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20:56:30

点击下载

作者:于琳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

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试读:

文化,使每一所学校都美丽

成尚荣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不止一次地给恩格斯的这一重要判断作了验证和诠释,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进程。基于这样重要的认知,许多地区和学校都把文化建设作为校本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此充分开发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力量。的确,我们的学校在进步。

不过,如果我们做些具体的考察,便不难发现,学校文化建设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学校文化需要深度建构,学校的文化品格需要深度培育和提升。令人非常高兴的是,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正是在这些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新的进展,彰显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些鲜明特点,给我们许多富有价值的文化启示。

其一,秦淮区有一种文化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增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逐步提升了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一个国家及其人民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包括对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条件和规律的主动把握,对文化发展权力和责任的勇敢担当。文化自觉首先来自对文化的一种敏感,表现为对现象观察后的一种沉思。秦淮人观察到的是,在实现义务教育普及以后,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了,校园变漂亮了,但文化的内涵还不丰富;于是,秦淮人的思考是:“不能办漂漂亮亮的薄弱学校”。显然,在他们的理念和标准中,薄弱学校的定义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漂漂亮亮的学校也可能是薄弱学校,对薄弱学校“薄弱”的评判已由外在的表象转到学校的文化内涵上来。这样就把学校发展提升到了文化的层次,体现了秦淮人对教育的更高要求。

由此,秦淮人又对两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已不止于办学条件的均衡,而更是优质层面抑或优质前提下的均衡,这是更高要求和更高水平的均衡。而是文化建设不止于一校一点,而是所有学校都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是所有学校发展的主题,因此,要区域整体推进。

这种文化上的敏感性,逐步增强文化自觉,产生了文化责任的勇敢担当。这种思考后的担当,其实质是对发展的更深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讨论文化多元时发表了一个宣言,宣言中明确指出,用文化来定义发展。可见,文化已不仅仅是推动发展的力量,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是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的形态,加强文化建设就意味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秦淮教育局在全区推进小学文化建设致力于发展的一种文化眼光和前瞻的文化理念。

其二,秦淮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着眼于整体发展,着力于整体建构,同时追求和而不同的文化个性。

文化有一种特性,那就是强调“我们的”,而不是“我的”。所谓“我们的”,意指文化是一种复数,绝不是单数,旨在形成共同的文化发展态势,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我们的”,需要遵循共同的基本规定性,需要在同一目标或愿景下的共同的文化行动,进而生成共同的文化符号,把共同的文化印记深深地镶嵌所有学校的教育情境中。秦淮区正是从这种文化的特性出发,提出“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的要求,在“每一所”都美丽的学校里,“每一个”学生才可能分享文化的成果,也才有可能去创造文化,进而浸润在文化之中受到熏陶。他们认为,区域推进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战略与行动,因而更关注教育的整体性、联动性和发展性,“以文化内涵为透视镜,使区域教育走向全方位品质提升”。并且明确“三个坚持”,其中尤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他们从整体上规划,促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在秦淮教育的“文化地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按规则有计划地去实施,促进每一所学校“寻求物质文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练,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可贵的是,整体思考与构建,绝不意味着文化的同一性。教育的同质化消蚀了学校个性和特色,破坏了教育的生动情境,伤害了教育的文化生态。教育的异质建基于文化多元之上,从文化的和而不同走向学校个性的和而不同。费孝通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成为秦淮小学文化建设的崇高理念和不懈追求,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进行选择,形成“三根据”原则:根据学校办学传统,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愿景,根据社区资源的优势。这样,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这一所”,“那一所”,有了个性特点,彰显文化的特性。正是“和而不同”绘就了秦淮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文化地图”。

其三,秦淮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开发秦淮的文化历史资源,追求文化的民族性,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区域特色。

文化就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日本哲学家、思想家中江兆民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客厅里的字画。”迪格尔印第安人的首领曾这么说:“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杯子,一只陶杯,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大背景和大追求,并不湮灭文化的民族性。坚守文化的民族品格,就是尊重和坚守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化。而这种坚守,绝不会使民族文化成为一座孤岛。南京秦淮区,十里秦淮,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中积淀了具有鲜明民族印记和地域特色的“秦淮文化”。秦淮文化以文为魂,以水为魄,文脉延续,文采灿烂。在推进小学文化建设的始终,秦淮人将秦淮文化作为背景,作为主题内容,作为建设主线,将文化资源运用于学校教育中。

在渗透和体现文化民族性和地方性中,他们特别注重对文化的选择和开发利用,比如,首先是探寻与发掘,悉心寻找觅得秦淮文化的踪影,了解她的全貌,发掘她的精华。比如,甄别与择取,以核心价值观,并根据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秦淮文化进行分辨,剔除夹杂着的一些封建糟粕,保留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内容和健康形态,凸显文化的先进性和育人价值。比如,传承与创新,通过资源的整合,以时代的创新精神加以融通,拓展秦淮文化新内涵,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新体系。与此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和姿态,吸取外来文化,充实文化的内涵,丰富文化的形态。这样,“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润了自己的文化胸襟。

其四,秦淮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把人作为核心因素,师生既成为文化资源的享用者,又鼓励他们去创造文化。

讨论文化必讨论人,离开人就无文化可言,因为,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所谓“文化是人化”,首先是以文化人,用文化影响人、改造人;其次是人可以创造文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再次,文化成为师生生活的精神家园,可以让师生诗意地安居在校园里。

秦淮人坚定地认为,文化建设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秦淮文化必须由秦淮人来传承,更必须由秦淮人来创造和发展。秦淮人究竟在秦淮文化建设中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他们以建设文化共同体为旨趣,研讨、追求和形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合作分享为路径,进行学校发展的平等对话;以研究和实验为主要方式,推动文化建设走向文化的深处;以与社区资源的利用为重要途径,建设开放的、互动的学校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秦淮区的学校文化建设,一直以科研的精神和方式来推动,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也包括教育局的领导既是学习者、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和创造者,因此逐步形成了秦淮的“研究文化”。“研究文化”必然改变秦淮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丰富文化建设中的研究含量,提升学校建设的文化品位。正因为这样,每一所学校才是真正美丽的。前言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于琳

2004年,带着整体发展区域内每一所学校的愿景,我和区内一批校长、副校长组成了一个研究团队,申请了江苏省“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区域性推进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我们这个团队内,虽也有我的同龄人,但更多的是以年轻人、副校长为主。我想,这个课题一方面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一方面促使这些年轻校长从学校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问题,以研究促进学习和培训,一定能更好更快地使他们成长起来。

这个想法与我们教育局班子交流以后,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我们的班长王正勇同志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亲自参与到研究中来,给予研究方向的引导、政策的倾斜和殷切的期待,一直把学校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十分重要的发展目标上来推动研究。

时间过得很快,在六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一研究的历程,总结研究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时,在研究过程中或欢笑或苦恼、或振奋或彷徨、或赞叹或论争的鲜活片段历历在目。我们的学校文化特色品牌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围绕着具有秦淮区域特色的学校文化所开发的学校课程及特色活动,在市、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我们的这一批年轻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日臻成熟,他们年富力强,大多成为学校的领军者,还有三名校长荣获南京市行知教育管理奖;而另一批后来参加研究的青年教师,也逐步走上学校管理岗位。这一切或许是我们的课题研究最为可喜之处吧!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的这六年,也伴随着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走向内涵发展的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的语境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和投入程度应越发深入。

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潮流有其必然性。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不少地区已经完成了薄弱学校改造、教育布局调整、办学条件改善等任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硬件基础,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的着重点在于如何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发展,而优秀的学校文化正是办学内涵的突出体现;其次,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具有稳定的思想和清晰的思路,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统摄学校工作全域的视角,提醒我们把“人”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去思考学校内涵发展的问题,优化和改进各方面工作,从而使学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纲举目张;第三,“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所有学校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这一核心因素引领我们把握文化建设工作的终极目标,将工作的重点直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努力通过课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来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和价值。

综上所述,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集体关注可以被上升到教育发展一个历史转型时期的典型事件来认识,其意义在于它标识着学校迈入到这样的内涵发展阶段:更加“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当然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更加“讲求品质”,在有学上的基础上,上好学;更加“追求优化”,在方法、手段和路径上更加适合人的发展需要;更加“体现特色”,为每一个人提供充分的、适性的发展机会,等等。

学校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校本发展的策略,其主体是学校自身。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作为?我以为,从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教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三个层面出发,应当将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的高度,整体规划,推动和引领每一所学校投入其中。

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进一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举措。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标准建设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的物质条件,却几乎不可能成功复制一所理想中的学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使区域内的学生公平地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必须依靠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内涵,表现在全心全意地致力于每一所学校内部组织制度和文化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潜能挖掘,学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探新,实现每一位校长、教师在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育行为乃至整个生存方式的转变,最终促进师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健康成长。在区域内实现学校硬件条件基本均衡的背景下,推动所有学校内涵建设整体提升。

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文化”和“教育”从来就是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脱离具体地域文化影响的学校是不存在的,与地域文化生态相割裂的教育是没有根的。然而,当下的教育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因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人的发展意义的偏颇解释,对应试教育的片面追求,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其丰富的并且不断生长着的文化实践背景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们的受教育者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乡土越来越疏远,与哺育自己的地域文化越来越陌生,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的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引领每一所学校关注在教育实践中对地方文化理解、认同、珍视和传承,避免学校与区域文化相脱离、相割裂,是区域教育主管部门眼界所在,职责之属。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在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引领、协调和帮助,也是学校文化高水平建设的保证。我们不可否认一种现象,即:当教育对某一种现象极为关注的时候,一些激进的、盲动的、浮躁的、表象化的“一窝蜂”行为就会出现,造成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的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在理解教育宏观方向,把握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协调多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上有着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教育行政部门以区域教育发展全局的视野,去帮助每一所学校从自身的学校文化基础出发,科学、理性地规划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实施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行为,从而实现学校在办学方向、品牌打造和特色形成等方面呈现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百花齐放的格局。而每一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又是学校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对于一所美丽的学校而言,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安全舒适是先决的条件,而这所学校能够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其职业生涯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够帮助每一个孩子走过一段愉快的学习旅程,享受充满欢乐的完美幸福时期,更能体现她更为深邃、悠远的教育之美。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就是要让一个地方的每一所学校都在文化的濡化下,实现这个美丽的梦想。

六年来,我们的研究得到成尚荣、彭钢、张俊平、王一军等教育大家、名家的智慧支持。如今,在我区内,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小西湖小学、考棚小学等一批学校在文化的浸润下,在学校管理、品牌打造、课程建设乃至教师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区学校对秦淮区域文化的发掘、珍视、认同、继承和发扬态势喜人,区域性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关注。

今天,我们将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整理出版,期待与同行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因为我们的水平有限,其中的观点难免浅陋,实践水平更有待提升,但我们推动每一所学校均衡发展的愿心不敢后人。恳请方家雅正。  第一章责任与使命——秦淮文化观照下的教育名区建设

建设教育名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秦淮教育人在新时期的使命;传承厚重的秦淮文化,使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弘扬是秦淮教育人的当然责任。基于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秦淮区教育局提出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的提出和实施,体现了秦淮教育对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力,全面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名区建设目标的理性思索和价值追求。

秦淮是南京的老城区,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公元前472年勾践筑越城于秦淮河岸起,至今2500年以来,秦皇断陇,吴宫花草,晋代衣冠,南朝奢丽,南唐文采,大明气象,天国风云,民国遗韵,流荡六代之金粉,洋溢十朝之灵气。十里秦淮,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秦淮河是这片土地流动的血脉,夫子庙、白鹭洲、凤凰台和中华门,是泊于秦淮河边的历史注脚。诗、词、歌、赋,翰墨文章,秦淮以文为魄,以水为魂,她至今仍代表着南京历史人文的精华和气韵,是名符其实的金陵文脉所在。作为南京的文化大区,历史文化永远是秦淮的灵魂和名片,是接受秦淮文韵千年滋润的秦淮人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精神之源。

秦淮教育植根于这片诗与歌的土地,承载着教育秦淮子弟的使命,担负着将秦淮这一脉人文传承和发扬的责任。

审视秦淮教育的历史,我们发现,一直以来浸润于秦淮区域历史文化之中的秦淮教育人,以对秦淮乡土的深厚感情,对秦淮文化的欣赏和珍视,对秦淮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的理解和开发,在学校环境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活动开发等方面创造了不少与区域紧密结合的富有特色的办学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全省、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秦淮教育在特色发展和优质发展上与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仍有差距,与南京市一些教育强区相比仍有不足,距离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目标,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进一步深化秦淮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优质学校供给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突破方向。

2006年,在谋划教育“十一五”发展的过程中,秦淮区提出了“建设教育名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区委区政府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何谓教育名区?如何实现教育名区建设目标?这是摆在秦淮教育面前的现实问题。一、教育名区的建设背景及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名区建设目标的提出,是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客观分析秦淮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确定教育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一)“十五”期间秦淮教育发展的成就“十五”期间发展的成就,是秦淮区进一步提出教育名区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在“十五”期间,秦淮教育以“跨越式发展”作为发展战略,学习和借鉴教育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把教育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均衡学校办学条件为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赶超先进,努力追求办学内涵和教育质量新的跨越。

在这一时期,秦淮教育抓住了整体提升办学水平的一个重大机遇,即:根据省、市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秦淮教育进入到密集创建的时间窗口上。从南京市规范化学校,到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江苏省实验小学,乃至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创建等等。创建工作给秦淮教育在“十五”期间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秦淮教育也在创建中觅得了机遇。作为衡量区域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创建工作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来投入到教育中,使这个老城区的教育发展获得了政府对教育的资源支持。创建,不仅是一项工作,对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的硬件软件指标,作为鲜明的标杆,规范和带动着教育的系列变化。

以“十五”创建为抓手,秦淮区域教育的实力迅速提升,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1.优化教育布局“十五”期间,我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面实施《秦淮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十五”方案》,确立“建一所、成一所、精一所、上一所”的工作原则和“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盘活内部资产,形成规模办学,提高教育效益”的工作思路。经过大规模的调整,全区教育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2.改造薄弱学校

在布局调整的基础上,以办学条件现代化为突破口,先后投资1亿多元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征地、改建、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的大门、食堂、宿舍、实验楼、教学楼、综合楼、塑胶跑道。全区各类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资料达到市颁规范化标准;坚持实事求是、适度超前的原则,经多方筹措,投入资金添置现代教育装备,大大地改善了全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全区办学条件达到一、二类标准的学校数量大幅度上升。

3.强化教育管理

深化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校规范办学水平。全区各校在教育局的指导下,狠抓管理水平提高。教育局提出质量与管理两大主题,并在整个“十五”期间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要求,极大提高了学校制度管理和依法治校的水平。

4.推进队伍建设

科学配置师资,大力提高师资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一方面行政部门与学校签定学历提高责任状,以加快在读教师学历提高的速度;另一方面,根据组织培养与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名特优教师培养工程。

5.完善教育现代化保障体制

区委区政府切实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把教育现代化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教育发展“三增长一优先”的各项保障政策,教育投入总量逐步提高。

至“十五”末期,全区中小学布局日趋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的局面初步形成。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都实现了提档升级,学校综合实力明显上升,又有一批小学成为省、市级示范学校或实验学校。(二)秦淮教育改革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十五”期间,秦淮教育通过跨越式发展,缩短了与本市教育强区的差距,特别是在硬件均衡上下了大气力,这为“十一五”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赢得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名校的供给量不足,与秦淮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扩大的需求存在差距;全区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同质性问题比较严重,特色学校打造需要加快进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距离进一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尚有差距,名特优教师的总量有待增加;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中,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区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深度和效度有待提高。

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单纯依靠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硬件投入显然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它迫切需要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教学中软实力的自我增长。如果不能从学校内部去推动管理方式、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培养等一系列内力的提升,那么新建好、改造好的学校甚至会出现“漂漂亮亮的薄弱学校”问题。“漂漂亮亮的薄弱学校”,是硬件达到一定条件,软实力却跟不上的学校,提升这类学校的办学水平,或许正是“十五”期间秦淮教育跨越式发展后留给我们的现实命题。

学校软实力,可以理解为学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能力。它是学校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达成高质量学业的能力。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办学特色,学校在区域教育的影响力,学校的声誉及美誉度等。学校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对内的凝聚力,对外的竞争力、影响力。对内的凝聚力,主要同学校精神文化有关;对外的竞争力,主要同学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学校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有关;对外的影响力,主要同学校办学业绩、学校特色、学校品牌有关[1]。

分析学校软实力,发现它同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信息技术装备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质,即学校硬件条件,共同构成了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联系硬件条件和软实力的,是人所执行的制度、习惯、行为,进一步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问题。“十五”发展过后,秦淮的一些学校,要解决的正是如何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内涵的问题。(三)建“教育名区”:“十一五”秦淮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秦淮教育人任重而道远。2006年初,在“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秦淮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名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推进“富民强区”的战略性举措,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这就意味着,在“十五”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教育名区”作为秦淮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现实地摆在秦淮教育人的面前。

1.教育名区建设的意义

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教育名区的目标,是将优先发展教育,整体提升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放在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上来考虑。这是因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对于推动整个秦淮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努力建设教育名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必须依靠人才优势来保障落实,而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这个基础。

其次,努力建设教育名区,是区委、区政府加快富民强区建设,努力实现“两个率先”,打造“人文秦淮”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名区建设不断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全区人民受教育水平,不断优化人的素质,不断丰富人力智力资本,才能为我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我区“人文秦淮”建设。

第三,努力建设教育名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当前,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受好的教育,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把学习和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需求,把接受业余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教育名区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名区建设力图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教育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两个率先”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还有距离,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和教育结构的优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办学整体实力和教育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通过教育名区建设,我们要在南京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促使教育对秦淮现代化建设的学习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显著增强,初步构建起适应南京中心城区区位功能要求、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办学质量效益较高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教育现代化示范区。

3.完成“教育名区”建设的具体指标

什么是教育名区?“名”,是名气,名声。具体到秦淮教育来说,就是要提高秦淮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群众信任和向往,同行尊敬和认同。把秦淮建成“教育名区”是一个庞大的综合工程,由众多的因素构成,需要调动和协调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也需要我们在教育问题的诸多领域投入精力去力争实现。教育名区建设积聚教育“内力”、修炼教育“内功”,但当这种内涵发展积聚到一定的时候,应当出现一些鲜明的指标,来说明发展的质量和程度。我们认为,这样一些方面,是一个“教育名区”重要的、可评估的指标:(1)所有学校优质

教育名区,不是只有几所学校出名、有名,而应当是每一所学校都优质,每一所学校都有鲜明的办学特色,这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迅速进一步缩短区内学校间的办学条件的差距,通过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2)发展水平一流

在衡量教育发展水平上,要特别把握好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深入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如教师的观念、能力、敬业精神及师德资源、学校现有的硬件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教育教学制度等等的潜力,合理配置,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教学效益,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促进学校发展。通过教育名区建设,要使得我区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市城区教育中具有领先的位置。(3)名校名师辈出

名校、名师是区域教育发展中重要的内部驱动力,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呼唤名校、名师的出现。名校的存在,代表着这一区域教育的主张是什么,这一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一区域的教育在某一方面的旗帜和“领头羊”是什么样的,它是普通学校研究和学习的榜样,是名教师发展的温床,名校优秀的办学文化和传统,为名师的诞生不断提供动力。名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一面面旗帜,在名教师的带动下,教师群体就会明确工作与发展的方向,不断提升整个教师队伍水平。名学校和名教师的工作品质,使得区域教育整体充满吸引力。(4)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办学还必须有特色,特色是一所学校在实践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很好地完成学校共性任务的基础上独特的、具有冲击力的影响,是一所学校的第二生命。秦淮建设教育名区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打造办学特色,开创学校发展的新篇章。打造办学特色,还要关注由办学特色走向教育品牌。从内涵上说,品牌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科学探索而锻造成的一种品质,最终显现为区域教育的质量和信誉。二、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名区建设

在教育名区建设的规划和思考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学校文化,文化为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视角

要说清楚文化是什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找到诸多的关于文化的概念定义。研读前人对文化概念的解释,我们或许可以对文化获取这样几方面的认识:

一是,文化的概念很多,但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大家是趋同的,一致的,这个核心就是“人”。文化的主体是人,因此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的研究,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有和谐的、矛盾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观念形态的。那么研究教育的文化,就是要研究在教育活动里的人,研究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中形成的关系。文化就是人化,人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文化既是人所创造的,又反过来决定人、建构人、创造人。因此,在教育领域的文化建设里,最重要的首先应当是人的问题,人的培养、塑造、发展。

二是,从对文化概念的考察中,我们明白了文化究竟包含些什么,可以借此对文化的众多表现形式做一个鸟瞰。尽管,可以说文化包含人类生活的“一切”,然而“一切”这个表述过于笼统。因此,要把这个“一切”进行类别上的区分,更加有利于我们对它的把握。庞朴先生对文化的阐述值得我们借鉴,他指出了可以从三个层面把握文化的内涵——物质、制度、心理(我们所理解他所说的心理,就是精神),还指出了他们的层次——最深层的是心理(精神),浅层面的是物质,居中的是制度和理论体系。

第三,由上一个认识,我们可以给教育中的文化一个概念界定,以明确教育文化的结构组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

在建设教育名区的实践中,“文化”首先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改革与发展的视角。把教育发展放在文化中去考量,在解读教育发展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在文化的话语体系下对教育的重新解构、分析和新的解释。例如:用文化的视角来考虑教育问题,就会将学校的环境、教育资源建设归结为教育文化的物质层面,将教育的规范、体制、机制、制度,归结为教育文化的制度层面,将办学理念、办学追求,归结为教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并且,文化研究的核心是对人的研究,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行为的转变,等等。

可以举例来说明用文化作为透镜审视学校工作的意义。一所信奉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必然在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需要,充满童趣的、与儿童互动的、保障安全的设计和安排就会随处可见;一所以实现教师人生价值为管理追求的学校,就会不断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而不会贬低任何一位教师的作用;一所以倡导合作学习为课堂文化追求的学校,在课堂上就会更多地安排学生小组学习,并为小组学习提供资源和策略的支持。

就像刚才说的这样,学校的工作如此庞杂,而文化为一所学校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推及区域的教育,文化会使得我们在谋划教育发展,分析教育问题,规划工作思路时更加纲举目张,思路更加清晰。

但是,我们认为,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其更加重要的意义是:与文化相伴的教育实践,其本身就能够提供一种力量,并且,从现代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所提供的力量是核心的动力。(二)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质是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力

1.文化的力量

广义的社会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之中,它的发展和延续更与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习俗、信仰和观念密切相关。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以及精神创造物,更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传播和绵延的动力。从语言萌芽到部落初建,从土地之制到礼乐之兴,从刀耕火种到信息革命,人类告别蒙昧落后走向开化文明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地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2]。

每一个地方的文化,都影响着这一个地方的人的行为方式乃至行为效果。塞缪尔•亨廷顿在考察韩国和加纳的社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后发现:60年代,韩国和非洲的加纳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几乎完全相同,但过了30年之后,也就是在90年代初,韩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14大经济体,其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而加纳在30年时间里一直是原地踏步,依然是贫穷和落后。亨廷顿经过比较之后作出的结论是,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简而言之,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

有人说,中国的崛起归根结底不单单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现象,不只表明国力在增强,而且更意味着文化在复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华文化被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系统,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对当下社会建设的各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何为中华文化的力量?胡锦涛同志精辟阐述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往往沉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他说:“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由此可见,植根于悠久历史中的中华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绝不是可有可无或仅供瞻仰的历史遗产,而是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在企业界有一种观点,企业发展一年靠领导,五年靠战略,十年靠文化。这种观点不无道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软实力”,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只会适用于一段时期,它会随着企业机制、体制和运营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核心管理者更替而随之变革,而企业文化却是企业发展自然积淀形成的意识层面的精神产物,是企业矢志不渝地继承和弘扬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永恒不变的管理哲学。

教育与文化更是密不可分,王邦虎先生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两者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活动,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与文化是同源共生、共生共进的互动关系。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教育作为文化的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其体现深刻的文化性格和意义。因此,教育与文化是在互动中发展的。在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深刻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教育的理念,培养人的规格,教育的资源和技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具有不同文化倾向的人,决定着教育实施的方向、内容和质量。正如叶澜女士所说,“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校长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学校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

2.文化推动教育进步

文化是有力量的,但是它的表现形式不是风扫残云、摧枯拉朽的刚力,而是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柔力。

因此,文化在推动教育进步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它影响着区域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品质,特别对教育者体现出六种力,即: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3]。这六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即文化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纽带功能和辐射功能。

正因为对于教育发展的独特功能,“文化”正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过去,一些学校可能借助历史惯性、政策倾斜、地域优势来谋求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后校际的竞争将主要是文化的较量。在全区教育规模基本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就位,学校管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育建设和发展的重心,必然将转移到以学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发展上来。

3.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力是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质

从我们对教育名区内涵的解读和指标的确定来看,秦淮教育的发展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均衡走向内涵发展的均衡,这样一种深度的教育发展不再停留在普及义务教育、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信息化技术装备等一般要求上。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性质、核心问题、理念、对策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聚焦到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问题上。

我们可以概略地将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归纳为:要更加“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当然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教育要更加“讲求品质”,在有学上的基础上,上好学;教育要更加“追求优化”,在方法、手段和路径上更加适合人的发展需要;教育要更加“体现特色”,为每一个人提供充分的、适性的机会,等等。

如何能够实现秦淮教育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提供高位均衡的教育供给,使得秦淮百姓感受到身处教育名区之实,之好?这就需要教育人去追求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学校内部组织制度和文化的更新,课堂教学的潜能挖掘,学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探新,实现校长、教师在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育行为乃至整个生存方式的更新,最终促进师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完成学校从整体面貌、内在基质和实践形态的转型性变革。

什么力量可以推动教育发展由外向内地深度发展?当然是文化的力量。“所有学校优质,发展水平一流,名校名师辈出,办学特色鲜明”,仅仅是实现教育名区建设的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引领我们去逐一实现目标,完成指标的,是对区域教育文化力的研究和集聚。

一个区域内的教育有没有一种共同文化的形态乃至特色?

瑞典教育家胡森说,教育作为一个实践领域,其真正的本质在于地方性和民族性。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养成这个地方的人的不同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那么不同地方的人所实施的教育怎么会又怎么能完全相同呢?

所有的地方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从秦淮教育所植根的土壤来看,灵动的秦淮河水,古老庄严的贡院,总能给人无尽的期待和美好的遐想,秦淮教育正是植根在秦淮文化这片沃土上。秦淮文化内涵丰富:她是古都金陵的母体文化,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她是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秦汉六朝至民国、解放后,历史的风雨在这里写下一个个重要的篇章;她是历代文人墨客和劳动人民共同凝聚的雅俗共赏的社会文化,翰墨篇章与民间艺术辉映出独具特色的秦淮风味。秦淮文化古朴丰厚,兼容并包,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乐舞、水利、建筑、织锦、科举、民间工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都可以在秦淮文化中找到,她是中华文化独具个性的优秀代表,是秦淮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依据。只要善于在自己所处的地方寻找和发现,就能不断地觅得鲜活的精神层面、物化层面、规范层面的文化资源,并将其纳入到教育的视野中去开发和利用。

从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的时代,人们期望在新价值体系指导下创造新的文化。秦淮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生硬僵化的,学校从来就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地方,秦淮文化必然会,并已经在我们的实践中得到新的理解,增加新的内容。在秦淮区委区政府建设“人文秦淮”的总战略的指引下,教育对秦淮文化的“反哺”进一步转化为推动秦淮发展的巨大动力。具体说来,一是借喻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核心价值,培育新一代秦淮人的文化品格,塑就新的文化形象,提升秦淮的核心发展力;二是着眼秦淮发展的全局,主动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以秦淮教育的核心发展力推动秦淮的整体发展;三是通过优秀的学校文化积极引导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努力形成文化合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方文化。

秦淮河水滋养了一代代的秦淮人,给了秦淮人一片教育的土壤,一个文化的根。秦淮教育在对秦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展现其独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成就,发挥着其文化功能。这一切,形成了独特的秦淮教育文化。脱离了秦淮文化的秦淮教育是不存在的,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然而,当下的教育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因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人的发展意义的偏颇解释,对应试的片面追求,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的人对其丰富的并且不断生长着的文化实践背景不够重视,日益地自我封闭、日益地脱离生活、日益地与生动的区域文化及人的心灵相疏离,从而导致我们的受教育者对自己生活其中的自然越来越疏远,与哺育自己的区域文化越来越陌生,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的现象。这些现象,减弱了秦淮教育文化对教育者的精神引领,遮蔽了秦淮教育文化对学习之本真的价值导向,更抛却了本该成为教育内容一部分的传统文化的传承。

提升秦淮教育的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一个必然的选择就是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力,唤回人们对于秦淮教育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珍视、坚守,让秦淮的教育文化去浸润秦淮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孩子。因此,我们说,提升秦淮区域教育文化力,就是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质所在、关键所在。(三)区域推进文化建设的主体工作是建设每一所学校的文化

秦淮教育将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名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旨在推进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高位均衡发展”。我们理解的“高位均衡发展”,是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让老百姓满意的学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提出: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袁部长指出: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以县域内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理解,只要秦淮区域内还存在着一所薄弱学校,“高位均衡发展”这个目标就不能视为完成,教育名区建设终有缺憾。

区域推进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具有秦淮特色的具有较高品质的教育文化。教育的独特性告诉我们,一个区域的教育品质不是由这个区域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品质决定的,也不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某几所学校决定的,而是依赖于这个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的品质的积聚。

所以,区域推进文化建设,它的推动者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它的引领者可以是某几所学校,但其主体工作一定要落实在每一所学校,唯有每一所学校形成具有一定品质的学校文化,才能最终凝聚成区域的教育文化。区域推进教育文化发展,就是要提升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品质,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四)区域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形成每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美丽,不代表每一所学校都一样。从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的多元供给和文化的自身需要来看,理想的学校都应当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首先,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在实现均衡中追求高质量需要关注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注重内涵发展中,基础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为此义务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必须转向内涵发展,通过办出特色实现高水平均衡。办出特色、内涵发展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均衡的有效途径与应有之意,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工作的核心任务。

其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必然是多元的教育、适性的教育。每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就是每一所学校的教育特色、办学特色。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家长和孩子的需要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现象。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决定了各所学校的办学“各美其美”,一个区域内唯有存在着具有不同需要的教育供给,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家长和学生个性化选择的空间。

第三,文化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从社会文化来看,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要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也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形成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从学校文化来看,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人员结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联系,这使得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文化吸纳的趋向和能力。同时,在一些具体的文化因素中,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规章制度、交际交往习惯、校风、学风、教风、领导作风,诸多的不同造就了学校文化的不同。而我们的工作重心,就应当是在这些诸多的不同中发掘其先进的、独特的、富有价值的文化特色。

第四,特色是学校良性竞争的关键因素。所谓学校特色,从显性看,是学校工作某些方面特优于其他方面(即特性明显且相对稳定并成效突出),也特优于其他某些学校的一种办学业绩。从隐性看,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一种办学风格和文化传统。古今中外成功的学校,无不拥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无不以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特色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那么,秦淮文化统领下的每一所学校在保持其共性的前提下,有没有可能从具有浓郁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秦淮文化中去寻找学校特色发展的生长点,实现其学校文化的特色发展呢?秦淮文化的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前面提到,在秦淮文化中,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乐舞、水利、建筑、织锦、科举、民间工艺等等众多的文化因素,凤凰台、考棚、夫子庙、中华门等众多的文化场所,就给了不同学校充分的选择空间,从而实现每所学校在秦淮文化的统领下,和而不同,各具个性。三、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思路

作为秦淮教育“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性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始终被放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最为关注的工作之中,在教育规划、学校改造、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采取多种策略来予以推进。

1.区域性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1)行政推动,科研领路

我们以课题研究和行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扎扎实实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了“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局长亲自参与,分管局长主要负责,有关科室、教科所和实验学校的校长作为组员,形成全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联合体。以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申报了《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这一省级规划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主持研究,聘请多位省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带着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基层校长,从现状调查做起,学习探索理论、摸索实践方式、推进建设项目、总结建设经验。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召开联席会议,或就研究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分享,或就文化建设中的专题进行深度研讨,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每次会议亲自参加并主持,各实验学校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带着成果和困惑来分享,带着研究方向去开展新的工作。在“问题研讨——实践研究——成果分享——新的问题研讨”之间进行循环,逐步提升研究和实践品质。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更是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到教育系统每个年度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考评中,指导和推动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2)整体规划,自主探索

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和导向,要求以秦淮文化为出发点,扎根于秦淮文化,充分利用秦淮文化资源,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总体把握秦淮文化进校园的理念和要求,密切结合校情,自主选择和开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学校精神建构、校园环境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形成秦淮文化引领下,各所学校的文化特色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格局。(3)多方参与,积极互动

在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研究人员结构开放,研究过程互动的特点。所谓研究人员的结构开放,就是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将不同类型的研究人员引入进来,从校长,到分管校长,到大队辅导员,再到普通教师,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和领域的扩充,不同层面的学校人员参与进来,使得研究始终贴近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前线、最实际的层次。过程互动,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不同学校间的问题共享、进度共享、经验共享和成果共享。针对某一所学校的讨论,常常是所有成员都积极投入辩论、出主意、想办法。这使得研究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4)典型引路、经验辐射

在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之初,我们主要带领五所学校先行研究,摸索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然后将五所学校的做法予以总结、提升,再在全区以经验介绍、现场会等形式予以推广,逐渐把一些好的经验推广到所有学校去实施。包括一些硬件建设工程,如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景致在学校中的运用,一所学校实行取得较好的效果后,再在另一所具有类似风格的学校中推广等等。(5)调研推进、评估提升

我们的研究还采用过程调研和阶段评估等形式,推进研究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实验的前期调研旨在摸清实验学校基础状态,明确研究的方向。而阶段评估、督导旨在帮助学校清晰和深化对自身学校文化资源优势和亮点的认识,全面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评估和督导,即是对学校工作的评价,更是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助推加力。

2.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

从秦淮区域全局上考虑,各校在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总体把握秦淮文化进校园的理念和要求的基础上,要密切结合校情,自主选择和开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学校精神建构、校园环境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形成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文化建设格局。(1)凝聚核心价值,提炼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成熟和内涵的写照,作为学校文化中的上位层面,它引领着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学校精神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它要适应区域社会生活的要求,才能具有永续的生命力。我们要求全区各校在提炼学校精神的过程中,要植根于秦淮的历史传统,从秦淮文化中寻找学校精神的根源,大力弘扬秦淮人朴实、积极、昂扬的传统思想和时代精神。

我区小西湖小学为例,在思考、论证和确立学校精神的过程中,发现学校前身为普育堂,创建于清雍正年间,作为慈善机构,普育堂以救济老民(妇)、残废、育婴等为责。小西湖小学十分珍视这一段历史,传承了教育从公益出发的理念,提出普育精神,其核心是“有教无类”——任何家庭背景下的学生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它主张教育体现“公益、公平、公民”。学校以“普育精神”为核心,全面阐发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

凤游寺小学地处古凤凰台遗址上,他们从众多题咏凤凰台的诗歌中发现了诗人们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共同精神,提炼出“翔翥世纪苍穹,更展中华雄风”的“凤飞”精神。

此外,武定新村小学从流光溢彩的秦淮花灯艺术中提炼出追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