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2:32:31

点击下载

作者:李清玉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试读:

前言

林徽因,一个美与智慧完美融合的女子。她智慧,美丽,自信,诗情,画意,是男人心中的女神,是女人心中的楷模。林徽因之美,美在倾城容颜,美在蕙质兰心,美在将感情处理得恰到好处,热忱中不乏冷静,感性中不失理性,冰雪聪慧。

婚前,梁思成半分柔情半分迟疑地询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的回答可谓是妙哉,“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如果梁思成的问题略带刁钻,让人无法招架,那么林徽因的回答却能温柔到人的心坎里。为何才俊众多,佳人之心独有所倾?或许真正懂他们二人的人才能诠释得清楚。

林徽因,爱得理性,让徐志摩魂牵梦萦地牵挂一生。当她得知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便马上停止交往,不辞而别,绝不让爱情残喘、暧昧。纵然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徐志摩也因此苦恋了她一生,将其视为此生的灵魂伴侣,可谓惊鸿一瞥,生死白头。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这是何等地情深。一个人要倾尽多少,才能换来如此的信任与宠爱。

爱,有轰轰烈烈,有卿卿我我,有痴痴傻傻,有迷迷糊糊。爱固然美好,可无论哪一种爱,都离不开珍惜、爱护、尊重、付出。红尘相遇,彼此向暖。爱一个人,便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爱得慎重,却恒久。

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徽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温暖如阳,明媚光艳,是暖到心的呢喃,情到深处的痴语,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感情是纯真,是痴爱,是呵护,是苦守。想必,有这样一个人可以为你默默相守一生,是几世修来的情缘,是几生修来的福分,得一此心人,夫又何求?

她有惊世的才,倾城的貌,又集高贵、美丽、睿智、才情于一身。她让梁思成一见倾情,相守一生;让徐志摩神魂颠倒,追求一生;让金岳霖终身未娶,钟爱一生。她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一个世人怜爱的女子,当她告别红尘,谢绝芳华,香消玉殒,有人说,世上不会也再不会有一个林徽因。是谓万古人间最美四月天。

于缱绻红尘寻得金玉良缘,姻缘石上要多少年。素手问青莲,执手相望泪眼,情缘是深还是浅?爱本无累,相知是悟。第一卷意相逢.情痴

人生最美好的相逢,就是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缘来,相爱,此别,经年。第一节  倾城

江南美,所以孕育了众多美女。

杭州,这个千年古城,不仅沿袭着美丽和繁华,也孕育着文化和情怀,积聚着故事。

林徽因很幸运,出生在这个灵动之城,出生在这个承载着故事的地方。她宛若一个仙子在世间行走,留下一幕幕传奇。江南如梦,林徽因就是这个梦里的公主。

6月的杭州美不胜收,在这个莲开的季节,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她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笑和惊喜,美丽的容颜让祖父母非常喜欢,看着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祖父对她寄予厚望,所以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徽音”。后来因为和一个男性作者同名,所以自己改名叫“徽因”。

名字会影响人的一生,徽因这个名字很美,透着温婉与轻盈。就是这个名字,让她与三个男人纠缠在一起,让他们魂牵梦萦。徽因二字中“徽”为名,本义为美好的意思,就是用美来诠释她的一生,用诗意和美好来完成降落人间的使命。

她是幸运的,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林家祖籍福建,福建闽侯林氏是望族,但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这一支已经式微沦为布衣,他本人出身寒微。他年轻时做过富户人家的教书先生,已没有了养尊处优的公子生活。祖母是一个既高贵典雅又雍容美丽的女子,徽因的眼睛长得像祖父,脸蛋像祖母,继承了他们的优点。祖父母非常喜欢徽因,也许就是因为有他们良好的基因和儒雅的血统,所以徽因才拥有傲人的情和美丽的貌,才注定成为那个年代与众不同的女子,成为倾国倾城的才女。

她从小对美的感悟就与别人不同,她6岁时出了天花,那个时候天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水珠”,林徽因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她在屋里静静地看着外面的行人,不知道这是一种病,只感觉是一种很美的事物,有人问她出“水珠”了吗?她就会感觉很幸福,因为她觉得自己和美丽的词汇连接在一起。这样对美的感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与众不同了。

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吏,他的诗作和书法在其所属的文化圈子里很吃香。林长民生在杭州,21岁时通过了生员的考试,进入杭州语文学校攻读英文和日文。家里为他娶了一房妻子,当妻子去世时,他就纳了第二个妻子为其生儿子和继承者。这就是林徽因的妈妈,她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可是儿子在襁褓中、第二个女儿在孩提时期相继夭折。1904年出生的林徽因是夫妻俩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林家是个大家族,对于林孝恂而言,可谓儿孙满堂。幼年的林徽因和一群表姊妹住在祖父的大院里,她喜欢和表姐妹们在一起读书玩耍,她的启蒙教育任务落在同住一起的大姑母身上。大姑母是一个有内涵的女人,学习过很多知识,出嫁后依然常年住在娘家。几个女孩在一起,有的时候好得像一个人,有的时候又闹得不可开交,大姑母总是任由她们打闹。林徽因异母弟林暄曾回忆:“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严格的教育。大姑母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大姑母经常夸奖徽因聪明灵秀,一起读书的几个姐妹中,她年龄最小、最贪玩,上课时也不注意听讲,可是她却总是背书最好的,清晰流畅。

也许这就是因果,冥冥中自有暗示,所以让林徽因出生在杭州,让她像白莲一样成长,卓然于世。还是孩子的徽因已经展现出她的与众不同,她透出灵气和聪慧,仿佛是降落人间的精灵,只为了完成她到人间的使命。

与祖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里,徽因非常懂事,因为在那个大家庭里,祖父母需要打理的事情很多,没有太多的溺爱。孩子们要想获得更多的爱,就要证明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做出很大的努力。

有了博学的祖父母的遗传和温柔姑妈的栽培,还有文化绅士父亲作为榜样,在徽因很小的时候就可以从她身上读到书香人家女子的清秀与内涵,尤其是姑妈的知书达理和温婉教导,为徽因日后成为一代才女做了良好的铺垫。她喜欢姑妈的赞美,所以也非常勤奋。离开父母生活的孩子,总会表现得很要强,不希望别人看到她内心的软弱,每当寂寞的夜晚袭来,他们也会感觉孤单。为了得到更多的爱,她总是让自己表现得更出众。

8岁的时候,父亲举家迁到了上海,徽因也得以在父母身边团聚。这本是徽因所期待的,可是她却没有寻到想要的快乐。虽然和父母相伴是她的梦想,可是家里不快乐的氛围却总在持续,让她超乎年龄地懂事,成为一个天才早熟少女。

谁人不曾年少,又有谁人不怀念美好时光。林徽因的生活里并非都是阳光,她的家庭也有让她早熟的因素和阴影。父亲娶了二娘之后,徽因的生活少了许多光彩。二娘生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二娘很快赢得了林长民的心。父亲和二娘住在宽敞的前院,那里到处都是孩子的欢笑声。徽因却和母亲住在后边的一个小院子里,那里只有母亲黯然神伤的眼泪和数落不完的唠叨。

少女的心思,就像海棠花的心事,绵绵软软,却又有无限的韵味。那个时候她懂得,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她知道,父亲不喜欢母亲。也许母亲是爱父亲的,可是单方面的爱只能是徒劳,在个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比爱情更大的灾难,时光一莞尔,就已经是物是人非。母亲的失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剩下的都是期盼,即使是眼已望穿,还会一直守望,执着着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的等待。

曾经,林徽因的母亲也是林长民欣赏的类型,否则这个貌不出众、没有文化的女子如何能走进林家。徽因母亲觉得她果敢、率直,比起那些娇羞的女子更有一番韵味。可是结婚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也许是打动他的东西太少,最后那一点好感也在思想无法达到默契后消失殆尽。

成长的过程总会经历挫折,在家庭的痛与愁的边缘,林徽因学会了爱和独立。即使父亲爱二娘,但他也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像徽因这么聪明懂事的女儿,不用他操心,总是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可是他不知道,这个内心迅速成长的女孩,心里永远有一份解释不通的痛,直至影响她的一生,影响她的选择。早熟的林徽因并不压抑自己的性格,相反,她努力地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家里把她送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重视教育的林家也把三位表姐妹都送进了培华女中。四姐妹个个亭亭玉立,美丽端庄,星期天上街常有轻薄男子尾随而来,于是不得不叫来身材高大的表兄弟充当保镖。培华女中是所教会办的贵族学校,教风严谨而得法,原本聪慧的林徽因受到良好教育,日后出色的英语就是来自于这里。她在女中里是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到不了的明天,忘不掉的记忆。伴随着每年的莲开莲落,在书香、墨香的陪伴下,林徽因渐渐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

长到12岁的时候,林徽因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了,顾盼生辉,明眸皓齿,虽然身体较为瘦弱,但五官长得非常好,配上她独有的气质,骨子里带着诗般的浓郁和典雅,所以常常惊艳四座。年少,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都很容易动情,为了花草树叶而欢喜或者忧伤,为了一场夜雨或莫名其妙地忧伤、惆怅。

一个多情的人,一颗敏感的心,在那个花一样的人生季节,怎能不绚烂多彩呢?林徽因的一切都被封存在四月天,燕子是她的邻居,白莲是她的知己,她在这本属于自己的美丽书里留下了艳丽色彩。在那个纷繁错乱的年代,林徽因依旧保持了她的阳光明媚,积极向上,直至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魅力十足的女人。

虽然她还没有长到可以风华绝代的年龄,可是江南小才女的灵秀已经凸显出来。有些人的美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的美是经过后天锤炼的,林徽因属于前者,不管时间如何变迁,她似乎永远清新如初。

有时候会觉得林徽因就是一个挥舞着魔棒的女人,宛若一个仙女,在自己的世界挥舞出奇迹,她离去后,那些美丽只能留在那个如诗的城市。第二节  荒原

有人说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可见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气质的培养有多重要,林徽因就是在这样一个深具文化气息的家族里成长的女孩,气质自然不同,所以才成为民国才女中的佼佼者。

林徽因的父亲似乎格外疼爱这个孩子,因为她懂事、聪明,便把她当作自己的知己、忘年交。徽因也不负众望,小小年纪就可以为父亲分忧,一双聪慧的眼睛透着超乎她那个年龄段的光,仿佛要看透世间的一切。

徽因对家庭的回忆仅限于父亲,那是第一个宠爱她的男人。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是文化圈里的名人,很多人都喜欢他,徐志摩也是崇拜林长民的粉丝之一。林长民在司法总长任上与梁启超同僚,梁启超任财政总长。他们的关系非常好,非常默契,意气相投,携手鼎力推动宪政运动,是政坛“研究系”的两顶梁柱。

或许上苍为了平衡,既然给了林徽因一个十分优秀的父亲,那么为她安排的母亲只能是再平凡不过的女性了。林徽因生母何雪媛的头脑像她一双裹得紧紧的小脚一样,守旧还有点畸形,不懂女红,脾气暴躁。徽因的妈妈是妾,所以在那个年代徽因就是庶出,徽因妈妈生了三个孩子死了两个,徽因是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宿命给我们的结局,只是叫我们摊开手心,但是里面是空洞的。生活的富足不能代替精神生活的满足,徽因过得并不快乐,因为父亲又娶了别的女人,母亲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女人,所以徽因一直活在父亲对母亲的不满,母亲对父亲的抱怨中。那仿佛是一种常态,也是徽因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

家庭环境的复杂,让她比其他孩子多了一份成熟的心思。母亲和二娘之间的矛盾,也让她的童年多了几分晦暗。她知道母亲对父亲的依赖源于自己无法独立,所以她懂得独立的可贵,也知道自己将来应该怎样做。

林徽因的挚友费慰梅曾回忆:“她的早熟使家中的亲戚把她当成一个成人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早熟”二字剥夺了徽因童年的美好。在某个未知的时刻,生命已经变成一种无法完成的救赎。在记忆里搜索着笑容,却只是一个人的荒原,一个人孤独地行走。

梁从诫回忆母亲时曾经说过:“她爱父亲,却恨他对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那个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过她。可能是由于这一切,她后来的一生中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却不断地在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幸运的是这并没有影响林徽因人格的形成,她依旧是那个活泼可爱、开朗乐观的少女,把一切不快与阴影都埋藏在心灵深处。可是这种家庭环境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徽因对未来、对婚姻、对爱情的选择。

父亲时常在外,常留林徽因在祖父身边,她就像一个通信员,用她稚嫩的笔触为家人传递着信息。她6岁开始代笔为祖父给父亲写家信,俨然一个小大人。

内心成熟的孩子,常会表现得与众不同。12岁的徽因随全家从上海迁到北京,北京——这个与上海不同的城市文化底蕴很深,霸气的皇城让徽因感觉到了与江南两种不同的文化。

此时的徽因是一个聪明、有主见、能帮助料理家务的孩子。她看上去非常清瘦,所以亭亭玉立,柔美纤细。她非常懂事,能够帮着父亲照顾弟妹,林家人都说,徽因是父亲最喜爱的孩子。

徽因的进步让父亲林长民很欣慰,这时候的林长民正处于政治低谷期,被派到日本考察,一直想要女儿增长见识的他本想把徽因带在身边,可是未能达成心愿,这让林长民非常遗憾。他曾经在给林徽因的信中写道:“每到游览胜地,悔未携汝来观,每到宴会又幸汝未来同受困也。”不管相隔多远,父亲对女儿的溺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希望宠爱着女儿,希望她有见识。

1920年,林长民又要去欧洲,这次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终于可以带着心爱的女儿去周游世界,增长她的学识。这是一次远行,是一次让林徽因终生难忘的经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确实如此,这是一段让人称奇的经历:她从此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也让她成为和其他民国才女不同的女子,成为才女之首。

当父女二人踏上法国游船时,林徽因非常兴奋,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远行,可以去见识世界,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这也是她第一次坐船,一望无际的大海让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开阔的不只是环境,还有眼光,仿若过去的自己像一只井底之蛙。

那些烦琐的事情都变淡了,消失在海天相接处。他们周游了欧洲,去了很多地方,林长民带徽因见了很多名人,作为随行的唯一女性,徽因表现得落落大方,像个女主人,虽然她还只有十几岁。林徽因特有的优雅气质,骨子里透着东方的诗韵和典雅,也让很多西方人记住了这个小女孩。

林长民用的是一种开明的教育方法,让女儿受益无穷。林长民带着徽因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让徽因学到了很多。林长民还带着女儿参观了很多文化古迹,甚至是林徽因根本不感兴趣的工厂和报馆,每一处参观都给她不一样的感觉。

徽因跟着父亲游历欧洲大陆,先后到过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城市,每一个城市都那么美,看过巴黎的浪漫风情,瞻仰过威严的罗马帝国,还有属于欧洲特色的古堡与建筑,这一次远行让徽因告别了青涩的少女时代,新的世界,新的人物,让她深深眷恋,让她过目不忘,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画,散发着高贵而迷人的气息,吸引着这个美丽的姑娘。

这个爱学习的小姑娘领略了各地的风情、增加了阅历,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与同时代的女孩子比,徽因的起点比较高,是其他女孩无法比拟的。

徽因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那样庞大,她被异国的风情彻底征服了,原以为江南已经很美,到过欧洲才发现,原来江南只是一种淡雅风情,她似乎爱上了建筑,体会到了建筑的震撼力量,也许她日后的事业选择和父亲带她到欧洲的这次游历有很大的关系。

漂洋过海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很多年轻而又有才华的人都被家里送到外国去汲取营养,徽因也适应了潮流,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上航行时,徽因清楚,和整个空间比,自己就宛若那一朵朵浪花,但浪花也有浪花的精彩,也要做到与众不同。

林长民喜欢在家里宴请客人,因为夫人不在身边,小小年纪的徽因就充当了主妇角色,这也是她交际的开始。小徽因大家闺秀的举止和气质让林长民的朋友印象深刻,也让很多林长民的朋友们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在徽因的世界里,她没想过要风要雨,只想在自己素淡的世界里做梦,浪漫地生活。

在伦敦一年的时光里,林徽因最重要的功课是社交,在慢慢地累积中,她不再是端茶倒水的女仆,而是像个女主人一样优雅地端着下午茶穿梭在客厅,落落大方地和客人攀谈。

林长民很忙,所以很多时候,徽因都是自己一个人度过,守着壁炉,静谧地喝着咖啡,看着纯英文的书籍。很多名家的著作徽因都是在那时候阅读的,小说、戏剧,她都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这个美丽寂寞的少女,守着伦敦的雨雾,期待着一个美丽的约会,希望在这座城市可以有人陪她在烤面包的香味中喝咖啡,可以和她畅所欲言品诗品文学,她期待着、寻觅着,希望可以有人在伦敦的烟雾中与她共筑一帘幽梦。

有缘的人总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如果童话可以出现,徽因愿意做一次公主。第三节  沉沦

伦敦,本来没有那么美,因为有了徐志摩,有了这段爱的佳话,连雾都美了起来。

他们的爱是缘分,也是命中注定,就像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前世欠下的情债,所以此生来还,只不过这次来还债的是徐志摩。

他们的相逢也许是千年前种下的蛊,让人深深沉醉,并且沉醉到生命枯竭。每次想到林徽因,我们就总不自觉地想起她的美。她是从徐志摩诗歌中走出来的女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她就摆脱不掉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素材和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现实而梦幻的女子,一个让诗人关心了一辈子的女子。

林徽因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孩,在英国居住的两年,她非常寂寞。那时她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远在天涯异乡,父亲很忙,她只有自己孤单地打发从早到晚的时光。

她这样回忆那时的情景:“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独自坐着,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出现在徽因孤寂的生活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徐志摩和林徽因第一次见面是偶然的,就像偶尔交汇的两片云。他本是一个洒脱的人,可是这次的相遇,他没有做到那么洒脱,他忘不掉她,一辈子都没有忘掉。

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而她,就是林徽因,是他一辈子的灵魂伴侣。

那是一个让他们都终生难忘的日子,1920年的11月16日,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都是雾蒙蒙的天气。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的江苏籍学生陈通伯,把一个高高瘦瘦飘然长衫青年,带到了他们父女的公寓,他就是徐志摩。就这样,他认识了林徽因父女。他一直非常崇拜林长民,喜欢他的演讲和学识,所以托人介绍,进入了林家公寓。

那天,徐志摩也见到了让很多青年男子倾慕的林徽因,这一年她16岁,是一个风姿绰约的纯情少女。徐志摩比林徽因年长八岁,是一个男人最美好的年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很多红颜佳丽为他动心。

徐志摩是一个有魔力的男人,很有感染力,就连林徽因的父亲也非常喜欢他,林长民和徐志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谈得非常开心,相通的话题也非常多,林长民经常在徐志摩面前谈起他的“徽徽”,这是徽因的乳名。

林长民经常骄傲地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也喜欢这个男子,她知道他的故事和才华,满眼都是崇拜,喜欢看他笑,喜欢看他评论,甚至喜欢看他沉默,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的心。

志摩从此成了他家的常客,徽因喜欢在他们长谈的时候为他们做点小点心,徽因发现志摩的眼光里有一种异样的深情,她喜欢他的眼神和谈吐。每一次他们交谈的时候,徽因总是坐在一角静静地听着。她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个男人会走入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即使那时候还不知道爱为何物,但她已经被他带到了绝美的文学殿堂。

徽因是一个有内涵的女孩,她喜欢这种崇拜,喜欢他的美丽诗句。徐志摩发现她读过很多书,并且都是外国的原著。他喜欢看她坐在壁炉前,那画面像一幅画,永远定格在他的心上。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太深,以至于多年以后,林徽因成为诗人、作家,她的灵感和风格都沿袭于徐志摩。

志摩也经常被这个女孩吸引,她外表看上去清美秀丽,像一个女学生,其实却是一个非常聪慧懂事的姑娘,远远看去,像一株白莲。开始时,志摩把她当成妹妹,心疼她宠爱她,可是当林长民有一次开玩笑说:“看我家林徽因和徐志摩是不是一对?”林长民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将徐志摩心中积压的情感瞬间点燃,他已经把林徽因当成了美的化身,成为他一辈子可以用生命去追求的女人。

徽因不只见过志摩一个年轻人,很多青年才俊都喜欢拜访林长民,可是真正让徽因印象深刻的,唯有徐志摩,也许这就是缘分和爱情。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有很多种说法,但我宁愿相信爱情,因为在那段寂寞时光里,徽因曾经把志摩当成她的全部,即使不是爱情,也是一种依赖之情。她没有想到,这位“叔叔”,会开启她的情感历程。

徐志摩是家中的独苗,父亲很多事都由着他,母亲也对他非常溺爱。这个家庭的每一份爱,都给徐志摩带来了很大影响,让他性情温和,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朋友。在快乐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忧患意识少,所以他比同龄人显得更天真些。徐志摩有着深入骨髓的天真,所以他和林徽因的故事也就没有什么想不通,虽然他那时表面上比林徽因年长八岁,但骨子里并不比徽因成熟,所以他可以任性,可以为了梦中的女孩疯狂。

进入林家公寓的徐志摩并不快乐,他有着求学的不得意,也有家庭的不自由。早在读中学的时候,家里就为了他定了一门亲事。虽然徐志摩对于这种爱恋非常不满意,但是他的家庭却非常满意这个新娘子,因为她有着显赫的家世和美丽的外表。

很多人都记着纳兰容若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之初,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美丽的开始也让人充满憧憬,可一旦面对现实问题,一切又都变了,变得面目全非。

林徽因的出现仿佛是徐志摩的转折点,她正好出现在他最彷徨无奈的时候,她就像一盏灯火点亮了徐志摩的世界。

徐志摩开始时只是把林长民当作知己,可是徽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却总是吸引着他的目光。徽因这样的女子太聪明,总是能随时展现一身的魅力,让欣赏的人将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优雅、大方。她不仅愉悦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他爱上了她,没有任何理由。他喜欢和她在一起,他爱她的纯真美丽,爱她的才情,爱她那紧紧深锁的双眉,爱她那动听的声音,诗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她激发了他所有的诗性,虽然他也知道自己早已经没有了爱人的权利,可还是希望能和她在一起。“也许,从现在开始,爱、自由、美将会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这是他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男人和女人,如果每天都有共同的话题,他们的心就会越来越近,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感觉更像是师生恋,爱情从量变到质变。

除了林徽因,没有人知道徐志摩的心,他是那么热烈地燃烧着,像个孩子一样天真。在他们相识的最初,她只是把他当作“大朋友”,当成她的“徐叔叔”,可是,当这位比自己年长而且已婚的男子向她赤裸裸地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林徽因知道她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知道了爱情的杀伤力,她无所适从,因为他是有家庭的人。此时的徐志摩已经失去了爱的权利,因为他已婚,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徐志摩是一个崇尚爱和自由的人,对于家里为他娶进来的妻子,他从来没有一丝柔情,即使张幼仪也是一个大家闺秀,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他也不愿意看一眼。多情的人也最无情,他可以在任何人面前展现他多情才子的一面,就是不愿意为张幼仪露出一点笑容,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甚至不愿意承担他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

这个24岁的男人填满了徽因孤寂的心,她的少女情怀充满了对他的信赖和爱慕。诗人被迷惑了,写下了一首首情诗,他爱上了像精灵一样可爱的林徽因,当她用她那天真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他彻底沉沦了,“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这朵白莲已经深深地种植在他心里,他愿意为她永远停留。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时候,徐志摩都不想正视她,即使张幼仪落落大方、美丽娴静,可这一切都与徐志摩无缘,他见到林徽因却仿佛被电到一样,认定她是他命中的红颜,愿意为她万劫不复,即使牺牲一切,只要和她的那一段缘分。

可是面对他赤裸裸的爱和表白,她害怕了,她怕伤害他的妻子,害怕这无法预知的未来,更怕自己一生都会活在痛苦中,所以她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只做他一辈子的灵魂知己,选择了离开伦敦。

当他知道她要离开伦敦的时候,他悲伤了,她竟然没有和他告别就走了。她离开的那天,他哭了,伦敦之恋随着汽笛声被徽因深深地埋藏在心灵深处,带给徐志摩的却是永久的痛。第四节  诀别

林徽因和林长民不辞而别,留下了徐志摩一人在雾都伦敦,苦苦去化解所有的相思之情。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故事没有因为伦敦的分离而结束。

仓央嘉措说,唯有不见,才不会相恋;唯有不识,才不会相思。他们的相恋就像是一种另类缘分,纠缠不清。很多人说分手了还是朋友,这需要很好的控制力,也需要两个人都是这样想。作为一个感性的男人,徐志摩做不到压抑自己的情感,他是一个必须要表达自己情感的人。

徐志摩回国后,他们在新月社重逢。经过一年多的相处,他的爱情之火又被重新点燃,这时候的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相恋,所以只是徐志摩的单相思又被点燃。

现在的徽因已经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的女友,他只能相守以礼,想尽办法争取和徽因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机会终于来了,泰戈尔到中国访问,由徐志摩全权接待。他们都喜欢泰戈尔这个文学泰斗。

借着这次接待,他成功地捆绑住了林徽因,他们又有了接触,一起设计接待泰戈尔的每个细节。他们又找到了昔日英伦的美好时光,徐志摩感觉幸福来到了。他带着新月社的社员排演外国的戏剧,组织介绍各种西方艺术的活动,林徽因英文较好,所以她成为他最有力的助手。可是这时候的林徽因已经名花有主,梁思成和林徽因有婚约在身。

对于徽因这样喜欢热闹和文学的女孩子来说,她没有太多私心杂念,只是把这当成一次机会,她感觉很兴奋,这次接待泰戈尔可以让自己的英文能力、西方文化素养、组织能力得以在舞台上展现,并且这次活动也有父辈们的支持。

林徽因准备得很认真,她的才情在泰戈尔来北京访华的日子得以展示,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应邀来中国讲学,主持者是梁启超和林长民,徐志摩担任翻译。接待泰戈尔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都是那个年代的名人,梁启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梁漱溟、辜鸿铭、熊希龄、范源濂、林长民。

徽因很幸运,可以和那个年代的精英们比肩,站在那群男人中间,她像个仙子,米黄色的衣服,咖啡色的连衣裙,素净淡雅,手中捧着欢迎泰戈尔的郁金香,花与人配合得非常完美,宛若仙女。

她一直对这个神话般的人物充满了好奇,心里一直憧憬着。当泰戈尔出现的一刹那,感性的林徽因难以掩饰她激动的心情,这个头戴红色帽子、身穿长袍的老人就是泰戈尔吗?在徽因心里,泰戈尔就像一个神话,来自于一个童话世界,她渴望走进这个童话世界,她看呆了,忘记了手里的花。

徐志摩看着呆呆的徽因,心里一动,她总是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的心,他给了她一个提示眼神,她走上前去,把鲜花送给了泰戈尔。泰戈尔非常激动,因为他爱上了中国,爱上了这些可爱的中国人,爱上了这种欢迎方式。

那天的欢迎宴会在日坛公园举行,泰戈尔长髯潇洒,仿如仙人;林徽因貌美如花,仿若仙女;徐志摩白面长袍,清瘦孤傲。三个人仿若《岁寒三友》,他们三个人被拍成照片,这幅照片曾经被很多媒体转载,成为佳话。徐志摩风度翩翩,林徽因美貌纯情,他们二人陪伴在仙衣飘飘的泰戈尔身边,都是才华横溢的代表,成为京城美谈。

那天泰戈尔的演讲非常精彩,徐志摩的翻译也恰到好处,徽因又对徐志摩重新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真是才华横溢,无可替代。

徐志摩和林徽因陪泰戈尔游览了很多风景名胜地,在那个年代,虽然文坛也不缺少女性,但像徽因这样美貌优雅的却很少,所以他们的合影经常见诸各大报端。

接待泰戈尔最豪华、隆重的一天是泰戈尔64岁寿辰的那天,早在筹备如何为泰戈尔庆祝生日的时候,林徽因就问过徐志摩用什么方式庆祝,徐志摩选择了中国人的传统方式。众人为泰戈尔精心排练了他的诗剧《齐德拉》。

泰戈尔非常喜欢看戏,尤其是这部戏是根据他写的《摩诃德婆罗多》书中一段故事而改编的。这部戏的演出非常精彩,徽因就是这部戏的女主角,当幕布拉开的时候,布景让人眼前一亮:一轮新月挂在高空,月光中的齐德拉美丽动人,林徽因一口流利的英语让所有人折服。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齐德拉是马尼浦王的女儿,虽不是一个美女,但她向爱神祈祷,终于感动爱神,让她赢得了王子的爱。可是嫁给王子后,她却发现王子爱着邻国英武的公主,所以她又要求爱神变回自己。浪漫的剧情和华丽的台词让这幕剧赢得了阵阵掌声。徐志摩扮演爱神,他在舞台上尽情挥洒,把对徽因的爱意都表现在剧情中,也只有此时才可以这样肆意。

那天的徽因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泰戈尔亲自走上舞台,拥着林徽因赞美道:“马尼浦王的女儿,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不只是让你拥有一天,而是伴随你终生,你将因此而放射出光辉。”

那几天的报纸都是赞美,赞美这次演出的成功,赞美林徽因的美貌和才情,很多年以后文艺界人士还会津津乐道演出时林徽因公主般的美貌和才情。

泰戈尔的访华给了徐志摩爱的期望,每一天的接触,每一天的爱意,都在徐志摩心中慢慢升腾,他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泰戈尔,希望泰戈尔能够为自己求求情,老诗人询问过林徽因,知道这一切已是不可能。徐志摩失望了。

泰戈尔离开的时候特别为徽因做了一首诗留念:

蔚蓝的天空,

俯瞰苍翠的森林,

他们中间,

吹过一阵喟叹的清风。

现实和戏剧是有差距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没有在一起,徐志摩陪泰戈尔离开北京的刹那,隔着车窗,他搜寻着自己的公主,泪眼婆娑,写下了动人的诗歌《偶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正像泰戈尔《飞鸟集》里的诗歌一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告别天空的蔚蓝,大地守住了它的碧绿。

不得不发自肺腑欣赏她,那相恋时的浪漫多情,转身后的清醒薄凉;大隐隐于市的淡然,红尘中期求平静的心;暗藏的清高,无法掩盖更不愿意掩盖的魅力与才情。也许,她只是想要追寻属于自己的简单。

爱情让人着迷,凡人如此,诗人更是如此,他知道这一别,会让自己痛到心里。

剩下的只有凄美,曾经的他们可以一起在伦敦数落叶,可以一起听雨,现在却已经很远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他不喜欢这样的离别,这种生离比死别更让人痛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不知道见面时候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车开走了,留下的是志摩的深情凝望,他的心永久地留在了站台上。

徐志摩陪伴泰戈尔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窗外是频频挥手的林徽因,他看着她,哭了,他知道这一别,告别的不只是人,更是一段感情的诀别,因为林徽因就要和梁思成一起踏上去美国求学之路,而自己将会留在中国舔舐伤口,独自疗伤。从此以后陪伴在徽因身边的人,不会再是自己;从此后徽因和他将永隔天涯。第二卷水中花.情殇第一节  迷恋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志摩会爱上徽因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一辈子有过这样一次忘我,有过这样一次惊世骇俗,足矣!

经过伦敦一段时间的接触,徐志摩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小女孩,那种爱是一种让人战栗的感觉,是一种怦然心动,是一种无法忘怀的倾心思慕,是可以为她放弃一切的勇敢。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迷恋这个姑娘,他能读懂她,他知道她的忧郁,了解她的内心,喜欢看着她谜一样的眼睛,他暗下决心,不管将来如何,她永远是他的伴侣,一生的灵魂依托,他不会让她不快乐,她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自从见到徽因后,徐志摩就更喜欢来林家做客,几乎每天都会去林家找她,因为那里有人让他牵挂。她美得清冷,美得干净。他沉沦了,对林徽因“倾倒至极”,即使不来的时候,他也会写来书信,他感觉找到了梦想中的伴侣,陷入了热恋之中,每天就是盼望着快点收到徽因的回信。

在沙士顿的小镇上多了一个身影,那是一个沉迷于热恋中的人,他总是一吃完早饭就跑向杂货铺,差不多一两天他就寄出一封信,那些信只是寄给一个人,那就是他心目中的公主。

徽因没有经历过任何感情,这种炙热的感情让她迷醉,她每天都活在激动和幸福中,对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她的这位王子才华横溢、温柔而又体贴。他写给她的信就像是一首首诗,那些字句让徽因脸红心跳。

徐志摩每天都会跑到徽因那里,他们讨论文学,谈论诗歌,每天的时间都快乐而短暂。那时候,林长民和徐志摩是最好的朋友,他也是一个浪漫的人,即使知道徽因和徐志摩恋爱了,他也深信他们会适可而止,因为徐志摩已经结婚了,所以他没有那么深的顾虑。

徐志摩的多情感人至深,徐志摩的无情也让人气愤和无奈。有人说徐志摩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男人,他为了爱甚至可以抛弃一切。

那一年,他的妻子张幼仪也住在沙士顿,她跨越千山万水来找他,陪他住在一个小镇上,那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到处都是英格兰风情。她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了心爱的男人。

非常喜欢张幼仪,没有任何情结,只是觉得她是那个年代的典范,也许她是最爱徐志摩的人。嫁给徐志摩时,她还是一个纯情少女,情窦初开,把一生都托付给了这个洒脱的男人。她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孩,从小就受到哥哥们的影响,求知欲非常强,所以考入了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可是为了徐志摩,为了她心目中的男人,她放弃了一切,披上了嫁衣,成为浙江徐家少奶奶。

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就留下了那句“乡下土包子”,也许他没有仔细地去看看这个女人,她家教甚严,读书不多,所以顺从了家里的一切安排,她也美丽,只是没有人去仔细欣赏她。徐志摩不喜欢张幼仪,也许他更不喜欢的是这种包办婚姻,所以才忽略了张幼仪。可怜的是,张幼仪就这样被定义了,徐志摩看不到她的好,也没心思去了解她。徐家上下都喜欢这个少奶奶,唯独徐志摩例外,甚至觉得她是最讨厌的人。

张幼仪和徐志摩在伦敦的日子充满了辛酸,不是物质上的缺失,而是精神上的压抑。当张幼仪打开邮差送来的徐志摩的信,她惊呆了,信是林徽因写的,信里徽因表述自己不是一个滥用感情的女孩子,如果志摩真的爱她,就应该在两个人中选择一个。就是这样一位秀外慧中的可爱女人在徐志摩这里受到了无情打击,他移情别恋了,并且爱得那样痛彻心扉、惊天动地。张幼仪仿佛一下子陷入了深渊,其实聪慧的她早就发现了端倪,当志摩每次一说话就谈徽因的时候她已经知道了很多,这就是女人的第六感,只是她选择不相信。

收到信的刹那,张幼仪绝望了,她想到了徐志摩那魂不守舍的目光,想到了徐志摩每次看到信时的快乐表情,她才醒悟,他早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爱情就是这样神秘而又不可思议,它可以让一个人发光。她也可以放弃,只是残忍的是她的肚子里还怀着他的孩子。她也是才女加美女,徐志摩怎么会对她如此反感呢?她平静了,平静地把信交给了徐志摩。

此时的徐志摩眼里只有爱情,只有他心中的维纳斯,一切都可以放弃,一切对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他只想拥有自己的所爱,天长地久。他提出了离婚,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尤其是面对张幼仪这样贤良淑德的女人,家人的反对是徐志摩最大的阻力。张幼仪告诉他怀孕的消息,可是诗人竟然让她打掉孩子,她绝望了。徐志摩没有对她进行任何安排,自己离家出走了,剩下了孤苦无依痛苦的张幼仪。

最终,他们还是分开了,徐志摩做了离婚第一人。志摩的父亲震怒了,这个倔强的老人至死没有原谅儿子,他和儿子脱离了父子关系,还把自己家里的家政大权交给了张幼仪。当时离开波士顿的张幼仪的确曾经想过死,可是后来她放弃了,去了遥远的国度,离开徐志摩的张幼仪独立了、成熟了,最后走向了成功。

林徽因聪慧的言论,让徐志摩有了好老师遇到好学生的感慨,他们逐渐有了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言语和密语,心也越来越近。志摩是一个需要爱情喂养的男人,他渴望爱情,需要浪漫,诗人的这段插曲,徽因知道得非常详细。

她喜欢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喜欢志摩那执着的眼神,喜欢他的高谈阔论。可是她更怕、更担心。那种怕意也许就在徐志摩逼着张幼仪签字离婚的那一刹那油然而生,她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想起自己妈妈所过的日子,想起那冰冷而又充满硝烟的童年。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了徐志摩的爱情,自己也会活在梦魇中,会让张幼仪一生都痛苦不堪,同时也会让一个孩子永远活在痛苦和压抑中,也许自己的未来也不可预知。

林徽因是一个理智与浪漫兼具的女人,浪漫的时候比谁都浪漫,清醒的时候又比谁都清醒,多年以后她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也是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

不是她不爱徐志摩,只是她明白,她和徐志摩注定没有完美的结局,在最美丽的时候转身,留下的是永恒的美丽。就像戏剧,人们对悲剧的铭记远远超过喜剧。

她爱徐志摩,可是不敢放弃很多东西的爱情也许不该被称为爱情,也许这就是很多人后来评述的朋友式的爱情。她很聪明,知道自己喜欢诗人的浪漫不羁,喜欢他的风流倜傥,喜欢他对自己的一往情深,可是,这样的爱情会长久吗?理智如她,一定知道诗人之爱多为空中楼阁的浪漫,偶被吸引,却绝不沉迷。这种让人着迷的爱会不会像昙花一样终究成为过眼云烟呢?

又或许徽因是善良的,她离开他是不忍心伤害,不忍心伤害那个善良的女人。那个女人侍奉公婆,平凡生养,面对徐志摩的背叛无怨无悔。对于这个从没见过面的女人,她没有敌意,因为他们爱上的是同一个人,徽因和徐志摩没有走到一起,比那些夫妻互相束缚、怨言颇深要好得多。

徽因和志摩的爱情始于康桥,也结束于烟雨蒙蒙的伦敦。她有着扎根于大地的智慧,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林徽因不希望自己的家庭悲剧在她身上重演,她想要的是那种家庭的温馨、爱的温暖。她需要那种宁静而快乐的生活,那才是生活的全部。

一转身就是永远。

永远到底有多远,一天、一年、十年,还是一个世纪?徽因转身了,是因为她知道必须放弃。很多人只看到了诗人的泪眼婆娑和伤心,却没看到林徽因离去时没有向诗人告别的那种惊慌失措和无奈,她用自己的弱小心灵去慢慢调试,怅然心痛不是只属于徐志摩一个人。

永远很远,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他们再相逢,已经隔世。第二节  心殇

有人说林徽因过于智慧,所以爱情显得那样功利,缺少了张爱玲那种对爱的不顾一切。然而,就是她的理性让她游刃有余地把握着分寸的距离,不远也不近,让自己永远完美地存活在了诗人的梦里。

如果想要一个人永远爱自己,最好的方式不是嫁给他,而是做他的红颜知己,让自己的形象永远那么完美,终生活在初恋中。这是她理想之上的智慧,是一个女人对于理想和现实、心性与生活的自我选择。这就是现实中的林徽因。

她巧妙地收藏起了对诗人的情感,把志摩对她的爱放在了心里。当志摩要给她一个未来的时候,她选择了放弃,她不是对徐志摩没有感情,而是权衡利弊,知道他不是佳偶。

面对着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也许做他灵魂里的爱人要比做他现实中的爱人更快乐。她不希望自己的幸福里带着另一个女人一生的怨恨,当徐志摩问她就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道德放弃了他的时候,她说她只是无缘留下。也许在爱情里,徐志摩的心理年龄要比林徽因小得多。

感情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一个先来后到,她或者他,出现得太晚了。

初到伦敦的志摩感觉孤独,他写信要求张幼仪来团聚。有时候很想不通,为什么徐志摩会让张幼仪去英国找他,是因为在外国单身久了,所以渴望家的温馨吗?徐志摩也知道,张幼仪是一个好妻子,她每天都把那个小镇上的家收拾得很干净,等待着这个男人回家,但张幼仪再能干也摆脱不了他心目中的“土包子”形象。

当张幼仪万里迢迢地来到他身边,他却鄙夷这个穿着旗袍的女人不能融入他的世界,他为她买了西式衣服,让她戴帽子。看到她没有戴帽子时就鄙夷地说戴帽子是西方的礼节。言语中的鄙夷,让张幼仪伤透了心,她努力想成为丈夫心目中最爱的女子,可是永远还是他嘴里、心里的“土包子”。

就在这段时间徐志摩认识了林家父女。张幼仪知道,志摩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总是高谈阔论,和自己在一起却总是沉默寡言。

在徽因面前,他是闪亮的,徽因永远忘不了,那个高高瘦瘦的男人,满眼希望地对她说要做诗人,那是他的梦想,他说他们家还没有一个诗人呢,所以他要努力做一个诗人。他对她说看虹时的天真和稚气也许一辈子都会回荡在她脑海里,在爱情面前人才是真实的,热恋中的男女都像孩子。

曾经相爱,曾经因为爱而有很多传世之作,很多人说他们留给世人的是无限的遗憾,也有人说他们的故事就是梁祝的翻版。我从来不认为梁祝的故事是悲剧,如果真是梁祝故事,他们也一定快乐过,所以还有什么遗憾呢?徐志摩在林徽因身上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东西刺激着他的创作灵感,让他的创作达到顶峰。徽因也在最美的年华从徐志摩身上获得了爱和珍视,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的诗歌与艺术。

姑妈也听说了他们的事情,坚决反对。徽因就像姑妈的女儿一样,她看着她长大,所以不希望徽因走这条路。家族里的人都一致反对,怎么可以容忍她插足别人的生活?怎么可以让她如此委屈做人家的后妈成为填房?怎么可以让林家大小姐的清白受损?这就是现实,所以一切都可以放弃,包括爱情。她没有张爱玲勇敢,不敢为了爱情抛下一切。

爱情的萌芽被林长民发现了,虽然林长民和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可是他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爱上一个有妇之夫。他带着女儿结束了他的欧洲之旅,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轮船。他们的离开浇灭了徐志摩火一般的爱情。他知道一切都将随着汽笛声消失在茫茫大海上,留下的只有他无尽的回忆和那个16岁的纯真女孩的影子。

那天的告别是悄无声息的,林徽因没有告诉徐志摩悄悄地走了,当徐志摩听说后跑到了海边时,看到的是林徽因远去的身影。徽因和父亲站在甲板上,一袭连衣裙,在一群外国人中间显得更加瘦削和清新。林长民挥动着帽子,向站在岸上的朋友致意告别。远离了伦敦,林徽因离开的不只是人,还有她曾经沉醉的心和生活。那曾经的爱情故事也将被她尘封起来作为纪念,告别不真实的爱情回到了现实生活。

谈恋爱的人满眼都是诗,失恋的人也是。林徽因回国了,留给徐志摩的是思念、失望和遐想,安静和孤独让他的诗情爆发了,那种思念时时困扰着他,看见的一花一草、一溪一水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他写下了一行行的诗,诉说各种感情,正是这种爱的挣扎和痛苦,打造了《我所知道的康桥》等那么多美丽的诗篇。

他放不下她,所以也跟着回国了,想要继续追求。他是梁启超的学生,所以还是有机会和徽因接触。1923年,徐志摩也回到了北京,让他不可思议的是,林徽因和梁启超的大儿子已经高调地谈起了恋爱。徐志摩不愿意放弃,也许在他的心里对爱是执着的,包括他娶了陆小曼后,也许心里还是爱着徽因的。

虽然徽因和梁思成的恋爱关系已经公布,徐志摩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来打扰,忠厚如梁思成也不得不贴一张字条在门上:“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知道,过去那个属于自己的女孩已经是别人的了,只好怏怏而去。

有人评价林徽因:她选择了一栋稳固的房子,而没有选择一首颠簸的诗。

他们的爱情没有结束,泰戈尔的到来,给了他们很多接触的机会,一起演出戏剧,一起排练,又找到了昔日英伦的感觉。他那久被尘封的爱意更加香浓了,聪明的徽因当然了解,可是却只能装作什么都不懂。

徐志摩恳求泰戈尔,可是泰戈尔只能告诉他徽因的真实想法,原来缘分结束了想要再续真的很难。火车开动的时候,林徽因的美丽倩影模糊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已经一起去了美国求学,徐志摩只是一个孤影的看客。

当徽因看到车缓缓地离开站台的时候,她也难过,但是她还是那样平静,和诗人的多愁善感相比,她仿佛成熟而又稳重,她不希望这一页再重新翻回来,既然已经过去,那就留在记忆里吧。她也想和徐志摩告别,毕竟曾经是那样默契,可以彼此到达对方心里,可是语言能表达内心的想法吗?语言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思成已经订好了去美国的船票,美好的留学生活就要开始,还是忘记吧。无法长相厮守的爱情,就好像是人生的中转站,不管有多豪华和奢侈,毕竟要转机,终究会离去。

志摩爱得真挚,爱得无所畏惧,爱得不计代价,眼里只有爱情。徐志摩一度认为,既然自己的眼里没有张幼仪,就应该给她自由,放飞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爱。可惜,徽因不愿意和他共度这一帘幽梦。第三节  注定

徐志摩曾说过林徽因是他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她注定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他说得对,就是这样的一个旷世才女改写了一代大诗人的人生轨迹,也是这样的一个“林妹妹”改写了民国时期的又一段“红楼梦”,让她流芳千古,同样她还成就了又一个传奇的“梁祝”故事。也许,这是老天给每一个时代的才子佳人注定好的命运。

张爱玲曾经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这样说过:“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徐志摩爱恋林徽因,放在心里,永远把她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永远会在她想要他出现的第一时间出现,那是一种怎样的深爱。他始终没有得到林徽因,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娶了著名的交际花陆小曼。自此之后,林徽因将是他心中永远的圣洁月光,是娶了红玫瑰后天天想着念着的白玫瑰。

回到国内的徐志摩独自一个人享受着寂寥,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去美国读书了,他还要继续他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男人。女人容易对三种男人倾心:才华出众,富有,帅气。徐志摩具备了三者,所以很多痴情的女粉丝都很喜欢他,和他接触最多的两个人成了他的知己——凌淑华和陆小曼。

两个人都是名媛,当时都与徐志摩有书信往来,凌淑华更稳重些。陆小曼因为做过三年翻译,所以更喜欢交际,容貌也更漂亮些,且更为西化。因为新月社的缘故,这些人经常见面、聚会。没有林徽因的日子,他过着属于自己的才子生活。

林徽因在美国的日子也有不快乐的时候,她孤单寂寞了,就给徐志摩发了一封快电。她在给徐志摩的信里写道:“……我的朋友,我不要求你做别的什么,只求你给我个快信,单说你一切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安……”这封信曾让徐志摩产生了许多的联想和想象,他以为是自己的机会,以为她仍在想念着自己。可是诗人不懂,这只是远在异乡的徽因的偶尔不快而已,并不是她最终的选择。

这封信给了徐志摩希望,他知道,不管和多少个女子鸿雁传书,能让他心动的依旧是林徽因,多少甜言蜜语也比不上徽因这淡淡的一句话。他忘记了林徽因是一个很有主见和很难改变决定的人,他只是看到了爱,陷入单相思的志摩还一度以为这是林徽因爱他的象征。

他怀抱着这份以为可以燎原的星火之爱,立即去给徽因回电。在迷迷糊糊走回来的路上又回到邮局,把电文给工作人员,他们告诉他已经发过了,可见,只有她能拨动他的心弦。他也为自己的那份痴感动。

徐志摩发现自己还是那样想她,回到寓所,再也抑制不住这亢奋的心情,他要立刻给林徽因写信,满眼都是思念,铺开纸笔,信没写成,一首诗却满篇云霞地落在纸上:

啊,

果然有今天,

就不算如愿,

她这“我求你”也够可怜!“我求你”,

她信上说,“我的朋友,

给我一个快电,

单说你平安,

多少也叫我心宽。”

叫她心宽!

扯来她忘不了的还是我——

虽则她的傲气从不肯认服;

害得我多苦,

这几年叫痛苦

带住了我,

像磨面似的尽磨!

还不快发电去,

傻子,

说太显——

或许不便,

但也不妨占一点颜色,

叫她明白我不曾改变,

咳何止,

这炉火更旺似从前!

我已经靠在发电处的窗前,

震震的手写来震震的情电,

递给收电的那位先生,

问这该多少钱,

但他看了看电文,

又看我一眼,

迟疑地说:“先生您没重打吧?

方才半点钟前,

有一位年青的先生也来发电,

那地址,那人名,

全跟这一样,

还有那电文,

我记得对,

我想,

也是这……

先生,你明白,

反正意思相似,

就这签名不一样!”

——呒!是吗?

噢,可不是,

我真是昏!

发了又重发;“拿回吧!

劳驾,先生。”

写完后,他自己泪眼婆娑,伤心不已,他知道一切都是自己伤心而已,她终究不是他的。酒醒了,梦也醒了,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娶一个女子去过自己的生活吧,这才是生命之根本。他这样做了,用余生去牵挂这个自己所爱的女子。

徐志摩结婚了,徽因听到这个消息并不震惊,娶的是名媛陆小曼。

他总是那样惊世骇俗,娶了朋友王赓的妻子,震惊了整个北京城的名人。那时徐志摩的父亲希望他能娶凌淑华,他给父亲看信的时候王赓也在,没想到拿错了,拿出的是陆小曼写给他的信,王赓拂袖而去。因为这个原因,陆小曼也勇敢地做了离婚名媛第一人,他们走在了一起。很多人不赞成他们的结合,包括徽因的公公梁启超,他曾经在他们的新婚典礼上痛斥两个年轻人。

娶了陆小曼之后的日子,徐志摩的烦恼更多了,而徽因成了他可以倾诉的对象,她真的成了他心中的那朵莲,总是可以给他不悦的生活带来快意,为他分担烦心事。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定居在上海,大上海的繁华让徐志摩应接不暇,却让陆小曼欣喜若狂,流连忘返。那些新奇的服装和发饰让她着迷,商店和西餐馆里有她欠下的账务,夜总会里是她曼妙的身影,上流社会里有她的表演,她甚至为了治胃病吸上了鸦片。

徐志摩开始了和陆小曼的争吵,他真的很辛苦,和张幼仪离婚后,志摩父亲就不再负担他的开销,没有了经济来源。陆小曼的奢华生活让徐志摩感觉像压了一座山,沉重的生活负担让他开始到处讲课。三份兼职工作让他应接不暇,他在北京讲课时,希望陆小曼可以和他一起去北京,能在身边陪伴;他希望陆小曼可以节俭一些,可是小曼没过过这种日子,所以争吵越来越多,当初的甜蜜化成了那抹墙上血。

在现实中无处可以放置的爱情,应该放在哪里,不如让这个人的声音深深地埋藏在自己心里,两个人的默契来自于诗,他们在诗歌的世界里寻找彼此相通。那是另外一种爱恋,灵魂知己,纯精神世界的欢愉。徽因和志摩两个人的感情不是天天相守,却是彼此心有灵犀的默契。

徐志摩每次看到思成和徽因的幸福,都感觉非常自卑,想到自己的穷困潦倒和四处奔波,黯然销魂,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小曼的虚荣和奢侈,为了没有未来的未来。

志摩痛了,他在给徽因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我回家累得直挺在床上,像死——也不知哪来的累。适之在午饭时说笑话,我照例照规矩把笑放嘴边,但那笑仿佛离嘴有半尺来远,脸上的皮肉像是经过风腊,再不能活动!……雨下得凶,电话电灯会断。我讨得半根蜡,匍匐在桌上胡乱写。上次扭筋的脚有些生痛,一躺平眼睛发跳,全身的脉搏都似乎分明的觉得。再有两天如此,一定病倒——但希望天可以放晴。思成恐怕也有些着凉,我煲了一大碗姜糖汤,妙药也!宝宝老太太都还高兴否?我还牵记你们家矮墙上的艳阳。此去归来时难说完,敬祝山中人‘神仙生活’,快乐康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