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重在养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6:18:36

点击下载

作者:南山老人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养生重在养心

养生重在养心试读:

第一章 养生先养心 心养则寿长——养心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中医学传统的观点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它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的某种功能或组织,引发各种疾病。

养生与养心

养生,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而“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义。由此可见,“养生”的目的就是尽量延长生命时限,尽力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拓展生存空间(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也许应是拓展生存空间之一举)。近几年来,中医在国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日热喷香。究其根源,那是医学事业与时俱进、快速发展、返朴归真的必然选择,这更是中医和中医学内容博大、内涵精深、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魅力无限的具体体现。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我国中医学传统的观点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它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的某种功能或组织,引发各种疾病。我们知道“肝、脾、心、肺、肾”都是人体的主要器官,是物质的东西;而“怒、思、喜、悲、恐”都是人的情绪表现和条件反射,属于精神的范畴。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人体物质和人格精神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科学的“养生”之道,更是宽松环境、幸福快乐、益寿延年的关键。

养生重在养心。养心,古人云:“天下根本,人心而已”。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而“仁”的核心是“善”。人心善则施善行,能贯天地正气;人心恶则施恶行,必露污浊风尘。从古至今,人们一贯崇尚“惩恶扬善”的道德和法律精神,以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同时,这两者之间的较量和斗争千年不歇、万代难竭,且无休无止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七情”重在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切不能越头过火,否则将物极必反。“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者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身养心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和品德修养。

孔子说:“德润身,仁出寿”、“大德必得其寿”的养生观古今一直令人效法。“养生重养德,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被医学实践所证实。所谓德高者:一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是具有个性善良,人格高尚,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情绪乐观,意志坚实,感情丰富;三是具有良好的处事能力,能正确客观地分析自己,解剖和认识自我,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古人曾有言:“善医者,必先医其心,然后医其身”。如何养生养心呢?很多医学实践证明,善养生会养心和道德品质修养紧密相关,其内涵十分丰富。如:爱情美满、唱歌吟诵、宽宏大度、淡泊名利等等,都能使人健康长寿。

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

先来说说健康是什么。

人们一提到健康就会首先想到疾病,好像没有发现疾病就是健康,其实这是很不全面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在于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人的健康状况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健康。那么,人的健康标准都包括哪些条件呢?

1.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在与人交往谈话上反应快,头脑清楚,思维敏捷,这反映一个人的大脑健康状况。如果一个脑梗塞的病人,即使恢复后,亦往往是思维迟缓,说话缓慢,舌根发硬。

说话流利,语言表达标准、有中心,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说话不觉吃力,没有要说话而又不想说的疲倦之感,没有头脑迟钝、词不达意现象。

2.走路平衡,步伐稳健

俗话说,人老往往先从腿上开始。步伐稳健与否,它是反映一个人的心脏功能、动脉硬化、关节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的综合表现。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迅速,则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

3.食欲良好

食欲是许多疾病的先兆表现。如食欲明显改变应予重视和检查,它在暗示你可能已经快要发病了。大小便通畅它反映胃肠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良好,既能吸收营养,又能及时排除糟粕,在体内不滞留浊气毒素。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每日1-2次。同时大便中不应带血和出现柏油样黑便。小便流畅,色泽透明。

4.入睡快,睡得好

它反映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协调,内脏没任何病理信息传入和干扰。睡眠是最好的休息,睡眠最利于健康。快睡就是睡得舒畅,一息无扰。

5.良好的个性修养

性情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具有胸怀坦荡与达观的境界。良好的个性:性格温柔和顺,言行举止得到众人认可,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良好的处世技巧: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强烈,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珍视友情,尊重他人人格,待人接物,能宽大为怀。既善待自己,自爱、自信,又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养生先要养心,养心贵在静心

养生首先要养心。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养心务必要养德,德高才能神凝气定。养心重在养神,养神说到底是净化人的灵魂。如果你的灵魂始终是美丽的,那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

有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它提示我们,老年人养生,首先应当养心。

这里所谓养心,自然不是指保护好心脏,而是指调控好你的心态,包括思想、感情、情绪、意念,等等。人的心态需要保持平和,犹如人的体温必须保持正常一样。

仔细观察生活会发现,心理失控对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郁症。

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

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

讨论养心,除了须弄清养心的重要性外,还应当思考如何去养心。

何以养心,恐怕谁也难以开出一个一应俱全的药方来。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并不需要具体的答案,提出问题只不过是想藉此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思考如何养心,也当如此。

我们不妨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沟通:

养心贵在静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说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一点也不会过分。要消除不良情绪,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静心。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静心的最佳途径是炼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如果你的心里每天都是快乐的,那就说明你在养心方面确实是个高手。

养心重在养神。佛家有言,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在人之三宝中,精要化为气,气要化为神;神是精气之和,神乃人之灵魂。所以,养心、静心、乐心,最终要归结到养神上来。神凝才能气定,气定才能心静。养神,说到底就是要净化人的灵魂。如果你的灵魂始终是美丽的,那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而且会成为被众多人羡慕的养心专家。

养心务必养德。生活中能使人动心的东西太多了。但凡能让你动心的无不与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关,许多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凝,均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告诫我们,养心务必要养德。特别是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你更应当把养德视为养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静,德高才能神凝。养德最要紧的是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索,使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如果你能做到视名利为草芥,视得失为无物,那你就可以在快乐的天国里自由翱翔了。

养心虽然没有灵丹妙药可用,但还是有人提出了种种建议。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曾提出十条要诀,现摘录如下,供老年朋友参考:

对自己不苛求;对亲人的期望不要过高;不要处处和人争斗;暂离困境;适当让步;对他人表示善意;找人倾诉烦恼;帮助别人做事;积极娱乐;知足常乐。

养心之道先养神

古医籍《寿世保元》有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大意是:人欲延年百岁,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的确,“养神”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只有精神健康,才能真正长寿。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这里所说的“神强”实为脑神健全之意。只有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脏腑协调、肢体运动、五官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著名医家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神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适可而止。“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所伤则精神涣散,精神涣散则神志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

对于养生,中医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的说法。所谓养神,主要是指注意精神卫生。要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胸怀开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如果人们只注意养身,加强饮食营养,不懂得养神,不善于养神,是难以获得健康长寿的。自古以来无数事例表明,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能过古稀之年者不多见,而胸怀开阔情绪乐观者,往往可享高寿。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人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从养生角度讲,老人晚年能否保持良好性格、乐观情绪、高尚涵养和欢畅心境,对延年益寿意义重大。因此,老年人在注重“养身”的同时,更应重视“养神”与“调神”。

总之,中医养生,着重精神。神的充耗安乱,关系到人的健康长寿,养生应当养神。人们若能遵循古训,修德养性,培养情操,健脑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诸病于内,必形于外

去过医院看病的朋友们,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接诊的医生问这问那,检查这检查那,几乎能查的都查了,可很少有人关心您的“心”到底怎么了?面对种种身体的疾病,有谁会问您:“家庭、事业、孩子、人际关系……您遇到了什么问题?内心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你从小到大在生什么气?心里有什么委屈的事情?是否还在挂碍童年那一件小小的,却压抑很久的事情?是否有亲人往生自己却未见到最后一面?是否有长期期待的心愿还没达成?在家里,是否和某些位亲人(父母、爱人、孩子、兄弟姐妹、公婆……)的关系十分的糟糕?是否在长期包容对方你看不惯的事情?是否有长期无法做决定的事情?你为何生活在恐惧不安中?是什么令你觉得孤单,毫无依靠?为什么总是要试图改变别人,掌控别人?为何对异性死心了?在焦虑什么?……

去医院是修身体的!又不是拉家常,侃大山去的?了解这些做什么?现在的人都很务实,身体是物质的,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磨损了就会出毛病一样,它和心里的想法有何关系呢?不知您是否听过中医有句著名的话“诸病于内,必形于外”?很多时候我们把其理解成为内部脏腑有病,必定会在外表体现出来!若仅仅这样理解,我想只体会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其更深层的含义则是人体心灵的问题(内),会通过肉体(外)表达出来让我们知道。“心”不是专指心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主导所在,许多成语诸如心想事成、心心相印、一心一意等等,都说明“心”是主观意识的代名词,而不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大脑才是人言行的指挥部。

有一个人移植了一个狗心后,见人就咬且咬住不放,人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在佛道中都有元神一说,认为元神才是身体的真正指挥官,大脑和心脏以及整个身体都是它的住所,元神在大脑时感觉是用大脑考虑问题,在心脏时是感觉用心脏考虑问题,所以有人苦思苦想,有时感到头痛,有时感到胸闷。

佛教有人生四真谛之说,真谛首先就是苦谛。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阴炽盛。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这些都被归纳为苦谛。想想也有道理,生老病死不用说了,相爱却要别离,想办的事办不成,怨恨别人自己难道不也是自寻苦恼?

人生病之前,往往都有精神紧张史,都有情绪上的波折变化。疾病的生成大体都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因为某件事情有了想法但是没能实现,自己又执著不放自然产生烦恼。烦恼既然生成,让人感到伤心,根据五行对应五脏的相克相生的辩证关系,心伤则不能养脾,脾脏是负责吸收营养的器官,脾胃失调肯定造成食欲不振,脾虚会造成肺气不足,容易导致咳嗽,一旦咳嗽发作会造成水气衰竭,然后殃及肝脏木气不足,一旦传遍五脏,人的健康状况就会每况愈下。

人在产生不合实际的念头时,其实就给身体留下了隐患,可自己往往不能察觉,继续意气用事。一旦疼痛或不舒服了,才明白自己生病了。其实,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在生活中性格孤僻的人比性格开朗的人容易得病,斤斤计较的人比大度爽朗人的容易生病,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病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部原因是七情困扰,喜、怒、哀、思、悲、恐、惊,哪样情绪控制不住都会损伤五脏六腑,造成内伤不足之症,叫做虚症。风暑燥热湿寒六淫侵入属于外感疾病,属于后天有形的气血之症,叫做实症。另外,还有正病和邪病之分,邪病,一般的医生很难查出病因,需要特异的方法才能祛除,这也是边远地区迷信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由于病因不同,施治的方法也不同,实症采用打针吃药针灸等方法可以治疗,虚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心病还需心医,需要反思静养。有人大病缠身,一旦看开世态炎凉,抛弃争强好胜之心幡然醒悟,往往会逐渐痊愈康复,就怕执迷不悔,大罗神仙下凡也无能为力,怪不得医生医术不高。同样是癌症患者,有的精神崩溃,有的坦然面对,结果也肯定不同,快乐疗法被证明是治疗绝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身病和心病两大类,名医神医治人身病,儒释道三教圣贤治人心病,身病好治心病难医,因为治疗心病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以往面对患病的亲友,我最常说的一句口头语就是:想好不?想好就能好。

心病的产生源于烦恼,而烦恼来自于不切实际的妄想。人的妄想也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过去时——喜欢追忆数十年人生荣枯恩怨,不能割舍初恋情怀或者逝去的亲友,以及种种过往恩仇,都记了一笔账时时翻看,或思念或后悔得转碾反侧寝食难安,或记仇在心里系个大疙瘩咒其不得好死,其实遭罪的只能是自己。

现在时——面对眼前事物欲望太重不肯放手,明明可以顺应形势轻松化解,偏要差强人意,或者苦心钻营,或者犹豫不决,让身心沉浸在苦苦煎熬之中。

未来时——期待日后富贵荣华,或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杞人忧天日思夜想,作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春秋大梦,心高命薄只能爬得越高摔得越狠,一旦期待落空往往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对过去不肯忘怀,对现在不肯放弃,对未来不肯低调,往往是人们的通病,凡是不符合实际的都属于妄想。人的头脑中时刻都会有一些念头产生,多有不合时宜的妄想,妄想一起就是患病的隐患,只要能够及时收心止念就是最好的良药,任其滋生蔓长,离有病也就不远了。

人体再复杂,其结构也离不开身、心、灵这三个部分,身就是我们拥有的这副肉身,心即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意识心,具有判断、思维、分析能力的心,灵则是指潜意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觉、感性的心。而身心灵是如何分工的呢?打个比方,我们要去买东西,若完成这个行动,是否我们先需要有一个想法,心灵觉得想拥有这个东西,然后才指挥身体走出去买。即心里的想法在指导自己的肉体的行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心灵是肉体的幕后大导演,是它在策划身体这个演员的一举一动,所有的行为造作,所有身体的病痛,只不过是肉体这个演员很投入地在演绎导演所赋予的角色,所呈现的只不过是人内心的真实想法罢了。疾病其实就来自身心灵的不统一,想的是一套,可潜意识里做的却是另一套。

养生第一要务应该是养心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也就是说心态平和,则正气存内,那么你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强,保持健康的机会就大。不管健康的人还是身患疾病的人,心态都是第一位的。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专家研究发现那些肿瘤患者,凡是比较乐观、放得开的人,活的时间就长;而越是害怕紧张的人,越不利于他的病情好转,也越容易出问题。从长寿人群看,尽管居住的环境,个人的饮食习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心胸豁达、恬淡的人。从对长寿老人的报道看,百岁老人很少有脾气急躁,一点就着的人。为多大的事生气胸怀就有多大,胸中有什么就看见什么!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大家都应用心做事,用心做人,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保持身心健康,至少需要掌握以下要诀:(1)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长短,不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不可随便批评别人,还要能够接受批评。(2)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3)偶尔也要屈服,一个做大事的人处理问题时,要从大处着眼,心胸开阔。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事上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4)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勃然大怒时,就会做出许多蠢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制怒。(5)暂时避开,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些喜欢做的事(注意力转移)。(6)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心理学家发现,忧虑、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面对着许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太大。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就不要同时处理几件事,以免弄得心力交瘁。(7)找人倾吐烦恼,把所有的抑郁埋藏在心底只会使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及时告诉你的知友、师长,心情就会顿感舒畅。(8)为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不但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还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获得珍贵的友谊。(9)对人表示善意,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平静。(10)娱乐,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娱乐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舒畅。(11)少用贬义的、消极的、否定的词语,多赞美、肯定和表扬别人。

心态养生,培养积极心态也很重要,例如:享受幻想之乐,把房间打扫整洁,穿鲜艳服装,翻翻影集,欣赏书画,打个电话给很久未联系的朋友,读几则幽默笑话,听喜欢的老歌,看电影、影碟,与孩子共度些时光,在阳光下散步,给自己买个小礼物,享受按摩之乐,种植些花卉植物,尝试一种新的运动,度一个“迷你”假期等。

平常心态,养生怡然

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综合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人的心态有多种多样,如乐观与沮丧,积极与消沉,平和与浮躁,冷静与焦急,知足与贪婪,宽容与刻薄,谦虚与傲慢,真挚与伪善,求是与虚荣,低调与狂妄等。所谓“平常心态”,也就是安然平静地面对、接纳一切事物的心态。说来简单,实则是人生的大智。道家倡导的“返璞归真”、佛门主张的“荣辱不惊”同样都是一种平常心态,以利于人的修身养性,静心长寿。

人到暮年,能持有一种“平常心态”,应视为人的一种良知、一种理念、一种品德、一种情操、一种阅历、一种修养。真能做到,却也不易。因为,人在一生的言行与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依此规范、塑造的个人形象,应是千姿百态。尽管原有的身份、地位、经济、社交、环境、生活方式、处世哲理、做人标准等,布满世间万象。年老之后,回归自然,很可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变得极其微小。

当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写作生涯中多数时候都挣扎于“社会底层”,奋斗在生活的“第一线”,他没有高官厚禄,没有养尊处优,也没有殊荣厚待,所以他能够在功成名就之时仍保持平常人的心态。他的目光能看到、看清社会最真实的面目和社会运行的状态。

巴尔扎克到了中年之后还在为还债而喝苦咖啡写作,正是这种心态和本色,让巴尔扎克永远存在于世界文化而不朽。

有一本书叫《百岁寿星养生档案》,书中载录的20位老寿星,高龄100岁至110岁之间。他们都是普通平民百姓,都具有平常心态,身心健康、快乐无忧地度过了百年人生。

统计资料显示,香港超过100岁的居民已达697人,占香港总人口的万分之一,引起香港医学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香港电台采访了40位百岁老人,并为他们设计了一份“活到一百岁的秘诀”问卷调查,希望能从老人们的日常起居、饮食、社交及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找到寿星的长寿秘诀。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寿星保持百姓所共有的平常心态,这就是长寿秘诀。生活特点是:照顾自己勤劳做,宽厚仁慈心肠好,子孝孙贤亲情暖,青菜豆腐保平安。

随着时间渐进推移,往昔的经历日渐远去,老年纹理逐渐深厚。此时,可以翻阅个人的心扉纪事,思索品味。但不宜重温旧梦,醉意往事钩沉。还是掩卷抚今,清醒面对现实。回归平常心态,万事顺应自然。唯有这样才能无所顾虑,展露真实自我。心境清纯坦然,待人处事平和。笑看人间万象,领悟世态和谐。

现时,有些退下来的年迈者,久久难以进入平常心态。也还有些年老者,其实就是普通人,可是出于种种原因,却总想以精神贵族或上流社会人士自居,还有些老年的假博士、假教授,自诩专家、高帽学者,屡见市面,让人远而敬之。更有些老者曾经为官,官职不大,退出官场,官形不变;虽自称百姓,却居高不下。正是这些想法作祟,挖空心思乔装改扮,才满足了虚荣浮夸的精神需求,却搅得自己昼思夜想不得安宁。

老年人要学会自我宽解和自我安慰,勿因为年迈衰老而产生自傲、自吹或自卑、自弃的情绪。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力不从心或老年不宜的事情,要认清自己,环顾四周,选准位置。遇事要三思而行,切莫心急烦躁,言行失衡,非跟自己较劲过意不去。

平常心态并非先天固有,可以后天修炼获得。心态修炼包括心智和态度。人的心智是指自身学习知识、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脑力,既源于先天基因遗传,又成于后天培养锤炼。人的态度自然指的是神情和言行,但会受心智的驱使。心态完全可以通过深化思考而正确选择,审慎调整。比如自己要做什么样的老年人,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定位,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达到什么样的退休生活目的,不妨适时调整,对外界刺激作出恰当对应,扬长抑短;运用优势,适度发挥;清醒自知,作出奉献。

现代人大多感觉活得累,有些不堪重负。以至退休之后,遗风不减当年,不外乎是金钱诱惑、权力纷争、名望殚心,醉心倾注成败得失、悲喜惧忧。欲望无限,所得有限,就会产生失落、失意甚至失志的心态。根源是远离或失去平常心态,结局大都不甚乐观。

年老离岗,并不意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可以寻找精神寄托填补空虚。诚然,改变以往几十年经历所形成的生活模式,难免会使人有悠闲无聊、孤独落寞之感,容易诱使老年人产生心理变异。老年人心理变异有几种类型,如安详型、拘谨型、麻木型、幼稚型、妄想型等。欲消除这种心理变异的办法有很多,根本是建立修养平常心态。人云:“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养生是一种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年朋友总喜欢拿自己与别人比。什么自己的身体没有同龄人好,退休工资没有别人多,自己子女下岗在家,没有别人家的子女能干、孝敬,自己住的房子没有别人的大……结果这样比来比去,没给自己带来一点好处,反而平添了一些无名的烦恼,整天愁眉苦脸,身体也差了许多。总觉得生活对自己不公平,没有了生活的乐趣,也缺乏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实人与人之间怎么可能都一样呢?十个手指伸出都有长短,何况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呢?当然会有所不同。老年朋友应该换个角度想问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就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而且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人。你想,虽说你身体不如同龄人好,但你总还是好好地活着,比起那些因病去世的老人,你就是幸福的。工资虽然没有别人的多,但比起那些没有退休工资的老人,你不就是幸福的吗?住房没有别人的大,但总比那些到处租房子的老人强多了吧?

我认识一个老年朋友,今年78岁,虽说她没有退休工资,住的房子也不大,但身体却非常好。她告诉我,她活得很开心、很幸福,任何事情都往好的方面想,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管那么多。就连在别人耳朵里那觉得受不了的油烟机噪音,她都觉得好像是二胡的声音,一个人在烧饭的时候,她会随着那旋律低低地哼唱。这是何等的心境,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老人。

心理状态不好,即使再锻炼,再均衡饮食也没用。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拿鼻管搁在鼻子让你喘气,然后再拿鼻管放在雪地里十分钟。如果冰雪不改变颜色,说明你心平气和;如果冰雪变白了,说明你很内疚;如果冰雪变紫了,说明很生气。把那紫色的冰雪抽出1-2毫升给小老鼠打上,1-2分钟后小老鼠就死了。所以生气容易得肿瘤,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五种避免生气的方法:一、躲避;二、转移,人家骂你,你去下棋,钓鱼,没听见;三、释放,但并不是人家骂你,你再去骂别人,而是找知心朋友谈谈,释放出来;四、升华,就是人家越说你,你越好好干;五、控制,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你怎么骂我不怕,也就是“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策略。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三气周瑜,把周瑜气死,就可证明生气对人危害真的很大。

笑一笑,十年少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其中一点就是人类会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笑的作用非常大,美国还特地成立了微笑俱乐部,笑成了健康的标志。哈哈一笑,皱纹没了。笑使很多病都不得。第一不得偏头痛,第二不得后背痛,因为笑的时候微循环旺盛。痛则不通,不通则痛。

以心养心,保持平衡

潮州市内有一对退休老兄弟,大兄退休前是一位二轻厂工人,儿子也属“打工族”,由于心态好,生活十分俭朴,易于满足,既不妒忌人家贤与富,也不自叹愚与穷,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挺舒心,自己年虽75岁而少生病。而老弟退休前任过某国营厂厂长,卸职后每月只领取300多元的退休金,心态极不正常,成天与退休的亲戚朋友攀比,感到很吃亏,经常在家发“无名火”,得了个高血压还不算,还得了一个糖尿病。二位老兄弟,同是父母亲给的身体,同一个家庭中成长,原先的体质基本一致,可是,由于二人心态不同,便出现了二种不同的身体情况,一种是健康的,另一种是病态的。这其中,就是心态在发生重要的作用。

什么叫心态?《辞海》本无“心态”一词,但从其含义,近似于心境、心意、心情,是一种心理的动态。潮州人对心态颇有研究,所说的“心平气和”、“知足常乐”、“与人为善”属于一个类型;而“拷心掰肠”、“浮情燥气”,是属于另一类。前者心情坦荡如水,遇事能冷静对付,对人宽大为怀,擅于包容,富贵时能低调做人,贫穷时能“以苦为乐”,这类人不计较社会的给予,本分做人,乐于帮助亲朋,有良好的交际圈,由于心境和心态都处于平静状态,心理自然健康,一些精神刺激性疾病就不容易发生。而后一种类型的人,或是过高估计自己,或是自叹弗如而悲观丧气。稍有一些本事者,如果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地位和享受,往往会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如果自己原本官居高位,因年龄关系退了休,就会由于失落而心态失衡。

从社会科学上而论,影响心态的重要因素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良好的世界观令人心态平衡;不好的世界观可以令人心态不平衡。良好的世界观表现出对事物认识上的乐观,而不好的世界观总是将事物看得太悲观。悲观者和乐观者看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如同是喝完半瓶酒,乐观者说:“太好了,还剩下半瓶!”而悲观者却长叹一气:“真糟糕!只剩下半瓶,”这种悲观者,常常表现出“杞人忧天”,即潮州人所说的“同无拷掰出有”的情况。

心态平衡与否与健康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关系可大了。中医认为,人的心理由“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所组成,正常人的心理是七情的适可而止,即碰到高兴的事就应该适当笑笑,开怀而止,绝不狂笑不已,忘乎所以,得意忘形,乐极而生悲;碰到激怒时,几句言语发泄之后,马上让自己冷静,及时疏肝解郁;碰到该担忧的事就担忧一下,马上又自我解脱;该思虑的事就思虑一阵,马上又想开;该悲伤时就悲伤,甚至大哭一场,然后就“化悲伤为力量”,还原到从前的心态;在受惊后,马上镇静下来,让自己坚强起来,做到“有惊无险”、“化险为夷”。如果能做到以上情形,就可谓心态平衡。而心态不平衡者,碰到高兴的事就会得意忘形,乐极生悲;碰到激怒之时,怒不可竭,盛怒而伤肝;碰到忧思时,就会食欲不振而伤脾胃;碰到悲伤时就会悲观丧志,泪流不止,十分伤感,损伤肺气;碰到惊恐的事受惊深重,惊慌失措,伤神耗精,六神无主,不能得到解脱,不仅受惊失态,而且有后怕的心理,由是伤害肾脏。

西医也重视心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人体的不少疾病,除了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有直接影响外,心血管病、内分泌疾病、肿瘤病的形成都与心态有直接的关系。患了疾病,心态好的,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自我平衡心理,其康复明显要比那些一听到自己患上难治之病就惊慌失措、精神崩溃的快得多。笔者接触到二位病人,一位是神经过敏的老年人,原是南雄县一商业局干部,向我求医前只觉得有点鼻塞、头痛,我给他开了中西药,时好时坏,我怀疑他得的是鼻咽癌,要他到上级医院五官科检查,结果证实了我的预测。他得知后便一倒不起,整天沉浸在死亡恐怖之中,不过2个月便一命呜呼。而笔者接触到枫溪区一位中学老师,因胃癌进行胃次全切除,他坚信这病并非“不治之症”,抱病讲学,没有心理压力,谈笑风生,泰然置之,有时到我这里拿一些药吃,至今10多年仍存活,还能正常讲学。还有,湘桥区有位业余作者,数年前因胃癌手术,医生断定他只能存活半年,可他心态十分好,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定位在写小说上,写了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又一部长篇小说,他从不与他人表示过“死到临头”的悲观,让业余文艺充实自己的人生,由于心态特好,至今不仅健在,而且能胜任原来工作。

当然,心态的平衡机制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后天的修养和磨练中产生和健全的。而老年人的养生,首先就必须重视心态的自我平衡。心态的平衡既可以是自我平衡,也可以通过心理医师的心理治疗获得。笔者经过对中医七情和五行学说的研究,认为用中医的五行学说中的“相克原理”可以解决心态不平衡的“病态”。例如,当发生过分高兴而大笑不止时,可以利用“肾水克心火”的规律,用一种令人心惊脉跳的事来吓吓(因惊吓为肾所主)自己,很快就可以达到心态平衡,避免“大喜伤心”;当发生盛怒而不可遏时,可以利用“肺金克肝木”的规律,用一桩令自己悲伤(悲属于肺所主)的事来给盛怒的心情泼泼泠水,降降温,便可以达到心态平衡的目的,避免“大怒伤肝”;当一个人忧思过度而悲观失望,便可以利用“肝木克脾土”的规律,用自我激怒(怒属肝)来消除忧思的心理,可以达到心理的平衡,避免“大悲伤肺”;当一个人受到惊恐时,便可利用“脾土克肾水”的规律,用一宗令人产生忧思的事来使心理镇静,达到平衡的目的,避免“大惊伤肾”。凡此种种,不仅有章可遁,而且屡试屡验。

在西医,为了达到一个人心态平衡,除了注重自我平衡,正如潮州人所说的“想得开”、“想去想返来”外,尚需到心理医生处接受心理治疗,医生就可以用开导法、暗示法等让患者不平衡的心态恢复正常。

在当今物欲横流、人与人的经济和地位越来越悬殊的今天,容易导致一些人的心态不平衡,这一不平衡的心态,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出现了心态不好的“病态”。因此,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不良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我曾经奉劝过一些人,当你看不惯社会的一些事,而又要作无谓的“拷心掰肠”时,请你从妇幼保健院走到火葬场,看看人生是怎么一回事,一切都可以想得通,这也许是一种令人心态得到强制性平衡的催化剂吧。要记住潮州人一句古训:“勿拷掰死!”有一位身患多种慢性病的老者深有体会地说:“我之所以患病而能获长寿,除了用一些药物外,主要还是采取‘以心养心’的自我养生办法。逢事不往心里去,想得开,心平气和,就能自我解脱。我也理解传说中有这么一个老妇人,当她的孙子因病而夭折,她并没有悲痛欲绝,随孙儿而去,而是回顾与自己孙子共度人间欢乐的那段美好日子,达到心态自我平衡。

第二章 养心就是养生——养心的原则和方法

洪昭光说:“说得更严肃一些,其实一个人的一切就取决于心态,心态一变,整个世界就会在你眼中发生彻底的改变。换个角度想问题,你会觉得世界太美了,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值得你去创造、去欣赏、去享受。”所以说,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拥有了健康的金钥匙。

养心就是养生

有人说,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而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也就是说,在中医看来,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有专家预计:养心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人要健康,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健康,可以说,养心就是养生。正因为如此,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说:“说得更严肃一些,其实一个人的一切就取决于心态,心态一变,整个世界就会在你眼中发生彻底的改变。换个角度想问题,你会觉得世界太美了,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值得你去创造、去欣赏、去享受。”所以说,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拥有了健康的金钥匙。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对员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高学历,还要有相当的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求职难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即便是目前有了工作,许多人也时时面临着下岗的威胁。有专家指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压力正在威胁着都市白领一族的健康。

各种压力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诸多不良反应。生理方面的不良反应有头疼、颈痛、背痛、疲劳、失眠、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等。心理方面的不良反应有紧张、焦虑、愤怒、悲观、厌世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甚至可能表现出抑郁症征兆,孤僻、绝望,以至于想自杀。从某种意义上说,压力正在吞噬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如何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呢?答案就在于养心。学习养心理论,掌握养心技巧,积极投身养心实践,适度转移和释放压力,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养生之道。

用精神食粮来养心

现代人已经不大知道什么叫“养心”了。相反,生活却日趋复杂,竞争越益激烈,节奏则步步加快,于是心理失衡、精神出偏差的人越来越多,什么忧郁症啦,焦虑症啦,狂躁症啦,精神分裂症啦……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与此相对应,便有了所谓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心理医生”等等。但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并不知道这些时髦名称,他们只讲究“养心”,并把它看得跟“养身”一样重要。

人的肉身需要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等营养,还要经常运动,才能身强体壮,健步如飞;人的心灵也需要有精神食粮来滋补,也要不断修炼,才能心安理得,快乐安详。

养身是物质性的,注意饮食,勤于锻练,还比较容易把握;养心是精神性的,看不见摸不着,若不懂得调摄、疏导、修养,在错综复杂的人事纠纷、顾此失彼的重重矛盾中,便很容易把委屈、无奈、失落、伤感、惆怅、焦躁等消极情绪积聚在心里,直到越积越多,再也承受不了时,便心理崩溃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精神性疾病都来了。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所谓“哭吧”,就是提供一个让人进去痛痛快快哭一场的场所,有的地方甚至让人进去戴上拳击手套对着装满沙子的靶袋拼命痛打,一直打到筋疲力尽为止。提供这种服务的目的就是让人在痛哭流涕与挥拳猛击中发泄自己心中积压的委屈与不快,等到揩干净眼泪鼻涕、脱掉拳击手套掉头而去时,心里会觉得一下子变得非常轻松。他们比一声不响把什么都闷在心里独自忍受的人聪明一些。至少,他们还知道要发泄,并找到了虽然不雅但却实惠的发泄管道。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中国传统的文化人哪有用这样恶形恶状的办法“养心”的?比起来,他们高明多了。他们知道“心”不能让它闲着,无所用心反而不好。失去了目标,没有兴奋点,就会信马由缰,想入非非。那么怎么拴住心猿意马,让它安定下来呢。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所著的《聪训斋语》,开卷第一篇即谈“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让心专注在读书上,犹如“堪舆家平日用磁石之养针。”“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针被磁石牢牢吸引着,就不乱动了。何况读书是一件开卷有益的事情,可以拓心胸,益智慧,长见识,陶冶情操。人的许多烦恼往往因为“想不开”。一个心胸开阔、有智慧、见识不凡、情趣不俗的人往往非常“想得开”。这样,烦恼就大大减少,心绪就比较清静。这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不要等到消极情绪积聚到无法承受时才去想办法发泄,而是消除其形成的基础与条件,化解于无形。

此外,还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中国的文人墨客无不对老庄哲学、佛道玄理沉浸颇深。他们觉得世俗纷争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镜花水月,所以他们往往退隐自适,逍遥度日,在清寂简静中谈玄冥思,参禅悟道,对人生万象作全方位的深层探索。这样,他们的心思当然就不会被一些琐事俗务牵挂纠缠。烦恼大多来自于得失毁誉。境界提高后,这一切就微不足道了。他们的心常在云端漂来浮去,对于常人斤斤计较的事情兴趣甚微。

到了这一境界,他们便会对“心”更加关注,探究“心”中的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发现,原来所谓的“心”是由一个个念头组成的。“心”中时时刻刻翻腾着无数念头,此起彼伏,有生有灭,瞬息万变。一般人总是被心中的念头牵着走,善于养心者则知道化被动为主动,做念头的主人。逐步做到控制自己的念头,不让它们肆意妄为,泛滥成灾,进而驯服它们,让它们乖乖地听从调遣。久而久之,渐渐练得纯熟,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了。这时候,心里不但烦恼少,很清静,而且还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变得越来越有功夫了。

万病心中生,万境心中起

我国养生术创始人彭祖言:“善养心者,长寿”。

古语:“万病心中生,万境心中起”,就是强调养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老年人必须要保持好的心境是非常要紧的。进入老年期,身体各器官老化,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减低,缺乏自控能力。盲目攀比和不满引发忧郁、焦虑和情志嫉妒而容易得病。古人提倡有个良好心态,豁达宽容面对一切,要有“别人骑马我骑驴,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的平和心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心境乃情绪,所谓情绪,就是人思想感情的流露,是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所处的一种状态。中医习惯把这种精神因素分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内经》提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七情不可为过,过激就会损伤脏器,有害于身体。有许多疾病,如精神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甚至于癌症等,都与精神因素有关,特别是疑虑、恐惧、悲伤、愤怒等坏的情绪更易诱发疾病。“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世界上许多长寿者都是在乐观的情绪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的。不好的情绪可以致病;而乐观的情绪却可以治病。目前,对许多病采用心理疗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性格顽强,情绪乐观,就可减轻病痛,有利于治疗。人到老年难免患病,正确的态度是,一不讳疾忌医,二要情绪乐观,“既来之,则安之”,精心医治、调养。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要消除不良情绪,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静心。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静心的最佳途径是炼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养生导引术·呼吸》中亦云:“心如猿,意如马,动而外驰,不易安定。”所以,真正做到使精神安静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从思想高度认清了静神的意义,才能克服种种干扰,做到“静以神藏”。

养心要有“十心”

老人退休后,有的“心”仍没退,失落感困扰得心神不安;有的为儿孙前途、婚姻住房、家庭琐事等,忙得精疲心累;有的因丧偶、家庭不和、经济拮据等,忧心忡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烦恼、抑郁,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影响身心健康和长寿。因此,要注重养“心”,学会驾驭和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1.静心

心静是养生之本。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常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遇事想得开,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心情恬淡平静。

2.清心

人生在世,要有“淡泊于名利,宁静以致远”的高雅境界,心清如水,淡泊名利,将外界一切干扰心灵之事拒之门外,自得其乐,心情畅快。

3.宽心

历经坎坷的老人心胸要像大海一样宽阔,容纳百川。遇不顺心事想得开,不气不愁,不动肝火,心襟豁达坦荡,自我化解烦恼。宽心能融化心头的冰霜,驱散愁云。宽容他人,也善待了自己。宽容会使生活中的苦辣甜酸转化为五彩缤纷的乐章。

4.忍心

人活在世上难免磕磕碰碰。要百事忍为上,宽宏大度,不流言蜚语,不思谋报复,不勾心斗角,搞好家庭和人际关系。容忍大度,乐在其中。

5.用心

人老了不要光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而要多动脑筋,活到老,学到老。多读书看报,勤思常琢磨,不仅增长知识,还可强身健心,延缓衰老。要多些兴趣爱好,如书画、下棋、唱歌、跳舞、养花、钓鱼、集邮等,可陶冶情操,心身康泰。

6.童心

老人应常藏童心,常存童趣,与孙辈逗玩、逛马路、遛公园、叠积木、放风筝,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欢声笑语伴身边,笑口常开,青春常驻,颐享天年。

7.爱心

老年夫妇之间要以爱心相伴。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妻贤夫少病,好妻胜良药”,即是此理。夫妻和睦,互敬互爱,互帮互学,互尊互信,取长补短,温馨欢快,有益健康长寿。

8.善心

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助人为乐,不仅百事无忧,而且心旷神怡。念人之长,谅人之短,扬人之长,补己之短,和谐人际关系,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延年益寿。

9.信心

老人对生活要有充足的信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疾病都能战胜。信心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是老年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有益于身心健康。

10.恒心

恒心是长寿的必备条件。比如,锻炼身体只有坚持经常运动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不论做什么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养心四要

汉代医圣张仲景提倡的“养神畅志,立志修德”的养生法,是养生先养心的精辟论述。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有不少关于养心的箴言。如:“世人为荣利所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呕,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又如:“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静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秦始皇非常渴望长生不老,他当上皇帝以后,曾五次外出巡狩。除了政治、军事目的之外,祭祀庙宇、寻求长生不老的仙方也是他出巡的重要目的之一。关于秦始皇出巡,《史记·李斯列传》有“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的记载。然而,他尽管到处寻求不死之药,也不过活了50岁而已。明世宗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听信方士伪论,修斋建醮,炼丹求术,服食仙药,最终误食丹铅而死,享年也才60岁。这些人养身有余,养心不足,心中有一大堆欲念,有一大堆牵挂,也就有一大堆烦恼,岂能益寿延年。可见,养生先养心也不是谁想养就能养、谁想做就可以做得到的。

许多老年朋友在养生先养心这一命题中,总结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经验。比如:看得惯是心明,心明则清;想得开是心宽,心宽则乐;忘得快是心静,心静则顺。

1.心善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扶贫济困,心里就经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长期保持一种善良的心态,就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机体免疫机制等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2.心宽

人在社会交往中,被欺骗、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旧的观念、旧的规章必然产生冲击,往往令某些人一时想不通,而陷入迷茫和痛苦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宽容,对不同的人和事,都要逐步接纳和适应,采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态度,这就等于给自己安上了情感的调节阀。古人说:“顺时安处,可以悦心,可以怡神安寿。”

3.心静

在激励竞争、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能够把心静下来,不过于追逐名利,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心态能够击退一切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心静还可以克服固执己见,遇事冷静,避免动怒,增强自控能力,将不良情绪的风浪理智地引向平静的彼岸。

4.心悦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通常不是客观环境的优劣决定的,而是自己的心态、情绪等因素决定的。这说明快乐带有鲜明的主观性,只要积极去开发快乐,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盛开的百花园,只要你动手采撷,就会出现生活中的无穷乐趣。马克思早就说过:“一种良好的心境,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情绪悲观的人实际寿命与预期寿命相比,提前死亡的可能性高19%,而情绪乐观的人生存率远远高于预期值。

生活快乐、精神愉悦也就是修养一颗平常心,快乐使人健康长寿。如果能有平常的心态看待人生,就等于给自己的生活挖掘了一眼永不枯竭的快乐之泉,也就有了养心的环境和条件,幸福和健康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

五法养气有益身心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1.心平以和气

中医认为,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

现代社会竞争加剧,更要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与自我排遣,尽量淡化得失恩怨,处理好人际关系。“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每生百祸。”

2.无求以培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有奢求。奢求而不得,容易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以培养元气。如此,方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欲望过分强烈,有损人的元气,健康更无从谈起。

3.宽胃以养气

人体是依靠肠胃来消化和吸收营养的,因而宽胃以养气十分重要。饮食宜清淡,荤素粗细要合理搭配,同时也不可过饱。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

4.长啸以舒气

这是古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养生之法。长啸时对鼻喉胸腹都能起到按摩与刺激作用。歌唱者长寿便是明证。饭后茶余,闲庭信步,你不妨亮开歌喉,或低吟诗词,或哼几句小调,可以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之境界。

5.安静以通气

大脑安静有利于肌肉放松、气血畅通。每天白昼若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人的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

古人的“内视”养生观

我们的祖先特别珍惜自己的身体,所以中国人也是非常善于养生的民族。“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中,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是指生命。养生就是通过身心养护,以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古人所讲的养生,主要是指“内养”,也就是说要从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入手,通过内视入静、呼吸调节、意念冥想、肢体导引、欲望管理等一系列的手段,来达到身体免疫力的提高。

中国古人向来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所以不提倡人们总是把目光盯在外部世界上,而是应该以天地万物的变化机理来作为调节身心的依据,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妙景界。因此,中国的儒、释、道、医、武等各宗各派无不把“内视”作为养生的关键途径。

1.养生者“内视”的对象

古人内视的习惯源于对自身体内资源的珍惜,养生者“内视”的对象包括:丹田、气血、经络、穴位、腑脏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说明孔子非常重视人体内气血资源的健康状况,他认为,性欲、物欲、利欲等,都会影响到身体内部的平衡,所以一定要很好地进行约束。

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在孟子看来:一方面,毅力、志向是人体之气的统帅,有志向的人完全可以驾驭自己的气血运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人生志向,人就不应该轻易浪费气血资源。总之他认为,追求道德真理的人,是内心纯正的人,所以胸中总有浩然之正气。不讲道德的人,是欲念杂乱的人,也是体内气机逆乱的人。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中描述自己常用的养生方法:每夜于子午后,披衣起,面东若南盘足,口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出入均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苏轼这种内视方法可能是与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有关,能够想像人体的五脏具有五种颜色,说明人进入了入静的状态,外部世界已经无法吸引人的思维意识了。

内视在养生中往往可以起到抵御外界诱惑、降低身体损耗的作用。所以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们应该“致虚极,守静笃”,“塞其兑,闭其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庄子则认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易经·艮卦》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意思是,集中注视背部命门,就能得到身心缥缈的美妙感觉,即使有人走进院子里,也会对他视而不见。这样做,对身体有益无害。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明朝的大学问家林兆恩,曾经发明了“艮背功”养生法,教人学习后,治好了很多老百姓的疾病。

2.幻觉与故步自封:内视的误区

内视固然有其养生的积极意义,但也容易使养生者进入幻觉世界,甚至有的人会把内视过程中发生的幻觉作为所谓的“特异功能”,有的人宣称自己刀枪不入,有的人宣称能发放外气,结果导致了愚昧迷信现象的发生。

善于“内视”的人,特别重视自己身体的不良变化,也能够及时进行身心调节,所以患病的机会比较少。当然,过分注重“内视”的人也可能会轻视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身体的良好状况无法带来生产力的提高,这是传统文化的弊端。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人过于重视养生“内视”,民族性格过于含蓄和内敛,缺少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忽视了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以至于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养生文化后来之所以在中国日渐没落,与中国人力图接轨世界先进文化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遗憾的是,由于丢弃养生内视的习惯,我们将为自己的物质追求付出很大的身体代价。

现代人面对的外界诱惑太多,视线很少能收敛在身体内部,目光总是锁定在物欲目标上,眼球也往往被商家所征服。实际上,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很少有人去主动“内视”了,所以也很容易忽视自己身体的不良状况。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辅相成,已是人们的共识。只是一般人们对养心的认识,是以排遣因斤斤计较、遇事攀比而造成的不良心情为主要内容的。应该指出的是,仅仅回避和忍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养心,滋养心灵需要广泛、深厚的精神内容作为养料。

中国自古没有专门的心理医生,但有深厚心理积淀的保健文化。古人对修养身心的重视可谓传统深厚。不仅士人在面临浮沉进退等重大问题时,有孔孟或老庄的思想作为根据,帮助解决仕进或退隐时精神上的种种难题。在平时的生活中,古人对养心道理的探求和经验的总结,都值得注意。例如清代乾隆年间曾任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桐城人张英,晚年写了一本名为《聪训斋语》的家训留给后代,这部书中所叙述的他一生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体会和经验,很为人称道,流行一时。他的几个儿子都曾在朝廷做官,其中张廷玉在乾隆年间任内阁大学士、执掌朝政近30年。在晚年写的《澄怀园语》中,称其父亲关于“养心”的经验,使他受益一生。这部书不仅给了张英的后代以教育,直到清朝末年,曾国藩还给他的儿子一人买了一本《聪训斋语》,让他们每天阅读。

张英的“安心之法”是:“凡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只以五官四肢应之。中间有方寸之地,常时空空洞洞,朗朗惺惺,决不令之入,所以此地常觉宽绰洁净。予制一城,将城门紧闭,时加防守,惟恐此数者阑入。”这样凡事不往心里去,并非只是装聋作哑,其深厚的精神基础是明理——明了世情,并且有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张英认为,烦恼多起于“欲”,“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人心至灵至动”,易受欲望引诱,如何安抚之?答案是:“惟读书可以养之”。“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整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读书,当然指读那些探讨和揭示人世真谛的书。人都有这样的特点,从别人的切身经验中更容易认识自身,认识所置身的环境;历代各种人——优秀的或平常的人的经历,很容易给人以启示。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外界、与他人始终是一种双向互动、交叉互补的辩证关系,“有荣则必有辱,有得则必有失,有进则必有退,有亲则必有疏,若但计邱山之得而不容铢两之失,天下安有此理?”当人们真正明白了这些,面对人际的差异、人生的升沉、世事的变化就会坦然、安静,不会一事不遂心,就心急如焚,气急败坏,甚至“富贵贫贱总难称意”;当人们真正认识到心想事成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愿望,愿望可以作为动力,而不应成为妄想时,就会变得切合实际、脚踏实地起来。

养心三字诀:顺、慎、和

现代科学研究论断:没有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的痛苦更为深重。自我养心,健康心境,关键要学会调摄,可采用“顺、慎、和”三字诀。

1.顺

顺,顺其自然。顺随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养心,顺理顺章处理生活中矛盾纠葛。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享寿近百岁。他90寿辰那年,笔者向他讨教长寿秘诀,他只说了“顺其自然,不背包袱”八个字。凡遇不如意事,任其来去,自己不背苦恼忧虑“包袱”。否则劳心伤神,有害健康。

2.慎

慎,谨慎处事。凡事做最好努力,又作好风险防范预案。这样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规避了万一的风险,进可以成功,退可以安全。

3.和

和,和谐为上。心平气和,享受自己的现代文明生活。比你富裕的人千千万,比你困难的人万万千。持有这般心境意念,天天过得自娱自乐。养心的核心是“适度”。精神情志活动要适度,饮食五味要适度,体力房事要适度。适度才能达到和谐。

“六然”养心

我国清代大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六然”养心诀,对于工作节奏加快、急功近利、心灵浮躁的现代人来说也是不错的。

一、自我超然:就是自处时要保持积极的健康心态。

二、处人蔼然:就是待人和气、和善、和蔼,让人感到可亲可近,与人为善。

三、无事澄然:就是没有事做时,要与有事做时一样踏实。

四、处事断然:就是处理事情要果断坚决,当断则断,保持激情和乐观的生存心态。

五、得意淡然:心想事成时,不要忘乎所以,要把你的收获和成功看得淡一些。

六、失意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永远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养心四法

1.“静思冥想”法

这是解除心理疲劳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让自己坐在一个光线柔和、温度适宜、环境安静的房间里,双脚平落地面,双目微闭,深吸气后再慢慢呼出,反复几次,让放松的感情传遍身体各个部位。然后,运用想象让自己处身于一个令人愉快的大自然环境中,尽量体验想象环境中的美好,如海风轻拂、鸟语花香……使自己从声音、颜色、气味各方面体验出舒适,然后慢慢睁开眼睛,把注意力转移到所处房间。

2.“聊天健脑”法

聊天既是一项裨益身心健康的快乐活动,又是获得美好心情的一种有效而愉快的手段。在节假日之时,茶余饭后之际,亲朋好友相聚,合家团圆相围,吹吹“山海经”,侃侃家常话,无疑是做一次趣味盎然的脑力保健操。使大脑在无形的乐悠悠的氛围里得到一次“健美锻炼”。聊天还能消除积郁,忘却愁苦,从而使人得到快乐,而乐能怡情,乐能使人长寿。

3.“精神胜利”法

人际交往并非处处都阳光灿烂,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愉快的事,要尽量学会从光明面看问题,要善于为自己找“下台梯子”,要多看到自己的优点。要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愉快、轻松的方面来,使自己变得心安理得,乐观开朗。

4.“幽默逗笑”法

笑是人们心理上欢快情绪的一种表现。欢快的情绪能加速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活所有器官的生命力,加速新陈代谢的进程。难怪有人说,“笑是神奇的药物,长寿的法宝”。笑能使人获得解忧宣泄的奇妙作用,甚至能治愈人体的某种疾病。19世纪英国的大科学家法拉第常患头痛病。一次,他去医院看病,大夫问清病情后,即开了药方。但药方上写的却不是药方,而是英国的一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心领神会。于是,他经常光顾剧院,观看喜剧和马戏,不久,他的头痛病不药而治。

养心之法,古代不少诗人深得其旨,陆游的“人安病自除”,白居易的“心是自医生”说的都是养心为要,要防止产生心病。朱熹的“心平气自和”,王静庄的“心宽出少年”都告诉我们,养心、就是保持心态的宽和与平稳,一个人只要心不老,他将会永远年轻。

老有“四伴”以养心

人到老年,尤其是离退休以后,孤独之感会油然而生,从而给健康长寿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讲究心理卫生,避免孤独感,对老年人延年益寿是颇有裨益的。那么老年人如何才能避免孤独感,使生活充满欢乐、温馨,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呢?概括地说,笔者认为应当充实生活内容,力求拥有“四伴”。

1.以人为伴,和睦相处

以人为伴,首先是指夫妻,几十年如一日,忠贞不渝的夫妻,到了老年阶段,更应该相依为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2.以物为伴,自寻欢乐

大千世界,奇花异草,鱼虫鸟兽,文物玩具,应有尽有。若能选择其心爱者,与之结伴,那么,“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也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使生活过得五彩缤纷,并永葆活力。

3.以艺为伴,其乐无穷

老年人离退休后闲居在家,如果无所事事,不仅心理上会感到不适,还会产生老朽感、寂寞感、无价值感等等,这种负性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为此,老年人离职居家,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志趣,如练书法、学绘画、吟诗、填词、集邮、听音乐等,倘若有一二门入迷,将会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4.以游为伴,山水皆亲

我国名山秀水众多,老人离退休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和兴趣爱好游山玩水,游之远近,可任选择。不仅可开拓视野,陶情冶性,而且使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第三章 精神养心——心态是最好的医生

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全身抵抗力的调动、整合和增强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巨大力量,它能使体力体能增强,能力大幅提高,疲劳焦虑消失,炎症减轻,癌症痊愈。

心态平衡是养生健身之大本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补养精神才是最好的补养之良方,是最高级的营养。有人会问:精神的营养要素是什么呢?就是“明白道理,心态平衡”。若想得到平衡的心态,则需要养德即“修心养性”,也叫做道德修养和精神修炼。道德是人的精神思想境界,他的标准要求心仁、性善。古人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大德必得其寿”的论断。“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均对健康不利。精神状态不良,能使中枢神经传导受阻,气机紊乱,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失常,免疫功能失调,这就是所谓的“心病”。“心病”是表达与情志有关的某种非良好心理状态和某种难以言说的心理负担。与“身病”相对而言的“心病”,用现代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所谓“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便有一个叫奥瑞托·安提方的人,为解决人们的“心理抱怨”而探索过心理治疗的途径。佛家有句偈语:“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佛说万法,都是治心病的。有位法师说:“身病起于心病,心若无病,身亦无病”。这是极有道理的。

医学心理学称心理为“心”,生理为“身”,合称身心。现代医学所谓心身疾病,即认为患病的心理可影响到躯体,而患病的躯体亦可影响到心理,但其导致病之根本却在于心理的原因,故又称之为心因性的疾病。

随着社会的变革,有些人不能适应,产生了不平衡的心态,如当老板的总觉得赢利少支出多而不平衡、做员工的总觉得干的多收入少而不平衡,下岗职工找不到工作不平衡、骑自行车的看开轿车的不平衡、住房面积小的看住房面积大的心理不平衡……而引起各种心理变态,心理疾患则愈演愈烈,有人断言,新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将主要是“心因性疾病”。心病对人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轻则使人失去工作效率与生活乐趣,重则严重危害健康,甚至使人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有许多原因不明的自杀,都可归结于无可排解的心理障碍所致。不少著名人物或红极一时的歌星之类,突然自杀殉身,一度引起社会的轰动,都可能是由于无可救药的心理失衡疾患所致。

还有一种心病叫“忧虑”,它容易导致关节炎和其它疾病。据报道说,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比死于常见的传染病的人还要多,通常都是因为忧虑所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的人中,骨关节炎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骨关节炎又称“下半生疾病”,我国骨关节炎患者已超过1亿人。国际医疗机构近年来对骨关节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并将每年的10月12日定为“世界骨关节日”。人为什么会患骨关节炎呢?忧虑的心情会使你患风湿病或关节炎而坐进轮椅,这并非是耸人听闻。据世界知名的治疗关节炎专家罗泰·塞西尔博士称,以下情况最容易得关节炎:婚姻的破裂;经济上的不幸和难关;寂寞和忧虑;长期的愤怒和嗔恨。当然这几种情况并不是关节炎形成的唯一原因,而产生关节炎最“常见的原因”是塞西尔博士所列举的这几点。

忧虑除了会让你患上关节炎,甚至会使你蛀牙和产生其他并发症,如心脏病、胃溃疡、糖尿病等。如果你想远离关节炎和其他疾病,请你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崇高的信仰,对前途要有信心,要能睡得安稳,喜欢好的音乐,从滑稽的一面来看待生活,这样健康和快乐就都是你的。

忧虑还会摧毁女人的美丽容貌,据有关资料称,再没有什么会比忧虑更容易使女人老得更快。忧虑会使我们表情难看,会使我们咬紧牙关,紧皱眉头,会使我们的脸上产生皱纹,会使我们愁眉苦脸,会使我们头发花白,有时甚至会使头发脱落。忧虑会使你身上的皮肤产生斑点、溃烂和粉刺。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请你消除心中的忧虑。

立足于世间,会经常不断地接受来自内外各个方面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刺激。最严重刺激是精神方面的,这种刺激对每个人来说又都是不可避免的。过于频繁过于强烈的外界和内在刺激是人体难以承受的,它破坏人体平衡,危及健康,严重时可以致命。为此,人有必要学会自觉地掌握和运用一些适当的心法措施,对心态实施调节,缓解刺激的贯力,增强心理适应力,以维护情绪有效控制、退让、转移与合理宣泄的方法,保持心态的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唯以调心至关重要,这是我们这里着重阐述的问题。人要学会生活,懂得生活。学会自我调节,此调节不单是调节饮食与起居,更重要的是调节心理,当心理可能出现失衡时,必须迅速实施调心,使心绪维持平衡或恢复平衡,否则是危险的。

大喜与大怒的两种极端对立的情绪对人们心身健康威胁性极大。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种情境要自控不可狂喜过度。

例如中国人最熟悉的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是个穷苦的知识分子,他从20岁开始应考,连续考了30年,进场20多次全都名落孙山。生活穷困潦倒经常揭不开锅,处处遭人白眼和嘲笑,他心中的压抑苦闷可想而知。但他不死心,54岁还去赶考碰运气。不料想他竟考取了举人。这可真不得了,一举成名了。报录人敲着锣将报贴挂进范进的破茅棚,范进念了一遍又一遍,自己双手一拍、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醒人事。大家忙着将他救醒,他醒来后叫喊着跑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范进的母亲老太太喜极而死。在现时生活中因狂喜失控而致病致死的事例也不胜枚举。

大怒是大喜的另一极端,同样是一种情绪高度亢奋的危险状态。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提出了“第一戒神嗔”的劝告,认为发怒是最要不得的。他还提出了“养生十二莫: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多言、莫大笑、莫跋扈、莫急切追求于所欲、莫斤斤计较于愤恨,此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此言可谓是养生的醒世名言。

把握生命与健康需要靠自我调节,“心病还要心药医”。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会产生需求,有求就会产生苦。当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产生了悲观情绪。过分的悲哀会闭绝经络,而阳气盛动,体表生痈疽、胃部溃疡,尿频尿血。悲伤直接影响内脏的功能而伤神,神伤就会神志不清,精疲力竭,时间一长,身体各腑脏就会阴缩拘挛,两胁疼痛,不能行动。有的人整天生活在忧愁之中,心事重重,愁容满面,凡事总朝坏处想,本来不该他操心的事,他偏操心,不应该着急的事,他也要着急。忧愁导致伤肺,肺气会闭塞不流动,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忧愁不止,会胸闷气堵,呼吸不畅,从胸达背会感到隐痛。女人忧思哭泣不止,会使体内阴阳之气不通畅,失去平衡,月经时多时少,出现热症病,口里感到苦渴,面色难看,肌肤黄黑。

导致人得病的情绪原因诸多,最主要的还是古人所说的“百病由心生。”针对得病生病的原因,古人总结出了预防的方法及摄生养性的秘旨。儒家、道家、释家、医家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从操练过程来看,都是对于人之身与心的炼与养,而且对心的炼养尤为重视。儒家讲纯心养性、道家讲修心炼性、释家讲明心见性、医家《黄帝内经》讲的是炼养真气。诸家一理,诸家都是以心性为本,达到心态平衡为真功夫。

心态养生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的生活目标。在生活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多种多样的养生方法,健身之道。然而,许多人却忽略了心态养生。

常有人感到精力降低,适应能力下降,疲劳、乏力、头痛、头晕,以及腰背酸痛等,以为生病了。但经检查未发现机体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很明显,是人体受到内外因素的超负荷作用,产生心理失调与障碍所致。

心理因素同疾病与健康密不可分。知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认为不良的心态会影响身体的各部分的生理机能,从而导致许多严重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一切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中,危害最大的是恶劣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丧偶、丧子、惨变或破产等,强烈的精神创伤,会突然出现应激性胃溃疡,胃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甚至癌症。还有的心理平衡失控而自杀,或变成精神分裂症者,屡见不鲜。而以意志薄弱情绪容易波动的神经不均衡型者为多。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人们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与其相关的心脏病、脑血管疾患、糖尿病和癌症等,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其中知识分子所占比例较大。因此,积极地调节心理平衡,经常保持心态平静,是维持健康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有:(1)积极乐观。遇事豁达一些,多说说谐趣话,多笑笑,百年少。(2)把苦恼发泄出来。不要把苦恼闷在心里,可向亲人和好友倾诉,或在条件允许时,大声喊叫或高歌宣泄,沉重的心情会减轻很多。(3)正视困难,跳出逆境。大千世界,千变万化,人生不如湖里死水平静无波澜,微风过处也会泛起片片涟漪。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应从远处着眼,用毅力和果敢去面对,跳出逆境,前面又是一个艳阳天。(4)以人为善,以诚待人。“仁者寿”,“不会息事宁人者命短”,这是很好的古训。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在澳洲悉尼市郊有一座中国的南天寺,内有几个醒目大字:“宽其心听天下之怨言。”提醒着信众和世界游客。佛家从善为本,宽以待人,以平常心去包容万物。如此修性养生,善哉!乐哉!(5)注意合理饮食。以素为主,荤素搭配。烟酒以及高脂肪,高蛋白均对机体造成危害。(6)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会把体内积聚的疲劳物质清除出体外,同时,运动还产生欣快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们的健康状态。

如若,人们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有益健康,延年益寿。

打开心锁,活出健康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自己不锁自己,天下没有困死人的牢笼。想想生活中的事,一些人心中之苦常常是木匠造枷自作自受:没有恋人想恋人,结婚之后吵闹终生;没有子女想子女,生子不孝则成了掘墓人;没有官职痛苦,有了职务宠辱皆惊更加痛苦;没有钱痛苦,有了钱后忘乎所以贻患无穷,等等。这些状况皆因不悟所致,属于为自己制造痛苦。

有一位老人,他在文化革命中曾被打成“61个叛徒”之一,每当批斗会时,他便进入了气功状态,一场折磨下来,别人精疲力尽,他反倒红光满面。所以,文化革命结束后,他精神饱满地上任,其身心状况令人赞羡不已。分析此君,给人以启示:文化革命中的大气候对多数人来说均如大锁,但由于此君心中没锁,所以始终未被困住。想想现今,再有难处也远不及文化革命中的一些人受害之苦。所以,打开心中锁,放平和出山,才合乎天地运行的法则。

天地平和无焦无虑,因而能长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成败毁誉,都不影响平和宁静,做到来去自如,乐天知命,才能谈养生。《论语》记载,有一个叫子文的人,是楚国的上卿,执政者。他三次当令尹,没有喜悦的颜色;三次被罢免,也没有表现出愤怒。其心胸宽大的长者度量,与患得患失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有一个佛学故事说:一位僧人替一家施主做法事,事后主人发现家中丢失20两白银,便怀疑和尚所为,气势汹汹到庙中索取。和尚明白来意后,取出20两银子说:“施主请把银两拿走。”这人接过银子怒气冲冲回到家中,其弟才告知,昨天因事情紧急,拿走银子而未及交待。他听后恍然大悟,万分羞愧,急忙到庙中送还银两,向僧人连连道歉。和尚接过银子只说了一句话:“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然后送客关门。和尚所为是对的。一个有口皆碑的大师,被诬偷银,双方皆无证据,有口难辩。与其对薄公堂,只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引起众人猜疑。既然钱是身外之物,无须恋之,让它去吧!顺其自然必有其果。

上面两个人物,一个在名利场,一个在空门,两人内心的平和是相同的。更令人深思的是,和尚因心中无锁,外界的变化,丝毫不影响其心中的平和。相比之下,再看我们身边的儿女情长之苦,追逐名利之累,应有所悟。

赶走奢欲,回归本原

人有实欲和虚欲之分。孟子讲:“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食乃维持生命,色乃繁衍生命。此二欲属实欲,但也应适可而止。其他欲望为虚欲,随缘而得,不可强求。

我曾听说一人,他是西北某县政府的一位小车司机,四十余岁,药王孙思邈的同乡。此人闲时便读中国古代经典,谈论人生哲理,学问高深而透彻,可他并未产生过多虚欲,一直安于本职工作。问其原由,答曰:“我侍候过许多领导,似看了许多场戏,戏后品味,更加珍惜我的现状。我工作稳定,家有贤妻,又生儿育女,足矣。知足常乐。”这位司机的处世之道朴实而深邃,他将虚欲看得淡而无味,所以他生活得有滋有味。相反有些人把虚欲看得过重,终被虚欲所害。

据朋友介绍,他工作单位有一位处长,在上报提升副厅局级过程中,发现已患肝炎,夫妻俩商量,为不影响提升而隐瞒病情,我朋友善意提醒:“处长,你近来脸色不好,是否到医院检查一下。”他怒目而视道:“这个时候,请别开这样的玩笑,我身体非常好,比你们都早来晚走嘛!”当提升命令下来时,他当场昏倒在礼堂,送医院检查已肝癌晚期,两个月之后死去,临终前对妻子讲:“你们今后可以享受厅局级家属的待遇了。”可见,执著地追求“有”,结果是无。道家讲“有即无,无即有”;佛家讲“色即空,空即色”。本例中所提之人虚欲过重,其结果可怜、可悲、可叹。

一次,佛祖释迦牟尼见一善良的男青年躺在草地上望星星和月亮,便问:“你在想什么?”青年说:“想挣很多钱。”佛祖问:“挣了钱干什么?”青年说:“盖座漂亮的房子。”佛祖问:“盖了房子以后呢?”青年说:“娶个漂亮的姑娘,再生几个孩子。”佛祖问:“再以后呢?”青年说:“我就躺在草地上看星星和月亮。”佛祖说:“你现在不就是在看星星和月亮吗?”

老子讲:“与世无争,天下莫能与其争。”奢欲往往引起纷争耗费精力,常常未能如愿而身先亡。《菜根谭》也讲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福境祸区,皆由念想造成。释迦牟尼则讲:“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念沉溺便为火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人的念想不同,看待自身所处的境遇就有差别。观身边之事即可了然,富贵之人常受奉承,便觉得自己可敬可爱,却不知人家只是奉承其权势、地位而已;贫困之人常被侮辱,侮辱的也只是贫困和寒酸罢了。既然人被尊崇和轻视的不是人本身,而是身外之物,那么应该得之不足为喜,失之不足为忧。何必为此去争,何必让它占据了心中的平和之位呢?

静心去躁,回归宁静

有人常怨:“身边烦事太多,何以入静。”实际上,烦恼生于不悟。公元676年正月初八,广州广孝寺印宗法师讲经,两个和尚为风幡之动而争,一个讲是风在动,另一个讲是幡在动。寺内居士慧能站起来讲:“风未动,幡也未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慧能从观察事物的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一个道理:心静而专注听经,不应感觉到风幡在动;心猿意马,精力未放在听经上,才会看到风幡的动。在生活之中,一些人由于不懂得自然的松静之道,才会为周围之事烦躁。人出世赤条条,谢世赤裸裸,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又为何让虚幻的东西迷住双眼而为此烦恼呢?心静则安。禅宗六祖慧能牢记五祖弘忍的告诫,为了避免佛家内讧,持衣钵远离寺院南行,在广孝寺隐名15年,每日干粗活,在师父规定之日,才公开佛家宗师身份。他的心是何等的静啊!真是一静去百愁,静在苦中乐。

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应与大自然同样松静才是平和的本原。我们常见达摩祖师脚踏一芦苇渡江的画像,他须发飘扬,身心松静,与天地融为一体,此时的芦苇只是可视的载体,而真正渡祖师过江的,是他的心。心通天地,人即天地,天地间任何事物也奈何我不得。《临济录》里记载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晚上,大含和尚一个人在读书,一强盗持刀闯进屋内。和尚平静地问:“你来要东西,还是索命?”强盗说:“要钱。”和尚顺手从怀中取出钱袋,扔给强盗,说:“全拿去吧。”说完又看书去了。强盗拿钱正欲逃窜,和尚大声喊道,“等一等,出去时把门关好。”呆若木鸡的强盗,突然吓得屁滚尿流地逃跑了。此强盗事后对人说:“我打家劫舍,历尽风险十几年,从未像这次吓得魂飞胆破。”

有人讲,我身处闹世,何以自静?我什么事情都放不下心,就连儿女子孙在外面的安全也经常担心。其实担心也罢,不担心也罢,亲人即便在外发生意外,家中人也止不了,担心又有何用。老子讲:“言多数穷,不如守中。”没有意义的事做多了,反而会把自己耗尽,倒不如静守心房,顺乎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场,此场静,周围乱也变静;此场乱,周围静也变乱。所以担心出门在外的亲人,倒不如静祝其一路平安。

心态是大自然恩赐的健康法宝

人生什么最珍贵呢?

1400年前101岁的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说:“五福寿为最。”怎样得寿呢?公认的最佳方法就是心灵养生——一颗禅心。平和心态,爱心常在。

孔子说:仁者寿。就是气以宽厚者寿,言以简默者寿,质以慈良者寿。一个人淡泊明志,就能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林则徐喜欢的对联是:读书静坐,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

在达观宁静的心境下,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代偿力、康复力得到最佳组合,各项机能阴阳平衡,和谐运行,精、气、神、形达到最佳境界,心境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样的明澈。心灵平静了,心理就平衡,生理就稳定,病理就不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很快重新平衡。

研究表明: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全身抵抗力的调动、整合和增强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巨大力量,它能使体力体能增强,能力大幅提高,疲劳焦虑消失,炎症减轻,癌症痊愈。

许多抗癌明星近乎不可思议的故事都说明了一点:一个好的心态就是大自然恩赐你的最好的健康法宝。所以,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科学养生四大基本经验

1.思想要乐观,心态要平衡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天下无十全十美之事,知足不辱,病从忧生……”说明遇事要乐观,要求心态平衡。否则结果不堪设想。中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心是五脏腑之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曰:“百病皆生于气。”道出了科学养生心态平衡的重要性。所以,一个人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斤斤计较,要注意保持心态平衡,做到“四个一点”。顺境时要谨慎一点;逆境时要振作一点;得意时要谦虚一点;烦恼时要“糊涂”一点。不因地位低微而气馁;不因薪资偏薄而苦闷;不因权力丧失而哀叹。要善于控制情绪,切勿庸人自扰,惹事生非,避免过喜过怒,造成过于兴奋,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骤升,血糖改变,引发脑充血或心脏病。待人接物,要讲究文明礼貌,以诚待人,以礼敬人、平易近人,适力助人。

2.忍气不争吵,处事和为贵

中国有句名言:“小不忍则乱大谋”。《荀子·儒效篇》:“志忌私,然后能公,和忍性,然后能修。”即是说,能强其私,心和性情,而不使其放纵,放纵就是为所欲为。不然大则以杀身,小则以伤气。

3.节食加节欲,生活有规律

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曰:“食色性也,人之大欲焉。”稽康的《养生论》说:“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此语意思是饮食、色欲两事应有节制,使之适度,以求长生。《增补遵生八笺》上曰:“……六日饮食,七日黄室……归心静然,可以永生。”也说明了节欲、节食之重要。所谓节食,就是说,餐吃八成饱,暴食伤胃也伤肠。节食,对于老人来说,还包括选食。做到不偏食,有什么吃什么,一日三餐,再好的饭菜也不饱食,更拒绝花天酒地。

这里必需郑重阐述色欲话题。在中国封建意识掩盖下,人们对性事自然讳莫如深,作为一种保密性的事。古代医学书籍,文中也只用“节欲”或者“慎房事”两个词。养生文章中《格言联壁》说:“积精求神谙得切实。”顾名思义,既名之为精,即为精华、精粹。在人体内,所谓独一无二之至宝。不能滥用,滥用则影响健康长寿。为何一些长寿村男女人寿星较多?为什么尼姑、和尚较之一般人长寿?那就是人之宝贝藏之于身。依愚之见,人过七旬,以少行房事为宜,至少要注意适度。“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过眼云烟,气是惹祸根苗。”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得好:“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把人寿比作朝露,值得老年人所思。

4.身心常锻炼,动静要适度

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常动故也。”外国人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的、适度的运动,可以补充肌体能量,有利血液循环,可以改善脂肪过多地在体内存积,防止肥胖,保证血糖正常,延缓骨质疏松,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能提高免疫能力。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一些适度的、柔和的项目进行身心锻炼。早晨起床,适当步行、打拳、舞剑。稍年轻的老人可以慢跑。也可以每天坚持做保健操,动静结合,呼吸结合,心平气静。还可以积极参加书法、绘画、诗词班学习,陶冶身心,健脑强心,延年益寿。实践证明:老年人,不动不行,不静也不行。动多静少,不注意休息,则增加身心疲劳,降低血糖供应,不利健康。只静不动,常睡懒觉,易使身体僵化,关节失灵,也不利于科学养生、延年益寿。正确处理动静关系,宜动则动,宜静则静,动静适度,对身体有益。

心理养生四要素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2.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3.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4.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哀莫大于心死: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中国有一句古话:“哀莫大于心死”。人的心理衰老与身体衰老是互相关联的,心理的衰老可以加剧身体的衰老。人们如果沉溺于忧虑、郁闷、压抑的心境,就会助长心理的衰老。因此,保持积极心态、防止心理衰老尤为重要。为防止心理衰老,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