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道德修养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1:40:28

点击下载

作者:邱尊社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企员工道德修养读本

国企员工道德修养读本试读:

PREFACE序言

道德建设不容忽视

作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院长和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我一直在研究道德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我发现,那些员工道德素质较高的企业,其效益往往也比较好;那些员工道德素质相对较低的企业,其效益则往往不是十分理想,有些还陷入亏损状态。

一个社会,成员之间是否能够和谐相处,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实现长治久安,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和谐发展,实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同样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也是我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国企员工道德水平的提高为意识形态的巩固和经济的积累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国企特别是央企和省属重点国企企业文化的全面开花、结果,国企员工的精神风貌有了大幅度提高,国企员工的职业道德也有了很大提升,观念更新、奋发向上、勇于奉献成为主流,经过员工有形的手创造的国家财富越来越得到国民的认可,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旧思想道德发生冲撞,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一些员工身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思想道德出现了滑坡,特别是在一些青年员工中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成了国有企业的固本工程,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具有高度道德标准的职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保持我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国有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迫切需要。

为此,编写了《国企员工道德修养读本》一书。全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规范的“忠、孝、仁、义、礼、智、廉、信、感恩”九个方面寓以时代新意,阐述了加强当前国企员工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古今中外无数志士仁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道德典范,我们只需要不断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从世界文明的精神财富中吸取营养,寻找答案。中华传统美德应该由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民主、公正、博爱、慈善等西方美德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通过学习本书并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相信就能使广大员工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邱尊社2012年11月第一章 忠诚:忠于企业,服务人民“忠”是对企业的忠诚,对情谊的忠厚,对事业的忠贞。企业要发展强大,如果员工不忠诚,对企业存有私心和欺瞒,对待工作整日浑浑噩噩,朝三暮四且鼠目寸光,企业将如履薄冰,难以持续发展和壮大。在当今社会的各种压力与诱惑下,“忠”对于国企员工而言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员工是企业忠实的主人翁作为国企的员工,要学会与企业融为一体,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别把领导当敌人,更别把企业当对手。要剔除自己身上与企业格格不入的姿态,摒弃那种“看企业”的旁观者视角,多一点融入感,少一点阴阳怪调。因为你是企业的一分子也是企业忠实的主人翁。

作为国企员工对企业一定要有归属感。当自己所服务的企业有困难时,不要冷眼旁观,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没有得到采纳,就不再积极主动地参与,更不要在心里暗暗地希望事情办不成,甚至幸灾乐祸。在关键的时候,给同事们鼓劲,而不是泄大家的气,更不能做那些吃里爬外的勾当。

一个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员工,会积极参与企业的各种事情,响应领导的一切提议,贡献自己的全部才智。他们与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得事情得以成功,目标得以实现。

刘娜是建设银行的一个中层领导,原来也是独当一面担任部门主管的“大员”。但是,随着两年时间的过去,刘娜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了,脱离了单位的核心圈子,最后只好自己辞职走人。回顾自己的经历,刘娜感触最深的就是自己过于“独立”了,显得与领导和同事格格不入。分行组织年终拓展,刘娜觉得这并不能对日常的工作真正有效,不参加;分行组织到泰山旅游,刘娜又觉得周末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路上,没意思,并且冷嘲热讽地说分行抠门,既然想给员工一个旅游的福利,就应该做得大方些,不参加;分行组织中层聚餐,刘娜觉得没有共同话题,不参加……因为刘娜的不参加,领导还亲自找她谈过,告诉她这些不仅仅是活动,也是工作,但是刘娜并没有改正。到后来,“不参加”成了刘娜的品牌,领导也就随着她了。这些让刘娜在同事们中显得“独树一帜”,甚至有点怪异。因为参与单位的活动少,与同事的交流少,很多时候考虑问题都不是一个前提。最后,刘娜被邀请参加的活动就越来越少,自然被边缘化了。

一个人如果过于特立独行,甚至显得不合群,就很容易被边缘化,刘娜就是典型的这样的人。作为国企员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无论你有多独立,你都应该与企业融为一体,只有与企业融为一体,你才能够进入企业的“主流社会”,了解企业的“主流”思想,经历企业的“主流”事件,掌握更多的信息,才有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一个企业不给你机会,也必然会有另一个企业给你提供平台,让你体现自己的价值,创造新的业绩。

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能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员工,是将企业当做“公家”而不是“自家”的人,是将领导当做“敌人”而不是“同盟”的人。如果将企业当做是“公家”而不是“自家”,对于员工来说,就有了内外的区别,想的是怎么从“公家”弄到“自家”来。手机拿到办公室充电,在办公室座机上打私人电话,用企业的关系做私人的生意……因为毕竟是从“公家”拿到“自家”,做的时候难免心虚,因此,总是偷着、躲着、藏着、掖着,表现出小心和猥琐的样子,生怕领导发现。如果将企业当做是“公家”而不是“自家”,在企业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凳子倒了没有人扶起,桌上有水没有人擦干净……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如果将领导当做“敌人”而不是“同盟”,对于领导,采取的是瞒,瞒坏消息,报好事情;瞒不了之后,就采取拖;拖不下去了,就赖,推给别人;赖不走了,就叫,叫苦叫难。讲条件,说问题,要资源,讨政策,问待遇。殊不知,这样做的员工,他们在明确误地告诉领导,自己希望与企业分得清清楚楚,没有什么太多的牵扯,企业是企业,我是我,我不过是在企业上班而已。这样冷淡的态度,还怎么要求领导提升和重用你呢?

真正聪明的员工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无论何时都要为企业着想,有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才有自己的发展,如果你已经开始走上了与企业融为一体的道路,你自己的发展也就开始走上了新的阶段。

在国企,每一位员工都要牢牢树立主人翁的精神,使自己与企业密不可分。·爱企业首先要忠诚于企业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是忠于自己的企业的,忠于自己的企业才会自动自发,才会主动积极地为企业分忧解难。因此,忠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最持久的爱,这种爱不变质、不褪色,永葆光鲜。

有一种品德,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受到人们的赞美;有一种品德,不仅是我们立身的基础,而且也是任何一个组织战斗力的保证。这种品德就是忠诚。

对企业的忠诚不仅仅是爱岗敬业,更重要的是时时刻刻维护企业的利益,万万不可做泄露公司商业机密等事情,严守职业道德。

张阳和李华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张阳在一家国有计算机软件集团公司做程序员,很快成为了公司的业务骨干。李华在另外一家同类民营公司做市场营销,多年没有联系了。两家公司都在开发同一种前景广阔的办公室应用软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华了解到张阳是这个项目的核心人物,心中大喜,计上心来,于是赶紧打电话给张阳说一起吃饭。

在接到李华的邀请后,张阳想都没有多想就去了。两人几年没有见,异常观喜,又是吃饭,又是喝酒,被灌得找不着北的张阳像黄河决堤一样将集团的绝密资料和盘托出。后来,遥遥领先于对手的张阳公司被对手捷足先登,打了个措手不及,巨额研发费用化为肥皂泡。看着满商场的同类产品,张阳气得浑身发抖,羞愧难当地离开了公司,还差点尝到法律诉讼的后果。

张阳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万不可被一时的糖衣炮弹打败而背叛自己的企业。

当一个人失掉了忠诚,一起失掉的还有尊严、诚信、荣誉以及个人的前途。

没有企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势,就没有员工发展提高的广阔平台,同时也无法保证个人收入的稳定。企业与员工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作为一名国企员工,应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尽最大限度为企业多作一点贡献。只有大家齐抓共管,共同奋斗,企业才会兴旺发达,才会有条件保证员工工作岗位的稳定性;才会有能力增加的收入;才会保障员工的生产安全。如果我们每位员工为了一点私利、自己之便,消极怠工,玩忽职守,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害,严重的会造成各种事故发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就要求员工对自己的企业忠诚,养成一种自觉良好的爱岗敬业的习惯。

有了企业才有员工的工作岗位,才能为小家庭创造财富,我们所有员工才能生活得更幸福。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兴衰,靠的是每一位员工高度的执行力和忠诚度,可以说对企业的忠诚才是对企业最持久、最浓郁的爱。·忠于企业才能服务于社会国企大多是和人民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些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最重要的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国企的一员,不能在单位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社会,只有对企业有高度的忠诚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

国企员工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服务于人民生产生活的,所以需要更高的忠诚度才谈得上服务社会。我们先来看两个国企员工忠于企业、服务社会的故事: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桦甸供电分公司送电站巡线工吕清森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巡护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环境最差、巡视难度最大的红白线(桦甸市红石镇至白山镇之间47千米66千伏高压输电线路)。这条47千米的输电线路,穿越崇山峻岭和茫茫林海。全程巡护下来至少需要徒步200千米,他每月都要走一遍,而且一走就是三十多年。

多年来,他认真查阅大量资料,反复研究各类输电线路中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红白线杆塔结构、导线走向、金具配置等不同特点,总结形成并运用“采光巡线法”等行之有效的巡线方法,及时发现供电缺陷5000多处,保证红白线连续三十多年安全运行无事故。

吕清森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己任,以线路安全运行为目标,履职尽责,精心巡线。除正常巡视外,每逢遇到容易造成线路故障的天气,他都立即赶到现场巡查。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于组织的安排,他总是无条件服从,无怨无悔,一心奉献。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心扑在红白线上,长年与大山为伴,与线路为友,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双腿疤痕累累。

正因为吕清森的贡献,2004年,吕清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中宣部树为“时代先锋”,2010年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称号。中国电力研究院武守远的故事同样感人。

武守远博士一直致力于电力系统分析及其仿真技术研究、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及其装置研制、电能质量分析和研究,在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先进技术应用,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出了贡献。

武守远作为技术执行负责人,时时处处冲在前面,勇于突破,完成了中国首套可控串补装置示范工程、中国首套500千伏可控串补国家科技示范工程。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仅串补装置就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5项,在技术性能上超越了国际同类产品,实现了我国固定可控串联补偿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目前已在国内推广应用30余套,节省线路投资30多亿元。

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抗冰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中,武守远主持落实了我国首套500千伏输电线路固定式直流融冰装置的研制和示范工程应用工作,始终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克服时间紧、技术难度高、施工条件差等困难,在2008年12月31日按期投运了世界首套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固定式直流融冰装置,创造了容量最大、额定电流最大、融冰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

2008年,武守远入选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并成为2009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一定还有很多像吕清森和武守远一样的人,他们忠于自己的企业,忠于自己的事业,更愿意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社会服务中去。

他们无论是在最基层,还是在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前沿,都具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只有不怕苦、不怕累,并有奉献科学的精神,才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退缩,坚持不懈,直至走上成功的道路。只要忠诚于自己的企业,甘于吃苦,不怕“吃亏”,有奉献的精神,勇往直前,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绩。所以,作为一名国企员工,只有忠诚于自己的企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忠于企业才能忠于本职位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和荣誉感。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只有忠诚于自己的企业,才能忠于自己的职位,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爱岗敬业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以新的思想、新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牢固树立“爱岗要敬业、敬业要精业”的思想,同时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爱岗敬业的精髓是做好工作,做好工作就是通向高山之巅的阶石,缺少了这样的阶石,就会走弯路、摔跟斗,甚至半途而废。所以,只有甘于并善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我们才能认识到以往工作的不足,改变工作方式,才能取得真绩实效,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任何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干得有声有色,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做到爱岗敬业,能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只有如此,才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工作起来才肯卖力、尽力,才肯动脑、用心,而且也能更迅速、更容易地获得成功。

有人说:“如果热爱工作,生活就是天堂;如果讨厌工作,生活将成地狱。”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就是人生目标。怎样才能体现这份对工作的爱、表达这份对工作的情?那就是爱岗敬业、忠于企业、忠于职业、忠于人格。有句口号说得好:“今天的人生态度决定明天的人生命运”;“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所以,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忠诚、敬业、爱岗的好员工!·忠于企业就等于忠于自己一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如果能够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是对自己内心追求的一种忠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作为国有企业的员工,忠于企业也就是忠于自己。

在现代社会,有能力的人很多,能力与忠诚兼具的人却不多。很多人目光盯着优秀企业,做梦都想进入优秀企业。他们每天忙于“充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却忽视了对于忠诚的培养。只有对企业绝对忠实的人,才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喜悦。

凌达是一家网络企业的技术总监。由于企业改变发展方向,他觉得这家企业不再适合自己,决定换一份工作。

最终,经过仔细斟酌,他决定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去应聘技术总监,这家企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很多IT业人士都希望能到这家企业工作。

对凌达进行面试的是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主管和负责技术方面工作的副总裁。对凌达的专业能力他们并无挑剔,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令凌达很失望的问题。“我们很欢迎你到我们企业工作,你的能力和资历都非常不错。我听说你以前所在的企业,正在着手开发一个新的适用于大型企业财务方面的应用软件,据说你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我们企业也在策划这方面的工作,你能否透露一些你原来企业的情况,你知道这对我们很重要,而且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看中你的一个原因。请原谅我说得这么直白。”副总裁说。“对不起,你们问我的这个问题很令我失望,看来市场竞争的确需要一些非正当的手段。不过,我也要令你们失望了。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职业操守,任何时候我都必须这么做,即使我已经离开。与获得一份工作相比,忠诚对我而言更重要。”凌达说完就走了。

凌达的朋友都替他惋惜,因为能到这家企业工作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凌达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可惜,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很坦然。

没过几天,凌达收到了来自这家企业的一封信。信上写着:“你被录用了,不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能力,还有你的忠诚。”

其实,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在录用人才的时候,都很看重一个人是否忠诚。

忠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更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市场经济竞争的战场虽无硝烟弥漫,但却异常炽热,在这场没有刀光剑影但却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忠诚最能考验一个人,也最能成就一个人。

德才兼备的员工是企业引以为傲的“人才”;退而求其次,能力差一点但绝对忠诚的员工,领导会很放心;再次,只有忠诚而没有能力的人,这样的员工可有可无;最后,就是能力虽然优秀,但丝毫不具备忠诚度的人,这种人一旦搞起破坏来,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愿意聘用这样的员工。

因此,忠于自己的企业,也是忠于自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内心。只有忠诚于自己的内心才能轻装上阵,在国企的大平台上发光发热,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越走越顺,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而受欢迎的人。·机遇总是青睐忠厚的员工《醒世恒言》中说道:“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意思是说,经商刻薄的人,不一定能赚到钱;忠厚的人,也不一定会折本。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做生意要讲究诚信,做人也是如此。忠厚不是傻,而是一种美德,机遇面前,忠厚是制胜的砝码。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人都渴望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里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然而,不管人世间的“聪明人”如何精于算计,即使一时通过奸诈的手段获得眼前的利益,却总是跨不过命运这道门槛。因为人算不如天算,贪图小利者毕竟难成大器。上天总是青睐忠厚德高之士,不论商场还是战场,诚实守信的人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慈善忠厚、诚实守信的品德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小池国三十三岁时背井离乡,在一家小商店里做店员,同时替一家机器公司做推销员。他在二十岁时,自己开了一家小商店,依靠以前的推销经验,他十分顺利地在半个月内与三十三位顾客签订了合同,并且收取了定金。然而,不久之后,他发现他卖的机器比其他公司出品的同样性能的机器价格稍贵,他想,若是让与自己订约的客户知道了,他们一定会感到后悔。

于是小池国三带着合同和订金,用了三天时间,逐户进行说明,请客户废止合同。这种诚实忠厚的做法,使他的客户深受感动,结果,三十三个客户不但没有一个废约,还加深了他们对小池国三的信赖和敬佩。诚实具有惊人的魅力,它像磁铁一样具有无形的吸引力。客户们都像小铁片般被小池国三的诚实吸引,纷纷前来与他订货。诚实忠厚使小池国三财源广进,最终他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名人。

中国道教始祖老子说过:“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意思是说,有道之士始终以大道来充实内心世界,使忠厚之德不断升华。

机会就像人的天资禀赋一样,它只提供一个机缘,一个条件,一种可能。最有希望成功的,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善于利用每一次机会并全力以赴的人,忠厚老实的人看似容易吃亏,其实他们自己心中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该做,因此在机遇面前也常常是胜利者。

作为国企员工,要始终保持忠厚老实的优秀品质。·忠诚是员工安身立命之本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雇用不忠诚的人。大多企业都把忠诚作为识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然后才是个人的技能和素质。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优秀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已经将忠诚排在第一位,把忠诚作为第一能力进行考核。不忠诚的人,没有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伟业。只有忠诚的人,才有资格和条件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重忠诚的品质,忠诚必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忠诚也必将成为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在漫长的人生中,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生的成败,而工作的成败又往往取决于忠诚度。无数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清醒地意识到,忠诚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是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前提和保障。

王莉并不漂亮,学历也不太高,在国资委的下属企业做电脑打字员。她的打字室与总经理的办公室之间隔着一块大玻璃,总经理的举止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她很少向那边多看一眼,她每天都有打不完的材料,她知道认真工作是她唯一可以和别人一争长短的资本。她处处为公司打算,打印纸分两面用。

一年后,公司资金运作困难,员工工资开始告急,人们纷纷跳槽,最后总经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剩下她一个。人少了,她的工作量也陡然加重,除了打字,还要做一些接听电话、为总经理整理文件等工作。

有一天,王莉走进总经理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问总经理:“您认为我们公司已经垮了吗?”总经理很惊讶,说:“没有!”“既然没有,您就不应该这样消沉。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好,可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非只是我们一家。而且,虽然您的2000万元砸在了工程上,成了一笔死钱,可公司并没有全死呀!我们不是还有一个公寓项目吗?只要好好做这个项目的策划,公司一定会有所转变。”隔了几天,她被总经理派去负责公寓项目。两个月后,公寓全部先期售出,公司终于有了起色。

以后的4年,王莉作为公司的副总,帮着总经理做成了好几大项目,又过了4年,公司改成股份制,原来的总经理成了董事长,她则成了新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在年会上,领导一定要请她为在场的数百名公司员工讲几句话,她说:“我为公司赢利时,一是靠用心,二是没私心。”

确实,很多人一面在为公司工作,一面在打着个人的小算盘。世上有些道理本是相通的,比如,夫妻双方应该彼此忠诚,公司和员工也应该彼此忠诚。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顺,公司才能发达。

忠诚是心灵的美德,不同的时代里,人们需要的总是同一种忠诚,因为它会带给你幸福,始终如一。忠诚的心就是太阳,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总是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以及各种各样的组织、团队有所联系,你必须同这些人、组织和团队建立一对一的“亲密朋友”系统,绝对忠诚于对方,否则就不可能赢得对方的信任。一个人缺乏了忠诚这一品质,即使你再有能力,必定会被生活所抛弃。一个丧失忠诚的人,不仅丧失了机会、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更丧失了安身立命之本。

作为国企员工,更要时刻牢记忠诚的重要性,忠于企业、忠于工作,为企业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忠于企业才能和企业共赢从古到今,没有谁不需要忠诚。皇帝需要臣民的忠诚,领导需要下属的忠诚,丈夫需要妻子的忠诚,妻子需要丈夫的忠诚。在职场中,人们更是奉“忠诚”为衡量员工品质的首要标准。在一项对世界著名企业家的调查中,当被问到“您认为员工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忠诚。

有人说,智慧和经验是金子,比金子更珍贵的则是忠诚。只有对企业忠诚无比的人,才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诱惑面前稍有不慎就可能后悔莫及。

有一位双学位博士,他先在北京大学修完了法律课程,又在清华大学修完了工程管理课程。这样优秀的人才,理应工作顺利,事业飞黄腾达。然而,他的经历却恰恰相反,这位博士最后登上了多家企业的黑名单,成了这些企业永不录用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博士毕业后,去了一家研究所,并凭借自己的才华,研发了一项重要技术。因为觉得待遇太差,不久,他就跳槽到一家私企,并以出让之前在研究所研发的技术为筹码做了公司的副总。不到三年,他又带着这公司家的机密跳槽了。就这样,他先后背叛了不下五家公司,以至于北京的大公司都知道了他的品行,不再用他。

直到最后,这位博士才发现,原来受打击最严重的并不是那些企业,而是他自己。因为被贴上了“不忠诚”的标签,他被多个企业列入了黑名单,几乎每一个了解他情况的企业领导都明确表示,绝对不会聘用他。

才华出众,不代表你就能赢得好的事业,缺少了忠诚,谁也看不上你的才华。仅仅为了个人利益就放弃忠诚,将会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永远抹不去的污点。这位博士之所以找不到工作,就在于他缺乏对企业的忠诚。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谋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实,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非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生命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实属不易,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且已长大成人,就应该多做点事情,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可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哪怕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在空中跳舞,必须借助一个平台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完美自己的人生,而企业就是能够舞出我们精彩人生的大舞台。只有忠于自己的企业,事业才能辉煌;只有义待在这个舞台上共舞的人,人生才得以精彩。若对企业不忠,那就是在拆自己事业的台;若对这个舞台上共舞的有缘人不义,生命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试想,有多少观众能够长时间地兴趣盎然地欣赏你的独舞呢!

一位成功学家说:“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作为国企的一员,你的忠诚对于你而言,就是你成功的通行证。第二章 孝道:为人之本,立家之本“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如果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毫无生命价值,这样也就很难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人若无孝心何谈责任感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当今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感叹道德滑坡、人情淡薄。“百善孝为先”的中国孝道观念使人们清晰地知道没有孝心难有责任心,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没有责任心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很难有所成就。国企员工培养自己孝亲敬老的孝心是做人的根本。

据网上报道:南京金碧花园小区内的一名老太太不慎从六楼阳台窗口失足坠落,幸亏被五楼的雨篷接住,老太太左腿倒挂在雨篷上,在空中悬了十多分钟,老太太的儿子当即扯了一条床单系在身上当“保险带”,立即从六楼下到五楼雨篷上,站在上面帮助老太太站起。然后抱住老太太的腰往上托举,再由另一名家人从六楼阳台手对手将老太太拉回。

看消息后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亲情,一个有责任心、有孝心、勇敢的小伙子浮现在脑海里。为人子女,就是应该有这份孝心,就是应该有这份责任,全社会都需要这样的责任和孝心。

陈毅元帅不仅仅是我们党的好干部,而且也是一个“孝子”的楷模。他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始终感到心中内疚。1962年陈毅出访,途经成都探望重病的母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有难色。他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布。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一个好干部,一个好领导,他应该是孝敬父母的楷模。一个没有“孝心”的领导,不可能爱民、爱员工;一个没孝心的员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员工。

尽孝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心意,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是出自内心,还是敷衍对待,父母都能感受得到。乌鸦尚知反哺,羊羔尚知跪乳,何况人乎?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家中老人在生活上有困难时,我们要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当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孤独寂寞时,我们要多回家看看,帮父母干点儿家务活,和父母多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后辈的孝心。关注老人,除了家庭中子女孝顺之外,全社会也都要重视老人问题,努力为老人们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是否心情愉悦、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子女的生活和工作,尊敬和关爱老年人,使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也要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的文明新风,积极倡导为人子女者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让老人真正安度晚年而没有后顾之忧。

弘扬孝道有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责任感,提高其道德素质。在人们社会活动的实践中,人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与父母的关系,人间的慈爱首先也是从自己父母那里获得、体验并形成最初的道德责任感。人的道德成长也正是把这种责任感不断扩充、升华从而形成对他人及社会的爱与责任的过程。

没有孝道的人是没有责任心可言的,是要被社会、国家和他人孤立的。培养孝心,增强责任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作为国企员工应将孝心、责任心时刻牢记,努力做一个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孝是最基本的善良品质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华夏儿女最基本的善良品质。“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此之谓骨肉之亲,神出乎忠而应乎心。”在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之外,存在着更为深层的联系,即精神上的联系,也就是道家说的魂魄的关系,老阴老阳与少阴少阳的关系。

孝道,其实是对本源的感恩、回归和养护。无根之树是长不高的,而对双亲之中的任何一位的厚此薄彼,也容易造成自己的心灵失衡,而导致不顺和困扰。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他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个盲人。后来父亲又娶一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并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世代相袭、贯穿百代。

孝顺是善良的基础,只有善良的人才可能做到孝顺。一个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好的人,我们怎么可能指望他对别人好,对社会有所贡献呢?·孝亲敬老不能靠等靠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读此诗句,只是顺口而下,未解其中滋味。如今重拾旧句,竟怅然而泪盈满眶。无亲可养,无老可依才是最悲哀的事情,所以我们孝亲敬老不能靠等靠催。

赡养老人是为人子女者的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苦短,不过百年,而我们的父母已经过了大半了,或许他们辛苦了一世,却还没有享到人间之福的时候就匆匆离去了。父母老了,很多事情都不能自理了,但是只要他们还在,就永远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我们这些儿女们,就像风筝一样,无论飞到哪里,总有一根无形的线在牵着,那就是父母。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所在。如果父母已逝,那我们就如孤鸟一样,随处翱翔,不管有多么光彩明艳,不管生活是多么绚丽多姿,内心总有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有亲可奉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曾经,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流行一时。歌曲唱出了父母双亲在晚年对儿女伴随身边的期待。其实对劳累一生,将儿女抚养成人的天下父母来说,“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孝顺。

天津某国有企业的一位劳动模范在做报告时讲到自己的经历。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要经常加班,非常辛苦,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家人,他突然觉得很久没有听到老母亲接电话了,于是在一天深夜下班后,他往家里打电话,非要和老母亲说几句。电话另一端的家人实在瞒不过,就告诉他,老母亲一个月前去世了,临死的时候还一直嘟囔着儿子咋还不回去。家人怕告诉他以后,他受不了,就瞒了下来。得知母亲去世后,劳动模范感情失控,非要立刻回到家中,可家人再三劝阻,要他冷静想想自己肩上责任,他最终还是留了下来。继续坚守工作岗位,但这件事却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痛和遗憾。

失去亲人的痛苦,未尽孝养和送终的遗憾,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以复加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苦楚一说出来,很多人都会产生无尽的共鸣。尤其是对那些父母苍老,在单位又是骨干,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来说,更是这样。对父母无法尽孝的遗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成一种令人难以排解的苦楚,挥之不去。所以,我们就更要看重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宝贵机会,尽量为父母多做些事情。另外,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我们在孝养上的遗憾不可能来世再补,所以只有把握一切机会,好好对待自己的亲人,千万不要到失去的时候,再来懊悔。

及时行孝,就是要懂得时间有限和珍贵。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机会常有,却不想,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亲情也是永远无法完全回报的,还有,生命本身就隐藏着不堪一击的脆弱。一个“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这就注定了父母只能陪子女一段路,一段不长不远的路。倘若总是忙于功名利禄,而忽略了父母,遗忘了亲人,也就真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了。上天只赐予了我们一次缘分,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与父母好好相处,嘘寒问暖,也就会减少遗憾和痛苦。

有一首歌叫《孝敬父母》:“孝顺是疼爱,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帮父母忙忙家务下下厨。瓜果梨桃买给父母尝尝鲜,订份晚报常为父母读一读。孝敬父母,常把爱当做儿女的礼物……”这动人心弦的歌词我们每个国企员工应该牢记并履行。·老龄化社会孝道更重要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近几年,由于社会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传统孝道中的积极因素重新受到重视。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种种现象表明老龄化社会更需弘扬孝道。

百善孝为本。孔子将孝道的内容归纳成三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家庭里,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在社会上,尽职尽责,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现代孝的规范是对传统的弘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去封建因素,尊老、敬老、养老仍然是我们应具有的传统美德。

在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老年父母对代际之间亲情的渴望更加强烈。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交替,尽管社会养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然而,市场经济的波动性以及新体制的不稳定性使社会养老将难以取代家庭养老,孝道在维系家庭养老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国企员工,发扬孝道文化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起呢?

首先要有孝心。行孝是一种充满爱心的行为,尊重、关心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心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用心与父母交流非原则性的事情多谦让,批评和建议要委婉、耐心。

其次要尽力而为。尽孝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既满足老人的需要,也不耽误工作。优秀共产党员、援藏干部孔繁森并没有因为要孝敬老母亲而离开西藏;同时,也没有因为长年在外而忘记尽孝。他每次从西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梳头、洗脚、洗衣服、洗被单,用排子车拉母亲到村头树荫下、河边游玩。

第三要重精神慰藉。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父母最期盼和最渴求的是子女的精神慰藉。当儿女的能够经常问候,日常生活伸一把手,生病时多探视,有空多和他们说说话,他们就心满意足了。独居老人更希望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让老人精神愉快、健康长寿,比给他们贵重的金银首饰都实在。

另外,在大家庭尽孝,子女间要协商解决。兄弟姐妹之间,彼此的经济、工作和家庭条件均存在差别,赡养、照料老人,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借口其他人已经尽孝而为自己不尽孝开脱。

日本、印度和韩国与我国一样实行“子女必须尽孝道”的政策,鼓励赡养照顾老人。新加坡等其他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实行类似的办法。香港和台湾也十分注意传统伦理道德的宣传,许多电视和文艺作品中都强调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借鉴。

联合国曾确定1999年为国际老年人年,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重要前提是代际和谐。两代人之间无论是社会的还是家庭内的,都要相互依存,相互帮助,以实现不同代人的共同利益。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孝道在经济发展中道德的滑坡为全球的人们平添了无尽的困扰,政府所倡导的高素质、高道德要求也似乎成了一种空谈,维持道德平衡是企业的责任,企业与社会一道呼唤“孝道”的出现。

儒学大师孔子给孝的定义是:“能敬者谓孝;和颜悦色者谓孝。”荀子则云:“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诚然,孝的定义可谓多多,也可以包含人们的种种言行,但世人所认可的“只有孝子才能对得起朋友,才可深交、信任;才能对得起企业和社会”,不能不说是对“孝”的最好的定义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五千年孕育的文化源远流长,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究其根本,朔其本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就是“孝”,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诚、信、礼、义、敬。

国有企业是中国各个行业企业的代表,有义务承担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鼓励并支持孝子的孝行,从而向全社会发出号召共同来关注老人的生存情况,动员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一起来倡导孝道,唤醒不孝之子的良知并能够得以自我改进,使世界充满爱、充满关怀,使神州大地到处都能听到老人们欢快的笑声,让地球成为孝子村。

孝道是民族企业的对外形象。通过树立民族企业的孝道文化,让全社会了解企业的行为准则,从而树立民族企业的良好的对外形象——孝子企业。让人们明白我们是孝子在管理企业,孝子在生产产品,孝子在销售产品,那么消费者就会设想只有孝子才能够消费该产品,从而使民族企业的产品精神化,脱离物质产品的层次,进入人格殿堂。那么每个民族企业所在的地方就是孝子聚集的所在,恰如古人云:乡有贤人,农人知廉耻!

孝道是企业的用人宗旨。每个民族企业都要倡导“非孝子不用”。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在能力与学历都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要符合最后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是否是孝子,还需要有应聘人员的父母亲签字来证明,否则坚决不予录取。同时,在年终考核时,每个员工同样要有父母亲的书面证明,表明该员工在过去一年里能够关心父母,否则,企业可将该员工的年终奖励交给其父母,并终止其在公司的一切工作,直至解除合同。

一个重孝道的员工也必然是一个敬岗的员工。敬岗就是热爱自己的企业,喜爱自己的岗位,能够不断地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企业也要适时地制定并出台一些有利于推动员工建议的制度规范,要尊重员工的知识并能够给予一定的奖励。企业以前没有得到利用,甚至被忽略的员工的知识、动力和责任感,由于一个简单的尊重就可以充分利用,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真正发扬并鼓励员工发扬潜在的以企业为家的精神。

孝道工程是修建人们灵魂、良知的工程,而孝心则是人们最朴素的表现,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企业要投资创办“孝子”学校,首先要求学校的老师是孝子,其次要求学生也是孝子。

我们希望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致力于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家庭美满、让社会和谐的事业,也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老年相关的公益事业,更希望新闻媒体和专业研究者对传统孝文化去其糟粕、扬其精华,将中华传统孝文化和现实社会相结合,赋予其新的内涵,代代相传。

总之,有孝心才能有孝行,有孝行才会有和谐的人群,有和谐的人群才会让我们更加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国企员工作为民族企业代表要将这种孝道文化发扬光大。·是谁把孝文化悄悄偷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孝道”是一个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规范。甲骨文的“孝”是一个会意字,由儿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意思是人老了,行动困难,应由子女扶持。国企员工更应该带头发扬孝道文化。

孝敬父母是一个做人的道德底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竟然抛弃生养自己的父母于不顾,不仅对已经丧失工作能力的父母的基本生活不管不问,就算年迈的父母生病卧床即将不久于人世,也仍然不屑一顾,依然只顾自己的潇洒人生。特别让人感到极其不解与愤怒的是,这样的事情,不仅存在于贫困的农村家庭生活中,而且竟然还不时地发生在富裕的城市家庭里,甚至还是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领导干部身上,以至于不少的地方,政府部门竟然不得不通过出台干部任用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提拔!

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本来有着浓厚的孝道情结。但是,这些年来,一些东西洗劫了中国的孝道精神。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社会上异化出一股一切向“钱”看的风潮,宁可要钱不要父母,打骂父母、公婆等恶劣事件也常见报端。

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间,我们不能不问:究竟是谁偷走了我们做人的道德底线?我们的优良传统孝道哪里去了?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生死存亡的时候,我们对此究竟应该要怎么办才好呢?只有大力弘扬孝道我们才能守住道德底线。

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力推行孝文化,进行孝文化建设。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业对各级干部员工处分条例中规定不尽孝者将受处罚,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在外延上进行扩展,从而大到对全体公民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使人们不敢不孝,不能不孝,不想不孝,不愿不孝。

弘扬孝道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在我国,虽然人们的生产、交往活动很大部分已经不再集中于家庭之内,但家庭关系与家庭生活仍然是人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单位,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仍然有着非常深厚的家庭情结,亲子关系的和谐价值仍然为人们所珍视。对公民进行孝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睦的家庭关系的重要措施。家庭是社会最基层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才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在这一点的认识上,国企员工应该是首当其冲的。·孝文化使世间万事和顺佛学里有:工作、姻缘、资财、办事、长寿、个子高、健康、人缘、好子女等一切做人福报,要从孝顺供养父母里修炼的理论。凡人有两种方法积大福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一种是供养父母,一种是供养帮助大家的人。即是说行孝可以使我们万事和顺。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面对双手颤抖,身体消瘦,语言不清的老“娘”你躲避了,看到行动缓慢头发花白,面容黝黑的老“爹”你离开了。一切只因他们不再重要。是啊,年纪老迈、体弱力衰,你已不能再从他们身上掠取利益,他们也不能再为你赚得金钱不能再为你做家务、看孩子。年迈的“老头”、“老婆子”就是无用的废物。

可回头想想,是不是这双颤抖的手时常把婴儿时的你抱在怀里,给你温暖,给你安眠?你穿的干净衣裤,吃的热乎饭菜是否也是这双手给予的?若没有这双手你又如何能长大成人呢?这双手正是因对你过分关心与操劳才变得颤抖。再看那瘦弱老人的缓慢举止,让你烦不可耐,而你又忘记了是他用伟岸的身躯撑起了这个家,是他用无尽的劳动与汗水为你换得衣食住行,为你交付学费学得文化知识。没有他昼夜不息的辛劳,会有你的今天吗?当年强壮的他为何变得举止缓慢、身躯消瘦,不也是因对你过分疼爱的缘故?花白的头发难道不是因对你的过分牵挂与思念?

山东泰安一农家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奇迹,村民们都声称是上天的妙作。

有一个儿媳对婆婆非常孝敬,对待婆婆比对待亲娘还要亲。几年前婆婆突然身患瘫痪,孝顺的她一直忙在婆婆床前,又问寒又问暖,端屎端尿从未嫌弃过。后来丈夫去世,她不但没有改嫁,反而搬来和婆婆一起住,尽心伺候婆婆,就在她伺候到第七年时,婆婆突然自己坐了起来,瘫痪病奇迹般消失了,大伙都说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不用怕天,还可得到苍天的保佑。这正应了中国字的“孝——顺”,即“孝敬者多半事事顺利”。作为无神论者,我们虽然不相信天地神明,但“孝——顺”这一观点,却是有其道理的。看生活中真正的孝子,他们的家庭、事业,相比之下都比较顺利,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的人必然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有的人看似很孝敬,但为何并不顺利?因为他们孝敬不够真诚,有很多人孝敬父母只是在买几件新衣服,买几盒点心上,但与父母的心不沟通,这种孝敬多是为面子而做的并不是真孝敬。真正孝是有孝心、能体贴父母、赡养老人,各方面照顾周到,给老人温馨与幸福;敬是尊敬、敬重、恭敬,对老人说话要和气、平缓,不可气势汹汹,傲不可攀。要让老人在上,听他们的话,不让老人生气。只有这两样齐备才是真正的孝敬。·行孝也要讲方法和技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既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子女的义务。老年人在生理上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敬老、爱老也要讲究科学和方法,不能主观地按照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去强行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

人到老年,心理难免会发生变化。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老年人有些地方像孩子,生活起居方面需要帮助和关心,有时还需要“哄着”;可老年人又不是孩子,他们的身心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信心的巩固和良好的人际沟通,所以,仅仅让老年人起居无忧衣食不愁,仅仅“哄着”,是远远不够的。在风风雨雨中过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除了物质上的需要,更渴望家庭的温馨与亲人的关爱。

有一些年轻人把孝敬老人简单地理解为老人只要有吃有穿就万事大吉;也有的年轻人认为,只要让老人高兴就好,因而不管是吸烟、喝酒一切都无原则地满足;还有的儿女,不管老人是否需要,整天大包小包的补品买给老人吃,结果反而引出许多毛病。总之,有些儿女虽费心不少,但老人并不满意,或不适合老人实际需要,甚至还出现让人意料不到的后果。那么,该怎样按照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孝敬老人、科学安排老人的生活呢?

要理解老年人出现的种种变化。人在进入老年期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很多变化,比如,爱唠叨、丢三落四、脾气急躁、挑食,等等。对于这类“消极变化”,子女应予以理解、宽容,千万不要责怪老人“古怪”、“无理取闹”。

要注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向老年人提供金钱或其他物质帮助是尽“孝道”,但大多数老年人最害怕的还是孤独。因此,无论你有多忙,都应经常抽出时间来陪一陪父母,或者唠唠家常,或者回忆往事,甚至耐着性子倾听父母的自言自语。

不要包办一切。老年人需要帮助和照顾,但是,子女不要包办一切。老年人有选择食物、衣着、娱乐、社交对象的权利,这些都要尊重。对老年人力所能及的家务和日常琐事,不应一概包下,而是要让老年人适当地劳动,一方面可以活动他们的筋骨,同时还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没有老。

让老年人参与家庭决策。家里的一些重要事情,即使你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也最好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一方面,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他们的看法可以帮助你考虑得更周到;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让老年人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觉到子女的尊重,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

要鼓励老年人社交。老年人,特别是古稀老人,往往觉得与同龄人才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因而晚辈对家中老年人的老朋友上门,应热情接待,礼敬有加。此外,还应主动创造条件,鼓励老年人通过养鸟、下棋、种花、打球、跳舞等活动和外界联系、沟通。

答应了父母的事,千万不要食言。否则,他们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此外,要记住父母的生日等重要日子,如果你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那么一定要经常与他们联系。有时,一封书信,一个电话,都能使他们倍感温暖。

坐下来听听父母说话,多与他们交流吧!不要担心父母的意见陈旧保守,这是他们用大半生的经历换来的,总有可参考的价值,有些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也不要嫌父母的唠叨烦心,当有一天这熟悉的声音离你远去,你将会无比怀念。第三章 仁学:以人为本,富有爱心

仁自古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根基。儒家学派将它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其核心是“恭、宽、信、敏、慧”。从字形构成来看,一人是“仁”字,二人为“从”字,三个人则成“众”字,“仁”有二人便产生了一种关系,指人们要互存、互助、互爱,对他人尊重和友爱。国有企业对传统道德的核心“仁”更为看重。·仁是为人处世的好态度仁爱是一种人格情怀,首先应该表现出一种高风亮节,一种胸怀大志的气度,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培养一种深刻、博雅、有使命、有担当的远大情怀是每一个仁爱之人的处世态度。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了孔子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盲人,这个盲人只要是夜里出门,他一定要打一盏灯笼。村里人夜里出来,只要看见有灯笼的地方,就知道是这个盲人出来了。外地来的人看到这种情形,就唏嘘感慨,觉得这个盲人的品德太好了,他自己是没有光明黑暗之分的,可他深夜出来,总要操心别人能不能看见,为别人打一盏灯笼。就跟盲人说:“你真了不起!”盲人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我是盲人,我不希望别人撞到我,我打灯笼也是为我自己。”

盲人打一盏灯笼客观上是给别人照亮了路,主观上其实也给自己规避了很多风险。在这个苍茫的世界上,我们都是明眼人吗?我们都能洞悉一切事情、规避一切风险吗?有时候就为了让别人方便,打着灯笼让别人看见路了,躲开你了,你自己的风险其实也就没有了。所以仁爱有时候是一种身体力行,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中。

一个真正仁爱的人,以仁爱安身立命,并非是做一个老好人。要能分辨是非,分辨出什么是真正的好人,什么是真正的坏人。他的是非判断是明确的。不要以为提倡忠恕之道、提倡宽容善良,就毫无分寸,纵容违法犯罪。真正的仁爱是有原则的。

真正内心有仁爱的人,他热爱山川河流,热爱四时风物,热爱和别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而他那温柔的情怀,可以无所不在,去感染所有人。

仁爱是一种修养,懂得仁爱才懂得与人相处的真谛。仁爱是一种态度的流露,而这种态度将决定我们工作的方向。仁爱是一种行为方式,它会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绚烂的霓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用仁爱的态度,与世界生成一种融洽,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心中有仁方能志存高远如果一个人能心志于仁,不做坏事,那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真的吃大亏、被欺负。而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这种人也是符合道德取向和职业需要的。这样的人才能够志存高远。如果每一个国企员工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企业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仁者无敌”,这其实并不是一句高调。在当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所谓的“仁爱、良心”已经没有实际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