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老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20:58:57

点击下载

作者:陈鼓应,蒋丽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信国学大典·老子

中信国学大典·老子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老子》导读

陈鼓应“道”:万物的本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老子与孔子同时代,年长孔子约二十岁,哲学上的老子和文化上的孔子,其关系亦师亦友。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老子》一书为老聃自著,近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并公布的竹简《老子》——这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实物证据的问世,有力驳斥了《老子》晚出的错误说法。

老子其人其书

老聃,世人尊称为老子(约公元前五七〇年至?),一如尊称孔丘为孔子、墨翟为墨子(“子”为先生之义)。司马迁说:“姓李氏,名耳。”这是汉人的说法。根据高亨先生考证,春秋二百四十年间并无“李”姓,但有“老”姓。“老”、“李”一音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而“耳”、“聃”字义相近,故称作耳。总之,“老聃”被尊称为“老子”在先秦典籍中屡见,毋庸置疑。

老子是陈国人,后陈被楚灭,故称楚人。“楚苦县厉乡”,即后来的安徽亳州府,现在隶属于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曾为周朝史官,《史记》称他为“周守藏室之史”。“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司马迁说:“孔子之所严事者,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分别问学于老子与老莱子,都有著作传世,著书篇目各不相同(“老子著书上下篇”,“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但梁启超、冯友兰等人出于粗心或有意扭曲,以至于把老子和老莱子混淆不清。

老子与孔子同时代,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老子生于公元前五七〇年左右,比孔子年长二十岁上下。《史记》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之事,当属史实。先秦典籍如《庄子》、《吕氏春秋》及《礼记·曾子问》等不同典籍都曾提及此事。《吕氏春秋·当染》说“孔子学于老聃”。老子和孔子的关系亦师亦友,在多种文献记载中值得我们留意的有这几点:一、同源异流:老子与孔子同是殷周文化的继承者与创新者。同源中的“异流”则是孔子为中国文化史上继往开来的第一人,其“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更使他成为教育史上的“万世师表”。老子则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他所构建的“道”论,不仅发先秦诸子所未发,更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主干。二、文化与哲学的对话:文化的孔子与哲学的老子进行对话,二人谈论的细节虽不得而知,但从各书记载中可以窥知孔子的问题属于文化层面(“礼”);而老子的解答则总会从文化的议题引向哲学层面(“道”)。故孔、老间的对话就是属于文化与哲学的对话。三、对话的开放心态:儒、道开创人首次的对话,彼此学术间的立场与观点虽异,但对话的心态却是真挚而开放的。这和后来孟子恶意攻击杨、墨,以及宋明儒者为了维护道统而排斥佛学的狭隘心态相较,真有天壤之别。故老、孔之间的对话诚为思想史上令人神会的一个开端。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老聃自著的《老子》是先秦哲学中最早的一本哲学著作。《史记》明确记载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司马迁这里所说老子著书的篇目、主旨和字数,都与通行本《老子》相吻合。一九九八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印行《郭店楚墓竹简》,首次公布了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竹简《老子》,这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实物证据的问世,有力驳斥了《老子》晚出的错误说法。

陈楚文化圈是孕育老子思想的原乡,中年以后他入朝任史官,长期沉浸在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他精于思索宇宙的奥秘及人生的哲理,在孔子到周室拜访他时,他已是当时学术界的泰斗。随着他那精简而深刻的著作流传各地,我们从先秦典籍广泛引用《老子》书中的重要概念与文句,可以证实它成书之早与影响之广。如《论语·宪问》明确引用《老子·六十三章》“以德报怨”;其后,《墨子》引用《老子》观念与文句约十条;《管子》引用《老子》观念与文句多达三十一条;《庄子》引用《老子》观念与文句多达一百二十二条;《荀子》引用《老子》观念与文句十三条;《韩非子》引用《老子》观念与文句达七十二条;《吕氏春秋》引用《老子》观念与文句多达二十九条。由此可见,《老子》思想对道儒墨法各家各派影响的广远。

老子思想

林语堂在他的英文著作《老子的智慧》中说:“孔子的学说过于崇尚现实,太缺乏想象的意涵。”“孔子的哲学是维护传统秩序的哲学,主要处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伦常关系,不但不令人激奋,反易磨损一个人对精神方面的渴求,以及幻想驰奔的本性。”这里隐约道出儒家是通过社会规范的建立来提高人的道德价值;道家是通过哲学精神的建立来提升人的心灵境界。林语堂又说:“儒道两家的差别,在公元前一三六年,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被明显地划分出来:官吏尊孔,作家与诗人则欣赏老庄。”这里指出汉以后,儒道分途:儒家在中国政治社会中成为显文化及官方哲学,而道家则成为潜文化及民间哲学。[1]

陈荣捷在他的英文著作《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中说:“假如没有《老子》这本书的话,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将会截然不同。假如不能真正领会这本小书里的玄妙哲思,我们就不能期望他可以理解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艺术和医药。”他还说:“在某些层面,道家进入生命之道更深更远,所以虽然古代从诸子百家都各道其道,但道家却得独享其名。”

进入老子的思想领域,让我们先从他的“道”谈起。

可道之“道”与不可道之“道”“道”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而第一位将道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家就是老子。《老子》第一章便指明“道”是天地万物之始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是第一个将道提升至形而上地位的哲学家,他认为一切万物皆由道所出,甚至连天地都由道而来。但是道一开始并非具有形而上意味,因此我们有必要先说明“道”的原义及转化到形而上的道。“道”这个象形文字就具有特殊的意涵。道从“首”从“走”,象征着人从四肢落地的动物群中抬起头来,当人类昂首挺立开始活动,便在天地间创造出一部辉煌的历史。所以在“道”的字源中,就隐含着行走的意象与创造的意义,所以老庄说“道行之而成”,又说道创生万物(“道生之”)。“道”的字义由行走、运行引申出秩序、方法、规准、法则等意涵。这些重要意涵,为老子之前的思想家及老子之后的战国诸子所共同使用,并各自赋予特殊的内涵。自殷周以来,人们探索日月星辰等天象运行的规律,称作“天道”;建立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叫作“人道”。各家的关注虽有所不同,如孔子“罕言天道”而用心于“人道”;老子则不仅借“天道”而彰显“人道”,而且进一步将“天道”与“人道”均统摄于其形上之道中。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形上之道的概念和理论的哲学家。老子之前的思想家都只思考“形而下”的存在问题,也就是只探讨现实世界(亦称现象界或经验界)的问题。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都可以命名的(所谓“物固有形,形固有名”)。老子却指出,除了“可以命名的”(“可道之道”)之外,还有超乎形象的“形而上”存在。这“形而上”的存在是现象界万物之所由来——称之为“道”。

人不是一个无头无根的存在,老子的哲学正是要探究人之存在的源头与根由,并试图在纷纭的万物中寻找其活动的法则及始源。当我们读到前面引用的《老子》第一章文句时,就将人们的思考从常识世界中带入另一个新天地。《老子》一书不只提出万物本原(“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问题,还提出宇宙生成的问题(如四十

二章

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提出宇宙变动历程的问题(如四十章谓“反者道之动”,二十五章谓“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作为万物本原和本根的“道”是无形、无限性的,因此老子简称它为“无”;它是实存而且万物都由它以生,所以又称之为“有”,《老子》第一章的“无”、“有”乃“异名同谓”的指称形上道体的两个面向。

每个哲学家都有他的一套理论预设,老子的“道”便是为了现实世界提供一套合理的理论说明而构建的。老子除了在形而上学的领域内肯定道是万物的本原和本根之外,他还赋予道几层重要的意涵:一、道为万有生命的源泉。老子认为万物都是由道所创生的(如五

十一章

谓“道生之,德畜之”),所以庄子称它为“生生者”(《大宗师》),称赞大道神奇的“刻雕众形”,天地间各类品物万种风情,使宇宙宛如一个无尽藏的艺术宝库。二、道为一切存在之大全。老子说:“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这里以“一”喻道(《韩非子·扬榷》说:“道无双,故曰一”)。其后庄子以“一”指宇宙整体、一切存在之大全。老庄视宇宙为有机的统一体,庄子说:“道通为一”(《齐物论》),即视宇宙为无数个体生命关系之反映,而生命的每个方面在整体宇宙中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会通的。三、道为大化流行之历程。老子认为道体是恒动的(四

十章

谓“反(返)者道之动”);道的存在是广大无边的,道的运行是川流不息的(二十五章谓“周行而不殆”)。老子用“逝”、“远”、“反”(即“返”)来形容“道”在宇宙大化发育流行中依循着终而后始法则运转的无穷历程。四、道为精神生命之最高境界。老子说过这样一句令人瞩目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八章)这是说对外在世界探讨所得的知识,越累积越增多;对道的体会越深,主观成见和私心就会越来越减少。这里所说的“为道”是属于精神境界的修养;在人生境界的修养上,老子提到要“挫锐”、“解纷”,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人群的隔阂,从亲疏贵贱之别异层次中,提升到“和光”、“同尘”的“玄同”境界(五十

六章

)。老子的“玄同”之境为庄子所弘扬,而将形上之道作为提高人类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的最高指标。

有无相生《老子》第二章开头的一段话,讨论到现象世界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相互关联及价值判断相对性的问题。其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是说没有美,就不会有丑(“恶”);没有善,就不会有不善;同理,老子认为没有“有”,就无所谓“无”;没有“难”,就无所谓“易”;没有“长”,就无所谓“短”。我们以“有无相生”这一重要哲学命题为代表,来叙述老子对现象世界观察的一些洞见:一、事物存在的相互依存。老子看到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事物有显的一面,也有隐的一面;有其表层结构,也有其深层结构。因而观察事象不能流于片面,思考问题不可出于单边。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显相(“有”),而没有看到事物的隐相(“无”),事实上“有”、“无”是相互补充而共同发挥作用的。二、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经常相互转化。他说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五十八章谓“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又说:委曲反能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敝旧反能更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二

十二章

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用这道理来看我们上层政治人物,恰恰栩栩如生地呈现出如此情景。三、事物相反而皆相成。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表明对立面双方的联系性。老子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如有无、美丑、动静、阴阳、损益、刚柔、强弱、正反等等,都是对反而立又相互蕴涵。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在老子的辩证思想中,“阴阳冲和”和“有无相生”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命题。

逆向思维是老子辩证法中另一个特殊的思想方式。老子说:“正言若反”——合于真理的话却与俗情相反。《老子》整本书所表达的都切合于道的正言,但乍听时好像在说反面的话。

为无为“无为”的概念是老子逆向思维的一个范例。在《老子》一书中,“无为”这一个特殊用词几乎都是针对于统治者而发的。老子期望掌握权势的在位者不妄为、“弗独为”(《鹖冠子·道端》),要“以百姓心为心”(四十

九章

)。其后庄子学派更将老子告诫治者勿专权、毋滥权的“无为”理念,延伸为放任思想和不干涉主义。

老子说“无为”,又提出“为无为”(

三章

)。像“为无为”这类正反结合的词语所蕴含的深意,屡见于《老子》一书,如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十章、五十一章)英国的罗素就很欣赏老子这些话,认为人类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和占有的意志,老子便是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收敛占有的冲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正是这层意思。老子还说“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也与“为无为”同义,要治理阶层以服务大众(“为人”、“与人”)为志,而不与民争权夺利。

道法自然

人们一提起老子,就会想到他自然无为的主张。简言之,就是听任事物自然发展。“自然”是老子的核心观念,乃是“自己如此”的意思,它被英译为“spontaneous”(自发的),名词则为“spontaneity”(自发),但原文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也就是说,自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自然界(天地),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情状。《老子》二十五章有这样一段重要的话: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的引文分两段来讨论,前段是在提升人的地位,后段则在申说“道法自然”的意涵。老子把人列为“四大”之一,如此突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这在古代思想史上实属首见。

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三

十三章

)这当指人的思想生命与精神生命之传承延续而言。老子将人的地位如此高扬,为历代道家所继承,庄子对生命境界尤多发挥。老子在提升人的地位之后,接着讲人之所以为贵,在于他能法天地之道,使他成为一个不断把外界存在的特性内化为自己本质的过程。

人能成为四大之一,在于他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拓展自己,他能从外在环境中吸取经验知识以内化为自己的智能。老子谓人法天地,便是意指人效法天地之清宁,效法天地之高远厚重,进而效法道的自然性。

道的一个重要特性便是自然性。所谓“道法自然”,正是河上公注所说的“道性自然”。即谓“道”以它自己的状态为依据。而道性自然即是彰显道的自发性、自为性。所谓人法道的自然性,实即发挥人内在本有的自主性、自由性。

道性自然及人分有道的自然性,这学说有它特殊的意义:道也者,自由国度。人法其自性,则人处于自由自在的精神乐园。

柔弱胜刚强《吕氏春秋》论及诸子学说特点时,强调“老聃贵柔”(《不二》)。“柔弱”是“无为”的一种表述。老子之所以倡导柔弱的作用,是鉴于人类行为自是、自专而失之刚暴,权势阶层尤然。

老子生当乱世,他一方面从人性的正面去提升人的精神层次,另一方面从人性的负面去洞察社会动乱的根源。人类所以胜出别的动物,在于他能从学习中累积经验以改善自身,并协同群体改造环境。但人类也比其他动物更为狡诈,更多心机;别种动物不知设计同类、不会陷害同类,更没有本事发明器械去猎杀异类。尼采说:“人类是病得很深的一种动物。”这话可十分确切地用来形容主政者权力运用不当,发动侵略战争而导致大规模杀戮行动的现象。这正是老子“无为”学说谆谆告诫主政者不可揽权滥权的用心;也正是老子谆谆告示主政者要“不争”、“柔弱”、“处下”、“谦虚为怀”的用意。

老子喜欢用水来比喻理想的治者表现出柔弱不争及处下的美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六十一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六

十六章

这些话虽然出自老子对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感发,但更像是说给我们当代那些“权力傲慢”的霸主听的。

身处新世纪的我们,耳闻目睹两次世界大战及中东两次海湾战争之大规模屠杀行径,不禁想起老子对穷兵黩武者发出的警告:“兵者,不祥之器,……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三十一章)以及“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老子的“柔”道,无论用在治身或治国,都有益人群。老子所说的“柔弱”,并不是软弱不举,而是含有柔韧坚忍的意味。我们今日所处的世界,一方面普遍传播着尊重人权的“地球村”观念,另一方面又屡屡目击霸权“军事单边主义”的刚暴作风,在这相互矛盾的情景下,老子所倡导的柔道,犹不失为东方智慧所发出的人间天籁之音。注释[1]陈荣捷,美籍华人哲学家、朱子学专家。著有《朱学论集》、《西方对儒学的研究》等。——编者注

上篇

一章

本章导读

整章都在写一个“道”字,“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是不可言说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人类行为的准则。“道”虽没有固定的形体,却是宇宙间唯一的、绝对的存在,道的不断变动是创造宇宙的动力。老子在以下章节中试图用水、谷、婴儿的隐喻来描述道的特性,也试图用很多经验的名词来说明道,但最终老子又将其一一否定,以此彰显出“道”的精妙深奥。[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5][6]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赏析与点评“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这三个“道”字语境意义不同,但彼此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第一个“道”包含了天道和人道。天地间运行的法则(天道)和人世间行事的规范(人道),都必须透过语言文字来加以表述和建构。第二个“道”所指的就是语言的功能之意义。“道”这个象形文字代表着华夏地区的人群昂首挺立在大地上活动,共同谱写出一部多彩的历史。这使得“道”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第三个“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同时也成了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第一个和第三个“道”之间,则具有现象界和本体界(或曰本根界)的关系,第三个[7]“道”是第一个“道”的本源和本根,如果借用王弼的话来说,它们是“体——用”、“母——子”的关系。这三个“道”字语境虽异,但具有共同的基本意涵,那就是方法、规准、法则,当然也就蕴含了和谐、秩序等等意涵。以“方法”来说,老子提出了对立辩证的思维,运用到现实社会之中,即是告诉人们应当承认对方的存在,了解对立面的彼此是相互依存的,如此一来,才不至于流于片面思考与单边主义。注释[1]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指道理,第二个道指言说,第三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指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2]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作动词,是称谓的意思;第三个名是老子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此句断句亦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4]妙:奥妙。徼(jiào):边际。本句断句亦作: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欲望妨碍人的认识,所以只有去除欲望,才能观照到道的边际。[5]玄:幽昧深远的意思。[6]众妙之门:一切奥妙的门径。[7]王弼,魏晋时期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道德经》和《易经》撰写注解。——编者注二章

本章导读

本章以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相互对立的概念说明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变动的,即所谓“反者道之动”。事物在这种相互对立的关系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辅相成。[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9][10][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12][13]和,前后相随,恒也。[14][15][16]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17],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与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赏析与点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中,“弗有”、“弗恃”、“弗居”是说人在发挥创造力、衣养万物的同时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人类社会种种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此老子强调要依顺自然,辅养万物,任凭万物各自生命的开展。注释[8]恶:指丑。此句中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及后面“有无相生”等六句,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9]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显或隐而言。这里的“有”、“无”与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之“有”、“无”同义,但与第一章喻本体界之道体的“有”、“无”不同。[10]形:一本作“较”。[11]倾:依靠。帛书本作“盈”。[12]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13]恒也:总结上六句之辞。郭店本和通行本无此二字。[14]圣人:有道之人,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与儒家的人格形态不同,道家的圣人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境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15]无为:不干扰,不妄为。[16]言:指政教号令。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不言之教,指潜移默化的引导,而不是形式条规的督教。[17]万物作而弗始:指对万物不加干涉,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三章[18][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20]见可欲,使民心不乱。[21][2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23][24][2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标榜贤明,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盗心;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赏析与点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与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后人常以此误认为老子主张“愚民”政策。老子深感人民攻心斗智、机诈相见给社会带来的混乱,因此提倡为政者一方面要保障人们的安饱,另一方面也要消解巧伪的心智(“无知”)、消除贪欲的扩张(“无欲”),期望统治者培养笃实的政风,引导人们恢复真朴(“愚”)。注释[18]尚贤:标榜贤明。[19]不争:指不争功名,返自然也。[20]可欲:多欲之意。[21]虚其心:使人的心灵开阔。[22]弱:与虚一样,是老学特有用词,是正面和肯定的意义,指心志的坚韧。[23]无知无欲: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24]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25]为无为:以无为的方式去做,即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四章

[26]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27][28]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29]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渊深啊!它好像是万物的宗主;幽隐啊!似亡而又实存。

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好像是天帝的宗祖。注释[26]冲:古字本为“盅”,虚之意。[27]这四句疑是五十六章错简重出。上句“渊兮”句与下句“湛兮”句正相对文。不盈:不盈满。盈,充盈,充实。[28]湛:深、沉,指形容道的隐而未形。[29]象帝之先:道似在天帝之前,指道先天地生。

五章

[30][31][3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33][34]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5][3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

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赏析与点评“天地不仁”是就天地的无私无为来说的。先前的人,总以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有个主宰者驾临于其上,并且把周遭的一切自然现象都视作有生命的东西,儿童期的人类,也常以自己的影像去认识自然、附会自然。人类将一己的愿望投射出去,人格化自然界,因而以为自然界对人类有一种特别的关心和特别的爱意。老子反对这种拟人论(Anthropomorphism)的说法,强调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并以此说明统治者须效法自然的规律,任凭百姓自我发展。“天地不仁”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引申。注释[30]天地不仁:天地无所偏爱。指天地只是物理、自然的操作,并不具有人类的感情,万物在天地间循着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并不像有神论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爱顾或嫌弃。[31]刍狗:用草扎成的狗,作为祭祀时使用。[32]圣人不仁:圣人无所偏爱,指圣人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33]橐(tuó)钥(yuè):风箱。[34]不屈:不竭。[35]言:指声教法令。多言:指政令繁多。数:通“速”。[36]守中:持守中虚。道家重视“中”的思想,如庄子讲“养中”,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讲“平衡”。六章

本章导读

本章用“谷”、“神”、“玄牝之门”、“天地根”来形容和描述玄虚的形而上学之道,“谷”象征道体的“虚”状,“神”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玄牝之门”、“天地根”说明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说明道体实存,道孕育万物而生生不息。[37][3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39][40]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虚空的变化是永不停歇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作用无穷无尽。注释[37]谷:形容虚空。神:形容不测的变化。不死:比喻变化的不停歇。[38]玄:幽深不测。牝(pìn):生殖。玄牝:微妙的母性,指天地万物总生产的地方。整句形容道生殖天下万物,整个创生的过程却没有一丝形迹可寻。[39]绵绵若存:永续不绝。绵延不绝好像永远存在着。[40]不勤:不劳倦,不穷竭。

七章

本章导读

老子从天地的运作不为自己论证统治之道。在位之人,往往一逞自己贪私的心念。老子理想的统治者必须懂得谦退之理,不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头(“外其身”),自然能赢得大家的爱戴。不优先考虑自己的利害(“后其身”),自然能实现他的精神生命。[4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42]生。[4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44]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他们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

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反而能够成就自己。注释[41]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运作不为自己。[42]长生:长久。[43]后其身而身先:把自身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大家的爱戴。[44]成其私:成就自己。

八章

[4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46]道。[47][4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49]能,动善时。[50]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更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冷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赏析与点评[51]“上善若水”,河上公注为“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是印度、西方和东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陈荣捷指出:“初期的印度人将水和创造连接在一起;希腊人则视之为自然的现象;古代中国的哲学家,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则宁可从中寻得道德的训示。”水柔顺、处下、利万物而不争的特性为老子所吸取,被视作人民应该追寻的完善人格。注释[45]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46]几:近。[47]渊:形容沉静。[48]与:与别人相交相接。[49]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50]尤:怨咎。[51]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影响较大。——编者注九章[52][5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54]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55][56][57]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

富贵而骄,自取祸患。

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于自然的道理。

赏析与点评“功遂身退“的“身退”并不是引身而去,更不是隐匿形迹,是“欲其功成而不有之耳”(王真语),“身退”是敛藏,不表露,老子要人在完成功业后,不把持,不占有,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对位禄的贪慕往往容易让人恃才傲物,自取祸患。比如李斯做秦国宰相时集富贵功名于一身,显赫不可一世,然而终不免做阶下囚。当他临刑时对他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庄子最能道出贪慕功名富贵的后果。当楚国的国王要聘请他去做宰相的时候,他笑笑回答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祀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老子提倡“功遂身退”也并不是要人做隐士,只是要人不膨胀自我。陈荣捷说:“虽然隐士时常借用道家的名义,但道家的生活方式却不是隐士式的。退隐的观念即使在儒家思想中,也不全然匮乏,孟子即说老子之道是‘可以退则退’。”注释[52]持而盈之:执持盈满,含有自满自骄的意思。[53]已:止。[54]揣而锐之:捶击使它尖锐,含有显露锋芒的意思。[55]功遂:功业成就。[56]身退:敛藏锋芒。[57]天之道也:指自然的规律。十章

本章导读

本章着重在讲修身的功夫。一个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集气到最柔和的境地,洗清杂念,摒除妄见,使心境处于静定的状态,观照内心的本明,最终使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臻于和谐的状况。但老子所讲的修身功夫又与瑜伽术有所不同,瑜伽的目的在于超脱自我和外在的环境,老子重在修身,修身之后乃推其余绪而爱民治国。[58]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59][60]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61]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62][63]天门开阖,能为雌乎?[64]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5]。)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结聚精气以致柔顺,能像婴儿的状态吗?

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

感官和外界接触活动,能守宁吗?

通晓四方,能不用心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而不占有,畜养而不依恃,导引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注释[58]载:助语词。抱一:合一。魂和魄合而为一,即合于道。[59]专气:集气(concentrate the vital force)。[60]能如婴儿乎:指能如婴儿之精气充和吗?五十五章“精之至也”、“和之至也”是对婴儿之精充气和的描述。此处是指通过“专气致柔”的修养功夫方能达到彼境界。[61]玄鉴:一本作“玄览”,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62]天门:喻感官。开阖:即动静。[63]为雌:即守静的意思。[64]无知:王弼本作“无为”。[65]以上五句重见于五十一章,疑为五十一章错简重出。十一章[66][6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68]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69]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的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糅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的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赏析与点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有”、“无”与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不同,第一章的“有”、“无”是就超现象界、本体界而言,而“有”在这里指实物,“无”是对“有”的否定。一般人只注意到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老子在本章通过车、器、室三个例子,说明车轮中空的地方可以转轴,车才能行驶;器皿中间空虚,才能盛物;屋室中空,才能居住。从而总结指出“无之以为用”。老子意在说明:一、“有”、“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二、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为一般人觉察而已。注释[66]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这个数目取法于月数(每月三十日)。毂(ɡǔ):车轮中心的圆孔,即插轴的地方。[67]无:指毂的中空之处。[68]埏(shān):和。埴(zhí):土。埏埴,和陶土做成饮食的器皿。[69]户牖(yǒu):门窗。十二章[70][71][7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73][74]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75][76]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饫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赏析与点评“为腹不为目”,“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为腹”即建立内在恬淡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旋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益空虚。特别是上层阶级,如果寻求官能的刺激,流逸奔竞,淫逸放荡,心灵激扰不安,则会给社会带来种种弊害。所以老子唤醒人们,要大家务内而不逐外,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注释[70]五色:指青、赤、黄、白、黑。目盲:喻眼花缭乱。[71]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耳聋:喻听觉不灵。[72]五味:指酸、苦、甘、辛、咸。口爽:口病。爽,引申为伤、亡,喻味觉差失。[73]驰骋:纵横奔走,喻纵情。畋:猎取禽兽。心发狂:心放荡而不可制止。[74]妨:害,伤。行妨:伤害操行。[75]为腹不为目:只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为腹”,即“实其腹”、“强其骨”。“不为目”,即“虚其心”、“弱其志”。[76]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足的生活。十三章[77][7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79]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80]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自己的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

什么叫作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乃是下等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得惊恐慌乱,这就叫作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什么叫作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祸患,乃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

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赏析与点评“宠辱若惊”,在老子看来,“宠”和“辱”都是对人尊严的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得宠何尝不是被剥夺了人格的独立完整。得宠者的心理,总是感觉到这是一份意外的殊荣,既经赐予,就战战兢兢地唯恐失去,于是在赐予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因而自我的人格尊严无形地萎缩下去。若是一个未经受宠的人,那么他在任何人的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完整。所以说,得宠也是卑下的,并不光荣(“宠为下”)。一般人对于身外的宠辱毁誉,莫不过分重视,就像如临大患一样,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毁誉远超过了自己的生命。老子提醒大家将注意力从外在的荣辱转移到“身”上,要人贵身就像关注大患一样。注释[77]宠辱若惊:得宠和受辱就使人惊慌。[78]贵大患若身:重视身体一如重视大患。[79]下:卑下的意思。此句一本作“辱为下”,一本作“宠为上,辱为下”。[80]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说大患是来自身体,所以防大患,应先贵身。老子说这话含有警惕的意思,并不是要人弃身或忘身。老子从来没有轻身、弃身的思想,相反,他却是要人贵身。

十四章

本章导读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老子说“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既没有形体,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超越了人类一切感觉知觉,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是一个超验的存在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81][82]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83][84][85][86]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87]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88][89][90]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可究诘,它是浑然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追随它,看不见它的后面。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叫作道的规律。注释[81]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道”。[82]致诘(jié):究诘,追究。[83]皦(jiǎo):光明。[84]昧:阴暗。[85]绳绳兮:形容纷纭不绝。[86]复归于无物:与第十六章“复归其根”的意思相同。复归,即还原。无物,不是一无所有,是指不具任何形象的实存体,“无”是相对于我们的感官来说的,任何感官都不能知觉它(“道”),所以用“无”字形容它的不可见。[87]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88]有:与第一章的“有”不同,这里的“有”不是老子的专有名词,而指具体的事物。[89]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90]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