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7:07:4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导  论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以及人均产出增长率。

②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经济周期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可表示为GDP)、失业率、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③失业。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归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了解这三种类型的失业,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

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它相反的是通货紧缩,代表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⑤开放经济。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都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的经济体,或者说是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就包括国与国之间经济纽带的联结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⑥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假设有: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进行调节。

②基本内容不同。前者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后者的基本内容则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③研究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后者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即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⑤核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⑥研究方法不同。前者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后者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又有如下四个自身的特点:(1)三个市场的划分。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形式多种多样,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标的物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宏观经济学将所有这些市场划分为三个方面: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及要素市场。(2)行为主体的划分。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基本上是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存在的,其行为方式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宏观经济学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主要的主体:家庭、企业与政府。(3)总量分析。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统一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个别的选择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变量的基础是家庭和单个企业在各种市场上的相互作用的行为。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不与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相一致,那么它就缺乏现实的基础,就有可能脱离实际。因此,微观经济学是分析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

3.在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中,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

答:(1)失业率。在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失业率通常会上升;在扩张期,失业率则会下降;在经济周期的峰顶,失业率保持在最低水平;而谷底时的失业率则达到最高点。失业率与周期波动是同步的。(2)股票价格。一般来讲,股票价格能够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并且由于其往往领先于经济活动的变化,因而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因此,股票价格常常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3)通货膨胀率。当经济步入收缩期时,通货膨胀率往往随之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负数,也就是出现了通货紧缩。而当经济回升时,又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的走向吻合,并且,通货膨胀的波动往往比经济周期的波动更为剧烈。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减少失业,控制物价,对外平衡。因此,如果在一定时期、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中,宏观经济政策的治理对象主要是两个: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失业和通货膨胀往往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反向变动关系。一个旨在降低失业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一个意图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则有可能带来失业率的提高。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则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因此,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而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产值,而不管其生产的产值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6.在图1-1(教材中图1.5)中,如果我们用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实际GDP和名义GDP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实际GDP会相同吗?图1-1  1950~2000年美国实际GDP和名义GDP

答:如果用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不变价格),则1950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相等。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在1950年以前,美元的价值被低估,实际GDP将高于名义GDP;而在1950年以后,美元的价值被高估,名义的GDP将高于实际GDP。实际GDP与图1-1的也不一样,因为选择1950年为基期,按照实际GDP的计算公式计算,数值也就会发生变化。

7.一个净贷方必然是一个债权国,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理由如下:

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中,经常项目为正值,那么从整体上讲,该国居民是在向其他国家出借资金,是净贷方;当经常项目为负值时,则意味着该国居民总体上是在向其他国家借入资金,是净借方。与经常项目相对应,净国际投资衡量的是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已发生的资金借贷引起的未清偿头寸的净存量,或者说一国居民和政府持有的所有其他国家资产数量与其他国家居民和政府持有的该国资产数量的差额。

若净国际投资为正值,意味着国内居民拥有对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存量,从而该国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债权国;若净国际投资为负值,则意味着国内居民对其他国家负有净债务存量,该国为债务国。相邻两年的净国际投资存量的差额正是后一年的经常项目流量。

因此,一个净贷方既可能是债务国,也可能是债权国,但一个经常性的净贷方必然是债权国。这就是流量与存量的关系。

8.某人为购买一套价格为40万元的房子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申请了为期20年的住房抵押贷款,年利率为4%,请问累计偿付额为多少?如果他将这套住房出租,每月租金多少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解:累计偿付额为:。

如果他将这套房子出租,每月的租金为:。

每月的租金为3651.87元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9.请谈谈凯恩斯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主要分歧。

答:凯恩斯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主要分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核心是价格、工资是否具备充分伸缩性。凯恩斯理论认为,价格、工资缺乏伸缩性,市场不能出清,市场调节机制不是有效的;而古典学派则认为,价格、工资具备伸缩性,市场能够出清,市场调节机制是有效的。(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学派认为,市场不能自我出清,政府必须担负起市场出清的任务,政府干预经济是必要的;而古典学派则认为,市场能够自我出清,政府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10.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答:宏观经济理论的学派之争是宏观经济学的一大特色。然而,没有争论就没有学术的发展。正是由于宏观经济学中不断出现的针锋相对的“派别之争”,宏观经济学才会有今天的发展,宏观经济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得以保留下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有可能不断深化。

11.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主要包括:(1)储蓄率高。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不断加深、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决定了储蓄率偏高的现实,这些因素都是实体性的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效地改变。增加消费以此降低储蓄率,是宏观调控的根本任务。(2)内需不足。基本上城镇居民对传统消费品的消费已近饱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严重受制于其收入,增加国内需求和消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一些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消费率相比较,目前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且在近几年还出现了加速下降的态势。(3)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公平收入分配是宏观调控政策的核心。(4)金融监管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多头监管,造成监管过度;存在监管真空;监管冲突,各部门监管理念和出发点不同,依据的法规不同,常使机构和市场无所适从。(5)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不佳,政策效力日渐衰退。(6)就业形势严峻。当前我国随着经济转型,结构性失业十分突出。同时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问题比较严重。(7)物价普遍上涨,并面临着持续的通胀压力。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高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12.请谈谈你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看法。

答:(1)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①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美联储连续的低利率政策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那些赚钱心切的金融机构。

②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和金融监管缺失是美国金融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首先,自由市场竞争的致命缺陷造成的无法自拔现象不能靠道德方式解决,指望用道德方式解决这种局面必然造成道德逆选择。

其次,金融外部监管的严重滞后首先,最为突出的真空就是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由于各种监管规则制定得越来越细,在确保监管准确性的同时牺牲了监管的效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多头监管的存在,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最佳的监管时机往往因为会议和等待批准而稍纵即逝。(2)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①在市场失灵、集体失去理性时,政府必须及时出手积极干预。

②监管理念变化,对中国来说有多处值得借鉴。首先,金融监管须更多强化功能监管,监管体系有必要从过去强调针对机构进行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真空和盲区;其次,金融监管应更贴近市场第一线,从金融机构业务末梢上出现的小问题抓起,以防从个别向普遍演变,形成大范围的经营隐患,使监管更具前瞻性和有效性。此外,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协调也尤为必要。

③应正确认识把握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关系。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风险管控机制的配套建设,“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只有结合我国金融业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承受力,审慎推进各项创新,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和收益组合的工具越来越多,投资者用以避险或投资渠道增加,整个金融系统效率提高,安全性增强,中国经济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

第一篇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因此,从收入法的角度出发,GNP是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凡是本国居民创造的收入,无论他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而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则不计入GNP。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的,它是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总收入,不管这种收入是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即:(2)从GNP中减去折旧,就可以获得国民生产净值(NNP):(3)从国民生产净值中减去企业间接税,可以得到国民收入(NI):(4)国民收入包括参加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总和,由五部分收入组成: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和净利息收入,即:(5)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利润和交纳的社会保障金,再加上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和利息调整等,可以得到个人收入(PI):。(6)个人收入再减去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收性支付,就可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时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1)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2000年的名义GDP就是以2000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总产出的价值。实际GDP可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2)造成不同年份名义GDP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物质产量的变化,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化。因此,如果将不同年份名义GDP进行比较时,就不能确定GDP增长中有多少是由于产量增长引起的,又有多少是由于价格上升造成的。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3.试分析GDP消胀指数、CPI和PPI的联系与区别。

答: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即:

因此,GDP消胀指数可以衡量基年和本年度之间的价格变化。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衡量价格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得到的。(1)GDP消胀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都能反映经济的总体价格水平,但它们在三个方面有明显区别:①GDP消胀指数衡量价格时涉及的商品组合更广泛,它包含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代表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②GDP消胀指数仅仅包含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进口产品不计入GDP因而也不反映在GDP消胀指数里。而如果进口品在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就会被计入CPI,因此CPI往往包括进口品的价格;③CPI所衡量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固定的,而GDP消胀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变动的,它取决于每年的产量。假定经济中只生产A、B两种产品,那么GDP消胀指数由下式得到:

比较两个公式可以看到,GDP消胀指数和CPI都比较了商品组合的当年价格与基年价格的差异,不同的是GDP消胀指数使用的是当前的产量,商品数量组合每年不同;而CPI使用的是基年的产量,商品数量组合是固定的。GDP消胀指数也称为帕夏指数(Paasche Index),而CPI则称为拉斯佩耶斯指数(Laspeyres Index)。(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CPI相似,它使用固定的商品组合。它与CPI的差别在于,一方面两者包括的范围有差异,比如说它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另一方面,它衡量的不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零售价格,而是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水平。

4.假设GDP为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为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1)储蓄: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

政府储蓄=预算盈余=-200(2)投资:根据储蓄投资恒等式:,则。(3)政府支出:,则。

5.根据表2-1,分别用支出法与收入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表2-1

解:国民生产总值(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出口-进口),即:

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利润+地租+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即为:

调整误差,国民生产总值。

6.经济中的总人口可以划分成哪几种类型?失业率用什么来衡量?

答:一个经济中的总人口可以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非劳动年龄人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年龄在16~60周岁之间的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又可以划分为劳动人口和不在劳动人口,即:劳动年龄人口=劳动人口+不在劳动人口

劳动人口由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两部分构成,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也就是: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7.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其中资本和劳动是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二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通常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用表示给定时期中的实际总产出,生产函数具有如下的一般形式:

也就是说,总产出是投入的资本量和就业量的函数。生产函数反映了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

8.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完全竞争企业怎样来决定它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答:由于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它只能通过选择不同的要素投入量来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企业在决定是否增加某一生产要素数量时,要比较多雇用一单位要素带来的增加的收益和成本的大小,也就是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大小。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边际成本等于要素的价格,企业雇用要素的数量必须使要素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或者说使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要素的实际价格相等,企业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如果要素的实际价格水平下降,要素的边际产量也必须减少才能满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增加雇用要素的数量;而如果要素的实际价格水平上升,要素的边际产量应该增加才能保证利润极大化,因此,企业就会减少要素雇用量。

因此,要素的边际产量曲线实际上就是企业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要素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9.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民收入的分配有什么特征?

答: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

总收入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也就是说,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种生产要素都根据它的边际产量获得报酬,而国民收入应该正好等于各种要素的报酬之和。

10.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答:假定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组成,并且消费取决于可支配收入,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外生给定的,则有:

其中,和分别表示税收和政府购买,是既定的外生变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