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时尚礼仪(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8:39:31

点击下载

作者:烨子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校园环境时尚礼仪

校园环境时尚礼仪试读:

一、再铸礼仪之邦的辉煌

1、礼仪,向蒙昧告别

◆礼仪从远古走向今天

据史书记载,远古时期的炎黄子孙就将跪拜作为一种交际的礼仪。魏、晋以前,中国人还没有发明或引进桌椅板凳,一直到宋朝以前,席地而坐的风俗始终盛行,这是不分男女老少和贫富贵贱的。汉朝以前的中国人一律穿开裆裤,只不过里面加一层遮羞布,因而坐姿受到限制,只能双膝着地,把臀部放于脚后跟上,呈“跪”的姿势。不准盘腿坐,也不能两脚向前平伸而坐,这是出于雅观和文明。跪坐者为表示对人尊敬,便上身挺直,伸直腰部,这就是跪;弯腰低头向地下叩称拜。这便是跪拜礼仪的自然发展。当时社会遵循的是“三从四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仪规范,三跪九叩大礼,便显示出身份的不平等和地位的尊卑。由此来看,礼仪是文明的果实,但它的诞生并非源于文明,它的起源与形成,原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巩固自己的强权而人为制造的。

◆弘扬传统美德,谱写人生华章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名重八方的“礼仪之邦”。在各类社会关系中,重礼仪、讲道德、互尊互让,崇尚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一种个性人格上的精神美,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标志。

时代的嬗变使改革的浪潮波及到校园围墙里,每个学生完成了学业,就要步入社会,面对寻找这一个人生坐标的严肃课题时,有人恐慌,有人欣喜……在走向新生活之前,塑造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所说的“礼仪”,包括国家制度等级秩序和典章仪式;“礼”是内容,“仪”是形式,两者是统一的。礼仪制度的建立早在西周时期渐臻完备,后经孔、孟的弘扬,成为长期影响我国政治和思想领域的礼仪文化,并且以之作为“立身、治国”的基础。

传统的礼仪制度是维护特定历史时期的统治秩序的。其制礼的目的是为了维系国家社稷,即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它已经发展为一种新的礼仪制度。这种新的礼仪制度,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涉人世的学生们,谁不想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谁不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谁不企盼交上好朋友……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礼仪的认识有所不同。殊不知这种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人生路上许多不平与困难。因此,正确认识礼仪的涵义是非常重要的。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所谓“礼仪”,在《辞源》中把“礼仪”解释为“行礼仪式”,这是对的,它揭示了古代礼仪的内涵。古代的所谓“礼”,是一种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恐惧与虔敬。由此可见,人类需要礼仪,人类离不开礼仪,只有人类才懂得礼仪。

至于“礼仪”这个概念的外延,在各个时代都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从“礼”的内涵推断,礼仪的出现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拜天祭地,祈神保佑和感谢神赐予的内涵,从这种意义上说,礼仪应该是人类文明的先导。到奴隶社会以后,礼仪属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有鲜明的阶级性,一切礼仪制度都是为统治服务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礼仪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迅速发生了变化。到今天,“礼仪”已不再是一个偏正短语。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礼仪成了当今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各种礼节和仪式的总和,有了十分广阔的外延。作为国家的主人,我国人民群众坚决摒弃了封建礼仪中的一切糟粕,与此同时也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古代典章制度中一些合理的东西进行了改造,逐步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礼仪体系。对当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加以总结、概括、提炼,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学科,用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则是礼仪学研究者的共同任务。

综合上述分析,联系现代社会实际,我们可以尝试着给礼仪学下一个定义:礼仪学是研究人类处事待人风范的一门应用学科,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礼仪”是人们熟悉和常常使用的字眼。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被要求遵守礼仪,行为需符合礼仪要求,按照某种礼仪举行活动,等等。如果我们稍加注意,便可发现,人们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是多种多样的,如:礼仪即礼貌,表现为待人和气,友善,客气,和蔼可亲,等等;或者礼仪即懂规矩,表现为守秩序,听话,服从,等等;还有的认为礼仪即文明行为,也就是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行为得体,彬彬有礼,等等。因此要想懂得和了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我们首先应该研究和回答礼仪本质属性的一系列问题。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形式固定下来。

要进一步了解礼仪的本质,有必要弄明白它与礼节的区别。

首先,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而礼节则是这种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次,礼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礼节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面改变。比如封建社会施行跪拜叩头的礼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礼节已逐渐淘汰,被鞠躬、握手所取代。礼仪则变化较小,而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礼仪一般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动用,而礼节则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也要动用的一些具体规则。礼仪是针对社交活动的整体而言的,礼节不仅在正规场合中应用,在非正规场合中也常用。例如,社交中常用的握手、问候就是一种具体礼节。

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

我国历史上流传的讲究礼仪的佳话,如“廉蔺交欢”“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生动感人,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权利、有责任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风范,为“礼仪之邦”再添光彩。

◆礼仪不是“紧箍咒”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在这激烈竞争的时代,人们处理事情,了解事物,往往都是快节奏的,因而,每个学生从小就应学习礼仪知识,认识礼仪的重要作用。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一经产生,便具有其自身所特有的功能。它既可以作为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作为一种制度,维护社会秩序,成为政治的一种手段。应该说礼仪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功能

尊重功能即向对方表示尊敬、敬意。彼此之间以礼相待,相处才会融洽、和谐。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事实上这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往方式,蕴含着彼此互相尊敬的意思。(2)约束功能

礼仪作为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

首先,这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涉及的社会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人们的社会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需要与他人配合,需要彼此间以礼相待,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消极、抗拒的心理和行为。因此,要表现自己的本质,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就需要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其次,这是由人的各种需要而决定的,人不仅有各种需要,而且有高低不同层次的需要。既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也有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类社会中,一个人的需要和发展取决于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和需要,如果不注重礼仪,不用说得不到爱,受不到尊重,不能实现自我,甚至连安全的需要也无法保证,生理的需要也难以满足。(3)教育功能

礼仪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礼仪的尊重和约束功能使礼仪作为一种道德习俗,可以对全社会的每个人施行教育。教育人们该遵循什么,维护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适应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礼仪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会成为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既然是传统,就需要人们继承和发扬,既然是文化,就需要人们学习并汲取营养。可见传统文化对后人的熏陶,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因此,在人类社会的繁衍和进步中,礼仪的教育功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4)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即礼仪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功能。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一个人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那么会因为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和满足高层次的需要而怅然若失、心绪烦躁,甚至行为变异。同样一个单位或整个社会,如果人际关系混乱、紧张,就不会有团结和协力。当然,建立和维系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措施和手段,而礼仪规范、礼仪活动在其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礼仪作为一种规范、程序,作为一种凝固下来的文化传统,对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有着规范、约束和及时调整的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人际关系中出现了不和谐,或者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往往又需要借助于某些礼仪形式、礼仪活动去完成,化解矛盾,建立新型的关系模式。可见,礼仪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在发展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是有其重要作用的。

当前,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当代礼仪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有利于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礼仪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其内容相当丰富。在社会生活中,礼仪表示着人们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是调整和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际礼仪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了解,沟通思想。礼仪不仅是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和标志,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对社会的风尚产生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礼仪起着法律起不到的作用。

具体地说,礼仪有如下作用:(1)礼仪是人们沟通思想的桥梁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社会组织对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礼仪电报、礼仪鲜花、礼仪贺卡等,便是一个明证。社会礼仪正在以新的姿态走向社交生活中。

美国某大学曾对10000位名人的案例记录做过分析,发现“智慧”、“专门技巧”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们认为,一个人除了睡眠之外,有许多时间要花在人际间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上。没有沟通,人们之间的一切联系将不复存在。

从现实来看,人们客观存在着需要沟通的欲望,为此,必须借助于礼仪这种形式。可以说,礼仪是沟通的形式,沟通是礼仪这种形式的具体反映。人们不仅要交换物质,而且要交换精神,这正是礼仪的桥梁作用的体现。(2)礼仪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在现代社会中,使人人喜欢你是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准则。形象佳者容易被人们所接纳;形象不佳者则常常遭到冷遇。形象佳者往往会在困境中化险为夷,摆脱困境;而形象不佳者往往会处处受挫,人生理想难以实现。同样,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集体,如果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它在社会上就会失去凝聚力。要想对这种不和谐的关系作出新的调整,要想建立和维系健康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借助某些礼仪形式和礼仪活动,如通过拜访、交谈、宴请、联欢等,不但可以和不熟悉的、需要合作的人或单位建立起友好的关系,还可以和关系发展不够协调、甚至出现危机感的对方恢复正常的友好关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门赔礼致歉、“负荆请罪”求得对方的谅解与宽容,以便合作共事。

人,既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演员,既要演好自己的戏,又要善于与其他角色协调配合。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需要以礼仪这种交际手段不断调节人际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人类的显著特点,是礼仪调节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通过协调,才能使你、我、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交整体,从而在各自的位置上推动社会前进。

交际礼仪能使陌生人相识乃至相知,能使相识相知的人更进一步地加深情谊。可见礼仪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3)礼仪是规范道德行为的准绳

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人品、言谈举止都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礼仪一经制定和推行,便成为社会的习俗和社会行为的规范。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种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礼仪的约束,自然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则被视为“惊世骇俗”的“异端”,社会以礼仪为准绳对其进行约束和教育,甚至以法律的手段来强迫。

礼仪作为一种道德习俗,它对社会的每个人,都有教育作用,都在施行教育。再说,礼仪一旦形成和完备,将以“传统”力量,不断地由老一辈传给新一代,世代相传。在人类社会的繁衍和进步中,加强礼仪的教育,符合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习惯,适应社会上多数人的需要,是培养世纪人才的需要,对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社会的教育角度来看,社交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礼仪的学习和培养,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文明水准的提高。一个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民族,必定是一个重礼仪、懂礼貌的民族。现代社会,无论是政治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文明素养程度与民族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礼仪规范

礼仪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历朝历代,随着社会制度的革故鼎新,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人们对礼仪进行着补充、完善,使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吕氏春秋·恃君览》云:“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于是有人据此论断:原始社会没有礼仪。如果单就太古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这种论断无疑是对的,在别无其他确凿史料的情况下,我们姑且承认《吕氏春秋》的说法是事实。然而,我们说礼仪与人类的出现同步,并非仅指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它还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礼仪。礼仪在其原始时期是以祭祀的形式出现的。原始社会的祭祀,应当起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对神的恐怖。我们还是照《吕氏春秋·恃君览》里的说法来分析:“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为什么要“聚生群处”?首先当然是为了繁衍的需要,其次也是为了团结起来同自然界作斗争。在人类的童年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为了生存,除了聚集在一起共同对付敌害之外,一定也有聪明的人祈求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好运,这种祈求就是一种原始的祭祀活动,就是礼仪的源起。

据古书记载,中古时代黄河流域分布着不少部落,在陕西一带有姬姓黄帝部落和姜姓炎帝部落,他们之间世代通婚。在晋、冀、豫交界的地方有九黎部落,他们的酋长名蚩尤。炎、黄部落曾和九黎部落发生过激烈的军事冲突,黄帝战胜了蚩尤。可见当时已出现简单的婚事礼仪和部落联盟礼仪。还有,当时黄河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蛇为图腾的太昊氏部落和以鸟为图腾的少昊氏部落。图腾的出现,是原始礼仪发展的证明。

到了传说中的唐、虞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部落已结成部落联盟,产生了尧、舜这样的军事首长。他们的职务是军事统帅,再就是担任主祭。《史记》说尧舜祭祀天地、山川、百神,可见其规模之大,仪式之隆重。与此同时,会议礼仪也开始出现了。尧、舜时代,最高权力机关是四岳十二牧,也就是部落酋长会议。唐尧时四岳举鲧治水,尧虽不同意,但仍服从四岳十二牧的决定。尧舜时有“禅让”故事,尧老传位于舜,舜老又传位于禹,这也都是得到四岳十二牧同意的。可见部落酋长会议权力之大。这样的会议,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没有一定的仪式,既开不起来,也无法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进行表决。

综上所述,可见,在阶级产生以前,甚至在文字和语言产生以前,最简单,最原始的以祭天祀地为表现形式的礼仪活动已经出现了。而且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会议礼仪和婚丧礼仪也已经出现。虽然这些礼俗和仪式还比较单纯,但我们把它当作中国古代礼仪的源头肯定是不会错的。遵循继承与发展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借鉴历代礼仪知识,探究其源流,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和发展现代礼仪,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

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很早就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礼仪规范,因此,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的演变史,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代表了中国的文明史。我国礼仪的沿革,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礼仪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夏、商、周三代时期。从史料上看,夏代已开始制礼,商代礼仪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记载周代礼仪的书籍《三礼》的出现,标志着周代的礼仪已经达到了系统完备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礼仪的特征,已从单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跨入了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领域。发生这一重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通过修订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来规范和制约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在这一阶段中,礼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周礼》中。《周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人们通常认为,传世的《周礼》和《仪礼》是周公的遗典,它们与其释文《礼记》一起,统称“三礼”,是关于各种礼制的百科全书。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礼记》偏重对礼的各个分支作出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论说明。由这“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涵盖了中国古代“礼”的主要内容,这些礼仪内容,对后世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培育人们的人格,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封建礼仪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在公元前771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从儒学的产生,到以儒学为基础的封建礼仪的形成、强化和衰落时期。这一时期起始于春秋战国,终结于封建统治灭亡。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又在奴隶社会礼仪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礼,如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论哪一辈黎民百姓都要顶礼膜拜,否则便会大祸临头。这时候,要求人们严格履行跪拜仪式,无疑可以从心理上、自尊感上抑制致敬者的卑微人格和人性,使之成为一个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精神萎靡者,拉大了尊贵与卑贱的距离,成为统治者所最易驯化的充满奴化人格的工具。

这一时期,礼仪的明显特征就是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封建道德轨道。其繁文缛节的形式,表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巨大约束力。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背后,融国家法权与道德修养于一体,要人们追求修己之道,听命于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政,以求得封建统治阶级的天下太平;把人们教化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精神奴隶。礼教文化是这一时期“礼”的核心和基本内容。礼教文化的根本思想,就是“天地君亲师”。它教人去服从,服从天地的法则,服从君王的统治,服从祖先的训诫,服从先师的教诲。

西汉唯心主义思想家董仲舒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要求统治者采取德治和法治两手,并着重以封建的仁义道德去教化人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定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董仲舒还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学说。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三纲”和“五常”是“天”的意志的表现,“三纲”的主从关系是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演变过程中,这些礼仪内容,一直作为人们的礼仪准则。它一方面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对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教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秩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成了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人们思想自由的精神绳索。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礼仪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形成了独特的“大杂烩”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礼仪。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礼仪开始走向衰落。(3)近代礼仪阶段

这一阶段从1911年辛亥革命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

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闭国政策的进一步打破,使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于是,人们掀起了改革封建礼教的热潮,强烈要求革除陈旧落后的礼仪,倡导既便于人们相互交往,又能体现相互尊重的新礼仪。鲁迅先生的名著《孔乙己》等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它们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这一时期的礼仪,抛弃了传统礼仪制度和规范,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因此,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积极地提倡新的习俗、新的礼仪。

在礼仪内容上,近代礼仪既消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陈规陋习,又采取了一系列废除旧礼仪的措施,如剪除长辫、禁止缠足、保障人权、严禁鸦片、改变称呼、废止跪礼等;同时还拟订了新的国家礼制和民间礼制,实行新礼仪,如鞠躬、请安、握手、鼓掌等。这些变化,反映了近代礼仪已开始趋向简单化和规范化。由于近代礼仪借鉴吸取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礼仪之长,顺应了社会潮流和世界潮流的发展,因而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友好交往。

近代文明之风席卷着卓旧的习俗,吹到了被尘封几千年的国人心中。那种象征着落后,不平等并压抑人性的旧礼仪,自然而然地遭到了唾弃。(4)当代礼仪阶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的礼学和礼仪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时代的变革以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反映社会形态巨大变革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当代礼仪,也会不断地得以完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的当代礼仪,正是遵循这一历史轨迹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首先,继承了中国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促进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风俗;扩大社会交往和经济联系的民俗;增加生活情趣、活跃文化娱乐的民俗为核心的社会礼俗;以敬老尊长、孝敬父母、赡养双亲、尊师重教为核心的尊长礼仪;以诚待人、言而有信,豁达宽厚、礼让谦恭为核心的社交礼仪。以上优良传统礼仪,在当代社会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而是当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其次,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不断赋予当代礼仪以新的内容。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礼仪制度、民俗文化的完善与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命题,给当代礼仪赋予了全新的时代精神。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已经蔚然成风并且不断深化。《公民道德范实施纲要》更是我国深化礼仪的重大举措。

第三,不断吸取世界先进、文明礼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随之传入我国,兼收并蓄世界上一切国家先进、文明礼仪,也成为我国当代礼仪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的长河已流淌了几千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人类文明,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现代礼仪必然是古老传统礼仪的延续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当代礼仪式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它大致是在两种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一是对优良传统礼仪加以继承、发扬和改革,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二是在时代精神的指导下,产生或引入全新的礼仪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当代礼仪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礼仪的魅力

礼仪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的洗涤后,终于跨进了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正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是人类历史一切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样,体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现代礼仪,必然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礼仪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校园,甚至是个人的表现,许多方面无不体现了现代礼仪的风范。

社会主义现代礼仪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主要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现代礼仪真正体现了现代社会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二是现代礼仪要求礼仪行为必须遵循诚信真挚的原则。

礼仪的民主性和平等性,本来是原始社会礼仪的特点之一。然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这种民主性和平等性便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平等性和强制性。到了社会主义时期,这种状况又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礼仪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而向社会主义现代礼仪演变时,重新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民主”和“平等”的口号。然而,这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复旧和回归,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飞跃。如果说,礼仪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在原始社会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一种曲折反映,是原始社会成员无可奈何的一种盲目取向,那么,作为社会主义现代礼仪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则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从而引发社会变革所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人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自觉的选择。这一特点,在无产阶级及其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1954年周总理应邀到缅甸访问,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生动例子。当时缅甸总理吴努虽然向周总理发出了友好邀请,但思想上却顾虑重重,对于如何接待这样一位世界著名的政治家、“社会主义大国”的总理,心里没有数,既怕接待不周而失礼,更怕谈话失言而引起麻烦。所以初和周总理见面时,吴努十分拘谨。然而周总理的态度,完全打消了吴努的顾虑,在会谈过程中,他发现周恩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丝毫没有摆“大国架子”,完全以平等协商的态度交谈,受到深深的感动,于是把心里话全部倒了出来。同年吴努应邀回访中国时,在北京饭店的宴会上坦率地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后来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时,吴努再次表示:“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随之又非常欣慰地说:“周总理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其实,又何止一个缅甸有这样的感受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的许多小国、穷国在与中国的交往中,都对中国政府无论大国和小国、富国和穷国一律平等对待和尊重的态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种平等待人、一视同仁、尊重对方的礼仪,使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和友谊。周恩来总理被举世公认为最有魅力的外交家,这种魅力是与民主、平等的礼仪风范分不开的。

如果你想具有这样的魅力,如果你想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和友谊,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这样一种礼仪呢?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都是青少年学生,同学之间难道还要讲究什么民主、平等吗?同学之间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吗?是的,虽然我们都是青少年学生,相互之间一般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但是稍不注意,也会引发一些不民主、不平等的情况。比如说有些同学年龄大一点、身体壮一些,就欺负年龄小或身体弱的同学;有些同学当了班干部、少先队干部或团干部,甚至只是当了一个课代表,就盛气凌人,动不动在同学面前使性子,给别人脸色看;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好一些,就自以为了不起,根本不把成绩差的同学放在眼里,更不主动去帮助这些同学。这样一些现象,难道不正是不民主、不平等礼仪的表现吗?以这种礼仪待人的同学,是不会有什么魅力的,也不可能赢得真正的朋友和友谊。

现代礼仪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要求我们以平等和民主的态度对待别人,同样,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以平等和民主的态度对待我们。中国古代的礼仪经典《礼记》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其中就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礼仪的这种民主性和平等性从来就是相互的,一旦这种相互平衡遭到破坏,就难免会出现礼仪失衡和爆发礼仪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责任在于对方,对方使用不平等、不民主的方式伤害了自己的自尊,甚至是民族的尊严,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只有一种选择:据“礼”力争,决不退让。这样一种选择,实际上正是坚持了礼仪民主和平等的精神。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吧!

1988年,荷兰女王和教育大臣的高级顾问、荷兰鹿特丹大学教授、教育学家都德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北京师范学院的郭海燕老师陪他去参观北京琉璃厂文化街。但是车未到目的地都德就让司机停车,说是要步行走过去。下车后他四处穿胡同,当发现一些破旧的四合院、临时搭盖的简陋厨房,以及铁丝上晒着的破旧棉被之后,他便如获至宝,拿出照相机拍了起来,照完后把照相机一合,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这时,郭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气愤地回答说:“都德先生,你说的也许是事实,这也许是真正的中国,是真实的中国的一个角落。但是我们之所以还有这样贫穷落后的角落,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天生贫贱,而是因为一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来侵略我们,压榨我们,吃我们的肉,喝我们的血,其中也包括贵国荷兰!”听了郭老师义正词严的一席话,都德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得连声道歉说:“Miss Guo,I am sorry!”(“郭女士,对不起!”)

在这个事件中,我方对都德待之以礼:专人陪同,专车接送,悉听其便,然而好心不得好报,都德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站在敌视中国人民的立场上 ,颐指气使,对我进行诬蔑和攻击,从而造成了礼仪失衡和礼仪危机。“有礼当知仍有节,能柔应识亦能刚。”郭海燕老师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她那慷慨激昂的一番回敬,既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同时也坚持了礼仪民主和平等的原则。正是这种当礼不让,据理力争的态度,使都德不得不连声道歉。

如果这种礼仪失衡和礼仪危机发生在同学之间,乃至师生之间、亲人之间和朋友之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是不是也要这样针尖对麦芒,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同学、师生、亲人、朋友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他们之间所出现的礼仪失衡和礼仪危机,很可能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造成的,即使有些时候是有意为之,我们也应该采取高姿态,与人为善,甚至以德报怨,积极化解这些礼仪危机,尽快恢复礼仪的平衡状态。即使暂时无法化解,我们也要有耐心,等待时机,创造条件,相信暴风雨过后,迎接我们的将是一片更加广阔、晴朗的礼仪天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就会重现在我们眼前。

对此,周恩来总理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时的一件事会给我们深刻的启发。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有一次,作为中国政府首席代表的周总理与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在休息大厅里不期而遇。出于外交礼节,周总理主动向对方伸出了手。刹那间,大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杜勒斯这个美国国务卿身上,看看他会如何反应。因为杜勒斯一贯奉行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不承认中国也不准其代表团成员和中国人接触,并且声言:只有“汽车在街上相撞时”他才会在私下会见周恩来。结果杜勒斯果真没有伸出手来,反而把双手放在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使在场的各国外交使节无不目瞪口呆。周总理凝视着杜勒斯远去的背影,只是遗憾地耸了耸肩膀。

杜勒斯的行为,是美国政府敌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动政策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严重的礼仪失范。因为不论按照国际礼节惯例,还是按照一般民间风俗习惯,拒绝别人伸出的友好的手,都是一种粗暴无礼的行为,何况杜勒斯还是一国之外交使者。

不过杜勒斯的拒绝握手,不但没有抬高自己的身价,反而使周总理因此赢得了荣誉和赞扬,被称为最有风度的外交家。法国一位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外交官说:周恩来在这种突然碰到的场合如此彬彬有礼,不失风度,表现得非常高贵。有的记者还评述说,周恩来的宽容大度的确令人肃然起敬。周总理在这种特定场合所显示的,正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恢弘大度和礼仪风范。

这笔债终于在18年后的1972年得到了偿还。当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从机场舷梯走下时,一只脚刚落平地,手就笔直地向二三米外的周总理伸了过来。周总理则不卑不亢,面带笑容,等待着这只从太平洋彼岸伸过来的手。就在双方即将握住手的瞬间,新华社记者杜山当机立断,按下了快门。第二天,这张没握住手的照片一见报,旋即“飞”出国门,世界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因为凡是稍知历史背景的人都明白,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欢迎者先伸手而被欢迎者后伸手,这次尼克松首先伸出手来,而且显得那样急不可待,其中至少包含了美国领导人为杜勒斯当年的失礼行为表示歉意的良苦用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外交的胜利,同时可见周总理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无产阶级现代礼仪的威力与魅力。

在近现代史上,中美两国之间的恩怨、摩擦及敌对是相当严重和触目惊心的。参与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民,强迫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长期对新中国进行制裁和封锁,美帝国主义欠下中国人民的债是永远也偿还不清的。然而今天中美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工作开始消弭和化解。一个国家,这么大的仇恨都能化为和平,那么,共同生活在同一校园的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还有什么疙瘩不能解开呢?

2、知“礼”,然后修身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和修养,他们都把礼仪教育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予以倡导和实施。

◆你懂这些礼仪规范吗

礼仪形式,即礼仪内容的外观。礼仪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固定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形式,大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仪式

仪式,如升旗仪式、阅兵仪式、开业庆典等各种纪念活动。这些仪式是经过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沉积,又约定俗成地表示一种规范礼节的庄重形式。比如迎接贵宾、国宾,古时候的中国有大开中门、擂鼓、仪仗列队迎接,现在有铺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放礼炮等等。(2)书面仪式

书面仪式即通过书面文字,向对方表示敬意、表示关切和爱……所以书面仪式又称礼仪文书,如贺信、贺电、聘书、致谢函电等等这类文书因为是表示敬意、关切,因而在长时期的运用过程中,也形成为约定俗成的规范和模式,成为专门的一种礼仪规范。(3)口头形式

口头形式即通过人们的口头谈话表达的礼仪要求,所谓“说话得体”、“语言和蔼”、“言谈举止有礼”等等。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人们在交往中的口头礼仪形式,仅仅是一种概括的统称,因为虽然口头形式的主要内容是语言,但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敬意、相互交往时,往往在口头语言之外,还辅之以种种表情、动作和姿态。口头语言上表示关切和爱,往往辅之以亲切的微笑、俯身前倾的体态、热情的握手、拥抱等,所以口头语言、表情、动作姿态都属于礼仪形式中的口头形式。(4)宴会形式

宴会形式即通过宴会联欢等活动来表达敬意,宴会作为一种礼仪形式,也有一整套规范和程序。从国宴到小型宴会、从中餐宴请到西餐宴请……都有各自的要求和规范,成为礼仪形式的重要方面。

当然,礼仪的各种形式不是完全独立隔绝的,往往是在礼仪活动中综合动作的,其中口头形式也应当在一切其他礼仪形式中贯彻、实施。

◆让正确礼仪观根植于大脑

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离开群体,依靠个人奋斗,任何事业都不会得到顺利发展。因为人不可能游离于社会环境之外,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学好礼仪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好学生,就会为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奠定基础。(1)礼仪是礼义的体现

礼仪一词,若细加研究,应当包含礼与仪两个方面,礼是礼义,是一种主观道德观念,仪是反映礼义的仪式仪节。礼仪产生于义而合乎仪。古人将礼仪作为一个名词并提,包含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内涵。礼义是实质、礼仪是外显形式,是礼义的体现。人们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这些外显行为,均是内心思想体验的具体体现。将礼与仪相连,将仪与义相表里,充分反映了古人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眼光。(2)礼仪要恰当、适宜

古人重视礼仪,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礼仪讲究为人处世均要适宜。“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和”,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适合、适当、恰到好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即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贵。过去有作为的君王治理国家,大事小事都做得恰当。

那么,为什么要讲究“和”呢?因为作为礼的主体的人并不是单个地存在于社会上的,人具有群体性,这种群体性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按他们在社会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及某种社会秩序共处,以协调相互间的利益及其关系。“礼”是这种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要求人们承认现存社会在政治、伦理、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层次划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秩序系列,也要求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所谓“和”就是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适合、相适当、恰到好处。《礼记》中,将礼的这种规范作用表述得十分清晰,“礼义开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我们倘若撇去封建礼制的不合理内容,而从礼对社会的稳定和所起的作用看,确实有其积极的一面。(3)礼仪有益于规范、协调人际关系

礼仪对个人的品德修养意义重大,对于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十分重要,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