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专业笔试与面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8:01: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振营,李慧欣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视专业笔试与面试

影视专业笔试与面试试读:

前言

随着国内外影视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开始踏上追逐影视梦想的道路。这套《艺术类高考系列丛书》是编者在总结近年来艺术高考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希望可以帮助考生在艺考复习中少走弯路,顺利进入理想的艺术院校,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这套丛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全面性。本丛书把艺考中涉及的知识性、技巧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笔试与面试,历年高考真题。这几本书相互补充完善,基本涵盖了考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备考、复习到强化训练都进行了清晰具体的说明,让考生用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

第二,针对性。本丛书内容可独立成书,又各有侧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重点掌握,重点突击,做到有的放矢。丛书的各部分内容是整体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同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在重点训练的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整体内容。

第三,实用性。本丛书知识量大,涵盖面广,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导演、摄影、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管理等影视艺术专业的考生都可以使用。同时,专业内容结合真题详解,在诊断学生通病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讲解,实用性强。

因为具有全面、系统、专业、实用等特点,本丛书不仅适用于学生备考,也适用于教师教学,还可以作为艺术高考培训学校的专业教材使用。

第一章 影视评论

考试目的:考查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

考试内容:电影评论、电视栏目评论、电视专题评论、电视纪录片评论、电视剧评论、电视散文评论、视听段落解析。

应试指导:

第一,确立评论框架。

第二,掌握评论模式。

第一节 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是影视专业高考所要掌握的重点,考查方式是针对一部电影或者电影中的某一片段写一篇影评。分析影像语言必须掌握一定的视听规律,通过列举实例对视听语言与电影影评进行详细分析与解读,使这部分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清晰明白。

一、电影评论的概念与分类

(一)电影评论的概念

电影评论就是在观看电影以后对电影的主题、主旨以及导演表达思想所运用的视听语言进行赏析,并用适当的题目与结构来组织的影视评论文章。所以说,电影评论是对视听语言和影片主旨意义两部分内容进行解读的复合型评论文章。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电影评论和影片观后感的不同。影片观后感重在写“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观看了影片之后得到的感想与启发。而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表现成功与否,电影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最重要的是在得出主题的同时要利用导演所运用的视听语言去证明所得出的结论。(二)电影评论的分类

1.电影视听评论

考生评论的焦点是影视作品的形式结构等本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影片的结构和风格,或者是影视的叙事形式在影片中特定的组织形式。从决定影片的组织结构是叙事性还是非叙事性形式系统出发了解影片是如何合成一个整体的。分析影视作品的形式、风格、技巧,找出整部影片的叙事模式。发现整部影片是如何系统化和模式化地使用这些技巧的。在整部影片或单一的片段中,技巧的使用或重复或变化,或深入发展或平行对应,都是应该重点注意的部分。电影评论主要是电影视听评论与主题评论相结合的模式。

2.主观感受评论

主观感受评论是对影视作品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印象的描述,也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评论。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直觉能力和感觉能力。特点是随意性的评论、敏锐的观察、恰当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力。

主观感受式影视评论的写作思路:

电影的主演是谁?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表演得怎么样?主创是谁?编剧、导演、摄影、剪辑、制作公司是谁?他们还有没有其他为人熟悉的作品?我喜欢这部作品吗?为什么?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为什么?我在写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东西?有无遗漏?对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对影片中的演员、导演及呈现的主题有无偏见?如有,为什么?说出偏见的理由,要有理有据。我的评论能站得住脚吗?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能证明我观点的材料?我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我在影评中有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

3.宏观历史评论

从宏观历史角度入手写作影评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社会历史取向

从社会历史取向入手写作影评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运用电影发展的历史及电影反映的社会历史影像,把影片放到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审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社会意识形态取向

社会意识形态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主要是从社会的政治意识、伦理道德、美学取向、男女角色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认同、对待不同民族或种族的态度及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影视作品中隐藏的相关观念。

宏观历史角度的影视评论写作的思路:

影片想要告诉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哪些是明指的?哪些是暗指的?明指与暗指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价值是什么?影片是否制造了某种文化或价值的认同?它使用的是什么手法?在这中间是否存在着国家/民族主义或文化侵略?不同的性别/种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现的?他们在影片中所呈现的形象是被真实再现还是被歪曲和曲解?影片所使用的基本思维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影片中的世界是呈现世界真实的复杂性,还是不断暗示着某种价值观?这一种价值观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

二、电影评论写作

电影评论写作在遵循影视评论写作的一般结构和写作要求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论。(一)题材的评论

所谓电影作品的题材,就是作品所要反映或表现的内容。一般而言,题材包括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历史题材包括重大政治历史题材和历史生活题材。前者是社会政治的需要,是电影承担历史记载的需要。在当代,现实题材占据重要位置,比如农村题材的影片。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是风云积聚和传统沉积最为显要之处,革命的潮起潮落和时代变革在许多电影中都有显现。都市题材是现实题材电影的主流。都市电影对人生的表现开始多样化,比如,严峻的现实表现,以《生死抉择》为代表;日常的生活表现,以《安居》为代表;关注社会下层状态,以《漂亮妈妈》为代表。《爱情麻辣烫》和《网络时代的爱情》是对当下一代人多样情感世界的展现,《蓝色爱情》是对都市行为艺术内在心态的表现,《说出你的秘密》则是对都市夫妻隐秘心理情感的剖析等。其他还有现实青春题材、家庭矛盾题材等。不同的题材表现了导演对某一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也影响了影视创作手法的使用,所以对于电影的题材我们要有准确的认识。《菊豆》改编自著名作家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张艺谋在原作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动。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某小镇上的染坊主杨金山折磨死了两房太太,买进小他三十余岁的王菊豆续弦,性无能的杨金山对其百般虐待。染坊伙计、杨金山的侄子杨天青对菊豆由怜生爱,两人私通,生得一子。金山喜出望外,以为己出,取名天白。但不久金山中风,半身不遂,菊豆与天青更加肆无忌惮。得知真相的金山屡次欲对天白下手,反而误坠染池丧命,被迫分离的菊豆与天青只能暗地来往。十多年后,天白长大,外人的闲言碎语使他无比仇恨生父,当他在地窖中发现重温旧梦、窒息昏迷后的天青和菊豆时,虽然救出母亲,却把生父丢进染池淹死。菊豆万念俱灰,一把火点着了染房——让一切罪孽化为灰烬。影片在反封建的意识上更深刻和令人深省。《菊豆》具有一种希腊悲剧般的力量。在十几年的时间跨度中展现了三代四人之间剧烈的情感冲突。他们各自痛苦的内心世界,他们彼此纠葛的爱恨情仇,他们与社会伦理的决斗,其两军对峙般的惊心动魄实乃中国电影所罕见。全片从头至尾紧凑异常,悬念迭起,其内在的张力和戏剧冲突如密集的雨点砸在每一场戏的每一分钟,毫不拖泥带水。可以说毫无人性的封建社会遗毒不仅存在于每个人外部的社会躯壳上,更主要也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菊豆、杨青天根本不敢冲破这腐朽的封建躯壳,令人悲怆的是天白还未成年就已经被封建遗毒熏染得没有了原始人性。电影以它独特的灰蓝色的基调和艳丽染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菊豆亲手点燃的烈火和悠远的画外音都耐人思索。(二)主题的评论

电影的主题评论就是在观看电影后,对作品所传达的影像信息所做的阐释,这种阐释是根据作品所得到的影像信息所做的自圆其说的阐释,当然这种评论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电影作品的主题是导演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影评最大的要求就是对导演真实意图的还原与读解,在写影评时千万不要过分夸大和神化影片。要深入解析导演本身的文化背景,要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各种艺术手法来看导演集中阐释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从最初的纸醉金迷,到对死亡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再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悲苦无奈,最后是影片结尾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活着》是跨越年代较长的一部影片,具有一定的史诗性,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悲悯的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活着就是忍受。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产生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三)创作手法的评论

1.电影构图评论

电影构图评论是电影视听语言评论中的主要角度,电影构图评论主要是指对导演在电影中如何利用各种镜头语言为其所表达的影片主旨或者细节服务所写的评论。各种镜头构图语言包括开放式与封闭式构图、规则构图与不规则构图、构图中的主体与陪体、前景与后景、景深镜头等。我们所做的电影构图评论就是分析导演是如何利用构图的元素与规则、利用前后景的关系、景深镜头等为他的电影影像主旨所传达的意义服务的。由于距离的不同,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之分。某一镜头使用特写或是中景(或是其他景别),取决于影片的内容叙述与表现,还包括着叙述者的叙述态度和感情,以及预想中对观众的感染。常见的拍摄角度有平摄、俯摄、仰摄等。这些角度的选择,在于剧情的演示和感情的寄寓。构图的意义,是要自然地表现生活故事,在叙述过程中,使观众感受着电影的形式美。

在影像语言方面,第五代电影以超常的视觉造型,打破了常规电影中的全景构图,打破了原有的用光习惯。要么是强烈的黑白对比,要么是顶光与逆光的反常运用,要么用大俯大仰的意外机位,要么是固定镜头的大量使用,要么是长镜头的久摇横移,要么是物体占据画面,人物挤向边角,要么是人脸紧贴边框,画外声音与画内声音交流呼应。第五代电影喜欢用大色块的环境构图和不完整构图。《黄土地》的开头,大量环境造型的“滞留画面”,黄土地的造型“呆照”几乎涨破银幕;在时间的延宕中,黄土地的概念发生了质变,给接受者以一种新的感受,产生了一种象征意味,即使在人景共处的视听画面里,黄土地或者黄河的环境造型,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翠巧“担水”的一场戏,先是两个表现黄河的大全景,然后是满画面的黄河水作为背景,翠巧和黄河就有了意念上的情绪联系。《黄土地》中摄影师采用了大仰、大俯的角度和大远景、全景,使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移变得简化,人物和背景的空间关系得到了简化。另外,运用长焦距镜头使人物和背景压缩在一起,从而获得表现性的象征意味。

2.画面色彩评论

电影色彩评论是指对导演在电影中如何利用各种镜头色彩语言为其所要表达的影片主旨思想或者细节服务所写的评论。所谓各种镜头色彩语言包括影调、色彩的象征意义、色调。我们所做的电影色彩评论就是分析导演是如何利用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色调、影调为他的电影影像主旨所传达的意义服务的。生活中万物各有其色,影片中所表现的物体也显现出多彩的绚丽。影片中的色彩,首先要解决的是对生活中物体色彩的还原。一般地说,生活中的色彩应当在影片中得到生动的展现。这还不是色彩的全部,影片中的色彩,不是对生活中色彩的堆积和罗列,而是体现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英雄》的整个基调是黑色的,张艺谋选择用红、蓝、绿、白四段视觉的变化分别讲述故事的不同版本。黑色被张艺谋认定为秦朝的颜色。黑色从影片的开始,秦宫中秦王与无名的对话、无名长空的决战一直到无名生命的结束几乎贯穿影片。红色的故事都是很强烈的,有点扭曲的情绪。红色的夸张和叙事的情绪是一致的,这是无名给秦王编造的残剑飞雪的故事,因为这根本是编造的,红色的基调反映出无名心中的躁动;而红色的故事中又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这一段在飞雪将如月斩杀后满天黄叶变成红色达到极致。蓝色本身有客观、冷静的特征,蓝色部分的故事也是比较真实的部分,很写实的叙事。而绿色代表家乡、过去、浪漫、和平。这是残剑给无名讲述的故事,残剑心态已经返璞归真,柔和的绿色也为几乎真实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这一段在残剑放弃刺杀秦王,秦宫无尽的绿纱缓缓落下时达到了极致。白色出现在无名真实的叙述中和残剑飞雪的结局上,意味着恐怖、决裂和死亡。《英雄》中的人物,都淡化成了一个英雄的符号,在服装颜色的变化中写意英雄的风情韵致,张曼玉红衣飘摇中的艳美,李连杰黑衣劲装中的刚毅,梁朝伟白衣飘飘中的孤绝无一不跃然而出。

3.镜头光线评论

电影光线评论是指对导演在电影中如何利用各种镜头的光线语言为其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或者细节服务所写的评论。各种镜头光线语言包括自然光效、戏剧光效的运用,顺光、逆光的运用等。对光线的评论,包括对自然光(太阳和月亮)、人工光(灯光)利用的评论。摄影、摄像必须在一定的场合下表现某种特定的环境,在有光线的情况下才能使观众看到所拍摄的内容。所以光的第一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而每个环境都有其相应的光线。用光表现着特定环境下的人与景物,起着真实气氛的作用。光的第二作用则是对拍摄对象的强调,或强或弱的光线,或顺或逆的拍摄,反映出影片的作者对事物的某种强调。这种强调,既应和剧情的发展,又应和叙述的态度。

综合起来,光的运用从其基本的层面来看是表现环境的特定性;从更深的层面来说,是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表达着“灿烂的阳光”。整个影片的基调是明亮的阳光,影片本身是在讲述文革时期青春的碎片式回忆,导演通篇运用了淡黄的画面给人以远去褪色的时空,同时大部分的画面是暖色的,带给观众一种温暖的青春回忆。开始马小军从教室逃课走出学校,摄影机是正面迎着室外灿烂的阳光逆光拍摄。正是通过人物背面的主观镜头的逆光拍摄,在眩晕灿烂的阳光下,导演很巧妙地利用拍摄角度与拍摄光线映射了马小军当时的心情:带着心理的侥幸与沾沾自喜,从无聊的课堂监狱逃出奔向灿烂的阳光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做自己想做的游戏放纵自己的青春与欲望。开锁成功的喜悦继而躺在别人的床上幻想别人的生活、发现米兰的房间,调皮、单纯的马小军是自由的、放纵的,与米兰的相遇、多次找米兰,那间屋子的阳光始终是灿烂无比使人眩晕。在这些段落中导演的镜头大部分是逆光拍摄,几次曝光过度,强烈的阳光使画面亮得发白而使观众眩晕。这种晕眩发白画面过度曝光的视觉效果,营造了那般青春浪漫且带着幻想的神秘氛围,映衬了马小军对米兰的美丽爱情幻想与两人间羞涩的暧昧之情,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梦境效果,很好地表达了一种带着幻想的青春萌动与骚动。电影导演在摄影处理上总是严格地遵照不能曝光过度,切忌画面发白的规则,姜文颠覆了这一传统的视觉习惯,用绝美的阳光画面与出人意料的影像效果向世人展示曝光过度的视觉艺术魅力。

4.镜头运用评论

电影镜头运用评论是指对导演在电影中如何利用各种镜头语言为其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或者细节服务所写的评论。各种镜头语言包括长镜头、运动镜头、主观镜头、空镜头以及升格、降格镜头。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镜头的运用渗透着导演姜文的独特创意。影片的开始便是一个仰起大手向众人致意的毛泽东人像,镜头采用的是以广角镜头仰拍的特写镜头,这种拍摄方式极大地夸张了毛泽东的大手而让毛泽东的形象愈加高大,逼真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毛泽东的崇拜与无限的仰慕之情。画面经常出现毛泽东雕像或者画像以及屋顶上的五角星,这些镜头都是采用仰拍的方式,目的和意义显而易见。画面中拍摄毛泽东像的镜头自上而下摇动,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众人敲锣欢庆以毛泽东塑像为大背景的全景大场面,这样导演在一开始用一个运动镜头就交代了影片的时代历史背景和影片的立体空间环境。特写镜头是影片中常用的视听语言元素,马小军自娱自乐之后躺在床上满脸是汗的特写画面,是导演在运用特写镜头反映在那个单调无聊乏味时代中被压抑的人们几近变态疯狂释放后的爽快、疲劳与空虚;在梦境般的灿烂阳光下,米兰笑容的特写画面极大地美化了米兰,迎合了马小军对米兰的青春幻想与神圣的爱慕、爱恋之情。在马小军寻找米兰的画面中,镜头大多采用跟镜头,跟随着马小军的寻找路线移动的同时,也时而自然地转为主观镜头,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演运用跟镜头使观众真切地感受着马小军急切寻找的特殊心情。影片经常采用大量的主观镜头画面,这符合电影本身的叙事视角,也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随着影片的节奏而进入影片的回忆中。马小军戴着爸爸的勋章自娱自乐地扮演,与后来被人欺负后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发泄画面,都是从一面镜子中拍摄而得到的,这样的拍摄手法既展现了一面镜子里面的人物虚像,也是一种主观镜头的巧妙运用,导演在此展示了马小军的青春虚荣感与阿Q精神。迷上开锁闯入他家的马小军进入了米兰的家,发现了一个望远镜,影片后来的镜头拍摄几乎全部采用了主观镜头,老师上厕所、屋里的物品、一些平日熟悉而看不到的场景在望远镜的主观镜头下一览无余,这样的画面在尽情满足了马小军的好奇与偷窥心理的同时,也因为这一特殊的拍摄角度满足了观众的观影心理。马小军被朋友孤立之后,爬上最高跳台跳下水,幻想朋友踢他下水不肯扶他上岸的画面,同样运用了主观镜头。同时多次在水下角度对水花与涌动的池水进行了特写拍摄,与其说导演是在表达马小军在水中的窒息感,不如说是因朋友遗弃而感到内心的澎湃与心痛。片中许多镜头用的是36格/秒的高速拍摄手法,这种镜头的运用给观众一种荡漾缥缈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马小军的心理感受,或惊喜、或悲伤、或绝望,体现了马小军的情感躁动,力量的发泄。影片拍摄要求摄影机也是一个参与角色,导演也正是运用摄影机在讲述着他的青春影像故事。

5.叙事结构评论

电影叙事结构评论是指对导演在电影如何利用各种叙事结构语言为其所要表达的影片主旨思想或者细节服务所写的评论。各种叙事结构包括闪回叙事、重复叙事、板块叙事、倒叙等。《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时间线是:1976年春、1976年夏、1976年秋、1958年冬,影片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叙述了四个故事,按照正常的惯性顺序应该把最后一段放到最前面,这种叙事结构方式类似倒叙。电影中导演的叙事采用印象派的散点方式,银幕上呈现的是碎片式的生活现象,而事件本身反而隐含在时间帷幕的背后,导演则是通过人物的交谈追叙事件。把事件置于言谈之中,舍弃了电影呈现时空画面的优势而使电影采取文学式叙述事件。叙事变得跳跃不定,其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需要观众去领悟,因而导演姜文为观众建立了一座影像叙事迷宫。电影不再是沿着时间河床欣赏沿岸风景,时间成为碎片,满足了导演的艺术欲望同时也使观众进入游戏机器。疯癫的表演、快节奏的动作、紧张的言语、虚幻的场景和时间的倒置营造了电影魔幻的时空结构。从而在电影语言学意义上成为中国崭新的一部作品,故事结构的颠覆性颠覆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导演利用这种结构更是为现代电影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浓烈的色彩。

6.导演创作评论

在影视评论中可以对导演的整体风格进行评论,也可以就某一特点进行评论。

导演风格的评论。优秀导演在优秀影视作品中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有异于其他导演的追求、创造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张艺谋对色彩、造型语言的追求。一般地将突出的特色(或转为稳定出现、反复实践的特色)称为风格,风格是主要特色的集中表现。评论导演风格不仅是对导演创造力的一种衡量,而且是对评论者鉴赏力的一种衡量。

导演构思的评论。为了把剧本转化成影视作品,导演要从整体上构想未来影视片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导演姜文对影视剧作的独特构思完全体现在他所导的三部曲中(《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这里既有对影视作品的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确定和追求,又有对各门类艺术家的具体要求,这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导演手段的评论。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要在影视作品中利用多种表现手段,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观众。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转换;气氛烘托等。张艺谋比较注重画面美和色彩的搭配。在强烈的色彩、大量的构图背后,严格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叙事和抒情是张艺谋电影创作所遵守的主线。在他初期的作品中写实风格是他作品中的主流。他初期的电影都是小市民或农村题材。他比较善于用自然的事物来渲染气氛(如《秋菊打官司》中曲折的乡间小路,象征着秋菊坎坷的告官之路),采取了纪实风格、偷拍、大量采用非职业演员的半纪录片手法,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农村的面貌。他对电影的创新与个人理解,更加追求画面的色彩对比以追求画面美的升华。比如《红高粱》中姜文黝黑的肌肤和枯黄的稻草及高粱的对比,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民族精神,熔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英雄》中张曼玉、章子怡穿的大红喜袍和金色稻谷的对比,整个画面非常唯美。

三、电影评论参考例文

例一:张艺谋电影中的“天下”与“国家”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社会的发展为张艺谋电影发展提供了空间,而张艺谋也以他独到的电影空间适应着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其电影不可避免地烙上了社会阶段性的特征。1980年代,张艺谋主要把镜头对准家庭内部关系(夫权、女性),针对的是传统意义上社会中的单个小家庭;1990年代,他开始抛弃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与批判,镜头开始转向社会大众;进入21世纪,在社会商品化、国际化潮流的影响下,张艺谋的作品无论从制作上(国际化的投资与宣传),还是电影主题的阐释来说都已向国际化迈进,“天下”与“国家”成为关注的焦点。2002年的《英雄》把国际化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各个小国之间的争斗正是导演对于目前国际社会政治、军事现状的一种折射。片中刺杀秦王的事件同样是对世界目前恐怖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最后放弃刺杀的念头体现了张艺谋对现代国际社会恐怖组织的讽刺和希望天下安定的愿望。在影片中导演刻意在“天下”的抽象环境中对“国家”重新塑造,“天下”是一个大“国家”。天下安定国泰民安,天下大乱人民受苦,所以国家没有了界限,在国际化的大潮中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去适应新的“国家”。《十面埋伏》在影片的制作和发行上继承了《英雄》的风格,这是社会发展和导演创作风格的必然选择。同样影片关注到了更大的影像思维空间,不只是社会更不只是单个家庭与个人,而是社会组织和政府问题,这也许就是导演面对国际化的大潮对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质问。影片给观众展示了更大更广更加抽象的思维空间,观众在这种视觉大潮中也开始了对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关系的讨论。2005的《千里走单骑》,张艺谋则把中国、日本两个国家作为了影片大的具象空间环境。突破了前期一部影片的一国地域,导演在利用两个国度讲述一个在世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在日趋地球村的当今社会,虽然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国家内部之间、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家庭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在加大甚至不可交流。影片结尾的处理使我们理解到,在现代国际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发展需要媒介,同时更需要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打破的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疆界线,而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芥蒂与屏障。总体看来,社会的变迁与张艺谋自身成长的合力使得他的电影影像空间出现了阶段性的鲜明特点,电影的影像空间在逐渐变大,导演和观众的思维空间也在逐渐变大。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天下”与“国家”,这种电影像空间的渐变过程也折射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例二: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典范——浅析《辛德勒名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是一部深刻揭露批判德国纳粹军人屠杀犹太民族恐怖罪行的电影。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在童年时代他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这使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虔敬感恩的心态。这一系列无法逃避的历史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这部影片的成功。这部电影用色彩、剪辑、构图、影调等重要的视听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生活经历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的克拉科夫,导演用电影向人们展示了这个城市的生灵涂炭,同时展示了人们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光芒的努力。导演通过一系列电影语言元素向观众证明了这个主题——这个世界本身无比荒谬,但是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斯皮尔伯格并没有以历史仇恨或历史批判的视角来处理这个战争题材,他并不是要揭开历史的伤疤加深它的痛楚,导演只是想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越道德的故事。电影里面所展现的世界,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个无比荒谬的世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导演展示给我们的画面:德国军人视屠杀犹太人为一种天经地义的本职的正常工作。荒诞的画面确实是影片所要诉说的历史事实。给观众思想震撼的独臂犹太老人死亡场景:老人不断地重复“我是一个重要劳工”,他颤抖的声音里充满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与人的本能反应,他渴望活着。人的生命中会有很多不顺利和不公平,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渴望活着。在《辛德勒名单》中德国纳粹军人用最简单的方法结束了老人的生命。这使我们感到这只是一场一群人拿另一群人的生命做的游戏。1993年的7项奥斯卡奖,证明了斯皮尔伯格的伟大,更证明了斯皮尔伯格驾驭电影语言的能力。奥斯卡浮华表象的背后是艺术的人性表达与反思,《辛德勒名单》电影技术上依然没有使斯皮尔伯格摆脱商业的诱惑,里面同样大量运用着他惯用的商业元素。但是《辛德勒名单》中斯皮尔伯格改变了,他把艺术表达与商业卖点完美结合,这种结合是从拯救开始的。他是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人性的发展轨迹与人性的心理历程,《辛德勒名单》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绪力量。一部好的电影,很难达到像《辛德勒名单》这样简直令人无法挑剔的完美,应该说它的存在是电影的一种永恒。奥斯卡金像奖,只是作为它的一个褪色的陪衬。

第二节 摄影作品评论

在艺术类高考专业课考试中,有对摄影作品分析或鉴赏的测试。笔试的类型是提供给考生单幅摄影作品,要求写出8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或者给出几张图片,要求考生就图片所给出的信息编讲故事。在面试时,则是给出一张图片,让考生对图片进行赏析和评论。无论是面试还是笔试,这都需要考生对摄影作品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摄影的概念与分类

(一)摄影的概念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相机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一般简称的摄影,即是用照相机,映像在底片,冲印底片成为单一相片,作永久保存。但相片的影像是不动、无声的,仅供人观赏其人物、意境,进而体会其含意。今天世界上存留的最早的一张照片可以追溯至1827年,出自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之手。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主要特点在于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二)摄影的分类

1.记录摄影

摄影之所以诞生,目的就是为了记录。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无法比拟或取代的。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

2.艺术摄影

随着摄影的发展,人们在摄影中不断地增加艺术元素,开始产生艺术摄影。它与记录摄影的区别在于艺术性的多少与高低,而无绝对的界限。例如:我们去照张相做身份证或留个纪念,一般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最多有点资料或记录价值。可是,郑景康先生给齐白石先生拍的人像,五十年过去了,至今仍是世界上二十幅最优秀的人像作品之一。其中的差别完全在于艺术性的高低。

3.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以其唯美的画面语言及美好的设计内涵,一直是人像摄影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自摄影术发明至今,可以说,画意摄影一直贯穿其中,并且在摄影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19世纪后半叶,英国摄影家雷兰达拍摄出了曾预言为“摄影新时代来临了”的作品——《人生的两条路》,在摄影还被轻视的当时,这幅作品以其劝勉性的主题和油画式的构图,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极高评价。从此,画意摄影逐渐成为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4.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普通摄影是记录物体面上的光强分布,它不能记录物体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了立体感。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

5.广告摄影

广告摄影是以商品为主要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通过反映商品的形状、结构、性能、色彩和用途等特点,从而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广告摄影是传播商品信息、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摄影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它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成为广告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媒介。

二、摄影作品评论的角度

从宏观上来说,摄影作品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摄影作品评论在写作的时候都要求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考生主要对突出的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就可以了,做到言之有理,有根有据。(一)作品内容分析

在拿到一幅摄影作品的时候,考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分析作品的内容,作品的内容可以从两方面把握。

1.作品的题材

所谓作品题材,就是摄影作品所要反映或表现的一种客观对象。比如战争题材、环保题材、社会生活题材,自然风光题材等。这些题材又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内容细分为若干小题材,如社会生活的题材中可以分出文化娱乐的题材、医疗卫生的题材、民俗宗教的题材等,自然风光的题材也同样可以分出名山大川的题材、戈壁沙漠的题材、江南水乡的题材等。

作品的题材可以很宽泛,也可以很狭小。一个好的题材往往可以使一幅作品在内容的表达上以其特定的内涵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所以考生就需要对作品的题材有一定的认识,比如说摄影师为什么选这个题材而不选别的题材?它的独特意义是什么?

2.作品的主题

在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中,要有一个主要的表现对象用来表现摄影师所表达的主题,摄影作品的主题即整个画面的中心事物被欣赏者所读解出来的意义,当然这种欣赏者所读解的意义最好是与作者所表达的含意相吻合。这个中心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东西,也可以是一组人或一组事物。所以一幅照片它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含意——这全部取决于我们对于照片中的“特殊角色”的看法。哈姆雷特这个角色,虽然已经争论了几个世纪,但人们的见解仍然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换言之,一幅作品的主题含意决定于欣赏者对它的理解。对它的理解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作者原有的意图。考生在分析摄影作品时,在了解作品题材之后考生需要把握的就是作品的主题。(二)作品表现形式分析

作品表现形式分析,也就是指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如何服务作品主题的,比如构图、色彩、景别等是如何表现作品思想含意的。

1.构图运用

构图的效果如何?主体、陪体、前景、后景几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利用景深(不论是大景深还是小景深)来创造特殊效果?为什么?镜头是否用广角镜头或长焦镜头?为什么?能否看出这张照片是在自然的情况下拍摄的呢?还是人为摆拍的?考生需要了解创作者的目的。

2.色彩运用

色彩的运用以及影调与色调是如何搭配作品的?在拍摄过程中,反差和影调是否得到了控制?为什么?是否运用曝光来控制照片的反差和影调?为什么?是否使用滤色镜控制影调或色调?为什么?光线的光源和性质如何?画面中光线是什么方向?

3.景别选择

作者在运用景别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作者为什么选择这种景别?不同的景别有着不同的含义,远景画面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过渡感或退出感,常用于影视作品的开头、结束或场景的转换,形成舒缓的节奏。全景则决定场景中的空间关系,起“定位”作用,往往是每一场景的主要镜头。中景的景别主要表现紧凑的空间内的人物活动和相互间的关系,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关系相接近,符合观众的观看心理。近景善于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是用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之一。特写景别则是突出表现某一局部,放大细节,反映质感,形成清晰视觉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常被用做过渡镜头。(三)作品特色分析

为了某一种目的作者是否使用什么特技创造了特殊的效果?这张照片和你看到的题材类似的照片有何相似之处?这张照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从整个作品特色来看说,作品有没有再看第二眼的价值?如果有,是什么原因?

当考生在拿到摄影作品的时候,以上三个分析摄影作品的角度需要依次在大脑中滤过并且构思。这样你的作品分析就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当你考虑好这三方面的内容以及这三个方面内部各个小角度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从容地解读应试时的摄影作品。

三、摄影作品评论写作

摄影作品评论的写作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写,要把握重点特征集中阐释。(一)题材的评论

一幅成功的作品题材至关重要,所谓“寓意深刻、有特点、有视觉冲击力”的摄影题材,是每一个摄影记者、纪实摄影师梦寐以求的。寓意深刻,就是能够反映社会历史的进程,展现人性本色,反思社会现实,可以为人们传承历史文化的作品。这样的题材,是需要摄影者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体验的,否则即使拿到这样的题材,也难以拍出有寓意的作品。有特点,就是拍摄对象具有典型性,能集中体现拍摄者意图,明确表达拍摄思想的题材,像“艾滋病村”“乞讨者”等等,他们是最最底层,也是最最平常的人群,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遭遇,却是为常人所不熟悉的,而这些题材也并不是每一个摄影者都能接触到的。有视觉冲击力,几乎是每一幅好照片所共有的特征,冲击力来自于画面反映的事实、情感,以及画面视觉元素的控制。当你在分析影视摄影作品时首先要分析的就是作品的题材。(二)主题的评论

摄影作品的主题是作者通过作品突出表现主体来实现的,所以考生只要能够把握好作者是如何使作品突出主体的,把作品中的主体找到并解读就可以很快得到作品的主题。

一般作品是通过以下方式来突出主体的:

1.利用对比

色彩对比:在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时,特别要防止靠色现象,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如果再加上不同色彩之间的亮度差异,主体与背景就会形成更大的色差,主体就不会淹没在背景中。一般来说,主体与背景的差异越大,主体就会显得越鲜明,因而对于表达主题也就越有利。

光线明暗对比: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因此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来突出主体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通常的做法是把主体安排在比较明亮的光线下,不太重要的陪衬体安排在阴暗中,可以借助各种光线照明手段来突出主体。比如亮背景衬托暗主体,暗背景衬托亮主体等等。利用光线变化来突出主体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比较讨巧的办法。

形状大小对比:一件物体展示在我们面前时,往往是形体大的物体引人注意。所以在不大的画面上,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让主要表现对象占据较大的面积也是突出主体的重要方法。特写类的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是因为特写照片上主体占据了主要甚至全部画面,几乎没有什么与主题无关的任何背景。

虚实对比:主体一定不能虚,陪衬体可以虚化来突出主体。要掌握好虚实的关系,该虚的坚决要虚。虚实对比在人像摄影和特写描写上用得比较多。

2.利用构图

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也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它的关注程度。可以借助合适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比如将河流、小溪等作为引导线,引出主体;把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线上来突出主体。借助沟通方式来突出主体的方式还有很多,没有一定之规,需要随机应变。

3.夸大主体

在摄影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主体要足够大,只有主体占据了一定的面积时才谈得上吸引观众的注意。靠近被摄对象,充分利用光学变焦的优势,便于得到最好的成像质量。如果主体仍然不够大的话,可以利用广角强化透视,适当夸张前景也可以夸大主体。

4.简洁环境

摄影是减法,这是有关摄影的经典性语言。摄影不像绘画,它需要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特别需要经过删繁就简这样一个过程。而画面一旦杂乱无章的话,即使再漂亮再有意义的主体也会被湮没。

考生只有了解了作者突出主体的方法之后,在拿到作品的时候就可以迅速掌握主体继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掌握作品的主题。(三)创作手法的评论

1.构图的评论

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有很多方面,构图便是其中之一,也就是在拍摄现场针对被摄体,将其有机地安排到照相机的取景框中,使画面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将摄影者对被摄体的认识和感受展现出来。

在摄影画面上内容是借助具体可视的形象为人们所领会。用以反映内容的形象有三个:主体、陪体和环境,即称为构图的三大形式因素,这三大形式因素在画面中的作用及其关系,对画面的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主体是摄影者赖以表达自己思想情趣的主要形象,因此,就必须用各种手段把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去,以通过主体来引导观者的思维,否则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画面内容就无法表达。突出主体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比。

突出主体的对比方法又有明暗、正斜、刺激强度、指向、形状、大小、方向、虚实、动静、远近、秩序和混乱、疏密和冷暖对比诸多方法。

2.景别的评论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或者是主体被画框截取的部分,或者是主体占画面的多少,景别是一种视觉的外在形式。景别既有主观性又有规定性,主观性是由导演的风格和想法决定,规定性是由场景范围还有剧组(资金)决定。

大远景(1)人物在画框中的大小只占画幅高度关系的四分之一。(2)主要表现环境,人物可以是造型主体,景物也可以是造型主体,可以用点线面关系、虚实对比、色彩对比、透视变化等方法,使主体得到突出。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人物成为画面中的一个构成元素。

远景(1)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大约是画面高度的二分之一。(2)画面以景为主,强调环境与人物的依存性。远景景别表现的重点如果是人物,则应展现人物所处的具体空间环境、动作行为、动作方向、形体变化及位移。

大全景(1)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大约是画面高度的四分之三。(2)表现重点是人物,环境的表达是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的。大全景往往用场景段落开始以表达大全景画面的空间关系。构图时要注意竖线条与前后镜头的视觉连贯。

全景(1)全景中的主体为人物,环境空间只是一种造型的补充和背景。(2)全景的拍摄往往是一场戏拍摄的总角度。

注意:1.人物的构图;2.人物色彩与环境色彩的关系;3.光线变化要求准确;4.明确表达人物和场景关系。

中景(1)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表现人物上半身的行为、动作、情绪交流、人物与人物的关系,是表演场面、叙事场面常常采用的镜头。(2)环境表现居于次要地位,多处于后景或焦点之外,具有叙事性质,多用于表现对话人物。中景是最难驾驭的景别,是过渡景别(注意构图,突出主体,避免单人镜头)。

中近景(1)人物半身镜头。(2)注意人物神态的表现,多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中。

近景(1)人物在画面中取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面积的一半以上。人物眼睛、头部成为注意重点,环境成为绝对陪体。(2)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心理状态、脸部的细微动作等,近景具有传神达意的功能。

特写(1)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主体。(2)画面具有造型渗透力和表情性质,能准确地传达叙事情节,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可以揭示人物形象更深刻的部分,反映人物更丰富的情感。可以从生理上给人一种近距离感,调节人的视觉节奏,增加影片节奏。要注意人物眼睛在画面中的构图,注意人物视线方向,避免画面无生气感;拍摄对话镜头时,应使用焦距相同的镜头拍摄,以保证镜头画面视觉的一致性;特写画面由于时间空间的淡化,所以要注意光线的连贯。

大特写(1)表现人物或景物的局部画面或细节画面。(2)视觉上具有强制性、专一性,表现力强。注意:大特写所截取的画面具有造型性和动作特性,拍摄时间要稍长一些;角度要有变化(光线要突出大特写形象,构图要放在视觉重点上)。

满景镜头

被摄主体以景物为出发点,常用于空镜头。满景镜头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注意角度的选择,使画面造型形式突出、变化。

3.光线的评论(1)顺光对摄影造型的表现力使物体受光面均衡,能全面表现物体的质感,影调配置主要靠物体本身的色调来完成。但顺光一般不利于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影调较平淡单调,层次感弱,缺乏起伏明暗的视觉节奏效果,更不宜表现空间感大,物体数量众多的景物造型。(2)侧光对摄影造型的表现力较强,能使物体受光面与明暗面表现明显,画面明暗配置和反差鲜明清晰,物体层次丰富,空气透视现象明显,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空间深度感和立体感,是摄影造型效果比较理想的光源。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受光面与明暗面在画面造型中所占比例。(3)逆光在摄影造型表现中能表达空间深度及环境气氛的烘托,表现空间透视的效果,有利于勾画物体的轮廓线条和表现物体的数量,构思运用低调画面来表现物体造型艺术效果更佳,但切记要运用暗背景来烘托主体。当拍摄物体的特写或近景时,最好正面运用补光办法,使物体正面的质感有更好的表现。曝光则以正亮度为宜,使造型效果更好。

4.色彩的评论(1)色彩意义

红色是热烈、冲动、强有力的色彩,它能使血液循环加快。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被广泛地利用,除了具有较佳的明示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含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另外红色也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即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即是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它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的颜色。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会变成一种稳重、含蓄又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较多的黑色,就成为一种烧焦的颜色。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带来一种甜腻的感觉。

黄色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财富和权力,它是骄傲的色彩。在工业用色上,黄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如交通标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黄色。黄色在黑色和紫色的衬托下可以达到力量的无限扩大,淡淡的粉红色也可以像少女一样将黄色这骄傲的王子征服。黄色与绿色相配,显得很有朝气、有活力;黄色与蓝色相配,显得美丽、清新;淡黄色与深黄色相配显得最为高雅。

绿色传达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在工厂中为了避免工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也常采用绿色作为空间色彩。鲜艳的绿色是一种非常美丽、优雅的颜色,它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绿色宽容、大度,几乎能容纳所有的颜色。绿色的用途极为广阔,无论是童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使用绿色决不失其活泼、大方。在各种绘画、装饰中都离不开绿色,绿色还可以作为一种休闲的颜色。

蓝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辽阔的景色都呈蔚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是最冷的色彩。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理智、安详与洁净。蓝色的用途很广,蓝色可以安定情绪,天蓝色可用做医院、卫生设备的装饰,或者夏日的衣饰、窗帘等。在一般的绘画及各类饰品也离不开蓝色。

紫色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受到相当大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色。紫色是波长最短的可见光波。紫色是非知觉的颜色,它美丽而又神秘,给人深刻的印象,它既富有威胁性,又富有鼓舞性。紫色象征虔诚,当光明与理解照亮了蒙昧虔诚之时,优美可爱的紫色就会使人心醉!(2)色调运用

色调指画面色彩的基调,即画面中主要色彩的倾向。色调分为暖色调、冷色调、中间色调。还可以在冷、暖和中间色调的基础上分得更细腻些,有对比、和谐、浓彩、淡彩、亮彩和灰彩色调等等。

暖色调

暖色调是以红、橙、黄等温暖的色彩为主要倾向的画面。红、橙、黄能使人感到温暖,属于视觉感受。这与自然有一定的关系,如太阳、火焰能给人温暖。暖色调有助于强化热烈、兴奋、欢快、活泼和激烈等视觉感受。

冷色调

冷色调是以各种蓝色(纯蓝、紫蓝、青蓝)为主要倾向的画面。冷色调有助于强化恬静、安宁、深沉、神秘、寒冷等效果。冷色调之所以能产生寒冷的感觉,与夜色等自然现象有关。

对比色调

对比色调是以两种色相差别较大的颜色搭配所形成的色彩基调,分为冷暖对比和明暗对比。

冷暖对比是两种色相差别较大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对比,能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色相反差,各自的色彩倾向更加明显,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各自的色彩个性。

明暗对比是色明度强烈的反差形成的对比。对比色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鲜明的,带有强烈的冲击力与刺激性,给人以鲜而不腻,艳而不俗的感觉。但处理不当则会给人以杂乱无章和刺眼的感觉,切忌平分秋色。

对比色调的运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比要突出主体,强调主题;二是确定画面的基调;三是形成色彩重影,做到彩色基调交互作用,如暖色调里边有对比,冷色调中有对比等。

浓彩色调

浓彩色调是由颜色较深(饱和度高而明度低)的色彩构成。浓彩色调的照片能够给人浓郁强烈(暖色基础)或低沉悲凉(冷色基础)等视觉感受。浓彩色调多表现光比强烈的自然景观,为的是强调色彩的浓艳。

淡彩色调

淡彩色调是由颜色较浅(饱和度低而明度高)的色彩构成。淡彩色调有强化淡雅、恬静气氛的作用(增加曝光可以淡化色彩)。此外,还可以细分为亮彩色调(高明度色彩)与灰彩色调(色彩中含有灰色成分)。(3)影调运用

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调来体现的,如线条是画面上不同影调的分界。

黑白照片的影调

影调与流动物体之间的光线极为密切。在摄影画面中,影调结构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表现为由白(高亮度)过渡到黑(低亮度)的层次等级。在黑白摄影中,影调不但能体现物象,还能抽象地再现于对应原景物的固有色彩。如:红为较深的灰色,而黄色为较浅的灰色,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灰色层次多,影像明暗变化大,影调丰富,影调细腻;反之,黑白灰过渡剧烈,呈跳跃式变化,灰色层次少,影调单一,影调粗犷。

其二,不同的影调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丰富的影调有助于产生恬静、温和、舒畅之感;粗犷的影调有助于给人们以刚强、力量、激烈、兴奋之感。

其三,色谱是为了对影调进行大致分类,并以它作为识别和记录色调的依据。

其四,照片中不同程度的黑白灰有不同的视觉感受。黑色给人以庄严、稳重、压抑之感;白色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的感觉;灰色给人以黑白两极之间的感受,使人有正常协调之感。灰色的不同变化在画面中常常有协调的作用,在黑白两极之间搭起桥梁使之协调。

其五,照片中的黑白灰之间的搭配与过渡成为等级配置。不同的配置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于是形成不同“调式”的照片。

黑白照片的基调

黑白照片的基调通常概括为中间调、低调和高调。

中间调

中间调是由各种灰色阶调为主调构成的影调。由于中间调的主调是灰色,所以中间调也称为灰色调。中间调为照片的基调,可以产生平和与疏淡的感觉。显然,中间调在影调上缺少强烈的冲击力,但对各类题材都有表现力,在表现上比较自由,画面贴近生活,不显张扬,主体比较强,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照片都是中间调的原因。为了交代更清楚,所以新闻与纪实照片大部分使用中间调。对比强烈(反差大),中间调给人一种生气、力量与兴奋之感;对比平淡的照片,中间调给人一种凄凉、压抑与朴素之感。

高调

白色与灰色(白、浅灰、中灰)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高调照片。高调照片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之意,所以高调照片给人的视觉感受为轻盈、纯洁、明快、清秀、宁静、淡雅与舒适。高调照片并不是“满篇皆白”,在浅而素雅的影调环境中局部少量的黑色(或暗色)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黑暗影调所构成的部分则往往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低调

黑或黑灰色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低调照片。低调照片使人联想到黑夜,所以低调照片能给人神秘、含蓄、肃穆、庄重、粗豪、倔强和充满力量的视觉感受。

低调反映的某些情绪气氛为凝重、忧伤感。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乏其例的。如政治家会谈时的服饰等。低调形成的基础为黑色,但照片不是黑成一片,必须在相应的位置辅以亮色(高光),正因为有大片的暗色调起烘托陪衬,小面积的亮色则往往因其突出而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低调照片适合表现黑色为主要基调的题材。在人像摄影中,低调照片常常用来塑造有力量与庄重感的男性,用于女性时,它产生冷峻、优雅的神秘魅力之感。

5.拍摄角度的评论

拍摄角度体现创作者的目的与想法,所以在分析摄影作品的时候必须了解摄影的拍摄角度功能,这样考生在应试时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表达的含意。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拍摄角度体现空间中的人物位置关系及空间环境关系。第二,拍摄角度能够夸大、强化原有场景的空间透视关系。第三,作品的拍摄角度能够表达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性格。(1)平视拍摄角度

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个角度最适合于人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视点。它的画面透视关系、结构形式、景物大小对比和我们的人眼看到的大致相同,使人在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这种角度最适宜于表现人物间的感情交流和内心活动。一般家庭摄像中用得最多的角度就是平视角度。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如果被拍摄主角的高度跟摄像者的身高相当,那么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摄像机最舒适的位置。

如果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摄像者就应该根据人或物的高度随时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身体姿势。譬如拍摄坐在沙发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时,就应该采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摄,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2)仰视拍摄角度

摄像机的镜头处于视平线以下,由下往上拍摄。它很适合于表现高大垂直的景物,充分利用画面的深度来表现景物的高大。仰视拍摄改变了人的视觉习惯,也改变了人眼观察事物的视觉透视关系,这样给人以新奇感,尤其是加大了景物的力度,景物本身的线条均向上汇聚,夸张效果明显。仰视拍摄往往还可以形成上下景物的对比关系,深化主题,丰富画面的内容。

不同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像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加雄伟高大。

拍摄人物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给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大的变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摄,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会使主体的地位更好地凸现出来。如果把摄像机架得很低,镜头更向上,会使此人更具威慑力,甚至人物说的话也会增加分量。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有压迫感,特别是近距离镜头,表现得尤为强烈,人物再稍微低头,甚至有些威胁感。

在采用由下往上拍摄时要注意:这种角度所拍出来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因为面部表情会太过于夸张,时常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这种视角可能会扭曲丑化主体。这种效果切记不要滥用,偶尔的运用,可以渲染气氛,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如果运用过多过滥,效果会适得其反。但有时拍摄者就是利用这种变形夸张手法,从而达到不凡的视觉效果。(3)俯视拍摄角度

与仰视拍摄正好相反,摄像机的镜头处于视平线之上,由高处往下拍摄。这个角度非常有利于展现空间、规模和层次,可以使远处的景物和近处的景物在同一个平面上充分得到展示,层次分明,有利于展现空间的透视和自然之美,表现景物的气质,有利于介绍环境、地点、规模和数量,展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方位感。

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远画面,用来显示某个场景。可以用于拍摄大场面,如街景,球赛等。以全景和中景拍摄,容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

如果从较高的地方向下俯拍,就可以完整地展现从近景到远景的所有画面,给人以辽阔宽广的感觉。采用高机位,大俯视角度拍摄就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有时可以使画面中的主体具有戏剧性。

同仰摄的效果相反,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看起来也会比实际更胖。

如果从比被摄人物的视线略高一点上方拍摄近距离特写,有时会带点藐视的味道,这一点要注意;如果你从上方角度拍摄,并在画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间,这个人物就会显得孤单。(4)人物视角的拍摄角度

视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习惯。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表现出拍摄主体的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拍摄的高度是高还是低,都应该从主体眼睛高度去拍摄。例如:一个站着的大人观看小孩,就应把摄像机架在头部的高度对准小孩俯摄,这就是大人眼中看到的小孩子。同样,小孩仰视大人就要降低摄像机高度去仰摄。

再如,一个正蹲在地上干活的人,要表现他看来到他面前人的情景是:首先应降低高度(与蹲着的人眼睛位置同高)去俯摄来人的脚部,然后再慢慢向上移动镜头仰摄,最后到达脸部,而不能直接平摄,这样才符合常理。

直接向下俯视的画面通常用来显示某人向下看的视角。用远摄或广角的拍摄方式从高处以高角度进行拍摄,可以增加片中观看者与下面场景的距离。

四、摄影作品评论参考例文

例一:这是一幅美国大峡谷的风光作品,从技术的角度讲,拍摄的过程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这样的视角应当使用21mm的超广角镜头,才能保证远景到近景之间清晰一致。作品的特点是运用色彩的对比,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在中心,使人从远到近,逐步看清整个画面。(图1)图1 关注重点:色彩对比突出重点

例二:这幅作品,色彩非常单一,大块的绿色不免会给人以炫目的感觉。打破这种感觉的是一条S形的水道,这种巧妙的景色来自天然,是大自然的优美图案。作者在构图中将S形水道偏重于右下角布置,显得轻重适当,非常均衡,如果放置于图片对角线上,就是一种构图上的错误。这是航拍照片,使用广角镜头,快门时间应当短于1/250秒。(图2)图2 关注重点:构图原则

例三:这也是非常印象化的作品,迷离的光线和模糊的远景,使人产生距离感的错位。整体的色调是冷的,一棵树为画面中空阔的湖面做出标记,同时体现了一种孤独的意境。拍摄这样的作品,要使用逆光的方法,减少曝光量,使树的形象成为剪影。还要选择天气。须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图3)图3 关注重点:色调如何服务主题的表现

例四:这幅图片是运用摄影的一些基本构图原理,用前景作为中景和远景的框架,使得画面在约束之中得到定向的伸展,从而对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意图有所帮助。从窗子中看到的风景虽然未必奇特,但是显得非常别致,摄影者的任务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引导观看者的视线和思维,构图的使用除了有美学上的意义之外,就是与内容的紧密联系。(图4)图4 关注重点:利用前景突出主体

例五:这类作品的摄影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是自然界的魅力确实惊人。逆光拍摄,最大的难题是镜头吃光产生眩光,这一点作者处理得非常好,没有产生一点眩光,星光镜赋予阳光光芒四射的形象。从曝光控制讲,逆光作品的测光是难题,可以参照地面曝光,不能受直射阳光的干扰。(图5)图5 关注重点:逆光拍摄

第三节 电视栏目评论

电视栏目评论是指考生在考试中针对中央电视台或考生所在地区省级电视台的某个栏目所作的评析。评析可以是对栏目综合性的评论,也可以是单项性认识。这种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栏目编排、栏目设计方法、栏目的运作程序了解把握的能力,以及对电视栏目的基本认识能力。对栏目编排、栏目设计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是影视专业人才的基本功,考生对影视素材如何处理,如何将散乱的影视素材组合成一个雅俗共赏、完整合理的电视栏目,是这项考试的主要目的。所以在这一项考试中,考试会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些经典栏目进行评析,用电视栏目的知识去分析相关类型的某一具体栏目。

一、电视栏目的概念与分类

(一)电视栏目的概念

电视栏目是指有固定时间、固定长度、固定风格并定期播出的电视节目,如我们喜欢看的《新闻联播》、《艺术人生》、《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是指特定时间中播出的内容或者在固定栏目中播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如《动物世界》中播放的《华南虎》等。当某一电视节目做得好,收视率高的时候,制片人就会打造这一电视节目,称其为电视栏目。

在电视传媒人看来,受众需求、受众注意力资源始终是竞争的核心所在。电视发展到现在,必须实现“频道专业化、栏目对象化、节目精品化”。因为相对固定的栏目和专业化的电视频道可以与电视受众之间形成某种较为稳定的对应关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培养目标观众的收视习惯,从而形成稳定的收视群体。以前的电视仅有节目的概念而没有栏目的经营。随着电视竞争的加剧,电视栏目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和营销的主要手段。

电视节目讲究的是单个节目的概念,节目与节目之间处于一种松散随意的关系。而电视栏目则呈现出一种统一稳定的风格。它将同一定位、反映同一内容或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个专栏,使其有固定的栏目名称、栏目片头、主持人、板块构成、风格特征、时间长度并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内予以播放。

成熟的栏目都必须有清晰的定位,即栏目的目标观众群锁定什么人群,这些人群有什么特点等,同时还必须与其他栏目协调。栏目发展到现在,制作人对栏目本身的包装非常重视,在栏目定位、内容创意追求与众不同之余,还在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精致的加工,除拥有醒目的栏目标志之外,还通过栏目片头、片花、宣传广告短片以及内容的叙事加工等包装、外包装手段对栏目进行推广。

电视栏目对于观众形成指向性收视和稳定性收视非常有利,一旦某一栏目对观众的吸引达到一定程度,观众就会在收看电视时,将其“预设”为“首选”或“优选”的位置,对其做出主动性的收视选择,而栏目化的方式也为观众提供了简单明确的辨识方式,栏目尤其是品牌栏目对于一个频道非常重要,电视经营的重心已经转为频道经营,而构建频道品牌,必须创立几个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品牌栏目。品牌栏目是频道形成的主要构成元素,代表着频道的水准。品牌栏目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该频道的形象,专业频道必须塑造几个品牌栏目,从而把整个频道支撑起来。(二)电视栏目的分类

电视栏目的分类标准较多,有以栏目内容划分的,有以栏目的节目形式划分的,也有以栏目的受众对象的类型划分的。根据主题、内容选择、节目样式、节目要素、节目风格、观众定位等方面综合考虑,现在电视上流行的栏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型:新闻类、娱乐类、生活服务类、体育类、音乐类等等。而通过明确的市场划分和受众定位,每一栏目类型之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如新闻类又可分早间新闻、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及子夜新闻,或是分为简讯、深度报道等;娱乐类又可分为综艺游戏、综艺晚会、益智博彩、真人秀及其他娱乐节目;生活服务类依据内容的不同又分为饮食、服装、家政、健康等多种类型,或是根据目标受众的不同而分为老年节目、妇女节目、儿童节目类型,音乐类又可以分为MTV、现场演出等。按现行一般的分类方法,为了使考生了解电视栏目的一般状况,我们把电视栏目划分为以下几大类。(1)新闻类栏目

新闻类栏目大体包括口播新闻、录像新闻、专题新闻以及访谈新闻、调查等小栏目。新闻类节目实现了电视节目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提供资讯,是电视节目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方式是见证人的叙事方式,通过新闻播报、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由于每个新闻事件本身都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新闻节目不仅告诉人们现实的情况,还有助于人们预测未来的发展。(2)教育类栏目

教育类栏目大体包括文化教育类、社会教育类等小栏目。再进一步看,根据收视对象和功能不同,教育类节目又大致由两部分内容:一是受众面广,旨在增强受众文化素养的人文、科技等教育节目;另一个是收视对象明确,收视群体相对窄的教育节目,如儿童、青年等教育节目,也有人称这类节目为对象性节目。(3)文艺类栏目

文艺类栏目大体包括专题文艺、综合文艺、晚会节目以及各种文艺专栏等小节目。主要根据节目中所采用的“内容”和“形态”维度,我们把中国电视娱乐类节目分成电视剧、电影、综艺、音乐、戏剧、游戏、真人秀、娱乐谈话。(4)体育类栏目

体育类栏目大体包括体育比赛、体育新闻、体育知识、体育欣赏、健身健美等小栏目。(5)服务类栏目

服务类栏目大体包括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就业、征婚、气象、交通旅游、购物烹饪、家庭工艺、房间布置等小栏目。主要根据服务的内容和功能,在本分类体系中,我们将服务类节目分为“生活服务节目”、“理财节目”、“广告类节目”、“国际服务类节目”以及“频道宣传、收视服务节目”和“大型服务节目”。

从不同的视点出发,栏目的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同一层面意义的栏目类型之间,也不是绝对区分的,比如在新闻、娱乐、生活服务等栏目中往往出现相互融合的节目类型,《天气预报》就包含了新闻和服务两种类型,《娱乐现场》既有新闻类节目的元素,又有娱乐节目的特点,而《非常男女》同时体现着谈话节目和娱乐节目的双重特色,在实际制作或赏析过程中,电视栏目类型的划分是复杂和丰富多彩的。在电视的发展史上,每一阶段最受欢迎的栏目类型是不断变化、更替、消长的,只有几类栏目生命力一直比较旺盛,新闻和体育栏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视经历了文艺晚会、新闻纪实、综艺娱乐、益智竞猜等栏目浪潮的流行变化。随着频道的增加,数字电视(收费电视、互动电视)的推行和普及,栏目类型的细化和数量的膨胀将会进一步加剧。

二、电视栏目的特征

(一)定位明确

综观所有的电视栏目,可以说它们都具有自身的定位。电视栏目的定位,就是指电视制作人根据策划人的意图,对电视栏目内容和形式的一种规定。而电视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定位,决定了不同的栏目具有不同的个性,从而与其他栏目区别开来。

从内容上来看,任何电视栏目都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并且这种特定的内容必须贯穿在栏目的每一期节目之中。电视栏目的特定内容主要表现在电视栏目的题材、对象、主题等方面,正是这些特定内容的不同,为不同的电视栏目划清了界限。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性栏目《新闻联播》,就不同于中央电视台的另一档服务性栏目《天天饮食》;而中央电视台的儿童栏目《七巧板》,就不同于它的老年栏目《夕阳红》。即使是那些性质相同的栏目,不同的栏目之间也具有不同的内容。

从形式上来看,任何电视栏目都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形式,并且这种特定的形式必须贯穿在栏目的每一期节目之中。电视栏目的特定形式主要包括电视栏目的整体包装和节目表现形式。电视栏目的整体包装主要包括栏目的名称、片头、片尾以及音乐等方面的设计,它是栏目的一种标志。而节目的表现形式则是对栏目节目内容表现形式的一种设计和规定。电视栏目的特定形式是使不同的电视栏目区别开来的一个基本内容,并且即使是内容相同的栏目,也会因形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和价值。

正是由于不同的电视栏目都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上的定位,使得众多电视栏目得以区别开来,并且电视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定位也是电视栏目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具有自身的定位是电视栏目的一个基本特点。(二)相对稳定

任何一个电视栏目推出之后,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播出周期。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有着固定的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片头、固定的节目长度等。

一般来说,大部分电视栏目都要进行电视节目的生产,这就离不开从事节目生产的节目制作人员和保证节目正常生产和栏目正常运转的栏目经费。由于电视栏目的播出具有一定的周期,因而围绕每一个电视栏目进行电视节目的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就要求电视栏目具有相对稳定的制作队伍和固定的经费。

当然,电视栏目也具有一定的变动性。电视栏目的变动性就是指电视栏目创办播出后,无论是栏目本身的存在,还是栏目的内容、栏目的表现形式以及栏目的整体包装等等,大都不会一成不变,而会处于变动之中。在形式上,电视栏目的变动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电视栏目会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改版,二是电视栏目本身会出现消亡。(三)观众参与度高

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相比,专栏节目最具观众色彩,因为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节目形态,许多节目是在观众直接参与下才完成的。比如《艺术人生》中,观众的高度参与成为其栏目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栏目叙事的一个重要环节。(四)存在故事化趋势

在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报道方式一般被分成两类:一类是“信息模式”,另一类就是“故事模式”。在我国,提出新闻故事化的时间虽不长,但这种故事化趋势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已经蔓延到了新闻、娱乐、财经、法制、教育、服务等各类节目之中。

综观所有的品牌电视栏目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运用艺术手法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悬念和冲突的故事。电视栏目一般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新近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将家喻户晓的新闻事件、热门话题等进行艺术加工,真人真事再加入大量丰富的戏剧化冲突和强烈的悬念设置,使故事精彩好看。一个个介于真实与虚拟之间的故事,既反映生活原貌,又使观众获得艺术审美愉悦。

中央电视台的《大家》是一档长篇人物专访栏目。栏目的采访对象选取的都是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家”,在大众心目中都有很高的地位。这些“大家”的人生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个感人、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无疑是大众欲知、未知又渴望了解的。如果没有了故事,这样的栏目必然成了一个个毫无人情味可言的“人物简介”,对观众是不会有吸引力的。

三、电视栏目评论写作

电视栏目评论与电视节目评论有着鲜明的区别,电视节目讲究的是单个节目的概念,所以分析电视节目的时候,我们需要针对这一期节目的具体内容、节目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与读解,节目与节目之间处于一种松散随意的关系。而电视栏目则呈现出一种统一稳定的风格。它将同一定位、反映同一内容或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个专栏,使其有固定的栏目名称、栏目片头、主持人、板块构成、风格特征、时间长度并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内予以播放,所以在对电视栏目进行评析的时候,考生需要对栏目的层次定位、受众定位,栏目的宗旨、栏目构架、主持人特色、播出时长、播出时段、播出周期做出分析等。(一)栏目内容的评论

主要看栏目内容定位是否贴近栏目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栏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栏目的主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与地方特色等。评析时可就其中一个侧面着重加以论述。主持人是构成栏目风格的重要因素,它跟栏目的定位相得益彰。有些电视栏目以某一位著名主持人为标志而设置,往往根据主持人的学识、风格来选题或设计节目,甚至以主持人的名字给栏目命名。这时考生就可以评析主持人是如何体现栏目定位、主持人有何特色等内容。(二)栏目的艺术手法评论

1.电视栏目的类型评论

主要根据电视不同类型的栏目特征进行评论,对于新闻类栏目的评论,考生应该主要放在栏目的时效性、现场感、受众面等方面,对于娱乐栏目的评论,考生需要注意的则是栏目的大众互动性、娱乐性等特征。

2.电视栏目的表现手法评论(1)视听语言评论

电视栏目视听语言的评论,表现在色彩、景别、构图、光线、声音、字幕、解说词等视听元素是否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及栏目视听的各元素在电视栏目中是否有着突出的特点。(2)电视栏目拍摄风格的评论

在评论电视栏目的拍摄风格时,考生需要评析的是摄像师在创作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拍摄手法,是纪实性、写意性,还是纪实性与写意性相结合的拍摄手法。

纪实性拍摄风格的电视栏目在画面的拍摄与处理上,重视长镜头,以保证过程的完整性。同时少用特写,更多地使用中、全景,以客观地介绍事件所处的环境。在主题上是对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的展示。写意性拍摄风格的电视栏目运用的主要是造型语言。所谓造型语言,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具有较强的绘画性、雕塑性和可读性,给观众以凝固感、立体感和陌生感,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荧屏语言系统”(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中国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写意性拍摄手法的电视栏目主要表现为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艺术创造诗的意境,孕育深沉的意念、思想、感情和感悟,给观众以美感与享受。写意性的拍摄手法是通过对生活中某一个片段的描述,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的拍摄手法。纪实性与写意性相结合的拍摄手法是将个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记录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电视栏目表现手法。(3)栏目结构评论

任何一个电视栏目,都可看做一个系统,都是由诸多要素结构组成的。考生在评论电视栏目的结构时,主要评析的是电视栏目的结构构成是什么,电视栏目的起承转合逻辑发展是否严密,发展线索是否清晰等等。

四、电视栏目评论参考例文

例一:《焦点访谈》栏目赏析《焦点访谈》内容与题材的评论《焦点访谈》的内容是当前的热点、焦点话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如国家大政方针,或者是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从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着眼选题。《焦点访谈》有20%—30%的收视率,吸引全国2—3亿观众的眼球,话题的关注度是重要原因,观众对栏目已经有心理期待。《焦点访谈》的选题:采访克林顿,山西309国道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问题,粮食丰收农民犯愁,安徽芜湖峨岭粮站假大空当面骗总理等等,每一个问题都是大众关心、热切期待的社会重大问题。《焦点访谈》通常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正面的宣传报道,另一类批评报道,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曝光”。正面报道大多是宣传国家政令,传达改革新举措,但在报道切入角度上都是从平民视角出发,不是单方面说教、灌输政令,比如一期关于大学收费改革的栏目,作者着重的是收费政策的出台背景,以国内外教育经费投入比较,从长远观点出发阐述收费制度的合理性、必要性;在批评报道中,记者没有把自己当做法官,没有去担当审判长的角色,只是客观展示新闻事件过程,真实记录采访对象的言谈举止,隐藏起个人的爱憎。《焦点访谈》的类型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类栏目,思想性是栏目的题中之意,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事实基础上而引发的议论、评价,必须以事实为准绳,把叙述和评论相结合,以理服人。现在《焦点访谈》的口号是“用事实说话”。在节目的片头,在快节奏又有震撼力的音乐背景下,闪出“用事实说话”的主题词,而黑白的颜色对比也暗含着是非分明、公正无私的寓意,展示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以事实为依据,分析新闻来龙去脉;以理论为准绳,评论人间是非曲直等等,这些观念,都融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部训里面,“加入新闻评论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平、平等、前卫”,让观众自己判断。《焦点访谈》的拍摄风格评论纪实风格是《焦点访谈》的另一特点。新闻评论必须基于事实,《焦点访谈》的纪实风格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具有感染力的细节,无论是采访贪赃枉法之徒,还是为非作歹之辈,记者总能以睿智的提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他们的罪行暴露于天下。比如在表现山西309国道乱设卡、乱罚款的节目里,一警察撕单罚款,问他为什么,他再撕一张;山东一位法院院长狂妄宣称自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记者通过冷静客观的记录,不着一字地再现了他们无法无天、狂妄无耻的丑陋面目。在节目编排上,也不像《新闻调查》那般着意追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戏剧性。从《焦点访谈》的片头设计也可以看出来,一个类似眼睛的镜头从底层升腾上来,巡视一周,显示出关注与纪实的姿态。(参见http://www.zhonghuayingshi.com)

例二:《讲述》:打开心灵的潘多拉凭借平民化的风格和人文情感关怀,今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的口述体纪录片日播节目《讲述》收视率屡创新高。当许多媒体都在以夸张猎奇的名人效应为目标研究调动“眼球术”并为此而拼争的时候,《讲述》却选择了另一种关注对象——隐藏在眼球背后的心灵,甚至是心灵深处的角落。有人说,《讲述》是央视节目形态最简单的栏目,是主持人语言最少的栏目,同时也是展现寻常百姓最多的栏目。在流行娱乐电视节目以及先期崛起的各地情感类节目包围下,《讲述》有别于其他谈话类节目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节目90%以上都是寻常百姓,展现的是普通人精彩的人生故事。小故事大主题、小事情大道理、小人物大情感,“责任”始终贯穿在《讲述》的制作理念中。《恩怨之间》讲述的是青岛一位年轻父亲的故事,女儿化疗急需用钱,而自己经营的气垫却意外伤人,为了支付别人的医药费,这位父亲决定放弃对女儿的治疗。这个揪心的决定正待实施之时,受伤者却闻讯找上门来为他捐款。《一件小棉袄》讲述的是南京一位普通市民在一次爱心活动中捐了一件小棉袄,并在棉袄口袋里装进一张字条,写下自己的地址,希望穿棉袄的孩子在困难无助时给她写信。9年之后,一封远方来信打乱了她的平静生活,此刻写信的女孩已考上大学,却因无钱不能入校,而当年的捐助者已家道清贫……近年来,在彰显人文关怀的同时,电视谈话类栏目也暴露出媒体商业运作的实质,日益出现媚俗化、低俗化的倾向:为满足受众的偷窥心理,讲述人所言的隐情、私情被无限放大,内容雷同,讲述者多数是为情所困的失恋者、婚姻失败者以及第三者,真实性受到置疑。而在《讲述》看来,每一个播出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有很多的主流意识,即非常朴素、大家耳熟能详的社会责任感蕴涵在其中。曲高和寡的选题不做,猎奇媚俗的选题不做,仅有高收视率的选题不做,只有具备时代性、典型性、高品位,体现使命感、责任感、价值感的选题才能进入《讲述》的视野。据《讲述》制片人梁红介绍,《讲述》从主观追求理念到客观节目形态都面临着一种极大的挑战,没有名主持人、坚持阳光导向等等,都决定了《讲述》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苦力型运作。然而最难的是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往往是人们心灵角落里的痛或爱,悲或喜,要把人们心灵的角落一点一点启封,只有一个字:难。主编刘慧曾经面对过一颗守秘的童心:11岁的女孩金子,忽然有一天得知一个天大的秘密——她不是她妈生的!这个秘密就连她妈妈本人都不知道。小金子不敢将此事对任何人说,她每夜默默地紧偎着妈妈睡觉,生怕哪天醒来妈妈将离她而去……孩子这么小,心里却承受着如此重大的压力,感动之余,刘慧赶赴山西与小金子见面。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心灵磨合,小金子终于向她说出了埋藏心中的秘密。刘慧的这期节目名为《爱的变奏》,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先后获栏目组、社会专题部等多个级别的奖项。一道一道心扉被叩开,一个一个心灵的角落被造访。如果说《讲述》现象是一种电视现象,那么透过这种电视现象,电视人更应该关注这种电视现象赖以存活并发展的新闻市场的心灵潜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于丹曾撰文评述,《讲述》“是一种态度,作为电视栏目,它的形态选择就是一种媒介理念。一个简朴的现场,没有乐队,没有大屏幕,甚至不带观众,没有掌声与喝彩”。于丹认为,这是电视洗尽铅华之后所可能选择的最洗练的形态之一,像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大片留白,流水行云,烟生霞灭,观众的思绪随时随地可以和主讲嘉宾做最直接的交流,而不至于被屏幕上种种繁复障碍所阻挠;这是一个安静而简单的形态,所以它可以承载最恢宏的人生百态,可以传递最悠远的悲悯情怀。泪珠从发红的眼圈里慢慢滚出来;面部肌肉在泪水的浸润下微微颤动;欲言又止的口形;心到神知的目光……在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高峰看来,这些同样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正是《讲述》的优势所在。(参见http://news.163.com)

第四节 电视专题片评论

考试中考官会给考生放某一个系列专题的一期经典电视专题片,然后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电视专题片的评论,在不断的考试过程中,考查的题型也在变化。一些院校为了防止偏题的现象,普遍降低难度。有的对电视片的评论要求做了提示。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试题:

观看电视片《印象丽江》,写一篇影视评论,题目自拟,总字数不得少1500字,评论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片中怎样用声音和画面描述时光的痕迹这一主题的?

2.片中哪些细节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3.你最喜欢哪句解说词,为什么?

这种考查方式也就是给学生设置了评论框架,这样学生可以按照已给的框架自由发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知识点已经知道了,只是用自己的语言扩充框架完成评论而已。

有的考查形式则是要求用论文形式,考生在看完电视专题片后回答给出的既定问题。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试题:

赏析电视片《游子暮归解乡愁》,回答以下问题。

1.影片中哪些情节表现了余光中的思乡之情?

2.影片具体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影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考试形式虽然限制了学生的答题范围,但是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的放矢。而且此种考查侧重对电视片主题思想、关注对象以及表达手法的了解和把握的能力,没有太高的专业能力要求。这比写影视评论要容易一些,但是它们的套路基本一致。所以对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与特征的知识掌握,是考生进入大学学习影视传媒专业的基本功。这项考试着重考查学生认识电视专题片以及它的思想主旨与表达手法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备考时要了解电视专题片的特征与表现手法。

一、电视专题片的概念与分类

(一)电视专题片的概念

电视专题片,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表现,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电视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二)电视专题片的分类

电视专题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从风格上可以分为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从内容上分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

二、电视专题片的特征

(一)人文性

电视专题片主要是针对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现象。它是对这些现象进行记录与描述,阐释各种文化整体的性质与内在结构,从变迁的角度去探索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节目形式。

电视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因此它既不会取代其他电视艺术,也不会被其他电视艺术所取代,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现在的电视专题片已开始拒绝枯燥乏味的叙事和极其冗长的镜头,追求“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二)真实性

真实性是电视专题片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纪实手法的运用和表现,让人们感受到真实再现的品格,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表现,它平视、客观的特点赋予了电视专题片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做影片分析解读时,避免充满主观色彩的大量评述,而要从真实性的角度给专题片定位,彰显其平民意识。(三)画面与解说相辅相成

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专题片的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所以考生在分析电视专题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解说词的作用。

三、电视专题片评论写作

电视专题片评论写作和电影评论写作基本上遵循一样的框架结构,只是在具体地分析的时候有所不同。(一)内容的评论

考生需要对电视专题片的整体内容加以概括,也就是必须从整体上概述电视专题片的内容。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专题片或者节目)做个简单的介绍:片名是什么(也就是你评论的副标题),作者是谁,在什么台播出的,属什么体裁(人文类或者历史类还是新闻类等),讲述了什么样题材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编导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要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你看完全片后得出的你所写评论的中心论点,包括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分明,哪些材料特别典型,哪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既然是提炼电视专题片的“主题”,考生就要想得更深更远一些,需要想想电视片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电视片背后更深刻的思想。考生需要考虑影片是不是在表达什么哲理?或者电视片本身让你们感悟到了什么。你的评论最终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宗旨,电视片也是如此。只是它的宗旨隐藏在了众多电视表面现象之后,所以考生需要透析各种电视表现手法之后去深刻领会这种含意。当考生把握好电视片的主题后就可以对主题进行适当分析。

以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为例:《难圆绿色梦》概述:带有新闻性、时效性的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所反映的是关于“绿色”的主题,讲的是一位老人种树治沙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叫徐治民,当年已经82岁了,他用尽一生的气力种树治沙,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一个叫园子塔拉的地方治理了一片荒漠。但当这片林木被分户承包了之后,一些人只图眼前利益,不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郁郁葱葱的林木被无情地砍伐了。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赶到现场,目睹了林木横七竖八躺倒在地上的惨状后,痛心疾首,老泪纵横,为几十年的血汗付之东流而感伤,为园子塔拉即将被沙漠吞噬而哀叹,为一些人漠视国家法律法规而愤怒。

我们看如何对主题进行分析,《难圆绿色梦》的第一段可以有以下几种角度:

1.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讲述了一个造林、毁林和人进沙退、沙退人进的令人痛心的故事,以褒扬徐治民老人30年造林的坚忍精神,谴责毁林的恶劣行径,着力表现了一个重大而沉痛的主题:毁林就是助沙为虐,就是毁坏自己的家园,就是贻害子孙后代。

2.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通过徐治民老人的遭遇(几十年辛苦造林,把沙地变成了绿洲,现在他老了,乱砍滥伐之风猖獗起来,绿洲又正在重返沙漠)引出了是保护环境,还是眼光短浅,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地破坏生态这一主题。

3.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通过对园子塔拉的树林被毁这一惨痛事实的追踪,追溯徐治民老人为营造这片林木,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的艰难历程,揭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这一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而沉重的主题。

4.央视《焦点访谈》电视专题片《难圆绿色梦》通过讲述前辈几十年辛苦造林,却被后辈毁于一旦,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沉痛故事,实际在控诉乱砍滥伐,控诉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沙漠化卷土重来的恶果。节目点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视角下,我们得到了四种主题意义,主题是电视专题片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所以我们在评论的时候可以仔细分析,联系实际,看哪个更深刻,同时结合时代背景,看看哪个主题更有现实针对性,就可以作为你的评论中心在第二段展开评论。(二)创作手法的评论

这一段要求考生着重从节目编导的叙事结构、主持人的表现状态、画面与解说词的搭配、视听语言的分析角度去把握电视专题片的艺术创作特色。当考生把握好了一部电视专题片的主题,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分析电视专题片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或者说该片的艺术特色或成功之处在哪些方面。在写电视专题片评析时,第一部分分析了主题,第二部分就可以逐一分析艺术创作特色,而这些艺术创作特色都是为了表现影片主题,为影片主题服务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镜头语言的评论

考生在分析电视专题片的艺术创作手法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电视专题片的视听元素。

电视专题片的画面构图中主体与陪体的关系怎样?作者是如何在画面中突出主体强调主体的?

电视专题片的用光。作者对自然光(太阳和月亮)、人工光(灯光)是如何利用的?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目的是什么?考生在分析影片的时候需要知道,光的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而每个环境都有其相应的光线。光的运用从其基本的层面来看是表现环境的特定性。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则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

电视专题片的色彩运用。电视专题片中的色彩是对生活中物体色彩的还原,显示着物体的多彩与绚丽。片子中的色彩,不仅是对生活中色彩的堆积和罗列,而是体现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同时考生要注意电视专题片运用冷、暖色调的目的与作用。

电视专题片的镜头运用。在拍摄运动着的人或事物时,摄影机在运动中跟踪拍摄对象,是摄影摄像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显露出摄影摄像师的技巧和风格。

考生在分析视听元素特点的时候还必须对电视专题片使用的景别进行分析,作者为什么使用这种景别?目的是什么?

2.蒙太奇语言的评论(1)“平行蒙太奇”,也就是节目平行讲述,把同一时间、不同场合的事件先后叙述出来。类似于小说里的“话分两头说”。(2)“交叉蒙太奇”,同一时间、不同场合交替叙述,比起平行蒙太奇来,频度更密集地交替讲述。如指挥所与战场,镜头先是指挥所指挥,接着是战场冲锋杀敌,镜头又回到指挥所指挥,再到战场杀敌,交替出现。(3)“对比蒙太奇”,节目里通过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如沙漠与绿洲、善与恶,悲与喜等。比如《难圆绿色梦》里的对比蒙太奇:记者特地拍摄了多组同一地点、同一事物今昔对比的镜头,给人以强烈震撼。比如在老人重返园子塔拉时,插入了以前拍摄的镜头,这里曾是绿树成荫、果实满枝头,而现在却是一片黄沙,满目荒凉景象。又如曾经的“树王”,枝繁叶茂,生长旺盛,需几人合抱,而现在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大树桩。这种对比是黄与绿的较量,也是树与沙、人与自然、生存与毁灭的较量。当年造林的成果毁于一旦,如今黄沙肆虐,家园遭破坏,住户被迫离开故乡。这种具有强烈反差的对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深化了主题:只有护绿才能持续发展,只有环保才能赢得家园。(4)“重复蒙太奇”,也就是镜头重复出现。这往往是节目表达依依不舍,或为了引起人的回忆,或者是为了反复强调、对比、首尾呼应、渲染,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5)“颠倒式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里的“倒叙”。(6)“象征蒙太奇”,相当于写文章时所说的“比拟”或“隐喻”,用一种事物比拟另一种事物,用一种东西象征另一种东西。比如影视作品中讲到生命的凋谢,便可以拍摄一片落叶在风中飘零;比如作品讲述中华民族,便可以拍摄黄河、长江来比拟;比如拍摄一株小草,或一株狗尾巴草,以象征平凡的人们;拍摄一对蝴蝶,象征爱情;拍摄电闪雷鸣,象征悲惨的命运……“象征蒙太奇”在电视专题片中往往会多次运用,很值得注意。

3.叙事结构的评论

电视专题片的结构分析就好比分析文章的框架和段落大意。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考生可以在分析电视专题片的时候有选择地分析考虑:(1)纵向结构:电视专题片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辑组合的。也就是从因到果,从先到后,按事件进程,依次讲述。(2)横向结构:即围绕主题,但不受事物时间顺序限制,将同一时间,多个不同的空间、方位的情况组织起来,“并列式”地反映“面”上的情况。当然这些“并列式”也不是完全平行,可以有递进的关系。比如有“多点同时”结构,在同一时间,但有多个观察侧面,将不同空间、不同方位上的事实串起来。有“同时异空”结构,同一时间点,在不同的空间取材。比如,一场大型球赛正在体育馆举行,说完了体育馆内的拉拉队表现,再说场外市民的关注程度,就是横向结构了。(3)点面结构:即从个别的、典型的事例带出面上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曝光湘江一起排污现象后,接着介绍湘江水质整体监测情况;查处一起餐馆油烟超标排放后,概述全城还有多少家餐馆违规排放,都是点面结合。(4)递进结构:即层层递进,或层层深挖,这种结构是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原因,鞭辟入里,呈递进关系。

4.人物形象塑造的评论

考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用什么事实和细节来刻画他?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编导赋予了这个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底蕴?

5.细节描写的评论

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专题片,都离不开细节的成功。事实上,很多人看完一个电视节目,能记住的,一定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精彩细节。可以说,细节就是一部作品的血肉,它让作品更加生动、更为鲜活,也更容易打动观众、震撼人心。而一期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好的细节,那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难以吸引观众。细节在很多节目中都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增强可视性、增强真实感和现场感,强化感染力、深化主题等诸多作用。细节越细腻、越精彩,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也越高。因此节目分析,细节常常是必不可少的。《难圆绿色梦》之所以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与其成功捕捉细节是离不开的。多处细节都十分传神。比如描写沙漠化的严重:用鸡毛掸子拂一下床单,扫出厚厚的尘土,扫过的地方与没扫的地方颜色对比十分鲜明;一只羊踮起后腿,抬起前腿,直着身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因为地上寸草不生了;植树老人徐治民看到他引以为豪的树王被砍,用拐杖去戳树桩上的积沙,表现心中的酸楚与痛苦;政府为植树老人立的碑,记载了老人一生植树治沙的业绩,却有三个字被人打掉了。这样精彩的细节在节目中比比皆是,都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成为难得的佳作。

6.记者、主持人表现的评论

考生在分析电视片专题片中的记者或者主持人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1)记者、主持人在语言表达的技能上是否注意了两点:语言表达的分寸和节奏。语言表达的分寸是要求记者、主持人通过语言表达,和观众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另一方面,主持人应当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表达更多的意思,传递给观众更多的信息。(2)记者、主持人是否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是否具备个性鲜明的主持风格?

7.音乐、字幕运用的评论

电视专题片里音乐的运用是否做到了三个字:悄、巧、俏。悄就是在音乐起的时候悄无声息,悄悄地起来,而不是突然蹦出,要让音乐与解说词、画面和谐一体。巧就是用得巧妙,音乐要围绕主题服务,不能乱拼湊,一会儿一个样。俏就是俏皮,比如一些谈话、娱乐节目里,都有俏皮的音乐声,突出喜剧效果。

8.同期声运用的评论

考生需要学会分析同期声,分析同期声有以下几个角度:(1)同期声能否弥补画面信息的不足,在电视专题片的主题立意、表现中占据适当地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的一些反映制假贩假、走私护私等阴暗面的片子,往往是越接近事实真相,人身安全就越得不到保证,这时只能进行偷拍。同期声足以让观众感受到当时的情形,使报道的深度和感染力也因此大大增强。(2)同期声能否增强电视专题片的报道客观性?灵活准确地采用与画面完全一致的同期声,能够让事件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直接面向观众陈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使报道具有无可争辩的客观性,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3)同期声能否增强电视专题片的生动性?在抒情写意的片子中,同期声的运用使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细腻。生动的同期声使观者听瀑布如临深潭,闻松涛如凌绝顶。(4)同期声能否强化电视专题片内容的真实感、可信度和亲和力?作为新闻事实一部分的同期声,在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着画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

9.解说词运用的评论

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所以考生在分析电视画面解说词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1)解说词是否充分张扬创作者的个性,展示作者的才华?

臧树清的《长白山四季》,将华丽的辞藻、飞扬的文采和精彩的画面融为一体,使所有看过片子的观众都为之折服。臧树清描绘天池周围环湖而立的奇峰:像顶天立地的汉子伸出一双巨手,将天池捧上两千多米的高空,供天下人欣赏美。一个“捧”字形象而轻巧地写出了天池与周围环境的位置关系,使观众如身临其境,扩大了电视画面的表现空间,为画面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表现领域。(2)解说词是否构成画面信息的有效补充?

电视画面已经提供了的信息,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加以赘述了。解说词应该是画面的补充,它运行在画面的流动中,与画面同时构成审美对象作用于欣赏者。画面难于表达,表达不深的东西,如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的味觉嗅觉等感受,通过语言就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还有如人文地理渊源、常识背景等也非语言补充才能使作品表达完整。《林城秀色》开篇,画面是航拍孟关林场郁郁葱葱的森林,解说词则给予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群山莽莽,绿涛似海。贵阳环城林带长达70公里的林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并非天赐,而是几代贵阳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初,造林者扛着锄头走向荒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这里,解说词告知观众看到的是贵阳的环城林带,并对林带的规模、由来等做了具体明确的交代。(3)解说词是否提炼和更深刻地表现了电视专题片的主题,营造了影片的意境?

电视纪实作品创作,最后能否产生艺术的整体感,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检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它在作品中是否创造出了统一而又独特的意境。一幅画面,一段音乐都能将观众带入某种意境,但仅仅靠画面和音乐难以让观众明白更深层次的东西,这种时候,画龙点睛的解说词能起到提炼主题,更直接地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引导观众朝着作者希望的方向发挥想象力。

在《林城秀色》中,画面尽情展示了花溪公园尤其是花溪河的美丽,解说词则充满了想象:花溪河美就美在她独特的自然气质,她温柔多姿,又欢快跳跃,她不华丽铺张,带着乡间甜美的野性,仿佛高原多民族融合的美少女,花溪河——有没有人叫你丽人河呢?碧水依青山生辉,亭阁隐绿荫增色,徜徉在花溪河畔,仿佛挽着一位丽人的手在漫步……(4)解说词是否与画面相辅相成,共同传递影像信息,带给观众心灵震撼与审美满足?《话说长江》第一集《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俯瞰三峡长江水。你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显然,带给观众心灵震撼和审美满足的是解说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如果没有解说,观众也许根本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长江还是别的江河,而脱离了画面,解说词也就不会有那么强的感染力了。

四、电视专题片评论参考例文

跨越十一世纪——浅评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主题提炼《千年沧桑》是一部关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系列专题片。它以一千年为一个时间跨度,以不同的世纪划分章节,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地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再现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民在一千年里所走过的沧桑岁月。这是一部完全由美国人拍摄的专题片。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的第二集把11世纪时世界的样子缓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部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专题片以深邃的主题、精美的镜头,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远古时代是古雅的,又是沉重的。而人类的先进文明,也就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中慢慢堆积呈现了。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看到听到的历史面貌,既是厚重的,又是灿烂多姿的。本片的编导自然贴切地调动多种电视表现手段,让这个主题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出色。创作手法分析整部影片的影像资料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主题,为了使观众理解得更加清晰明白,全片重点采用了解说词加画面的表现手法。全片要表现的是11世纪整个世纪的文明,时间跨度大,于是又细分为:文明、宗教、科学、经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每一个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强,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基督教的兴起等。同时为了增加影片叙事的真实性,本片采用了多种手法:1.电影化的人物还原:找一个人来扮演孔子,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为了更好地表现对外战争的残酷性而采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强视觉的震撼力。2.声音和画面的搭配: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单纯的介绍会使观众产生疲劳,为此配上了舒缓的乐曲,悠悠琴声把观众带入那个国泰民安的世界。3.权威专家的采访资料:为了更好地介绍北宋的文化,请了王渝生等研究人员来介绍这方面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权威性。4.标志性影像符号的运用:选取有标志性的道具去表现,如为了表现北宋的繁华,选用开凿大运河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来表现。5.特技效果的参与:为了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介绍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文化的时候还采用了动画制作来表现。整部影片还充分运用了电影化的镜头语言,视觉听觉效果丰富。全片全景、远景居多,展现了巨大的立体时空。同时影片充分运用了影视色彩语言,注意光效的变化,选取了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来表现不同板块的内容。影片的拍摄角度也非常丰富,拍摄大运河时的空中大远景拍摄,让人们更直观、立体、全貌地看到了大运河的全景,使观众理解起来更容易更直观。色彩造型上根据地域而变化使用,如北宋的黄、伊斯兰的蓝。影视声音上以模拟为主,解说词在其中起着推动全片发展的作用。通过编导以上努力使这个文化历史类专题片变得生动好看,不枯燥,似流水般涓涓而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跨越11世纪,领略到古老文明的魅力。总结观点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作者使用各种艺术手法全方位地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波澜壮阔的历程,再现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民在一千年里所走过的沧桑岁月,人类的先进文明,也就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中慢慢地堆积呈现,作者的主题立意和画面拍摄都十分考究。但是社会政治的差异、人文环境的区别、价值伦理的迥异,使得该片在一些史实的真伪、观点的确立等方面尚有不严谨的,甚至是唯心的分析;特别是对中国历史的评述有诸多不够准确、甚至是偏颇错误的地方,和中国观众的价值判断、审美取向、欣赏习惯有较大差异;加之原片的发散性思维和理论归纳式的结构方式,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观众来说,就更显得线索不明、条理不清了。因此,对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山东电视台 钱景芝)

第五节 电视纪录片评论

电视纪录片评论考试,内容一般是让考生观看一部纪录片,然后对该纪录片做出评论,这类题型是我们影视专业高考所要掌握的重点,在历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掌握了电视纪录片总体特征和创作手法之后,多看电视纪录片、多写电视纪录片评论。

一、电视纪录片概念与分类

(一)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电视纪录片是以影视纪实等多种艺术手段,对真人、真事的详细报道和表现,强调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它采用非虚构的叙事、纪实的拍摄手法,运用自然光线大量采用跟拍镜头、抓拍镜头,同时更多地运用客观性强的全景、远景,尽可能少地运用特写镜头。强调纪录片保持一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逼真性,这就决定了普通人及其生活成为纪录片的主角。社会观念上对生活、对人的尊重,使电视纪录片开始直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二)电视纪录片的分类

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时事报道片

时事报道片指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但报道的范围不限于一时一事,结构也比较完整。如报道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历史的纪念》、报道女排比赛的《拼搏》等。

2.历史纪录片

历史纪录片指再现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它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须准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反历史的真实,不能用演员扮演。影片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等资料。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如《辛亥风云》、《两种命运的决战》、《淮海千秋》等。

3.传记纪录片

传记纪录片指纪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片。它与一般时事报道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以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如《诗人杜甫》、《伟大的孙中山》、《革命老人何香凝》、《毛泽东》、《叶剑英》等。仅表现某一人物的某一侧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写片等也属于此类。

4.人文地理片

人文地理片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俗、城乡风貌的纪录片。如《黄山奇观》、《漫游柴达木》、《土林探奇》等。

5.舞台纪录片

舞台纪录片指记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片。对舞台演出的歌舞、戏剧、曲艺等进行现场拍摄,可以根据需要对演出节目进行剪裁、删节,但对演出内容不能改编、增添,以区别于根据舞台节目改编的舞台艺术片。如《民间歌舞》、《友谊舞台》等。

6.专题系列纪录片

专题系列纪录片指在统一的总题下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的纪录片,其中各部影片都可以连续放映,也可以各自独立。如《漫游世界》、《紫禁城》,《近代春秋》等。

7.人文纪录片

人文纪录片指创作者对所关注和反映的群体予以文化、精神上的思考和反省,其主题以人为核心,向外渐次辐射,趋向表现生活中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人文精神状态。

人文纪录片以精致、简洁的镜头语言表达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传播者对历史解读后通过电视元素表达出来的影像作品,这就要求创作者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在创作中有精品意识,能深入浅出地表现出节目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理念。它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能充分彰显中国人文景象和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它的主要受众在中国,因此既要有中国气派,又要适合国人的口味。比如电视纪录片《江南》曾获2002年第十七届星光奖一等奖;讲述故宫建筑艺术、馆藏文化、历史沿革的十二集纪录片《故宫》曾获第八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代表了此类节目。

二、电视纪录片的特征

(一)纪实性

真实性在纪录片里要包括五个方面:空间、时间、人物、事件和细节。这五方面的真实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可见,真实是纪录片的首要品格。因此,纪录片不能虚构。(二)审美性

纪录片必须要拍得好看。为了使纪录片拍得美,必须在纪实和造型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好的纪录片应该能够引发观众审美的思考,因此,纪录片应多用开放性的叙事结构,少用封闭性的叙事结构,思考应该多隐少显,理性的内在最好用感性的外衣来包装。(三)人文性

以人为本,这是中外纪录片安身立命的根本。美国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说:“所谓人类兴趣,或曰人情,指的是人对于同类的关心,其中包括对他人的苦难、不幸的同情,对友谊的渴望乃至对于人类进步事业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纪录片创作中,人的本性受到尊重的纪实主义创作原则得到肯定和贯彻,在人物创作上表现为人本的回归。90年代社会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纪录片创作。大众文化的勃然兴起,人际关系由依附关系走向对话关系,古典的等级制度宣告终结,英雄主义为平民主义所代替。90年代初《沙与海》、《最后的山神》获“亚广联”纪录片大奖;《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龙脊》获金熊猫奖,激励了中国纪录片与世界的接轨。任何人文思考都摆脱不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的对比,摆脱不了对将要消失的文化现象的思考。

三、电视纪录片评论写作

在电视纪录片评论的写作过程中,要对电视纪录片的内容概括,也就是必须从整体上概述电视纪录片的内容概况、提炼纪录片的主题思想。提炼纪录片的“主题”,考生需要想想纪录片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纪录片背后更深刻的思想。所以考生需要透析各种电视表现手法去深刻领会它的含意。还需要对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手法做分析,它要求着重从节目编导的叙事结构、编导采访的作用、画面与解说词的搭配、视听语言的分析角度去把握纪录片的艺术创作特色,如对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叙事结构、光线选择,以及镜头运用等的分析。除了以上介绍的影视评论写作的一般内容外,纪录片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大家在写作中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主题的评论

人是纪录片永恒的主题,题材的人文性是纪录片最大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纪录片中创作者追求以本来的面目来表现人。爱与恨、善与恶、忧与乐、对生命的追求与抗争、对人生的感慨与探索等等,这些尽管受到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体验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沙与海》中关注的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元。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编导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影片最大特点就是对准了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电视纪录片表现的客体对象具有个体化特征。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础。90年代纪录片的叙述视点趋于人情化、人性化,题材的视角转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从个体化对象入手来展现现实。创作方法上也逐渐改变了那种用解说词对人物进行权威抽象和归纳的方式,而多以伴随的方式,声画结合地记录表现对象在一定时空内真实的生活面貌。《望长城》使纪录片发现了人并以人的生存状态为表现对象。90年代初,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把目光直接投向城市人群,有退休老人(《老年婚姻咨询所见闻》)、有身患绝症的病人(《呼唤》)、有弄堂里的居民(《德兴坊》)、有外地来的打工者(《毛毛告状》)等等。制片人刘景琦说:上海多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事,所以我们就定位我们的纪录片于关注人。1995年11月8日《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正式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旗号,一时间这句话几乎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代名词,当纪录片提出反对矫情伪饰的美学观念,开始直面生活探索时,人性化的主题,情节化的叙事就成了纪录片创作的必然走向,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是由这些普通的人、普通的事以及普通的经历所构成的。考生在纪录片进行主题的评论时,必须扣紧人、人性、人的生存状态。(二)创作手法评论

1.同期声运用的评论

采用同期声,采用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和段落镜头,以伴随的方式,声画结合地记录表现某一对象在一定时空内真实的生活面貌是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点;画面配合解说词成为电视纪录片的经典样式。自然、和谐是同期声运用的最高境界。

孙增田编导的优秀纪录片《最后的山神》,1995年获得爱沙尼亚国际电影节大奖。该片以纪实的手法记录表现了一位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老人的生存状态和他的喜怒哀乐,从而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该片风格纯朴、恬淡,没有壮观的场面,没有恢弘的乐章做渲染和铺垫,没有激昂的解说和旁白,留给人们的是纯真和质朴,当你在欣赏它的时候,宛如在欣赏一幅白描风格的中国画。同期声的自然运用对该片的成功功不可没。

2.纪实主义拍摄手法的评论

纪实主义强调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它采用非虚构的叙事、纪实的拍摄手法、运用自然光线、大量采用跟拍镜头、抓拍镜头,同时更多地运用客观性强的全景、远景,尽可能少地运用特写镜头。

陈晓卿的《龙脊》是纪实主义拍摄手法的典范之作。这部作品以广西龙脊山区人民为创作原型,采用非虚构的叙事、纪实的拍摄手法,运用自然光线,大量采用跟拍镜头、抓拍镜头,同时更多地运用客观性强的全景、远景描绘一个恒久的中国村落里的一群百姓形象。作品集中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命运,以及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因而产生了丰富多义的社会意蕴。作品是站在人性的高度,观照淳朴、本色、生生不已的龙脊山人。

3.多样创作结构的评论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就是编导对题材的组合、安排。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考生在评论电视纪录片时不可忽视结构因素。电视片的结构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布局,就是整体形式的把握;二是内部构造,就是对片中各部分构成转换过渡的把握。电视片创作的基本结构方式一般有:(1)以时间顺序为主的结构。陈晓卿的《龙脊》以潘能高一家为贯穿线索,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家人生活的原始状态。(2)以两条线索并行的复线结构。两条线索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并行、交错发展。《沙与海》在叙事结构上,沙漠与沿海两条线索平衡对称,错落有致地交错发展。整个片子没有严格地按照介绍完刘丕成之后,紧接着介绍刘泽远的顺序来结构;而是两户人家,一个在湛蓝的大海上,一个在银色的沙漠里,两种地方风貌穿插叙事,让人感觉清晰有序,新鲜不刻板,不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3)几大叙事板块构成的板块结构。按照内容的明显界限划分板块,然后利用有效的转场对各个板块进行交叉记录。板块之间在整体上有着共同服务全片的有机联系,但又各自成一个独立叙事的板块。纪录片《幼儿园》,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为发展线索,按照小班——中班——大班三大板块的横向顺序循环讲述的叙事结构来完成整个幼儿园生活状态记录的,三个板块之间共处于一个幼儿园之中,有着服务于整体的联系,同时三个板块又是各自为个体而不受其他板块的制约。

四、电视纪录片评论参考例文

例一:那里的阳光并不灿烂——浅析纪录片《幼儿园》提炼主题影片以客观的纪实手法描述了武汉的一所幼儿园,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真实生活。幼儿园的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每天发生的都是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当我们弯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整个世界。创作手法评论(1)编导采取了纪实的拍摄手法。编导利用跟拍、抓拍与平视的手法,以孩子们的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记录了幼儿园的真实生存生活状态。这自然就剔除了成人眼中的概念化的元素,并进而筛选出鲜活的、极富感染力的符号,还原给观众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儿童世界。在这里,张以庆对拍摄内容的取舍变成了一门艺术。(2)利用外景虚化的艺术手法。《幼儿园》中外景几乎都是虚化拍摄完成的,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乃至哗啦啦的下雨情景……都被编导刻意虚化。外面场景的虚化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环境的真实性,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突出。同时虚化的外景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的真实性,使他们真实的另一面得以彰显并引起观众的关注。编导的虚化外景更重要的是切合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知程度,在他们眼中外面世界朦胧而又真实。经过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的处理,编导让孩子们形成了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地演绎他们的故事。(3)黑白影像中的编导采访与对话。编导的采访一方面结构了影片,控制着影片的节奏与转场,另一方面更深入地探析了儿童的内心世界。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手法。在色彩斑斓的幼儿园、在五彩缤纷的儿童内心世界,用黑白影调处理孩子心算及展示思想灵魂的场景,编导在告诉观众此时儿童的心灵深处如此不明朗,甚或灰暗。这种“成熟的”甚或黑暗的内心思想表达,与人们想象中、概念中天真无邪、纯洁浪漫的孩子大相径庭。这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成年人的童年岁月,由此又反衬出时代的变迁烙在一代人身上深深的印记。这就是纪录片记录时代、关注人文的真实精神体现和深刻含义所在。(4)颠覆纪录片的解说词创作手法。通篇不用解说词是《幼儿园》新的创作特点。相对于较早大量使用解说词的《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是来了一次“彻底革命”,全部采用画面语言进行叙事。纪录片解说词作为记录过程中的必要交代和有机补充,往往在节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恰到好处的旁白,更是被称做“上帝的声音”。这一传统的电视艺术创作手法,却因为被质疑记录不真实,或创作者容易导入过多的主观意识而屡屡受到指责。《幼儿园》中,向来以“主观表现”见长的张以庆,这次彻底地客观了一回,全部用表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5)主题音乐《茉莉花》。《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在片中前后出现了五次,是《幼儿园》一处成功的妙笔,因为我们知道纪录片中很少运用主题音乐。《幼儿园》所揭示的是一个内涵丰富、人们熟知而又陌生的幼儿世界,儿童的世界就像那茉莉花,有着茉莉花的芬芳,却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承受着太多的时代与社会特性。这就是生命的最初交响乐——我们在审视儿童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在反问是谁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年?(6)暖色调的运用。全片色彩充实明亮,采用了暖色调,这种处理给我们以温暖的感觉,就像我们回到了儿童的世界中,让我们感受到儿童世界的童真与温馨。特别在情节过渡的时候加入了美妙的自然风光,伴随着模糊的技术处理,让人如置身梦境一般回眸孩童时代的多彩人生。总结观点观众看不到做游戏、讲故事、“六一”儿童节表演等此类场景,编导舍弃了一切概念了的、模式化的东西,他从看似常态化了的生活中,捕捉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生活画面。这些画面无疑为我们对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进行反思提供了一个生动而现实的参照。镜头摄取到了很多富于意味、情趣和内涵的幼儿园的生活碎片——一切成人社会所涉及的诸如生存意识、信息蔓延、文化冲突、社会地位、金钱、婚姻、足球、战争、恐怖主义……无一不从孩子们的生活里、采访对话里投射出来。所有这些观念和价值判断在孩子幼小的脑袋里是如何形成的?编导没有给出一个答案,留给了观众更多的空间去思考,但事实是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已经无可逃脱地被抛入现代社会的种种核心概念之中,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跟成人社会一模一样的空间。(参见《线型与板块的纠结——〈幼儿园〉结构分析》,http://blog.newssc.org/u/4552/default.html;《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http://www.mtime.com/my/143757/blog/837018/;何炜:《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89561.htm)

例二:将要失去的与将要来临的——赏析《最后的山神》《最后的山神》是中央电视台编导孙曾田的代表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东北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孟金福夫妇在山林中的原始生活状态与生存状态,它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他们认为他们向大自然索取的每一个猎物都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的赏赐,这种对待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的物质社会已经被各种诱惑所吞噬。“自然万物,日月水火,山林草木,一切自然的物质都可以成为鄂伦春民族膜拜、敬畏的对象。”导演在人物塑造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影像着重塑造了孟金福的生活习性与形象,突出刻画了这位鄂伦春族原始的游猎者,影像背后折射了那种原始气息、原始感觉与原始文明。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生活行为带有强烈的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他把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看做是神的赏赐。虔诚地在松树前雕刻山神,并顶礼膜拜;每次进山打猎都要请求山神赐予他猎物;如果打猎有所收获,他也会认为这是山神的施舍,便要虔诚地给山神进贡祭品。他往山神嘴里塞食物。有时没有祭品时就给山神点根烟,这些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很多传统折射出了鄂伦春人的心灵。比如:孟金福老人的猎枪老了,老得很不容易找到同型号的子弹;他在打猎中坚持不用套锁和夹子,说明了鄂伦春人不“涸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生命的品质;他捕鱼时用大眼渔网的动作细节,反映了他内心的善良;当他割树皮时不伤树干,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爱。物件细节比如:马尾上的红布带、猎枪上的红布、松树上雕刻的山神像等等,反映了原始的宗教崇拜。捕鱼前女人用来打男人的柳条,表明了鄂伦春人独特的风俗和情感表达方式。刮胡子的匕首、跳神用的萨满鼓,都是老萨满古朴遗风的物化象征。不少镜头还把太阳包含在画面中形成眩光的效果。运用这种手法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要体现山神在孟金福心中权威神圣的地位。摄影师根据主人公所处的不同情景,所拥有的不同心情,相应对“逆光”这一技法做出了恰当且出色的变化。金黄的色调、巨大的太阳、舞动的剪影……在黄昏下表演萨满跳神这一段落中,摄影师利用夕阳特有的方向和色温,借着最后一次萨满跳神暗示神灵的远去,更渗透着鄂伦春人对民族没落的无奈与悲凉。一棵雕有山神的大树被砍伐了,摄影师把孟金福“有一种自己被砍伐了的感觉”体现为大面积沉重的色调,孟金福夫妇坐在山坡上,两个人沉重的剪影贴在低暗的天空上。从天空透出的那一丝光线便是逆光的光源,似乎山神的光已经不能普照在他们的身上。主人公的失落感尽在不言中。可以说这些细节都是非常精彩的。定居以后鄂伦春人已经不再在正月十五祭月神了,而孟金福却执著地坚守一贯的传统,深信此时月亮神仍然在天上望着人们。微弱的月光,撒在孟金福的胳膊上形成隐约的轮廓,低调的逆光运用,大量的细节丢失和黑暗中微光的点缀,使画面弥漫着一种原始却神秘的宗教色彩。还有就是孟金福妻子在住处煮食所产生的烟,一方面描写了他们的日常煮食这个细节,另一方面利用烟的大气透视效果把从顶上照进来的太阳光显现出来,这样或许是在暗示住处的简陋,从而体现孟金福夫妇执著的信仰,又好像是在暗示神明在他们头顶守护。语言方面来看,解说词中的一句话“在孟金福(老一辈)的眼里,山林是有灵魂的;而在郭保林(年轻人)的眼里,山林就是山林。”这些细节的对比,反映出两代人的巨大差异。这一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现代社会里,上下两代人思想的巨大差异。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让世界上的人们一代与另一代之间产生了巨大隔阂。影片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层层展开描绘,结构严谨、叙事清晰、情节真实感人,无不表现了孟金福那种朴实的特性。纪录片影像表面上只是在客观地记录孟金福夫妇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流程,但是我们可以从导演的影像背后看出,导演是在表达一个少数民族的没落、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流逝。导演要告诉我们的是现存的这个物质世界,正在受到各种思潮、各种思想、各种文化的冲击与侵蚀,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世界的各种原始生活方式正在走向没落、各种原始的文化正在流逝消亡。由于受现代文明冲击的程度不同,所以在少数民族内部不同代际的人们对待自己的文化有着不同感受与态度,在鄂伦春人中新一代人对自然、森林早已不再有那种神秘的崇拜与敬畏,就像电视解说词所说的那样:自然中的森林在他们眼中就是一片原始物质的森林而已,在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了神灵与崇拜。年轻一辈不再认为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是大自然神灵的赐予与恩赐,由于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他们已经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质,原始文化的渐渐消逝继而给他们带来的是心灵上的变更,他们不会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在树上刻出一副神的面孔而去虔诚地顶礼膜拜与供奉。导演在用影像诉说的是一种潜在的原始文明在现代工业文明与各种思潮的冲击中的消逝。《最后的山神》有着较大的艺术价值,纪录片的真实性就是它对鄂伦春人历史的再现与记录,导演更是运用纪录影像的力量揭示了鄂伦春民族的文化变迁与内在思想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最后的山神》反映的不仅仅是鄂伦春人生活、生存方式的变化与变迁,画面背后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原始的、正在被侵蚀的没落文化正在被更新,一种没落文化的消逝以致消亡。(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284269.html)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