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21:39:5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

1.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思辨期(社会心理思想早期积累阶段)

1.中国古代的社会心理思想(1)孔子—提出了判断人的善恶的社会知觉思想,认为了解人不仅要直接观察人的言行,还要依据不同性质群体对某人的相反评论来做出判断。(2)诸葛亮—提出“知人”的七种方法。(3)老子—认为人的内心与外部表现存有复杂关系,并对如何判断人性进行过种种论述,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4)古代军事方面有关士气和策略的论述。如尉缭子的“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和孙子有关用兵的“诡道”。

2.西方的社会心理思想(1)古希腊的柏拉图是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思想家,其理论要点如下:

①宇宙是有理性的,人类灵魂的一部分是纯粹理性,而另一部分是无理性的,包括人的意志和欲望。当理性、意志、欲望各司其能,相互制约,人的生活就会幸福,达到至善。

②政治理想。社会上有许多阶级,受过哲学训练的哲学家或君主,代表理性;军人代表意志;农业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商人代表低级的欲望。人们各司其能,社会就是一个完善的“理想国”。

柏拉图依据自己的心理学思想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设想,是西方社会心理学思想的一种“始创”。(2)柏拉图之后还有许多哲学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如亚里斯多德提出“人是社会性动物”和“人有社会需求”等主张。(二)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

1.社会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2)技术的革新与科学的进步;(3)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2.民族心理学和群众心理学的发展(1)心理学中的民族心理学

①1824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先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他否认心理内容的客观来源和心理本质的可知性,因而无法解决个体心理的社会性以及种种社会心理问题。

②1859年,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斯汤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他们要求从心理学方面去认识民族精神的本质,揭示其活动的规律。

③冯特在1863年首先阐述与发展了民族心理学的思想。他认为心理学应由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实验学科,后者是经验学科;对于高级心理过程及人类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精神过程应当用经验描绘方法去进行分析研究。

尽管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结论都存在问题,但它提出了在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某些左右个体意识的群体心理的东西,应采用不同于实验的其它方法来加以研究,这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产生颇有影响。(2)社会学中的群众心理学

①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在1838年首先使用“社会学”一词,认为要达到改造社会与组织社会的目的,就必须去认识社会规律,就需要通过实证(科学观察和经验)的方法去建立社会学。

②塔尔德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他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一个发明、模仿、冲突和适应的过程。其1898年出版《社会心理研究》是最早以社会心理命名的社会学书籍。

③法国社会学家德克海姆认为社会学要研究的是独立于个人之外的一种社会事实或“集合表象”,它带有外在性与强制性,有其社会原因。这个主张对后来社会学倾注于研究群众心理有一定影响。

④勒邦认为人的任何聚结都是“群众”,它主要是一种“感情现象”。群众是无秩序、混乱、盲动的,因此需要有“领袖”,然而领袖人物又往往有迎合心理。为了解决群众暴动问题,他主张应对上述现象开展研究。他提出的个人和群众相互作用的命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分别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同时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1)麦独孤的贡献

①理论

麦独孤是本能论者,他认为人类有14~18种主要本能以及与之相应的情绪,各种情绪结合而发展起来就是情操,情操加上理想观念,便产生意志力。本能是社会行为的原因,是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的推动者,也是个人品格与民族特性形成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必须说明个人心理的天赋倾向与能力如何形成社会上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以及这种生活又如何影响个人天赋倾向与能力的发展与表现。

②评价

麦独孤的生物还原主义,虽然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指责,然而他对社会心理学应研究在社会情境下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主张及有关意志的个别论述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如皮亚杰等)都有较深远的影响。(2)罗斯的贡献

①理论

罗斯主张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心理面和心理流。心理面是指人与人之间一致的静态心理;心理流是指人与人之间一致的动态心理。无论是心理面还是心理流,都是个人与其周围社会的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有两种情况:社会优势和个人优势。

罗斯的《社会心理学》注重对风尚、习俗、暗示性、模仿性、群众与暴众心理的阐述,以及关于冲突、讨论、调停、舆论、谣言等现象的探讨,并强调对群众行为的控制方法。

②评价

罗斯的研究偏于经验总结与描述,但其注重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倾向,主张社会心理学应研究群体心理和人际心理相互作用的现象,以及建构独树一帜的学科体系,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颇有影响。(三)实验期(社会心理学成熟与独立发展阶段)

20世纪初期是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并独立发展的时期。

1.历史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伴随经济危机和大量社会问题,这为社会心理学开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2)行为主义与格式塔理论等心理学流派在这一时期兴起,它们采用实验方法建立实证学科的设想促使社会心理学家为克服方法论上的缺陷而展开实验研究的尝试,结果引起了这门学科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2.先驱者的思想(1)特里普利特关于群体共作与个体独作的实验第一次表明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2)德国人默德于1920年在莱比锡首次出版《实验群体心理学》,提出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群体对其成员思想、感情、行动的影响,并介绍了群体效应实验,并得出态度是影响社会助长作用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的结论。(3)奥尔波特受到默德等的影响,在哈佛大学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团体效应的实验。他收集了许多实验材料,于1924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教材,被看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对促进社会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起着颇大的作用。(4)1931年,两位墨菲(G·Murphy & L·B·Murphy)把近期对社会心理学所作的许多研究汇集起来,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大大推动了社会心理学向更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3.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独立学科。在编译著作与研究方面均有成就。如1944年孙本文出版了大学教科书《社会心理学》,在详尽介绍西方研究与联系中国实际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20世纪50年代,受前苏联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停顿了较长一段时期。70年代后期,其合法地位才得以确立。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社会心理学被正式列为要加强研究的学科。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成立。此后,全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引进或翻译了许多国外社会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开展了各种研究并编写出版了许多社会心理学著作。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分歧与争议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如下:

1.主张研究社会生活和群体中人际互动的心理共相;

2.主张研究个体怎样在社会情境或因素影响下产生各种心理及行为;

3.避开了个体或群体,心理或行为,主张研究社会相互作用。(二)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它所要研究的是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1.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

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包括各种群体中的决策性行为、建树性或破坏性的重大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中种种人际交往和相互影响的习见行为。(2)社会心理(social mind)

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是社会原因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复杂而多样的中介环节。(3)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关系

①社会行为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是内隐的,主观存在的;

②有时社会心理活动并无或不立即有社会行为表现,而有的相似社会行为则是由多种心理活动引起的,还可能是真实社会心理的伪装;

③社会行为是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社会心理则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1)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主观映像。个体具有的社会心理是个体与现实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引出的行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2)群体心理

群体中存在着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普遍存在于全体或大部分成员头脑中,反映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共同心态或占优势的心理倾向。(3)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关系

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不存在个体心理也就不会有群体心理;群体心理作为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也不断制约与影响着个体心理。

3.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

社会交互作用是指人和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及社会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交往更多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接触,以及由此形成或潜在其中的人际关系。社会交互作用不限于人际相互作用,还包括人与群体,以及两者与结构性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影响。

社会交互作用与社会心理活动极为密切,但社会交互作用只是社会心理活动的前提条件或结果表现,它本身并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或主要的对象。(三)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与社会学的关系(1)共同点

①研究的都是社会现象。

②都是从社会问题中寻找课题,而且在研究时虽着重于分析微观的心理机制,但也不能离开对宏观社会环境与条件的考察和无视它们的影响。(2)差异性

①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有所不同。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生活中全部的客观事实;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仅仅是社会生活中部分事实及其主观表现。社会学要研究社会中成体系的各种意识形态及其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只对与形成个人或群体意识形态有关的、或受某种意识形态影响而流散于群众中的一些不系统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

②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各有所侧重。社会学着眼于宏观社会及大群体活动趋势的了解与剖析,重视社会调查与文献资料分析法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则侧重于用实验法(尤以现场实验与模拟实验)探察微观方面的现象。

2.与心理学的关系(1)与心理学的联系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它和心理学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研究社会心理学必须具备心理学的知识,它的成果也将丰富整个心理学的内容。(2)与普通心理学的区别

①普通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个体(包括动物)的心理活动;而社会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个体在交往中产生特有的心理现象,而且要研究群体中的共同心理现象及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②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形式时把它视为头脑的机能,探讨它和生理活动规律的关系;社会心理学侧重研究社会心理如何受人际关系及群体环境等的制约,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

③普通心理学在研究中更多地运用观察与实验室实验方法;而社会心理学则不仅要采用现场实验与模拟实验,还要利用档案研究、问卷调查和现场研究等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

1.客观原则(objective principle)

客观原则又称实事求是原则,即按照事物的实际表现(即客观指标)去揭示其内在的本来面目(本质、结构、联系与规律等),而不加任何主观臆断或歪曲。

2.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the principle of macrocosm and microcosm unification)

社会心理涉及两种社会生活领域:广大社会和具体社会小群体。前者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后者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在研究社会心理学现象时,既要着眼于微观的群体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宏观社会的一些影响。

3.交往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人不是单独地与环境发生关系,而是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或组成一个相互交往的群体通过活动跟环境发生关系的。因此在研究任何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时,必须在交往和活动过程中进行动态研究。

4.人道原则(humane principle)

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不能做损害被研究者心身的事,应是为了利人的目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有益于人的手段,并力求达到促使社会健全发展的结果。(二)几种主要的具体方法

1.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1)定义

实验法指为了验证或考察几种因素(或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而设置一定的情境,对其中大部分因素加以控制并操纵某一因素,以观察其影响是否引发或导致预定的结果,并用各种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得出客观的结论。(2)组成及设计模式

实验法由三部分组成:对自变量的操纵、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和对因变量的观察记录。实验设计通常采用下列模式:

R表明随机指派,O、O、O表示前测,X、X表示不同操纵的1351自变量,O、O、O表示后测。246(3)分类

①实验室实验:在专门的实验室内进行,一般均可借助各种仪器而取得精确的数据。但是实验室实验具有很大的人为性,往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

②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4)评价

①优点:设计严密,有数量作依据,统计分析严格,结果可以任人重复检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②局限:如有些社会心理现象是不能或难以操纵的,无法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

2.非实验法(nonexperimental method)(1)定义

非实验法也称相关法,是确定两种或多种现象(或变量)在变动中是否存在着关联以及有多大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相关法首先要设法取得两种或多种现象的足够变量(n>30),然后通过一定的公式求出相关系数r。

相关系数r的含义:r=0代表两者不相关;0<r≤1代表正相关,即表示两变量都会同时发生增或减;-1≤r<0代表负相关,即表示一变量增加,另一变量减少。在社会心理学中,相关系数在0~0.2之间,被认为是弱相关;0.2~0.5为中等强度的相关;超过0.5则被认为是强相关。(2)几种主要的方法

①档案研究(archive studies)

档案研究是指依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有资料,通过分析找出某些现象(社会事实与社会心理)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优点:

a.它是一种不被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方法,因此不存在被试意识到自己有被研究而产生的心理干扰。

b.它使一段时期内社会心理趋势的估计、对往事的追溯与探源、对若干课题研究的跨文化比较成为可能。

c.它有助于某些假设的检验,有时也能提供因果关系的线索。

缺点:

a.难以得到充分而足以检验假设的材料,而一些材料也可能包含编者由于偏见所造成的歪曲性内容。

b.工作量大,耗时耗资多。

c.分析有赖于分析者抽样的方法和抽象、概括及发现的能力,否则难以得出一般性结论。

d.由于社会现象的多因性,用相关法得出的结论只能表明两种现象有无关联,却不能说明它们是否为因果联系。

②现场研究(field studies)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现场研究通过观察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现场研究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环境。

缺点:

a.它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③模拟研究(simulation studies)

模拟研究指仿照社会设置类似的情境,而后考察被研究者在其中所引起的心态和行为变化,并找到某些规律的方法。

优点:

模拟研究通过巧妙的模拟对客观环境中难以参与控制或操纵的社会现象,使研究成为可能,并对其中的心理与行为机制获得更多的理解。

缺点:

a.模拟研究是在人为的环境中进行的,被试知道自己是在被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意识本身将不同程度地影响被试心态与行为的真实表现。

b.模拟研究对变量的控制与操纵不十分严格,所得的结果只能是建议性的(表明几种因素有关),而不可能是结论性的(或说明因果关系)。

④其它非实验法

其它非实验法主要有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s and surveys)、个案研究(case studies)、评估研究(evaluation research)等。(3)评价

非实验法不像实验法那样可以严格控制与操纵条件并精确地测定心理水平与行为,从而对某些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明确判断并证明或推翻理论假设。但许多历史趋势或宏观社会现象是无法采用实验来探讨的,运用非实验法则能摆脱人为性、多方面地展开探索,并为构成理论假设准备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非实验法是不可替代的。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从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来看,本门学科与人类社会实践、科学进展有何关联?

答: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思辨期、经验描绘期和实验期。从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这三个时期来看,它是伴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1)在思辨期,也就是在哲学中出现并积累社会心理思想的阶段,正是人类社会的古代时期。人类社会一开始便伴随有许多的社会心理现象,如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恐惧而形成宗教,而宗教又被用来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等等。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人类社会实践水平较低,对自然和社会的哲学解释相对简单朴素,而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最初提出则是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先验论哲学观点。这个时期里,中外很多思想家都提出过许多著名的社会心理思想,虽然这些主张与论述有的颇为深刻甚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相对来说依然是较为零散和思辨性的。(2)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这个时期也就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经验描绘期,是社会心理学孕育并产生形成最初学科形式的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历史背景为:

①从17世纪的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权,经过l8世纪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时期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高速的发展,为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厚的社会基础。

②革命与生产力的解放,推动着技术革新与科学进步,如自然科学出现了三大发现:动植物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从而也推动着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也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条件。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的骤增所引起的道德、犯罪与竞争等问题,工商业与贸易的发达所引起工人管理、了解消费者需求等问题,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起伏要求统治者了解舆论、群情和找到协调劳资关系和对付骚动的办法等。这样的社会现实也比较迫切的寻找合适的解决措施,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产生成为了必然。(3)20世纪初期是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并独立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重要的历史背景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未受破坏而得到迅速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伴随出现经济危机和产生大量失业、罢工等社会问题,这样的现实情况为社会心理学开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

②行为主义与格式塔理论等心理学流派在这一时期兴起,特别是它们采用实验方法建立实证学科的设想很具吸引力,从而促使社会心理学家为克服方法论上的缺陷而展开实验研究的尝试,结果引起了这门学科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迅速,不仅研究成果累累,方法众多,课题广泛,且有许多发现,而且形成了众多新领域、新理论和学派。这也与人类社会实践水平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伴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争论?为什么会发生争论?争论的意义何在?你是否同意本书的看法,请说出理由。

答:(1)人们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观点如下:

①主张研究社会生活和群体中人际互动的心理共相。西方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主观方面”的学科;“研究社会现象中的静态心理,如文化、信仰、风俗等和动态心理如工潮中的群情,战争中的人心慌乱以及迷信蔓延时的心态等”;或“研究社会群体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功能所包含心理因素”。

②主张研究个体怎样在社会情境或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各种心理及行为。相当多的西方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应“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下产生社会行为的动机、情操与意志力,以及它们如何形成社会上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研究与各种社会刺激相关联的个体的经验与行为”;“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设想的或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研究个体受社会情境所影响的方式。

③此外,也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避开了个体或群体,心理或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2)争论的原因

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总是遵循一种内在逻辑的。人们先依据社会实践的需求展开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就有人出来加以综合、系统化或建构学科体系,并试图界定其研究范围与明确其对象;接着又有许多人遵照学科规定开展研究,随着研究问题的扩大或缩小以及学科的进展,它又会引起学者们更深入而细致的思考、争议或达成共识。(3)争论的意义

界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一门学科是否有独立存在的权利、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边缘学科)及研究领域的宽窄范围和重叠等问题,如果不明确,就会影响科学发展的速度与前景。因此,很有必要予以探讨和加以确定。

循环往复的争论与分歧,可以使人们对学科对象的认识由不全面而渐至全面,由相对真理逐步接近绝对真理,这大概也是社会心理学对象争论不断出现的一种必然性。(4)本书作者的看法

依据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求,依据科学分工的要求和本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看成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它要涉及但不专门去研究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如社会结构、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动力等现象;它也要涉及但并不专门去探讨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生理机制及产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它所要研究的是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5)针对本书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略)

3.用实验法与相关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各有何种利弊?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先进,应如何去加以改进和运用。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4.请结合本学科的学习,半年内选定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小题目,完成实验研究的设计。

答:略。

1.3 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答案】A【解析】B项是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C项是哲学思辨阶段的特点。

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的学科。[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情感【答案】B【解析】F·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心理学取向,如同心理学家在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中将人的心理分为内隐的意识和外显的行为一样。他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3.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经验描述阶段

D.实证分析阶段【答案】C【解析】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4.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是(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B.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C.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

D.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解释社会互动【答案】B【解析】B项是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侧重于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A项是艾尔乌德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C项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对社会心理学做出的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D项也是侧重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5.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现实

B.宏观

C.想象

D.隐含【答案】B【解析】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6.实验法与观察法相比,前者的外在效度是(  )。

A.高的

B.中等的

C.低的

D.相差不大的【答案】C【解析】实验法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较好的内在效度,而外在效度则较低。

7.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可能的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这种方法称为(  )。

A.有结构式谈话法

B.结构问卷

C.访谈法

D.问卷法【答案】B【解析】结构问卷中,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备选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最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无结构问卷中,问题虽然是统一的,但未给予任何选择答案,被调查者可自由作答。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8.关于社会心理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B.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C.心理学和社会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

D.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答案】D【解析】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二、多项选择题

1.问卷法的主要特点是(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标准化程度高

B.成本低

C.收效快

D.可以直接收集数据【答案】AC【解析】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称为问卷法。问卷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其特点为,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二是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逻辑分析时期

B.哲学思辨时期

C.实证分析时期

D.经验描述时期【答案】BCD【解析】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通常可以分为(  )。

A.社会认知

B.社会行为

C.群体心理

D.民族心理学系【答案】ABC【解析】社会心理学研究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群体心理三个领域。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概念、自尊、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偏见、舆论与谣言等;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从众与服从、侵犯与利他、行为归因等;群体心理包括人际关系、沟通、人际吸引、群体凝聚力、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等。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有(  )。

A.保护被试的原则

B.被试退出研究的自由的原则

C.不得和被试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的原则

D.征得被试同意的原则【答案】ABCD【解析】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包括:①在制定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②不得和被试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③研究前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的同意;④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⑤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⑥对被试的资料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同意。

5.问卷设计的适度规模原则包括(  )。

A.针对特定问题展开

B.问题不要太多

C.避免出现歧义

D.面不要太广【答案】ABD【解析】问卷设计的适度规模原则包括:问卷设计时,尽量针对特定的问题展开,不要牵涉面太广。如果问卷过长,问题太多,会引起被调查者的疲倦甚至反感。

6.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包括(  )。

A.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

B.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

C.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

D.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答案】ACD【解析】无法找到材料验证研究出发点的假设,这是档案研究法的缺点之一。

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2.1 复习笔记

一、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联结理论/强化理论)

1.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

2.理论要点

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1)桑代克的主要理论

桑代克进行了饿猫逃出迷笼实验,并提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

①练习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可得到加强,即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

②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所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

③准备律。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2)斯金纳的主要理论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并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S型的条件作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了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

3.应用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使用联结理论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二)模仿论

1.代表人物:米勒、道拉德

2.理论要点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

3.应用

模仿论被用来解释儿童的社会行为和谈论的习得、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三)社会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

2.理论要点

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1)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①对信息的注意;

②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即转换成意象和言语符号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③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

④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2)观察学习论相比联结说的新进展

①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加以区分。观察学习论指出,人们通过一次观察常常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表象或符号,但不一定即刻表现在行为中,而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诱因条件下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

②发展了“强化”的概念。观察学习论认为行为学习在最初时需要有外部直接或瞬时的强化,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这种外部强化就不再是必要的手段;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常起着更大的作用。(3)班杜拉的环境(E)、人(P)和行为(B)的交互决定论班杜拉指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三者是交互决定的。

3.应用

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如电视节目的消极影响等现实问题。(四)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

1.代表人物:霍曼斯、阿当斯和沃尔斯

2.理论要点(1)客观上存在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和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并避免痛苦的倾向。(2)人的社会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3)分配公平原则。阿当斯、沃尔斯特等进而将其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ies)。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在双方交往中,人们会权衡自己的收支与对方的收支,采取各种行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3.应用

由社会交换理论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等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二、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1.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

2.理论要点

该理论主要包含知觉组织原则、同型论、顿悟学习理论、心理和行为的场论思想等,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而做出的。任何一种环境必须通过人有组织的相关的认知活动才可能引起行为反应。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是认知活动方面。(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1.代表人物:勒温

2.理论要点(1)场论

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心理环境)和P(person,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life space of person,简称LSP),也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勒温提出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2)群体动力学

勒温把B=f(P,E)=f(LSP)的公式推广到群体过程。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的制约。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单独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凝聚力使个体的动机更容易偏向群体的目标。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去改变个体要容易;而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是指人只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观点或态度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认知相符理论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一致性理论(和谐理论)

一致性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理论。(1)代表人物: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2)理论要点

①信息源和信息对象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的关联:

a.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则无需改变原态度;

b.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负向关系),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快,会产生内部动力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改变态度方向或降低程度):

c.人若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也能使人感到冲突或不快,人的内部动力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

②态度调整的特点:

a.人调整态度的过程是迅速完成,可以不被明确意识到:

b.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也涉及它们的强度:

c.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所以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

2.认知—感情相符理论(1)理论要点

认知—感情相符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有关信息影响着对此人或事物产生的情感。因情感改变而使认知有所改变,是人倾向于去减少不平衡的一种措施,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2)评价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整体上很少涉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等。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则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3.其他认知相符理论

其他认知相符理论包括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58)和纽科姆(T·Newc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海德和凯利(H·H·Kelley,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等。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 theory)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始并由阿德勒、荣格等众多心理学家推动形成,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

1.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性潜力“里比多”驱使人去追求快感。本能欲望常不为社会习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相容,因此必须去适应现实,服从现实原则。当本能欲望与规范发生冲突,欲望常被压抑而成为被遗忘的“无意识”,但它仍对人发生影响,如表现为变态或失常行为。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它寻求满足本能欲望冲动的途径,并调节无意识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2.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1)本能理论

人有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死亡本能——表现为求杀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向内表现时成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2)人格结构的理论

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①本我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它们不断发出冲动要求得到满足。本我通过自我,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去找到对象物。

②自我是意识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而且也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而去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

③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自我理想是习俗要求与社会规范教育的产物,是用来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是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内心的惩罚。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个人因此能够良好的适应周围环境;若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人在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

3.阿德勒的向上意志—补偿说

此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性,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的内驱力。人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而产生自卑感,就可能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感并设法努力改变,还有可能因此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形成特定的人格;但也常有消极作用。

4.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众多的质疑和批评,原因在于它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而没有考虑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但它对潜意识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有许多启发。(二)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中的社会学派别

新精神分析学派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和埃里克森等。

1.卡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1)理论要点

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

如果儿童早期经验中的基本焦虑没有摆脱,就会发展成为神经性焦虑,导致许多防御策略的使用和“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的出现,在掩饰自我的过程中,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引起新的焦虑。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因此霍妮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是可防治的。

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的因素。(2)评价

霍妮的理论觉察到畸形社会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影响,并且抓住焦虑这个中心概念来阐述社会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重视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失常行为治疗的乐观主义态度,是精神分析论的一种积极的进展。其理论的不足在于仅仅看到社会敌对性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忽视了社会变革使人类互助合作成为现实的动力作用。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1)理论要点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认为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括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

①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

任务: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则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种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不信任感,即怀疑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亲或母亲式的抚育者。

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儿童开始进行各种运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自己支持与引导行为,产生了主动性。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并得到家庭的支持,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如果受到过分质疑和指责,就会产生内疚感。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影响儿童最多的是家庭。

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④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

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

埃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⑤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

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青年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个人同一感。青年能否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综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自我”整体对于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非常重要,不然会产生同一性混乱。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

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岁~30岁左右)

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人们开始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并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还包括友谊、与人合担任务、相互关怀等。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⑦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

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和后几代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世界表现关心和操心;另一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

⑧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

任务: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2)评价

埃里克森的理论从心理-社会的新角度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阶段矛盾,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感”的概念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社会危机颇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