精算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能力及就业方向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独立院校保险精算教育的质量高低。本文从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现状及独立院校自身特点入手,分析了其开设保险精算教育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独立院校精算教育教学的建议。关键词:精算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而在成熟的金融市场里,精算在保险、投资融资、金融监管、社会保障以及其他与风险管理相关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精算师的主要工作是在处理金融风险的过程中,为金融决策提供数量化依据。一个称职的精算师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金融学、市场学、财税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随着保险市场不断地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与国际保险市场接轨、适应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部分独立院校开设了保险精算专业(方向)。但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及独立院校自身发展的限制,保险精算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能力及就业方向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独立院校保险精算教育的质量高低。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现状及独立院校特点

我国精算教育开始于1988年,从南开大学与北美寿险精算学会合作培养精算研究生开始到1994年,不少大学纷纷引进精算教育,同时,我国也于1999年开展了精算师的认证工作,并于2007年成立了中国精算师协会。截至2010年4月,中国精算师为172人,中国准精算师为1 001人。至今精算教育在我国多数高校都有专业课程与方向的建设。

独立院校是依附本科高等学校而建立的,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的民办高等院校。它可以独立招生,实施相对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师资来源既可以依托母校现有的师资力量,也可以通过招聘方式培养自己的专任教师。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独立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素养,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为独立学院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力。那么,如何结合独立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及培养定位发展保险精算教育教学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二、独立学院保险精算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精算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加之缺乏一个统一而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各高校还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阶段,诸如培养目标的设定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精算教育的发展。(一)教师的保险精算实务能力有待提高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师资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保险精算亦不例外。但是,如前所述,独立学院的师资构成一部分是依托母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另一部分是通过招聘培养自己的专职专任教师,而独立学院自己培养的师资多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保险精算实务经验严重不足的问题。(二)相关课程开课时间联系不紧密

精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有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等相关知识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掌握数学、法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特别注意相关学科开设时间上的衔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经常被忽略。例如:大部分高校都会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作为基础课安排在大一学年开设,而保险精算学作为专业课程往往被设置在大三学年,甚至大四学年,这样的课程设置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保险精算学时将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忘得“所剩无几”,教师只能一边帮学生复习数学知识,一边讲授保险精算知识,精算教学开展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三)精算理论与精算实践的脱节

精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广泛、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且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技术用于开发新产品、费率厘定、计提准备金、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控制风险的实务工作中,两者缺一不可。但是,由于独立院校的部分师资不具备精算实务能力,导致课堂精算教学变相成为“数学”教学,授课内容只注重精算公式的推导,对公式的含义、作用、运用却不甚了解。同时,由于课堂教育的条件限制以及学生知识的有限性,学生除了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外,很难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精算理论与精算实践的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精算教育的质量。(四)学生就业导向过于狭隘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保险精算师人才缺口很大,就业前景看好,而且收入水平普遍比较高,被职场喻为“金领中的金领”。于是,有些独立学院在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自身能力的情况下,过分宣传保险精算师的职业特点,造成学生就业的一个误区,即学了精算学就只有在保险行业就业这一条出路,使得学生的就业面过于狭窄。三、加快发展独立学院保险精算教育教学的思考

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确定以“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为培养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保险精算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上面分析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一)“请进来、走出去”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师资水平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保险精算实务能力,可以积极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养策略。所谓“请进来”即邀请资深的保险精算行业内部人士走进校园,通过开办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将行业内的新鲜资讯带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使独立学院教师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向,适时修订培养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及时接触到所学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所谓的“走出去”,即利用寒暑假等时间,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例如,如中国精算师协会的会员单位紧密联系,将青年教师送到会员单位进行再培训。(二)建立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提高独立学院保险精算师资力量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即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可以从保险公司或相关单位的现任精算师中选聘,这样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同时,也优化了独立学院现有的师资结构。(三)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

为了避免精算专业课程学习与基础课程学习时间间隔太久,需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如大一学年或大二学年上半学期学完数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考虑在大二学年开设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专业课程,有这些先导课程作为基础,大三学年即可开设精算相关课程。(四)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1. 课内:积极建立保险综合实验室,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保险精算行业要求的各类软件有所掌握,通过软件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 课外:建立高品质的实践基地,加强与实务部门的有效联系。在大四学年开设校外实践环节,将学生送到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五)转变思路,拓宽学生就业思路

转变“精算教育仅为保险行业培养精算师”的观念。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精算师考试,精算教育毕竟属于系统性教育,取得精算师资格证对于学生职业规划及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另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就业思路,要让学生了解,接受过精算教育不仅可以在保险行业就业,在证券行业、彩票行业或者在企业单位从事风险管理都是不错的选择。就业思路和渠道拓宽了,就可以在学生学习精算的热情增高的同时,促进独立学院精算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1]蒲成毅.国外保险精算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 (9):78-82.[2]李保东,蒋青松.困扰地方院校开展精算教育的几个问题[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11 (6).[3]李鹏.加快发展我国精算教育的思考[J].上海保险,2006 (1):49-50.[4]孙佳美.精算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 Economic Vision,2011 (5).[5]郝小娟.我国精算行业及高校精算教育的发展现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 (12):19-20.[6]杨贵军.关于我国高校的精算教育[J].统计教育,2006 (6).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一个文献综述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王鑫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生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潜质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本文着重梳理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一制度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导师制的缘起、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关键词:导师制 本科 构建一、本科导师制的缘起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的核心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还要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一部分。

在外国教育史上,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由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William Wykeham)首创,牛津大学的“新学院”首推(高昀,2004)。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出众多具有创新精神、成就卓越的人才,继牛津和剑桥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采用导师制。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主要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是作为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学术指导的教学制度而存在的。1869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Eliot)在哈佛推行本科生选课制(Elective System),1872年,哈佛又开始实施学分制,并很快带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王建武,2008)。在此之后,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还在推广过程中不断对本科导师制加以改进完善。

在我国,北京大学在1910年后最早试行美国模式的学分制。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几乎在同期,竺可桢在浙江大学首开大学生导师制之先河。随后,国内其他高校也相继仿效。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生学分制和导师制被学年制取代,导师制只用于研究生教育。我国是在1982年由武汉大学率先引入本科生导师制的。而后,一些知名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也相继开始推行(潘卫华,2008)。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意义

王丽萍、杨博涵等(2008)认为,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本科生质量普遍有所下滑,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教育单纯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已无法很好地适应实际需要。因此,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很好地完善学分制,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石秀丽、杨志慧(2009)则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首先,在教师层面上。绝大部分教师(即使是作为导师)鉴于学校对工作量的考核指标或倾向,往往无暇顾及学生,而实际上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是影响深远的。据一份对哈佛本科生的调查报告表明,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老师本人的认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及大学生活时,总会提到一两个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师。一位好老师(导师),能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治学精神、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导师对学生“人本”教育的重要性可能要超过知识的传授,而这些工作是班主任或辅导教师无力完成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也需要一种双向互动。通过营造师生之间紧密接触、充分交流的氛围,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其次,在学生层面上。刚进入大学时,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模式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手段等,尤其是首次面临的全新的选课问题,由于他们很难把握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往往是盲目选课;临近毕业,许多学生无法恰当把握就业状态、择业技巧,就业难状况进一步加剧。而当今“价值观繁杂、思潮混乱”的社会状况更使得大学生们急需获得教师的深入指导。靖国安(2005)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意义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丰富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有利于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有利于学分制的全面推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情况(一)发展历程

周萍、樊如放(2002)和胡守华(2006)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20世纪40年代曾在牛津大学留学的学者费巩,深刻感受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优点,因此他在浙江大学任教授期间,将本科生导师制引入浙江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当时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对导师制也是称赞有加,他任命费巩为训导长,主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至此,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度,这是中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将各类大学收归国有,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中国的高校管理模式开始效法苏联,导师制也就被废除了。时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学年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这种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由于学分制具有灵活的特性,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部分高校开始借鉴美国大学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90年代实行学分制的高等院校日益增多,学生迫切需要老师在课程选择,学习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本科生导师制也就应运而出。时至今日,全国大部分研究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都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许多普通院校也纷纷行动起来,在部分院系试行本科生导师制。(二)导师制指导现状

我国大部分高校推行的导师制是班级导师制。在低年级的学生中为每个专业班级配备一名导师,主要实行课程式指导,也称教学式指导模式,导师对学生课程选修进行指导。根据这些固定学生群体的共性特点,给予宽泛地指导,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发展方向及前景,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成绩情况,为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提供有关学分制和学习方面的咨询与指导,掌握被指导学生的累计学分、累计平均学分绩点、学期平均学分绩点的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另外导师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兴趣,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地选修课程和安排学习进程。

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称赞,但在这种以知识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式指导模式下,创新教育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另外,在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高速度扩招的背景下,曾经的“精英化教育”已经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学校师生比例过高、教师资源不足,导师的个性化工作缺乏深度,许多工作流于形式。不少高校班级导师一般由专业教师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由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指定专业班级,学生一般只能被动接受。在实行导师制中存在着师生关系一经确定不能变动,甚至学生和导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学习过程的变化来调整关系,不能更好地激励师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大学生低年级时各班级导师还在每学期临近学生选修课程时集中指导一到两次,平时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很少。等到大学高年级时,班级导师就形同虚设,缺乏实际意义。(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周萍、樊如放(2002)认为目前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导师和学生接触太少,很少指导学生;第二,每个导师面对的学生人数过多;第三,个别导师不具备指导学生的条件。刘敏(2004)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导师资源不足,导师与学生比例过高;二是部分导师身兼数职,难有时间、精力顾及本科生;三是导师专长于某一领域,学生要兼收并蓄,导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某种错位;四是学生选择导师的自由度较小,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五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缺乏必要规范,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指导。王艳峰(2006)提出:一是高师生比;二是导师资源稀缺;三是学生导师自身意识不足;四是导师的工作效果难以作出一致性评判等。赵吉勇(2006)也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合格的本科生导师匮乏,素质参差不齐;二是导师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常会产生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相冲突的现象;三是现行的管理制度不适应导师制的进一步发展。四、本科生导师制的关注重点

面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各高校不同的实际情况,学者们认为有些问题仍值得共同关注。石秀丽、杨志慧(2009)就认为,导师制应与学科建设紧密同行并且学生管理模式需要随之改变;导师制下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估方法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王丽萍、杨博涵(2008)总结得更加细致一些,他们认为更好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需要提高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明确本科生导师的定位和职责,选择正确的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强化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王明明提出:一是实现师资力量的高素质化,这是导师制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二是个别的辅导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群体教学的指导活动,关键在于建立教师和学生相互对应的关系,应贯彻双向选择的原则,不能“一厢情愿”;三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培养计划、考核办法、激励措施等方面。马艳秀认为,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杜智萍也提出要建立个性化的导师教学与弹性的评价监督机制。孟育凤认为,要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应做到五点:一是调整导师的人员组成结构;二是加强对导师的素质教育和培训力度;三是实行聘任制度,并享受导师津贴;四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五是建立相对稳定的指导时间和场所,提供必要的导师与学生互动的环境。方赛迎、田金奎、江振友等着重强调了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明确,认为导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导向”和“导心”。

参考文献[1]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 (4).[2]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2008 (1).[3]潘卫华.新形势下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黑河学刊,2008 (6).[4]王丽萍,杨博涵,袁云岗.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2008 (1).[5]刘敏.对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4 (12).[6]王艳锋.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2).[7]赵吉勇.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 (3).[2]独立学院传媒经济综合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探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张红梅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传媒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本文阐述了建立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必要性,并就国内相关实验室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传媒经济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着诸如提升操作性、资源共享性等具体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关键词:传媒经济 实验室 建设

正如波义耳(Robert Boyle)所说,“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实验教学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实验室作为传媒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将配合本专业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推动本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

但基于传媒经济学科的新兴性、交叉性与特殊性的特点,传媒经济综合实验室的建设面临着功能定位、内涵体系构成等诸多问题,本文将结合本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科建设实际,探讨实验室的基本建设思路。一、建立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必要性分析(一)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传媒经济创新人才的需要

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市场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服务于传媒产业发展的应用型的经济管理人才。

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传媒经济人才的重要手段,实验室的建设以及运行将打破目前在专业教学中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方式与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二)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专业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经济专业实验室将构造崭新的实践教学与学科研究的平台,有力地促进本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对于创意文化产业的经济研究与实践,将成为学科建设中的亮点。(三)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建设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互动平台

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建立能为专业教师提供现代化的研究平台,首先通过实验室现有设备与软件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资料和实验环境,促进本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建立社会服务平台并与社会互动交流。二、与传媒经济相关实验室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目前国内的传媒经济专业综合实验室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与传媒经济相关的实验室在实验室的设计思路与模式上主要体现以下的特点:(一)以课程为导向的基础技能培训的实验平台

这主要包括两个基础性学科,即新闻传播与经济学基础实验。设置在新闻传播类下的传媒经济专业,依赖已有新闻传播类实验平台,进行传媒产品制作流程的认知以及模拟实验项目的进行。比如暨南大学“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经济学类下的传媒经济专业依托于经济分析实验室进行基础的SPSS分析、媒体效果评测等。(二)跨学科的专项技能实验平台

该实验平台同时具有科研功能与社会服务的功能。比如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电子系、计算机系、营销系,拥有国内最为领先的市场调研技术,自主开发并公布了中国网络用户行为监测分析系统等系统,在政府、媒体以及非营利机构中进行定制调研的广泛服务。(三)联合业界的立足于产业前沿的创新型实验平台

针对业界的最新趋势,进行创新性的实验室设计。如汕大新闻学院成立的全国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利用数码平台兼容图文、音频、视频等不同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媒体融合实验室是目前高校新闻传播实验室中融合水平最高的复合型实验室。实验室以全媒体资源库为核心,是兼容内容采集、存储、加工及发布功能的互动性数据库实验平台。

综合来看,目前传媒类实验室较偏重于技术,纯粹从经济学学科出发构建实验体系的传媒经济实验室尚比较缺乏。三、建立传媒经济实验室所面临的问题(一)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

传媒经济学的实质是在经济学领域内对传媒产业的研究,或者以经济学视角探究传媒产业的运作规律。传媒产品与服务相对一般商品而言,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需注意有别于一般的经管实验,同时需注意与传统媒体采、编、播的技术实验相区分。(二)可操作性与可行性的问题

由于传媒经济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市场上尚无专门针对传媒产业经济学实验的相关仪器以及软件。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指导书等相关参考资料,在考虑建设实验室时需要注意可操作性的问题。实验室需能够完成一定的课程实验,以及专业综合实训。(三)资源共享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有利于增强实验室的综合性实验功能,纠正因实验室功能单一所造成的综合性实验的不足;有利于提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避免重复购置。传媒经济实验室的建立,需要将学科的标志显现于实验室中,实现与本院相关学科的资源共享。四、解决思路的探讨(一)功能定位

基于本院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结合传媒经济的学科特点,将传媒经济实验室定位为多种功能的专业实验室,多种功能具体体现为:支撑学科建设、推动传媒经济研究、服务地方社会。

传媒经济实验室的首要功能为支撑学科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主要包括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部分,同时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进行大四的综合实训。使学生对于传媒产业运作流程以及传媒产业运作方法有更直接的感知以及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

同时实验室还可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功能,并具有服务于地方传媒产业经济的功能。例如实验人员可通过传媒经济综合实验室里的调查软件对受众满意度、广告到达率、广告效果跟踪、媒体定价等相关传媒产业问题进行定量调查,采集第一手的传媒调查数据,进行传媒经济研究,同时可向相关行业单位提供数据服务。(二)内涵体系与实验模块构成

本院的传媒经济专业是建立在经济学学科之下的,因此,本院的传媒经济实验室更侧重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实验方法。传媒经济综合实验室可按专业调查实验、专业仿真模拟实验、生产研究实验三个主要层次形成实验体系。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实验模块,如下表所示。传媒经济综合实验室实验模块(三)主要软件以及硬件构成

根据各实验室的实验模块,实验室需配备相应的硬件以及软件设备。

专业调查实验模块主要配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计算机辅助网络调查系统、NET-FGD系统等相关教学软件。通过教学软件可进行收视率调查、阅读率调查;产品渗透率研究、产品广告到达率研究、广告投放后的效果跟踪研究;品牌市场占有率研究;访谈、消费习惯研究;消费者生活形态研究以及宏观经济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社会调查等。

专业仿真实验主要进行场景式的实验教学,通过对广告公司、媒体、客户、受众、市场调查部等的分组实验,模拟传媒产业链流程,因此,实验室需配备流程演绎需要的模拟办公硬件设施。

生产研究实验室主要包括传媒产品数据库、影音资料库等,同时根据需要可配备相应的传媒产品制作硬件以及软件设备。

总之,我系的传媒经济综合实验室在我院已有的学科基础上,体现出了专业研究的特色。不过由于涉及领域较新,在实验室的内容设置、构成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参考文献[1]付延玲.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开展综合性实验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2]钱方明.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 (12).[3]李知渊,郭琳.浅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 (8).[4]张红梅.经济学范式下传媒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09 (5).注释[2]本文是2010年度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传媒经济专业综合实验室的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014F)研究成果。计算机技术基础(VFP)实践教学的初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基础部 陈国彬摘要:计算机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并没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目前,主要是理论教育一直主导着本科教育。高校应当把计算机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去学习、理解理论知识。本文提出了计算机实践要贯串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计算机实践中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基础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贯串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VFP)是大学公共基础课之一,对于只有一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较难学习的课程。对于我院学生而言,根本没有把计算机技术基础当成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来对待,只是追求会做理论题目,一门心思想通过等级考试。这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我院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强人才这一准则。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技能、培养程序设计的理念、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便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开拓创新。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有关程序设计的课程,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程序设计的概念。虽然在高中就开设了计算机的课程,但很多学生并没有重视。有的学校虽然开设计算机课程,但没有学习程序设计,只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刚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时,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个统计,有5%的学生以前接触过程序设计,也就是业余学习的Basic基础;有20%的人听说过计算机程序设计,但是没有学习过,知道它是使计算机按用户自己的程序去做一些事情;其余的同学就没有听说过了,更没有学过。对于这样一种没有基础和没有概念的学生,以后的学习中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况且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本身的基础没有学好,自己也是学习文科的,再加上课后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觉悟很低等种种原因,导致即使通过正常的理论学习,他们也很难学习好计算机技术基础。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作为民办独立学院的学生,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基础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成绩。计算机实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验课,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知识点可以在实践中掌握,而不需要在课堂上讲解,但是其步骤又比较复杂多样,因此对有些课程,特别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们更希望能在机房上课,老师在上面边讲、边解、边操作,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跟着做,效率更高。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课更应该称为实践课或者应用课,主要是学习计算机的使用技巧。但现在还有不少学校把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等同于实验课,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独立性。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实验课依赖于理论课,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计划由理论教学计划决定,许多大学的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同样缺乏独立性,因此往往会出现同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主讲教师不同,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一样的现象,这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混乱。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计算机实践课被看作实验课,内容简单,缺乏综合应用型和设计型实验,更不用说研究创新型实验。实验课时少,学生上课主动性不高,加之一些学校又把实践课等同于实验课对待,实践课时大打折扣,这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常抱怨课时太少、教学内容多、课堂太大、教学质量差,所做的教学改革上的努力也经常得不到回报。三、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方法

计算机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主观学习计算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他们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本文以计算机技术基础(VFP)为例来说明计算机课程实践的展开,以及计算机实践所能达到的效果。(一)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实施

计算机实践教学以VFP实践小项目来进行实践教学,把理论课的知识融入到小项目中去,让学生了解在实践项目中学到的知识是如何应用在实践中的。下面以某班级进行项目实践分配为例,具体分配方案如表1所示:表1 实践教学项目及人数分配

这样可以把一个班所有学生都容入到具体实践项目中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事做,每个项目组都有一位负责人,对任务进行分配和管理。只有在集体的氛围中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深入地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提高实践能力。

每一个项目都要有具体的实施计划,下面我们以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为例来说明一个项目的分配方案。具体的分配方案如表2所示:表2 项目子项的分配方案表

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五个子项,前四个子项可以同时进行,后一个子项是在前四个子项完成之后来完成的。下面我们对每一个子项目的知识点进行解剖,分析其对应的课本知识。

下面对表单设计子项目进行分解并与课本的知识点相联系,如表3所示:表3 子项目实施内容与知识点明细

这样把所有的子项目的知识点给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意义和在具体实现这些项目时所起的作用。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把这些知识点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让他们进行主动的学习,有不会的知识点可到网上或者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自学是我们进行计算机技术基础学习的主要形式,以项目的形式来进行自习是一种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手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方式都能够被接受,因为有很多学生真正地想从计算机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实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理论知识。(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管理

计算机实践教学并不是学生把具体工作做完了就可以的,而是一个按计划进行实践的过程。对于每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而言,其主要工作是分配任务以及组织任务的实施。负责人与项目成员都要有自己计划,也就是项目实施计划报告。例如: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时间、所达到的效果、用到的理论课的知识点等都要在报告中体现出来,下面就是对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一个计划,如表4所示:表4 计划实施阶段报告内容

这是对一个整体进行实施的计划,也要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实施方案,过程与表4一样甚至都要列出每个人做的事。这样可以明确到人,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这个方案的设计,让他们在计划实施中可以按时完成任务。(三)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意义

经过这样一个项目实践活动之后,每个人都要写出自己参与项目之前与之后的感受,在这个项目中自己学习到了什么东西,学习到了计算机技术课程中的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应用对自己有了多大的提高等。在项目实践中几乎把所有的函数、程序设计的语句、表、表单、SQL语言等内容都进行了一次综合应用,这样的实践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深入的学习。

计算机实践教学与计算机实践课程的成绩直接相关联,可以占整个计算机实践课程的50%。在学生的认识上进行加强,每一位同学都要体会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项目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会从这样的一个项目中体会到VFP的真正内涵,真正明白很多程序是这样被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应用起来的。由此,也就明白了程序设计的内在意义,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四、总结

本文从计算机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探,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的兴趣,让他们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在不断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了解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所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1]米鑫炎.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之研究[J].科学教育,2009(2).[2]朱俊.计算机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文化,2007 (10).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和[3]探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邹烨摘要:由于会展业的发展迅速,虽然国内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但会展行业的人才缺口却不断扩大。本文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方面入手,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招生特点,进行对目前国内会展专业课程的分析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导言

会展业是发展势头较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会展经济所表现出的强大的产业关联带动性与增长潜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又一新的增长点。在我国,与快速发展的会展行业相比,会展教育尤其是会展高等教育显得滞后许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既具有一定会展理论知识素养,又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会展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

对于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探索,就是在对当下中国会展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背景研究下,探索出会展人才的实践性培养方式,开设于会展专业课堂之中,更好地培养会展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能力,以适应行业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一、实践教学在会展专业教育中的意义

在我国,截至2004年,约30所高校开办会展类专业,这些专业基本属于二本和三本专业,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还有部分的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方面,大体分为四个方向,第一类是从原有的国际贸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偏重于从经济的角度研究会展业;第二类是从旅游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会展专业,偏重于会展发展带动的旅游相关行业的经营和管理;第三类是从艺术设计的基础开始的会展设计专业,主要立足于在会展运作过程的设计环节;第四类是从外语专业衍生的会展专业,主要偏重于行业英语和商务英语。

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的院校会展专业的教育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高校。在上海,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以及世博会的召开,给上海的会展业带来了大发展的契机。在我国的会展业刚刚起步的现状下,会展人才的缺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瓶颈。这使得近年来,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的课程,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会展人才以适应会展市场的需求。来自上海会展行业的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地区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的学校达44所,在校学生7 904名,其中,本科9所,在校生1 982名;大专24所,在校生4 690名;中专11所,在校生1 232名。2004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这几年,每年的毕业生不下千人,但对部分院校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调查来看,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在会展行业的公司就职。从行业分析,上海的会展人才紧缺,而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却不能填补此空缺,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会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从会展行业的职位需求来分析,整个会展职位组织构架中,会展专业相关的职位主要是会展管理、会展设计和会展策划。会展公司或会展场馆的中高层管理职位一般由在本行业或相关行业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担任;会展设计方面的工作,会展策划公司一般会招聘装饰设计或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而展前工作的重点即会展策划的相关职位,也适合营销策划专业或广告策划专业的学生。这里存在的,不仅仅是职位和专业的交叉引起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有会展专业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的竞争压力。二、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从会展专业方向的设置来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下设置的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会展管理人才和会展策划人才。专业方向的市场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专业教育的实际操作还存在各种问题。(一)会展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展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专业核心课程不明确,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德国、美国等会展大国的专业教育,会展专业课程如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管理、参展实物、会展营销等课程被视作核心课程,并且配有统一的教材。我国会展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基本参考德国、美国会展专业的方式,但目前国内的会展教材虽丰富多样,却不够成熟,专业度不够,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还缺乏高质量的统一教材。

第二,专业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专业特点缺乏深刻理解。高校教育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探讨很多的问题,实践性的教学也必须立足于行业的特点。会展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大二、大三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而面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却无法应对。会展行业对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需求很大,因此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需要比对扎实基础理论的要求更为迫切。而目前的会展专业课程设计中,虽然都有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但实践性的课程还不够成熟,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第三,课程设计大多依照传统的思路,针对性不强。课程设计中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阶段性的教学计划之间关联性不强。学生在知识的接收与理论和实践的运用方面,很难把每门课的知识作以延续性的掌握。在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作为被动的“接收者”,这使得学生作为“创造者”的能力被忽略掉。因此,课程环节的设计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二)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会展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目前国内高校开设会展专业的院校中,主要是以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为主,本科中一本专业相对较少,多是二本和三本专业。同时一些重点高等院校如北大、清华、人大等也开始了对于会展方向硕士、博士的培养,已基本形成了高级管理人才、一般管理人才和普通服务人才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国内独立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而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分析两方面的原因,根本还是在于独立学院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脱节。分析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立足于独立学院招生的特点,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研究型知识的钻研度不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下设置的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会展经济和市场分析人才、会展管理人才和会展策划人才。从人才需求来看,独立学院的会展专业学生毕业之初从事高级管理工作、一般管理工作和经济分析类工作的可能性不大,较有可能从事会展普通服务工作、会展策划工作和会展相关行业如广告策划等工作。因此,就要求在专业教学中设计多个环节的实践课程,以针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专业化的培养。

第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于传统课堂实践的学习。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学习能力较一本、二本院校学生有一定差距,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近。针对会展行业的人才需求,大力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利用理论知识大胆创新,并实际动手操作完成,以便适应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角色转换。(三)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分析

课程设计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各个学校的做法既有其发展特色的一面,也有不规范的一面。在课程的设计上仅仅考虑把已经成熟的一门课冠以“会展”的帽子,而课程的内涵和结构却不予以深入的梳理,必然会造成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就业问题突出,学科建设缓慢。

国内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主要有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学院等,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有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和会展管理、会展策划等专业必修课,同时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开始会展设计、场馆规划等技能课程。

以我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我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从经济学专业的基础上,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成熟发展之下开设的,主要立足于培养具有经济学专业知识的会展策划和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其他高校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科的基础是经济学方向。因此在学科基础课的设置上,开设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四门经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理论课的学习比重较大,课程设计中的实验部分是对理论学习的进一步认识,在会展专业学习中能起到初步掌握经济类知识的作用,但对于会展行业的实际应用作用不大。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两门具有实践指导性的理论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管理和营销的基本知识。专业选修课主要是针对会展行业的特色而设计的,例如节事互动策划与管理、商务谈判、会展设计等课程。从课程的内容来看,实践重于理论,但在课程设计中课程学时的安排上,实践只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比重。三、独立学院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讨

会展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并根据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有重点地在不同年级开展。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有如下构想:

第一,借鉴美国、德国等会展大国的人才培养方式,设计模拟会展项目的实践教学和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世界会展业发展最好的国家是美国和德国,行业的发展一定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美国和德国的专业人才培养已经非常成熟。美国的会展教育主要由高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等组织承担,其中高校处于核心位置。在会展管理专业本科的教育中,一般主要包括下列课程:会展规划、贸易展位营运、广告学、人类学、艺术、餐饮管理、商务管理、需求管理、厨房管理设计、接待、音乐、运动会管理等课程。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会展理论的研究,更是涵盖了会展实际运作中包含的大部分行业知识。学生在高校的理论学习结束之后,还能够进入市场实际操作,让学生可以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展的专业知识。

在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尝试以学生的主动获取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实践环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会展或节庆内容以及需要完成的目标,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按进度完成,课程结束之后,到市场上进行实际操作,最后考核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是对课程学习中模拟教学的一个真实实践,对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建立全面的实践实训基地。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与会展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密切相关,那就离不开行业协会和会展策划公司、会展场馆等企业。以我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重庆属于国内二线会展城市,会展场馆设置虽然规模不大但相对成熟,会展公司和行业协会每年都定期举办展会,且重庆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不多。因此能够在本土的行业协会、会展场馆和会展公司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对我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三,采用“定制培养”的方式设计实践性教学模块。与会展相关企业的合作可以不仅仅限于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可签订就业意向,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培养。学生在完成学院的专业教育之后能够迅速地适应企业的要求,在就业的过程中轻松应对。即便是与院校合作的企业没有能力全部接收一届毕业生,其他的学生也能够在相关的企业中很快适应其实际的工作。四、总结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我国会展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会展专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达到成熟,高校的会展专业教育发展也在不断扩大。独立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从自身办学的独特性和招生的特点出发,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达到规范化和多元化,着重探索和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的会展专业人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发展,对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会展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趋势。

参考文献[1]邬国梅.国际会展高等教育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J].市场论坛,2007 (5):213-220.[2]易小力.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 (2):98-100.[3]吴建华.论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的关系[J].旅游科学,2008,22 (6):70-73.[4]邬适融.我国高校会展专业的模块式课程设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9):76-79.注释[3]该论文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201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探索”(项目编号:2011009G)研究成果。提升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竞争力的策略分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韦文杰摘要:伴随会展业地位和作用的凸显,会展教育快速发展,独立学院会展专业设置呈现“井喷”态势。这种跨越式发展模式使会展教育规模不断壮大,但也使质量方面出现了培养体系不健全、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本文从分析美、德等发达国家会展教育的竞争力着手,从“道、学、技、基”四个方面提出了会展教育的专业化问题,进而提升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展教育 竞争力 专业化

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会展业(MICE Industry)每年以上升20%的速度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及武汉、郑州、成都、昆明等会展经济中心城市。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会展高等教育在2000年后,尤其是2004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全新的领域,肩负了为会展业出人才、出理论的战略任务。但我国会展教育尤其是独立学院的会展教育整体上处于办学摸索、试验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会展高等教育40年办学历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相比,我国独立学院的会展教育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创新办学模式,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一、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会展专业的设置,最早是从一些相关专业里派生出来的,可以说“出身并不高贵”。如1991年由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的展示设计方向,2000年由浙江城市学院设立的会展管理方向等。而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代表着中国的会展教育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目前,随着会展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独立学院的会展教育也出现了大发展的可喜局面,但也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培养体系不健全,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一)现状分析

从数量上看,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会展专业的高校从2003年的2所、2004年的14所、2005年的14所、2006年的21所,达到2010年的26所,加上其他自行设置,或挂靠在相关专业下的会展方向的32所,共有本科会展专业院校58所。其他还有126所专科或职业技术类院校,各类院校共达184所,相当于美国75所高校的两倍,而独立学院会展专业受学校地位、办学模式、师资水平、招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力并不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专业名称上看,独立学院本科专业以“会展经济与管理”为主,以“会展艺术与技术”为辅,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体现了会展经济活动主要的分工特点、业务特点。

从办学依托来看,多数独立学院会展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主要依托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成熟学科来发展新的专业,体现了会展经济活动综合性强、会展学科边缘性、交叉性强的特点。(二)面临问题

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培养体系不健全,一方面体现在课程设计上,主要是各高校开设的会展专业都依托于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英语、艺术设计等专业。因此,在课程设计上都有其明显的学科倾向,各校一般都采取大而全、宽而泛的课程设计,以至造成会展专业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学科建设缓慢。

另一方面,据中国贸促会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5~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速将达到15%~20%,预计2020年总收入将超过1 000亿元。会展业的大发展,促使会展人才需求增加,但独立学院会展专业学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出现了独立学院培养的会展专业学生实践经验不多、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与会展公司需要的既能招展、招商、策划服务,又懂得英语、计算机、设计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相符。二、国外会展教育的竞争优势

世界上会展教育最先进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德国等。出现了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等典型的会展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我国会展教育的竞争力提供参考。(一)美国模式的竞争力

据统计,全球有150多所大学提供与会展管理相关的教育,美国大约占了一半,而且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在会展管理人员中,60%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其中近10%拥有硕士学位。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配备方面,美国也很有优势,美国的会展教育模式已成为国际上发展会展教育的典范。

1. 多元化的教育主体

美国的会展教育主要由高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等组织承担。其中,高校处于核心位置。目前在美国开设会展专业或课程的主要院校有乔治·华盛顿大学、内华达大学、休斯敦大学、俄克拉荷马州州立东北大学等75所高校。其他像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咨询公司等也为会展从业人员提供技能性培训。高等院校的学习以学位教育为主,一般不要求具有从业经验;而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咨询公司从事的是技能培训和在职培训,学员大多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美国高校基本上是在旅游管理或商务管理的基础上设置大型活动或会展管理专业。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自1975年起开设了展览管理认证证书的学习课程,以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2. 多层次化的教育体系

美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与自己专业特色相适应的从一般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到学士、硕士学位教育的多层次会展教育体系。在美国,会展管理的提法一般是“事件管理”或“特殊事件管理”。它不仅包括会议管理和展览管理,还涉及大型事件、体育事件、各种节庆甚至私人重要活动在内的事件管理。会展管理专业一般设置在宾馆管理、旅游管理、接待礼仪、体育运动、休闲娱乐、艺术门类中。在目前开设会展教育的高校中,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会展教育规模最大、课程体系最完整,学生不仅可以攻读学士学位,还可攻读硕士学位。该校于1988年率先推出的特殊事件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得到全球20多所大学的认可。还有许多大学的会展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且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3. 多样化的教育途径

美国会展教育的时间安排有多种,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除了四年制的学士学位教育和两年制的硕士学位教育以外,还有一些两年制的社区学院也参与提供会展教育。在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上,时间则更为灵活。以乔治·华盛顿大学大型活动管理证书培训为例,它主要是对刚进入会展行业、工作经验不多的人员进行初级入门培训,无学期要求。耗时最短的学员在6个月里学完了全部课程,耗时最长的则用了36个月。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的展览管理认证证书课程学习,要求学员在3年内学完7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即可,耗时最短的纪录是11个月,最长的则达24个月。

美国的高校还通过专业研讨会、书刊、VCD等方式为公众提供学习会展知识的机会。此外它们还通过远程教育向全球24个国家提供相关教育与培训。乔治·华盛顿大学“特殊事件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获得了西班牙、摩洛哥等国家的认可。目前全球约有20多所大学采用了该校的会展职业资格认证课程,通过远程教育对会展从业人员实行职业培训。此外,美国高校的会展教育非常注重实践环节,许多高校在校园里建立模拟客房、餐饮设施,邀请会展业界人士为学生开讲座,并让学生实际参加会展活动,要求学生为学校的体育赛事寻求赞助商。这些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有益处。(二)德国模式的竞争力

在德国著名的瑞文斯堡合作大学,其会展管理系只有三名专业教师,这与其在世界会展教育显耀的名声相比显得有些不相称。由于有发达的会展业支撑、有会展业界的全力支持,瑞文斯堡合作大学会展教育才名声大振,在“三名专业教师”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热心教育的会展业界人士承担着“会展教师”的职责。

德国会展教育核心力量包括与会展业界有着密切联系的高校教师和对会展人才培养有着使命感的会展业界人士。这两个方面相互支撑和互动,构成了富有生命力的德国会展教育体系:学生大多数是展览业界,根据展览公司需要进行定向培养的。学生一般学习一年半的理论课程,另外一年半是到展览公司进行实习;每学期的安排通常是三个月上课,三个月实习,学生反复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探索。将生产劳动与教学训练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有了学生和企业学徒工两种身份,在校学习阶段有大量的时间是在公司或企业进行实际操作。三、提升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竞争力的策略

从国外的经验看,美、德等国家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配备、业界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提升了会展教育的竞争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我们国家整个教育文化的特殊性,我国独立学院会展教育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的教育模式。因此要提升独立学院会展专业的价值和意义,还应该对独立学院会展专业进行专业化改革。下面本文主要从“道、学、技、基”四个方面对独立学院会展教育专业化做一个梳理。(一)构建独立的学科体系

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在“道”的层面讲,就是指建构会展专业教育独立的学科体系,形成统领性、概括性的专业体系。目前独立学院会展专业主要有会展经营管理、会展设计、展会艺术等三个专业,多依附于产业经济学、设计学、艺术学等学科,还没有形成会展专业单独的学科体系。提升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实现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专业化,就是要在“道”的层面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如佩里(Perry)在对澳大利亚会展策划者的教育需求所作的调查后指出,一个完整的会展管理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七大组成部分,即,政治、金融、管理、公共关系、营销、经济分析、人文伦理。所以我国独立学院会展教育应从政治、金融、管理、公共关系、营销、经济分析、人文伦理等角度着手,形成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独立学院会展教育学科体系。(二)提升学生的理论学养

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从“学”的层面讲,就是指理论学养,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它不仅是指会展专业的学养和理论,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不仅要掌握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更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学理水平。所以,提高独立学院会展专业教育的竞争力,应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选学第二专业,鼓励跨专业选课,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学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培养扎实的实践技能

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从“技”的层面讲,就是指从事某一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比如会展专业中的设计、展会布置等,这些技能把握还需要经验的支持,需要和业界对接。所以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要实行本科生职业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业界的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从“基”的层面讲,就是指基础。这里主要指人文知识基础,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等。时下独立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的人文基础较差是一个基本事实。所以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应加大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设置相应的课程,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1]刘德艳,董藩.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5 (11):46-47.[2]赵法忠.中国会展教育需要一招制胜[N].中国经营报,2008-12-22 (12).[3]马勇,肖轶楠.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旅游科学,2005 (2):75-78.[4]任国岩.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 (20):153-155.[5]陈鲁梅.高校会展教育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州大学学报,2010 (4):18-19.[6]刘大可.中国会展教育,谁是谁的谁[N].中国经营报,2008-01-10 (12).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传媒教育改革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孟育耀摘要:新技术的运用使传播媒体与传播手段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融合成为媒介变局的主旋律。媒体信息传播的信源结构、信息生产流程、媒介终端呈现方式都受到了媒介融合变局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从当前媒介融合对传媒领域的变革出发,指出高校传媒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传媒专业教育需要作出的适当调整及其可行性路径。关键词:媒介 融合 教育 改革一、媒介融合变局对传媒领域的深刻影响

新技术的运用使传播媒体与传播手段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融合成为媒介变局的主旋律。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信源结构、信息生产流程、媒介终端呈现方式这三个领域都受到了媒介融合变局的深刻影响。(一)对信源结构的影响

在信源结构上,大量的非新闻工作者涌入了信息提供者的队伍,他们中有一部分成为了新闻媒体的新的信息提供者,另一部分甚至自己掌控了一定的发布渠道,比如博客、空间、微博等个人化、个性化的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影响了整个传播格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专业媒体人需要担负起怎样的使命和职责,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二)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影响

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等困境的出现,要求新闻组织者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三)新闻内容呈现方式的影响

在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已经摆在面前:一是传统媒体如何“旧貌换新颜”,或者说,如何让传统媒体在保持自身严肃性和特性的前提下,更容易被新的受众所接受,能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二是如何将现有的部分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和穿插利用,比如报网、台网的融合,需要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三是要考虑未来是否会有一种全新的媒体出现,它能否超越现在各大媒介存在的桎梏,成为未来的媒体主流。这些问题的思考,是需要充分顾及到技术、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作用,是一个更有难度、更难把握的问题,也可能是关系到未来谁能成为媒体领跑者的重大话题。

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需要把握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认真研究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对于媒介融合更为敏锐,对媒介趋势作出自己的合理判断,理解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单位和受众关系的变化。二、现阶段传媒教育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要求已经受到广泛地重视。随着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将诸多类型的新闻作品在同一数字生产平台上进行制作、策划、组合,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主流的趋势。媒介融合需要新型的多技能编采人才,即不但需要掌握传统的信息采制技能,还必须熟练应用不同媒介之间采制手段,了解不同媒介之间信息表现的最大可能性,“背囊记者”的出现,就是这种多技能编采人员的尝试。

长期以来,国内传媒教育的专业设置建立在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传统媒体划分的基础上,如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社、通讯社培养人才,广电专业专门面向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编辑出版专业则针对杂志社和出版社,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不但成为高校传媒教育的惯例,而且也成为教育部学科设置的基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以媒体性质区分为特点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也无法满足业界对融合人才的需要。学界许多人认为,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高校专业和学科设置上必须适应媒体融合这一发展现实,突破这种以媒体性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局限,建立一种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更具开放性与兼容性的传媒教学体系,以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国内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最先尝试改革的是汕头大学和南京大学,它们借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基本模式,并联合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办了媒体融合实验室,南京大学还开设了媒体融合专业。(媒体融合实验室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操作平台。教师和学生模拟全真环境下的多媒体运营流程,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采制节目,由模拟主编的教师进行批改和发布。在模拟教学中,文学、图片、音视频文件都是学生的实践素材,可以进行多种媒体的融合实践。)中国人民大学也于2009年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作为拓展新闻学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验平台,以此为契机促进“群媒体”型新闻人才的孵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普通民众介入新闻传播的可能性渐高,单纯的信息采集、策划、发布已不足以让新闻媒体立足,全面的视角、独到的观点、鞭辟入里的解读,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进了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这才是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的新的生存之道。针对这一需求,在相关领域拥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型记者,也是新闻专业的培养重点。三、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教育的改革策略(一)调整培养目标,突出专长,兼顾其他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分层的。首先应该强调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侧重和定位,选择自己的重点媒体领域,突出发展自己的专项媒介技能,能学有所长,独当一面。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和熟悉其他媒介操作方法,培养记者、编辑的全媒体意识与思维,以便在学生走向社会谋职就业之时,能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状况。全媒体的训练,也许并不在于让新时代的记者、编辑身兼数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更多的是要让他们形成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并且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行“全时段、全媒体”模式

新闻专业的传统实践教学一般分为课程实践以及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见习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学生业务技能提出的新要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全时段、全媒体模式要求学生提高技能训练,增强新闻实践的意识。学生要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现实生活中,时时有新闻,处处可实践。学生在闲暇时间可以多参加校内记者团、摄影学会等组织,或利用校内自办媒体,如校报、广播电视台等资源平台,也可以通过担任校外媒体的通讯员或外聘记者等方式积极参与所在地的重大事件的报道活动。利用机会将平时实习、课堂实践、假期实践、毕业实习等彼此打通,贯穿起来;将“先知后行”、“在知中行”、“边知边行”等形式结合起来;将“教学途径”与“非教学途径”相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增设实践课程,普及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闻传播方式不断变化创新。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已被很大程度地突破。新闻院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对传统实践课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更新,以“融合”应对“融合”:在原有课程中增加新内容,如在报纸编辑课程中适当增加电子图文编辑与排版、数码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网络新闻编辑等;在广播电视技术课程中适当增加移动媒体技术、流媒体文件制作、多媒体信息传播等新媒体技术。设在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可以通过打破院系课程壁垒,实现课程互选来整合全院的教育资源,借助本校的艺术设计院系、计算机院系的课程资源,致力于学科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四)变革考核方式,重视实践成果

考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规范化和质量的重要步骤。以往的专业实习主要是通过指导教师总结、学生座谈会、实习总结、提交一定数量的实习作品等形式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缺乏标准和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制度化程度和有效性也不高。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教师应该注重考核方法的灵活多样和实用有效。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中,媒体实践和新闻作品都可以占一定的比例。学生也可以直接提交较高水平的新闻作品,经过任课教师的评审和把关,代替期终考核,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和业务技能。

参考文献[1]黄楚新,戚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徐沁.媒介融合论:信息化时代的存续之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4]刘利群.国际传媒与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5]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6]张国良,黄芝晓.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主干课的思考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会计系 杜鲲摘要:本文提出了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主干课存在的常见问题,通过分析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层次差异及学科定位,制订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在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问题上,提出了从财务管理实务环节本身出发制订专业主干课,有效避免课程不系统、重复等缺陷。关键词:独立学院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及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做的规定。它具有三大功能:调控功能、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1. 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社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层次和各层次的需求数量不等,这就需要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事实上,独立学院在制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时很多和主办方学校大同小异,忽视了专业自身的地位和条件,致使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出现同质化倾向。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独立学院与高职高专院校、学术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混淆。2. 培养目标界限不清晰。培养目标应与社会需求相适用,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不同的人才要求必然导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然而不同层次的院校在制订培养目标时缺乏应有的市场针对性,导致人才市场就业导向不明确。最常见的就是独立学院在制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时与会计专业基本相同。(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层次差异分析

要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各个层次学校之间的差异。本文将举办财务管理专业学校的层次分为四个层面:高职高专院校、学术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不同层次高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差异如下:1. 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实务型,侧重实务操作能力。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特色,在岗位上能熟悉相关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能很好地完成日常核算工作(能熟练地记账、算账和报账)。2. 学术型高校。学术型高校会计专业的生源质量好,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继续教育能力。因此,学术型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研究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吸收专业知识的最新成果、培养专业创新能力。3. 一般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该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财务、会计、金融等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学生应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会计专业的相关学科有较广泛的涉猎。4. 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与学术型高校相比强调应用型,不需要做很深入的理论研究;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对学生理论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实践教学中也增加了案例分析等内容;与地方本科院校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实验实训课程的比重。(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

要解决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界限不清晰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在国内,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设在会计院(系),并且从会计专业中脱离出来;而在国外,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设在金融院(系),因为该专业的产生是与金融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在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之中,有必要理顺财务管理与相关专业的关系,特别是与会计、金融专业的关系。

总体上看,财务管理、会计、金融三个专业的研究重点不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财务与金融管理;会计学专业侧重会计实务;金融专业侧重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1. 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的关系。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但是会计更多地体现在核算和监督上面;财务管理更多地体现在运用资金上面(比如投资、筹资)。2. 财务管理与金融专业的关系。财务与金融都由一个单词“Finance”翻译而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因此,财务管理学科研究范畴与微观金融学相一致,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三大领域(也有人认为微观金融学中的公司财务就是财务管理)。金融市场主要是分析金融市场形式以及微观结构,考察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它们的特征,及其在实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投资学是以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定价模式及其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公司财务则以公司决策为出发点,研究公司资源的取得和使用,即公司实物投资与财务运作的决策过程。在这三者中,投资学与公司财务的关系更加紧密,投资学的理论只有通过公司财务活动才能真正和实物经济发生联系,进而与商品市场发生联系;而公司价值又要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外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的关系比与会计学更紧密。因此,在做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目标时既要考虑会计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金融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可制订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财务、会计、金融等方面专业知识,具备处理财务管理实务、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化等业务的能力,能胜任企事业、政府等单位财务、会计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建设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设置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仿照会计学,按照财务管理学科知识的深浅程度分别设置了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二是按照财务管理学科知识的构成内容分别设置了初级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成本管理、分配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这两种设置模式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有很明显的缺陷:1. 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设置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课程内容之间的界定很难分清楚。中级财务管理既是财务管理原理的延续和发展,又是高级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铺垫,该门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如何防止不必要的重复也成为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一个难点。2. 按照财务管理学科知识的构成内容来看,设置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使课程之间的难易程度差别较大,而且课程之间不具有系统性,不利于组织教学,且易与财务管理学基础课程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内容形成交叉重复。

设置专业主干课时都必须从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既要考虑到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核心内容及教学上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到各门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和知识的广博性。独立学院在设置专业主干课时,可从财务管理实务环节本身出发设置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干课。

从财务管理实务环节本身出发设置专业主干课的优点:一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三门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大量交叉重叠的问题。二是在传统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扩展并具体化了财务管理的内容范围,使财务管理学科所涵盖的内容更加贴近了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管理行为。这对财务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扩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1]段琳.会计教学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马文超,吴君民.大学会计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8.[3]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 (12).[4]范晓军.新准则财务会计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探讨[J].财会月刊,2008.关于改进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对策研究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 董珍 郝俊杰摘要: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合理、教学内容不适宜、时间安排不科学、师资力量难保证、后勤保障跟不上等严重缺陷,导致高校国防教育质量低下,对我国的国防事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只有强化思想教育、完善体制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妥善安排时间、提高师资水平、保障后勤供应,才能有效扭转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不利局面,造就高水平的国防后备人才,巩固我国的国防事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推进祖国的伟大复兴。关键词:我国高校 国防教育 改进对策“国无防不立”,国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国防教育则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国防教育又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大批国防后备人才的根本途径。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国防教育,但由于对国防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不够,致使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异常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科技战争的需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质量,成为我国国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高校通过组织和实施国防教育,在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弘扬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大学生作为国防后备人才,其素质与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用现代化、国际化的眼光审视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就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1980年后出生的。他们长期处于和平年代,没有经过硝烟弥漫的战争洗礼,没有经历烧杀掠淫的痛苦场景,也就缺乏国防的理念和应付战争的思想准备。有的大学生认为国防教育是军人的事情,而自己则尽情享受和平世界所带来的安逸生活。这种“居安思危”意识的欠缺,必然会影响当代大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积极性。而高校领导也同样存在轻视国防教育工作的现象。他们认为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没有必要在提倡减少学时的同时又要开设似乎与专业课不相关的新课程。有的领导甚至把军训作为上级强加给高校的一种额外负担,认为只要组织新生开展军训就可以了,至于军训的时间、内容、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质量等并不重要,他们把军训当作高校国防教育的全部内容。上级政府部门也没有硬性的规定,甚至还没有一套对高校国防教育的评价考核体系。(二)高校国防教育体制和制度没捋顺

军训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上级职能机关、学校、地方、军队等多个部门的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才能圆满完成,但目前还没有一套硬性的制度来规范高校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目前各高校的军训机构,基本上都是军事教研室和人武部合署办公,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还没有独立的国防教育工作机构。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成立军事教研室和人民武装部;没有成立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没有配备军训专职干部,军训工作由学校的学生处或保卫处负责。由于没有专门组织和军训专职干部,有的学校军事课建设配套经费不到位,“三室一库”(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和武器库)建设速度迟缓。同时,我国尚未制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条例》,对高校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教学内容、考评方式没能作硬性要求,从而造成高校国防教育无章可循,难以确保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质量。(三)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内容不适宜

对于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漫长的应试教育才走进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的内容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但事与愿违,目前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并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一件苦差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按要求内容进行教育。《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后简称《大纲》)规定的军事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解放军条令条例和战术、军事地形学教育与轻武器射击、综合训练等。而在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将队列训练作为整个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国防教育实际上已变成一项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活动,大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许多高校没有将军事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少数高校即便开设此课,教学时数也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的36学时,“重军事技能训练,轻军事理论教学”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教学内容普遍老化。教材比较陈旧,内容和结构不规范,像现代战争中广泛运用的精确制导武器、隐形飞机以及信息战已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内容等相关知识都没能及时更新,许多高校的军事技能训练还仅仅停留在进行半自动步枪射击这种低层次的训练水平上,这显然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四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手段滞后。高校国防教育大多采用口传身教的单一方式,并且大多以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与军事理论课为主,这种单一的国防教育方式与高中时期的国防教育相仿,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四)高校国防教育的时间安排不科学

高校国防教育的时间安排不科学,难以达到教育目的。一是高校国防教育时间太短。目前,军训时间规定为2~3周。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大纲》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内容。二是尚未建立保持国防教育效果的长效机制。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模式是新生入校后集中进行短期训练,训练时间、内容、方式相对统一,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规定的训练科目,严格按照军队的条令化要求进行活动。这种强化教育对大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成效也是显著的。但问题是这些“成效”在军训任务完成后很快就会消失。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学生“内务业绩”迅速下滑上。因此,有必要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以“短期效果”为桥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军训成果。三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国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其在时间分配上的缺陷。在具体的时间分配上,队列训练占了整个国防教育时间的大部分,以致在学生和一部分教师中形成了“国防教育等同于队列训练”的误解。(五)高校国防教育的师资水平难保证

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一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师严重缺乏,不少高校甚至是空缺。多数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理论课教师,有些是由士官和高校教师代行职责,其水平参差不齐,大课堂教学的方式较为普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校更无精力投入于国防教育、军事教学的研究,使军事理论课教学处于原地踏步状态,缺乏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二是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本身对军事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最基础的军事知识都不懂,更没有实际的军事经验,讲课时只能照本宣科,课堂失去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六)高校国防教育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

高校国防教育的物质保障严重不足。一是活动场地紧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原有的校园活动场地变得十分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军训普遍存在与高年级学生“争资源”、“争场地”的现象,导致军训场地、器材及经费十分欠缺。二是活动器材短缺。由于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轻武器,导致射击训练难以开展。三是大多高校国防教育属自费性质。由于高校国防经费短缺,导致大多数高校的国防教育费用由学生负担。而高校国防教育带有公益性质,由学生承担,不仅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总之,高校国防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上的种种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军事知识水平和军事技能;难以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国防后备人才。因此,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使其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发展和国防事业发展的要求已势在必行。二、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改革的对策探讨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国防教育,尤其是抓好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是抓住了全民国防教育的重点。当前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平带来的战略机遇期,在做好发展大文章的同时,提高忧患意识,增强国防意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针对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师资队伍、物质保障、评价考核等薄弱环节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一)加强引导,提高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思想认识

搞好高校国防教育,解决思想问题是关键。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从重视专业课而轻视国防教育的现状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从中国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所遭受的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中真正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做好教师和军官的思想工作,让其认识到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师和军官,身上所承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三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方面,用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勤于学习和训练,掌握真实本领,以便随时报效祖国的热情。另一方面,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保证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军训的各关键时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二)完善制度,构建高校国防教育体制机制

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制度是关键。首先,应健全高校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建立军、地高校国防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做好高校国防教育,离不开解放军(武警)的大力支援,如教员(教官)聘请,军训基地、枪支弹药、靶场使用等军事人员及设施,均有赖于当地驻军(军事院校)充当高校学生军体训练的坚强后盾,否则高校国防教育将寸步难行。因此,应成立军、地联合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商议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军地齐抓共管的合力,保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应完善高校国防教育运行机制。高校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国防教育的计划、实施、评估与监控等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衔接、缺一不可的。要使高校国防教育这项工程高效运转、协调发展,必须形成依法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三)充实内容,丰富高校国防教育形式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无疑会对国防教育起重大的促进作用。一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应该体现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时代特征,如在“三打”方面增加高射机枪射击训练和单兵防空导弹射击训练的内容;在“三防”方面增加伪装与隐身训练、电子干扰与抗干扰训练的内容。二要改进与拓展基本技能训练内容。适当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如打靶、参观军事科技展览、野外生存训练、军体拳、旗语、信号语等。三是完善军事理论教学体系。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国防教育的要求,有重点地向大学生讲授国防史、现代国防、军事形势、军事思想、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现代战争、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四是改进教学方法。尤其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参观军事基地,使用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设备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避免坐而谈道。(四)妥善安排,构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高校国防教育既需要时间作保障,又需要时间的统筹安排。一是要适当增加和调整国防教育的时间,建议将大学生集中军训时间延长到一个月。二是在目前军训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对军训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将队列训练的时间缩短,增长技能训练的时间。三是扩展军训周期。通常集中军训是在第一学期开始或第一学年内进行,这种形式还不能完全达到对大学生军训的目的。在新生集中军训结束之后,应适当扩展军训周期,可设定第二、三、四学年内都要分别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补训,使军训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四是坚持用军训意识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自觉性、规律性和整洁性。(五)加强培训,提升高校国防教育教师素质

教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为此,高校要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是以优厚的待遇引进教师。根据高校国防教育的实际需要,不拘一格,广纳贤才。要采取各种措施,切实稳定军事教师队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二是加强高校国防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形势发展和课程建设需要,加强高校现有军事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养。三是整合各地师资力量。高校国防教育是经常性的,但各校又不是同步的。这就为高校之间整合国防教育师资力量提供了空间。通过错时间、错学科等方式,可以有效利用优质师资力量,放大教学成果。四是强化军事教研室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六)加大投入,确保高校国防教育后勤保障

要确保高校国防教育的后勤保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经费保障,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这是基于物价上涨的因素,也是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质量的需要。二是实行高校国防教育全免费制度,取消对学生的包括服装费在内的不合理收费。可以尝试军训服装回收再利用制度,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三是政府和高校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投资,用于军训专用场地建设,研发军训模拟器材,不断更新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四是整合资源,建设高校国防教育专用场地。可考虑在一个高校集中的城市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军训专用场地,通过合理安排军训时间,使各高校共用同一场地,充分发挥场地的效能。(七)落实考评,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质量

考评既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导向,又是高校国防教育质量的保障。要想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国防教育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要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不仅要加强对军事训练的考核,更要注重对军事理论教学和整个国防教育体系的考核;既要看到眼前取得的成果,又要注重对其长效机制措施的预期评价;既要看到国防教育本身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又要注重国防教育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二是要建立一套简便、可操作性强的评价程序,使国防教育考评制度得到贯彻落实。三是将军训和国防教育内容纳入本科教学检查评估体系中,制定和实行国防教育学分制,规定学生每学期应完成的国防教育课课时,并严格对学生所学国防教育课程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毕业挂钩。三、结语

有国才有家,国防教育关系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以及每个人的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景。青年是国防的生力军,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更是国防的中流砥柱。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在师资力量、经费保障、场地供应、训练器械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而且,像美国、日本、以色列以及西欧发达国家还把现代战争中的信息站、电子干扰战等高科技国防知识传授给高校学生,使他们具有临战即可应召从戎、保卫国家的本领和能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在和平时期“藏兵于民”的国防战略,值得长期以来未经历战争的我国人民深思。当前,要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健康发展,就必须痛下决心深入改革,从而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质量,使之适应当代国防的要求,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1]严雨.浅谈当前学生军训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7(3):78-79.[2]章占云,楼兰萍.高校国防教育改革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 (5):473-475.[3]魏联.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 (8):69-71.[4]王敏达,张新宁.对高校新时期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创新思考[J].职业圈,2007 (21):55-57.[5]张建明,高艳靖.当前大学生军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8):70-73.[6]马安勤.高校国防教育:进展、问题与方向[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54-56.[7]杨虎智.当前大学生军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学报,2006 (9):77-79.[8]孙红军.当前我国国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6 (11):74-77.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探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胡文静摘要: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之一,对于奠定学生的经济理论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因其应用型的办学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结构特点,造成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整体不高。本文从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出发,对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机制作出了探讨。关键词:独立学院 西方经济学 教学团队 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市场。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呈几何级数增长,财经类专业招生的规模也在迅速地扩大。而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之一,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水平,奠定学生的经济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各个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着西方经济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但因各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要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独立学院因其应用型的办学特色以及年轻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就成为其教学改革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世界上没有最优的教学公式,而专家的指导也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到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另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而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正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它有其自身突出的优势。但是从我国现有的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现状中不难发现,“专业个人主义”仍然是授课的一大特点,教师个人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所授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由于独立院校自身教学队伍经验不够丰富从而导致“专业个人主义”并不适用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一项必要的举措。(一)教研室管理事项繁多,难以兼顾每门课程

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归属于某专业教研室,课程教学的水平及质量主要取决于教研室的管理,而不是系部主任,更不是教务处。但目前,教研室一般都承担和管理着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而教研室主任难有同时把握和兼顾几门课程的综合能力。再者,连续几年的扩招,使得独立院校原本紧张的师资队伍受到了更大的冲击,西方经济学的任课老师同时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工作日益繁重。因疲于上课,西方经济学的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水平提高也因此受到阻碍和限制。(二)教师注重个人教学,缺乏团队协调沟通

西方经济学作为传统的财经类专业必修核心课,多年来,部分老师对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个人的教学工作,虽然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但却无课程教学的分工和协作,使得整个课程教学与教学大纲相互脱离,不成系统。教师之间彼此隔离,缺少共同分享和提高、深层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平台,没有与其他教师的对比,因而很难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同时也不利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三)青年教师缺少教学经验,难以适应教学要求

根据独立学院的特点,我院实行的是较为松散的人事制度。除少数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外聘教师以外,西方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多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一毕业就走上教学岗位,并没有经过基础的教学技能培训,因此缺乏对西方经济学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的了解,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甚至有新教师一进学校就编写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和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在没有老教师把关的情况下编写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难以适应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的,更不可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四)行政化的教研室结构,导致成员之间缺乏信任

教研室与西方经济学课程任课教师队伍之间存在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失去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队伍无凝聚力,因而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和采取一致的行动。许多高校出台了不少的管理条例,但其中尚无有关教研室管理的条例,甚至没有对教研室活动提出原则性的要求。每学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极少征求成员的意见,导致成员和课程的个体目标不被重视,执行时就容易遭到消极对待。有时活动计划的制订虽然广泛征求了意见,但少数教师或是抱着随大流的态度,或是自身性格的原因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各种活动在执行过程中缺乏配合与合作。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可行性

如果借鉴经济学中对资源的定义,教学资源可以定义为直接或间接地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所需要并构成教育教学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可选择性的资源,一般可分为有型资源(如教学设备等)和无形资源(如教师的知识、能力等)。在独立学院成立初期,教学资源的稀缺并不十分突出。近年来,由于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西方经济学又是所有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迫使学校要考虑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将不同层次的教师有机组合起来,可以整合和充分利用独立院校现有的共同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紧张的现状。(一)独立院校的组织特点是教学团队组建的条件

独立院校作为一种“底部沉重”(Bottom-heavy)结构的组织,也即在基层的学科和专业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学术事务和学术权力,学院不过是将众多学科专业进行松散联合的组织。而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强调平等、沟通、协调、协作,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化的特征,一方面符合独立院校组织特点,另一方面既可以充分发挥松散联合系统的优越性又能克服其不足。(二)教研室组织形态提供了教学团队的组建平台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的建立会使教师从个人的教学走向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教研室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教研室的管理形态也在由管理控制型向自发研究型发展,兼顾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师的精神塑造。虽然教研室缺乏教学团队运作的内涵,展开合作教学的基础较差,但确实已经具备了教学团队的基本表征,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三)教师的合作需求提供了教学团队组建的可能

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往往课程量大,经常备课到深夜,思维受限,教学效果和授课水平往往偏低。相当多的教师迫切希望个人专业发展得到提高,他们日益强烈地感觉到,在团队中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更能激发教师的潜能。在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能发挥更多的创造性。当教师拥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时,就容易将自身的发展与独立院校的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把学校真正当作展现自己智慧和创造力的舞台。三、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机制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一旦建立,团队将担负更多的工作职责,如创新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规划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落实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等。总之,如何科学地构建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是教学团队建设中最有价值、最有挑战性的部分。(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

教学团队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为此,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必须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的建设中,首先,可以考虑以教材和教材配套资料的建设为突破口,鼓励教师积极申请教材立项和承担教材编写任务。考虑到目前国内外各层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种类繁多,加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虽无法编纂课程教材,但是可以发挥团队的力量选取一套更适用于独立学院应用型的办学特色的教材,而不是盲目跟风,选用全国口碑较好,但并不适合本校生源和办学特色的教材。其次,将教材配套习题集的编订作为团队协作的契机,在统一的教学大纲下,各任课教师通过各自承担相应的章节习题编订和相互交叉的评阅,增进彼此在教学内容上的交流联系。最后,可以充分发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组织教师围绕教学工作进行沟通和交流,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分工协作承担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应模块,紧密协作,推动教学建设工作的开展。(二)以团队负责人制度为导向

队伍建设始终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团队负责人将是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其除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应该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凝聚力。团队负责人的学术精神、学术水平可以带动和影响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的各项建设,从而为年轻教师指明学术和科研的方向,提高教学团队的学术水平,促进学术成果的教学转化,吸引并带动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组建合理的教学梯队。学院和系部层面因拥有较多的教学信息,可以为教学团队负责人的选拔提供相应的支持。(三)以团队结构为基础

教学团队的力量来自于教师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成员之间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是否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决定了团队的绩效。为了充分发挥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教学团队一定要注意教师梯队的建设,注意教师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特征上的优化组合。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特点的人员参与。因此,长期来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团队不是固定形式,会根据任务和目标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调整人员结构。(四)以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为平台

学术交流和部分科研项目可以凝聚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西方经济学课程团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与不同地区的相关院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在此过程中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想法。这对于团队协作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机制都有非常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层出不穷,青年教师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经济理论前沿动态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五)以教学改革为依托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标志性的教学成果建设,即把教学成果的培育与不断深化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相结合,使教学成果真正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同时,团队中突出的是创新意识和团队进取精神,教学团队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将一些好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形成特色。(六)以团队建设机制为保障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应该保持在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中,良好的教学团队应该创建一个平等互信的环境。在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想法应该得到尊重,并在公平、公正的团队原则中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从团队成长的外部环境讲,学院系部应该对教学团队给予专门的经费,在此基础上授予团队使用经费的自主权;另外,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的教师都是专职的讲课教师,每人都有自己本职的教学活动,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要为团队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而这些工作大部分都在基本工作量完成后去操作,因此学院系部可以制定相应的物质补偿制度来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从团队内部讲,沟通是团队的粘合剂,经常性的团队活动,能为教师们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充分团结教师,促进教师和整个团队的成长。如今的教师面临着比过去更多的竞争和压力,如职称评定、教学任务、科研项目等,因此团队也应该为教师们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成员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工作。四、结语

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各项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根本保障,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将会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任课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的职业发展得到推进,学生的基础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1]贺嫦珍.独立学院的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教育在线,2011 (5).[2]冯莉媚,胡小平.对高校以教学团队整合提升教学资源的思考[J].南昌教学学院学报,2011 (26).[3]陈武勇,何有节,石碧,等.“现代皮革化学与工程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 (9).[4]孙秀英,史红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5]曾顺鹏,李文华.教学团队建设要从课程负责人制度抓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6).[6]吕致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课程改革篇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经济系 谭江蓉摘要:高等学校的统计学教学远不能适应统计学发展趋势,同时,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为非专业课程而不予以重视,再加上该课程难学难懂、枯燥无味,从而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违背了设置统计学课程的初衷。为了解决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尝试在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作业布置以及教考分离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关键词:统计学 案例 实践 考试

统计学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统计学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趋势:统计学与经管类学科结合日益紧密,统计学为各专业学科提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越加紧密,统计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使得复杂的统计计算与分析变得越来越简单;统计学的内容由以传统的描述统计学为主向以推断统计学为主转变,先进的统计理念和现代数理统计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统计学所吸收,统计学的内容日益丰富。但是高等学校的统计学教学远不能适应统计学发展趋势,同时,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为非专业课程而不予以重视,再加上该课程难学难懂、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等,从而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违背了设置统计学课程的初衷。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教学问题。本文在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作业布置以及教考分离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分析案例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这种方法在非统计专业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好准备工作,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

案例和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要有密切联系,难度适中,但要有综合性,不能只针对某个具体定义而编写。因为案例太容易就没有挑战性,不能让学生深入讨论而学到东西,太难就会让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参与讨论。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所选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而不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要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

2. 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

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变化,要从教师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普通学生,让自己参与其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要直接作答,而是引导学生互答问题和辩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归纳总结。

3. 在案例课结束以后,让同学写总结

把课上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在讨论中领悟到的东西以及自己归纳总结的东西书面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二、理论与实践教学

当今社会对现代经济管理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统计基本技能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了解统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应用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巧等。开展统计学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统计方面实际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计学的实践教学,教师应认真研究,不断完善统计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进一步规范实训教学的方法和步骤,从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应用型人才要“强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要求,统计学的教学模式也应做出适当的调整。首先,在统计学的教学计划中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做出合理分配。从教学计划看,以往学院的统计学教学以理论课为主,根本没有安排实训环节。近几年有了实践课程的安排,但是实践课所占的课时普遍较少。这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技能训练的现状必须予以改变。切实的做法就是学院要从实训课时和实训条件上予以保证。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重在3颐1左右比较适宜。其次,教师还应注意理论课与实践课在内容上的相互配合与衔接,做好统筹安排,避免脱节。三、作业布置

重视课外作业与练习的设计。对所布置的作业题也要精选,既要有以巩固课堂主要讲授内容的复习性习题,又要有一定量的扩展学生思考空间、举一反三的习题,还要有锻炼学生综合利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的习题。并且要注意,对于布置的作业,一是要尽量批改,二是要对集中出错的习题进行集中讲解。四、课程考试

在课程考试方面,集中谈成绩构成、考试题目设计、教考分离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成绩构成

改变传统“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把综合作业、讨论课、上机训练、期末考试结合起来,同时注意不同专业的差异,综合评定成绩。比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小测试,并围绕讨论写出小论文,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减轻他们期末考试的压力,让他们不再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期末考试。所以平时成绩应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个人作业、小测试、小论文、上机操作等内容,同时要占最终成绩的一定比例;另外还要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加大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增加开放性和应用性题目的数量。

根据学院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要有期中考试。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期中考试可以为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是统计的基础性工作,无论在政府机关或工矿企业,还是科学实验或调查研究,统计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案例,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在期中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可以一个月)做准备、搞调查、撰写报告。调查报告可在学生之间传阅、互判,最后由教师评阅打分,该分数作为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一并记入档案。这种考试方式给学生一次实际演练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

2. 考试题目设计

为达到评价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我们对统计学课程的主观应用题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出包括统计学的基本运算题、计算机处理结果分析题、统计方法综合运用题在内的三种具体类型题目。为此,我们根据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各章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设计出各章基本运算题、各章计算机处理结果分析题,并且将部分章节知识点进行组合,设计出统计方法综合运用题。基本运算题、计算机处理结果分析题、统计方法综合运用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0%、30%与20%。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图表展示”一章中,设计的题目有:调查表的设计,对计算机制作的调查表的评价与修改,品质数据分布表与分布图的制作,数值型数据的茎叶图、箱线图、分布表、直方图的制作以及品质数据或数值型数据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评价与修改。又如在“相关与回归分析”一章中,设计的题目有两种:一是根据给出的资料绘制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拟合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与预测;二是给出不同模型的EXCEL处理结果,在给出的处理结果表中仅保留最基本的数据(如n、SSR、SSE、Significance F、茁i及茁i的标准误差和P-value等),其余的数据则删除,要求学生在EXCEL处理结果表中进行计算填空,然后利用EXCEL处理表做出各项分析、判断与选择。

3. 教考分离

实行教考分离的前提是要有试卷库。可以将设计题目按照章节、类型、难度、分值、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归类、编号,建立统计学课程试卷库,并且每年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不断地增加、修改或删除题目,同时制定试卷生成规则与管理规则,为教考分离提供可靠保证。只有这样,教考分离才算是真正有效果。

参考文献[1]金恩斌.经济类专业统计学原理教学内容改革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9 (1):60-61.[2]李国凤.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论坛,2011 (8):202.[3]邢小博.统计学原理教学探微[J].鸡西大学学报,2010 (4):9-10.[4]郁玉环.统计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经济师,2010 (2):124.[5]赵先仓.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学信息,2010 (17):670.[6]郑葵.独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 (6):90-91.基于土地管理专业的遥感概论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管理系 喻小倩摘要:遥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本文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探讨了遥感概论的课程建设,主要从课程教学环境、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对提高遥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实践创新型遥感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关键词:土地管理 遥感概论 课程建设一、引言

遥感(RS)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涉及现代物理、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和地球科学等众多领域,而且也是一门实用的、先进的、探测技术。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PS)的广泛应用,遥感在我国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懂遥感应用技术成为不同专业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都相继开设了遥感概论课程。但由于该门课程理论生涩难懂,技术性又强,学科本身知识更新又快,所以传统的“黑板+粉笔+书”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收到的效果较差,因此对遥感概论课程建设改革也就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本文根据作者本身的教学经验,对遥感概论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二、课程教学环境建设(一)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一项最主要的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应完善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积极组建遥感概论课程主讲教师队伍,构建在职称、学历、年龄、学术水平等方面相对合理的稳定的师资梯队。在遥感概论重点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应主要从队伍结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方面构建适应重点课程教学需要的主讲教师队伍。

在队伍结构方面,主要注重专业结构和研究方向的优化组合。在人才引进和培养过程当中,应把遥感图像处理、地物信息提取、遥感应用等主要教学内容作为出发点,强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本学科研究方向的互补性,从而为达到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为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应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遥感概论的课程教学中渗透并不断扩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教学的民主理念、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教即导的理念以及开放性教学等理念,寻找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教师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既能给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