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素质教育文库:心理健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23:19:44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素质教育文库:心理健康

新版素质教育文库:心理健康试读:

内容提要

当孩子长期沉默寡言、独处抑郁的时候;当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女儿因一次考试不很理想而服毒自杀的时候;当孩子以割破手指来抵制父母强迫弹钢琴的时候;当几个学生离家出走的时候;当孩子刻板地重复一个无意义的动作,明知痛苦而又不能自制的时候;当孩子无法与人正常交往的时候,你除了着急——怎么办呢?抱怨和伤心——我辛辛苦苦地、把所有的心血都给了他,他竟这样对我;无奈——咳,现在的孩子就这样,管不了;恼怒——太不像话了,加倍惩罚;妥协——我可都是为了你好;甚至忧伤——我怎么出了这么个孩子(学生)……之外,你还想过什么?

一个人是一个宇宙

——致家长和老师

当孩子长期沉默寡言、独处抑郁的时候;当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女儿因一次考试不很理想而服毒自杀的时候;当孩子以割破手指来抵制父母强迫弹钢琴的时候;当几个学生离家出走的时候;当孩子刻板地重复一个无意义的动作,明知痛苦而又不能自制的时候;当孩子无法与人正常交往的时候……你除了着急——怎么办呢?抱怨和伤心——我辛辛苦苦地、把所有的心血都给了他,他竟这样对我;无奈——咳,现在的孩子就这样,管不了;恼怒——太不像话了,加倍惩罚;妥协——我可都是为了你好;甚至忧伤——我怎么出了这么个孩子(学生)……之外,你还想过什么?

你是否想过:造成今天令你伤心、恼怒、无奈的孩子的也许正是你呢?你正是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杀手”呢!

也许你会反问乃至反驳:我怎么能是杀手——孩子是我的孩子、学生是我的学生,我能希望他不好吗?我成日价辛苦、操劳,图什么?不就是图他有出息、长大成人嘛!我是好心的呀!

这,我不否认——任何人都会相信,连同孩子也知道。但,你想过没有:你认为的“为他好”,在孩子看来是否是“为他好”?

你是你,你是成人;而孩子是孩子——孩子有他自己的世界:

一个人是一个宇宙,前人早就说过,每个儿童都有各自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为了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准备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所需、所想,摒弃成年人的好恶成见,帮助孩子实现他自己,舍此无它。

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学、文学名著《爱弥儿》的开篇便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力主采用自然的方法、顺着儿童的天性进行教育。也许你会指责他的极端放任,但又何尝不是这样?刚出生的智力正常的儿童,哪个不天真、活泼、可爱?而渐渐长大,尤其入学后,有的变得孤僻、暴戾不听话,难道不是成人使然吗?卢梭无疑告诉我们:理解儿童、尊重儿童,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这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成功、使每个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宝。

早有罗森塔尔的心理学实验支持了这一观点,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传古代的塞浦路斯岛有位俊美的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精心雕刻了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都含情脉脉地迷恋“她”,精诚所至,少女真的活起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现实的生活中,同样也有类似的事,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希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从1至6年级中各选三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煞有介事”地作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在老师的意料之中,有的却不然。对此,罗森塔尔作出相应的解释:“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基础。”并叮咛不要把名单外传。8个月后他俩又来对这18个班进行复试。结果是,他们提供的名单里的学生成绩增长比其他同学快,并且在感情上也特别丰富。

原来,这是一项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所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机的。他俩通过自己“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调动了教师独特的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

如果我们把教师的爱导致学生智力、情感、个性上的顺利成长叫做罗森塔尔正效应,那么教师的嫌恶、忽视与贬损将导致学生智力的衰退、精神的痛苦、情感的畸变及心理障碍就叫做罗森塔尔负效应。这说明,期望和爱在孩子的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中如此,家庭中父母的期望和爱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作用?

家长和教师了解了这一原理,如何去践行?

当平常马虎,总不能得高分的孩子,偶尔得了高分,兴高采烈地告诉你的时候,你冷冰冰地扔来一句:“不是抄的吧?”或者,“瞎猫撞上死耗子,有什么可张扬的?别翘尾巴!”你想想,孩子的心里会是怎样的一种滋味?长此以往,如何能与之沟通?而倘若你拍拍他的脑袋,给几句鼓励,他又会怎样?

当孩子不慎把书包、车子等丢了的时候,一顿打且不说,以后揪住这个小辫子不放,反复唠叨,怎能不使孩子形成过分谨慎、刻板的强迫人格?

发现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交往稍多一些,便认为是谈恋爱,“好心地”棒打鸳鸯,在公众场合损伤两位同学的自尊心,“让他们抬不起头”。老师,你想过没有:对异性的好奇是中小学生极为正常的心理,是堵截,还是疏导,大禹治水的经验早就告诉了我们。再说,两个学生接触多些,就是谈恋爱吗?你这一“打”,会给学生造成怎样的心理影响?

当学生写错了某个字,罚写100遍,这种惩罚意义何在?学生偶有调皮行为,便予以体罚,连同其家长一起贬损,学生能不对学校产生恐惧吗?

……

父母望子成龙、成凤心切,完全可以理解,但因种种原因而对自己的现状不尽满意,试图通过孩子予以补偿的心理又何尝不在起决定作用?而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模式发展时,就责打、抱怨。

老师希望学生成绩好,有发展,无可非议,但又有多少老师为了获取职称、待遇、名誉等个人功利,而将一些所谓的“差生”拒之班级之外,甚至不让其参加考试……

这些老师和家长,是否想过:你们说是为了孩子,实际上又哪里不是为自己呢?——自己的名誉、面子、待遇等;又哪里是真正地从孩子出发,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心理学界早有这样的结论:儿童良好的个性、行为模式等在3岁时形成了80%,到12岁时已基本形成(这一研究结论与我们说的“3岁看到老”是一致的)。因而,对幼儿的爱、关心与适当教育又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时,父母和家长应该引起重视,看心理医生,配合其进行治疗十分必要,但在幼儿时便加以关注也必将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作为一名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充满希望,但又不乏担忧——倘若我们的家长和广大教师不能切实地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转变观念的话,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何以能实现?

这是一个关系到每个孩子、每个家长、每位教师乃至每个人的事情。

这是一个关系到民族未来的事情。

这本册子很难包含所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仅撷取儿童中常见的几种典型障碍心理加以阐述,但愿家长和教师能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可能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以期转变观念、予以改正;但愿能使处于郁闷、苦恼之中的青少年朋友尽快告别困惑,重见光明;也愿所有心理健康的儿童能从中吸取点什么,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逐步锻造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完善的你自己。

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教育环境——托起明天的太阳!

愿普天下的儿童都能身心健康地发展!

一、健康心理知多少

什么样的心理叫健康的心理?什么样的叫病态的或变态的心理?我们平常说某个人“神经有毛病、不正常”,或干脆说“那纯粹是变态”等,健康和变态(或有障碍)是否有如黑白一样分明的界线呢?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我国心理卫生专家吴南轩博士提出十项衡量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①乐观;②正视或面对现实;③有理想;④不怀疑——自信信人;⑤自尊尊人;⑥自助助人;⑦控制和发泄情绪;⑧协调态度或要求;⑨富有幽默感;⑩对于一切事物有相当兴趣,觉得一切人都有可取可喜之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脱孟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估价;③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发泄和控制;⑨在不违背团结的原则下,对个人的基本要求能作出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基本要求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还有的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或称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社会适应性良好的人,因而,把适应历程与心理健康列表如右图。

可见,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尽管心理健康的标准说法不一,但有一点需特别指出:心理健康并非是十全十美,反过来说,一时心理或身体的异常也并不就是病态。

自知之明

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个半人半兽的动物,叫斯芬克司,她总是蹲在一座悬岩上,凭借女神缪斯教给她的智慧,向过路人提出各种难题。有一天,俄狄浦斯过来了,他自愿爬上悬岩,解答难题。斯芬克司诡秘地问:“什么动物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在所有的动物中这是唯一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动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少的时候。”俄狄浦斯听到这难题,笑着,好像觉得并不难,答道:“这是人啊!在生命的早晨,人是柔弱而无力的孩子,他用两只手两只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但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杖而行。”

斯芬克司提出的难题,正是我们人类祖先向自身提出的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在寻问自己的这一刻,意味着人类开始了对自我的探索。

我们人类产生之初是这样,那么,对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呢?同样,便是对自我的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早就大声呐喊:认识你自己!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有“自知之明”。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斐德诺篇》中描写到: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师)路遇斐德诺,就和他走出雅典西南城门,到伊里苏河边去散步。伊里苏河水碧波荡漾,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葱葱,汩汩的泉水清洌澄明,清脆的声音和着蝉儿的歌唱。这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令苏格拉底喜不自禁。一旁的斐德诺非常惊奇,他说:“这是传说中风神玻瑞阿斯掠走美丽的希腊公主俄瑞提娅的地方,你信不信?”苏格拉底回答道:“我没有功夫做这些研究,我现在还不能做到德尔斐神谕所指示的‘认识你自己’。一个人还不能认识他自己,就忙着研究一些和他不相干的东西,这在我看来是十分可笑的。”

苏格拉底说得对,一个人只有认识他自己,才能做别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是谁”或“自己是做什么的、什么样的人”(学龄前儿童除外)都不清楚,我们便很难说这个人心理是健康的。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自知”的内容大致包括:自己叫什么,现在的角色(如我是一名小学生,在班级还当个小组长,在家里是爸爸妈妈的儿子,买东西的时候是顾客,过马路时是行人等等);自己的外貌、品行;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憎恶之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和周围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等关系如何,是否愿意与他们相处;自己想追求什么,为什么;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

我们平时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看上去精神不太正常的人站在马路中间比比划划、煞有介事地指挥过往车辆和行人,这就是不自知的一个表现。他把自己当成交警。还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当你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说:“我叫大王”,或者说“我是将军”等。最常见的一类,便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看谁都比自己好,自己没有任何优点,自卑到了极点,而且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能自拔,以致于忧郁、苦闷,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想自杀等。实际上,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一无是处”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学校里被称为“坏孩子”的孩子身上肯定有许多闪光的地方,而“好孩子”也肯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有人主张把自己按照下列四种情况进行审视,并列表:

第一种,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我”,也就是公众的我;

第二种,别人知道而自己尚未认识到的“我”——疏漏的我;

第三种,自己认识而别人并不知道的“我”——隐私的我;

第四种,别人和自己都还没有认识到的“我”,即潜在的我。

如果有这么一张“全面的我”,“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也就一目了然,自然便会有自知之明。不过,这张表不仅仅通过自己一个人绘成,还需要依靠别人的认识与评价来共同完成。

自我同一

这里的同一性是指人在不同的时间内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自我”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昨天的我、今天的我以及未来的我是同一个人。尽管时间的流逝会带来经验的丰富、知识的增多以及形体胖瘦的变化,但仍然是同一个人。

有一则民间笑话“我不见了!”说的是:一个和尚冒犯了当官的,被官府捉了起来,交给一个公差押解到边疆去充劳役。在押送的路上,和尚乘差人喝醉熟睡的时候,开了个机智的玩笑,把差人的头发剃得精光之后,逃之夭夭了。第二天,差人醒来,发现少了一个人。再一摸自己的脑袋,大吃一惊,失声叫道:“和尚在,我不见了!”到了官府,当官的老爷听了诉说之后,拍案判决道:“和尚守法,尚能投案服刑,着令收监看管;衙役失职,中途弃职潜逃,务必捉拿归案。”

我们知道这则笑话是用来讽刺封建社会里官府的昏庸和公差的愚蠢的,但这里的“我不见了”便是典型的自我同一性丧失现象,仅仅因为头发被剃光了,竟然说自己没了的人,能算心理健康吗?

在现实中,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夏天,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晴天里打着一把雨伞,蹲在矮树丛中,与几个蘑菇并排着,边打伞边说:“我是蘑菇,我是蘑菇,我是花蘑菇(他的雨伞是花的)。”一下午连着晚上也不回医院,人们束手无策。一个十分精通的心理医生知道后,默不作声地也拿起一把伞,蹲在他旁边。那位分裂症患者好奇而兴奋地问:“你是谁呀?你干什么?”心理医生答道:“我是蘑菇,我是大蘑菇。”就这样陪他蹲了一段时间后,医生收起伞,起身。患者急忙问:“大蘑菇,你去哪儿?”医生说:“天晚了,大蘑菇回房子里,回家喽!”随后问那位患者:“花蘑菇,你不回家了?”患者被他一问,也高高兴兴地收伞跟着医生回去了。

我们且不说心理医生采用的方法如何高明,仅说这个分裂症患者认为自己是蘑菇,不是人,不能认识自我和理解他人,不能把自我和周围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没有一个同一的自我概念和形象,便不是健康的人格。

良好的人际关系

伟大的卡尔·马克思早就断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外学者曾阐明:人是社会合群动物,最怕孤立与寂寞。我们不也总有“茫茫人群,芸芸众生,知我者几何”的感叹吗?的确,我们无时不处在人群中,在这个“群集”里是否能用友爱、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等积极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在家里,上能敬重长辈、下能关爱小幼;在学校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有集体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在工作单位能与同事融洽相处,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觉得别人很需要我;在邻里、在公共场合,能礼貌待人,举止言行和谐、方正,不惧怕与人交往,不回避与逃遁,一般没有强烈的孤独与寂寞感,不报怨世人不理解自己,而是乐于与他人交往,并能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与亲人形成亲密满足的关系,与朋友休戚与共,为自己、为他人谋幸福。试想,与他人建立了这样一种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表达喜、怒、哀、乐、爱、恶、惧,心情一定不错,尤如日月星辰,即便突然间雷雨交加,但大雨肯定旋即而过,太阳永远是明媚而灿烂的。

但反之,如果一个人极度地害怕见生人,看见人抱头就跑,以至于“躲进小楼成一统,宁愿独自享哀愁”;或者,在集体里,觉得别人都在损害自己,两个同学说悄悄话偶尔看了她一眼,便认为人家背后议论她,说她的坏话,愁苦不堪,以至于几天寝食难安,不想和别人打交道;或者自认为了不起,世上唯我独尊,不能友善待人,制造舆论与矛盾,搅得邻里鸡犬难宁,我行我素,目空一切,更有甚者因母“丑”父“贫”而不认其为父母等等,我们说这些人难免是心理出了问题。

现实中出现了许多障碍人格,无不与人际交往相关联。比如,形形色色的抑郁症、各种各样的恐怖症、无中生有的疑症、惶惶然不能终日的焦虑症、凄凄戚戚的孤独症、四面楚歌的强迫症等等,患者不仅患病后人际关系不和谐,而且大多数人际不和谐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二者互为因果。所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明达的人生观

人生观,辞书上都解释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再具体些说,就是你想怎么活着的问题。你是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地对待一切困难、寻找生命中的快乐,还是怨天尤人、事事不满足、以灰姑娘的心态生活?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都没有得到本人的同意,没有谁在未出世的时候能告诉妈妈、爸爸别把自己生出来。但活着,是我们最基本的人权,任何人没有权利自残。那么,既然活着,何不开开心心地活着呢?我读过一篇散文,挪威·史蒂根写的《心中的太阳》,现转摘于此,我从北极区移民到首都奥斯陆已有多年,但对那极地岁月仍然魂牵梦萦。童年时在极地的生活教我甘于寂寞,勿急功近利;教我勤于思考,勿浅尝辄止;教我以自己的心灵而不是仅仅以自己的五官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

最难忘的是极地的一位盲人。他自身蛰居在海滨的一间小屋里,在常人看来他实在是极其可怜的——唯有一根拐杖可以相依为命,甚至连一条做伴的狗也没有,而他最大的不幸当然是他的失明,这样他就不能够亲身体味光明的变幻和季节的交替了。

然而,这恐怕只是人们好心的揣想。说到人与自然的默契,我还不曾发现有哪几位明眼人能够超越他的。当极夜将尽,太阳快要在地平线上重新绽开笑脸的日子里,人们都会看到他的身影:信步经过大街旁的人行道,而后径直上小山,再沿着山脊,在赤杨林中找到一条通往山巅的小路。然后,他找到一处四际一无遮蔽的所在,面向着南方凝神而望,浑然忘情于对初升太阳的等待。个把小时之后,他又会准确地循原路归来。

要是在一场新雪之后,人们就更容易断定他是否去过山上了。因为这位盲人尽管在个人的生活享受上十分节俭,但他穿的胶皮套鞋总是新的。所以,只要一发现他的套鞋印在雪上的足迹,人们就完全可以相信:暖人心曲的太阳即将来临。

当时,还没有什么人像今天这样侈谈什么“默契”,什么“沟通”,在这位老人的时代,“默契”之说尚未流行。他自然也决非在追求时髦以沽名钓誉——他只是个深深地渴望着能体味那旭日初升的乐趣的人,虽然在他的脑海中那也许只是一抹紫红的闪耀。

这两件事的紧密相联——新雪上有波纹的足迹和太阳的新生——使得这位盲人在一些和他具有同样渴求的人们心目中占有了永生不灭的位置。我们这些人虽然双目炯炯,却反而看不透极夜之后的辉煌,而难以摆脱漫长的不安的折磨,全然没有盲人那种沉着坚定的自信。

——心里有了这位盲人,在生活的跋涉中,太阳永远是不落的。

的确,我们心里倘若真有了这位盲人,“在生活的跋涉中,太阳永远是不落的”。因为,盲人虽然失明,但他心中的光明依旧闪耀,明达的人生观塑就了他健康的心理、愉悦的生活。

二、欲说当年好困惑

——障碍心理种种

乐此不疲

——儿童多动症

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喜欢探求新鲜事物,这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我们要鼓励的。有谁喜欢一个呆呆的、傻傻的、木偶似的孩子呢?在家里,偶尔调皮乱蹦乱跳,拆卸手表或搞坏家里的东西;在学校,上课时与同学说点话,捅几下,前面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后,在后面的小朋友把他的凳子挪到一边,使回答问题的同学“扑通”一声坐在地上,惹得同学哄堂大笑;和别的小朋友争抢好玩的东西,或者打架,直到把他的鼻子打出血来;往胆小的女同学的铅笔盒里偷偷放进一只大大的毛毛虫,或往她的书桌里放一只青蛙,使她吓得尖叫……这些童年的趣事或“恶作剧”,我想我们每个儿童都有一些经历吧。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家在偏僻的农村,上述的恶作剧是我那时最愉快、最开心的事情。尽管经常被老师批评得痛哭流涕,被罚站或唤回家,但下一次又会满心“欢喜”地将一把扫帚放在门上,等一个同学推门进来时砸在他的头上,惹大家一笑。那么,这些能叫儿童多动症吗?

我们说,这根本不叫儿童多动症。现在想一想,那时候,挪椅子、放毛毛虫等等只是觉得很有意思,而且惹得同学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好表现自己罢了。上课也能背手注意听讲,积极发言,学习不错,被老师批评后也能改正,并不是不能控制自己、听不进规劝的孩子。所以,这只能说我这个孩子比别的孩子好动、调皮,是一般的多动行为,而不是多动之“症”。如果老师和别的同学说你是多动症,你要知道你不是多动症,不要有心理负担。那么,有什么样的行为的儿童叫多动症儿童呢?

小朋友要知道,叫“什么什么症”就是有病的意思,在心理健康上,就是障碍行为、障碍心理或者病态心理了。“多动症”全称是“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所董奇教授认为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有:

第一,注意力障碍。就是不能根据家长或老师的要求,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的活动或任务上,很容易被任何细小变化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别的无关的事情上。在学习、生活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非常地不专心,虎头蛇尾,两分钟热血,思想常常开小差,好分心。

第二,活动过多。因为注意力障碍,所以常常表现极不安宁,过于活跃,忽地高兴,忽地生气、忧伤,比别的同龄小朋友来得快、去得也快。上课时常常做鬼脸,逗同学发笑,不停地做小动作,或用小刀或笔乱刻乱画,玩铅笔、纸片、指甲,甚至敲桌子、吹口哨、大声尖叫,在教室里乱跑乱动。有时被老师叫到前面站着,也不老实,继续做鬼脸,打手势。看上去没有羞耻,实际上他是不能控制自己。

第三,冲动性。由于注意力障碍,所以他很难在做动作之前好好想想行为的后果。经常会突然间做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或破坏性的动作,比如,突然拿篮球砸同学的脑袋,把别的小朋友推到台阶下摔伤,再不就是拿小刀把别人的书桌、衣服割破,趁别的小朋友不注意,往人家身上甩钢笔水,不左右看看就跑到马路中间,等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说是天不怕地不怕,无法无天。而且经常重犯这些错误,做过后也不反思,使爸爸妈妈、老师很为难,甚至感到没有办法对付。因为批评完了,打完了照样犯,没有“记性”。

第四,一般7岁发病,如上行为频繁,并持续6个月以上。同时除了这些主要病状以外,还有一些伴随的症状。比如,学习成绩差,自尊心不强(脸皮厚)、同伴关系不好(没有人搭理)等等。

我国以及国外都有对儿童多动症出现率的调查,虽然数据不太一样,但一般在3%~10%之间。如果按这个百分比计算,在我国两亿多的儿童中,患有轻重程度不同的多动症儿童便会有上千万。目前在许多儿童心理咨询与儿童精神病门诊中,多动症已成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和行为障碍。不仅得病儿童自己苦恼,爸爸妈妈、老师等等也都感到头痛。

儿童心理专家郑日昌教授曾接受过一位多动行为儿童的咨询。

案例介绍:

李小虎,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是纺织厂工人。小虎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以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位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如武打片、侦探片,能一连看上一、二个小时,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家长和老师反映,李小虎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一般以下。在家庭教养方式上,李小虎的爸爸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便打;妈妈对他则过于宠爱,家里买的玩具比一般家庭的儿童多好几倍,而且有不少是高级的电动玩具,但小虎玩不了几天就弄坏了。有时小虎不高兴发脾气,拿起玩具就摔。对此,妈妈只是叹气,就这一个心肝宝贝,舍不得管他。好在家里生活条件好,所以不在乎买玩具花的那几个钱。

小虎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呢?

郑教授这样说:这个案例的咨询诊断需十分谨慎。因为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李小虎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小虎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大人规劝。第二,小虎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能力并没有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而影响了注意的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坚持性很差。第三,根据教师的反映,李小虎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它障碍;而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力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品行不良。根据以上分析,郑教授认为,李小虎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和多动综合症是有本质区别的。象李小虎这样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才能好转。

像李小虎这样的孩子我想是很多的。因为儿童好动的天性,加之教育、教养方式不当,而孩子又年龄小、不懂事,不能控制自己,任性是可以理解的。18世纪法国的英雄拿破仑小时候不仅长得很难看,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他家里所有的人包括老师都认为这个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他在自传中,关于自己幼时在家里是个多么任性、粗野、厉害的“暴君”,是这样记述的:“我是一个固执、鲁莽、不认输、谁也管不了的孩子。我使家里所有的人感到恐惧。受害最大的是我的哥哥约瑟夫。我打他、咬他、骂他,在他还未从打击中清醒过来之前,我就再次向他扑过去。”但他七岁时,突然对算术产生了兴趣,能专心演算算术题,行动逐渐变好,让大人感到他茁壮成长的愿望。所以,一般性多动行为是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而逐渐改善的。郑日昌教授针对李小虎的多动行为,建议他的老师和父母:

首先,要对李小虎关心、体谅,不能因为他的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不使小虎造成自卑或感到精神压力,受歧视而自暴自弃。

其次,要培养小虎良好的习惯,耐心地矫正他的多动行为。针对他还能接受老师暗示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利用目光、点头等手段暗示他,及时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并要多鼓励、表扬,使他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再次,爸爸妈妈对小虎的教育要一致。爸爸要纠正暴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要多看小虎的优点,并及时奖励;妈妈要克服对小虎溺爱、娇惯的弱点,把爱护孩子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并和班主任配合。同时,还要适当控制小虎的饮食,少吃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并注意观察这种饮食上的控制对减轻小虎的多动行为是否有效。

老师和家长这样做,那么好动的小朋友自己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多动是不好的,但是可以改的,并不是什么病。所以,不要自暴自弃。如果别的同学说你是多动症、有病,你不要还手,也不必还嘴。你如果打他,不正好说你多动吗?你要努力证明自己,让别的同学看看你并不是多动。如何改正呢?要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树立信心。如果爸爸妈妈带你去看心理医生,你就去。心理大夫与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会一起帮助你,你积极配合,试试看,好不好?

上面我们说的是一般多动行为的儿童。对于真正属于多动症的儿童怎么办呢?单纯像对待李小虎那样多教育、鼓励能行吗?不行。因为,如果被心理医生诊断为多动症,说明他的多动属于病态了。有病,就需要治疗,对吧?不过,这种病不像做手术那样,而是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起进行。

患多动症的小朋友也苦恼: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得,偏偏我得?我也知道不好,也想控制,可怎么也控制不住,怎么办?别的小朋友都不爱搭理我,其实我也想和他们一起,谁不想学习好、让老师表扬,做好孩子?

在想“怎么办”之前,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得这个病的。多动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