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发展——基于法治文化的特殊审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9:07:59

点击下载

作者:武兰芳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多元文化的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发展——基于法治文化的特殊审视

多元文化的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发展——基于法治文化的特殊审视试读:

前言

文化,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积淀,一般是通过语言、文字、思维、情感、信仰、价值观、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等表现出来。由于文化产生与存在的民族历史传统、国家地理环境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会必然呈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特征。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社会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统称。“多元文化”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产生而产生的。到六七年代,在后现代理论的推动下,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拓展。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着多元文化,价值体系、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不只是在不同民族间存在着,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地域之间、年龄之间、性别之间和宗教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差异。“多元文化”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思想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并相互影响着,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同时,“多元文化”还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文化虽然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不应对非主流文化进行排斥,主张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对文化冲突的恐惧,应该了解、尊重、欣赏甚至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

本书中所说的“多元文化”是指在我国存在的传统文化、大众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法律文化、法治文化等,它们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演化更是一种文化变迁过程。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文化的视域中,探究其文化真谛,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能动发展的一个新平台和有效路径。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面对不断涌现出来的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人们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判别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受到极大的干扰和削弱。

因此,基于多元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如何正确看待全球化背景下

的多元文化现象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影响,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国家的发展进步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篇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积淀,它一般是通过语言、文字、思维、情感、信仰、价值观、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等体现出来。由于文化产生与存在的国家地理环境、民族历史传统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具有很大差异,因而必然呈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演化更是一种文化变迁的过程。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文化的视域中,探究其文化真谛,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能动发展的一个新平台和有效路径。第一章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多元文化通常表现为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受到极大的干扰和削弱。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新兴的很多形形色色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面前,人们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判别能力,甚至有些大学生也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批判和解构,使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和弘扬的爱国主义和公民道德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两者是辩证统一、互动发展的。

一、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而多元文化更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多元文化相比较,在增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础之上,侧重于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在教育实践中,侧重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侧重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并融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又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以政治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系统。“政治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主导因素”。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因社会政治制度和阶级的不同而变化,因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而多元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跨度比较大,从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准则、修养、道德、习惯到与社会国家及世界人类相联系所产生出的责任、义务意识,包含了对各种层次人的要求,又是以人之为人最浅显的要求为起点的,正因为如此,才说多元文化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能够普遍地存在于大众思想观念之中并代代相传。进行多元文化培养的目的,还在于使一些朴素的伦理道德观念上升为一种更高的精神状态,摆脱狭隘性,扩大人的视域,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本身不断发展的要求。多元文化就其所包含的内容而言,既关注能力的培养,即掌握和运用工具、注重文化的物质性功能,又注重文化的教化功能,并从中汲取有利于精神成长的因素。多元文化中所涉及的文化概念,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也吸纳西方外来文化,所有中外优秀文明成果,都是多元文化的产生基础,而在这些基础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要义,它是人类文明进步中,经过千锤百炼凝聚升华而成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并通过必要的教化过程,渗透于人的学识、信仰、情感、品质和气质之中。社会道德的形成、社会规则的制定,人们对个体行为、团体行动的评价,以及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律的制定,其指导思想都源于文化,源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文化自觉地去粗取精。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健全发展或作为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都依赖于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进行多元文化培养的目的,还在于使一些朴素的伦理道德观念上升为一种更高的精神状态,摆脱狭隘性,扩大人的视域,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本身不断发展的要求。可见,多元文化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并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文化承传性。

二、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多元文化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目标的一致性,即都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是在多元文化培养的过程中,“人”的概念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人必要的价值与地位。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去除狭隘的、片面的倾向,避免重新把“社会”当成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的错误,而是直接面对现实的人,以科学的内容去丰富、发展和促进人内在精神的发展,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第二,理论基础的一致性,即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多元文化培养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交互作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最高层次与境界,始终是与现实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第三,范畴的一致性,即二者都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元文化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现代社会在多方面,多层次统一起来,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播和人们思想品质的提高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道德思想品质是以相关的文化知识底蕴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元文化培养的目的均在于促进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同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第四,内容的一致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即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包括为人民服务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五爱”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法治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教育、法治教育、纪律教育等。

三、多元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

文化与教育互为前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文化能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而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活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递、延续着一种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从而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新生机和新前途。教育面临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多元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学习态度、审美取向、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主流性导向、人文性导向、民族性导向、审美性导向、多样性导向。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制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还承担传播外来文化、孕育和创新新文化、促进文化变革的作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柯尔伯格说过:德行的发展是在现实文化的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它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的程度,如果儿童不参加活动,不参加道德活动,就不可能进行道德判断,只有成熟的道德判断才能产生成熟的道德行为。在多元文化社会,多种价值观念聚集一堂。一方面,多元文化能够赋予个体更多的自由,给个体提供更多的价值选择机会,以及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个体精神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也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这有利于消除文化霸权和文化中心主义。但与此同时,多元文化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多元文化必然导致价值上的多元化,导致一部分人在多元价值面前无所适从,极易引发价值观、文化信念方面的迷失。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

早在2004年4月,中央领导人就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教育状况和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于2004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联合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调研工作。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征,了解他们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看法和观点,通过认真总结各地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工作方面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好的经验,并且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实际出发,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和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调研工作的通知下发以后,多省教育厅积极响应,鼓励高校以多种方式开展调研。

一、江西教工委调研情况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做了汇报,并且召开办公会议学习研究,然后召开了全省高校党委书记会议进行了专门部署。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省各高校普遍开展了调研。省里响应教育部对八省市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态调查的安排,专门组织力量重点进行了全省大学生思想教育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方面的调研。从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到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从系处领导到班主任、辅导员和普通教师,对学生包括在校学生和已就业的毕业生,以及社会反馈,都有多方面的接触和了解。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召开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座谈会、对近千人进行访谈,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现状调研:(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整体良好

1.关注中央领导集体

调查表明,大学生热爱中央领导集体,拥护党确立的各项方针政策,赞赏党和政府的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95%的大学生对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很乐观或比较乐观;88%的同学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持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82.4%的大学生乐观看待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80.9%的同学充分肯定党和政府的外交工作,认为中央领导处理外交关系比以往更为成熟和富有成效。

2.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

大学生对当前的国际问题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大学生中有71.8%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侵略行为;86.8%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反恐行动必须在联合国主导下、在国际法范围内进行;79.4%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3.关注社会改革发展过程的新老问题和矛盾

大学生认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主要的因素是腐败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等,对党和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出台的重大举措表示关注,表现出特有的责任意识。其中,74.5%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90%以上的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明确表示愿意到西部和艰苦地区工作的大学生有38.8%,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在考虑利益问题时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

4.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和进程

大学生往往把能否顺利就业看作是大学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认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当前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办学条件、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质量能否不断改善非常关心。75%的同学认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重要因素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竞争力、学校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和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对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5.关注自身成长成才

大学生都很重视自我价值的体现,关注社会对自己的评价。65.1%的同学认为在社会生存和发展中要依靠个人能力和自我奋斗;71%的同学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收入及其他待遇;83.2%的同学希望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多数大学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有80%以上的同学明确表示反对铺张浪费、论文抄袭、沉溺于网络等现代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56.6%的同学不同意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67.3%的同学不同意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二)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趋于多元化

在问卷调查中,一些情况是值得思考的,例如对大学生迟到旷课表示赞成或无所谓的有20.1%;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或表示难以判断的有36.6%;不同意考虑利益问题时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或表示难以判断的有28%。

2.就业观念尚需引导

26.8%的学生选择就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有信心顺利找到满意工作的大学生占57.2%,大学生认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排在第三位),专业没有优势、找工作的人太多、能力问题是大学生觉得就业有压力的三个主要因素,女生就业的信心比男生弱,低9个百分点;在选择工作时,有22.5%的大学生不同意“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另有14.7%表示难以判断;最被大学生看好的工作单位是“三资企业”,占24%;学校等事业单位占19%。大学生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主要动机是“直接有利于就业”,在第一位的选择中占16.3%,在第二位的选择中占39%;大学生中有45.2%打算毕业后即参加工作,34%计划继续深造。

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在一些大学,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经济贫困大学生比例占近三分之一,许多大学生还反映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太高。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困惑主要来自知识老化、专业缺乏优势、学习方向不明确以及英语过级压力太大等。面对这些压力,部分大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自我调整,表现出各种消极行为,其中以沉溺于网吧、逃课、恋爱者居多。此外,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呈现出了明显的依赖、脆弱、自私、自我封闭等特点。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评价身边的同学是虚荣心强、自命不凡、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遇到挫折就走极端。

4.互联网负面影响凸显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加,在本次调查中,关于“您在网上了解的信息大概占您日常了解信息总量的比例”的回答,表示占了“大部分”和“绝大部分”的有14.3%,占“一半左右”和“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占47.4%。另外一项针对我省在校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94.7%的人有上网的习惯;在上网的大学生中,39%的被调查者每周上网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27%的被调查者每周上网时间在3~6小时,10%的被调查者每周上网的时间在6~10小时,24%的被调查者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下。

二、上海调查情况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客观真实地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变化的基本特点,增强高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2007年,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上海市八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主要调查了多元文化背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的主流思想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其中,男生占40.1%,女生占59.9%;一年级占31.4%,二年级占34.8%,三年级占28.0%,四年级占5.8%;党员占9.4%,团员占88.3%,群众占2.3%;文科专业占55.0%,理科专业占25.9%,工科专业占14.7%,医科专业占0.8%。(一)在政治观方面

1.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是多数学生的主导信仰

调查显示,在“您的政治信仰是什么”的选项中,选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占51.8%;在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作用”的认可程度调查中,选择“赞同”的占36.5%,选择“基本赞同”的占43.8%,两项之和为80.3%。调查显示,除了选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生以外,选择“资本主义”的占7.8%,选择“某种宗教”的占5.3%,选择“其他”的占5.9%, “不明确”的占29.2%。尽管有其他信仰的人数不多,但信仰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大学生的认同,61.9%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政治信仰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

2.多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在“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态度如何”的选项中,选择“充满信心”和“较有信心”的达到了70%;在“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认可程度选项中,选择“赞同”和“基本赞同”的占了57.8%;在“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选项中,选择“赞同”和“基本赞同”的达到了76.9%。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较高的认同感。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最终能否战胜资本主义心存质疑。对“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观点,21.6%的学生表示不赞同,20.6%的学生认为讲不清;对“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观点,25%的学生表示不赞同,25.8%的学生认为讲不清。

3.多数学生赞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认同选项中,有77.2%的学生表示“赞同”或“基本赞同”。“赞同”和“基本赞同”“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占了57.5%。在“您对于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如何”的选项中,选择“很积极”的占28.4%,选择“比较积极”的占37.3%,选择“不想加入”的占20.9%,选择“没想过”的占13.3%。但有些学生的入党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调查显示,在“您看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什么”的调查中,认为是为获得“实在利益感”的占总数的76.8%,其中“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的为51.4%, “表示一种要求进步的姿态、获取教师和单位好感”的为25.4%。(二)在人生观方面

1.多数大学生更看重个人理想

调查显示,在“您是否有自己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的选项中,回答“有,比较明确”的占到55.5%,选择“飘忽不定,不太明确”的占38.5%,选择“没有”的占2.5%,选择“没想过”的占3.5%。可见,多数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日益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和自我化、近景化倾向。在“您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的选项中,他们比较关注个人理想和近期目标。按选择比例高低依次为:“生活幸福”占55%, “事业成功”占20.5%, “对国家有所贡献”占11.5%, “其他”占5.9%,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占3.6%, “个人的名利”占3.5%。另外,在“在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时,您最看重哪个因素”的选项中,按选择比例高低依次为:“发展前景”占47.1%, “经济收入”占28.1%, “工作条件”占9.4%, “其他”占7.0%, “专业对口”占6.0%, “祖国需要”占2.4%。

2.人生态度积极,但出现享乐思想

调查显示,在“如果您和另外一个同学同时具备获得奖学金的条件,但只能一人获得,您怎么办”的选项中,选择“凭自己实力争取获得”的占86.4%,选择“发扬风格,自觉放弃”的占3.2%,选择“采取小手段,使自己获得”的占1.5%,选择“无所谓”的占8.9%。这体现了大多数学生积极进取、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但在“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选项中,选择“不赞同”的占42.4%,选择“赞同”和“基本赞同”的占46.4%,选择“讲不清”的占11.1%。

3.人生价值取向带有双重性

在“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认同选项中,74.8%的学生表示“赞同”或“基本赞同”,这说明发扬奉献精神,积极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贡献,仍然是当代大学生认同的主流思想。在“您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什么”的选项中,选择“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的占44.3%,选择“对他人与社会贡献如何”的占26.5%,选择“个人成功与否”的占15.5%,选择“其它”的占7.3%,选择“金钱、权力、名誉、地位”的占6.5%。可见大部分学生把是否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以及“对他人和社会贡献如何”作为人生是否有价值的评价标准,这与社会的主导评价标准是一致的。但是,多数学生认为奉献不再是无条件的“无私奉献”,而是与索取紧密相连的。在“正当索取,积极奉献”的认同选项中,选择“赞同”的占68.3%,选择“基本赞同”的占26.8%,选择“不赞同”的占2.3%,选择“讲不清”的占2.5%。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认同选项中,选择“赞同”和“比较赞同”的占66.3%,选择“不赞同”的占16.4%,选择“讲不清”的占17.4%。(三)在道德观方面

1.多数学生认为需要传统道德

在“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认同选项中,选择“不赞同”的占73%。但是,多数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应不断赋予传统道德以新的时代含义。在“在您看来,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是否已经过时”的选项中,选择“永远不会过时”的占35.3%,选择“应提倡,但要赋予时代含义”的占61.4%。另外,在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认同选项中,选择“赞同”的占80.6%,选择“基本赞同”的占15.9%。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选项中,选择“赞同”的占81.5%,选择“基本赞同”的占14.8%。

2.多数学生社会责任感较强

在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认可程度选项中,选择“赞同”的占69.2%, “基本赞同”者占25.8%, “不赞同”者占2.9%, “讲不清”者占2.1%。在“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认同选项中,选择“赞同”的占32%, “基本赞同”者占44.4%, “不赞同”者占13.1%, “讲不清”者占10.5%。在“您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的反应如何”的选项中,选择“深恶痛绝”的占36.6%, “深感忧虑”者占29.9%, “可以理解”者占30.7%, “与己无关”者占2.8%。

三、贵州高校调查情况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贵州高校在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进行的研究。调查对象覆盖贵州几所重点高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等各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具有较深远的代表性。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消费观念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广泛性。调查发出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1份,其中大一192份,大二194份,大三195份,大四190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要表现:(一)对自我价值实现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在关于自我价值实现发面,调查显示,有49%的同学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回报,26%的同学选择的是个人的事业成就,有11%同学认为是金钱的数量。在调查中,有50%的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近12%的学生认为没有特别深刻的理想信念,有32%以上的大学生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19%表示“说不清”。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重视物质利益,轻视对他人的奉献,一些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混乱化的状态。75%的同学认同少数服从多数,15%认为个人利益应起到重要作用。部分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重利轻义,其价值趋向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趋向,一味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将金钱、权力、社会名望以及舒适潇洒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关心自己的命运,关注自身发展状态和现实的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班级、学校和社会的集体活动表现消极倦怠,没有集体荣誉感,一部分大学生重才轻德,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则出现了滑坡,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二)崇尚西方文化

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中,8%的学生认为历史只能代表过去,没有必要去进行了解,20%人对历史知识和常识不感兴趣。相比之下,当代大学生希望获得新鲜的感觉和良好的体验,在西方文化的新鲜引诱下,以轻蔑与漠视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认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太少了,在多种文化交织的时代,成为可有可无的那部分。(三)生活方式多样化

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在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第一,娱乐选择多样化。如今大学生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日益多样,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在“你一般选择何种娱乐方式”问题上,回答旅游的占20%,吃饭唱歌的占31%,体育活动的占28%,其他的占21%,可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娱乐形式多样但相对分散。第二,依赖网络。在关于如何看待网络问题的调查中表明,45%的同学认为没有网络无法生存。20%的同学认为互联网交流起来更方便。长期面对机器,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日益加强,降低了个人对的归属感的渴求度。同时,网络占据了学生们在现实中的兴趣爱好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网络上面。有些大学生的甚至出现了网络依赖症,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当他们回归现实,感受到无所适从。第三,超前消费,消费观念个性化、层次化。近年来校园信用卡的使用与普及也使大学生负债消费呈现上升趋势。在调查中,对于超前消费有30%的大学生赞同,仅有10%的不赞同,15%的学生在关于信用卡透支消费的问题上不能确定,60%的大学生可以接受,20%的不能接受。当代大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消费,在消费中体现出个人的个性特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大学生认为对穿衣打扮无特殊要求,有60%的大学生认为在穿衣打扮上。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多样性、个性化倾向是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的发展相适应的。其次,调查中还发现,由于每个大学生个人经济条件不同,他们的消费观念也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调查中,有60%大学生一天的伙食就基本是在食堂。30%大学生认为学校食堂伙食不好,每天都要到校外小餐馆用餐,10%大学生则经常出入市中心各类高档餐厅。(四)多元化的择业观

新生代大学生的就业愿望和择业观呈现出多变性和分散性特点。27%的学生喜欢跳槽。针对毕业后是否会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明确表示希望的占42%,不一定的占26%,不会的占15%,没想过的占27%。其次,职业需求侧重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憧憬,57.8%的大学生认为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个人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五)情感丰富而不稳定

在情感意识方面,表现为丰富多彩而不稳定。由于经验有限,心理的不完全成熟以及青年人所具有的冲动偏激特性,其情感又表现出监禁和不稳定的特点。同时,通过调查,在选择婚恋对象方面,调查表明,39%的学生认为结婚之后如果感到不适合随时可以离婚。当问到选择另一半的标准时,41%是外貌,12%是家庭条件好,10%是性格适合。第三节 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惑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在一种社会体制向另一种社会体制的转变过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发生质变或量变,必将引发社会的分化与利益的重新分配,触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判断与选择,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转型期,文化思想的多元化使人们开阔了视野,发散性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这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以灌输和苍白的说教为主,而这种方式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并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庸俗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相互交汇融合在一起,使人们目不暇接,感到困惑、迷惘,不知道该吸取什么样的文化作为自己成长的精神食粮,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问题受到严重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处于混乱、迷失状态中。尤其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思想开放活跃而又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诱惑。因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在文化批判、辨别、分析和选择能力上还比较低,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文化信息的侵蚀。

事实上,文化传播作为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等多层面的媒体形式,带来的是更为人性化的传播效果,而人性化就是强调个性,充分尊重使用者的自主权。文化传播所催化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对于某些强弱文化来说也许是一种压力,但也可以成为机遇和动力。文化传播具有扩张性和广泛渗透性,同时具有非可控性,具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中国香港学者陈韬文认为:外国文化会丰富本国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史通过外来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和相互借鉴而实现的。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多元竞逐的过程。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形成了严重冲击,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以各种方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外来文化利用网络的虚拟传播,通过表象的迷惑,使得大学生容易在思想上、认识上出现混乱现象。

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结合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际相结合,人们才会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有益性,使得人们在不断完善自己思想高度的同时还能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第四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涌现,严重冲击了原有文化权威和价值评价标准,使得人们无所适从。

一、主导价值取向逐渐边缘化“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它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外来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日益泛滥,他们打着文化和学术交流的幌子,在我国宣传着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阶级主张,企图混淆我国的本土文化和他们所宣扬的社会思潮,从而动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文化混合在一起,使社会各个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这些多元价值观相互激荡、相互碰撞,交织混合在一起,强烈冲击着我国原有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作用。

二、民族认同感弱化“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其本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是在危机时刻迸发出来的一种超党派、超种族的意识,是人们获得归属感的重大机遇”。民族认同感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民族以及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发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激励功能。在文化的传播中,西方国家凭借他们在科技方面的优势,对我国渗透西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等。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人们很容易受到影响,逐步失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丧失民族精神,整个民族认同感消退。

三、行为失范现象频出

在多元文化新时期,选择的空间加大,使得不少青年学生出现了道德理想的迷失、价值选择的迷茫、道德评价的混乱,导致了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现象。也就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分裂态势,道德行为不能严格按照或者遵守道德认知中所认同的标准和规范,在观念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落实和执行,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四、教育不断出现大众化、功利化倾向

社会的不断转型,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及高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逐步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和较重的功利化倾向。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观念、择业的标准发生了改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经济收入和官本位思想作为首选标准,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却抛在脑后。“今天,我们却不问怎样使一个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而是问我们应当交给他什么技术,使他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世界中的一颗光滑耐用的齿轮牙。”蔡元培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可见,“教育的本质不能抛弃”。

五、学生应变能力明显减弱

大学生向来被看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思想文化观念最为敏感的群体。其中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加倍呵护下长大的,很少经历困难、挫折和逆境,一旦遇到困难、逆境和挫折时,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经验,很难适应人际交往社会化和复杂化的新环境。他们常常抱有一种怀疑态度,不信任社会和他人,与人交往也缺乏真诚、欣赏和理解,甚至故意设置障碍。有些学生则表现为性格抑郁、萎靡不振、绝望轻生、逃避现实。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逐渐加大。可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面临着巨大挑战。

总而言之,多元文化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和状态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例如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资源和创业机会,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渠道,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多样性;同时,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实力和科技上的优势,对人们思想进行侵蚀,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多元文化是一种软调节,是一种理性杠杆,是一种良性塑造,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也是其他手段不能取代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为当代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奠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本身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基于多元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正确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现象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重大影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章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并在深刻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根本上引起了人们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格偏差。回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普遍认同的教育理念时,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从被遗忘的边缘回归。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时间的扬弃和积淀,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团结、集体主义、仁爱包容、自强不息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成为充实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的宝贵资源。第一节 传统文化概述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一)词义的来源

传统文化是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子概念构成。“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例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文化”从词源上讲,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1ture,原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在中国古代,文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立的一种治理社会的主张和方法。到了近代,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广义上的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文化概念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狭义的文化概念。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学者们是这样描述的。如李菁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且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顾冠华在《中国传统文化论略》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概括起来,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界定为,在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

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和遗传性以及鲜明的现实性,它不仅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在现实基础上进行批判继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粗取精,并进行大胆创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1.“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文化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反对过度地利用自然,而应当切实地保护自然。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其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经典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原则,是我国古代哲学对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2.“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思想《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君子要自强不息,努力向上,以便能够与天的这种气质协调一致。孔子也积极倡导并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提倡人应当高远其志,发奋向道,不耽于衣食而无所用心。这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的历史概括与准确写照,标明了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是“天人合一”观在中国人的生存态度上最集中的反映。

3.“讲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义忠恕、道德诚信、重情守义。《论语·坦仁》也说“夫了之道,忠恕而已矣”,是要求人们要讲究忠贞和宽以待人。其中诚信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规范之一。中国古代职业领域长期信奉“诚实守信”“买卖公平”的行为准则,它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尺度。可见,“仁、义、礼、信”作为人们交往的重要准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4.“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文化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特别被看重。《大学》讲:“一切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教育讲求“德学并重”,从“修身”做起。《中庸》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它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高度弘扬了人的主体性。现代教育倡导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所以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伦理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民族的农耕生活方式建立在比较固定的土地上,这种经济方式造就了主张和平自主、稳定的内向型文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历代统治者都对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进行加工改造并转化为法律条文(如“不孝”称为犯罪的“首恶”),进而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时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即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性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

2.互补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从传统文化的结构上看,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都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3.双重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有许多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也有很多消极的、腐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在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留下时代的烙印,因而具有历史局限性。如封建特权、迷信思想、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男尊女卑,以及重农抑商、厚古薄今、因循守旧、“不为人先”等腐朽思想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来看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性。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可见,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第二节 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丰富的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对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塑造理想人格

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促进人格的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人格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会做人”看起来简单,其实这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学会做人,就是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做人的文化,孔子倡导以儒学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1988年1月,世界各地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通过的《巴黎宣言》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从儒家文化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正如毛泽东曾说过的“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脊梁,在陶冶人的心境和塑造理想人格上有着强大的功效。特别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文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自由创造的思想,坚韧乐观、九死不悔的不懈追求……这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植根于肥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把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完美理想人格,培养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特色的后备军。

二、培育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态度是基于乐观的人生哲学,倡导自我的精神,这将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是它认为人完全可以靠自身善的本性不断超越自我,这是一种强调主体意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们今天提倡自主精神所需要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高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凝聚,是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历经曲折,却依然可以自强自立、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易经》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思想,对大学生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穷则思变、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为开展新时期的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显然就是一部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历史。这种奋发向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培养人们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根据时代的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中去,使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都具有这种精神品质,时刻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劲头,不断实现开拓创新。

三、强调主体自律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上,强调主体的自觉性,注重道德践履,这种方式、方法值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肯定主体的自觉性,尊重人格价值与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自主意识、自主精神是一致的;注重道德践履,在今天就是要求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境界;我们现在身处科技发达、资讯神速、交往频繁、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自我磨炼作为一种修养方法,能够指导我们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磨炼自己,去寻找、获取精神生活启示和道德生活体验。儒家文化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是“慎独”和“自省”。其中慎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养方法,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而“自省”是自己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辨别自我意识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剔除恶的东西。主体自律精神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修养方法,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重要美德。不管是“自省”,还是“慎独”,都强调修身养性的自觉性,也就是将道德由外在的约束自觉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进而将道德认识自觉地转化为道德实践。

由此可见,在道德修养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感化,这种方法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重要理论渊源。在当前,我们所面对的道德状况和社会风气中最令人担忧的是精神家园的残缺和社会道德的滑坡。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努力去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还要加强法治建设,更要强化道德建设。而在道德建设中,第一要进行道德教育,努力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良心。第二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觉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合理内核,给我们重要的启示。第三要注重修养实践,强调道德践履。一个人仅仅懂得怎样做人并不算有修养,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是真正有修养。“履,德之基也”。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些论述,都是强调要把道德伦理、道德意识见之于道德践履中。在行知关系中特别强调行、知的辩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

四、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群体价值,提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人的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实现。因为人的最终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对社会有用无用、贡献大小上。传统社会的“我”首先表现为大家的我、社会的我,而不是孤独的、个体的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弘扬的都是一种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古至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精神就像一条主线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和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并代代相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提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主张,应该大力借鉴中国文化这方面的内容,并教育人们继承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竭尽全力。

五、注重和谐

传统文化中“和”既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它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伦理思想。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独特境界。“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人道”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倡导以“仁爱”为思想基础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中国先哲阐述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如《春秋繁露·阴阳义》中有“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如《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和谐”与当今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这种和谐因素,有助于人们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以“仁爱”为思想基础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是以人际的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这些合理思想有益于人们正确处理矛盾,实现和谐交往,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新型人际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利益格局进行着大调整,这不仅加重人们的精神焦虑,也使人们在相互交流时的耐心和机会减少。社会生活中冷漠和功利性的人际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投入,而社会的分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利益差异很容易引发不同形式的社会冲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倡导以“和”为主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抗行为,增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在主流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它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向上的国民品格。这里也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而它反过来也有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所以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也即是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样。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色。在20世纪中国大陆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