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水圣李仪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0:04:18

点击下载

作者:高鸿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代水圣李仪祉

一代水圣李仪祉试读:

楔子

1882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这一年是清光绪八年,马年。上海玉佛寺建成;上海《申报》记者通过天津——上海间有线电报电路,拍发新闻专电,这是中国第一则新闻电讯稿;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通了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所。这一年,美国颁布了排华法案,在移民方面对中国劳工严加限制;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即《三国同盟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的形成。至此,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9月30日,美国在威斯康辛州爱波顿市狐狸河上的水坝设置全世界第一座水力发电厂。这一年,一些中国历史著名的人物相继问世。一月,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邵力子诞辰;三月,国民党军政要员程潜诞辰;四月,国民党三元首之一宋教仁出生;六月,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诞辰;十一月,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冯玉祥诞辰;十二月,中华民国陆军上将、中国著名爱国将领蔡锷诞辰。这一年,世界上也诞生了一些著名的人物,他们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四届任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二十世纪爱尔兰作家和诗人詹姆斯·乔伊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其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南京大屠杀时的活跃人物约翰·拉贝。拉贝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这一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去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当然,如果你用历史的目光在1882年的中国大地上扫描,清光绪八年农历的正月初三,在贫瘠干涸的关中大地上,还诞生了一位我国近代著名的水利科学家。这个后来被称为“治水龙王”和“一代水圣”的人叫李仪祉。第一章 劫后余生1、渴死寡妇张寡妇已经几天没有喝水了。她嘴唇干裂,浑身乏力,形容枯槁。她不愿坐以待毙,抱着罐子,步履蹒跚,趟着一尺厚的尘土向河谷走去。已经大半年没见雨水了,地上干得嘶嘶冒烟。车马过处,厚厚的尘土溅起一团团浊浪,世界在一瞬间进入浑沌状态,除了满目的尘雾,什么也看不见了。临近村边的田地里纵横交错的是深深的裂缝,像张开的大嘴,无助地望着苍天。田地里稀稀拉拉的庄稼早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蔫头耷脑,了无生气。村里的水窖早就枯了,几十丈深的水井开始还可以打上粘稠的黄水,后来黄水变成了泥糊子,人们只好扶老携幼去十多里远的河谷挑水。河谷深长陡峭,道路崎岖,回来时水已洒得差不多了。男人用肩挑,女人挑不动,用坛装,用罐抱。这些往返二十多里翻坡越沟挑回来的水,那是比金子还珍贵呢。它是活命的水,人饮尚不够,土地的干涸更可想而知了。从富塬村到河谷需翻越山峁,跨过沟壑。十里的路,张寡妇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达河谷的时候已近正午。日头毒辣辣地在头顶晃来晃去,一会成了两个,一会又成了三个。由于洛河几百万年来的持续冲刷,黄土山峁被切开一道深深的峡谷,有二三十丈深。她探身往谷底一望,但见危岩陡峭,道路崎岖,只觉得一阵阵眩晕。但生的愿望给了她巨大的力量。那哗哗流动的河水虽然浑黄,毕竟能够救命啊!妇人抱着水罐,小心翼翼地往下走。走了两步,一脚踩空,差点跌下去,幸亏拽住了旁边的一棵荆棘。她惊呼了一声。前面的一个男孩见她浑身发抖,于是返上来帮她拿罐,扶着她慢慢走。她不敢看谷底,眼睛只盯着脚面,一步步地往下挪……每一个取水的人到达谷底后的第一件事是趴在河沿上,先把自己灌饱。女人自会拿出梳子汲着水梳头,然后再洗一把脸。这些看似很日常的行为,如今也成了一种奢侈。由于连年干旱,河面越来越窄,河床也越陷越深。老天爷如果再不下雨,连这股水都会断掉的。张寡妇喝饱了,拿起罐子汲了水,准备返回。喝了水,人便有了力量,脚下不再是轻飘飘的感觉了。这条路,连滚带爬,也不知走过多少次了。罐子不是很大,但装满水后,足以让她感到很吃力。刚才携自己下来的少年早已不知去向,毕竟是男孩啊!她一手用力将罐子搂在怀里,一手抓着岩土,慢慢地往上攀。由于挑水的人多,路上又湿又滑,一不留神便会摔倒。妇人每走几步都会停下来喘息。毕竟,身子是虚空的啊!有了水便可以做饭,先熬一锅粥,美美地喝上一顿。这样想着的时候,她的脸上甚至绽出一丝红润。她闭上眼,让那种美好的感觉在心头荡了荡,身子突然一晃,水便洒了一大半。幸亏爬了还不到一半的路,妇人复又回到谷底,将水灌满。第二次攀爬的时候,张寡妇小心翼翼,心无旁骛。无奈走到中间的时候,水还是洒了。想想自己来一次实在不易,她再一次来到谷底。等到盛满水,感觉已精疲力尽了。妇人歇了歇,坚持往上走。不知是燥热还是身虚,她浑身发软,汗流夹背。不足百米的陡坡,爬了足足一个时辰,不过总算上岸了。妇人喘着粗气,撩起大襟袄揩了揩脸上的汗,望着仅剩大半罐子的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这时,路上过来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呻吟着说:“大娘,我渴得喉咙里都冒起火了,把你的水让我喝一口吧?”话刚说完,也不管妇人愿不愿意,拿起罐子咕隆咕隆便喝了起来。妇人说这是我预备做饭的,你喝些就行了!那人也许是渴坏了,一口气喝得点滴不留,放下罐子扬长而去。张寡妇拿着空空的罐子,望着深深的谷底,泪湿襟衫。她实在没有力气再下到谷底去汲水了啊!回想那年大旱,自己在外面捡得一条活命,回到家里,一家人全都饿死了!天空没一丝云彩。太阳依旧在空中晃荡,毒辣辣的,将地上的每一滴水分都吸干了。这场大旱,何时是个尽头呀!突然悲从中来。活着有什么用?与其苟延残喘,还不如做个了断,与家人团聚吧。她主意拿定,一转身,用尽平生力气跳了下去……当地乡约知道后,派人捞上了寡妇的尸体,呈报县官。县官冒着烈日前来验尸,见没茶没水,怒斥乡约:“为何点心都不预备?”乡约见责,急忙给县官端上一盘干炒豌豆,县官口渴难忍,见此豌豆,勃然大怒:“干食豌豆——这不是把我当驴吗?!”乡约回道:“大爷息怒,本地缺水,虽有米面,不能成饭啊!”县官拍案而起,急速催轿进城,尸也不验了……此事后来在民间传开,于是便有了“龙山马湖,渴死寡妇。”之说,一直流传到现在。李仪祉便出生在马湖乡的富塬村,地处蒲城县东北五龙山脚下。这里属渭北黄土高原,被洛河、白水河、大峪河切割成千沟万壑,自然条件极差,有名的“渭北旱腰带”穿县而过。马湖一带十年九旱,水窖难以蓄水,水源极其匮乏。井深几十丈也很难探到水源。长期以来,当地人“种地靠天,吃水靠担。”担水要去十多里以外的洛河河谷,人挑或驴驮。遇到冰天雪地,经常人仰驴翻。没有牲口的老人或妇女只好用坛装,用罐提,往返二十里,其艰难可想而知。穷人乞讨,硬给一个馍,不给一碗水。吃水难的情景,给少年时代的李仪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沟沿举目东望,沟壑纵横,丘陵起伏,苍凉荒芜的山峁节次鳞比,连绵不断,一片灰蒙蒙的景象。他凝视着由北向南流淌的洛河,哗哗的河水切割着河床,滚滚流去。然而塬上的老百姓却只能望而兴叹,饱受干旱缺水的煎熬。如果能把这些河水引到塬上,那该多好啊!李仪祉突发奇想。可是河床距离塬面有近百米深,他的想法在当时来说,无异愚人说梦,痴心妄想!2、死里逃生李仪祉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他出生时,家里有曾祖母,有祖父、祖母、伯父、伯母及父、母和哥哥。他名协,哥哥名博,长他三岁。李姓一族,本是微族,前代已不太清楚,至明末时籍在山东,有一位李十三者,行侠仗义,杀了坏人后逃到陕西,因此落户。富塬村本是个大村子,因遭回乱,又遭光绪三年大荒,人死家绝,剩余不足百户。19世纪末叶,清政府昏庸无能,对外奴颜婢膝,卖国求荣;对内横征暴敛,倒行逆施。中华民族陷入了重重灾难,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那场震惊中外的“回乱”,可谓触目惊心,惨绝人寰。在战争中,回汉两族在陕西、甘肃两省互相仇杀。陕西人口在战乱中损失达622万,甘肃(此时的甘肃省包括今甘肃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东部大部分地区)人口损失达1355.5万,陕甘合计约2000万,其中汉族损失人口约1500万,回民损失人口约400万。关于这场旷世冲突爆发的原因,《剑桥中国晚清史》称:“汉民焚烧一座回民村庄的行动触发了大规模汉回冲突”,将挑起冲突的责任归于汉人。左宗棠亦指出:“陕回之祸由于汉回构怨已久,起衅之故实由汉民。”但冲突一起,回民比汉人更有组织,又因很多人当过兵勇,因此在湘军未到之前占了绝对上风,以优势兵力对汉人村庄进行逐村杀戮,灭门绝户,杀死汉人上千万人。一场冲突遂演变成血腥的大屠杀!仪祉的祖母虽未读过书,但富有才艺,知晓大理,宽宏大度,高瞻远瞩,处事果断,乃女中之英杰。祖父李智盛是一位老农,心地忠厚,唯知辛勤劳作,诚恳待人。李家后来的发达,全仗祖母的力量。仪祉从小跟祖母睡,哥哥跟祖父睡。祖母对自己的这个孙子是有所偏爱的,把自己的慈爱都倾注在他的身上。有时,哥哥也想跟祖母睡,她不同意。夜里睡不着,祖母便给他们讲故事。祖母说大荒年以前遭回乱的时候,村中房屋被烧的,人被杀的,不知道有多少。许多村子的人因为没来得及跑,所以被杀得尽光。那时候,人们为了活命,扶老携幼往外面跑。可是外面也不安全呀,往往跑着跑着便遇上了回人,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屠杀……一时刀光剑影,尸体遍野,身首异处,血流成河啊!天下不安定,老百姓背井离乡,颠簸流离,命如草芥。“那一年,听说回回要来了,我连夜带上你们的父亲、母亲还有你伯父、伯母他们,一大家人往山里逃去。咱村子周边的山都不太高,连年干旱缺雨,树都长不起来,光秃秃的,没法躲藏啊。腿脚好的去了北边的黄龙山里,腿脚不好的就地寻找地方,结果回人一来就遭殃了。那场荒乱持续了七、八年时间,一家人整天东躲西藏,提心吊胆,受尽了煎熬呀!”祖母幽幽地说。“奶奶,那你们是如何躲过灾难的呀?”小仪祉问。“我们一开始是藏在山谷中的,后来发现那地方不安全,就躲在地窖中。可是地窖毕竟不是长久的藏身之地,躲在里面别人不杀,也会活活饿死。后来我们在河谷发现了一个洞穴,在那里躲了一段时间。白天一家人窝在里面不敢说话,夜里你爷爷带着你父亲和伯父出去寻找吃的。有时候形势不好,一连几天都不敢出动,饿了就喝几口洛河水……后来,一些无处可藏的人也住到洞穴中来,人一多,目标就大了。我和你祖父都感到不安全,于是在一个夜里顺着河谷往北逃去。不知走了多少天,发现两边都是高不可攀的山崖,山上有许多树,我们于是就慢慢地攀爬上去,在一个山坳里发现一处伸出来的山岩,下面可以住人。那个山坳十分隐蔽,看样子很少有人来过,我们一家人于是决定就住在那里了。”“可是奶奶,你们住在那里吃什么呀?”仪祉问。“是呀。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那时候一家子十几口人,每天一张嘴都要吃饭,可是附近没有村落,也没地方找吃的。你爷爷于是带着你父亲和伯父上山采野果子。光吃野果子也不行,于是就设下陷阱,扑捉野物。山里的野兽很多,有野鸡、野兔、野羊、野猪,人总是比动物聪明,只要想办法,就能捕捉的到。有一次,你父亲和伯父还打死了一只大苍狼!那只狼很凶猛,整天在山峁上嚎叫哩。终于挨到了开春,天也暖和了,你爷爷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玉米和菜籽,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老镢头,靠着这把镢头,我们在山谷低凹的地方开了好几亩地,这样一家人就有了吃的东西。后来我们又养了一些鸡还有猪,光景过得虽然十分辛苦,却是平平安安,整天不用把心吊在嗓子眼啊!”祖母说着的时候,眼睛里透着熠熠的光彩。“那后来呢?咱们在那里住了有多久呀?”仪祉问。“那时候,你和你哥哥都还没有出世呢。”祖母笑了笑,接着说:“我们在那里待了大概有三年的光景,后来你爷爷从外面回来,说听说咱们这里的回回走了,村里的人都回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了。毕竟,家里有房有地,地方平展,不像那吊在半崖上的山洼,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的。”“几年没有回去,村里已衰败的不像啥了:房倒屋塌,田地荒芜,荒草疯涨。那个时候,从外面陆陆续续已经回去了几十户人。邻里相见,都庆幸还活着呢!一时说不完的辛苦,道不完的恓惶啊!”祖母说到这里,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幸亏跑出去了,要不咱们也活不了的。”仪祉说。“娃呀,可不要以为这次回来就没事了,祸事在等着呢!正当大家都在庆幸捡了一条命,准备修缮房屋,开地种田,回人忽然又来了!一村子的人来不及逃走,只好躲在村旁一个谷中的地窨子里。这个地窨子十分隐蔽,外人根本看不出来里面能藏人。我们藏在里面一躲就是好几天,没有吃的,也没水喝。小孩饿得哇哇哭,大人就用手绢塞了他的嘴,怕被上面的人听到。大家都惶惶不安,胆战心惊,不知要熬多久才能出去。常常听见上面人喊声,马蹄声,往来不断,震得地窨子里土刷刷往下掉。躲在里面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也许是太压抑了的缘故,我感觉心里闷得慌,一刻都不想在那里待了。就觉得那个地方不吉利,立即要搬到别处。当时,地窨子里藏的人也不少,都说这里再稳当莫过了,虽说在回人的眼皮底下,但谁也不会注意到的。外面别的地方凶多吉少,还是不要挪腾的好!我当时就觉得心慌,不顾他人的劝阻,挨到二更时分,乘着夜深人静之际带领着一家人偷偷地爬了出去,把窖口掩饰到原来的样子。”外面黑魆魆的,我们路过一个村庄时,发现村中便扎着回回的营盘。营盘的空地上架着一口大锅油,胳膊粗的灯心,照得四周亮堂堂的,一片通红。一家人从村头摸过,不敢立着走,个个提心吊胆,伏地而行。按说已是二更时分,可那些回人却操着短刀长矛正在操练,刀光剑影,让人胆战心惊!如果被他们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好容易绕了过去,一家人藏在另一个所在。谁料得就是那天夜里三更多时,那个地窨子给回人踏破了!”祖母说到这里,顿了顿,眼里闪着莹莹的泪花。仪祉兄弟望着祖母,大气也不敢出。“凡是在藏在里面的人,一个也没留下,都被杀死了!——唉,真是造孽啊!早知道,就该劝他们都出来呀!可惜没人听我的……”祖母喃喃地说。“那咱村子,后来就剩了我们一户人了吗?”仪祉眨巴着眼睛,表情凝重。“不是。回乱之后,外面逃难的人陆续又回来了不少。谁知接着便是一场大旱,没被回回杀了的人,几乎都饿死了!”祖母说着,又长叹了一声。3、积善成德一个关键的人对家族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个人也许没有文化,没有地位,但只要有远见和胆识,以及宽厚,以及仁爱,便可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李仪祉的祖母无疑便是这样重要的人。仪祉听祖母说,他们原先同对门本家没有分家的时候,祖父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祖父名智盛,伯祖父名智成,叔祖父名智信。伯、叔祖父,他都没有见过。兄弟三人本来处得很好,家业在村中也算最盛,大家都很羡慕。然而自从伯祖母去世,伯祖父续娶了渭南郭氏,家中从此便进入了多事之秋。仪祉的祖母系出尧堡王氏,她虽未进过学堂,却才艺兼备,通情达理,宽厚仁慈,做事公允,处事果断。在仪祉的心目中,祖母集中国妇女的优秀品德于一身,是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杰出典范,也是他所见到的中国女性中最好的了。祖父性情敦厚,为人善良,富有孝心,得仪祉祖母内助,家业乃得兴旺,实为三生有幸!那时候,仪祉的伯祖父有一个前房儿子,即大伯父。伯祖父续娶的渭南郭氏生一子,即四叔父。大伯父生了两个儿子,一家人都到他家来了。自从郭氏来到李家,仪祉的伯祖父性情大变,待两个兄弟,再不念以前的手足之情,而是一味的刁钻刻薄。仪祉祖父每天只知道在地里做苦,祖母胸襟坦荡,与人和善,更是能够容忍。那时候,仪祉的大伯父、伯父及父亲都跟着一个先生读书。大伯父生性木讷,比较笨,人又懒惰,不求上进。伯父及父亲勤奋好学,刻苦用功,与大伯父形成鲜明的对比。先生常说大伯父没出息,不如两个兄弟好。伯祖父知道之后,一怒之下立即便停了儿子的学,不让他读书了。伯祖父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罢了,他还大吵大闹,赶走了先生,令仪祉的伯父和父亲也无法上学了。祖母什么样的冤屈都可以忍受,唯独孩子读书一事,决不屈服。无论如何,她也要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上学的。然而先生被伯祖父赶走了,祖母没有办法,只好送仪祉的伯父和父亲到尧堡王吉庵先生那里去上学。王先生博学多才,为人和蔼,见仪祉祖母非常热诚,两个孩子又勤奋好学,特别高兴。伯祖父知道后,勃然大怒,认为祖母违抗了他的意旨,声言谁也上不成学。王先生知道后,念在仪祉祖母及两个勤学好问的孩子份上,情愿不收伯祖父家孩子的学费。即便这样,他还是骂骂咧咧,摔盘子摔碗,令一家人不得安宁。后来,三个孩子的学费祖父不但都出了,并且每日推车子卖瓮,供给他们伙食。仪祉祖母原以为这样可以相安几日了,谁料伯祖父在后妻的挑拨下,无风兴浪,不断寻找事端。家里的鸡被后妻偷偷吃了,伯祖父前来找仪祉祖母兴师问罪,祖母就赔他一只鸡;后妻和面不小心把瓦盆掉在地上摔了,说是祖母在院子咳嗽了一声,让她受惊了——前来闹事,祖母于是就赔他一个盆子;后妻感冒卧床,说是祖母诅咒的结果,于是恶言秽语,整整骂了好几天!祖母常说:吃亏是福,爱占便宜的人,往往吃的都是大亏——人在做,天在看呢!所以她不愿与那样的人一般见识,任凭伯祖父无理取闹,泰然处之。仪祉知道,这样的气量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何况她还是个女流之辈啊!后来他还发现,吃亏的人活得轻松,活得洒脱,心态平和。他们实际上用乐观和诚信赢得了众人的敬佩和信任,极端自私的人则只会使人避而远之,不屑一顾。后来,李仪祉悟出了一个道理:经常吃亏的人既非软弱可欺,也非胆小怕事,因为他们具有宽厚的人品,礼让的美德。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祖母便是这样豁达大度,胸怀宽广的女人。然而,大荒年来了!那是一个要命的荒年。关中地带三年没下一场透雨,田地干旱皲裂,庄稼成片枯死,颗粒无收。各村饿死的人有一大半,许多地方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悲剧!到了光绪三年,地里索性连草也不长了,树都没皮了,全被人扒光了……走在大路上,到处是饿死的尸体,屡见不鲜,一村一村完全死绝的,也不知有多少……由于祖父祖母勤俭持家,胼手胝足,栉风沐雨,辛勤耕耘,李家一大户在正常的年月还是可以丰衣足食的。荒年来临之际,仪祉家里还有存粮七八十石!这些粮食可以救活多少人的性命啊!然而大伯祖父不但不允许周济别人,连自己兄弟也不管了。他们一家自己吃饱,每天分给祖母一茶碗麸面,做些面汤,一家六口人分着吃。由于连日饥饿,仪祉的祖父身体极度虚弱,以致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仪祉的父亲饿得走路跌倒,爬不起来。伯父眼看一家人将要饿死,央求伯祖父均给他们一点粮食,谁知大伯祖父非但不给,掂起铁箸劈头盖脸便是一顿打,伯父一时头破血流,差点回不到家……祖母知道大伯祖父是不可能给他们粮食的,即是一家人都饿死了,他也不会管。祖父躺在炕上有气无力地说:“早知这样,我们应该给自己藏点粮食啊!现在咋办,难道一家人就这样眼睁睁都饿死吗?”祖母说暂时还不要紧,窑里还有一些枣子,能够救命的。接下来的日子,祖母每天分给两个儿子几颗枣充饥,自己和祖父每人只吃一颗,再喝一些清得能照见人的面汤维持生命。谁料有一天,仪祉伯父或父亲吐的枣核让大伯祖父看见了,他立即打发大伯父拿着口袋来抢。仪祉祖父那些天已饿得人事不省,祖母一边侍病一边流泪,见大伯父气势汹汹而来,什么话也不敢说。情急之下,她用力将仪祉祖父摇醒,说:“窑里就这点枣子,都给他们拿去,两个儿子都要饿死了。”祖父有气无力地说:“你……把我扶……起来,给我手里一条棍!”祖父手握着棍,对侄子说:“丁亥,你敢进来……我就与你拼命……不然,你就把我打死吧!”大伯父见仪祉祖父怒目圆睁,奋不顾身要与他拼命,悻悻地离开了。一家人的性命,就这样被那些枣子救了下来。仪祉祖父祖母觉得兄弟们在一起实在过不成了,祖母提议不如另过为好,结果被扫地出门,每人仅带了一双筷子一只碗,从本户逃出,搬在对门的马房住。后来,荒年终于熬到头了,天下了雨,亲戚们主持公道,给他家分了些薄地,都是离家五六里远的山坡沟沿。没有牲口耕种,祖母于是在村里借了些粮种,带领一家老小齐上阵,拿着镢头去刨种,历尽艰辛,万般不易。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祖母也没有忘记督促两个儿子读书,一伺情况好转,便令两个儿子重拾学业,走进学堂。后来仪祉的伯父李仲特及父亲李桐轩同时中了秀才,大伯祖父因妒成仇,决定伺机报复。忽一日,仪祉的叔祖父因病而亡。他没有子嗣,大伯祖父硬说是仪祉的伯父及父亲将他叔父害死的,并告到了官府,督促官府将两个侄子抓了起来,刑事拘留。后来,官府将仪祉的父亲放回,伯父坐了多天监狱后,也被释放了。县官说这么两个文弱的书生,哪会杀人啊!何况又没有证据,原告口说无凭,于是将案子批驳不准,将人放了回来。大伯祖父见栽赃不成,心中仇恨的火焰愈烧愈烈,他把一腔愤怒都倾注在仪祉祖母的身上,几次前来寻衅闹事,甚至对仪祉祖母大打出手。伯祖父多次无理取闹,犹觉不解恨。特别是一想到仪祉的伯父和父亲双双考上秀才,自己的孩子一点也不成器,他认为这些都是仪祉的祖母造成的,因此对她耿耿于怀,铭心镂骨。一天上午,伯祖父发现仪祉家里人都出去了,于是便藏在他们家门外,看见仪祉祖母出来喂猪,突然窜出来,从后面双手扼住仪祉祖母的脖项,想把她掐死。仪祉祖母拼命挣扎,大声喊叫,正好邻家有人经过,大伯祖父一溜烟便跑了。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伯祖父没想到,自己的苦日子很快便到来了!那是几年后的一个冬日,大伯祖父出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于是便瘫在了炕上,生活无法自理。那个续妻郭氏伺候了几天便失去耐心,索性将他抬到牲口圈旁的破房里,每天令大伯父给端一碗饭,够不够也不管。大伯祖父吃喝拉撒都在炕上,屋里污秽不堪,不能靠近。郭氏被薰得吃不下饭,于是令大伯父将自己的父亲扔在了村边的一间破房里,记得了给吃上一口饭,记不得了几天也没人管。大伯祖父生不如死,夜里发出瘆人的叫声,令村人不安。这样挨到春天,人已瘦得失了形,样子十分可怕。那个郭氏自从把大伯祖父转移到外面以后,更是不闻不问,每天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快活得不得了。后来仪祉的祖母实在看不惯,于是带去了吃的,并把屋子收拾了一遍。谁知这件事让郭氏知道了,指着仪祉祖母的鼻子骂她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纯属丧扬她的名声!仪祉祖母听了虽有些冤枉,但仔细想她就那样的人了,何必认真计较?那时候仪祉的伯父和父亲已经结婚了,祖母于是就乘着夜色偷偷地带上两个儿媳妇去收拾屋子,并带去吃的东西。屋里臭气冲天,人很难进去,但见大伯祖父赤身裸体,浑身都是蛆儿……两个年轻的媳妇捂着嘴跑了出来,不愿再进去。祖母强忍着恶臭给大伯祖父清洗了身体,换上祖父的干净衣服,然后安顿他吃饭……大伯祖父终于良心发现,热泪盈眶。他大骂郭氏及自己的儿子不是东西,后悔自己听了女人的谗言,恩将仇报,错怪了仪祉的祖母……几天后,他便死了,死的恓恓惶惶,惨状不堪。仪祉的祖父和祖母买了一口棺材,安葬了大伯祖父。郭氏带着自己的儿子远走高飞,改嫁他乡了。此后,仪祉的家里终于回归太平,生活步入了正常的轨道。在李仪祉的记忆里,还有一位曾祖母,是祖父的继母。因为大伯祖父不愿意养活她,随着祖父祖母生活。虽然是继母,祖父和祖母对待老人孝顺极了,每天家里有好吃的先孝敬老人,即使在最苦难的日子,宁愿自己饿肚子,也不让老人受罪,把她当做自己的亲娘一样对待。每天晚上,祖父都会亲自来问安,看老人渴不渴,身上舒服不舒服。如果炕不热,添些柴禾才去睡觉。祖母更是经常给老人洗衣服,梳头,洗澡。老人在炕上不能动,祖母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异味也没有。记忆中曾祖母喜欢一只灰色的猫,仪祉没事的时候便同那只猫坐在曾祖母的左右,她抚抚猫,又抚抚他,样子很慈祥。曾祖母去世的时候仪祉刚三岁,哭得悲悲切切,涕泪横流……第二章 耕读传家1、卧虎藏龙蒲城古称重泉,西魏时始称蒲城,周边有唐桥陵、唐泰陵等雄伟的唐代帝王陵墓。唐帝王陵二十座,十八座位于关中,其中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唐宪宗景陵等五座位于蒲城县,史称“五陵闲云”。秦汉隋唐关中鼎盛时期,蒲城乃京畿之地,孕育了许多名将,从明清到民国,更是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如明万历年间进士米万种是宋书法家米芾的后代,他精通金石书画,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宫篆法,也有章草遗迹,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和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其孙米汉文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也是有名的书画家,祖孙两人分别称“大米”和“小米”,享誉书坛。雍正壬子科陕西乡试全省中举18人,蒲城就中14人。在此前康熙己酉科中举10人、丁酉科中举9人,雍正癸卯科中举9人、己酉科中举11人。清代的王鼎为嘉庆进士,官居宰相之位,他为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蒲城有“刁蒲城”之谓,据说便是因为王鼎的“刁钻”而名。王鼎曾经是清道光帝的老师,因道光年幼贪玩,贻误学业,王鼎罚他下跪(按皇家规定,皇子有错只能罚打陪读者,不能打罚皇子)。适逢嘉庆至此,看到皇子被罚跪在地,心中有些冒火——臣子欺君,这还了得!正要发作,但觉王鼎乃赤胆忠心,在朝中声望颇高,便压下了火气,拉起了皇子说:“读书,将来是皇帝;不读书,将来还是皇帝。”王鼎却不卑不亢地说:“读书,将来是尧舜;不读书,将来便是纣桀。”老嘉庆一听,顿时心头一亮,顺手将皇子肩头向下一压,皇子又端端正正地跪在原地。道光时,鸦片战争爆发,身为当朝相国的王鼎当着道光皇帝,大骂弛禁派与主和派首领的首辅大臣穆障阿是秦桧、严嵩,祸国殃民,要求罢免穆障阿,重用林则徐。穆障阿面对王鼎的怒骂,笑而不答。道光帝感到王鼎借势向自己施压的不礼做法,是“故意使人为难”,便说:“王蒲城(鼎),你醉了。”命人将王鼎搀扶下去。当道光帝离开龙椅退朝时,王鼎这时“刁”性大发,跃上前去,愤怒地扯住了道光帝的龙袍,被道光帝狠狠地甩开。王鼎感到回天无力,非常失望,便写下了“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先开;穆不可用,林不可弃也”的遗书,向道光帝进行尸谏……在中国历史上,蒲城是一个生产力很不发达的地区,特别是清末民初的几次大旱,赤地千里,哀魂遍野。然而就是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却诞生了一大批鼎鼎有名的人物,如“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陕北国民军总司令井岳秀,爱国将领杨虎城,著名作家王独清,数学家李仲特,语言学家、社会教育家李桐轩,政治家和书法家寇遐,以及杰出的水利科学家李仪祉等。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同盟会的会员,仅蒲城一个县就达56人之多,约占全省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李仲特、李桐轩及其子李约祉、李仪祉四人都是同盟会员,被于右任称为“一家人四口,革命党两双。”蒲城卧虎藏龙,英才辈出,成为有名的礼仪之邦。2、书香门第,科学世家李仪祉的父亲李桐轩生于1860年,名良才,号莲舌居士。在祖母的坚持下,李桐轩与哥哥李仲特从小便跟着先生刻苦学习,即使在大灾之年也没有放弃。1878年,李桐轩与哥哥同科考中秀才,成为当地的一大新闻,李家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李桐轩后来去华州任私塾师,回到家里,亲自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学习。1888年,他因参加同州府院试成绩优异,被拔入三原宏道书院。他平生最好读《孟子》、《楚辞》,尤其喜欢《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倾诉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屈原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令李桐轩深受感动。1902年,李桐轩为了发展民族文化,改善落后的陕西教育现状,与同县举人张拜云在同州创办了“求友学堂”,以科学知识和爱国思想教育学生和子女。李桐轩为人正直,思想开明,“居于乡,则乡里辑然。举年老有德者以为乡董,即有争讼,皆自处息。故村民翕然,有频年不到县城之乐,自治之精神,盖早已具之矣。”(李仪祉《南园忆胜》)他的身上即有传统儒士亲民、入世的责任感,又有一种诗人的浪漫情怀。李桐轩应知县李体仁之聘重修县志。在编写的过程中,他没有沿袭以前的旧章,而是力主改革以往志书的传统写法。他侧重于地理、自然、物产、文化等条文,大刀阔斧,尽量删去有关女子节烈等内容,为民间“豪杰”“刀客”改名立传。初稿完成后,县令李体仁阅后大为震怒,指责李桐轩离经叛道,并下令销毁书稿。看到自己辛勤编修的县志被付之一炬,李桐轩痛心疾首,加深了对腐朽清王朝的认识,为后来加入同盟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05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的井勿幕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回陕西建立同盟会组织。井勿幕回陕后便奔赴渭北各县,宣传同盟会纲领,秘密发展了30多名成员,成立了同盟会陕西支部,任陕西分会支部长。由于其工作很有起色,被孙中山誉为“呼为后起之英,招为指臂之助的西北革命巨柱。”辛亥革命前夕,陕西反清浪潮汹涌澎湃,这与井勿幕的精心策划、积极奔走是分不开的。李桐轩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对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竭诚拥护。1906年任蒲城高等小学堂教习期间,他便加入了同盟会,次年与同盟会会员常自新等组织蒲城县教育分会;1908年他与焦子静、王子端、张拜云等在西安创办健本学堂,作为同盟会培养革命骨干的重要场所,积极发展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精神。教育分会成立后,同盟会利用教育分会的合法地位,在学生和城乡群众中开展革命活动。并组织讲学队、演出队,利用星期天和城乡集会向群众进行讲学和演出街头戏,宣传民主思想,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罪行,痛斥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李桐轩还编写了《黑世界》《一字狱》等戏本,广为宣传。县教育分会的活动,引起了蒲城县知县李体仁的惊恐和注视,他写信给陕甘总督升允说:“中国祸患,将来不在外洋,而在萧墙之内。”1908年7月,高等小学堂管理刘友人调升勉县教谕,李体仁企图派其心腹苏民章、冉澍川继任管理,暗中监视学堂师生活动,被学生识破阴谋,表示拒绝,以致彼此相持。至9月1日,李体仁来到学堂,学生提出自治二十条,要求准予自治,大意是暂不续派管理,有事请由监督(李体仁自任监督)亲临办理,俟至年终另举妥人。李体仁迫于学生要求,勉强同意,并于学生自治规则上增加“不遇星期,学生不准外出”一条,其用意仍在限制学生活动。9日晚,教育分会会员雷电因厨夫魏姓常私自外出,疑有他故,潜侦其所向。至巡警局见他与县署轿班人员在一起赌博,雷便集合十几名学生冲散赌场,拿获赌具和何问章等四名赌犯,移送县府处理。李体仁竞恼羞成怒,一面上禀提学司,谓教育分会常会长越权妄为,要求解散教育分会;一面唆使贡生苏民章、冉澍川等诬告说:“教习唆使学生自治,以固禄位;学生博欢教习,图积多分。”李体仁在禀文上批了“禀如属实,教习、学生均欠文明”,并令将禀批传示学堂。常铭卿、陈同熙等教习见禀批气愤辞职,于12日搬出学堂。学生为挽留教习,于13日向李体仁具禀辩诬,言多顶撞。李体仁阅之大怒,疑禀文出自常铭卿手,即派差役驱逐学生出学堂,锁了大门,贴上蒲城县正堂封条。学生不能上学,于是暂时到北街关帝庙内,成立“自治公学”,推年长的学生雷忠诚、李望古、苏炳吉任教习,继续学习,并推选王之翰等三人密赴西安控告李体仁。同时李体仁亦向省提学司诬禀:“学生迁出学堂,系教习指使,请准解散另招。”提学司余垄不察实情,批将教育分会解散,并将学生解散另招。10月16日,李体仁亲领差役二百余人,手持武器,先到教育分会逮捕常铭卿,后与劣绅原烈到关帝庙逮捕学生,学生虽尽力抵御,终以寡不敌众,四十余名学生全被缚绑。同时派人到教育分会和县城大什字巷井崧生家中搜查同盟会的文件,又派人追捕外出教习和在家的学生。李体仁回署后,立即坐堂,先将年龄较小的何绍仁叫出来毒打拷问,继叫雷忠诚问:“你是自治会会长,学生代表,派人上省告我,一定是革命党。”雷答:“我只知办学堂是力行新政,不知道什么是革命党。”李愈怒,喝令打嘴。打一百无招,又打三百,雷被打得手皮尽脱,仍然无招。接着又把其余学生逐一唤出,严刑拷问,要他们招供搬出学堂的指使人及当地革命党活动情况。学生冯士斌因在关帝庙抵御中打落了李体仁的帽子,被打尤为残酷,曾绝气数次,用水激活,前后被杖一千,几至殒命。这些学生受刑后,虽嘴肿如瘤,臀血淋漓,但都正气铮铮,无一人招供。李打完学生,又把常铭卿提出,说他是革命党,常不承认。先打嘴二百,再打手掌五百,致使手已见骨,连身子都浮肿起来,但常始终没出声。时已半夜,李始退堂,师生被严加管押。学生原斯建受刑过重,被释回家,不久死亡。这便是震惊全国的“蒲案”。“蒲案”发生后,李桐轩立即联络全省教育界师生员工集会声援,抗议关押无辜。“蒲案”的消息很快传到西安、上海、北京及日本东京等地,各地革命党人和各界进步人士纷纷向陕西当局提出抗议和质问,省内商州、凤翔、同州等地中学,三原宏道学堂以及西安和各县的不少学堂相继罢课,以示声援。李桐轩给在京读书的两个儿子写信,约祉和仪祉兄弟联络陕籍京官刘华、晏安澜等在京进步人士共三十多人,具本参劾李体仁。省城的师范、高等、陆军等学堂的师生代表在省教育总会集会抗议,并以教育总会名义发出三项决议:一、各学堂一致罢课,声援“蒲案”师生;二、推举代表向巡抚衙门请愿;三、坚决要求惩办李体仁。次日即到巡抚衙门请愿。西安各界人士还隆重为“蒲案”死难学生原斯建举行了追悼会,到会三百多人。清朝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谕令陕西巡抚恩寿“将所呈各节,秉公确认,认真究办,据实具奏,毋稍回护”。翌年一月,经恩寿奏准,将李体仁“即于革职,不准援例捐复。”1910年,陕西咨议局成立,李桐轩被选为副议长。辛亥革命后,李桐轩受聘在省上撰写民军革命史。由于他性格耿直,嫉恶如仇,革命史尊重史实,不做粉饰,所写文稿得与蒲城县志同样的命运。不久,陆建章奉袁世凯之命率师入陕,搜捕与杀害革命党人,一时风声鹤唳,许多进步人士惨遭杀害。李桐轩在同盟会中颇有影响,也被列入黑名单,因早有提防及时逃匿,免遭毒手。1911年10月,西安起义之时,因土匪蜂起扰乱,陕西与外界断绝音讯,李桐轩以与鄂军大都督黎元洪有旧,故代表陕西革命党自请去武昌,甘冒性命风险,向湖北军政府通报信息,与革命军进行联络。民国建立后,李桐轩婉拒省长署、省政府、督军府相邀为官,赴京开会担任全国读音统一会会员,研究制定国音字母并为之撰写专著,他自创的《注音字母教学法》,利用纸牌游戏,贯穿识字整个过程,使学习者易学易记兴趣不减,且学之数日可通。李桐轩回陕后,担任陕西修史局总纂。在与修史局修纂孙仁玉同心协力整理史稿时,常常研究社会教育问题。李桐轩深感戏曲对移风易俗有着重大作用,遂与孙仁玉等发起创办陕西易俗伶学社(后改名为陕西易俗社)。该社以“辅助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推陈出新”为宗旨,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制定章程,建立领导机构。李桐轩先后担任第一任社长、评议、编辑及名誉社长等职。他用后半生心血倾注于易俗社,被誉为陕西“新剧界之星宿”。李桐轩极力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编写的《甄别旧戏草》,对过去流行的几百个剧目,进行了分析评价,划分为可去者、可取者与可改者三大类,取舍标准“以影响于人心为断”,《甄别旧戏草》是评判传统剧目的重要理论著作。李桐轩在20年间编写了《一字狱》《孝子金》《文山殉国》《鲁相拔葵》《人伦鉴》等30多本以表现社会现实的剧本,题材新颖,文笔犀利,深刻泼辣,直指封建统治者极其爪牙,皆为宣扬爱国思想、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民主的新戏剧本。时人评论:“其为戏也,若陶渊明之诗,冲微淡远,耐人寻味,选句之佳,尤非他人所能及。”他的遗著还有《民兴集》《兵农说》《慈幼篇》《集孟政谈》及《莲舌居士传》等十多种。李仪祉的伯父李仲特生于1858年,名异材,晚号一如居士。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虽习“八股”,但学不泥古,好天文数理。那时候,大多数国人还不知算学为何物,李仲特先生在没有任何参考读物的情形下,通过刻苦钻研,不但求出质数的平方根,而且著书《开方数理图论》,影响后世。1888年,李氏兄弟俩同时参加同州府院试,当时西方科学初入中国,学使柯巽庵,独出心裁,增加了算学试题,全场考生皆瞠目结舌,唯独李氏兄弟用心算得到答数而震惊学使等人,而被拔入三原宏道书院。毕业后,李仲特应聘入陕西舆图馆,参加陕西省地图测绘,后被浙江学使徐季和所聘做幕僚,给他以“国士”级的丰厚待遇。李仲特不负重望,测绘完成了绘制《秦晋豫三省黄河图》等。李仲特在工作之余常独自“夜观天象,按图索骥”,逐渐通晓了各大恒星和行星的名字及运行规律。他偶得古代算学《算法统宗》一书并刻苦钻研,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李仲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对数学的研究上。他对曲线、椭圆、圆周率、对数之研究,均具有开创性,尤其对微积分的研究,更是引起国际数学史专家的重视和推崇,成为造诣很深的数学家。1898年,李仲特应陕甘总督陶勤肃之聘,赴兰州兰山书院担任主讲,教授数学。后回西安受聘于陕西高等学堂任算学教习。在当时科考的大环境下,李仲特却刻苦钻研数理化等自然学科,更学以致用,自制测量仪器,在野外实习,进行测量计算绘图。1903年,四川省筹划兴建川(四川)汉(武汉)铁路,跨江越涧,穿山过岭,地形十分复杂,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是首当其冲的难题。时任四川提学使的郑叔晋,久闻李仲特大名,重聘李仲特到成都,担任工程师,负责勘察测量川汉铁路。李仲特还极力倡导并参加西潼铁路筹建工作,倡议开发延长油田、兴办北山牧场。凡此种种,李仲特已经大大超越了“数学家”这一名号,致力于为民谋福祉。1906年,李仲特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当选为同盟会西北分会会长,与同盟会盟友恭祭黄陵,誓言推翻腐朽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誓共驱逐鞑虏,光复故物,扫除专制体制,建立共和国体,共赴国难,艰巨不辞。”李仲特曾如是说。革命成功后,民国建立伊始,李仲特却婉拒一切委任,或飘然远行,或杜门学佛。尽管如此,历任政府官员皆礼聘李仲特为顾问、谘议,李仲特亦为之尽心尽力,以尽国士之责。1930年,李仲特在72岁高龄之际,完成了他最后一本数学专著——《级数比类》第五卷,为我国数学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7年春,李仲特结束了他伟大传奇的一生。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李仲特的好友邵力子为其写了墓志:“生平行谊,略近禹墨。厚人薄己,衣不帛,食不肉,夏不持扇,淡于荣利,独喜科学,好著书……皆苦思冥索不屑傍依,其天性也。”……李仪祉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进步家庭。父辈们的渊博学识令他十分钦佩,爱国思想使他深受教益。仪祉从小耳染目濡,接受熏陶,刻苦学习,严以律己,终成宏伟事业,一代水圣!3、问题少年李仪祉的小名叫王臣,又叫臣儿,也叫刨针。“为什么叫刨针呢?原来我母亲有一次不留神,将一个绣花针,撺在我的衣裳去了,怎么下一个全针,完全刺进在背上肉里去了。我又不会说话,整天只是哭,连哭了两三天。祖母说:这孩子平时是不爱哭的,怎么会这样?又看不出有什么病症,才把我衣服脱光,身上齐齐摸一摸,才摸出背上细细一条硬东西,就用刀划开肉皮,刨出一个针。为这事,祖母认为母亲粗心,打了她一个耳光。从此人家便把我叫做刨针。”李仪祉说。后来他又生了一场病,几天不吃不喝,非常严重,看样子几乎要死了。父亲请来郎中,吃了许多药也不管用。村里的人都说这孩子不济事,预备埋了吧!祖母痛哭流涕,抱着他日夜不睡。母亲更是悲痛欲绝,无可奈何。一家人眼睁睁地看着他奄奄一息,束手无策。那时候,由于医疗条件非常差,农村的孩子生了病如不能及时好起来,很可能便会夭折,死亡率很高。祖母逃避回乱的时候生了个女孩,只活了几岁;李仪祉有两个弟弟,都是活到一岁多便死了。因此小孩未成年而夭折,是司空见惯的事儿。眼看着孩子气若游丝,命在旦夕,一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个时候,他们族间的一个曾祖母来了,她见这孩子几天不吃不喝,说让我试试吧。曾祖母用一指掰开仪祉的小口,拿一粒石榴子,用指捏破在口中——几乎处于昏迷状态的小仪祉居然将那石榴汁儿咽了。再一试,咽得很好!连试了好几粒,孩子慢慢的便有点儿生气了。就这样,李仪祉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病很快便痊愈了。一家人非常高兴。大家都说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肯定是个成事的人呢。那位堂曾祖母救活了仪祉的命,一家人自是非常感激,经常请她来家吃饭。仪祉的祖母称她叫二婶,后来小仪祉慢慢学说话了,也跟着叫二婶。堂曾祖母见这孩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抱上他唱道:“我个哥哥乖的很,见我就先叫二婶。今天天气热得很,二婶给你吃凉粉。”一家人都乐了。多年以后,仪祉每每想起这段曲儿,都会觉得很温暖。那时候,仪祉的哥哥约祉身体也不好,经常生病。他肚子鼓起,脸上蜡黄,人很消瘦。有人说孩子大概是肚子有虫呢。仪祉的父亲请来医生开了些打虫药,病果然就好了。约祉比仪祉大几岁,很快便到了开始读书的年龄。他从小便很懂事,喜欢学习,刻苦认真,受到先生的褒奖。仪祉整天贪玩,除了不学习,还经常缠着哥哥陪他玩,要不就恶作剧,或将他的帽子自己带上,将书藏了起来,哥哥因此迟到,被先生批评。为此,祖母曾狠狠地批评过他,仪祉仗着祖母宠他,依然我行我素,完全不当回事儿。童年的李仪祉似乎对什么都很好奇,要探个究竟。村里的井很深,大概有几十丈。绞水的时候一人摇辘轳,一人拽着绳索。那绳索很粗,光溜溜的像蛇一样,盘了一大团。小仪祉不明白为何要把井打那么深?父亲告诉他,因为咱们这里是台塬,地下水位很低,打的浅了没水啊!仪祉就问为何不把洛河的水引上来呢?父亲说那很麻烦的,不是小娃娃想的那么简单。仪祉站在河沿上说,有朝一日,我会让河里的水上塬的。大家都笑,说他是个憨娃娃。童年的仪祉非常好动,整天都闲不住。看见公鸡围着母鸡献殷勤,他就与几个小伙伴上去捣乱,公鸡落荒而逃,他们一阵猛追,直追的公鸡飞上了墙头,嘎嘎叫个不停。仪祉拿起弹弓就打,结果鸡没打着,石子飞到外面,打在一个孩子的头上。孩子哇哇大哭,家长闻讯后到家里找麻烦,仪祉被祖母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春来了,山青了,树绿了。孩子们脱去了厚厚的棉衣,一下子变得轻盈了许多,感觉自己快要飞起来啦。树上的鸟儿也变得欢快起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仪祉和小伙伴们发现一些鸟窝十分显眼,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爬上树梢,掏得鸟蛋。仪祉回到家里向祖母炫耀,没想到又被批了一顿。祖母说春天的鸟蛋掏不得的,每只里面都有一个小鸟啊!更何况,掏鸟蛋十分危险,一来怕摔下来,二来鸟巢里有蛇,咬一口可不得了啊!被祖母训了一顿,灰溜溜地出来了。仪祉对小伙伴说:“大人不让我们上树掏鸟了,总得干点别的什么吧?”关系最好的郭珍说:“王臣(仪祉的小名),我发现窖里有许多青蛙,咱们下去捉青蛙吧?”仪祉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不让掏鸟蛋,捉青蛙总可以吧?几个男孩子找了一根绳,来到窖子跟前。这是一个用来蓄水的土窖,有十多米深。夏、秋里面经常会蓄满了水,可用来浇灌和饮牲口。春冬雨水少,经常是干涸的。他们趴在窖口听了听,里面果然有青蛙。仪祉自告奋勇要下去。他把绳的一头绑在腰上,郭珍与另一个孩子拽着绳索,慢慢往下溜。快到下面的时候,绳子不够了,距离窖底还有二尺多,仪祉一用力便跳了下去,上面郭珍和那个孩子没拽住,绳子跟着也下来了。窖底下很潮湿,几只青蛙受了惊吓,呱呱叫着四散而逃。仪祉抬头看,井口竟那么小。井壁滑溜溜的,爬满了不知名的小虫子。窖底下很大,能容纳十几个人,是用来蓄水的。绳子掉了下来,他已经没了捉青蛙的兴致,盘算着如何上去。郭珍和另一个孩子趴在上面喊着他的名字,嘤嘤地哭了起来。“别哭,总会有办法的。”仪祉不慌不忙,抓着井壁往上爬,谁知刚爬了不到三尺就掉下去了,一屁股坐在稀泥里,溅得满身满脸都是。郭珍说王臣,我回去喊大人来吧!仪祉说先不要,奶奶知道了会打屁股的。他歇了歇,卯足了一股劲,再次往上攀爬。这一次爬得比刚才高,摔得也比刚才重。只觉得眼冒金星,屁股生疼!后来他又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郭珍不顾仪祉的劝阻,回去叫来了大人,用一根更长的绳索将他吊了上来。仪祉回到家里,浑身是泥,脸上也是泥,成了个泥娃娃。祖母又好笑又是气,扒下他身上的衣服,用一只竹尺在屁股上狠狠地打了几下。仪祉知道自己理缺,忍着疼硬是没吱声儿。祖母见屁股打红了,又心疼得不得了,打了一盆热水给他洗了澡,关在家里不让出去玩了。仪祉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惹祸,祖母渐渐便放松了警惕。洛河在冬日的时候会结冰,村里的孩子们会选择背阴处冰厚的地方滑冰。滑冰很危险,因为许多地方冰并不严实,受到冲击后便会开裂,于是就会有孩子掉下去。有一年还淹死了人,大人们于是严加看管,不让孩子们下去。夏天来了,洛河的水涨了不少,许多地方几乎将谷底铺满了,奔腾咆哮,很有气势。孩子们早就憋不住了,在大一些的孩子带领下,纷纷下河耍水。仪祉和郭珍虽然比较小,看到大一些的孩子玩得那么尽兴,于是也跟着在浅滩玩水。对于旱塬上的孩子来说,哗哗流淌的河水太有诱惑力了。听说洛河每年都会淹死人,但大家前仆后继,毫不畏惧。那天中午,孩子们正玩得尽兴,仪祉忽然发现郭珍不见了。他大喊大叫起来,大孩子们发现了,一起寻找,结果在河中间深水区发现一个孩子探出头来扑腾了几下,忽地又沉了下去。大孩子们赶快游了过去,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郭珍救了出来。郭珍因为灌了许多水,肚子涨得像一面鼓。几个孩子于是将他倒提起来,拼命拍打,郭珍哗哗地吐了一会,这才醒了过来。这件事后来让大人知道了,仪祉的祖母上门向郭珍家道歉,回家后将仪祉关在屋里,不让他出去了。被“囚禁”的滋味很不好受,仪祉被关几天后便憋不住了,乘着大人不注意悄悄溜了出去。不过这次他学乖了,不再惹事生非,每次耍都能按时回来,几个月相安无事。冬季是农闲的时候,男人们喜欢聚在巷子口的向阳处拉话,女人则三五个凑在一起忙针线活。到了晚上,一些人为了省油,早早就睡了。孩子们睡不着,照例会在炕上耍闹一会,被大人一顿呵斥,很无奈地躺在炕上。炕上热乎乎的,仪祉碾转反侧就是睡不着,于是就缠着奶奶讲故事。奶奶的故事很丰富,似乎一辈子都讲不完。有时候,村里会来演皮影戏的,于是一村子的人几乎倾巢而出,挤在一起看热闹。当地皮影戏一般唱的是秦腔,最受欢迎的有《杨家将》《白蛇传》《秦香莲》《宝莲灯》,还有《三娘教子》等。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在陕西又叫“影戏”、“影子戏”,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相传汉文帝时代,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个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皮影除了人物形象设计非常讲究,对配音演员的要求也很高。常常是幕后的人唱的凄凄切切,台前的人听得如痴如醉,泪水涟涟。在那个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年代,一到冬天,大人娃娃都在盼演皮影戏的人来呢。因为皮影戏经常走村串巷,许多人甚至追着看。第二天,大人娃娃都能哼几句秦腔,兴致勃勃。仪祉对皮影戏特别痴迷,每有皮影戏来村里,都会跟着祖母从头看到尾,回到家意犹未尽,还要给大人演唱一边。他演唱的时候有板有眼,神态毕现,祖母乐不可支,说这孩子博闻强记,那么长的台词都能背下来,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村人知道了,看见仪祉便让他唱秦腔。小仪祉也不推让,模仿皮影上的人物,扯开嗓子就是一出戏,把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一天,仪祉正在和郭珍等小伙伴玩耍。他们站在门外的石头上往下跳,看谁跳得远。那天,村里来了一个半瞎子,名叫富太,他本来在皮影戏上拉胡琴的,这天挑一个空水担立在石头旁,同别人说话。仪祉与伙伴们正玩得起劲,根本没注意水担的存在,接着继续跳,结果下去后水担上的一个铁钩子由口里插进他的喉中,血顺着嘴唇流了出来,把大家都吓坏了!半瞎子的富太更是惊慌失措,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家都说不怨他,怪王臣这孩子太调皮了!“这孩子生性顽劣,真是个凉凉子(当地方言,傻瓜的意思)啊!”一个村人说。“王锁(李约祉的小名)将来会读书成名,王臣(仪祉的小名)就是个放牛的——不信等着瞧。”另一位说。水担钩子插在仪祉的喉咙里,一时血流如注。仪祉的祖母知道了,拧着小脚往外跑,刚走几步便跌倒在地。仪祉母亲扶起婆婆,两个小脚女人跌跌撞撞,见仪祉的父亲李桐轩抱着儿子往郎中家赶,后面一个人拿着水担。仪祉母亲见此情景,吓得瘫倒在地,大声地哭了起来。郎中见此情景,也吃了一惊。仪祉受伤后,由于伤口感染,持续发烧。咽喉肿胀,不能进食。一家人爱莫能助,眼睁睁地看着他一天天消瘦,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祖母说这孩子命大,小时候已经“死”过一次了,这一次也能逢凶化吉的。大家只当是安慰的话。这个时候,仪祉的伯父李仲特从西安带回了消炎止痛的西药,要仪祉母亲将药片碾成粉末,用温开水灌下去。几天后,仪祉的病情便好了许多,能吃一些流食了。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恢复了健康。那时候,仪祉的哥哥约祉跟着伯父李仲特上学。伯父在洛河东永丰镇坐馆,仪祉时常想念哥哥,就跑到伯母家,问哥哥啥时候回来。一天刮大风,仪祉问伯母要哥哥。伯母说:“臣儿,你站在门外去叫,风儿会把你的声音传到哥哥耳朵去呢。”仪祉信以为真,站在门外用力地喊:“哥哥,我是王臣。我想你啦,快回来吧!”声嘶力竭。村人路过,说:“王臣,你憨着哩!你哥哥在永丰镇上学,离咱村几十里地,你把喉咙喊破了,他也听不见的!”仪祉不信,说:“风儿会把我的声音传给哥哥的。”于是接着喊,小脸憋得通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说:“这娃娃还真是个凉凉子啊!”那时,仪祉的父亲李桐轩在华州坐馆,不常回来。有一次回来了,发现仪祉已经七岁了,只知道贪玩,调皮得出了格,于是便教他认字。父亲将字整整齐齐一格一格写在一个本子上,然后另用一张纸在中间剪成一个方孔,按在字本上,只露出一个字,教儿子认。父亲教的很认真,仪祉却心不在焉,总想着出去玩耍,一个字也记不住。不久,父亲便出门了,仪祉恢复了自由,每天耍到天昏地暗才回来。一年后,仪祉已经八岁了。哥哥像他这么大,已经能识许多字了。祖母决定让他也跟着伯父,到永丰镇上学。仪祉从小顽劣,伯父是知晓的,说:“我看王臣不是读书的料,跟上我,多少认几个字罢了。”祖母说:“臣儿还小哩,你怎就这么早下结论呢?娃娃家,还不是在人调教嘛!你权当臣儿是自己的儿子,他若不听话,就好好教训一番。”仪祉的伯父李仲特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视兄弟李桐轩的儿子如己出,特别是约祉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一直带在身边。仪祉第一天进学房,总想着与村里孩子们玩耍的事儿,坐立不宁。半天下来,一个字也没认,一句书也没念。中午吃饭的时候,学生都回去了,他也要去吃饭。伯父说:“臣儿,来。”仪祉说:“什么事?”伯父说:“你吃过麻糖板板没有?”仪祉想:麻糖板一定是好东西,于是大声地说:“没有啊!”伯父问:“你要不要吃?”仪祉高兴地说:“当然要呀。”伯父不动神色地说:“要吃,张开手。”仪祉于是便张开手。伯父轻轻打了他一板子。问:“还吃不吃?”仪祉以为伯父在跟他开玩笑呢,于是笑嘻嘻地说:“还吃。”伯父便加重些再打了一下。问:“还吃不吃?”仪祉说:“还吃。”伯父用足力气狠狠地打了一下,仪祉的小手瞬间便红了起来,疼得他眼泪都出来了。伯父接着问:“臣儿,你还要吃吗?”仪祉哭着说:“不要了不要了……”学房在城西门外。仪祉与哥哥晚上跟着伯父在学房睡觉,吃饭时到城内一个亲戚任老老家去吃。任老老是仪祉祖父的舅父。当时,他们也有一个儿子在上学呢。一次,伯父李仲特回家去了,预先告诉学生,好好念书,不许胡闹。谁知他刚走出大门,孩子们便像麻雀一样乱了窝,上蹿下跳,沸反盈天。他们跳桌子,翻板凳,各尽其能,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学长说:“我们打社火吧!”大家都说:“好。”打社火是蒲城的一种民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大型庙会都要举行,各村各寨都会组织表演,十分热闹。教室里一时间成了秧歌场,孩子们各显神通,闹得热火朝天。他们第一天闹到晚,第二天意犹未尽,接着又是半天,谁也没动一下书本儿。仪祉因为到学堂时间不长,书没念几句,字也不识几个,整天稀里糊涂,就盼着和孩子们玩呢。伯父这一走,大家没了管教,学堂乱成了一锅粥,正是他所希望的。下午的时候,伯父回来了。伯父召集学生,询问功课的情况。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瞪的门框一般大,一声儿都不吭。伯父问:“我不在,你们是怎么样胡闹顽耍的?”大家都说:“没有。”伯父问仪祉:“臣儿,你说实话吧。”仪祉见伯父的样子很严厉,便如实交代:“你走后,大家就开始玩社火呢。学长生华当社火头,一鳞打鼓,成儿放炮,卯儿打锣,平生拍铙钹……”一个个都说了。伯父说:“那你做什么呢?”仪祉说:“学长叫我打旗呢。”伯父板着脸在教室里环视了一圈,拿起板子每人狠狠地打了十几下。哥哥约祉向来是不胡闹的,没有参与,所以也没有受罚;仪祉因为年纪小,并且不造诳,所以也免了。此后,全塾的学生都开始恨李仪祉了。大家团结一致,不跟他玩耍,也不跟他说话。那年夏天,学馆散了,仪祉的伯父及父亲都为柯巽庵学使选为宏道书院上舍生,一同去了。仪祉与哥哥回到家中,耍了一夏。有一次,仪祉同哥哥出去玩,看见邻家地里的白菜很大很嫩。一个孩子说:“王锁,这菜好吃的很,你拔一个回去,让你妈妈给你炒着吃吧。”哥哥果然拔了一棵拿回去了。祖母及母亲知道这菜不是自己的,叫他还给人家,要不不许他吃饭。哥哥流着泪拿着白菜送还邻家,才算了事。一天,仪祉与郭珍等一帮小孩在一个园子里玩耍,独自一人的时候,他捡到一文钱,兴高采烈地拿回家向母亲炫耀。母亲板起脸来问钱从哪来?仪祉说园子里捡的。母亲拉着他的手来到那个园子,找到园子主人,把钱还给人家了。这件事后来让父亲知道了,把兄弟俩叫在一起,给他们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李桐轩见两个孩子一脸懵懂,于是进一步解释道:“这是《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面的一段话,是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讲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善事微不足道就放弃它。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服人啊。孔子说:吾日而三省吾身。你们每天睡觉之前都要想想,自己这一天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那……有些事,别人不知道,我也要说出来吗?”仪祉问。“你是说自己捡钱的事吗?”“是呀。我当时捡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呢。”“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怎么会不知道呢?”父亲板起面孔,给他们讲了“四知”先生杨震的故事。父亲说,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父亲的教诲对兄弟俩触动很大。后来,无论遇到什么事,他们都会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麦收以后,天气渐凉,富塬村里立了一个书塾,请马户冀六斤来当先生。村里的孩子于是都去那里读书了。先生给李仪祉的头一本书是司空图诗品(即《二十四诗品》,是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旧提为晚唐司空图撰,实则作者存疑。)这是仪祉父亲离家前吩咐他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孩子们一天到晚叽哩哇啦地念着,因不知其意,所以感觉莫名其妙,跟诵经似的,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学生中调皮捣蛋的很多,他们一有空闲就在玩弹皂荚子,仪祉的哥哥依然很勤奋,从不贪玩,老师很喜欢他。仪祉整天热衷与同学们玩耍外,对读书不感兴趣。书塾离他家有一里多路,仪祉同哥哥每天上学都会拿一根棍,棍头有一反钩,用来防身。一天,哥哥正在先生面前背书,仪祉眼看中午了,肚子饿的咕咕叫,急着想回去吃饭,说:“先生,把我哥哥放了吧,我们要回去吃饭呢!”冀先生说:“书还没背完呢,不准回去吃饭。”仪祉绕到冀先生后面偷偷拿起那钩,钩着先生的嘴,要求他放人。先生被钩疼了,连声说:“放,放,放!”仪祉这才把他饶了,拉上哥哥就走。转眼便到了冬天,非常寒冷。祖父怕天晚了路上有狼,让仪祉弟兄弟俩晚上不要回来,就同先生一块儿睡。家里给他们拿的烧馍,饥了就吃。一天晚上仪祉起来小解,把放在炕墙上的一个烧馍撞掉在尿盆里了,他捞出来放在原来的地方。第二天先生叫他吃,他说什么也不肯,只说掉地上了,不干净,扔掉算了。先生说:“这么好的馍,扔掉太可惜了。”于是用手绢擦了擦便吃了。仪祉想阻止,见他吃的津津有味,于是便把话吞了回去。后来,仪祉总觉得这件事对不住先生,在家拿馍的时候,会有意多拿一些给他。第三章 郑白宏愿1、诗书传家年底的时候,仪祉的父亲回来了。李桐轩知道冀先生教书不行,于是自己另外组织了一个家塾,就在他家对面的一个偏院。李桐轩请来马户的刘时轩先生为师。刘时轩是一个秀才,是三原贺复斋先生的高足弟子,学问很不错,就是道学气太重。父亲安置好后便走了。书塾里,亲戚朋友的子弟来上学的也不少。大家都说来了个好先生,机会难得啊。第一天进学房,仪祉的哥哥把家里许多书都带了去,摆在书架上。其中有一部是《西厢记》,先生看见后大怒,责斥约祉不务正业,胡乱看书。约祉不明就里,稀里糊涂被批了一顿。因为那时候他还是个孩子,根本不知道《西厢记》写的是啥内容呢。刘先生了解了仪祉兄弟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把《司空图诗品》已经读完了,于是就开始让他们念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并且念叶韵的字,都要念成古音。比如“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马字读母,下字读户,以求与处字叶韵。刘先生这样教,都是按照李桐轩吩咐做的。刘先生是讲宋学大家的弟子,每日里坐必端端正正,行必圆规方矩,对人和蔼可亲,做事一丝不苟,富塬村的人都很钦佩他。仪祉与哥哥的书桌就摆放在先生同一房间里,耳染目濡,都成了小道学先生。一次,仪祉的祖父因为与别人生气,回家来看见孙儿在门外未归,大声呵斥他。仪祉于是拿出不迁怒的道理,对祖母说起祖父的不是来,竟有条有理,头头是道。哥哥约祉更为迂腐,看见村上人有丧事婚事,就拿上古礼去批评。因为那时候他正在读《礼记》呢。刘先生是个孝子,因为丁了母忧,从来不饮酒,不食肉。有许多人以为他是个居士,显得过于古板。有一次,仪祉私下学画人物。他画了一个老头儿,反穿皮马褂。画完后便夹在书中,结果拿上背书的时候让先生看见了。刘先生等他背完书转过身来,问:“这是谁画的?”仪祉说:“我画的。”先生问:“穿的什么?”仪祉说:“穿皮马褂。”先生说:“画的好,应该赏。人家有赏金银的,玉帛的,我都没有,我赏你几根麻糖板子罢。”说完便令仪祉伸出手,在手心上狠狠地打了十几下。仪祉觉得有些冤,可又无法申辩,只好默默垂泪,自认倒霉了。刘先生交往广泛,各色人等无所不容。常来拜访的人,有两个令仪祉十分讨厌。其中一个叫做行运,是个假居士,吃斋念佛,劝人为善。据说他修行的快成仙了,有一次驾着云上天去,走了一半路,摔下来了,因而走路一瘸一拐。这个行运来了便整日连宿不走,说是喜欢同刘先生谈道,其实为的就是混饭呢。刘先生也十分讨厌他,但又不好下逐客之令。有一次,行运信口开河,说:“天地之道,造端夫妇。夫妇者,阴阳之谓也。”刘先生问:“什么是阴?什么是阳?”行运说:“清为阳,浊为阴。”刘先生又问:“什么是清?什么是浊?”行运说:“大便为浊,小便为清。”刘先生闻听后哈哈大笑,不愿听他胡说了。另一个人叫做“昼夜忙”,也是一个教书的。据说他白天教书,夜里回去还要忙家事,因而叫“昼夜忙”。这位“昼夜忙”先生人高马大人,高喉咙大嗓门,嗓子嘶哑,像漏气的风箱,嘶啦啦的,听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他说话的时候像与人吵架,唾沫星子乱飞,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这个“昼夜忙”对刘先生表示,自己的道行很深,相当不凡,十分了得!他拿出自己特别得意的一首叫《戒色》的诗歌,要念给刘先生听。只见他卯足了劲,摇晃着身子,手臂挥舞着在空中划了个很大的圈,然后运了运气,鼓着破锣似的嗓子大声喊道:“美而艳,不得看!不得看,心中私欲一刀断!”念到“不得看”两句,口边像有十匹马力的劲喷涌而出,如泛滥江水,滔滔而下。仪祉当时正读着书,被他吓了一大跳,捂着耳朵到一边去了……刘先生学识渊博,待学生也很友善。旱塬上经常缺水,到了夏天更甚。几个月不下雨,地上干得冒起了烟,嘶嘶地吐着烈焰。庄稼几乎都枯萎了,这种现状如果再不下雨,秋后将会绝收,饥荒不可避免。庄稼受旱,人也缺水喝。家家缸里的那点水感觉比油都要珍贵,得算计着用。学堂里,每人一天供两碗水,上午一碗,下午一碗。即使这样,孩子们的嘴唇都干得裂开了缝。一天午后,天气十分闷热。刘先生见仪祉在门洞里看书,满头大汗,嘴唇干得起了一层皮。他说:“李协,你为什么不喝水?”仪祉小声地说:“先生,我的水已经喝完了。”刘先生于是回到房间,端着自己舍不得喝的那碗水让仪祉喝掉。仪祉感觉心里过意不去,喝了一口便放下了。刘先生说我刚在别的地方喝过了,你喝吧!喝了水才能安心地看书啊!还有一次,刘先生带着学生去一个学馆看书,途中要过洛河。河水虽不是很深,但水流湍急,看起来十分凶险。刘先生脱下长袍,挽起裤腿,背着孩子们一个个过河。最后一个背的是李仪祉。先生快到岸边的时候摔了一跤,衣服全湿了。他检查了一下藏在里面的书,发现没有湿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终于下了一场雨,大人们喜笑颜开,孩子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大家都站在外面,大声地喊叫着,任雨水把自己淋得精湿。有了雨水的滋润,看似濒临死亡的庄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