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逻辑学——揭露潜藏在历史与社会表象下的博弈法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4:40:43

点击下载

作者:周建武,王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魔鬼逻辑学——揭露潜藏在历史与社会表象下的博弈法则

魔鬼逻辑学——揭露潜藏在历史与社会表象下的博弈法则试读:

前言

人世间的种种行为,在其美好、神圣的表象之下,存在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而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现象。现象下的本质才是人们想要看到的,才是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一面。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你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可能你将一事无成。详细阅读此书,借给你一双慧眼,让你把复杂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因为此书将给你介绍一个有关隐藏在表面下的博弈的理论,它有可能改变你的世界。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成功的人,你必须对逻辑博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博弈作为一种逻辑理论,也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人们的决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均衡问题。这个理论对现代人的处世、生存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博弈”,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的规则之下进行竞赛。博弈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博弈的双方可以是个人、群体,也可以是各类组织,各方都力图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并加以实施,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或收益。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其实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它意味着通过选择合适策略达到合意结果。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游戏规则;作为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

博弈论的英文名叫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它起源于20世纪初,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简单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博弈逻辑(Game Logic)研究的是理性的人在互动过程中即博弈中的推理问题,是逻辑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理性的”行动者或参与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选择策略或如何做出行动的逻辑,属于应用逻辑范畴。

古语说得好:世事如棋。你就是一位棋手,你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化作棋子在棋盘中和别人激战。而此时精明慎重的棋手们大多数会揣摩着,思考着,“算计”着……精彩的棋盘会带出精彩的人生。

逻辑博弈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生处处都隐藏着博弈,不同的现象都隐藏了不同的逻辑博弈。帕默斯顿说过: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之所以进行博弈,就是要取得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一定要学习博弈逻辑的精髓,做好利益的分割,争取最好的结果。

想要了解社会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想要看清种种现象的本质,我们就必须了解生活中的种种博弈。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而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很多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表象的背后,只有认真分析、深入推理,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本书中的事件都取自于历史的真实以及当今社会的现实,只不过由于大多数人没有进行逻辑分析,因此往往是普通人所注意不到、想不到的。

逻辑博弈是魔鬼,它能改变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它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同样,它也是我们不得不注意观察的东西,因为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它可能会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

对于商业竞争的主体——企业来说,拥有博弈思维至为关键。中国是一个崇尚智谋的国度,自古以来就不乏博弈思维,从《孙子兵法》的理论到孙膑著名的实践“田忌赛马”和“围魏救赵”,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以及《三十六计》也都可以说是博弈论的通俗案例解说教材。近年来,众多的企业管理人员都在研习“孙子”、“三国”,就是想从中汲取智谋的营养以用于商业竞争。因此,在商业竞争中,思维的博弈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本书力图通过博弈的逻辑分析来论述历史事件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揭露表面的一些博弈现象,努力探索隐藏在其背后的逻辑博弈,从而力求在竞争中获胜。作者2011年5月第一章世上万事皆隐藏着逻辑博弈

正常人的思考都是理性的,逻辑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博弈作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在深深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面对博弈,我们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博弈是一种逻辑智慧,更是一种生存的方法。在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博弈,知道这些隐藏在表象下的内在逻辑博弈,对我们的人生具有一种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① 魔鬼逻辑就在我们身边

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带有逻辑博弈的特征,比如说在历史、生活、商场、股市中都存在着很多的博弈,可以说博弈是无处不在的。

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作出选择,但有时候很容易出现人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左右局势的情况。在这样的困境下,应想办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损失最小。趋利避害是处于困境下一种理性的选择。下面先举一个博弈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聪明囚徒的两难抉择“囚徒困境”说的是两名嫌疑犯被警察抓住,但警方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警方把两个囚徒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警察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则此人将即时获释,而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刑1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5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两个囚徒的角度看,他们之间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就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但人类的天性总是首先从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为此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态度。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

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会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结果二人同样服刑5年,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这就是“困境”所在。

什么是博弈

博弈论是由两位杰出的学者——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在20世纪中期创立的。1944年,冯·诺依曼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恩合作出版了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由于二人此时研究、提出和建立的是一种标准型、扩展型和合作型的博弈模型,因而他们的理论又被称为合作型博弈论。

合作型博弈论指的是研究分析的对象是二人的零和博弈,也就是说,二人互相博弈,这一方赢一点,就意味着另一方输一点,双方的净获利为零。这一理论的缺陷有二:一是社会活动中常常是多人参与,并非只有二人互相博弈;二是博弈的结果并非你输了,我就必然赢,常常出现整个群体大于零或小于零的非零和结局。正因为有上述缺陷,加之行文比较抽象,所以,此理论提出以后,并不为世人所知,仅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由当时仅20出头的美国数学家纳什通过两篇论述非合作博弈的论文对博弈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才使博弈理论走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纳什在论文中解决了过去人们少有涉猎因而也尚未解决的多人参与、非零和博弈的理论问题,由此创立和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其博士论文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后,引起轰动。自此,纳什置身于博弈论大师之列,并于40多年后的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而非合作博弈论也成为博弈理论的新主流而为愈来愈多的人所熟知,在实践中得到愈来愈多的运用。

为了解释和理解博弈决策的相互影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石匠的决策和一个拳击手的决策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当石匠考虑怎样开凿石头的时候,他的“对象”原则上是被动的和中立的,不会对他表现出策略对抗。然而,当一名拳击手打算攻击对方要害的时候,不仅他的每一步计划都会招致抵抗,而且他还会面临对方主动的攻击。他必须设法克服这些抵抗和攻击。

在博弈的过程之中,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对手都是聪明而且是有主见的人,是关心自己利益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和中立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的目标常常与你的目标发生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当中包含着潜在的合作因素。你在作决定的时候,必须将这些冲突考虑在内,同时注意发挥合作因素的作用。

为了自己,也为了与他人更好地合作,你需要学习一点博弈论的策略思维。当然,博弈论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可能用它来解释所有事情。博弈论的基本公设之一就是,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的人,是指行动者具有推理能力,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作决策时往往是有限理性。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永远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具备完全理性,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和信息。人类也不可能搜寻到所需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信息的搜寻需要成本,因为人类必须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等。意图搜寻到所有信息,企图作出收益最优的决策只是一种理想。

但博弈论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对现实的客观世界近似的描述,毕竟人是理性的动物,所以,博弈论仍然是我们目前所能得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就像并不完美的力学是自然科学的哲学和数学一样,博弈论是社会科学的力学和数学。没有牛顿力学,我们连最简单的物理现象都无法理解。同样的道理,没有博弈论,我们也无法解释分析很多现实的社会现象。

博弈的分类

在不同的状态下,“博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看一下下面的分类法:

一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如果各博弈方能达成某种有约束力的契约或默契,以选择共同的策略,此种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属于非合作博弈。企业之间的联合定价就属于合作博弈,而经常挑起价格战的企业采用的便是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往往包含着非合作博弈,如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合作博弈的产物,但其中为了各自利益的超产和争吵又属于非合作博弈。

二是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零和博弈指的是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为零,赌博就属于零和博弈。例如4个人参与一场赌博,其中3个人输了总共1000元,那么另外一个必然赢了1000元。期货交易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也属于零和博弈。人们平常所说的“损人利己”实际上也包含零和博弈的意思。

常和博弈则是指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等于非零的常数。例如,若干人分配一份总额既定的财产乃典型的常和博弈,即蛋糕的总量是不变的,而每人享有的份额是可变的。

变和博弈则是指随着博弈参与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总和也不同。如在同一个股票市场,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面对同样的大盘走势,伴随着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不同,有可能大部分人赚钱而小部分人亏钱,也有可能小部分人赚钱而大部分人亏钱。

三是分为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或可看做同时选择策略、采取行动的博弈是静态博弈。比如,在投标活动中,投标人投出标书一般虽有先后,但因为所有投标人在开标前都不知道其他投标人的标价,因此可看做是同时选择策略、采取行动。在体育竞赛中,双方出场阵容的选择也属于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则是指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有先后之分,后行者可以根据先行者的策略选择来决定自己的策略。比如,A企业降价后,B企业也跟着降价;足球比赛中,一方换上一名攻击型前卫后,另一方有针对性地换上一名后卫;如此等等。

四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前一种博弈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拥有全部的相关信息;在后一种博弈中,参与者则只拥有部分相关信息。

博弈就是逻辑游戏

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因而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说,博弈论已经改变了经济学的传统轮廓线。

博弈论的英文是Game Theory,直译过来就是游戏论、运动论或竞赛论。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双方都想在努力巩固防守的同时,积极进攻以置对方于“死地”。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博弈。“弈”在汉语中是下棋的意思,下棋中的双方行为特征也如同足球比赛中双方的行为。当然,扩展开来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角力等,都是“游戏”,只是游戏的内容不同而已。

我们平时所玩的很多游戏其实是和博弈有着许多相近似的本质的,都是在确定的游戏规则的约束下,游戏参与者决策、行动的过程。游戏是一种抽象。在面对复杂现象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够抓住某种现象的关键所在。而在游戏中,可以通过抽象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要点,并且把一些干扰性的因素减轻到最低点,从而能够轻松地分析问题并找到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

比如古老的围棋游戏,它最初的功能形态就是用来模拟战争的。在围棋之中包含着很多军事的内涵,像围而歼之。围棋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从围棋的玩法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围棋游戏的规则,有两气生、一气死、附加贴目、打劫等辅助规则,最终可以根据所占地盘的大小来确定谁胜谁负。但这是一种逻辑游戏,其和战争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下围棋的人其实就是在棋盘上进行较量,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博弈的过程。所以说,下围棋和博弈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强调的是从全局上进行控制,而不是基于蝇头小利。也就是说,所有的作战方法都必须是有效的,而且还要看其在全局中是否有用、有效。

在很多时候,博弈类逻辑游戏不但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方法。一个很好的思维方法能够使我们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从纷繁的因素中找到事物变化的主要原因,从而使事物呈现出更好的条理性。由于任何思维方法都是比较抽象化的,不像直接理论那么简单,因而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来操作,在经历了失败以后,才能得以形成。所以说,只有思维科学程度较高的人,才能够在工作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许多逻辑游戏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者所选择的策略对于胜负有很重要的影响。当一个游戏规则制订好了之后,策略选择就会成为最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像在围棋、象棋这样一些参与者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游戏中,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是影响游戏结果的唯一决定性的因素。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游戏都是有属于它的一些游戏规则的。现实和自然也是这样的,这就是法律、道德和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惯例等。不过,像这样的一些规则并不是固定的,它可能会随着情况的改变和人们的要求而进行不断的修正,但只要有规则存在,这样的规则就确定了人们行为的前提和条件。所以说,博弈和游戏是有着共同特征的,那就是这些规则规定了游戏参加者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次序去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游戏,参与者如果犯了有关的规定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

所以,游戏和博弈所指的都是一种策略,它们之间的理论是有相通之处的。每一个游戏者从游戏结果的好坏中不仅能够看出自身策略的选择,而且还能够看出其他参加者策略的选择。有时候策略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但是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你选的策略并不好,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很好,那是因为对方选择了对他不利的策略。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策略就是博弈的重要原则。② 历史就是在逻辑博弈下的魔鬼结果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用博弈逻辑的观点来看历史,历史虽然没有直接揭示逻辑博弈,但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无不体现着逻辑博弈。所以,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博弈精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最有效的策略思维。而用博弈逻辑来解读历史,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诸葛亮不杀曹操就是一种逻辑博弈

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联手对抗曹操的南征,和他战于赤壁,曹操被火攻打败。在打败了曹操以后,诸葛亮派了关羽守华容道,结果关羽把曹操放了。对此我们都感到很遗憾,其实,诸葛亮的这一做法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是很正确的。

在诸葛亮出山时,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在这个时候刘备是不能和他争锋的;而这时孙权又割据江东,历经三世,其国力也是相当强大的,可以说孙权占尽了地利优势。在这点上诸葛亮的分析是相当周全的,他认为:刘备已经以信义著于四海了,虽然他不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但是现在还有一项人和因素。所以,诸葛亮就为刘备定下了这样一个三足鼎立的战略计划。

再回到赤壁之战中。虽然说刘备杀曹操并不困难,但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诸葛亮认为,曹操是万万不可杀的。其原因有二:其一,如果曹操死于刘备之手,那么北方一定会陷入混乱;其二,此时,孙权必定会出兵平定北方。这样一来,刘备就不能取得西蜀,而且还会偏居荆州一隅;如果孙权取得了北方,他也必定会来取刘备,那么刘备就很危险了。经过分析,诸葛亮认为必须放了曹操,但是,在放曹操方面,诸葛亮还得不能让东吴方看出他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如果让孙权看出诸葛亮是故意放曹操的,孙权说不定就会终止双方的再次联盟,那么,这时就会让曹操有机可乘,分别灭掉他们,这样一来对刘备也是很危险的。

很显然,诸葛亮在这里是进行了逻辑博弈分析的,所以,在曹操北逃过乌林的时候,诸葛亮便命赵子龙去那里拦截,只抢他的一些军需用品,——当然,曹操当时猛将如云,仅凭赵子龙一人不可能抓获曹操。但曹操在遭受了这一扰后,一定会很心慌,所以诸葛亮也料定,曹操在逃到彝陵大道的时候,由于心慌顾及逃命,一定会走北彝陵,于是诸葛亮便派张飞在葫芦口埋伏,并且令张飞多抢一些马匹之类的东西。由于曹操有众多部下死救,所以张飞也是不可能抓到曹操的。然而张飞这员猛将一定能够斩杀曹操几员将领。

当曹操逃到华容道的时候,他既可以走北方大道,也可以走华容小道。北道平坦,路程较远;华容小道路途艰难,但是行程较近。诸葛亮命令关羽在华容道上生起烟火,并且守候在华容道上。曹操因为刚在南彝陵大道上受了惊,一定会认为北方大道设有伏兵,而选择华容小道。然而没想到的是,在华容道上他真的碰上了关羽。关羽曾受曹操的恩惠,一定会把他放了。当然,即使曹操不走华容道,放走曹操的目的也是可以达到的。实际上,诸葛亮的这一做法无论让关羽守在哪条道上,他都可以达到放走曹操的目的。不过,既然料定了曹操一定会走华容道,所以他便故意让关羽拦截,这样一来好处是有很多的:第一,关羽会放走曹操,不会破坏隆中定下的安邦战略;第二,让关羽还清曹操的人情,在以后的战斗中死命为刘备效力;第三,东吴孙权不会识破故意放走曹操的计谋,他们一定会认为是关羽重义放曹操的,这样一来孙刘的联盟也不会被破坏;第四,诸葛亮也算不上“失算”,没有损了他的英名;第五,关、张二人一直以来都不听诸葛亮的命令,而现在关羽放了曹操,诸葛亮便可以要求以军法来处置他,而刘备和张飞必然会求情,这时诸葛亮便可借势退一步饶关羽不死,从此关、张二人必然会对诸葛亮心存感激,共图大业了。“三分天下,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诸葛亮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也是战略的需要而已。所以,从博弈来看,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放过我们的敌人,有时候我们需要联合我们的敌人,因为这样才是稳定结构所必需的。

智、赵、韩、魏的晋国博弈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一向号称中原霸主的晋国,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智伯)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一万家户口来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从眼前利益来看,由于赵、韩、魏三家没有智家强大,属于弱者,如果他们现在不得罪智家,很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处于弱势的这三家如果不联合起来,其结果势必被智家所灭。

就土地而言,弱者必须服从强者,也就是割让土地,而弱者如若不服从,结果必付出惨重的代价。

强大的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可赵襄子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

智伯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自己率领中军,韩家的军队担任右路,魏家的军队担任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

没过多长时间,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已经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的箭好像飞蝗似地落下来,使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

晋阳城凭借弓箭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能把它攻下来。

有一天,智伯瑶在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于是,他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

这时候正赶上雨季,水坝中的水满了。智伯瑶命令兵士在水坝上开了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

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子挂起来做饭。可是,晋阳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韩家的封邑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如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从博弈来看,韩、魏之所以同智家联盟是迫于其强大的势力,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不得不与之联盟。而一旦弱者察觉到与其联盟得不到什么好处,他就会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合作还是背叛对弱者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在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让给智伯瑶,是不会心甘情愿的,我想办法找他们两家说说去。”

当天晚上,赵襄子就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给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当过了三更时,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里睡觉,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衣裳和被子全湿了,再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他开始还以为是堤坝决口,大水灌到自己营里来了,赶紧叫兵士们去抢修。但是不一会儿,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淹了。正在智伯瑶惊慌不定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赵、韩、魏三家的兵士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而且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

从四家博弈的结果来看,韩、赵、魏三家就犹如困境中的囚徒,而智家就是博弈规则的制定者,事实上,博弈规则的制定同时也影响着博弈的最终结果,韩、赵、魏三家之所以能够摆脱困境,也正在于他们选择了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策略。

一代名相魏征

隋朝末年,伴随着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隋王朝的统治堤坝迅速垮塌。此时,饱读诗书、胸怀大志的魏征决心投奔义军。在此期间,他得到了李密的赏识,成了李密的部下,负责掌管军中的文书。他向李密提过十条建议,但因当时的瓦岗军在李密的领导下,正势如破竹地向前发展,李密很骄傲自信,因此,魏征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此时,控制洛阳大权的隋朝大将王世充,想乘李密兵力疲惫之机进攻瓦岗军。在王世充发动攻势之前,李密召集高级将领开会,研究对策。当时魏征的地位低,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但他认为这次决战很重要,成败关系着瓦岗军的前途,就主动找李密的长史郑颓说:“李密虽然在前几次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将士伤亡很多,钱财现在也很紧张,对有功的将士不能论功行赏。从这两点看,不可以与王世充打硬仗。最好的办法是,挖沟筑垒,打防御战。双方对峙久了,敌人粮尽,就会撤兵。这时再乘机追击,必然会取得胜利。”郑颓原来是隋朝的监察御史,投降李密后受到重用,根本不把魏征这样的小官放在眼里,就讥笑他说:“你这不过是老生常谈的意见!”魏征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转身就走了。

类似魏征的建议,李密的一个将领裴仁基在会上也提出了。他主张乘王世充出兵东下,洛阳必然空虚之机,在分兵阻击王世充东进的同时,以骑兵进击洛阳,迫使王世充回救,必然能两获全胜。但是,很多李密的部下,轻敌麻痹,要求速战。李密同意了他们的速战要求,自己亲率大军驻扎偃师城北,列营而不设垒,结果在王世充的火攻与奇袭下,全军溃败,闻名天下的瓦岗军从此消失了。

从逻辑博弈来看,魏征的这次投主是失败的,他不但没有实现大志,反而失去了后台,投降了其他的主子。

瓦岗军失败后,李密率余部去长安投降了李渊,魏征也随李密来到了长安,因为是李密的部下,当然也不会受到李渊的重用。此时,魏征要想在这里得到实现梦想的机会,只有靠自己制造时机。在李密死后,他的一些旧部仍然活动在太行山以东的地区,特别是驻守黎阳的徐世勋有比较大的实力。因此,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魏征为了取得李渊的信任,就自告奋勇,愿以自己的老关系,到太行山以东地区说服李密的部下,要他们降附李渊。他的建议被李渊接受了,并任命他为秘书丞,去执行这个任务。

他首先到了黎阳,给徐世勋写了一封信说:“当初李密率瓦岗军起兵反对隋朝的时候,振臂一呼,四方一下子就有几十万人响应,隋朝的半个天下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后来被王世充打败,再也无法恢复元气,因而投归了李渊。现在经过群雄的纷争,李渊得天下已成定局。你现在占据的黎阳,是取天下者必争之地,如果不早认清形势,作出打算,就错过机会了。”徐世勋看了魏征的信,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又听说李密已经被杀,就决定投降李渊。

从这点来看,魏征正在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徐世勋降唐后,从经济上支持了被窦建德打败的唐将李神通,使他自相州能撤退到黎阳,从而保存了实力。后来,魏征又去魏州劝说自己的老朋友元宝藏也归降了李渊。

武德二年十月,窦建德领兵南下,攻占了黎阳,这时魏征正在黎阳,本来可以实现理想,以展才华的,却没想成了窦建德的俘虏。窦早已听说魏征的名气,就任命他为起居舍人。

不过没多久,窦建德就兵败了。此后,魏征和裴矩一起又到了长安。可以说,魏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前后两次投靠的主子都失败了,不但没得到重用,反而做了俘虏。

这次,因为又当了一段窦建德的部下,魏征到了长安后,当然更不会被重用了。太子李建成听说魏征有才,就招其为洗马。

这时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已经开始尖锐化。李建成作为李渊的长子,虽然已被立为太子,但地位并不稳固。因为他的弟弟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后,就率军东征西讨,屡建功勋,很有势力,在大臣和将士中的威望很高。这对李建成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魏征既然在不得志的时候被李建成招为洗马,自然觉得李建成很看重自己,所以他也为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担忧。这时正好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又在河北一带收复了窦建德的旧地反唐,魏征认为这是李建成立功提高自己威望的好机会。他向李建成建议说:“李世民功劳大,威望高。你长年协助父亲处理政事,没有李世民那样显赫的战功。现在刘黑闼纠集了窦建德的一些散兵败将,人数不到一万,也缺乏粮草,他虽然占领了一些地方,但不堪一击。这是一次很好的建立战功,结纳豪杰,以壮大自己势力,提高威望的好机会。你应该争取率兵去打这一仗,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李建成接受了魏征的意见,得到李渊的同意后,就亲自率军去攻打刘黑闼。在与刘黑闼作战过程中,魏征给他出谋献策,用瓦解对方军心的办法,宣布除刘黑闼外,其他人只要放下武器,一律不加追究。这样很快就瓦解了刘黑闼的军队,李建成同时也在河北一带安插亲信,收买豪强,使之成为自己争权的外援。魏征的建议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但即使是这样,他的满腹经纶未能被完全采纳和接受。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先发制人,杀死了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取得了太子的地位。此时,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了东宫官员魏征,说他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又到了长安,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李建成杀害秦王。魏征再次遭遇了政治生涯中的失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以阶下囚的身份出现的。

在被押到秦王面前的时候,秦王板起脸问他:“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要知道,挑拨皇族手足相残是杀头的大罪。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对魏征而言,在这生死关头,如果回答不善,马上就可能被杀头。魏征面对秦王的问话,其应对策略也很高明,他很坦然地回答说:“如果太子李建成早听我的劝告,也不会有今天的下场。人各为其主,我忠于我的主人李建成,这有什么错呢!管仲不是还曾射中公子小白吗?”李世民见魏征的回答很直爽,又早知道魏征的才华,就谅解了他,不但没有处置他,反而任命他为管事主簿。

就这样,魏征逐步取得了李世民的信任,摆脱了政治犯和阶下囚的命运。没过几年,魏征就被提拔做了宰相。可以说,自此魏征开始了他最重要的政治生涯。

在这段政治生涯中,魏征没有像以前那样表现得忠心耿耿,而是直言不讳地对唐太宗发表意见:“我希望你把我当作一个良臣,而不是把我当作一个忠臣。”这的确是实话,但也是十分高明的自我决心表白。魏征前后投靠了好几个主子,如果按照“忠臣不事二主”的标准,很显然,魏征不能算是一个忠臣,但是他没有隐讳这一点,反而直截了当地对唐太宗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良臣,一个治国安邦的良臣。这一点对于唐太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从李世民本身来讲,他是靠着政变才做了皇帝,其本身就不够理直气壮,从当时的局面看,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经过隋末大乱之后十分残破的国家。怎样治理并振兴这个国家,唐太宗心里也没数。但毫无疑问,只有笼络一大批贤能的臣子,国家才有希望。所以,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不解地问道:“良臣和忠臣有什么区别?”魏征说:“良臣身享美名,君主也得到好声誉,子孙相传,流传千古;而忠臣因诤谏获罪被杀,使君主得到一个昏庸的恶名,还扭转不了国破家亡的颓势,自己得到的也只是一个空名。”两者的区别如此之大,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做良臣。魏征的回答也着实够惊人的,向唐太宗摊了牌,以进一步消除唐太宗对自己的猜疑,表明了自己对唐太宗的一片忠心。唐太宗被魏征的话打动了,连连称赞魏征的话很对,并因此送给他绢五百匹。

魏征在政治上的确为唐太宗做了很多事,有史籍可考的就有200多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各个方面。他还提醒唐太宗在实现了清明统治后如何维持下去,让后来的皇帝也能继承这一政治传统。就这方面而言,魏征确实不愧为一代良臣。

不过,在后人眼里,魏征是以刚直不阿、勇于犯颜进谏而著名的大臣,也就是不怕触犯龙颜给皇帝提意见的人,而且后世所传颂的也多是这样的故事。比如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许多地方发生蝗灾,甘肃一县令盗用官粮,李世民闻奏大怒,下令处斩。魏征认为罪不当斩,三次抗驳诏命。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曾下令免除关中地区租税两年,但不久又决定已经交纳的就从明年算起。魏征认为朝廷如此出尔反尔,失信于民,因此不顾太宗的震怒,几次拒绝在通告上签字。

再比如,魏征的据理力谏,有时居然使李世民产生了近似条件反射般的自觉意识。一次他想去秦岭打猎,车驾行装都已备好却迟迟没有成行。魏征问起此事,李世民不好意思地说:“正是怕你谏阻,所以取消了此行。”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有时候,唐太宗愉快地接受了魏征的意见,但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但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恶狠狠地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乡巴佬杀掉!”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百官的面叫朕下不了台,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恭恭敬敬地向太宗道贺。

唐太宗惊讶地问道:“有什么可贺的?”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明臣直,魏征那么直率,敢于犯上直谏,正是因为陛下英明啊!我怎么能不表示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的满腔怒火浇熄了,就这样,魏征才转危为安。

事实上,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通过博弈来分析一下:魏征当时已经官居朝中宰相了,就算唐太宗真的一时动怒想杀掉他,但太宗杀得了吗?唐朝当时的法律对犯人有这样一个规定:判处流放以上的罪,都要在一审判决之后进行复审,并且还要由朝中最重要的几个行政机关的官员联合起来进行审查之后才能执行。在这样一套法律的保障下,就算是唐太宗想要杀人,也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复审及审查的过程,很显然,唐太宗杀魏征难以实现。所以,魏征也根本不会因为触犯了龙颜而被判死刑。也正因为如此,魏征才敢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他也知道自己是不会死的,顶多是让太宗心中对他有所不满。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关于魏征“不阿谀奉承,敢于实事求是,直言忠谏”的评语,都没有看到魏征恰恰是在制度的保护下才发表看法和意见的。可以这样说,如果唐朝不是有这样的法律作保障,魏征也许不会像我们所说的那样,毫不客气地给唐太宗提意见,使唐太宗下不来台。

曹操找替罪羊解危机

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纵观中国历史,替罪羊术是许多当权者在军事斗争、权力争夺中惯用的伎俩。当自己的行为铸成大错而引火烧身时,他们大都会为了自保而寻找替罪羊。在古今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公元198年,袁术发兵攻陈(今河南淮阳),曹操亲率大军援救。双方在寿春一带相持了几个月,袁军坚守不出。日子一久,曹军粮草渐感不支,曹操尽管已派人去催,可一时又回不来。为了不致引起军心动乱,曹操尽力封锁消息,私下里把管粮草的军需官找来,对他说:“现在军粮不够了,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军需官说:“如果用缩小了的量器给士兵发粮,就可以少发不少粮食。”曹操高兴地说:“好,就照你说的去办吧。”

谁知,这样一来,遭到了全体官兵的反对。有的直接找到曹操质问道:“这是谁出的主意?将士们吃不饱怎么打仗?”有的发牢骚:“你这样糊弄将士的肚子,将士们也会在打仗时糊弄你!”甚至有人煽动说:“曹操这样欺骗我们,我们不跟他干了!”曹操一见大事不好,便当着将士的面把军需官找来,对他说:“现在军营内到处都在议论纷纷,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危险,我想借你一样东西来稳定军心。”

军需官摸不着头脑,便问:“丞相想借什么?”曹操说:“借你的头。”这位老兄以为曹操在开玩笑,说:“丞相别拿小人取笑。”曹操板着脸说:“军中无戏言。”还没等这位军需官明白过来,曹操便一剑割下了他的人头,声言他故意克扣军粮,已将他斩了。

全军将士看见丞相公正无私,斩了“粮老鼠”,不满之情逐渐消失。

曹操在情急之时借别人的人头一用,从而消除了将士们的不满之情。其实,无论古代历史,还是现代历史,都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历史中处处都隐藏着博弈逻辑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精妙的博弈逻辑。许多成语及成语典故,就是对博弈策略令人叫绝的运用和归纳。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度陈仓、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发制人、借鸡生蛋等。也因此有了这样一种说法,在博弈产生之前,解释历史的最重要方面就是策略的内容,策略是历史中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其实,博弈就是在许多的策略中选择一个能够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可以这样说,博弈就是策略的选择。

当然,博弈策略的成功运用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进行。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每个人的策略选择都是偏重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公孙康对二袁的投降也将做一番分析。公孙康听说二袁来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以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经过对自己利益的分析,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因此,公孙康的打算与曹操的设想不谋而合,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进行分析:公孙康向来惧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

从曹操和袁氏兄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就是一种博弈关系。曹操可以对袁氏兄弟进行攻击,但是曹操通过对他自己、袁氏兄弟和公孙康之间利益关系进行博弈分析作出了更好的决策。这样一来,他可以毫不费力地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通过博弈分析能够使人作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最优决策。③ 三国博弈的逻辑分析

用博弈论来解释历史,可以把历史中一些蕴涵了逻辑博弈原则和思想的内容凸显出来,也就是把历史中包含的逻辑智慧挖掘出来。

在三国博弈中,无论是哪一方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博弈中往往没有从全局发展来考虑问题,从而输掉了全局。因此,要想在博弈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就要考虑到全局的形势。三国是个精彩的斗智时代。

三个快枪手的决斗

在一个小镇里,有一场三人(A、B和C)决斗赛,他们三人要用枪依次互相射击。他们三人都是快枪手,A的枪法最好,命中率为100%,百发百中;B的枪法略好,命中率为60%左右,三枪中会中两枪;而C的枪法最差,命中率只有30%,三枪中只会中一枪。

如果三人定下了一个决斗规则,即每人每次只能开一枪,为公平起见由C先打。那么,C应该怎么办才最有利?

对C来说,会出现三种选择:(1)先打B;(2)先打A;(3)谁都不打放空枪。

如果在一定要打的情况下,C要先打谁呢?

如果C选择先打B,并且凑巧的是打死他了,接下来就轮到百发百中的A开枪,那么C必死无疑!

如果C选择先打A,并且凑巧的是也打死他了,接下来就轮到B开枪,那么C存活的可能性有1/3,死掉的可能性有2/3!

从两种选择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一定要打的情况下,先打A存活的几率大一些!

为了隐瞒真实意图而假装没打中的情况下,如果C放空枪,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当轮到B开枪时,B一定是打A!因为等下一轮到A打时,A一定打B,B必死,所以B别无选择!

如果B打A的话,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如果A被B打死,概率是2/3!假如A死了,那么第二轮重新开始,又轮到C先开枪。除去了最强的对手,而且依然由C先开枪,显然,C第二轮的形势比第一轮的形势更有利!

如果B没有把A打死,概率是1/3!那么,当轮到A打时,A一定会打死B而不打C,因为次强的对手被除掉了。

显然,C在第二轮的形势要比第一轮的形势更有利!因此,对于C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既不打A,也不打B,而是故意放空枪!这样C就可以改变在决斗中的地位,他在三个人决斗中就不会是第一个开枪,而变成在二人决斗中率先开枪,他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利用了借刀杀人法除掉了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而且除掉最强对手A的概率比除掉次强对手B的概率还要大。

而对B和A来说,由于C在第一轮放空枪,使得他们处在了危险万分的境地,两者必有一死!

从三个人的决斗中可以看出,往往在多人博弈中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要想获胜并不仅仅取决于实力,取决于因为实力对比所造成的复杂关系,更取决于能解决这种复杂关系的方法。

孙、刘博弈荆州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南下。从此,孙、曹、刘三方在荆州博弈的序幕就拉开了。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在逃亡中被曹操击败退守江夏。

曹操为了阻止刘备与孙权结盟便派人给孙权送了一封信:“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曹操犯的一个错误,他不应该在给孙权的书信中对其进行恐吓。这封信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威胁虽然吓倒了当时孙权身边的谋士,却将孙权推向了刘备这一方。刘备方面也深知光凭自己一定对付不了曹操,所以在到达夏口后立即派诸葛亮出使江东。最终,在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一个枪手决斗的模型形成了。三方实力对比,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他们分别扮演的是枪手A、B、C的角色。孙、刘联盟无疑是成功的,他们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操: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但枪手决斗毕竟只是个博弈模型,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不能保证曹操势力瓦解。由于曹操这一威胁长期存在,孙权和刘备就有长期合作的必要。基于这一点,孙、刘两家继续联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枪手博弈中,B是A的头号敌人,所以A一定会先攻击B。而对于B来说,A也是他的头号敌人,他不可能先去对付C。B与C有一个共同的目标A,在表面上双方达成了一种同盟的关系。但这种同盟是极不稳固的:由于A一定会攻击B,所以B是这个同盟的忠实执行者;对于C来说,他没有来自A和B两方面的压力,只要有利可图他便随时可能出卖B来换取自己对A的先手之利。

因此,赤壁之战后孙权对巩固联盟不遗余力,不但“进妹固好”,而且将南郡出让给刘备,增加其实力。

曹操在重整旗鼓后首先攻打的是枪手B——孙权,在《吴主传》中有一句这样话,就说明了这点:“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在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刘备忙于扩充自己的势力,不但没有对孙权施以援手,反而以此为理由趁机向刘璋宣战。站在同盟的立场,刘备这么做就是没有履行义务。让孙权独自对抗曹操也就意味着使孙权陷入危险的境地。这是由于处境不同而导致决策的差异,孙权是曹操的头号敌人,因此曹操一定会攻打他,刘备则趁此机会发展壮大。

从刘备入主益州并在汉中击败曹操开始,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在三国实力对比中,刘备取代了孙权扮演起枪手B的角色,孙权变成了枪手C。由于枪手B和枪手C的角色发生了互换,所以双方的决策也发生了变化。想要积极消灭曹操的不再是孙权而是刘备,此时,孙权则扮演起原来刘备这个随时可以为利益出卖盟友的角色。这种微妙的变化为孙、刘联盟最终破裂埋下了伏笔。

用逻辑博弈来解读曹操的失误

曹操在得了荆州之后,却在赤壁遭到惨败,从此三分天下之势形成,曹操一统天下的战略便功亏一篑。其实,曹操的失败主是因为他没有制定周全的策略。运用逻辑博弈来解读,曹操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

第一,在曹操的天下战略中,荆州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荆州却是东吴的要害,所谓敌之要地即我之要地。曹操和谋士们都有所疏忽,没有认识到巩固荆州的重要性。曹操的谋士们多来自北方,他们熟悉、了解北方的情况,更了解曹操的北方对手,但是对南方的了解就相对不足,他们缺乏必要的“知彼”条件来选择正确的战略。

如果曹操按照这个战略执行,一方面,留曹仁、满宠守荆州,并且巩固荆州,训练水军,回军许昌,开始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另一方面,保持大军的“引而不发”,充分利用“挟天子”的优势,从政治和军事上威慑对手,并且开展以外交为主的战略,等待时机,那么,恐怕历史就要从此改写了。

第二,从另一方来分析,吴蜀联盟也会彻底不存在。刘备不敢去投靠孙权,纵然可能因为受到曹操的威胁,刘备和孙权会有结盟关系,但此时此刻,占据联盟地位主导的必然是孙权。孙权和部下如周瑜、张昭等人都清楚地知道刘备是只厉害的“虎”,不能收为己用就要除掉。只要曹操不进攻,使得孙、刘同盟的基础不存在,刘备就根本没法从孙权这儿占到什么便宜。因此,如果曹操当初将荆州变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地,一统天下的局面就基本可以形成了。

但其中还是有一个变数,就是孙权是否会趁曹操在荆州未站稳脚跟时偷袭荆州?不过,从周瑜的一贯行事来看,他是不会主动招惹曹操的,如果荆州那么好攻克,刘表经营荆州的时候就可以进攻了,以刘表的能力之弱和实力之差,孙权尚且不敢图谋,更不用说面对曹操了。所以,孙权纵然垂涎三尺,也不敢虎口拔牙。

然后,曹操可以破马超解除后患,再征汉中让益州失去屏蔽。等到刘备和刘璋闹翻脸对峙的时候,袭击四川。最后南下江东。进军次序可以调整。总而言之,破坏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削弱刘备的发展,以荆州为本,等待时机,不为眼前利益得意忘形,这样看来,一统天下也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一切都无法改写,在这场博弈中,很显然,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所以,运用逻辑博弈来分析,曹操的失败是博弈策略选择的失败。

帕累托效率与孙、刘联盟的破裂

帕累托优势或帕累托效率主要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名字来命名的。帕累托优势是博弈论中一个非常有名的定理,它有一个准则,即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我就必须损害你或是别的什么人,要想再改善你就必须损害另外某个人。一句话,要想再改善任何人都必须损害别人了,这时候就说一个经济已经实现了帕累托效率。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有A、B两个人的话,那么这两个人分别做同样工作时收益分别为4,若两人合作,每人收益都为10(假设平均分配)。很显然,这两人合作所得利益要大于两人单独行动所得,我们就称两人合作所得(10,10)相对两人单独行动所得(4,4)具有帕累托优势。(10,10)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资源、地理、能力、运气等)两人合作所得并不一定是平均分配,有可能出现(14,6)或者(15,5)等情况。然而,不管怎样分配,只要合作双方的所得收益都大于两人单独行动所得收益4,两人就有合作下去的动机。所以4就是两人合作,也就是帕累托优势的临界点。我们称(16,4)这个状态为帕累托效率,一旦有一方的收益低于4,虽然两人合作的总和(10+10)仍然大于两人单独行动的总量(4+4),但双方合作却是以损害一方利益作为代价的,所以合作也就无法进行下去。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帕累托优势不在于总量增加多少,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从中得到改善。

我们就用这一观点来考察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南,孙权攻取南郡。在孙权出让南郡后,刘备又得到了益州和汉中,孙权则将势力拓展到交州。在这一系列扩张过程中双方都有利可图,因此孙、刘联盟尚可以维持。但在孙权占领交州之后,东、南两面临海已经没有再发展的余地,西方则是刘备的地盘,所以孙权只有北进这一条路。孙权曾经多次尝试着在合肥打开一个突破口,然而却屡屡无功而返。

孙权与曹操在淮南交战的时候,同时失去了陈武、董袭、公孙阳等将领却占不到半点便宜。此时,孙权所面临的是一个这样的情况,北进无法突破合肥,甚至损兵折将。而刘备则不然,当孙权与曹操进行激战时,他的实力却突飞猛进般地增长。

帕累托优势讲的就是共赢,所谓“大家好才是真好”。但是,在孙、刘联盟过程中,双方收益分配的比率差不多已降到帕累托效率之下,所以,孙权再也无与刘备合作下去的动机。这也就是孙、刘联盟破裂的重要原因。

关羽大意失荆州

在当时的蜀国,因为魏、吴结怨很深,而荆州正好是处在魏和吴这两地之间,所以诸葛亮派关羽留守荆州,然而关羽却因大意失了荆州,败走麦城。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造成这个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关羽没有作出正确的博弈选择。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因为荆州位于魏和吴的夹击之中,时时都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所以刘备就不远千里去攻取西川,争取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因此,不管让谁留守荆州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相比之下,赵云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刘备对别人疑心很大。守卫荆州他还是信任自己的亲人,因赵云和刘备不是嫡系,相比之下刘备还是比较信任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所以当时他派关平来荆州。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他是在暗示诸葛亮让关羽留守荆州。然而,诸葛亮还是很熟悉关羽这个人的性格的,自傲、容易意气用事,如果派他守荆州的话是不会听从自己的建议的,可能会出问题,但是也没有办法违背刘备的意思。所以,诸葛亮在关羽临走前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冲动。但是,最终关羽还是没有听诸葛亮的话,死攻樊城,这才令陆逊偷袭成功,从而导致失荆州。

如果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关羽的失败也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一下。

首先,魏国和吴国这两国单独和关羽交锋。在当时,无论是魏国还是吴国,单独和关羽比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也就是说,他们任何一方只要和关羽力拼都必然会损兵折将,然而,另一方则可以乘虚而入,不仅能够取得荆州大部分地区,还可以避免和关羽发生正面交锋的损失。

其次,魏国和吴国两方共同对关羽作战,就会搞得关羽首尾不能兼顾,这样一来关羽必败。当然,魏、吴也是有一定的损失的。在取得了胜利以后为拼抢荆州,双方也会再起战事,但这时的收益一定不如本方不战而偷袭所得的收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