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者的红宝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2:24:18

点击下载

作者:憨氏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私者的红宝书

自私者的红宝书试读:

关于本书

1

本书是给智者的读物,生活的向导。

以下是几项重要的规则:(1)你是你生命中唯一的重心,独立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2)你不问:“别人准许吗?”而是问:“什么是此时此地对我有益的?”(3)你是你思想的产物,所以你的思想是自信的开端。(4)你的一生是场权谋游戏,你详知游戏规则,并练习规则,目的是成为权谋游戏的常胜将军。(5)只有不受羁绊的想像力才能发挥。只按经验行动,想像力便没有发挥的空间;恐惧会压抑想像力,无法发挥想像力。(6)性与道德无关。道德是聪明人为了笨蛋所发明的权势游戏的工具,利用笨蛋的罪恶感而图利自己。2

在此不得不提及,“自私”在一般用法上并不是光荣的字眼。这个名词本身多半用来警告吓唬那些笨蛋,不可以顾虑自己,而要多想到社会大众的福祉。“自私”如此遭受歧视,不用惊讶。因为,很清楚自己要如何生活、如何让自己幸福快乐的人,不需要别人贩售幸福快乐给他。试想,如果笨蛋不再购买根本用不着的化妆品、药品、社会地位的象征或是假期旅游,多少聪明人会在一夕之间顿失生活依靠?

如果每个人有能力自己处理聘雇契约,自行治疗心灵创伤,懂得处理自己及团体的事,并全权负责,那么工会、教会和政治人物都变成多余的了。别担心,聪明人的利益团体还是继续大权在握,并且以进步与乐观为名,操控社会。

你可尽管安心地阅读“自私者的红宝书”,因为聪明人驾轻就熟地利用笨蛋的依赖性来支配他们,这种依附关系不可能改变。令人忐忑不安的是,以下章节中对生活的现实面赤裸裸地剖析,又生动、又如此清晰。有些读者彻夜未眠之后,看到镜中自己苍白的脸,不免惊心自问:“镜中人真是我吗?”

根据经验,这些情况最后的结局是,痛下决心,决定改变生活。然而,立定志向只是为自己无能改变现状找借口,自我安慰一下而已,个人如此,生活亦如此。

本书仅想尝试,披露智者们鲜为人知的经验,他们如何自立自强、按照自己的想法营造自己的生活。

健康的自私主义并非向他人布道,只想推动,人人自立,人人为己,不再为他人。

这是一本安慰笨蛋的读物——只要别人允许,他们的生活肯定更加圆满如意;本书也给聪明人一点刺激,如何更有技巧地支配笨蛋。

而智者呢?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功成名就的智者将会心一笑肯定本书。

前言 《红宝书》会使你活得更滋润

别天真了!当新一轮太阳升起的时候,不要空思梦想,世界将会有所转变。

乐观人士,仍满怀昨天早已落空的希望;无所适从的人,依然痴痴地等待着善心人士承诺的协助。

和平使者将在战争中捞取比以前更多的好处;懒人还是一样懒,将懒惰建筑在勤奋者的勤奋上。

勤奋的人劳累而死,还不明了为何劳碌。健康休闲事业发展方兴未艾,却无人察觉。尽管如此——甚至正因如此——人类越来越体弱多病。

在这疯狂的世界里,只有天真无知的人认为,疯狂是不正常的。

在这样的世界里,个人的立足点在哪里?也说不出所以然,总希望不费力就能改变些什么?

毋容置疑的是,社会中最古老的三种阶级架构,依然在二十一世纪屹立不动。

◆芸芸众生的笨蛋阶级

◆聪明人阶级

◆少数的精英智者

笨蛋仍将继续不知所措,寻求别人的建言,告诉自己该相信什么、思考什么、期望什么和购买什么;聪明人乐意提供建议,而且还从中牟利;智者则处之泰然、袖手旁观,他们自知自己要什么,而且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无视法令道德的约束。

本书是智者的红宝书——那些未皈依任何宗教的智者,对那些懂得尽我所能、天天活得无拘无束、幸福快乐的人而言,翻阅本书是多此一举。

聪明人不用征求他人意见,我行我素,而笨蛋一旦触犯了聪明人的戒律,就深深自责,聪明人完全无忧无虑、我行我素。重点是:“先想到自己,再想到别人。”

将极端自私者的信条与其基本的生存策略,诉诸于文字发表是本书的创举。万一,你还是翻开了这本书,应该先明白,自己该归于哪一种人,全凭自己衡量斟酌。

在口耳传送之下,本书的劲爆内容挑起了笨蛋急于转跳阶级的欲望。同时不少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自以为自己的自私主义才是唯一的真理。

此书会引起许多不可避免的反应,道也道不尽,不说也罢。对健康的自私主义的历史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是付诸阙如。这现象与智者的第二条重要信条不谋而合:“目前你所相信的事,即真正的信仰,不论那有多荒谬。最重要的是——那是你自己的信仰。”

对本书有兴趣的读者,不论是属于哪一阶级,会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观点。

本书作者的表达方式很特别,乃是以解读“名人隽语”的方式来描写对人生的观感。所以,初读时,也许会摸不清其目的,但我想,只要你肯慢慢细读,你会发现其中的许多正言若反的语句,实则蕴含哲理,颇让人寻味。

还有,在其质疑和无奈中,你会更看清一些事物,当然这也正是作者的意图。终究,人的一生不可能是顺利的,必须有所容忍、有所区分、有所取舍,方能逆来顺受。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如此顺利,应有所容忍及有所取舍,才能在混乱的生活中,更看清一些事物,并发现生命其实充满了喜悦。

作者以丰富的经验,来解读“名人隽语”,叙述他对人生的观感,从这些智慧的结晶,我们细细玩味,不难在哲理中,走出自己的路途。

虚心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照,将会看到另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第一章 生存法则

一 生存

1 活在今天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下个月,甚至十年后。但却没有人打算好好地活在今天。——卢梭

对未来抱着希望当然是非常好的,可是,更好、更幸福的法则是:每天都过得快快乐乐。

不过该注意的是,愉快地、无悔地过着当下这一刻,并非是要你成为一个“刹那主义”(只顾一时的快乐)者。卢梭(Jean Jacgues Rousseau,1712-1778)系生于瑞士之法国哲学家及作家。

2 活到气绝

人生非儿戏,你必须活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巴斯特涅克

人生当然不是儿戏。即使你活腻了、厌烦了,或遭遇到种种障碍、艰困,也不能轻言退出人生舞台。因为,你负有义务和责任。

除非你是个任性的孩子,或是怠惰的懒人,否则你必须克服一切的不适,继续生存下去,直到气绝。巴斯特涅克(Boris Leonidovich Pasternak,1890-1960)系苏俄作家、诗人,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3 无知的一生

我们唯一完全不知道的事——就是自己的无知。——卢梭

严格来说,人即使活上五六十年,对于周围百分之九十九的事物,还是模模糊糊的,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的不知”。换言之,人的一生几乎是在“无知”中度过的。

也许你会说,难道有必要去了解周围的一切吗?姑且不论是否有必要,当你“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时,“无知”即是个事实。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是一样的。

而人在“无知”中度日,竟一点都不觉得可怕,这是因为胆大,还是不在乎呢?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个问题。

4 有所放弃

失明并不悲惨。悲惨的是,不能承受失明的事实。——约翰·密尔顿

人世间的各种不如意和痛苦总是难免的,正因如此,你得学会反刍自己的痛苦。例如,失恋是难过的,但若经不起失恋之苦而日夜闷闷不乐,那就会更加痛苦。

所谓不死心,就是意味着不肯放弃该放弃的。而不能有所放弃,痛苦是不会减轻的。约翰·密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系英国诗人。

5 今生之“生”

若说对“生”感到有罪,毋宁是希望有另一个“生”,以逃避无可取代的今生之“生”,而不是对“生”感到绝望。——卡缪

假定宗教可以让人相信有另一个“生”,则卡缪这番话,无疑是断然排除宗教。一如绝大多数不具宗教色彩的存在主义者,卡缪亦认为,“我们都是自由的”。而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自由,抗拒荒谬,寻求救赎。

今生不论再怎么悲惨、不幸,也不会是“零”,不会是“无”。但“死”则不同,死即是归于“无”,死意味着将存在化为“零”。卡缪(Albert Camus,1913-1960)系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6 命运

我一切都听天由命,对任何事都往最坏的方面去想。而且,拼命地养成静静忍受最恶劣情况的精神。——蒙田

不知何时开始,我自己也养成了如此的想法。例如,要把一点钱借给别人时,我就认为对方不会归还。对任何事情若事先有最坏的打算,的确是较容易“死心”,也会较不易去憎恨人。诚如蒙田亦巧妙地说:“最底层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不过如此说,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失败主义的想法——可是,不论是失败主义与否,一个人如能随时作最坏(死)的打算,将会拥有一种奇妙的安心感。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系法国散文家。

7 生之喜悦

人间发生的事大体上只有三种,即:诞生、生存和死亡。关于诞生,我们毫无感觉;而临死时,我们会感到痛苦;至于生存(生活)则草率待之。——拉·布耶尔

如果说现代人忽略了生活(生存),一定有人会发怒,并且说,他们拼命地工作、存钱,还有帮忙太太做家事、照顾小孩,难道如此一个劲儿地工作不是为了生活吗?

但是,是否把每天的例行工作一件件地处理好就是懂得生活呢?抽象而言,对“生”感到喜悦,才是正视生活的明证。而你是否在这样的生活中真的感到“生”之喜悦呢?

8 新鲜的生活

我们在每天晚上死去,在每天早晨重生。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爱德华·杨格

生活中,“日日是好日”是绝不可能的。但若把每一天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来生活,那就仿佛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早上一睁眼,便无精打采地叽咕着:“哎呀!又要面对一天了。”那不是形同疲惫不堪的老人吗?人生果真如此,岂不完哉?

所以,不妨达观些,且让昨日的一切不愉快于每晚死去,别留它在记忆中过夜。爱德华·杨格(Edward Young,1683-1765)系英国诗人。

9 争斗

人决不是为失败而被创造的。——海明威

此语出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书。看过这部小说的人,恐怕至死都不会忘记那位与海争斗的老人吧!

生命或许就是如此。在没有输赢中用尽全力去争斗,直至你筋疲力尽再歇脚吧!海明威(Emest Hemingway,1898-1961)系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0 经验

经验——就是人们给自己的错误取的名字。——奥斯卡·王尔德“什么也得靠经验,去试试看吧!”、“有了经验之后……”、“什么!不做怎么知道呢?”——这些话我们经常听见,是不?然而,假如烫伤了才知道“火”的热力,那么付出的学费未免太昂贵了吧!

过去,在教育界曾流行“试行错误”的学说。的确,经验可谓是老师,但是,并非所有的人皆能从“经验”这位老师中学到好东西。比方说,尝试喝酒、抽烟的滋味,结果可能是上瘾。有人从经验中学到好处,但也有人因经验而堕落。

不亲身体验而能体会经验的内容和意义,那才是“智慧”。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de,1854-1900)系英国剧作家、诗人、小说家及批评家。

11 昨日·今日·明日

几乎无人活在现在,每个人似乎都在为活在另一个时间作准备。——斯威夫特

记不得是谁说的,但总觉得他说得极妙。他说:“昨日宛如已注销的支票,明日宛如一张期票,唯有今日,才是现金,请贤明地使用它吧!”

不过,上了年纪后,总不禁会去回忆昨天的事、过去的事。而过去的种种一浮现在眼前,明日似乎就变成了今天。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系英国作家。

二 真实与虚伪

1 真实与虚伪

真实未必总是幸福的最好基础。世上也有人一看到真实就死去了。——士雷盖尔

我们年轻时,几乎人人都想追求真实。即令今日,青年人责怪大人的最大理由,仍是针对着他们的“不真实”。大人们常说:“说谎有时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吗?

然而,人类的平凡、日常的幸福,有时确实是建立在谎言和虚伪上的。揭开虚伪的面具之后,呈现着的未必就是幸福的保证。当然,也有人拥着已失去时效的虚伪而活了七十年。

不过话说回来,人生最要紧的是追求真实,抑或幸福,倒是颇值得深思的。

2 真实话

有害的真理(真实)胜于有益的虚伪。——汤玛斯·麦恩

真实往往是有刺的。数年前,妻子因胰脏癌去世。但直到最后,我还是骗她说是胆囊炎,而非癌。后来她也不再追问了,或许她已大约感觉到是癌症;或许她认为与其逼我说实话,倒不如被蒙骗着死去来得好;也或许她硬逼着自己认定所患的是胆囊炎吧!总之,尽管妻子已去世数年,至今我还是为不知是否该告诉她实话而感到迷惑。

人终究未坚强到足以承受人生一切苦痛的真实。汤玛斯·麦恩(Thomas Mann,1875-1955)系德国作家,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3 赤裸的真实

技巧和坏主意非穿衣服不可;但真实则是爱赤裸的。——汤玛斯·富勒

大概是罗素说的吧,他说,数学是很美的。而数学之美,可能是因它不加修饰,是代表着赤裸裸的真实吧!

真实是不需用美丽的辞藻来装饰的,不只不需要,而且还嫌恶它。

自己明知并不是真实,但仍要让人见它好像是真实时,才需要穿上“技巧”和“坏主意”的衣服。无疑的,真正的东西,原本就很美,根本用不着修饰。故谓,真实是爱赤裸的。尽管如此,一切的“赤裸”都是美丽的吗?有人说,人的身体在赤裸时最美。但老人的裸体可找得到“美”吗?汤玛斯·富勒(Thomas Fuller,1608-1661)系英国学者、作家及布道家。

4 被骗的幸福

人很容易被他所爱的人欺骗。——莫里哀

仔细、慎重地考虑之后,才爱上对方的话,那谁也不会受骗。“爱”和“了解”根本上就是不同的,爱必须冒着受骗的危险。爱是要有即使受骗也不后悔的觉悟;甚至,要相信决不会受骗。正因如此,爱是一件极盛大的事。

而“决不受骗”和“决不爱人”,你认为那一方面较幸福呢?

第二章 自我法则

一 生活篇

片刻如此微渺,一去不复返!如不把握此刻,也许就虚度了一生。

自不自由,存乎一心

本篇汇集了我个人想到的28个问题,这些问题每天以各种方式决定了我们的生命。

任何时代,智者阶级的箝制与欺压,往往更加深了个人对自由的渴望:正当一群人以推翻压迫者来解脱自己的同时,另一群人却认清——自不自由,存乎一心。

推翻压迫者的后果往往是政变者立即摇身一变成为压迫者,从智者阶级跳到聪明人阶级。

以自我解放而获得自由的智者,很清楚自己要如何生活。如何生活无模范可效法,模范只是被聪明人利用,给笨蛋制造错误的希望,而这些希望永不实现。

基于此项认知,生活篇中汇集了28个生命的问题,在本书中采用“你”的人称,是要强调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及与自己的对话——这是健康自私主义最坚实的基石。

因此,“自私者的红宝书”诉求的对象就是自己本身,绝非他人。第一个“我”告诉第二个“我”,该如何生活。

当然,“自私者的红宝书”既不针对穷人或富人、饱学之士或无知的人、也不分男女或同性恋与异性恋,本书的重点一直是自我、个人自由与幸福,我提出的要求是:“没有任何人能赠予或剥夺你的自由和幸福,每个人只为自己负责。”

能归属到智者阶级最大关键在于:“义无反顾地主宰自己的生命,唯有笨蛋会找借口逃避,要别人为他的不幸负责。”

看来,箝制别人是聪明人的特征,而笨蛋的特征则是诚惶诚恐地臣服他人之下。由此得知,两者互为依存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者的圣经中关于自私主义的一段话:“你的生命之书汇集了你对生命的看法,你在每日的权谋游戏中,抉择与行动之前,以自己的标准过滤外来的影响。”

由此看来,除了社会的桎梏之外,你还可以别有选择,那就是在“自私者的红宝书”中破天荒地收集许多建议、见解与认知。

1 融合为一大群体

万物是大群体,没有生命是单独存在的。你是你所生存的世界中的一份子,世界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制定生命的定律,当你无法改变定律时,就改变不符合宇宙定律的自我。唯有与宇宙和谐无争,你的所作所为才能开花、结果。

宇宙中有种浩瀚无边的力量在创造生命、继录宇宙之生命,当你与宇宙融合为一时,你心中自有宇宙力量。

与自我融合为一、身躯灵魂融合为一、病痛生死融合为一、优胜劣败融合为一、敌友融合为一、天时地利融合为一,还有与你的所作所为合而为一,如此一来,无往不利。

大群体的训练是每天处理生活相关的大、小事。如果认不出整体的关联性,那你也看不透每天生活细节中的关联性。

知道你要什么,并了解其关联性,由此一切融合为一大群体。

2 舍弃与接纳

抛开令你心烦意乱的事物,敞开心胸接纳让你自在无忧的事物。

不论生或死,都与自己、宇宙融合为一,你无所畏惧。

抛开恐惧、抛开疑虑,抛开所有阻碍你快乐、自由的事物。

舍弃和接纳时,练习下列正面的思考:

◆放松自己、闭上双眼,深深地吸进你想接纳的事,想像它们与自己合而为一时,你多么自由、坚定和快乐。

◆闭上双眼、用力深长地吐出你想抛诸脑后的事,想像它们如何完完全全地离开了思想、身体,你感觉,此时的你是如此自由、坚定和快乐。

无为,才能思考,不思考,才能空灵。在“空灵”中才能产生顿悟的力量,你才能沉浸在宇宙的生命能量中。

三思而后抉择,抉择后,付诸行动,在实际行动中,抛开行动的阻碍。

如果今日的知识取代了昨日的知识,不可拘泥在昨日的知识,凡事没有绝对,每天都是生命的崭新开始,敞开心胸迎接它吧!改变能力所及的部分,时机一到,即可改变今日所不能改变的。

3 活在此时此地

开始顺应此时此地的情况生活。

你醒来时神清气爽;你睡时高枕而卧;你心无旁骛地行事,行动与思维一致,采取行动毫不犹豫。

今天的你无惧于明日之一切,不恋栈昨日之种种,先踏出第一步,再迈出下一步,无所错失。

昨日之是,不一定是今日之是,所以每日采取不同的策略及决定;你明白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并且相信自己,所以你可自由地抉择。

这是此时此地的生活,你有能力顺应此刻。

此刻如此微渺,一去不复返,如不把握现在,也许你就虚度了一生。

因为你不冀望未来,不依恋过去,你就是活在此地此刻,分分秒秒地充实你的生命。

4 计划每日、每刻

倘若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别人会说服你;确认自己要什么,并计划如何实现。

计划,是你顺应每日情况而生活的依据,计划,显示什么是可行的。创造力、自发性和信念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并突破计划的限制,不可自囿于计划中。

每日,是你生命的缩影,将每日当成生命末日而活,如此一来,当大难来临时,才不会惊惶失措。

让每日顺其自然地来临,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扭曲过去的日子,你要随时地体验每一天,与大环境和谐,与你此时此地的自我和谐。

每一刻都是关键,每一个决定皆影响了生命的过程,因此,你要有下决心的心理准备。

◆你决定何时是你的最佳时机,不太早、不过晚;万物都有时机,也需要时间。

◆为自己下决定,不是为别人。

◆做决定时,不要三心二意。

◆一旦做了决定,就要坚持到底。

◆倘若做错决定,立即改变,毫不犹豫。

每项计划都要有策略,相信自我并监督成果,让自己从中学习,付诸行动,有成果的计划才是有价值的计划。

5 自我表白

你是你,不是别人。你的愿望、需求与标准只适合你,别人的标准不能套用在你身上。

你是你生命的重心,你决定什么适合你。若你不做,别人就会说服你,你便不再为自己而活。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付诸行动。

为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毋需对他人负责。

你的目标在于尽力,尽你所能地让生活天天自由自在、幸福快乐。

你相信你可以心想事成,相信自己胜过相信别人。如果你相信别人,就是对自己的信心不够。

你与自己的生死融合为一,不怀疑、不畏惧、不踌躇。

生命中一切所需已在你心中,倾听内心的声音,毋需请教别人。

你不问:“我可以吗?”而是:“此时此地什么是正确的?”你就是原来的你,没有好坏之分。万物都有其意义和原因,当你了解其中道理,便了解什么对你是正确的。

6 协调身心

健康时,想尽办法不生病;生病是因为你未尽力保持健康。

能自助则自助,己所不能时,则找到最好的伙伴帮你重拾健康。

生病时,要从中学习如何保健。

健康即是身体、心智和心灵协调一致,三者合而为一,健康常在。

身体的不协调起因于心灵的不协调,健康始于“三一”:

◆与自己融合为一。

◆与身体融合为一。

◆身体和心智、心灵、情感、直觉及想像力融合为一。

因为整个生命在活动,心智和身体也在活动,当心智在活动,也带动你的身体,反之亦然。

不要压制自然的要求,而应尽情发挥,压抑是疾病的罪魁祸首。

平衡紧张与松弛,直到自己身心和谐。

重视你接收到的讯息,倾听身体和灵魂发出的讯号。

在问题衍生成身体疾病前,正视身体发出的警讯,解决问题。

7 相信自己

你的思想塑造你,心想事成,所以思考是你信念之轮。

相信自己胜过相信别人。

你知道自己的意愿,你自信能达到你的目标,因为你朝思暮想要达到目标。

信念,是带你前进的力量,而疑虑,是拉你后退的力量。

疑虑就是不信任,一旦疑虑产生,信念即告终止。

思考通往信念,信念给予你力量去完成所质疑之事。信心可跨越“可能”与“不可能”,实现“始料未及”的事,先决条件是你要正确地执行。

你自己不相信的事,你也无法达成。你要相信自己意想不到的事。

锻炼信念,不停地探究迟疑的原因,直到信念取代了怀疑。

唯一的信念是——相信自己。

8 正确判断定律与价值

生命中的事物自有其时机、定律与价值,以自我的标准评定生命中一切事物的价值。

今日珍贵的事物,也许明日就失去价值,这是价值的相对原则。

当你和自我、宇宙融合为一,每件事物的价值和定律便应运而生。

定律的特征在于开始、结束,先后有序即是定律的架构,判断事物之价值即是依其是否先后有序。

正确判断的艺术:认知什么对你是正确的。你必须先舍才能有所得,得以达到你的目标。

9 善于动用金钱

不是由金钱决定你的愿望和需求,而是基于你的愿望及需求来认定金钱和财富对你的意义。

当金钱与财富带给你的烦恼胜于喜悦时,你要痛下决定,有所取舍,使自己自由、快乐。

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能过怎样的生活,你明白,先有舍才有得。

从“不可或缺”之中挑选最好的。

只运用手中拥有的金钱,做如下的支配:

◆一部分的钱用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一部分的钱用来让自己自由,不成为钱的奴隶。

◆一部分的钱用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才能无后顾之忧。

只因羡慕别人拥有,而购买自己用不着的东西,便是过剩之始。

10 锻炼毅力与耐心

生命中事事有其时机,也需要时间来酝酿。

下决定后,要持之以恒,不达目标决不停止。

发现做错决定,以致未能达成目标,要记取教训,立即改变计划,毫不犹豫。

◆悬崖勒马比一错再错好。

◆如果你高估自己或错估阻力,请自我充实,直到克服阻力为止。

◆不浪费力气为自己的失败辩护,失败的好处是:从中吸取教训。

耐心是不急不躁地追求目标,直到期望的结果水到渠成。

急躁别无他义,就是你将“有志者事竟成”的机会拒于千里之外。

耐心也是生存教训,直到成功为止。

评估志向,观看你所制定目标的成果。

恒心与耐心最大的绊脚石是:怀疑和急躁。

11 学习专注

专注,即是将思维、感受和能量投入到你此时此地所做的事中。

与自己的所作所为融合为一,全力投注:

◆思想力和想像力。

◆感受力。

◆直觉力。

◆知识的力量。

◆自信自己会成功的力量。

分散注意力的五项干扰:

◆犹豫不决。若你不能当机立断,也就无法专心一意。

◆患得患失。一旦你想拥有全部,也就无法真正享有。

◆缺乏自信。你无法倾全力投入自己没把握的事物。

◆缺乏耐心。做事不循序渐进的话,在踏出下一步前,你会分心想着上一步的错误。

◆所做非所爱。如果不认同自己的目标,你会不情愿、不欢喜地去执行。要做就做自己喜爱的事,不然不做。

全神贯注,即是和此时此地所思所做的完全和谐一致,抛开所有对目标无益的事,迎接一切有益目标的事。

12 权谋游戏

你的一生,其实是一场权谋游戏,输赢更替,须练习游戏规则,以立于不败之地。

将每场比赛视为人生的最后一场赌注,为了胜利,全心投入,你相信你能赢得每场比赛,否则就别参与。

错失第一次机会,就利用下次机会,而下一次机会永远是最后一次。如果你只寄予希望,而不相信自己会赢,那么你就不是胜利的操盘者。

权谋游戏中,人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战胜自己即可击败任何人。最大的胜利是没有胜负,胜利与否由你来评定,绝非他人,只有你知道你生命的意义。

自信的人,勿需以打败他人来证明自己,最大的说服力是你的自信。

依自己的规则来玩这场游戏,由你决定时间、地点,信念坚定,你的“我”没有特定模式。

◆浮动的信念使你不能决定行动,一旦犹豫即不是信心坚定。

◆局限在某一形式中,使你无法顺应情势及当下的“自我”行动,跳脱模式,便无往不胜。

以下是权谋游戏中,七个不二法门,让竞争者的攻击落空,直到他耗尽自己的精力为止。

◆对手辱骂你时别打断他,耐心听完,直到他词穷为止。

◆对手严肃时,就逗他笑。

◆用问题引导他,使他赞同你,不再与你针锋相对。

◆承认他都是对的,哪怕他是错的。

◆坚决且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让对手明白你的底限。

◆锲而不舍地重复你的看法,让对手放弃以其观点来说服你。

◆不为自己辩护,不然你就是处于防守地位。

重复守则:三人成虎,积非成是。

迷惑守则:声东击西。

活动守则:让对手马不停蹄,伺机捉住他的弱点。

曲径守则:让对手多走些冤枉路,而你只绕小圈子。

感受守则:笑容、泪水比理性更具说服力,感动人心比起千百次的辩解更有效果。

放弃守则:最好直接放弃没有希望获胜的比赛,不要参与。

交友守则:化敌为友,就不需要战胜对手。

钓鱼守则:钓鱼是在钓竿上以虫为饵,尽管你是比较爱吃苹果派。

权谋游戏没有绝对的胜利可言,看中目标并配合情势按部就班,随性比计划更重要。

想在权谋游戏中获胜,就得不骄傲、不虚荣、不畏惧和不怜悯;保持清醒及耐心,进退有据,不后悔也不愧疚,因为对手会利用这些弱点来对付你。事先规划好一切,依情况随机应变。

权谋游戏的规则:分享与赢取,挑出对手中最强的一位,孤立他;当众多对手逼迫你时,以退为进,储备自己获胜的实力。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不了解对手,即是不了解自己的机会,注定是输局,所以,只认识自己是不够的。

在权谋游戏中利用五个弱点:

◆对手害怕未知数。

◆未实现诺言,矢志让梦想实现。

◆在无助时期,期盼援助。

◆懒散不振。

◆对手缺乏自信心。

谣言,是权谋游戏中的手段之一,谣言比公开挑战更具危险性,除非你揭露谣言。

谣言是刻意制造的谎言,人们会信以为真,你依照心中的真理而活,有自己生活的主见,勿需担心谣言的中伤。

没有自信的人,相信谣言胜过相信自己,最容易成为权谋游戏的牺牲品。

游戏中要擅用别人的弱点,当你信念坚定、机警,对方就抓不到你的把柄。

13 想像力与创造力

想像力,是看见尚未存在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想出前所未有的方法的能力。

现在的你,活在此时此地,你心目中想实现的自我尚是幻想中的愿望,创造力就是设法实现你的愿望。

你想像力不及的事,你也无法实现,所以你要让想像力自由驰骋。

只有你相信自己无所不能,创造力才能发挥作用,或许今天无法实现,然而,总有时机成熟时。

想像力只能在自由的条件下奔驰,如果你凡事凭经验,想像力便没有发挥的空间;恐惧会压抑想像力的发挥。

别人依照他的标准教育你,限制了你的生命;你的想像力刺激你突破藩篱,展现自我。

当想像力强化自我信念时,无往不胜,反之,当想像力加深犹疑,你却步不前,停滞的你停止每天过自己的生活。

在权谋游戏中,想像力也是你使用的手段之一,用你的想法加诸于其他人,他们就成了你游戏中的一颗棋子。

知道自己的需求,有自信、有计划,谁也不能利用你的想像力,除非,你有充分的理由去容许别人利用你。

14 注重身体的保健

当身体告诉你需要食物时,就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当身体告诉你不需要食物时,就停止进食,尊重身体的反应,并从中学习如何保健。

细嚼慢咽,细心品尝。

不要为了生气、恐惧或转移注意力而饮食。

无需别人告诉你,你要饮食了,你有自己的标准,你的身体与真正的需求决定你的饮食。

真心享受食物,每一口咀嚼三十次。细细品尝每一口食物,并先用唾液分解食物,帮助食物消化。

注重饮食中酸碱均衡,肉与蔬菜要等量,酒与水要等量,甜食需要水果来中和。

每一个星期节食一天,只喝水或茶,可以净化身体。

饮食前,自我放松,饭后散步可帮助消化。

饮食是你整体的一部分,当饮食和你融为一体时,也是一种消化。

健康消化的四个前提:

◆正确饮食。

◆充分喝水。

◆适度运动。

◆吃饭前将问题抛诸脑后,别让问题在胃中囤积。

15 完成现实的目标

生命的游戏有三个层面:

◆现实层面——符合你生存世界的要求。

◆你的愿望——实现你自己对生命的愿望。

◆策略层面——具备能够实现愿望的策略。

愿望,使生命有意义,在现实中,你克服了实现梦想的障碍,策略为了克服障碍而生。

你不是为实践计划而活,也不是为愿望及策略而活,重要的是此时此地完成你所设定的目标。

16 尊重共同生活的自由

婚姻和伴侣关系意义相同,两人一起解决问题胜过独自设法,若无法做到这点,伴侣关系便失去意义,如果你所拥有的或所做的,使你苦多于乐,立即行动改变现状。

每位家庭成员有权要求:尽力为家人付出,也让家人为你的需求付出。

家庭共同生活有下述三原则:

◆个人最大自由原则:每一位成员尊重他人的自由。

◆尊重差异性原则:尊重他人原本的自我,不期待他人按照你的想法改变自我。

◆沟通原则(权谋游戏法则之一):每个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包括你所爱的人,有爱就有所要求。

家庭中,每位个体以自己为中心,每个人先为自己的自由与快乐负责。

自助,而后人助。

助人,是帮助他人自助,不愿自助的人,没资格要求你的帮助。

在婚姻和家庭中,不需要去认同别人的意见,但要尊重其意见。

沉默、自哀自怜或归咎对方,不如争吵。

在同居关系中,争吵的艺术在于:不论用什么方式,能全盘说出心中的感受,怨气不累积到第二天。不能将问题开诚布公的人,就算等到第二天也没有能力与伴侣和解。

伴侣有权倾诉,人人都有义务倾听并尊重别人的看法,即使自己持不同的意见。

有话就要马上说,不需要顾忌对方的看法。

不要为了顾忌对方而压抑攻击性,压抑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新的问题。

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共同生活,先对自己的行为有自信,才能说服别人。

家庭的意义并非迁就弱者,而在于帮助他们自立自强。

17 满足自我的欲望

长期抑制自然的欲望,是烦忧与疾病的罪魁祸首。

你不能用大脑满足生殖器官的需求。

性无关道德,道德是权谋游戏中聪明人专为笨蛋发明的工具。

爱是你此刻最渴求的感觉。

当下的原则也适用于满足欲望——顺应此时此刻,今日之是,未必是明日之是。

性爱和欲望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当性、爱、欲望带给你的恐惧多于喜悦时,立即改变,毫不迟疑。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时机尚未成熟,强求不得,自动的舍弃,不会若有所失。

性爱方面,你时时准备好“备胎”,才能免于被勒索。

对你来说,性爱和欲望是返回性爱的原本,勿需别人阐释,没有好坏之分,你当下认为正确的,就是对的,你只依自己的需求为自己订立规范。

18 视每日为生命的末曰

为生命而生活,当死亡来临,潇洒抛开生命!自由自在、幸福快乐地迎向死亡,一如你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将每日视为生命末日而生活时,大难来临,你不会惊惶失措。

正如痛苦与生命融为一体,死亡亦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

不畏怯痛苦,与痛苦融为一体。

训练精神的和谐,可预防身体上的不和谐。

19 面对恐惧,处之泰然

所有的教育是以恐惧、胁迫和勒索的方式养成。心生恐惧的人才会被勒索,自我教育的人,是不受勒索的。

恐惧之最,有三:

◆害怕未知数。

◆害怕犯错被惩罚。

◆害怕失去别人习惯的你。

无惧。畏惧只有在“我害怕”的想法存在时才存在,用自我意识学习思考正确看待恐惧,因为你是自己思考模式下的产物。

◆相信自己,不须怀疑。

◆依自己的准则生活,用不着畏惧别人的批评和惩罚。

◆自己明白,什么是对的,别让他人的赞美成为操控你的工具。

◆精神上的自由,是他人无法牵制的自由。

◆和自我与生命融为一体,当然也与恐惧融为一体。

训练为自己生命而活的力量,无惧失败,因为你能从失败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面对恐惧,不要畏怯,越认清恐惧的真相,越能处之泰然。

◆你自问:你究竟害怕什么?

◆你自问:恐惧从何而来?

◆你自问:最惨的情况是什么?我将怎么做?

◆你自问:对我而言,最有利的情况为何?

◆当机立断,马上行动,应付让你担心烦忧的危机。

◆既然下了决定,就勇往直前。

正视恐惧,你就不会吓得心惊胆跳。

恐惧其来有因,如果你明白其中原由,便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将之连根拔除。

活在当下,顺应目前情势,没有什么能让你惊惶失措。

当你可舍弃一切,无人可勒索你。

当你与生死化为一体时,勿需畏惧死亡,你无惧,无人可利用恐惧勒索你,除非你爱其他事物更甚于自由。

20 适时的说话与沉默

有时,是说话的时候,有时,是沉默的时候,适时说话和适时沉默更具说服力。

你所说的不一定是真理,只是你认定的真理。

隐忍不说,不如说错,我口说我心、道我所知。除非你的感受不言自明。

为说而说,但也为隐瞒而说。

不因恐惧或虚荣心作祟而说,在此情况下都是言之过多。

说你目前认为对的事情,不受旁人误导而说出你现在不想说的话。

说了伤害自己的话,不如说谎;要求你诚实以对的人,是想在权谋游戏中捞得好处。

说话时,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若说话时灵光乍现,就让创造力自由飞翔吧!

说话不光靠嘴巴,也要搭配眼神、脸部表情、手势和整个身体,你明白的,某些时候,一个手势胜过千言万语。

聆听是上策,别打断他人说话。

哭和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能用则用,识破想以哭与笑蒙骗你的人。若你不聆听别人说话,别人也不会聆听你说话。

多话之人,隐瞒的真相比说出的多,所以你也要听出其不用语言表达的真相。

你勿需向不了解你的人多费唇舌,你不是为了教导别人而活。你要尊重,不愿了解你的人有其原因。

说话时,要想办法吸引别人聆听,没有听众,就别说话。说话要有头有尾,哪怕别人打断你。如果现在不能说,以后再说。

不断重复你所相信的事,尽管现在没人愿意相信它。沉默胜过言之无物。

知识即是权势,所以不要告诉别人关于自己的事,这代表你将操控自己的权势交付他人,让他人利用它在权谋游戏中对付你。除非,你愿意让他知道。

你说的话未必都是真实,只要别人相信即可。威信并非建立在你是对的,是在于别人相信你是对的。

你在权谋游戏中以威信为手段,你应该明白,当别人看穿你时,别人也会以威信对付你。

最强势的说服力不需建筑在威信之上,而是你在平日行动中实现的个人信念。

21 善加利用批评与赞美

批评和赞美是权谋游戏的工具,需要他人赞美、又害怕被人批评的人,便受制于人。

知道你想要的,相信自己,做事有主见,别人不能利用赞美和批评操控你,或对你不利。

赞美你的人,是为了私利而争取你的认同;批评你的人,是想提高自己以贬低你,或揭发你的疮疤以掩饰自己的错误;赞美和批评是聪明人在权谋游戏中的手段,用来支配笨蛋。

批评你的人想借此建立威信。以理服人者,不需强调自己的威信;装腔作势耍威风者,自己才是缺乏权威。

若赞美和责备在权谋游戏中对你有好处,要善加利用,因为你的利益比其他人的不利更重要。

每个人都得为自己负责,不要找借口为自己辩护,自己为何受到他人摆布、被别人利用。

22 探究知识与真理

唯一的真理是:你自己的真理。以别人的真理作为自己的真理,是受制于人,并在生命的权谋游戏中自曝其短。

每日有其真理,昨日的真理未必是今天的真理。

永不停止追求此时此地的真理,停止追求真理,也是结束为自己而活。

真理不只在思想中,它无所不在。若你愿意随时随地找到真理、接纳真理,你就能看见真理、听见真理、感觉真理。

知识只是你此时此地的所知,这是不断探索的成果,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知识的目的是实际运用知识,实际运用能增进知识,而使自己活得更幸福、更自由。

知识只让你此时此地活得快乐,别无其他用途。

知识并非从别人身上学来的学问,知识是你自己探索、认知与理解的结晶。

扩大你的知识是将昨日与今日的知识串连在一起,也可说,你摒弃了昨日的知识,因为你今天获知更好的知识。

探索的本质是好奇心,探索的工具是发问,探索的意义是满足好奇心,追根究底。

断下定论而不追求真理的人找不到真理;逃避真理的人,也找不到自我。

引用别人学问的人,无法认知自己的真理。

真理的矛盾始于你怀疑你的真理,而相信别人的真理,人人为己,天经地义。

冲突的起因:你认清了真理却压抑真理,只因为依真理行事比较麻烦。

如果你依自己的真理而活,就没有说谎的必要,除非你要自己欺骗自己。

不须证明你的真理,真理不证自明。

尊重他人的真理,即使别人的真理不是你的真理,每个人只为自己的真理负责。

思索不能体现知识的全面,当自己与宇宙融合为一时,完整的知识再顿悟获得,你心如止水,你的“自我”无形无体。

学问没有特定模式,限于特定形式中的学问阻碍你不断追求你的真理,心灵摇摆不定,心神不宁,无法认清真理,真理是沉静的认知。

枝微末节中找不到学问,必须追本溯源,这是形式和内涵之分。

23 自助后人助

只有助人自助,才是真正的帮助。

不愿自助者,神仙也无能为力。

你越常受人帮助,越丧失自助的能力,受制于帮助你的人,所以助人也是权谋游戏的工具之一,使别人依赖你。

当你许诺帮助别人,你让他等得越久,就使他的依赖越深。自助而不指望人助。别受制于帮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未得人助者,能化痛苦为自助的原动力,除非他已自暴自弃。

同情是鼓励自艾自怜。乞求你同情的人,是为自己无能自助找借口,鼓励他,解决他的问题,而不是自艾自怜逃避问题,才是真正的帮助。

自艾自怜无济于事,只会制造新的问题。

助人的价值取决于最后的结果,而非助人者的大声张扬。

不论自助或助人,帮助的四个步骤是相同的:

◆你认清问题。

◆你找出问题症结。

◆你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你不断演练解决方法,直到此方法在潜意识中战胜悬而未决的问题。

唯有自助,而后人助。

要求你助者,是利用你的良心不安。

如果你无法说服他人自助,让他吃些苫头,学习自己下决定。不为那些不想自助的人浪费你的精力。

助人时,告诉他,你将帮他多久,如果你不设期限,他会养成习惯,要你为他的失败负责。

助人时,要认清,他何时利用你,作出不利于你的事。

助人若等于支持别人逃避问题,不如不帮。

为了消弥良心不安而助人的人,既帮不了自己,也帮不了别人。

有些人帮助他人是为了替自己无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转移焦点。

24 为自己负责

你与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之始,当你相信自己,并与自我和谐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诚的伴侣。

与自我和谐一致的意义: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不要自我批判、也不要找借口搪塞。

◆相信自己,不须疑惑。

◆当你相信自己,无人可动摇你的信念。

◆为自己负责,别让别人为你责任。

◆认清自己、不自欺,除非你想在权谋游戏中为了一己之利欺骗别人。

共同生活的意义:共同解决生活的问题,胜于独自设法。

共同生活的最好条件:不是相同,而是互补。

共同生活并非宽待对方,而在有创意的争执中,相互认识、谅解。

共同生活是尊重对方,使对方也尊重你。

共同生活意义是分享,双方从分享中所收获的比付出的多。

共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他的真理,你尊重对方的真理,使对方也尊重你的真理,若对方不配合,你有你的真理,他有他的真理,你不要试图改变他。

当共同生活带给你的忧多于喜,便失去其意义,不要顾虑对方,应该当机立断,痛下决心改变现状!

无法和自己快乐相处的人,也无法和伴侣快乐相处,不爱自己的人,同样也无法爱人。

你相信自己胜于他人时,任何伴侣都不会让你失望。

伴侣原则是阶级原则之外的另一种关系,在共同生活中,每个人先为自己负责,之后才为共同的事务一起承担责任。

在阶级原则中,个人或少数人以为别人承担责任,进而享有权威。

为对方承担责任,并不等于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不能为自己负责的人,却假装为别人负责,是以民主之名来逃避现实,即便是民主的决定过程,也不会让错误的决定变成对的。

民主决定的功能:责任不是由一人承担。

在共同生活中,各自为自己负责,如此一来没人能逃避责任。

聪明人利用自主的决定,往自己身上揽功,将失败的责任归咎给笨蛋。

为自己及所作所为负责,才不会依赖那些虚情假意要为你负责的人。

25 抛开道德与文化

你勿需为社会负任何责任,动辄引用“社会”大帽子的人,是想要从中捞取好处。

社会是由和你一样的许多个体所组成。

寻求社会庇护的人,自认为无力自我保护,他将受提供庇护者的人所利用。

在权谋游戏中,道德是最好的理由,用来说服没有自我标准的人。

那些假道德之名而从中赚取私利者,将道德标准定得高不可及,使信服道德的人以为,道德之崇高无人能及。这样的人是权谋游戏中永远的输家,依自己的标准而活,并深具信心的人,旁人不能以罪恶感来勒索他。

罪与赎罪原则:因为不能满足别人要求而有罪恶感的人,是为那些自诩为道德捍卫者而从中获利的人赎罪。

在你评断那些自诩为道德捍卫者之前,察其言、观其行。

防止他人以道德之名向你勒索的最佳方法:依自己的标准而活。

你活在三个阶级的社会里:

◆聪明人阶级,规定笨蛋该思考什么、信仰什么、希望什么和购买什么。

◆需要聪明人的笨蛋阶级,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思考什么、信仰什么、希望什么和购买什么。

◆智者阶级,自知,所作所为以自己为标准。

拥有内心自由的个人,才有自由的社会,因为你竭尽所能争取自由,无论你在哪种社会生存,都是自由自在的。

你有自己的标准,抛开道德,道德阻碍你依自己需求而生活;解脱了罪恶感,你就无懈可击了。

文化存在你心中,每一个体为自己而活的方式,即是文化的表现。文化是生活的实现,不受任何人的规范或统御。

一旦文化被统御,就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能沿革递嬗,源远流长。

文化是将昨日的文化演变为今日的文化,并非只执着在过去的意义,因为生命在当下发展,你当下的生活才是你的文化。

从生命学习生活的能力,使你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你的文化是你的思想、你的目标即达成目标的方式。衡量你的文化的标准:你有多自由、多快乐。

当你自觉自己是文化的一部分,不需要别人教导你或将文化卖给你,他们其实是要赚取个人的利益。

26 创造适合自己的生活

尽管媒体诉求自己是道德良知机构,其实不然。媒体是媒体大亨们为私益所掌控的权谋产业。

传播媒体创造了虚拟的世界,媒体的信仰者在媒体的虚拟世界中满足现实生活的缺憾,无法为自己而活、无法亲身体验生活的笨蛋们,依赖媒体卖给他们的二手生活。

面对现实,每天就可直接为自己而活,生活是靠体验,而非冷眼旁观。

依照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标准,利用媒体。

活在每日的现实中,解决问题,而非逃避到虚拟的世界中。

编织自己的梦想,体验自己的痛楚,并致力创造适合自己的世界。

亲自品尝生活冷暖的人,不需要在他人的丰功伟业中,找寻二手的幸福。

27 改变自己,塑造自己的世界

国家为你而存在,并非你为国家而存在,借国家之名的人只想牺牲笨蛋,图利自己。

聪明人利用国家组织,以唤醒笨蛋心中最美好的希望。

如果国家不符合民之所欲,则取决于人民是否应改变国家。

如果人民应宗教和政党的要求而牺牲奉献,宗教和政党便许诺他们有个更美好的未来。

宗教和政党给予信徒普世幸福的希望,却要求他们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

生活的标准是幸福和快乐:你依自己的想法、自力、自由地追求幸福快乐。

改变自己,就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世界,这是个人主义的观点,人人都可以塑造自己的世界,先决条件:要有自己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

在自由竞争中,人人都有机会牺牲别人,以成全自己,由此观之,自由竞争即是发挥权谋游戏的精神。

在自由竞争中不需顾虑社会正义,心中只有自己,正如适者生存的原则。

和平、平等和博爱,是聪明人赋予的希望,为的是利用笨蛋,图利自己,唯一的自由:自行决定愿意归属哪一阶级,智者、聪明人或笨蛋阶级。

不管小市民做何决定,他必须知道有舍才有得,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只有不和别人比较的人,才是自由的人,因为你心里明白自己要什么。

28 与宇宙的力量合而为一

两股决定你生活的力量

◆掌管万物生命与秩序的宇宙力量。

◆发自内心,为了自己而活的力量。

你和宇宙合而为一,宇宙的力量常驻在心中,因为你是宇宙的一部分。

宇宙的力量源自于宇宙之纲常。

在冥思中,你与纲常合而为一,顺应纲常,而非与之抗逆。

纲常不需靠任何人注释,你心中自有纲常。

你与自我、纲常合而为一,无往不胜。

如果你只依自己的秩序而活,心中没有纲常,只能成功一半;如果你既无法与自我也不与纲常和谐一致,你将一事无成。

每天结合宇宙的力量,吸收为自己所需的力量,才能因应每日情势而活。

忠于自己和遵守宇宙纲常,为自己而活,这是你生活的准则,别无它方。

29 依循宇宙的定律

秩序与混乱的原则就是宇宙的定律,这也是万物形成、生长与消逝的法则。

你的生命等同万物的生命:

◆在秩序与混乱的紧张关系中孕育而生。

◆生长,让它恣意发挥。

◆消逝,耗尽能量,回归原点,或许再重生、再生长、再消逝。

这就是宇宙和生命的轨道,你在这轨道中形成、发展与消逝。因此,你为生命而生活,当大难来时,撒手归去。

违背日常生活之法则而生活,也就是违背生命法则,完成日常的琐事,大事自然水到渠成。一叶知秋,小生命中看大世界,不赐予小树苗生长的诱因,不能指望它成为华盖大树。

你每日依循着形成、发展和消逝的法则生活,便无所错失。

30 赋予生命意义

你赋予生命意义,生命才有意义。

为生命的意义下了注释,却不予实现。你应有实力过比目前更好的生活。

你不能自创生命的意义,没人能为你的生命下定义,若你努力不懈追求生命的意义,才能顿悟生命的意义。

倘若你无法看清自己,也无法和自己、宇宙合为一体,就无法体会生命的意义,你只是个在别人教育下所产生的复制品。

任何人皆不能逃避的重大决定:

◆我在别人的期待中而活吗?

◆我为自己而活吗?

你生命的意义在于:竭尽所能,让自己无拘无束、幸福快乐。

今天的你自由自在,快乐无比,明天不见得如此,天天是新的生活,所以无法保障你的自由和快乐,只能每天尽力追求自由和快乐。

二 自身篇

1 自己

自然是决不欺骗我们的。欺骗我们本身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卢梭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总以自己的方便为考虑。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何以一个大男人会去购买百万张中只有一张会中奖的彩券呢?实际上这么做,我们是经常在欺骗自己的。而且在这世上,再没有比自己更容易欺骗自己的人了。即使对他人绝对不说谎的人,有时也会因各种价值而对自己说谎。原因在于,我们不了解自己的真面目。如果自己的真面目是透明的,任何人都能轻易了解,那么,我们今日还会珍视三千年前希腊人所说的“认识你自己!”这一隽语吗?

2 认识自己

拯救精神之道,并非追求调换自己的幻影,而是倾注全力去追求某一事物。——艾伦

自己究竟是什么呢?对这样的问题、大概很难回答吧!

与其苦苦探究自己,倒不如让自己埋首于某一事物的研究或追求。经由追求事物的过程中,自己将会对“自己”有某种程度的认识。或者,爱上某人而忘其所以时,亦即在那爱恋中忘记自己时,对自己也会有所认识。艾伦(Gram Allen,1848-1899)系英国作家。

3 辩解

狐狸责怪圈套,不责怪自己。——威廉·布雷克

因为喝了酒,因为参加舞会,才会被男人骗了。而这是受到电影的不良影响——的确,那也是一番道理。但是,再怎么去责怪别人下圈套,也是徒劳无益。为什么人如此喜欢自我辩解呢?辩解无非是“雨后送伞”啊!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1757-1827)系英国诗人及画家。

4 时间和我

你说:时间消逝了。啊!不是的。不要悲伤,时间是静止的。消逝的是我们。——龙沙

若没有时钟,没有夜晚和白天,没有四季的变化,还有,一个人若没有饿、饱、成长、衰退的话,根本不会意识到“时间”。而且,时钟和日夜的轮替,其与时间本身并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时间是一直不动地停止在那。

但是,人是否能拥有那样的观念呢?

想到“时间”时,人人竟然像个拙劣的哲学家,同时仿佛是个悲观主义者。龙沙(Pierre de Ronsard,1524-1585)系法国诗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